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心理环境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环境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环境的特点

第1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特点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8-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属于精神病中的重症,约占整个精神科住院患者的50%之多,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患者的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之间不能配合[1]。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病,在各种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产生各种意外。了解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而采取防护措施,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对治疗预防疾病复发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猜疑:无端地怀疑他人对自己有恶意,情绪易变,好无故发脾气或紧张恐惧。

淡漠:对人冷淡,回避社交,寡言少语,常独自呆坐,或无目的漫游,对他人的关心也无动于衷。

懒散:不讲个人卫生,对工作不认真,不遵守劳动纪律。学生迟到、早退,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批评也觉得无所谓,仍然我行我素。

自语、自笑:经常听到病人喃喃自语,不知所云,或者独自发笑,令人不解。

性格:性格改变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对声音和感觉比较敏感,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2]。

情绪:情绪反常无故发笑,对亲人和朋友变得淡漠,疏远不理,即不关心别人,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关心,或无缘无故的紧张、焦虑、害怕。

意志反应:意志减退一反原来积极、热情、好学上进的状态,变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甚至旷工,学习成绩下降,不专心听讲,不愿交作业,甚至逃学;或生活变得懒散,仪态不修,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窥镜症状:长时间呆坐在镜于前面,端详自己的面容。这可能是由于一种叫做感知综合障碍的症状造成的使病人看到自己的脸变形了,或者不真实了,所以才长时间照镜子。

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总强调自己失眠、头痛、易疲劳,以此为理由长期回避社交和工作,并且安于现状,既不觉得这样有何不妥,也不积极地诊治身体的不舒服[3]。这是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重要区别之一。

2护理体会

社会的歧视,以及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不理解与偏见,使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压力增大而导致自杀、自伤及伤人事件的不断发生[4]。因此,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服药是治疗的关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时,医护人员要亲自给药,并设法保证患者服下,以“送药到口、检查服用、服后离开”。防止患者将药藏在舌下、指缝间、口腔两颊、烟盒和拐角处,或乘人不注意时将药片扔掉或吐掉,因此,服药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严防患者将积存的药片一次性吞服,造成意外事故。对那些拒绝服药者,可以用鼻饲法给药,另外,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药物反应的发生,可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

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症状活跃时期,某些行为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掌握病史,分析可能发生的意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工作责任心,平时要不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收集危险物品:如:刀、剪、绳、钥匙、手表、手提袋等物品,要严格保管,不得带入病房或存留在患者身上,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有伤人、自伤、毁物、逃跑企图的患者。患者活动的场所,要随时查看并有专人陪同,防止患者攀登高处或追逐奔跑,防患于未然。

由于精神病有较长时间的巩固治疗阶段。所以,住院时间一般需要几个月不等,加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副作用,不少患者总觉得康复期力不从心,易疲乏,对外界感到生疏,怕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生活。这时应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如做一些较轻而又安全的劳动,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爱好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进步其爱好。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选择患者愿意做的项目进行工疗,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练习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爱好的进步,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能否全面重返社会,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期盼出院与家人团聚,渴求重返社会,重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患者自认为低人一等,担心家人、亲朋好友及社会歧视。如何解决患者这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是康复期患者早日全面康复的关键。在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该同情和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劳动,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与进步,谅解患者病中不理智的行为与言论,避免再次精神刺激,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患者愉快的生活和工作在社会大家庭中,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

[2]陈彦方.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93

第2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电信企业;全业务;竞争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6-54 -03

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确认将3G牌照发放给三家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发放TD-SCDMA,CDMA2000和WCDMA牌照。至此,随着改革的深入,电信业地逐步重组完成,三大通信运营商进行的全业务经营已经展开。基于网络和产品的同质化,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本文通过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对南宁电信分公司竞争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求竞争环境对南宁电信分公司的影响,给南宁电信公司更好地开展全业务竞争提供决策参考。

