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第1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关键词:护士;防护;职业危害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55-02

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性或慢性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随着人们对院内感染及职业性危害认识的逐渐提高,护士职业防护问题普遍受到重视,只有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降低对护士的自身伤害。医院中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急诊多、抢救多和工作强度大。因而外科护士所面对的职业危害,笔者感受颇深,现将外科护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1外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其中某些生物或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作为致病因素或传播途径,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主要的有害因素为细菌和病毒。

1.1.1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中,从而通过开放的伤口、呼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感染外科护理人员。

1.1.2病毒:常见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冠状病毒,以呼吸道及血液传播最为常见、多见。外科患者往往情况紧急,病情危重,开放伤口多。护士常在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术后患者病情不稳定,变化快,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忽略了自身的防护;外科病房日常工作中,输血、采集血液标本、体液引流、引流等较多,使外科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这些均使外科护士极易被感染,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疾病传播媒介。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常见、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上述三种病毒可通过输血、血制品,或使用被病毒感染的注射器针头、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另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IV还可在唾液、胆汁、尿液、乳汁、汗液、阴道分泌物及胸腹水中检出。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及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的感染,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部的带菌等。

1.2物理性因素:

1.2.1利器伤: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多是针刺伤和安瓿割伤。有临床报道,在西安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对6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发现临床护士被锐器刺伤年人均3.5次,其中74.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

1.2.2噪声的影响:外科病房的噪声主要来自多参数监护仪的机器声、电话铃声、电动吸引器、机械车轮的摩擦、器皿的碰撞、金属门窗的开关、床头呼叫器的报警声、工作人员的谈话等。根据研究,几个人大声谈话,距离5m所产生室内噪声的生压级为80dB,砰然关门声为82dB,医院病房的国际噪声标准容许生压级为38dB。噪声强度在50~60dB时即能产生相当大的干扰,正常人在>45dB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听力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反应。

1.3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在对病区环境的消毒抢救仪器的保养、清洗,医疗垃圾的灭菌处理等方面需要用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其中大部分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经常接触的消毒剂如:戊二醛、氯制剂、甲醛、过氧乙酸。这些消毒剂的使用,易引发皮炎、过敏、结膜炎甚至于职业性哮喘和职业性皮炎。在肿瘤外科,护理人员在配药或注射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化疗药物,虽然药量小,但每天无数次的配药和注射,以及长期接触药物所引起的药物蓄积,对护理人员的身体有远期的影响。化疗药物可致畸、致癌、致突变,长期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护士,有很大几率受其影响,造成身体不同程度的伤害。

2防护

2.1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是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完善操作规程,督促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操作,从根本上减少危害的发生。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在此基础上,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体检,并接种相应的疫苗。

2.2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防护: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标准预防原则,遵守医院有关医疗垃圾管理的规定。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把护理对象作为传染病患者看待;当预料可能有血液、体液迸溅时,要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同时严格按规定处置锐器,减少及避免锐器伤意外发生;严格管理医疗费弃物,所有医疗费弃物都应分类放入有标识的塑料袋,统一处理。

2.3噪声的预防:工作中尽量减少噪音,操作迅速、轻柔;选择噪声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并定人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解除报警的原因;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电话铃声设置在合适的音量并及时接听;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使他们配合治疗。

3讨论

针对外科护理的工作特点,护士面对的多是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而各种理化因素与不良的工作习惯对外科护士的健康有直接的损伤及潜在影响。护理人员要客观正确认识职业性质,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本专业业务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措施,让危害杜绝在萌芽状态,从而使外科护理中的职业性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外科护理中的职业危害是多因素的,重在防护,应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工作环境三方面着手。这三方面,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应得到医院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及科室领导的重视,使防护措施从个人行为上升为组织行为,使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促进外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第2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关键词] 基层外科;职业危害;防护处理

[中图分类号] R1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c)-139-02

医院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患者多、病种多、后续工作时间长、兼夹急诊抢救等,尤其是基层医院,分科不细,护理人员不足,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自身防护知识和防护条件,工作过程中经常接触患者的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等,存在巨大的被感染的风险。据报道,美国1981~1993年发现的30多万名艾滋病患者中6%是卫生工作者,其中护士占63%,护士受职业危害的危险最大[1]。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为10%,年发病率为230/10万[2]。

1 常见危害因素

1.1 锐器刺伤

在临床外科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抽血、清创缝合中手术器械传递等是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技术操作。使用锐器的机会较多,传递频繁,存在着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的危险,从而导致多种血原性疾病经医疗锐器伤害途径传播给护理人员,其中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最常见。机械性损害因素中最危险、最常见的是锐器刺伤,包括针刺伤、刀片刮伤等。在山东省3所三级综合医院对6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发现临床护士被锐器刺伤年人均3.5次,其中74.5%被污染针头刺伤[3]。

