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1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关键词:德育;构建;和谐教育;三位一体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1.和谐教育的特征

1.1和谐教育具有智育与他育相结合的特性。教育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作为重要的目的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重申了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德育是保障,智育是基础,体育是条件,心育是关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有不少的学校是只抓智育而忽略其他的。抓好智育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抓好智育就要认真研究智育规律,遵循智育规律,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各类层次学生智慧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还应当抓好德育、体育、心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要通过教育使得学生积极向上、身心健康、能辨真假、能知善恶、能鉴美丑、热爱劳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1.2和谐教育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过程。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过程。科学加人文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科学素养教育尚还做得不够,人文教育也亟待需要加强。和谐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或整合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更为完整和完善。

1.3和谐教育是方法和艺术的统一。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讲求艺术,艺术地进行教育,才能焕发师生的热情、师生的感受力、师生的创造力。单纯地讲求方法会走到技术至上的羊肠小道上去,单纯地讲求艺术会撇离科学育人的轨道,只有坚持方法加艺术,以方法为基础,艺术地实施教育,才能有教育机智、教育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方法加艺术使教育不仅成为一门奥妙无穷的科学,更使教育成为一种魅力无穷的创造。这也是和谐教育美之所在。

1.4和谐教育是共性与个性共存的多元化格局。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个性要求。受教育个体除了遵循社会要求之外,又由于其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趋向。尊重这种要求和趋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和谐教育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是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统一。

2.在德育工作中构建和谐教育美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想目的,只有通过“和谐发展”才能逐步达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当通过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将知识、能力、人格最大效率地转化给受教育者。和谐教育是重视整体性的教育,要做到和谐,应当坚持:①学校本位;②师生主体;③办学民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层次:①师生协同,生动主动;②整体优化,重视创新;③发展个性,五育并重;④三位一体,持续发展。其中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关键。

2.1建立协同民主融合的师生观。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2.2在创新的过程中寻找和谐教育美。处理好教育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注重了继承,忽视了创新,或者是注重了创新,而忽视了继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说反对“应试教育”,有的学校干脆把严格的学业考核也统统看作是“应试教育”了,因而取消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评价,致使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被大为弱化,考核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没有了,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课堂开始混乱,学校管理开始混乱。这其实是忽视了继承,而创新思路也不正确。因此,在和谐教育中必须做到继承和创新二者的结合。

2.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学生个体的发展层次是存在差异性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应该存在一刀切的工作思想和作风,必须针对每一个学生采取有效的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否则既容易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精神生活能力与个性自由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其实质在于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谐德育就是要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德育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使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德育的传输、内化和巩固功能。“五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第2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及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大家普遍认识到,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战略重点由物质、资金的投入转向对人才的投入。在战略发展目标上,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各国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质量,而且重视智力质量,注重品质的培养,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强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面向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实现现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搞好了就能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生源。

基础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学生奠定离校后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

它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点。青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一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把基础教育搞成单纯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应该搞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因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应试教育也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创造条件;三是基础性,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生长点;四是时代性,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是综合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六是层次性,它使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搞好这场革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快课程改革

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建立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教材偏深、偏难和辅导材料繁多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满堂灌”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留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充分发挥毕业会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p#分页标题#e# 5、完善政策导向

一是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现在考大学就是转户口、端铁饭碗的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户籍制度。二是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

6、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要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决摒弃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一、片面、静态的评价标准,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估手段和技术,将中学的合格率与升学率分开,并在评价上脱钩,建立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与运行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运行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

第3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一、学校专门教育

中国现行的学校成人教育形式是面向社会,招收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学历水平的社会成人。同时招收的学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本科或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二是高级技工学校,有些地方称为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着重培养提高生产一线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增长实际工作能力、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操作难度较大的工艺过程为主,进行工人技术等级规定的高级技工的应知、应会教育。从学习形式来说,有脱产、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学)和函授三种。

