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1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盈利能力;保龄宝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以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17日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盈利能力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是利用盈利分析的相关指标来评价和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经营状况,同时利用分析结果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

盈利能力,即企业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获取现金,降低成本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能够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通常主要以财务报表为依据,重点从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毛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二、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龄宝),前身系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7年变更为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物工程为主导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功能糖城”的支柱企业,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文对保龄宝2009~2012年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该公司相关盈利指标如表1所示。(表1)为了更清楚地表示保龄宝2009~2012年的盈利能力变化状况,通过表1作出折线图。(图1)

(一)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是企业税前利润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不但能够评价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而且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者的资产配置能力。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保龄宝2009年资产利润率较低,其他年份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保龄宝自2009年上市以来,利润总额在不断上升,资产盈利能力较强,同时也说明公司管理者在资产配置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可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也可以评价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保龄宝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在2009~2010年呈下降趋势,而在2010年以后逐年上升。说明企业在上市初期由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成本费用的增加,影响了利润总额,从而造成成本费用利润率的下降。上市后期成本费用利润率上升,说明企业盈利能力逐年增强,管理者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三)股东权益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该比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2009~2012年投资者每投入100元所获得的收益分别为4.72元、4.99元、6.57元、6.78元,股东权益报酬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四)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反映企业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毛利率越大,说明在营业收入净额中营业成本所占比重越小,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保龄宝销售毛利率在逐年上升,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较强。

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因此影响利润的因素也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通过对保龄宝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可以得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利润角度看,保龄宝2008年前三季度公司确认的所得税率是25%,而第四季度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以后按照15%确认,这导致公司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下降,与同行相比盈利能力相对较高一些。

(二)成本费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成本费用是抵减利润的主要因素。成本费用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费用最终是要在营业收入中扣除的,因而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总额,进而对盈利能力影响。保龄宝2012年财务费用下降约167万元,管理费用下降约900万元,销售费用下降约570万元,下降幅度分别为15%、17%、8%,比2011年减少1,637万元,占2012年公司净利润增长额1,160万元的140%。成本费用的下降对于保证盈利增长意义重大,也反映出公司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三)资产利用效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根据公式“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平均权益乘数”,股东权益报酬率取决于企业的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而资产的利用效率会影响到资产净利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保龄宝2012年毛利率为20.58%,与2011年相比下降0.7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增速较高的低聚果糖、赤藓糖醇产能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导致毛利率偏低。

(四)营业收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营业收入在利润的构成中占有重要比例,企业要获取较高的营业利润,就必须增加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核心产品的销售,市场越广泛,销售量越大,营业收入就越高。保龄宝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978.03百万元,同比增长2.87%,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增速放缓。

四、对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盈利能力。

(一)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保龄宝应当在把握国家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政策导向,做精做强核心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和市场突破,巩固功能糖的龙头企业地位,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经营指标的稳定增长。

(二)提高管理能力,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在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方面保龄宝应当提高管理能力,将一切影响成本费用的因素纳入到成本费用的管理中来。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控制三费支出,将个人收入与成本费用控制相结合,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

(三)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保龄宝利用现有资产进行生产经营,为获得较高的利润,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公司发展全局,合理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严格控制结算资金的占用,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减少各资产的闲置和人为损耗,提高资产使用寿命。

(四)积极开拓市场,提高营业收入。保龄宝的主营业务来源于功能糖的销售,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替代产品越来越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为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公司在保证核心产品龙头地位的同时,应当扩大原有主营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拓展产品线向高端消费功能糖领域进军。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要,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

主要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一、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本认识

所谓的企业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对自身债务的偿还能力和保证能力的程度,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从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去分析,具体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产权比率以及现金净流量比率来进行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能够赚取利润的最大值,通常衡量的标准有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和普通股每股盈余。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讲盈利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因为,只有充足的资金成本,才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然而,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赚取利润的能力和实现现金的增值,就必须要保证企业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偿债的能力,所以,只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偿债能力协调统一,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普遍矛盾问题

(一)两者概念的不同。首先,两者的概念是并非一致的,很多时候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意识到了差别也会认为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实则不同,两者的概念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层次理论,企业偿债能力是一种企业财务预警能力的表现,是保障企业财务流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和依据,是分析企业真实实力的一项标准,同时也是作为企业长远投资力度的一项保障依据。然而,企业盈利能力实则就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体现,是企业赚取利润能力的大小,然而这种赚钱的能力是建立在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上的,只有企业敢于投资,才会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所以,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两者的概念不同但却相互关联,因此,在分析两者的时候,不可能一概而论,不能说,盈利能力大,相对的负债能力就强。

(二)企业领导对于偿债能力的忽视。另外,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和股东最为关心的是企业的利益和赚取利润的能力,所以,导致如今的企业只重视企业盈利能力却忽视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大多数的股东来讲,只在乎的是企业给自身能够带来多少的财富,根本不会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进而进一步导致了如今的企业对于偿债能力的概念模糊不清和根本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对于债务人的不公平。再者,从财务比率方面分析,对于债务人明显不是公平的,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标准分别是权益乘数和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又是企业总资产净利率与权益乘数的乘积,所以根据此项形式进行计算,如果保证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大体不变,当企业一味的最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导致权益乘数变大,也就是引起企业股东所要承担的债务份额提升的原因,导致风险加大,因此,这种现象对于债务人明显是不公平的。

