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盈利能力分析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工贸易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
1.加工贸易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是由以国际生产分割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生产国际化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特征与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形态。国际生产分割(internationalfragmentationofproduction)是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国际生产分割是指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在国际间高度分离,国际贸易产品中包含着在一个以上国家实现价值增值过程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多国际贸易产品的零部件来自于多个国家。这种全球性的产品生产模式,使原来集中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生产分散到了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某阶段或零部件的生产,使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了产品内部,而这种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国际贸易被称为产品内贸易。加工贸易的实质就是产品内贸易。
加工贸易的出现与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会越来越少,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立起来、限制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严格区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已经没有太多必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发展加工贸易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有利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
2.比较优势差异的存在使得加工贸易在我国的长期存在成为可能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本来是用于解释产业间国际贸易的,但对于当代普遍存在的产品内国际贸易,这一理论仍然有解释力。在产品内分工和中间品贸易成为可能的情况下,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主要取决于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而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又取决于一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体现为以劳动生产率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产品内分工使得不同的生产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存在技术差异和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使比较优势成了决定产品内贸易模式的首要因素。譬如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留在国内。这说明,只要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异,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存在加工贸易的基础。
我国目前主要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力低价格优势,使得我国目前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中处在劳动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上。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的主要比较优势仍将是劳动力优势,现行加工贸易模式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而且,我国今后若干年内仍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需要借助于加工贸易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当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将发生改变,比较优势也可能发生转变,甚至成为一个资本和技术充裕的国家。不管比较优势如何变化,只要存在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差异,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加工贸易都会存在,改变的只是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中的位置,即由劳动力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提升加工贸易的档次。
本土化改善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途径
1.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局限性集中表现为贸易利益低下
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各种形式的贸易利益是各国从事国际贸易的动机所在,主张自由贸易的各自由贸易理论也声称贸易能够使贸易各方获益,但贸易各方所获利益不对等是不争的事实。
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产品内分工及产品内贸易,参与产品内贸易即加工贸易的各国从贸易中所获贸易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在产品内分工链中的位置。具体而言,取决于其在所处产品内分工环节中投入的中间品的价格,而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又主要取决于不同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市场结构特征的差异产生于不同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的差异,所以,如果中间投入品的知识含量越大、专用性越高,市场结构就越趋于垄断,价格就越高。而在一般性的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往往是非技能劳动,在国家间具有较大的替代性,其市场结构就趋于竞争,价格就越低。在现今世界的产品内分工中,发达国家的企业(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占据着垄断性强的生产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营销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占据极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往往只能加入竞争性的一般生产环节,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处在不利地位。目前我国在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时候,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主要还处在竞争性的一般生产环节,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中所得甚少,只能获得微薄的工缴费,而且这种微薄的贸易利益往往还要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另外,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低下还表现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小,加工贸易的辐射作用小。
2.改善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关键是本土化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低下,不管是利益分配少还是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小,其根源在于现行“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加工贸易模式,这种加工贸易模式呈现出所谓的“候鸟经济”、“飞地经济”特征,除了加工装配环节,品牌、技术、零部件、销售,甚至接单,都在海外,与国内产业关联少,而且不稳定。要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加工贸易模式,使我国加工贸易实现本土化,把加工贸易由所谓的“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提升我国在加工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让加工贸易在我国扎下根,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
对加工贸易本土化的认识,应该从对加工贸易的准确认识着手。加工贸易,是“加工”和“国际贸易”的统一,涉及到产品加工装配,属于以国际生产分割为实现形式的生产国际化或产品内分工的范畴。同时也涉及到进出口贸易,这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传统的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应该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样的认识并不准确。加工贸易的核心是产品内分工,参与国或地区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或劳动或资本或技术,参与产品生产某环节,加工贸易并不必然表现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具体而言,作为加工贸易,中间一定在内,但两头并不一定都在外。
对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的理解,除了要基于对加工贸易的准确认识,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仍然是一个有劳动力优势的发展中大国,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资本和技术要素正在不断的充裕,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总体而言,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一方面是要逐渐由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由国内的外贸公司或加工企业直接接单,改善在整个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同时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要逐渐实现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提高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率,增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国内接单:从源头上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体现为“海外接单,国内生产”。由于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方投资者往往在海外接单,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这种做法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外方接单人控制,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不仅使得大部分利润留在了海外接单人手中,而且一旦这些海外接单人将订单转发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自己不能接单,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既降低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还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为了改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外方接单人和海外中间商控制的局面,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必须针对存在的障碍与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我国加工贸易由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从源头上实现加工贸易的本土化:(1)促进加工贸易领域的工贸结合。贸易企业和加工生产企业各有其优势。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要求所有加工生产企业都能够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都能够从海外接单,但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贸易企业,通过贸易企业接受海外订单,然后再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和提供适当的协助,鼓励我国的贸易企业在海外市场积极寻找订单。(2)吸引外资企业将营销环节转移到国内。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也不会完全改变。在这种局面下,要想把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优惠的税收政策、健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将外资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内的同时,将其营销环节也转移过来,从而将接单由海外转移到国内,实现国内接单。(3)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譬如提供优惠贷款、提供展销机会、建立相关官方网站、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等。
