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

第1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1、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们从光盘上或到网上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的一个思路。②小组探究。学生按照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组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情感领域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六组,每组设一个程度好的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

③启发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我根据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

④讲授法。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做成各种教学课件,借助于有关设备,边讲授边操作,讲练结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⑤分层递进教学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三)加强课堂管理,做好起始年级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由于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是在网络教室里完成的,学生面临大量的网络诱惑,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给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且,由于受以前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如上课纪律性差,不服从教师管理,甚至有浏览有害信息的现象。我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在养成教育上多用心,努力规范学生的上课学习行为。本学期实行班级信息课堂量化评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3、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努力搞好我们的第二课堂,在第

二课堂里,学生学到许多平时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其它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教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学期,在教学之余,加强了对业务的钻研。

在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在网上还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学期末,我对各室的电脑等相关设备进行核查、登记,并做好责任人的签字工作。

三、充分发挥的优势,提高学校办学的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第2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一、初高中数学学习异同点对比

单纯从表面上看的话,高中数学是从初中数学基础上发展来的.但是两者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主体方面都有了巨变,是对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更深层次的强化.

1.学习内容

(1)知识量不同.初中数学涵盖内容非常少,知识面狭窄,主要是一些常识性知识的简单介绍.高中数学涵盖内容非常多,涉及的范围广,是初中数学所不及的.(2)知识结构不同.初中数学中的很多数学规律不加推理,直接标明,处于现象阶段.然而高中数学则注重公式的推理和演算过程,以变量和字母为研究对象,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分析总结,比较的抽象难懂.高中教材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教材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相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较强理论的知识体系.(3)能力要求不同.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能在运用数学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能力要求上较低.高中数学则对学生能力要求上高,要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推理演算、概括总结等能力,并能够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培养获取知识的独立性.

2.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表现更多的被动接受知识定义和规律.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和相关的试题进行重复的举例强化,学生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也拥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加深巩固.初中教师的教学更加的直观易懂,在每一个教学案例之后都会安排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相关的练习,从而巩固学习效果.初中教师将各种题型分类总结,使学生记住解题的通用方法.但是在高中教学中则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数学思路的掌握,关注数学原理的论证和推理.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结果的掌握,更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独立地自学掌握;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类比、总结归纳等思维方式.教师更多地启迪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要通过学生在高中数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其敢于探索和创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认识问题的规律上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在,抓住问题的要领,解答出问题.

3.思维方法

高一的学生在刚刚接触高中数学的时候容易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初中时期截然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问题思考的方式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形成的,非常的单一化,不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分解方程式上先分解什么,再分解什么等.然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拥有对待问题思考的更高的思维方式,能够对数学语言中抽象化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很多高一学生成绩下降,就是一时很难适应这种对能力的高要求所造成的.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

在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尤其要分析初高中数学的脱节情况,做好教材内容方面的衔接,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从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出发,使学生掌握更具体、更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从多方面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1.分析脱节情况,做好教材内容衔接

相比较于初中教材的内容,高中数学的内容不但是数量多、知识面广,而且学生在理解上更加抽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那些涉及初中相关内容的数学知识,可以在学生掌握原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使学生能够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并通过比较能够打破原来数学知识的局限,建立两者之间联系的枢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在教师教授高中数学的时候,可以在相关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高中的知识,使学生更易于在熟悉的知识上接受新的知识.希望高中教师要有一套初中的教材,在掌握初中教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拓展新的内容.对于初中教材的掌握,可以掌握高一教学程度,建立两者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自然地由初中阶段转变到高中阶段中.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3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一、搞好初高中的数学知识的衔接

