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调研信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企业信息化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能力也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安平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06年初,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
安平的丝网企业大部分还属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中一些企业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信息化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开始得到应用,但是各丝网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同,在资金投入和认识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大部分丝网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还不是很高,但对于信息化尤其是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烈的。
(一)生产流程的信息化
生产流程应用信息化,将极大提高生产的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其信息化各有特点:
省重点点名调研的英凯模金属丝网有限公司,生产机器基本没有数控设备。红星丝网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优势产品,粗钢轧花实现辅助数控化自主拔丝、织网一条龙。矫阳焊工是安平县生产丝网机械的一个实力相当雄厚的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利用电脑辅助制图,并且生产的螺纹钢电焊网机器有大型数控设备。振兴钢板网有限公司发展速度很快,生产过程也有电脑辅助,拥有数台几百万一台的轧网机,设备相当先进,虽然产品大众化,但生产规模及质量比大多数企业更具竞争力。长明准备明年引进新型生产水泥护栏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每台千万元左右。
(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日益繁多而复杂的文件、数据如果手工处理,工作量大,效率低,出错多,所以应用信息化的管理的愿望迫切。英凯模金属丝网有限公司在财务方面使用金蝶K3,以前没有办公软件,现在公司投资正在测试一种贸易管理软件,《南北NT外贸ERP管理系统》,目的用于贸易营销方面的管理。红星丝网有限公司在财务方面使用的也是金蝶K3。矫阳焊工在财务方面也应用了财务软件,管理方面应用了阿里软件,据了解,因为见不到实效,现在处于停用状态,并且反映阿里外贸版过期会删除企业资料。
(三)企业贸易信息化应用情况
贸易营销的情况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所调研的企业在这方面的信息化应用:
英凯模金属丝网有限公司,拥有5个网站,做了Google等一些网络推广,外贸员工近30人,并有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红星公司拥有两个公司网站,并做有网络推广,使用阿里内贸版几年时间,是阿里金牌会员,但对搜索引擎及国内权威网站情有独钟。
(四)信息化资金投入情况
英凯模金属丝网有限公司每年的投入在二、三十万左右。今年新上的软件系统投资也近十万。红星丝网有限公司信息化方面每年投入也要十万以上。矫阳焊工每年在推广方面投入也要十万左右。其他调研的企业大致情况类似。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是很高,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企业苦恼于信息化投入很大,期望值很高,但收效甚微,甚至没有什么回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贤才难觅,人才难留。网上贸易人才匮乏,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养业务员,而不是业务员在养企业。业务员的素质及管理人才的匮乏加之鱼龙难辩的丝网市场都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应用。
二是都有企业网站,而且大部分做了网络推广,但是网站大部分都没有专人维护而且页面基本没有更新,版面内容也仅仅是企业介绍、产品介绍,难以吸引他人。网站是企业的网络招牌,但是大部分企业网站只起守株待兔的作用。即使做了网络推广,几万元像流水,短时间就消失殆尽,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大多数在财务方面有软件应用,但都是套用现成财务软件,缺乏针对丝网企业方面的软件,在实用性方面很不尽人意,出现频繁调换软件的情况。
四是现在有些企业对新的平台应用的不多,知道的不多,如TQ洽谈通,企业通,B2B99很少有人知道,对百度,谷歌,雅虎,诚信通,环球在线等也是有的在用,有的不用,几个平台综合一起用的情况鲜见。还有一些使用免费的B2B平台,接受调研的企业大多对阿里软件及外贸版评价分值很低,有的对内贸版还能接受。
五是工业信息化方面,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普遍偏低,这受制于企业的资金实力。
三、对策研究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预想了几个针对性的方案:
一是利用现有平台,对企业急需人才进行培养和输送,并从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其中提高企业老板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和操作水平尤为必要。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信息化,尤其是对于安平丝网,高精尖产品不多,大路货利润非常低。正值金融危机,各企业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都大幅缩水,其中与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有很大关系,而开发高精尖,附加值高的产品离不开生产的信息化。
三是适当控制电子商务方面的投资。大宗产品的电子商务链条在国内外尚不是完全成熟,网络对于求购信息,尤其是国外求购信息在现阶段只是起辅助作用。对于网上订单的期望值和投入值应该有所控制。
四是研发适合丝网企业的软件。企业需要应用于丝网企业的专业软件,不少企业为引进软件动辄支付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资金,而且应用效果不是很好,甚至在达不到应用目的时,再更换新软件,这更会造成前期投入的浪费。因此我们必须看清这个需求,急企业所急,开发出一套针对丝网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
五是飞单问题让很多企业感到无奈和头痛,阿里软件是一个网上的信息管理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其在丝网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为了更加符合大众化,很有必要跟上后续的服务及降低资费。
通过这一周的校友企业调研,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而这些东西,很多是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
从前期筹备到工作的最终圆满完成,所有的人都付出了很多,但大家毫无怨言,一直坚持到最后。没有人喊累,没有人叫苦,就是这样,在热浪滚滚的夏日下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拼搏、奋斗、努力。这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强大的团队精神,一种只求付出不索回报的团队精神!
