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外体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训;外语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28-03
1 引言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任何教育系统内变革的成败都离不开教师这个因素[1]。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这也就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国家为此也出台了一些指导文件,许多高校从2001年开始也相继开展了相应的培训。
2 当前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调研相关文献,结合校本培训的实践,发现当前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确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2]。
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和重视不够 教育技术不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能力不是计算机设备的操作能力,不是PPT课件制作能力,不是常用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因为缺乏内涵上的准确理解,学校和教师层面对培训工作要么不重视,要么有偏颇。
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大多外语院校并未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纳入学校整体的师资培训范畴,这样一来,教育技术培训就缺乏基本的规章制度和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技术培训通常表现为一种补救式的、临时的、零散的、着眼于解决目前特定问题的措施。
培训的组织管理紊乱 据笔者调查,大多数外语院校仅由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关部门负责操作培训工作,缺乏教学、教务和人事部门的参与,受教育技术部门的“教辅地位”影响力不够和培训经费来源无法保障的影响,致使培训工作难以深入持久地有效开展。
培训内容与形式单一 对外语院校教师而言,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设计和应用。目前的培训在内容设置方面侧重技术层面,缺乏与实际教学及与具体专业的融合,忽视理念和素养的养成。培训形式以短期集训为主,多采用面授(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模式,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培训师资的局限 具有相应能力结构和基本素养的合适的培训者是培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3]。外语院校的教育技术培训目前以校本研修为主,担任培训讲师的基本上都是本校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部门的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因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积淀,要么缺乏外语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的过程历练,难以与具体的外语学科教学充分整合。
对外语学科教师缺乏研究 外语教学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教学,外语教学实践需要不断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化外语教学研究实际[4]。外语院校教育技术培训的对象就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实践者,这就要求在做培训的时候,除了要研究他们所属的学科范式,还要研究在这种特定范式下教师的成长困境。
后培训服务缺失 培训后的服务与激励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持续发展的后续保障,也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5]。在培训效果的评价和转化上,多数院校缺乏将培训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跟踪。由于缺失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技术支持、教学监督和跟踪服务,教育技术培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3 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与内容
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在外语学科教学和科研中自觉运用教育技术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参照《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6],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教育技术基本技能两大模块,其能力框架涉及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科研创新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能力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理论,也不是纯粹的教育技术技能,而是多个方面内容的综合。
结合外语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不宜过分强调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了解的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技术,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技术,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并且愿意为这种后果承担责任,以及将使用技术作为寻求问题解决及个人成长的潜在习惯。
经过几年的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斟酌和调整,从大的方面分成了5个模块,前面4个模块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第5个模块作为选修内容以满足教师的高阶需要及进行拓展。表1是四川外国语大学调整后的教学内容。
4 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组织、管理与评价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构成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动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践的不断推进,也在不断摸索、总结和发展。
将校本培训与区域培训相结合 校内联合人事处、教务处、教学院系等部门,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培训运行机制,如教务处负责协调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工作量及报酬,人事处负责参加培训教师的组织管理,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培训方案设计和培训工作具体实施等,并从人员、设施等方面积极为教师参加培训创设良好的氛围。
作为重庆市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之一,四川外国语大学除了校本培训之外,还根据市教委高教处和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委会的要求,开展重庆市范围的部分培训工作,尤其是外语学科教师的培训。根据培训实际,也会在全市范围内聘请相关的教育技术专家授课,也会选择性地组织本校教师学习市内其他培训中心的课程。
行政规定与自愿相结合 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在培训的起始阶段,学校采取的是教师自愿报名参与培训的方式,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现并不积极,效果一般。从2010年开始,由人事处牵头,以行政文件的形式对当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做出硬性规定。从实际实施的效果来看,广大教师对培训比较满意。另一方面也鼓励广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参与各种专题培训班。