(四)产权比例对于两者的影响。最后,产权比例也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矛盾对之一,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借款或向投资人分配红利,减少净资产,使产权比率提高;相反,使产权比率降低。这取决于边际资本与边际负债之间的成本,当边际资本的机会成本与边际负债的资金成本分配不均匀或者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会引起企业的效率或是偿债的能力的降低。

三、缓解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冲突的建议

(一)增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要加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人士的整体素质,只有整体素质的提高,才会带动整个企业的提升,提升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准,有利于企业的全方为发展,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了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差别,才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进行各项财务活动,在保障了自身企业安全的基础上,也能够实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管理人才储备,并能够对企业发展和投资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并一定要实行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实现整体人员专业化。只有把整个企业的人员专业素质提升了,才能提高企业的业务,增加企业的偿债及盈利能力。

(二)转变企业领导观念。另外,我国应当大力提倡企业家经验座谈会这样的活动,同时,各大企业也应当开展一些同类的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各个股东以及董事会人员提升并且转变自身原有的观念,使其明确利益不是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不要一味的看重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要明确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只是依靠自身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只有企业得到不断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利润的不断提升,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来转变企业大多数股东的着鼠目寸光行为。

如今,首要的目的就是要转变股东们的观念,加强其对企业偿债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调促进领导之间的学习态度,调动各大股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加大企业领导的影响力和宣传力。使整个企业要形成一种积极奋进的良好氛围,明确重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后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促进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势必促进企业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债权人的利益。再者,要呼吁和改变现如今债权人的地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要求企业降低追求利润的要求,减少权益乘数的数值,并且,企业应当制定会计制度,实现财务的总体分析,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经营,不要盲目的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进而减小各个股东的债权份额,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第3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债券 企业盈利能力 债券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85-02-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与股票融资、银行贷款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的制约,长期落后于其他融资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007年,总理在“两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2007年9月24日。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发行我国第一只公司债――07长电债,随后,华能国际、大唐发电、万科等上市公司也紧随其后。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企业已经累计发行各种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近4万亿。债券作为一项重要融资来源已给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不少上市公司也选择了利用债券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在目前我国公司债券融资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研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后的市场反应,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二、样本数据分析

笔者选取41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企业2006年~2009年的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等四项内容,通过分析这四项内容在四年间的走势得出相应的结论。41家企业2006年~2009年所发行债券的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分别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样本企业在2006年共发行债券348.36亿元人民币,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样本企业所发行的债券额度大幅度增加,在2007年共发行债券814.07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共发行债券1902.4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已经突破2357.17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6.7倍。

样本企业的年末资产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年末总资产为245.93百亿元人民币,2007年年末总资产为3(18 2百亿元人民币,2008年年束总资产为395 29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年末总资产已经达到491.08百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2倍。

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是企业税后净利润与融资成本的比值,是衡量企业融资效益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融资成本利润率=净利润/融资总成束×100%

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在企业大规模发行债券前的2006年和2007年只有41.79%和28.93%,这说明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其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从2008年企业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开始,到2009年末,样本企业的融资成本利润率已经由2008年的123.56%增长至617.89%。这说明企业通过大量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要低于其他筹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相应提高。

样本企业的净利润值在四年阃处于波动状态,在2006年企业净利润为10.66百亿元人民币,2007年企业净利润为13 75百亿元人民币,2008年企业净利润为11.72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净利润达到15.36百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1.5倍。

由以上对样本企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行债券量的不断增长,企业所能得到的发展资金亦不断增长,这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企业年末资产和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的增长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从企业的净利润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行债券量的不断增长,其净利润在2007年和2009年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2008年却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在2008年逐步呈现,使得企业在总资产及融资成本利润率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下滑。

三、公司债券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发行公司债券时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分散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及其拥有独特的价格信号功能

1.降低融资成本。企业直接向投资者出售债券时,避开了银行的中介,从而减少了中间费用的支出,一般来说,公司债券市场中介组织的费用相对较低于银行信贷市场。同时,公司债券融资比银行贷款具有规模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企业筹资规模越大,债券的筹资成本越低,大企业及筹资规模大的企业在债券市场上能够以比银行利率更低的成本筹集资金,特别是对那些大型的、有声望的、盈利的、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来说,其规模效应更为明显。

2.提高资奉市场的运行效率。资本市场中保证市场具有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具有较大的规模和高度的流动性。显然,仅有股票的资本市场必定是低效率和功能萎缩的市场。因为它很难满足投融资双方时不同金融工具的要求,使他们不能通过持有股票、债券比例结构的调配来更好地适应投资者和融资者在资产负债方面的安排,从而缺乏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企业债券市场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减少对银行的过度依靠,同时还可以增加银行的投资渠道。能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增加银行的流通性。所以,发展企业债券对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3.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股票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往往使人们不敢投资。但投资者可以通过高风险的股票和低风险的公司债券、国债的组合,降低资产风险,同时保持较高收益,这既可以提高人们的投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渠道。故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利率结构不是市场化的,很难发展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因此,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就没有相应的工具来管理金融风险。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从投资者角度看,他们会面临资产的效益递减效应。投资者只好把钱存在银行,接受一个相对低的回报,或者在股票市场上去承担一个更高的风险。