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比率低,公认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跨国公司从经营一体化和防止技术优势扩散甚至避税的角度考虑,往往更多地从公司内部或母国采购中间品;二是我国国内企业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畅通的融资渠道生产中间品,国产中间品规格、质量不稳定,达不到出口品生产要求;三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偏向和鼓励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而不利于从本地采购。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原因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的缺陷。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往往从一体化和防止技术扩散的角度,或出于转移利润的需要,趋向于从公司内部或母国采购中间品,而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的缺陷则未能起到促进提高中间品本土化率的作用,甚至“纵容”了中间品的进口,“阻碍”了中间品的进口替代。
促进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同时,规范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转移定价行为。
如果能够通过实施优惠政策等鼓励措施,引导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就能改变外资企业主导我国加工贸易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外资企业一体化经营战略等原因导致的中间品本土化比率低的问题。另外,针对跨国公司转移利润以规避税收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规范其转移定价行为,以维护国家合法利益。同时,这一举措还可起到遏制中间品进口动机的作用,有利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采购率的提高。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对我国中间品产业和企业的改造,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提高国产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土化率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就是使我国国产中间品与进口中间品可以替代,甚至在质量和技术性能上超过进口中间品。为达此目的,需要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上下工夫。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政府需要高度重视中间投入品产业的发展,重视装备工业的发展,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改变长期以来国家的价格、投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产业倾斜的做法,加强对国内中间品行业的扶持和改造,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与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中间品生产企业需要树立国际化生产意识,加强自身改造,甚至进行企业再造,增加R&D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管理,力争使产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有必要对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以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在加强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譬如建立加工贸易需求信息库,为本国中间品生产企业的宣传推广进行协助等。
(3)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给予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加工贸易政策,主要是指税收政策。目前我国对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境外进口的料件实行免征进口税等优惠政策,而对加工贸易企业从本地采购的料件,虽对加工贸易企业视为进口,对料件供应企业视为出口,但采取先征后退且部分退税政策,这显然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调整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不仅将国内企业销往加工贸易企业的国产料件视为出口,而且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待遇,将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内中间品生产企业采购料件视为进口,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待遇。在国内外价格相近,而且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的质量和技术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也会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因素而优先采购国产料件。
(4)完善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促进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土化率的提高。
【关键词】培养会话能力、提高会话能力
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化的转化,初中英语教法也在日益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主的听说训练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教学实践表明,初中阶段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甚至终生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兴趣。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师生在频繁的互动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选择恰当的英语会话能力训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做到教学方法新颖得当
1、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发学生会话训练的兴趣。
七年级的新生面对英语内心既激动兴奋又畏惧胆怯。因此,要重视和他们的第一次接触,以饱满的情绪让他们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我在新生入学之前总是先做好一件事:让英语在教室布置中随处可见。如一张有形有色的字母表,两三条问候语或名言短句,在学习园地上写上“Tryyourbest),在宣传栏上写上“Havealookatmecarefully),在荣誉栏上写上“Congratulations!”等等。尽量让学生对英语产生亲切感。
第一堂课就要鼓励学生开口。大声地、流利地、自然亲切地、甚至是眼神交流地与学生进行对话。要确保每个人都开了口,需要老师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期待做好。
要善于表扬。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白,语言练习本身就是一个从犯错、纠错,到犯错、纠错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要放大胆子、厚着脸皮开口说;如教师有错必纠,其结果常常是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怕说错,而不敢开口。所以教师要暂时容忍学生口语实践中的小错误。除了鼓励、指导以外,应给予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逐渐由羞怯变为敢说。表扬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上当场表扬、张贴背诵小测一览表、作业本上写上赞语等等。
适时地开办学习讲座。在学生刚入门学得正酣时,适时地开办一些主题讲座。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比如李阳疯狂英语),介绍中西文化差异等。这样的讲座旨在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正确认识,开阔视野,引起他们对了解英语国家新奇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了,我则用赞扬的语气和表情说:“Good!/Great!/Welldone!/Excellent!/You’reveryclever!/”.对于胆小不敢开口的学生或者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出现错误时,我会用鼓励的语气说:“Nevermind.I’msureyoucandoitbetternexttime./Don’tbeshy./Itdoesn’tmatter.Tryitagain.”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在每次口语实践时,我把易说的内容留给自信心不强,成绩差的学生,多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亲切而耐心的启发,热情而充满希望的鼓励,满意的微笑和点头会让学生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3、根据口语内容,拓宽口语交际渠道
(1)创设情景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情景构思新的形象,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运用实物、图片、投影、录音、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兴趣。如教学(Book1)Unit1Canyouplaytheguitar?(《新课标英语》七年级)这一单元学习Can表达能力和询问能力及回答。以明星图片来展示语言点,PresentthepictureofYaoMing.andaskthestudentstoguessandsaysomethingabouthim.Hecanplaybasketball.Heisabasketballplayer.学习运用语言点Whatcanyoudo?Ican…小组开展游戏,鼓励学生展出才能,拓展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的能力。
(2)模仿配音
录音中英美地道的语音语调绘声绘色,录像中人物的感情、语言、语言更反映得淋漓尽致,配合录像中生动逼真的情景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学生积极模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扮演角色