按学科分班与按年龄分班相结合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科布局按大类可以分为文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其中文学又以10多个语种的外国语言文学最具特色。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语言学科与经管商法等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分班,形成不同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在同一学科内部,相对来说,年青教师的基础技能水平要高于年长者,所以分班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按年龄分班。
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经过几年的培训普及,针对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对培训内容以及组织形式进行了适时调整,比如分别举办有课件制作专题、教学设备使用与媒体技能专题、网络教学与网络资源专题、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开发专题等。同时,为了与时俱进提高培训水准,对常用软件的使用设有提高班,只针对某一项技能进行专门讲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参加。
讲授与上机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基本技能模块,将讲授、上机操练和答疑结合起来。为了照顾培训对象的精力和时间,培训讲师要对内容做精心编排,以典型案例贯穿始终。同时在上机实践课上,培训讲师、助教与学员结成对子,深入具体学科协助受训教师完成培训内容,并及时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教学评价与培训后服务相结合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明确的描述,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7]。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宜采用更为灵活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和现场表现。如将受训教师的平时学习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电子作品(教学片段、教学案例)等,面向小组和全校进行展示,并交流观摩。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培训后的实际教学应用效果并在培训后提供持续援助。
5 结束语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体成长的动力。近年来,高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逐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就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等,还都处于各自摸索阶段。必须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经过具体的实践探索,才能使培训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本文以外语院校的实践过程与思考为主线,抛砖引玉,也为文科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以宁,张海.略论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3-6.
[2]贾巍,樊子牛,罗丽苹.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177-180.
[3]徐恩芹,任立春.论合适的教育技术培训者[J].中国远程教育,2011(11):88-92.
[4]李艳,胡加圣.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62-66.
[5]孙祯祥,刘建新.教师培训后管理问题:以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管理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8):79-82.
[6]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解释与说明[M].2010:14-17.
为了进一步贯彻《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规范用人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行为,简化外埠在校生来京培训实习手续,现就外埠在校生来京培训实习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02年9月1日起,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商业、服务业(仅限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及餐饮)的用人单位可以为外埠学校代培在校生实习,并应当分别到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办理认定手续:
(一)在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办理《北京市外来人员就业证》的用人单位,到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办理认定手续;
(二)其他用人单位到单位所在地的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办理认定手续。
二、外埠学校应当为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中等职业及以上学校、学院。
三、进京参加培训实习的外埠在校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满16周岁;
(二)身体健康;
(三)有身份证和学生证;
(四)在校已完成一年以上理论课程的学习。
四、用人单位使用外埠在校实习生进京实习应当分别向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使用外埠在校生进京培训实习申请书;
(二)用人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外埠学校所在地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或教育部门批准进京培训实习的证明;
(四)外埠学校的资质证明;
(五)用人单位与外埠学校签订的培训实习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
(六)培训实习计划;
(七)外埠在校实习生身份证、学生证及学籍证明;
(八)外埠在校实习生 花名册。
五、用人单位与外埠学校签订的《协议书》中应当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实习期限、实习内容、实习生的生活费、生病、工伤、死亡待遇等内容。
六、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自接到用工单位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予以认定,发给加盖印章的《北京市***劳动保障局认定证明》(样式附后)。
办理认定手续不收取费用。
七、外埠在校生进京实习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实习期满,用人单位及外埠学校应当安排学生返回原籍。
八、外埠在校生进京培训实习期间,不办理 《北京市外来人员就业证》。
九、本通知不适用本市学校、本市在校生及在本市学校就读的外埠学生。
十、凡未经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认定的用人单位,市、区县劳动保障局可以视同该单位使用外地务工人员。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责令清退使用的外地务工人员。
十一、原北京市劳动局印发的《关于用人单位接收外埠在校生来京培训实习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就发[1998]117号)同时废止。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整体情况,更好地发挥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育人作用,全面推动我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市妇联对全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层层摸查,对我市的儿童少年活动阵地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概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建办儿童校外活动场所,为全市儿童少年提供了很好的校外活动阵地。主要有:
