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专科范文

高职专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专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专科

第1篇:高职专科范文

(一)定位与培养目标不同根据人才培养分类,可分为学术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峰论坛表示,我国将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两种高考模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分为工程师、高级技工,以及高素质劳动者三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包括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含量的革新和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昕指出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发展对就业岗位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目前,应用本科作为职业本科教育,其定位比较模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上,过分强调科研研究,强调理论教学,没有突出社会服务的方向,更多地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应用本科院校一心向往建成“一流本科院校”。应用本科目前的定位主要是受当今社会“重学术轻技能”思想观念和等级观念的约束和束缚,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所造成的。由于应用本科的定位模糊,因此,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定位也相应的比较模糊,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偏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考核,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定位和培养目标上,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是制约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应用本科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使得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的衔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衔接,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组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以学科为导向,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效果考核往往以笔试为主,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灌输理论知识来实现。由于应用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及应用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使得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不重视,实践条件不足,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这是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妨碍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课程体系衔接存在问题课程体系是高职专科、应用本科各自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培养机电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机电维修维护技工和高素质机电设备操作者。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机电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时,应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其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生进入应用本科相应专业后,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目前,专接本模式,课程基本与高职专科相同,不同的是教材不一样,一个是高职高专的教材,一个是本科教材而已,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前两年基本上是机械方面课程,后面两年是电方面的课程,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后,主要就是进行电方面课程的学习。无论是专接本,还是专转本模式,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完成三年专科学业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课程衔接得不是很好,这是进行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素质由于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引进博士毕业生,这些教师是在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缺乏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经验,没有在企业经历过职业锻炼,因此造成部分教师职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缺点。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一般学术型本科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高职教育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职业背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否则怎么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由于定位教学科研型,在人才引进和教师素质培养方面,注重教师人才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明确要求引进博士,强调引进人才的学术能力,同时,应用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都是强调学术能力,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及一定的科研项目,而几乎没有对教师的职业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应用本科院校的教师们更愿意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形成了“重学术轻应用”的风气。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应用本科教师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强,而职业应用能力欠缺的原因。这是应用本科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不足。机电一体化作为一名综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门技术的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包括机械图纸绘制;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电气线路的设计、检修;程序的设计、编写等能力。因此从事机电一体化高职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目前应用本科从事机电相关专业教学的教师应用能力的缺乏,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障碍之一。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将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的机电专业进行衔接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对机电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应用本科应定位职业教育要想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关键就是要将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许多应用本科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希望向一流本科学术型大学转型,这同现在社会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同时也与当前对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关。由于历史等一些原因,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思想,特别是本科院校,认为重视实践,进行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这种思想不清除,应用本科就不可能真正向高等职业教育靠拢。应用本科的定位也与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有关。目前对大学的评价考核以及排名,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成果,例如论文数量与质量,科研经费量,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等。这就造成了许多应用型本科将学术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数量作为考核教师标准。要想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除了扭转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还必须对应用本科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投入,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一些应用本科在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对应用本科教师,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与职称评定标准,加大对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减少学术研究方面的考核,让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向应用能力培养,向技术技能教育转移,使应用本科真正地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使应用本科机电相关行业真正向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挺进。

(二)加大实践教学量、改善实践条件由于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能只靠理论传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实践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都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还有所不足,主要也是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转变思想,将定位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上来,加强实践实验条件的建设,同时,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量,对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维护维修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也应改善实践条件,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衔接由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职教育的两个阶段,应该从整体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提高。针对专接本模式,应该设置好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采用相同的课程,不同教材,应该在满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论知识更高要求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和实践并重方向发展。由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机械方面课程,以及电气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被安排在前两年进行,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供机械、电气方面的选修课程,让他们能补上这些课程。

第2篇:高职专科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管理制度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发展。高职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基础教育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具有修养性和责任性的素质教育。高职素质教育不等于音、体、美教育,而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包括某种学识、技术、技能,还包括受教育者的品质因素和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它不仅是公共课、专业课加文化素质教育课,而且贯穿于高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教育和教学环节上。在高校中加强素质教育,应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应该把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应,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出路。

一、当前高职专科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高职专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相对于本科学生有明显的不同,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状况和特点,综合评价高职大学生的素质状况。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总是处于矛盾游弋的状态中

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了解,高职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目标,做事缺乏韧性和毅力;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个人的主见和判断力;他们注重个性的发展却忽略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务实、独立但功利性强,缺乏自我认同;他们自立意识强烈但意志品质薄弱;他们自信心很强但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在我们做的一项“高职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中,64%的高职大学生由于受到就业、情感、经济、学习、竞争、社交等方面的压力,无法静心学习,虚荣心膨胀,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明显不足。

2、师德滑坡,高校教学思想落后,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师德严重滑坡。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反映,一些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方法、授课艺术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教态刻板,知识陈旧狭窄,课堂气氛沉闷,甚至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兼职赚钱,工作应付了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另外高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专业及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导致高校办学目的和教育管理趋向功利化,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