由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差异性,决定了要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就必须首先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由于初中实行了义务教育,而高中没有实行义务教育,所以初高中数学无论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差异性,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而高中数学知识面广,难度大,高中数学是对初中数学的推广和引伸。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字母、变量,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与初中数学相比,增加了难度,虽然近几年初高中数学内容都经过了调整,难度都有所降低,但相比之下,初中数学难度降幅较大,这不但没能缩小初高中数学难度的差距,反而增大了其差距。特别是在初中有的为了应付中考而导致有些内容浅讲或不讲。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因式分解中分组分解与十字相乘法,二次函数及其运用,这些在初中要求较低,而在高中这也没有列入教材,但在平时又需要经常运用它们来解决数学问题,要求较高,而高中由于高考的原因,难度不但不敢降,反而有时增加了难度,所以要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就必须弄清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差异性,对初中要求较低,而高中相应知识要求较高的、熟练运用的,要在高一上学期对初中相应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提升,对高一学生能顺利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只有这样做好了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才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高中学习中,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就要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初中学生自学能力差,所学知识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灌输方式,考试所用方法及思想都是经教师大量反复讲解和训练导致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死记公式和结论机械运用,没有通过自己认真理解、总结。而高中数学由于其知识面广、深、难,要想通过象初中那样反复讲解和大量训练来掌握方法和知识是不可能的。学生必须要加强自学,通过大量阅读来理解、总结、归纳,提升自己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将高中数学知识多、深变难度为少、浅、易,所以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题型也在不断发生多样化,近年来还出现了应用型、探索型和开放型。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三、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地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公式、概念、结论习惯于死记硬背。而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对概念、公式、结论进行记忆外,更多地是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能自主钻研,消化知识;重视逻辑推理,对知识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所以进入高中后要做好学生初高中数学衔接,就必须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生学习方法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指导,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要认真研读,要边读边思考,对教材内容要进行归纳总结,对概念、公式要在阅读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2.加强学生听课的指导,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初中学生听课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灌输方式,学生思考、消化时间少,理解能力差,所以进入高中后要改变学生上课听课方法,在上课时除了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外,还要做好笔记,认真听同学发言,勤思考,理清各知识点的联系和公式、定理应用的条件和范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知识在心中了然而不茫然。

3.加强学生课后及时归纳、复习的指导。初中学生一般在课后都不善于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一般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进入高中后,要让他们养成一种课后及时归纳、复习的学习方法,让所学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教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这也是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强烈呼吁中考题要体现高中阶段数学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希望以此对初中数学施加影响。其实,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二、问题的原因

1.教与学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要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重试卷(复习资料)、轻书本”的不良倾向。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学教材的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直接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用着解题。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中老师上课一般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还沿袭初中的思维方式,没有及时有效地自我调节,使之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另外,学生学习的情感、兴趣,性格、意志品质的优劣、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如何,都会影响高一学生数学的学习。

三、问题的解决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有一种新奇感和放松感,但同时又有求知欲望,教师要首先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衔接好教材内容

在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且立体几何入门难,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差,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的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淼模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要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但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3.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起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数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明教学过程,分散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函数概念”、“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定义、直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又如:在立体几何中学习“空间等角定理”时可先复习平面几何中的“等角定理”、并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和联系。每涉及新的概念、定理,都要结合初中已学过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5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轻负高质;效率

在数学学习实践中,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我国数学教育已经由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转而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上来. 但遗憾的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不高仍是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基础数学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是广大数学教师与学生的辛勤劳动与大量付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中小学以及数学教育领域都已是众望所归. 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此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高中数学教学中违背“轻负高质”的体现

1. 过度扩展知识面,致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

新课程提倡教学目标综合化、多元化和均衡化,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补充一些公式及特殊的解题方法,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几乎屡见不鲜――尤其是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有的数学教师恨不能将其所有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 正因为如此,高考考试大纲曾多次明确限制这种无限扩充知识面的行为,如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一般情况下,这些补充的公式或方法往往缺乏普遍性,只对一些极其特殊的问题有效. 久而久之,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不断地套公式、套题型,一旦试题稍加变化,学生就无所适从,而且这些补充的众多公式与方法大多是不加证明的,有的公式和方法甚至无法用中学所学知识证明,只是一些教师多年教学中总结的结论或课外书中的经验和结果. 没有学生探索、分析、比较的发现过程,大多学生是凭记忆死记它们,而且有的方法用得也比较少.