××市图书馆。2002年,市委市政府拨巨资在石梅广场建了一个占地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设计藏书容量80万册,阅览座席800个。该图书馆分为书借阅处和少儿图书借阅处,许多中小学生都办了借书证,前去阅览,同时也开展少儿艺术培训。各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均可向学生开放,程度有所不同,教育局要求各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向学生免费开放,各学校均有落实。这些都是儿童少年校外活动的有利补充。
××市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是儿童少年校外教育的主要场所,1999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1850m2,建筑面积4800m2,拥有各类大小教室和少儿剧场。现有专兼职教师60多名,其中5名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开设美术、书法、器乐、舞蹈、棋艺、跆拳道、武术、文学读写、英语等专业,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比赛、知识竞赛、专业展览。
虞山少年宫,现有建筑面积1800m2,开设科技、文艺、体育、学科四大类20多个培训项目,年平均培训少儿10000多人次,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兼职教师100多名。为儿童少年很好的校外活动场。为了让××市儿童少年有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场所,建筑面积20000m2,投入6000万左右的××市青少年宫已列入市规划。
另外,电影院、公园也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市有京门影城、虞山大戏院、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尚湖公园、宝岩生态观光园、赵园、曾园、燕园、亮山工程等,还有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翁同和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古琴馆、评弹馆和庞薰?美术馆等,儿童少年在学校组织下或利用假日常去活动。
除政府财政支持的这些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外,还有虞山业余艺术学校、小青松培训中心、塔前业余育人学校、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上海汪齐凤芭蕾舞学校××雅典娜分校、东方音乐培训中心、小哈波外语培训学校等10多处社会力量兴办和个人主办的培训学校,都是儿童少年校外活动的有力补充。
除上述列举这些培养儿童少年素质全面发展场所外,目前全市共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个、德育教育基地30个、法制教育基地25个、健康教育基地1个、科普教育基地13个、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基地4个、劳动社会实践基地46个、社区健身路径20多处,这些场所也是儿童少年校外经常活动的地方。
二、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为数不少,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与先进地区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相比,还存在差距,与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比,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场所数量、规模不足,在布局和结构上不平衡。××市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规模还不能满足全市18万儿童少年的活动需要。有些场所没有充分发挥出教育功能,如一些学校的阅览室、电脑室、运动室等。市级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建成率太低,乡镇、街道尤其是社区的儿童少年活动场所较少。无法形成市、镇、社区三级儿童少年活动阵地网络。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活动的地方太少。
2、经费和投入不足,活动场所功能和设施不完备。从目前我市现有各类教育基地和文化活动场所来看,属市直接投入建设和管理的比例不高,除图书馆等大的活动场所外,大部分场所和设施都是单位自建,并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尤其是社区内的活动场所投入太少。现有活动场所的设施添置、损坏维修、场地拓展因投入有限无法及时维护和更新,一些儿童少年活动场所的资金只能应付日常开支,难以对现有的设施和功能进行更新换代,更谈不上有较大的发展。
3、校外活动项目不全面。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应该包括科技、艺术、体育以及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由于我市儿童少年活动阵地自身条件限制和指导思想的原因,所以活动场所的活动项目一般主要集中在艺术类的教育和培训。而科技类、体育类、技能类、思想品德类(心理类)和社会类等的活动项目比较少,不能适应儿童少年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4、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体制不规范。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各种专门的儿童少年活动场所,诸如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一些属于公共设施的图书馆、体育馆等,也没有真正为儿童少年提供更多的方便,免费的活动场所屈指可数。而且这些场所又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很难统一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对儿童少年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上,往往形成职能管理和治安管理的脱节,造成管理和处罚上的漏洞。
三、关于加强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加大对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搞好儿童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争取将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规划。儿童少年教育工作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心与支持,尽早规划,尽快实施,力争三至五年内建成一批市、镇、社区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结合城市住宅建设以及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在社区内大力开辟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建立社区儿童少年服务中心。特别是中心集镇一定要建有一处以上儿童少年活动场馆。逐步形成以市青少年宫为主阵地,以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儿童少年实践基地和社区、镇村活动场所为延伸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市、镇、村(社区)儿童少年活动网络。原创: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的投入。由于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所需资金较大,仅靠社会捐款和部门筹集建设是十分困难的,必须依靠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希望各级政府广开渠道,筹集资金。比如可以增加彩票发行额度,发行教育彩票,吸纳筹集资金,专款专用于儿童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快各级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可以采取财政投入新建扩建、改建和利用现有房屋设施三种方式建设市、镇、社区儿童少年活动阵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同时,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给予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包括新建)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予以优惠,捐献部分准许全额扣除。
二是严格管理,保证现有活动场所的充分利用。政府投资的文化体育场所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低费甚至免费向儿童少年学生开放,切不可挪作他用,或对外出租。中小学校要全天对本校学生开放图书馆、语音室、实验室、电脑室等活动场所和设施,图书馆、体育馆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注意把握好关系,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校内外结合,就是把校内的现有设施建设和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相结合。校外教育不一定场所都在校外,可以因地制宜,校内外结合;二是新建和现有设施的完善相结合;三是建设、维修相结合。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政府所拨付的专项资金使用应通过联席会议进行讨论,要规划好、统筹好、使用好。