3、家庭教育观念陈旧,使素质教育源动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与能力,而在追求知识与智能发展的同时,却舍弃了许多人文价值的追求,导致传统美德和素质的失落。在家庭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自己对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与具体方法、理论认知与现实情况、指导思想与实际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和迷茫。调查显示,有65%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困难”;而“实在无办法、束手无策”的占9.8%;90%以上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近20%的家长表示他们缺少教育方法,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家庭“本源”教育的失衡,放缓了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步伐。

二、高职专科学生素质教育对策研究

创建创新型社会不但要求拥有高智能和高素质的人才,更大量地需要实现知识由潜在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变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教育。

1、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

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矛盾性,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的迷茫和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识别各种错误思潮,自觉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为谁学”、“为什么学”,并化为内在动力,这是高职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质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充分发挥制度育人功能,建立合理的个人行为准则,突出学生个性发展,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培育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完善学生的个人修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2、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必须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下决心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选取与现代企业技术相匹配的教学内容,突出一线生产特点;下力度改善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强化校企联合,开发与现代企业技术相配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提高学生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内容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加强人文、文化素质的教育;减少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尤其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注重师德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师培训和分配制度,考核内容应更多地关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这是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3、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完善家庭与学校合作机制

第3篇:高职专科范文

【关键词】反馈调节技术高职专科教与学 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73-02

一、引言

高职专科生是大学生群体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高职专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高职专科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专科生由于高考失利,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带着失落沮丧的消极情绪入学,并且要面临更多来自生理、心理、环境、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多重压力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学习障碍。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的基本特点逐渐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高等职业专科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第二,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三,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某一专业技能,对知识掌握具有继承性、批判性和选择性的应用型人才。

反馈调节技术可以针对高职专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效地运用到高职专科生的教与学中。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反馈调节技术,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有利于调节教学安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反馈调节技术可以帮助强化知识,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便于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学习方法,并根据教师反馈来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反馈调节技术在高职专科生教与学中的作用

人的自我调节系统被看成是人格的核心,培养高职专科生自我调节的能力,不仅能促进他们学习上的进步,而且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反馈调节技术下的高职专科教学过程既是教师调控的过程,也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我调控的过程[1]。这个过程除了学生把信息输送给教师,供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外,也是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反馈的活动。高职专科生通过反馈调节技术科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成绩好坏、作业对错、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等,这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矫正性的信息,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

三、反馈调节技术在高职专科教与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效果与初衷的非对应关系

在教学中,一个信号刺激物,如言语声音、书面语言等代表的意义若能被学生所理解,则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而那些不被理解的信号刺激物,对学生而言则是没有意义的。在高职专科教学中,教学反馈的效果与教师的初衷有时不存在一一的对应关系。一个教学反馈活动可能会被学生理解与接收,也可能使学生感到糊里糊涂,一知半解地接受,以至被误解,或者被学生所忽视,甚至完全拒绝。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互动,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教学反馈的内容。

(二)无意义反馈信息的干扰

在高职专科教学中,有时教师对教学反馈的针对性和恰当性不够,从而导致教学反馈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失去原有意义。教师有时为了反馈而反馈,不够深入,学生并没有领会到其用意;有时则毫无针对性,对不同学生的反馈没有区别对待,有的学生能领会,有的学生则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也将造成教学反馈信息资源的浪费。

为了避免此种现象,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毫无意义的教学反馈信息出现,严肃认真地探讨如何使教学反馈恰如其分,并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开展反馈调节技术。

(三)反馈频率的干扰

反馈频率是影响反馈效果的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高职专科教学更重视实践教学,有的教师因此轻理论教学。在教学中一味地赶教学进度,一些教学内容学生还未清楚,教师就一晃过去了,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显而易见,这是由于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学进度与适当反馈频率的关系所造成的。

为了避免此种现象,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掌握好恰当的反馈频率。对学生必须要巩固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反复地反馈以加深其印象,从而使学生能全面透彻地将知识贮存在头脑中。

(四)集体反馈的针对性问题

集体反馈的针对性问题是反馈广度方面的一个较难处理的矛盾。在给出反馈信息的时候,既要做到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反馈,又要照顾不同情况类型的学生,使每一个教学反馈行为都能使每个学生各自得到一定的益处。而在实际中,有些教师只顾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而没有针对群体学生进行教学,得到反馈,而这种反馈就其教学效益来说是不合算的。

四、总结

高职专科教师使学生能够接受理解教学反馈,理想的境界是建立和培养师生之间的教学默契,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能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而学生则熟悉教师的教学风格。师生之间这种互相配合、心领神会的融洽关系一旦形成,教师所发出的反馈信息就会被学生接受,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反馈的效果。

第4篇:高职专科范文

1.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现况

我院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三校生、文史类和理工类高考生,医学统计学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只接触到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尚未接触临床和检验专业课程。

1.1 学生现况。

专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主要在基层医院, 面对的是疾病的诊治工作,认为科研离自己太远,对以后的工作帮助不大,虽然老师强调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但对课程结构不明白,培养目标不明确,思想上缺乏主动性。近年,大学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生源的质量下降,而对于专科学院的学生来说,部分学生缺乏有效地学习方法,难掌握所学知识。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且把医学统计学定位为数学课,看到数据就头痛,对课程缺乏兴趣,学习起来困难。课程初期,大部分学生还是有学习激情,但随着课程越来越抽象,内容越来越枯燥,理解越来越困难,有不少学生选择了放弃,主动性逐渐丧失,变成为考试而学,甚至为了考试过关,获得平时成绩,抄作业、实验报告的越来越多。