在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中,要把对话的课文放在真实的语言情景里,让学生练习使用,而不要只是照教科书朗读对话或死背书上一句子,书中的Listen,readandact材料很好,培养学生活用所学的语言材料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模仿教材内容,自己编写对话并在班上表演,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的作用,把句型、对话、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使学生得到大量口语训练机会。如学了购物句型时,我把讲台变“柜台”,学生用身边物品为“商品”,“小演员们”踊跃扮演顾客、售货员等角色,投入到真实自然的交际功能,使机械性训练过渡到实用性训练,学生“学以致用”,“学以活用”,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4)复述课文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灵活自由地表演,强化所学知识。适当的提示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授课文或对话时,改写部分的内容,使课文变得更加有趣,再配合图画或把对话置于情景中,使枯燥的对话变活了。在听,说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连贯地对话或叙述的能力。
二、深入生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仅靠课堂上几十分钟远远不够。这就需要课外再创情景,进行巩固。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说练情境,激励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我每日让学生坚持三分钟FreeTalk,请值日班长用英语报告值日(onduty)等。同时,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外,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和同学老师打招呼,打电话,借东西,请求帮助等。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曲,背诵小诗或原版英文片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应用口语的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自我熏陶、自我欣赏。当学生津津有味地用英语交谈有关他们自己、学校、家庭的情况时,一种学习的成功感和学习的兴趣动机就会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不仅要争取教学成绩的提高,还要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着想。所以要特别注意初中英语会话能力的培养,利用情感教育,激活非智力因素,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外交际活动,真正为终生学习及将来真实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穿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中学外语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年第3期
【关键词】 内瘘; 血液透析;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92-02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e, ESRD)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并随着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ESRD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而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HD患者的生命线[1]。自1966年Brescia和Cimino建立动静脉内瘘以来,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目前最重要、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而血管通路失功常是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文献[2-3]认为患者对内瘘保护意识淡薄,保护能力不够,这些是引起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血透患者保护血管通路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在近年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的研究中,有学者引入了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式,笔者所在医院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健康教育,以探讨其在HD患者中对内瘘血管自我护理方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透析室中的门诊HD患者40例,包括男24例,女16例;年龄33~72岁;其中原发性慢性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6例,痛风肾3例,高血压肾病6例,多囊肾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指征,需进行HD治疗,透析时间≥3个月,每周2~3次,每次4~5 h。排除意识障碍、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有精神障碍或精神病史者,患者均自愿参加本项研究。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依据HD患者所处内瘘自我护理行为的具体阶段,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具体内容,形成分阶段的健康干预指导,实施时间6个月。干预形式及时间:个别指导每周1 次,30 min/次;群体干预、每周1 次,60~90 min/次。肾友会每月一次,30~60 min/次。具体健康教育策略如下:(1)前意向阶段 本期特点为HD患者目前没有进行内瘘自我护理的意愿。此该阶段需提醒患者不进行内瘘自我护理所产生的问题和内瘘自我护理带来的好处, 并使用成功事例来鼓励患者进行权衡利弊,激发其产生内瘘自我护理的动机。此阶段干预次数一般为5次。(2)意向阶段。处于本阶段的HD患者有进行内瘘自我护理的意愿,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进行内瘘自我护理,但无明确的计划和承诺。此期干预着重于解释内瘘自我护理对透析的影响,来坚定HD患者进行内瘘自我护理的决心,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顾虑,帮助分析顾虑产生的原因, 加强患者的信心,同时对其家庭成员宣传进行内瘘自我护理的益处。必要时介绍内瘘自我护理较好的患者,坚定其行为的决心。干预次数为4次。(3)准备阶段。该阶段HD患者打算在近期内进行内瘘自我护理,或者已经有意识地进行内瘘自我护理,例如买了握力器及护腕等。此期强调与患者的合作关系,发放内瘘自我护理相关资料,介绍内瘘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与家属的访谈争取家庭成员的合作。干预次数为3次。(4)行动阶段。处于该期的患者已经开始进行内瘘自我护理,并已达到内瘘自我护理的相关目标行为,但该行为尚未超过6个月。处于该时期的患者需要强调鼓励其持之以恒。干预次数为2次。(5)维持阶段。此期患者坚持进行内瘘自我护理已经超过6个月,已经相对稳定。但仍然需要强化管理及避免退回。每个月对患者的行为改变进行量化评分,将行为改变后的控制指标与开始行为改变时的指标评比,肯定患者作出的努力,给予正确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改变速度会减慢,特别要与患者及家人讨论故态复萌的危险,帮助患者寻求家人的支持。
1.2.2 评价方法 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客观和主观的指标测评HD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所处的阶段、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内瘘并发症。(1)行为改变分阶段测评表[4]。共4个条目,把个体的行为改变过程进行分期,分为5个阶段,主要用于测评HD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所处的阶段。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改变阶段评估问卷包括1个问题,即“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进行内瘘自我护理?”,患者自行选择答案。选择回答“没有想过进行内瘘自我护理”,则为前意向阶段;如回答“是的,我准备在下6个月进行内瘘自我护理”,则为意向阶段;如患者回答“是的,我准备在下个月进行内瘘自我护理”,则处于准备阶段。 如患者为已进行内瘘自我护理,但时间未超过6个月则为行动阶段,如果时间超过6个月则为维持阶段。(2)效果评价指标。以内瘘并发症为评价效果的客观指标。以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教育效果两个自评式问卷作为干预效果的主观指标。采用科室制定的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包括遵医嘱用药、功能锻炼、避免压迫、避免损伤、预防感染、自我监测、生活习惯及内瘘异常的处理,采用5点记分法。健康满意度调查表,分A、B、C、D4个等级,相对应的分值为3、2、1、0分,满分为30分,共10个问题。
1.3 统计学处理
将搜集的资料检查、核对后,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干预前(P
3 讨论
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5]。健康教育措施需要与行为改变阶段匹配[6]。在干预过程中,若不考虑行为改变的阶段性,其干预的效果甚微[7]。行为分阶段干预是依据干预对象所处不同的行为阶段及相应的心理需求设计干预方案而进行的干预。该理论把行为改变分为五个阶段,其意义在于为行为的过程提供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以评定患者行为改变的具体进程。医务人员应仔细评估透析患者,确定他得处理哪一个阶段,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指导下,任何一个患者都可能从前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避免了过去武断地把患者分为“配合”、“不配合”,而使部分患者失去了指导的机会。根据个体所处不同的行为变化阶段和需求确定健康教育方法的必要性,是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8]。
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障是建立动静脉内瘘[9-10],保护好内瘘除了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外,更主要是靠患者自己对维护内瘘的知识的掌握和实施。特别是门诊透析患者,间歇期在家度过,工作人员应传授有关保护知识。因此对患者进行内瘘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患者行为不同阶段,使其充分掌握内瘘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强化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6个月后HD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所处阶段显著提高,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患者对健康教育效果的满意度提高。由此可见,基于HD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所处阶段,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确实取得了行为改变上的成功。
综上所述,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提高HD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所处阶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丽萍,李亚洁,谢翠华,等.行为转变理论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行为中的作用研究[J].护理学报,2008,15(1):16-19.
[2]杜春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32-1834.
[3]宁志芳,符霞.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4):364-365.
[4]Ha B T T,Jayasuriya R,Owen N.Male involvement in family planning in rural Vietnam: an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03,18(2):171-180.
[5]孔浩南,胡俊峰.健康行为改变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5(3):219-222.
[6]Aveyard P,Massey L,Parsons A,et al.The effect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 based interventions on smoking cessation[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9,68(3):397-403.
[7]Frenn M,Malin S.Diet and exercise in low-income culturally diver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J].Public Health Nurs,2003,20(5):361-336.
