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教学心理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心理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心理环境

第1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一、夯实课堂基础,舆论规范入手

小学生具有从众心理,当班级大部分成员愿意参与某项活动时,小部分不愿意的学生就会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屈从。可见舆论与规范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要想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必须注意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舆论与规范。

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考虑到舆论与规范对班级所有成员的适应性,要争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尽量使群体舆论和规范与成员的个人价值趋同;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群体舆论和规范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如我们进行冬季长跑练习时,课前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可以利用一堂室内课,介绍冬季长跑对身体的益处,如何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摆臂方法、步频步幅,以及长跑后的体力恢复等。由于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大部分学生是由家长接送,腿部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听说要长跑就有很多的思想顾虑,甚至部分学生有了放弃的表现。此时,体育教师应及时找个别学生交流思想,对部分“运动困难户”更要做好帮扶工作,使所有的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冬季长跑仅仅是全民健身运动中比较普及的一种简单活动,作为社会一分子,难道不如那些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他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锻炼,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升的太阳”。正确的舆论和规范促使人积极向上,并做出有益的行为,夯实思想基础,课堂已成功一半。

二、优化人际关系,教师自身做起

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对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靠一时的冲动或感情短暂的宣泄,而是建立在平等互爱的基础上。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创设合理的互动机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要形成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努力做到:一、公正。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人,即使是自己的子女或亲戚朋友的子女。二、真爱。从事了这项工作,就得有敬业精神,把整个身心投入课堂,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入手,注重思想教育,用耐心纠错,用信心鼓励,用真心保护与帮助。三、尊重。体育教师易给人简单粗暴的感觉,所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语言要把握分寸,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们、感染他们。教学中,更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提高孩子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热情。教学中当个别学生因为力量、柔韧性、耐力等原因,动作达不到要求时,教师可以因人而异,适当降低要求。对于那些运动能力不够但又积极尝试的学生,教师可给予一定的保护与帮助,让其品尝成功的快乐。

三、加强课堂管理,重视细节调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践证明,严格的课堂管理,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堂上,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入手。当预备铃声响了,教师就该去教室,如果是室内课,就让孩子保持安静;如果是室外课,就让孩子在静、快、齐的状态下整队去操场。课中,教师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不说脏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正的为人师表。也许学生一时半会儿并不感到你做得有多么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加深,他们就会慢慢体会到你的一丝不苟、你对事业的责任心,这种影响可能持续很久,甚至是他们的一生。

细节决定成败。体育课尤其是室外课,学生一旦跑到操场,自觉性马上就会变差,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更是抓到“良机”,玩出的花样层出不穷。跑步热身时,有的边跑边跳,有的推推搡搡,更有甚者像脱缰的野马冲出队伍……发生这样的状况,若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通常,我是站在场地的一端,把全班的情形尽收眼底,不时用眼神、手势、口令、哨音提示,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那些特别调皮的,采取单独组队的方式,监督其跑完全程。当课进入主要学习阶段时,教师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在投掷垒球的过程中,投与捡的时机要把握得当;在单杠练习的过程中,要杜绝危险动作出现;计时跑时,教师在终点要密切关注起点处学生的动态……所有这些,光靠教师一个人鞭长莫及,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的作用,让这些小骨干分组管理,甚至是盯人管理。

第2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多领域,因此有着众多的别称(如人类生态学、生态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1]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认知,而心理影响着设计的表达。因此,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风景园林涉及城市规划、美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多专业融合是其显著的特点。作为风景园林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园林设计与工程固然重要,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将环境使用者的心理研究透彻,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走的更远。因而,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很多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在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景观设计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人在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笔者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五年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出适合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1、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1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心理学理论知识薄弱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部分基本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专有名词,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风景园林本科生来说,不可能严格按照心理学和社会学体系去教学,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容易混淆,掌握不好;同时,由于各种理论观点在特定的领域都有它们一定的道理,而彼此之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对立,让学生分辨起来难度很大,重点也就不容易把握,在学习中容易陷入迷茫。[2]

 

但环境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具有易感性和易操作性。[3]本学科很多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和总结的,同学们通过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即是生活中实例的总结和凝练;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许多实例方便操作,容易验证。在讲授时,可以用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