一、南宁电信分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分公司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公司的下辖公司。下辖南宁市西、南、东3个营销中心及6个县分公司,有在岗员工2800人左右,拥有大批管理、营销、技术方面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8年12月,南宁电信推出“天翼”移动品牌业务,拉开了电信企业全业务运营的序幕。2009年4月,电信天翼3G互联网手机在广西全区商用,南宁电信成为广西第一家实现3G业务商用的通信运营商。目前,南宁市电信公司主营业务有商务领航、我的e家、号码百事通、长途电话、本地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移动电话、IP直拨电话、电话卡、公用电话、宽带互联网接入、互联星空()、全球眼、新视通、电路出租、网元出租等业务品牌,具备电信全业务、多产品融合的服务能力和渠道体系。截止2009年底,南宁电信分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3.95亿元,移动通信业务收入1.26亿元,净利润3.20亿元;固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9%;非话音收入占主营收入53.55%,全面完成自治区公司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年内,全市电信宽带用户50多万户,天翼互联网手机用户20多万户。

2011年,中国电信全力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而南宁市作为全国信息化应用50强城市、自治区信息化建设重点城市,南宁电信分公司加快光纤网络覆盖整个南宁城区,加速南宁市智慧信息小区拓展步伐,推出了信息化中心、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等“九大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于“首善之区”信息化建设。

综上所述,南宁电信分公司作为本地综合信息服务主导运营商,拥有一流的通信网,网络覆盖面广而且技术全面;拥有庞大的营销渠道,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建立了营销服务体系;拥有先进的后台支撑,有大量优秀的技术人员;由于长期独占市场拥有的绝对优势的客户资源等,这些都形成了南宁电信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伴随电信重组以及3G牌照发放之后,现在中电信、中联通、中移动,都能够为用户提供从固网、宽带到无线三大领域的语音、接入与增值业务了,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多媒体、行业应用、IT服务等全方位的融合信息服务。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始进入了一个全业务激烈竞争的时代。

二、南宁电信分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模型,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1]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如表1-1所示)

随着电信企业重组,各大运营商的全业务进行,南宁电信面临前所未有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南宁市电信分公司市场竞争残酷。借助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以下就南宁电信业务竞争环境进行介绍。

(一)供应商分析

为南宁电信提供运营设备的厂商可选择性非常大,但是采购方式已经统一由集团、区公司统一采购,南宁电信的谈判能力正在加强。而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产品、方案以及服务的完善力会直接影响到南宁电信对客户可以提供何种等级的服务,因此在选择厂商时更看重企业的声誉、产品质量和服务等,目前可供选择的设备供应商有中兴、华为、斯达康、思科、阿尔卡特等,经过多年的合作,这些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已经发展成市场营销、业务支持、内容应用服务、网络建设维护等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而3G的兴起也推动了电信专业服务的进程,随着3G业务的大规模应用,电信运营商需要同时运行2个网络,2G和3G的网络质量需要保持稳定,这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用户收入、提高运营效率,实现网络的无缝接入,电信运营商应当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提供更新的业务和产品。

(二)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在提高,通过信息化带动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业务开拓的发展,客户也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用于信息化建设,对运营商的通信产品和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客户习惯把价格、服务、品牌、响应速度等作为选择运营商的考虑因素。为了争夺客户,各运营商的纷纷以降价打折吸引客户,另外客户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以及产品同质化等因素,使客户的选择能力和议价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第3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耳鼻喉科病人;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1 耳鼻喉科门诊病种的类型及心理特点

1.1急诊病人的特点和心理表现

病人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陌生,就医环节流程不熟悉,常发生“一排、二等、三跑路”的表现,尤其是耳鼻喉科急危重症病人多,(1)急诊病人病情急;(2)极度痛苦;(3)恐惧不安;(4)择优心理明显。

1.2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许多慢性患者到处求医,服药杂、多,疗效不明显,到门诊复诊希望碰到最好的医师,获得最好的诊治方法,及早根治病患。(1)普遍存在失望、悲观、消极、自卑的心理状态。(2)对用药和治疗都存在戒心。(3)对正确的治疗及康复均无信心。

1.3畸形病人的心理特点

如先天性小儿、无耳、附耳、鞍鼻及外伤后所致的鼻、耳、面部畸形的病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大,承受刺激能力低、自尊心强、疑心重,对周围的人的言行举动都非常在意,总怀疑别人在谈论或讥笑、讽刺自己,对护士的眼神和语气都非常在意。

