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1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高职毕业生 就业能力 满意度

据我国目前最专业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MyCOS)公司撰写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0%就业于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有54%就业于规模在300人以下的企业。为了探究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本研究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情况及其原因,希望可以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1.就业能力的含义及相关研究。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人所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曾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构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其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阅读、写作、计算)、沟通能力(说和听)、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群体效果(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和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美国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SCANS)研究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统筹、人际、获取及利用信息、系统性思维和利用多种科技手段五大类能力。郑晓明认为,在就业能力的构建元素上,可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楼锡锦等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归结为三方面的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徐涌金、高秋艳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等基本要素。

2.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分析除应借鉴前人的研究以外,还应该结合高职毕业生的特点综合考虑。首先,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高等性的双重属性。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高职教育要求更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相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完成需要理论支撑的较为复杂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常规性操作。因此,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其次,高职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基层,是一线或现场的操作者,其能力要求必须符合其岗位的特点。基层工作者执行类工作较多,对于责任心、执行力、吃苦能力等要求较高,而对领导及影响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等则要求较低。最后,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知识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全球知识共享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推动,使得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加快了技术革新和结构升级的步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毕业生作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必然要求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本研究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界定为4个类别、14项技能:基本技能(读写能力、计算机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个人管理技能(职业道德、责任心、执行力、吃苦精神、社会适应性)、群体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团队工作能力)。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1.调查对象。参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中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课题组选取了山东省的济南、青岛、威海、淄博、聊城五个城市的76家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代表性,调查样本的选择注意了行业分布的广泛性。

2.调查方法及内容。课题组主要采取委托所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向本企业的部分高、中、基层领导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共发放问卷532份,回收463份,回收率87%,其中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97%。调查的内容包括:(1)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2)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3)造成目前满意度现状的原因。其中,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采用五级计分法加以衡量,即分别用数字1至5代表“非常低”“低”“中等”“高”和“非常高”五种评价。同样,对就业能力的满意度也采用五级计分法加以衡量,分别用数字1至5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等”“满意”和“非常满意”五种评价,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最近两年内引进的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就业能力的要求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评价得分为3.9,基本达到了“高”的等级,说明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非常关注的。从能力类别的角度来看,企业要求最高的是个人管理技能,其评价得分为4.04,其次为专业技能、基本技能和群体技能,评价得分分别为3.94、3.85和3.77;从细分技能的角度来看,企业要求最高的前五位依次是职业道德、学习能力、责任心、实际操作能力和执行力,评价得分分别为4.35、4.31、4.21、4.01和3.97。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小民营企业对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等在内的个人管理技能最为重视,这可能与中小民营企业经常被一些高职毕业生当作向大型民营或国有企业跳槽的踏板有关。另外,中小民营企业也比较重视高职毕业生是否具备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要求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格执行企业要求的能力。

2.就业能力满意度分析。调查显示,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得分为2.74,属于中等偏下,说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就业能力构成类别的角度来看,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满意度相差不大,评价得分分别为3.04和3.01,属于中等程度;群体技能满意度评价得分为2.85,略低于中等程度;个人管理技能满意度评价得分最低,只有2.28,基本处于“不满意”等级。从各细分技能的角度看,满意度最高的前三项技能为读写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评价得分分别为3.72、3.69和3.37;满意度最低的三项技能为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评价得分分别为2.09、2.03和1.93。从以上结果可以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技能均是与理论知识学习有关的技能,而满意度较低的技能则都属于个人管理类技能,这种就业能力的强弱分布显示了目前的高职教育仍比较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对个人管理技能的培养则相对落后。

3.导致就业能力满意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在本次调查中,凡是对就业能力满意度的评价没有达到“满意”的被调查者,均请其列出其认为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可列多项)。结果显示,有63.8%的被调查者认为原因是“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的有效渠道”,有60.3%的被调查者认为原因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缺乏能力导向”,有56.2%的被调查者认为原因是“高职院校不了解中小民营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而选择其他原因的均未超过10%。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相对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在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的情况下,很难与高职院校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另外,高职院校目前教育体系的能力导向不足也是中小民营企业认为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对策与建议

1.政府应充分发挥在中小民营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协调作用。中小型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以及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使之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达到规模效应。政府要通过大力推进教育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快建立高职院校和中小民营企业之间合作的有效渠道。另外,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组织者,应该帮助协调高职院校和中小民营企业联盟之间以及各个中小民营企业之间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划分,同时要在合作的过程中起到沟通渠道和监控者的双重作用,及时解决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增强能力导向。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依然习惯于采取以学术性的系统知识传授为重点、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的应试型教育方式,极易造成学生能力发展片面、与岗位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升到战略高度。首先,高职院校必须推进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的开发需要相关学科教师以及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要以基于岗位工作分析的能力模块为框架,促进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相互融合。其次,高职院校应把就业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和学生考核的指标并进行细化,建立由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考核机制,按照一定的考核周期进行考核。

3.高度重视个人管理技能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在个人管理技能方面距离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对于企业而言,对个人管理技能的重视程度其实要超过其他各类技能,因为任何技能的发挥均是以良好的个人管理技能为基础的。个人管理技能的提高一般比其他技能的提高都要更加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所以,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会优先选择个人管理技能较好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学生的个人管理技能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应该推进个人管理技能类课程的开发。对于这类课程需要有大量实际生动的案例支撑,才能真正触动学生,加深其理解。因此,学校在开发此类课程时,最好与企业的相关部门合作,搜集因个人管理技能差异而导致工作成败的案例,尤其是关于本校往年毕业生的案例,这样可以使课程知识更加生动可信,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第2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本文通过规范研究提出假设,然后选择55家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2013年财务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但潜力较好。同时辅助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与融资效率负相关,与研究假设相悖;资产负债率与融资效率负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与融资效率正相关,与研究假设一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效率 影响因素

1 绪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质量和数量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增加就业、深化社会分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初创期的风险较高、盈利能力较低且不稳定、信息不够透明等问题,导致其在筹资方面的劣势,表现为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困难、融资效率较低。

截止2013年底,江苏省在中小企业板上的企业总数达到95家,占中小上市企业的13.2%,中小企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大军。因此确保江苏省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采用DEA分析法,展现了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情况,同时辅助相关系数法分析宏微观因素对于融资效率的影响情况。

2 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规范研究及假设

2.1 行业等宏观因素

企业融资主要依托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越高,则信息流动性越强,越能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饶庆丰,杨桂红(2009)认为宏观政府方面的政策法规是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因素。刘力昌(2004)等人运用DEA分析47家上市企业的股权融资效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效率相对有效,医疗护理类企业和社会公共事业类企业则相对较低。

