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新媒体营销实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营销实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营销实训

第1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市场营销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作为高职传统专业的市场营销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产教融合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必要性分析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适应“互联网+”新时代进行改革创新、提高高职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必然要求。新的商业模式的变革,对职业教育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改革传统营销育人方式,加入新媒体营销元素,多方参与、协同育人,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水平

在“互联网+”影响下,推动传统营销专业向新媒体营销专业的改革转型。需要从最基本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置布局。新媒体方向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进行设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满足区域产业链对专业人才需求。

2.有利于推动市场营销专业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引企入校加快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在校企混合治理体制下,给专业建设及发展带来充足资源,引导协同育人企业参与营销专业实践课程调整和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快了新媒体营销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载体平台建设。

3.有利于强化产教融合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下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和行业企业营销技术技能双向流动,营销专业师资到行业企业营销类岗位参加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师资实操技能;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到校合属办公,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师资团队建设活力,实现校内外师资资源优化配置。混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将极大地强化实践教学,推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4.有利于增强市场营销专业社会服务功能

产教协同育人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市场营销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接地方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搭建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抓实、抓细协同育人各项工作,推动协同创新和成果的转化,增强市场营销专业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产教融合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调查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深化协同育人改革,对家长认可及学生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家长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认可产教融合新媒体营销协同育人。

(一)家长和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认可度分析

家长和学生认可度是指家长和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产教协同育人或对市场营销专业校企等多方育人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家长和学生认可度的分析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本次调查随机抽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家长和学生进行填写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4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18份,家长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21份、营销专业学生问卷有效回收197份,有效率为93.53%,符合研究需要。

1.家长及学生参与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家长中,女性家长占比为55.37%,男性家长占比为44.63%。从参与数据结果看女性家长更加关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对学生的调查是从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个自然班级学生、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中随机抽取了3个班级学生,其中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共138人、2018级共59人参与。调查班级中涵盖校企合作订单班和非校企合作普通班。从两个年级的参与情况分析,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与度高于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2.家长和学生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认可度分析

从调查数据分析看,61.16%的家长非常赞同并认可营销专业协同育人,25.62%的家长比较赞同,持中立看法的家长为13.22%。大部分家长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应该与行业或企业进行合作育人,过半的家长赞同产教融合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多方协同育人。75.2%的家长支持学生进入校企合作订单班和协议班进行学习。

学生方面,对于本身选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高职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认可,从数据分析看出,40.16%的学生非常赞同多方协同育人、32.49%的学生比较赞同、24.87%的学生持中立看法。72.65%的学生是比较认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只有2.03%的学生是不认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

(二)“互联网+”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分析

“互联网+”下,对接产业或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实施地区、产业或行业、学校、企业等多方协同育人,深化市场营销向新媒体营销发展成为必要。

1.家长对新媒体营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认可分析

互联网时代,87.61%的市场营销专业家长认为传统营销应该向新媒体营销或网络营销方向发展,83.47%的家长对市场营销专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接乡村振兴项目或农产品营销持赞同的看法。同时,持赞同看法的家长对营销专业学生网上参与农产品销售或营销也是支持的。82.65%的家长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对接乡村振兴项目或产品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

2.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新媒体营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认可分析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互联网+市场营销”改革的看法中,84.78%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认为传统营销应该向新媒体营销或网络营销方向发展。对于充分利用营销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项目或产品的支持情况为84.26%,其中有80.71%的學生愿意参与农产品网络营销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

总之,约80%以上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应该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不断提升新媒体营销专业学生技能水平。

第2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一、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王晓晚针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存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以及课程实验效果较差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1]。马剑锋、程谟茹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专业定位存在偏差,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困难,导致本专业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及实践教学的科学考核方法,必须从培养目标、构建主义理论和实际需要等三个角度出发,对市场营销专业本身进行科学定位,采用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实训课程建设[2]。侯瑾、陈翠翠对以“工学结合”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实训教学中存在教学定位不准、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训效果中作用不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3]。刘昊、秦仲篪从实践教学和实训课程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定位不清,实训目的未能满足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脱离市场实际,教学形式单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健全,实践教学效果欠佳等。建议密切关注和满足市场需求,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丰富实训课程的内容以及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4]。由上述可见,许多学者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开展了多角度研究,但是,研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层面上。在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仿真技术与市场营销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之路,也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的研究对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虚拟仿真与企业现实相结合,建造虚拟仿真的现代化营销实训平台,降低营销实践课程对企业实体性物质条件的依赖,提升仿真实训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等方面还缺乏清晰的思路。

二、市场营销专业仿真实训设计思路

(一)仿真实训系统设计

市场营销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包括基本运行环境、关键控制技术、系统开发步骤、仿真要素以及系统功能的实现效果,体现了仿真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实训系统平台的搭建是市场营销专业不断发展、对营销人员掌握新技能的现实需求。因此,营销实训系统通过灵活的后台控制能力、寓教于乐的开发设计,以及营销策略的各种组合模拟,突出体现了市场营销专业仿真实训的最大特色。这种虚拟现实实训系统平台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教学、训练平台,从而培养更为专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员。

