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盈利能力分析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

第1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一、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忽视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忽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忽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忽视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忽视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第2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根据财报的特点,本文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根据乐普医疗近三年的财报数据中数字的计算和横纵向比较来全面的研究其盈利能力。本文首先将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尤其是以近三到四年“医改”为角度出发,分析“医改”中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对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影响。随后从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现状,主要品牌及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分析出乐普医疗的行业优势。最后根据乐普医疗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针对近三(2012—2014)年来财报中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后,得出乐普医疗的盈利能力分析结果。 

二、我国的医改政策对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及影响 

政策原文: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政府卫生投入责任,重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县级医院建设。制定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注重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卫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可持续性筹资机制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健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3年 

影响: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医疗器械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财政政策上主要体现的是“21项计划”。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具体提出8万亿元以上的投入,并且针对健康服务业,这更加体现了行业机遇到来,医疗器械行业成长潜力的巨大。 

(二)金融政策及影响 

政策原文: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继续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设备、材料、保健用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研发创新链,重点开发一批以前依赖进口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医疗器械品牌,支持建立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产业集团和研发基地。 

影响:回首看2009-2011年这三年的增量投入与存量比较的增幅为77%,总投入将达到近2万亿元,新增8500亿元。规划的另一个目标则是卫生总费用占GDP占比大于5%,政府投入占比快速升至38%。而2001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我们可以更深一个层次理解,作为我国的自主品牌,以乐普医疗,微创医疗为代表一系列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将得到国家不仅仅是财政的大力支持,还有技术等方面。 

三、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现状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特点为“多,小,弱”。首先便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其次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最后是企业技术弱,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但始终集中在一些低层次的产品,无法与国外强生等品牌在核心技术方面匹敌。 

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 左右。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在国内的销售渠道方面主要是集中在专卖店或者药店,渠道狭窄。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等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而上海,北京等地则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 

(二)主要品牌以及市场占有率 

第3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论文摘 要:市场营销是一个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实践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探讨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企业竞争日益加剧,市场营销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然而,目前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弊端,造成了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因此学校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性的营销训练,提高其营销实践能力,为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一、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构成

实践能力,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谋划、实施的能力。具体到市场营销实践能力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创新能力,营销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地发现市场机会、利用市场机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⑵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人员能够利用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方法做专业的事,比如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营销战略规划能力,营销组合的应用能力,营销计划与实施能力等;⑶基本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利用外语阅读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日常工作的能力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工作重点是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并没有把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许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很难实施,加之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形同虚设。首先,由于指导学生实践的工作量大且非常辛苦,而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工作不重视,这限制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相对困难,学校不重视,考核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则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营销实践中去,甚至意识不到实践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即使参加也往往敷衍了事。

2、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迅速,很多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并很快成长为教授、副教授,成为当前营销专业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营销理论基础扎实,但营销实战经验普遍不足,成为营销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大障碍。由于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没有在企业参与营销管理的经历,工作后,又忙于日常教学和科研,缺乏与企业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许多教师不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实状况。不仅如此,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过程中主要看的是科研项目、,而实践教学的成效与教师的利益往往关系不大,这限制了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动力。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实践性是市场营销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创造性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营销实践。然而目前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课堂师生互动,缺乏对现实案例的剖析,这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不足,有些教师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起到了板书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利用率不高

教学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参加实习的学生还处于学习阶段,很难完全胜任企业营销工作,企业处于保护商业机密的需要,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重要的管理事务,因此实践基地不仅建设困难,而且利用率较低。   三、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1、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学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使其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并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实践教学,可以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

拥有一支营销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具备较高的营销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针对目前营销专业师资队伍状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首先,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去任职或为企业做顾问提供咨询,积累实践经验;其次,从企业聘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和一些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的实际工作经验。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改变过去灌输式的培养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课堂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而且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目前,传统的培养方案围绕着专业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这样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所以,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强调知识的针对性,重新进行课程设置。

5、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帮助,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提高决策效果和运营效率,形成互利双赢的伙伴关系,这样企业取得了发展,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光乾.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11):47.

