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化工职业危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职业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工职业危害

第1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关键词】硫化氢;危害;识别;中毒;举措

0 前言

硫化氢(H2S)为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相对密度1.19,熔点-82.9℃,沸点-61.8℃,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由于硫化氢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同时,硫化氢还会腐蚀钢材,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硫化氢危害研究和防治措施落实,抑制硫化氢危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1 硫化氢职业危害

硫化氢在石化行业中的危害主要有三种:易燃易爆、中毒、腐蚀管材。

1.1 易燃易爆

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或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爆炸下限为4.3%(体积),上限为40.0%(体积)。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

1.2 中毒

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1年全国共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60余起,死亡400余人[1],全部中毒事故都有死亡人员。中毒主要有两方面:

(1)血中高浓度硫化氢可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致反射性呼吸抑制。

(2)高浓度硫化氢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起抑制作用,引起昏迷、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引起细胞内缺氧,造成细胞内窒息。因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故最易受损。

1.3 管材腐蚀

含硫油气田的管材腐蚀一直是油气田生产中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2],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现场的生产,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硫化氢腐蚀情况包括:

(1)电化学腐蚀:包括均匀腐蚀、局部腐蚀等,如果介质中含有Cl-、CO2等,会协同作用,加速腐蚀,含有电解质,如水是发生这类腐蚀所必须的条件。

(2)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在含水的条件下,硫化氢分压大于等于0.0003MPa(酸性环境),金属材料会发生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具有突发性、低应力,易造成管材断裂、爆破的特点。这类腐蚀是含硫化氢气田开发最应注意的一类。

(3)氢诱发裂纹(HIC):在酸性环境中电化学腐蚀后产生的氢原子,在HS-的作用下进入金属内部,在金属内部局部积聚形成阶梯型裂纹和鼓泡。在应力的作用下(如输气管道和压力容器中),会产生应力导向氢致开裂(SOHIC),造成破坏。

2 硫化氢职业危害产生原因

2.1 酸化液使用多

很多以往不含硫化氢的油水井后期酸化措施后发现产生气体含硫化氢,主要是井筒内产生的硫化亚铁垢,遇酸产生了硫化氢。

2.2 修井过程污染

修井作业现场配置的入井液一般没有专门的除氧措施,会携带溶解氧或者有机质而注入地层,由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导致地层水“酸化”而产生硫化氢。

2.3 含氧水注入

注水水源含氧去除不彻底,长期注入含氧水,由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2.4 培训教育不到位

员工对硫化氢的泄漏渠道、毒理作用、危害严重性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个体防护的意识不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2.5 防具使用不合理

要求配备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未布置到含硫化氢作业场所,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配戴防护用具或配戴不当。

2.6 监管措施不完善

因早期未发生硫化氢危害,现场没有单独的固定式硫化氢监测及报警装置,也没有制定防硫化氢危害应急预案。

2.7 注水管道沉积淤泥

注水管壁上形成泥质沉淀层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而产生硫化氢。

3 硫化氢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通过进行充分的分析验证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每个危害成因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3.1 规范地层酸化、酸洗

严把地层工艺解堵方案审批关,谨慎开展地层酸化、酸洗,研究采用中性解堵剂的地层复合解堵技术,大大减少了入地层的酸量。

3.2 采用注水水源配入井液

采用除氧处理达标的注入水作为入井液,不但确保地层不发生配伍性问题,还有效减少了溶解氧、有机质进入地层。

3.3 回注水取代海水

分离水以及回收污水流量能够及时替补调水不足,有效减少了溶解氧、有机质进入地层。

3.4 开展防硫化氢知识培训

开展全员硫化氢危害及防护专题知识讲座,宣讲硫化氢泄漏中毒事故案例教训,在公开栏、会议室、工作场所张贴硫化氢危害知识宣传牌,并在危险点设置警示牌,收到良好效果。

3.5 规范硫化氢防具使用

对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在没有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如在巡检过程中感觉到轻微硫化氢气味时,应在安全区域佩戴好正压呼吸器后再进入现场[3]。

3.6 配备便携硫化氢监测仪

对有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场所,应按照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采样规范》要求,配备便携硫化氢检测仪,完善作业现场安全监测手段[4]。