(二)营销策略仿真实训设计

国内外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课程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推进阶段,市场营销实训教学系统设计也日渐成熟。通常参与营销实训课程的每个学生都模拟独立经营一家公司,扮演公司营销总经理或者营销总监的角色,每家公司分配等额的经营资本(不同实验产品不同资金),从公司的命名、LOGO以及宣传口号的设计等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生产、定价策略、广告促销、物流配送等一系列营销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灵活设置系统后台数据,通过优化计算模型,对于各个公司(学生)的市场开拓、销售业绩、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等KP(I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估。教师对各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估工作一方面通过经营数据进行,同时也可以导入BSC(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估法。由于仿真实训系统存在极大的调控空间,教师在后台可随时添加政策导向、供求现状、突发事件等各种信息,随机修改和制定产品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等各种营销规则。例如,产品投入(如包装、研发、生产能力等投入)、宣传费用(如电视媒体、纸面媒体、户外广告、网络营销、促销活动、直邮等)、渠道建设(如超市、商场等)所需费用等,以便控制学生实训课程的难易程度。

(三)营销决策仿真实训设计

市场营销仿真实训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细分市场中进行不同产品类别的营销策略模拟和演练,公司之间充满竞争、合作和互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系统提供的资料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仿真的实训情境中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市场营销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提高学生分析市场现状、判断客户需求和解决渠道冲突等营销难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训软件完成市场营销决策操作的全过程,熟练掌握有效的营销决策要领,并正确选择和使用决策工具,达到“不在市场,决胜市场”的营销实训效果[5]。

(四)国际营销仿真实训设计

现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意味着市场营销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对高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市场营销国际化的趋势,营销实训软件虚拟的企业国际竞争环境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如何制定和执行国际化的营销策略,包括分析目标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特点、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等。实训案例通常按照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职能和企业国际化使命编制而成,由教师控制的数据库也实时动态变化,从关注国内市场到关注全球市场,从本土化营销走向全球化营销。

三、市场营销仿真实训的优势

(一)促进现代虚拟仿真实践与市场营销理论的结合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市场营销实训系统具有行业属性、企业属性、知识属性、开放属性、情景属性、自然交互属性等,在市场营销各仿真训练中,学生不仅能够更为直观和形象地理解、参与和体验市场营销的全景流程,而且还能对关键营销策略进行重复修正,这种优越性是现实中企业案例实训很难达到的。

(二)提供了一个通向企业实践的路径

仿真实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个通向企业实践的路径。在营销教育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营销全职能、全流程包括创业(产品,idea)概念性设计、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市场测试、定价、促销(广告宣传)、销售(物流配送)、财务管理、售后服务等各个活动进行模拟。教师运用教学策略,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仿真实训软件能够实现市场营销真实实验中的本质过程,甚至允许学生在营销决策中多次尝试出现差错,如学生可以从错误的定价策略中摆脱出来,重新定位,重新定价,最终找到最佳的决策。

(三)实现经验与知识趋同性再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应以学生的主体实践为核心,按企业整合营销的知识逻辑不断拓展其外延和内涵,用虚拟现实的职业情境来传播营销专业的学习内容。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市场营销仿真实训借助于虚拟案例以及实训软件的高交互性特征,将其中包含的大量隐性营销知识通过虚拟环境传递给学生。仿真软件中案例的虚拟环境的设计不仅可以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显性营销知识的传授,而且为具有情境性质的隐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学生在虚拟的仿真案例中,收集更多、更具体和更完整的市场信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多次营销决策尝试,由此加快学生新的营销经验和自身原有的营销知识的趋同性再构建过程,形成自己对实践中隐性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并在类似的真实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应用。

(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些复杂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包括市场调查、市场细分、产品定位、促销策略、渠道策略、战略联盟等,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巧妙地嵌入虚拟案例中。也就是说,仿真实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一个现实中的企业可能需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观察和总结到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营销实战经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全方位呈现给学生。仿真系统瞬时反馈各种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快速判断能力、即时响应能力和综合操作水平,能高效地解决营销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五)学习氛围更加自然、开放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仿真实训在专业领域内的优势更是无可比拟。在实训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参与实训的学生可以与虚拟的业务、市场在市场竞争的同时,共同探索各种业务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产生新型的竞合关系。一些生动的元素通过结合企业营销实践的设计更加具有智能化,高交互性等特征,从而创建出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参加实训的学生们能够在自然、开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市场营销仿真教学平台是高校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成果。市场营销仿真是综合性很高、技术要求很严的一门实用技术。这就使开发一个符合现实的、适用于教学的、易于被接受的市场营销仿真设计系统成为一项难度极高、综合性极强的复杂工作。而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市场营销案例库对于营销决策仿真、营销诊断和营销流程模拟等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第3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多媒体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3-0053-02

多媒体技术专业通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密切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使企业在分享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参与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使高职院校在分享企业资源中,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通过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会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的知名度及社会声誉。

1多媒体专业概述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覆盖面很宽的技术,是多种技术、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融合、渗透的结果。多媒体技术又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标准和文献更新迅速。多媒体技术专业面向多媒体相关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较高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具备平面设计能力、建筑装饰表现能力、网站开发能力、影视后期制作能力、动画化自作能力,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影楼照片处理、装修效果图设计、建筑动画制作、网站制作、企业宣传片制作、栏目片头制作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有:美术基础、拍摄技术、平面美工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Flas制作、AutoCAD平面效果图绘制、3DS Max室内外效果图设计、虚拟现实技术、视频编辑技术、影视特效技术、影视合成技术、MAYA影视动画制作、项目综合实训等。多媒体技术专业采用“宽基础、大专业、消防箱”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使学生在宽泛地掌握多媒体常用技术的同时,强化某专业技能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课程答辩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战能力。与平面设计、家装、影视动画等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就业的平台。