[2] 郭燕,饶曦,王祥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36-137.

[3] 罗刚毅,朱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理论,2008(22):59-60.

[4] 罗云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74-175.

[5] 韩子贵.试论市场营销专业能力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47-49.

[6] 罗云华,杜冰冰.基于就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66.

[7] 岑红旗.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4):134-136.

[8] 徐长冬,于显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北方经贸,2009(9):169-170.

第4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关键词】英语社团 医学生 英语能力

前言

目前,我国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医学生作为我国重点培养的人才,应当朝着将其培养成全能人才的方向发展。根据一项高等医学院的调查表明,医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极其不理想,尤其是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相当薄弱,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学思想相对落后,运用的而教学手段和方法过于单一和陈旧,所以对于刚刚从义务教育课改的背景下进入医学院的学生来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新开展的英语社团就成为新的一种方式达到培养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英语社团及其活动内容是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在高等医学院中,高校学生社团是存在于其中的、具有特殊性学生群众团体,是一群有着相同或是类似爱好、兴趣、特长、信仰、观点或者符合自身发展的青年大学生组织成立的志愿型群体。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推动学生发展,进而为良好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等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为学生拥有健康心理打下基础,其次为更深层次学习打好基础,最后是为将来良好就业打好基础。只有将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让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全发挥出来,就能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英语社团是在尊重一切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成立的一个团体,基础就是共性,实现共同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以为极其出名的心理学家就说过,只有主动的获取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在英语社团中,医学生需要在有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拓宽医学眼界,掌握更高的医学技术。无论从事任何活动,只有兴趣才能够成为其具有创造性的基本条件,在人类学习过程中,兴趣决定一切。

二、在英语社团中,以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英语社团中如果需要进行管理工作,就必须尊重尊重社团的自主性。一般在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英语社团的组织机构达到社团实行自我管理、发展和服务的目的。例如可以实施先选取一个英语俱乐部部长,下面就是英语写作部部长,英语戏剧部部长、英语歌曲部部长等等,这种具有阶段性的组织结构,能够让整个社团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合理分工,积极合作,让医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主题为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英语写作比赛,以英语歌曲大赛这样的形式,为医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才艺的机会;开展英语知识竞赛、英文讲座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英文演讲对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可以通过英语角,让每个医学生能够与其他人相互交流,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在环境较为轻松和民主的时间开展英语活动,可以树立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在未来医学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很好的去克服。

三、在英语社团活动中培养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极其重要,它是指为了能够达到目的,在知晓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的思维能动活动,进而产生具有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营造和谐民主的社团活动环境。医学生只有在具有良好活动氛围英语社团中才能提高英语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的英语俱乐部开展的活动和内容经常发生变化,比如,医学生可以在报告厅里听英语讲座;在多媒体教室里一起观看英文原版的影片;一起在草坪上用英语进行交流等,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俱乐部就是为医学生创造了带有语音特点的实验环境,让其思考时精力可以集中,讲英语时不会胆怯,教师也需经常英语鼓励医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对于培养其创新能力有一定帮助。

2.鼓励医学生求异思维。在英语社团中,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辩论赛,让学生对当下发生的医学事故和热点进行探讨和辩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医学生就不会被常规思维模式所束缚,能够更加全面和多角度的分析某些问题。

3.结合医学特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学习医学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主要目的是能够读懂具有权威性的外国医学名著,这样可以帮助其提高医学技术水平。英语俱乐部可以针对医学生,开展一些医学辩论赛,在辩论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面对医学问题,还能让其英语能力得到提高,在与对手辩论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创新能力。

四、结论

由于社会的发展,医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面临新的挑战,在英语社团中,如何更好培养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迫在眉睫,也是我国培养全能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第5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方法,切实解决研究生英语教学与专业相脱节、和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为研究生个人专业发展,发表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奠定基础,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有效地教学新方法。