3.7 开展注水管道冲洗

通过对注水管道用船舶进行热水清洗扫线,如添加一定量的清洗剂或混气效果会更好。

4 危害控制措施实施效果

4.1 杜绝了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落实《海洋采油厂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并定期开展硫化氢检测、中毒人员急救、防护用品穿戴等演练,在已经发现硫化氢的场所悬挂警示牌,以及规范人员取样、放空必须在上风口,且作业前必须开展硫化氢检测、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措施,今年海上未发生人员硫化氢中毒伤亡事故。

4.2 杜绝了硫化氢或天然气燃爆事故发生

通过开展现场流程、压力容器、罐区动火等安全管理,动火前必须进行液体清扫或气体置换,作业前必须开展硫化氢等可燃气体检测等措施,今年未发生硫化氢或天然气燃爆事故。

4.3 杜绝了管线腐蚀油气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通过加强人员现场巡视,及时开展生产流程、压力容器壁厚监测,以及隐患流程更换治理等措施,今年未发生管线腐蚀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5 总结及今后打算

通过落实《海洋采油厂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定期开展硫化氢检测、中毒人员急救、防护用品穿戴等演练,在已经发现场所挂警示牌,以及规范人员取样必须在上风口,作业前必须开展硫化氢检测、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措施,全年采油平台未发生硫化氢中毒人员伤亡事故。为大力提高平台职工硫化氢危害识别和应对的能力,下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5.1 安装固定式硫化氢现场监测仪

在已经发现有硫化氢危害因素存在的平台等作业现场安装固定式硫化氢现场监测仪,配合便携式检测仪建立硫化氢现场检测档案,掌握硫化氢浓度等危害因素的动态分布图和变化规律,及时掌握工艺措施、生产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等发生变化时硫化氢浓度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2 建立硫化氢作业现场人员健康准入制度

(1)组织可能接触硫化氢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伴肺功能损害的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绝不允许从事接触硫化氢危害作业;

(2)强化宣教培训,所有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防止硫化氖中毒知识的教育和气体防护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2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近年来,__市内大部分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查、验收,造成“先污染,后治理”或“只污染,不治理”的状况,并大量雇用农民工从事有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由于劳动合同制度不健全,使农民工健康权益难以获得法律保障。为了解农民工职业危害状况,切实保障农民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用人单位健康监护管理,本文分析了__市农民工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状况。报告如下。

1 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状况

11 企业自身职业卫生监管力量不足 大多数雇用农民工的企业虽然设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但设在安全环保部门较多,极少数设在卫生部门,并且职业卫生监督专职人员比例很低,兼职人员多。

12 职业健康检查比例较低 20__年,全市共有职业卫生接害企业1 831家,其中雇用农民工431家,已申报职业病危害429家,接害农民工25883人。农民工上岗前体检应检11908人,实检5180人,上岗前体检率仅435%;在岗体检应检17570人,实检8888人,在岗体检率506%;离岗体检应检1327人,实检139人,离岗体检率105%。由于取得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仅有4所,部分地区尚不能组织辖区内接害工人到有体检资质机构进行体检。

13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有待完善 对化工、冶金等行业共计1 199个雇用农民工企业的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已建立健康监护档案仅251个,占5824%。

2 农民工职业病危害状况

21 农民工尘肺发病增加 截止20__年10月,全市累计确诊职业病6568例,其中尘肺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761%,矽肺占尘肺病总数的781%;在接害工龄较短的农民工、合同工、外协工等当中已发现尘肺病。市职防院收治尘肺病患者中,农民工占将近50%(22/46)。

22 慢性职业危害增加 慢性中毒中,有机溶剂中毒所占比例较高,占慢性中毒总数的50%。工业铅危害已祸及农民工, 某韩国独资金属有限公司从事铅冶炼,20__年3月投产后,先后雇佣53名当地农民工从事铅冶炼作业,20__年3月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时,发现已有3例烧结工尿铅高于正常水平,其中1例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1例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现场检测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有50%的检测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23 水产养殖业潜水员减压病发病严重 20__年以来,全市共诊断职业性减压病22例(职业性减压性骨坏死16例,急性脊髓型减压病6例),其中农民工17例,占773%。

3 对策

本文结果提示,农民工职业卫生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有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对职业病危害告知不到位,不为农民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购买工伤社会保险,农民工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医疗等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维护;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尤其是离岗体检率过低,致使许多潜在的职业病未被及时发现,应引起关注〔1,2〕。现有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质和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基本都设在市区,使周边县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企业不能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农民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不健全,个人防护用品质量低劣,数量严重不足,致使农民工职业病发病逐渐升高。因此建议:(1)强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2)实行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制,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减轻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3)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知识和防治知识,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3〕。

参考文献

〔1〕 李新,纪生午,孙瑞田.朝阳市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督考核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__,22(10):1222.