二、社会就业训练机构

就业训练机构是目前中国为帮助一般成人求业者开发与训练职业能力而设立的教育训练基地。中国专门的就业训练机构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按照规定,就业训练中心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能力训练与开发的实体,而不是管理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为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服务,并承担劳动部门赋予的其他就业训练任务。在就业训练中心接受就业培训的人员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重要成分。

不论上述哪种教育形式,在培训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还需着重培养被培训者的职业素质。因为人作为一种有生命和高级思维能力的特殊资源,其有效性或价值,不仅取决于年龄的高低、体力的强弱、性别的差异,更重要地取决于其智力的、技能的、心理的和道德素质的高低。而职业素质就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虽然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就职业素质的内涵来讲,它主要包括社会成人的身体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及心理素质。

1.身体素质的准备

身体素质指体质和健康(主要指生理)方面的素质。主要是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运动器官的特性。身体素质的准备主要通过体育锻炼。

2.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准备

知识素质,主要是指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文化修养方面的素质。能力素质主要是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等。学习和创新是个人价值的另一种形式,能体现个人的发展潜力以及对企业的价值。就像同样的物质基础,由于结构不同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属性一样,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足够的能力,很难在职业岗位上有所建树。知识结构奥妙无穷,人的能力千差万别,不同的职业或同一职业的不同层次,对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也不同。

3.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的准备

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的准备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交适应是后天培养的个人能力,职业素质的另一核心之一,侧面反应个人能力。

4.政治思想素质的准备

政治思想素质,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信仰等方面的素质及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思想素质受客观环境等因素影响,如家庭、社会、环境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协作观念等,而不仅仅从智力因素来考虑,因为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的活动效率及其创造力不仅仅取决于知识与能力,也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信念和意志品质。

5.心理素质的准备

心理素质:指认知、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心理素质,很多知名企业都通过拓展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信任关系。

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素质优良的成功者,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面对现实从容不迫;第二,兴趣广泛;第三,有控制外界事物的能力。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就业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心理素质较差的人,面对挫折常常会引起焦虑、压抑、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等消极行为,甚至对前途感到失望,以至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用一串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那么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社会环境,确保心理健康、心态平衡?一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事情,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不断地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创立新目标,并为之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

(3)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4)积极交友,宽容待人。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从而得到启发、疏导和帮助。通过交往还可以开阔心胸,增进理解,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此外,正视现实,正确对待挫折,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维护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成人教育[Z].百科名片.

[2]黄明涛.16节职业素质课[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

[3]就业训练中心管理规定.劳力字【1991】13号.

第4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通专结合 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再次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折,也是理性回归,高职院校当下应积极应对这一转变。

一、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更事关高职教育大局。近几年,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合理、适时的一面,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且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提高,职业岗位不断分化,新职业岗位层出不穷,需要大批技术型人才。2005 年,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 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时简称“高职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包括部分技能型人才。匡瑛和石伟平在2006年就认为“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我国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以技术人才为主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这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真正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选择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范式。根据美国的经验,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经历了知识型、智力型、道德型和学习型的转变。高职院校不仅要给予学习者“以何为生”的技能,还要提升学习者“何以为生”的智慧。技术仅仅让学习者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但智慧却能指导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它的教学性,在于通过教学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教化其精神,陶冶其性情。

二、“通专结合”: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根据对新时期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季诚钧认为通识教育有三种不同的使命,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三种不同的关系:第一种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两者为并列概念;第二种是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逐步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第三种是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必须入于知识教育之中,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张寿松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定语,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有本领的人”“有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独立的人”“情感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它们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作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人”或“全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一个人所应接受教育的两个方面。为纠正高职教育狭隘的过度专业化倾向,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共同构成高职教育的全部,教育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下简称“通专结合”)是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

三、“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人格与技术相结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或总要求,它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人性因素的要求在上升,道德、情感、文化、价值、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经向人格品行取向发展。相对于单纯的专业素质,企事业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因此,高职教育培养技术人才,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位和价值追求,使其成为人格健全、技术高超、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才培养内容:通识与专业相结合

