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家庭环境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环境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环境特点

第1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家庭环境教育 互动教育 作用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组织。家庭的教育功能也是巨大的,其中环境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更是明显。

1.家庭环境教育的作用

家庭环境教育是指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成员的自我及互动的环境教育。家庭中的生育、儿童的社会化、家庭消费、家庭环境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实际上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任务寄希望于家庭来完成。家庭是社会群体的特例。家庭群体成员间的联系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家庭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1.1 良好行为模式的养成。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在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完全依赖父母和家庭,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并习得语言、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人格特点。不同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对儿童的行为模式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对物品的使用方式,对用电用水的态度,饮食习惯,对垃圾的处理等。儿童在道德上还没有达到自律阶段,但某些行为通过长期习得可以形成行为定势,这种定势形成之后不易改变。家庭环境教育利用这一特点使儿童从小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爱护动植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废物再利用、节约资源等等。

家庭还有一个功能是成人的再社会化。成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已经形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变化,成人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家庭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承担者。过去,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不足,社会长期形成的是一种反自然的文化,以征服自然为荣耀,其后果是资源紧缺,垃圾越来越多,物种越来越少,人类自己的生存面临危机。社会和个人都需要采取一种与自然友好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准则。

1.2 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现代科学理论认为人在出生时是无道德意识的,他们的道德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人最初的活动范围是家庭,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生活行为规范是儿童的摹本。家庭在传递社会准则时,附加了家庭成员自身的价值观。受教育者以其双亲为榜样,以他们的需求、情操为认同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的体系。

家庭成员之间是互动的,以核心家庭来说子女同样可以影响家长的价值观。青少年的特点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比较快。就环境问题而言,其很多理论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与过去不同。在同样接受社会教育时,孩子的观念可能率先改变,他们往往成为家庭中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倡导者。比如,在国外很多孩子阻止自己的父母购买野生动物的皮毛,而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以拥有华贵的皮毛为荣。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交往的非正式性,利益的一致性都使家庭成员的意见更容易被采衲,成为自己的观点。

1.3 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还有扩大的趋势。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开通使一些人实现了工作家庭化。“住宅成了一个越来越自动化的多功能的机器,它集送暖、洗涤、照明、消遣、教育、交流……等职能于一身”。家庭中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促使人们更多地认识这些问题,如电器的电磁波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家庭装修带来的污染,厨房中的污染等等。

2.家庭环境教育的特点

家庭环境教育不同于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它具有如下特点:

2.1 灵活性: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家庭环境教育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可以随场合不同而决定教育时机。它不受时间、地点、内容、材料的限制,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

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如:购物、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在购买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各种性能、节能性、价格、耐用性等,也会比较无氟冰箱和有氟冰箱的区别。购买日常用品时也会遇到这些选择,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污染,不可降解塑料袋带来白色污染。父母领孩子外出,在交通餐饮方面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机会。汽车消耗能源给地球带来压力,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我们能做的是多乘公共汽车。

2.2 实用性:与生活密切相关。家庭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中讨论比较多的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的事情,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家庭生活作用很大。比如:孩子在学校学习中得知厨房中的油烟对人体有害,回家与父母讨论此事,这种讨论就是家庭环境教育的过程,通过讨论也许父母改变烹调习惯,尽量减少油烟的产生,或打开窗户通风。也可能父母置之不理,教育并不一定都立刻产生效果,有时是长期的不断的积累过程,慢慢地产生效果。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可以告诉孩子节约用纸,减少浪费,也可以告诉孩子怎样减少浪费,比如:两面使用,安排好纸的使用空间,用过的废纸不要和其它垃圾放在一起,而是单独存放,废纸或许还有其它用途,或以废纸的形式出卖使其得到回收。这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环境意识,节约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家庭经济开支,并使孩子从小养成节简的生活习惯。

2.3 参与性: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家庭环境教育不以系统地学习知识为主。而培养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实践。家庭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家庭环境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参与中提高认识。

3.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教育。因此,家庭成员的环境素养决定着家庭环境教育的质量,而他们的环境素养除彼此之间的影响外,来自于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教育没有专门的受过培训的教师,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环境教育。它的作用在于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一个互动的场所,社会环境教育和学校环境教育的作用对象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家庭之中交汇扩散彼此的教育影响。如果没有前二者做为基础,家庭环境教育是无法开展的,它可能是某些个体的行为却很难扩展成一种社会现象。

4.家庭环境教育的目标

家庭环境教育的对象是家庭成员,它的非正规非系统性决定着它以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为主。它所传授的知识是零散的。家庭环境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建立新的价值观,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观和改变现行的生活方式。

第2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 家庭环境纷杂度 安全感 流动儿童

分类号 B844

1问题提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在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体验到的近端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最主要的微系统,具体说来,微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具有特定的物理、社会和符号特征的面对面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根据Bronfenbrenner对微系统的完整描述,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社会特征(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如家庭收入、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另一类是物理性或物质性特征(phvsical characteristics),如居家设施、噪音、拥挤程度、往来人员、家庭生活的秩序性(如每天的上学、家庭作业、就寝时间)等。微观环境的物理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的、可以具体感知的环境特征,是亲子互动、儿童成长的特定背景。近年来,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环境的物理特征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关家庭环境纷杂度(home chaos)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家庭环境纷杂度是描述居家环境拥挤、噪音大以及家庭生活缺乏组织条理性的一个指标,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纷繁杂乱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如生活在较高纷杂度家庭环境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神经质、负性情绪和学校适应不良问题。