2. 不能因材施教,造成学生负担加重

教学效果好坏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在于教师是否有引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数学课堂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课堂教学理念,既要重视“双基”,培养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又要根据新的背景和要求变活更新.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都是与之背离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高中数学几乎就是一本教材,高考几乎就是一张试卷,这在教育发达的外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一下子改变教材教法及高考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要强调的是,即使在教材、高考试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仍然是有所作为的.前几年上海建民中学就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他们在不改变传统班级设置的前提下,高中数学上课分为A,B,C,D四个层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反,我们一些高中数学教师,不管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眼睛只瞄准高考数学一百五十分的试卷,把学生当成容器,这也是造成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在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加以区别.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更需要正确的判断,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要正确把握教材与高考大纲.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轻负高质”的策略

1. 高中数学“轻负高质”学习的反思性策略

(1)反思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数学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知识的得出固然重要,但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则更有意义. 因为后者能为学生积累诸多的学习方法,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

例如,学习过圆台的体积公式S台=h(S++S′)后,不应停留在对公式的记忆上,而应反思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推导出圆台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将圆台转化为两个锥体之差),这种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当遇到一个新的几何体时,可以通过割补等方法将其转化为熟悉的几何体)可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且易于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2)反思问题解决过程

“解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关键之一是学习解题. 然而,如果在解题之后即将其束之高阁而不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只能停留在较低的经验水平,解题能力很难有真正的提高. 如果在解题之后能对自己的思路作出自我评价,对整个解题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的思维就可能在较高的层面上得到概括,并可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

那么,对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要反思什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

反思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解法是如何分析来的,解法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又有何规律可循.

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上容易发生错误,原因何在,如何防止.

反思问题解决的关键,如何进行突破,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解法,哪种解法最优.

反思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何种结构特征,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和结论加以推广.

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起初遇到哪些困难,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针对这几方面,我们举一例子:

袋中装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m个红球和n个白球,期中m,n满足2n4时,从袋中任取3个球,设取到红球的个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本题涉及排列组合、概率统计、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涉及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函数与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等题. 解题过程中因参数有两个会感觉有些混乱,但只要我们抓住关键字词,如“m个、n个、2个、同色、异色、概率相等”即可得到一个等式.此等式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得到关于m,n的一个等式,再结合不等式及分类讨论得到m,n的两组值. 此题可一题多解,反思比较各解法的优越性. 有些题也可多题一解,说明它们的数学本质是相同的,可多归纳多总结. 若解题中碰到很难很复杂的题,我们可逐字逐句认真体会题意、分解难点、寻找条件与结论间的桥梁. 有句话说“难题无非是多个简单题的组装”,可以运用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突破难点,分解成各易解、易懂的小题.

2. 高中数学高效率学习的计划性策略

(1)进行自我分析

在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前,要从自己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为下一步具体计划的制订奠定基础.进行自我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 对自己学习现状的分析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两个方面得到. 横向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与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客观掌握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纵向分析是指将自己现在的数学学习状况与自己过去的情况相比较,分析出自己的学习潜力和发展趋势. 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则可以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为学习计划的制订做好准备.

第二,分析国内的学习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各自的学习特点. 在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前,应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中分析出自己的学习特点. 如有的学生善于记忆,而有的学生则长于想象,根据不同的学习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

第三,分析自己的有效学习时间. 有效学习时间是指在每个学习阶段具体可用的学习时间,包括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只有以有效的学习时间作为保证,我们才能顺利地落实学习计划.