人才培养内容开发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内容深度方面,应集中精力学好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内容广度方面,要涉猎相关学科,获得宽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校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的项目,产出课程、教材以及授课方式等。通过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应该遵循学生职业技术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构建起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三个模块之间不是各自割裂,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必修课是核心,限选课是个性化,任选课是拓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专业课程内容与通识课程内容结合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将通识教育内涵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深层次渗透。在专业课中要融入艺术与美学方面等人文知识,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克服过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甚至对立的缺陷,还原知识的整体性本质。

(三)人才培养途径: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三者相结合

1.课堂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和情境认知规律的特点,进行项目式、任务式和科研参与式的教学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隐性知识。通过教师的垂范,学生从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它的滥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技术只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技术的使用完全有赖于人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包括技术知识与创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关心人类前途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发展的使命感。

2.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珍惜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 。丰富的实践体验来自于多类型、多途径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能力和健全人格提供了良好平台,既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突破口,将通识教育全面渗透到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做人与做事的品质。在实践体验中,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实践:一是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研发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学习,获得研发经验,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技术热情。二是企业实习。企业实习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途径。三是社会实践。安排学生有组织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广泛接触中认识自我和社会生存的价值。教育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要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学会处理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3.环境熏陶。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既是教育环境,也是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具有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愉悦作用。王义遒教授形象地说:“大学是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大泡菜坛子’。”环境的熏陶作用是指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有利于提升人文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和提高文化品位;环境的激励作用是指具有优秀的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折射出学校传统、思想和精神,培植出师生的内心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促进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环境的导向作用是指校园物质文化是无声的教育导向,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环境的愉悦作用是指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心、愉悦及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技能人才,顺应了当前我国新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迎来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技术人才培养关涉技术学和教育学,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技术,才能寻找到高职教育的特殊问题及答案。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本科院校的二级技术学院和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有一些尝试,但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并不多,还需高职教育界的同行大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技术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J].职教论坛,2002(17).

[2]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3]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4]杨金土.关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5]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6]熊华军.美国大学技术人才培养观的嬗变[J].大学:学术版,2010(2).

[7]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8]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9]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10]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7(3).

[11]周远清.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5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关键词:农民;职业教育;劳动力;农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20-04

一、农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安徽省阜南县现有农村劳动力815 576人,2015年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的有六十多万人。农村劳动力不再仅仅是农业劳动者,相当一部分已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的职工。因此,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业的现代化涉及的因素很多,而人的知识化、专业化是最根本的因素。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农民与之相适应。即使在现阶段,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实用农业增产增效的普及和推广,也都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 11.63%,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因此,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左右。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每年年均要提高户籍城镇化率1.3个百分点,每年要让1 600万没有获得城市户籍的人成为户籍城市人口。上述规划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W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1]。在阜南县815 576农村劳动力中,剩余劳动力约有48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很多,农民的职业教育素质是决定转移规模和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农村劳动力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有助于他们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实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流动。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够使农民开阔视野,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主动性。从实践上看,一方面,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据统计,2015年,在阜南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比平均值低20.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4%,分别比平均值高23.1和3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较高。据阜南县统计局的问卷调查,2015年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接受技能培训的占55.3%,高于农村劳动力总体技能培训水平40多个百分点。因此,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政府服务农业的基本职能

WTO主要成员国都将农民培训作为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对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以及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获得经营农业的资格。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而美国不仅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还在农村广泛开办培训班,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2]。因此,县委、县政府要利用好阜阳市唯一一家科普基地――阜南县委党校这个平台,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职业教育水平,这既是政府服务农业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政府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和劳务两个方面。不论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是增加劳务收入,都与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据调查,不同文化程度农户的家庭收入是不同的,农户家庭收入和转移劳动力劳务收入水平会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同时有关资料显示,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加明显[3]。因此,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执业能力,激发农民的创造力,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