 

1.2缺乏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环境心理学,又常称为环境建筑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至今,其研究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展开,而对风景园林的相关性理论研究甚少。各大环境心理学的教材中,针对理论的案例分析也主要是建筑或城市规划方面,风景园林的案例不多,因此可供学生学习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少,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实例场景中进行案例分析,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的方法总结

 

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环境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果,使得学生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中紧密结合。

 

2.1凸显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针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原则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托于现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更贴近、更适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环境心理学教学体系,以指导学生完成风景园林课程设计。课堂上可通过大量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将环境心理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紧密结合,如在旧城更新中,不重点以整个城市为着眼点,而是缩小尺度,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天津万科水晶城等为例,向同学们讲解更新中有选择性的保留场地上的设施对于居民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外部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植物配植、园林色彩、园林照明中的心理学应用规律等。

 

2.2设置“调研”环节,强化课程理论

 

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调研,使得学生在逐渐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心理学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维度。

 

学生可根据课堂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作为调研的主题,如人的行为习性、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博物馆的展品寻址、参观模式、博物馆疲劳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社区中的人际交往问题等;针对主题,选择典型的场所、适宜的调研方式、合理的调研人群、适当的时间进行调研。可选择观察、提问、问卷、测验、模拟等方式,尽可能将过程作科学的设计。要求最后提交调研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研方法的设定、过程简述、数据统计结果(附调查问卷、简图等原始资料)和必要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制作PPT,进行汇报。

 

2.3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环境心理学理论陌生、枯燥,不易于理解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于此,环境心理学课程授课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旨在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灵感。比如在讲构造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少女与老妇系列图片进行对比展示,让同学们对枯燥的理论有非常形象的认知,从而记忆深刻;在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的环节,采取让同学们手绘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城阳区认知地图并制作评价地图,从而发现并讨论设计的利与弊;在学习人的行为习性,如左转弯习性、抄近路习性、距离保持等时,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在课堂上实地验证(如静立时人躲避方向的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分析学习之中,亦可带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实地的观察;课堂上根据调研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PPT讲解,摆脱被动学习的模式,变成老师讲亦可以学生讲,学生调研汇报、老师提问、大家讨论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循环教学发现,早期学生的发现一般较为浅显,总结出的知识也不丰富,但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后期能得到很好的补充与提高,理论知识也得到加强。

 

在灵活的教学方式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往返交替,学生和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欠缺、教学相长,能够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将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易理解。

第3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全民体育,体育在各阶段教学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但是,传统体育课堂环境难以满足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课堂中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加强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健康心理环境构建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心理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不直接参与的,但是对认知互动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各类因素,如兴趣、动机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课堂教学心理因素,其他因素能够转化为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能够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激励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度学习,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

另外,课堂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良好的课堂心理因素一般表现为学习兴趣、主动性等特点及踏实、勤学等良好学习品质,学生具备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特别是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进一步突破。综上所述,健康的心理环境,能够在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实现体育课堂健康心理环境构建,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创建健康心理环境的对策

1.树立现代学生观念,营造和谐民主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对学生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明确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并树立现代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体育教学准备阶段,要调整好自身情绪,整理自己的衣着,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生,通过自己的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并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体育活动。营造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放松身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新颖、科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可信度,且教学内容传授渠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因此,教师要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加强体育学习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并采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初中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合作、研究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挖掘学生创新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3.美化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热情

体育教学普遍集中在室外,场地器材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健康心理环境营造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场地,实现标志醒目且器材有序,在唤醒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创建良好的氛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创建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锻炼,强化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记忆,增强教学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4.重视课堂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能够给予学生适当鼓励,并促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并掌握学生个体差异的特征,实施因材施教,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特别是鼓励评价,增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信心。例如:在测验中,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成绩较差。教师要指出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并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逐渐提高成绩,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5.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学过程不仅要兼顾知识传授,还需要加强师生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消除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感障碍。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能够拉近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对教师权威产生恐惧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并在健康心理环境下努力学习。另外,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以真诚、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上文所述,健康心理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加强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研究,加强师生互动,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美化体育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合理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营造健康心理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岳江,赵建国.论体育教学中引发大学生过度焦虑的原因及改善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10,18(3):259-261.

