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雅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田野早已是翠绿一片。麦苗、油菜呼呼地拔节长高,释放着蕴育了一冬的激情。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了清冽如刀的冷峻,倒像是敷面的湿巾,很是提神醒脑。
妈妈们一大早把孩子送进学校,晾好衣服,扒拉几口咸泡饭,就开始打电话呼朋引类,约定时间地点挖野菜。提着小竹篮,手持镰刀,几个小女人在村外的野地里拉开一条散兵线,开始寻觅―――麦地、油菜田的土埂上,枯黄的茅草丛边,嫩绿的马兰头舒展着油亮的芽叶;田角、荒坡上,清瘦的荠菜也返绿了。小女人们眼神专注、手脚麻利地挑马兰、挖荠菜,嘴里却叽叽喳喳没个消停,从新媳妇进村、老公公醉酒,到央行加息、埃及总统下台,议题广泛,聊得高兴时,把在婆婆跟前的小心翼翼、孩子面前的端庄严肃都抛到了爪哇国,嘻嘻哈哈露出了做疯丫头时的原形。
要不了一个小时,篮子里就满了。直起腰来扭一扭,或是学着电视上的样子,搞怪似的做几个瑜伽伸展动作,然后到小河边,把篮子里的马兰、荠菜分开,再细心挑拣,择去草根、枯叶。清洗之后,同伴相互间匀一匀,再把马兰、荠菜分开装好。从裤兜里摸出手机,先给老公打个电话发发嗲,通报战果,征求晚上的菜谱安排―――马兰头是凉拌还是做汤?荠菜馅的,是吃春卷还是包馄饨?收线之前布置任务,要老公下班从镇上带馄饨皮子回来。老公在外地打工的,就只能无聊地听同伴跟老公撒娇,割一段柳枝轻轻地揉着,抽出枝条,做成柳笛吹起来。仔细听听,曲调还颇有《忐忑》的嘻哈味道。
回到家,马兰用开水焯过,摊凉后挤干水分,用一点细盐拌了,就是一盘下酒菜。荠菜做馄饨馅,要剁碎了,加上鲜肉,用酱油、细盐拌了,再滴上几滴香油才好。品尝美味的乐趣,比起挖野菜来,一点也不逊色。一家人围坐着吃馄饨,孩子门牙上沾着嫩绿的马兰叶,在面前晃来晃去,说话时呼出的气息都清香四溢。看着自己的男人就着荠菜馄饨下酒时陶醉的样子,春天的滋味,就像村外和风吹拂下的小河,在女人的心里一点点的荡漾开来。
春雨一场接着一场。春雨带来了太多的欣喜。河滩、山坡、草地上,被雨水滋养得饱满肥美的地衣像变戏法似地冒了出来。地衣是多年生的真菌与藻类组合的复合体,往往大雨过后出现在未受污染的山地、荒坡上。外国人认为这是上天所赐,称之为“fallen star”、“star jelly”,餐厅有的干脆取名为“情人的眼泪”―――一道美味而浪漫的菜肴。
小女人拿一个小篮子,哼着小曲,在林中草地上捡拾地衣,心情总是非常愉悦。春雨沐浴后的树木、青草,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亲切。捡上半篮子地衣,顺便拔上一大把野小蒜,在小河边清洗。地衣很难洗净,要细致地把每块地衣在清水里漂散开来,把草屑、污物漂洗掉。捡的时候不嫌多,洗起来才觉得任务艰巨。带回家,放到一盆清水里泡过,然后旺火快炒,做一道“地衣鸡毛菜”。这是溧阳最典型的春日佳肴。野小蒜捣碎了,与和好的面掺在一起,做成小蒜饼,做饭时贴在饭锅上蒸熟,香得很。虽然女人辛苦半天的结果,只是桌上多一两样“时新”,但分享久违的山珍美味时那份惬意和惊喜,却是言语难以表述的。
330多个页码28万字,《风雅颂》伴我送走了两个冬日的晚上。窗外更深人静,天寒地冻,而我在台灯下,在《风雅颂》的字里行间漫步疾走。阎连科为我们构造了一个荒谬的世界,行走其中如做了一场噩梦,掩卷之后,里面的人物和情节缠绕着我,久久挥之不去。
(一)
这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作品,小说开头的情节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让我的心“悬”了起来。清燕大学副教授杨科花费5年的心血,完成了学术研究专著《风雅颂》的书稿,当他提着书稿回到家时,碰到妻子赵茹萍正在床上与副校长李广智。从此,他掉进了命运的漩涡,莫名其妙地被送进精神病院,逃脱后回到老家耙耧山区,又成了杀人罪犯,最后竟领着一帮“小姐”和专家学者,在“诗经古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小说以杨科(我)的传奇性经历为线索,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故事框架。
我想,作者构建这样的故事框架,是想通过杨科的种种遭遇,展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学术环境和生存环境,反映都市社会和乡村社会的种种扭曲和荒谬现象,表现道德沦丧的可怕,以及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精神上的虚幻。
杨科潜心于《诗经》的研究,卓有成就,曾经是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不仅学术论文常常见诸权威报刊,还被“导师”选为乘龙快婿。本以为通过刻苦钻研,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就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然而,这种“书呆子的想法,在社会现实面前无情地被打得粉碎。家庭抛弃了他(妻子与副校长),学生抛弃了他(不听他的课),单位抛弃了他(被举手表决进精神病医院),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多余人”。于此相反,妻子赵茹萍不学无术,善于迎合世俗心理,却成了“蹿红的女教授”。
被城市社会无情抛弃之后,杨科回到了老家的乡村世界,这里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如果说城市荒谬是对学术知识的无情践踏的话,那么,乡村荒谬却是对精神文化的残酷摧毁。起初,乡人对杨科这一“知识的化身”,表现出莫大的崇敬,但是这种崇敬的背后,却是对文化知识、知识分子扭曲的盲目迷信。当迷信的泡影破灭后,就演变成了强盗似的哄抢,使杨科的物质上和精神上“家”,都荡然无存。于是,杨科彻底成了一条丧家之犬,只能在“诗经古城”这个乌托邦式的世界里苟延残喘……