2.2 企业规模

大多数学者认为,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筹资能力越强,同时由于规模效应,其获得资金的成本也越低。Romano,Claudio A,George A(2010)[]4等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中小家庭企业的融资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有学者通过实证,发现融资效率与企业规模成反比。金道政(2006)[]5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则融资效率越小。本文提出规模与效率呈正相关的假设。

2.3 融资结构

Titman和Wessels(1998)[]6分析美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指出负债比率与融资绩效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陆玉梅(2005)等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出我国医药类上市企业融资效率较低,债务比率与效率负相关。本文提出反映融资结构的资产负债率与效率呈负相关的假设。

2.4 盈利能力

当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时,投资者将会收到资本市场上的积极信号,对该企业也就会有较好的盈利和偿债能力的预期,这将提高企业的股权融资能力和债权融资能力。因此,盈利质量一般与融资效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赵章平将上市公司的质量列入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盈利能力与融资效率呈正相关的假设。

3 实证研究

3.1 样本及数据来源

中小企业板中江苏省中小企业总共有95家,在样本中剔除了ST企业、*ST企业以及部分无法确认资本成本率的企业后,选取55家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作为样本,来评价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水平。

数据来源于中小企业板的信息,收集各样本企业2013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以及部分2012年财务数据。

3.2 实证结果分析

(1)整体分析

根据deap2.1软件得融资效率中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情况如下表:

江苏省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水平整体并不高。2013年55家样本企业中只有10家企业达到了技术有效,占18.18%。58.18%的样本企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说明融资效率属于较低水平。

(2)影响因素分析

①企业规模

总资产与融资效率呈负相关,虽然融资效率呈波动状态,但整体随总资产的增大而减小,与假设相悖。同时用相关系数法判定得r=-0.4442,即总资产与融资效率之间呈负相关。综上,假设1不成立。

②融资结构

资产负债率与融资效率呈负相关的关系,用相关系数法判定得r=-0.356,即资产负债率与融资效率之间呈负相关。综上,假设2成立,具体表现为融资效率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

③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与融资效率呈正相关,用相关系数法判定得r=0.324,即净资产收益率与融资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假设3成立。

4 研究结论

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水平普遍较低,差异较大。但45家非效率中小企业中35家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发展潜力较好。

本文实证证明了企业规模与企业融资效率负相关,与假设相悖。可能是因为中小企业存在盲目投融资现象,总资产扩大,但由于资源闲置问题,影响融资效率,即规模与融资效率负相关。

融资结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作用表现为:资产负债率与融资效率呈负相关,与假设相符,即合理的融资结构会促使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与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即良好的盈利能力将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积极的信号,提高股权融资能力以及债权融资能力。同时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其留存收益的比例也会相对较高,内源融资能力较强。

【参考文献】

[1] 李欣.后危机时代江苏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 2013,01:86-88.

第3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绩效,现金周期

一、引言

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往往是因为自身资本实力较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通常主要由流动资产组成,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流动负债成为主要外源性融资渠道。因此,实施有效的营运资本[①]管理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界对财务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认识的趋同,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财务管理体系中与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股利政策同样重要的决策领域。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性,涉及流动性及其盈利性的权衡。流动性是蕴含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企业管理论文,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对规避经营风险和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流动性越强的资本其盈利性越弱,过度强调流动性必然会牺牲盈利性,而盈利性的提高又有赖于营运资本的加速周转。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在保证营运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上的合理搭配,并尽可能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企业营运资本的盈利能力。

传统营运资本管理理念认为,由于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期限结构和属性结构很难做到完全匹配,而且存货变现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做到精确的资本预测,因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营运资本,才能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然而,西方企业中“零营运资本”和“负营运资本”的理论与实践对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零营运资本”理论对营运资本的界定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认为保持流动性并不意味着必然要维持很高的营运资本,只要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和期限,保证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匹配,并且加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就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应付账款的延期支付提供存货资金,动态地保证偿债能力,将营运资本降至为零甚至为负的水平,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1]。

中小企业受管理者知识、理念和经验的制约企业管理论文,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无论是观念、方法、还是手段上都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学术期刊网。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倾向于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股利政策的研究,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由于营运资本作为一个财务概念是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才引入我国的。全面实证考察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丰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制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营运资本是企业资本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其投入和收回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实现营运资本的有效管理和运转,才能保证销各环节的衔接,中小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反映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是现金周期,Richard V.D.and E.J.Laughlin提出采用现金周期指标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全貌,将现金周期定义为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到向客户销售产品收回货款之间的时间,等于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存货周转期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周转期[2],现金周转期模型如图1所示。现金周期越长,营运资本投资越大,较长的现金周期通常源于应收账款周转期或存货周转期较长,或者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较长,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提高,但如果持有较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投资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则会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通常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中有些部分需要靠成本较高的长期资金维持,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外学者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体系,其主要摘要素的最佳余额企业管理论文,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5]。然而,大量投资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会同时带来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管理费用的增加,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应付账款是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资本来源,一般成本较低而且比较灵活,延迟应付账款的支付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然而,如果供应商提供早期付款折扣优惠,放弃现金折扣将具有很高的隐含融资成本。在使用现金周期作为综合指标考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Shin and Soenen对美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将现金周期降低至合理的较低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6]。Deloof研究证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提高盈利能力。研究还发现,盈利能力差的企业一般都会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7]。Lazaridis and Tryofonidis认为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8]。Garcia-teruel and Martinez-solano认为应付账款周转期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9]。

由于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探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实证研究较少。毛付根最早采用规范方法对营运资本的结构管理进行分析,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变动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10]。杨雄胜等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指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企业管理论文,并采用应收账款逾期率作辅助指标,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并按其内容进行材料平均储存期、在产品平均生产期以及产成品平均库存期等指标细化,以揭示存货在不同环节的营运效率[11]中国学术期刊网。王竹泉等提出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理念,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营运资本管理理论新框架[12]。汪平和闫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零营运资本”概念与技术的运用提供经验支持,并对营运资本政策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13]。孔宁宁等考察了制造企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显著负相关[14]。本文借鉴国外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实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1: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2:存货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3:应付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正相关

H4:现金周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报表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按照一贯性原则的要求进行编制,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上市的222家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企业的具体筛选过程如下:①剔除每年被ST的上市中小企业5家;②剔除金融类上市的中小企业1家;③剔除研究所需样本财务数据不完备的中小企业6家;④剔除各变量的1%异常值的上市中小企业11家。经过筛选,共获得199家样本中小企业597个有效观测值。

文中数据来源于深市中小企业版网上信息披露平台cninfo.com.cn/sme/gsgg/nb.html和巨潮资讯网提供的相关上市中小企业年报数据,具体财务指标由作者根据199家上市中小企业2007-2009年年报基础财务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出。