1.2 物理因素

暴露在紫外线消毒的室内,对医护人员的血液系统、眼睛、皮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外科存在较多外伤行动不便的患者,常需床边行X线摄片,护士在工作中小剂量被动接触射线,X线可引起疲乏无力、头昏、头痛、恶心欲呕等不适。暴露剂量虽小,但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存在致癌、致畸危险。周文娟等[4]的研究显示,X线对护士的敏感部位(如、性腺、卵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1.3 生物因素

外科护士频繁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面临着较大的职业暴露危险。

2 防护对策

2.1 一般防护

2.1.1 洗手:每次进行护理操作或者接触患者前后均应用流水、肥皂彻底洗手。洗手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2.1.2 戴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眼罩。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一定要先戴手套,因为戴手套可以起到屏障作用。尤其在人体的皮肤黏膜破损的新鲜破损或者破损初期,接触带病毒的体液即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如果一根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少50%以上。

2.2 锐器损伤防护

2.2.1 培养防护意识:机械伤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护理部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强化岗前培训,树立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其次,平时加强临床护士的防护培训和检查,减少护士的不安全行为。

2.2.2 注重日常操作安全:护士进行诊疗活动时应严守操作规程,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2.2.3 建立护士长、护理部、医院三级职业损伤报告系统,以便医务人员在意外机械性外伤发生后能及时报告并得到及时处理。一旦发生锐器损伤,记录锐器名称、损伤部位、评估感染风险及处理情况等,并定期总结,做好暴露后追踪及处理。

2.2.4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①使用尖锐器械时,要特别小心,并要避免将锐器对准他人。②在进行侵袭性操作,如注射或穿刺时,要保证足够的光线,手勿置于锐器前方,操作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压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体液的渗出。③不要用两手把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应使用单手法。④在伤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⑤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将锐器收集到耐刺的硬容器中。⑥严禁徒手分离针头,输完液体为患者拔针时,针头应朝下,不要对准自己,以免刺伤。⑦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3 机械性损伤后的处理

参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③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4 生物因素防护

在操作时严防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溅到皮肤、口腔或眼睛里。为重度感染患者或已查明是乙肝、HIV患者进行操作后先灭菌再刷洗,更衣并洗手,水龙头应设脚踏式或感应式开关。

[参考文献]

[1]黄勋.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8-71.

[2]许国.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979.

[3]张培芳,赵明锐,张秀丽,等.护士被针刺伤后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3):1161-1162.

第3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作者:米娜,李洪艳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肝胆外科,重庆

【关键词】  肝胆疾病;职业暴露;防护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而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现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2]。肝胆病科的工作环境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肝胆病科护士是受到职业危害最高的群体之一。本文就肝胆外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报告如下。

    1  肝胆外科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的危害

   

生物因素不仅危害护士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2],其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生物因素损害的主要来源有:肝胆外科护士频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严重,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这些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一次即可感染。

    1.2  物理因素的危害

    构成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锐器伤、辐射危害、噪声损伤、粉尘等元素。如人的眼睛、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灼伤、红斑、眼角膜炎、皮肤过敏。此外,护理人员在配合介入治疗时,放射线对人体能产生负面生物效应,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特别对神经、皮肤、造血、生殖等系统,因此导致近期及远期血液疾病及肿痛等已经被证实。

    1.3  化学因素的危害

    化学因素指工作中所接触的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主要来自抗肿瘤药和消毒制剂。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被人体直接吸收,接触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细胞突变、癌症及自然流产、宫外孕、子代先天性畸形等后果。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等。

    2  职业防护

    2.1  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2.1.1  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防护    护士要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配备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在接触每名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当预料到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确保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做到早期预防[34]。

    2.1.2  艾滋病的防护    采用预防hbv感染的标准措施足以防止hiv的感染。当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护理人员有皮肤损伤、皮炎或黏膜损伤(如口腔溃疡)等,不应参加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操作时不慎被污染的锐器损伤时,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 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出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冲洗;用0.5%碘伏消毒后包扎伤口。按职业暴露后预防(pep)的程序进行处理。

    2.2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2.2.1  放射线的防护    人员在辐射场所停留的时间越长所受到的射线辐射剂量越大,因此要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穿铅衣,佩戴眼镜,戴铅脖套及铅帽;孕期或者将要怀孕的护士应调离辐射危害大的工作岗位。在岗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2.2  环境因素的防护    对高温、噪音、寒冷、潮湿的环境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安装降噪设备,冬季洗涤时使用热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安装空调、除湿器等。

    2.3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针对挥发性消毒剂可适度扩大消毒间面积,安装排气扇;护士接触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如溅到眼睛里、皮肤上应反复用水冲洗干净。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穿围裙,皮肤有破损者戴双层手套。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划伤手,配制药液时防止药物溢出,有条件的可在净化台内加药。操作完毕后用流动水,肥皂彻底清洗双手、前臂并洗脸。

    职业安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及整体素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减少和防止职业性损伤的发生,制定合格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 方咏梅.护士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 65-67.