作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安全感既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个体维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有关儿童安全感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近年来,对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如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关注点。已开展的有关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小学及初中阶段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韩继明等增加了样本类别,对城市儿童及留守和流动儿童安全感的研究发现,城市儿童的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人际安全感也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但在确定控制感方面二者没有差异。另外,流动儿童的安全感除了与在城市生活时间、社会排斥感、学校归属感等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亲子依恋等显著相关。虽然上述研究在考察流动儿童安全感现状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安全感的诸多社会家庭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已有研究相对忽视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状况可能对其安全感造成的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城市非流动儿童不同,流动儿童一般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动城市的近郊区或老旧城区租房暂居,住房的“临时性”特征明显,住房质量普遍较差,如居住面积狭小拥挤、周围治安卫生状况不佳、住所内配套设施简陋等。另外,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因此,流动儿童的起居生活也往往缺乏规律性。结合前述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当前流动儿童的居住环境特征,我们推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较高,而这种环境特征可能会降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

另外,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安全感的关系可能因性别而存在差异,因为不同性别的儿童对物理环境特征的敏感度或应对方式有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在考察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安全感关系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探讨性别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综上,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及其家庭环境纷杂度进行调查,考察家庭环境的物理特征对儿童安全感的预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儿童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先根据户籍等信息筛选出流动儿童,然后对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共发放问卷398份,获得有效数据370份。被试的平均年龄及学段、性别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

该量表由丛中和安莉娟编制,近年来应用较广。量表共16个项目,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各8个项目,人际安全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如“我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近关系”;确定控制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如“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采用自陈报告五点量表,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1~5分,个体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安全感越高。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测量中学生在内的正常人群的安全感。由于本研究涉及小学高年级被试,为确保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参照师保国等的做法,在正式施测之前对少数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预测验,依据反馈调整了个别项目的个别字词,以保证所有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其中人际安全和确定控制感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为0.69。

4.2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其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均呈负相关,说明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家庭环境纷杂度可以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表明居住场所纷繁杂乱、家庭生活缺乏秩序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儿童的安全感。住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对儿童来说,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它还是“家”的象征,是一个让个体能够获得放松和保护的地方,但当居住场所杂乱无章、亲子生活缺乏规律时,家应该具有的保护和放松功能难以实现,儿童的安全感自然不能获得良好发展。Evans等指出,作为家庭环境的一个独特方面,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环境刺激因素,这些因素会破坏生物发展所需的与外界临近环境间有序的、稳定的能量交换过程,进而对个体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无法控制的噪音会导致儿童的习得性无助。Liddell和Kruger还发现,居住空间越拥挤,儿童的合作游戏时间会越少,关于印度和泰国家庭的研究也表明,居住拥挤的家庭报告了成员间有更多的冲突。而家庭生活缺乏稳定的节律,会使家庭成员无法有效计划个人生活,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增加,尤其降低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社会线索的理解性。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环境过于纷杂对儿童心理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诸多不良影响,当一个不可预见的缺乏秩序的环境干扰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并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自我价值时,无疑会降低他们的安全感。

4.3性别对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儿童性别能够调节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人际安全感的关系,高家庭环境纷杂水平对女孩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女孩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更为敏感,自身性别特点使得女孩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系大多发生在一个相对安静或秩序性更高的交往背景中,她们更需要一种安稳的程序和节奏,居家环境纷繁嘈杂会降低女孩的交往动机和交往质量,也会相应减少她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体验。另外,这一结果也从某种程度上提示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可能更易受到物理环境中不良特征的影响。

第3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家庭环境特征、病儿和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三者与ADHD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家庭环境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和成人版分别对60例ADHD病儿和6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结果 ADHD病儿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2.31~3.68,P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亲;母亲;个性;家庭环境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me environment, personality of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DHD. Methods FESCV and EPQ were used to test 60 ADHD children and 60 normal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Results The scores of children with ADHD on family cohesion, intellectualcultural orientation, active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moralreligious emphasis, and organ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z=2.31-3.68,P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children; father; mother; personality; family environment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发展性精神障碍,7岁前起病,其中50%~80%病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病儿症状可延续到成人[1]。ADHD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逐渐引起学习困难及适应环境不良,有的甚至出现人格改变与反社会行为,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对于ADHD神经、行为方面研究较多,对其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尤其是ADHD病儿父母的个性特征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ADHD病儿和正常组儿童的对照研究,探讨ADHD病儿家庭环境特征、病儿和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以上三者与ADHD发病之间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月—2009年8月,选择首次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就诊的ADHD病儿60例为病例组,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8~11岁,平均(8.6±0.9)岁。ADHD诊断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 《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 第4版 (DSMⅣ) ADHD诊断标准,并将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验(IVACPT)作为辅助诊断标准。ADHD病儿父母共119例(1例病儿单亲),平均年龄(37.2±1.2)岁。对照组为按性别1∶1匹配随机选取青岛市某小学8~11岁学生60例,平均年龄(8.8±0.9)岁,对照组父母共120例,平均年龄(39.0±1.5)岁。研究对象均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抽动障碍等。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家庭环境量表[2]、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和成人版[3]分别对60例ADHD病儿和6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病例组家庭环境和个性特征的测定由调查者在医院向病儿及其家长解释调查的目的和答题方法,填写好后收回问卷。对于阅读困难的填表人给予解释。对照组儿童由专业人员在学校统一指导,并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向家长发放问卷,告知答题方法,让其将问卷带回家填写,次日收回问卷。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2.0及PPMS 1.5[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家庭环境评分比较

