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

第1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手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人际传播手段;现代传播手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70-02

手机作为现代人沟通和交流必备的设备,已经是最近十年来互联网科技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影响最深刻的事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代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形成的手机文化也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潮流文化。这种文化冲击和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手机文化特点分析

手机文化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高速变化,还体现了现代人对高质量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智能手机真正跨越了地域和电脑终端的限制,使用、操作便捷,与人几乎形成了形影不离的关系,是带着温度的媒体。[1]“手机文化已经成为改变和影响人类生活和意识形态的一种新兴文化”。[2]它使人们使用互联网变得更加便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用户的体验和自主参与性越来越强,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迫切愿望,符合青年人猎奇的心态和娱乐化的生活态度。作为手机文化的承载者,手机自然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得信息、体验成就感的第一途径,智能手机完全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APP、需要的信息、交流对象、喜欢的游戏、做微商、甚至设计推广自己和自己的特色产品,给人们创造了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同时这种空间不受时空限制,让手机持有者有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青年大学生更是趋之若鹜。手机文化把个人的自主性发挥到了极致,契合了现代年轻人的社会心态,成为不可忽视的潮流文化。

当代大学生具有的优点,如:思维活跃、善于交流、有亲和力、活力四射、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也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具有多样性的价值观和冒险意识,这些特点对于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手机文化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例如:大学生日常的关注点越来越宽泛化、碎片化,精力难以集中,大学生的钻研精神逐渐缺失;具有自主选择、高速传播的手机文化使学生们的思想更加不稳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甚至学生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大学生群体的好奇心强、控制力差,尤其缺少新媒体时代学生应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等特点。

二、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模式的考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文化是通过大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潮流文化,手机具有强大的娱乐、消费、沟通、媒体、搜索、商用等功能,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更多的是用于消费和娱乐,很少有同学利用手机带来的便利进行学习,同时移动互联网使多样的价值观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这些信息,涉世未深的学生很难理性面对、客观分析,导致他们更容易盲目地相信和不加证实地传播,容易使虚假消息在网络世界呈几何级数的爆炸性传播。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的以人际传播为主要手段的灌输、课堂讲解、面对面谈话这些纯粹以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等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很难让学生信服。手机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使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这种变革对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

手机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下的流行文化,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影响,正因其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适应了当代青年人追求新奇特的心理,所以在校园中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长期受到手机文化的影响,会使大学生丧失精神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人甚至失去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冲击,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欠缺,[3]手机文化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据调查95%以上的同学都有上课被手机打扰或者期间看手机的经历。手机带给大学生的是内心的孤独和虚拟的成就感,其必然导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虚拟世界成为多数学生的心理安慰。不少学生精神世界空虚。手机文化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成为扰乱高校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罪魁祸首,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带来挑战。

(三)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素养的挑战

互联网带来了资源占有的公平性,这种公平的获得信息资源的形式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获得知识和信息,他们对于网络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他们熟练运用手机互联网、APP的使用能力也很高,但却对一些迷惑性较强的信息缺乏提防意识,容易接受误导而出现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判断,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和多元化,[4]这就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水平还不是很均衡,很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低,还难以适应青年人的网络化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对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移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手机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一)高校教师要具备移动互联网思维,成为校园先进手机文化的引导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变成了人与外部世界连接的超级终端,可以想象,防范能力不强、媒介素养不高的学生随时在线、随时分享传播信息,如果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适应这种快速的传播和分享模式,提高自身应用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能力,还是单一地依赖传统的人际传播手段,其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在加强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分析判断能力,教育学生理性对待敏感事件或没有依据的信息,杜绝不加分析地分享和盲目传播引发突发性事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要具备移动互联思维,坚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在手机互联网条件下针对学生思想出现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力图使自己成为校园先进手机文化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还要从传统的说教者变成符合时代潮流的学生的良师益友,学会通过网上、网下、网言、网语和学生互动,学会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平等沟通,达到帮助学生突破思想困境的目的,最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成为先进校园手机文化的引导者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的思想政治引领者。

(二)高校教师要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利用手机文化搭起思政教育的新平台

移动互联网准确快速且便捷地展现出来的资源,其特点就是传递迅速、数量巨大、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音视频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多重优势,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潮流文化特点,把手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互动平台。国内一些具有先进理念院校已经敏感地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认识到手机文化对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划时代的变革,并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讲,多数院校发展缓慢,虽然进行了一些革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高校必须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育者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建立与手机文化相适应的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整合多方面网络传播的资源,改进单一的人际传播的教育方式,利用现代即时沟通工具与现代传播手段,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1]这样才能应对高速发展的手机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高效地利用手机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的多元性和大学生的思想不稳定性,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适时给予大学生合理地引导,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的媒介素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通过培养大学生独立判断信息价值能力,引导他们对纷繁复杂的手机媒介信息进行筛选、评估和表达,实现大学生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汲取优秀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同时培养他们坚持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拒绝作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让自己在手机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手机文化严重挑战大学学风建设的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对课堂、集会、学习等时间,建立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的约束机制和规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对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艳.基于手机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2]黎志强,汪一伦.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导刊,2014(12).

