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

第1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 应用 不足 建议

一直以来,财务分析都是我国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利用财务分析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以此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水利企业是指在我国从事江河湖泊的改造和治理、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防洪排涝,以及水力发电、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有关水利开发和水害防治工作的企业。由于其企业的特殊性,水利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到国计民生。而财务分析在水利企业中的作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水利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一)财务分析是企业实现理财目标的关键手段

无论任何企业,善于企业财务管理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都尤为重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而财务分析又是连接企业与该目标的桥梁。通过良好的财务分析,有助于企业挖掘潜力,寻找不足,找出与其他同类优秀企业的差距,发现尚未利用的物力人力、资源,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促进朝向价值最大化目标前进。

(二)财务分析有助于企业评价经营业绩和分析财务状况

企业通过恰当的财务分析能够把有关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和已知的各类因素(诸如宏观和微观因素、客观和主观因素等)进行有效区分和责任划分,以此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同时,企业利用财务分析,不仅可以摸清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还能知晓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盈利能力。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得来的各因素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监督企业的政策执行情况。

(三)财务分析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获得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

不仅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分析提高其未来发展潜力,投资者和债权人也可以通过可行的财务分析,有效评判其获利和偿债能力,继而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合理分析,做出正确决策。目前,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企业的投资主体也随之逐渐多元化发展,尤其是不再仅局限于国家银行作为企业债权人。由此一来,诸多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越来越将企业的经营状况考虑进决策因素内,而财务分析,正是对决策因素的有效分析。

(四)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

财务分析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管理的一种途径。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等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可以间接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提高经济利益和加强管理等根本目的。

二、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四种,即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不同,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同。笔者对此进行了三类分析。

(一)当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当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时,此时的财务分析是一种广义层面的财务分析。不仅包括企业的能力指标分析,诸如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等,还包括对企业的未来状况的一种预测,比如,偿债能力预测、未来风险指标预测,盈利能力预测等一系列有关企业未来价值的分析。以此为目的的财务分析结果,会更加接近企业的真实情况,所得到的信息也更会契合使用者的需求。此处,笔者对盈利能力进行举例说明,其他同此。比如收入盈利能力,是企业的盈利值与收入的比值,通过该比值的测算,不仅可直接看出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好坏,还可粗略获知企业在经营中的风险情况。再如资产盈利能力,是企业的盈利值与资产的比值,对该比值进行测算,并将测算值与“无风险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获知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倘若将其与企业的负债成本率相比,还能够知晓企业是否适合举债经营及其可行性。此外,通过对净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和测算,可以了解投资者从企业的实际获利能力,进而有效判断企业价值。

(二)当财务管理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时,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倘若一个企业的治理结构相对健全,那么企业经营业绩最直接的评判标准是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此时利用有效地财务分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达到有效的财务管理整合。

1、通过提高权益利润率

提高权益利润率的形式主要是利用提高资产利润率以及权益乘数。该前提是,资产利润率基本保持不变,利用财务分析优化资本结构,可以适当增加企业负债,使得资产利润率和权益乘数得到变相增加,以实现最终的权益利润率的提高。

2、通过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着重了解市场行情和企业的自身特点,有重点的策划市场营销方案,以实现销售额的增加。与此同时,有针对性的了解诶企业的成本构成,分析其合理性,落实成本升降原因,以此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最终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目的。

3、通过提高资本运营能力

企业管理者利用财务分析,了解各项资产的占用和周转情况,以调节资产结构,寻找资产运营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实现合理而有效地使用资产的目的,提高利用率,从根本增强企业的偿债和获利能力。

(三)其他方面,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其实,无论企业选择和中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合理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各项财务指标的关联度,并且依靠财务分析结果和企业其他已知资料,快速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加以改进。

三、财务分析的财务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却并不简单。当前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经笔者汇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第2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报表分析关注问题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

财务分析报告是指财务部门及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企业对外所欠债务及股东留存收益状况、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状况进行总体的评析所形成的规范的文字和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对一定时期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将有代表性的分析结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敏感人群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交易决策等都有重要意义。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作用是:

1.为企业改善与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及决策依据。企业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研究能够分析揭示出企业以往生产经营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效果、支付及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了数据及信息依据。管理层可针对严谨缜密的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财务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2.是企业经营者向企业权力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的书面材料。财务分析报告一方面总结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业绩,阐述了本期或一个阶段内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或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财务分析报告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经营及财务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

3.为企业外部或潜在的财务报告使用人(包括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及评价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提供参考。

二、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前应关注的重点

1.要充分了解财务报告及其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分析报告的关注重点及文字表述也应予以微调。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财务人员要以大量的基础财务资料为素材,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财务分析特有的方法为手段,分析研究基本的企业经营状况及其成果的变化过程。

2.了解阅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阅读者所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在撰写分析报告前,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同各个层面的分析报告阅读者进行沟通,捕获他们“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努力实现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和主营业务服务,这也是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

3.在编写分析报告前,要有一个清晰的财务分析框架,财务分析中常用的是采用比率分析框架,财务报表是一个完整的报告体系,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汇总了公司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汇总了公司在某段时期的收入和费用。管理层为了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助的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习惯上称为损益表比率;第三种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个“存量”项目加以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存量”项目作为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变量在一定时期的流量变化情况,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余额的平均值作为某个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属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都需要采用“存量”项目的平均值。

