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应用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03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已经逐渐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正常生产领域中,科学计算领域也不例外,主要包括气象预报、工程设计与地震预测等领域。此外,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还被应用到了计算力学与生物控制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对工业生产的某相关信号实施自动化检测,然后再将所检测到的大量数据信息储存到计算机当中,最终根据个性化要求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化处理[1]。
1 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的基本概述
企业信息网络主要是指专门用在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情况下是为一个企业专用的,而且完全覆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整个部门,然后为整个企业范围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按照企业经营管理在地理分布方面的实际状况,来确定企业信息网络的应用,不仅可以是局域网,还可以是广域网,属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性技术基础。此外,在企业的信息网络当中,其业务职能信息化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由网络工作站中的微型计算机所提供的,然后借此开展相应的日常业务数据信息采集以及信息处理,网络数据共享、控制中心以及网络管理中心都是由专门的网络服务器或者是功能相对较强的网络中心主机来实现[2]。针对分布在比较广泛区域的库房异地业务部门、分公司以及办事处异地业务部门等,需要按照业务管理规模以及信息化处理特点情况,借助远程仿真终端、局域网远程终端以及网络的远程工作站等形成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局面。
2 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原则分析
2.1 坚持合理性原则
企业发展期间,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合理性原则,应适度,不可以过度依赖,从而导致存在只重视网络而不重视人或者是完全依靠先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无论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有多么发达,最终都是需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的,不可以完全替代人力,也不能够实现自主化思考。任何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必须要在指令下执行,而且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不能够过度依赖先进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前提下发展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然后在以人为本原则下运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借助人力对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实施规范化操作,然后开发出合理化的备用方案,防止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实际应用期间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或者是漏洞,进而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来说,第一要高度重视人的作用,防止先进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实际发展期间对人力的过度忽视,强化人力资源对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常维护管理。第二要不断实现人力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之间的和谐发展,确保两者之间能够有机结合,做到取长补短。
2.2 坚持科学性原则
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主要是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始终贯穿在信息领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在所有技术发展阶段必须要坚持一定的科学性基本原则。比如,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相同款式服装一般情况下都会设计出不同型号,而同一型号服装也会存在多种类型与多种风格的种类,从而使得我们在商场购物的时候,所看到的商品琳琅满目,这就是遵循了相应的科学性原则。在房屋设计过程中,专业设计师往往会按照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以及日常生活需求科学设计出风格以及样式存在差异的房屋,例如普通住所、洋房以及别墅等[3]。而且房屋内部设计方面也是五花八门以及多种多,这些都是科学性的体现。针对先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而言,如果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则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期间就要做好教育培训与自学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软件,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此外,在计算机技术实际应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自身专业化理论知识与专业水准对技术进行合理化控制,增强操作可行性,避免因计算机应用技术不娴熟,造成业绩的下降。
2.3坚持从简性原则
目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期间逐渐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借助复杂化的程序与相关技术性程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运行的安全性实施有效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讲,尽管这种方式可以为计算机用户在信息安全方面提供大量安全化保障,然而用户实际操作期间仍然会存在非常大的不便。因此,为了促进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应确保技术发展期间坚持相应的从简性原则,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客户自身所存在的个性化应用习惯,最大限度对技术操作步骤以及操作页面实施简化。而且还应对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合理化调查以及分析,从而对用户实际使用习惯实施清楚了解与熟练掌握,然后再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借助多元化先进计算机技术与多样化网络技术能够保证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相应操作,避免技术应用与发展期间陷入难以操作的误区。
2.4坚持规范化原则
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实际应用期间的规范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增强工程技术生命力,则必须要坚持规范化原则,给予其高度贯彻,规范执行相应的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最终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
先进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要求我们必须要协调好企业管理,然后将规范性理念严格贯穿到相应的企业发展思想规范以及行为规范当中,确保质量可靠性,有效稳定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技术的规范化应用,首先要考虑到工程技术领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相关应用人员在执行期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不能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化操作标准与规范化维护标准来执行,从而制约了计算机系统健康运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时,要坚持规范性原则,从而更好满足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5坚持效益性原则
现阶段,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应遵循效益性原则,只有确保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才可以为其发展不断增添动力。具体来说,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效益性原则在执行前首先要规划好效益为准绳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实际发展情况,保证发展符合相应的利益规范。借助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效益理论分析以及合理化规划,从而促使其按照相应的理论轨道来运行[4]。此外,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实践应用期间要坚持一定的效益性原则,该原则的遵循不仅要充分体现到专业化理论知识中,还必须要体现到相应的实践过程中,使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阶段更加经济性、节约性以及有效性,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促进其快速发展。
2.6坚持适度性原则
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实际应用期间应坚持相应的适度性原则,尤其是在工程领域,适度性原则起着关键性作用,不能仅仅依靠计算机支撑以及网络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过度运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会给企业实际工程施工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不利于企业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应用技术不管被应用到什么领域都应坚持一定的适度性原则,合理规划工程进度,减少不必要麻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只有在适度原则指导下,才可以确保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
2.7坚持保养维护性原则
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具体应用期间,要高度重视相关技术设备的维护管理,坚持细心保养维护原则,确保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第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认真仔细的分析计算机系统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硬件系统维护以及软件系统维护提供保障。第二,技术使用人员在实际应用与维护期间,要按照规范化的应用规定进行维护管理。对系统进行细心维护,保证系统有序运行,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系统运行故障,提升系统运行期间各方面故障报警机制[5]。第三,强化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运行期间的障碍排除工作,一方面要对系统硬件进行强化管理,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软件的修复,保障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更好运行。遵循相应的细心维护原则,能够完善网络障碍,使网络设备或者是线路时刻处在安全工作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3 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具体应用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用期间,应坚持一定的基础性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从简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规范化原则、适度性原则以及保养维护性原则,从根本上实现技术的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毕建新.试析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的若干原则[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11-112.