第2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实习;困境;原因;建议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下热点话题,各种“就业难”新闻层出不穷,许多高校大学生面临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31.5万,其中蚌埠各高校毕业人数也有数万之多,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形势严峻。数据显示蚌埠各高校考研人数占10%左右,除了极少部分出国群体,其余群体均加入到就业大军之中,再加以当前企业对求职人员的素质要求颇高,如实习经历、在校成绩、相关证书等硬性条件,广大高校毕业生为了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就业之前纷纷投入实习之中。

在当前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之中,市场对求职人员的素质要求等各方面都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多数就业岗位看重大学生的素质和工作能力,这也正是当前毕业生所欠缺和有待提升的,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除了加强在校学习和校外个人培训之外,实习就是解决毕业生自身能力的不足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定位模糊,对未来工作方向考虑不足,在实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工作。再加上很多公司在对于大学生实习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很多实习生在公司里做的都是零碎的杂活,大学生实习花费了高昂的时间成本后并没有获得相对应的实习经验。这些问题都形成了目前巨大就业压力之下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2)选题意义

本文以“大学生实习对其就业的效用分析――以蚌埠各高校为例”入题,首先通过文献,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了解大学生实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并进行总结;其次通过各渠道深入了解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以蚌埠各高校为例,采取调查问卷、实地采访等方式搜集并整理蚌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实习对其效用等内容;最后针对提出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可行性分析。这对于解决大学生实习和就业之间的阻碍问题有着重要理论和参考意义,便于广大高校毕业生能够认清实习对本人就业的影响,积极推动实习良性循环。

(二)相关理论综述

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就业即指劳动者就业,在本文中的大学生主要指的是蚌埠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本文中所述的大学生成功就业指的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就业目标,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就业准备,在获得毕业证书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解决本人的就业愿望。初次就业率指的是截至9月1日,教育部根据各高校每年上报的统计数据获得的已就业大学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即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率。其中,“已就业人数”包括已经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继续升学或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国家相关单位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不少文件,如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此外国家号召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到边疆地区、到农村,到中小企业中去,加强就业意识,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但是由于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

(一)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得大多数毕业生遭遇了“毕业即失业”的困窘境地,年年规模庞大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局面难以打破,就业被戏称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再加上之前没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追赶经济发展的步伐,过度追捧热门专业,使得企业所需人才数量与高校的供给数量相矛盾,大学生数量供过于求,加剧了就业难的境况。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为了能提早的适应高压的社会生活,在毕业之前都会通过实习来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一方面,实习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具体实践运用,通过实习可以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付诸于实践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预先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前适应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此外,通过实习可以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确定方向。实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提前预演,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沟通大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企业为了能让毕业生能更好的融合到职场中,对于毕业生的实习经历也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实习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校期间有实习经历的人比没有实习经历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工作。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了解到,去除一部分考研,考公务员的人员外,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有银行,证券业公司,基金公司和中小型企业,就业范围覆盖广。在直接就业的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人在校期间都有过实习经历,他们表示,就业前的实习对于寻找工作和工作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实习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大多数学生表示,实习机会是通过家人、朋友的关系获得,稀缺的就业机会使得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满意的实习单位。从大学生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心理问题,存在着错误的择业心理,不愿意去一般的小企业实习,吃不了苦,希望找到环境舒适的工作;此外,多数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缺乏工作能力;从实习单位来看,由于大学生实习属于暂时性就业,大多数企业没有合适的岗位提供,此外,招收实习生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复杂化,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实习生的培训费用和工资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所以多数企业都不愿意招收实习生,是因为企业觉得实习生既无法创造收益反而浪费了企业资源,得不偿失,导致实习单位的供给数量较少。

(二)实习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大学生为了获得实习机会累积工作经验,往往不在意工资报酬,企业利用大学生这样的心理,让其充当廉价劳动力,多数大学生表明,实习期间工资少,甚至没有工资;大学生作为尚无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对相关的法律制度缺乏了解,没有与企业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使得自身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三)实习工作对自身的能力培养作用甚小

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能力和技巧,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委以重任,在实习期间只是做一些打杂或者助理的琐事,不会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对于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作用不大。