4.价格信号功能。企业债券定价中包含了比银行贷款更为复杂的重要内容,从均衡的市场价格反馈回来的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债券拥有的独特价格信号功能能够更好地进行金融资源配置,使资金以最合理的成本流向所需企业。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企业债券融资具有其独到的优势、它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展。发行企业债券有力于资金的集聚,满足企业的不可分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或提高了全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促进风险的分担和资金的有效配置,将资金流向边际增长最高的地方。但同时,由于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如总体发行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度未形成成熟的债券定价机制等问题,故我国的企业债券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方面还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样本数据中企业净利润不能与企业债券额度同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结论

笔者针对企业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业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企业净利润及融资成本利润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4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ERP;企业效率;盈利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ERP System for Enhancing Business Efficiency and Profitability Analysi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Huang Kaita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Yichun,Yichun336000,China)

Abstract: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on a 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philosophy,for business decision makers,managers and staff to run the means of decision management platform.Textual analysis of the ERP system design and characteristics,to improve its efficiency in the enterprise role in details.

Keywords:Business management;ERP;Enterprise efficiency;Profitability

ERP能够充分平衡调配企业在不同方面的资源,为企业提供多角度的解决方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指导。在现金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中,以企业运营模式为基础,合理安排企业资源的应用,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一、ERP的思想与特点

从软件技术、管理思想、系统工程三个层次对ERP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获得ERP的不同概念。ERP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技术平台,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产业成果,形成了体现ERP管理思想的软件产品。ERP不仅是一个IT项目,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它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蕴含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例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约束理论、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生产等。ERP具有以下特点:

(一)集成性:ERP系统对公司的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市场营销系统等方面的信息流进行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不仅要求对系统中的子系统模块之问的接口进行合理设计,还需要各子系统的信息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编码,从而实现全系统的信息共享。

(二)重构性:ERP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是对应于企业的各项业务。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业务流程会随着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ERP应通过重构来适合企业的变化。

(三)配置性:ERP是一组模块化的软件组件,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选配。

(四)扩展性:随着企业自身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ERP系统要想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演变和扩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ERP项目的效益

为了能够系统地分析ERP系统的效益,人们一般从财务绩效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将效益划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一般表现为企业实施ERP项目以后各种经营业绩的改善。直接效益大多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间接效益更多地反映了企业的行为实践,其中许多间接效益是无法直接量化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相辅相成,构成了ERP系统提升企业效率与盈利能力的综合表现。

(一)实施ERP项目的直接效益

1.降低库存:首先,应用ERP系统可降低原材料、在制品与成品的库存量。使用ERP系统之后,由于有了好的需求计划,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物料,从而可以不必保持很多的库存。根据统计数字显示,企业在投入使用ERP系统后,库存量一般可以实现降低30%~50的良好管理效果。

2.减少企业运作成本。ERP系统对企业运作成本的降低是全面的、普遍的。提高生产效率:使用ERP系统之后,由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短缺,减少了生产和装配过程的中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各种实时业务信息都集中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通过ERP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分类、过滤和汇总机制,业务人员和领导层能随时获取自己所关心的各种信息,减少了文档生成及其传递的工作量,减少了信息的重复输入。

3.增加利润。一方面,ERP系统作为计划、控制和通信的系统工具,通过运用可以使市场营销和生产计划部门在决策和日常管理活动中有效地配合,进而可以大为缩短生产提前期,迅速对客户需求进行反映,并按时交货,带来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可用的流动资金。运用ERP系统,库存成本和采购成本降低的同时,企业生产率和销售量必然实现提高,应收账款减少,流动资金相应得到增加,企业的资金流管理水平将大为改善和提升。

4.增加交货准确率。利用ERP系统能够实现实时采集供应商的历史交易记录,建立实用、先进的模型,对供应商从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可持续的改进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提高交货的准确率。

(二)实施ERP项目的间接效益

1.整合与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生产线、加工设备、运输工具等属于企业的硬件资源,而人力、管理、员工劳动热情等则属于企业的软件资源。在没有ERP系统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对资源状况和调整方向不够清晰,要做出合理的调整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过程会相当漫长。ERP系统的实施,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并高质量地完成对客户订单的反应,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各类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和生产状况做出科学的资源决策,使企业更好地运用好各类资源。

2.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ERP系统,把经营规划和综合计划等高层计划转换为各种低层的详细计划,并以统一的计划指导企业的运作,管理层对计划的调整可以迅速地传递到执行层,而执行层的情况也可以及时、准确地反馈到管理层。可以对企业中的任何关键业务活动进行模拟,测试计划调整所产生的影响,ERP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王世鹏,李培寅.实施ERP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探讨[J].财会通讯,2010,5:56-56