[2] 李敬忠.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的若干原则分析[J].民营科技,2015(2):65.
[3] 孙雪莹.浅析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的若干原则[J].科技视界,2015(16):62+20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网络应用技术 工程技术 实践原则 技术规范
工程技术的原则区别于理论研究原则,不是一定要高精尖;同时也区别于市场原则,不是新奇贵。工程技术应用永远应当追求高效、规范、简约。在多年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实践中,笔者归纳总结出几条简单的原则,并在系统维护和校园网络建设中得到有效验证。
1.选择时的从简原则
虽然,我们工程技术中追求的最终目的为安全高效,但是必须首先从人手时的简约主义开始。在机械工程行业,机械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周期内,每年度其保养和维护费用一般是其采购费用的15%、30%,折旧费用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制造精度等原因与设备的价格比例差别很大。就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领域来说,由于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更新淘汰快,其折旧率往往很高,极端情况甚至年折旧率近于100%。因此在最初的设备筛选、系统架构甚至软件学习方向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计算机及网络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尽最大可能地选择正确的产品和方向,经得起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在充分考虑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旦我们遵循了从简的原则,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名目花样繁多的产品促销手段面前我们能始终保持冷静,时刻牢记工程技术中也遵循这样的定理:“工程技术也是不完善的,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产生十个新的问题。”有了从简原则,我们所要应对的工程施工、运行维护、故障排除、增容升级甚至淘汰更新都会变得简单。而且我们还会发现,从现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市场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价廉物美的软硬件技术服务。
一个最简单的事例,我们现在有多种廉价的操作系统软件可选择,但人们多选择Win-doves视窗系列。市场占有率高的即大众化的,也就是"简而优"的。另外,我在具体的选择时,可能Windows 2000版本就足够用,这就不要选择Vista版本的,这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你的硬件系统资源可以负担得起;其次,你的系统所面临的针对性病毒威胁将大大减少这是大众化里的个性化。当然,也另有一些其它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个性应用,这需要更深入更广泛地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2.使用时的规范原则
规范是工程技术的生命,没有规范,或者没有严格的规范,效率无从可言。我们虽然可以在第一步遵循简约的原则,但是规范的要求仍然要贯彻始终,甚至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要求有限的设备资源发挥最大的功能,以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不得不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最优化系统环境。其次,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是高度协调、精细合作的复杂系统,任何的隐患和故障,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和崩溃。这些都是与我们所追求的安全高效严重背离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规范是效率的保障。
对于工程技术中的人的因素来说,规范更多地与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关。在大规模生产的质量控制过程中,遵守规范是质量稳定可靠的保障;在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系统中,规范是首先是系统稳定可靠的保证。也即“规能稳”。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领域,首先是工程技术领域,而工程技术领域是一个规范的领域,离开规范则寸步不行。现在的工作实际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行业从业人员良芳不齐,到处存在不严格按规范施工、不严格按规范操作、不严格按规范编写、不严格按规范维护……等等的情况,要求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可靠稳定运行,困难重重。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单位购进一批品牌计算机,准备建设一个电子阅览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计算机的单机及其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和其他应用软件是质量完全一致可靠的,但是,在组网的过程中,即便统一配了五类双绞线,还存在T568A或T568B标准的选择问题;采用了同一标准,还存在直通线和交叉线的问题;若可以统一采用直通线,还存在连接RJ45接头时的稳定问题,像只是通了1,2,3,6号线还是通了7股、8股的差异;即便都通了8股线,还存在稳定连接时间、防静电、编号及排列规范等等一系列有关使用维护的问题。如果没有规范的保障,任何一点故障都可能是灾难。
3.维护时的细微原则