由此可见,这样的荒谬并非是个体的荒谬,而是社会的荒谬,时代的荒谬,杨科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二)
小说中,杨科的形象塑造十分丰满。当他被城市社会所不容、被抛弃时,丝毫没有反击的勇气,妻子与人,他反而跪地向妻子和情敌求饶,送他去精神病院也老实听话,只是采取回避与逃离。唯一的反抗就是到城市最繁华的地方撒一泡尿,发泄中的愤怒和不满。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家乡,当他听了有关前未婚妻玲珍的闲言碎语后,就无情的报复她、伤害她,直到她自杀。玲珍死后,杨科一厢情愿将她的女儿小敏视为“精神上的妻子”,在小敏新婚之夜,他将所有的仇恨与不满都发泄到她身上,并杀死了新郎。在杨科的观念中,现实的无奈和屈辱是可以忍受的,哪怕是妻子的背叛;而精神上的东西却不容丝毫侵犯,哪怕是去杀人偿命。他这样做,就是想证明“谁也别以为知识分子好欺负!”
就人物形象而言,《风雅颂》给我一个十分强烈的印象,那里面有两种人:“城市人”和“乡村人”。
“城市人”一个个都有血有肉,性格丰满,真实可信,有社会现实感。妻子赵茹萍的张狂和厚颜,李广智的见机行事,张校长的笑里藏刀、冷酷无情……这些人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呼吸着当下世俗的空气。而“乡村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好像不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没有血肉性格,更像是某种符号、某种象征。而主人公杨科,像是处在这两种人之间的“中间人”,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
据我所知,阎连科是一位出生在农村,后来进入城市的“乡村”作家(有杨科的生活痕迹,杨科亦阎连科的谐音),对乡村社会和农民生活都十分熟悉。他的小说中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生活积累的捉襟见肘,还是作家的刻意所为?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乡村人”中,杨科的前未婚妻玲珍是用墨最多的人物。在送杨科上大学的路上,她主动自己的身体给杨科看,在小旅馆中又说“只要答应娶我,今夜我就把我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给你”。杨科放假回村,已经明知杨科不可能娶她了,她还再次决定“把身子给你”,并说“让我这辈子没有白白和一个读过书的人订过一场婚”。这些细节的出现,没有任何性格和感情的铺垫,显得很突兀和不够真实。所以,我们只能这样认为:玲珍是乡村社会对文化知识、知识分子崇拜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玲珍的自杀,也象征着乡村社会对知识崇拜的死亡。
老婆孩子天天陪着吃粗粮
有钱人花钱像流水哗哗淌
羡慕的目光深深往心里藏
繁华都市霓虹灯炫亮
朦胧的睡眼充满迷茫
昔日同窗早已追寻时尚
新时代还担心挨饿受凉
一支粉笔包含着欣欣梦想
三尺讲台放飞了徐徐飞翔
几刷子刷不出精湛的航向
几十年游不完知识的海洋
当听到教室里书声琅琅
当看到蓝天下红旗飘扬
当花儿在脸上微微绽放
当目光期盼中步入课堂
信念不再随风摇荡
希望不再飘忽迷茫
一加一伴随的是成长
未知数磨练的是坚强
老师好喊出的是敬仰
回忆录记载的是辉煌
三字经背诵国家兴旺
风雅颂鉴赏国富民强
5月12日,上海民族乐团推出“土地・生命的赞歌――以此献给5・12大地震周年纪念”音乐会,以庄严、激荡的民族之声奏响上海大剧院,并以此开启新的演出季的序幕。
演出季首场音乐会“土地・生命的赞歌”用音乐的形式歌颂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谱写的感天动地的人性乐章。音乐会曲目除了《山河颂》《厚土》《达勃河随想曲》等现代经典作品之外,还在上海首演了郭文景为纪念5・12大地震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第一乐章“马林巴的托卡塔与悲歌”,此次演出是经作者郭文景特别授权,由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将第一乐章改变成民族乐队版本,由乔佳担任打击岳演奏。蓬勃震撼的打击乐也许最能表达出天崩地裂、地动山摇的景象和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的信心。在2008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灾区受伤女孩李月伴着法国作曲家拉维尔创作的《波莱罗舞曲》翩翩起舞的场景感动了全世界。而在本场音乐会中,这经典的旋律将以全新的方式出现,再次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音乐会取名为“土地・生命的赞歌”不仅表达了土地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更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华夏儿女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赞美。
