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家庭环境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环境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环境的定义

第1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 自尊 家庭环境

1引言

感恩无处不在,小到一个个体的感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感恩,感恩对个体对国家、民族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McCullough等人将感恩定义为:得到他人恩惠时表达感激情感的一种倾向。Emmons和McCullough后来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一种道德美德,一种习惯,一种人格特征,并且还指出感恩也包含着认知和情感的成分。

已有研究发现,感恩与个体的人格特质,父母的教养方式[3]等有密切的联系。自尊作为人格的核心因素,它与感恩也应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会影响个体的性格和情感特征,而感恩属于一种积极情感,所以假设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体的感恩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就试图探讨大学生的自尊以及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矛盾性,情感表达)与大学生感恩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320份,经整理剔除无效问卷35份,得到有效问卷285份,回收率为89%。

2.2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选用马云献、扈岩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4]测量大学生的感恩,此量表有四个分量表,分别是:①感戴深度: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对感戴诱发生活事件的体验强度;②感戴频度:主要与感戴发生的频次有关,感戴倾向高的人体验感戴的次数会比一般人多;③感戴广度:一个人感恩的生活层面的多少;④感戴密度:个体在对某件事情上对多少人表示感激。

测量自尊选用的是由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由10个题目组成,分四级计分。家庭环境量表是费立鹏等人修订的适合于我国的家庭环境量表(FFS-CV-3),选取了FES里的三个分量表(亲密度,矛盾性,情感表达)来测量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因素:①亲密度: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②感情表达: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③矛盾性: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的感恩与其自尊之间的关系

(1)对大学生的感恩与自尊的相关程度做Pearson相关检测,所得结果如下:

由表1可知,感恩总分及各因子均与自尊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

(2)自尊对感恩的回归分析

以自尊为自变量,感恩为因变量,考察自尊对感恩的预测作用,得到回归方程为:y=39.724+0.506x,且回归方程显著,说明大学生的自尊对感恩有显著的预测和影响作用。

3.2大学生感恩与其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

(1)对感恩与家庭环境做Pearson相关检测,所得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感恩密度与家庭亲密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

(2)家庭环境因素对感恩的回归分析

为了对家庭环境和感恩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索,下面以家庭环境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感恩总分作为因变量做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如表3所示,只有亲密度进入了回归方程,矛盾性和情感恩表达均未进入,说明亲密度对感恩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高的大学生具有高的感恩水平。

3.3大学生感恩与自尊、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

(1)对家庭环境因素、自尊及感恩总分做相关性检测,所得结果如下:

由表4可得,家庭亲密度与感恩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情感表达与自尊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家庭矛盾性与自尊显著负相关;感恩与自尊之间显著正相关。

(2)家庭环境、自尊对感恩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测出家庭环境及自尊对感恩的影响及预测作用,下面以感恩为因变量,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与自尊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表5显示出对感恩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只有自尊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显著。大学生的自尊对其感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感恩的解释率为10.5%。

3.4家庭亲密度、自尊对感恩的影响

将家庭亲密度与自尊同时作为预测变量利用强行进入法对感恩进行回归分析时,家庭亲密度对感恩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但从前面结果可知家庭亲密度与感恩是显著正相关的,这可能说明亲密度对感恩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下面就考察家庭亲密度对感恩的影响是否是通过自尊而间接实现的。从表4的结果我们已经得到家庭亲密度与自尊及感恩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自尊程度可能会受到家庭亲密度的影响,因此将大学生的自尊作为因变量,家庭亲密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家庭亲密度对自尊的回归效应显著,表明家庭亲密度对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得出自尊对感恩有直接的影响与预测作用,而家庭亲密度是通过自尊这个中介变量来影响感恩的。

4讨论

第2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高中生;网络成瘾;横断面调查;家庭成功性;家庭控制性;家庭组织性

中图分类号:R395.6、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4-00244-03

已有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网络会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表现为各种社会和家庭关系障碍,学习成绩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社会卷入(social involvement)减少,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降低等[1-3]。这种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被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4]。网络成瘾研究领域的先驱者,美国心理学家 Young K.S将其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5]。本研究从外在环境入手,对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着重考察家庭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三因素对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年级以班为单位采用整群简单随机抽样,选取郑州市六所高中(重点、普通及职业高中各两所)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共800人,获得有效答卷754份,有效应答率94.25%。一年级246人,二年级249人,三年级259人;男生428人,女生326人;重点中学296人,普通中学257人,职业中学201人;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6±1岁。