(四)学校和学生自身对实习工作缺乏重视

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方面投入不足,实习培训的师资配备也不合理,由于高校对学生的实习没有高度的重视,学生不能通过学校这个高效的媒介寻求到合适的实习岗位,使实习缺乏有效的保障;此外,学生自身尚未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或者因为实习工作难找或者不满意而放弃实习机会。

四、对策建议及可行性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引起广泛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实习态度,还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建立相关的就业实习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合适公平的实习工作。对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实习意识,正确定位就业方向

大学毕业生在实习之前应树立正确的实习态度,有着自己的实习计划和安排,在选择实习单位之前应该考虑好自己的就业方向,避免盲目实习。实习一方面是检验自己学习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契机。大学生在找到实习单位之后,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能做出有损企业利益和学校形象的事。在单位实习时,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学会职场上与人交流的技巧。每位大学生都要不断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和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加强实习服务和管理

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大学生实习质量,加强实习服务和管理。学校一方面应建立与实习相关的实习服务中心,统筹学生实习工作,协调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习渠道,提高成功率,并且严格对大学生实习进行必要的考核。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相关知识培训和实习单位的介绍,根据大学生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规范的毕业实习内容,并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争议时给及必要的援助,维护本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加强实习生工作的人力资源安排

企业应该积极对待大学生实习工作,这是互利互惠的工作,这同样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招聘实习生可以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积累丰富经验,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而言,企业应该积极与学校进行必要的沟通,可以通过诸如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提出意见或提出实习计划等方式来有意识地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同时大学生实习也是宣传企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大学生实习生对于收入的期望不高,这对于企业来说,并无坏处,企业可以在不涉及公司机密的其他方面给及实习生力所能及的工作安排,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其实,在当前很多企业缺乏和亟需专业性人才,而有效的人力资源安排则可以通过接纳实习生来实现低成本、计划性、大范围的选择人才。

(四)完善立法,以法规切实保护实习生权益

政府在对待大学生实习上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建立相关的政策服务体系,如人身权,基本薪酬保障等,切实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法律援助。对于当前中国的就业环境下,实习生就是一类“弱势群体”,他们在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多数情况下只能不了了之,无法得到必要的援助,所以在这个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的就业环境中,政府理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大学生实习单位,制定出相应的实习政策,促进学生更好的实习以及学校和实习单位更好的发展。政府在对待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问题上,应该对于那些实习单位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为大学生实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大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大学生实习制度的建立需要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要理性看待就业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要认识到就业实习的重要性,政府也要把就业实习提高到事关就业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工作素养,提高与人交流技巧与能力。(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宏梅.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学生实习效度[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 李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分析就业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3] 张金英.经验歧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浅析[J],经济师,2008

[4] 戴欢,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研究―企业视角[D],中国计量学院,2012.

第3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入职大学生;培养;模式

随着天津石化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对人才的不断需求,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陆续加入公司团队,为企业补充新鲜力量的同时也缓解了就业压力。由于大学毕业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完成规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在新集体中同心协力的工作态度。因此,作为天津石化公司二级单位,水务部一直非常注重对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

自2008年开始不断摸索实践,水务部现已形成特色培养模式,即通过入职教育、生产实习、考核定岗三个阶段,为企业发展选人育人。

一、培养模式介绍

(一)入职教育

新入职大学生分配到水务部后,人事教育部门安排进行入职教育。入职教育分为远程学习、理论授课和现场培训三种方式、三个阶段。

1、远程学习

利用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中国石化远程培训系统”开展在线培训,新入职大学生登录网站注册后即可进行网上学习,学习情况作为新入职大学生见习期管理和转正定级的考核依据之一。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员工守则、中国石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中国石化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初入职场的礼仪、人际沟通、角色认知与转换、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和企业HSE管理规范等内容,使新入职大学生对行业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初步完成角色转换。

2、理论授课

由人事教育部门与各部室对接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各部室兼职培训师进行分专业集中授课。

课程内容包括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专业知识、设备概况、装置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使新入职大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整体运作和企业文化,初步掌握必要的安全、设备、工艺、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尽快熟悉企业、转变角色,融入到企业中。

3、现场培训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继理论培训之后组织现场培训,到各车间由兼职培训师进行现场全流程、全设备讲解培训。

现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车间安全教育、主要生产流程、工艺参数、设备概况等,使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装置,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

入职教育是大学生踏入职场的试金石,这期间的表现留下的印象分居多。比如某届大学生入职培训时在待人接物、与人打交道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自身努力加领导赏识,短短几年已成长为非常优秀的部门负责人。