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转型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农村城市化使大批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转移;二是规模、效益、特色、有机农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农民职业教育面临两大任务:一是适应农村社会转型需要,开展农民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培植农村专业农户和骨干农民,防止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妇女化、弱质化。农民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农民的社会化终身教育,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服务。

要着力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各类农民职业教育机构应相互沟通,分工协作,构建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具体包括:一是农业系统中的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承担高、中、初等农业职业教育,普及性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同时创造条件开展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教育系统中的农村普通初中和高中,通过“3+1”“3+X”的形式,植入职业教育内容,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农村青年开展职前技术教育和培训;农村职业中学应主要面向“三农”,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技工学校在面向城市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更多地承担农民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四是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五是县委党校要充分发挥阜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这个平台,围绕技能、转岗等职业教育开展培训。六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应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七是村委会、村民小组等农村社区组织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事业,主动承担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职能。

三、农民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农民职业教育机制

农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涉及农业、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等多个政府部门。完善农民教育机制,一是领导机制,可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由农业部门协调实施。二是决策机制,可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对各自承担的农民职业教育职能提出意见,由农民职业教育的领导、协调机构进行统筹,确立农民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权威性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由有关部门分头组织实施。三是执行机制。政府部门制定的农民职业教育规划应由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有资质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实施,所需教育培训经费除农民个人合理负担外,应由政府财政解决。有关部门对教育培训过程要进行严格管理,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追回经费。四是加强部门合作。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中学开展的职业教育,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积极参与,在师资、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帮助。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在教学场地、生源分流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调动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农民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农民认可不认可、接受不接受,是评价职业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准。

调动农民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首先,要选择农民需要的教育内容。当前主要是效益、特色、生态、观光农业及有机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进城务工岗位技术等。

其次,要选择方便农民学习的教育形式,教育培训地点要尽量贴近农民,最好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劳动力转移输出相结合。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一种打破时空限制、深受农民欢迎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在普及农业技术,实施农民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农民职业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其作用。

再次,要建立必要的制度规范,包括对教育机构的收费、质量的规范,转移就业的规范,对农民参与学习优惠待遇的规范等。特别要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对实行就业准入的工种要加强检查和监督。

最后,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有关调查显示,农业科技培训中有偿服务的障碍度为0.887。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农民普遍认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在遇到问题时才想到学习技术。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在求职碰壁后才走进技能培训班[4]。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职业教育机构要开展广泛的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宣传,提高农民学习职业技术的积极性,使未来的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与其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实用技术。

(三)推动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关于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律规定,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规定中。由于这些规定过于原则化,很难在实际中贯彻落实。近年来,农业部、教育部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农民职业教育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由于农民职业教育涉及关键的投入问题,具体贯彻时往往是层层发文件、层层难落实。因此,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必须有国家权威的规划或政策作保障,最好能有专门的法规加以规范,使农民职业教育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道路。

(四)多渠道增加农民职业教育投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教育的投入”[5]。农民职业教育是政府的一项基本社会职能,属公共财政负担范畴。增加农民职业教育投入,一是要把农民职业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教育培训规划确定资金规模。二是教育部门征收的教育事业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应当切出一块用于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项目等。四是应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联系生产和经营活动,出资开设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班。五是应支持农村社区组织,如村委会、村民小组等,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资金,自行组织开展互的教育培训活动。六是应鼓励社会机构捐资支持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事业。七是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税前列支农民工培训经费。当前,农村普通中学的“3+1”职业教育培训、农村职业中学的教育资金是由财政保障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经费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就无法在农村中培养一批热爱农业的骨干农民,农业劳动者老龄化、妇女化、弱质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严重。

(五)切实加强对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民职业教育牵涉面广,重在社会效益,组织难度大,需要必要的政府投入,因此必须加强领导。一是要建立权威性的领导协调机构,由党政分管领导一起抓,农业部门总协调,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部门参与支持。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农民职业教育状况是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常规的官方统计数据都未涉及这方面的分类统计。因此,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状况的统计调查,为制定农民职业教育规划、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三是要制定权威性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规划,既要考虑农民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政府财力的承受能力,不图形式、不急功近利,做到目标明确,便于操作。四是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农民职业教育纳入各级政府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基本任务进行考核,增强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陈龙珠.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r业大学,2013.