2.模型设计和变量安排

(1)模型设计

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以下模型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绩效的影响: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RDit+μ­it(1)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INVDit+μ­(2)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PDit+μ­it(3)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CCDit+μ­it(4)

其中,下标i代表各家公司(横截面维度)企业管理论文,变动范围为从1到199;t代表年数(时间序列维度),变动范围为从l到3。

(2)变量安排

①因变量:中小企业绩效指标

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变量来衡量中小企业的绩效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作为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控制、资产营运、筹资结构的综合体现,是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表明所有者拥有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即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绩效指标,试图更加准确地描述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业绩的相关性。

②自变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

本文使用现金周期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现金周期(CCD)是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三个组成部分。本文使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使用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计算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为深入分析现金周期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研究应收账款周转期(ARD)、存货周转期(INVD)和应付账款周转期(APD)对绩效的影响,也将它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365]/[2×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期=[(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65]/[2×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周转期=[(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365]/[2×主营业务成本]。

③控制变量

第一,中小企业规模(Size)。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可以影响组织结构和决策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15],因此本文把中小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由于本文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因此使用主营业务收入来控制企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对绩效影响,但考虑到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较大,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减小不同年度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差距,使数据更接近正态分布中国学术期刊网。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财务杠杆(Lev)。财务杠杆水平的高低反映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由于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采用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财务杠杆反映了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控制变量中引入财务杠杆,以控制不同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作为财务杠杆。

第三,销售增长率(Sgrow)。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从动态角度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

表1 变量描述与研究假设[②]

变量

描述

相关性假设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期(ARD)

平均应收账款×365/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周转期(INVD)

平均存货×365/主营业务成本

(-)

应付账款周转期(APD)

平均应付账款×365/主营业务成本

(+)

现金周期(CCD)

ARD+ INVD- APD

(-)

企业规模(Size)

Ln(主营业务收入)

(+)

财务杠杆(Lev)

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

销售增长率(Sgrow)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2007-2009年中小企业样本观测值利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观测值描述性统计

变量

变量名

观测值

均值

中位数

极小值

极大值

标准差

ROE

净资产收益率

597

13.47%

11.44%

-26.28%

300.36%

18.25%

ARD

应收账款周转期

597

69.18

62.76

1.62

356.03

47.93

INVD

存货周转期

597

119.80

96.93

5.37

722.83

97.27

APD

应付账款周转期

597

66.28

61.94

2.14

680.45

54.09

CCD

现金周期

597

122.70

105.39

-156.74

787.98

106.55

Size

企业规模

597

20.42

20.40

17.42

24.79

0.98

Lev

财务杠杆

597

41.34%

41.69%

4.26%

80.82%

15.72%

Sgrow

销售增长率

597

22.85%

16.23%

-49.50%

977.99%

57.03%

统计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47%,反映出样本总体的平均绩效水平较低。现金周期均值为122.7天,中位数为105.39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9.18天,中位数为62.76天;存货周转期均值为119.80天,中位数为96.93天;应付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6.28天,中位数为61.94天。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平均信用期66.28天小于给予客户的平均信用期69.18天,存货的平均周转期119.8天,周转速度较慢。财务杠杆均值为41.34%,中位数为41.69%,说明中小企业总体债务水平适中,经营安全企业管理论文,风险水平不高;销售增长率均值为22.85%,中位数为16.23%,说明中小企业的销售额整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列示了模型所有变量利用SPSS13.0运行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

  ROE

ARD

INVD

APD

CCD

Size

Lev

Sgrow

ROE

1

 

 

 

 

 

 

  ARD

-0.117**

(0.000)

1

 

 

 

 

 

  INVD

0.021*

(0.603)

0.229**

(0.000)

1

 

 

 

 

  APD

0.173**

(0.000)

0.346**

(0.000)

0.349**

(0.000)

1

 

 

 

  CCD

-0.76

(0.063)

0.483**

(0.000)

0.839**

(0.000)

-0.033

(0.419)

1

 

 

  Size

0.194**

(0.000)

-0.380**

(0.000)

-0.339**

(0.000)

-0.158**

(0.000)

-0.400**

(0.000)

1

 

  Lev

0.013*

(0.757)

-0.167**

(0.000)

-0.158**

(0.000)

0.177**(0.000)

-0.198**

(0.000)

0.484**

(0.000)

1

  Sgrow

0.148**

(0.000)

-0.069

(0.092)

-0.045

(0.277)

-0.034

(0.408)

-0.055

(0.184)

0.090*

(0.027)

0.075

(0.066)

1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结果表明,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加速收款会提高中小企业绩效。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相符,表明加速存货周转意味着存货占用水平过低和频繁发生存货缺货。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高度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缩短现金周期可以提高盈利能力,从而证实了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对绩效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与控制变量中小企业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杠杆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负债率越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中小企业绩效水平越好;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销售增长越快中小企业的绩效越好中国学术期刊网。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总体较弱,只有现金周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483、0.839和-0.76企业管理论文,为避免潜在共线性问题,需要在随后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对此加以关注。

3.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使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表4列示了采用Eviews6.0运行后模型1-4的回归结果。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Prob.

(1)

C

Lev

Sgrow

Size

ARD

-0.7041

0.1681

0.0476

0.0432

-0.1632

0.1207

0.0335

0.0100

0.001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

C

Lev

Sgrow

Size

INVD

-0.6788

0.1671

0.0462

0.0421

0.0001

0.1185

0.0337

0.0100

0.006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628*

(3)

C

Lev

Sgrow

Size

APD

-0.6521

0.1662

0.0446

0.0405

0.1023

0.1153

0.0351

0.0100

0.0059

0.000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4)

C

Lev

Sgrow

Size

CCD

-0.6549

0.1658

0.0472

0.0412

-0.1605

0.1218

0.0336

0.0101

0.0061

0.0015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从运行结果上看,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其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应收账款的效率越高。但是奉行过于严格的信用政策,采取过于苛刻的信用标准和付款条件会限制销售收入的扩大,造成存货的积压和流动资金周转的缓慢。延长客户付款期限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进而增加利润水平,但同时会带来资金成本和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对绩效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通过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有助于提高绩效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符,表明延长存货周转期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也反映出存货周转率过快,存货储备水平不足企业管理论文,造成存货缺乏、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影响供货和销售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可以提升绩效水平。然而,应付账款规模和期限的大小不仅与自身的信用有关,而且与销货方提供的信用条件有关。如果中小企业意欲展延付款期拖欠货款不还,就会导致因信誉恶化而丧失供应商乃至其他客户的信用,或招致日后更加苛刻的信用条件。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治理机构可以通过缩短现金周期提高盈利能力。现金周期是对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综合分析。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正面影响,存货周转期与绩效能力正相关、应付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负面影响。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关系回归结果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各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均为显著。中小企业绩效与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创造较高利润。绩效水平与财务杠杆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具有较高财务杠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绩效水平与销售增长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机会是企业得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销售增长率的中小企业绩效能力更强。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在我国深市上市的199家中小企业2007—2009报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能力之间的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现金周期显著负相关;延长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绩效;采取高负债利用财务杠杆融资策略会提升绩效;扩大中小企业规模、提高销售增长率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实力,进而增加盈利水平。