(2)制订具体计划

如果说目标是远期的梦想,那么计划就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路径. 制订出具体有效的计划,并认真地加以执行,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必由之路.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计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体系.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由不同层次的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包括学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时目标等. 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而最终达到的学习目标,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也可称为宏观目标. 阶段目标是根据数学学习中每个阶段的任务而制定的,一个学期可以分为开学、期中、期末几个阶段,各阶段数学学习的任务是各不相同的. 课时目标是每一节课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包括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难点在哪里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体系,把总的学习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来完成,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第6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1.教师原因

一些教师的教学准备不充分,高中数学难度较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当,与学生的真实知识基础有很大差距。例如,刚刚高一开学,第一章的教学内容是集合,在解决集合问题时会应用到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计算,但是学生前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所以就应该先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计算,再学集合。如果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课堂时间就会白白浪费。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必须是合理的,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清楚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对应关系,不清楚知识间互推的逻辑关系,不清楚如何选择完成逻辑推理所需的思想方法,导致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理解。教师每教一节课,都要有所总结和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如学生的问题、授课思维的变化以及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等。教师只有适时把握和合理调控,通过各种教学模式的变化,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课堂内容加以把握,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2.学生原因

刚刚从初中的题海战术紧张状态中进入高中生活,学生思想上处于放松状态,高一必修一的函数部分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环环相扣,稍有放松就会使数学变为困难学科。鉴于数学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教学计划对数学学科的课时有所倾斜,使得数学课的课时较多。由于学生对同一门学科有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疲劳和紧张,学习效率就越低,并且高中阶段各门学科总课时在增加,各学科都要认真学习以备高考,各科作业繁重,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精神状态不好,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学生整天应付上课、作业和考试,过着单调的生活,使得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很少,学生身心得不到发展,疲惫状态得不到调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且在内容上较为抽象,所以课堂的教学效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每学期的开始,教师都会制定教学计划来保证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不能保障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常常会导致教师一再延后教学计划而过了期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会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味提升教学速度,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方面,适当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保证学生全面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要有所提升。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教师有效备课

教师的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为了高效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课前首先应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要在大量资料中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其次要确定好教学方法和手段,即确定用哪些辅助措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达成教学目标,即确定怎样去做,针对重点和难点,结合一些参考资料,挑出典型的例题和练习题。教师的有效备课还包括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各个教学环节不仅要完整,还要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环节,对时间的把握力求精确,每一点内容的衔接都要准备若干个方案。

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且标志着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时代特征。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即使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也变得丰富、形象起来。教师应通过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力求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体验,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于渔”,使学生能动地探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培养其研究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2.高效课堂教学

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求等比数列求和时,可以让学生大胆探讨,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推导,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要通过具体的手段来凸显,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是提高教学效率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能够使课堂提问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重点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第一,提问应掌握好问题的深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提出比较浅显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过于深奥的问题又会使学生很难明白。为了使提问达到最佳效果,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度,只有适度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对知识认知方面的冲动,进而激发出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但是重点难点等关键的地方还需要教师强调到位。第二,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次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课程的逻辑顺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在提问时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如果次序颠倒或是随意提问,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可能扰乱学生正常的思维顺序,从而起到相反的效果。第三,提问的语言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数学语言具有简洁、严谨和形式符号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紧扣这些特点,并且还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最为准确和精练的语言进行提问,如果使用符号,应辅以适当的解释,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必须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在黑板上解题和讲课会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却无法快速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解,进而使课堂教学显得没有效率。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一改“灌输式”的教学,着重于数学问题的提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不平衡,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教学参数方程中对参数的理解时就可以创设很多问题情境,参数也就是联系两个变量的媒介。另外,在充分认识情境教学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而性,并不是每节课都要从情境引入,对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4.注重教学反思

第7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业水平考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114-02