[2]S祖琴.加强农民工社区建设教育的措施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5(24):150.

[3]张慧敏.关于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1(12):11.

[4]商学芳,姜卫良,郑世英.关于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67.

[5]全.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使命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教育,2014(12):26-27.

Farm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Funa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ZHU Jin-hong

(Party School of FuNa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Nan Anhui 236300, China)

第6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大投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建设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市场管理不够规范,这给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带来了诸多新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规范市政建设市场,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一、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

①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做到责、权、利的统一,质量工作没有计划、缺乏目标,未形成全员努力,劲往一处使的局面;②监理单位监督把关不严;③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 ④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

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1、基础工作

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始,这些基础工作需要在公司管理层的大力倡导下,踏踏实实做好,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1)质量教育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公司的员工质量教育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抓起:①增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②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和培训要结合员工的专业工作特点,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训练。

(2)标准化工作

做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②全员参与;③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技术。

(3)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责任制,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对象、业务来制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制,一定要从本公司的实际出发,任务和责任应尽量做到客观合理以及具体化和数量化,以利于执行和考核。

2、实施工程过程管理

(1)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对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尽早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便于下一阶段施工过程的进行。

(2)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施工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管理系统。这一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组织好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施工工序的质量评定和最终质量评定工作;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组织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

三、政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可以依据“T0c”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管理的理论和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地分析,明确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的内容如下:劳动主体的控制,劳动对象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

四、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几点要求

控制是一定的主体,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对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计划、监督、检查、引导和纠正,使其处于稳定状态的连续管理行为.所以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已由工程承包合同或任务书所明确规定。为了实现总目标还必须有许多分目标,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步骤,例如为了达到某项城市道路工程的优良,就必须要达到各种预埋管线工程、路基工程、基础工程、路面工程等分项工程优良,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工程的优良。所以在明确整个工程的质量目标后,项目经理部在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目标为依据,对实施工程过程中的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制定保证实现目标质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济的计划、措施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

(二)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有了计划和标准不执行,施工中只凭经验和想当然,工程质量的控制就难以掌握。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不自觉的行动为自觉的行动

五、落实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的主要措施

1、确立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目标

确保市政工程地基、主体结构和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质量和施工安全;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合格率应达到100%;努力推广和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提高市政建设工程水平和精细化施工水平,打造一批市政精品工程;市政施工现场从业人员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市政工程不发生二级以上死亡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市场行为和建设行为。

2、实现质最和安全管理目标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1)完善质保体系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由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保证的,而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2)加强市政附属工程精细化施工

附属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就要着重于精细化施工。针对质量和安全通病和容易忽视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处理措施,提高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以达到市政工程整体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之目标。

(3)落实旁站监理

实施建设监理的关键就是要落实旁站监理。在施工企业自控的基础上,现场监理机构除了按监理规划和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巡视和平行检验外,要切实做到跟踪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进行严格的工序验收,确保市政工程工序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

(4)强化市政工程检测手段

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检、半成品检测及技术鉴定是实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测,不仅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项目的数量和批次进行自检,而且监理单位要严格要求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

(5)管涵沟槽等施工要作为安全生产自控的重点

对涉及高压电线和煤气管线的地段,施工企业要会同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和安全应急方案,确保沟槽和基坑施工安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企业就以高空安全作业和吊、安装运输安全,以及机械操作和桩基础施工安全为自控重点。