〔2〕 李冬梅,张勇燕,张红,等.辽宁省职业病危害项目抽检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__,21(3):357.

第3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受职业危害的人数估计有2亿,职业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每年可达400亿元,我国职业病新发人数、累计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均居世界首位[1]。针对职业危害发生的特点和当前严峻形势,鸣响的警笛在告诫我们,当我们正在为城市GDP的高速增长而兴奋时,又不得不接受意外死亡、职业危害持续上升的现实[2]。该怎样做才能使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更加健康呢?这就是进一步加强工矿企业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活动。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倡导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在企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防护性措施,改善劳动生产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加强职业人群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则是预防事故发生,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条有效途径。

现实的情况却令人担忧,上海某区多家职能局联合依法对60家涉苯企业监督检查结果表明,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健全、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不符合要求、作业场所未建立危害因素公告栏、缺乏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项目者,分别占23.3%、56.7%、31.7%、75.0%、15.0%[3];笔者对一较大型化工企业92名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90份),部分结果显示,25人不清楚所管辖的车间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占27.8%;29人不清楚哪个环节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素,占32.2%;38人对职业病概念掌握不准确,占42.2%;33人不清楚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该采取什么措施,占36.7%;18人不知道如何抢救中毒昏迷病人,占20.0%;17人不清楚发生急性中毒时怎样自救,占18.9%;某煤矿企业员工职业卫生认知调查结果显示[4],仅有4.2%的人认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者要做上岗前体检,27.1%的人知晓健康促进的内涵,41.0%的人知晓职业病防治法。

另一方面,农民工涌入城镇分散在不同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有资料统计,我国2002年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高达8 800万[5],2004年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已达到上亿的规模[6]。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和临时工基本的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危害防护、应急自救、自我保健等相应知识情况怎样呢?据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中2001年全国6省农村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15岁以上人群中,对环境、饮水、营养、传染病、慢性病预防等8项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仅为36%,常识性的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竟不足40%。职业安全、危害防护等知识在当前落后农村的知晓率实在难以想象,对于

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和临时工何尝不是如此。

2措施

造成事故和职业性疾患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工人忽视安全要求,注意力不集中或职工忽视自我保护,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等而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失效或生产设备老化、年久失修,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跑”、“冒”、“滴”、“漏”所致。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一是生产单位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切实搞好生产劳动条件的改善;二是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健康教育,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重视职业健康。作业人员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充沛的精力,是为企业增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工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保证社会整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对农民工和临时工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对于我国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主要让作业人员掌握“识别”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确立“预防为主”观念,使他们确信职业危害是可以控制的,职业病和职业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而增强作业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和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意识,纠正违规行为,规范科学操作程序,避免人为职业危害事故的出现。

企业健康促进的最终目的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职业危害事故发生[7]。面对我国当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之广,危害人数之大,经济损失之严重,企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亟待加强,也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4参考文献

[1]詹初航. 职业病防控出“故障”了[J]. 中国卫生,2005,9:27~28.

[2]林德南,徐光,杨国安,等. 深圳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长期规划的背景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7):513~514.

[3]庄惠民,单皓林,吴琼,等. 上海市杨浦区涉苯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现状的调查.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22(2):49.

[4]刘顺银. 煤矿企业员工职业卫生认知及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610~612.

[5]李南玲,姜微,周晓梅,等. 农民工进城向往平等[J]. 望新闻周刊,2002,2:10~14.

[6]叶莉敏,王景江,梅良英,等. 农民工健康保护与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4, 15(5):75.