1.2 工具

1.2.1网络成瘾诊断问卷[6] Young KS编制,共8个问题,以“是”与“否”作答(“是”1分,“否”0分),≥5分者可判定为网络成瘾(IAD)。本研究使用林绚晖所用的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中文版[7] ,Cornbach a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3。正式施测前,随机抽取30名被试,先后两次(相隔20天)以该问卷和台湾陈淑惠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7]对该样本人群施测。结果显示,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重测信度为0.82,效标关联效度为0.70(以台湾陈淑惠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为效标)。

1.2.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8] 分十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考虑到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判别效度较差[10],而从外部干预的角度看,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等因子可操作性不强,本研究仅使用了该量表中家庭组织性、成功性和控制性三个分量表。这三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对25名被试间隔36.8天重测)分别为0.90、0.92、0.63, Cornbachα系数分别为0.63、0.55、0.53 [9]。

1.2.3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级、学校性质等内容。

1.3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网络成瘾检出率及不同群体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比较 在754名被试中,检出IAD38名,非IAD 716名,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5.0%。 男女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分别为5.6%、4.3%,差异无显著性(χ2=0.667,P= 0.414)。高一、高二、高三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5.7%、3.2%、6.2%,各年级之间差异并不显著(χ2= 2.066,P=0.356)。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3.0%、5.8%、5.0%,不同性质的学校网络成瘾检出率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χ2=4.370,P= 0.112)。

2.2网络成瘾者与未成瘾者的家庭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评分差异比较

表1显示,网络成瘾者的家庭组织性评分显著低于未成瘾者,家庭控制性评分显著高于未成瘾者。成瘾者与未成瘾者家庭成功性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2.3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的回归分析

以网络成瘾总分为因变量,以家庭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以标准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大小为序,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为:家庭组织性、家庭成功性、家庭控制性。结果表明:网络成瘾总分和家庭成功性、家庭组织性、家庭控制性有线性回归关系,家庭组织性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居首位;其次是成功性和控制性。模型的回归方程为y=1.204-0.0868x1+0.101x2+0.08087x3,其中x1为家庭组织性,x2为家庭成功性,x3为家庭控制性,见表2。

3 讨论

国内研究显示高中生网络成瘾率为5.1%-13.6%[10-12]。本研究中,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5.0%,与李晓驷等人的研究[10]结果(5.1%)基本一致,但明显低于廉鹏等人的研究[12]结果(13.6%)。原因既可能是由各研究所采用的网络成瘾诊断工具不同所致,也可能与各研究所调查的样本范围不同、调查研究的时间不同有关。李晓驷等人的网络成瘾筛查工具为Young KS编制的20条目的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廉鹏等人运用的是Young KS编制的10条目的网络成瘾测评问卷,而本研究运用的则是Young KS编制的8条目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与已有研究[13,14]不一致。黄少南等人的研究[11]显示,男女网络成瘾者的比例为2.86∶1(P

家庭是人生最初始、最基础的教育环境[13],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14],在良好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积极情绪较多,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强,有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15]。谢虹等人的研究[15]显示,SCL-90高症状组的学生在组织性上得分明显低于低症状组的学生( P

从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看,影响高中生网络成瘾的三个家庭环境因素联合预测力不高(判定系数R2=0.046),说明影响网络成瘾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如网络本身的诱惑力和成瘾者的个性特征等。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家庭组织性因素对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力在三个因素中居于首位。可见,在干预高中生网络成瘾方面,首先应努力使家庭成员责任明确,使各项事务都尽量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培养高中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从而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网络成瘾。家庭成功性和控制性也进入了回归方程,提示家庭在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及管束控制上也应适度。

第3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人际关系淡漠、失业威胁、感情危机、经济窘迫、疾病困扰等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提高和培养人们在应激事件中的应对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进步等。因此对应对能力的研究迫切要求提到心理学研究日程上来。

一、应对能力概述

1.定义。关于应对能力(Coping ability)的概念,至今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多概念都是和应对联系起来的。查阅以往的文献资料,关于应对能力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Wilson和 Kneisl(1996)将个体的应对能力描述为,个体利用各种方式去维持、认识、保护和丰富其内部自我,使其在自己的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中达到自我的同一;Epstein(1992)把应对能力当作一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将其定义为日常生活中个体以最小代价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个体知觉、认知、情绪和行为的适应性;Myburgh(1999)认为个体的应对能力可以通过其行为反应出来,主要包括个体在面临环境需要、个体需要、期望以及目标的挑战时,个人思想方式、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可见,Epstein 和Myburgh都强调应对能力包括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但是Epstein侧重问题的解决性和个体应对的适应性;Myburgh侧重个体应对能力的表现形式;Wilson和 Kneisl则侧重个体应对的自我协调性、自我同一性,但是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他们都忽略了个体的自我防御能力。