第4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s is studied. The study thinks tha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 it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gymnas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to form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dels, and create a relaxed and harmonious class atmosphere can better achieve the goal of gymnastics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关键词:竞技体操;心理教学环境;发展策略

Key words: competitive gymnastics;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5-02

0 引言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学环境,且只有与教学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一系列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常常决定着教学效果[1]。同时,许多教学实践案例也充分证明,只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促进教学行为的发展。因此,建设有利于促进良好教学行为发展的教学环境,既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良好教学行为的主要主段。但由于相对物理教学环境而言,心理教学环境具有较强内隐性,因此,这决定了其建设的难以操作性,同时,心理教学环境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其实实在在地融贯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教学行为时时刻刻都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或阻碍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竞技体操课程作为高校体育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较典型的技能性主导课程,其更是具有对心理教学环境依赖性较高的特点,因此,笔者试图对竞技体操课程心理教学环境的建设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较强的研究意义。

1 竞技体操课程心理教学环境的内涵

在教育学领域,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墨子,西方教育家卢梭、夸美纽斯等都就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精采的阐述。教学环境作为环境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环境体系,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可追塑到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正式被建立,且开始发展,此时主要是对教学的物理环境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物理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包括“学校建筑、图书馆、课堂、操场、实验室以及师生在家庭中的工作或学习区域所构成的学习场所”[2]。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教学环境研究的再次蓬勃发展,心理教学环境才正式进入了环境研究学者的视域,研究者认为,由于在学校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群体规范、社会信息、课堂气氛、教师期望、班级规模、课堂座位编排方式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因此,其具有心理环境的特征[3]。就目前对教学环境定义研究的现状来看,广义的心理环境是指与个体相关的全部心理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将产生实际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并反映出环境及个体构成的整体情境,这种整体情境有别于纯社会、纯自然、纯概念的事实,是纯粹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教学心理环境是属于心理环境概念的范畴,但由于它的出现,产生的作用等都是在教学内发生的,因此,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环境。因此,在本研究中的教学心理环境主要是指,竞技体操课程活动中,在师生及教学中介相互影响的教学活动下,对心理所产生作用的一切相关环境因素,并且这种环境因素是潜在的、无形的,而又是确实存在的[4]。

2 心理教学环境对竞技体操课程活动的影响

第5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关键词:思政教育 内在心理微环境 认知规律 主体尊严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Inner Psyc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Analysis in Laws of

Cogni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I Jin

(School of Marx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he inner psyc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is relate to that how maturity does the rational individuals have. It is not worked to make a healthful inner psyc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by only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eaching when you face the college studen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ust meet the logical of rational cogni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er psyc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cognitive logical; subject dignity

勿庸讳言,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思政教育十分不理想,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被尊为“国课”,学生却普遍漠视乃至藐视“两课”,称之为“洗脑课”、 “忽悠课”,积极性、主动性非常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的,其中,学生群体的内在心理微环境状况值得深究。

1 内在心理微环境简述

任何实践行为都是以一定的背景环境为依托的。环境可笼统地分为两类,外在宏观环境以及内在微观环境。后者主要指主体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为主体的态度、动机、目的等,并最终在主体的行为实践中予以体现。健康的内在心理微环境是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

内在微环境的形成过程是与主体理性成熟程度相关的。当主体处于理性成熟度较低的阶段或状态时,内在心理微环境主要受直观情感性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心理持续性低,专注度低。这种状态在幼儿或患有精神的人群中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微环境是极易改变的,对外在的感性刺激十分敏感。在这个阶段或状态下,健康的心理微环境将使个体体会到感官的愉悦,并最终转化为积极的态度、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动机。当个体的理性成熟度逐步加强时,理性思辨因素逐步代替直观情感性因素,成为影响内在心理微环境的主要变量。此时的个体表现出冷静、专注、持久等心理状态。此时,个体心理微环境的塑造将主要依赖理性思辨能力的发挥,如果个体的理性思辨能力在实践中能获得充分的发挥空间,那么,基于理性本性的个体便能够产生一种“主体尊严感”的心理体验。在这种心理体验的趋势下,认知主体将会用一种主动负责的态度对待认知过程并最终自觉践行,这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也将转化为针对外在行为的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动机。