4.财务分析报告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为基础的,所以应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及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从业务的角度分析财务数据形成的原因,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懂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就数据论数据,无法分析数据背后所表达出来的企业经营业务存在的问题。另外,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是通常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蕴含着相关业务的增减变化。财务分析人员只有通过对经济业务的了解和熟悉,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才可进一步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得来的专业的分析报告也可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1.财务分析一般要遵循“查找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建议和措施”的步骤。因为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揭示问题,而是要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财务分析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2.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一般采用重点交集原则及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企业财务及经营数据的异常情况。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对于重点数据交集的事项作为重点问题予以把握,对于重点问题要着重分析,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时,财务分析人员要有意识地罗列本期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期间内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外,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善于从零散的数据汇总中分析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第3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一、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拥有大量分支机构,经营业务种类繁多,业务流程复杂,从而导致财务数据量非常大,而仅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主表进行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在分析主表的同时,结合主表各项目的明细附表及附注进行细致分析、对比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一)明确分析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

这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条件。根据财务报表使用人的不同,分析目的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以偿债能力为主的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指标,以偿债能力为主的分析主要由企业债权人进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流动资金尤其是自有资金状况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等,评价相应风险,以确定是否给企业贷款、贷款规模及利息、授信额度等。

2.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的分析

企业的现有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会把重点放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面。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都是重要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结果,通常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3.全面分析

全面分析就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以全面掌握企业整体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全面分析主要是由企业内部使用者做出的。

企业管理层负责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决策,是财务报表信息最主要的内部使用者。为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管理层需要全面、详尽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信息,为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规划和调整目标、策略,进一步挖掘潜力,为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二)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这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财务分析,最主要、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财务报表,除此之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的各种解释和声明、审计师意见等。相关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程度、详细程度,决定了分析结果的质量。

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时,应注意所搜集到材料的关联性,即要与分析的目的相一致。分析的主体不同,目的也就不同,因此需要获取信息的数量、种类及难度也不尽相同。如果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就应把精力主要放在对企业各项现有资产组成状况、各项资产质量、现有负债结构、债权人情况等资料的收集上,重点运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自有货币资金存量等指标;如果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就应该将重点放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毛利率、利润率、可持续增长力等方面。

同时,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经营业务方面资料的搜集,加强对相关业务背景的了解,包括社会媒体及专家的相关评论等信息。否则,财务分析就是闭门造车,以数据论数据,往往会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三)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

这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关键一步。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可用性。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包括获利能力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偿债能力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成长能力比率,如利润留存率等;周转能力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由于分析目的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比率指标。如一个潜在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时,会重点关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及持续经营等情况,因此,获利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周转能力比率这3个方面的比例指标,会成为潜在投资者分析的重点。如果是企业的债权人,那么企业的偿债能力就成为了分析的重点,因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就成为分析的重点。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项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设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可分解为3个影响因素,即营业利润、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用公式表达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3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3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是一种纵向比较,通过对一个企业某些财务数据各年度或者各期间的变化,得出该指标的变动趋势,确定引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原因,确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否有利;更能够据此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比如,某企业近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12%、54.28%、60.37%,则可能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逐年下滑,举债较多,债权人在进行贷款时,就应该慎重。

4.比较分析法

此外,比较分析法也是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一种横向比较,就是将企业的某个财务指标,与相同行业,规模相近的企业指标以及该指标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确定企业是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等。比较分析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很广,对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仅仅掌握单一企业自身的情况,无法衡量指标的优劣,只有将企业指标横向比较,才能评价出企业整体质量,确定是否进行投资和贷款。比如,某企业流动比率为1.6,绝对数值比较高,但该企业所处行业流动比率平均水平为1.8,则通过对比,可知该企业的流动比率指标在行业中处于落后水平。

(四)做出分析结果,提出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成果,也是进行经营决策的直接依据。财务分析报告包括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化。比如,作为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方面的分析报告,就不需要改进措施方面的内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应紧密结合企业具体经营业务,做到依据充分,分析详细,结论明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决定了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1.缺乏可比性

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数据资料的比较过程,而比较的双方必须具有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可比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跨度和经营规模等。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加考虑,则会对分析的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可靠性

可靠的数据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财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受制于企业的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而且还受到通货膨胀、会计方法的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使用的会计方法不当或者过多地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必然使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可靠性,从而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

3.存在滞后性

进行财务分析,除了评价企业以往的财务状况外,更多的是要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理财活动进行指导和规划。而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大多属于企业的历史资料,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单纯依靠这些数据而不考虑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分析,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因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一般都是反映其过去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而过去的财务状况对预测未来只具有参考价值,并不能代表企业的未来前景。另外,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2)运用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分析,如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其中,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只是反应企业某一个时点的资产负债状况,无法据此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利润表虽然是动态报表,但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等事项的存在,可能导致利润表丧失部分准确性,而据此计算出来的各种比率也会有失准确。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对各项经济、财务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由于各企业所处地区、行业的不同,经营规模的不同,会导致各种指标在不同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

