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品营销实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业实例较少,针对性不强由于药品营销专业是高校近年来才开始兴办的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专门针对医药行业的市场调查实训实例目前还较少,而医药行业的经营管理具备其特殊性,涉及较多的医药专业知识及行业特殊管理,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等,因此,普通大众行业的市场调查实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不能为学生在真正接触医药行业的市场调查时提供参考,且由于与专业相关性不强,也不能达到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问卷设计脱离实际,周密性欠缺从学生进行问卷设计实训的结果看,学生设计的问卷条目多有脱离实际,周密性欠缺的情况[5],如“您认为贵企业的经营失败吗?”,学生设计该条目的目的是为了解调查对象对企业当前经营的看法,却忽略了“失败”这种字眼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拒绝合作。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本科学习基本为理论填充,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较少,而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人际关系处理间尚有差距,导致设计的问卷理想化、片面化、僵硬化。
实地调查经验不足,成功率低学生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大多缺乏调查经验及措辞技巧,不懂得如何提高目标对象的调查兴趣,亦不能打消目标对象的戒心,往往导致调查对象直接不接受调查,或由于不耐烦不配合完成整体调查,甚至出现有些调查对象本已接受调查,而中途因学生解释不当,调查对象直接撕毁问卷的情况。
软件运用、统计分析能力较差学生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如问卷录入软件EpiData、数据处理软件Excel、统计分析软件SPSS等[5]。而运用这些软件,需要一定的统计专业知识,据了解,药品营销专业本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的开设多作为大一、大二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并且学习内容多为基础理论学习,对统计软件的运用较少也不熟练,但是市场调查课程开设多为大四,其间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已有忘性,而市场调查实训课程并没有足够时间再次详细讲解统计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时,由于两门课程间的衔接较差,导致一知半解。
改良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注重对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实例的积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样本抽样、问卷设计、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实训时,均需要相关实例讲解[6]。由于普通大众行业的市场调查实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教师平时应注重对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实训实例的积累,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医药行业市场调查方面的科研研究[7],如“某省药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现状调查研究”,将科研课题改编为市场调查实训实例。这不仅可使所举实例与药品营销专业密切相关,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科研课题的研究步骤通常涵盖从调查方案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的市场调查整体流程,可使学生学习内容前后联系,实训系统化、连贯化。
加深对问卷设计时应注意事项的强调问卷是当前市场调查最常使用的调查工具,也是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的桥梁,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调查的整体质量,因此,培养学生设计优质问卷的能力非常重要。为避免学生设计的问卷条目脱离实际及周密性欠缺,教师应加深对问卷设计应注意事项的强调,如避免使用不明白的缩写、俗语、生僻字,避免使用贬义词,避免直接提出敏感性问题,避免问题提法中包含没有根据的假设等,并且多举一些设计不当问卷条目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设计一些问卷条目,进行课堂讨论这些问卷条目的不足并改进,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注意模拟场景以丰富学生实地调查经验市场调查中收集数据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优秀的调查员通常拥有丰富的调查经验和娴熟的措辞技巧,能够冷静、正确地处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况,使调查事半功倍。为解决学生实地调查经验不足,成功率低的问题,教师应注意模拟场景,现场指点学生实地调查及措辞技巧,丰富学生实地调查经验,如告知学生应首先向调查对象介绍自己,表明调查目的,强调调查结果可带给对方的影响,及准备一些小礼物等,以消除调查对象的戒心,提高调查兴趣和合作度。另外,在模拟场景前,可引用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案例或测试,让学生对人群心理及行为特征有所了解,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地调查实践中[8]。
加强对药品营销专业数理统计课程与市场调查课程的衔接在市场调查的数据处理分析阶段,涉及大量的公式和复杂的数据计算,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软件开发的更新,原始人工计算逐渐被计算机软件处理所取代,但是学生仍需要具备扎实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基础。因此,建议加强对药品营销专业数理统计课程与市场调查课程的衔接,将药品营销专业的数理统计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三开设,并加强学生对统计软件的运用训练,以避免与市场调查课程开设的间隔时间过长,学生在进行市场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时,因对统计知识产生忘性或对统计软件操作不熟悉,影响最终分析。
结语
[关键词]高职 药品营销策划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56-02
[收稿时间]2013-05-28
[基金项目]2013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2013YB23)。
[作者简介]张自英(1986-),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品经营与管理。
一、引言
台州作为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其医药企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原料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群效应,像海正、海翔、新东港、仙琚、司太立等药企,且这些药企都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单位,学好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应该是很有前景的。但是通过对学生、教师和相关企业的调研,发现学生毕业后遇到一个具体的任务便无所适从,很难一下子投入到工作当中,适应岗位的需要。基于这些反馈,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让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使我们的药品营销策划的教学改革必须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即以课本授课为中心转变为以课本与实训相结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经验为中心。这种模式的应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真正参与营销的全过程,从而解决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的问题。因此,工学结合在药品营销策划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探索
药品营销策划是以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医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实现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的应用性学科,也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因此,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来说尤为重要。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对于理论教学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教师队伍的双师型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为教学改革的成功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教师队伍着手。目前,学院的教师虽然学历很高,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实践营销经验匮乏,很多教师都没有企业任职的经历,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复合的双师型队伍结构。一方面,加强自身教师的实践能力,将教师送入医药企业的管理部门、营销部门锻炼,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实战经验;另一方面,请营销专家对自身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了解医药企业的发展动向及运作方式。通过实践的学习,更新知识,使知识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丰富了教学素材,并为其提供了实践技能训练的平台。