新鲜出炉的2009-2010演出季以“盛世和音”为主题,包括季前、季后音乐会共有25套。无论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飞花点翠――抒情民乐集”、“行云流水――琴棋诗书画音乐会”,还是音乐与影视完美结合的“音画民乐――视听电影配乐音乐会”、“赵季平影视作品音乐会”,或是展现中国传统新年气氛的“火红中国年”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人文性、经典性和史诗性。其中,纪念5・12大地震的“土地・生命的赞歌”、献给建国60周年的“大音华章”以及迎世博音乐会“上海回响”,用宽广浑厚的民族之音唤起人们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然,精致细腻的室内乐,也是本次演出季的一大亮点。以“如梦令”、“玲珑”、“雅韵”等小型室内乐构成的“品乐风雅”系列,将亮相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以精彩的演奏、生动的讲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针对广大学生、社区观众,上海民族乐团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欣赏口味编排出“民乐乐翻天――少儿民乐普及音乐会”,“风雅颂――高雅艺术进校园”,“乐和万家――走进社区的民乐”等音乐会,用不同的方式让更多观众接受民乐,了解民乐,喜欢民乐。
【关键词】正压送风;防烟系统
正压送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烟楼梯间(以下简称“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
1 关于正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度问题
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所谓正压度,指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前室与走廊间的防火门两侧的压力差值。而正压度又可分为最大允许压差值与最小压差值。所谓最大允许压差值,是指所有防火门在关闭状态下防火门两侧允许的一般人力能推开的最大压差值,关于最大允许压差值,各国的取值不完全一致,多数国家均把50Pa作为最大允许压差。所谓最小压差值,是指火灾时人员进行疏散。防火门一旦打开,楼梯间及开门前室的压力将瞬时下降,为了防止烟气侵入,要保持门洞处具有一定的反吹风速应有的最小的压力差值。关于火灾时防烟要求的最小压差值(或最小门洞风速),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
我国原《高规》对防烟的最小压差(或最小门洞风速)未提出明确的数值要求,仅指出"应保持正压,且楼梯间的压力应略高于前室的压力"。而新《高规》第8.3.2条中提出了开门时的门洞风速要求,即"开启门时,通过门风速不宜小于0.7m/s。还在第8.3.7条中提出了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的余压要求,即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50Pa;前室、全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2 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形式问题
2.1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2-3层设1个,均为常开百叶风口,具体形式可为单层百叶或双层百叶,双层百叶对送风量的调节与平衡更为有利些。
2.2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层设1个,而对送风口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选择与做法。
2.2.1 一般做法把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选为常闭式(静电接点)。当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加压送风机,同时仅打开着火层、着火层相邻层的前室之送风口。这种做法,把前室的送风量集中用于加压这3层(或4层)上,这些层的送风量基本不受其它层前室开门与否的影响,当然这对保证这3层(或4层)的防烟效果是有利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如果疏散人员尚未打开楼梯间、前室的防火门,则这些送风层前室内的压力将会急骤上升,出现这些层前室压力高于楼梯间压力(楼梯间压力一般不开门时可通过余压阀保持在50Pa)的情况,如不采用足够的泄压措施,将影响走廊至前室门的开启,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这种做法要求每层前室均设泄压阀,若向室内泄压则还需接防火阀,以确保防火隔断。
3 关于加压送风量的计算问题
3.1 在进行加压送风量计算时,首先应把楼梯间与前室的加压送风作为一个防烟整体来对待,不可孤立地考虑其防烟问题;其次还应注意分析楼梯间、前室在关门、开门状态下的压力变化,切不可盲目地套用某个公式。下面谈谈有关加压送风量计算步骤与方法的意见。
3.1.1 确定加压送风的目标
在全关门的状态下楼梯间与前室保持一定的正压值(一般分别为50Pa、25Pa);在发生火灾疏散开门(一般按开启3层门考虑)时,保持开门处具有最小门洞风速(或最小压差值),以防烟气侵入。
3.1.2 计算关门情况下楼梯间、前室保持一定正压值分别所需的加压送风量。
当前室为普通前室时,靠楼梯间门缝渗入前室的风量将可以继续通过前室与走廊的门缝压入走廊而保持一定的压力梯度。这种情况下,楼梯间设加压送风系统即可,前室不一定要设。
当前室为合用前室时,因其各种渗漏的缝隙较多,单靠楼梯间门缝的漏风量不足以保证合用前室走廊的门缝形成所要求的压力梯度,故合用前室必须设加压送风系统。而在这种情况下,合用前室送风口形式的不同,其要求的加压送风量也不同。
若送风口为常闭风口,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合用前室送风层一般按3层考虑,其余层不送风,故非送风层的压力完全靠楼梯间的渗漏风量形成,往往无法达到一般要求的25 Pa.。而送风层合用前室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门时的压力,其本身的送风层往往显得很小。