有了以上的简约、规范,我们基本可以看到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了,但是,维护工作的重要也就成为首当其冲了。首先,使用者或维护者应当充分理解系统的设计架构思想,尽可能按原有设计思路使用和维护。这一点不但体现在一个硬件系统的使用上,也体现在对一种软件应用平台的学习、操作和开发使用上。其次,使用者在应用和维护过程中,更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否则,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地使用和维护不但是使用者的悲哀,更是创建者的悲剧。有了对系统的充分理解和对规范的严格遵守,还要作到一个“细”字,“细则效”。
一个完善的规范的系统,故障率就低,而且故障的绝大部分都是细小的,使用者应当通过系统各方面提供的报警机制和反馈机制理解故障原因,寻找故障点。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WLAN;网络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41-01
1 图书馆概况
我校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分校图书馆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000平方米。设有综合部、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技术部5个部门.有普通阅览室7个,阅览座位1540个。有10个不同类型借阅室,总藏书量约有75万多册。电子阅览室,现有微机360台,阅览席位300个,方便读者上机检索本馆文献信息和网上情报信息、学习电脑软件、进行电脑各种培训等。为读者开展检索服务、阅览服务、借还服务、咨询服务、导读服务、复印服务和网上信息等多功能服务。使用广州图创软件有限公司Interlib3.0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书刊采购编目、借还流通、期刊管理、文献检索等计算机管理。是日均接待读者达1000多人次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机构。图书馆拓扑图1如下:
2 数字图书馆网络应用需求
就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提出了以下网络应用需求:为适应数字图书馆未来10年的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发展、数字化图书资源的高速传输需求,网络基础架构着眼于高速、可靠网络传输需求;为校内的教师、学生提供各种电子期刊、文献等数据库的安全、高速访问;在网络安全需求方面,馆内网络要防备病毒侵害、黑客攻击,保证馆内各种网络接入的身份认证。图书馆数据中心是最核心的需求,解决采购编目、文献检索、数据中心内容管理、海量信息存储、数据加工的建设以及重要数字资源的备份容灾等的应用需求。
3 数字图书馆WLAN技术分析
WLAN规划设计:WLAN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噪声和干扰、建筑物结构、无线设备的摆放位置及其参数的设置都对WLAN的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等性能有很大影响,AP覆盖区域(或AP的定位),吞吐量变化和不同射频带影响的波传播特征、自由空间路径衰减及损耗以及信号被反射并回送的多路径效应等是影响WLAN覆盖范围的关键因素。不仅覆盖范围是wlan考虑的范围,还要考虑其负载能力等条件因素。良好的WLAN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保证较好的应用服务质量,也可以减少AP的使用数量,从而节约成本。在进行WLAN规划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因素,并遵循相应的原则。
1)AP覆盖区域的因素。AP的覆盖区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低于设定的一个阈值的区域来定位,形成AP覆盖区域图,然后进行实地测量进行区域调整到合适需求的范围。在用户密度低的空旷户外,可采用球形和对称圆形来分布AP区域。在密度高的狭长或矩形建筑用户区域,要采用线形或矩形对称分布AP覆盖。要达到AP全部覆盖,精确测量AP位置,就要考虑室内建筑结构(如金属防盗门、铝合金门窗等)的复杂性问题。
2)用户移动性需求的因素。用户在整个覆盖区域内移动中,要始终与WLAN保持良好连接的无缝漫游,要求保持高带宽和低时延的状态,就必须满足加大接入点密度。用户不定时接入(如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会议休息阶段查看电子邮件等)WLAN时,所需求接入点密度可相对小些。
3)考虑频率干扰(或频率分配)问题。由于无线802.11b和802.11g使用的是2.4GHz的自由频段,那么就要考虑对WLAN干扰最严重的2.4GHz无绳电话、3m内的微波炉、蓝牙设备(如PDA和笔记本电脑))等2.4GHz自由频段设备的干扰,以及网络内部(或外部)其他AP的干扰。
4)网络负载能力的因素。在部署WLAN之前,需要考虑WLAN中的主要应用业务的速度,是需要速度为54Mbps的802.11a和802.11g,还是只需要速度为11Mbps的802.11b等的速度,比如是考虑速度要求较高的流媒体点播,还是信息检索、电子邮件、Web通信哪一种应用程序的速度。在规划设计无线网络吞吐量时需要根据用户数目及其最小带宽需求来计算AP数目。为了每个设备独立接入提供专线速度,WLAN将可用的吞吐量分割成若干份。不仅是为了支持所有用户的连接,也是为了能达到用户连接速度的需要。由于通过电波传输数据时会有50%左右的损耗量,所以WLAN会多预留一些冗余空间。
5)合理借助自动化工具进行规划设计。站点覆盖区域详细视图的规划软件或便携式WLAN硬件工具箱这些自动化工具,以用户密度和吞吐量等参数作为标准进行站点勘察。通过勘察评估和设置AP,可以确定AP位置;通过规划无线基础设施的射频环境确定频道分配、功率输出设置及其他配置属性,使部署WLAN的工作能顺利进行。但现实规划中还必须考虑诸如金属门之类的建筑物和混凝土外墙信号衰减级别。通常,自动化规划工具主要是针对厂商自己的AP和无线交换机建立,缺少通用性。所以仍然需要手工进行站点勘察,先经过充分的实地勘测,这是勘察工具无可取代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网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全面进入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阶段,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思维先进技术,加快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应用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激烈竞争的时代里,争取利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构成