病例组儿童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矛盾性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31~3.68,P

2.2 两组儿童个性特征比较

病例组儿童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4.24、3.52,P0.05)。见表2。

2.3 两组父亲个性特征比较

两组儿童父亲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2.4 两组母亲个性特征比较

病例组母亲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2.77、3.07,P0.05)。见表4。

2.5 家庭环境、儿童和父母的个性特征对ADHD发病的影响

选组别为因变量,再分别选用家庭环境、儿童和父母的个性特征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强迫进入法),赋分方法为:是=1,否=0。结果显示,在α=0.05的水平上,家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儿童神经质、母亲神经质是ADHD的影响因素(P

3 讨 论

3.1 家庭环境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家庭环境相比,ADHD病儿的家庭在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上的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矛盾性上的得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家庭的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表明ADHD病儿家庭中存在更多的矛盾冲突,家庭成员间经常表露愤怒和攻击,遇到困难互相讽刺、埋怨,而并非相互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ADHD病儿家庭成员较少参加娱乐文化等活动,少有机会缓解家庭成员间产生的问题,并且ADHD家庭对伦理、宗教和价值观重视程度不够,对家庭成员尤其对儿童没有正确的行为引导,致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内心的压抑、不安和恐惧得不到释放,进而出现多动、情绪不稳定等行为问题。有研究表明,家庭矛盾冲突的程度与ADHD病儿的病理心理水平及社会功能缺陷明显相关[5]。同时,ADHD病儿的症表5 家庭环境、儿童和父母的个性特征对ADHD发病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指标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儿童神经质母亲神经质状又加剧了家庭矛盾,造成了更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

3.2 儿童个性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ADHD病儿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ADHD病儿多表现为倔强、固执、易于冲动、任性、易激惹、对同伴和动物缺乏感情,易产生攻击行为。这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67]。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遗传因素是基础,而环境因素则决定了后天的发展[8]。环境因素中的家庭环境是个性形成与发展中最初且最重要的环境[9]。ADHD病儿在特殊的家庭环境里形成了特殊的个性特征。有文献报道,ADHD病儿性格外向[10],这可能与ADHD病儿表现出来的多动、冲动有关,然而这些颇似外向型性格的表现与其本身性格类型有很大变异,也说明病儿的不稳定性格带有病理意义[11]。

3.3 父母个性特征

有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个性特征对ADHD病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12]。本研究显示,ADHD病儿父亲与对照组父亲个性特征差异无显著性;而病儿母亲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儿童母亲,且有显著性差异。这与陈寿康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有研究证明,母亲的抑郁情绪障碍可导致ADHD病儿的行为问题,然而正性的亲子关系却能改善ADHD病儿的行为问题[14]。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母亲比父亲有相对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教育孩子,对孩子个性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ADHD病儿母亲的个性决定了她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孩子轻微的错误都会给她们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过分训斥、吼叫,甚至打骂。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易出现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表现。

3.4 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为ADHD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矛盾性、儿童的神经质和母亲神经质则为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表明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得分越低,家庭矛盾性、儿童神经质和母亲的神经质得分越高, ADHD发生的风险就越大。故在ADHD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哌甲酯等药物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等治疗方式外,还应建立融洽的家庭环境,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家长积极地参与和配合,以提高ADHD病儿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BARKLEY R A. Behavioral inhibition, sustained 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constructing a unifying theory of ADHD[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7,121:6594.

[2]沈其杰,赵靖平,费立鹏.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增刊):134142.

[3]龚耀先. 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 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6:112.

[4]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5]BARKLEY R A.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isis and treatment[M]. 2nd.New York, NY:Guilford Press, 1998:164177.

[6]任桂英,钱铭怡,王玉凤,等. 家庭环境与ADHD患儿某些心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16(4):268272.

[7]洪峻峰,黄新芳,王鲤珍,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9(1):1112.

[8]杨德森. 行为医学[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146147.

[9]王耘,叶忠根. 小学生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252323.

[10]金玉玲,杨慕兰,张健娜,等. 心理测验对多动性障碍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J]. 中华患儿保健杂志, 1996,4(3) :150151.

[11]张玲珍,王子才,过仲珍. 患儿多动综合症的性格类型与临床关系:附36例报告[J]. 临床儿科杂志, 1994,12(6):397398.

[12]何思忠,刘苓. 不同结构家庭及精神环境下患儿个性特征与父母个性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22(8):553556.