第4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关键词] 苯;职业防护;基线调查;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80-03

苯(benzene,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苯可燃,有毒,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应用广泛。职业性苯中毒主要发生于制鞋、皮革加工业、喷漆业等使用含苯的有机溶剂、黏胶的行业,以上行业大多是中小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简陋,作业环境职业防护设施缺乏,且工人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对职业危害知之甚少,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薄弱,工作中不使用防护用具,难于避免危害因素侵害,苯职业中毒已成为我国当前严重的中毒性职业病之一[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茂名市某钓鱼竿厂339名工作场所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苯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名,女223名;年龄19~55岁,平均45岁。所有调查对象均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均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制订包含有职业病相关特异性条目的《职业防护知识调查表》[2-4],内容为苯相关职业卫生知识及工人从业行为、态度、安全意识等,经指导后现场填写、回收。向339名对象共发放问卷678份,回收678份,有效678份。苯作业人员调查覆盖率100%、职业病健康体检率100%。

1.2.2 干预方法 多次进入厂区,分批组织车间工人开展集体培训、专题讲座、小组辅导等,讲解职业病防治知识,现场示范,指导工人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解答工人的相关咨询与疑问。参与该项目调查的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病专业知识培训,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保证调查的准确率。

1.2.3 发放宣传材料 印制苯中毒等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手册,图文并茂便于工人学习理解,人手一册,发放到工人手中。

1.2.4 邀请安监专家 现场查看企业生产流程,防护设施配备情况。对疏漏情况,制订干预方案,取得企业的积极配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339名苯作业者干预前后职业防治知识知晓度的比较

苯作业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职业防治知识知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339名苯作业者干预前后职业依从性的比较

苯作业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职业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从20世纪90年代起,苯对接触工人健康影响一直受到关注,苯中毒的防治已引起职业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市是一个工业城市,从事石油、化工、制革、制鞋、喷漆类企业较多,涉及企业约20余家,苯从业人员2000余人。相关报道表明,长期接触苯作业的工人,特别是高浓度苯作业的工人,常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症状或体征,严重者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5-7]。职业防护设施不完善及工人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缺乏,与长期接触苯,易导致慢性苯中毒发生。

根据本院对本市某钓鱼竿厂工作场所苯、甲苯、二甲苯监测数据及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资料的结果显示,该厂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均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接触组(接触“三苯”工人50名)虽然未发现急、慢性苯中毒病例,但接触组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症状人员达68%,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苯作业工人组68名)的11%,表明“三苯”对这些接触作业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8]。

慢性苯中毒是以造血系统的损害为主的疾病,患者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食欲不振的症状。患者因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病程长、难治疗而承受着巨大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9],因此,认真做好苯作业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只有让企业职工真正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性及如何防护,只有具备相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工作中自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自觉使用防护用品及设施,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对减少接触有害物质,加强职业防护,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防止苯中毒发生,有重大意义[10-12]。

通过开展对本市某钓鱼竿厂苯作业工人对接触职业危害的防护知识知晓程度的基线调查,发现苯作业工人职业防护知识和从业行为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实施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行科学评价总结,探讨一套对涉苯作业企业、工人健康防护知识教育和职业病防治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人对职业防护的依从性,并在本地区同类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孔江华,王丽华,陈碧兰.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21(2):153-154.

[2] 沈福海,肖淑玉,周智,等.苯作业工人防护知识和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435-4439.

[3] 李春强,秦小梅,李贤佐,等.淄博市国营与私营大中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认知[J].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38-1940.

[4] Cronkite EP,Drew RT,Inoue T,et al.Hematotoxicity and carcino 2 genicity of inhaled benzene[J].Environ Health Persp,1989,82:97.

[5] 李朝林,史晓,林铮.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现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3):168-170.

[6] 赵凤英.低浓度苯及同系物对接触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J].预防医学论坛,2007(9):815-817.

[7] 郭棣华.职业接触混苯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1994, 12(2):42-43.

[8] 周惠胡,何寿国,温伟华,等.茂名市某钓鱼竿厂苯、甲苯、二甲苯危害的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 16(8):1009-1012.

[9] 毛晓慧,毕勇毅.武汉市苯中毒和铅中毒患者生存质量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26-1327.

[10] 陈连生,陈潇潇,李小宁,等.炼油石化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 25(4):242-243.

[11] 徐琴,高建明.淄博市淄川区某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健康知识基线调查及干预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2, 28(10):1253-1257.