若送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则所有层合用遂室均有送风,只要设计计算恰当,完全可以保证楼梯间与合用前室在关闭时的压力符合设计要求,相应的合用前室送风量也较大。
3.1.3 计算火灾时开门情况下维持开门处两侧压差为最小压差所需要的加压送风量。下面按前室的送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和常闭带电接点风口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前室送风口常开百叶风口。首先验算一下,若楼梯间、前室按前述关门条件下计算所得的送风量分别进行加压送风,能否满足3个开门楼层,保持各层门洞风速≥0.7m/s的防烟要求。
要进行验算,首先涉及原有送风量在开门状态下的再分配问题。由于开门,开门层前室与楼梯间的压力将急骤下降,前室本身送风量流向开门层的比例将会加大,但出于设计计算安全性的考虑,每个开门层前室本身的送风量仍按原来关门状态下的均匀送风量计算;而楼梯间的送风量,则由于非开门层前室仍有送风,存在一定的压力(此压力甚至可能高于开门后的楼梯间的压力),故可近似地认为将完全流向开门层的前室。按此分析,即可近似地确定原有送风量的再分配,从而进行开门层门洞风速的验算。
一般情况下,上述验算所得的门洞风速往往达不到要求的风速,必须增加附加送风量。故第二步即进行附加送风量的计算,附加送风量的计算,以满足开门层各处门洞风速≥0.7m/s为原则。
前室送风口为常闭风口
(1)楼梯间加压送风量的计算
维持开门层楼梯间至前室防火门两侧压差为最小压差(或门洞处保持最小风速)所需要的送风量L1。
非开门层由于前室不送风,故还需考虑楼梯间漏向这些层前室的门缝渗漏风量L2。
故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L= L1+ L2。最后把计算所得的楼梯间在开门时的送风量与在关门时的送风量进行比较,按两者差值确定楼梯间的泄压面积。
(2)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
火灾时开门层前室的总送风量,应满足在前室至走廊开门处两侧保持最小压差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开门层前室的其它渗漏。
3.2 计算所得的总风量减去楼梯间泄入的风量,即为开门时前室本身所需的送风量。
最终加压系统送风量的确定
上面分别阐述了关门时与开门时楼梯间及家室送风量的计算,加压系统送风量按两者之间较大者确定。当然计算时还须考虑由于风道等因素而造成的漏风系数及一定的安全系数。
最后,按上述计算所得的楼梯间与前室加压系统送风量还须与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节中相应的送风量要求相比较,最终的送风量按两者中较大的值确定。
参考文献:
[1]陈军华;高层建筑楼梯间及前室烟气控制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赵金辉;贴附射流方法解决寒区游泳馆结露问题的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晚会工作人员
【晚会总监】 春烟舒雨 3
【晚会导演】 香儿
【晚会策划】 春烟舒雨 香儿 风竹秋韵 2
【晚会录制】 大卫 3
【麦图制作】 随缘 蓝色幻想 1
【晚会文本】 凤竹秋韵 香儿
【广播制作】 随缘 1
【房间广播】 随缘 踏青
【女主持人】 凤竹秋韵
【男主持人】 蓝狐
【晚会护麦】 天涯落梦 1
【晚会联络】 寒江雪 2
【晚会递麦】 香儿
【晚会迎宾】 寒江雪 克蕾雅1 杜鹃1 望月 小熊猫 寒林点月1 以及所有管理
【晚会督查】 风雨过后2 太上老君2
【晚会答谢】 名誉校长 金水 兔秀才 校长 春烟舒雨
房间晚会广播(全体学员)
中华风雅颂诗词网校房间的所有管理,您们辛苦了!今天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一篓夕阳轻老师的生日,在这里,请接受我们全体校友送上的最最衷心祝福和最美好的祝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们的诗词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古典的传统文化,更看到了老师金子般的心灵,祝福我们的老师,桃李满天下,幸福到永久。今夜无眠,今夜星光更灿烂!挥舞您的精彩,放飞您的梦想,一起来吧!
晚会节目
【一篓夕阳轻老师生日文艺晚会】
开幕词 音乐《幸福山歌》
女: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在线主持人,风竹秋韵。
男:亲爱的同学,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在线主持人蓝狐
女:久别的相思,采摘相聚的快乐,在这美好之夜,让我们共同祝贺 一篓夕阳轻老师的生日盛典。
男: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多少个黄昏,披着晚霞回到教室。
女;送您一束鲜花,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带给您寒冬融融的暖意。
男:四季轮回,山野更叠,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聆听您熟悉的声音。让音乐敲响我们沉睡的梦景,让歌声记录我们一起度过的岁月,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女:漫游在音乐的天空,任由炫美的图景叠加,任由快乐的激情升腾,打开心灵之窗,放飞友谊之鸽。为老师生日祝福
男:朋友们,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我们高举祝福的酒杯;我们分享寿星的快乐。来吧朋友,让我们在这个温馨浪漫的夜晚,我们向【一篓夕阳轻老师】老师至以崇高的敬意!