三、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一)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有财务分析方法都属于定量分析。而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突发事件等。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无疑可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也都属于静态分析的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比如在对某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进行分析时,不但要看指标的绝对值,将其与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比率进行比较,还要搜集企业历年来该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变化趋势,这样的分析才较为全面。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一方面反映企业平均收账期越短,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收账的效率高、质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所致,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要根据某指标对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财务分析中,存在很多时点指标,如货币资金存量、存货量、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这些指标主要取自于资产负债表中,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比如,某企业年末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年度该企业与债权人进行了债务重组协议,将大额债务转为股权,并且该笔债务重组导致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这说明,该企业虽然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不是由于提高主营业务收入等经营原因,而是债务重组所致。

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三)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无论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2]刘芳,许德晓.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科技资讯,2007(6).

[3]赵淑芹,杨振东.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现代商业,2008(29).

第4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框架 企业价值 资本流动 战略变革

财务分析生命力很旺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得到了企业集团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企业集团里,令人满意的财务分析报告凤毛麟角,问题层出不穷,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文旨在为企业集团的财务分析报告设计一个全新框架,为报告撰写者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一、企业集团的特征

企业集团是指由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所组成的多层次且稳定的经济组织,其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由各成员企业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大型经济联合体。具有如下特征:

(一)法律特征

企业集团本身不是独立法人,没有法人地位,没有独立支配的财产,没有法定资本额,其财产只表现为各成员企业的独立财产。

(二)业务特征

企业集团经营规模比较庞大,通常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三)组织特征

企业集团由集团总部、产业集团和成员企业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产业集团是二级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产配置,成员企业为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企业集团的实质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企业集团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决策者最关心资本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财务分析报告应当关注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行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为其在价值创造、资本流动和战略变革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分析报告框架

财务分析报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定位在为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目标服务,重点关注股东财富是否保值增值及如何实现保值增值,这一点与产业集团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和经营管理、与成员企业更加注重业务运营和盈利能力大不相同,应避免陷入经营管理细节的分析中去。因此,笔者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设计企业集团的财务分析报告框架如下,以满足决策者的根本需求。

(一)战略目标完成情况回顾

此处的战略目标指受托人(各责任单位)与委托人(集团总部)签署的目标责任书中承诺的绩效目标。具体应分目标、分业务、分项目与承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过往完成情况,发现差距,找出原因,为本战略年度内完成目标献计献策。具体包括:

1、各业务板块完成情况及解析

各业务板块完成了什么目标,完成了多少,绝对数和相对数皆可使用;什么业务,什么目标没有完成,差距是什么,有多少,为什么没有完成;本战略年度内继续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没有必要,则可调整战略目标,如果有必要且可能,就应建言如何确保继续完成。这里切忌啰嗦地与上年同期比较,也无须与同行业比较,只须与承诺或预期作比较。

2、协调与影响分析

横向协调,如分析各业务板块的收入或盈利贡献,分析关联交易定价对交易双方业绩的影响,协调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得失以求得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等;纵向协调,如分析收入完成情况对净资产回报率的影响,其目的是利用杜邦分析法的精髓追根溯源,找出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3、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跟踪

重点项目是企业集团未来的生产力,有必要在实施开始就予以关注和跟踪,包括实施进度、实施困难、实施效果、实施风险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对实施的偏差、风险和困难及时提示,确保实施效果如期实现。

(二)企业价值与风险分析

企业价值是该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可以用MVA(市场增加值)或EVA(经济增加值)来衡量,具体与企业的增长、投资回报、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企业价值的同期比较分析和行业对标分析,来了解企业当前的价值创造状态和风险情况,发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和财务健康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

1、增长分析

增长分析不再只是关心销售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是否匹配并符合预期,更要聚焦于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匹配分析。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企业的发展遭遇现金短缺,此时可考虑通过增加权益资本、提高财务杠杆、降低股利支付率、剥离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兼并等措施来谋求财务平衡。反之,可以提高股利支付率、资本退出或利用多余现金投资成长性行业,也可继续投资回报率低的核心业务或是坐享闲置的现金资源。

2、投资回报分析

投资回报分析的本质是价值创造端的分析,主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效率和税收负担是否能够支撑必要的投资回报水平,若不能支撑,则要看是投资失误还是经营管理不善,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具体可通过经营利润率、营运指数、经营资产周转率、实际税负等指标来与预期、上年同期或行业标杆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价值创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应对。

3、资本成本分析

资本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债务资本的利率、权益资本的必要报酬率及两者的构成。资本成本分析首先是将其与投资回报比较,若投资回报高于资本成本,表明企业在创造价值,反之,企业在减损价值。其次是资源配置端的分析,若投资回报水平正常,则表明资本成本可能过高,此时应具体看问题出在筹资方式、筹资成本、筹资时机或筹资规模那个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在保持投资回报水平不降的前提下把资本成本降下来。

4、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投入构成及其比例。资本结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和偿债风险。具体可使用有息负债比率、短期负债与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比、长期资本与长期资产比等指标来判断和构建最佳资本结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财务杠杆调节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自有资本收益率。