三是完善措施,提高校外活动场所的教学质量。
一、各学校高度重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
一是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办学行为的监控,确保办学行为规范;二是召开教师会,组织学习教育部、省市县教育主管部规范办学行为有关规定,强化教育教学工作管理,落实《规范》措施,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三是利用校园广播站、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规范办学要求,获得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四是各校认真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对减负工作、有偿补课行为、招生行为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形成自查报告,于6月17日前报送学区办公室。
二、中小学减负督查情况
1.各学校按照《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设置课程,无侵占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学生文体活动时间、缩减学生休息时间情况。
2.各学校对各年级、各科作业布置,作业量、作业难度、范围提出了要求,建立了作业、考试备案制,对各年级、各科作业量、作业形式等存档备案;
3.各学校无违规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学科竞赛、考级活动情况,无违规以各种形式宣传炒作高(中)考升学率和高(中)考状元情况,未发现公布考试成绩排名情况。
4.各学校认真执行“一科一辅”规定,无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情况。
5.各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重视家校联系,认真宣传得党教育方针和规范办学行为规定,不存在向学生施加过重的心理压力情况。
二、严禁有偿补课督查情况
各学校无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情况,无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行为,无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情况;没有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情况,没有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情况,没有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情况。
三、规范招生行为督查情况
辖区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均严格执行划片招生,严格执行招生收费有关政策情况;各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七公开”。
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督查情况
一是各学校通过清理和摸底服务范围内未发现有校外培训机构;二是各学校采用校会、班会、家长会、发放宣传单形式等形式向学生、学生家长广泛宣传进入无证、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学习的危害,努力做到让学生、学生家长对违规办学机构说“不”,有资料可查。三是各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无教师私自办补习班、校外办和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课现象。
问题与不足
1.按照《绵阳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修订)》中的要求,周课时总数一、二年级为26节,三至六年级为30节,但因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如果提前放学,学校和家长担心学生的安全,为了放学时间同步,各学校一、二年级增加了四节课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活动。
2.个别学校本期教师结构矛盾较突出,无专业的艺术、体育教师,艺术教育、体育活动开展存在困难,如前锋学校。
3.个别家长、教师有减负与提高学生成绩有矛盾的认识还未改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
一、整治范围
全镇范围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
二、整治重点
1、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重点整治寒假期间未停课的办学行为。
2、从2021年1月30日起,全镇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停止线下一切教学活动,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线下聚集活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的监管,成立由镇指挥部牵头,教体、公安、消防、卫健、人社、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对我镇各街区的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督导。
2、对未停止线下教学活动影响恶劣或存在其他严重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的,依法责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对防控不力、漏报瞒报、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对其举办者或主要负责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要求各中小学通过微信群、QQ群、寒假告家长书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展假期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生命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家长提高防疫意识,倡导网络探亲访友、社交距离“一米线”、公筷公勺文明餐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形势,提高网络谣言辨别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四、工作要求
1.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凡在寒假期间线下开课的,办学场所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坚决予以取缔。
2、专项整治督导行动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进行巡查并形成书面报告。接到相关举报件后,要迅速安排力量查处,并形成调查处理报告;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专项行动的工作实效。
本论文为课题结项:课题级别:衡水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衡水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jg2014027。【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结合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就课程设置、实践基地、指导教师、课余体育社团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我国师范类院校与体育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需求为标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为重点,以服务地方为特色,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如何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1.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途径,其中课程设置是核心部分,学生能力是目标,根据衡水学院专业课程现状,建议采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三位一体”是指:课堂教学-课外练习-校外实践。课堂教学的讲授过程中以各学科基础知识为导向,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能够模拟情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课外练习是指学生在校内利用业余时间就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模拟练习的过程,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模拟练习、教师点评的过程。校外实践是指通过学校平台将学生推向社会,为社会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的数量与质量