女:激情在五彩的荧屏奔放。现在我宣布!一篓夕阳轻老师生日庆典文艺晚会现在开始。
《 放生日快乐歌》
男:下面有请今晚的寿星【一篓夕阳轻老师】闪亮登场,接受同学们诚挚的祝福!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 演员们的 精彩演出:
第一项 有请一篓夕阳轻老师上台
第二项 有请名誉校长 兔秀才讲话
第三项 有请春烟舒雨校长讲话
第四项 晚会开始
节目名单
1.有请春烟舒雨校长讲话并演出歌曲《爱是你我》
节目名单
2.杜鹃 舞蹈 南泥湾
3.克蕾雅 歌曲 《一曲相送》
4.自然 笛子 独奏
5.寒江雪 歌曲 《好人一生平安》
6.黄慧光 歌曲 《草原花》
7.南飞雁 歌曲
8.蓝狐 歌曲 <鸿雁>
9晴儿 歌曲 《生日祝福花正艳 》
10.润龙 歌曲 《天路》
11.玉蝶儿 歌曲 《生日快乐情更浓》
12.太上老君 歌曲 《祝福 》
13.望月 歌曲 《桃花运》 (八点半)
14.芊芊 笛子独奏 《 送别》
15.开心果 歌曲 《春暖花开》
16.琴语 歌曲 《走西口》
17.寒林点月 歌曲 《思念》
18.关山月 歌曲 《烟花三月》
19.风闲云逸 歌曲 《网缘》
20.香儿 歌曲 《江山无限》
21.平常心 歌曲《祖国之恋》
22.馨戈 歌曲
23.霜白 朗诵《我的雨巷》
【闭幕词】:
放歌曲《美丽之路》 常思思
女:岁月总是越来越短,生日总是越来越快,友情总是越来越浓,我们的祝福也就越来越深。
男:让我们举起醉人的酒杯,共邀那轮明月,同唱一曲心歌,让深深的祝福划过奇妙的夜空。,让彼此的心声在指间传送。
女:相聚的时光虽然短暂,真挚的祝福却是不断,祝一篓夕阳轻老师,人生靓丽,青春常驻!
男:是您给了我一双有力的臂膀,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您指引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女:璀璨的群星在今夜分外明亮,月亮的笑脸在今夜格外动人,再次祝福一篓夕阳轻老师开心快乐!
男:难忘今宵,今宵难忘!晚会到此结束,
谢谢朋友们的光临!朋友们,再见!
女:祝大家晚安,再见!
晚会结束
=================================
贺恩师一篓夕阳轻寿辰诗词、楹联跟帖处
贺恩师夕阳轻老师寿辰感恩四首 文/寒林点月
一
自古人间河一条,男男女女不知桥。
先生常把明灯点,不使无辜顺水飘。
二
花开花落两无休,月月年年无尽头。
谁把青春作金剪,一修便是十三州。
三
先生为月我为花,北往南来聚一家。
朝露常叹生命短,未催芳草遍生芽。
四
试把风光两笔图,分君一片美山湖。
山间种上千般好,湖底借来天上无。
沁园春 (寿星明 )
贺一缕夕阳轻老师寿辰
杜鹃奉上
满腹经纶,口吐珠玑,再现诗仙。教诗词创作,声粘对韵;磨篇立意;点扣顾全。
儒雅温文,循循善诱。批阅挑灯三更天。点评细,轻指弦外意,造就佳篇。
同窗祝贺屏前,歌舞妙,清辞韵无限。有感恩千字,情思万缕,诗词祝寿,此事何难?
文采风流,恩师汗水,答谢应知思水源。福如海,永立诗坛上,寿比南山。
《贺恩师寿辰》
文:语过添情
【我师千寿】
我 效前贤贺寿辰,
师 承厚德赞纷纷。
千 年松鹤春常驻,
寿 比彭公醉意真。
【贺一篓夕阳轻老师寿辰】
青山依旧夕阳红,
运笔诗坛雅韵浓,
育得三千桃李秀,
生辰之际贺声同。
《生日快乐》
【生】花 妙笔写诗章,
【日】月同辉富贵长。
【快】马加鞭驰岁月,
【乐】斟美酒满庭芳。
《赞恩师夕阳轻老师》
诗赞夕阳,
文字留香,
诗词写意,
尽是华章。
数千弟子,
众口颂扬。
老师之德,
松青兰芳。
常来风雅,
释生迷惘。
底气十足,
声若钟响。
吾师恩德,
永远难忘,
值此寿辰,
倾诉衷肠,
祈愿吾师,
永寿安康!