此次调研分成六个小组进行,每小组三人,一名组长、两名成员。各小组各自根据校友通讯录联系校友企业,展开行动。白天,根据之前联系好的企业去所在单位调研,晚上回来大家在一块交流感受。每一个日出与日落,都在忙碌奔波中度过。这样的日子,很充实!
会计系校友,很多都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不管是商业企业,工业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医院,都有会计系校友的存在,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在与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交谈过程中,让我更加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下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这一周来的心得:
一、做好人生规划
走出高中,步入大学。很多同学都松懈了,一下子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么,或是做什么都不起劲。
很多人缺乏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到底要做怎样的人,到底要干什么样的事业,这些对于很多人而言毫无概念。大学环境实在是太优越了,太舒适了,外界的诱惑让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变质,堕落。
人一旦失去了目标就好比航行在大海中的小舟失去了方向,结果不堪设想。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清晰的人生规划,认清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制定出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只有明确了自己干什么,怎么干,才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奋斗,拼搏。
其实在大学校园里,有目标的人和没目标的人是很容易区分开来的。你会看到,那些有目标有方向的人不会浪费一点时间,他们不会整天窝在宿舍或者是沉迷于网络,他们已经提前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了,而你再看看那些没目标的人们,上网,抽烟,喝酒,谈恋爱,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大学是一个竞技场,一种人成为了人才,一种人成为了人渣。
很多学生都说毕业之后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些什么。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目标。所以,订立目标很重要,目标就是动力,让人可以不断前行。
二、丢弃大学生的优越感
访谈交流中,学长学姐们的话对我感触很大,我开始不断反省自己。
社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代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就比别人优秀,就比别人强,有些人甚至要求公司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走出校园,你就什么都不是。现在的本科生已经比比皆是,更不必说大专生了。处在信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的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我们。社会是一个冷面孔,很多时候你十个笑脸也换不来人家一个正眼,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所以,不要觉得上大学就已经出人头地了,大学只是一个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你要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来锻炼自己,而不是时刻以主人翁的身份来看待身边的人,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弱势群体。如果到现在还认识不到这点,就太危险了。
三、学好知识、锻炼自己
关键词:滨海新区;医药行业企业;工学交替;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04-05
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一种全新培养模式,也称为半工半读,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学习与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工学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型、技术型、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相对短缺,支持系统不完善,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深度方面,由于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企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交替的专项经费。因此,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该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如何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提高滨海新区医药企业参与工学交替模式实施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推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笔者组织开展了医药行业企业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有效性的调查研究,先后用5个月左右的时间分别对滨海新区医药行业企业有效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笔者与工学交替班级的教师、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进行了座谈,对滨海新区、京津地区的医药行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其中包括参与工学交替的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并查阅了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有效提高行业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
一、调研数据及分析
(一)参与工学交替的情况
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接受高职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方式:有61.5%的企业选择学生顶岗,师傅指导;23%的企业选择学生旁观为主,师傅操作示范;15.5%的企业选择学生顶岗,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
2.关于企业在参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69.2%的企业表示没有得到支持;23.1%的企业表示得到了支持,但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仅有7.7%的企业表示得到了支持,且支持力度合适。
3.关于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是否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或其他经济鼓励:61.5%的企业选择没有享受到经济鼓励;15.4%的企业选择享受到了经济鼓励,且力度合适;23.1%的企业选择享受到了经济鼓励,但力度有待加强。
4.在企业为工学交替学生提供的待遇方面:69.2%的企业选择愿意在工学交替期间向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23%的企业选择不愿意在工学交替期间向学生提供生活补助;7.8%的企业弃选。77%的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15.4%的企业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7.6%的企业弃选。
5.企业认为制约其参与工学交替的积极性的因素(可多选)有:选择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的占38.5%;选择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的占38.5%;选择缺乏合作机制的占69.2%;选择学校缺乏主动性的占38.5%;选择缺乏合作平台的占38.5%;选择缺乏系统保障机制的占53.8%。
(二)工学交替的运行情况
1.在参与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工作方面,企业最担忧的是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占61.5%;其次是学生管理和学生安全,分别占53.8%和46.2%;最后才是实习劳动报酬和设备损耗,分别占30.8%和23%。
2.在工学交替持续时间方面,46.2%的企业认为三个月较为合适;30.8%的企业认为半年以上合适,只有15.3%和7.7%的企业认为两个月和一个月较为合适。
3.企业对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方面,所有企业均选择所读的专业要与企业提供的岗位有一定的关联,且实际工作中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要求实习生注重的素质方面,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选择都是100%,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占77%,专业知识占64%,创新能力占23%。
4.在工学交替“工”的环节中,有一半的被调查企业愿意高职院校派教师进驻企业,有一半不愿意;在愿意学校派驻教师的企业中,希望学院教师参与的形式有:参与实习学生管理,占30.8%;参与对实习学生的共同培训和指导,占23%;参与共同制定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占30.8%;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占15%;岗位实践锻炼占7.7%。另外,在工学交替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用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提高技能水平的措施有:加大实践考核力度,占30.8%;实行实习生轮岗制度,全面提高其技能水平,占38.5%;加大培训力度,占38.5%;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参与工学交替实习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过程,占30.8%。
5.在工学交替“学”的环节中,73.2%的企业愿意派技术能手参与专业教学或专业建设,26.8%的企业选择不愿意。在愿意派技术能手参与专业教学或专业建设的企业中,希望技术能手的参与方式排序依次为:来校讲座、参与集中实训指导、担任兼职教师/来校讲课、参与课程建设、参与教材建设。
(三)工学交替实施的满意度情况
1.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方面,有11.1%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很好,66.7%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较好,22.2%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一般。
2.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态度方面,有77.8%认为较好,有22.2%认为一般;在学生的工作纪律方面,88.9%的企业认为较好,11.1%的企业认为一般。
3.企业对工学交替实习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4.企业认为,实施工学交替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进步最大的三项为实际操作、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无多大进步的三项分别是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和理论知识。
5.在所有被调研的企业中,认为与以往招收的实习学生相比,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习学生整体质量明显优秀的占40%,比较优秀的占60%;所有被调研企业均愿意长期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合作;40%的企业非常愿意聘用在学期间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高职毕业生,60%的企业表示愿意。
二、调研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实地访谈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工学交替的政策扶持不够,企业积极性有待提高