(三)财经环境与竞争对手跟踪

如果说上述企业价值与风险的分析可看成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那么财经环境与竞争对手跟踪就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识别和应对。

1、财经环境跟踪

财经环境包括国内外经济大势,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率、汇率和税率,财金税法律法规出台等多方面,对其变化进行跟踪,就是要密切关注,并据此分析判断其对企业集团整体或局部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以便及时应对,尤其是重大变化和根本性影响一定要未雨绸缪。

2、竞争对手跟踪

企业竞争不再是产品或市场的竞争,更高层面的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竞争,故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应在财务方面跟踪竞争对手,分析判断产业竞争格局及自身所在位置,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资产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情况,为制定可行的竞争策略提供财务支持。

(四)企业价值评估与财务资源配置

战略目标完成情况回顾对过去进行了总结,企业价值与风险分析对现状进行了评价,且同时与财经环境和竞争对手跟踪共同构成了SWOT分析,下一步就是对企业集团的未来进行展望和规划。

1、企业价值评估

此处的企业价值评估与资产减值测试有相似之处,其实质是对企业价值进行减值测试,所不同的是后者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而前者先直接影响战略决策。如果企业未来能继续创造价值,则应增加资本投入或大力发展业务,反之,则应逐步收回资本、维持或收缩业务。

企业价值评估虽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判断,但在西方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对我国企业资本运作同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在实践中,应当以上述SWOT分析为基础,针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估,必要时可交叉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评估。

2、财务资源配置

基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作出资本流动的决策之后,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配套跟上。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资本流动决策为目标,以财务战略为基础,以量出为入为理念,既要把存量财务资源配置好,也要合理获取增量财务资源并配置好。

(五)财务预警与对策建议

这部分是整个财务分析报告的结论段,是报告精华和思想的浓缩。具体应在前述四个部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把应当关注的、尤其涉及到企业价值、资本流动和战略变革的重点问题和重大风险一一揭示出来,同时逐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必要时提出综合治理建议,使决策者能够一目了然地关注到报告的价值。

三、注意事项

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令人满意并得到有效利用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除了要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宽阔的视野并对企业集团的战略和业务极其熟悉之外,还要清楚决策者的偏好,更要清楚决策者最想了解的信息,因此在撰写的过程中,仅仅只有一个清晰的报告思路和框架远远不够,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专业问题通俗化

提供给财务部领导的报告可以专业一点,但财务部门只有一个,高层管理者大都更是财务以外的背景,因此有必要运用在日常交流中能够通用的可理解的语言来陈述事实、表达观点,以免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误会。

(二)复杂问题简单化

具体分析中,难免遇上一两句话讲不清楚的复杂问题,试图用冗长语言来解释明白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决策者不知所云。面对这种情况,一要抓大放小,二要理清脉络,三要简单表述,四要剔除无关信息,五要对事不对人,六要不妄下结论。

(三)突出问题重点化

对于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应在尊重事实和避免主观臆断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篇幅可以更长一点,语言可以更重一点,对其他小问题则可少提甚至不提,必要时还可形成专项报告,以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四)顽固问题持续化

不少领导者喜欢财务分析报告求新求变,对两期或多期重复分析的相同问题不以为然甚至不满,给撰写者带来两难。实际上,领导者对此不但不能归咎于报告,相反,应该鼓励报告持续地关注和提示这样的顽固问题,并下决心去解决它。

不同的企业集团,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不同的报告期间,财务分析报告的关注重点不尽相同,报告内容和手法自然有所变化,本文只是从其中一个视角探讨了一种框架,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张云亭.顶级财务总监[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2]杰伊·巴尼(Jay B.Barney) ,威廉·赫斯特里(William S.Hesterly) , 李新春. 战略管理(中国版)(原书第3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 吴建斌.财务智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

第5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作用 相应措施

1. 概述财务管理及财务管理的意义

1.1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1.2财务管理的意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一旦建立,就成为竞争的主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 因此,必须使资金流向那些效率高效益好的项目,最终达到合理配置资金,并不断地运动和增值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 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

2. 财务管理的目的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资本配置最优化等)多种界定。

2.1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经营理念,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这种观点强调风险与报酬同时存在,只有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2.2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2.3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指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经营,采用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追求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因此,以此为目标的管理制度要求具有系统性 、相关性 、操作性和效率性。

2.4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企业理财目标的最理性选择是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地增值,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可通过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来体现 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指标分析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达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

2.5资本配置最优化;这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资本要素的配置,以及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它使资本配置最优化能集中体现各相关人的利益 新经济的出现促使资本要素范围扩大,要求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智力资本的介入,导致企业面临资本总量的重新认定和结构的重新调整,资本结构比资本收益的地位更为重要。

3.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报表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筹资活动、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的一种方法,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通过财务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管理人员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经济状况及财务动作过程,便于做出科学决策;使财务管理人员及时地总结财务管理经验,揭示管理中存在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以便于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收支计划的完成 完善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可以更好地执行财务规章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为企业的投资者 经营者 债权人和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 评价企业现状 预测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4.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4.1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可以将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找出来,并从影响因素微观性和宏观性 主观性和客观性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价企业管理者的业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在执行国家方针、 政策 、法令、 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进行监督。