在具体的认知(教育)实践过程中,理性思辨能力的发挥过程表现为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鲜明的规律性。当然,直观的感性因素并非完全被排斥,但是,理性思辨在这个阶段应该且必须占主导地位。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处于上述的第二个阶段,是一群具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和理性能力的认知主体。所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必须要符合理性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塑造一个内在的健康的心理微环境,从而保证在学习中的积极态度和持久动力。

2 理性认知规律

自现代文明肇始以来,在认知领域,科学精神、理性主义逐步成为普遍的基本的原则。哲学用“主观辩证法”来描述人类认知过程中体现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具体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为在认知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以下几个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这几个环节在逻辑上有着严格的前后顺序。前文所述的“内在心理微环境”将通过这种认知的规律性而形成,并最终由内而外地决定认知主体的认知行为。自由意志和理性运用是认知主体的两个主要特征,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需要体验到一种尊严感。这种尊严感来自于认知能力的充分发挥,并在具体的认知行为中转化为愉悦感、成就感等。如果在认知过程中“偏离了个体成长规律的轨道,片面强调个体的服从,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上述的基于主体特征的主体尊严便被剥夺,便会产生消极、被动等心理体验,在具体的认知行为中体现为抵触、冷漠等行为倾向。这种倾向会因认知主体自我意识的强弱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思辨能力的成熟,这种基于主体尊严的认知效应会有显著的强化,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3 对当前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系统过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符合理性认识过程基本的逻辑性。根据前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内容决定了它在逻辑上需要涵盖整个认知过程,它既承担着对抽象理论进行解读、传授的使命(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又要体现出显著的实践引导作用(需要回答“应如何”、“如何做”的问题)。“思政课”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最大的独特性便在于此。目前高校中开展的“两课”是由性质不同的几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它需要在各个环节中都遵循理性认知的基本逻辑,这样才能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塑造健康的内在心理微环境。然而,由于在认知逻辑上的混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不能够促进上述的内在心理微环境的形成,而这恐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的深层原因。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来说,树立的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主要通过《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具体实施。将整个理论体系用一门课程加以概括的确有利于理论的完整性,但是,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哲学部分是的理论基石,它的诞生却是建立在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基础上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增加以哲学的产生渊源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简史内容,会对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这将有助于全面了解的理论渊源,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理性思辨能力,从而体现出大学里的思政课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

哲学的学习在逻辑上相当于概念的形成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确立的前提。这种逻辑上的优先性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上加以体现。笔者浅见,思想政治教育应将重点放在“世界观”的塑造上,充分体现“两课”的知识性。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对各种意识形态进行透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的发挥,实现多种价值观之间的比较、甄别,最终突显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塑造了学生的价值观。至于人生观的确立,应让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在已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结合对自我的充分认知,去确立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

其次,从教材内容来说,在微观层面的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同样要遵循和体现上述的认知规律。对理论的阐述在总体上要按照三段论的基本逻辑展开,也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要怎样?”这样的逻辑顺序。其中的“为什么?”环节最需要认知主体理性思辨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而是最能体现主体尊严的认知的环节。根据上文的分析,这个部分应该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使用的教科书中,恰恰在这个环节上强调得不够。在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时,大多是简单归纳定义后,直接地渲染“应该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困惑的、最能激发求知欲的正是“为什么”的问题。中小学生的理智思辨能力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所以这个问题在中小学阶段不是很显著,往往也没有成为认知环节的重点,但进入大学阶段后,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强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进入前文中所说的第二个阶段。也正是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才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大学中的思政课与高中的政治课没有两样,这不仅仅是指内容上的重复,更是指一种心理体验上的重复。

最后,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上来说,课堂讲授还是目前的“两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并贯彻上述的认知规律,创造一个能够体现主题尊严的认知(教育)环境。举例来说,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在阐述“应然”性的理论问题时,需要提供这个理论的“解释力”。这种理论上的“解释力”与特定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便决定了该理论的说服力。在教学实践中,“国情”、“中国特色”等成了应付该问题的“终极法宝”。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赋予理论的解释力,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不仅不能彻底解读理论,也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问题的存疑。基本国情、基本道路不能简单地当作规避问题、否定危机的理由。在教学技术层面,所有新颖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应是理性认知规律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第6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困生 心理环境