(二)教学内容的实用型
医药营销策划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能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等,要注重学生市场调研资料收集的能力、高效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地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市场上的教材并不是很贴近我们学校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我们逐步探索,采用自编教材的形式进行讲授,并在实训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实训操作模块。如医药市场调研模块、医药市场定位模块、医药市场推销模块、医药市场商务谈判模块等,以实训模块为中心,理论知识围绕实训模块有目的性地讲解,扩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
(三)教学方式的多元型
改变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演练的重要阵地。1.互动式教学:课堂互动才能很好地相互沟通。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参与部分章节的讲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教案、制作ppt,进行课堂讲解,总结自己的体会,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课题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案例法教学,通过经典案例讲授、分析,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并代表发言,最后任课老师评价总结。通过此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3.聘请式教学,聘请学校的合作企业及当地一些知名企业的销售经理和医药代表做兼职教师,亲临课堂、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对接。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学以致用。在我们药品营销策划的实践教学中,以校内实践为例,运用校内的社会环境,模拟地将学生放置在真实的医药营销环境里,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药品营销策划的能力。
(一)实践方案的流程设计
将目标教学班86人,学生自愿组合分为8人左右一组确定小组组长、完成组内分工制定调研方案、设计问卷、实地调研确定小组实践营销药品定位寻找医药企业、洽谈医药营销项目合作制定药品营销策划方案、促销方案校内实践撰写实践总结、ppt汇报师生参与评价并建议。
(二)实践过程的内容要点
每组根据各自的营销策划方案,在校内某个点进行设摊销售。教师、企业的营销专家适时地进行现场指导,在校内实践活动中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全部工作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调研阶段,学生自己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整理问卷,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与陌生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在药品定位阶段,学生主动是了解医药企业、医药产品,从理性的角度,增加对医药产品知识及市场竞争情况的认识,并有企业的参与,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教学的“对接”;在最后的汇报总结阶段,先由学生自评,然后教师及企业营销专家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对以后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工作都有帮助。
四、总结
我们总共运用了150课时一学年的时间,在药品营销策划的课程教学中,以工学结合的思路,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说明我们的初步探索是有效的,让我们备受鼓舞。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大大减少学生对课程的抵触心理,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校内的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等。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改革,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医药营销策划的教学现状,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关键词:高职;医药营销专业;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以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也就是既对人才的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又对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还不令人满意。高职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是其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我校医药营销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1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1+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1+1+1”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基础课学习期、专业技能训练期和顶实习期3部分构成。具体做法是:第一学年为基础课学习期,学生在校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训练期,学生在专职和兼职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岗位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第三学年为顶岗实习期,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选择企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并进行毕业设计,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药品零售服务和市场开发商务活动的具体方法、服务规范和基本程序,培养学生从事医药营销工作的能力。
在3年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一年的时间以企业员工身份进入企业,接受企业培训、管理及考核,按业绩获得相应岗位津贴。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等隐性知识,受企业文化熏陶,加速了其职业综合素质的内化,教学效果显著。
2调整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就是突出职业性、应用性,注重传授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完全适应岗位要求,并得到社会认可圆。医药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店(包括医院药房和市场上的连锁药店)等,其主要岗位群为:药品零售服务(营业员、药师、店长)与市场开发(业务员、区域经理)以及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仓储及物流管理等。
我们以此为依据,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以药学专业课程为基础,减少化学内容,强化医学基础,增加财会和人际沟通课程,加强营销和管理类专业知识,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六大课程体系(管理学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经济学课程体系、会计学课程体系、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医药学课程体系)、两大综合实训(药品市场开发综合实训与零售服务综合实训)。在此基础上参照医药商品购销员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学历教育为主线,将涉及资格考试的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剂学、药学综合知识等纳入课程体系,从而达到“课证融合”的目的。
3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实习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3个关键环节。根据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的实际能力为依据,构建基础实验一技能实训一毕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校专业教育与职业技术岗位的“无缝”对接。依据实践目标,编写医药营销实践教学大纲及教程,通过实践和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医药企业岗位,让他们掌握实用的岗位技能。