2国内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发展相对落后,资金不足、设备短缺或是质量落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从校外实训基地来看,企业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学生的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凸显,使得许多校外实习在操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或半途而废,造成学校培养人才的尴尬处境。随着矛盾的不断出现,我国政府开始愈发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全国各个地区也开始深入思考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紧本地区的高职教育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校方继续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把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改革的目标,同样,创造出优质的实训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职业教育必须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好。针对目前学生进企业实习较难的状况,我国应建立起与之适应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在税收上对一些愿意接收实习学生、主动吸收在校生参加实习、积极与校方交流合作的企业进行一定的优惠甚至是减免政策。各级县政府部门应切实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要求、重心产业分布状况以及当地高职教育水平合理地布局与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各地区各学校需将职业教育进行专业划分和基地建设的分工以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

3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规范管理机制

31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模思路

高职院校多媒体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要着眼于国家级、省级示范型实训基地的创建。在功能上要定位于“服务教学、服务就业、服务专业建设”。多媒体实训基地下辖三个主干部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心、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企业培训中心。其中,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心负责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日常教学实践工作,下辖多媒体制作实训室、音视频制作实训室、影视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负责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及教师的企业化实训任务。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应当定期到该中心进行轮训。建议学生轮训不少于1月/人/学期。建议教师轮训单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学年。

32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机构设置

实训基地建立多媒体实训中心和企业培训中心。

多媒体实训中心下设市场营销部、资源协调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其中,对外业务接口统一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各家企业只负责项目跟进及技术服务。当各家企业在项目跟进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需要调用其他公司设备资源或人力资源时,由资源协调办公室统一协调各家设备及人力。入驻企业仅保留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划归市场营销部统一布置。在入驻企业体系下分设制作部和学生社团:制作部主要负责重大项目的制作跟进及见、实习学生的锻炼培养:学生社团主要由对该专业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由专业教师组织管理,并进行指导教学,承担非重大业务的制作工作,并为各入驻公司提供人员梯队,作为各入驻企业的人力资源支撑而存在。

企业培训中心下设企业内训部、对外培训部。企业内训部主要任务:为即将参与见、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技术类和非技术类培训,或对参与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工作的教师、学生进行上岗前的企业内训。对外培训部主要任务:承接对校内非多媒体专业和校外相关人员或机构的技术类及非技术类培训。

33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实施层面

在具体实施层面,要建立订单流转制度。当市场营销部每接受一笔业务时,必须对该业务订单进行跟踪管理,实行当日反馈制度。不管业务流转到何人之手、业务进行到何种程度,必须向负责人当日反馈。由于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和企业培训中心两部门均涉及对外业务,故有资金流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希望通过协商统一认识,将各部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入驻的企业)的账目统一交由专人负责,各部门使用资金可按季度申请。多媒体实训基地的改革目标就是要让整个专业动起来,通过业务量的提升和企业化的规范管理使真实项目正常流转。在业务的流转过程中,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得到锻炼。而得到锻炼的教师又可改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发生改变的课堂又提供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教师进入到下一轮循环,最终使学生就业对口率、就业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提高。

4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对策

按照以上思路建设资源“共享型”的多媒体实训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实施,实训资源的能量与活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使潜在的多媒体实训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从而实现多媒体实训资源的全方位共享和高效率利用。近几年来,国内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显示,多媒体专业实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根本出路在于校企合作。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着手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推进和保障辖区内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在制定地方法律法规时,政府要对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门规定,同时立法机关需要把有关技能人才培养多媒体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上升为法律规定,提高保障制度,使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真正成为职工培训和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引导并鼓励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股份制建设,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职业院校或企业的利益主体在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达成一致,共同投资多媒体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股份制运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从理论角度出发,股份制能够较好较快地解决职业院校在资金、实训设备、师资短缺等方面的难题,这种模式对于促进资源“共享型”的多媒体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昕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教育,2014(10).

[2]刘纪玮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科研教育,2013(10).

[3]黄浩高职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4(2).

[4]佟维妍,杨松,魏宝武,李英顺,高成具有生产服务特征的化工过程控制研发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市场,2013(18).

第4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16-03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of“Training,Field Work and Entrepreneurship”Trin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Shaozhi Li Wenli

(Jilin Engineering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Changchun,130052)

[Abstract] Face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fals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lack of systemic the limi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ourc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tent, the lack of reasonable desig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the limit of entre 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college training rooms,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double type”, qualification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system,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and field work as a“trinity”will to be designed. Completing the course training, operating the project field work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to develop the students’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ship,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better.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Training mode

创业教育受到教育界普遍性重视[1],它不仅能够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创业素质与能力。专门的创业基地或者企业无疑是理想的实训场所,但大部分高校校内实训室主要承载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功能,存在校外创业基地少、基地可容纳学生数量有限等问题,创业教育场地有限、创业教育不系统问题比较明显,有限的创业实训教育资源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以高校内部实训室为依托,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通盘整合专业知识及创业知识,构建以实训室为依托的高校“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模式。