尽管本文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的数据,但对其它非上市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1)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将营运资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据以了解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资本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环节密切相关企业管理论文,采取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存货的科学管理、选择最优债务支付时机和支付方式等措施,将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控制在合理的最优水平,在保证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营运资本的高效运转。(2) 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负相关表明,对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缩短收款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其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3)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中小企业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正规金融和商业信用成为其主要外源融资渠道,会导致中小企业过于依赖甚至长期拖欠上游客户账款,进而影响自身的信誉状况。因此,中小企业不宜片面追求延期付款带来的成本收益,而应权衡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制定适合自身的付款政策。(4) 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应该通过加速应收账款周转和合理控制存货水平实现对现金周期的最佳控制。

本文研究的主要缺陷:一是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中,选择现金周期及其组成部分作为衡量指标,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测量偏差。二是研究资料仅涉及2007-2009三年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Eugene F.Brigham,Joel F.Houston.Fundamentals ofFinancial Management[M]. Cincinnati:South-Western CollegePub,2003:655-657.

[2]RichardV.D.and E.J.Laughlin.A Cash Conversion Cycle Approach to Liquidity Analysis[J].FinancialManagement,1980,Spring:66-69.

[3]Blinder A.S., Maccini. The Resurgence of Inventory Research:What have We Learned[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1991,5:291-328.

[4]Ng C.K., J.K.Smith and R.L.Smith.Evidence on theDeterminants of Credit Terms Used in Interfirm Trade[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1109-1129.

[5]Gerg Filbeck,Thomas M.Krueger.An Analysis of WorkingCapital Management Results across Industries[J].Mid-American Journal ofBusiness,2005,20(2):11-18.

[6]Shin,H.H.,L.Soenen.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and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8(2):37-45.

[7]Deloof M..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2003,April/May:573-587.

[8]Ioannis Lazaridis,Dimitrios Tryofonidis.Relationship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Analysis,2006,19(1):26-35.

[9]Pedro Juan Garcia-teruel,Pedro Martinez-solano.Effects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SM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Finance,2007,3:164-177.

[10]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11]杨雄胜.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4):47-51.

[12]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13]汪平,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27-36.

[14]孔宁宁,张新民,吕娟.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121-126

第4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32-02

目前国内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用中国企业的数据来验证国外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例如陆正飞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的研究,分析了行业因素及成长性、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王娟以深沪市场非金融类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资本成本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为显著的结论。综上所知,影响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比较复杂,国内关于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完善,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较少,因为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特点,所以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影响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较复杂,本文主要研究了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成长性、企业规模、可担保资产价值、偿债能力的关系。

(一)盈利能力

优序融资理论解释:企业比较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企业则比较偏好债务融资。所以,企业在融资时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其次选择低风险的债券融资,最后选择股票融资。当企业盈利能力强,内部资金充足时,企业就会减少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因此得出盈利能力与企业资本结构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假设1: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

(二)成长性

国内外实证研究一般认为企业的成长性与总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企业发展速度越快,成长性越高其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就越强。由于成长性高的企业在经营选择上有更多的灵活性,即成本比较高,同时成长性高的企业大都是一些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这些都会使企业的破产成本加大,为了避免较大的风险,他们就会减少自己的负债。所以,成长性一般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2:中小企业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

(三)企业规模

根据权衡理论推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负债的税收抵减作用与负债带来的财务困境成本权衡的结果,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对企业负债率的增加有抑制作用。Marsh研究表明,大公司倾向于债券筹资,因为发债规模大带来债券发行的低成本,因此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大企业常选择长期负债。

假设3:中小企业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四)可担保资产价值

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如果适于担保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时,企业的信用能力就很强,因而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负债。因为公司可以将债务融资所获得的资金用于较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利用股东权益的期权性质将财富从债权人向股东转移。当公司破产时,有形资产的价值应当高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通常认为较高的有形资产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

假设4:中小企业可担保资产价值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五)偿债能力

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分为两种,即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针对中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特征来说,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更大的是短期偿债能力,所以,本文用速动比率来表示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越高,说明它具有较强的资产偿还能力,它的信用等级就会越高,所以企业就有能力借入更多的资金。

假设5:中小企业偿债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与变量

Debt=β0+β1×Profit+β2×Growth+β3×Size+β4×Asset+β5×Dp

其中β0为常数项,βi为回归系数(i=1,2,3,4,5)

1.因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自变量:盈利能力Profit:净利润/股东权益、成长性Growth: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企业规模Size:总资产自然对数、资产担保价值Asset:(存货+固定资产)/总资产、偿债能力Dp:速动比率

(二)样本与数据源

本文选取深市上市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数据来自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数据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11)》,本文选取3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覆盖为2012年的数据。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经过对所选的32家样本企业2012年原始数据的整理分析,样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2012年)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32家样本企业中,各样本企业的某些指标值基本相近,即均值与中间数比较接近,如盈利能力;另外有的指标差异较大,如偿债能力、成长性。这说明本研究选择的样本较均匀,具有代表性。

(二)回归性分析

为了明确各个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确定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本文拟用Minitab统计软件中的稳健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由回归分析表2可以得出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模型:

Debt=2.142+0.042Profit-0.084Growth-1.066Size-0.086Asset-

0.640Dp

回归方程的R平方值为0.838,说明回归模型总体上是可以接受的。回归方程的F检验值为26.93且F分布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说明回归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表2 模型回归系数表(2012年)

(三)结论分析

1.盈利性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相反。因为高盈利能力的企业更容易利用债务合法避税,它们应该会更多地利用负债融资。同时,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债务比例高,表明企业经营业绩良好,盈利能力强,所以企业盈利能力和债务比例正相关。另外,对一个具有充足的现金流或者盈利能力很强的企业来说,较高的负债率可以约束经理层的一人决策。

2.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一致。就中小企业而言,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负债的比例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有:第一,研发或广告等无形资产很难作为抵押品,致使有大量无形资产的企业较难得到贷款;第二,较高成长性的企业一般为新兴产业,具有较高成长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破产概率及较大经营风险。

3.企业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相反。一般来说,大企业通常会向上市公司外部的投资者披露更多的信息。那么人们对大企业的了解更多,这就意味着大企业的经理人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小。根据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小的企业在股权融资中的损失较小,更倾向于股权融资,所以,企业规模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应该呈负相关关系。

4.资产担保价值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相反。一方面,不完全合约理论解释,企业的负债一般和企业的清算价值之间呈相反方向变动,而企业的有形资产和企业的清算价值之间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短期负债大约占企业总负债的75%,而短期负债在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之间的比重在最近几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5.偿债能力与企业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相反。因为企业资金变现能力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其扩大生产的需要,而变现能力差的企业,在短期内自身不能扩大生产资金的需要,故只能进行外部融资。但是,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最佳选择发行企业债券,提高资产负债率。因此,企业偿债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陆正,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1,(8):34-37.