目前根据衡水学院社体专业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分为三个培养方向:俱乐部健身教练,体育市场营销与管理,少年体育健身培训。我们目前的现状主要集中在俱乐部健身教练方向上,并且此方向实习基地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建议增设经济较发达省市区的健身俱乐部,增加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在体育市场营销与管理,少年体育健身培训上目前还没有实习基地,所以我们要增设这两个方向的实习基地,比如:体育传媒公司、体育用品,还有一些体育的培训学校,青少年培训中心等等。根据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在校生的人数,就三个方向列出实习基地名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实践基地,并形成校企双方对学生的监控体系,保证实践的质量为解决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3.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遴选
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主要是负责指导学生课外练习和校外实践的主要成员,根据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三个培养方向和教师所学专业方向来进行分组,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5-10人,社会指导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实习的目标和计划,指导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查,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及时进行评定。因此,要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应具备丰富工作经验、较强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指导教学学历,其专业研究方向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范围之内;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等遴选条件。
4.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活动的参与情况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接近社会,与社会衔接的专业。在学校参加社会活动是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且得以锻炼实践能力。然而这就需要在社会活动的参与情况建立一种评价体系,来约束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根据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级别的不同建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尝试和探索,也是不断完善理论、升华理论的重要渠道。但是实践教学由于环节多、周期长、分散性强、可控性差等特点,从而导致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就起不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实践教学也流于过场,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这是由于对实践性教学认识不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课程教学要求严格,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环节也仅仅停留在“认识状态”,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即要及时的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来督促教师、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这样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余体育社团的建立
衡水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建立相对于社会活动而言,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根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选择方向或学生的兴趣,按照班级、按照性别、按照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建立的课余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充分的进行锻炼,进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课余体育俱乐部还可以通过比赛、竞赛、表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潜质,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魏晓芸 张海燕 单位:衡水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2]李克建,王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探析[J].体育研究,2014,24(288):112-113.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中小学生 机制 制定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47
学校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事业接班人。可是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终日不见太阳,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对身心发展极其不利。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一直重视学校的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运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不断增强身体素质而实施的一项全国性、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一、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一)关系到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学习生活,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旧社会,中华民族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体弱多病,人称“东亚病夫”。国家没有自主,人民饱受欺凌。只有一代代后辈身强体壮,勇往直前,才能建设好、发展好社会主义,继往开来,走向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数学校在升学的压力下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学校领导只看重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发展指标。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肥胖,运动技能不足,防病能力下降,心理素质差,意志薄弱,贪图享受,缺乏吃苦精神,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可以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帮助学生养成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这对人的一生发展是多么宝贵。