2015年6月,广西将迎来实施新课标以来的第二次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虽然本次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成绩,但是,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它对于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宁市第九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一直都十分重视高中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学校第一次数学学业水平考试100%的通过率,使得提出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评估除了要求通过率,还要求A等率、B等率,而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要想成绩为A,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正确认识和对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笔者通过认真研读《201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以下简称《广西学考大纲》),充分地认识到,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广西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广西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是促进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教育的行为;为广西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测提供依据;可以引导普通高中教师把握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可见,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省级考试,甚至可以认为它是“小高考”,是对教师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理念、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大检阅,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研究新课改教材,促进教师进一步搞好教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抓好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能更好地促进高考复习。因此,我们绝对要重视和认真对待学业水平考试,以学考促高考。

二、深入研究《广西学考大纲》,了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要求

要更好地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针对性复习,就需要弄清本省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广西学考大纲》明确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目标:“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就是要全面考察和评估广西普通高中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提高未来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从这些目标可看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非选拔性的考试,它必须照顾到广西全区每一位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注定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基础性。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必修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命题,注重体现三维课程目标,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包括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载体,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考查融为一体。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7∶2∶1,对于难题而言,其难度系数也在0.5~0.65之间,试题以容易题为主,试题设计要做到基础。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掌握好所考内容的基础性知识,对各知识点能够准确识别、再认、简单复述及运用,大概能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得六七十分。

《广西学考大纲》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能力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考试范围内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提出了具体的水平层次及要求,例如:高二上学期必修5第二章数列,要求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从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来看,不难发现若数列以选择或填空题出现,主要是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难度相对较低,基本属于送分题;若数列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则主要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知识点,难度较小,属于解答题中较容易得分的题目,但有时也与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此类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

1.开好学业水平考试动员会,使学生思想上重视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二下学期,通过年级动员会、班会及课堂让学生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重要性,提高其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科任教师更应通过小组谈话提高他们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业水平考试。另外,有学业水平考试任务的各科老师要有共识,密切配合,合理分配和安排好时间。

2. 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广西学考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狠抓“双基”训练。在新课的教学中,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来开展,切实抓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等基本数学知识的教学,不要盲目地增加或拓展太多课外的知识,争取能尽快进入学考复习。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以《广西学考大纲》为指导,逐步逐点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切实把握各知识点的难度与它的生长点。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针对性强。在抓学科主干知识,同时也注意知识“边角”,防止知识缺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信息能力。另外,在复习过程应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遇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知识要马上回归课本。例如:高一下学期必修4中概率这章书,原本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觉得在讲求概率前先用一节课补充排列组合,结果却发现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反而使得学生比较混乱,于是,另一个班就不再补充排列组合,直接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应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倡“快乐数学”,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浓厚,肯花时间钻研数学。

4.重点关注学业水平考试“学困生”,小组互帮互助学习。笔者认为导致学生数学分化的众多因素中,例如智力因素、社会影响、家庭因素等都是教师不可控制变量,而教师的主阵地是学校、课堂;研究表明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而从小学到初中影响学生数学分化的因素中积淀最深的主因,也是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置采取“ 低起点、小步子 ”、“ 分层教学 ”、“ 精而有效 ”、“ 搭学习的脚手架 ”、“及时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另外,尽快落实学困生名单,成立互帮互助小组,提倡合作与自主学习,通过群体的学习思维活动制约和影响个体的思维。

四、适应新形势,尝试探究提高数学学业水平考试A等率的有效途径

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A等,这有着很大的难度。笔者所在的2016届备课组达成了统一的备考策略,从高一开始就抓尖子生的培养,一是为了学业水平考试的A等生,二是为了高考的一本、二本生,总的说来,以学考促高考,争取双赢。

1.早选拔尖子生,重点关注,及早培养。各班科任教师利用高一第一次段考数学成绩并参考平时的表现,定好本班的数学科尖子生,并且在日常学习中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索钻研能力,提高尖子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引导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培训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质。

