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辅导员考核实施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独立学院;自主化管理;学生管理
中国分类号:C931.2
近年来,新疆地区独立学院发展较快,已有四所独立学院,新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事关高校的安全稳定,是高校从事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 新疆地区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与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以及内地其他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新疆地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耐心"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即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以"管理"为目向以"服务"为宗旨转变,强化独立学院的服务职能,从而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自我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成立10年来,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针对三本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做了大量细致、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在学生管理队伍中强化"责任"意识,学院还大力倡导用"耐心"教育和管理自己的学生。首先,学院自上而下都一再强调辅导员和班主任是为学生服务的,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要搞""作风,不断强化管理人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其次,一定要讲求教育的方式方法,让这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自身的转变,学院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交流座谈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留意学生最新思想动向,发现问题能够积极引导并及时解决;要求学工部和团委每周开一次工作例会,共同讨论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此外,学院还要班主任每周深入学生宿舍至少 1~2次,每个月深入教室听课四次,在督促学生做好宿舍卫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规范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做管理
制度是管理者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制度建设是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应坚持正面引导和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严治校。为此,要完善学生管理体系,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大学生行为准则、文明校园建设实施细则、学风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促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做到以章晓理,以章办理,以章处理。
打造"宿舍精品"方面,学院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学生宿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整个细则包括:总则、组织制度、考核制度、宿舍内务、卫生检查标准、宿舍安全检查标准、宿舍文明行为规范检查标准、文明宿舍建设、附则。该细则认清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意义,完善了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学生宿舍管理机制,从而达到了学生在宿舍卫生、文明规范、安全用电等方面的预期效果,更从根本上杜绝了一些学生的夜不归宿、迟归现象。
打造"课堂、晚自习精品"方面,学院制定了《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以及《学生晚自习量化考核细则》并印发了《学生课堂情况检查表》以及《学生晚自习情况检查表》。通过这些规范和细则的实施,强化了学生提前五分钟进课堂和晚自习教室的观念,并且安排团委宣传部对学生的考勤每天都进行检查,学生的旷课、迟到、早退情况有较大的改进。除毕业班外,学生出勤率达100%,从养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3.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化管理
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化管理。
学院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除了设立院学生会、学院自律会、大学生团刊编辑部、礼仪班、国旗护卫队、青年志愿队之外,每个年级还设立了年级团总支,负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了本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设立了院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学生宿舍卫生、早操出勤和早操质量,检查学生夜不归宿和晚归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自管会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设立了院大学生教学信息管理委员会,主要检查大一、大二学生的晚自习出勤率、晚自习纪律,并负责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反馈给学院教务办。
4.严抓班主任考核,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高校班主任是高校从事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队伍,从宏观层面讲,是国家的教育文化方针和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从微观层面讲,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高校班主任是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其主要任务是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学风浓郁、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帮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和每一个成员的健康成长。
近20年来,上海孵化器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载体,始终坚持“培育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宗旨,以国家特别是上海市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上海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孵化服务功能和水平、创新孵化服务形式、充实孵化服务内涵,走出了一条网络化发展道路,为上海科技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建立孵化器网络,提高上海孵化器整体实力
1999年9月,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牵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网络的组织架构包括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建立孵化器网络的目的是加强沟通、资源集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营造环境、形成整体优势,达到规模效应,打造一流服务平台。
经过十多年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孵化器网络三级管理体制:
一是政府层面,1999年设立了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指导委员会。由市科委牵头,会同各有关方面代表共同组成,并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市孵化器发展规划与政策、法制建设及其他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