第5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营运能力;格力电器;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与评价——以格力电器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17日

一、营运能力概述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计算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强,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反之,则说明企业经营能力弱,可能存在呆账甚至坏账。通常来讲,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常用的财务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二、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

表1为格力电器2008~2012年终各项营运能力财务指标。(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

1、格力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8~2010年逐渐下降,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逐渐减慢、流动性变差;而在2010~2012年又有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比较大,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提升、流动性越来越好。

2、格力公司存货周转率2008~2009年有所上升,表明公司在这两年里销售能力增强,资产流动性好,资金利用效率高;而2009~2012年呈下降趋势,反映了公司存货的变现速度减慢,资金利用效率低。

3、格力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呈先下降后在2011年有所上升而在2012年又下降的趋势。表明格力公司的流动资产利用效率较差且不稳定。

4、格力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8~2009年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而在2009~2011年呈上升趋势。说明格力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好。

5、格力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2008~2012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在2011年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到了2012年较2011年又有所下降。

三、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该比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

格力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减少,收账速度一年比一年慢,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8~2010年逐渐下降。另外,也可能因债务人拖欠时间长,公司的信誉度低,从而会造成呆账甚至坏账;而在2010~2012年又有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说明格力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越来越快,说明公司收账速度提高,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减少,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好,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还是比较稳定的。

(二)存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存货周转率又名存货利用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

格力公司存货周转率2008~2009年有所上升,而2009~2012年呈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越快,也就是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反之,如果该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库存过多,销售状况不好,需要改变策略。由此可以看出,格力公司的存货管理有待提高。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流动资产周转得快,可以节约流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格力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不稳定,呈先下降后在2011年有所上升而在2012年又下降的趋势。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格力公司该指标不稳定,说明公司流动资产较差,主营业务收入较低。从流动资产周转率来看,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不是很乐观。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格力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9年与同行业相比平均水平较低,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低,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而在2009~2011年格力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好。从固定资产周转率来看,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好。

(五)总资产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企业的销售收入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是分析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来说,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强。

格力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2008~2012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中间也有小幅度上升。这说明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营运能力弱,影响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格力公司的营运能力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格力电器的营运能力还是较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是比较稳定的,资金的流动性也较好,说明格力电器能够及时收回资金,信用度较高。从其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格力公司仍处于发展中状态。

四、改善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措施

(一)重视公司财务管理,聘用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由于我国企业管理者受传统思想影响及经验限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不予重视,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管理不力,利润就会相应减少。因此,公司应该重视财务管理。

(二)加强存货管理,减少库存,提高存货周转率。如果一个企业的存货过多,则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不强,也就意味着资产利用率低,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减少甚至负增长。所以说要改变销售策略,尽可能地减少库存,提高企业的资产流动性。

(三)合理分配和管理各项流动资产,提高流动资产利用效率。格力公司流动资产利用率较低,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可以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四)扩大销售额,处置闲置资产,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格力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公司的销售收入逐年减少,经营管理较差,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公司应该改变销售策略,扩大销售额,提高主营业务收入。

(五)积极创新,打造新品牌,提高竞争力。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创新,打造让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品牌产品。

本文是以格力电器为例,分析了企业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以及各项指标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经过分析可以得知,企业要重视对营运能力的培养,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劳动能力;分析

一、营运能力相关理论分析

1.营运能力的内涵。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2.营运能力评价指标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又称收账比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所需要的天数资本流动的频率或周期时间,是衡量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的重要指标,企业的流动资产流动性快,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如果有较少数量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实际超过应收帐款天公司账户的规定,债务人违约时间长,资产信用度相对较低,帐户应收账款业务的信用调查和催收账款不力,结算为不良贷款,暂记帐户甚至死帐,导致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差,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数量和一定时期内的所需要的天数循环或循环时间的库存周转次数。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是商品的成本之间的比例资金及其周转完成,这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销售和库存过剩能力的重要标准,并根据企业流动资产的效率分析。还有的周转速度,即存货周转率,周转天数短,说明企业的销售效率高,库存积压少,营运资本占存货比是相对小的,这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反存货周转率低的是一个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管理不善的迹象。

(3)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率是指在一定财务期间某种金融期流动资产价值(或流动性)周转次数或完成天数周转需要,这是目前所有的资产价值的企业的反射(即所有的流动性)的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一个逆指标,周转时间短流动资产,利率越高。结合存货,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分析,流动资产周转导致缓慢的存货占了大量的资本,信用政策过于严格,因此,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企业必须调整信贷政策,加强系统中的库存。

(4)总资产周转率。总的资产周转率,是指在一定财务期间,所有资产的企业资本循环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和完成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这表明,综合考虑操作率的影响。更多的资产周转率总资源共享的数量,或周转时间短(总周转期短),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快,这说明了企业的经营能力越强;相反,总资的产周转次数越少,或总的周转天数越长,表明总资源共享金的周转速度慢(周期),表明公司利用资产运营效率变低,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要想提高销售收入或资产的处理措施,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二、企业的营运能力问题