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是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学位课程,因此得到各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和教师、研究生的普遍关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形势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来讲,能够阅读医学专业英文文献,撰写医学英语专业论文和摘要尤为重要。这对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作者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术交流中发现,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①研究生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基础英语教学上,几乎完全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脱节,不能起到有效地促进研究生专业发展的辅助作用。

②研究生英语教学忽略了高层次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医学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写作有着迫切的需求,却茫然无从着手。

这些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得到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部门及教师的广泛关注。有些高校已采取各种方式努力加以解决。如:和专业教师合作修改研究生专业论文,或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等等。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研究生或者仅仅学到了写作方法,而对于如何遣词造句仍然无从着手,或者仅仅某一两篇论文得到了修改,却不能持续性地发展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针对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作者在此对其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意义做一详细介绍。

1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部到内部的转移和传递,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Vygotsky,1962)。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其中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基本内容

2.1 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难的原因分析

据作者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发现,研究生的医学专业术语、词汇量并不小,但进行医学专业英语写作却相当困难。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医学研究生的亟待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

2.1.1 学生的原因

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中,医学专业术语只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由于对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和句式结构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搭建句式框架,也就无法将已知的医学专业术语运用于专业英语写作中,因此也就无从完成专业英语写作。

2.1.2 教学的原因

目前的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相脱节,研究生教学仍局限于基础英语,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其专业英语写作难的问题,为其专业发展起到有效地辅助作用。

2.2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教学内容

此教学方法实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带领下,研究生自主探索医学研究生自主检索医学专业文献、探寻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发掘医学英语句式结构,并以其为框架进行自主医学专业英语的写作实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积累,逐步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2.2.1 教师指导

专业英语写作方法;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的步骤、方法。

2.2.2 学生分组

将学生按照专业或相近专业分成研究小组。

2.2.3 学生自主检索文献

以小组为单位,检索、搜集本专业权威文献,并上传到小组公用电子邮箱,作为搜集句式语料的文献资料。

2.2.4 学生自主搜集语料

从专业文献中探索医学英语的语言规律,发掘医学英语的句式结构,并以句式结构为框架,将医学术语、词汇灵活地运用于其中,以句子、段落为单位进行写作训练。

2.2.5 小组讨论

学生互评句式语料,提出修改意见。

2.2.6 教师指导

学生将预料和句子以PPT形式在课上展示,教师予以点评、指导、修改、储存。

2.2.7 创建句式库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存储的语料整理成句式库。

3 创建医学英语句式库教学的实践意义

3.1 此教学方法解决了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相脱节的问题,以及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的难题,使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同时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个人专业发展,发表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奠定基础。将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相连,解决了两者之间相脱节的现状,促进研究生的个人专业发展。

3.2 在培养在校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为广大医学研究生和医务工作者撰写专业英语论文和摘要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源。

3.3 此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医学研究生教学,也同样适用于高校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当中,切实将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相连,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为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2]姜晖,王凌云.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探究与外语教学,《外语艺术教育与研究》2010年第三期.

[3]杨小菊.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4]Bruner,J.S.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第6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关键词]出口贸易;区域创新能力;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5—0055—05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正逐步向知识型经济转变,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研发活动是其获得新技术发展最为主要的途径,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水平方面的限制,则更多的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来获得所需的新技术:一方面可以直接进口外国的新技术、新设备,并在引进后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模仿,进而通过改进来创造属于本国的新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出口贸易带来的学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获得更快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出口导向型战略推动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取得了飞速发展。据统计,2001至2010年间,中国出口总额从2660.98亿美元上升至15777.89亿美元,增长了493%,年均增长率高达21.9%。更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中国一度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出口国家。出口量的不断扩大,通过直接的技术溢出,以及拉动就业、带动投资和促进消费等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如下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1)我国的出口贸易是否带来了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2)出口贸易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相对贡献有多大?同时,对于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各区域而言,出口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上问题的研究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出口促进战略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均指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即一方面技术进步对贸易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一国的技术水平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1世纪初,以Melitz异质性企业模型为基础的新新贸易理论揭示,对外贸易会带来一国资源从非出口部门向出口部门的转移,而出口通过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等途径可以带来企业生产率或产品质量的提高,即在贸易自由化环境下,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增长理论也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Coe等分析了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和途径,指出国际贸易给予技术落后国家进行技术模仿的机会,而技术模仿则主要体现为由Arrow提出的“干中学”技术提升过程。归纳起来,现有文献认为出口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出口学习”效应。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过程中可以从国外购买者那里获得大量产品信息,甚至得到国外购买者的技术支持与设计共享,通过这种学习效应和商业联系,出口企业可以获得技术外溢,从而获得技术水平的提升;(2)竞争效应。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会促使出口企业减少x非效率,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即出口可以通过提升组织效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创新,从而有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效率和发展;(3)出口规模的扩张能够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并有利于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吸引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出口部门的转移,从而带来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增长;(4)出口增加换得更多的外汇,可以利用外汇进口更多的资本品,这也能够加快本国的资本形成,而且资本品本身所附带的较高的知识与技术可以直接带来技术水平提升。