一、在班级营造一种平等的、积极的心理环境,使学困生努力改变对自身的认识,消除顾虑,力争自主发展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的人际空间,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一个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生活在班组群体中的;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班级群体生活时间总量是相当长的。这个群体人际空间,其本质上往往是与“学困生”不相融的,它影响着“学困生”的学习、交往、活动等方面。我在接手一个班级时,发现班上的学生可以一口气讲出班上几个在册的学困生的名字来。那些在册的“学困生”,将顶着“学困生”这样一顶帽子,参加后面的学习。在客观上,许多老师也会因多年的教育经验与习惯,来看待一些低能力学生,认为他们很差,影响着班级的成绩与形象。在具体的问题与事件的处理上,往往会不自觉地偏坦那些表现较好的同学,而多责罚于那些“学困生”;同学们也会在班级里不自觉地以学科成绩等因素,结成一些小的团体,从而使那些“学困生”,索然离群,不容易找到自身发展与进步的机缘。他们的经历与心理现实,使他们总会甘于“低一些,差一些”的现状。所以,在接班时,我总会给学生一些明确的结论,比如“成绩差一点,不是差学生”“笨鸟先飞,自能高远”,“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努力激发学困生上进的欲望;并要求大家生活在班级群体中,要互相帮助,而不能互相嘲笑。平时,面对荣誉,我们不只对优等生提出要求,也对学困生提出要求,要求大家切实努力,人人为班级着想,人人为自己努力,这样努力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气氛,使学困生有一个进步与发展的空间,并多提供发展进步的机会,不打击、排斥学困生,只有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教育才是有效果的。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努力表现与发展自己,才是最有进步的。我班有个别学生,难以完成老师规定的训练作业,许多同学有意见,作为老师,我抓住此刻的机会教育其他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大家略低一点,你们一定要他们同你们一样吗?再说,他们自己已经作了努力。”经过提示,学生同意并理解了这些学困生的作业。

二、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为学困生营造一种被信任的宽松的环境,扬“长”避“短”,多表扬,少提缺点,爱护学生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他们的地位与他的活动是有联系的,家长往往会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看得十分重要。他们大多希望老师能够喜欢孩子,而不愿意老师在自己的面前提孩子的过错。所以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尽可能地少讲缺点与不足,尽可能地让家长放心,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班上有个学困生,在中午的时候拿了同学的两支钢笔,这可算是一件不小的事,但我没有把它过于放大,而是告诉家长情况,请他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配合,最后我恳请家长,不要因为这次到学校来,听到不好听的话,回家把孩子教训一顿,这样将使老师失掉教育的威信,也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同意并按我的要求去做了。由于在学校与家庭均受到宽容,这个学生的毛病再也没有犯过。我还听说另一个学生的故事,在一次平时测试中,数学考了99分,她的家长回家后,没有首先肯定她取得的成绩,而是责备她,为什么丢了1分,并声称“99分与0分没有什么两样”。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在责备与不安中成长,结果是让人担心的。能考99分,应该说是个好学生。但好学生尚有此经历,学分低低一点的学生,他们的经历可想而知了。我在班里调查发现,班里有不少同学,他们都有父母因为成绩而责备甚至打骂他们的经历。所以在一些小测试后,我提议不要家长签字,教室里一片欢腾。