为此,我校设立了校内模拟药房、医药营销计算机室,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与校外的社会药店和药品经营企业,如双鹤药业、常州市恒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芜湖张恒春制药有限公司、芜湖康奇药业等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接洽,签订校企合作实习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为了使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地开展,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我们定期聘请企业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企业知识讲座,介绍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等。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人才,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因此,必须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功底,丰富、实用的实践经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对青年教师实施5年培养计划,实行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带教制度,从钻研教材、书写教案到组织实施教学。
(2)不断拓展中年教师专业视野,使其争创品牌教师、教学名师;鼓励他们攻读在职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通过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是河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专业的建设致力于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形成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同时践行真实职业环境育人”的“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
一、“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的构架
2001年石家庄市提出了建设“药都”的目标:计划将本市建成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维生素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的半合成抗生素、生物制药基地与中药现代化基地,形成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药都”。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的要求,针对制药行业一线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在大量需求化学制药生产、运行、管理岗位的同时,围绕制药技术的设备维护岗位和药品营销岗位也成为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增长点。基于上述市场调研结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架构,这种“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按类型由实践和理论两个教学部分组成。
1.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1)基本技能模块。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纪律观念、具有较强自学基础和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通过政治理论与道德修养、军训、体育等实训课程来形成;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课的听说训练、上机实训来形成。(2)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具有基础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操作、分析、设计能力;化工生产设备认知、操作、设计、维护等基本能力;化工生产系统基本参数测量及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识、读企业生产设备图和工艺流程图的基本能力;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零件加工、设备维修及检修的基本能力;药品生产过程关于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化工机械实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训、药物合成实验及药品分析实验来形成。(3)双证书模块。中级分析工证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保养;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工培训来形成。(4)主体核心技能模块。具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实用基本技能、工艺生产控制的基本能力、工业生产认知基本能力。(5)设备维护方向技能。具备常见化工制药机械的有关维护、维修、安全使用等基本能力。(6)医药营销方向技能。具备各种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推销能力等。“一体两翼”所需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生产顶岗实习、工作实习等形成。
2.理论教学体系构成。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一个“主体”:化学制药技术工艺操作控制方面以有机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设备、药事管理等课程为主。“两翼”:设备维护方面以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制药机械和设备维护为主;药品营销方面以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品营销学为主。这种课程体系的架构增强了专业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境育人”教育教学方法
1.校内“实境育人”环境。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原有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训室、有机合成实训室、分析测试实训室、纯化水实训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改造了纯化水实训室,又新上纯水自动化灌装线一套。
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车间内部分为动力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齐全,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循环冷冻水等全部按照制药厂实景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制药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实境教学平台。在车间内不仅可以进行加热、制冷、高压等反应操作,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流体输送、干燥、精馏等操作,并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境教学基地。
为了使实验、实训设备更加贴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院又购置了14个单元的化工仿真车间,在此化工仿真车间学生可以模拟例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常减压蒸馏等操作。仿真车间涉及的仿真软件都具有真实的工业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精选的单元操作内容都是制药工业中最常见的;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仿真车间的建成和使用,在实境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校外“实境育人”环境。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生产规模适度的生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石家庄某制药厂合作,共建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工程实验、毕业设计均可在工厂由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在生产一线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关系,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发展,达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目的。
3.“实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即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对生产企业的体验实习、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实训和双证书培训、进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训与实习、顶岗实习、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进行工作实习或毕业设计。环节中渗透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人文素质的教育。
三、“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1.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学院积累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并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和形成了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我系根据各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系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聘请了6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严谨、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实力雄厚,爱岗敬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8人;院级骨干教师8人。本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中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3.教学质量标准健全。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各教学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还根据学生提前就业所带来的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提前就业学生教学要求”、“学生工作学期教学组织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