二是社团层面。随着孵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孵化器逐渐壮大,对孵化器和孵化服务的规范、自律的需求也随之提出。为积极推进上海“科教兴市”战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体现孵化器合作组织的公正性、运行的合法性、管理的有效性,促进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向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筹备,2004年12月24日,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应运而生。成员单位包括上海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的31家孵化器成员单位,以及相关的创业投资机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及律师事务所、科技企业等共51家。到2006年底,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成员发展到近60家,其中包括3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0多家为创业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等。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孵化器网络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将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组织协调上海市的孵化器工作,形成新的资源集聚和配置。
三是孵化器层面。建立管委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的管理制度。由于管委会是由市、区、有关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所在区县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区域性综合优势,是孵化器得以较快发展动力。
二、引导网络成员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孵化服务能力
1.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孵化器管理及孵化服务规范化
孵化协会(网络)成立以后,组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上海孵化器管理逐渐规范化。2000年以后,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快速发展期,而这个时期需要创业孵化服务的创业企业也越来越多。上海市科委及孵化协会相继出台了《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项目)入驻管理办法》、《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毕业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上海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暂行办法》(送审稿)、《孵化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等,对创业孵化公共服务的内容以及服务实施者(孵化器)和服务对象(创业企业)的功能和任务等进行了规范说明,加快了创业孵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创业孵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了创业孵化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性。
在孵化器自身管理规范化方面,上海现有包括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漕河泾创业中心、杨浦创业中心等7家孵化器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创业孵化公共服务按照ISO的标准进行规范和提升。
2.开展孵化器考评,探索政府购买创业孵化公共服务
为提升孵化器运行质量,探索上海孵化器发展新机制,总结孵化器建设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完善孵化器的评价模式及综合评价指标,以衡量各孵化器的运营和管理水平,形成激励、淘汰、监督和竞争机制。2005年,参考科技部火炬中心制订的“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并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孵化协会制定了上海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稿)。根据“导向原则(一是要求强化帮助企业创业实现增殖的服务功能;二是要求优化创业中心管理团队的结构;三是要求充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四是要求充分重视对地区经济所作的贡献)”,讲求绩效原则和客观、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条件指标、功能指标、成效指标”三大块,32项分解指标,从硬件到软件,从服务至对地区成长的贡献率,都制定了详尽的评价指标。并于2005和2006年对全市绝大部分孵化器进行了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分类评级,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近两年,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不但组织开展了政府购买创业孵化服务的课题研究,而且市科委每年还专门拿出一定预算资金进行政府采购,包括孵化器的专业技术服务、专家咨询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投融资服务等。通过政府采购服务,使创业孵化服务更加坚持了“公共”的方向,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体现出了创业孵化的公益性。
3.建立专业孵化器,深化孵化服务功能
专业化是孵化器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上海市科委提出了结合“一区一业”、“一业特强”、“市区联动”的指导思想,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专业孵化器,配套构建专业技术平台,逐步形成具有“专业孵化定位、专业技术平台、专业孵化服务队伍”的特色孵化器群体。例如:三年内共出资1亿元为IC设计企业建立起功能齐备的技术服务平台,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上海科汇纳米技术专业孵化基地依托上海市计量技术测试研究院等单位的检测优势,投资600多万元,购置了部分先进的纳米材料检测仪器等设备;在都市工业设计专业孵化器中构建工业设计平台等等,这些平台已经纳入上海公共服务研发平台,由于有了技术平台作为专业孵化器的服务手段,吸引了相关企业来这里创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上海专业孵化器增长迅速,到目前为止共有专业孵化器15家。比如,863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多媒体产业园、环保专业孵化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还相继建立了纳米技术孵化器、都市工业设计专业孵化器、聚科生物医药孵化器、奉贤现代农业孵化器、金山精细化工孵化器等。目前正在建设的上海康桥先进制造业专业孵化器,重点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动上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这些专业孵化器与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4.开展孵化器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孵化服务能力
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孵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2005年下半年,孵化协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组织专家制订了孵化器管理人员培训知识体系及教学大纲,同时,制订上海市孵化器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的制度。孵化协会准备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对全市孵化器管理人员进行轮训,提升整体的孵化服务水平。孵化器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的总体原则是孵化服务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孵化器管理人员缺什么就补什么,使孵化器管理人员走职业化、专业化的路子。整个培训体系包括三部分,包括孵化器建设及管理相关知识、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和孵化服务实务及技能。今年第一期培训班招收学员47名,历时近半年培训时间内,还安排学员到长三角兄弟省市和上海本地的孵化器进行考察交流。
三、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提升孵化服务功能
1.探索创业孵化服务的国际合作
2000年以来,上海紧紧依托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牵头的国际企业孵化器(IBI),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创业企业的国际化孵化服务。
一是成功举办企业孵化器国际培训班。在科技部支持下,上海自1998年起连续成功举办了9期企业孵化器国际培训班。至今,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国外孵化器管理人员先后参加了培训,为中国孵化器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同时锻炼了一支国际化管理队伍,开拓了国际合作渠道。
二是建立中法企业孵化合作基金,探索创业孵化的国际合作模式。在市科委支持下,2004年底上海----蒙彼利埃大区企业孵化合作支持基金正式成立,由上海市科委与蒙彼利埃大区每年分别出资10万欧元,共同支持双方孵化器的交流以及孵化企业到对方国家创业。上海孵化企业圣景微电子公司入驻法国蒙彼利埃大区孵化器,实现了上海孵化企业到法国创业“零的突破”,2006年该企业在欧洲市场上实现近40万欧元的合同收入,基本站稳了脚跟。上海又将有两家科技孵化企业计划近期到法国发展。