超过60%的被调查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过程中没有得到政府支持和没有享受过税收优惠和经济鼓励。这说明在政策引导方面,没有建立起社会层面的激励机制,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只能是自发需求或者在高职院校的带动下被动的参与。
据调查,制约企业参与工学交替的因素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缺乏合作机制占69.2%;缺乏系统保障机制占53.8%。这说明企业在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时,更为关注的是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激励、合作机制,保证工学交替的运行和实施。另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认为工学交替的“工”就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从事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工学交替学生没有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二)医药行业企业参与工学交替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提高其有效性
校企合作在现阶段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校企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业的作用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均积极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企业“冷”的原因首先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医药企业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学生出了校门进了企业后的成长才是企业的事情;参与高职学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尤其是医药生产企业,有GMP规范要求,大量学生进入洁净生产车间,会对医药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其次,除了一些医药外企由于推广自身公司理念和价值观参与高职院校的工学交替合作外,很多国有、民营的医药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推动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最主要的还是高职院校能为其提供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因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和监管严格,医药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的提高。而高职院校除了提供毕业生外,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很少能为这些医药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缺乏全方位的合作机制。
另外,在工学交替运行过程中,医药企业很难长时间、全面地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最终造成学校和企业不能共同指导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缺乏全面的工学交替的衔接和统筹,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一些企业对工学交替持不积极的态度,这也为我们推广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少困难。
(三)医药行业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持欢迎和肯定的态度
医药行业企业参与工学交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已经参与了工学交替运行的企业中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实施工学交替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实际操作、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的进步最大。40%的企业认为与以往招收的实习学生相比,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习学生整体质量明显优秀,所有参与调研的企业均愿意长期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合作,愿意聘用在学期间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高职毕业生。这说明,企业对医药行业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是十分清楚的,愿意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提供工学交替实习机会,并且愿意优先录用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尤其是在本企业实习过的毕业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要解决企业有效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势必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二是从长远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校企双方良性循环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层次矛盾。学习和吸取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国家的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职教体系等,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矛盾。
(二)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
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提高企业参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适应市场进行课程改革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和企业人员共同在对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对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中不同的能力目标归结为不同的模块,合理组合教学模块。通过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完成不同模块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活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学科体系,以企业对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期望为本,以岗位群为基础,利于不同医药企业、不同岗位选择切入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时机,最终保证医药企业参与工学交替机制的有效性。
2.建立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相配套、相适应的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环节。安排好这些环节的关键是时间安排问题,要恰到好处地合理安排时间,就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和学校课程学习的安排,而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是随着整个行业、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受到企业生产不固定、提供的岗位不固定的影响。在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过程中,由于学校和企业对工学交替有着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工学交替时间和岗位轮换以及管理方面均产生了错位需求。并且,在校课程学习和企业岗位实习轮换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相配套、相适应的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3.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形成企业参与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职业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在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角色转变,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潜力,不断进步,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处。职业素养的内容不仅是更衣、卫生、清场等内容,还包括职业道德、能力素质、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内容,构建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应将文化素质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和职业道德类课程有效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内容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在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基础上,应让企业也参与到学生评价中,将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引入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形成性评级和终结性评价。
4.加强工学交替的企业实习管理
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就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学校要重视学生工学交替的企业实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5.加强“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
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但教师并不真正了解企业,对企业的了解多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所以,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空洞而苍白。教师必须到企业去学习、调研、见习,必须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深入生产一线,参与现场技术问题研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氛围,收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项目任务,考虑与课程教学改革有关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从而密切校企关系,为今后学生下企业工学交替实习与深度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职院校可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在行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专业共建,可以保证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但是,受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生产状况的影响,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可持续性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一些行业发展基础差的地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就难上加难了。针对这一点,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洽谈深度合作,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从而彻底解决工学矛盾,有效保证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李汉斌.职业院校“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9-50.