四、“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的成效
1.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课程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这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化学制药专业2001级开始策划建立并实施。几届学生下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高就业率。几年来,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基本实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零距离”上岗。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
3.实质性办学。有校内的实训车间作基地,与多家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几家企业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的探索实践。
4.高就业质量。由于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落实双证书。2004年首次开展“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02级60名制药专业学生全部拿到《化学分析中级工》证书,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04级将分析工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学生经过培训,既能拿到证书。
关键词:就业 岗位需求 医药市场营销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54-01
药剂专业(营销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药品经营贺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的采购、储存、物流管理、销售和咨询等工作。[1]根据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显示,就业主要集中在连锁药店营业员岗位上,此外还有OTC代表和医药代表岗位。通过对连锁药店和医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调研,发现用人企业因本专业毕业生到岗后,不熟悉岗位工作要领和企业文化,不能尽快的为顾客和企业服务而感到甚为失望,为学生毕业后尚需进行大量的企业培训付出的成本而大为头痛,同时毕业生进入岗位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自身也深感困惑,不能体现就业优势,不知道努力方向在哪里。
这些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教材严重滞后。目前,药剂专业使用的《医药商品营销》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来自于商贸类专业的实例,医药营销实例较少且大多已经过时,部分药品名称和术语已被更新。这样的教材已不符合现代医药市场营销的理念和各类药品标准。原因二是教学模式陈旧。该课程的教学仍以学科课程体系的讲授形式为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有效发展。原因三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单元测验和期终考试仍旧是一张试卷定乾坤,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职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为满足社会需求造就合格的“职业人”。[2]针对这种现状和成因,急需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医药销售企业提供熟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应进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载体的课程改革实践。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根本目的是实现课程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人的发展的协调,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3]相对于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而言,近年来药物制剂课程作为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经过了三轮的课程改革,已由传统的讲授型课程转变为以操作技能型为主的课程。建立配备高规格的药品生产实训基地,编制配套的实训教材,变课堂上讲理论为学生实训操作设备的教学模式,遵循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教学,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职业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受训者找不到工作,让受训者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职业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4]通过对医药销售企业和本专业学生的调查以及借鉴相近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发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上岗不适应,企业招聘不满意的现状,必须对本专业进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载体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改革。
第一,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的转变。本专业的专任专业教师50%来自于医药企业,50%直接由大学营销专业毕业直接任教。需要课程教师要积极面对学生就业和岗位的需求,真正从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角度出发,传授实用的内容,讲有用的课。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医药销售工作经历,不易从岗位需求角度出发,应加强企业实践、交流和引导。让任课教师深入医药销售企业,感受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和毕业生共同探讨岗位的需求。本专业要充分利用部分教师来自于医药销售企业一线的岗位优势,通过交流影响和带动本课程任课教师进行观念转变。
第二,实践性课程内容的建立,校本教材的编写。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多年来一直沿袭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原有的教材大多书描述的还是商业营销的内容,其中针对医药行业营销的特点和实例引用过少,不具有代表性和实战型。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培养目标明细化,使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到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围绕从事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等,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整体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制定出各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好具体的项目方案,并开发出相应的教学资料。[5]应针对药剂专业的就业岗位而制定出具体的实战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岗位的职责;售药服务的内容、步骤和技巧;医药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引用实例编写校本教材,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三,教学模式改革。医药商品营销课程要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将教学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评相结合,从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出发,构建并实施“体验式”课程模式,完善学校的模拟药房和商务谈判室,建立教学文件和资源,将学生直接置身于未来工作岗位环境中,变学生“厌学”的现状为学生“乐学”,变教师“厌教”为“乐教”。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对学生就业有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用。”“有用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真正学起来了,才能实现课改的目标。按照“体验式”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体验、感悟、内化、践行一体化,运用启发、互动、角色扮演、模拟售药、辩论、社会调查、小组讨论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体验。