[8]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4-84.
[9]张维娜,姜亚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16-1019.
【关键词】新闻英语 功能对等 括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不断加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报刊新闻英语覆盖面极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新闻英语成了人们了解世界一个非常好的窗口和平台。在众多研究报刊新闻英语的理论中,大多专注于长难句的分析与翻译,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译等,而忽略这其中非常小一部分,也是文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标点的翻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正确有效地翻译报刊新闻英语中的括号。
二、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把翻译定义为:翻译是从语意到喻体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于再现原语信息。他提出来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是指“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灵活对等翻译的目标在于表达自然,丝毫不留痕迹,力求把原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转换成译入语在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行为模式”。
三、英语标点括号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翻译策略
1.括号的意义和用法:中英文中都有括号,其意义和用法也很相似,都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为了便于理解行文中的某项内容,就需要加以注释说明,注释的方式有多种,如随文注释、篇末注释、页末注释等。
2.括号的翻译策略:因为中英文中括号的差异并不大,所以在翻译英文中的括号时,译者尽可以保留原来的括号,再讲括号中成分如实的翻译出来。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目的是要达意,因此,在某些文章中,有些需要读者额外理解的部分,就可以通过括号表现出来,这样既不会过多地增添译文,又很好地达到了释义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于探讨此类翻译问题的解决办法。
例如:“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wire together,neuroscientists like to say,reflecting the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experiences leave imprints on our neural pathways,a phenomenon called neuroplasticity.”
这句话虽然是有关于神经方面,但是读来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只要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即可。所以,笔者在翻译这句话时最开始便调整了词语顺序,在表达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所以译文如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类经历在我们神经通路上留下印记,这一现象称作神经可塑性。神经科学家常说,神经元一同放电,缠绕在一起,也印证了这一现象。”
但是在交付编辑查看的时候,编辑提醒笔者“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wire together”有着固定的神经学表述,即“一起发射则连在一起”的神经元,属于赫布理论。“赫布理论(Hebbian Theory)描述了突触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重复的刺激可以导致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加。这一理论由唐纳德・赫布于1949年提出,又被称为赫布定律(Hebb's rule)、赫布假说(Hebb's postulate)、细胞结集理论(cell assembly theory)等。
由此可见,“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wire together”并不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的 “神经元一同放电,缠绕在一起”,而是拥有一个专业的说法“一起发射的神经元连在一起”。根据功能对等的理论,为了达到释义的目的,这段话应该把其隐含其中的意思翻译出来,同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句有些绕口的“一起发射的神经元连在一起”,也应在后面加以注释。这个时候,通常的做法都是把注释的部分用括号填充进来,这样既保证了原文的风貌,又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括号在这里的作用就是把原文的含义翻译出来,增添进来。这综上所述,这段话最终译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类经历在我们神经通路上留下印记,这一现象称作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神经科学家常说的神经学家常说的“一起发射则连在一起”的神经元(赫布理论的总结性表述,原话为“一起发射的神经元连在一起”)也印证了这一现象。”
中英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历史由来已久,灵活多变。两种语言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标点符号上。而报刊英语所特有的性质,也让标点符号的翻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如何能够在正确表意的前提下,做到动态对等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但一是囿于篇幅,二是囿于材料有限。本文仅选择了报刊英语中的括号,初步阐释了其翻译策略,所说的也只称得上是一孔之见。诚希望以后会有机会进一步研究,展开此类议题。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兰宾汉.标点符号运用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运动心理学理论,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出发,对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组织能力、讲解能力、观察能力、交谈能力等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和其它教学一样,都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技能,提高健康水平的教育认识过程。体育教师教学的组织、观察、运用教材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掌握“三基”的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实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近年来,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与学”相互间的关系处理感到束手无策,常常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个或一些教学环节把握不好,导致在课堂中出现伤害等意外事件,使学生的心理与体育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促使学生热爱体育、积极运动,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性研究,从体育教师自身寻找影响学生心理因素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为教学提供帮助。
1.课堂组织能力
1.1课堂准备工作
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的组织能力首先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和使用教材,以及组织体育教学,这样的组织能力是在一定深度的专业基础_L,在掌握体育科学技术、更新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等情况下形成的。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会对课堂上将出现的大多数情况都有所预测,减少课堂的复杂性。应当重点指出,教师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的计划、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一也是教师组织能力的重要条件。
2.学习能力
2.1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全面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心理同样起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应根据教学对象,努力钻研教材,从教和学中区分教材中哪些是重点,哪些内容先讲或先做示范,哪些内容应该结合人体的知识加以说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体育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适宜的调整和加工,使学生较容易地从动作的泛化阶段逐渐过渡到自动化阶段,从对体育的低认识逐渐过渡到高认识,从受教育的过程逐渐过渡到自我教育的过程。只有教师对课本熟练掌握,这一阶段才可以顺利进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机体感受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认识。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会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简便。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结合事例传授给学生一些体育各学科术科的知识,可以诱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启发学生在参加锻炼后的机体感受,促使他们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从内心产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度。
2.2更新知识能力
教师对体育科学的理解和知识的更新对学生的心理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教师对体育这门学科不从理论上,从跨学科和实践上进行研究,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拓宽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地进行教学,那么就无法正确启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学生们个性心理和对知识需求方面讲,学生自身在不断地发展,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与实践相联系、相适应,才能使得体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都必须具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把学到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和新手段用来指导学生,运用交叉学科的理论(如:力、质量、速度、加速度、重力和惯性力等)来讲解,把交叉学科的新理论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确保体育教学的先进性,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科学理论来指导运动实践,使学生心理上有科学的保证,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发展体育教育事业。如果教师墨守成规,用老眼光看待现代的体育,缺乏对新知识的领悟,必将导致相反的结果。
3.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能力
3.1精炼的语言
教师的教育教学首先要靠语言来实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主要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等。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创造一种和谐、亲切信赖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充实、统一。教师语言罗嗦、平铺直叙,缺乏面部表情和手势,将会使学生产生无味、疲劳和厌烦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未能得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相互间的心理活动缺乏同感与共鸣,故无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应用知识不当也不能满足学生自我意念的需要,加上认识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相互间不能理解,形成了“教”而“不学”,“学”而“不教”的局面。所以说语言是沟通理解人的一条渠道,同样是教学的枢纽。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用现代化的眼光合理加以分析、综合定论、化繁为简,善于运用现在教学的语言。在运用语言感染学生的心理的同时,体育老师还应使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如此方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
3.2准确简易的示范
体育课与其它学科不一样,教师应精讲多练,所以说体育老师的示范很重要。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诱导性,可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条件。教师的示范能力直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起着较深的影响,体育教学大部分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练习来完成的,教师的示范动作正确、敏捷、协调并富有力量和柔韧的美感,动作简单易于操作,可促进学生的直观视觉和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彼此间能逐渐地校正自我行为和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4.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4.1敏锐的洞察力
体育教师的观察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上体育课,全班学生都在不停地运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运动能力、技术水平和身体发展状况,从中找出学生共同的特点,同时发现每个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和机体现状、特征,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学生,激起学生对体育教学和自身锻炼的愿望。教师要提高观察力,就要提高运用知识、更新知识和掌握心理学知识的能力。教师提高观察能力,才能全面深入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面貌,把握住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需要。