(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学校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加强锻炼,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健康体质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影响到家庭和社区。学校要担当起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责任,从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运动比赛,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氛围,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内外开展的长效机制
(一)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
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和社会各部门(如团委、体育局、宣传部等)体育工作的统一指导和部署,促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政府要定期组织好区域内的大型体育活动,做好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实施好“蛋奶工程”和“伙食补助”,做好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加大对学生重大疾病的补助力度。
(二)学校要经常教育学生自觉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学生是在长身体的时间,更应该加强运动,把身体锻炼好,为自己的一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他们狭隘的“唯成绩论”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从我做起,自觉锻炼身体,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
(三)学校要落实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落实经费、场地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等情况,动员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帮助残疾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参与学校体育运动。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不占用、不挤压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诋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成效,是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常态。
(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没有学习就不能进步和发展。学校要鼓励教师自学,并增加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在进步,新的体育项目层出不穷,培训可以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五)挖掘体育资源
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道德的主阵地。广大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体育活动,鼓励走出学校,鼓励自制体育器械,鼓励自编教材。农村地区可以用石头做杠铃,用木箱做山羊,用自然河道做游泳池,用大山开展爬山。
(六)发挥社团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社团、体育运动兴趣小组的带动作用,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并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以赛促训,多出人才。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学校要开放体育场馆,支持体育社团或兴趣小组外出参加校外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莫过于给与学生成功的体验,体育运动也一样。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 ,是对阳光体育运动最好的宣传。
(七)做好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睡眠时间充足。 人的健康水平与睡眠的质量、时间有很大关系。睡眠时间充足,学生个子长得高,精神状态好。六年级、九年级、高三年级要保证最低睡眠时间,不能因为考试升学影响了健康。寄宿制学校要在两饭后开放宿舍楼,允许学生适当休息。
2.“办好学生灶”,提高学生伙食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疾病预防教育、预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大学生灶的检查指导力度,做好“蛋奶”和“伙食补贴”的按时按量发放,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教室卫生,定期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定时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加强眼病预防、传染病预防、预防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伙食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检制度,加强对学校医务室的管理,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3.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或项目),促进更多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教务处要做好控制学生作业量的工作,统一作业标准,不给学生加重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办春、秋两季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学期再安排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到周周有训练,月月有活动。
1.大力推进城乡校外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对农村校外教育的投入,依托乡镇中心校建设完成了于家务乡中心小学、梨园镇中心小学、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和台湖学校4所青少年校外活动站;另外,通州新城博物馆和通州区体育中心的建设项目即将启动;在迁址新建的永乐店中学用地范围内建设一所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方案通过审批,这些场所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大型活动场所的不足。
2.整合社会资源,坚持校外场所公益性原则
23家区级大型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中国民兵武器陈列馆、北京国际图书城等14家免费开放,其余场所半价开放。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参观考察、科普教育、劳动实践、素质拓展等活动,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的校外活动需求。
区科协联合区教委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数字生活技能大赛、自然知识竞赛、科普互动展品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全国科普日、科技辅导员培训等活动。
马驹桥镇组织参观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河北、山西、四川、山东、陕西等地的皮影作品,领略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3.建立机制,促进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
区教委把校外教育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计划,规定了具体学时,并把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每学期的成绩都登入通州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将学校开展各级各类课外、校外活动情况作为评选通州区中小学体育、科技、艺术、课外活动先进校的重要评价指标;制定《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试行)》、《通州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通州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这些方案为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依托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搭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结合、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链接的桥梁。组织了400余场次30余万人次参与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学校和资源单位密切配合,研讨资源利用,共同开发基地课程100余个,优秀教师案例分析、视频活动课例在全区推广,上千份学生活动作品、感悟体会、实践活动手册在校园展出。