[2]高诗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153.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培训 社区教育
1.调查对象
本文调查对象为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的全体员工。本项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分别对长春市三家企业发放问卷。问卷调查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培训及社区教育等。
2.长春市企业发展总体情况
吉林省长春市属于国家规划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一部分,全市现有朝阳、南关、绿园、宽城、二道、双阳、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汽车开发区、净月开发区这几个区。其中民营企业总户数达25万。
3.长春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长春市的企业存在着人才流失问题。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观念滞后,人才的个人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3.2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地开发利用
在调查中发现,长春市的企业对信息技术培训的投入不足,信息技术设备不完善,网络开发不健全。有些企业没有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导致企业人才信息技术素养偏低,工作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3.3社区教育模式尚未开发
在调查中发现,长春市三家企业都没有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所提倡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全新理念缺乏了解,没有意识到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对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创新性意义,这一认知有待在企业今后的劳动力教育培训过程中有所突破,而这也反映出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经济实力,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开创社区教育模式的全新模式,提高劳动力教育培养的总体效率。
4.加强长春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信息技术培训的建议
在调查中发现,长春市的企业在员工在职教育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4.1加大高素质人才的比重,防止人才流失。
企业应该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壮大企业高素质人才的队伍,形成企业科研力量的中流砥柱,加大高科技人才的科技成果的转换力度,提高高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根基。
4.2加强企业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师资配比。
企业应该结合员工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热情,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大力开远程教育资源,勇于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对此引起重视,致力于提升劳动力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针对希望学习更专业信息技术的人才,要因材施教,重点培养,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提升全体员工的信息技术素养。
4.3大力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企业应该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努力构建企业的社区教育培训模式,开发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加强企业劳动力对这一新型培训模式的了解和共识,采纳国内外先进的社区教育培训理念和经验,结合长吉图企业自身的特色,勇于创新,制定出适宜长吉图企业的社区教育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满足企业劳动力的多样化需求,在企业社区教育网络中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外语课程学习、生活理财、家庭保健、低碳饮食、个人健身、古典音乐知识普及、文学修养等方面的全方位的知识,体现企业培训的多元化和人性化,以供企业成员自主选择,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涉猎更多的知识、汲取更多的养分,为企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人才。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担当弄潮儿的重要角色,因此长春市的企业对人才的职业培训对长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针对长春市企业人才教育培训中凸显出的问题,将本课题研究所提出的解决对策应用到实际的企业培训中,更新人才教育培训观念,充分开发信息技术资源和社区教育的新培训模式,任人唯贤,真正做到对人才的尊重和制定科学的有效的人才发展计划,对长春市的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刘盈.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属性.开放教育研究,2001.6
[3]丁兴富.远程教育学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论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互动.职业技术教育
[6]李伟.探索职业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科学中国人
[7]刘培俊.中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宏观对策研究[R].北京: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5
明确调研目的,制定有效的调研计划和方案
企业市场调研的任务是收集、整理内部经营和外部市场环境数据,及时反馈有关营销信息,发现机会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同时也为企业探索、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提供建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这个目的是调研工作总的终极目标,需要的收集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一次调研难以完成,在实际行动时要把总目标具体化,分为一个个的调查主题,一个主题只为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问题,在制定方案时,必须明确这个调查主题为什么而做,所要面临和要解决的核心的、关键性的问题是什么,只有这样调查才能有的放矢。明确了调查主题,还要进行调研方案的制定,调研方案包括调研计划和环节设计两方面,调研计划就是对调查工作各个步骤和各环节进行通盘的考虑,制定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工作程序,调查设计是指对有关环节进行确定,如调查内容、调查表、调查方式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指标计算等细节的确定。调研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是整个调查工作成败的关键。
明确调研内容,建立调研信息系统