2.成立年级尖子班,课外辅导,培养数学能力。数学尖子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纯熟的基本技能,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靠平时积累的。笔者认为,对于尖子生而言,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高一下学期开学根据学生的上一学期的综合成绩,前三十名的学生组成了年级尖子班,然后分成了5个6人小组,每周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自主学习,而每周安排一节课外辅导课,教师负责引导学生们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会给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小专题如数形结合思想,精选适合现阶段学生做的题目,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思考讨论,然后集中由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3.关注尖子生,跟踪培养。把尖子生分给各科任教师来跟踪培养,原则上各科任教师负责自己所教的尖子目标生,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档案(目标生跟踪表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因为多与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面对着广西进入新课改的第三年,新高考有着许多新要求新变化,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也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这对每位教师来说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应该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契机,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各知识点,精讲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例题,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做到“以学考促高考”,为高考备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1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考试招生研究专项课题(2014ZKS006)

第8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适应能力;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建议

一、培养学生适应初高中数学之间变化的能力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学科特点上出现了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等新特点。这就要求高中生改变以往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地学好数学做准备。

二、应当摒弃不当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1.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2.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做笔记、甚至不会记笔记。

3.不爱看书(课本),做作业前不复习,不会做题才翻书;不爱思考,作业机械模仿。

4.不重视基础: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课后不善总结。

三、学习方法的一些建议

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阶段小结、试卷分析、建纠错本等几个方面。

1.制订计划:每学期、月、周都要有学习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上课听讲:听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4.课后复习: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5.独立作业:做作业时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6.阶段小结:在学完一章或一单元以后,在进行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7.试卷分析:每次考试后,要分析自己丢分的原因,订出改进的措施,以便在以后的考试中尽量不犯类似的错误,减少不应有的失分。

8.建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

第9篇:高中数学学期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思维品质;数学能力

1.认识数学之美,产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的奇妙。比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小最美的是圆形”。而圆和球形正是几何中对称美的杰出体现,圆是关于圆心对称的,也是关于过圆心的任一条直线对称的。球形既是点对称,又是线对称,还是面对称的。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认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努力加强自身培养

一个高中生三年的成长发展,不论是数学知识的获得,个性的陶冶,还是思维水平、数学能力的提高,打好高一的基础至关重要。高一上学期,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衔接。衔接的好与不好,对于能否顺利适应高中三年数学学习特别关键。不少刚升入高中的同学,由于不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盲目性很大。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造成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比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三角形重心的性质,立方和与差公式等,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查漏补缺,就很容易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3.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必须继续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直观,重视过程;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③重视对照比较,区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④重视归类整理,使之序列化、系列化;⑤重视网络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⑥注意巩固、运用。

4.注重情感教育

十多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而又十分艰苦的探索过程。人们的注意中心先是放在“加强双基”上,进而重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以及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现在又在探索如何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进一步指导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种有益尝试。其中,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非智力因素”,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已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当认为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知识信息量而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统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动力系统的过程,即情感过程,或者虽然有时也讲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但充其量只作为吸引学生注意,保证上课不走神的一般条件,作为附加于教学活动之上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东西,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从现代教学观看,在教学过程中两种系统是协同作用、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密切配合的,因此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可缺少。

5.利用数学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高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点,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断的让学生搞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学生只能掌握最简单的理论知识,但是不会在理论知识中获得精神力量,老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最主要的还有育人,但是这样的方法老师根本达不到育人的效果。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将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老师在进行数学讲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数学中的一些名人故事来引导学生如何在数学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水平。高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借助数学教材来实施素质教育,借助数学中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讲解有关数学发展史的事情,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一些成绩,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来进行爱国教育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家的感人事迹,以此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学会自立,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6.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通常有一些学生会中途放弃,所以,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向上态度。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数学家、科学家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坚强意志事例来引导学生,也可以从身边的故事来进行培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具有广泛性,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热情。老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不用刻意的去设置问题情境,要引导着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培养出学生积极、乐观、勇敢、创新的良好心理素质。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消除自卑,相信自己,以此来减少心理压力,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7.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主要是要有数学思想,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等的最本质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等都包含在其中。数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是进行数学学习的灵魂,只有真正的掌握了数学思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学,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素质,高中数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让学生自觉的使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