【一篓夕阳轻寿辰贺】
一 卷诗书雅韵藏,篓 中日月暖心房。
夕 来桃李盈盈笑,阳 照山川处处光。
轻 驾学舟风雅颂,寿 邀挚友满庭芳。
辰 福美酒杯中品,贺 语温馨绕耳旁。
《福如东海》
福 泽诗田育李桃,
如 歌岁月韵香飘。
东 君贺寿盈盈乐,
海 北天南醉此宵。
贺“一篓夕阳轻老师”生日
《七律》-文/润龙
2013-12-11晚 (临屏)
一篓春风浴夕阳,花开学院竞芬芳。
诗园细作收丰果,联海勤耕孕慧章;
网底真情情未远,空中师谊谊难忘;
盛时际会群贤聚,更欲传承雅玉张。
祝贺一篓夕阳轻老师寿辰
(一)贺老师寿辰
初级二班 自然
桃李九州盈,春风施厚情。
珠联风雅颂,璧合仄平声。
稷下勤修道,呱堂笃力耕。
流干身上汗,一篓夕阳轻。
(二)感谢诸位老师
一篓夕阳轻,平江归雁鸣。
寒山点新月,狭角缀珠星。
小屋开心地,祥光照烛明。
随缘师友会,即兴唱真情。
(三)谢谢老师
一篓诗书带雅香,东墙刻字敬夕阳。
轻风最解人心意,送笛推门进课堂。
(四)恭贺夕阳轻老师生日快乐
初级二班 自然
一篓夕阳一篓情,携来盛会赠先生。
虽无赵氏连城壁,唯有丹心调寿羹。
七绝:写在一篓夕阳轻老师生日
--流水无弦
一缕斜阳几许情,桃红李白紫霞萦。
丹心倾尽应无悔,寸草茵茵报与卿。
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之恩,祝老师生日快乐!
观世风祝夕阳轻老师生日快乐!
钓翁吟
横杆草塘坐
气闲神色清
问君何所获
一篓夕阳轻
祝夕阳轻老师生日快乐!/文克蕾雅
一篓夕阳轻笑我:
精精怪怪小妖桃,
偷偷又在捣啥鬼?
答为恩师画蛋糕。
贺夕阳轻老师生日
初级二班 文/茉莉
一篓夕阳轻,梓梓学子迎。
夕阳无限好,才抖八方倾
老师生日快乐!
赠一篓夕阳轻老师生辰快乐
文/蓝色幻想
一篓夕阳轻,
却将霞色盈。(迎)
江山多秀丽,
不及此恩情。
《贺夕阳轻老师寿诞》
夕阳装一篓,
学富达三江。
弟子满天下,
关怀笔墨香。
太上老君敬上!
恭祝一篓夕阳轻老师生日快乐
风闲云逸 八庚韵
一
流水行觞颂,
群山同庆生。
花间留晚照,
一篓夕阳轻。
二
一篓夕阳轻,
人间重晚晴。
恩师逢寿诞,
祝酒寸心呈。
三
一篓夕阳轻,
云霞万里明。
青山如有约,
来日共潮生。
四
一篓夕阳轻,
清风拂故城,
千山归鸟急,
四野暮云平。
写在一篓夕阳轻老师生日之际
课罢归来早,霞红正艳时。
夕阳收一篓,缕缕入清诗。
因不知老师所执何业,故思为饱学高士,耕园先生。授业之余,携霞而返。清哉!美哉!悠哉!
《七绝*贺一篓夕阳轻老师生辰》
文/绿野
(一)
诗坛数载乐耕耘,蹊径无言桃李芬。
值此佳辰同唱和,尽将好韵赠于君。
(二)
暗感师恩心底藏,赠君一篓雪梅香。
缘同碧海浮萍聚,谊比青天皓月长。
敬赠一篓夕阳轻老师,恭祝老师生日快乐!
文/清颜如玉
炊烟轻轻一篓阳,
淡墨清浅写疏狂。
才高横溢博天下,
桃李芳菲照潇湘。
敬赠一篓夕阳轻老师,恭祝老师生日快乐!