[2] 张利容,蔡红卫,郑焱玲.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的自我防护[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3(3):206.

[3] 戴 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 488-490.

第4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6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4-02

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血液传播疾病、机械损伤、化学物质损伤等。尤其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护士常常都是在没有进行自我防护的情况下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就会导致一些职业危害的发生。因此,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可有效地降低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现将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及危害

1.1 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 ①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包括乙肝、丙肝、丁肝、梅毒和艾滋病等;②经体液传播,如脑脊液、胸腔积液、胸水、阴道分泌物等[1]。针刺伤是感染血液传播的主要途径。有报道证实,通过一次性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环境的平均感染率分别是:6%-30%、3%-10%、0.2%-0.5%[2],而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

1.2 机械损伤 缝针刺伤占机械损伤中的首位,其次刀片割伤、一次性穿刺针头刺伤、注射器针头刺伤、安珀或安珀器损伤及损伤性医疗垃圾的损伤也很常见。机械性损伤引起的主要后果是增加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

1.3 化学和物理危害 常用化学物质包括含氯消毒剂、碘酊、碘酒、戊二醛、乙醇、甲醛等;物理性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紫外线等。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形成的有机氯化物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等作用;紫外线灯消毒与皮肤接触,可使皮肤产生红斑;同时产生的臭氧可使人出现呼吸加快、变浅、胸闷、恶心、呕吐症状,还可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水银也是医院常见的且易被忽视的毒性垃圾,它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输液器、输血器等含有戴奥辛,有研究认为它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有关[4]。

1.4 药物污染 最常见的是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当打开安珀、抽取瓶内药物后及拔针时,均可出现肉眼看不到的药物溢出,这些药物可通过在外面的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若是孕妇可导致胎儿畸形、致癌、致突变、引起骨髓抑制等。

1.5 X线照射 由于病情的需要,很多X线摄片须在病床边进行,X射线可通过皮肤及粘膜接触、呼吸道吸入等进入人体。长期过量照射X线可引起头昏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甚至致癌。有报道说:长期接触放射性,女性可致月经失调、在妊娠时可引起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先天性畸形和胎儿发育障碍[5]。

2 针对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2.1 针对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防护

2.1.1 洗手和手的消毒 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是否带手套,都必须洗手。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①摘除手套后;②接触两个患者之间;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一般常采用六步洗手法、刷手法等,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

2.1.2 戴手套 所有患者均可成为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载体。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以及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患者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带手套时可减少50%以上[7]。

2.1.3 戴口罩 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除了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外,更重要的医务人员要戴口罩。

2.2 对机械损伤的防护 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并有明显的标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中;禁止使用后重新戴回针帽;尖锐物品(缝针、针头等)装入专用利器盒;特殊感染(破伤风、炭疽等)患者所有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应立即密封送焚化炉焚烧。

2.3 对化学和物理危害的防护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口罩、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镜。紫外线消毒时,必须关闭门窗,离开消毒场所,必须进入时应戴防护眼镜和口罩以保护眼睛和皮肤,消毒后通风15min后再进入,以免吸入残留在空气中的臭氧。

2.4 对X线的防护 ①屏蔽防护:如果必须进入照射范围,条件允许下可穿铅衣、佩戴铅眼镜和铅颈领。②距离防护:增加距离是减少射线最有效的方法,1m以外的放射安全性是可靠的。③时间防护:尽量减少X线照射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s内。

2.5 对化疗药物的防护 严格遵守抗癌药物的操作规程,配制化疗药物时应戴手套,如药物不慎触及皮肤时立即用流动水进行冲洗;用后的安珀用塑料袋紧密包裹后及时处理,以免余药挥发污染空气。

2.6 意外暴露后的处理 在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慎被针头刺伤时,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用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再用0.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作常规检查,尽早进行抗体检测。如接触的是乙肝患者,应接种高效价免疫球蛋白0.06mg/kg(24h),同时进行血液标志物乙肝检查,阴性者注射全套乙肝疫苗,丙肝患者应注射干扰素300u/d,共3天,观察6-9个月[5],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短期内口服大剂量AZT,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进行周期性复查(6周、12周、6个月等)[8]。

3 小 结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强化安全观念,了解危害自身的各类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尽量避免职业危害,才能更好的保护自身,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淑玲.经血液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5.

[2] 吴丽军,何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40.

[3] 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36.

[4] 刘华,张静雅.支被架在病房紫外线空气消毒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5,2:151.

[5] 罗洪.医院的环境污染与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50.

[6] 邵昌美,孙敬忠.预防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92.