1 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误区及不足

1.1 观念误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才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看作解决就业压力的暂时性措施。这种短视的^点和行为,必然导致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创业教育不仅仅能够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还能通过实训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将创业素质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2]。

1.2 创业教育实训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缺乏合理设计和创新

高校创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突出,创业教学实训内容沿袭过去“舶来品”做法,没有结合中国市场条件和发展要求进行本土化改造,没有将创业实训课程与专业课程统一到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创业训练模块与专业知识完全割裂。高校创业教育实训方法没能结合创业发展不同阶段特点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创新,创业实训教学方法显得陈旧单一。

1.3 创业教育实训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实践训练需要

高校创业实训一般在创业基地,或者在实训室内通过创业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多,创业基地资源有限,训练科目单一,训练强度、频次明显不够,训练系统性不强;创业软件更新滞后,软件中设定情景与真实市场情况差异较大,对学生创业指导性不强。创业指导教师缺乏市场实战经验,“学院派”教师居多。

2 构建 “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模式

2.1 培养目标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将创业教育实训与专业教学实践有效融合,培养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双能型”学生。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通过构建 “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模式,培养能够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的趋势,具有分析和解决新媒体时代出版运营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在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新媒体制作与传播等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事内容编创与制作、跨媒体出版运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原则

第一,目标导向原则。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创业理论的学习及实训,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二,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相融合原则。创业教育实训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几门创业课程或几次创业培训,它需要学生将专业知识在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中转化为岗位能力,将专业知识及创业知识有效融合,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三,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原则。在教学资源有限前提下,整合各专业教师团队、课程、实训基地等,以校内实训室为依托,以培养“双能型”学生为目标,完成专业课实训、经营性项目中的顶岗实习以及创业实训“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训工作。

2.3 构建思路

如图1所示,按照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有效融合的原则,首先对原有按照专业需求设置的教学内容以创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模块化整合,不同专业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模块。编辑出版专业按照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提高为目标设置课程,一般包括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等内容;创业方面的课程很少,多半以培训形式或企业行业专家讲座的形式设置。为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及创业能力,按照创业需求及创业流程倒推设置课程模块,将原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划分为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媒体技术及媒体应用模块、出版社管理与运营模块。从创业训练视角看,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外,重点培养学生依据市场需求,找寻创业项目,即在市场中找到痛点问题及创业机会。这一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发现并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媒体技术及媒体应用模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运用编辑出版媒介技术,针对目标受众(或潜在消费者),开发出产品(出版物),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适当扩大产品线、扩展产品宽度,塑造出版物的品牌形象。这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的能力。出版社管理与运营模块是以出版发行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管理及运营进行研究,主要培养学生对编辑出版机构的管理能力及对出版物的精准营销能力。

其次,对模块化的课程群按照工作流程将专业知识进行任务化分解,按照工作系统化原则,分为不同的情景,在不同情景中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创业知识安排及课程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按照媒介不同可以分为纸媒图书出版情景、电子媒介图书出版情景等;按照编辑出版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大众传播编辑出版情景、自媒体编辑出版情景等。

最后,以学校的实训室为依托,按照创业情景或创业项目,先是对创业项目中的关键点进行强化训练。当学生对创业全局总体掌控后,在学校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下,在实训室内成立模拟性质的经营性组织,聘请学生参与经营及顶岗实习。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做到在实训中实战、在实战中实训,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在实训中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完成创业准备、创业开发及创业实训的创业教育训练全过程,构建出专业课实训、顶岗实习和创业教育实训“三位一体”教育实训模式。

2.4 运作流程

将专业课实训、学生实习及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到一套训练计划体系中,依托校内实训室,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创业实训教育模式。以编辑出版专业为例,该模式的运作方式如下。

2.4.1 制定全整合式实训计划

以培养“双能型”学生目标为指引,将核心专业课、对创业指导性强的专业课、创业理论课中需要训练的内容整合到一套实训计划内,核心工作是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与训练科目的融合。编辑出版专业按照专业知识、创业内容将创业实训内容整合为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媒体技术及媒体应用模块、出版社管理与运营模块及相关实训项目,并制定综合性实训教学计划。

2.4.2 以实训室为依托的实践过程

首先,定项目,组团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依据市场需求,在学生学习中不断论证将要在实训室经营的项目,然后根据项目需要组织团队。指导教师、聘请行业专家对各个团队制定的项目商业计划书进行审核并帮助学生完善。

其次,单点强化,准备实战。结合商业计划书中的关键点及实战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在实训室中进行单科目强化训练。如以团队为单位,成立印务工作室,引进设备,再现印务工作真实场景。单点训练科目包括出版物市场调查、出版物设计制作、校对、出版物营销等,以强化技能,应对市场需求。

第三,专家指导,市场化经营。在实训室内,限定时间,分组进行,面对市场进行实战经营。经营时,学校根据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经过专家审核,给予一定贷款支持。团队需要完成组织人员、构建组织框架、明确责权,进一步确定销售及服务的产品内容、寻找采购渠道、制定营销策略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由校内外老师组建指导团队,全程跟踪指导。如成立数字出版工作室,引进技术软件及相关项目。在市场化经营中,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指导团队进行商议,并调整经营思路及解决办法。