第5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关键词:职业卫生 监管工作 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工业生产发展,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增加,职业危害日趋严重,群体性、恶性事件屡有发生[1]例如:云南水富农民工职业病事件、深圳近期发生的“尘肺门”事件。从这里可以看出:职业病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从而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已不容忽视[1]。

光明新区于2007年成立,随着新区发展定位及招商引资政策的改变,辖区内产业结构也在逐渐发生调整,一些高毒危害和职业病防治较差的企业也逐渐转型、倒闭或者迁移,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新区地处深圳西北,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企业发展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也比较滞后,并且辖区内企业分布以中小型为主,有不少传统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分布范围广,超标情况较严重,另外由于劳动者自身因素,造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确定性强,当前新区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了预防、控制及尽可能地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新区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本文通过对辖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合监督实际,探讨了新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推动新区企业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当前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企业影响因素

通过日常监督,发现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

部分企业由于经营方式的改变及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等原因并不会积极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要求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措施,在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2];另外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改革,导致管理职业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逐渐减少,而管理人员的减少同时会给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局面;同时较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下岗后不能享受到健康体检的权利,疑似职业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康复和治疗,这对于促进基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质量来说,是一个难点问题。

1.2个体企业影响因素

随着新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增加,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3]。这主要表现在:①个体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投资省的特点使其的发展速度迅速,当然在发展快的同时,也存在短期内有消亡的可能,这也就导致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较难建立规范的档案系统,摸清企业本底也比较困难;②生产隐蔽,不易发现。在监督过程中发现有较多企业地处偏僻角落,厂外不挂标牌,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很难被发现,容易造成监督遗漏,存在安全隐患;③生产条件简陋,职业病防护设施差。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一些个体企业防护措施无法达到国家法规中所规定的各种要求,生产条件差,工人得不到防护,享受不到健康体检的权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④生产工人流动性大,企业生产缺乏连续性,造成工人职业性健康体检工作也很难开展,给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1.3监督员自身业务素质的影响

随着新区经济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新型化学用品层出不穷,并且大量被各类型企业使用,监督员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如何准确的辨认现场存在的有害因素,采取何种防护措施关系到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对策

2.1 加大法规宣传力度,提高新区劳动者认识

新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职业卫生工作已经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法制化管理轨道,今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监督管理,让企业有法可依,有规章约束,同时建立举报制度,对于提供重要线索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给予奖励,促使其真正做到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2.2 强化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水平

只有职业卫生监督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加强,才能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需要下力量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工作,配备必须的仪器设备,保证顺畅的交通工具,同时要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学习,定期办理业务培训班,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各项监督任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2.3继续实行重点企业重点监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若想更好的控制职业卫生工作关键点必须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按照企业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于危害严重并容易造成职业中毒或引发工人职业病的企业要实行重点管理,所有接触有害因素工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健康体检,在允许的条件下可针对工人开展相关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做到危害严重企业工人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没发现早预防。对于危害严重的企业采取定期检测与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了解企业生产时的真实情况,提高监督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质量,我们要建立相对应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模式:加大新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认识;加强监督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实行重点企业监管,企业分类管理制度;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确保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汪彤,王山,等.我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J].石油和化工职业职业健康国际论坛,2006(2):30~31.

第6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职业危害;职业接触限值;锰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基于测量试样所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从而定量测定化学元素的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有许多优点: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火焰原子吸收因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普及和待测元素的线性范围宽等原因,目前仍为广大分析工作者普遍采用。

锰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钢铁工业中,锰是居于铁之后第二位的重要的金属元素。目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场所接触的电焊作业非常多,由于电焊作业的危害比较大,导致工作场所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日益突出,与其他职业病一样,电焊工的职业病也大都难以治愈,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良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来减少电焊工职业病的发生。各种焊件和焊条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锰,为了提高机械强度、耐磨、抗腐蚀等性能,使用含锰焊条时,锰含量非常高。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锰,烟尘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经过呼吸道摄入。长期吸入则会造成锰中毒。

1 实验部分

1.1 原理、采样方法及试剂

空气中气溶胶态锰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经过消解后,在279.5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在工作场所,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安装在AKFC-92A型矿用粉尘采样器上,以5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记录前后是否有流量的变化。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

硝酸,ρ20=1.42g/ml。 盐酸,ρ20=1.18g/ml,高纯。

高氯酸,ρ20=1.67g/ml。消化液:取100ml 高氯酸,用硝酸定容至1000ml。

盐酸溶液,0.12mol/L:取1ml 盐酸用水定容至100ml的容量瓶中。

标准溶液:用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钢铁研究总院生产的批号为11092372的国家标准溶液,浓度为1000ug/ml,临用前,用盐酸溶液稀释成10.0μg/ml 锰标准溶液。