第5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关键词] 危险因素;职业损伤;急诊科;护理人员;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112-03

急诊科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救治场所,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人员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以及各类化学消毒剂等,常需要在患者还未完全确诊前就要投入抢救工作,存在很大的潜在职业性损伤危险,如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或者防护不当,容易导致各类职业损伤[1]。2012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相关部门对护理学科专科护士就职业危害防控作了相关支持研究,本文现就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以及防护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护理人员38名作为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7.3±4.1)岁;工龄 2~13年,平均(6.2±3.3)年,10年6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25名。同时,同期选择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38名工作年限以及职称相当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6.6±4.3)岁;工龄2~12年,平均(6.1±2.9)年,10年5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25名。两组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以及职责配对,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全面调查并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情况以及职业危害因素,同时针对职业损伤类型以及职业损伤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统计分析防护效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职业损伤情况:睡眠障碍率、针刺伤率、职业性腰背酸痛率。分析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的损伤因素,包括化学损伤、物理损伤、生物损伤以及心理因素四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睡眠障碍以及职业腰背酸痛等损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急诊护理人员损伤因素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损伤危险因素主要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以及心理因素,其中物理损伤占主要地位22例(57.9%),其次为心理因素6例(15.8%)。见表2。

3 讨论

3.1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3.1.1 化学因素损伤 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剂以及细胞毒性物质因素两类。急诊科护理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甲醛等。这些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等吸收,对机体产生慢性危害,如长期吸入还可导致中毒,引发呼吸道疾病、头痛、皮肤过敏等[2,3]。此外,化疗性药物对护理人员也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例如,目前临床广泛应用抗肿瘤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杀伤或者抑制癌细胞,但同时也对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长期间接或者直接地接触到这些药物,将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用药配置以及注射等工作,与各类药物接触,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长时间接触各类药物可能致畸、致癌、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甚至流产等[4]。

3.1.2物理因素损伤 ①电离辐射:相关研究表明,小剂量频繁接触或者大量接触放射线均对人体具有致癌或者致畸作用。急诊科患者往往因病情危重而需要进行X线片、CT以及介入治疗等,尤其是经常需要进行床旁X线片检查,使得协助摄片的护理人员长期受到放射辐射。护理人员在X线、激光及同位素等放射性元素和各类医疗器械的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造血功能低下、神经功能紊乱、月经功能紊乱、生育功能降低、胎儿畸变甚至诱发肿瘤等[5]。此外,由于急诊科患者较多,人员流动量较大,常需要采用紫外线照射对治疗室、换药室以及病房等进行空气消毒,辐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而吸入臭氧过多可导致中毒等[6]。②噪声污染:急诊抢救常存在各类噪声污染危害,例如救护车鸣音、呼吸机、X线机、洗胃机、各类监护仪器、患者的以及家属吵闹等,均可产生大量的噪音。据相关研究表明,噪音强度在50~50 dB时,即可干扰人体,甚至会产生吵闹感。实际上,急诊科护理人员常处于噪声强度在90 dB以上的环境中,容易引起耳鸣、头痛、听力下降、睡眠障碍以及情绪低落等不良症状,引发人体心血管、内分泌以及听觉系统等发生不良生理变化,进而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应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可能降低其语言清晰度。若过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6-8]。③锐器伤:锐器伤是医院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本组锐器伤占物理性损伤的54.5%。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7.5%的护理人员曾有过院内锐器伤经历。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工作行为不规范,如肌注、静注、抽血等,此外,个人的不良操作习惯也是引发锐器伤的原因,最常见的有徒手掰安瓿或者在结束抢救以后清点使用过的废弃安瓿时不够细致,导致意外锐器伤。锐器伤导致的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所具有的危险性远比皮肤接触或者黏膜接触等更大[7]。此外,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时,尤其是对躁动或者情绪激动前且不愿配合的患者实施注射或者拔针时,由于患者挣扎、反抗等,容易抓伤护理人员和引发锐器伤。④意外损伤:急诊患者较多,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频率较快,容易造成各类意外损伤。例如在搬运或者护送患者过程中,为争取抢救时间,往往容易因跑动过快造成肌肉拉伤或者扭伤等,长期输液室下蹲过久、突然改变等均可能引起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3.1.3 生物因素损伤 急诊科患者较多,流动量大,且病情较重,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所患病种不明。护理人员长期与患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接触,存在较大的职业性疾病危害。如接触存在严重的开放性损伤、不明原因的毒物中毒、濒临死亡以及传染疾病患者等,均可引起生物性损伤。急诊常需要争分夺秒地施救,时间紧迫,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要投入到抢救工作中,进行各类气管插管、洗胃、吸痰、静脉穿刺以及止血包扎等,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伤口分泌物等,这些都将增加护理人员的感染率[9]。此外,院内空气污染、人员流动也是促进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因素。另有部分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在操作过程中不佩戴手套、口罩等,都将增加感染风险系数。