4.2精准的判断
在体育课上,学生通常是在不同的强度、不同的身体情况下完成各种不同动作.有许多情况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对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许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随时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表情、身体状况、完成动作的质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在学生运动遇到困难时及时疏导学生心理,不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只有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时的情景有分寸地进行判断和评估,才能激起学生的良好学习心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热爱体育课、热爱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迅速地了解、正确估计即将发生的事情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便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和有意识地去影响学生。
5.想象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对学生在接受、理解和掌握自己的讲授、指导时的心理活动,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能产生后果的想象力,对于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教师,不仅能预料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心理特点、技能发展水平、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以及对待体育这门学科的认识水平,而且能预料他们的发展动向,获得预期的效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在创造性的劳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艺术家需要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体魄的建筑师”,体育教师更需要它。
6.交往能力
良好的师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激励因素,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努力改进有效的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两者间的交流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技能,而且有助于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拥有交往能力,可以获得有关的教育改革、教学知识和方法的信息,而且在与学生交往中也能用现代体育发展和科学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排球课上相互对传对垫,一位教师指定两人练习,由技术水平高的帮助技术差的同学,要求在几次课内达到规定的技术动作和传垫球的数量。从表面上看同学们是按教师的要求在练习,但实际上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教师与学生交谈,学生提出建议,希望教师不要硬性指定谁与谁一对传垫球,最好是由同学们自由组合。虽然最后大多数的组合也是一个技术好,一个技术差,但大家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精品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29—02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讲,人们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以及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霍华德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智能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为文化创造有意义的价值和创造服务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智能进一步概括为八种智能,即数理逻辑智能性、人际交往智能性、语言智能性、视觉空间智能性、自我认识智能性、身体运动智能性、音乐智能性以及自然的智能性等。而把这种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中,就是强调发挥每位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另外,对于学生所擅长的智力领域和学习类型等要做出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每个学生最终都成为可用之材。由此可见,学生没有优秀与否的问题,只有学生在哪方面优秀和如何表现优秀的方法。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论影响较多,主要关注的是学生逻辑数学和语言智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自从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我国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对教育界来说,更是引起了有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自从我国在2004年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文件以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就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协作能力等,发展了教学中的模块化和超文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更促进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启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如何建设大学英语精品课
(一)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无论对于哪个教学阶段和教学领域来说,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精品课的构建中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定期进行教师的评比、考核和培养工作,使教师在巩固现有教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打造出优良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配备比例上,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把相应的实验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中坚作用,培养教师团队内部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教学氛围,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研讨会,使教师队伍内部可以进行积极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学习他人讲课的优势和长处,完善自身的讲课过程。另外,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成果的展览以及教学水平大赛等活动,以激励教师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二)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善教学方法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成绩的提高和习题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实际运用上的发展,这就不利于达到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也不利于多元智能理论与实际英语教学的整合。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以教定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定教”的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主动、自主地学习。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例如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翻译、交流以及用英语进行对话、读英文杂志和英文报道的技能,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退居二线,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成为积极的配角而不是强行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后,英语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与之配合,才能使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理论知识巩固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小组讨论法”、“任务教学法”、“校园英语角”、“口语角”等都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教和学的融合。
(三)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育当中。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更应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把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现代教育应开发和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建立起更高效、自主的英语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共享性、交互性以及开放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其图像、声音等优势使学生更立体、更具体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感知,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来实现更多的自主式学习。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课余时间比较多,更应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在网络中寻找更多的英语读物和英语文章,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网站中找到与教材相应的材料,并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四)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完善教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学评价正是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关键。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等教育改革的促使下,大学英语精品课也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使用新的教学评价,从而使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只局限于考试成绩和测验结果,而是从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采取多元化的智能评价体系,从实际的生活场景和学习环境下进行多方面的记录、观察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最终形成个性化、过程性评价理念。
(五)加强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管理
大学英语精品课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品课的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的基础性建设,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学校和相关英语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大学英语精品课教学的关注和重视,完善精品课程管理制度,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课程的审批,即在保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基础准则上,让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申报,在精品课程通过审批之后,也要设有专门的检查小组对精品课程的进展进行实时跟踪和观察,并不断提出问题以完善精品课程各个环节的建设,从而完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三、结语
随着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它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反映。因此,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彩霞,程静辉.构建大学英语动态教学管理体系创建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石河子大学《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06).
[2]邓红.从精品课程建设看“五个一流”的示范性——湖北省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建构断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赵素芳,张智,党小玲.《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李霞.体验理念:一种“目中有人”的教学视角——南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大学英语”课程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1(02).
[5]刘宏文.优化教师结构 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讨之师资队伍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07(06).
[6]南华,韦薇,何世恒.基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2006(02).