第四,学生课业的评价方式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客观,综合考察,确保评价的科学性。由原来笔上营销的一张试卷定乾坤,变为实践的过程性评价。体现帮助学生成长的考核目的;考用结合,即学生考的内容也是学生的实际应用。从岗位操作出发,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了解服务质量的优劣是来自于服务态度和服务过程等综合因素的评价。树立服务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针对不同岗位建立学生职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估。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载体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实践中,转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建立了实践性课程内容,编写了实用、有效的校本教材,完善学校的模拟药房和商务谈判室,采用了体验式课程模式,形成了学生课业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经过了初步的尝试,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生就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了,医药销售企业毕业生满意度提高了,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关键词】药剂专业;课程体系;调整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原已形成的“学训结合、技能为本,随岗提高”“2+1”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兼顾了知识与技能的一体化,但在课程建设中,没有很好地体现职业方向,与专业培养定位有一定偏差。通过对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结合培养定位确定“学岗融通、项目训练、顶岗实习”“2+1”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研结果,确立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领域及工作任务。通过研讨、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改革目前涉及面宽,针对性不强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能力结构为核心”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培养定位
1.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
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医院(乡镇卫生院)药房及药剂科、医药公司、社会药房、药检机构等;核心就业岗位有药品调剂、药品制剂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等。
2.药剂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定位
药剂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药剂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机构和行业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检验和药学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二、药剂专业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1.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
①具有药用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概要等基本知识与技能;②具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学、药品营销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③具有药物开发、生产及药动学、药效学的基本理论及药物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最新进展;④熟悉国家关于药物的生产标准、质量控制、药品营销等方面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⑤具有职业资格考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⑥具有药剂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2.专业方向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药学服务方向:①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能开展用药指导和宣教工作;②具有一定的药剂知识,在职业药师的指导下,能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工作。
药物制剂方向:①熟悉一般原料药、常用制剂的基本生产过程,了解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使用技术;②具有常用制剂、药物合成反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常用制药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方法;③熟悉药事管理知识,具有了解国内外新药进展信息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了解国内各类药品市场信息的初步能力;④了解GMP的相关知识和质量检验方法等。
药品检验方向:①掌握药物检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检验能力;②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在食品、药品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和质量检验等工作。
药品营销方向:①了解我国药品市场运作的特点,熟悉药品销售的基本程序;②具有药品流通企业的采购、销售、质量检验、仓储管理、物流等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③具备在药品营销部门开展用药咨询、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的能力,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开展社区药剂服务等工作。
3.素质要求
①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体魄健康、行为文明。
④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药剂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1.药剂专业课程的增设及删减
为了适应学生就业及发展的宽口径,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将原来执行的医院制剂方向的课程体系拓展为药剂服务方向、药物制剂方向、药品检验方向和药品营销方向。相应地增设职业方向课程,调整拓展课程,删减针对性不强的课程等,如增加“药品营销综合技能训练”,删减“药用植物学基础”,开设“社交礼仪”等。在选择课程时,既要考虑学生就业需求,又要考虑职业生涯发展因素,还要考虑学校教师、实训等具体条件及组织教学实施的可能性。
2.药剂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及学生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选择《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为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参照国家职业药师考试和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就业岗位上岗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全程德育渗透。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中职毕业证外,毕业前还需通过考试获得以下其中一种资格证书。
表1:岗位及资格证书
3.药剂专业的四个课程模块
根据培养方向及能力结构,对所开设课程进行重新归整。将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医学相关课程整合为职业基础课程模块;根据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对应典型工作任务为原则,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按照药剂服务、药物制剂、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四个职业方向能力要求,整合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围绕职业活动这条主线,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学生职业意识,设置顶岗实习模块,形成“融知识、技能,理论、实践于一体,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能力结构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
表2:药剂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4.药剂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调整
根据市场对药剂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培养及学生基础素质,对课程教学时数进行调整。适当减少社科类课程教学时数,增加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教学时数,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使实验、实训课时接近60%,顶岗实习达1800学时。
5.药剂专业课程开设的顺序
根据知识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第一、二学期开设职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四学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加设职业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技能;第五、六学期全部安排在行业一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与职业能力,实现毕业后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高职教育 药品营销与管理 考试改革 形成性考核