2.分类。目前,关于应对能力的分类大部分是通过因素分析获得的。主要有Epstein(1989)的六因素分类:情绪应对(Emotional Coping);行为应对(BehavioralCoping);绝对思想(CategoricalThinking);神秘思想(EsotericThinking);个体神秘思想(Personal Superstitious Thinking);纯乐观性(Native Optimism),这六个因素又包含在一个整体因素中即总体建设性思想(Global Constructive Thinking)。Jerabek(1996)的七因素分类:对压力的适应性反应(the adaptive reaction to stress)、评估情境的能力(the ability to assess a situation)、自信(self reliance)、资源的丰富性(resourcefulness)、适应性和灵活性(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对压力的前提态度(proactive attitude)以及放松能力(ability to relax)。

3.与应对方式的差别 。以往研究多用个体应对方式的积极或消极、趋近或逃避、问题取向或情绪取向来代替或衡量应对能力的高低,但是应对方式只是个体处理应激情境中所采用的一种策略、手段、方法,但最终个体能否成功地解决应激情境中的问题,是否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单纯靠传统应对方式的测量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此外,关于应对方式的有效性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缺乏一个衡量应对有效性的指标是争论的关键,而应对能力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二、应对能力的研究现状

当今,国内外对应对能力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国内已有学者提出应对教育的概念,其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的应对知识、应对策略和应对技能,培养其应对能力,以解除或缓解其在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压力而带来的心身困惑。

1.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对应对能力的研究对象多是一些疾病患者,其次还有对大学生、失业工人、企业员工、运动员、教师等不同人群的研究,但具体的实证研究不是很多,多是对临床病人的实证研究。

2.研究工具。目前国内外关于应对能力研究的工具有Epstein(1989)编制的称总体应对能力问卷(Constructive Thinking Inventory,即 CTI),又称“建设性思想量表”。CTI问卷是用以测量个体一般应对能力的自陈问卷,研究发现CTI可以预测一系列能力,如:工作绩效、社会技能、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等。除此之外,苗丹民等人(1995)提出应付测量有效性的概念,即以某种客观指标作为评定个体应激应付能力的标准,他们以失眠自我报告作为个体应付策略有效性的指标,这或许是一种间接测量个体应对能力的方法。此外还有Jerabek(1996)的应对技能量表(Coping Skills Inventory),主要是评估被试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3.研究内容。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能力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对能力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中间起中介作用,应对能力作为个体的心理应对资源之一,能调节生活中负性事件对个体的影响,进而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Epstein(1992)的研究发现,应对能力与负面的自我评价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史振磊(1997)对员工的研究发现,个体对应对能力的正确评价与社会适应密切相关。李磊(1998)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应对能力相关显著,尤其是学习与工作问题。同时,应对能力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也密切相关,应对能力因素影响个体对情境的调适能力。研究还发现应对能力在适应负性事件时,主要用于调节当前存在的问题,而对远离现实情境的家庭等问题没有显著作用。这说明应对能力与具体生活刺激密切相关。 Schwartz(1998)用卡片游戏排序方法(card sort game)也发现应对能力和健康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三、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

应对能力是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个性特征、气质、自尊、应对资源、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等。

1.外部因素。已有研究发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都会成为个体应激的主要来源,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应对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

Turner(2003)研究发现,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导致应对能力的差异。Rachel(1998)研究发现,丈夫应对能力越高,往往可以增强妻子对自我应对能力的信心。Cheung 和Lau(1985)研究发现家庭环境通过对青少年自尊和自我控制感的作用会影响青少年的应对能力。Moos and Moos (1981, 1986) 研究指出当青少年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时,青少年会形成良好的应对技能;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具有较好的社会应对技能和积极的自我认同感。Morris (1971)研究发现身体接触经验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发展,Cochrane(2001)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经验(Physical contact experience)可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而且不同的身体接触经验可以影响应对能力的不同方面。