【关键词】 盈利能力; 利润分配; 职工薪酬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34-04
一、引言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中国上市公司整体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领域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无论从上市公司市值和主要产业领域的影响力方面,还是从职工就业规模方面,都成为衡量中国经济整体运行的重要指标。上市公司通过自身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给广大股东提供现金和股权的回报,而且可以为上市公司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提升提供必备条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利能力提升可以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而利润如何分配必须权衡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股东回报和职工平均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中国上市公司整体公司治理水平差强人意等问题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关系上存在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问题上。无论是传统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脱困还是民营企业上市发展,控制性股东都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控制性股东往往过度考虑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而忽视对中小投资者的回报和公司职工的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对投资者不分红或少分红,对公司职工薪酬提升的动力缺乏。近几年来随着证监会不断推进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大股东减持造成的股权集中度下降和职工对薪酬水平提高的压力增强,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方面已经得到有效改善。
因此,本文基于对盈利能力、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三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公司盈利能力对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影响,以及利润分配政策对公司盈利能力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二、相关文献和理论假设
(一)盈利能力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
在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方面,一般宏观研究较为关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等方面的影响(Knight et al.,1995;Meng et al.,2001;Zhao,2002;Chen et al.,2005)。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职工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Becker and Murphy,1992)。作为一系列“契约关系组合”的企业为职工提供较为满意的薪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契约形式(Jensen et al.,1976)。当企业家通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时,必须通过适当提升职工薪酬水平使职工强化对企业和企业家本人的认同(Cheung,1983;Bowen et al.,1995)。企业盈利能力与职工薪酬之间是一种不完全的甚至是隐形的契约关系,如果盈利能力的提升没有兑现成实际薪酬的增长,必然会导致职工在工作中的消极态度(Hart,1988)。高水平薪酬成为企业送给职工的重要礼物,作为回报将换取职工的努力工作(Schmidt,1995)。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理论假设:
H1: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高,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就越高。
(二)盈利能力、利润分配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
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为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水平提高带来可能,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微妙(Jensen et al.,1976)。如果企业领导者与职工之间达成某种隐形协议,就会侵蚀中小股东利益,也就是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后带来利润分配前的收益被企业领导者作为礼物转送给企业职工,那么用于利润分配的资金必然缩水,导致利润分配方案不利于投资者(Hellwig,2000)。当然也存在这种情况,企业领导者与投资者之间达成某种契约,为了保证将盈利能力提升获取的好处留给投资者,势必导致职工工资提高的预期落空(Pagano et al.,2005)。到底盈利能力提升如何平衡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的关系问题,即使在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中都很难定论,甚至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分析也是十分缺乏的,对于新兴的证券市场来说就更难把握(Jacoby,2001)。
H2: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越高,职工平均薪酬水平越低。
H3: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对盈利能力促使职工平均薪酬提高的影响是负面的。
三、研究设计
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和数据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数据样本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总体样本,以国泰安数据库为基础,剔除当年上市公司、ST公司、当年未进行利润分配的公司和数据不全公司,最终获得2009―2013年各年数据样本分别为:1 654家、 1 688家、1 745家、1 786家和1 847家。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相关变量定义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与职工平均薪酬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文献综述和相关假设认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势必会对公司职工平均薪酬水平有推动作用,而利润分配的程度成为职工平均薪酬提升的制约因素,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理论研究,设定计量模型,构建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对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影响模型:
构建含有交叉项且反映公司利润分配对盈利能力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关系的影响模型:
在上面两个式子中,因变量Wage表示公司职工平均薪酬;自变量中,PROA表示公司盈利能力,DISP表示公司利润分配以及盈利能力与利润分配的交叉项。根据经验研究和相关文献加入若干控制变量,Size表示公司规模,Lev表示公司资产负债率,TOP1表示大股东持股比例,Out_ratio表示外部董事比例,SOE表示国有股比例,Industry表示行业,District表示地区。
(二)相关变量定义和使用指标说明
根据计量模型设定,对涉及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相关变量及其适用指标整理如表1。
表1中反映出的因变量为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用公司年平均薪酬体现,即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员工工资减去高管薪酬后除以职工总人数;自变量中的盈利能力,在本文中选用总资产利润率予以体现,即当年利润总额除以总资产;自变量中的利润分配选用股利分配率予以体现,即当年现金股息总额除以当年净利润;其他相关控制变量详见表1。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研究模型所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职工平均薪酬水平,还是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情况,在上市公司整体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职工薪酬水平在上市公司中确实区别很大,最小值为15 827.45万元,最大值为402 754.21万元,平均值为103 668.29万元。
(二)回归分析
运用国泰安数据库,基于理论模型(1)和(2)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
通过上市公司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可以较为明确地考查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表3的(1)栏中,公司盈利能力(PROA)与职工平均薪酬(Wage)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确实有助于提高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利润分配(DISP)与职工平均薪酬在1%显著水平下负相关,说明利润分配的程度确实影响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提高。此外,公司资产规模(Size)、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和国有股持股比例(SOE)均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在不同显著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Lev)和外部董事比例(Out_ratio)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在不同显著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以上回归分析结果与理论假设H1和H2吻合。
在表3的(2)栏中,公司盈利能力(PROA)与职工平均薪酬(Wage)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结论较为可靠;公司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的交叉项(DISP×PROA)与职工平均薪酬(Wage)在1%显著水平下负相关,说明利润分配会对盈利能力与职工平均薪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1)栏的回归结果类似,说明理论假设和回归过程的可靠性,具体结果详见表3,不再赘述。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同样印证了理论假设H3命题。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运用2009―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对公司盈利能力、利润分配和职工平均薪酬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确实对职工平均薪酬水平有提高作用,而公司利润分配水平的提高则会抑制职工薪酬水平的提高,同时利润分配水平也会对盈利能力与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产生消极影响。该结论说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公司领导者对待股东和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职工之间的态度确实存在十分微妙的关系。公司领导者在面临“股东至上”原则和来自公司职工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前往往处于两难境地,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权衡是摆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学者和企业人士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当然,本研究还有一个重要但容易忽视的结论,就是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股独大”问题正在悄悄发生改变,随着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控制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下降,控制性股东单纯考虑自身利益,唯自身利益诉求行事而忽视企业职工和中小投资者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公司管理层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同时,已经受到来自公司职工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压力,在职工工资薪酬水平和利润分配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Knight, John, Lina Song. Towards a Labor Market in China[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5,11(4):97-117.