对于结构工程,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保证构筑物结构安全,确保桥梁和通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和施工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应以质量控制为主导方向,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全面提高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给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国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物流专业人才的紧缺仍成为制约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物流产业中的仓储企业,其人才紧缺问题更为严重,这一问题已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以及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作为紧贴市场和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结合物流业对仓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一、 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业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更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针对这种特性,要根据人才的需求特性来确定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确定适当的专业口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教育学论文,通过对仓储企业需求调查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强调与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高技能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 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并通过图形、图表、声音、视频资料、教师教学录像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装卸与搬运作业管理的时候,结合多媒体动画教学演示野蛮装卸造成的后果,通过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装卸与搬运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而对装卸与搬运作业全过程进行讲解,然后立即请学生对装卸与搬运操作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实际装卸搬运模拟操作,这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准确表达及操作。趣味教学调节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中愉快的接受教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避免枯燥无趣,还可以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以仓储管理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仓储职业岗位――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

将实际仓储工作中一系列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解,通过细化的工作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从而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例如,以仓储岗位――仓管员为例,其具体的思路为:首先根据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或行业专家对岗位所进行的分析,将仓管员岗位能力分解成两个基本任务(技能),仓储作业和叉车驾驶技术;叉车驾驶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5个操作单元:叉车组成及工作原理;叉车基本操作、叉车直线门洞标杆行驶;叉车“S”标杆绕行;叉车“8”字绕行等。叉车驾驶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叉车操作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使高职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具备某种行业或岗位所需的技能。

(三)强化校内外实训教学

强化校内实训教学。利用仓储管理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训。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性演示和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训练教育学论文,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步骤中国。其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式仓储业务操作,既是培养技能型仓储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校内实训中,学校配备模拟物流管理(洛捷斯特)的仿真教学软件,将企业的仓储实际业务在实验室中模拟,模拟货物的接运、入库、装卸与搬运、货物保管与养护、出库、盘点、验收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融入了现代物流的新技术、新成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手、脑、口”并用,“教、学、做”合一。通过训练,学生了解货物入库作业、货物出库作业以及盘点作业等的基本程序,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业务操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使理论的知识变成了现实中可操作的程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对专业认知的主动性,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扩大校外实训教学。高职院校要与仓储物流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开始,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渡和飞跃。顶岗实习具有岗位性、独立性、有偿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生边实习,边劳动,边承担劳动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约束了学生的行为和纪律,也使学生像在职员工一样,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学生因此受到专门技能培训和适应社会锻炼。高职院校应当与仓储和物流企业间建立起互赢、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探索培养仓储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

(四)建设仓储类精品课程,提升课程实用性

通过建设仓储类精品课程教育学论文,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改进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模式。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是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结晶,它必然体现该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精品课建设应始终关注对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使其在理念上、内容上和手段上始终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领先地位。精品课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没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必须十分注重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保证精品课程的质量。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仅指纸质课本,还包括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与录像、实验指导书、试题库等内容。

(五)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

高职教育是培养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其突出特点是通过学习和技能训练,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考评学生成绩时就应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保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高职院校应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考评指标,可以包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各章节的摘要求融通。

三、 结束语

仓储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要牢牢把握市场和产业需求,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建设精品课程、改变考评方式等手段全面提升仓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玲;李怀湘;刘亚梅.《仓储管理》精品课建设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5)

[2]朱虹.仓储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初探[J],中国储运,2005(1)

[3]吴立鸿.仓储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8)

[4]王贵生.谈高职高专《仓储实务》课程教学的方法[J],网络财富(理论探讨),2009(10)

[5]陈斌;沈邦仪;王海船.高职院校创新性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第8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39-02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和即将面临的毕业生工作要求我们在合理规划教学计划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工作。为此,各专业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实习组织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一、加强产学研制度建设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是过去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过的。它突破了我国现行近乎完全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我院各专业应根据专业需求加强产学研制度建设,各专业要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进行修改和重新制定。同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拟订本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计划,为从校园内部实现产学研结合实践创造条件。