七律。贺寿
文/蓝天蘖儿(诗中级班)
劲舞文涛有小屏,噙香网屋暖松庭。
夕阳帆醉天边咏,古院桃青梦里听。
关键词:《毛诗正义》;比兴;兴象;混淆;区别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137-05
《毛诗正义》(以下简称《正义》)“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①的说法很好地解决了“六义”中若干难题②,但对“比兴”自身特征这一问题,该说法却未能成功解决。事实上,“比兴”问题直到今天也未能真正形成定论。朱自清云:“风雅颂的意义,历来似乎没有什么异说,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渐有新的解释。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是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诗集传》以后,缠夹得更利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③本文的目的是企图从“缠夹得多”的各种理解中考查《正义》“比兴”说的渊源及其具体特征,并由此进一步探明其对后世“比兴”思维的影响。
一、《正义》前诸家“比兴”说
先秦文献中言“比”言“兴”者甚众,《周礼》首言“六诗”,然未见有释,《左传・文公七年》载:
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相无所庇阴矣。葛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④
此之言“比”,杜预注云:“谓诗人取以喻九族兄弟。”可见此乃“比喻”之“比”。但《王风・葛》首句“绵绵葛,在河之浒”后,《毛传》注:“兴也。”也就是说,在《毛传》看来这是一首兴诗,而不是乐豫所说的“比”。对于二者的认识差异,《左传正义》解释说:
彼《毛传》以之为兴,此云“君子以为比”者,但比之隐者谓之兴,兴之显者谓之比。比之与兴,深浅为异耳。此传近取庇根理浅,故以为比。毛意远取河润义深,故以为兴。由意不同,故比兴异耳。
这里以为因取义深浅有别,比兴可随语境不同而转变。我们认为,《毛传》改《左传》之“比”为“兴”,与其所持“兴”意观念是有直接关系的。《毛传》标“兴”之诗,南宋吴泳计数甚清:“毛氏自《关雎》而下,总百十六篇,首系之兴。《风》七十,《小雅》四十,《大雅》四,《颂》二,注曰‘兴也’,而比赋不称也。”⑤《毛传》不注比、赋的原因,刘勰认为是“‘赋’同”“‘比’显而‘兴’隐”⑥,《正义》亦赞同此说。这就是说,《毛传》不厌其烦地将116篇兴诗标注出来,是因为这类诗含意比较隐晦,不易辨析。
《毛传》标注“兴”诗的特点大致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曰:“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
翰莩妫阜螽。《毛传》曰:“兴也。海声也。草虫,常羊也。,跃也。阜螽,也。卿大夫之妻,待礼而行,随从君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曰:“兴也。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阴阳和而谷风至,夫妇和则室家成,室家成而继嗣生。”
这些诗所兴之意,单从诗篇的表面意思难以看出,需要发注而后见。《关雎》乃兴后妃之德以风化天下,《草虫》所兴为卿大夫之妻依礼而随从君子,《谷风》乃兴夫妇和睦而家丁兴旺。观《毛传》所释“兴”意,皆不出礼仪纲常等教化范围。依此标准,再看《左传・文公七年》所引《葛》之诗,该诗《序》云:“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传》认为该诗是以葛得河之润泽而茂盛,以刺平王弃其九族。这恰与其所持“兴”之观念相吻合,故释《葛》为“兴”诗。
倘照此理解,比、兴就可以很明确地区分开来:“比”仅为比喻物象,“兴”则寄托教化理想。然而,事情又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毛传》一开始就将比、兴混淆在一起了。陈奂云:
曰“若”、曰“如”、曰“喻”、曰“犹”,皆比也,《传》则皆曰“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作诗者之意,先以托事于物,继乃比方于物,盖言兴而比已寓焉矣。⑦
《毛传》标注的“兴”诗中部分有“如”、有“喻”,故陈奂言其兴中含比。也就是说,《毛传》已经将比、兴相混淆。《毛传》不仅将比、兴混淆,又将兴与政教伦理相联系,这对汉代及后世的比、兴观产生了极大影响。汉代基本依《毛传》观念释比、兴: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兴,引譬连类”。(《十三经注疏》)
《周礼・春官》“教六诗”,郑玄注引郑众语:“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十三经注疏》)
《周礼・春官》“教六诗”,郑玄注:“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十三经注疏》)
《离骚章句》王逸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又《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注曰:“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以兴湘夫人美好亦异于众人也。”⑧
优秀的诗歌有顽强的生命力,欣赏这样的古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知识,且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诗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把握文学的品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那么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呢?
多读,因为读是诗歌鉴赏之灵魂。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其实不只是诗词,概言之,语文学习的根本也就一个字—读。读是语文教学之魂,也是诗歌欣赏之魂。现在,中高考考古诗词是传统题目,关于新诗鉴赏,现在也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一切典范之作都有一定难度,有多重含义,有多种解释,阅读时就应有较强的鉴赏力。像苏婷的〈致橡树)就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也不仅是现代女性的独立宣言,它更强调现代人的独立个性,还可以泛指民族间的独立自主精神。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后边两点就难于理解。
感悟。诗与散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诗歌所蕴含的文字之外的意义,在于符号之下附载的意象、暗孕的哲理、流淌的音韵、跃动的情趣。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对每首诗中潜藏的独特内容进行发掘。
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于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杜甫《望岳》中“激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开阔胸襟;白居易《赋的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寓含的顽强拼搏的意志。诗词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