2.内部因素。已有研究发现,个体的人格特征、应对策略、自我效能水平、自尊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Carson等人(1994)研究发现气质可以影响儿童的应对能力,同外部因素相比,气质在影响儿童的应对能力方面起更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在一个危险情境下,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而低自尊的人则表现出较差的应对能力。Bandura 和Schunk(1981)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水平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自我效能高的人对于自己处理好问题的能力有很大信心,而自我效能水平低的人由于对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因此很难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Niehaus(2003)等人研究表明,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有助于应对能力,尤其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更有利于个体获得良好的应对能力。随着应激的增加,问题取向的应对能力降低,而情绪取向的应对能力则会提高。

四、应对能力的培养途径

1. 有效控制压力源。通过对引起个体产生压力的一些事件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地减缓压力带来的各种问题,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有效地控制各种压力源,可以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

2.改变对应激的错误认知。对应激的错误认识可能会导致很多不合理的、错误的观念,使得人们不能对应激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分析,因此改变人们对应激的错误认识可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要正确认识压力或者生活中出现的应激事件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确现象,并不是能力差的标志。

第4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群体社会化;同一性混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87-03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并不协调,由此,面临着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矛盾。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1]。车文博认为,从发生作用先后来看,环境可分为生前环境和生后环境;从发生部位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特定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上,宏观上将社会环境定义为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认为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不同的个体均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按要素性质可将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按功能可将社会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医疗休养环境。也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包含五大子系统,即自然系统、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以及社会风尚和社会方式系统[3]。由于社会环境的分类繁多,对社会环境的不同分类也是基于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故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需选定一个特定的分类,这个分类要概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这些社会环境进行概括,可概括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全文将围绕这四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本文基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最多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将社会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4]。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容易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青少年阶段(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发生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问题上,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就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社会环境进行研究。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多,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金盛华把研究的焦点放在社会机制上,张胜康则着重研究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彭渝等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李萌等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还有的学者则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如陆士桢就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周先进、李颂明、侯捷等也关注这一点。已有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研究侧重点比较具体,重点研究某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或者研究宏观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四类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家庭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鲍尔温特将家庭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的教养态度将父母、儿女之间的界限人为进行划分,儿女不得反抗父母做出的决定,成为被管制的对象,父母也不理解儿女的需要和想法,按照自己的观点塑造儿女,稍有不满则严厉批评或采取棍棒教育;溺爱型的教养态度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易出现,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都围着孩子转,过分迁就孩子,使得孩子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谦让;放任型的教养态度难以培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感,加深了两代人的代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冷漠、散漫的心理品质;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有助于父母与子女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理解,能够为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有任性、高傲等不良品质,同样,也会在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孩子通常更懂得责任和孝顺父母,勤俭节约,意志力坚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眼光狭隘及自卑等心理品质。除此之外,父母本身的综合素质对子女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素质的父母对子女智力能力的发展、情商的发展、个人气质的培养等方面有好的帮助,而低素质的父母则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能给子女进行心理上的安抚,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也不能拓宽子女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二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教师、同学及校园文化等都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知识丰富的教师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和兴趣,而人格高尚的老师则更易被学生当成道德的榜样和化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提供向善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对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得到严厉打击和遏止。

同学在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因而更容易交流和相互影响,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乐观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交往则往往导致青少年自闭心理的产生,青少年容易悲观、自卑。同学之间也会在很多方面如学习、生活习惯、看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并相互之间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身边的同学本身就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能容易变得优秀,反之则容易变得不优秀甚至平庸。

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校园文化注重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校园文化则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建构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三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很容易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必须设置在学校特定范围之外,然而,青少年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最终沉迷于这些游戏场所不可自拔,变得玩世不恭,抛弃信念和理想,甚至发生抢劫、盗窃等行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不能准确地辨别这些信息,很容易被虚假信息和黄赌毒信息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上言情小说等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勾起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好奇,对早恋的产生也有着催化作用,而青少年不能正确地处理早恋,同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误导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会使青少年变得麻木和冷漠,犯罪事件的不正确处理会给青少年错误的暗示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四是同伴群体的影响。1995年,哈里斯在《儿童的环境在哪里?———成长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一文中提出: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没有显著的影响。其群体社会化理论将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功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家庭。由于不同国家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在具体作用程度上不尽相同,故对哈里斯的观点也应区别对待。应当承认的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不应该否认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论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关于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以及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群体中的友好行为、群体外的敌对行为、群体间的对比行为、群体内的同化行为以及群体内的异化行为[5]。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互相之间关系友好并会努力做有利于群体发展的事情,对于群体外的人则抱有敌对的态度,不同群体之间会进行对比,群体成员的行为观点会趋于一致,同一个群体内的成员也会分成不同的地位。这也意味着青少年为了获得所在群体的认同而自发地持有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群体的认同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入什么样的群体很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判断,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群体中也存在着社会文化的传递。群体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传递,群体内部也存着这文化的传递,如果传递的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则有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导其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成长社会环境的优化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本文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分为四大类,故要从这四类具体的环境着手进行优化。