第4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进行非同期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住院NS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11.1岁±3.9岁;病程2.7年±1.4年。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符合儿童NS诊断标准;年龄6岁~16岁;进行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智力正常,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NS患儿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智力障碍者;无父母长期直接照顾者;患儿来自单亲家庭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目前儿科临床护理模式,即“责任制整体护理”为NS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2.1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儿科医生、1名护士和1名取得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的专业护士。在研究开始前,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FCC护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及实施方法。小组成员中,儿科医生主要负责NS患儿每周1次的复诊,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和另一名护士则负责患儿的心理评定工作,并根据患儿的心理状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方案和具体的操作方法。1.2.2实施过程干预前,首先了解NS患儿的身体情况、心理健康水平及患儿家庭的一般情况,确定患儿的教育需求,并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根据患儿各项情况确定个体化的教育目标,并与患儿父母商议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然后由干预小组协同执行干预。干预效果评价包括两方面,即过程评价和目的评价,在执行护理计划的过程中采用复述和回示两种方法评价患儿及其父母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果未能接受教育内容,则进行再次强化和评价。干预小组另设一份评价表进行中期和末期评价,包括NS儿童及家庭的评价和小组工作评价,通过此评价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及效果,同时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1.2.3实施方法具体的实施方法介绍如下。①住院期间:在住院过程中,护理小组成员针对每一个患儿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全程床边宣教、对患儿父母进行培训,内容包括NS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康复护理的方法、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及NS患儿的教育与疏导。设置游戏与患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如:我是小医生、我的病治好了、我是超人宝宝、小小运动会、我是小妈妈(爸爸)等。②出院后:针对每个患儿的性格特点制订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家庭护理计划,指导父母与患儿多交流、设计各种游戏与患儿一起玩耍,另外,对疾病相关知识对家长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激素治疗时间与剂量、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患儿行为控制、优化家庭环境等。除此之外,制订家庭访视计划和确定复诊安排,定期进行家访或电话函询,每周1次复查,组织健康教育日活动。患儿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3个月进行干预效果评价。

1.3评价指标

①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5]:该量表共48个条目,包括品行、学习、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等6个因子。②家庭环境量表(FMS)[5]:该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10个因子。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hapiro-Wilk法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WilcoxonSignedRank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本研究在前期调查中发现NS患儿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主要的外在表现有患儿情绪不稳定、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行为、社会退缩等,这与很多相关报告结果一致。病人的这些行为问题与疾病影响、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家庭环境的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基于FCC的理念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特别强调儿童、父母的心理行为及整个家庭环境与动力,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结果。

2.1基于FCC的护理干预促进NS儿童家庭环境的改善

干预前的调查发现NS儿童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缺少情感表达、高矛盾性、低成功性、低知识性、低组织性、低控制性及缺乏集体的娱乐活动。本研究笔者针对NS患儿家庭的环境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家庭治疗方案。首先进行家庭评估,与各个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关系;其次,确定家庭问题,针对患儿及父母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干预的重点是患儿及其父母针对疾病及疾病治疗的想法及观念、父母及患儿情绪状态的控制及家庭交流模式的形成与改进;最后,通过3个月的干预,干预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及总结。通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家庭环境各因子得分均有提高,亲密度、独立性、娱乐性及组织性4项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等6项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患儿的家庭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对待疾病的态度更加乐观、治疗更加积极,能够平静地对待疾病的复发或恶化;患儿和父母之间亲密度提高,家庭成员间更加互相信赖和依靠,共同面对困难,矛盾性降低;患儿有意识地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性有所提高;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各自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使整个家庭的组织性增强,同时加强了患儿家庭与外界的联系,随之娱乐性提高。

2.2基于FCC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儿童行为的转变

第5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儿童;冷执行功能;热执行功能;气质;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9-0040-06

近年来,个体执行功能的发展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执行功能可以帮助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自觉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研究表明,存在执行功能缺陷的儿童,在认知、情绪、行为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Garner,2009)。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执行功能分为冷、热两种类型加以研究。其中,冷执行功能与背外侧前额皮层有关,是一种由抽象的、去情境化的问题所引发的单纯与认知有关的执行能力。李红等人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儿童冷执行功能在1岁左右获得发展,3-4岁是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热执行功能则是与外侧前额皮层有关,是一种需要个体对刺激的情感意义作出灵活评价的执行能力,这一过程需要高度的情感卷入,个体只有在判断、评价完外界刺激的情感意义后才能决定如何行动。以往研究者认为执行功能只是一种认知过程,因而相关研究也多是针对冷执行功能的研究,而对热执行功能知之甚少。因此,从冷、热两种执行功能角度来探讨儿童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众所周知,儿童早期是执行功能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学龄期儿童的执行功能还在显著发展,直到青少年时期,执行功能才会达到成熟程度。目前,对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多数研究针对的是学龄前儿童或者学龄期儿童的某个特定年龄段,对多个年龄段执行功能发展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不仅如此,现有的对影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因素的研究大多是从执行功能与大脑,尤其是从与前额叶皮质的关系去探讨。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只与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有关,与先天因素的气质、后天因素的家庭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先天与后天两个重要因素――气质与家庭环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这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根据方便取样原则,研究者从辽宁大连市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共选取154名4-7岁儿童作为被试,其中4岁儿童37名,年龄范围为47-57个月(M=52.21,SD=3.21);5岁儿童39名,年龄范围为56-70个月(M=61.35,SD=3.55);6岁儿童38名,年龄范围为68-80个月(M=74.09,SD=3.28);7岁儿童40名,年龄范围为82-95个月(M=90.61,SD=3.83)。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