1.4初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因年龄因素,和受其他患者情绪以及环境的影响,最易产生紧张感和陌生感;(1)患者对医院的就诊环境陌生;(2)比较注重医护人员的态度;(3)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服务质量比较关注;(4)需要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1.5专科检查治疗病人的心理特点

耳鼻咽喉科疾病具有多器官性、多管道性、多变化性及多交叉性的特点,病人由于鼻腔阻塞吞咽困难及听力减退、发音障碍、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就医心切,常表现出极为矛盾的心理,即要求立即解除痛苦,又不愿意接受操作带来的不适。护士应详细地介绍检查处置的目的、配合技巧与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顾虑和心理负担,并通过熟练的专科操作技能帮助病人迅速完成诊疗,减轻痛苦。

2 门诊耳鼻喉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要求

门诊护士要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捕捉就诊患者的情绪反应,把握好普遍与个别的规律,抓住主要的矛盾,解决好关键的人和事,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使广大的就医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精神上感到安慰。

2.1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消除陌生和紧张感

对初诊患者或家属进行反复耐心的门诊情况介绍,这对初诊病人非常重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护士的语言要清晰精炼、讲究艺术,服务态度要热情诚恳,使初诊者在心里对所在门诊有一个良好的评估,特别是对语言不通、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更要做到耐心、热情。

2.2掌握好优先的原则

处理好轻、重、缓、急的问题,优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治疗,这是多数门诊就诊的基本原则,注意候诊者的心理疏导,减少因此因等候时间的延长而引起的焦虑、烦躁情绪,争取候诊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这样既可保证急诊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就诊环境的稳定。

2.3对慢性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对慢性病患及家属应有同情心,不计较病人的情绪好坏和说话方式,以情动人,以诚相待,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分析过去的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使患者树立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毅力和勇气,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4对畸形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体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不窥视病人的缺陷,以高度真诚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患者,让其感到没有人把自己当成特殊病人对待,给他一颗平常心,让他静心就诊,轻松治疗。

2.5专科检查治疗的病人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治疗的目的、特点,以及检查方法及配合事项,要用亲切、关心的语言嘱,患者在检查治疗时放松,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增强患者接受检查治疗的信心和胆量,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提高检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3 讨论

综合医院耳鼻喉科护士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始终遵循主动接待、主动指导、主动协调的原则,给病人以帮助,避免无表情、无语言、无手势的行为,尽可能把我病人的心理需求,捕捉病人的情绪反应,解决好病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重主编.眼耳鼻咽喉口腔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8

第4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一、三新、两乐与生活情境的关系 

新的教学情境和新的学习氛围,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师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访谈和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互动往往有一个相互接纳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往往在局部适应的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学生对于教师有普遍的敬畏心理,但是如果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而进行校园环境的初步创设和融合教育之后,学生往往能够很快地融入课堂环境,并且对老师产生很深厚的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教育空间,加大学生对于校园的热爱,加大学生对于学校和老师的热爱,千方百计地用学校的新进历史传统故事,给低年级学生提供心理发展和身心愉悦的生活及学习空间,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整体,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如果能够在学生身心健康,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过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老师和同学的过程中完善整个教育教学效果,需要将课外的生活情境和课上的课间情景融合在一起,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动向了如指掌。 

二、低年级融入新集体的活跃氛围 

任何人在融入新的集体时都会有一定的患得患失心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虽然在家里称王称霸,但是走到外面,却有可能因为其独立和自私的本性和其他的学习成员格格不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体谅低年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特点,结合这个年纪大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代中国的儿童在家里与老人或家长相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的心理特点,如有的孩子性格过分张扬,有的孩子孤单孤僻,少言寡语。无论哪种极端的性格都有可能使低年级的小学生远离集体,甚至,在老师监督不善的情况下会有早退、旷课、不好好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恶劣现象。 

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让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把握新的教育环境、新的师生关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一个特别和谐和团结的氛围。同时应当让学生能够喜爱自己的班集体,对于班集体有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意识到自身对于班集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 