家庭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改善父母的教养态度,宣传民主型等有益的教养态度,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了解双方各自的需要,从而能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处理双方的关系;应加强社会各界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爱,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咨询,同时也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努力为子女提供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应该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为子女树立好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子女心理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为青少年提供良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问题解决机制;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生活环境方面,要取缔非法的娱乐组织如黄色书摊、歌舞厅等,扶持健康的娱乐场所和学习场所如学习书店、体育运动馆等;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惩治不道德行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其先进事迹,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引导媒体进行积极准确的信息传播,严厉打击造谣与传播谣言的行为。同伴群体环境方面,要了解青少年周围的同伴群体的基本情况,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同伴群体,哪些是有害的同伴群体;对有益的同伴群体采用引导、扶持的方式,使其健康发展,传播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继续发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对有害的同伴群体采用弱化甚至取缔的方式,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阶段,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确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使青少年产生悲观、孤僻、自傲、自卑等不良人格,严重的甚至会采取报复社会的手段来唤起他人对自身的注意。青少年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这四个具体环境是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是对这四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优化,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同伴着手,扶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弱化甚或消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条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

[3]王雨田.略论社会环境[J].社会科学战线,2002,(1).

第5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这项议案由旧金山市参议员马克?莱诺提出,目前已通过该州参议院审核,等待投票。马克在此项提案中指出,该提案适用对象不分男女,除异性婚姻组成的家庭以外,应同样适用于由同性婚姻、代孕协议、捐献协议而产生的家庭或血缘关系。

“在21世纪的当今社会,美国家庭的组成情况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单一,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更加复杂。他们除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或继父母之外,还可能会有异性婚姻的养父母、同性婚姻的养父母,甚至是孕母。这些众多的‘父母’虽然不见得每一个都与孩子有血缘关系,但都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这些家长在社会属性上来说与他们的子女也是一种等同于父母的亲属关系。”马克说,“如果我们能够从法律上承认和允许多个父母关系存在,对于这些成长于复杂家庭背景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有利而无害的。”

有关专家分析,这一提案一旦通过,将为身处特殊家庭环境的孩子提供更多的保障,对于那些由孕母生育或由同性恋夫妇抚养的孩子来说更是一大福音。

为了阐明自己的立场,马克举出了一件2011年发生的案例。在该案例中,一对女同性恋共同抚养了一个女孩,后来她们其中一人因罪被判入狱,另外一人又在医院接受治疗,因此法院必须判决由谁来承担孩子的抚养权。由于孩子的两名家长是同性恋,加州法律又不承认除了她们以外的第三个家长的存在,因此即使是孩子的生父也无法获得抚养权。最终,法院宣判由州政府福利机构来抚养这个女孩。

第6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第7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学习苦难 影响因素

巴班斯基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业不良的原因。所谓“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是指以个性为中介并决定着具体的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围内的潜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统一。通常可以把学业不良的原因分为内部的、外部的和综合性的。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为全体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和条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责任,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学好,而且也知道学生学习好坏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内涵

对“学习困难”的认知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卫生研究院对其定义,其理论认为学习困难是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学习困难的理解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由于有读写障碍、多动症及阿斯伯格等症状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的具体表现;其二是学生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以及心理内在协调的中学生,因家庭、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造成的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或者出现学习障碍。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是只第二种,即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以及心理内在协调的学生因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二、影响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因素

据估计,我国中学阶段的学习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男、女生之比约为2∶1,已成为中学阶段教育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有重要影响。而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期智力正常的孩子来说,家庭环境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方面,是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不同学者对学习困难的概念阐释分别根据其专业研究领取,对其定义,然而目前对“学习困难”缺乏权威性的统一解释,对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处以探索阶段,不同学者对其原因分门别类,总体来说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即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等,总之,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一,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习能力倾向密切相关,福禄贝尔提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据国内外中学生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是社会和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阵地,家长受教育高低、家长受教育层次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巨大,对其学业成绩影响深渊,主要体现在家长对中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素养以及学习兴趣等培养与约束。