1.儿童执行功能实验任务

“看到-听到”任务、灵活选择任务、“小狗-小猴”任务、反义择物任务。

2.问卷评定

(1)《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本问卷由刘文、杨丽珠编制,该问卷为5级评定量表,从“从不”到“总是”,共有31个项目,主要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性和专注性五个维度。情绪性指对人对事的情绪表达以及表现的适度性,活动性指活动的强度和速度,反应性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及敏锐程度,社会抑制性指儿童对未经历的事情所做出的反应倾向,专注性指注意力的坚持性和分散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4,分半信度为0.826,再测信度为0.850-0.960,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52-0.828。问卷由带班教师填写。本次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0。

(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本量表由费立鹏等人根据Moss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修订而成。该量表共90道是非选择题,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包括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独立性、情感表达和道德宗教观等10个分量表考察家庭环境特征。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该量表中的独立性、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三个特征的内部一致性以及判别效果较差。因此本研究删除了上述三个分量表。最终量表考察了7个家庭环境特征,共63道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1,分半信度为0.921,再测信度为0.89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10-0.750。量表由儿童父母填写。本次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0。

(三)研究程序

1.问卷调查

向教师发放《3-9岁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由带班半年以上的教师填写。同时向儿童家长发放《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一周内回收。共发放340份问卷和量表,收回问卷和量表320份,有效问卷和量表308份。

2.正式实验

主试与儿童熟悉之后,将儿童带入安静的房间,进行一对一实验。实验正式开始前,先让儿童进行练习,当儿童能够做出3次正确反应后,实验正式开始。

(1)“看到-听到”任务。该任务改编自Lufia的手部游戏,用于测量儿童的冷执行功能。当被试听到主试说“看到”时,被试要把手放在耳朵上;当主试说“听到”时,被试要把手放在眼睛上。在被试明白规则之后,接受16个正式测试。被试能够作出正确反应记为1分,作出错误反应或无反应记为0分。

(2)灵活选择任务。该任务是Iacques和Zelazo在Feldmna和Drasgow的视觉-言语测验基础上改编而成,也用于测量儿童的冷执行功能。实验时,主试向儿童呈现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三个图形(如一个黑色圆形、一个黑色三角形和一个白色三角形),主试首先要求儿童选出两个在某一方面相关的图形(如形状:黑色三角形和白色三角形),然后再让儿童选出在其他方面相关的两个图形(如颜色:黑色圆形和黑色三角形)。一共进行10组图片的10个正式测试。如果儿童第二次选择正确并能说出正确的原因,记为1分,如果第二次选择错误或不选择或虽选择正确但不能说出正确理由,记为0分。

(3)“小狗-小猴”任务。该任务根据Stroop范式设计,用于测量儿童的热执行功能。实验时,主试出示两个玩偶小猴和小狗,并给儿童讲关于小猴和小狗的故事,告诉儿童,“小狗/小猴是好的,要听它的话;小猴/小狗是坏的,不能听它的话”。两个玩偶随机呈现,同时主试说出一个相应的动作,例如,小猴出现时,主试说“请你拍拍手”,之后观察儿童的反应(拍手或不拍手)。一半儿童以小狗为执行操作对象。另一半儿童以小猴为执行操作对象,共进行16个正式测试。儿童能够作出正确反应(即儿童按照好动物的要求做动作或不按照坏动物的要求做动作)记为1分,反应错误(即儿童不按照好动物的要求做动作或按照坏动物的要求做动作或无反应)记为0分。

(4)反义择物任务。该任务源于Overman等人的研究,用来测量儿童的热执行功能。该实验要求儿童先跟主试重复一句话,但主试如果接着说“喜欢”,儿童必须说“不喜欢”,反应正确赢得一张小贴纸。一共进行10个正式测试。儿童能够作出正确反应记为1分,作出错误反应记为0分。

(四)统计处理

使用SPSS11.5软件作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Kruskal-Wallis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

1.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

对4-7岁儿童在四个实验任务中所得的冷、热执行功能得分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4-7岁儿童在四个实验任务中所得的冷、热执行功能得分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通过事后分析(Nemenyi检验)做两两比较之后发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儿童冷、热执行功能的发展都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冷执行功能在4-5岁之间发展迅速,5-6岁之间发展平稳,6-7岁时又有所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不如4-5岁时快。热执行功能在4-5岁之间发展较平稳,5-6岁、6-7岁与4-5岁相比,发展稍显迅速。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发展的敏感期都在5岁(见下图)。

对各年龄组儿童的冷、热执行功能任务进行多重比较检验(SNK),结果发现,在冷执行功能方面,4-5岁儿童在任务1、任务2和冷执行功能总分上差异均显著,6-7岁儿童在冷执行功能总分上差异显著。在热执行功能方面,5-6岁儿童在任务3和热执行功能总分上差异显著,6-7岁儿童在任务4和热执行功能总分上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儿童冷执行功能在4-5岁、6-7岁时发展比较迅速,热执行功能在5-7岁期间都有所增长。