(二)生产实习

入职教育后转入生产实习,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历练成长的过程,学校变成了工厂,教室变成了装置,课程变成了工艺,老师变成了经理、主任、师傅和同事们。新入职大学生分配到车间进入班组倒班实习,实行轮岗培训和导师带徒制,并举办OPL讲评赛、技术论坛等活动检验培训效果。

1、实行轮岗培训

顾名思义,即轮换岗位形式的培训,由人事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大学生配置到各车间、部室一周内,由车间或部室主任与大学生本人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预期达到的效果和考核标准。实习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工艺原理等,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岗位工作技能、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技术建议和自律能力等。根据实习和考核情况可对生产实习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使大学生尽快达到生产一线岗位工作要求。

由培训部门负责对到本部门培训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阶段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记入大学毕业生个人培训档案。在轮训岗位达到中级工水平或培训预期目标后,方可转入下一岗位继续培训。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多岗位、多专业跟踪培训形式很有必要,不仅使大学生积累了一线工作实践经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生产一线工作水平,同时也带动班组的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2、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导师带徒就是聘任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特长,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老工人师傅、管理人员为师傅,对参加工作时间短、岗位技能相对薄弱、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职工,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帮助,指导青年在岗位上树理想、讲道德、学本领、长才干。师徒双方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协议中明确师徒责任、培养内容、培养目标、考核标准和方法、带徒时间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批准后执行,并作为考评的依据。

大学生在各部门轮训期间,所实习的车间选派一名实习指导老师和多名实习岗位的指导师傅,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实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达到实习要求。

通过每年的师徒考核可以发现,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学到操作知识、设备知识、工艺流程,还可以跟老师傅学到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教训,老师傅们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得以传承。

3、举办OPL讲评赛

把一个项目在一张纸上进行整理后,以小组成员为对象进行5~10分钟的教育,进而解除疑问点的教育方法,叫做OPL教育。而OPL讲评就是将OPL教育讲台化,指职工制作OPL并使他走上讲台,作为一名老师为其他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OPL,由技术人员对OPL制作和讲解情况进行专业点评。

水务部每年定期组织部级的OPL讲评赛,班组的大学生们也成为讲评赛上一道亮丽风景。通过OPL讲评赛,使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逐步宽泛与扎实,实际操作技能也得到稳步提升,不但能够很好的检验实习效果,也锻炼了大学生说讲能力,为今后步入管理和技术岗位奠定基础。

4、召开专业技术论坛

技术论坛为各类技术人才展现能力水平搭建了平台。通过论坛的形式,提高大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对企业面临的各项技术问题的认识。

大学生在轮训期间可以与师傅共同制定科研课题,轮训期间不断讨论、实践,总结出有关生产技术、技改技措、大修改造、项目建设、装置优化运行、达标排放、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并形成论文,由主管部门评选出优秀论文在技术论坛进行成果。

论坛现场同时围绕当前生产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现场成果展示。专题从基层征集并通过专家评议筛选,涉及企业现有的工艺、技术、管理及青年技术人才成长等方面的问题。技术论坛为大学生如何发挥专业特长、提高自学能力指引了方向,增强大学生岗位执行力。

企业搭建的平台很重要,但要成才更多靠自身。生产实习实践证明,踏实肯干、善于学习的大学生更受师傅和同事的喜欢。某届一名大学生就是这样脱颖而出,一步步走进大家视野:“当我在水净化一车间和水净化二车间倒班时,我会认真检查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管线,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次巡检;当我在排水车间做工艺员时,我会认真完成每一份台帐,熟悉每一台设备,适应新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当我成为水净化一车间一名技术员时,我会熟悉自己负责的每一套装置,并不断对工艺进行优化。岗位没有好坏,每一个岗位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不同的岗位,我学到了不同的知识,这些知识互为依托,由点成线,再由线成面,使我能够不断的成长。”

在车间、班组的实习经历,也为大学生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如笔者,现从事管理岗位,曾在某些车间实习过,不仅对车间的情况能如数家珍,与车间工作交流也更容易沟通而少走弯路。

(三)考核定岗

轮训期间,各部门根据不同管理权限对毕业生一线岗位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月度考核由轮训部门自行组织,季度考核由人事部门组织专业部室进行抽查,对师徒同时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岗位培训完全结束后,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爱好、专业特长、鉴定取证、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考核结果、用人部门意见等综合情况进行工作岗位再分配。

二、培养成效

通过持续的多岗轮训,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场定位基本明确,可以选择真正能主观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岗位。同样,用人部门也可以发现所需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种育人选人的特色培养模式为水务部留住了人才。统计显示,水务部近五年毕业入职的大学生近70人,离职率不到3%。