1.2 分析步骤

1.2.1 样品处理:将从现场采样回来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l消化液,然后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温度保持在200℃左右,密切观察待消化液基本挥发干时,取下稍冷后,用配好的盐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定容至至10.0ml,摇匀。

1.2.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只具塞刻度试管,按照GBZ/T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配备锰浓度标准系列。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以吸光度均值对锰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1.2.3 样品测定:由标准曲线得锰浓度(μg/ml)。

1.3 计算

1.3.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Vo=V×× (1)

式中:Vo-标准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温度,℃;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1.3.2 按式(2)计算空气中锰的浓度:

C= (2)

式中:C-空气中锰的浓度,乘以1.58为二氧化锰的浓度,mg/m3;

c-测得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μg/ml;

1.4 采样仪器和分析仪器

AKFC-92A型矿用粉尘采样器, AA-7003型原子吸收分光分度计。

2 结果分析

2.1 标准曲线

y=0.159*x+0.0025,线性相关系数:0.9994

图1 锰浓度标准曲线

2.2 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尘含量检测结果

2.3 结论

虽然检测的八个点数据均合格,但是锰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经过呼吸道摄入,长期吸入则会造成锰中毒。为了保护工作场所电焊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危害的产生,企业做好工作场所的防护是必须的。

工作场所应该设置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严加密闭,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除尘设施;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和防护眼镜,提供淋浴设施;减少工作时间并及时换洗工作服做好预防工作。

强化职业危害的宣传培训及现场监测工作,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定期对接触人员进行体检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电焊工的自我防范意识,从根本上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GBZ/T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S].

[2]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编.分析化学.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方荣.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陈国树.环境分析化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6]GBZ/T 204-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S].

第7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今年以来,XX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职业卫生工作在各级卫健委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尘肺病防治攻坚相关文件精神,在做好我县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认真开展了尘肺病防治专项监督执法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

局领导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了各级文件精神,研究部署2020年尘肺病防治专项监督执法工作。克服疫情防控期间监督任务重的现状,灵活安排执法人员,开展尘肺病专项监督执法工作。

二、强化专题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利用每周一的例会,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执法工作法律法规汇编》等学习,为尘肺病防治专项监督执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大力宣传,强化责任

在做好我县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局高度重视尘肺病防治专项监督执法工作,分别向县卫健领导、县工业园区领导汇报并获大力支持。于今年2月份进企业帮助其复工复产的契机,向各企业负责人宣讲2020年度尘肺病防治工作任务和要求,同时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线上对各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线下进企业给劳动者发放宣传册、深入解读新版《职业病防治法》、面对面咨询、知识问卷调查等,为2020年度尘肺病防治专项监督执法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四、突出工作重点,现场督促指导

按照上级要求,根据调查摸底、企业自查、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分析统计,我局确定了非煤矿山、化工、石材、冶金等行业为我县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了专项执法。对上述重点行业正常生产的20家企业、9家未复工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发现职业卫生隐患52条,全部下达了意见书限期整改。截止5月15日,共完成整改36条,正常生产的20家重点企业中有18家已做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完成率90%,另有两家已联系相关机构并计划在半个月内完成;14家企业对1512名接害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完成率70%,另外6家企业目前已和县中医院签订了职业健康体检协议,对其中1家未按要求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第三方检测的企业,予以了警告的当场行政处罚。

我局在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监督执法的同时,还就近几年“非煤矿山、化工、石材、冶金”等行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开展了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检查30家企业,督促多家计划筹建的企业按要求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预评估工作,督促2家企业按要求完成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评价及下一步的竣工验收工作,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0份。

五、及时汇总填报数据

按要求完成国家信息平台尘毒专项执法数据填报工作,目前已完成汇总并上报了2019年2月、3月、4月共三个月的执法数据。

六、建立台账,完善档案管理

按要求、分行业,建立完善了监督对象底册台账,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自查表、监督检查表、卫生监督意见书、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情况、第三方检测情况等内容。