在实证研究方面,Feder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模型,分别基于1964—1973年之间19个国家和地区及31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组样本数据首次研究了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出口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一是外部经济效应,二是要素生产率差别效应。随后,许多学者以Feder模型为基础对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实证检验,多数研究证实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如Levin和Raut对Fede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们将人力资本引入到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分析,并以1965—1984年间30个半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与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具有高度互补性,而且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之中。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出口贸易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直接的检验,但并没取得一致的结论。如Braga和Willmore与Lee分别使用巴西和马来西亚数据的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与创新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Clerides等使用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等国家的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但得到了相反的研究结论,发现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借鉴西方学者的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展开了实证研究。杨全发使用我国29个省份1985-1994年的数据,基于Feder的两部门模型,对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发现在我国并不存在显著的部门间要素生产率差别和技术外溢效应。包群等以Levin和Raut模型为基础,采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虽然出口部门存在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然而,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并未与出口贸易充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许和连和栾永玉通过构建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对中国“八五”及“九五”期间的各地区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八五”及“九五”期间,我国出口贸易对国内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且工业制成品出口通过提高或有效利用本部门的要素投入和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而促进经济增长。赖明勇等采用1998—2006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国际研发通过出口传导机制对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出口中学”效应在国家层面是成立的,但在区域间存在程度差异,同时通过出口贸易所获得的国外研发溢出效应并没有与国内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对技术进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最近的研究中,Yang和Lin基于中国1997—2007年之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开放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显著影响。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简单回顾,笔者发现,国内部分学者的经验研究证实了出口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或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关于出口贸易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也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将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如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以及在区域创新能力中的相对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 模型设定和变量介绍

知识生产函数是(KPF)是对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工具,根据前面理论基础的分析和研究的需要,本文设定如下的计量模型对区域知识生产函数进行估计:

其中Pit是地区i在时间t的创新产出,本文采用各省份每万人的专利申请数来表示,它度量了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考虑到专利从申请到审批有一段时间,存在滞后性,所以本文采取了专利申请数而非专利审批数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度量指标。同时,为了尽量消除变量的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所有的解释变量都滞后一期进入模型。下面对所选取的解释变量进行说明。

exp指出口占GDP的比重,它度量了各个省份的出口依存度,用来捕捉出口贸易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edu表示各省份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用来衡量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polic为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这一指标衡量了各省份的政策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国有制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带动了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鼓励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经济制度将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预期该变量系数为正;avrd为各省份的人均R&D经费投入,用来衡量R&D活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各省份的研发经费投入以1999年为基年,采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随着R&D经费投入的增加,区域创新能力将会获得重要的提升,因此我们预计该变量系数为正;avinv为各省份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用来衡量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固定资产投资也以1999年为基年,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扩大,经济增长加速,可用于投资科技活动的资金增加,用于进口国外先进设备的资金也得到增加,这也将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故我们预计其系数也为正;coastdum代表沿海虚拟变量,它用来捕捉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不可观测的其他因素的差异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2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基于制度的差异及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地区的样本数据未加选择,同时考虑到数据的特殊性及部分年份数据的缺失,也被排除在样本之外。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图1给出了出口依存度与人均专利申请数之间的散点图和简单的拟合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各省份人均专利申请数,横轴代表相应的出口依存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均专利申请数与出口依存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的数据处理和模型运算均采用计量软件STATA 11.0。我们分别对计量方程进行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并采用Hausman检验来进一步判定最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模型。表2中的Hausman检验表明,我们应该接受过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根据以上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首先,就本文关注的出口变量而言,无论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其前面的系数都为显著正,且这一结果较为稳定,这表明出口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一个地区的出口依存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该地区每万人专利申请数将增加0.29%左右。