3.1.4心理因素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工作量非常大,加之各类新医疗技术、仪器设备、抢救治疗手段等的使用,都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大多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产生疲劳、紧张、睡眠障碍等,导致工作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降低[10]。此外,急诊科的突发事件较多,护理工作繁重,而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导致医疗纠纷,这些都给护理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护理人员情绪低落,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情绪不稳定,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值夜班时,由于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如果急诊患者较多,护理人力资源紧张而未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治疗原则,而是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施护,难以完全兼顾,部分患者及家属往往不理解,容易引起护患纠纷。部分家属过于冲动,辱骂甚至殴打护理人员,不仅威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将给护理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3.2 防护对策

3.2.1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树立护理观念并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对防止护理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等,无论是否有感染性,均应采用各类防护设备尽量屏蔽,以减少护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自觉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同时,养成护理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此外,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保管好各类物品。所有医疗废物均按照相关标准分类管理并作明显的标志。建立并完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积极为职业损伤护理人员提供经济以及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总结常见职业损伤及高发环节,有利于医院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可疑感染,应立即上报并进行早期预防,同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实施跟踪检查,避免感染发展[11,12]。

3.2.2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是有效预防急诊科职业危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充分认识到急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职业危险,并竭尽全力完善相关的急救设备以及防护设施,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的上报体系,积极开展和改进防护措施,全面降低职业感染风险[9]。并应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预防性的防护措施。指导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积极地调整自我的心态,并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程序施护,沉着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各类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而将危害降至最低。

3.2.3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应严格护理操作规程,并合理地使用各类防护用品。并应加强消毒剂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使用,避免因消毒剂泄漏或者使用超量导致职业危害。同时,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佩带手套和口罩,必要时还应佩戴眼罩,避免消毒剂溅入眼内或者腐蚀双手。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时,相关护理人员应戴手套、棉口罩以及围防水围裙等,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等。同时,还应经常开窗通风,严格消毒杀菌工作,以维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发生感染。

3.2.4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应加强物理性危害的防护,尽量避免接触X线照射。当开启紫外线进行照射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离开,且切勿直视紫外线光源。结束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在护理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使用过的缝合针、注射器等锐器,以免发生锐器伤。如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少量的血液,并用0.5%的碘伏清洗伤口并包扎好,同时应尽早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所接触的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应在24 h内及时肌注100~200 U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皮下注射10~20 μg的乙型肝炎疫苗。需减轻噪音污染,尽量选择功能好、噪音较小的仪器设备,定期为各类转运床、推车以及轮椅等的活动部件涂抹油,以减少摩擦声。

3.2.5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首先,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在治疗传染病患者时应严格落实隔离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并应合理地组织护理工作,对于存在传染风险的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安排专职医护人员予以治疗和护理,避免安排存在手部外伤、呼吸道感染、皮肤疾病以及免疫力不强的医护人员参与护理。严格护理操作规范,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物件,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隔离和消毒工作。对于不配合医护工作的患者,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免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刺伤、抓伤护理人员,引发血液传播感染。

3.2.6 心理危害的防护 加强各级、各类安全培训,以完善医护工作者职业防护措施,并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强化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能力的培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等,并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确保护理人员能保持愉快、健康、积极向上的心境。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交流抢救心理感受,或者组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等,使医护人员身心放松。尝试开展护患双方角色互换活动,使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减少护患纠纷,从而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疲劳[13]。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调节,维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人际关系,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并缩短弯腰的时间,减少职业性腰背酸痛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培养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从容地处理各类故障及护理问题等。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并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同时,应加强自身锻炼,并多进行有氧活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并增强自我抵抗力,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并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工作压力。

总之,急诊科护理特殊性较强,存在大量的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严格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操作规程等,改善医护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危险因素防护,有效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彩云.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67-568.

[2] 贾美玲,王静.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J]. 吉林医学,2011,32(23):4923-4924.

[3] 马振梅.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原因及对策[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94.

[4] 袁曼萍.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10):290-291.

[5] 张新征.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74-77.

[6] 王娜.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16-18.

[7] 任明香.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77-177.

[8] 祁康宁,康慧清,刘东军,等.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2,(32):290-291.

[9] 王亚娟.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59-260.

[10] 朱松.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J]. 医学信息,2011,24(2):297.

[11] 王爱丽,叶凤丽,卢琳琳等. 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286-1287.

第6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采血;职业暴露;防护

作者单位:454000焦作市中心血站

医学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要承受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血站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职业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笔者就其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

1 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

1.1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由于采血护士主要是完成血液采集和留取样本的工作,与开放性的血液接触机会较多,因锐器、钝器致皮肤、黏膜破损后有可能造成感染。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破损组织造成血液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是HBV、HCV、HIV等病毒,给采血护士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国内调查显示卫生行业80%以上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每年1~3次不等,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被HB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会有6%~30%感染的危险,只要有0.004 ul的含HBV血液就可使正常人感染;被HC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3%10%的感染危险[1,2]。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统计显示:在卫生作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被AIDS、乙肝、丙肝及其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3]。因此在血液的采集工作中采血护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2 物理性危害