1.2 教学现况。

高职学院的教师多是承担至少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时多,任务重,对专业的研究不深。我院医学统计学教师都是承担预防医学的教学,兼职讲授医学统计学,都是非数学专业类教师,对统计学的研究不深,也是非师范类教师,教育的方法有待提高。

1.3 缺乏合适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是能够让学生快速入门, 并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当前,面向专科生或高职学生编写的教材非常少,对于高职检验专业来说就更少了,内容缺乏针对性,即便有专科的教材,也是本科教材的缩写版。我院选用的是马斌荣主审的人卫第6 版医学统计学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属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第八轮编写教材。

2.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思考

随着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疾病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统计分析,而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接触的医学原始资料会越来越多,对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越来越重要,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很必要,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思考:

2.1 增强学生认识,明确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

在每门新课的绪论部分, 都向学生介绍课程情况和学习方法以及考核方法,也应向学生阐明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是研究医学现象的科学, 是揭示数据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能指导医学生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有效地获取数据、正确的分析数据以及合理解释所得到的结果。在以后的工作中,从事临床工作或医学研究都离不开统计学,对自身非常重要。教师应避免空谈重要性,在整过教学过程中,应经常以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为例,强调统计学的重要性。如上交专业、实验报告有少数未交,这也符合小概率事件;教材中有计算错误,也符合小概率事件;查找相关论文,让学生发现统计学应用不当等,这些都在我们身边,统计学并不抽象。

2.2 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适合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现今的医学统计学教材,多为本科教材演变而来,或为采用普通高校的本科教材,理论内容过多,实践环节少,缺乏吸引力。应组织相关学校的医学统计学教师经常进行教学研讨,研究高职专科生的特点,分析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编写符合实际需要的教材。教材内容应避免理论化,强调实用性,便于学生理解,少一些推导,增加课后习题,并配有答案,增加上机实训操作。

2.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多数教师都是兼职医学统计学教学, 教学任务重, 尽管如此,也应加强师资培训,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安排教师集中培训。也可以利用帮扶途径,邀请外校高水平教师到校授课,传授教学经验,选派教师到相关高校去进修。应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可以采取师徒式的指导培养,年轻教师多听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有经验的教师多指导年轻教师,多到课堂,帮助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4 改革学生考核方式

第5篇:高职专科范文

为切实满足未录取考生升学愿望,提高高职(专科)院校计划完成率和实际报到率,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科)补录第二次征集志愿工作定于9月18日、19日进行。本次征集志愿涉及文科、理科高职专科批次,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三校生高职专科批次。考生填报、确认开始时间为9月18日08:00,考生填报截止时间为9月19日18:00,确认截止时间为9月19日19:00。

成绩要求如下:

(一)文科、理科高职专科批次有关高校

不低于180分。

(二)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有关高校

1.文化成绩

艺术文、理:170分体育文、理:170分

2.专业成绩

音乐学:110分美术及艺术设计:180分

舞蹈学:170分播音与主持:195分

体育舞蹈:195分单考专业:按学校合格名单执行

体育类专业:60分。

(三)三校生高职专科批次有关高校

各类别成绩要求如下:

代码

类别

补录分数线

01

农林类

80

02

电工技术类

80

03

经济管理类

80

04

机械类

80

05

建筑工程类

80

06

计算机信息类

80

08

旅游类

80

09

艺术类

50

10

外语类

80

12

烹饪类

100

13

生物化学类

80

14

国土资源类

80

15

体育类

50

17

教育类

100

32

交通运输类

80

33

自动化类

80

35

医学类

80

36

护理类

80

37

药学类

80

38

铁道运输类

80

39

水利水电类

80

填报资格要求如下:

自愿放弃录取、已投档和录取、已录取未报到的考生不参加本次征集志愿。

第6篇:高职专科范文

关键词: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47—03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都以行业为主导、以专业为主线、以教学为主流、以实践为主载。在我国,它们借助地方院校这一主体,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该如何衔接的问题,自然成为完善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一)国外高职专升本教育衔接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都较早,体制较为成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明确,通常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二是学制灵活,有两年(副学士)或四年(学士)不等,不进行统一招生考试选拔录取;三是办学模式注重国情,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都是依国情办学的典范。

在高职专升本的衔接方面也运行得非常灵活。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高职学院学生进校后,按照两类不同的教育目标制订教学计划,进行分类培养。一类是针对有意专升本的学生,为他们制订的教学计划主要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类学生学习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本科学校承认其学分,并通过一定的形式直接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另一类则是针对无意再升本而是希望尽快找工作就业的学生,为他们制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计划,学生学习完成后直接找单位就业。这种模式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浪费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各得其所,衔接也自然。