其次,Inavrd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中系数都为正,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R&D活动对区域创新能力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Inedu系数也显著为正说明人力资本的相对优势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与其他的文献实证结果一致;Inpolio的系数也为正,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政策因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创新活动机制更加灵活,创新的激励也更为强烈,因而各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Inavin系数为正且通过检验,这说明了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显著的。

此外,考虑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的出口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相对贡献,我们将全部样本分为东部、中西部两个子样本又分别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见表3)。

表3的回归结果揭示:(1)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我们所关注的解释变量ex系数都为正且都通过了检验,说明在各个地区,出口都能显著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2)解释变量Inedu与Inavin的系数都为正且都显著,这与总体回归的结果一致;(3)虽然解释变量ex的系数在两个字样本中都显著为正,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弹性系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表明东部地区出口对创新能力的贡献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7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关键词:经营分析 财务人员职能转型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言

经营分析工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经营分析工作在辽宁移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公司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公司的财务部门由于不直接参与公司的市场运营,从某种程度上,财务没有部门利益,只有公司利益、老板利益,与业务分析人员相比,财务分析人员具有天然的视角差异,财务分析的立场更加客观公正。

一、经营分析的内涵与意义

经营分析是利用财务、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公司生产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揭示经营风险、创造公司价值以及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总结和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分析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以及对未来经营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它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二、加强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下称经营分析工作)通过利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财务及业务等数据资料,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预警,为提高效率、揭示风险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经营分析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财务部门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财务部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公司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健康发展的需要。受行业日趋饱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发展趋于平稳,经营问题日益复杂。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公司管理方式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加强经营分析工作、以“分析思维”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落地。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价值的需要。应公司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与角色将从核算型向策略型转变,而财务集中管理项目的稳步推进更为这一转变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有利于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在公司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各环节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对公司科学发展的有效支撑作用。

总之,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经营分析工作,对财务部门发挥管理职能、促进部门职能转型、提升部门工作价值以及助力公司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三、提升财务人员经营分析工作的主要思想

经营分析工作应紧密围绕价值提升主题,平衡长短期利益,追求可持续发展,做好业务合作伙伴与管理决策参谋。

要坚持效益导向。创造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求,经营分析应紧密围绕效益目标,深入开展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有效支撑资源配置。

要坚持立场客观。经营分析应以真实准确数据为基础,用数据说话,力求客观,不吝啬积极评价,不回避问题揭示。

要坚持业财融合。经营分析应在准确把握各项财务指标变化的同时,充分结合业务发展情况,细致剖析各项数据现象的深层动因,不断提升经营分析广度与深度。

要坚持战略前瞻。经营分析应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着眼未来,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预测预警,发挥预判、引导和参谋作用。

四、财务人员如何做好经营分析工作

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经营分析工作机制,提高经营分析工作质量,财务部的经营分析人员应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机制、数据管理等方面去加以改进与提高。

(一)各级管理者应该强化思想认识

转变分析理念,应从推进策略型财务管理、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促进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经营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经营分析立场相对独立、视角更加全面、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工作水平。

(二)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组织保障

分析工作的团队化和专业化分析人员充足是保障经营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级财务部门需要配备足够分析人员,建立专职分析团队,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联合相关部门组建跨部门分析团队。分析团队应充分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并通过详细的工作制度,保证团队工作有效运行。