目前,英国东北地区也参照此合作模式,开展与上海孵化器的对口合作,2006年已有一家上海孵化企业到英国东北地区入驻,成为上海第一家到英国发展的科技孵化企业。除法国和英国以外,上海还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
三是发起成立亚洲企业孵化协会,引领亚洲孵化器发展。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作为亚洲企业孵化协会(AABI)发起单位之一,积极参与AABI有关活动,并于2004年被评为“AABI Incubator”。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王荣在韩国大邱举行的“第7届AABI”全体会议上代表中国当选为AABI主席(2006-2007年),而且AABI秘书处也已转移到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随着市科技创业孵化器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上海在孵化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2004年市科技创业中心承担了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UNESCAP)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出的立项课题――“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孵化体系建设,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成功举办该项目的亚太地区研讨会。2006年以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名义成功争取到世界银行infoDev组织15万美元的资助,进一步推动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和国际化。
2.建立辅导员制度,并向全市孵化器推广
为了提高创业孵化公共服务成效,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一直在探索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深度孵化服务,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孵化器实行的“企业辅导员”制度就是很好的尝试。孵化器根据企业需要,面向社会选拔具有丰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作为辅导员,在双向选择基础上,辅导员与企业签署辅导协议,根据各自的特长对在孵企业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为企业解决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准备;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制度;为企业解决产品产量剧增而劳动生产力上不去的矛盾;帮助企业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通过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形成个性化、针对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成长。
3.开展专家咨询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大多是技术人员创办的,技术人员在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一定先天不足,加上国际国内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作为咨询业务实施主体,在企业提出申请,经各孵化器初步接触和沟通后,与申请企业签订协议,为其寻找专业的咨询顾问。在整个咨询业务过程中,协会和各孵化基地将指派专人作为项目联络员,负责协调有关事项,并督促咨询团队按照协议内容保质保量完成咨询任务。协会还为每家企业补贴四万元专家咨询费。
4.开展多渠道的投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及孵化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克服难关。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包括创新基金创业项目、上海银行小额贷款、国家开发银行贴息贷款等多种类型的,贷款金额从20多万到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等。
一是建立创新基金创业项目融资平台。2003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上海地区的创新基金小额资助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市创业中心及协会积极组织上海市孵化基地内的企业申报创业项目,从2003年到2007年,总共为119个项目争取了2334万元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同时获得地方政府的匹配资金2245万元。
二是与上海银行建立小额贷款平台。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与上海银行签订了科技型企业贷款信用协议,联合上海的孵化器共同出资2000万元,通过银行提供1:8的担保贷款额度,针对100万以下的借款企业,给予贷款支持,缓解中小企业借款难的矛盾。上海银行总行根据地理位置在全市指定了四家支行分别开展此业务,分别是上海银行漕河泾支行、环龙支行、定海支行和川沙支行,已为孵化企业提供贷款1500万元。
三是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为全面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共同构造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平台,国家开发银行与科技部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在此框架协议下,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和上海市科委签订了贷款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每年将提供一定额度的专项贷款,以“统借统还”的方式,通过上海市科委指定的浦西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浦东上海市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两个平台单位,转贷给上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我们还编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南》小册子,并分组下基层广泛宣传贷款业务。经过3年努力,已为40余家企业提供了2.5亿元的贷款。
5.构建创业孵化子平台,拓展服务广度
创业孵化子平台属于上海市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十个子平台之一,其目的是整合政府及各种社会资源为创业者和全市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子平台将以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为基础,以创业孵化共享服务系统为载体,将创新资源集聚在子平台的系统中,为全市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缩短企业获取资源的时间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又提高了政府创业孵化公共服务资源的效率。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 对孵化器性质、功能定位和作用认识差异较大,尤其对孵化器的公共产品和社会公益性特性的认识不统一,对孵化器的政策扶持与引导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
2. 孵化服务向上下游延伸不充分。孵化器与上游的研发、攻关,与下游的培养科技“小巨人企业”计划、实现产业化的连接不够紧密,官、产、学、研结合模式尚未清晰形成。
3.服务功能不到位。大多数孵化器的服务功能,目前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上,除了物业和少量融资服务外,对创业企业迫切需要的咨询、辅导、专业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服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孵化服务平台与专业技术平台比较薄弱,孵化服务能力受到制约。对融资功能而言,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到目前为止,支持的对象依然是没有太大风险的成长期企业,贷款担保仍然是无法解决的瓶颈。
4.孵化器管理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满足不了培育高科技企业的要求,吸引、培育、留住人才的机制有待建立。
(二)建议
1.明确政策,完善政府支持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和上海市政府《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制订支持孵化器发展的具体政策,从方式上完善和确立政府对孵化器的支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政府采购孵化服务的机制,尤其要明确政府采购的主体、客体以及定价。
2.加大投入,推进孵化硬件设施建设。结合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先进的测试设施等孵化企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入孵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活动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