最后,考核业绩,接受指导。按照协议,在实训室结束经营后,经营团队需要返还学校贷款。团队对经营过程及账目进行整理,以答辩形式向指导团队汇报经营成果,并要求每位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创业知识及经营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实训报告上交到学院。指导团队审核成绩,并对创业全程出现的问题给予反馈、指导。

3 “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实施保障

制度保障。在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理念指导下,学校在做顶层设计时,应给予分院在资源调配、校企合作、人员安排等方面的自,把专业实训、创业教育实训和顶岗实习作为“三位一体”来考虑设计[3]。学校针对创业实训搭建平台,出台扶持制度及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创业实训模式的实施,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高质量完成创新实训教育工作。

师资保障。创新教育要求指导教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由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政府职能人员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形成稳定的兼职师资力量。校内专职教师的实践性要通过去企业挂职锻炼、接受培训、去企业顶岗工作等方式得到提升。

组织保障。分院成立专门部门,分管“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实训室建设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保证实训室运行的资金要落到实处,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实训室的设备作为保障实训效果的重要条件,要保证其先进性、实用性。

注 释

第5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关键词:ITMC;实训;竞赛系统;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一、引言

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秉承“从企业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引入和应用。该系统综合了许多国内外企业市场营销案例及经验,为学生构筑了一个虚拟的市场营销环境,适用性很强,受到了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青睐。在以往市场营销教学中,多依赖于多媒体设备和教材,局限性很强。而该系统以营销竞赛的方式,向学生输送市场营销商业逻辑和相关知识,极具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介绍及作用

第一,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概述。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倡导实践性和趣味性,其将专业教育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极具适用推广价值。该系统比较具体和精细,包含的相关内容很多。不管是商品价格,还是销售量预测资料等都比较齐全。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模拟市场中的一个实际企业,并将P1产品销售作为主营业务。虽然具备充足的资金,良好的银行信誉,但产品类型过于单一,市场受限,仅在本地销售,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销售业绩逐年下滑。在该商业环境中,各小组借助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分析和选择目标市场,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分析财务报表,提升企业利润,使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1]第二,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的作用。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依据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背景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市场营销综合虚拟实训平台,极具仿真效果。通过对该系统的使用,能够避免学生囿于固化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依据企业背景,立足于战略高度,对企业经营状况具备清晰的认识,并参与到企业实践中,认识到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体验,进行经验总结,从而解决企业营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该种方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三、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在高职院

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第一,创新市场营销实训课程教学思路。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已经使用多年,是一款较成熟的软件,该系统蕴含丰富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如市场分析与预测、产品研发生产、渠道方式选择、消费者分析、价格策略等,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塑造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肯定。在ITMC实训和竞赛系统下,突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思路,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及职业体验,增强了实训效果。具体操作如下:在系统特定的企业背景下,由各小组自我安排,在小组负责人的主导下,分工协作,共同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教师在该过程中,只负责统筹和协调,如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对小组负责人和成员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在这种实训方式下,充分挖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潜力,使其充分参与到虚拟企业具体营销任务中,实现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观念的转变,以便得到充分的体验和锻炼。这种新型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极为有利。[2]第二,丰富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和手段。在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引入前,市场营销教学一般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等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当前大学生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对于新理念的吸收也较快,因此对于枯燥的知识点以及陈旧的企业营销案例存在抗拒心理,学习兴趣不大,造成学习效果也较差。其一,任课教师依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营销竞赛的打开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及热情,使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枯燥的知识点,而且是活生生的营销实践,从而获得真实的专业体验;其二,情境模拟法,通过对真实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模拟,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操作困难和瓶颈,这时教师可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上传操作手册,以便学生加深印象,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模拟实践,帮助他们对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使其从单一的知识认知层面过渡到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为后期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其三,合作学习法,ITMC实训和竞赛系统要求学生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小组成员亲自参与到所代表企业得营销实际运作中去,并为企业经营和管理出谋划策,从而获得较好的运营效果,在虚拟市场中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其四,反馈加深法。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经营年度结束后,学生能够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计划,优选教学案例及营销分析工具和方案等,使专业教学更具开拓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未来就业及发展。[3]第三,改革市场营销考核评价方式。在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的推动下,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试卷、大作业、成果展示等,而是以对抗的竞赛方式进行考核,通过期末各小组的对抗成绩,再加上平时竞赛的累计成绩以及平时的考勤,综合评价,既考查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把握,也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力。其一,教师根据给定竞赛背景,在教学期间安排学生自由组队,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各小组的团队建设,在竞赛中使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其二,每次竞赛结束之后要求各小组进行书面总结,并推选代表口头汇报改进方法(小组成员轮流汇报),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竞赛中存在的错误,明确其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具备较强的目标感,同时也推动了各小组之间的经验交流,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汇报能力;其三,任课教师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以及系统竞赛要求,以微信或QQ形式,构建班级交流群,鼓励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和实时反馈,并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达到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4]。第四,拓展课外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赛”,通过与其他院校学生的PK,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增强其实战和操作能力,帮助其更好掌握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和技能,如营销环境分析、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束结语

综上所述,ITMC实训与竞赛系统作为一款新型应用软件,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极具适用性,可根据该专业教学背景及培养要求,推动其教学改革。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及技巧,以达到良好的专业教学效果,促进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5]。

参考文献:

[1]徐英姿.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周刊,2012(12):52-53.