七、存在的问题

1.职业健康监管基础薄弱。一是执法队伍相对薄弱。在未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现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及都是身兼数职,且大多数执法人员基本没接触过职业病执法的相关工作,面对庞大的企业基数和各项紧急任务,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做。二是因职能移交,监管处于窗口期,部分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制度没有建立健全,生产车间的一些警示标示牌、操作规程等缺失、很多小型作坊没有真正去落实职业健康体检和第三方检测工作,甚至存在基本未开展职业健康相关工作的情况。

2.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管有难度。部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职业危害意识淡薄,认为没很大影响,加上职业病潜伏期较长,对职业健康工作不重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没有到位。

八、下一步打算

1.继续加强职业健康宣教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新闻、报刊和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健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企业职业健康防护意识,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2.抓好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主动和县发改委、园区管委会沟通协调,获得第一手信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各项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法检查。

3.加大职业卫生案件查办力度。一是对2019年尘毒专项行动检查的重点行业开展“回头看”,落实整改情况,对于逾期仍未改正到位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二是结合各个专项,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的,要严厉打击,立案查处。

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人员编制,充实职业卫生执法队伍。二是争取执法经费,完善执法设施、设备。三是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熟悉、掌握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规范,积极参加上级业务培训,提升执法本领。

第8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诊治处理原则

职业性皮肤病由于致病因素众多,临床类型各异,同一种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变;而同一种皮肤病变,也可以由不同的致病物质所引起。但在其临床表现上,职业性皮肤病与非职业性皮肤病有许多相似之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诊断职业性皮肤病与诊断一般性皮肤病的要求不同,必须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依据GBZ 18-2013《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需要在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并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3名以上的医师,进行集体诊断。诊断时需要用人单位及劳动者提供劳动关系证明、职业史、既往病史、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临床表现资料、必要的检查和化验资料,过敏性皮肤病还需要进行斑贴实验)等材料。

区分职业性皮肤病与非职业性皮肤病,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史,这是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基础;其次,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皮肤损害形态符合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损害类型;皮肤损害的初发部位,常与接触致病物的部位一致性;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相似皮肤病;皮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毛囊虫检查、真菌检查及培养等;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同工种发病情况;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还需要进行斑贴实验资料予以证实。对疑为职业性皮肤病而诊断根据又不足者,可采取暂时脱离接触,动态观察,经反复证明脱离接触则病愈;如恢复接触即发病者,可予以诊断。

职业性皮肤病的治疗处理原则是:治疗期间应根据病情酌情避开致病因素;应及时清除皮肤上残留的致病物;应根据临床类型及病情按一般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对症处理。

预防措施

职业性皮肤病既会影响到劳动者的正常生产作业,也给其日常的生活带来痛苦与烦恼。企业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工作中,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控制企业职工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关键在于企业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职业性皮肤病是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病物引起的,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切断这种接触。由于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采取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防毒效果,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等一系列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如下所述。

作业场所预防措施

改善劳动条件。操作过程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管道化、密闭化,加强生产设备的清洁、维修与管理,防止污染作业环境,是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根本措施。应保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化学物质的容器、管道密封性良好,最大限度地采用自动化工艺,要经常检修生产设备,防止生产工艺过程的“跑、冒、滴、漏”发生。工作场所的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及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应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车间内存在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化学物质的场所,应设置通风设备,并保持良好通风状态。应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便于污染皮肤后的清洗。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为防止或减少皮肤接触溶液、蒸气、粉尘等刺激性物质,根据生产条件和工作性质配备相应的头巾、面罩、工作服、围裙、套袖、手套、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中须保持清洁,经常洗涤,特别是贴近皮肤的用品和日常衣服放置处要保洁,防止被污染。为了防止蒸气或粉尘的刺激,宜采用致密而柔软的工作服,工作服的开口处应扎紧,不适当的工作服可增加机械性摩擦促进皮炎发生。采用橡胶制品防护用具时,应注意有少数人对橡胶制品过敏,会发生局限性接触性皮炎。

皮肤防护剂的使用。皮肤防护剂只是作为综合性预防措施的一种手段,在某种情况下可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使用防护剂必须在工作前涂上,工作完毕用清水和肥皂洗掉,这样可将附着的刺激物一并洗去。