1.2.1 锐器伤 采血护士工作中要经常接触锐利器械如针头、剪刀等,稍有不甚就有可能穿破表皮组织,增加了感染机会。

1.2.2 声光电危害 采血场所常用仪器的嗓声,储血冰箱、采血车载发电设备等,嗓音不仅对人听觉系统损害,还会使人烦燥,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出错等。

1.2.3 空气消毒设施危害 采血场所消毒后残留臭氧或辐射的光化学反应,会导致暴露部位引起皮炎、色斑、眼灼伤等。

1.3 化学性危害 采血场所是一个特殊工作环境,各种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随处可见。常见于室内地面、台面和医疗器械消毒的戍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1.4 生理、心理危害 主要源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精神压力,体力消耗也较大。采血护士工作具有节奏快、责任心大的特点,工作辐射采供血各个环节,操作中必须严谨、细致,有时情绪紧张、生活无规律、是不言而喻的。

1.5 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差 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心存侥幸、操作不规范。

2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1 加强自身学习,规范操作 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污染,也可减少50%被利器刺伤的几率。操作关键在一个“细”字,无偿献血关联着生命,关联着诚信,关联着道德,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

2.2 管理上入手 管理者要更新观念,明确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基础,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进行预防性疫苗注射。建立有针对性规章制度和具体防护措施,定期对采血护士进行预防职业暴露培训,定期督查落实情况,使职业暴露发生率降至最低。

2.3 针对性防护措施

2.3.1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采血护士应加强防护意识,减少开放性血液对人和物的污染机会,被血液污染物体要经1/200过氧乙酸或1/1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遇有针刺伤、破损皮肤接触血液,应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办法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关注被污染血液的检验结果,同时做好职业暴露的登记、上报并对防治效果进一步跟踪。

2.3.2 物理性危害防护 接触血液时一定要带一次性医用手套,手套对针表面血液有一定阻隔作用,减少刺入深度及进入人体内的血量。手部有创口时局部要加以保护,尽量避免进行与血液接触相关操作。采血场所空气消毒后要留有足够时间,避免皮肤、眼睛损伤。

2.3.3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进行消毒时使用相对低毒、无刺激性、高效的消毒液,配制和消毒过程中要佩带防护用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2.4 心理危害因素的防护 采血护士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注重情商培养,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总之,保持愉快心情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前提,是更好为献血者服务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谢红珍,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害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56.

第7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关键词:施工期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55-01

经济日益发展,但建设项目施工期的职业病防治却长期被遗忘,而保护施工期职工群体的职业卫生权利是必要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修正后,国家安监总局陆续颁布了47-51号等5个总局令,其中《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按照新法对建设项目施工的要求,做了相关规定。本文针对此,从评价方法、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分析等方面各方面论述如何做好施工期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 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3]一般宜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根据项目性质不同,可辅助使用工程分析法、经验法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建设项目施工期具有工期长短不一,项目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这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带来了诸多困难,以下列举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手传振动等。

化学因素:苯、甲苯、二甲苯、锰极其无机化合物、甲醛、石油沥青烟、其他粉尘、大理石粉尘、电焊烟尘、石灰石粉尘、水泥粉尘、矽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施工期主要有土石方开挖、打桩、主体结构建设、装修、设备调试等。

噪声源有推土机、打桩机、电锯、破碎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吊车、升降机、运输车辆等;高温源有施工配套各类燃烧炉、锅炉、高温管道等;手传振动源有充气钻、振捣机等。

装修涂料和喷漆主要产生职业病危害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建筑及装饰易产生石油沥青烟、水泥粉尘、大理石粉尘、矽尘以及其他粉尘,车辆运输易产生扬尘,电焊作业易产生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等危害,坑道开挖和矿洞深掘应考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窒息危害。

在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期的职业病危害,应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一般宜采用类比法进行类比调查,对职工的暴露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若不易找到类比对象,可从施工工艺着手,结合物料平衡和暴露因子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对于具有重大危害强度或浓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定期检测。

3 职业病危害防护分析

3.1 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措施

3.1.1 防尘设施及措施

(1)使用商品砼,避免现场混凝土搅拌。

(2)尽可能进行湿式作业,避免产生大理石粉尘、矽尘和其他粉尘。

(3)车辆运输加盖篷布,禁止超载,清洗轮胎,避免产生扬尘。

(4)按时洒水,及时清理路面,避免产生二次扬尘。

(5)有条件的应在产粉尘作业处加装机械通风装置。

3.1.2 防噪声、高温设施及措施

(1)施工方应选用先进的施工设备。

(2)合理布置噪声源。

(3)合理安排噪声源工序。

(4)对重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措施。

(5)高温作业处应设立警示牌、隔离区,有条件可加装保温套管。

3.1.3 防毒设施及措施

(1)个人配备口罩、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

(2)设置警示牌。

(3)有条件的可加装机械通风装置。

3.2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施工方应视劳动者数量设立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和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

在职业卫生培训方面,应落实“三级培训”,监督职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完善监理制度,对职业卫生方面违规现象,应整改到位。施工方应安排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不得挪为他用。

4 结语

建设项目施工具有工期长短不一、工序繁复、监管薄弱、职工流动快等特点,需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对施工方严格要求,加强监督,发挥监理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理职责。建议:(1)政府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联合建设主管部门,加强监管,重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讲;(2)建设单位可将施工期职业卫生防护要求纳入招标文件;(3)施工方、监理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签订职业卫生责任承诺书,切实保护好施工劳动职工的身体健康;(4)对职业病危害严重施工场所,应委托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2002-05-01.