市场处于动态变化中,市场调研具有长期性、持续性,企业要做有效的市场调研,应及时掌握企业内部运营情况和外部环境信息,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调研内容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调研:一是订单数量和客户信息:按产品、按行业、地区、交货期等指标进行归类统计的订货量,客户有关信息等;二是销售报告:按产品类别、分地区、部门、客户、时间段等序列化的实际销售数据,以及与商品销售有关的销售费用、销售利润、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统计、会计数据;三是库存状况:对企业内部产品供应状况做明细统计,了解商品流转情况,为供需平衡分析提供资料;四是资金循环信息,主要是向会计部门收集应收账款到账情况,分析客户信用。外部市场环境的调研:一是行业状况研究:主要研究本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内容,注意本行业及相关行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和运用;二是消费者研究:主要了解现有和潜在消费者有哪些,消费者购买力、对产品的需求、消费习惯与态度怎么样;三是竞争对手研究:主要了解行业内主要竞争品牌有哪些,这些品牌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竞争品牌主要经营者的变动及动向等等。企业应设置专门人员对上述调研内容进行整理、归纳,进行信息化,系统化管理。不管是企业内部调研内容还是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平时都是零星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不同的调研人员手里,需要定期地统计、报告,并由专人负责进行分类、整理,作动态跟踪记录,报表数据只有在经过系统化处理才能反映现象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发现问题;将调研内容信息化系统化,才能便于研究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并将分析结果充分的运用到营销策略的制订和决策当中。
多种调查方法并用
市场调查方法多种多样,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与调查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市场调查方法:1.利用文案调查法尽可能多地收集间接资料。文案调查法成本低,信息源广。以较低的成本从间接渠道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中小企业从事市场调查的首选方法。适宜用文案调查法收集的资料有: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有关数据资料,如客户有关信息、销售报告、商品库存状况,企业系统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会计核算和分析资料,以及其他积累资料等;企业外部市场环境资料,如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数据、行业状态和竞争者信息等。2.通过业务员定期反馈收集市场资料。业务员与市场接触最密切,对市场状况和动态有较深的了解,中小企业要建立业务员反馈制度,要求业务员定期报告分管区域的行业状况、市场行情、竞争品牌、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习惯等基础信息,对重大信息要及时汇报,并要求业务员加入到市调人员队伍来,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对出现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3.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网上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消费者信息。对于消费者的一些信息,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以获取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如消费者消费水平、购买动机、对产品的满意度等态度性的资料可采用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方法收集,消费者规模、购买行为等资料可用观察法获取。此外还可以运用实验法和委托专业机构等方法进行一些专题的调查研究,如通过小规模的实验来了解新产品的社会需求情况,测定各种经营手段的市场效果;当需要做某项重大决策而本企业的调查力量不够时,可请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来完成。中小企业只有采取多种互辅互补的调查方法,才能以较少的成本收集到更多更全面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满足企业调研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阶段来看,除了需要一线物流业务运作的高技能型管理人才以外,也需要大量从事物流系统设计、运营与维护,物流设施设备运用等工作的物流专门人才。因此,对接产业集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物流专门人才是解决“物流行业人才结构性问题”这一瓶颈的有力措施,是物流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
2物流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调研企业共34家,从分布区域来看,涉及全国各大地区,其中以东北区域的企业数最多;
2.1地区分布情况
从企业性质来看,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从调研企业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调研的样本选取以东北区域公司为主,占到样本总量的70%;其次是华北区域,占到样本总量的21%;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6%和3%。这样选取样本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对接产业集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选取东北区域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华北区域仍是许多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
2.2企业性质分布情
在34家被调研的企业中,有22家是民营企业,占到样本总量的64%;其余企业中有4家国有企业、4家中外合资企业和4家外资企业。这样选取样本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目前物流行业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很高的比重,因此将其作为主要调研对象;第二,从毕业生、行业主管部门反馈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仍是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3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3.1不同层次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接受调查的物流企业对各类型物流人才的需求程度都很高。需求程度最高的是物流基层作业人员,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达到57.94%,其次是物流规划设计人员,选择“非常需要”的比例达到54.90%。其他企业提出了物流信息人员、硬件管理人员等。3.2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分析
(1)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60%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非常重要,另有35%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95%;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4%和1%。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相当重要。
(2)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45%的被调研企业认为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非常重要,另有51%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96%;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3%和1%。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相当重要。