注意个人卫生

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粉尘、溶液或蒸气等,会污染设备、工具及车间环境,因此常打扫车间环境及清洁工具,可减少污染皮肤的机会。要养成卫生习惯,手部最易被污染且由于挠痒又会将刺激物带到其他部位,因此手部被污染后应及时洗掉。职工接触刺激物下班后应淋浴,淋浴时不宜用过多的肥皂,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如每天需洗澡时,应备一些碱性小的肥皂。洗澡时水不宜过热或拿洗巾用力搓擦,这样会因增加机械性摩擦而促使皮炎的发生和加重。

职业卫生管理

第9篇:化工职业危害范文

1教学内容全程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环保方面的知识、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灵活穿插,对环保知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了解化学污染的原因。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兴趣提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化工生产或与化工有关的工作,有可能接触到重金属,针对近几年频频出现的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事件,在学习铅、铬、镉、汞等金属时,联系其性质向学生介绍其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离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饮用了被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就会使生物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从而导致缺氧,甚至窒息而死。水的污染源主要是化工生产中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的使用等等。再如,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酸雨,在学习硫、氮等非金属时,根据其性质穿插介绍含氮、含硫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由于工业上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造成的,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类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可以造成水质酸化,毒害水生生物等。让学生意识到废气污染的严重性,学生感到环境保护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一石数鸟的作用。

2结合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课堂。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经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的物质,还有可能向环境排放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废液等。因此,结合实训内容渗透环保教育,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实训教材涉及到实训后的“三废”处理问题较少,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比如实训中教育学生怎样减少化学污染,怎样正确处理有毒、有害物质,怎样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怎样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等等。实训活动中一是要求学生实训方案设计中一定要有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如实训中产生有害酸性气体(Cl2、HCl、SO2、NO2等)要用碱性溶液吸收、有害碱性气体(NH3等)要用酸性溶液吸收,避免其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实验中的苯系有机物(萃取后的苯、实验中残余的溴苯等)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根据其性质进行无毒处理(苯可以燃烧、溴苯可以碱解);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镉、汞等可用化学沉淀等方法除去,然后才能排放。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方法改革,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如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镉离子等的鉴别,可把试管实验改为微型点滴•43•第5卷第4期潍坊高等职业教育Vo.l5No.42009年12月Weifa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Dec.2009板实验,试剂用量从原来的1—2mL减小到几滴,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了废液、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在一块点滴板上实验,还有助于现象的比较。

3利用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普及环保知识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重要场所。要挖掘校园环保教育的潜力,一是在校园宣传栏或校报上开辟专门的“环保知识”小栏目,及时登载环保知识,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例如,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意丢弃塑料袋的现象,登载“白色污染的危害”小知识,让学生了解长期食用用塑料袋或发泡塑料餐具盛装的食物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的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状,随意丢弃会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塑料难于降解,目前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对废弃的塑料袋要回收后再处理。对于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现象,登载“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介绍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铅、汞,是对环境危害较大的物质,一节一号电池在地里腐烂,它的有毒物质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丢进水里,它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造成60万升水体的污染等等。这些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随意丢弃有毒物质的危害,学生们就会自觉行动起来,对废品分类放置、集中处理,使校园环境大大改善。二是在校园网站上,开辟环保教育专页。在专页上设立化学污染新闻、环保动态、环保知识问答、师生论坛等栏目,如环保知识问答栏目,可以以问卷的形式出现:你知道世界著名的公害吗?你知道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吗?重金属离子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哪些危害?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消防人员为什么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对泄漏氯气进行处理?如果氨气发生泄露事故,应如何处理?学生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了解到很多环保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联系了起来,既巩固了化学知识,又进行了环保教育。

4举办专题讲座,宣传环保理念

专题讲座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重要途径。讲座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老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还可以请校外专家讲,可以在化工系举行,也可以面向全校,专题以发生的化学污染案例形式进行,如“伦敦烟雾事件与光化学烟雾”,介绍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国伦敦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预防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日本水俣病事件与重金属污染”,介绍在日本由于工厂任意排放含汞废水,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在体内累积,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出现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神经失常等症状,最终全身弯曲,悲惨死去。而且水俣病的遗传性也很强,要解除水俣病的影响并非易事,其它一些重金属如镉、钴、铜、锌、铬等,以及非金属砷,它们的许多化学性质都与汞相近,因此,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要杜绝含重金属的废液、废渣的排放。学生听后都深受触动,感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