第8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提出加强职业病预防机制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

职业病;建设项目;危害;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的贯彻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稳步开展,对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全面了解这些问题,进一步做好评价工作,提高评价质量,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全球每年超过2亿人因职业意外或工作有关的疾病死亡。据保守估计,有职业病1.6亿例。其中职业病造成了170万人丧生,是工作场所的第一杀手,而这个数字在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还在上升。仅针对我国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职业病存在以下几个提点。

(一) 传统职业病危害严重。

(二) 职业病危害行业范围广,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三)职业病群发,相关患者经济负担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分析不全面造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遗漏

工程分析不深入,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概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布局等等因素,由于评价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工程学知识以及工作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了解和分析不够详细和深入,导致工程分析不全面,未能找出所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艺环节和接触岗位,造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遗漏;评价人员对化工工艺和新化学物质的了解不够,对中间产品产生的危害了解少,尤其是某些工艺过程中有特殊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而未能识别,造成因素识别不全。现今的职业病危害评价队伍,评价人员主要由医学类专业人员组成,卫生工程学专业的支持相对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卫生工程学的基础,影响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准确的识别,甚至无法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全面评价。应加强卫生工程评价人员的培养,弥补评价工作的不足。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问题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主次不分,缺乏重点。全面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遗漏,而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则是为了去粗取精,抓住重点环节和主要危害因素。实际工作中出现了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过多、过细等情况,以至于识别出来后很难评价,即使评价了也无法下结论的尴尬局面,导致对职业病危害“识别多,评价少”。在危害因素全面识别的基础上,缺少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未能体现建设项目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主次不分明。有的预评价报告对健康影响的分析完全照抄书本,而与所评价项目中的接触机会或作用方式所导致的健康损害有较大差异,缺少针对性。

(三)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易忽略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在实际工作当中,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常常被当做重点考虑和评价,从而忽视了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制度和作息制度、长时间处于不良、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等,这些有害因素同样可以导致职业性损害。由于在识别过程中的忽略,致使评价工作不完整。

(四)评价报告的针对性不强

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评价人员认为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中需进一步完善的有关内容,必须在报告中提出相关建议。但在实践中,有相当多的建议过于原则性和抽象性,或是生搬硬套法规条文,缺乏具体方案,操作性不强,可行性差,流于形式。这种形同虚设的建议对建设单位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修改初步设计起不到作用,失去了在源头控制职业病的评价意义。

三、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评价人员自身素质,进行工程全面分析

评价人员除专业技术知识过硬外,尤其要补充对卫生工程学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工程分析应当主要分析技术路线、简要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其自动化密闭化程度、原辅材料、中间品及产品的性质、建筑物设计的卫生学、各项防护措施与设施、工人的操作方式,以及辅助用室、工时制度、接触人数、接触时间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将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辨识出来。对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应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考虑异常生产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影响。在分析时应重点分析接触人数或接触机会多、危害性大、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的岗位或工种。而接触机会极小、或产生数量极少、危害程度轻的岗位或工种,只做一般性分析即可。

(三)预评价结论的对策

应明确“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概念上的不同;区分生产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使用”和“产生”概念上的不同以及“量”的不同。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为了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在对建设项目下结论时,常采用评价组或专家组会议的方式,结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互相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评价结论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在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暴露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做好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从源头抓起,切实保护劳动者相关权益和健康。

参考文献:

第9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关键词:感染病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ous factors among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ns diseases in Xinjia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Methods 210 nurs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ns diseases from 12 hospitals in Xinjiang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occupation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the occupational hazardous factors and their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highest exposure rates among different typ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were contacting with sanitizer(97.1%),antiseptic(91.4%)and blood or body fluids from the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The highest exposure rates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modes were breaking the ampoules without protection(87.1%),contacting with contaminative sharp instrument without protection(83.3%)and recapping extended of the needles(76.7%).The different exposure rates of contacting with waste anesthetic gas and contacting with patients or contaminants without shelter mouth-muffles among nurses in different working ag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Department of infections disease;Nurses;occupational exposure;Hazardous factors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如果缺乏正确的个人防护,可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尤其是感染科护理人员,每天要接触体液、血液,或面对一些对其身体有损害的药物和辐射,甚至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如果没有有力的自我防护措施,不但不能履行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职责,反而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甚至危害自身健康,同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护理质量和信誉,也给社会增加负担,迫切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本研究对新疆地区12家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以期能掌握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职业损伤的情况,为干预研究及制定防护政策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新疆地区12家医院感染科工作的2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的护理人员。