4.2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到薄弱环节,发掘发展潜力。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成本利润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模式 而财务分析则是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 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

5. 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要想做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5.1明白财务分析的目的,用动态的发展的思维进行分析总结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过去现在的总结,勾廓出未来的发展。 因此,要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 同时,财务分析的结论既要有理有据,又要高度概括,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容易对报告使用者造成误导。

5.2财务的分析要结合实际的需求;财务分析的用途不同,评价的标准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财务分析的实际需求,制订和建立一套适当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5.3搭建一个思路清晰的结构框架一份好的财务分析报告,理清思路是关键因为不同的思路决定了分析的不同视角,同时也决定了分析报告的不同结构 涵盖范围不同的分析报告,结构也不尽相同。

5.4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财务分析者应拓宽视野与时俱进,结合企业的特点,密切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增强财务分析报告的实用性 适用性和灵活性。

结束语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也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多重考验。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企业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使企业长久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裴淑琴.目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

[2] 王文君.影响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因素分析[J].

[3] 贺彩萍.论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J].

第6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一、财务运营分析主要指标体系内容

做好财务运营分析的日常工作,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跟踪体系。各个企业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取相对应的关键业绩指标(KPI)。整车制造企业一般会将边际贡献率、结构成本率、库存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现金流列作其关键业绩指标。这五大指标的设置贯穿了企业三大报表的主要信息,能够对决策层了解企业现有情况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具体关键业绩指标的内容包括:

1.边际贡献率

整车制造企业的关键收入,大多源于整车销售。而各个产品线的车型、或同一产品线不同配置的整车,其盈利能力也是有所区别的。决策层更想了解的是产品销售结构中,哪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单车边际贡献更高,与企业整体销售预测的偏差有多大。

通?^企业的边际贡献率,再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有助于明确企业不同产品的发展战略。对于“现金牛”产品,主要是用来分摊企业的固定结构成本(主要指固定制造费用、固定人工成本);而明星产品,由于单车边际贡献较高,通过提升该产品的销量,可以有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性;至于问号产品和瘦狗产品,将是决策层须持续关注的产品,也是后续产品战略调整的重点方向。

通过对边际贡献和净销售收入的分析,还可以确保企业的边际贡献率指标的完成,这是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保证。与此同时,在整车制造企业中,降低成本也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会对边际贡献率指标产生重大影响。

2.结构成本率

企业的常规结构成本为人员费用、折旧、摊销、三项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在日常的运营分析工作中,主要关注的是三项费用。对于结构成本率的指标,应呈逐年下降趋势。整车制造企业该指标的合理区间,应在15%~20%之间。

一般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指标为单车制造费用,该费用虽不列入单车边际贡献进行测算,但是该数据却是计算单车毛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项费用的控制尤为重要。日常财务运营分析中,会对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拆解,分析使用进度。另外,还需要从制造人工、能源等维度,分析各项制造费用的合理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单车制造费用的目的。

管理费用主要包含的是管理部门的费用,其中与员工规模相关的班车、食堂、绿化、保洁等年度费用,是控制的重点。而营销费用,主要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有关,如果处于打造品牌知名度和新产品上市预热阶段,企业会投入较多的广告宣传费用,致力于增加影响力。这两项费用,大多以单车和人均的维度来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同时,营销费用也可和商务政策结合,作为整车企业商务成本,共同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

整车制造企业秉承的是降本增效理念(CDEU),财务人员需从控制结构成本、材料成本出发,为营销团队推荐更为优化的销售结构配置。从财务角度,为决策层提供更好的建议,用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3.库存周转率

整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另一大课题就是库存,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虽然反映的是企业的资产,但如果不能有效周转,将会对企业的资金、经营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合理控制库存是决策层最为关心的问题。

财务人员会以不同的时间跨度来分析整车库存情况,结合企业物流部门的信息,对造成这些库存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企业营销部门落实库存消化措施及改进方案。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从经营者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该指标反应了过去一年的综合管理水平,主要用于集团对下属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对于经营者制定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整车制造企业,由于处于一个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到投产的循环过程中,融资的主要渠道多为自筹,因此负债率相对较高。企业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最低要求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而处于整车制造行业,该指标一般处于比较稳定的表现,财务人员通常从企业整体运营出发,月度跟踪该指标的表现,如出现净资产收益率低的情况,说明企业的综合水平出现了问题,需要向决策层提出预警。

5.经营性现金流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血液循环”状况的动态报表。而会计口径的现金流量表较为冗长,不便于决策层直观地看懂这张至关重要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人员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编制一张较为简单易懂的管理口径现金流量表,其中经营现金流是整车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

财务人员应整合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账期匹配情况,结合产品产能项目的进度,考虑企业的付现成本,盘活资金头寸。由于整车制造企业的运营资金较为庞大,需要适时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融资需求和短期借款的可能性。

二、目前整车制造企业在财务运营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各项财务运营分析的关键指标,在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表面化的数据整合,会使财务运营分析变得狭隘与教条,失去了其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考作用。目前,整车制造企业在财务运营分析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不过关