计算机的信息化主要是由计算机、节点、连接点和终端的线路所构成。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两台计算机想要成功连接,就需要通过多台计算机信息化的互连设备来实现。从逻辑角度上来说,可将其当做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共同构成的,而且具有两级结构的形式的计算机信息化。其中,通信子网是由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及节点交换机连接而成,也可以被叫做分组交换网,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对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传送和传输;而资源子网是由主机、连网外设、、信息资源、软件、终端所组成,它的任务是完成数据的处理,进而提供高端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和实现资源共享[1]。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计算机中的WEB技术
Intranet的构建可以通过运用WEB技术来实现,并进一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和全方位的自动化服务,以此来进行更好的扩展,达到同因特网的良好衔接。
(二)对计算机实施远程的数据交换与控制
在建立Intranet的局域网站和工程内部网站之后,除了可以在本地应用,对于其计算机网络实施远程的数据交换与控制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控制管理的过程主要是由远程控制软件通过电话线或局域网来实现的。并在控制过程中相应的对计算机网络实施数据交换和硬件维护。
(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交流的多元化
语言交谈、资源共享和信息化网络会议的召开,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利用CU—SEEME等相关软件来实现。如果在为其配置相应的摄像头,则可以升级到桌面的视频会议。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2]。
(四)扫描时的信息化共享
在需要用到纸质文件的打印和扫描时,可以通过计算机上但OCR等相关软件来完成对文字和表格的加以识别。但如果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一台扫描仪,这显然是资源的浪费,这是可以采用扫描仪的信息化共享,将一台扫描仪同信息化上的任意计算机网络相连,并且在其他计算机上安装相对应的软件,即可实现每台计算机都可以完成扫描的操作。
(五)信息化技术对的辅助管理作用
在实际的具体需要中,可以通过MS—PROJECT软件来制定相关的工程或企业季度计划图,并可以对计划与实际间的进度进行比较;对于工程或企业等有实际需要的群体来说,需要建设项目中的、资金、计划、和资源运用的管理可以通过MSPROJECT等相关的项目管理软件来实现。上述两个软件的良好操作,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资源和工作关系的合理分配和管理[3]。
三、应用中的体会
(一)注重相关软件的有效开发。
为了能够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应该加强对软件的开发程度,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监控、客户需求等相关网站,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保证了不同用户所需信息的准确和及时,而且强化了枢纽信息的及时,加强了外界同枢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确保计算机信息化的绝对安全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的安全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计算机信息化的绝对安全,首先要设置独立的计算机信息化监控,以保证工程监控系统的安全;其次是要安装杀毒软件、增加防火墙等措施来提高信息化的网络安全性;最后是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保证计算机信息化的安全进行。
(三)合理规划其信息化模式
一个企业或工程方面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的技术要求相对很高,而且涉及的面也很广,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其信息化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出发、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并实行分阶段管理,从而打造出一个安全、可靠、实用、高效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系统。
总结:
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应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显示出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同的群体需求中所发挥的作用,着重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构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应用中的体会三个方面的情况,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在不同群体的需求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行为保障。
参考文献
[1] 梁玲.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2) .