1.资产管理效率较低。企业资产管理这几年已经有所加强,但从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资产长期不清理,账、卡、物不符;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实物管理部门配合不好与实物不符;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盘损和报废不按企业有关文件执行,自行处置的;设备技术改造后,该报废的资产不报废,改增加的资产不增加的;为完成企业固定资产销售率指标,竣工决算不及时进行,已投产使用的资产长期游离帐外,造成资产严重不实的;部分企业资产管理岗位配备不到位,管理者素质较低,以上现象直接导致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2.总资产周转速度较低。总资产周转率综合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整体营运能力,目前来看,企业资产周转次数越少企业资产的或周转天数就多,这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差。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一个企业资产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指标通常被定义为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但是在企业计算的过程中含义较为模糊,所以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3.资金回收速度较慢。企业目前的资金回收相对较为困难,一个是企业从产品验收转化为产品挂账的过程相对较慢,另一个原因是由产品挂账转化为资金回收的过程较慢。由于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不确定性,使企业资金回收缓慢。现就资金回收风险的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企业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出于更多的占有市场和扩大的竞争需要,以及为了能实现更多的产品销售业绩,不顾合同条款及资金回收期限,以至于资金回收处于被动状态,资金回收困难。企业资金回收较慢的内因取决于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可调整控制的因素,只要企业制定相应的控制管理对策,就能在扩大的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资金回收速度。

三、加强企业的营运能力的对策

1.提升资产管理效率。企业资产的购置,必须在投资预算额、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的资本成本、预计现金净流入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各级机构应形成“没有计划,不得执行;执行计划,不得突破;专项计划,不得挪用”的观念,当年的资产投资必须与批准的计划相配套,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对计划的执行实施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企业资产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科学合理地申请、安排计划,减少超计划情况发生。作为处罚措施,对于出现超计划等违规问题的机构,企业管理决策层可在处罚责任人的同时,按违规全额的一定比例扣减违规机构下一年度计划盘活闲置的企业资产管理的闲置给企业的资产带来了很大的浪费,也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运作效率。为了更好地处置资产的闲置问题,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提升总资产周转速度。总资产的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平均资产总额比率。总资产周转率也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所以,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X100%

公式中: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指的是企业当期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的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数值来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

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标准的运作效率,企业总资产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的周转率,反映企业的所有资产管理效率和利用质量。通过对指标的对比分析,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提高利润。存货周转率的分析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发现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库存管理,作为营运资金可能占用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的收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资产的利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的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3.强化资金回收速度。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回收率,来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企业应该根据客户有不同的信用和标准状况,信用状况良好,和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可以使用宽松的信贷政策;一般来说,应该采取审慎的信贷政策;对企业信用不良应使用现金销售或其他更苛刻的条件,以避免造成不良债务的增加。

在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公司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定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催款通知信,电话,面谈、诉诸法律手段,提高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应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应收账款的回收责任激发销售人员的责任,加快资金回收。

第一是利用对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这五个系统,对企业的客户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政策,给予其不同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折扣等。第二是在赊销和现销两者之间做个科学权衡。如果赊销比现销能给企业带来更大利润和好处时,才应当实施对商品赊销。第三是企业应对“账龄”分析确定,明确应收账款比例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进行跟踪式监督和管理。第四是采取适当回收政策。对不同客户、不同“账龄”采取不同收账政策。

参考文献:

[1]周向红.如何分析企业运营能力[J].中国农耕经济.2010,(9)42~43

[2]陈俊.企业运营能力指标分析及评价[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1,(06):25~26

[3]王城.怎样理解和应用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方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12~14

[4]娄春晖.关于企业运营能力评估基本问题的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3):89~91

第7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民营企业创新是民营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民营企业的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创新能力是民营企业经济竞争的核心。

一、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类型

1.管理创新能力

Intel总裁葛洛夫(Andrew Grove)的管理创新就是因环境情况和被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产出导向管理——产出不限于工程师和工人,也适用于行政人员及管理人员。在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70%以上。家族企业不能否定,但是家族式的管理就不行了。

2.产品创新能力

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于服务行业而言,主要是服务创新。例如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从模拟机发展到数字机、可视数字机、可以上网和可以拍照的手机等。手机的更新换代,生动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创新是多么迅速。

3.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竞争的根本。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从而创造市场优势。所以民营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要在解决制度和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吸引一大批人跟你一起创新。另外,民营企业也不要把创新看得很神秘,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你只要在哪一点上有自己的特长,把这个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创新。

4.文化创新能力

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和适时创新,能使企业文化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样不仅仅可以维系企业的发展,更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最能促进创新的企业文化往往强调团队协作、以客户为中心、公平对待员工、采取主动等理念。

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领导的创新观念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推动创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领导者的风格又直接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莫瑞博士认为:“一线经理很容易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结果的改变,但企业的高级经理则需要通过改变领导风格来改变团队的氛围,从而影响团队里的成员。”