[2] 王娟.上市公司筹资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6):23-28.

[3] 张则斌,朱少醒,吴健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11,(9):106-111.

[4] 洪锡熙,沈艺峰.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3):114-120.

第5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长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其在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人民收入、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笔者利用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并提出增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选择

被解释变量应当能够描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选择。选择企业的负债水平用来体现企业的融资能力是比较恰当的。本文选择的负债水平包含了两项指标,即资产负债率和短期有息负债率。

解释变量选择的基本要求是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为了便于研究,将描述企业融资能力的变量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影响企业外源融资能力的因素;另一类是影响企业内源融资的因素。第一类解释变量包括企业的规模、企业资产的担保价值、银企关系以及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第二类解释变量包括企业的赢利性、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性质以及企业自身的积累能力。

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越大,越易被社会所了解,企业可能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较小破产可能性,所以其融资能力越强。

假设1:企业的规模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因而能够提升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

(二)企业的有形资产

有形资产是企业获得金融机构信贷的一种保障,企业有形资产越多,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保障越强。

假设2: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的有形资产与其融资能力正相关。

(三)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融资能力的关系,现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在我国,普遍而言,因为企业相对较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当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并能够通过自身积累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时,一般不倾向于债权融资。因此,本文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显著地提高自身的内源融资能力,减少对债务融资的依赖。

假设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积累的能力,因此与企业负债率负相关。

(四)银企关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如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将有助于金融机构加深对企业信息的了解,便于企业获得银行信贷,同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笔者认为银企关系能够提升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

假设4: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与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正相关。

(五)审计

使用审计这一解释变量,主要来衡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企业的融资产生多大的影响。衡量企业审计的变量选择的是虚拟解释变量,经过企业审计的为1;否则为0。

假设5: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审计完备程度与企业融资成正相关。

(六)企业性质

张捷和王霄(2002)根据对631家中小企业访问调查所取得的数据,检验了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制歧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不显著。

假设6: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性质对其融资的影响不明显。

三、指标的选取

(一)被解释变量

1.负债。经过标准化处理的负债,这一指标反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具体数额。

2.短期借款。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短期有息负债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该指标最能衡量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能力。

3.应付款。应付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因采购商品物资、原材料、接受劳务供应,应付未付供货单位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其他应付款。这一指标属于企业负债项目,会对企业融资产生影响。

(二)解释变量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假设,选取以下指标为解释变量,见表1。

四、样本的来源、收集与模型设计

(一)样本的来源及数据收集

鉴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统计数据的缺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8家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扣除填答不完整、乱答等无效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为63.77%,获得了关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准确的统计资料。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经营状况、企业成长性和目前企业的融资状况。

(二)模型设计

因变量Y与自变量xj(j=1,2,3…m)之间存在近似函数关系式为:

Y=b1x1+b2x2+b3x3+…bmxm

设变量x1,x2,…,xm,y有n组实验数据x1i,x2i, …xmi, yi(i=1,2, …n)如果将自变量x1,x2 ,…,xm代入上式中,可得到对应的函数计算值。

五、结果分析

(一)模型回归结果

将调查的河北省分样本企业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模型,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模型的回归分析,寻找最佳模型。

(二)实证结果解释

1.负债。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

y1=-0.719x2+0.487x4-0.698x6-0.326x8+0.049x9+0.068x10

调整后的R2=0.562

剔除未分配利润、审计、企业性质后得:

y2=-0.721x2+0.446x4-0.996x6

调整后的R2=0.558

从显著性水平能够看出实收资本、息税前收入和存货是影响企业负债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未分配利润、审计和企业性质虽然有影响但程度较小。

由以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实收资本。实收资本与企业负债水平达到了-0.719,这说明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收资本的增加会减少企业负债的程度,这体现了二者存在替代关系。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通过增加实收资本的方式减少其对负债的依赖,也反映出其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的融资困境。

(2)息税前收入。盈利能力的变量息税前收入与负债水平之间的关系达到了-0.698,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反映出河北省盈利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更多依赖于留存收益等内源融资的方式满足发展的资金需求,而不倾向于负债这一方式。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检验中没有体现出显著性,原因可能是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本身偏少,用于抵押的功能不能较好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存货与负债水平表现出0.487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能更多采用短期流动负债的负债结构。

(4)审计和企业性质。审计这一因素对模型的拟合度不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金融机构可能并不十分看重企业出具的书面财务信息和审计报告,这就引发了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准确性的思考。另外,企业性质在模型检验中也没有体现出显著性,说明资金拥有者在给企业提供资金时,并不着重考虑企业归谁所有。

2.短期借款。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所有的变量对短期贷款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y2=-0.015x1-0.023x2-0.132x3+0.131x4+0.056x5+0.211x6

+0.016x7+0.079x8+0.023x9+0.118x10

调整后的R2= -0.150

调整后的R2为负,说明因自由度损失过大拟合度非常不好,可能缺少主要的解释变量。在引入应付款x11后,分析结果出现了较显著变化。

由多元回归模型的回归可以得到:

y2=-0.016x1-0.463x2-0.195x3+0.424x4-0.269x5-0.634x6

+0.007x7+0.196x8+0.032x9+0.105x10-0.945x11

调整后的R2=0.215

这一模型检验包括了所有的影响因素,在自由度降低的情况下,R2仍然达到了0.20,而且应付款与企业短期借款显示出非常显著的负相关(-0.945),说明企业应付款成为银行贷款的替代,即企业更多使用应付款作为资金不足时的融资方式,反映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着信贷约束。