【关键词】 网络数据存储技术 分析 应用
数据存数作为计算机系统中一个独立的模块,网络数据存数技术的发展目标是高智能化、低成本化,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数据存储技术,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使网络数据存储技术更加强大和安全,推动网络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传统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分析和应用
1、SAN。SAN是一种计算机存储区域的数据存储技术,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联系起来,服务器使用SAN接入网络系统[1]。SAN存储区域基于LAN层次一下,是一种高效的存储网络,利用SAN数据存储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容量数据传输对计算机网络的影响,能够优化大容量数据的分配。但是这种技术在日常的应用中操作性较差,在维护和构建SAN架构时,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积累,再加上SAN技术的网络互联装置价格昂贵,增加了这种技术的运行成本,使得SAN技术难以发展和普及。
2、DAS。DAS是一种和计算机网络直接相连的数据存储技术,它利用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将网络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直接相连,这种直接相连的数据存储技术,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小,被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网络集群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例如,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器分布比较分散,利用普通的网络数据存储技术进行连接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困难,这时可以利用DAS技术。但是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是不具有共享性,需要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每一个客户终端配置一个单独的服务器,给网络的管理存储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服务器一旦发生故障,存储数据信息很难进行恢复,网络数据存储的容量空间难以进行拓展,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普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3、NAS。NAS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重要的数据存储附加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附加技术能够直接将计算机磁盘序列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起来,NAS技术的服务器主要由计算机存储硬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共同组成[2],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并且SAN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设备价格相对较低,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可靠、安全、高容、高效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法律环境、电子出版以及图像教育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对于数据存储容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NAS技术的网络协议开销较大,在数据文件访问过程中,NAS技术很难适应高访问速度的网络应用,例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存储应用,NAS会占据大量的带宽,并且NAS难以兼容多种不同存储设备,无法对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这样就限制了NAS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二、现代化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分析和应用
1、云存储。云存储技术是依托云计算应用技术发展而来的,云存储技通过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软件将多种存数设备集合和联系在一起,协调运行和工作,充分运用了网络技术和集群应用等功能,实现了对外的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等功能。云存储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存储技术,和其他的网络存储技术相比,不仅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有效地降低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储存的运行成本,还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的拓展性和灵活性。
2、OBS。OB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对象的网络数据存储技术,其包含着存储属性可拓展的数据存储容器和存储长度可变的存储模块[3],是一种重要的组织逻辑方式,能够提供多种类似于文件的访问方式,如文件的关闭、读写、打开等,OBS数据存储技术融合了SAN和NAS技术的优点,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统一的对象接口,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拓展性,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性能。OBS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相关的物理数据存储图标放置在系统的存储设备中,当前OBS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领域关注的重点技术,其较强的拓展性和高性能,使得OBS技术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领域。
三、结束语
无论是传统的网络数据存储技术还是现代化的网络存储技术,都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不断提高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拓展性,推动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袁亮. 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分析与应用[J]. 华章,2012,11:296
关键词 数据加密;加密技术;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113-01
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通信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普及。由于网络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互联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薄弱性等问题。因此,其中必然涉及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问题。而且事实上数据加密已经成为了当前网络通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更加注重网络的应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凸显。因此,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数据的安全处理,即数据加密问题。
1 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因素
1.1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整个计算机的支撑性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一个基础运行环境。因此,一旦计算机操作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网络入侵者就能够利用非法得到的用户口令对个人计算机进行操作,从而获得个人计算机中的相关信息。若入侵者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内存、应用程序的漏洞,那么网络入侵者将会使得计算机、服务器等瘫痪。若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文件上传、程序加载等工作时,若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那么网络入侵者将能够利用间谍程序等对用户的上传过程、程序控制等进行监视,这些安全隐患都不利于用户程序的安全使用。另外,系统还具有严惩调用功能、后门以及漏洞问题,而这些等都可以成为被网络入侵者的薄弱环节。
1.2 网络通信过程中存在的不彻底隐患
互联网络允许各种信息的自由、各种信息的获取等,因此网络通信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威胁。可以是传输路径的供给、利用网络协议进行攻击、对个人计算机进行软、硬件供给等。其中,网络协议是整个网络当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TCP/IP协议、NFS协议、FTP等协议。若这些协议中存在漏洞,网络入侵者将根据这些漏洞对用户民进行搜索,从而得到对应的机器密码,对计算机进行攻击。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样存在对应的缺陷,他是基于分级管理理念建立起来的。因此,当数据库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将泄漏计算机用户的网络操作信息,使得用户的隐私信息被人监视,从而给用户造成财产、隐私等方面的安全影响。
2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加密技术基本原理
在实际的网络应用过程中,网络中的任何应用程序通信都是基于数据传输进行的。因此,网络通信过程中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对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所以,在保证网络安全运行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尤为重要。加密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信息重组编码的方式,达到隐藏真实数据的目的,确保网络入侵者不能获得真实数据。对应的网络加密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数字签名、信息鉴别等基本方式。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加密的基本模型是:当数据从A向B传输时,为了防止E在通信过程中窃取信息,而需要在A处进行数据加密,然后采用加密之后的密文向B处进行数据传输,而B在得到密文之后在进行解密,从而获得真实的原始数据,其具体的原理模型如图1所示:
3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具体应用
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数据免受入侵者窃取。而在使用数据加密技术之前,要确定对应的数据加密目标,即在数据加密处理之前要明确加密对象是什么,是什么设备上的哪些机密信息要进行加密;网络中机密信息的具置、存储类型;加密信息网络传输中是否安全;网络通信过程中是否带有机密信息,根据这几点信息确定数据加密方案。通常,采用的数据加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对称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改加密技术就是在数据加密与解密过程中采用相同的密钥,即采用同一种加密算法来保证密钥不会被泄露,这将能够很好的保证通信数据的完整、保密。而且这种加密算法的实现也相对容易。另外,对称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加密算法——DES。改标准通过分组式的加密与解密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其本质上属于一种二元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在加密过程中,其利用64位密钥对待加密数据继续加密、解密处理,同时采用数据转换盒代换的方式进行操作。在将数据划分成64个分组之后,将长度为56位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另外8位密钥则拿来进行奇偶检验;其次,对所有的密钥进行异或运算,最终得到加密之后的64位数据。对每组数据的加密处理都需要通过19步重复加密处理,每次输出成为初始转换操作的方式完成所有的加密处理。这种算法采用的加密方式并不绝对安全,其主要原因是密钥的长度果断,而分布式的网络届时将不能完全承受相应的攻击。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的完全安全性,通过适当增加密钥长度的方式成为了当前加密处理数据的必要途径,这也导致了对称数据变异算法,例如3DES算法。下一步加密的输入,直到完成所有的加密操作程序,最后通过逆、