2.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不断学习和充电的员工构成了企业中创新能力的根基。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持续进行的培训项目来鼓励员工,告诉他们拥有创新思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前途至关重要。典型例子是飞利浦公司。他们有两条产品线,分别是心脏复苏机和家庭医疗保健产品。以前,这两条产品线针对的客户一个是医院,一个是家庭,并没有什么重合之处。后来这两个产品线的负责人经常在一起开会研究,对产品进行创新,从而使得心脏复苏机也开始走进许多家庭,并实现了两条产品线的整合效应。

3.企业的创新环境

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要营造好创新氛围,努力提高企业和个人形成、运用、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可以进行创新,创新不单指的是技术创新,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等都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创新中,并在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使大家都具有越来越强的创新意识。

4.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

在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应该将创新纳入评价体系。如果将创新纳入个人和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就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体系。而创新是否成功,往往要经过数年的考验才能被衡量。因此,短期和长期的评估体系应同时具备,同时到位。

三、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的对策

1.培养企业全员的创新意识

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需要企业上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企业内部的员工应当认识到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企业应当下大力度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应当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注意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人员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体,要把握住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企业内部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塑造创新的文化,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创新的源泉,同时对于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应采取大度和宽容的态度,诺基亚总裁曾说:“如果我的员工是生活在恐惧之中,那他就不会有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有创新的想法和行为,不断提出科学的新设想、生产的新方案,创造出新知识、新产品,孕育出新观念、新思想的动力。

3.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催化剂”,在企业整个创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创新速度快慢、创新规模大小、创新质量高低的关键,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创新激励机制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激励和企业外部激励两部分。企业内部激励作为一种微观激励系统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激励来推动企业创新活动。企业外部激励作为一种宏观激励系统通过市场激励、政府激励和民间激励来推动企业创新活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使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巧.从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2008(11).

[2]邵云飞,欧阳青燕,孙雷.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创新研究中的运用[J].管理学报,2009(09).

第8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传统鱼糜制品为熟制食品,保质期短,手工制造效率低,规模小,局限于当地生产当地消费。传统鱼糜制品企业由于原料来源窄,生产规模小或者加工技术差,成品保存期短,因此通常是以销定产,当天生产当天销售。通常是前店后厂或是通过批发店、鱼丸店等传统销售终端进行销售,消费者基本是当地居民。由于销售终端和辐射范围有限,消费群体有限且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对物流基本没有要求。

鱼糜制品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品质。近年来渔场资源退化严重,传统鱼糜制品所采用的原料如鳗鱼、鲨鱼的数量越来越少,综合利用渔业资源才能保证大规模制造鱼糜的原料要求。通过现代水产加工技术和规模化生产,鱼糜的品质得到保证,原料的利用率、取肉率等指标均得到提高。现代营销渠道特别是超市的出现及现代物流冷链的配合,使得速冻鱼糜制品达及更多终端,消费者群体更加广泛。相当多的鱼糜制品企业无法适应这种经营模式的转型,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截至2005年10月,我国共有大大小小的鱼糜制品企业759家,只有不到十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我国鱼糜制品全行业职工人数33.51万人,全行业资产总数260.38亿元,全行业负债总数192.25亿元。全行业销售收入总数201.68亿元,全行业利税总额10.60亿元,其中利润2.57亿元[1]。资料显示,中国鱼糜制品企业呈现“一小二多三低”现象。“一小”: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全行业2005年企业数为759,其中大型企业仅有5家;“二多”: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低”: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全国鱼糜制品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占比小,2003年13.75%,2004年11.16%。行业销售利润率低,2003年为2.03%,2004年为1.27%。2005年全行业企业个数才759个,亏损企业个数就达到134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鱼糜制品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消费低迷,我国鱼糜制品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目前我国鱼糜制品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就是销售额和利润向盈利企业集中。我国鱼糜制品企业要想在大洗牌时代中生存并得到发展,如何整合营销资源、提高营销能力来形成竞争优势是重中之重。

2我国鱼糜制品企业营销能力现状分析

2.1鱼糜制品产品特性对营销的影响

2.1.1 渠道受限。速冻鱼糜制品作为速冻食品,需在低温(一般-18℃)中储存、运输、销售,要求全程冷链运输,这对于分销渠道中的仓储、配送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营销渠道建设如选择经销商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2.1.2HACCP认证受到关注。“质量是企业生命”,品控管理也愈发重要。对于食品行业,最严格的品控管理体系当属HACCP体系。建立HACCP体系,单项产品认证成本至少十万元,后期成本还有每年一次的全面检查费用。由于我国鱼糜制品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食品企业,这项投资显得过于高昂,成本也较难消化,因此较少企业花这项投资来通过认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和曝光加速了鱼糜制品行业整合的进程,使得优势公司获得溢价空间,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该行业进入壁垒和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2.1.3消费习惯影响营销推广。鱼糜制品存在一定的消费场所、季节和地域局限,这是由于消费者习惯于在火锅、麻辣烫、关东煮等营业场所消费,在季节上也存在集中于秋冬季,地域上存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消费习惯。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也往往被动接受此习惯,在传统消费场所、季节和地域进行推广活动。