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和企业性质这三个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贷款。与负债的检验结果相比,企业的短期借款与息税前收入和存货的相关性有所下降,而固定资产和企业性质的显著性得到提高,这反映出银行为了达到减少信贷风险的目的,在短期借贷中更看重企业实收资本和固定资产这两个因素。从模型检验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固定资产过少的不利因素,影响了其获得银行短期贷款的能力。对于银企关系,变量影响无显著性。原因可能有:第一,变量银企关系时间的选择不能很好表达银企关系;第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成立时间较短,随之建立的银企关系时间也较短,不能很好地模拟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第三,银行内部存在问题,例如不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其关系长短对银行放贷的影响不大。

3.应付款。由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可以得到:

y3=0.026x1-0.447x2+0.388x4+0.296x5-0.709x6-0.341x12

调整后的R2=0.759

短期借款x12回归系数为-0.341,说明短期借款和应付款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二者可能存在相互决定的关系。为了说明相互之间影响的大小,去掉短期借款再次进行回归,结果拟合度下降并不显著。

y3=0.032x1-0.412x2+0.374x4+0.263x5-0.722x6

调整后的R2=0.641

说明短期借款对应付款的影响要小于应付款对短期借款的影响。这说明应付款相对独立于短期借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商业信贷不足的情况下才从银行贷款。这也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信贷约束。

六、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被调查企业提供数据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信贷约束,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和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造成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依赖的是内源融资。

因此,要化解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来讲,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在企业融资管理中运用更多更有效的融资模式;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尤其是立足本地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需要更加重视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融资结构、融资制度和融资工具三个方面不断开拓创新,不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机构应该增强其导向作用,勇于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铺平道路,制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完善区域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建立区域企业诚信档案,建立完善的社会辅助系统等措施推动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凤义,莫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选择因素研究[J].资本运营,2008(1):270-271.

[2] 芮鑫.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8(5):134-135.

第6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首先,Colombo和Grilli[17]125-147对意大利小型高技术企业的研究表明,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为内源融资。根据权衡理论,规模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拥有更强的负债能力和更高的负债比率。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高风险、高成长性的特点,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负债能力也会逐步增强。据此,本文提出假设一: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选取总资产和利润总额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规模。其次,Chittenden和Hutchinson[18]59-67选取了3480家英国高技术企业组成的样本,分析了它们的资本结构,发现使用银行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的盈利性好,则企业在融资时倾向于优先使用留存收益,即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从而导致债务比率降低。据此,本文提出假设二: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本文以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代表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三,根据Chahine等[19]505-528的研究,具有较多的专利和较少的有形资产的企业,在获取外部融资时遇到更多的问题。与此观点相似,Cassar[20]261-283分析了292家澳大利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本结构,通过Tobit模型的估计,发现银行债务占总资产的比率随着企业可抵押资产额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成本理论,资产的担保价值高,则可以降低债权人承担债务成本的风险,从而增加债务融资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三: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正相关。本文以固定资产比率来代表资产担保价值。第四,Bougheas等[21]199-227提供的证据表明,偿债能力强的德国小型高技术企业,其资产负债率较高。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则越容易获得债权人的信任,从而更易获得新的债务融资,资产负债率会随之提高。据此,本文提出假设四: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正相关。本文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代表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第五,Grilli[22]293-305认为,企业成长性对贷款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即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有较高的资金需求,根据成本理论,企业的成长性越强,资产替代效应将会越强,债务融资能力也将随之增强,从而导致债务比率上升。据此,本文提出假设五: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正相关。本文以总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来代表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第六,Cumming和Johan[23]535-574以及Kaplan[24]273-311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营运能力越强的高技术企业,其负债越少,其影响程度虽在不同国家会有所不同,但影响的整体方向是一致的。根据融资优序理论,营运能力越强的企业,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融资时企业将优先使用留存收益,会更多地依赖于内源融资,即倾向于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因此资产负债率会随之降低。据此,本文提出假设六: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营运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本文以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代表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营运能力。第七,Scellato和Ughetto[25]1-25分析了2400多家美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这些公司均为高科技制造业公司,时间从1995年到2007年。其研究表明,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根据资本结构的税收理论,债务具有税盾价值,可以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即负债可以获得免税优惠而提高企业的价值,而非债务税盾可以替代债务融资所产生的节税利益,从而导致企业的负债动机削弱。据此,本文提出假设七: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本文采用折旧占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非债务税盾。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截至2012年12月,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355家,其中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共有312家,剔除数据不全和业绩亏损的恒信移动、鼎汉技术、三五互联、高新兴、天龙光电、新大新材、启源装备、佳讯飞鸿等18家公司,样本公司一共是294家。所有的统计数据都取自这294家公司对外公布的2009年至2012年的年度财务报表,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巨潮资讯网以及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CSMAR数据库。

(三)变量设计与研究方法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选择12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选取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以及长期负债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各指标定义见表1。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

(四)模型设定

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被解释变量y1、产权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y2、长期负债率作为被解释变量y3,设定回归模型如下:公式(1)至(3)中,α1、α2、α3为回归常数,βi为偏回归系数,Fi为因子,ε为随机误差。本文应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因子分析

下面对样本公司2009—2012年的数据依次进行分析,其步骤如下:输入原始数据,计算样本均值和方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样本相关系数矩阵;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标准正交的特征向量;确定公共因子数;计算公共因子的共性方差;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以求能更好地解释公共因子;对公共因子作出专业性的解释。限于篇幅,部分具体过程略。首先分析2011年的数据。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得到因子命名情况见表2。应用SPSS170软件,得出2011年相关数据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结果如表3。然后可以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同理可得出其他年份的因子得分函数。下面利用各因子得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二)多元回归分析

利用公式(4)至公式(10)计算各个样本企业各年的6个因子得分值,然后分别与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以及长期负债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下面首先利用各个样本企业的因子得分值与资产负债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来进行显著性检验,使用偏F检验的概率p值作为筛选标准,如果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10,则该变量被剔除;如果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该变量被引入。经过逐步筛选,最终模型为第三个模型。表5是对第三个模型进行F检验的方差分析表,从表5可以看到,第三个模型的F值为47908,对应的概率值p为0000,取显著性水平005,该模型的概率值p小于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根据表4可得2011年资产负债率的回归模型为:^y1=41627+7375F1-5282F3+4763F2+3647F6+3152F4(11)根据公式(11)可以发现,偿债能力因子F1对资产负债率影响最大,呈现正相关,因子F3作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呈现负相关,企业成长性因子F2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企业成长性越强,资产负债率越大。利用各个样本企业的因子得分值与产权比率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根据表6可以看出偿债能力因子F1对产权比率影响最大,而且偿债能力越强,产权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因子对产权比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呈显著正相关。根据表6可以得出2011年的产权比率的回归模型如下:

^y2=0759+0356F1+0274F2+0238F6+0185F4-0157F3(12)利用各个样本企业的因子得分值与长期负债率进行回归,限于篇幅,部分结果略去,最终结果如表7。