财务人员由于对整车制造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不熟悉,对财务分析本身的认识太片面,仅仅满足于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指标,未对企业的整个运营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剖析。

2.财务运营分析方法还有待改进

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体系或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内在逻辑性,所设立的关键运营指标无法体现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决策层无法从日常的运营报告中获得有效的信息。

3.财务运营分析信息化程度不够

整车制造企业的财务人员承担了较为繁杂的日常工作,就以测算边际贡献情况而言,需要拆分成按车型平台、销售区域、同比与环比、预算与预测情况等,各维度的对标及差异分析,其数据的涵盖面非常广,对企业的基础电算化、数据化构建提出了挑战。

三、提升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分析能力的对策建议

1.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运营分析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大局观和综合评估的素质。

首先,要充分了解整车制造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比如企业的目标市场、市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表现等,与营销息息相关的数据。其次,要熟悉整车制造企业整个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只有对整车制造工艺流程有充分的认知,才便于财务人员更好地在数据分析上提供更有效的判断。最后,要有相当的专业敏感度,知道如何多维度地剖析问题,找出指标数据背后的原因,才是分析的意义。

因此,应通过各种措施提升财务人?T的综合素质。包括开展财务部门内部的培训,由整车制造企业的资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带教。财务运营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对企业重要环节中的业务特性充分地了解,所以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与相关的部门加强联系,有助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2.改进财务运营分析方法

建立良好的整车制造企业财务运营体系,并根据整车制造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改进。

一套良好的财务运营体系可以体现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反映出已取得的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决策层做好事前、事中控制。要体现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及时调整符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运营体系,并对重点关注指标作专项分析。在运营分析报告的格式上,要尽量使财务分析报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于领导理解。

第7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虽然财务报表分析在不同相关课程和不同教材中给出的侧重点和操作步骤不完全相同(例如:财务报表分析在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不同课程领域中均有涉及,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将其放在最后一部分,重点是对财务信息可靠性进行检验;后者将其放在比较靠前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是对财务效率进行分析),但是具体到综合应用环节,其常规的分析流程可归纳为如下六步:

1明确分析目的。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对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关注重点必然有所区别,如股东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债务偿还能力,而管理层关注的是企业全方面的管理效率问题等。因此,明确分析目的是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

2设计分析方案。将分析目的分解为若干具体层面或层次,并分别设计或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予以度量,以反映所需信息。

3.搜集相关资料。由于财务报表信息(尤其是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信息)通常会存在盈余管理甚至盈余操纵等现象,因此需要先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可靠性进行验证;此外,不同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未必一致,因此还需要对相关数据做必要调整,以保证其可比性。只有经过了可靠性验证和可比性调整的数据资料才能用于后续具体分析。

4.计算指标并发现问题。仅仅计算企业自身的当期指标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与相应的比较基准(如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算标准或经验标准)对比,找出重要差异,才算是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阶段,即发现问题阶段。

5.分解和分析差异。对发现的重要差异和问题,运用分析方法,层层剖析原因,将重要差异分析到具体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员,只有将数据差异具体化才有利于后续的管理改进;并结合内外部条件变化,剔除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情况做出合理评价,至此才算完成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过程。 6.撰写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尽量要求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即撰写分析报告时应尽量本着“能用图就尽量不要用表”的基本原则,毕竟图例反映的信息比数据表格更直观。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由上述六步构成的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流程,在具体实践中广为应用,但仔细探究可发现其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局限性。

1.分析思路的局限性。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做财务报表分析,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获取企业未来的相关信息,然而上述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却仅仅是基于企业过去和当前的数据信息对已发生情况的反映。例如,投资人(股东)需要了解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便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而财务报表分析反映的却是当前的盈利能力;债权人(银行等)需要了解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是否放贷的决策,而财务报表分析反映的却是当前的表内偿债能力信息。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整体而言存在一种基本假设,即企业当前或过去的情况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预测能力,但是当前信息的未来预测性是否可靠,是存在疑问和局限的。

2资料来源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依据是数据资料,但数据资料存在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个方面的局限。(1)可获得性局限:计算出的财务指标往往需要与行业标准(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的可比企业水平)比较以便找出差距,但同行企业的某些数据信息未必可得,如单位成本信息等。(2)可靠性局限: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数据通常存在盈余管理甚至盈余操纵等现象,使得财务报表信息未必能够准确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也就影响了分析结论的可靠性。(3)可比性局限:为了保证会计准则能够适应各类企业的业务实践,会计准则必然会给企业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上预留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存货的结转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这就导致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在核算上未必口径统一,影响财务数据的可比性。综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资料的局限性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财务报表分析第5步“分解和分析差异”时,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因素分析法,这里所说的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指的就是因素分析法的局限性。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索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

4.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与比较来反映企业的有关信息,但是财务分析指标通常仅仅是两个财务数据的相对大小(或比值),它反映不了这两个财务数据各自的内部质量结构,这就制约了财务指标的信息有用性。例如,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用于评价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常用财务指标,且流动比率越大,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三、财务报裹分析局限性的解决对策

上述局限性的存在,并非是对财务报表分析现有体系方法的否定,而是提示现代企业在实施财务报表分析时应思考的假设前提和注意事项。这些局限性是依赖于企业现实情境而产生的,可采取如下对策予以弥补或缓解。