2.2我国鱼糜制品企业的发展态势

2.2.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2.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从行业背景分析,鱼糜制品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食品行业。食品行业是典型的防御性行业之一,其经营活动状态不受经济周期影响,需求对行业收入的影响弹性较小。近期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行业正处成长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居民的食品消费已进入新的消费升级阶段,新的消费需求将更加注重营养、质量、卫生和安全。而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品牌消费将成为未来食品饮料行业消费的长期趋势。对所消费食品饮料的档次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知名品牌的食品或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是质量、营养、安全和卫生的信誉保证,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成长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收益。

食品行业发展主要威胁因素近一年表现为,CPI涨幅达到十年来的历史最高,其中食品价格上升成为最重要的拉动因素之一。受此影响,一大批在食品产业链中下游发展的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上升压力。

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显示,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肉制品方面,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积极推进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广泛开展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生产各种生物制品。在水产加工业方面,在巩固和提升传统特色产品的基础上,调整水产加工制品结构,重点发展鱼糜制品小包装、冷冻调理食品、即食性熟食水产食品,加大水产品的综合开发力度。海水产品加工以海洋低值水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风味鱼丸、鱼卷等方便食品,以及人造蟹肉、贝肉、鱼翅等合成水产食品;到2010年,水产品加工量达到2000万吨左右,水产品加工比例达到60%以上。

从产业政策来看,《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的意见》中提出要在2010 年实现国内农产品加工产品比例50%-60%的目标,同时要确保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水产品加工技术的突破和推广,更多的生物、食品等加工技术会应用于水产品加工产业,产品附加值会有较大提高,水产品加工业利润水平将会有一定提高。《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到,在巩固和提升传统特色产品的基础上,调整水产加工制品结构,重点发展鱼糜制品小包装、冷冻调理食品、即食性熟食水产食品,加大水产品的综合开发力度,探索远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积极推进海洋功能食品的生产。

行业共性问题存在于以下六个方面:

(1)行业区域性――我国鱼糜制品企业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福建最多。就消费需求而言,福建消费长期旺盛,上海、广东等其它沿海省份需求快速增大,重庆等内陆地区市场正在拓展。

(2)行业季节性――由于气候和我国传统民俗的影响,鱼糜制品存在着加工淡旺季节的区分,每年的3-7 月为产品的生产淡季,其他时间都为产品的生产旺季。但是,随着生产、冷藏技术的进步,节日食品存在着逐渐向日常需求食品发展的趋势,鱼糜制品生产淡季时间逐渐缩短,季节性影响逐渐减弱。

(3)原料涨价风险――受近年来国家农业生产资料通胀影响,行业面临原材料涨价风险,比如猪肉、鱼糜等近年来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提高了原材料成本;

(4)人民币升值风险――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受阻,使部分出口型企业面临停产或转向国内市场销售,一定程度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5)能源成本上升风险――高油价的上涨压力,使行业单位能耗成本大幅上升,使行业面临能源成本上升的威胁;

(6)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上升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出台,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人工成本,鱼糜制品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

3我国鱼糜制品企业营销能力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鱼糜制品企业的营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营销能力比较薄弱。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3.1营销理念落后,定位不准确,营销能力不强。

我国鱼糜制品企业中仍有相当多的企业先有产品再找市场,忽略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企业注重的是生产规模、设备购置、产品上市,产品的销售则依赖于广告的作用。企业产品投放市场时没有市场调查等前期分析过程,大多是模仿竞品,忽略了产品定位和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否吻合,导致营销的盲目性,体现为: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营销手段雷同,片面强调营销业绩。

我国鱼糜制品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有广告战、价格战,概念炒作等。许多鱼糜制品企业在产品旺季来到前,常常漫无目的地投放大量广告和举行大量的买赠促销活动。当这些营销手段用过后,企业销售业绩仍然不理想,大量产品积压导致产品过期或报废时,企业一筹莫展,陷入迷茫中。由此可见,我国的鱼糜制品企业对营销理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运用,营销能力较低。

3.2营销文化建设缺失,缺乏科学的营销战略。

现阶段,我国鱼糜制品企业均以策略营销为主,战略营销整合欠缺,亟待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企业不仅缺乏系统的营销理论指导,营销运行机制也有短板,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虽设立了营销管理部门,但尚未建立健全以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营销策略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都不尽人意,现有的营销活动未经系统规划和设计,整体营销营略的实施未起到应有的效果。有些鱼糜企业即便制定了营销战略,往往也是一种形式或者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如:做中国鱼糜制品企业第一品牌。也有一些企业认识到营销战略的重要,但只是凭经验和感觉做决策,企业的营销战略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各行其道,客观上使得企业的营销战略成为装点门面的噱头。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战略,许多鱼糜制品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得不被动地调整自已的发展方向,既浪费了优势资源也错失了宝贵商机。