[2] Meng, Xin, Junsen Zhang. The Two-Tier Labor Market in Urban China-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Wage Differentials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in Shanghai[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485-504.
[3] Zhao, Yaohui. Earnings Differentials between State and Non-State Enterprises in Urban China[J].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02,7(1):181-197.
[4] Chen,Yi, Sylvie Dmurger, Martin Fournier.Earnings Differential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in Chinese Enterpris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5,53(4):933-958.
[5] Becker G. S., Murphy K. M.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1137-1160.
[6] Jensen, Michel,William H.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360.
[7] Hellwig, Martin. On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Control in Xavier Vivese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8] Cheung, Steven N. 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1):1-26.
[9] Bowen, Robert M., Larry Ducharme, Shores D. Stakeholders'Implicit Claims and Accounting Method Choi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3):255-295.
[10] Hart,Oliver D. 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Law, Economic and Organization,1988,4(1):119-139.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2004年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小二乘估计法,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为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为融资行为、财务决策方面提供建议。
关键词:盈利能力 资本结构 股权结构 主成分分析法 最小二乘估计法
理论及文献综述
1963年,Modigliani和Miller松动了无企业所得税的假设,提出了修改版的MM理论,认为由于负债融资成本抵税,负债经营的公司价值就是同类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节税利益,所以企业实施高财务杠杆的融资政策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入70年代,Meyers提出既要看到负债融资的好处,又要考虑负债融资风险的平衡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初期,Myers和Majlus提出了逐食次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按内部融资、负债融资、权益融资的顺序进行的,且此结论后来在美国得到了证实。股权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者持股和股权集中度方面。1976年Jensen和Mclean将公司股东分为对企业管理决策有投票权的内部股东和没有投票权的外部股东,认为由于两者的目标不同,因而二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冲突,而内部股东适当的持股比例有利于协调内部人与外部股东的利益,从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股权集中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管和对外部少数股东利益的侵占。Gedajlovic和Shapiro (1998)证实,在美国与德国,企业股权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实证模型及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样本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由于金融类企业自身业务及资本结构的特殊性,故样本选取的数据剔除了金融类企业;确保公司行为的连贯性,选取数据为连续6年即2004至2009年;为了避免股权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异常,剔除了ST和PT类上市公司。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由2004-2009年,连续获得相关数据信息的1096家企业连续6年的6576个样本。
运用SPSS16.0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基本获利率、每股收益和销售利润率五个基本盈利能力指标中的重要成分,这些主成分不仅跟原各指标高度相关, 保留了原各指标的原始有用信息,而且彼此之间不相关, 从而克服了由于原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而造成的解释能力下降的缺陷。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1(由于前三个主成分贡献率为93.258%>85%,所以提取的主成分个数m=3),最后利用综合主成分公式F=(64.196F1+15.863 F2+13.200F3)/93.258求出各家上市公司各年的综合盈利能力指标。
建立模型:盈利能力=f(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性、公司规模、资产结构)+Uit;即PROFIT=C+a1LEVit+a2OCit+a3(OCit)2+a4POSit+a5X1+a6X2+a7X3 +Uit,在模型中,下标it表示第i年第t家公司;Profit为综合盈利能力的变量;Lev为资本结构的变量;SC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SC)2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POS为流通股比例,都是股权结构的变量;Grow为公司成长性的变量,Size为公司规模的变量,PTA为有资产结构的变量;以上各个变量均为外生变量;Uit为随机项。
表2是对样本公司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中可见,总体样本各变量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值很接近说明样本中并没有特别异常的样本点;所选样本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0.02%,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偏低(相对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我国的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最大为96.05%,平均值为52.636%,说明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流通股比例平均值为55.588%,说明由于国企股份制改革产生的国有股及其它公开发行前的社会法人股等非国有股被列出暂不流通而形成的股权分置格局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样本的Tobin'Q最大值为32.869,平均值为1.9823,说明企业市价高于企业的重置成本,股票价格被严重高估;公司规模的最小值18.601871,最大值27.4877,平均值21.54836,说明其差异不大;有形资产比例的平均值为0.957459,有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很大。
运行EViews5.0,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中的回归结果,资本结构、股权集中度、流通股比例、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有形资产比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二)实证分析
资本结构与综合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1.08388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厌恶于负债经营。这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融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悖。实际上,我国是一个高公司所得税率的国家,企业所得税率为25%,按照MM理论修正理论的解释,我国企业应该更倾向于债权融资而不是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逐食次序理论恰恰相反,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这与西方的融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冲突。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放弃利用财务杠杆节税的优势,而采用股权融资的原因: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国有股比重很大,存在“所有者缺失”现象,实权是掌握在管理层手里。一般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红很少;而债务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要求管理者必须经营好企业,因为还本付息是一种硬性约束,会带来经营压力,所以他们选择股权融资,而放弃有财务杠杆节税效应的债务融资。二是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而且这些企业经常性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其所有者并不怕增发新股融资,而威胁到他们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发达国家的情况是股权融资会稀释他们的股权控制,削弱他们对企业的控制权,所有者不愿进行股权融资,而是更倾向于债券融资。三是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尚不完善,企业债券的发行也缺乏高质量的信用评级制度,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也促使企业倾向于股权融资而不是债权融资。