三、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1.教师的高尚职业操守 

教师的高尚职业情操、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个人个性,可以形成独特的性格魅力,表现为对学生耐心、对学习效果有信心、对于生活和学习过程有爱心。这样的老师,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和蔼可亲的魅力,让学生忍不住亲近。 

2.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这是为了能够良好地把控学生在进行各种教学实践过程中和学生互动时,应该达到怎样的度,在进行创建温暖班集体的过程中作出积极努力。 

3.完善的教书育人环境 

教书育人环境是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建设有意识的高效学习环境,必须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的积极性有效调动,因此,对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乐学习、爱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和谐的环境是推动人不断进步的学习环境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师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创建教学情境和生活情境,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和谐氛围,把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环境的适应速度,使之更具有进取心,乐于向老师和同学之间请教,在友好的环境之内达到好好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所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在某些大城市碧水蓝天已经成为奢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享受,这也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的建设是在地区特有的农业资源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因此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支撑的生态观光园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心理需求分析旨在总结出人们对农业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要求,进而提出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为农业生态旅游环境规划设计提供有实效性的指导意见。

一、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特点

(一)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前景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规模扩张、自然环境不断被挤压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生态观光旅游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互融合形成的,与传统景点旅游相区别的一种新型田园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形式。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热衷实际上是体现人们对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追求与渴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以及政府部门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一种可居、可观、可游的综合旅游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带给人的的是回归田园、体验农业生产的快乐,农业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是第一要素,游客以小规模散客为主环境负荷小,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往往是大规模旅游团队以参观浏览的形式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改造较明显,同时传统旅游时间过于集中、游客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因此传统旅游区每逢旅游高峰期在社会服务、环境设施保护等方面压力倍增,这种模式不适合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农业生态观光游客特点

农业生态观旅游多为以家庭主体短途游客,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体验农业生产寓教于乐是这类旅游的主要目的。

(一)向往田园、环境保护素质高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者大多是周边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城市工作、生活之余向往没有污染的田园美景和区别于城市喧嚣的特色文化,在体验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农业生态观光游客以欣赏生态环境、体验农业生产为目的,环境保护素质比传统旅游的游客普遍较高。

(二)欣赏农业、教育意识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于很多城市年轻人尤其是生长在城市的儿童来说普遍比较陌生。家长对孩子的传统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态光旅游者重视子女农业生产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这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近年来倍受青睐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提供了良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休闲娱乐、消费潜力高

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人们旅游消费已经趋于理性,传统观光旅游纪念品、购物消费表现明显后劲不足。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休闲娱乐为目的短途旅游,旅游活动总体消费不高,这就为以农产品主导产品销售让出了足够多的空间,同时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也使人们愿意为自身参与的生产活动消费。

三、农业生态观光游客心理需求特点分析

农业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在原有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特点对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游客的需求是影响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的重要因素。

(一)放松身心,追求健康的心理

当今社会城市生活节奏快,各个行业的工作压力和竞争都普遍较大,因此人们非常渴望能利用短暂的时间出行来调节身心、放松心情。农业生态观光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喧闹形成的鲜明的反差,人们可以在欣赏美景、体验农业生产带来快乐的过程中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争名逐利,使身心接受一次自然的洗礼。

(二)走进自然,体验农业生产快乐的心理

农业生态旅游者与传统现代旅游者在心理需求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前者对自然环境的心理需求更高,心理上对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亲和力更强,因此针对上述人群的心理需求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应侧重体现自然文化与采摘农业相关的经营项目。

(三)寓教于乐,开拓眼界的心理

走进自然生态、认知农业科技、体验农业生产是农业生态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动机,在欣赏自然田园与体验农业生产的同时丰富知识、了解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更加珍惜劳动果实,这正是生长在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是儿童所缺失的东西,农业生态旅游这种环境保护与农业知识的教育性是其他传统旅游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四、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建设意见

针对上述对农业生态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分析,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在规划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尊重原始自然条件

农业生态园区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一种形式,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自然环境中原有景观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规划设计开始前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认识、理解环境自身固有属性和价值,结合地形、地貌、植被等特点因地制宜的设计建造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景观项目,做到尽可能少的破坏和影响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造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适应游客心理需求采摘农业和观赏农业相结合