(3)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58%的被调研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另有33%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91%;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8%和1%。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4)国际物流管理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36%的被调研企业认为国际物流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另有37%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73%;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25%和2%。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国际物流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5)企业物流管理能力
从调研数据来看,占总数33%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企业物流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另有42%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两者总计高达75%;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23%和2%。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认为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相当重要,如图6所示。仓储、运输管理与作业能力在高等职业院校三年制教育中就被视为物流相关专业重要的核心能力。从以上数据分析可见,在对接物流产业集群的企业调研中,这两项职能仍被视作最重要的两项核心能力。同时,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国际物流管理能力、企业物流管理能力也被视为重要的核心能力。
4调研结果与结论
误区一、市场调研很简单,我们企业的市场部完全可以做好
我曾参与一个有关饮料的咨询项目,本来按我们的作业模式,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营销策划中涉及的市场调研活动都必须在我们亲自主持与参与下进行。可客户却坚持他们已通过他们的市场部收集了非常翔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只允许我们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因为这是一家较有名气的大公司,市场部的能力在国内应是较强的,所以在客户的一再坚持下我们做出了让步。可结果是,在这些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新产品的试销活动遭到了失败,为了找到失败的原因,我们的顾问团队深入市场一线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原来导致试销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不喜欢新产品的口味。可市场部的调研结果显示:新产品的这种口味应是目标顾客的首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经过我们对他们的调研活动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了市场部调研结果的偏差。一是调研的样本过少、过窄。二是问卷设计的有问题,开放性问题太多,而这不利于问题的集中。经过我们的调整,产品的试销活动最终取得了成功。可这个案例能带给我们咨询人与企业一些反思。轻视市场调研将会导致失败。
事实上,市场调研是一种专业而复杂的运作过程,它涉及到方法的选择、抽样方法的决定、问卷的设计、执行的技巧与严谨度、资料的分析整理等。只要其中任一环节有闪失,市场调查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保洁公司作为世界日用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它的市场部的实力之强举世公认,可它仍把很多调研活动交给专业的咨询公司去操作,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它深刻认识到了市场调研之复杂。
误区二、很多市场调研数据都是企业亲自收集来的,用于决策应非常可靠
这里有一个经典案例。70 年代末,面对百事可乐的挑战,可口可乐曾被迫尝试研究新口味以争取消费者。它花费了400万美元对20万个消费者做了市场调查,结果是半数以上的人接受可口可乐公司的新配方。然而,当公司正式推出新配方的可乐后,市场结局却是一个悲剧。
有专家分析说,问题出在该调查是在盲目测试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消费者不知道品牌时,它可以完全依据口味偏好做“理性”的判断。但一旦与品牌相联系时,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对品牌的认知与偏好,所以最终判断受到了干扰,此时,口味判断已不再那么理性了。
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反思:一、市场调查测试新产品的口味时,该不该遮去品牌?二、如果当时的新口味市场调查是挂上品牌的,是否还会有半数以上的人认同?
一般的新产品口味测试都不作品牌提示。于是,根据上例,很容易得出:品牌的魅力远超过口味的魅力。 这就等于证明:这种无品牌的口味测试,其意义并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可口可乐公司事先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为什么还会投巨资去干这种傻事呢?因为早在1975年,百事可乐就做过另一个实验,将两大可乐的牌子取下,实验消费者喜欢哪种口味。结果,那些喜欢喝可口可乐的人中有一半以上认为百事可乐更好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还是喝可口可乐。
从上例可以悟出:我们并不应该简单地指责市场调查的方式有问题,关键是应用结果的人如何更全面地解读有意义的资讯价值。如果当时的可口可乐公司获知“新口味至少能得到半数以上消费者的认同”后,再考虑“可口可乐品牌”与“新口味”相结合后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可能还会再做一些挂上品牌的新口味市场调查测试,将会极大地减少400多万美元的投资浪费。
所以,市场调查的结果还应该配合企业本身对市场的了解与经验,加进自己的策略性思考与判断力,才能使市场调查数据发挥出更大的参考价值。市场调查只能提供客观的市场信息,充其量是营销决策的参考,光凭调查结果,尚不足以作决策。因为除了市场资料外,决策还涉及到个人的判断、智慧和胆识及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与状况等复杂因素。
应该说,市场调查不是万能的,如果能以平常心对待市场调查运作,将它当作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既不抹杀它,也不迷信它,才能正确地对待市场调查运作及结果。
误区三、企业只有在碰到“问题”时才考虑进行市场调研
有一次,因项目合作的原因我与某家电器企业的市场部经理有过一次交流。当然交流的内容很多,并不限于市场调研。但它叙述的有关他们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的几个原因给我带来一些思考。我把他提到的市场调研的主要原因列举如下:
1、 新产品上市
2、 面临竞争者的进攻
3、 销售额下滑
4、 消费者投诉增多
5、 中间商跳槽增多
我对以上列举的条目进行了归纳,他们都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在碰到问题时才会考虑进行市场调研。毫无疑问,上述条目是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重要起因。但是我认为,这仅是问题的皮毛而已。市场调研的动因远非如此,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比方说,中间商的跳槽问题,造成中间商跳槽的原因不是一个,可能是产品原因,也可能是价格原因,也可能是服务原因等。所有的原因都有一个累积过程,并不是一蹙即发。从另一个方面看,中间商的跳槽决策也会有一个过程,一般不会一拍脑袋马上决定。我们知道,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许多战略家认为,世上最高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把问题化于无形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碰到问题才进行市场调研,对于问题的解决非常不利,企业的市场调研活动应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也就是说企业要把日常的预防性调研活动放到重要位置。预防性调研要贯穿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它对于预防问题的发生,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误区四、市场信息收集的越多越好