诗歌的表现手法,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发挥想象力。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赖斯新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欣赏诗歌时,应拓展无限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自己步入诗境,使自己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所以鉴赏诗歌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生活储存,开展联想,开拓想象,给思想插上双翅,自由翱翔,仔细体会,用心感悟,步入诗的境界。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炼、精辟、优美、形象,往往一字千钧,一字震人心灵,言简意赅,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红杏出墙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与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关键词:建筑;共用楼梯间;正压送风
中图分类号:TU22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在最近几十年里发生了日新月易的变化,各种新的规范不断的推出,老规范也随着行业的发展推出了新版本,对建筑行业的约束已经非常明确,但还是有极少数的条文,描述得不尽详细,工程设计人员“集思广议”,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作品,笔者现有就“地上地下共用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的做法作总结,分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4.4条: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6.2.8条 作了完全相同的要求。
工程中,消防楼梯间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就把消防楼梯间隔成地上和地下2段,其正压送风就出现了多种做法。
方法一:消防楼梯间地上和地下分别设正压送风系统,这也是规范推荐的办法。地上和地下相当于2个楼梯间,各做一套正压送风系统,采用自垂式正压送风口。
该方法的缺点是做2套系统,增加了投资,而且地下段的风机要寻找合适的位置安装,会占用部分建筑空间。
方法二:消防楼梯间地上和地下设一套正压送风系统,地上和地下相当于2个楼梯间,每个楼梯间的风量按规范要求的三种方法确定(压差法、风速法、规范规定的数值,三者取其中最大值),正压送风风机按2个楼梯间风量的叠加选择,正压送风口均采用自垂式正压送风口,其大小按风量计算得到,地下楼梯间的风口尺寸通常比比地上的大(因为地下段的风口少),且风口接出处设70℃防火阀,形成楼梯间地上段和地下段的防火分隔。
该方法的优点是只做一台系统,初投资节省,缺点是风量比较大,风井面积亦大,而且地下楼梯间的送风量无法保证为所计算出来的值。
方法三:消防楼梯间地上和地下设一套正压送风系统,地上和地下相当于2个楼梯间,地上楼梯间的风量按规范要求的三种方法确定(压差法、风速法、规范规定的数值,三者取其中最大值),地下楼梯间的风量按两种方法确定(压差法、风速法,两者取其中大值),正压送风风机按2个楼梯间风量的叠加选择,正压送风口均采用自垂式正压送风口,其大小按风量计算得到,地下楼梯间的风口尺寸通常比地上的大(因为地下段的风口少),且风口接出处设70℃防火阀,形成楼梯间地上段和地下段的防火分隔。本方法是考虑到地下室一般只有1层,而规范规定的数值是1-19层和20~32层两档,这样的风量相对于只有一层的地下室楼梯间来讲,是远远超出所以需的(这也是我国规范不严谨造成的),所以确定地下楼梯间的风量只按压差法、风速法两种方法计算,取其中大值,经过大量工程实践,一般一层的地下室楼梯间,其所需送风量只要8000~10000m3/h即可满足,比规范规定的数值要少很多。
该方法相对于方法二的优点是风机的送风量可以小一些,风井面积亦可小一些,缺点是地下楼梯间的送风量无法保证为所计算出来的值。
方法四:消防楼梯间地上和地下设一套正压送风系统,地上和地下相当于2个楼梯间,地上楼梯间和地下楼梯间的风量均按规范要求的三种方法确定(压差法、风速法、规范规定的数值,三者取其中最大值),正压送风风机按计算得的2个楼梯间风量的大者选择,正压送风口均采用常闭式电动正压送风口。地上失火时,开启地上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口;地下失火时,开启地下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口。地下楼梯间设泄压阀,以防超压。
该方法优点是风机的送风量小,风井面积亦小,送风量能保证。缺点是系统控制较复杂。
该做法在设计师中有不同的见解,认为在火灾时,所有竖向疏散通道的防排烟系统,应该是全部正常运行,而不是部分(地上和地下)分别运行。对这个问题,规范没有交代清楚,所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做法在不同的省份,其审图部门和消防部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些省份认可,有些省份不认可,设计师要注意这个问题。同时希望规范编写部门或更高级的相关部门给予明确的解释。
方法五:(为方法四引伸出的方法),消防楼梯间地上和地下设一套正压送风系统,地上和地下相当于2个楼梯间,地上楼梯间和地下楼梯间的风量均按规范要求的三种方法确定(压差法、风速法、规范规定的数值,三者取其中最大值),正压送风风机按计算得的2个楼梯间风量的大者选择,正压送风口均采用常闭式电动正压送风口。地上失火时,开启地上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口;地下失火时,开启地下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口。采用变频风机或风机出口处设支管通大气,支管上设定风量阀,以确保地上地下着火时均能满足所以需要的风量。
该方法优点、缺点、认可情况均和方法四相同。
以上五种方法现在比较常见,各有优、缺点,设计师要正确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合理的运用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专家对这个问题有新的见解,认为:消防楼梯间在一层和地下室之间设防火门和防火墙,主要是防止地上人员逃生时误入地下室。消防楼梯间是通过前室或合用前室与各个防火分区联系的,它本身是个安全区域,因此,如果能有别的措施来防止地上人员逃生时误入地下室的前提下,在消防楼梯间里面再设置防火隔断,没有任何意义和必要。因此,消防楼梯间在一层和地下室之间不需要设防火门和防火墙,只需要设普通门并设明显标志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设墙,只设一道普通墙,并在墙上设置足够大的风口,将消防楼梯间地上地下连通起来,那么只要设一个正压送风系统即可。这样的见解,值得规范编写部门探讨研究。
结束语
地上地下共用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的做法很多,比较混乱,也设计很多方面,包括竖井、风机、风口、控制等等,因此建议在新规范中把这个问题明确。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