随着大学生队伍不断扩大,水务部对新入职大学生的持续培养也初见成效。在OPL讲评赛、技术论坛等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如技术论坛明星、OPL一等奖获得者、职工优秀操作法发明人等优秀大学生,他们陆续成为各个岗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企业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对大学生培养培训的过程中,会面对一些难题、案例,集中表现在轮岗培训方面。我们通过问卷、调研走访等形式了解情况,努力做到对症下药,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问题一:车间对轮岗实习不能积极配合。

大学生轮岗到某一车间后,车间大多都存在用顺手不愿放的习惯,想让大学生长期充实班组实力,而不是培训一段时间就走。

改进措施:一是我们及时与轮岗部门领导沟通,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充分了解并真心理解水务部对大学生尽快培养成才的期望。二是部领导层面重视,由部领导亲自主抓,使轮岗培训工作常态化、流程化,由强制推行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三是对于车间确实因缺员无法先放人的情况,我们会先调剂新大学生到位,先补充岗位。

问题二:大学生对轮岗实习存在负面情绪。

不断轮换岗位,使个别大学生存在得多且过的思想,在车间只是等待时间或是应付培训,对岗位工作没有热情,对轮岗部门难以产生归属感。

第4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实习生;调查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实习生成为现代企业一种特殊的招聘方式。许多企业单位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习生项目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搭建了锻炼的平台,使学生接触具体的职业操作业务,感受企业单位的组织文化。

一、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

本调查是结合对实地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对网上搜集的资料的分析说明研究的问题。

2.研究方法

本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

3.结果与分析

(1)大多数企业支持招收实习生。在调查资料中显示,许多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推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实习生项目,如诺和诺德的“国际实习生计划”、GE 的“创想未来”计划、微软的“领跑之旅”计划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也不甘落后,先后加入了这种“预订式”人才争夺战,如格兰仕、百度、TCL、神州数码、中国移动等都启动了自己的实习生项目。

(2)专业需求与学校内热门专业有一些出入。根据搜集的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校园里十大热门专业分别为:①电子信息;②生物技术类;③现代医药类;④汽车类;⑤物流类;⑥新材料类;⑦环境能源类;⑧管理类;⑨法律类;⑩营销类。

根据绍兴人才网最新的《2013年度绍兴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信息》显示:

2013年绍兴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按专业大类分布前十位

大部分同学选择实习岗位都是尽可能贴近自身专业的,出现学校热门专业与实际需求专业有一定出入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在上大学选择专业时,不应该盲目的随波逐流地选择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3)各种学历的需求都是比较多的。许多学生因为自己的学历较低而成为寻找实习机会的阻碍,其实不然。不可否认,高学历就像是一块敲门砖,但是即使你有高学历,在实际的面试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也会被其淘汰,相反,当你的能力特别突出时,很多企业HR也会对你适当的放宽学历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让自己的综合素质最高,才能成功被录。以下是根据网络上找到的关于绍兴2013年新的《需求岗位学历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情况》:

需求岗位学历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情况

(4)企业更愿意招收喜欢吃苦,有创新能力的实习生。对于企业招收的员工,刚开始都是在一些相对不是很重要的岗位工作,积累更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实习生总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吃苦,做一些比较小的事情,由此一来,企业对实习生的表现不满意,重视程度也会大为降低,更不会委以重任,企业要求实习生有理想和抱负,但同时也害怕那些眼高手低的人。

(5)企业大多数感觉实习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眼高手低、能力不够、经验或修养不足、自身发展方向盲目等,由于实习生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的环境和调整自己的状态,难免会出现问题。

二、小结

本调研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并结合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企业招收员工的倾向和要求、企业对实习生的态度和评价有所了解,以便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颖.跨国企业的实习生培训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5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1、申请时填报《大学生实习基地实习生补助核发表》;

2、《大学生实习补助发放表》;

3、《大学生实习考勤纪录表》;

4、《大学生实习意向书》;

5、《大学生实习鉴定表》。

第6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实习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来源于人才,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解决了企业人才问题,也就解决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问题。企业每年都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苦于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束缚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而每年大学毕业生达百万之众,按理应该可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但找工作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不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技能,究其根源是部分高校理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所致,学生在学校所学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为改变当前的窘境,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可以从培养计划编制、教师培养以及学生毕业实习三个环节进行改善。

一、动态调整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计划编制工作通常在新生入学前完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这个培养计划将从学生入学开始执行直到毕业。当前是知识爆炸时代,各行各业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培养计划执行到学生入学第二年以后就已经表现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把当前各行业的变化融入教学环节,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毕业时学生所学内容还是入学前制定的内容。而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定会采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来提高生产率,相比之下高校的理论教学显得有些落后,这也是当前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的主要原因。