三、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的心理环境

我认为,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最初的形成,家庭与学校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很难说是学校或家庭哪方面的责任。为此,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的心理环境,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举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生转化工作,只有被充分尊重的时候,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尊重自身,他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质,就是成为重要的人的感觉。当他长期处于被冷落,受歧视,除了挨批受训便不能为人知晓的境地的时候,他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都会渐渐丧失殆尽。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应该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爱护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经常针对性地和学困生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精神动态,知道他们的困难所在,包括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思想上的障碍等各方面的问题所在,再采取合适的措施一一加以解决,逐步和学困生以心交心、以情换情,获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情感是相互的,如果我们能够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注入,学生也会回报予你丰富的情感。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那将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恶化的种种裂变,使人们不断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高品质、合理的风景园林设计。这样不仅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视觉、精神上的享受,它也是一个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实际上“生存”和“生态”的延续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最终为人们生活提供合理居住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改善环境同时,也是环境心理学科的基本任务。而观者具有的主观性、社会性、现实性、独特性遭到了无视、遗忘,一些与现实生活、心理相关的重要课程体系也被排斥在设计范畴之外。而环境是客观性、变化性、自然性的相对于观者主观性而言只能是被受限制的,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对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诠释,但这种理论并未给心理学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便凸显了独立的理论教学方法论的弊端所在。因此,单纯地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的方法论虽然在理论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来没有变成环境心理学方法论的唯一选择。那么以环境心理学教学基本任务为中心,结合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特殊、固有地表现手法。最终打造未来的设计者目的、思想、理念和情感化转化;已经成为实际艺术形态的方法和过程,更好的加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环境之间的互通关系,强调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在实践教学内容与人所处环境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在环境之间作用和联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环境和人们心理的相互关系,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分析人们的生活与这个社会、所处环境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人的心理在各种环境下发生发展的规律。实验证明,这门学科也是探索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断去诠释环境及自身,同时也不断整合环境,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当下,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问题不可回避,,协调并改善人、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势在必行。通过《环境心理学》这类课程,不仅需要提高未来的环境设计者—风景园林设计师,这是形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以及生活节奏和生活理念不断更新,应培养具有实践性环境设计和理论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为理念,构建与城市环境日益变化的趋势相适应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打破单一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教学体系的束缚。

二、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应用初探

每当清晨看到洁净的露水,听到动人的鸟叫声。人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人们通过五官的作用受到了客观对象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感觉”。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形态、属性。如物体的形状、色调、味道、质感、凹凸感等。而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创建中,也会通过感觉反映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在具体的风景园林专项设计中,如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公园设计等,应考虑到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园林中的各个节点、道路、水体、植物、及坐憩设施等设计都应该根据人的感觉、知觉、认知的关系去创建。对园区的节点及各个要素位置及朝向进行考虑,例如:园中的水体弯曲、自如、收放有着规律可循,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人们向往诗情画意、波光粼粼的精致的美景—水面荷花,水里鱼儿游来游去,身在园景中闻到了花香,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鱼群,给人亲近宜人的感觉。同时水体与建筑、山石、设施、植物构成围合的边界,突显着物体的个别属性。深受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园中的植物讲究高低错落有致,树的种类及色彩搭配合理,增添趣味感,重现生机昂然那一幕,更希望观者看到“步移景异,曲径通幽”,感受到曲线美、韵律感。与观者的路线、视觉方向设置有关,认知为“宛如天成”。仿佛沉静在大自然中一样,生动有趣、无限想象。人的行为与情感的变化与环境心理学的要素是密不可分的。风景园林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应依托于环境心理学体系建立的,从而利用交叉领域的作用是一种必然。如何实现两个学科必然交叉与联系呢!在教学培养计划的指导下,打破了原有的理论式教学方式,将关键理论节点进行分类教学法,利用认知地图法、综合评估法、人类行为与环境体交互.体验法。根据方法的特点,进行重组穿插。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风景园林设计设计要素与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重要性。其次,分成不同小组对周边环境当中的设计要素进行感觉、知觉、认知体验的过程。然后,小组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场询问及调研,根据参数化的结论绘制出认知地图,加深对设计要素与人的行为、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的重要性。因此,合理运用两种学科的理论创建人们日益需求的景观环境。要对论述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结合两种理论进行综合研究及探讨。

三、结语

第8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新型师生关系;高效教学环境

一、深入理解新课程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的潜能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便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和引路人,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和高素养,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使自己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要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也只有通过不懈地学习和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并有效实施,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此,作为新时代、新形式下的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找准自己的位置,清晰自己的坐标系,要形成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思想认识。

二、加快实施新课改研究步伐,改变课堂教学师生角色

新的课程理念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程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要让位于师生更为平等的、互教互学的学习模式,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即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 影响、相互补充。