(二)国内高职专升本教育发展现状

2004年前,国内高职教育研究的焦点是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的问题。此后理论界和实践界均逐步认识到,高职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研究者的基本研究取向也因此指向如何摆脱本科压缩式的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专升本政策的实施则与职教界多年呼吁建立高等教育“立交桥”体系密切相关。当前,全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已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3.1%以上。早在2001年,教育部规定: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2年(2002年调整为3年)后,可通过参加当地省教育厅或本科学校组织的升学考试,升入到本科学校对口或相关专业的三年级继续学习,成绩合格后获取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该举措曾起到积极作用,很多学者也认为这是一个多赢的格局。

2006年1月,教育部和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函[2006]4号),通知规定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

随着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高职专升本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培养目标、生源质量、学生专业来源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构成高职专升本教育发展的桎梏。

二、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拥有高职高专院校39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35所),占全区高等学校(75所)的52.00%。至2010年,广西高职招生人数达11.3万人,占全区高校招生总数(17.9万)的59.33%;在校生达28.9万人,占广西高校在校生总数(69.2万)的41.76%。在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广西面临的问题同样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错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本来是两条不同轨道的办学模式,定位是不一样的。虽然在办学层次方面,少数学校有高职本科层次,曾经为注重高学历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更多的高职学生还是通过专升本来提升学历层次,而高职专升本的培养目标,又表现得非常尴尬:高职专升本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笔者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升本与应用型本科这两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除了学制与学分不一致,其他基本上是套用应用型本科。以下是两者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的内容(资料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电子信息系统设计,能进行现代化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和开发能力,专业软件工具的使用能力;具备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工程中应用的能力;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维护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能力,具备工程应用所要求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电子信息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理论,具备一定的企业运作与管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至于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也没有多少区别,如主干课程都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这样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教学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

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专升本报考人数应为高职当年毕业人数的10%,他们的学业成绩也应该是年级的前10%,而录取比例为5%。目前,由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报考专升本的优秀学生在逐年减少,很难实现前10%的学生参加报考。笔者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前5学期各科考试平均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是否愿意升本的情况进行过调查与统计,结果发现,在该校的21个专升本专业中,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排名前26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排名前20名、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排名前15名的学生,都不愿意专升本,所有专业平均起来排名靠前的毕业生也只有11.54%愿意升本(资料来源:2010年广西高职院校专升本报考数据统计)。

可见,当前很多优秀的高职毕业生都不愿意升本了,这样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时也没法保证考生成绩为前10%,结果是学校对不符合文件要求但又有意升本的学生难以严格限制,生源质量自然会下降。

(三)专业来源杂

下表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共116人)在专科阶段所学专业情况统计。该调查表明,在该专业的学生中,专科与本科阶段最相通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两个专业仅占总人数的51.72%,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因来自其他13个专业,进入本科后他们将面临更多的课程学习方面的困难。

(四)培养教育功利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单纯地以就业为导向,即相关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工人,学校就仅仅重视学生进行相关模块的准就业训练,这样对将升入同样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升本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三、改革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建议

基于广西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要实现它们之间顺利衔接,首先要明确它们之间顺利衔接的理论意义,接着是在教育实践中确保各个环节的培养质量。

(一)明确实现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顺利衔接的理论意义

实现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顺利衔接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广西当前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广西泛北部湾的建设急需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广西的高职院校目前也已具备了广泛的校企合作经验。通过完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能强化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2.培养更多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广西有多所诸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工学院等工科特色较为突出的本科院校,其办学基础良好。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与整合,能更好地利用好各院校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以培养更多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3.促进由广西切入到我国整体层面的专升本研究。自1990年我国实施普通专升本教育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该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但至今尚未有人从整体层面对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深入、系统地研究。从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入手,能从中观层面为我国的专升本教育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二)积极探讨提升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培养质量的措施

立足校本,整合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优化高职专升本的学习内容,探讨稳定与提高生源质量的方法,构建符合广西实际的高职专升本培养方案,实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顺利衔接,是提升广西高职专升本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具体方略如下:

1.实现培养目标的衔接。专升本是对学生原专业的强化与提升,还是将培养目标的性质作一次彻底的转换?专升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立足于专科阶段,还是立足于本科阶段?也就是说,该以对谁的研究为逻辑起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调查分析广西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在修改与完善各自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应共同制定符合高职专升本实际的培养方案,以实现培养目标的顺利衔接,这是前提。

2.探寻稳定与提高高职专升本生源质量的有效途径。优化专升本的课程是稳定与提高生源质量的关键,具体做法是:第一步,了解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各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情况,做好课程学习衔接的准备;第二步,立足高职院校,努力整改课程设置、整合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为愿意升本的学生实现学习内容衔接的准备;第三步,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要求,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为有意升本的学生开一些有助于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为升本后知识学习的衔接作准备。

3.整合各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专升本学生专业来源杂是不争的事实,各高职院校之间以及它们与招生的本科院校之间,有必要为愿意升本的学生准备一些必修课程,以便夯实基础。同时还可以互派教师,加强信息反馈,尽快实现教学上的衔接。

4.构建高职院校分支形式的培养体系。探讨高职院校能否制定与实施基于同一起点的分支形式的培养体系,即从大二开始,对愿意升本与不愿意升本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各有侧重。逐渐让专升本学生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教材等方面独立出来,以便完善这一体系。