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生产经营分析质量的基础是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激情、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心态。省公司会定期组织召开经营分析培训会和研讨会,推进省公司和市分公司的分析人员轮训、交流制度,建立分析人员培养常态机制。

(三)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1、推行经营分析工作项目管理制度

通过细致的计划制订、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的执行监控,不断提升经营分析质量。加强分析的计划性。分析人员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思路制订年度分析计划,并结合公司经营重点、热点问题实时修订完善,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第8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关键词:鼻腔冲洗;护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窦炎和鼻息肉为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呈现增加趋势,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则可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痛苦小,易恢复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可充分保留鼻腔和鼻窦的结构,清除病变部位,同时可有效的改善鼻窦通气功能[1]。但手术过程中会引起鼻粘膜损伤,在术后愈合过程中产生分泌物,若不及时清除分泌物,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显示,鼻腔冲洗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2]。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5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19~53岁,平均年龄为(42.17±2.56)岁,病程为1~24年,平均病程(6.75±1.42)年,鼻息肉患者21例,鼻窦炎患者3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44.02±1.56)岁,病程为2年~26年,平均病程(7.01±1.06)年,鼻息肉患者24例,鼻窦炎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和CT扫描,均排除高血压、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疾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鼻腔冲洗护理,术后48h即进行,冲洗液是将地塞米松10,沐舒坦30溶于1000ml生理盐水中,冲洗1次/d,连续冲洗12w,清洗后给予滴鼻剂,3次/d,间隔7d进行鼻内镜清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舒适度、满意度及治疗效果。VAS评分主要包括患者出现鼻塞,头痛,嗅觉障碍,分泌物增加等情况[3]。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经过鼻内镜检查,窦口的开放程度良好,未见脓性分泌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窦腔黏膜存在水肿区域,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鼻内镜检查可见黏连,出现脓性分泌物。总有效患者数=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х2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患者数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P0.05),见表3。

3 讨论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预后好等特点,临床广泛应用于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因纱条对患者的鼻粘膜产生压迫,引起鼻粘膜的糜烂及血液回流障碍,患者鼻粘膜充血肿胀,形成分泌物,若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会影响患者通气及粘膜的修复功能,最终导致疾病的复发;同时术后产生纤维素膜及血痂,影响患者通气和引流。术后若使用机械清理,产生新创面,渗出物增加,加重患者病情。因此,术后应及时进行鼻腔冲洗护理,鼻腔冲洗护理可以有效清除鼻腔中的分泌物,促进粘膜功能的恢复,增强纤毛摆动作用,冲洗盐水具有消肿和消炎的功效,缩短预后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鼻腔冲洗护理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特点,可显著缩短恢复时间。鼻腔冲洗护理的作用机制包括[6]:清除鼻窦腔内的分泌物,积血及血痂,增强黏膜纤毛的作用,促进血液流动,抑制炎症因子。在鼻腔冲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冲洗液的温度适宜,压力适度,冲洗液及时倒掉,并清洁消毒清洗器,避免交叉感染[7]。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下降(P

综上所述,鼻腔冲洗护理可以提高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英,吴洁.儿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术期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2,32(5):351-352.

[2] 全海凤.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2,25(5):806-809.

[3] 薛洁.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323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o医学专业,2012,14(34):366-367.

[4] 齐晓霞.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舒适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4):2345.

[5] 甘满芳.舒适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52-53.

第9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关键词:思辨能力;教材分析;任务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思辨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应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任务。但是学界就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状况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及其他学科的学生,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指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作用不及其他学科,认为英语专业现有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思辨能力的构成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批判思维到底是什么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研究者把批判思维当作一种思维能力,认为批判思维是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有的观点则认为批判思维是一种思维,认为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依据的判断。我国学者通常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样翻译曲解了原意,因此本文采用“思辨能力”的译法。

(二)思辨能力的构成

在对思辨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对思辨能力的构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观点。

Kneedler提出批判思维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2种技能:1. 定义和明确问题。包括识别中心论题或问题、比较异同、确定哪些问题是相关的、形成适当的疑问四种技能。2.判断相关信息。包括区别实施、观点和做出合理判断、检查一致性、识别行文中的假设、识别原型和套话、识别偏见等语义倾向性、识别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六种技能。3.解决问题与做出结论。包括识别材料的适当性、预测可能的结果两种技能。