其二,个人因素。影响学习困难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对学习的重视不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迁移弱、学习认知策略缺乏、以及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违反教育规律。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部分中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出现征兆,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他们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彰显为学习懒散,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与厌倦。

其三,社会因素。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社会,多元价值观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势必在正处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学生带来多重影响。中学生人格、意志以及价值观处于非稳定器,他们崇尚自由、个性、鲜明与独立特性的非主流文化,情感的非理性,情绪难以自控和低约束行为能力,不良思想和事件一旦渗入学生价值观,其负面影响范围大而深远,他们对非主流意识深信不疑,并且将非主流思想作为自己的追逐的主流价值观,例如认为人的命运由天注定,读书无用论,生活浮躁,名利追逐功利最大化,如此一来势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高中阶段是学生培养扩散思维,增强独立能力,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稳步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诸多不良社会因素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其四,生物学因素。心理与行为的障碍是形成学习困难的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武杰同志的调查研究:由于心理与行为障碍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学生最多(占62.9%)。学习失能是起因于生理功能的失常。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失能是由中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伤造成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学习失能是由中学生体内的生化失调所引起的。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出生后由于某种病伤而造成轻度脑损伤、遗传、感觉器官功能的缺陷、身体疾病等所致的学习困难。

参考文献

[1]红叶.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和矫正方法,小学英语随笔

[2]李宏英,陈莺.学习困难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心理辅导策略.现代教育科学

[3]陈锦.上海市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8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玛丽;神经症人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 引言

卡伦・霍妮(1885-1952)是德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心理学家,也是新弗洛伊德派的杰出代表。她的思想主要汇聚在1937出版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她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多人格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神经症人格的发展。焦虑也是源自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环境。神经是由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关系中的冲突所引起。霍妮的理论把神经症定义为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是由焦虑和对对抗这些焦虑而建立的防御策略以及缓和内心冲突而进行的各种努力所致。现实生活中,只有当这种心理混乱偏离特定文化的行为模式时,我们才将其称之为神经症。(霍妮,29)换句话说,神经是焦虑的结果,而焦虑又是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形成的。就此,霍妮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基本焦虑、神经症人格以及自我理论。

(一) 基本焦虑

霍妮认为基本焦虑是儿童在潜伏着敌意的环境中所遭受的孤独与无助。基本焦虑包括无助、孤独以及敌意三种感觉。同时她将个人抵抗基本焦虑的人际防御策略分为亲近人、对抗人和回避人三种基本类型。

(二)三种神经症人格

根据神经症病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以及选取的人际防御策略,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将神经症人格分成了三种类型:依从型、攻击型和逃避型。(霍妮,32) 依从型的神经症病人为了缓解焦虑以及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倾向于亲近别人。这种类型的病人通常是在有阴影的环境中长大的。同时,他们总是将错误归咎于别人。攻击型的神经症人格为了获取他人的认可和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期望控制他人、主宰世界,并且对周边的人和环境极度不信任。霍妮又将此类型的人格细分为:自恋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和自负傲慢主义者。自恋主义者通常是在童年被极度宠爱。回避型的人格没有归属感,总是与别人保持距离。对于别人的关心,他们高度敏感并且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可以消除内心焦虑和困惑的梦境。

对于这三种类型的人格, 我们要铭记两点。第一,这三种人格都要追溯到婴儿时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第二,健康的人与神经症病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能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人际防御策略。然而神经症病人不能根据特定的环境选择合适的防御策略。

(三) 自我理论

关于自我,霍妮有着与弗洛伊德不同的看法。她用“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以及“理想自我”取代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真实自我是指可能实现的自我和能力。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在现实中真实的表现。理想自我是不可能实现的自我或者说是病态的自我。因为理想自我只是我们头脑中的一个幻想偶像。神经症病人为了缓解焦虑而追求理想自我。当他们被理想自我控制时,他们就会放弃现实自我。一方面,神经症病人生活在一个理想自我的世界中,另一方面,他们又得必须面对现实自我。两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二、 玛丽的神经症人格分析