2.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发展的性别差异

为考察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对执行功能的四个实验任务及其冷、热执行功能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孩(n=76,M冷=20.07,M热=20.69)和女孩(n=78,M冷=20.38,M热=20.63)在冷、热执行功能任务上的得分(t冷=-1.06,t热=-0.52)差异均不显著。对四个实验任务分别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4-7岁男、女孩的冷、热执行功能发展水平基本相当,无显著性别差异,但男孩的平均分均略低于女孩(男孩的平均分:M1=0.82,M2=0.69,M3=0.81,M4=0.73,女孩的平均分:M1=0.83,M2=0.73,M3=0.82,M4=0.74)。

(二)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相关因素的结果分析

1.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与气质的相关分析

对气质各维度与冷、热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4~7岁儿童冷执行功能与气质的反应性和专注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抑制性呈显著负相关。热执行功能与气质反应性和专注性也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抑制性和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

2.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与家庭环境关系的结果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考察儿童冷、热执行功能与家庭环境7个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儿童冷执行功能与家庭环境中的成功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呈极其显著正相关。儿童热执行功能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成功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呈极其显著正相关。

3.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与其气质、家庭环境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讨儿童气质、家庭环境与冷、热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儿童的年龄、气质(五个维度)以及家庭环境(七个特征)为自变量,以儿童冷、热执行功能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显示,依次进入冷执行功能回归方程的变量为:Z1(年龄)、Z2(气质的专注性)、Z3(家庭环境的成功性)。上述三个变量可以解释冷执行功能总变异量的57.8%。

表5显示,依次进入热执行功能回归方程的变量为:Z1(年龄)、Z2(气质的情绪性)、Z3(家庭环境的成功性)、Z4(气质的专注性)、Z5(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上述五个变量可以解释热执行功能总变异量的53.5%。

三、讨论

(一)4-7岁儿童冷、热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

第6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18-02

引言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班杜拉[1],他将有机体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件事情的主观体验称为自我效能感。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理论得到了丰富和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2]。在那以后许多的学者也开始重视对人们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主人公的今天,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关注度也日益上涨。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人们做了许多关于大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自我效能感关于成就动机方面的研究、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方面的研究等。纵观这些研究,人们都是在关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各个方面的影响,而没有进一步关注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缺乏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出发,着重探讨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从理论方面来说,拓宽了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面,丰富了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领域,增加了对大学生的又一方面的理论研究。从实践方面来说,家庭环境对自效能感的影响的研究,作为一种实践的理论支撑,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积极地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或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师范学院中的150名学生,有效回收问卷142份,其中男生46人,女生96人。

(二)研究工具

在这次的研究中采用了两个量表。其一是采用由沈其杰、赵靖平、费立鹏翻译,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修改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量表中的家庭目前实际情况部分,在该部分包括两个维度,亲密度和适应性[3]。根据这两个维度得出16中家庭类型。另一个是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0.83,效度在0.60到0.77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在该量表当中包含了10道题,均用4分等级计分。运用SPSS11.5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得出家庭环境情况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影响,家庭环境对自我效能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家庭的适应性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正相关。

二、结果

(一)男女生自我效能感与家庭环境的差异性检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4]得男女生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t=-0.120p=0.905)。被试的家庭亲密度(t=3.704p=.000),适应性(t=2.410p=.017),得出男女在家庭环境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的结论。

(二)家庭情况

本研究被试的家庭亲密度为65.120,适应性为43.282。常模的家庭亲密度是64.9±8.4,适应性为49.9±6.6。说明本研究中的被试的家庭亲密度明显高于一般的群体,适应性和大众的适应性相差不大。

(三)家庭环境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采用线性回归对原始数据进行回归方程分析后,得出家庭亲密度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能力(t=1.46p=0.083),家庭的适应性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力显著(t=2.389p=0.018)。

三、讨论

1.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事的主观体验叫作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进行某个活动的动机[1],对于我们来说动机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当我们缺失了动力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有效地完成任何事,由此我们可以看自我效能感对我们的重要性。本研究中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这与李妲[5]等人的研究一致。但是许多的研究也得出男女生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性别差异显著(P<0.05)[6],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在传统文化当中男生充当着主要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男生的积极性高于女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得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7]。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制度的实行,使得女生的地位逐渐上升,女生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同男生一样的平等待遇,现今女强人的逐步出现,女生能在各个领域中立足,说明女生个体发展是比较好的,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使得男女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差异减小,从而由以往的显著(P<0.05)变得不显著(P>0.05)。

2.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适应性是指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本研究中男女生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都比常模高,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提高、进步,不再像传统那样保守。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更多来自父母的关心、照顾,当子女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积极地给他们提供帮助,给子女积极的鼓励和支持[8],从而使得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提高。有研究指出女生家庭的矛盾显著高于男生[9],因为家长为女生的安全考虑得太多,从而限制女生的许多活动,对于男生就没有太多的顾虑,这也是造成男女家庭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的因素。