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0480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盈利能力平方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2821),由此可知,公司盈利能力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成倒U型的关系,即公司盈利能力随着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而增强,国家股比例较高意味着可获得政府保护,享受税收优惠的可能性上升(陈小悦、徐晓东,2001);在此比例达到一定数值后,有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大股东也有较强的能力来监督管理者的经营行为,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大股东就与小股东的目标发生变化,产生利益冲突;又由于管理层不能从公司治理的改善和业绩的提升中获取与努力水平相称的经济利益,导致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匹配,从而减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流通股比例与综合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36225)。这说明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其流通股比例越小,即其非流通股比例越大,由于国有股比例大使得企业在多方面收益如经济纠纷、税收优惠等中获益;当然其比例太高形成“内部人控制”也会导致包括资本市场及经理人才市场等公司外部治理机制难以对公司内部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管。但总体上来说是国有控股比例利大于弊。这就解释了流通股比例越低的公司其盈利能力越强的原因。
公司的成长性与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成长性好的公司具有活力,市场前景较好,利润率相对比较高,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公司的规模与盈利能力也呈显著正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规模较大,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都有优势,形成了规模效益;有形资产比例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其有形资产比例越高而无形资产比例越低,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还是依赖于有形资产,而对于企业商誉、管理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和利用相对较少,没有能够转换到依靠无形资产来获利的运营方式上来。
结论
首先,建立有效的偿债补偿机制,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债务融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得债务融资在总融资额中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样公司可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和节税效应。其次,加快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形成股东间的有效制约,提高股市的运作效率,鼓励机构投资者提高参与公司治理;提高流通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状况,努力消除“内部控制人”现象,从而减少成本。再次,公司可加强对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等一些无形资产的投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Murray Z.Frank&Vidhand K.Goyal.Profits and Capital structure.AFA 2009 San Francisco Meetings Paper J
2.肖作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管理科学[J],2005
3.肖作平,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J],2002(8)
4.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J],2003(2)
5.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3(4)
6.林海明,林敏子.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应用辨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4(9)
7.王乔,章卫东.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会计研究[J],2005(9)
8.朱峰.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系统回顾.青海金融[J],2006(4)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盈利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F2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优劣往往能够通过盈利能力来展现,而盈利能力则与企业业绩息息相关,业绩的提升以及下滑又建立在企业实际治理结构基础上,由此企业治理结构和盈利能力之间就建立了紧密的内在关系,众多研究学者认为治理结构属于多层次以及多角度性的动态性经济概念,需要从治理结构进而剖析企业实际盈利状况。
一、初探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实际于盈利能力作用影响
公司治理实际于盈利能力作用影响集中在股权结构上,而股权结构本质上由多种主体类型股份构成,主体类型对于股权结构予以了特性的决定,股权结构针对盈利能力方面的实际作用建立在股权相应集中度以及内在结构两方面,首先从股权内在结构方面来讲,持有较大比例的国有股基础上企业相应的盈利能力则表现为较强,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基本国情是公有制为发展主体,企业在实际发展环节中政府予以了较大的政策优惠,如国家对于企业实施的一定税收返还以及优惠贷款和相应的政策支持等等,可以说这些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快速成长环节中相关小型企业以及中型企业无疑是带来了较大发展动力,而中小型大量企业在实际获取到优惠政策之后也会实现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这对于企业业绩的增长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持有较大比例的法人股基础上企业相应的盈利能力则表现较低,法人股具备较大的持股比例则会促使一股独大状况的突出,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企业潜在的无法预估的风险将会增加,而法人股大量持有也现今引起企业实际盈利能力降低的关键原因;如果是持有较大比例的流通股则企业相应的盈利能力也会表现较低,因为企业中相应的流通股实际被划分到各个股东之后,每个股东占有份额比较小,由此持有流通股的相关股东并不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无法践行股东大会相关权利或者是参与企业经营监督等等,由此企业实际治理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最终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导致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无法提升。
其次从股权相应集中度方面来讲,通常股权的适度性集中对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够将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大大提升,但是如果是股权从适度转为过于集中,简单来讲就是较大比例的股权由一人或者是两人控制,则往往一股独大基础上无法实现企业经营的良好监督,因此企业股权最好是均匀被多个股东受理,保证企业经营方面的透明度,这样才能真正的将企业相应管理效率良好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盈利[1]。
二、公司治理中董事会结构基于盈利能力实际作用
除了股权结构能够基于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之外,董事会实际结构同样也会影响到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具体来讲,较大比例的独立董事基础上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将会表现较弱,独立董事常常是建立在大股东基础上,简单来讲就是大股东直接会成为独立董事,并不会从领导干部中选,属于管理层的空降兵,而这些独立董事在没有对企业实际经营做到充分性了解熟知状况下直接上岗并对经营管理“指手画脚”[2],非常不利于企业当下良好发展,尤其是会将其盈利能力大大降低;此外企业如果是推行总经理以及董事会方面的监理制度将有利于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不断提高,一般委托相关理论指出,盈利能力需要建立在风险以及成本降低基础上,而兼任制度则成很大程度上讲企业与董事会成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大大减少,有利于企业相关经营者以及所有者之间利益的协调统一,这对于其盈利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将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
三、公司治理中管理层激励基于盈利能力实际作用
除了上述两方面能够对企业实际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作用之外,管理层激励同样也能够作用于盈利能力,具体来讲,薪酬激励往往对于盈利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众多研究学者认为现今企业相应管理层具备差异化薪酬,而管理层实际薪酬和其实际盈利能力两者之间具备一定正相关内在关系,站在委托相关理论视角来讲,如果企业相关经营者以及所有者之间达到了统一化的利益目标,则其经营管理将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管理层实际薪酬建立在经营绩效基础上将最大化的刺激管理层优化管理方式并调整管理内容等等,此外如果是管理层赋予一定的股权作为管理奖励,也能够较大化的激励管理层更加积极做好日常经营工作,而建立在薪酬以及股权两方面激励基础上的管理层将促使企业获取到较多经济利益[3]。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现今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站稳脚跟就需要对自身的治理结构予以优化,因为治理结构从股权结构以及董事会实际结构和相应的管理层方面激励来对于企业实际盈利能力产生重要性影响,通过优化治理结构进而提升自身经营方面盈利,而从本文将公司治理实际于盈利能力方面作用影响作为研究核心旨在为现今以及未来企业稳定以及长足性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军,陈翠婷,廖霞如.公司治理视角下的银行持股与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国际商务财会,2015,0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