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重点应放在内涵建设上。实践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按照工学结合理念,进行了许多教学改革,诸如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这些固然重要,但作为激励教学正常发展手段之一的考核体系的改革,也不容忽视。
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住考核关,重点在加强过程考核与规范实践教学考核。虽然考核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仅仅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但事实上,考试已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指挥棒。因此,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的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避免传统的终结考核(期末考试)一次定优劣的弊病,另一方面又可提升高职教育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与同仁们交流。
一、课程任务及目标
1.课程任务
《药品营销与管理》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对药品营销管理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市场调研与预测,药品营销决策、计划与采购,药品销售与推销技巧,药品价格策略、包装与商标策略及药品储运管理等。其重点是使学生在药品营销与管理方面得到职业素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战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品市场调研步骤与方法;运用营销策略和技巧实施药品的销售、推广工作;模拟完成上岗前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
(1)掌握药品营销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熟练掌握药品营销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应变和药品营销策划能力;
(3)具备一定的药品市场营销的分析、运作能力;
(4)学会对药品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良好的礼仪仪表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从事药品营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实施内容
《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的考核形式在改革之前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然而《药品营销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性,应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还是沿用以前的考核方式显然达不到这个目标,笔者对《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的考试考核进行了以下改革。
1.考核设计
取消传统的以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为辅、只占20%~30%的考试形式,代之以课程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的结合,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只占30%。而形成性考核又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20%)、平时作业考核(20%)、阶段性测验(20%)和实践实训考核(40%)四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客观性。在开学之初老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考核形式及有关要求。
2.评价标准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其评价标准如下表。
三、课程考试考核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以考核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只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忽视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学生平时不抓紧,考前突击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进行考试考核改革后,以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学生不仅对教材进行更为深人的学习,而且还主动查阅大量课外资料,走访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这些都是在改革前无法看到的。
1.考核方案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效
(1)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本考核方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否定了仅凭一次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做法,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及成绩,不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否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强制性学习与自觉性学习的统一。
(2)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该考核方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自主学习,通过经常地、不断地评价自身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难点,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等,改善了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差、自律性差和实践性差的问题,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忽视平时学习、只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同时也避免了某些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投机取巧,保障了考核的公平性。
(3)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回答老师提问、参与讨论,纪律状况有较大改善;同时积极参与课内外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4)学生全方位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核,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2.考核方案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有“为了分数而学习”的现象。方案实施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考核存在一些误解。如对课堂提问的考评,许多学生抢着回答,比以前积极主动了很多,其中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加分,误导了学习目的;在完成课外记分作业时,部分学生为了加分而做题,出现了抄袭和投机现象,有损于考核的公正。
(2)部分项目过细且缺乏可操作性。如课堂纪律,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老师受教学进度的限制,不可能对学生考勤做到记录准确;又如课堂提问,老师不可能保证对每一位学生提问多次和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均等,一些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给他记录的次数多些,而一些学生并不积极主动,只靠有限的被动提问而得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公正性。
总之,《药品营销与管理》课程的考试考核改革,摒弃了传统的一律采用卷面笔试的单一做法和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而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平时学习考核+平时作业考核+阶段性测验+实践操作考核”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真正发挥了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通过实践对高职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启示
1.构建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这些培养目标分解到每门课程中就形成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上,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考评标准。对高职学生,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和课程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和多样的考核手段,如口试、讨论、小论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设计、答辩、综合性实训操作大作业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手段将高职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打破一卷定乾坤、百分制打天下的单一模式。
参考文献
[1]盛立强.高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5-86.