[2]康元华.ITMC市场营销沙盘中的竞争对手分析—基于财务报表分析视角[J].柳州师专学报,2016,31(4):157-160.

[3]孙志平.ITMC营销沙盘软件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3):142-143.

[4]李婷妤.虚拟仿真系统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9):154-155.

第6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713.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40-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社会经济各领域中买方市场的特征日益明显,市场营销的专业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的认同。各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顺应了市场需求,纷纷开办起来。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教育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

1.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掌握社会活动和专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掌握市场营销学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知识,拥有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和技能,面向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一线岗位,从事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电子商务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营销正成为当代市场营销的重要领域,因此,如何做到传统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互相结合正在成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下开设了市场营销方向和电子商务方向,以体现这一时代趋势的要求。与独立设置的电子商务专业有所不同,市场营销专业下的电子商务方向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扎实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掌握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技巧,具备网上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熟悉网络商务的经济理论、管理理论及其运用,具备电子商务实务操作能力的新型营销人才。

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方向的教学内容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概括:一是基础知识层面,包括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西方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经济学知识;二是专业知识层面,包括与营销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如市场营销学、广告理论与实务、渠道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理论与实务、商品学基础、价格理论与实务、消费者心理学、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等相关课程;三是综合知识层面,是指除经济类知识以外的其他相关知识与学科,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这三个层面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市场拓展、产品开发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环节从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是课程实训(主要通过模拟平台进行);第二层是专业实训(主要通过企业的认识实训、专业(顶岗)实训、专业的综合实训、考证实训、各项大赛等环节进行);第三层是毕业(顶岗)实践(一是在毕业实习期参与企业单位的预分配实训,二是可通过毕业论文进行的应用理论研究实训)。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电子商务方向为例,如下图:

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分析,确定相应的技能或能力模块,设置对应的训练课程或项目,初步形成了由职业基础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岗位操作技能(能力)训练课程(项目)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保证实践类课时在教学计划中占总学时的50%以上,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分析

通过上文对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

1.实训和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突出的、重要的地位

首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对实践教学环节足够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应规定适当比例的实训学时。第二,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以“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为课程特色,形成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的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第三,不断完善实训设施和设备,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的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利用模拟教学软件强化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第四,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切身投入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在实际工作和竞争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成长。

2.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职能的必要延伸。作为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是高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主要体现。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有两个特点是互相联系的。一方面,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所以高职教育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做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高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当前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结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和要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向社会、向企业拓展实训营地,整合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继续做好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1.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进行多元整合,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教学,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淡化对专业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而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把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在教学中简化对复杂理论、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运算,使学生只要有所了解即可,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方面。

2.以营销实务为主线,构建符合营销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把职业岗位资质用KSAO模型进行分解。KSAO模型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但要注重对学生K(知识)方面的传授,更要注重对S(技能)、A(能力和素质)和O(其他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在S(技能)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执行实训课时的内容设计和安排,不要随意减少实训课所占的课时比例,不要随意改变大纲规定的实训内容。同时,校方应保证实训经费投入,改善实训硬件设施,加大实训教室、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扩大学生参加校外实训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和足够的实训机会。

在A(能力和素质)方面,应在课堂内外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比如,鼓励学生参加校内社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O(其他品质)方面,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构建完善、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促使毕业生理性、正确的看待就业压力,引导他们顺利就业;在校园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市场营销的专业特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积极探索“无讲台,零距离”的教学新模式。在课堂上讲授到某些知识点时,假设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在这种假定的场景中模拟与该知识点相应的实践行为,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起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效果。

第三,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营销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经的起一定深度的推敲分析。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从而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大胆地提出各种观点和方案。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努力地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填鸭模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贯彻师生平等、民主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疑问,并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为学生传道、解惑;在教学中,适当地减少讲授比重,增加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讨论和自学比重,为学生创造更民主、更宽松、更活跃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宗旨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整合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一种职业针对性强、按岗位需要设置的课程体系,采用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训的教学方式,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和竞争环境,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市场营销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承志. 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特色培植[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3卷4期.

[2]郑绮萍、张涛等. 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与社会适应性研究[J]. 职教论坛 2005.8下

[3]关世荣.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模块教学[J]. 辽宁高职学报, 2006年03期.

[4]陈群平. 关于市场营销教学创新的思考[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5]陈伟.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年04期.

第7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

从1998年开始,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就得到了跨越式的迅猛发展,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15年来,高职教育一直在不断修正着教学的方向和体系,在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中完善教学模式和内容。本文主要探讨校企合作中订单班模式的特点,以及该模式下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课程的创新教学。

一、订单班模式是高职院校向企业输送优质、低成本学生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提倡订单教育,这也是顺应企业要求,力争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企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接收方,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充满期望。企业在用人时,通常会考虑用人成本,而企业岗前培训的成本很大,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譬如悉心培养的准员工在培训结束后就跳槽,这对企业来讲无疑是双重“打击”,即“投入”非但没有“产出”,还无形中为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所以他们希望招聘到的学生能跨过企业培训环节,直接顶岗工作。“订单式培养”模式正好顺应了企业的要求,不但很好地为企业规避了岗前培训的风险,而且还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低成本吸入及高质量运作,是目前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紧密合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创造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局面。