合作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与社会紧密联系。在这一模式中,用人单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合作教育的教育属性,人才培养仍是合作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在这一模式中仍具有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是合作的主体。合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也是学校的“主业”,用人单位主要是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挑选人才或通过人才的使用达到提高生产的目的,因此合作教育应姓“教”。2.学生的需求是合作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学生在合作教育中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合作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合作教育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进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已逐渐成为他们的普遍要求。只要顺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合作教育就有了发展的机遇。

二、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1+1+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可在第一、二、三、四学期由学校实施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等方面的教育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学期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由企业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知识等全面教育,第六学期再进行毕业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向导的原则。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院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2+1”模式,是指三年制高职教育中,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生产现场实习、实训。

(三)“学工交替”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基本特点在于,一是学生先参加企业实践,后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四是具有企业和学校双重教学场所。“学工交替”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需要与学校培养的一致性,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实行了“无缝”对接。

(四)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是指产学研各方在合作教育中都要投入必须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合作教育项目负有相应的教育管理责任,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多赢”的合作教育模式。

(五)“实训-科研-就业”模式。这是一种校企合作,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合作培养模式。

(六)双定生模式。“双定生”就是招收定向培养(为协议单位培养)和毕业后定向就业(到协议单位就业)的模式。通过协议方式,主要由协议单位出资,由学校实施招生、培养,毕业后自愿到协议单位就业,成为协议单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七)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工艺实施型或高级实务运作人才。

(八)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为地方经济服务是其办学宗旨。“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迎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开设所在地域主流产业所急需的专业,为当地的企业培养各种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规格,由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决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源于企业,其实施过程及对实施结果的检验也必须依靠企业,由此形成了高职院校以专业为主体并与当地企业紧密合作的合作教育模式。

(九)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是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的需要,学校与在人、财、物具有优势的某一企业合作办学,学校由企业管理,共同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行业应用性专业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

三、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实现“订单教育”培养模式

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等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机制,优化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和促进机制。建立教育与产业的互动机制,在国家重要科技领域,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积极探索联合科研机制,积极探索资源共享机制,提升我国的科学与技术创新能力。要研究制定政策法规,明确政府、大学、企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政府投入、税收优惠和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实习

基地,完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制度,形成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大力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高校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要引导和支持高校全面参与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要推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学校以多种方式服务于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所谓订单教育,就是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搞好课程开发,按照企业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逐渐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可积极联系周边的物流企业和贸易公司,优先考虑在物流管理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上有所建树。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也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过程。企业在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培训以及获得廉价劳动力等方面获益;学校在建立实习基地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建设“双师”队伍等方面得到实惠。

四、选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产学合作教育注重对学生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形式与传统的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改革教学计划,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指导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多与实际接触的机会,解决企业部门提出的问题,从而使得科研课题的选择更加面向实际,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是企业与学院双赢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教师能获得理论进一步联系实际的机会,企业的工作也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作经验,可弥补教师在教学工作仅仅纸上谈兵的不足,亦可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谓培养双师型素质师资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学校以年青教师居多,多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未参加或很少参加过实践。为此,在探索“学工交替”模式、“订单教育”培养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可建议与相关企业实行教师顶岗实习,即师生同时进入企业岗位,同时实践。

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施行“双证”教育

强调产、学、研结合,作为教师,需严格要求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教学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需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亦应具有职业资格。学院应完善相关制度,创建相关条件,方便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上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向各专业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偏重,积极收集相关考试信息,对学生考证进行正确引导,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持有专业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

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

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技能、技术型人才,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高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所以各教学系要继续坚持“挖掘优势资源潜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建设人才结构,打造特色公众品牌”的指导思想,恪守“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主动利用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资源,积极为企业开展初中级职称培训,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如实训场地、实训设施、一线技术人员等,保质保量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任务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头戏。各教学系要按照每个专业拥有1个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格,加速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用合同、协议的形势,通过互利互惠工作的开展巩固与企业的合作。

七、结论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产生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政府行政功能的发挥、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主动性、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度和积极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等。研究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对深化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实践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这种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许剑,高等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