1.2方法 本研究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传染病护理学》[2],《护理学基础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3]为依据,参考相关的调查而自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护龄及年限等);②职业暴露情况(工作中暴露于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次数与时间、暴露方式、暴露频率情况);③身体健康损伤情况(常见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锐器伤,不良生育结局);④职业防护情况(免疫接种、防护具的应用等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基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

1.3问卷填答及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调查前取得调查医院护理部的支持;对协助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及内容;对各医院感染科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每位调查对象1人1卷不记名、30min内独立完成、填写后收回,由调查者及时核对问卷的遗漏、错误填项并尽可能退回并补填错漏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χ2检验。

2.2.2 职业暴露方式 对感染科工作不同年限间的护理人员所接触的职业危害方式做构成比统计及卡方检验可知:感染科护理人员暴露率最高的职业暴露方式依次为:无保护下折断安瓿87.1%、徒手处理污染锐器83.3%、双手回套针头套占76.7%、近距离(≤50cm)护理患者未带口罩占65.2%、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后未消毒双手占59.5%、手部有伤口下接触患者占57.6%;其中不戴口罩的暴露率在不同年限感染科护理人员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2.3 职业危害暴露的防护情况 对感染科工作不同年限间的护理人员接触职业危害暴露后的防护情况做构成比统计及χ2检验可知,锐器损伤后立即处理占91.9%、了解患者的乙肝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抗原/抗体状态占82.3%、曾接受肝炎疫苗注射占80%、曾经参加过职业防护培训占75.2%、定期检测肝炎抗体占65.2%、手部伤口接触乙、丙肝或HIV阳性体液后定期检测相应抗体占39%;见表4。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感染科护理人员更是其中的特殊人群。由于感染科护理人员长期面对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多样的传染病,每天都会常规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加大了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风险[4]。且感染病房是各种微生物聚集较多的场所,病房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呼吸道飞沫等都是病房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来源,若不注意防护可引起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5]。护士在此环境中工作,如果没有有力的自我防护措施,不但不能履行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职责,反而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甚至危害自身健康,同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护理质量和信誉,也给社会增加负担,迫切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消毒剂、抗菌药、血液等体液的暴露是研究对象暴露率最高的三种职业危害因素,暴露率分别为97.1%、91.4%和83.3%,其中麻醉废气的暴露率在不同年限感染科护理人员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科护理人员暴露率最高的职业暴露方式依次为:无保护下折断安瓿87.1%、徒手处理污染锐器83.3%、双手回套针头套占76.7%、近距离(≤50cm)护理患者未带口罩占65.2%、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后未消毒双手占59.5%、手部有伤口下接触患者占57.6%。本调查结果高于谢红珍等[10]的报道,提示新疆感染病科护士的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尚欠缺。而职业危害暴露后的防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锐器损伤后立即处理占91.9%、了解患者的乙肝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抗原/抗体状态占82.3%、曾接受肝炎疫苗注射占80%、曾经参加过职业防护培训占75.2%、定期检测肝炎抗体占65.2%、手部伤口接触乙、丙肝或HIV阳性体液后定期检测相应抗体占39%。锐器损伤后立即处理的比例增高可能由于近年来对锐器伤的报道及研究的深入[11,12],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该方面的职业防护培训增多所致。同时在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本研究中定期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不高,提示大部分护理人员未接种乙肝疫苗,缺乏对乙肝的免疫力,均可增加感染科护理人员感染乙肝的风险,因此在今后的护理管理中应加强与完善对其防护的监督与管理。

"三分医疗七分护理",人数占医务人员50%以上的护理人员在诊疗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作为基本保证。职业暴露不但可造成护理人员的健康损伤,同时也有可能对服务对象构成威胁,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全面的处理措施对减少感染也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加强防护用具的使用和防护设施的完善,做好职业暴露的补救工作,强调双向防护,制定适合感染科护理人员情况的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加强管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是确保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

[2]宋江美周兰英林素兰传染病护理学[J].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2014.

[3]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J].《护理学基础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2002.

[4]薛芬,李新,马梅.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4-65.

[5]陈洁.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及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1,28(9):19-21.

[6]赵飞英.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暴露与健康损伤关系的研究[D].中山大学,2006.

[7]吴伟斌,周永红.试论医学职业暴露及其安全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29-633.

[8]范妮娜.感染科护理行为中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J].兵团医学,2012,32(2):70-72.

[9]张帆.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程度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5(1):36-38.

[10]谢红珍,聂军,潘绍山,等.锐器伤与护士行为、生理、心理及环境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591-59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