在分析玛丽的神经症人格之前,我们应当追溯她的家庭和文化环境。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和婴儿时期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息息相关。玛丽的病态心理与她孩童时期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童年时,玛丽的父亲对她宠爱有加。父亲会满足玛丽提出的一切要求,从不会让玛丽失望。这样的生活和教育方式对玛丽人格的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玛丽坚信她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并且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同时,她认为只要坚持梦想,就能取得成功。然而,一旦生活环境不能满足玛丽要求,她就很难适应充满基本焦虑的环境。玛丽的家庭环境决定了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人际策略。然而,玛丽的基本焦虑和错误的防御策略也是其神经症的重要原因。

当玛丽决定嫁给詹姆斯・泰隆的那一刻而放弃自己最初的钢琴家和修女梦想时,她就已经埋下了内心的冲突。玛丽只是着迷于泰隆的外表而没有与他进一步的交往。因此,她的婚后生活被痛苦和寂寞占据,与丈夫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交流。泰隆嗜酒如命,经常与低层人士交往。这与玛丽期望的生活方式相差甚远。更糟糕的是,玛丽小儿子的死亡、埃德蒙的肺结核以及杰米的不务正业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婚后的家庭环境是玛丽焦虑产生的重要根源。

与演员结婚以及失败的婚姻也割断了玛丽与好朋友们的交往。演员在当时是被人瞧不起的职业。玛丽的社交圈变得极为狭小,她不愿意跟泰隆的同事和朋友交流,这也是父亲对她过分宠爱的恶果。泰隆的疏远和朋友的轻视给玛丽留下了抑郁和寂寞的阴影,她不能适应如此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加剧了玛丽的人格分裂。由于缺乏安全感,玛丽迫切想得到关爱和尊重。为了满足自己的神经症需要,玛丽采取了人际防御策略和精神防御策略。

三、玛丽的防御策略

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和精神的归属,玛丽必须调整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从人际防御策略角度来说,玛丽的人际防御策略从父亲袒护下的自负傲慢型转变为顺从型。婚后,丈夫泰隆没有像父亲那样满足玛丽的的一切要求。玛丽意识到自己的尊贵和高雅已被无情地现实摧残掉。她只能采取顺从型的防御策略,这样才能找寻以前的傲慢并得到别人的认可。具体表现为:玛丽开始顺从别人,压抑内心敌意的一面。不管玛丽怎么去顺从家人,她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玛丽又选择了另一种防御策略:复仇型。她开始用吗啡麻醉自己,使家里其他成员生活在的阴影中。也许玛丽认为经历这么的痛苦之后,是时候该寻求心灵的净化了。只不过这种净化是病态的。基本焦虑没有得到缓解,玛丽只会产生更多的神经症需要。至于精神防御策略,玛丽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来逃避现实的困境。忍受不住现实的压力,玛丽只能躲在梦境里并回想逝去的幸福和信仰。之前成为钢琴家和修女的梦想、父亲的宠爱以及虔诚的信仰都是玛丽理想化自我一部分。

从焦虑的产生到防御策略的选择,玛丽经历了一个不健康的人格发展过程―自我异化。

四、结论

霍妮的理论为研究玛丽从少女沦为疯癫女性的神经症人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本文作的精神分析可以为读者理解戏剧人物的动机和语言提供某些启示。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弗洛依德著,陈良廷,鹿金译.《尤金・奥尼尔的剧本:一种新的评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第9篇: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构建

一、相关概念

(一)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是相对于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形态,是大的学习环境的一种。美国的信息技术网站将网络学习环境定义为“用一系列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学习的经验。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课程规划、智能跟踪、对教师和学生的在线支持、在线交流和链接到外界的课程资源”。①由此可见,网络学习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专业主题,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依托各种媒介载体,通过自我学习或者互动交流进行的构建性活动,不断自我评估和调整学习方式,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适应性

在教育研究中,“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和个性因素在个体的适应—发展—创新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②对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而言,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适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表现为对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的适应,更表现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保持持续的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诚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学习问题,就是学习适应不良,本文主要研究学生网络学习问题,根据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变化,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避免学习干扰现象的发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定义为学习者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行学习行为的不断调整和构建的过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教师利用网络环境创建任务的自主学习模式,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和交流,在思考探索中完成任务;二是网络环境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教师通过网络把学生分为小组学习,链接相关学习内容,通过团体讨论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我补充课堂知识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进度。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进行主动探索学习、交流互动和自我评价的学习,是网络环境学习模式的基本途径。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批判思维能力、互联网络搜索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和引导,更与教师的课业投入、课后解疑、课室的人际支持密切相关。