第7篇:高职专科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可持续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1-0029-05

2015年10月26日,教育部在对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的基础上,印发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目录》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使现有的专业大类、专业类涵盖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避免了目录外专业的存在,专业总数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7个,规避了一些专业口径设置过宽或过窄,甚至交叉重复设置的问题。

高职院校面对动态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技术不断进步的职业世界,必须在招生、教学等方面采取多形式、多学制、多规格的灵活形式设置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可以理解为是各个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在生源持续萎缩而产业转型又需要这类紧缺人才的背景下,从对全国200所示范与骨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查来看,一个院校应该保持4~5个这样的“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招生数量和资源占有量应该达到一个院校生源数量的30%左右为宜。但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则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建设一批具有本院资源比较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可持续发展专业须与区域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主导产业对应,或是与区域内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相适应。这样的专业可能投入多,但通过较长的办学积累可以创出具有本学院“职业”风格和特色,形成收效期长、具有竞争优势的成熟“明星”专业,这是一个学院的“重点专业”。从对全国200所示范与骨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来看,一个院校应该布局建设4个左右的“重点专业”,每个“重点专业”的招生数量与资源占有量应达到一个院校的15%,这样重点专业的招生数量与资源占有量应该达到或超过一个院校的50%以上。

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在认真研究《新目录》和《新办法》的背景下,科学合理构建基于本院校资源禀赋的可持续发展专业体系和专业布局,这对于推进本院校更加积极地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劳动力的全面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一、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设置与市场联动机制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联动机制是指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前要通过充分的全方位市场调研来保障一个专业的当前和长远发展[1],而且建设过程中要能根据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状况来促进专业结构优化,通过增减专业种类和数量、调整专业比例和布局、创建专业品牌和特色,不断满足产业结构需要的人才培养优化过程。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瞻前”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是指能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区域新兴主导和支柱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见图1。

如图1所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是在市场需求指引下以学院的现有资源为依托进行的,专业建设及布局应该与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各个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像企业投放新产品前一样进行动态的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SWOT(长处、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明确本院校新设置专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地区产业结构构成变化及自身资源(师资、教学设施等)约束,从而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预测一个专业的人才需求程度和需求层次,动态调整人才培养。重点研究社会对某个专业的认可度(关系到专业招生报到率)、专业技术层次对行业企业技术(关系到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引领作用,并对上述内容进行可行性论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学院自身拥有的软硬件资源条件,充分考虑专业建设与投入能否实现院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力量支撑该专业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教学设施及配套管理等来保证该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能否与其他专业在教学资源上“共享共用”,能否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对该专业进行市场调研和自身资源约束评价的基础上,对该专业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主要关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要实现“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四方共赢”:“行业认可”指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符合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欢迎”指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区域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家长满意”指学生家长对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标准、培养结果等方面满意,保障家长的投入能有较高的“产出回报率”;“学生受益”指学生在培养过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核心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应用能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顾后”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顾后”机制是指在专业设置时要把专业作为因变量,“市场的生源供给量”和“该地区经济发展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视为自变量,专业是“生源供给量”和“人才需求量”两个自变量的函数,确保该专业在校生规模和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充足,从而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势,实现高职院校现有资源的规模报酬递增,见图2。

专业设置规范是指专业划分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的专业分类标准,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外延要科学清晰,课程结构要组合合理,这是确保该专业“生源供给量”和“人才需求量”的前提条件[2]。专业设置考虑该专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是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本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相一致,在实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的同时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产出,实现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专业设置要明确未来劳动力市场对新建专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和结构,从而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规格。专业设置壁垒是指要明确未来本地区竞争院校设置类似专业的数量以及设置该专业资源的丰裕程度及难易程度,从而保障该专业设置的独特性和稀缺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瞻前顾后机制是保障专业积极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过程。

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依托资源的协调发展机制

市场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资源的引导是一种“自发”调节,各个高职院校还应该就专业设置和建设结构结合学院自身拥有的师资、实训、教学设施资源进行“主动”计划调节,从而保障学院的专业结构和拥有的资源相一致,形成专业“集群”,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支撑专业的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结构和本院校资源协调就是要让专业建设建立在本院校的资源基础上,在本院校依托行业资源、师资资源、实习实训资源基础上建设新专业。高职院校的长效专业设置机制应该保证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追求资源共享,尽量使所设置专业相近,在已有专业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专业生长点,减少专业投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这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图3所示,在专业建设结构与本院校资源协调机制的作用下,一个院校的专业设置最终形成相互依托和支撑的“专业群”。有了专业群的存在,就能够保持一个院校专业设置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只有专业相对稳定,学校、行业或企业才有可能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较大投入并形成规模,一个专业才能在不断积累中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形成该专业的品牌特色,成长为长线的可持续发展专业[3]。如果专业数量增长过快、变化过于频繁,缺乏相对稳定骨干专业,就不可能逐步发展所设专业,形成成熟专业、特色专业[4]。

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改造要与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训教学设施和教学保障资源相一致[5]。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应在加强专业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将学校自身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建设具有自身优势的强势专业。高职院校应在结合自身办学实力、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来办具有本院校资源比较优势的专业。