另外对称数据加密技术还包括一种典型的算法——AES加密技术,其与DES技术不同点在于密钥长度相对较长,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具有比DES加密技术较高的安全性和加密效率。在加密过程中,其同样采用对称分组加密的方法,设计密钥长度包括128位、192位、256位。
3.2 非对称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这种加密算法是加密与解密过程分别采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一般分为“公钥”、“私钥”两种形式。其中,“公钥”是指已经公开的加密技术,采用这种加密技术时,至需要接收端利用私钥进行解密之后就能够获得真实数据。这种方式能够达到合理避免数据窃听、泄露等问题。该项加密技术具有密钥机制——RSA。其具体的加密操作步骤为:1)对数据的所有字母重新进行编码,获得新的编码内容;2)选定就一个其中相对较大的数字n,较大的素数p、q;3)选择一个较大的数k,保证(k,(p-1)(q-1))=1,这时k则是加密密钥;4)将需要加密的数据划分成为多个,在数据链中将各个字母当做一个独立的部分;5)将每组数据的所有二进制编码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数;6)通过对没分组数据进行k次方求解之后,利用求解模n运算,最终得到了密文。
而解密步骤则是:找到数m,确保k * m=lmod((p-1)*(q-1)),其中k是数据加密所采用的解密密钥。这种算法的密钥比对称算法解密密钥较长,所以其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新。当时,在加密过程中由于其计算量过大,导致加密速度较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加密算法的推广应用。通常情况下,采用将DES、RSA相结合的复合算法具有较强的优势。例如,在加密过程中充分利用DES加密速度快的优点以及RSA的安全性的优势对DES密钥进行加密,合理解决DES中密钥管理问题。这种复合数据加密的方式在当前网络通信数据加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公开密钥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该种加密技术与上述两种加密方法都不同。其一,是加密密钥,其主要用于数据加密,该加密算法是当前美国高级加密的基本算法标准;其二,数据的解密密钥,主要用于数据的解密。由于加密、解密具有较强的数据相关性,但是两者不能相互推算出来。在加密之后只能根据对应的解密密钥才能获得真实数据信息。而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则可以对加密和解密过程进行对调。通过将这种方法与非对称数据加密算法的结合,能够达到减少RAS加密计算量。
结语:
网络信息时代中,来自网络安全威胁时刻存在。因此,在当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之下,不断提高网络数据的保护层次和加密技术水平是保证网络用户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祥飞.浅谈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加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02-10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综合性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强调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就是说,需要利用现在发达的科学技术将传统教学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进行修正和优化[1]。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特点,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对传统的教育进行充分革新,以适应世界教育新形势的发展[2]。
1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1.1发展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幻灯片演示、多媒体技术、网络“云”媒体技术几个发展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虽然现在有很多学校还是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重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具有比多媒体技术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先进性[3]。网络技术更侧重于通过其高度的共享性特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源以及更加宽广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也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打造高效有趣的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许多学校已经开始逐步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现代教育当中,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仍旧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面临着资源浪费、教师能力有限、学生自觉性较差这些困难。因此,要想在现代教育当中充分发展网络技术教育,就必须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探索。
1.2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
第一,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共享性这一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的信息平台,搜索可用的教学资源的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扩大课外阅读量,从而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拓宽学习视野。而对于一些疑难问题,也可以考虑利用网络技术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4]。第二,考虑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采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率。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当中,学生在课堂上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其与教师之间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而将网络技术应用在现代教育当中,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思维,并与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2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应用中的问题
2.1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利用
虽然网络发展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搜索、学习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众多的网络资源,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时若不加选择,将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果教师选择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众多的教学资源,根据实际需要认真选取,以免造成资源的冗余或者浪费。而对于学生而言,则需要培养自身辨别网络内容优劣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尤其需要对其规范使用网络进行培训教育。
2.2易入“重形式,轻内容”的误区
网络教育技术无疑是一种教育形式,它的存在应该是辅助日常的教学内容,令其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本末倒置”,将授课的重点从内容的讲授转移到了网络教育形式的呈现上。事实证明,过于复杂花哨的授课形式反而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过度分散注意力,忽略教学重点,这样是无法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的。
3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当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以上对于网络应用技术在现代教育当中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应用中的优化策略。
3.1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育“云平台”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可以采取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育“云平台”这一途径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云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方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资源在整合当中高效处理信息,还能够让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构建校园网络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分类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站的“电子图书馆”足不出户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料。另外,校内论坛BBS也可以为师生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
3.2变革传统教学方法
“开放性”是互联网发展技术的又一显著特点,依靠网络技术进行的现代教育改革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授课,教学内容也以课本内容为主,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创新,同样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最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高度的交流和利用,互联网思想的“火花”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知识的垄断性,在促进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进行创新活动,助力传统教育领域变革中十分重要。可以说,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方式获得根本的转变。这也就使原本只能在学校才能接收到的教育真正实现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直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3建立“交互式”学习交流平台
因为互联网技术具备良好的“互动性”这一特性,因此可以保证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处理学生在课下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没有知识点“死角”。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实现小组作业,进行问题探讨。教师则可以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小组作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增多,可以让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教学阶段的方方面面。