Paul & Elder从教学需求出发构建了思辨能力的三元结构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该模型中心是8个思维元素(the elements),即目的、问题、信息、基本概念、假设、特定视角、推理、启示,形成思维的循环链。每个思维元素都由10项标准去衡量或者检验。

国内的学者也对思辨能力的构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思维三棱结构模型,包括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种、思维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认为思辨能力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元思辨能力,是对思维计划、检查、调控与评估的能力;第二层为思辨能力,包括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能力相关的情感品质。其中,第二层的思辨能力受到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体现了人在思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该模型提出的核心技能是:分析、推理、评价技能。如表1所示。

尽管以上研究对思辨能力的基本能构看法存在差异,却也具有一致的成分,例如,都认为思辨能力的形成应该包括思辨精神和思辨技能两个方面,因为作为认知的过程,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心理标准与批判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过程必然涉及计划、调控;都认为思辨能力建立在理性思维能力之上,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估等。

根据以上分析,在本研究中将重点把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技能在教材中的体现作为关注的重点,进一步判断教材内容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框架与工具

现有的英语教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教材分析框架和模型,对教材评估的过程、方法提出指导。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教材分析框架有Cunningsworth提出的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以及教材评估清单等。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出发点展开了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有的研究者对国外的教材评估理论和方法做了介绍,也有的研究者在总结国外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估表。

以上国内和国外的教材评价模型分别关注教材的某些重要方面,对教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各个模型研究出发点不同,并不适用于所有教材的分析。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试图对教材内容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教材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确定教材分析的具体内容,以及具体的分析方法。因此,特别受到以下研究的启示和指导。

Breen & Candlin认为教材评估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目的(purpose)、方法(methodology)和评价(evaluation)。目的分析包括对教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的进行评价;对方法的评价是对教材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而采用的具体做法。评价是对教材为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有效性以及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中对教材方法的分析包括内容(content)和过程(process)两个方面。内容包括教材语言样本以及教材对语言规则和语言运用的解释或说明。过程指实际的过程以及教材使用者在学习内容时的角色。这一模式分析范围不仅限于分析语言本身,而且涵盖根据教材体现出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议以及具体任务中包含的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分析。

Littlejohn认为理想的教材分析框架应该能够确定教材分析应包括的范围,也能够指导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教材分析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主要辅助的视角出发,从而排除教材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却并不与课堂教学直接发生作用的领域。他认为教材分析应该包括三个层次:1.教材有哪些内容(what is there);2.教材要求学生做什么(what are learners expected to do);3.根据以上两方面推理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性质(what is implied)。其中以第二个层次的客观分析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教材活动或任务的划分与分析,因为教材的任务或活动是教材的根本组成部分,因此,对任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是揭示教材深层次价值的有效手段。为此,Littlejohn设计了教材任务分析表(Task Analysis Sheet),从任务的过程(What is the leaner expected to do?)、参与模式(Who with?)和内容(With what content?)三个方面对教材中的任务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Littlejohn不仅提出了教材分析包含的范围,并且具体提出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的具体方法。其教材任务分析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中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分析包括思维过程(mental operation),并提供了可能的思维活动分类与举例,这与本研究的出发点相契合。因此,本研究将采用Littlejohn的教材分析模型为框架,重点对教材任务中学生思辨基本技能的参与进行分析。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主要的教材评价框架和模型进行分析、综合,我确定了以任务分析为切入点的教材分析模型,并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对教材任务中学生思维参与过程进行分析,揭示教材内容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编码:18902080301)

参考文献:

1.Breen,M. P. & Candlin, C.N. 1987. Which Materials:A Consumer and Designer''s Guide[A]. London: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and The British Council

2.Kneedler, P. 1985. California assesses critical thinking [A].Virgin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3.Littlejohn, A. 2011.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side the Trojan Horse[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