这句话咋一看很对,我也不否认市场信息的“量”对决策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据我看来市场信息的“质”更为重要,当然,这种质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量基础之上的,但市场信息并不是收集得越多越好,理由如下:
1、 过多的市场信息会对企业的决策造成干扰
当前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浩如烟海。当我们面对很多信息的时候,往往茫然无助、难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句话就是对这种状态的反应。
2、信息的收集有一定的成本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我们必须牢记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对于市场调研也不例外,我们要对市场调研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可能的支出作一比较,如果某些信息对调研结果的影响不大,而取得成本却很大,则坚决取消。如我曾参与一个有关日用品的调研项目,企业坚持要调研50家竞争对手的情况,经费预算为30万元。我们把他的竞争对手进行了分类,经过分析,我们把调研的目标企业定为16家,费用为20万元。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做还有利于我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主要竞争对手身上。
3、各类信息对某一调研项目的影响的优先级不同,所以,在市场调研活动中要分清主次,在实际操作中要重其重轻其轻,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越多越好。
误区五、企业市场调研只重视过去与现在的状况而忽略将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能忘记,营销是面向未来的博弈。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那么市场调研就是面对未来的调研就是一种必然。所以我们的调研要围绕挖掘市场的趋势来进行。
我因工作的原因,接触过不少企业的调研报告。给我的总体印象是,绝大部分报告都是反映市场过去与现在的状况而对将来的情况涉及不多,当然,对市场将来趋势的预期有赖于对市场过去与现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但是,这仅是获得未来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不是全部,甚至不能说是最好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应是在市场调研活动中,想尽办法挖掘市场信息。比方说,我曾接触过一个啤酒咨询项目,在市场调研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消费者对啤酒的口味与保健功能越来越看重了,可是对于各类消费者将来究竟想喝什么样的啤酒我们还是很模糊。实际上,许多消费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在这个时候,调研者的诱导与启发就尤为重要,比方引导他们回答需解暑降温的还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诸如此类的品种,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总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来,我们还据此帮助企业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啤酒,这种啤酒上市后业绩不俗,事实证明了当初调研结论的前瞻性与准确性。
误区六、定性调研多,定量调研少
当前的企业市场调研报告多是定性调研报告,据我观察这种报告能占到全部报告的80%以上,定性报告的最大缺点就是不准确,从而为企业的决策带来不便。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曾看到一份企业的产品调研报告。通过他们的调研,结论是: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评价为“好”。我们调研的结果要具有有效性与可比性。从这个“好”字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该产品还是基本满意的,即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是到底有多好,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也被消费者评价为“好”(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那将如何比较评价?这时候定量调研的好处就显了出来,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满意程度不同给出不同的分数让消费者选择。比方说采用百分制,消费者感觉越好分数越高。这样就避免了定性报告的缺陷使调研结果具有可比性。
啤酒企业从资源整合,到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市场烽烟如火如荼。但,从公司所处华北区域的啤酒市场来看,各厂家对市场调研重视程度不一。
现阶段的市场调研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委托专业的调研咨询公司或顾问公司;二是质量体系认证所规定的内部信息反馈;三是公司市场部或领导层进行专向的调研。
专业市场研究机构有着严格的行业准则及高度的执业精神,能为啤酒企业提供详尽的市场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营销策划组织等服务。问题在于:先是收费比较高;再者,双方之间沟通交流包括其对啤酒行业的背景、走势分析、决策都需要时间成本;最后,还有文化冲突的问题,因为啤酒企业大多存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子,行政干预的成分也现实的存在着。但是,市场竞争的激烈让越来越多的啤酒企业认识到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有效地市场调研可以了解目标市场的购买或消费倾向同时对宏观、微观环境作出客观评价,从而为公司制订出有效的经营战略。这方面运作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河北唐山啤酒集团,2001年开始与上海一家市场研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立了品牌发展的思路。随后,推出1*12塑箱异型瓶“唐山”啤酒,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质量体系认证所规定的内部信息反馈,多是由公司按照固定的流程,由职能部门设计表格,业务人员提交。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业务人员对待表格的态度,在啤酒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业务机构一支独大的局面,这样就导致管理的重心不能够下移。为了寻求自身的利益,业务人员存在着瞒上欺下的行为,表格内容的真实性值得深究。而从另一个角度:时间、成本来看,这是企业完善自身的最佳选择,因为省时、省力、还可以锻炼能力。于是,ERP(企业资源计划)这个比较流行的名词开始被众多的啤酒企业传播,目的只有一个,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流的传送效率。比如2001年,青岛啤酒集团与ORACAL正式开始合作,通过引入ERP系统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ERP项目的成功实施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部或领导层进行专向的调研,据笔者所了解的调研情况来看,多是出于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出现问题,或窜货,或经销商之间砸价,或质量出现问题,或促销不够得力等等。这种情况,调研者多以一种“钦差大臣”的身份出现,不管是区域经理,还是经销商都必恭必敬。这样的调研过程,其结论的可参考性大打折扣。
总的来讲,啤酒企业以产品使用及认知态度调研和促销调研为多数,其中尤以促销调研为最多。大部分基础性质的市场调研还流于形式,只是用来延续或保护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这说明了国内啤酒市场的调研尚处于浅层面上,属于急功近利阶段。那么,什么是市场调研?