提前编制培养计划满足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但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而高效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所用、为社会所用。为缩小高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应该根据知识技术更新的情况定期进行调整,调整周期可设置每两年或每年,使高校教学内容尽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所学内容更贴近企业需要,从而缓解两难的现状。

二、加强教师培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师是有效执行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到知识、感受知识的运用。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各个高校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且有一定科研能力,但对专业知识在企业中实际运用状况却缺少深入地理解,不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毕竟高校培养的学生中能够继续深造的只是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选择直接就业。

鉴于当前高校的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教师作为重要的知识传递者,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从企业吸引人才来完成教学任务,但只是解燃眉之急。教师缺少实际企业工作经验是普遍现象,学校更注重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缺少对知识实际运用经验方面的要求。教师大都只顾理论教学,在知识实际运用方面缺少经验积累,也就难于做到言传身教了,即使是从企业招聘的教师由于长期脱离一线工作,几年后经验也逐渐贬值了。高校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管理制度导向,鼓励教师走出去。当前大多数高校不鼓励甚至禁止教师兼职,主要原因是担心教师兼职影响本职工作,但忽视了教师兼职给学校带来的潜在价值,兼职的教师绝大多数从事本专业的兼职工作,对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大有帮助,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大有益处,间接地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总体上看利大于弊。鼓励教师去兼职、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并定期派教师到企业锻炼,通过亲身体会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加强培训,把握前沿应用技术。当前掌握前沿应用技术的专家往往都是企业中的员工,走到前面的高校教师可谓凤毛麟角,想要学生掌握最新的应用技术,教师作为知识传递的桥梁必先掌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单纯靠教师自学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要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是高校培养优秀学生以及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提高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实效

大学生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年,目的是使学生在就业前到企业进行锻炼,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为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基础。但当前环境下,大部分企业不愿接受实习学生,一来企业办公资源有限,二来缺少有效实习生管理体制,大部分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学生不易管理。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基本上是满足企业招聘条件的,对于大多数不满足企业招聘条件的学生很难找到单位实习,更谈不上锻炼,从而使实习环节不能达到教学管理的预期效果。

毕业前到企业实习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就业。学生毕业实习应该是每个学生机会均等,但目前实际情况却不然,多数无实习单位的学生大都选择了培训机构再学习。如何改进实习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调整培养方式、提升学生实习就业能力。目前大学生培养计划完全是学校自己制定并执行,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不利于与企业顺利对接。适当调整培养计划,将与实际工作最接近的部分专业课程进行置换,由专业的培训机构完成教学,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引入课堂,利用社会力量衔接高校和企业,利于学生实习和就业。

2.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请入校园。当前学生实习都是走出去,对于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却处于一种失控状态。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将部分优秀企业请入校园,让没有实习单位的同学在校实习,由企业提供项目并派专业人员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一来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二来加强了学校对学生管理,三来利于企业降低提供学生实习的成本,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共赢。

三、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目前就业市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目前我院已经在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加强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对提升学生的实习就业率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尹戴忠.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

[2]廖晓纬.校企合作低成本高效率毕业实习的一种新模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

第7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就业教学基地毕业实习

高等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不仅要巩固理论性教学环节, 更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但由于现行高等教育制度所限, 实践性教学环节一向是由高等院校单方负责, 资金场所、设备等硬件不足, 往往导致该环节的薄弱。那么, 如何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呢 众所周知, 大学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最重要得环节就是毕业实习。本文将试图探讨建设实习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的问题。