农业生态观光园最大的特点就是使人们参与农业生产的同时领略现代科技农业丰硕成果,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之余即放松了心情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上两点即采摘农业与观赏农业相结合的原则,参与的是科技农业的成果,观赏的是农业科技支撑的自然生态奇观。

(三)结合农业生态观光游客心理合理引导消费

生态农业观光园服务项目设计首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分区,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区、娱乐休闲区、餐饮住宿区等。生态农业区规划设计中可以设置如农业体验区、科技农业观光区、产品销售区与生态养殖区等;娱乐休闲区规划设计可以结合园区景观设置儿童游乐区、农作物展品艺术展示区、餐饮住宿区等,充分挖掘每个园区潜在的经济价值,整体的规划设计都应是生态性、艺术性、科技性、经济性的综合

第6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从紧张、封闭的高中生活跳出来,进入相对自由、开发的大学校园;从父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中走出来,投入到相对独立、必须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大学生活,在新的环境的适应和新角色的定位方面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所以,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石,要从一入校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养成自觉的心理保健意识,并且要长期坚持。

一、首先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

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需的一门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培养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成才及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自信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自信心来源于自己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受挫,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形成一种压力。当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及潜能的发展方向,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于自己的发展也会充满信心。这种建立在正确评价自己基础上的自信心能够消除大学生的自卑和自负心理,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三、要培养健全人格的自我塑造改进思维方式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社会是复杂多变的,适应方式也应当复杂多变。适应方式的贫乏与反应的单一性,“以不变应万变”,自作主张,行为完全自控而不接受他控,自我调节能力又差,这些表现正是人格偏差的一种特征。通过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认真分析,是完全可以达到自知程度的,通过对自己人格的全面分析,可以知晓个体人格心理哪些方面是好的,要继续发扬;哪些方面是不好的,应该设法加以改进。通过改进思维方式来矫治人格障碍或人格偏差,收效很好。

四、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环境适应、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使大学生由于难以适应而产生矛盾和困惑,还因大学学习的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探索性等特点而有别于中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不同的大学生因个性、学科专业方向等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应各有特点。要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则学习方法亦应不同。根据思维的状态来选择学习方法。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人际关系和暗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很多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而造成的。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现在;一是它能起到代偿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代替与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以消除失落与孤独感;二是它能稳定情绪,烦恼时有人倾诉,欢乐时有人分享,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稳定;三是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深化,置身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能使大学生具有归属感、安全感,进而满足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特殊心理状态的表现,贫困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一旦进入新环境,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贫困生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会干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贫困生,要认清生活上的贫困不是自己的过错,要把今天的困境看作磨练你的宝贵财富,要如何才能改变困境,思考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长处,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而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七、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

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八、认识与识别心理导常现象

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第7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原则;探讨分析

对于区角环境来说,其实就是将幼儿园中的各个空间角落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并且为幼儿提供出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实现自主学习,满足游戏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区角游戏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与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等方面来创建出适宜的区角环境,同时还要结合幼儿现有的能力来进行自主操作。

一、适应性与有效性的结合

在创建区角环境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做好材料与主题选择的重要性。且在区角环境创设中还要体现出幼儿的心理发展能力与水平,突出适应性的原则。如对于小班中的幼儿来说,由于自身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就可以更多的关注色彩上的鲜明与材料等来吸引幼儿的目光,同时还要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上出发,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的进入到区角中去,从而更好的进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包含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以教师在选择区角主题的过程中要综合好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明确其中所存在着的差异性,选择适合这一阶段幼儿年龄特点的区角游戏主题,保证区角环境创设的有效。

(一)小班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处于刚刚与父母分离的现象,所以在刚进入到幼儿园中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但是通过为其创建出娃娃家区角时,则会不自居的被吸引,这样也就可以换面的接受了幼儿园,从而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中进行游戏。

(二)中班

幼儿在进入到中班以后,教师就可以选择为幼儿创建出表演类型的区角。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所以也更喜欢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在创设区角环境的过程中就可以从幼儿的心理特点上出发,为幼儿提供出相应的服装等,或是粘贴一些童话剧中的主人公等,以此来吸引幼儿的目光。在幼儿进入到这一区角中以后,可以更好的进行表演,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实现了区角游戏的意义。