1.分析思路局限性的解决对策。首先,目前可用的预测分析方法以趋势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为主,它们都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总结规律,并假设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未来,借此对企业进行预测。因此,以历史数据规律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或偿债能力等,是常用的预测思路,即分析思路的这一局限性是可被接受的。其次,在以预测为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应注重对变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判断,将重点放在影响因素的未来趋势预测,以及历史规律的未来可延续性判断,以便得到关于企业未来情形的更准确分析结论。

2资料来源局限性的解决对策。首先,数据资料并不总是能够直接获得,可获得性局限是常态,但可通过间接推算或换用其他指标予以替代。例如,同行竞争对手企业的单位成本信息通常不可直接获取,但用公开披露的利润率指标倒推或换用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指标等方式可变相解决。其次,财务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是普遍现象,这就表示获取的财务数据不能直接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而应事先采用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等会计分析方法予以检验。最后,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都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予以明确公告,因此财务数据的可比性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财务报告附注予以确认,并做必要的会计调整。

3分析方法局限性的解决对策: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因素分析法在分解差异时的因素顺序公认性,因此其解决思路在于提高各责任部门对各因素在分解时既定顺序的认可度。一是注重提高因素顺序的合理性,即找出能够使各责任部门认可的因素顺序安排逻辑,即各因素间有明显因果顺序或先后顺序的应尊重其固有逻辑,否则应依据因素的重要性和企业可控性安排其先后顺序。二是一旦确定的各因素分解的既定顺序,就应固化下来,后续再做财务报表分析时尽量沿用这一顺序,弱化争议。

4分析指标局限性的解决对策。一是在构建或选择财务指标时,应事先对财务数据内部结构质量进行分析,确保所选财务指标的经济含义代表性。例如,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到底采用哪种指标最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应事先对流动资产内容的变现能力做分析,然后做出判断。二是加强对表外等非财务信息的补充分析。例如,企业有不可忽略的或有负债、既定的分阶段付款约定或未来即将处置收回的固定资产等,都会影响到对其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判断结果。

第8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一、人才对中小型软件企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中小型软件企业属于轻资产型企业,主要以产品和技术为依托,通过销售占领市场,实现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盈利的目标。其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归根到底,都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创造的,尤其是人力资源中的人才。

人才是企业最有创造性,最具想象力,最具发展空间的资本,不同于企业的其它资本。企业为人才安排了合适的岗位,分配了能够发挥价值的工作内容,人才将能为企业创造出丰富的价值,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不断壮大的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因此,人才是中小型软件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最重要的资源。

二、中小型软件企业在人才保留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从企业自身来看

1.盈利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人才的薪资期望。中小型软件企业因本身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研发投入、生产投入、扩大市场、提高盈利能力等,因此在人才的薪资投入上会比较谨慎。一旦企业的人才,即核心骨干员工出现离职意向时,通过提高薪资水平来挽留也较难给出员工满意的心里价位,往往留人的效果不佳。

2.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人才的成长期望。中小型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般不够完善,员工任职资格体系或职业发展的通道尚需建立或完善。员工的能力成长达到了一定的阶段,要想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往往需要更高的职务或更有难度的工作内容来支撑,而中小型企业对员工发展的需求较难满足。

3.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急需改善。中小型软件企业相对于互联网的创业公司,思维方式较传统,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并未把人力资源作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相反,把人才看成是打工的,认为人才付出智慧和劳动,企业付出工资是一种等价的交换。企业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未能把人才作为企业的合伙人看待,也未能充分意识到人才的智慧是无价的。

(二)从外部市场来看

1.互联网创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迫切,提供的条件优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爆发式增长,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惜重金寻找自己合适的人才,提供优厚的股权及薪资待遇、较高的职位、颇具吸引力的工作内容等。这一系列优厚的条件,中小型软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2.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文化特征,深受年轻员工的欢迎。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老板和员工大多都比较年轻,85后、90后的老板已屡见不鲜,创业公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人际关系简单”、“公司文化好三观正、每天充满正能量”、“工作氛围轻松,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文化特征,符合年轻员工的个性,深受年轻员工的欢迎,也成为吸引人才的亮点。

(三)从人才本身来看

1.生活压力日益增加,?π阶势谕?不断提高。当下,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消费水平,都成为人才跳槽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猎头公司公布的一份调查中显示,80%的人会在offer选择中,首选薪资最高的一家。从各类离职原因分析报告、以及企业自身进行的离职面谈中均显示薪资待遇是造成员工离职的前三位的原因之一。

每年至少一次的调薪也成为员工心里的期望,如果企业无法支付调薪带来的人工成本,则就造成了人才的不稳定性。

2.需要与能力匹配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大部分员工对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发展平台都是有要求的,人往高处走适合大多数员工的心态。当目前的平台和工作内容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且改变现状又比较困难时,员工很可能会产生离职的念头,去外部寻找更合适的平台。