1. 当前校外教学基地的现实情况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及毕业生择业自主化等原因, 近年来毕业实习面临着不少新的困难和障碍, 甚至在一些高校还出现了实习质量的滑坡。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1.1 对毕业实习重视不够, 定位不清晰有人认为, 毕业实习就是让学生有一段时间出去跑动, 为毕业前找到工作做好准备; 有人认为, 毕业实习不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有的认为, 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是打临工, 当替补, 难以真正学到东西, 而高校组织推动还要费钱费力, 是吃力不讨好等等观念, 导致一些高校在毕业实习工作上走过场、不针对专业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不认真执行已有的规章制度等现象。1.2 毕业实习经费投入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 要求高校不断增加毕业实习经费的投入, 但事实却是近年来高校实习经费并没有与之对应增长, 学生实习的条件难以得到保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校想提高毕业实习的整体质量却缺乏必要经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干部、教师对毕业实习培养的信心。1.3 毕业实习的管理不严当前, 毕业实习方式日趋多样化, 这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了许多选择的余地, 但却给高校的毕业实习管理带来了难度。在高校持续扩招的情况下, 高校对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监督难度大幅提高。在监督机制不足的情况下, 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写文章、评技术职称, 或做项目、抓经济效益上, 无暇顾及所负责的毕业实习工作, 甚至在主观上能躲就躲, 难以起到实习指导的作用。1.4 实习时间不足, 效率不高由于时间较短, 实习学生要将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熟悉环境、了解情况, 所以真正用于开展具体工作的时间较少, 一般难以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项目。因而实习单位往往很少给学生安排具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很难有机会去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不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实习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的必要性分析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每年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 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两旺两缺” 就业人数“旺”, 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旺”; 岗位“缺”、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人才“缺”、企业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造成供需矛盾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 现在很多企业招聘时强调求职者要有工作经验, 这无形中将应届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导致“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 另一方面, 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弹性, 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竞争力”导致“毕业生不知何处找工作”。为解决这样的矛盾, 建立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必要。2.1 企业需要经实习锻炼的毕业生企业不喜欢用新人, 因为新人需要培训, 不能立马进入角色,产生即期效益, 而且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看中的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招来即用的高学历人才, 而大学毕业生欠缺的就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如何使大学生职前受到培训、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解决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鸿沟”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今, 不少地方相继建立了多个大学生就业校外教学基地。本着“服务社会, 服务企业, 服务大学生”的宗旨, 大学生就业校外教学基地为在校的和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 使他们能够学有所用,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就业能力, 同时也为企业引进人才创造了条件。对企业来说, 大学生就业校外教学基地的建立, 有助于在实践中观察挑选, 优先储备人才, 既减少了企业在就业市场选人、试用的经济成本, 也节省了大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的时间成本。2.2 学生需要经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大学生而言, 目前有些大学生的定位不准, 存在“等”、“靠”、急于求成等思想, 固守有高学历就不怕找不到工作的错误观念。现今企业用人都很理性, 不再追求高学历, 反而更看重求职者的能力, 如对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等方面。大学生就业校外教学基地的设立就是让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认识工作环境, 体验社会的需求与自身能力的差距,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为顺利踏入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使大学生在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有充分的准备和以更好的状态进入社会。2.3 学校需要学生的实践反馈相关信息对学校而言,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能有得到十分有用的反馈信息, 可以明确的针对教学中的不足, 结合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设置课程,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教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加强对人才市场的预测, 克服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综合以上来看, 大学生就业校外教学基地的设立, 提供了一个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 使企业了解学生的平台, 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 为学校和企业的对接、为学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搭建了人才的平台, 成为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实现大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共赢的新局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3.建立实习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的可行性分析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通过比较,我认为, 目前校外教学基地比较可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3.1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来说, 人才、智力的优势是明显的, 而这恰恰又是企业碰到的难题。目前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样高校就可以帮助企业在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方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体来讲, 企业和高校签订协议, 高校利用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基地, 企业免费提供培训场地, 企业派员工对学生指导, 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必要的实习, 实现一定的实习目标等; 对于企业来说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 对企业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宣传, 在制度允许下优先提供企业所需的毕业生等。通过以上途径达到优势互补, 实现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3.2 与企业家合作的模式积极吸收企业家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 通过企业家的影响力在其所属企业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 企业家非常希望有一个更好展现自我的机会, 而参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可以使这些企业家在精神上获得一定的回报。同时, 使企业家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 又可促进学校完善专业建设, 使专业建设更适应社会、市场需要。这种方式对于学校和企业家来说互惠互利的事情。3.3 合作办学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熟悉企业文化、符合企业需要、能够稳定地为企业服务的员工。这种需要单纯地通过外部招聘或者企业内部培养已经很难得到满足, 因为前者具有融入企业难、工作不稳定的特点, 而后者成本则过高, 因此很多企业注意到采用与相关院校合作的方式培养人才。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教学方案, 其中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期间可不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 第三年则完全到企业实习工作。这种方式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 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企业低成本得到了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学校轻松解决了校外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同时也实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中文核心期刊投稿 3.4 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模式传统的学生实习, 往往只是参观生产基地, 接受再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企业内部机制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只有亲临其境, 参加企业的实际运作, 融入企业中去, 将自己所学知识联系生产实践, 才能经受锻炼, 有所收获。但因为若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长期单向提供实习机会, 势必影响其合作的积极性。所以, 高校必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 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 为企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双方形成“互惠互利”关系, 然后在“双赢”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基地。举例来说,作者所在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与深圳市龙岗区的合作模式就是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龙岗区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和必要的设施并优先向我方提供可承担的科研课题和新产品开发项目, 而我校则向龙岗区及时提供科技、经济信息并优先向龙岗区提供素质良好的毕业生。