(三)大班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同时也喜欢思考。所以教师就可以为其创建出相应的科学区与益智区等。如果在大班中还是沿用这中班的区角。不仅难以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需求,同时也会打击幼儿的探索欲望,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区角环境创设失去了教育的作用。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区角环境创设上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要结合好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主题同时还要保证材料投入的合理性,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探索热情。

二、开放性与层次性上的平衡

(一)开放性

只有让幼儿在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所以对于区角来说,要避免出现展示台的现象,而是要以操作台为主。工具上虽然不以精致为主,但是要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长远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创设区角环境的过程中要结合好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吸引幼儿的目光,如水、土或是沙子等,可以促使幼儿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其次,在区角环境创设过程中,还要坚持从幼儿的兴趣上出发,结合区角中的主题变化来布置好区角的主题墙。同时还要保证区角的开放性,并为幼儿留出相应的空间,以此来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也要利用好家长资源,定期开展亲子手工活动等,以此来提高幼儿的主动学习机会。如幼儿园中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车》活动,就可以通过组织幼儿与家长参观汽车生产与销售等环节,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对车的认识。

(二)层次性

对于层次性来说,就是要给幼儿选择的机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幼儿的敏感期与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所以教师要结合好不同能力与兴趣的幼儿来提供出难度不同的材料,以此来保证区角环境创设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将高节奏与低节奏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帮助幼儿解读好不同的材料,借助有效的操作来实现的发展。如在选择故事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投放工作,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的想象力来进行选择。

第8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90后是在新时期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热情奔放,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具有前卫的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富有智商高、好奇心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强等特点。然而90后的学生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的压力。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90后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进而容易孤独。由于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1]

二、影响90后心理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1社会环境:90后是出生在高科技社会的一代,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等这些大众传媒途径的广泛使用和对互联网的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心灵空间封闭,是非价值判断和控制能力较弱;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使得许多媒体为了争夺市场,追求利益,宣传假冒伪劣广告、虚假有偿新闻。其诱惑力和欺骗性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和价值观念的偏差。

1.2家庭环境: 大多数90 后生活在“6+1”这类家庭结构中,过分溺爱,使他们不懂得艰苦奋斗和居安思危,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身为独生子女的90 后,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孤僻;伴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家庭解体使部分90 后性格和心理上造成某些情感缺失和成长断位。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1.3学校环境: 90后受教育的环境,由于教师过高的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过度的竞争压力导致他们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和孤独的心理特征。[2]

2.自身因素

90后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形成与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个人的心理素质同样因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而形成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的90后学生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他们有的能够发挥自己长处更好的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要,成为时代的娇子,有的却因为抗压能力不强,在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的时候走向了极端,这样的悲剧也时有发生,想必大家经常听到某某高校学生跳楼、服毒、割腕等自杀现象。那么,同样是一个时代环境下出生的孩子,性格差异怎么会如此大,究其原因,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父母的遗传基因和性格特点直接决定孩子的性格特征,其心理特征也影响后代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所以对于每代人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是时代刻不容缓的课题,因为这是决定代代传承的问题而亟待解决。

三、高校积极心理模式的构建

1.高校心理的载体

1.1教育者心理

在高校,教育者心理亦即高校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师生关系,甚至伤害学生心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起到不良影响。因此,教师本身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工资待遇的偏差,教师住房问题,医疗问题等对教师工作心态和心理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有些教师提前出现职业倦怠。同时,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社会舆论压力,教育教学改革等加重了教师的内心压力,导致不少教师自然心理失衡。

那么,应如何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教师本身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观念,掌握新方法,达到新要求,寻求新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不断接受新知识,开拓视野,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及时进行自我调适、自我完善、自我解放,减轻身心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另外,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实事求是辨证看待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主动为教师排忧解。学校领导要做到工作民主化,管理个性化,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思想、育人水平、工作态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作的创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让广大教师体会教书育人的乐趣。

1.2学生心理

学生心理即高校中大多数学生所呈现出一种的心理状态。一所好的高校不仅要培养出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学生,更要注重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如何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是学生成才的先决条件,一个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即便拥有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高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又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心理的形成受到高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3]