3.3服务功能不强,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有限。

由于饮食习惯的地域性,鱼糜制品企业的地域特征十分突出。不同地域客户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如福建市场中主打的福州鱼丸是有馅的,潮汕市场所谓的鱼丸其实是无馅的鱼滑,而辽宁等东北市场则以鱼排、黄金鱼卷等无馅品种为主。不同品种的订单数量、要求到货的时间不同。此外,由于鱼糜制品消费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九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为旺季,其他时间为淡季,这对生产安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旺季时,受到生产能力和仓储能力限制,鱼糜制品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有限。而在淡季中,分销商不愿进货,企业产能不能充分发挥,资金压力沉重。开展渠道建设时由于可供选择的分销商数量有限,存在同类产品之间的排他性竞争。同时,大多数鱼糜制品企业是中小企业,营销人员属于边学边干型。由于营销人员没有系统接受过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服务客户的观念和技能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4市场覆盖面窄,物流配送能力不强。

第9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目前,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对于高科技企业,因此,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受到企业与学界的关注。R&D投入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对国家、产业以及企业的经济产出有显著的影响已得到相关学者的证实,能够提升产业技术进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生产效率以及区域的整体经济产出水平,进而有利于产业或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外部技术知识,同时要进行有效的创新资源投入,注重自身核心知识与关键技术的积累与开发,增加R&D投入是企业最一般的做法;另一方面,技术复杂性与竞争激烈性迫使企业必须寻求合作以共享彼此的创新资源来增加相互的创新优势来提升自身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创新资源利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因此,本文选取合适的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企业R&D投入、是否参与联盟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期为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有效利用创新资源提供一定的借鉴。

数据、变量与模型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来自2001-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百强企业,共有800个观测样本,包括185个企业。之所以选用电子信息企业作为样本,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2000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惊人,产业总产值占国家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产业。另外,电子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行业,业内企业获取专利的积极性较高,专利数量能够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搜集了反映样本特征的数据主要包括:企业每年申请并最终获取的专利数量、R&D投入、是否参与研发联盟、销售收入、企业年龄以及利润额。

本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网(CNIPR)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申请年搜取每个企业在1996-2010年间每年的专利数,并通过光盘版的专利数据库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R&D投入、销售收入以及利润额可以通过每年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直接获取,企业的年龄可通过企业官网搜取其创建或注册日期并计算获得。通过美国SDC Platinum联盟数据库获得企业是否参与联盟数据,此数据库已用于许多战略联盟的实证研究。

(二)变量说明

因变量为专利数量(P):企业创新是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体现在像专利或其他的一些新产品上,专利产品不但提供了知识创造的踪迹,而且其数量的多寡代表了企业知识的积累程度,并衡量其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专利数是体现企业创新能力有效且稳健的指标。

自变量为R&D投入(logrd)与是否参与联盟(alliance):为便于模型的分析,消除数据量级的影响,本文对各样本企业每年的R&D投入(单位为万元)取以10为底的对数进入模型。企业联盟关系一般持续1年以上,而中止日期很少报道,所以需要估算联盟时长,假定联盟持续期为3年,即如果样本企业在当年参与研发联盟,则滞后1年、滞后2年时联盟关系仍然存在。如果样本企业参与了联盟,则alliance=1,反之,alliance=0。

控制变量:为了控制企业自身特征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把企业规模(logsize)、专利积累(pre5)、企业年龄(age)以及盈利能力(profitabity)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模型。对各样本企业当年的销售收入(单位为万元)取以10为底的对数作为企业规模。以企业当年之前5年的专利之和作为企业的专利积累,体现企业前五年的创新能力。用企业当年的年份减去企业创建或注册年份的差值就是企业的年龄。用企业当年的利润额除以销售额得企业的利润率,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模型说明

本文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即假设样本来自负二项分布,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一般来说,从企业间研发联盟运作到专利申请并成功获批往往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因此,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考虑了联盟滞后1年、滞后2年的滞后效应模型。

基本模型如下:

γi t+1(2) =E (patentsi t /logsizei t, pre5i t, agei t, profitabilityi t, logrd i t, alliance i t)

=exp (a0+a1 logsizei t +a2 pre5i t +a3 *agei t +a4 profitabilityi t +a5 logrd i t +a6 alliance i t)

其中,γi t+ 2代表企业i的期望专利数量,i代表企业, t表示时间。

结果分析

本文在负二项回归分析之前进行了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中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1是联盟滞后一年与滞后两年的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5只包含了控制变量,模型2、6增加了R&D投入,在此基础上,模型3、7同时考虑了R&D投入与是否参与联盟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模型4、8考虑了联盟参与对R&D投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每一个模型的likelihood-ratio检验在0.1%的水平上拒绝了泊松分布,进一步表明了负二项模型较合适。另外,所有模型的统计量LR chi2的p值较小(p

模型2、6的结果表明,R&D投入对联盟滞后1年、滞后2年的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模型3、7中,变量alliance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是否参与联盟对企业创新产出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4、8考虑了R&D投入与企业是否参与联盟的交互效应,二者乘积项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了调节效应存在。

为了更直观的揭示alliance对R&D投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本文画出了调节效应图(见图1)。当alliance=0时,R&D投入对当年创新产出(对P1取自然对数即LN P1)的正向影响较弱;但当alliance=1时,R&D投入与P0之间呈现较强的正向关系。滞后2年的调节效应图可以类似画出。

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