二、订单班培养模式的体系结构

订单班模式下,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优势互补,为不断跟进企业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合作平台。企业把岗前培训在时间和空间上移植到了学校,企业的一线人员可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学生以企业订单的方式进行培养,通过企业实习、工学结合,共同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发展。具体的体系结构如下:第一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兼顾基本理论(一年);第二阶段,以技术基础为主,兼顾企业导向(半年);第三阶段,以技术基本技能为主,兼顾企业文化(半年);第四段,以岗位技能为主,采用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交替(一年)。

三、5+1教学模式,打造校企无缝对接型课程

好的培养模式必须要有好的教学为支撑。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的主干课程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为例,笔者谈一谈自己在订单班课程上的5+1创新教学。

1.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案例的滞后对于赶超时代前沿的营销课程,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课本中引入的案例在几年前还是作为成功案例,而时隔至今已成为了业界的经验和教训。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课程对理论和实操的要求都比较高。随着轿车的高速私有化进程,4S店面临的客户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逐步由感性购买进入理性购买,客户对产品信息的获得能力、对同类产品的比对能力、对产品价格的议价能力等都在提升,这显然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挂职于企业,才能获得最新最全的产品资料和营销案例,因此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必将成为常态任务。

教师利用在4S店进行挂职的机会,为学生获取汽车产品资料和营销方面的一线素材,根据素材,编制、增添和完善相对应的课程内容、课件信息和实训项目。同时,教师也可以借鉴企业的内训方式和内训材料。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课上除了必须讲授的基础理论外,通常会布置一个营销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种企业内训模式、氛围以及岗位内容的不断渗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有益。

2.根据岗位打造新型营销仿真实训室,逐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销售岗位的要求,就要将配套的汽车营销实训室进行职业化提升。首先,实训室的布局在参照4S店展厅格局的同时,特别增添了案例讨论的功能。实训室在空间上呈现以实车为中心的环绕式分项区域,这里包括客户接待区、销售谈判区、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区等几大区域。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分模块进行实训。其次,教师精心编写与课程配套的《汽车技术服务流程实训手册》,在每一次实训前,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个实训所对应的岗位性质和岗位任务,并在实训中体会任务流程及任务要求。

商务礼仪是该课程的必修内容,但学生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实训。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实训室的一面墙体,安装2面落地镜,学生在实训时,既能对自己当前的实训状态一目了然,又能及时、有效地按照正规商务礼仪来对照自己的着装、手势、仪态等方面的内容。

汽车售后服务环节的流程性比较强,我们在实训室内增加了预约看板和维修(维护)进程看板,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另外,为了更好地营造汽车商务展厅的氛围,在实训室里还加装了可替换型KT板、策划操作台、设备及耗材的摆放矮柜、绿化角、信息栏和留言墙。

3.整车实物与台湾智慧教室的结合,真正实现全媒体技术实物嵌入式运用。

台湾的“智慧教室”的引入,使得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课程的理论部分更为直观和精彩,新型的媒体平台将实车和多媒体融为一体,让学生围坐在整车边,每一个销售和售后服务流程环节都能互动演示和讲解。对于重点和难点,我们利用照相机直接拍摄,然后传输到电脑,通过智慧软件进行全媒体教学,比如局部的特写式介绍,同类产品的竞品分析。更具特色的是,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遥控器终端,与教师的课件进行互动或小组比赛。软件自带评分功能和题目分析功能,通过各类直观的数据图,让教师轻松了解到每位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以汽车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整车场景模拟演练

“六方位环车介绍”一向是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的学习重点,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将被分组,每组中还分成A、B两组,A组学生扮演销售顾问,B组学生扮演顾客。学生以实车作为介绍对象,配合相应的演练剧本进行实训。A组学生需要迎合B组学生,进行任意一个方位的产品介绍,然后角色互换。通过实训,学生都能在产品介绍和消费者需求分析能力上得到充分提高。

5.以企业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作为教学的补充,对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利用大三学生在汽车4S店销售岗位的实习之便,为大二的学生提供最真实的教学案例。在案例实训室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两三个销售或售后案例,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给出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结合理论知识点,给出问题处理的最佳方式。

6.以企业岗位要求为考核标准,将企业员工考核标准考核学生

考核是所有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经过多次课改,我们将突破原来的考核形式,以笔试(30%)+面试(30%)+实操(40%)的模式考量每一位学生。笔试的内容以课本理论知识点为主,面试的题目以案例抽签的方式限定时间进行,每位学生将在5分钟内完成抽题、读题和回答;实操部分的考核以4S店的岗位考核评分表作为学生实践学习的考核要求,学生在实训课后,将按照考核评分表的每一项要求为学生打分,作为他们的实训成绩。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也避免了学生考试作弊、不重视平时的积累问题。

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融合的契机,同时也为新模式下的教学提出了很多课改的课题。15+1模式并不是一时的创新,而是多年高职教育不断摸索和尝试的结果。要以企业的实际岗位内容为依托,将相关课程的授课体系进行充分分解,达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深度融合,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只有将“校企无缝衔接”的理念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才能真正体现订单培养的优势,为更好地进行产学研结合教育探索出一条高职教育的捷径。

第8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都是照搬那些成功院校的培养模式,缺乏自己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使有也只是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具体落实。