4.建立实习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的思路4.1 提高对毕业实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组织管理高校应加强宣传, 引导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广泛地调动各方面支持和参与毕业实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充实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人员, 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形势变化适时修订相关规章制度, 提高毕业实习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可根据本单位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 全面细化毕业实习操作规程和工作要求。高校加强对实习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避免停留在开动员会、收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等几个环节, 使毕业实习落到实处。4.2 抓好毕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师为教之本, 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计划的组织执行者, 其教学态度、思想作风及业务水平直接关系着实习质量, 甚至影响着实习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 教师队伍建设是否过硬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可选派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 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担任毕业实习指导教师; 二是可开展学生对教师实习指导教学质量的评议调查, 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 以帮助其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可定期召开实习带队教师经验交流会, 从而提高毕业实习的整体质量; 四是可对带队实习中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 发挥好模范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学术期刊投稿 4.3 建立多层次的、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建立多层次的、稳定的毕业生校外教学基地, 可为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列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 学校要认真解决好校外教学基地在编人员编制、设备更新、管理体制、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积极发展校外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建设应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互利合作为基础。到企业实习的学生虽然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 但他们已在校学习许多, 初步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他们可以为企业的基层员工进行专业理论讲解, 而企业则可派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技术操作, 互帮互学, 优势互补。这样, 学生可学到实际操作技术, 企业员工则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 互相提高, 互相促进, 最终收到双方满意的效果。规范学生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 是各级各类院校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高校要对其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教学、学工、就业指导服务等部门要高度重视, 密切配合, 切实把在校学生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好, 把基地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好, 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第8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作为公司代表参加今天这个培训总结会,受领导的委托,下面由我代表公司作本次销售公司大学生培训总结报告。

本次共有231位大学生参加了工厂实习培训。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一方面,我们根据事先制订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理论课程7门,培训的内容涉及到公司运作流程、制造流程以及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公司人力资源本部、销售公司人力资源部以及制造中心人力资源部的要求,结合各工厂的实际生产的情况,将所有的大学生分成了彩电一厂、彩电二厂以及lcd工厂三个培训点进行了工厂实习,每一位学员在不同的阶段都安排了具体的工位,让大家亲身体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非常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整体的培训计划,你们的表现受到了车间领导的高度赞赏!

实习之余,部分的大学生还协助厂办及其他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在合理化建议方面,我们共收到销售公司大学生提交的合理化建议228份,其中有73份被工厂采纳,53份被工厂留用。在这里,需要特别感谢的是××*、××*、××*等几位同学,你们给工厂提交了相当数量的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为我们的工厂改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其次,在宣传方面,我们1车间的销司大学生自发组织了编辑小组,制作了一版高质量的大学生实习版报,为工厂的宣传添设了亮点,在此,要特别感谢主编××*同学,以及参与了投稿的所有的大学生们!

8-9月份的两个月正值我厂的生产旺季,在你们当中,大多数的成员自始至终都同我们的一线员工战斗在一起,却没有怨言,有一首老歌在唱:“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此,我谨代表公司所有的车间和部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

过完本周,我们的大学生培训就要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大家要面对将会是具体的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分好了部门,找好了归属。不管分在哪一个部门,建议各位一定要端正好心态,初到一个岗位,在一个时期可能是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家可能都会“打杂”,因为我们需要一个适应期,在这段时期里,建议各位不要急躁,在岗位中要虚心地向老员工请教、学习,作到不耻下问,尽快掌握好独立上岗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希望爱一行干一行,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干一行爱一行。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的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定位及目标不清楚,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结果一晃几年过去了,到头来是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了光阴,而能脚踏实地地工作的大学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经理人的案例并不鲜见。

第9篇:大学生工作实习计划范文

目前,在很多国家,如美、日、德等,都已建立了大学生假期实践机制,激励学生及早接触社会,积累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在美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找工作的程序与找正式工作很相似,也要投简历,有的企业还要面试,这样学生从一进大学就开始了找工作的训练。美国规定的大学生暑假长达3个月,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出去实习,接触真实社会,了解现实世界。

假如中国大学生的几个暑期能很好地利用,每个暑假到不同的领域去接触一下,知道不同部门的工作情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待人处世的能力,也对整个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有这些经历后,第一,大学生们能更清楚自己的定位,不再盲目好高骛远。第二,对社会有所了解,知道各行各业在干什么,能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等到毕业找工作时,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就没有那么高。第三,促进了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更多的了解。

显然,大规模地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大学生的暑期实践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大学生的一门自选课程给予一定的学分。延长大学生的暑期时间,从2个月延长到3个月。另一方面,国家政府机关要带头接受暑期实践大学生。政府号召企业接受大学生就业,国有企业要带头。政府要引导舆论关注大学生暑期实践,同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暑期尽可能多地招收大学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