2.塑造健康积极的高校环境

2.1自然环境

高校自然环境是指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学校的周边环境和学校自身的校园环境。如,很多大学在扩建校区的时候选择在远离市区的郊外作为自己的教学环境,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效能,集中精力投身于学习生活中,达到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校园本身的设施建设如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的设计一般也都别具匠心,采用独到的设计形式,有时配有名人雕塑等,使校园更具有文化气息,另外校园绿化的合理设计和搭配更能为校园增添别样的气息,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充满勃勃生机和希望的校园氛围。所以,一个好的学校要尤其重视校园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塑造。

2.2人文环境

高校的人文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不无道理,好的人文环境更加有利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升修养及综合素质。校园的社团活动、知识竞赛、校园风气、校园精神等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学校一定要具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是学生成才的前提基础。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途径

3.1隐性教育

大学的隐性教育是指除了课堂和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之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让学生达到无意识的受教育过程。这种教育的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校风校纪、教师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做人原则等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潜意识的影响,最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这种隐性教育较之学校的显性教育往往具有更大的功能。[4]

校园的隐性教育要从两方面入手:

3.1.1从校园建设入手,校园建设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院首先要选择较好的地理位置。另外,要加强学院的人文环境建设,保证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能受到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校园环境能够充分保证学生成为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1.2从教师教育入手 ,一个好的学校在选聘教师时不仅从学历学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去考核,还要从个人修养,人格人品,作风等方面去综合考评,选聘一些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一个好的学校既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更要有一支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对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2.显性教育

3.2.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要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模式。心理健康课程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3.2.2开展心理教育、团体辅导、心理咨询活动等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利用广播、板报、条幅等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教育效果。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通过谈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帮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宣泄疏导情绪压力,排除心理行为障碍,增强对心理疾病预防能力,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3.2.3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第9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

我国大学生一般年龄跨度为18~22岁,处于人生的青年中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受周围环境、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体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个体的生理接近完成,心理趋于成熟。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创新意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步入一个心理转型期。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主要考虑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心理转型期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1)思维能力。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迎来了个体发展的一个高峰。大学生的校园环境和社会以及大学生的期望同中学生有很大差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其思维能力、思维目标与中学生均有很大差别。他们的思维独立性、合理性和灵活性的显著增强,需要增加协作性的培养。

(2)自我意识。大学生在个体上步入成年,对未来充满诸多理想和幻想,对现实具有很强的改造欲望,自我意识较强。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在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和与同性以及异性朋友的交往中,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格的核心。它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具有正确自我意识的人,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学生积极自我观的培养是大学生活一个必不可少的命题,恰当地认同他人,积极地面对和接受现实,成为大学生协作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

(3)创新意识。处于大学阶段,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社会和专业知识。因此,该阶段是人生求知欲、创造和创新意识比较强烈,具备一定创造和创新能力的阶段。在现代网络环境和信息渠道下,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勇于接受挑战,创造和创新意识在人生中达到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

(4)心理转型期。大学阶段是步入成年的阶段,学习、求职、恋爱等综合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从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为成年人心理是该阶段大学生的特点,被认为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可能会不时出现心理盲区,而盲区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大学生心理趋向成熟的表现。这要求对此阶段或心理转型阶段的大学生做好心理引导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从毅力、责任感、依赖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生阶段作为人生的一个充满憧憬,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一个高峰的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具有本年龄段的特点,依赖性较强,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处于迷茫的状态,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需要加强。

(1)遇到困难时毅力不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阶段,其很多意识处于懵懂阶段,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解决困难的毅力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而坚韧。

(2)关键时期不能体现出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在时机的把握上较欠缺。时机把握的欠缺主要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大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全面发展,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注重积累经验,“用得到,做得好”。

(3)依赖性较强。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和很多方面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话题。

(4)遇到障碍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大学生由于其年龄段的特点,遇到障碍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或者由于不合适的信息渠道而分析辨别的能力不够。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要处理好自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协作性和环境适应能力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命题。良好的协作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建立在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正确的社会实践之上,大学生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