根据表7可以得出2011年长期负债率的回归模型如下:^y3=0915+0529F1+0385F4-0327F3+0218F2+0194F6(13)根据表7可以看出偿债能力因子F1对长期负债率影响最大,而且偿债能力越强,长期负债率越高。根据表4至表7可以得到各年的最优回归模型,汇总如表8。

(三)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当分别采用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长期负债率度量资本结构时,可以发现:1.以资产负债率描述资本结构以资产负债率度量资本结构,则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另外从2010年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看,营运能力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11年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2012年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看,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与假设基本一致。

2.以产权比率度量资本结构从各年的回归模型看,偿债能力因子均进入回归模型,且与资本结构正相关,与假设基本一致。从2011年的回归模型看,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均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假设基本一致;从2012年的回归模型看,偿债能力、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假设相一致。3.以长期负债率度量资本结构从各年的回归模型看,以长期负债率描述资本结构,则偿债能力与企业规模均对资本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假设一致。从各年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看,除以上两个因素之外,2010年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2011年,企业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假设相一致;在2012年,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假设相一致。

三、结论

第7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财务报告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剖析、研究和评价,为企业内外有关各方决策和管理服务的一种管理工作。财务报告分析根据分析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内部分析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为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而进行的分析;外部分析主要是指企业外部有关单位和个人因预测、决策、监督、控制等目的而进行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内部分析的角度进行论述。

2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在吸收就业、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但是,从调查资料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家族式管理模式明显、管理落后、获利能力偏低、企业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薄弱,不重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即使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性,在分析方法、指标选取等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2.1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在制度上不规范,把分析当做走过场,为了怕麻烦或减少工作量,许多企业只在年末做年度分析,而忽视了平时的财务报告分析工作,不做月度、季度等能够更及时提供信息的中期分析,使分析促进企业管理的作用大大降低。

2.2 中小企业在财务报告分析中所利用的资料不够全面、系统,缺少科学性。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只注重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些主要财务报表本身显示出的数据,分析的指标也主要集中在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这三个方面,缺少对财务报表附注等其他财务及相关信息的关注。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注重对分析数据的进一步挖掘,缺少与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管理者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经营风险,改善企业管理状况,使这些企业只是为了分析而分析,弱化了财务报告分析的作用,久而久之使分析流于形式,甚至使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报告分析只是浪费人力、物力,起不到分析的作用。

2.3 由于中小企业对财务报告分析重视不够,同时财务报告分析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使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在指标选择上不能因地制宜,没有形成科学、适用的指标体系,分析中不论是年度分析还是中期分析,永远按照教科书,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这些基本指标,而这样一刀切的分析方法也造成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工作量大,作用小,报表分析数据对企业预、决策的促进作用低,分析相关性差等问题。

3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途径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报告分析的作用,本文就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途径提出几点看法。

3.1 综合运用财务报告信息,提高财务报告分析结果的系统性。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年报中披露)、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为了实现财务报告分析的作用,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首先要克服分析的片面性,不要只注重三大会计报表中反映出的信息,要重视对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所披露的信息的运用。例如,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我们可以计算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但要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作出分析,还必须重视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如企业重大的投、融资活动,重要的资产转让及出售情况等资料。类似情况在财务报告分析中还有很多,如在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固定资产等内容进行分析时,就需要通过会计报表以外的其他信息,了解企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应收账款账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营业外收入的构成、企业各项准备的计提等内容,才能得出更准确的分析结果。因此,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不要只着眼于会计报表,要注重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综合运用。

3.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不要盲目求全,要精心选择适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在重视对中小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重视企业的发展能力,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增加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的一些指标。

首先,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为了提高发展速度,会使企业收益质量下降,这时单纯注重获利能力的分析,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可增加对现金流量的关注。例如:在分析其利润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收入变现指标分析,注重收益的量,也注重收益的质,对企业收益质量做出正确评价的同时,更有利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中小企业在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要注重对资产的流动性进行分析。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比较重视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如利润总体水平变动、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难题,融资困难是限制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资金困难一方面需加大融资力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中小企业在确定分析指标时更应关注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特别是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其中包含了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对这些指标的重视,使管理者能够通过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量,来弥补利润率低、净现金流量少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资金困难。

再次,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会计核算方法和政策的使用上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这也造成了企业各项分析指标在与历史资料对比和企业间横向对比时可比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中小企业在建立指标分析体系时一定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选择指标的会计政策要保持相对稳定,对会计政策前后不一致的指标要利用会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调整,提高指标的可比性,才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

第8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企业遭受到严重打击,甚至有些破产倒闭,融资效率问题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过程及其融资效率做具体分析,对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提高融资效率加以研究。陈胜权,谢忠秋(2004)从流动负债以及长期负债与其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出发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结论是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融资效率水平较低下,融资效率分布不平衡。姚永华 (2009)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是低下的。对中小企业而言,股权融资并不能使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增强,因此股权融资并非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程杰贤(2010)用DEA方法对中小板上市制造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中小板上市制造企业融资效率偏低,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但与该地区中小板上市制造企业的数目相关性不明显。中小板上市制造企业融资效率与上市时间有关,可以通过调整融资规模改善融资效率。我国学者对于融资效率评价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DEA方法和熵值法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且对各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比较及评价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了考察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情况,本文选取了东北地区三个省份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所有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深市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剔除亏损企业,共有13家样本公司供本文研究。选取2008,2009和2010三个年份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样本上市公司公布的各年年报,上市公司所有指标均来源于新浪财经。

(二)研究变量的确定

1.融资效率指标的确定

对公司融资效率的考评应该是全方位的,用一个指标是不够全面的,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公司融资效率进行评价,主要分为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融资成本和融资结构。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总结出一个综合融资效率指标,用此综合指标对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有关指标的说明见表1。

表1 融资效率构成指标

2.综合融资效率指标的确定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上市公司的综合融资效率。主成分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变量标准化。由于本文所选的数据量纲和意义的不同,所以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第二步,变量正向化。变量正向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数据值越大,融资效率越高。纵观本文所选数据,都属于正向指标,因此可以免去正向化的步骤。

第三步,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于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是观测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如果原有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就无法从中综合出能反映某些变量共同特征的少数公共因子变量来。因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先对有关变量作相关分析。表2为利用EVIEWS5.0软件计算得到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由表2知这些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

第二步,提取特征向量。经EVIEWS5.0软件计算得到表3特征值和贡献率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四大特征根:3.892、2.471、1.432、1.291,它们一起解释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方差的90.86%,即前4个特征向量已集中体现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故选取前4个特征值, 用4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9个变量。

