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金陵子弟来相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陵子弟来相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2、《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柳絮飘飞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花香。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

3、《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顾国家兴亡,还沉溺于享乐,吟唱着《花》这样的亡国之曲。

4、《金陵晚望》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5、《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第2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在李白诗中,水是随处可见的意象,既有大江大河,也有山涧小溪,既有波澜壮阔,也有轻涟潺潺,可谓意态多姿,风情万种。综观太白诗,从功能的角度看,太白诗中的水意象大体有如下几类:

一、动水壮势,清水造境

李白诗“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常常是全诗气势奔放,豪情夺人。那些奔腾不息的水便起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公无渡河》中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比如《司马将军歌》中的“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黄河势不可当,冲破昆仑山的重重阻拦,一泻千里,一路咆哮,冲向龙门;江水巨浪滔天,浪花如银,色彩摄人。这些水壮大了诗的气势,磅礴壮阔,震人心魄。再如,“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六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大水创造了雄伟奇特的气势,增添了李白诗的豪情。

水有澎湃的,也有宁静的。宁静的水烘托出诗歌优美的意境。李白的诗充满了天真朴素之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中的静水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清。清清的河水,清清的溪水,清清的涧水,清清的江水,共同为我们营造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营造出一个个清新自然的意境。比如《送友人》写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条清亮的河在城边曲折地流淌,远处是一带青山,绵延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共同描绘出送别时清幽宁静的环境。而《古风》中则有“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那绿水更衬托出秋花之新丽妖娆,使得意境清静自然。再如,“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均如此。

二、流水寄情亦托理

以流水寄寓诗人的情感,自古有之,李白在寄托离情时使用更是乐于用那永远流不尽的水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眷恋,表达依依不舍。“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劳劳亭歌》)“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送殷淑》)“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江夏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有情的水传达着有情人的愁,无情的水衬托着多情人的忧,水多情盛,水长情更长。

水有情,亦藏理,因为水是变的,因为时刻在流动;又是不变的,因为永远在流动。用变动的水喻变动的人事,用永流的水寄托永恒的人生哲理。“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即是说荣华不定,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则在讲时光永逝不回的现实,“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妾薄命》这又以水比喻时过境迁,破境难圆。更有那著名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喻指愁难断,志难酬。

第3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大唐是李家的天下,诗坛也被李姓占据了半壁江山。李白、李贺、李商隐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家。一部唐诗,随手一翻,正是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大诗人正在金陵酒店喝酒,喝完了要去扬州,那可是当时最令人神往的俚兀估计他那颗从不肯安分的心早已飞到了那里。 然而春风柳絮、美酒高朋又让他恋恋不舍,害得诗仙左右为难。“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是李白去世30年后才出生的“海内名士”张祜“纵游淮南”时看到的扬州之美,市井接连,人如神仙,在他看来,死也要死在这儿。穷困潦倒的杜甫也知道扬州好,在愁闷的日子正巧有胡商来看他,说要去扬州,杜甫就想起以前游览江浙的情景,这次也想去扬州散散心,可囊中羞涩,于是先问当地的米价,“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唐代地域辽阔,风气开放,国民富庶,百姓迁徙自由,人们说走就走。古书记载,唐代是“商旅野次,无复盗贼,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刺激得心装天下、情系山水的诗人们坐立不安、心生小脚,此时不游,更待何时。纵观唐诗万首,在这样一个空前繁盛的国度里,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们干什么的都有,进京赶考的,边塞从军的,出门经商的,隐居田园的……。而且不管是谁,不论何事,都要先摆上一桌喝两杯,然后折柳送别,赋诗壮行,真是一个物质精神双丰收,慷慨有味多姿多彩的年代。但任何时候想出去都得有钱,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唐诗中最多见的也是山水游历,发愁饮酒的内容,这一点谁都不例外。李白相对来说有点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瞧,多潇洒。杜甫就不行了,“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没钱,还爱喝,到处欠债,想去趟扬州还得先问问米价。真想回到那时帮他一把。但估计他要么是诗不被时人认可,要么是运气不好,当年白居易去长安见顾况,顾况也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及至看了他的诗,就是写草的那首,大加赞赏,连说,“有此好诗,居之甚易”。