3.4打造优秀的师资力量
培养优秀的人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一切关于教育的变革最终都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现代教育建设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为教育变革事业保驾护航。首先,需要专业教师对于网络技术有基本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充电”,熟练掌握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授课的操作步骤和标准。再次,需要培养学生甄别网络信息优劣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健康使用网络资源。最后,学校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保证互联网技术在本校的实际应用效果,需要及时配备相关技术、信息、维护等人员,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加强校际间交流,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
4结语
我国互联网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应用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拥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较而言,因网络教育具有资源共享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教师不仅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查找和整合,而且可以在课堂上提高与学生的互动率,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实际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随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通过加强自身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国教育界应当进一步证实互联网技术在现在教育当中的实际应用,并派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这种应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兴连,王泽钮.基于资源型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2012(1):159-160.
[2]杨哲.网络课程信息结构设计的效果评价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79-83.
[3]张爱科,黄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3):155-157.
关键词:网络技术 体育教学 应用发展 应对措施
网络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网络技g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之中,出现了政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贸易信息化等管理方式。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使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对体育教育非常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科学性,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体育课堂之中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体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体育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为了丰富学生生活内容,各大高校逐渐加大体育建设投入力度,运动场地已经成为校园标准配套设施,在体育教学领域,更多体育器材被运用到体育课程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也不断丰富。(2)网络技术应用不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技术被运用到体育训练中。专业的科研队伍与科研设备是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科研队伍通过多架摄像机分别从多角度对学生训练过程进行全方位拍摄。在训练过后,教练组以及学生本人会认真观看训练录像,找出训练过程中的不足。尽管我国也建立了专业的训练科研队伍,并且为了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保障训练的科学性,传感技术、远程遥控技术、生理学被广泛运用到训练训练之中。但是这些科研队伍与专业的技术设备仅局限于校内一流体育专业学生。在普通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实现普及。因此,总体上来说,我国一线科研人员相对缺乏,科研设备在训练中的运用还没有普及。
2 影响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因素
2.1 学校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让每个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且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确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一些高校将网络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但是网络技术的应用需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网络技术平台建立之后,需要专业的网络技术应用人才,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对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持保守态度。
2.2 教师因素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决定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竞技技巧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目前我国教练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完善的训练体系。根据调查发现,首先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不够深入,教练员没有形成完善的训练体系,自身对体育项目专业知识没有深入研究。(2)训练存在误区。在学生技能、技术改造方面,缺乏实践指导。同时,在训练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过于注重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忽视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缺乏网络应用技术。将网络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但是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体育教师必要的教学技能之一,但是很多高校教师缺乏网络应用技术,给体育教学带来相应的影响。
3 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中应用的措施
3.1 构建网络技术应用平台
实现体育教育与网络技术的相互融合必须有专业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持。因此构建专业的网络技术应用平台是网络技术应用到体育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关于构建网络技术应用平台,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发体育教学软件。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育教学需求,将来科研团队开发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教学软件,教学软件记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反映情况,最后传输到计算机中,教师根据采集到的学生数据,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2)构建体育教学网络资源。体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教学网络中含有大量的体育教学课件与校园素材,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还为体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高校要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络资源,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要在校园教学网络资源分享。在教学网络资源维护方面,高校要定期进行更新,但是更新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被废除,而是让他们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数据库。
3.2 体育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队伍建设是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关键,他们是维系整个体育课程的正常运转,对于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指导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体育教学能力,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此外,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内容强度较大,很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伤病应急能力,在第一时间降低伤病带来的损伤。为了满足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需求,高校可以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网络技术应用培训,让体育教师拥有一定的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2)网络技术专业团队的建设,高校不仅要增加网络技术应用相关设备的投入力度,还要注重网络技术专业团队的建设,网络应用团队不仅可以对网络技术应用平台进行维护,还可以将以往的训练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校园体育教学信息库,为以后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在网络技术应用团队建设方面可以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作为培养重点,或者在学生中成立专业的网络技术应用社团。
4 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利用网络技术可以直接选取国际上著名的经典赛事的数据影音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学的示范对象及教学统一化和标准化。此外,结合教学软件进行课件制作技术分析,使得教学中的技术动作从空间轨迹及位置距离得到系统的剖析,特别是高难度的复杂技术动作得到分解分析,使其可以以各种动态及速度的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系统的教学,相比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有着质的飞跃,结合多媒体教学将使学生更加直观和清晰地理解所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特点。
5 结语
尽管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我国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并没有实现普及,但是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一定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谷真研.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科学评估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21):156-157.