3.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事的主观体验,它受个人以往的成败经验以及个人的归因方式的影响。本研究中被试的亲密度(t=1.746p=0.083)和适应性(t=2.389p=0.018)对自我效能感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适应性的预测能力更显著(P<0.05)。相比而言亲密度的预测力为边缘显著(p=0.083)。班杜拉曾经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五种,成败的经验、想象的经验、替代性的经验、言语劝说和情境条件。在王金良[10]的研究中的指出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对自我评价、问题解决存在着相关。家庭的亲密度越大,家庭成员的自我评价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越好,从而可以说明家庭亲密度越大,成员的自我效能感也越大。家庭环境与人格特质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9],一个人特质能够影响这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一个人的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知识的时候,他就没有能力去完成自己要做的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面也限制了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另外有研究发现,当家庭的矛盾越大时,家庭成员之间缺少关爱,缺少支持和帮助,情感难以表达,从而造成成员的自信度低[9]。一个人的自信程度能够决定他在做事时的心态,当我们自信度很低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降低了自我效能感。

四、结论

男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在家庭环境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有预测的能力,其中适应性的预测能力很显著。

参考文献:

[1]彭冉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340―341.

[2]张芸芸.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牡丹教育学院学报,2009(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张奇.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妲,王亮,张素英,李全开.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4).

[6]鲁琦.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7]程慧君,邹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培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翁洁,林晓静,黄文兰,李乐琴.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7).

[9]肖三蓉,徐光兴.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J]心理学探索2009(2).

[10]王金良,张大均,王云霞.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3).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易晓明(1976-),男,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the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YI Xiaoming,SHUI Xiaoyan,HUANG Qin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641100,China)

第7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关键词] 家庭环境;个性;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10-0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trai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LI Zhi-rong, HUANG Ping, YANG Jian-hua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Kaifeng 475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personality trai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Methods: By means of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 376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a Version (FES-CV)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Results: Lower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between family conflict,control and P score of EPQ (r=0.312,0.240, P<0.01 ), between cohesion, expressiveness,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active-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and E score of EPQ(r=0.304~0.381,P<0.01), between conflict and N score of EPQ(r=0.279, P<0.01), respectively. Whereas, lower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cohesion,expressiveness and P score of EPQ(r=-0.351,-0.348, P<0.01), between control,conflict and E score of EPQ(r=-0.278,-0.249,P<0.01), between cohesion,expressiveness, active-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and N score of EPQ(r=-0.263~-0.360, P<0.01), respectively. Multiple regress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 strain were conflict, cohesion, control and expressiveness; the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 strain were cohesion, active-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conflict and expressiveness; the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of N strain were conflict, expressiveness and cohesion.Conclusion: Family counseling or famil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Family environment; Personali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有研究显示[1-4],不良的家庭社会因素对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及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但多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5]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青少年版》[6]从家庭特征的角度对初中学生的家庭环境与个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开封市五所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学生376人。其中,男生186人(49.47%),女生190人(50.53%),平均年龄(12.6±0.6)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邹定辉等主修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第3次修订),家庭环境量表共有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包括:①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②情感表达,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③矛盾性,也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④独立性,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⑤成功性,是指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⑥知识性,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⑦娱乐性,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⑧道德宗教观,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⑨组织性,即指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程度;⑩控制性,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

龚耀先主修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青少年版》,该问卷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程度(L)4个分量表。

1.2.2 调查统计方法测试前由心理测验师向学生讲明调查目的,按统一的心理测验指导语进行集体实施。测验结果全部输入心理测验软件系统,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家庭环境与个性(EPQ)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家庭环境与个性(EPQ)的各个因子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精神质与矛盾性、控制性因子呈低度正相关,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因子呈低度负相关;内外向与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因子呈低度正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低度负相关;神经质与矛盾性呈低度正相关,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呈低度负相关(均P<0.01),见表1。

表1家庭环境与个性(EPQ)相关性分析(r)

*P<0.05, **P<0.01

2.2 家庭环境各因子对个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EPQ 的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家庭环境量表各因子为自变量,取a=0.05,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P)的主要影响因素(按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有矛盾性、亲密度、控制性、情感表达;内外向(E)的主要影响因素(按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有亲密度、娱乐性、矛盾性和情感表达;神经质(N)的主要影响因素(按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有矛盾性、情感表达和亲密度,见表2。

表2家庭环境与个性(EPQ)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

*P<0.01;R2:方程决定系数;“-”为未进入方程

3 讨论

家庭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7],初中阶段则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探讨家庭环境对初中生个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各因子对初中生个性的各个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控制性进入P方程,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娱乐性进入E方程,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进入N方程,表明亲密度高、家庭气氛融洽、生活井然有序,家庭成员间能够充分表达情感的家庭,有利于子女培养外向、情绪稳定、富有进取心、易于适应外部环境的性格特点,而矛盾性和控制性高、亲密度和情感表达程度低的家庭,家庭成员间矛盾冲突多,亲子关系不融洽,则易使子女形成孤僻、内向、胆怯、敏感的个性,子女会经常处于精神的高度紧张状态,在社交中常常会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长此以往,则必然会对个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会使子女形成不良的性格,造成适应不良,影响其心理健康。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结果[8-11]也证实了不良的家庭社会因素对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及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甚至是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子。有报道显示[12],当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除了要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重视家庭咨询或家庭干预工作,促进家庭环境的优化,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使父母提高与子女相处的内在质量,建立和睦、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最终促进子女良好性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58.

[2]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76.