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注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还应该在依托资源的基础上由高职院校“主动”对专业内涵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发展进行宏观调控[6]。

(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的整体性发展

专业建设内涵的整体性发展是指各个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在内涵上既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等性”特征,也要突出能够快速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既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培养当前需要的“职业性”人才,也要培养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等性”人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专业一定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特征,从而使该专业成为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即学校的“明星”专业,通过较长的教学资源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口碑”积累,办出既能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又受用人单位“青睐”的特色专业,形成收效期长、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特色专业。

(二)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性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性发展必须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快速变化之间的矛盾。学生除了要具备岗位工作能力外,还必须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专业长远发展性,具有本专业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所以,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性发展包括高职院校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性要求专业培养的知识技能由若干具有共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的课程组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的组成应该是一个能够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课程包。这样设置的专业培养目标结构,才能使专业既稳定又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的专业设置对于学生而言,既有利于他们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职业综合技能,又有利于其专业发展能力与长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

四、高职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专业内涵结构的系统支持,专业内涵结构的要素制约着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支撑点,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支撑点,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7]。

(一)高职院校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机制模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具有明显的职业和岗位特性,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要具有面向行业和市场的特征,专业设置和管理自然带有鲜明的行业企业特色,专业结构应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相关的行业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基于这种特性,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时,必须面向市场人才需求,以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对市场人才供求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需岗位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合理的专业设置应该将地区产业结构、产业链、未来人才需求和企业岗位群四个关键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量,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对接机制模型,见图5。

(二)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

1.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考核项目对接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学历“高等性”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技能应用型”要求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和教学内容分析,将职业标准能力界定为职业核心能力、职业行业通用能力、职业岗位特定能力等[8],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类进行课程改革。

如图6所示,根据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等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驱动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心理素质等。根据行业通用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方法能力为目标,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设置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必备的职业通用知识;设置专业群共享技能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宽口径就业能力”和终身发展服务。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及滞后于行业技术标准的问题,按照职业岗位特定能力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将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纳入到课程中来,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体系,从而构建起“课证融通”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内容覆盖超越国家职业标准内容

由于高职教育沿用了本科院校学科型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具体岗位要求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高职院校必须搞好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见图7,使专业课程内容覆盖并超越国家职业标准。

(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训练交替进行,形成在学中练、练中学、以练为主、以学促练的培养模式。特别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应做到:学院既是大学,又是企业;教师既是教授,又是师傅;学生既是学员,又是员工;教室既是教室,又是车间,成果既是作业,又是任务。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基于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思路,重构专业领域的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并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将其融入专业核心和综合技能课程之中,构建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对接”。见图8。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Z].2015.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克斯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马树超.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思考[J].西北职教,2009(3):8-9,12.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10-14.

[6]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8篇:高职专科范文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衔接;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立性、层次性、递进性和衔接性的两个教育阶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个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产业进步中人民群众对终身教育、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可见,中高职教育衔接成为教育体系建设、社会发展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学校实施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的衔接[1]则是完成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是内涵的深化。因此,本文对辽宁省11家中职和高职学校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进一步促进中高职一体化的衔接。

一、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现状的问题分析

1.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对比辽宁省11所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存在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两个不同层次教育的专业课程名称重复,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另一种是一个层次将另一个层次的课程名称进行整合,如社区与老年护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2.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收集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同一课程的课程目标相似或相同,甚至有“倒挂”现象,中职课程目标高于高职课程目标。以内科护理(学)课程目标为例(见表1),中高职的内科护理(学)在知识目标中均强调了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估(注:护理评估包括病因、病机、治疗要点等);在技能目标中均强调注重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在素质目标中,均强调了服务、奉献意识。可见,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上并没有明显的中高职层次区别,此外,内科护理的中职课程目标中提到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而在高职的课程目标中并没有阐述。3.课程内容相似性大对中高职阶段专业课程内容对比发现课程内容重叠,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很难体现出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差异或层次上的递进,以内科护理(学)课程内容对比为例,见表2。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职与高职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的衔接存在定位不准、内容重复、层次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违背了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出发点,违背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课程内容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2]造成人力、财力、时间及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浪费,体现不出两个教育阶段存在的逻辑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护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体系的不健全护理专业学生从业必须要获得职业准入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这是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必经的,也是唯一的关口,因此,中、高职学生即使年龄、学历、心智成熟程度不同也要面对同一个考核标准,这就导致中职、高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证获得率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的现象。2.中、高职学校各为独立办学主体,缺乏有机沟通的必然联系目前,我国的中职和高职学校均有各自的行政隶属关系,在经济、行政管理等方面没有密切的相关性,不能建立有效的、畅通的沟通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中高职的教师之间不能顺利沟通课程内容,只能按各自的理解建设课程。造成中高职阶段同一课程在内容衔接上的缺失、重叠和层次混乱。