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优势资源开展下校活动。合唱、民乐、书画等艺术社团和模型、无线电、机器人等科技俱乐部每学期制定下校计划,目前已固定深入11所中小学校开展辅导活动。这一活动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欢迎,成为校内外衔接的良好纽带。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下面我就息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的运行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汇报:
一、中心基本情况
息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是2006年元月份批复的2005年度省级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项目,是息县唯一一所校外教育机构,隶属于息县教体局。中心大楼于2008年11月份竣工,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其中,省体彩项目资金用于土建120万元。2009年省配发了60万设备,2011年投入运行。活动中心位于息县北大街北段,与县三高相邻,占地面积为13376平方米,由综合楼和室外活动场所两部分组成。主体楼四层建筑面积为2231平方米。主体楼内设图书室、科普室、乒乓球室、美术室、书法、舞蹈室、多功能厅等培训、活动场所。活动中心目前拥有在编管理人员3人。
二、工作运行情况
1、明确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中心始终坚持以贴近和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县青少年儿童,以培养兴趣、挖掘潜能、拓展才艺为教育理念,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娱乐活动为主要途径,坚持一手抓好公益活动,一手抓好特长培训,逐步实现“一年达规范,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五年出成果”的工作目标。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中心良好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为保障中心工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员管理制度》、《息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全管理制度》、《青少年活动中心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及各培训室管理制度等二十几项管理制度,还明确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职责》、《青少年年活动中心办公室职责》、《青少年活动中心兼职教师职责》及各个培训部职责等十几项职责,遵从以上规章制度,中心规范管理,逐渐朝着健康正规的轨道发展。
3、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
采取名师效应措施,从全县教师队伍聘请了一批德才兼备、技艺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活动中心的兼职辅导员教师,开设了、美术、书法、舞蹈、乒乓球、科普等兴趣特长专业,并与每位辅导员签定了协议书,定期召开兼职辅导员会议,要求每位辅导员以中心为家,服从中心的管理,遵守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树立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快乐育人的理念,为广大青少年的艺术专业特长发展尽最大的努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中心知名度
通过发放宣传单、到学校宣传、建立网站、定期简报、电视台报道传播等方式,向社会宣传息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功能及性质,并通过活动汇演等方式提高中心知名度,让中心深入人心。每到假期前,中心全体教职工放弃休息时间,到广场、小区及城区各个小学进行宣传,共计发放宣传单50000余份,小型演出三场,让广大家长、学生了解活动中心校外培训的特点,同时做好学生、家长的参观咨询工作,广泛征求意见,探寻百姓需求,找准校外培训市场。
5、坚持公益性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活动中心始终坚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面向青少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在课余及假期为青少年开放,为他们提供游戏娱乐的场所,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的需求,常年免费开放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并发放学员证。截止目前,已接待全县青少年近万人次。
另外,活动中心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精心策划和组织思想品德、文化艺术、科技实践、游戏娱乐、体育运动等各类公益性活动等,2009年机构成立以来,开展了“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我讲书中故事”儿童故事大王演讲比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百名少儿现场绘画”活动、“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主持人大赛、“红领巾读书月”活动、“祖国发展我成长”、“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国学大讲堂”活动、“快乐童声”少儿歌唱大赛、“智力七巧板”比赛、“快乐妈妈读书会”等丰富多彩大小型公益主题活动近30余场,丰富了全县广大青少年的课外生活。
6、培养青少年兴趣特长,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中心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开设不同类型的专业兴趣特长班通过兴趣培养,发挥孩子们的特长,陶冶情趣,奠定志趣,为孩子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中心特长培训班首期开班,共开设了美术、书法、舞蹈、科普、播音与主持、乒乓球等专业特长班。中心要求各个辅导员老师提前备课,因材施教,不仅要传授给孩子们专业特长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尽量给孩子们提供锻炼的小舞台,锻炼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至今,活动中心已培训十期,共计培训学员3000多名。中心保证给每个孩子发展的空间,每期培训都会有汇演和汇展,为孩子们展示才艺,提高自信提供最绚丽的舞台。
三、运行经费及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08年、2009年、2010年工收到运转经费30万元,用于中心日常运转,包括:举办大小型公益性活动,组织单位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中心水电费、网络费、办公室各项用品开支、添置设备等。2013年收到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共50万元。2013年收到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共50万元。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县校外活动中心实际情况,我们对此项专项资金进行了合理利用,其中:活动中心开展非营利性公益活动使用资金8万元;活动中心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使用资金7万元;添置空调,更新、添置各培训室设备等使用资金20万元、大楼亮化、维修维缮室外围墙、室外运动场地等使用资金15万元。
至今,还有81万元在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项目资金的通知》(信财综【2013】4号)文件)
四、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特长教师,给开展公益性活动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