[3]孙圣涛,张薇.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124-126.

[4]雷雳,张钦,侯志瑾.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 2001,24(2):242.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93-101.

[6]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44.

[7]Kirmayer LJ,Young A.Culture and somatization:chemical, epidemiological, and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J].Psychoses Med,1998,60:420-430.

[8]傅茂笋,代旭东.医学新生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14-115.

[9]Pettit GS,Bates JE,Dodge KA,et al.The impact of after-school peer contact on early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s moderated by neighborhood safely and prior adjustment[J].Child Dev,1999,70:768-778.

[10]Pettit GS,Laird RD,Dodge KA,et al.Antecedents and behavior problem outcomes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J].Child Dev,2001,72:583-598.

[11]许萍,杨建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57-159.

[12]钟慧,黄希庭.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31-33.

第8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 R8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a)-0143-03

The study on family environment affects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LIU Zi-ying1 ZHANG Chen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Jining 272029,China;2.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Jining 27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family environment affects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afford the intervention basis for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Methods 2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were researched by MHT and FES-CV,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normal health children(200 cases),and the relevance of between MHT and FES-CV was analysed. Results The score of MHT in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Children;Psychological health;Family environment;Relevance

儿童慢性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所谓慢性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因其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不愈,长期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可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1]。不仅如此,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2]。家庭是患者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庭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慢性病患儿的心理行为,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康复。为探讨家庭环境对慢性病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为维持心理健康提供干预对策,本研究对200例慢性病少年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照研究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组 选择2013年3~10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慢性病少年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其中男性116例,女性84例;年龄8~16岁,平均(12.35±3.64)岁;慢性肾炎90例,慢性咽炎58例,过敏性哮喘42例,过敏性紫癜39例,其他10例;病程8个月~3年,平均(1.51±0.47)年。入选条件:①无智力障碍,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②无精神病史;③知情同意。

1.1.2 对照组 按照1∶1的配对原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少年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对照组),其中男性119例,女性81例;年龄9~15岁,平均(13.15±3.59)岁。入选条件:①无智力障碍,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②无精神病史;③知情同意。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调查前,告知患儿及其家长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其知情同意后,本课题研究人员让患儿及其家长在安静的地方填写问卷。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在研究人员的协助下自行填写。对填写完的问卷,研究人员对所有条目逐一检查,对漏洞的条目进行补答,确保答题完整性。

1.3 测量工具

1.3.1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3] 该问卷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信度较高,折半信度系数为0.91,重测相关系数0.667~0.863。全量表共有100个条目,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各内容量表得分≥8分及总分≥65分界定为有心理健康问题。

1.3.2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CV)[4] 问卷包括90道是非题,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如下10个不同的家庭功能与关系特征。①亲密度: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的程度;②情感表达:家庭成员公开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③矛盾性: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或冲突的程度;④独立性:家庭成员的自尊和自主程度;⑤成功性:将上学或工作等活动变为成就性活动的程度;⑥知识性: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程度;⑦娱乐性: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⑧道德宗教观:对伦理、宗教和价值观的重视程度;⑨组织性:家庭活动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⑩控制性: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所有90个项目按选择的答案来评分,若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该量表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MHT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MHT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MHT评分的比较(分,x±s)

2.2 两组FES-CV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FES-CV评分的比较(分,x±s)

2.3 慢性病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维度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及控制性呈高度负相关(P

3 讨论

慢性病患儿在医院完成治疗和护理后,大部分需要在家庭或社区进行维持治疗和护理,因此,家庭在儿童疾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病少年儿童MHT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少年儿童(P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病少年儿童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健康少年儿童(P

第9篇:家庭环境特点范文

一、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在减弱,但是儿童时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却是一生都无法消除的。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稳定状况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儿童心理学家李

索克说:“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生活在离婚家庭的儿童将面临着学业、情感及社会的诸多困难与障碍。在我国,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家庭结构异常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王玉凤等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19.4%),差异显著。张玲玲发现家庭结构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不利,使儿童产生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比例较高。

(二)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即指家庭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武丽杰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徐勇等的研究证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显著相关。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小学生活泼、开朗、诚实、谦逊、合群、求知欲及好奇心强;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

(三)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家庭不和与心理疾病、行为障碍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流行病学调查还是临床研究都已多次被证实。Richman和Barron调查发现,父母经常争吵、亲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显著相关。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小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成为心理创伤的背景,从而使小学生的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

二、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以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具有无可代替的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

(一)校风与班风

良好的校风对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意识,恰当地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在这种风气下,小学生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健康发展。班集体是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小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级中如果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在小学中,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长期受忽视或排斥,容易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等。在一些班级中存在不健康的小群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进一步的混乱。而到最后,不论是欺负人的学生还是被欺负的学生,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学习焦虑,害怕上学,担心考试,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使有人想强迫他们凭借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的胁迫着孩子的天性。”这段话恰当地概括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真正贯彻落实,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住房、环境、交通、治安、人均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方式等多个方面。小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变革频繁、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下岗、离异)、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加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治安、就业现状、社会保障等问题,造成人们精神压力更大,挫折感增多,不平衡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水平下降,这一切都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人的情绪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导致其情绪不稳定、迷惘焦虑。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升学、就业、择业前途感到了悲观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