美国营销协会(AMA)关于市场调研的定义:“市场调研是把消费者、客户、大众和市场人员通过信息联结起来,而营销者借助这些信息可发现和确定营销机会和营销问题,开展、改善、评估和监控营销活动,并加深对市场营销过程的认识。” 市场调研是按照有效的程序设计和合理的技术手段为营销决策提供信息的方法。
市场调研必须注意的问题:
1、辩证地理解信息要求正确对待不同类型的信息。要知道我们从不同口径得到的信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信息并非越多越好。这样,我们就必须关心比如:市场调研应该在什么时候执行?为什么执行?怎样执行?执行多少次?如何控制?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信息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2、市场调研要系统、主动、连贯。我们的决策需要有效的信息,而不是零星地、被动,地接收的杂乱信息。市场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人类心理以及行动,极为困难。因此,现代的市场调研工作应该以高度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方式协调进行才对。
市场调研的方法:
1、设计年度调研项目计划书。根据年度主体经营规划,制订重点调研对象,比如说是了解品牌影响力还是公司产品的价格策略?是为目标市场的确定提供参考建议还是追踪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市场份额分析还是商业趋势研究?年度调研项目计划书不求详细,但求全面,重点突出。年度调研项目计划书更多的是一种纲领,是一个骨架。
2、初步调研,谋而后动。对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一般的经济、政治、技术、社会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自己的目标进行初步的评估。在这一阶段,要收集来自期刊、杂志、网络、内部访谈方面获得的信息。更加细分化的目标应该确定下来。
3、详细调研设计。此时,应当明确调研所需要的证据如何获得,是考虑用表格还是用问卷形式?是自己亲自做还是委托别人进行?是采用定量的:观察、实验、调查、电话访谈、个人访谈、信函还是定性的:深层面谈、投射技术?同时调研所需要的成本与时间都需要一定的关注。
4、调研分析与诠释。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编辑、系统整理,力争做到完整与一致。而选用怎样的统计方法应给予特别的考虑。
根据市领导指示,为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储备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我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子信息产业专项调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时间、方式
第一阶段(年2月25日—年3月15日):各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组织按要求上报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年3月15日—年4月15日):市工信局组织到各县(市、区)实地调研。
二、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是在全市范围内的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元器件(包括LED行业)、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如:汽车电子、机顶盒等产品)等生产行业。
三、调研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所有制性质、成立时间、所在地地址、占地面积、职工人数(技术人员、普通员工、学历层次)、企业所属电子信息产业主导产品类别、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包括现有生产线、设备数量及生产能力数量)、发展定位等。
2.企业经营情况。主要包括:注册资金、固定资产、企业总产值、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销售收入、利润、税金;企业主营涉及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产能、技术特点、创新成果、申报专利和发明专利以及拥有专利和发明专利情况、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等。
3.总体总结企业“十一五”期间企业发展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企业“十二五”期间总体思路、总体发展目标、主要产品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拟建重点项目内容等。
4.项目建设及投资情况。包括:新建、在建、规划项目情况。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审批备案、建设地址、土地及建设面积、投资结构、资金来源、建设期限等(见附表二),附表二不能填写清楚的请在此表述。
5.其它情况。包括:是否属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或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或拟申报何级何类研发中心。获得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产品获奖情况以及企业认为还要说明的其它情况等。
6.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对推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