说到长安,那可是比扬州还为人向往的地方,因为扬州是商业文化与娱乐中心,如果要求取功名开拓仕途就得去长安了,“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但无论是白居易还是杜甫,在长安混的都不行,“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这是白居易写的《长安春》。杜甫则望京兴叹:“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自己与之无缘,还是离的远点吧。其实,去长安还得跟着李白,官未必做得,吃喝没问题,还可以看歌舞,“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当然,也要看什么时候,如果秋天去,则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风萧瑟,心怀远方,家家都在赶制寒衣,给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穿用。

边关的情况如何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这首从军行告诉我们,边疆很苦,战事频繁,但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很高,所以李白前面说,只有什么时候平了胡虏,良人才能不再远征。王翰不这样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与酒是大唐的招牌,还是不能忘了喝,反正马革裹尸是常有之事,不如闹个潇洒的醉死鬼。最后冷眼看世忧国忧民的杜甫出了个好主意,他认为之所以连年征战,边寇不平,主要是战术有问题,“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得孙子兵法之真谛。而且看来他的建议真被采纳了,因为卢纶就说了,“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只是弓太强了,射穿了石头,敌王也没擒着,趁着月黑逃了。惹得王昌龄一声叹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在战争只在边关进行,前方吃紧不耽误后方紧吃,你瞧,张继在左拾遗皇甫冉家就喝得十分痛快,“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春夜皇甫冉宅欢宴》)。岑参喜欢和判官一起混,“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颇有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势。

最有财富最可享受的还是帝王,全唐诗第一卷就是李世民的作品,他的《帝京篇》写道:“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兰肴陈绮席。千锺合尧舜,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壁。”既有哲理,又有气势,比写诗最多的乾隆的作品要好得多,而且他不愧为一代明君,面对富裕的社会和享乐的人们,不忘谨慎节俭,“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在这首《赋尚书》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享乐的看法。所以,唐代虽为盛世,人们喜好宴饮,公款吃喝却不多。人们把盏飞觞,多是在亲友送别或自斟自饮或节日聚会中。多情自古伤离别,唐人朴实重情,生活富裕,人也豪放,所以诗酒相交很正常。而且诗已成为唐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同今天的短信段子,几乎人人能写,任何情况下也能写,比如王维在送元二出使安西时就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官员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时也说:“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与朋友相聚要喝,独处时也要喝,喝完还要有诗,唐代就是诗与酒的时代。为人谨慎,以忠孝著称的韦承庆,一次在江边喝了起来,喝得半醉登上江楼,写诗一首,“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曛。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至于李白月下独酌,以月为友,更是人所尽知。孟浩然经常过隐居生活,有时不免寂寞,好在和当地的百姓混得好,常到附近庄上与老朋友们“把酒话桑麻”,但他也常因喝酒误事,甚至还把命送了。一次是荆州刺史韩朝宗想给他弄个官做,他竟因与朋友喝酒错过了与韩大人的约会,这可是连李白都羡慕的机会,李白为了求官,曾给韩朝宗写信,“生不愿封万户候,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要知道他的老朋友这么没正事,非骂他不可,大概老孟忘记当初向张九龄求官说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了。老孟好喝,也重友情,王昌龄贬官路过襄阳去看他,两人相见甚欢,大喝一通,孟浩然后背正发毒疮,要忌口,竟全然不顾,王昌龄前脚才走,他随后便毒疮发作,不幸逝世。

说起诗友相遇,在唐代是常有之事,李白杜甫两人曾两次共游,据杜甫诗中说,“醉眠秋同被,携手日同行。”两人分手后还互相关心,李白在沙丘时写诗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寄南征。”杜甫则多次梦见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两人也常互相戏谑,杜甫说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白一门心思学神仙,终究没学成,杜甫便嘲笑他秋天到了还到处飘荡(古人一般秋天要归乡),仙丹没有炼成有愧于神仙。李白则写《戏杜甫诗》:“饭顺山头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 只为从来作诗苦。” 两个大诗人老没正经。

白居易和元稹是好友,白居易几次梦见元稹,就写诗给对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大滑头元稹回诗说:“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如果正常,就只梦你不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