三、解决问题的依据、原则

解决问题的依据应遵循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国家有关文件已经对中高职两个阶段进行了明确定位,教育部《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引领作用的定位。在《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中进一步指出,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从微观上看,中职高职教育应当满足不同层次岗位的要求,满足不同岗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虽然中高职阶段职业入口标准是一致的,但是进入医院后中职和高职学生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是不一样。解决以上问题还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是知能一体化原则、柔性衔接原则、适应学生特点的渐进式原则。[3]对于中高职护理专业而言,知能一体化即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知识与能力能够满足护理岗位的要求。柔性衔接指中高职院校应当适当,以灵活的方式设置课程的衔接,如设计单元包或课程模块等。渐进式原则指课程的设置应当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特点相符合,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和职业认知需求相符合。

四、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内容衔接的几点对策

1.构建课程衔接的长效沟通机制

护理专业虽然在专业的设置上完成了契合和衔接,但办学主体———院校却是相对独立的,因此,要想实现护理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衔接,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长效的沟通机制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而要保证机制的长效性、有效性,则在机制的运行中需要政府的导向作用,中高职院校应当结成利益的共同体,如职教集团、职教协会、职教联盟等”,使中高职院校的目标、利益具有共同性,在共同体内部构建沟通机制,如教学例会制、反馈制度等。

2.建立模块化的课程衔接体系[4]

“模块化”衔接(英国)、“学习领域”衔接(德国)、“培训包”衔接(澳大利亚)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加拿大)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5]综观护理专业和岗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当以英国的模块化衔接最为适合,既能保证模块自身的独立性,又能体现模块之间的递进性。编制模块化课程衔接体系,首先应对工作岗位及持续发展空间调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提炼典型案例,分解支撑知识、技能和素质。模块可以分为单一模块、综合模块,模块之间应体现出能力的逐渐递进、内容在深度和横向上的拓展。[6]中职阶段以单一知识点或技能为主构建基础模块;高职阶段以专业化、综合化、复杂化知识点或技能为主构建综合模块为主。中职阶段学习过的模块及相应的教学内容,高职阶段不必再学,而应更注重对学过内容的内化、拓展和延续。

3.搭建课程衔接的空间构架,合理布局教学资源

模块化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学资源的合理建设,为模块化课程内容的实施搭建空间构架,保障教学实施,首先要有与模块化课程相匹配的教材资源,根据中高职教学的模块内容编写与之相应的教材。中职教材重在基础,提供完成单一模块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内容应当简单、明了。高职教材提供完成综合模块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内容体现综合性,具有延伸拓展性。其次,应当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建设与课程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护理实训基地,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应以护理基础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为主,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应以仿真性专科护理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为主。综上所述,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衔接框架已经基本成熟,但是更深层次的衔接、内涵式的衔接———课程的衔接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还没有真正地实现落地,应当构建长效的沟通机制,根据岗位的需求设置模块化的课程,搭建配套的教学资源,从制度、内容和资源等方面打通中职、高职衔接的关键要素,推动专业课程衔接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萍.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税收课程设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59-160.

[2]邓红,石利媛.人本主义视角下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16(17):40-43.

[3]蒙瑞萍.基于课程一体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17):14-16.

[4]宋连喜,李云飞.职教集团视域下基于课程论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8-11.

[5]张琳.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科教导刊,2016(20):111-112.

第9篇:高职专科范文

关键词:高职 投资理财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高职层次投资理财专业大多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经济腾飞而设立与发展起来的,几年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毕业生,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都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该专业大多是依托其他专业设置的,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凸显出如专业知识与能力层次标准不明确、课程体系中各学科内容衔接不紧密、实践实训效果不佳、专业及院校特色不鲜明等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亟待重视与及时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投资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的阐述,来探索高职层次投资理财专业做大做强的方法与路径。

一、制定与高职层次相适应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就是要明确这个专业的知识与能力标准,也就是说对高职层次投资理财专业的学生到底

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明确标准,设置的课程体系才有鲜明的层次感和强烈的针对性。然而这个问题许多学校一直以来基本处于模糊状态,因而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容易出现偏差。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三种:一是以本科或普通专科同类专业为参照体,并在此基础上删减一些科目,增加一些实践实训课时,就成了高职投资理财专业的课程体系。这种观点忽视了高职层次和生源基础特点,层次特色与教学效果都不理想。二是课程设置大而全[1]。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校教育就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知识,而体现知识的载体就是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与全面,只要是与投资理财有关的学科门类都搬上专业计划。这种观点教育目标思路混乱,根本不清楚每门课程在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中的具体作用,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目标性。这种广撒网式的课程设置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会影响学生的职场竞争力。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以培养投资理财观念与技能为主的学科综合性强,而且比较抽象,因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显得比较保守,基本上以本校其他拳头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母版稍加修订而成,根本不能体现投资理财的专业特色。这种名实不符的课程体系久而久之将会使这个专业失去继续存在的土壤。可见,给投资理财专业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标准,使专业课程体系逐步趋向科学合理已时不我待,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急需我们去认真商讨与解决。