[2]于富增,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3]吴树山,试论我国l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科学进步与对策,1997,6

[4]韦钰,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努力推进我国产学研结合上新台阶,中国教育报,2001,1,18

[5]查吉德,广州市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意愿的调查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第9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概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高职对接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视角,为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对接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朝向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教改革方向之一是铺设中高职教育“立交桥”,使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升学。为了使“立交桥”更通畅,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同中、高职学制结构及其衔接模式,大致可分三大类:

(一)一贯制模式

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有四年、五年和六年三种。“四年制”是指在中职课程学习一年,高职学习三年。“五年制”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即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3年或2年)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wWW.133229.coM“六年制”是指中职3年,高职3年。

(二)“3+2”套办模式

这种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二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然后按这两年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三年,完成高职大专学业。经考试合格者,颁发大专毕业文凭;未升入专科的学生,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再学习一年或二年,毕业时发给中专文凭。

(三)普通模式

中、高职学校既无合作关系,也无业务往来。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中职毕业生通过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同时面向中职和普通高招生。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衔接问题

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考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文化课+专业技能”的综合考评。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和《旅游时事热点》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试导游模拟现场口试的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将文化课识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并进行录取时。而目前的高职招生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

(二)培养目标的衔接问题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导游、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的传授,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倾向,有时候只是培养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服务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因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衔接。而且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院校仍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三)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衔接问题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课内容重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二,公共基础课脱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四)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上和内涵上的差异,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拥有具备一定水准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形体训练室等实训场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少高职院校由于成立时间较少,缺乏积淀,无论教学设备上还是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还不如中职学校,造成中高职实训教学的“倒挂”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对策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首先需要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技能、基本专业知识及素质方面相近,但高职比中职在管理知识与能力、综合知识、创新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高职实质上是中职知识结构上的扩展、职业能力上的提高及专业技术上的提升。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包括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

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既要具有连续性,又要体现发展性。高职院校必须研究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研究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应有的课程支撑体系,以使中高职课程更好地衔接。具体来讲,主要体系在2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系统化。应将中高职的课程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实施方案,删除重复陈旧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置的市场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加强旅游策划、旅游营销和旅游电子商务等等相关课程以及会展旅游、高尔夫旅游、热带雨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改革方面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阶段,建议所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都应该围绕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条主线进行归口分类。每一条主线都应将归口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课程”。以供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组合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以便使学习内容在课程编排上沿主线分层推进。明确其前导和后继的关系。使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都能随着课程的教学进程,沿主线一环套一环地向上拓展和升华、过渡和接轨。

(四)教学管理方面

高职教育需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以有效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建议改变传统的学年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学校根据生源知识结构特点,对于专业课、文化课、技能课的学分要求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普高生源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而文化基础较扎实,而中职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较好。因此,普高生源的专业课程的学分要高于中职生源,文化课的学分要低于中职生源。这样,可以使普高生源的专业课程学习得到加强,文化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职生源文化基础得到强化,专业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这样便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最终目标。

(五)学生管理方面

从中职已经升入高职的学生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中职学校对学生要求不严、疏于管理造成的。究其原因,中职从领导到教师大多认为:中职生只要学会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就业门路。学校没有必要严格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有些中职学校还认为自己只是“3+2”的中转站,最终学生质量与自己关系不大。要解决此问题,关键是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中职形成的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高职阶段的学习,影响学生就业,反过来影响中职的招生。中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坚持职业定向、能力本位的同时,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基础教学,提升人文精神。

四、结语

构建完整的中高职沟通职教体系要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中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初、中级专业劳动人才,一部分中职毕业生要通过就业,走向生产、经营和服务第一线,另一部分要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为此,中职要把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人才和为高职输送合格生源作为中职的两大培养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职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并牢牢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在不干扰和影响中职教育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赢得就业优势为重要目标的办学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衔接,才能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做到中高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敏,孙斐.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与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27)3。

[2]付传思.中、高职衔接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