3.受周边同事、朋友跳槽的影响较大。每年春节过后的跳槽高峰期可以一直持续到5月底。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创业公司众多,外部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跳槽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同事离职,至少会影响周围5个人的稳定性。因为,人才通过流动不断升值,换一个公司,不管是职位还是薪资都有较大的改变和提升。昔日的同事,因为跳槽,人生可能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当在职员工与跳槽的同事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产生了不稳定性,增加了跳槽的概率。

三、中小型软件企业人才保留的策略分析

(一)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只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才能支付的起高薪酬,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也才能使公司员工整体的能力结构不断完善、提高,从而,促进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盈利能力的提升,又将使员工薪酬水平的提升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员工和公司才能得到双赢的结果。

(二)完善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企业传统的行政职位晋升的通道,不仅会带来不擅长管理的技术人员被提拔到管理岗位的尴尬;还存在坑少萝卜多,大家一起挤独木桥的情况。因此,企业应完善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管理序列和技术序列双通道的晋升机制,让不同岗位的人才都能清晰的看到适合自己晋升的通道。并建立起一套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员工的职业发展在公司体系中有序运行,从而,延长员工在公司的服务年限,减少因职业发展的瓶颈造成人才流失的情况发生。

(三)打造受欢迎的企业文化

85后、90后的员工爱憎分明,有很强的个性,喜欢轻松、简单的工作氛围,讨厌职场政治;喜欢充满激情的正能量,讨厌混日子……而,员工喜欢的这些,恰恰是中小型软件企业缺乏的;员工讨厌的这些,恰恰是中小型软件企业普遍存在的。所以,中小型软件企业应深入了解员工的个性、需求和喜好,使企业文化塑造的方向更加明确,让文化成为吸引人才的又一法宝。

(四)建立分享机制,从思想上重视人才

在互联网创业企业普遍建立合伙制、股权激励制度的今天,中小型软件企业仅仅以工资、奖金作为员工的回报,希望保留人才已有点捉襟见肘。因此,中小型软件企业也急需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合伙制、股权激励制度,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并愿意和员工分享胜利的果实。员工才会把工作当成事业,愿意和公司共同成长,在工作中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人才的重要性,在互联网创业企业已经得到了凸显,但是在中小型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需要企业的老板和高层管理人员改变思想意识,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多投入,正确评估人才为企业带来的近期和长远的效益。

第9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84-02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1.合同风险。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在合同签订时如果对具体情况考虑的不足将会使施工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带来财务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未作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将出现大量设计变更要求,这使施工企业的施工规划和组织管理被打乱。最终在结算价款和合同履行上引起纠纷,形成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

2.垫资风险。现今,建筑市场中垫资施工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严重干扰了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而且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垫资施工给施工企业大量生产资金被占用,造成财务费用增大并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形成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垫资施工还加大了工程款的回收难度,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建筑工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完工,企业之间商议按月办理结算,这就决定了建筑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实物资金,回收期变成到全部工程完工并经验收之后,而扣留的质保金则要在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办理退款,施工企业不得不向下转移债务,拖欠材料供应商的材料款,甚至拖欠劳务队伍的人工费。一旦工程出现停建、缓建,建设单位就不能按施工合同约定向施工企业支付工程款。此时,施工企业必然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陷入债务危机。

4.汇率风险。随着海外市场规模的不断拓展,如何通过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来保障企业正常的经营成果,已成为中国在境外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大问题。双重汇率波动的风险更加大了企业规避风险的难度。

5.税收风险。施工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弱化,加上某些地方的建筑市场极不规范,会客观上导致购买材料时没有发票,或者假发票泛滥等一些涉及税收方面的违规情况,企业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替管理体系的建立研究

要建立一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并且有较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在构建过程中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大体按照如下步骤完成:一是设定合适的预警指标和相应的标致值。二是对实际值进行相应的加权计算。通过预警指标与标准值比较,分析判断预警度。三是完成相应的财务预警分析报告。

1.财务预警指标设定。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结构、不同资本结构;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主要包括:(1)偿债能力指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2)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3)盈利能力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4)发展能力指标,销售(营业)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5)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标准值的选择。对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根据国资委每年度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主要财务指标的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设定作为财务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2.警度判断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将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三个区域。对如上的标准得到的数值进行相应的加权计算。再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警度。根据管理需求,可以设定当企业财务指标值低于行业较低值时,为重警,指标值位于行业平均值与行业较低值之间是地,为轻警,指标值位于行业平均值以上时,为安全区。各个区域有一定的交叉指标完全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小;当处于安全区与预警区时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存在。同理可以根据指标判定当前财务处于怎么样的一个情况。采用交叉预警区的方面是引入模糊控制的优点对输入量进行更准确的描述。而不是采用简单的一刀切。

3.结合企业其他相关部门收集的相关信息,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撰写财务预警分析报告,提交企业经营管理层,为其提供决策资料。分析报告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描述财务预警指标的对比结果;(2)初步判断财务预警指标变化对公司可能产生的风险变化;(3)分析财务预警指标变化的潜在原因;(4)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三、结论

对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使用中,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财务预警分析的前提。财务预警的分析表面看是简单地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在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不断的修改相应的指标加权值和相应的模糊函数的隶属度函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为决策服务,才能使我们的预警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付堂.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框架[J].交通财会,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