但这4个新变量的表达式还不能直接得到,经过处理得到表4表示的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表。

第三步,构造主成分函数。根据表4,得出各主成分表达式分别为:

第四步,构造综合融资效率指标函数。以各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重构造各家上市公司的综合融资效率指标函数,公式如下:

综合融资效率=(36.03%F1+19.86%F2+18.83%F3+10.99%F4)/85.71%

(三)结果分析

把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带入到综合融资效率函数中,得到各公司的综合融资效率及其排名。见表5。

大金重工 sz002487 0.0239 0.3434 -0.1246 7 4 9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各公司的融资效率变化情况,其中融资效率较高的是利源铝业,但其在2010年度融资效率骤降,究其原因,是其主营业务增长率降低幅度较大,应收账款回收期变长所致。其他诸如华锐铸钢、天宝股份、科冕木业融资效率也较高,而且相对排名较稳定。獐子岛和荣信股份排名居中,融资效率较好。誉衡药业、启明信息、奥普光电、益盛药业和壹桥苗业的融资效率较低,排名比较靠后,企业融资效率有待从各个方面提高。值得研究的是紫鑫药业,其在2008和2009两年的融资效率均较低,但2010年一举跃升至首位,究其原因,是融资成本降低较大,利息支付倍数上升,负债减少的关系。总体来看,东北三省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仍可通过一些途径来提高融资效率,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板的13家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对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并据此分析了各家企业的融资情况和变化原因。结论是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偏低,有些企业运用融资方法比较单一,导致融资效率变化较大;另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也是考察企业融资效率的重要指标,企业可以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而不仅仅局限于融资成本的比较。一般研究认为债务融资的成本较低,股权融资成本较高,但是在本文分析中,降低了债务融资比例,企业融资效率反而得到了提高。这与我国的资本环境有关,也同时和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

[参考文献]

[1] 陈胜权,谢忠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2):84-89.

第9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范文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者是中小企,是指那些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资本经营、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及各种形式的企业。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的企业总户数中,中小企业占98.5%,资产总额占50%,销售额占60%,职工人数占70%,工商税收占5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金不足、融资难等诸多问题,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贷款难上面,并且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专门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而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无论是对于中小企业还是银行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因素

一是银行与授信企业的业务关系银行与授信企业的业务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往来业务;一是票据业务数量。这些方面的影响可以用中小企业在银行的开户年限来衡量。从经济往来业务来看,中小企业虽然在申请信用等级评定之前尚未与银行建立借贷关系,但是通过这些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往来,银行就能及时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一旦这些中小企业的经济往来业务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向银行积极主动提供相应资料,银行就可以对其信用状况及盈利状况等有较好的把握,从而决定是否将其纳入信贷支持的对象。这样就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也使得中小企业可以积聚资金、更好地发展。票据业务的出现是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企业间经济业务往来的标志。通过票据业务的开展使得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上有更多的选择,能有效地规避信贷风险,拓宽企业的还款来源,如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所以,在银行办理办理票据业务的中小企业,银行不但可以很好地掌握其生产状况和资金运营状况,同时在还款来源上也有一定的保证。二是企业自身因素第一,企业的资金方面。一个企业自有资金数量的多少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风险抵御能力。目前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在决定是否给予中小企业贷款时,很注重企业自身资金的数量。有些企业虽然流动资金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因其自有流动资金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从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银行积极推行经营者风险担保金和企业风险准备金制度,二者都是专户管理。其中,经营者风险担保金必须是企业经营者个人的合法财产,风险准备金必须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在这种制度下,若经营者和企业本年度贷款本息没有结清之前,都不能动用该账户。若经营者和企业到期后无力偿还贷款本息,那么银行就能动用该账户收回本息。第二,企业的信誉方面。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诚信已成为银行衡量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银行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和征信系统来了解企业的信用记录,如借贷记录、货款偿还记录、纳税记录以及一些商业交往中的其他相关记录。因为企业的信用状况就隐藏在其中,通过这些记录的解读,银行就可以判断企业的信誉状况。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其取得贷款的重要依据。第三,企业管理层方面。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与企业管理层人员的素质不可分割,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管理人员的教育背景、从业资格、工作经验、业务组织能力、提高企业市场地位能力和维持经济效益的能力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败的关键。有一个好的管理者,企业的发展就有推动力,企业全体员工就会共同奋进,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这方面更为重要。三是行业因素信用评价活动,都是对某行业中的企业进行评价研究的。在企业信用评价活动中,有些行业的利润水平是稳定的,而有些企业的利润水平是波动的,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所以,企业所处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贷款信用风险。四是企业财务因素企业财务因素主要是从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能力、财务结构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阐述的。第一,企业的营运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营运能力越好的企业其偿还能力越有保障。这方面包括的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拥有资产的创收能力,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二,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这个方面是银行和借款企业关注的重点。盈利能力分析集中考察利润的稳定性和主要经济业务产生现金流的可持续性。它影响着企业利润增长、规模扩张、资金获取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包括的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第三,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这方面的分析与企业的流动资产和获利能力相关,主要涉及到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第四,企业的投资收益能力。投资收益能力是指企业投入资金的增值能力,对判定企业是否具有偿还银行债务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投资收益能力主要注重对贷款企业原有项目的改扩建和新投项目效益方面的分析。第五,企业的财务结构。企业的财务结构主要反映了企业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规模和结构,主要在于体现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资产与负债等情况,是企业融资要求、债务压力和财务弹性状况的基本环境。只有好的企业财务结构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第六,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的未来发展是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它会影响外部利益相关者和银行对企业的信心,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市场价值。衡量企业未来发展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等。

三、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内容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估体系的原则全面性。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应综合考虑被考察对象、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地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评价。科学性。影响企业信用状况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有些因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不然。只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的科学的分析并加以量化,才能完整地描述企业的信用状况,使各指标之间有机结合,形成体系。可操作性。该项原则就是要求建立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便于评级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该指标体系能反映企业的特性,指标的收集在银行可能收集的信息范围内,并且被大多数企业、银行所接受。针对性。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的指标体系设置应有所不同。目前国内信用评级主要有三类:证券评级、贷款企业评级和特定信用关系评级,因此,在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具体的分析对象制定。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建立指标体系。可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具有可比性,指标设置要明确、规范,统计范围口径一致。第二,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估体系的内容信用评估体系主要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潜质进行评估,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特点、成长过程、一些企业报表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特点,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和经济环境因素等来设置。首先,财务因素是信用评级中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总体反映;其次,非财务因素是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发展潜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参考因素,对财务因素形成一定补充;再有就是环境经济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财务因素

(1)营运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2)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从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净收益率指标来进行分析。

(3)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从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