制定投资理财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关键要看职业定位。高职层次投资理财专业学生面对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哪些?完成这些岗位职责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不明确,就无法制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体现高职层次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当然,各校的职业定位不同,知识与能力的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学校应该在明确职业定位的基础上,深入社会调查了解与把握投资理财岗位对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以我校为例,投资理财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主要是证券投资业务人员和企业投融资助理岗位,完成这些岗位职责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需要他们熟悉证券投资的业务程序,具有熟练的读盘能力以及一定的盘面分析能力,具有企业投资理财的价值观念和熟悉投融资的业务程序。又由于这些工作必须运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并在社会环境中完成,所以还必须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这就是该专业知识能力标准制定的参照基础,以此构建课程体系并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专业课与基础课,才可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当然,我们必须明白,课堂教育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学生一辈子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都予以包揽,也不可能将学生在课堂内就培养成一个精通专业知识的专家,学校教育只是为学生走向社会搭建一个平台。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的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我们的学生也将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不断学习积累、丰富与完善。因此,学校教育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标准应该以方便学生上岗就业以及专业适应性为主。

二、以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统驭各学科内容

在明确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与规范各学科的内容,使各学科职责分明、衔接有序,是实现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各校在教学管理上都比较注重格式与程序的规范,不仅制定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各种计划格式整齐划一、外观漂亮,而且有逐级审批程序,手续也相当规范。但是如果认真分析课程教学计划中各学科的内容与要求,就会发现学科间各自为政现象比较普遍,各相关课程的内容及层次衔接没能有效体现,专业学科之间形不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重复点与脱节点随处可见。再从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中注重形式监督,实质内容上随意性大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程体系的整合效果以及专业能力的整体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科间的内容差异以及学科组功能缺失。因而,建议加强学科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组在相关课程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过程中对内容层次与学科间联系方面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在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的统驭下对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内容,划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层次以及找准学科间的接合点,使专业课程体系真正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确保专业知识与能力标准的有效实现。

三、实践实训从形式向效果推进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而实践实训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手段与途径[2]。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既是其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可见实践实训在高职教育领域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当然,评价一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并不是看在该专业计划中是否安排了实践实训课时,而是要看实践实训的效果如何。目前投资理财专业的的实践实训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的社会实践两种方式来实现。但由于投资理财业务的特殊性,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从校内实训来看,尤以理财类课程更为明显,因为理财类课程的校内实训只能通过模拟实训来取代。目前在这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有:其一,模拟实训的模拟素材缺乏真实性,要么早已过时,要么凭空编造,与经济生活实际差距甚大,实训效果较差。二是教学计划上安排有实训课时,实际授课却仍按理论课来上,实践实训有名无实。三是实践实训缺乏明确的界定。何为实践实训课?许多人以为只要是让学生动手就是实践实训课,所以误把课堂作业、课堂讨论都作为实训课来安排。四是校内的课程实训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通过课程实训要掌握哪些技能、实现何种目标,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实训的操作程序也欠规范。再从社会实践来分析,学校主要通过组织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两个环节来完成,但由于投资理财业务的特殊性和学校管理存在空间距离以及学生主动性不足等原因,实习过程学生真正接触投资理财业务的机率很低,实践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对校内实训与社会实践两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校内实训环节首先应着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并及时更新模拟实训题库,题库内容与操作程序应贴近经济生活实际,真正形成仿真的业务环境;其次,应制定明确的实训标准和评价标准,让执行者与管理者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第三,要加强实训组织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将校内实训纳入可控范围;第四,加强对师资队伍实践实训能力的培训。校内实训师资应该熟悉专业业务程序和掌握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要避免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上实训课。学校可采用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建立实训教师定期深入企业轮训制度,要求校内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工作与学习熟练掌握操作程序与业务技能,另一方面还可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训教师,这样,教师的实训水平就得到了有效保障。对于社会实践应着力建设长期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学校教师、企业员工相互兼职,以及企业旺季学生应季实习等方式紧密校企关系。同时,学校要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优化实习环境。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实践效果的有效评价,提高学生认真实习实践的积极性。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体现专业特色,还要体现院校特色差异

专业特色是专业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另外专业的标志,如果一个专业不具备应有的特色,这个专业就没有了竞争力,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必要。但目前人们在强调注重专业特色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各院校之间同一专业的院校特色不明显,普遍的现象是同一专业我有你也有,我不比你优。这种现状一方面加大了学生就业竞争的残酷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差异性人才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在专业建设上应努力寻求专业特色在院校中的差异,充分体现差异生存法则。也就是说专业建设既要注重专业特色,又要体现院校特色差异,把我们的专业建设成为其他专业所不能轻易替代,又有别于其他学校同一专业,在专业能力或专业知识方面有明显优势。这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因为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这个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育的“高度与宽度”。那么,对于投资理财专业来说,如果要使设置的课程体系体现专业及院校特色,就需要对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供需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不仅要清楚用人市场对投资理财类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规格的需求情况,还要了解同一区域比如浙江省内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然后根据人才供求缺口设置课程体系,构划人才培养框架。这样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特色鲜明,而且具有强烈的院校差异特色[3],在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专业的生命力的同时,学校还能因特色而提升社会知名度。可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大力倡导专业院校特色是一件于学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都有益的事情,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剑.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职业与教育,2002第7期.

[2]麻淑秋.构建与浙江经济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体系.浙江经济,2005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