[2]高艳华.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16):211-213.
关键词:云技术;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难题;应用
前言
云技术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资源的利用模式,其通过整合网络计算资源从而对用户的计算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并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来对各种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使得云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灵活、性价比极强的计算应用服务。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是云技术的一种新型应用尝试,通过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做好云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高校数字化的网络资源并通过云技术的合理调配可以实现网络计算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1 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中所面临的困境
在现今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由于技术及网络平台的不同使用的系统平台各不相同,而根据平台所建立其上的应用程序也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技术管理和平台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尽管在每年都有新的计算资源的投入下也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管理越来越臃肿,从而导致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都无法得到最优化的合理应用并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都表现为短缺等的问题,大量的资源并未被开发并导致资源的闲置浪费。而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各种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资源的合理化应用的问题,并伴随有数据安全性、网络瓶颈以及系统扩展困难等的一系列的难题。
此外,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管理中,由于各高校所使用的IT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所使用的商家不同,而由这些不同品牌的软、硬件所构成的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也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1)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厂商,当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出现问题时需要与多方进行沟通从而极大的增加了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运维管理的难度。(2)由于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使用的技术多方交杂也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应用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中的一系列的难题。通过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使用云技术来作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基础架构,通过架设相应的云计算节点从而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应用较为繁忙的时段来对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化的调配,从而实现对于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同时,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后续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应用在新的系统的开发上线中,“校园云”计算网络只需要为开发者提供标准的开发协议、运行环境等标准参数从而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管理更为简单方便。
2 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云技术的应用及消费对象十分灵活,其应用既可以是终端用户也可是应用程序或是资源访问或是交互服务等。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依托于现今高速的发展的虚拟化技术,通过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中的应用将能够实现对于IT基础架构的简化,简化对网络资源本身及管理的访问,以此来提高对于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的可用性从而更好的对用户进行服务。在虚拟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应用集群技术可以对云技术的应用实现良好的深化和保障。虚拟云和集群云两者相辅相成,通过集群技术的应用可以让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架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大为加强,通过使用集群技术对虚拟化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进行自由组合,从而使得配合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技术的软件平台能够应用于更高层次的集群。SOA标准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模式,通过利用模块化的构建方式来进行软件系统的创建。在现今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技术应用中,云平台的基础构架已经趋于模块化的构建,能够实现根据需求而进行一定的变化,但是要求部署在云架构之上的软件系统需要能够与标准进行简易的组合,如无法实现标准和容易的组合将会对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技术的应用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做好SOA与云技术的相结合是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技术应用的重要发展进程。
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平台应用的逻辑基础为:由宿主平台区域和存储区域构成整个云技术应用的基础硬件支撑平台。宿主平台区域由多台硬件节点所构成,根据需要可以将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硬件节点组成所需的集运来进行运行。而对于硬件组成中的存储区可以用虚拟阵列、RAID及NAS网关等的技术从而实现为云平台的上层应用提供虚拟的存储池以便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能够提供更为灵活、高效的数据存储备份能力。在完成了对于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云技术的搭建后,对于云端的各个计算节点需要根据其应用的目的及功能来进行划分,“数据云”主要应用于对于数据库层面的计算以便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提供相应的计算服务。“应用云”主要实现对于客户化应用逻辑处理和前端应用的部署,“应用管理云端”则实现对于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各项云资源的合理化调配,以便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更为合理高效。此外,加强集群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端层面的应用。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平台的搭建中,对于云平台的底层存储系统可以采用SAN与NAS等多种结合方式来实现对于底层存储的部署,此外,根据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平台上应用的要求可以应用多种形态的宿主主机,同时,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应用中可以依据宿主平台本身的业务支撑能力和应用需求形成若干虚拟计算节点,从而保证各云端的各自功能的承载和功能。构成云技术应用中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每个计算节点都可以与其他的计算节点构成集群化的运行模式,或是对各计算节点进行自由的调配,从而避免了一些计算节点出现问题时而对于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上层云应用造成一定的威胁。“应用云”多部署在宿主平台所搭建的虚拟节点之上,而多个虚拟节点可以支撑起“应用云”,通过不同计算节点的搭配可以使得“应用云”的组合及搭建更为方便,体现了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云平台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通过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在云平台上通过部署WEB程序、通讯程序以及计算节点等的应用。云技术的发展应用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云技术的应用应当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产品或是技术,而是应当构建起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从而为高校提供符合自身应用的云计算平台。
3 结束语
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校园零散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文章在分析云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网络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刘成泳.高校数字化建设中云技术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5(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