1.1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都实行教学计划制度,每学期的课本都是提前预定好的,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的课程版本,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内容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很多新颖的内容,学生无法在课本上看到,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予以补充和完善,无法呈现系统、全面的介绍。

1.2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选拨有了更高的标准,高学历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企业比以往更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在目前的院校中依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培训,其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

1.3 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当前我国高校与外界企业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不太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具体运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实战经验,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与企业营销实践进行有效对接;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有些教师虽具有实践经验,但也只是在企业兼职过,所学得的内容都不够全面、专业。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从事实践教学的大部分都是职称不高或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

1.4 课程设置上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定位,对全面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高于本科院校,更强调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很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照搬或压缩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一些信息化的课程,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更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在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衡量更看重其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的课程内容上比较欠缺,甚至是空白,严重忽略了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团队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5 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调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主要仍延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另外还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但是有更多的先进教学工具没有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或是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常用的形式,没有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无法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1.6 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实习单位落实比较困难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校内有配套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投入经费明显不足,现有的实训基地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或检查,也有一些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是一个大教室放置几十台电脑,而且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根本无法起到真正让学生利用的作用。

实习基地是弥补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不足的重要实践教学载体,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企业不景气,考虑到成本因素,拒绝接受学生实习,实习单位落实困难,或者说把接收学生实习当成一种任务,不让学生接触重要部门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事务,以防泄露商业秘密。因此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成了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不能够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情况,导致实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建立科学系统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应包含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技巧能力。所以课程应结合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

2.2 学校政策上予以支持

学校政策的支持应加大对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可通过建立多个校内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营销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给学生充足的实训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2.3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水平。可以选派一些理论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骨干到企事业单位任职,具体从事经济管理活动。或者从企事业单位聘任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的优秀管理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所以要改进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既要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又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

2.4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对市场营销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的支持,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帮助企业提高决策实施效果,这是一种双赢。对于企业而言,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节省了费用;对于学生而言,实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标准会更客观。

第9篇:新媒体营销实训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广告策划;实训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其定位是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因此实训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下,广告学的实训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广告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系统地介绍广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总结广告实践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广告意识,了解和掌握广告、营销活动的原则规律和表现技巧。广告策划实训就是将上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的实训方案如下:

一、广告策划实训的目的

为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广告策划动手和实践能力,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整体广告策划水平而开设《广告策划》实训课程,以作为《广告学》课堂理论教育的辅助及补充。

本实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力图通过实训对企业广告活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使学生自觉的把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具体操作中,增强其动手能力。同时还会让他们体会到,广告学不只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更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通过该实训最终有助于其对《广告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实训基本要求

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为某一企业进行广告策划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本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广告策划实训过程中各阶段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经典广告的欣赏和经典广告策划案例的赏析,学习和巩固现代广告策划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某企业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进行专业的广告策划,包括广告调查与分析、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任务、广告媒体策划、编制广告预算、编制广告计划书、广告创意表现,并根据需要完成广告创意作品(主要是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的设计制作,最后编制一份比较详实全面的广告策划书。

三、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和撰写实训报告的质量(个人报告占总成绩的30%,小组报告占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四、实训的主要内容

模块一:经典广告欣赏、经典广告策划案例赏析

本次实训通过对经典广告和经典广告策划案例的欣赏和评析,使学生学习和巩固现代广告学和广告策划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为后续的广告策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1、经典广告欣赏

2、就欣赏的经典广告进行讨论、评析

3、经典广告策划案例欣赏

4、就欣赏的经典广告策划案例进行讨论、评析

模块二: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调查与分析

本次实训通过对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调查与分析,使学生巩固市场调查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为广告创意提供充足的资料。

1、设计广告调查计划

2、根据广告调查计划进行二手资料收集

3、(如果有必要的话)根据广告调查计划进行一手资料收集

4、通过访谈法对消费者进行深度的调查

5、在产品销售的终端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统计

6、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7、得出广告调查分析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模块三 :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整体广告策划

本次实训在广告调查与分析基础上进行整体广告策划,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策划中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任务、广告媒体策划、编制广告预算、编制广告计划书等有关理论知识,并为企业提出整体广告策划方案。

1、制定广告目标

2、确定广告任务

3、广告媒体策划

4、编制广告预算

5、编制广告计划书

模块四 :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广告创意表现及广告制作

本实训在实训三对某企业新产品上市、产品促销或企业形象整体广告策划基础上进行广告创意表现及广告制作,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创意及广告制作的有关理论知识,同时为企业设计有效的广告。

1、确定广告主题

2、确定广告定位

3、根据广告主题及定位进行广告创意

4、根据广告创意创作广告文案

5、根据广告创意进行广告制作

模块五 :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书

使学生学习和巩固广告策划书的写作内容及方法,同时形成的广告策划书可为企业的广告实践提供借鉴或指导。

五、成果具体要求

1、小组报告包括一份完整的广告策划书(3000字以上、30分)和以“看《赢在中国》,感受广告策划”为主题的总结(1000字左右、10分);2、个人报告包括上述模块二、模块三和模块四的内容(1500字以上、30分);

3、“经典广告策划案例”小组讨论发言(在实训平时成绩中加分)

以上是本次广告策划实训的主要内容,因为教学环境与现实中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存在差异性,因此广告学的实训改革任重而道远,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摸索出更合理的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