[关键词]药品营销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药品营销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解决医药营销实践活动中心理问题的学科,该课程对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医药营销专业人员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药品营销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内容达不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医药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导致培养具有优良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营销人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改革药品营销心理学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的营销人才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药品营销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调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高职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但是,目前药品营销心理学课程依然是以理论讲述和案例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就导致了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学习兴趣低迷,从而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缺乏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药品营销心理学的教学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从而缺乏实训操作和实践锻炼,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只能纸上谈兵,从而与我们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三)教师缺乏营销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均是受过高等教育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医药营销市场的实践经验,没有企业或医院任职的经历,也就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医药营销观点落后,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药品营销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丰富教学方法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充分体会自我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独立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药品展示中的心理学原则”这一内容时,通过分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药店招牌、门店、橱窗、商品陈列、购物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也可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能够调动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经典案例为基本素材,结合理论知识,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例如,在讲述“消费者的需要和购买决策”内容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药品能够成功营销,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白加黑感冒药和荣昌肛泰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白加黑感冒药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荣昌肛泰采用贴肚脐治痔疮,避免了栓剂、膏剂直接给药的弊端———容易被排泄而产生药物浪费。用药方便,随时随地可用药,一天贴一片,24小时持续有效地治疗。通过对案例分析讲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能够更好的诠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消费者的个性”这一章的内容时,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药店中的相关角色,如药店销售人员、店长、消费者、消费者同伴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模拟营销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进一步巩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二)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走出课堂,深入一线,到医院或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实践锻炼,从而增强实践能力,打破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将营销理论与现实业务进行有效结合,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理论教学之外,组织学生参观医药公司、零售药店等,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实践知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医药营销人员到校开展讲座,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介绍他们的营销经验和营销策略,加强同学们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内心不断求知的欲望。
三、结语
《药品营销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旨在提高学生在医药营销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营销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药品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丛媛.药品营销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刘刚."药品营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郑美娟.药品营销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吴小苹.高职院校《营销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这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首先在企业、医院等学生可能就业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药学相关专业一线就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建立适应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1课程设置由“多而全”转为“少而精”,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必须的专业课课程,重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2实践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规划是课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的学时比例,如从学生入学初安排学生去未来的就业岗位医院、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参观,加强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期间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间实习课,创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1.3重视并加强职业关键能力课程设置。职业人才应具备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也是药企近年来人才招聘别看中的能力,而且需求迫切。因此,在必修的公共课基础上,我们选取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商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开展贴近实际就业岗位的模拟性综合实训
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药物制剂岗位、药品检验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医院药品调剂和管理岗位等。几年来,为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能够尽快顶岗实习或顶岗工作,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2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某些专业课程由教师给学生布置物提取、药品检验的工作任务,学生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查询,设计实验工作流程,进行实验物品的准备,开始实验过程,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性实验的训练,学生们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2.2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院校号文件所要求的“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文件精神,我们在实验课也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各主干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实际需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创造仿真工作场景,较好地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是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前的重要培训环节。实践表明,实验使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事药物制剂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有积极意义。
2.3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几年来,我们针对药学相关专业的就业需求,组织学生进行了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和中药调剂员几个工种的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及考试。学生们通过营销实战演练、药品调剂技能训练、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训练,进一步掌握了相应岗位工作的技能,这项工作为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