三、注重更新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创建平等互通平台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倾向。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让学生多做探究性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要科学合理地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的“八个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理解反思并不断开发教材,正确树立课程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尽量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五变”:即“在听中学”变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自主地

学”;“单一个体地学”变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地学”,

“机械模仿地学”变为“探究创新地学”;“单一向书本学”变为“多提供各种经历在体验中学”。只有真正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教学;另外,课堂教学中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尊重、赞赏、引导与帮助”来支撑学生的学习。精讲精练,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强调教学的过程性,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形成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五、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宗旨,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首先,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即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其次,要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即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为辅的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必然要求在评价内容上不能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应当注重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在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上,要不断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学科学习水平。

在新的课堂理念指导下,全新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充满活力,教师会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素养为目的,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达成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建银.大众化进程中我国教师教育体系转型的走向与反思[J].高教探索,2012(1).

[2]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9篇:教学心理环境范文

1.1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趋势。环境工程原理是基础课程,涉及的公式及理论分析较多,抽象问题多,工程设备材料复杂。而传统教学模式刻板且不生动,容易造成填鸭式的教学状态,学生积极性不高且难以及时理解课堂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用形象的图片、动画进行直观的描述,而工艺流程和设备材料的动态展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配以工艺单元或处理装置运行的录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多媒体授课过程中的信息量也大大高于板书授课,有利于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但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造成教学形式的单一,运用不好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没有充分的课堂设计和课堂交流的情况下,教学过程变成了固定的课件操作,大量信息罗列堆积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没有思考和接受的时间,这样就容易让一些学生对多媒体授课产生疲倦心理。因此多媒体授课的同时也需要正确地结合板书教学。板书可以突出课堂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一些重点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只是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学生往往觉得很枯燥,而采用板书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一起参与到推导过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反而更好。板书授课弥补了多媒体授课速度快的缺点,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接受的程度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所学知识。

1.2强化实践教学

环境工程原理所涉及的工艺设备,动力学参数的估算单纯依靠课堂理论讲授难于理解掌握,而实践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首先,传统的实验教学所开设的基础实验如:流体流动阻力系数测定、强制对流系数实验测定等,使刻板的概念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其次,开设综合性实验,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设计实验解答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学生一味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而不思考实验原理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使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加紧密。例如,结合质量传递和反应动力学原理的内容开设的估算河流中污染物降解系数及环境容量的实验,强调了环境工程原理在水质监测评价的运用,增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性;第三,课外的认识实践也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各种复杂化工设备和工艺流程,借助图片或视频虽然能有感官上的认识,但是现场参观讲解各种工艺流程及设备对巩固书本上的知识更为直观。因此在课程实践教学方面,拟加强与本地化工厂,污水厂联系,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基地。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结合认识实习,使同学们对沉降、填料吸收、压滤、膜分离等装置的结构有直观深入的了解,更好的掌握工艺流程的设计原理。

1.3重视课堂交流

传统教育方式对当代教师和学生仍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首先,我们保持与学生的良好沟通,采用多种方式使课堂气氛融洽,鼓励学生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性。如先请学生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及存在问题提出来,然后由教师提出疑问,继而运用书本知识来逐步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等。其次,我们还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环境学科前沿的技术研究进行讲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可以了解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形成初步的科研意识。此外,我们针对环境处理过程中典型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从生产、科研中选择适合教学的典型性问题作为课程设计题目,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的相关热点问题,自行查阅前沿进展的科技文献,在课堂上采用PPT的形式汇报交流。例如在讲解离子交换过程时,可以介绍水处理过程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并让学生设计实验研究离子交换速率的影响因素。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同时也在授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

1.4考核方式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包括基础概念、原理分析和设计计算,但课程讲授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学习理解工程问题内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在之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能融会贯通。因此,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我们也对知识点分类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熟练掌握,原理分析和设计计算的掌握,更注重对方法的理解。例如对控制过程进行分析计算时,可以给出复杂的经验公式,不要求学生记忆,但是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公式分析问题。课程的考核不仅是期末考试,更注重平时课堂的学习成果,比如对实际问题的分组讨论,在综合性实验时是否能设计出严谨可行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的合理分析等,都是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采取多形式的考核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学生期末突击的不良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