二、研究概述

课题组编制了自主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选取了兰州大学(30人)、西北师范大学(32人)、兰州城市学院(43人)、兰州财经大学(33人)、甘肃政法学院(56人)五所高校新闻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94份,回收后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7.4%。本文着重讨论新闻专业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动机的现状、对于网络学习方式的适应情况、影响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意见和建议,构建我省新闻专业学生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笔者将收回的194份问卷输入电脑并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维持和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和机制,通常以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意志为表现形式,并制定相关学习目标为之而努力的过程,包括追求知识的兴趣、能否提高成绩、培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学习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学生“为了了解更多知识”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8.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网络学习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更多的学习资料补充专业知识。学生们也认可培养学习能力(24.6%)的重要性,包括学习方式的改进和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技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17.5%)和提高成绩(12.3%)的学习动机,说明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有待加强,追求学习分数为主导的提高成绩也是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目标比较重要的因素。“无目的的”(7.0%)的学习说明学生还未构建自己的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模式,正处在学习模式转变的摸索转型期,需要自我建立学习体系和教师的引导。

(二)网络自主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

学习适应性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其主要因素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技能和心理上的适应,学生应通过学习动机明确训练持续性的学习意识和行为,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同化、顺应和改进。图2中,学生适应网络学习生活的情况分为已经适应(16.0%)、正在适应(48.4%)、适应得很一般(32.5%)、不知道该如何适应(3.1%),这说明对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适应很不理想,正在适应的学生比例较高,人数达到了将近一半,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方式不合理、未能建立系统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部分学生适应得一般,说明他们并未真正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改进和顺应网络学习的模式。较少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适应,表明学生在心理上还未完全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模式的转型和实践,需引导学生加强对网络学习的认识。

(三)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

学习效果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可根据结果进一步对学习行为进行反馈和调整,考察学生是否会受环境和人际的影响,是否具有强烈的网络学习信念,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身教育和其他方面因素,更好地结合自身学习素养和大的社会学习环境,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图3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如图3中所示,影响网络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素质(43.1%),说明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在思想上能够重视网络学习,有较好的网络学习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制定方案,乐于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和探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别占26.3%和23.8%,这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教育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教师应更好地进行课堂和实践教学等。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家庭背景不同导致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所以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受家庭背景影响,有被动、管理能力不足、自我调节能力欠缺、过度依赖老师的现象。其他因素(6.7%)中,包括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互联网游戏成瘾等。部分学生受到此类情况的影响,改变原定的学习计划和轨迹,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四)媒介素养能力分析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to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to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to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to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tocreateand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torespondthoughtfully)。③从媒介素养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师应提高媒介素养能力,指导当代学生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媒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完善知识、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也可以说,媒介素养能力培养和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利用媒介载体提高学生完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求知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图4中,课题组设置了关于媒介素养能力的几个方面,从中考察新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能力情况,以及学生是否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教师是否能够通过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不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自主学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探索能力(21.3%)、信息预判能力(25.2%)、分析理解能力(29.7%)、反馈应用能力(20.2%)和其他能力(3.9%)中,四种基本能力的比例相差不大。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媒介素养能力中的一种,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某些理论和章节上,在学习生活中有较强的创新探索能力。相对而言,学生的反馈应用能力较弱,这就意味着教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践应用环境,通过实践教育完善理论教育。其他方面如评估和思辨能力,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self-evaluate)和提高自己的批评思维应对新的媒介环境和情势的能力。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开发和培养青年学生的评判、理解和创新能力。

(五)教师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除了课堂的理论学习之外,更需要大量的业界实习实践训练。这主要与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引导有关,倘若师资业界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意识薄弱,必然会导致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指导不足。不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教学改革,课堂实践教学中设置微信号编辑和内容的策划,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大大增强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图5表明,教学方法中学生比较认可的是实践性教学(33.5%)和理论联系实际(33.0%),说明新闻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素养,已经意识到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性教学来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学习。其次为案例教学(20.8%),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相较于纯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和容易理解,但是这并不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精神。少部分学生喜欢小组讨论的方式(11.2%),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团队交流,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纯理论教学(1.5%)占的比例最小,说明学生已经对理论填鸭式教学产生抵触,更希望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规划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适应性。网络学习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选择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不确定性、自主性、随意性和动态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认识到网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能够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关心的课业话题维持其学习动机,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后期进行评估鞭策,共同完成课程目标。通过建立学生的网络学习信念,从易到难掌握网络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建构以价值引导的心理健康发展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进而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第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高水平的媒介素养能力不仅有益于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更有利于其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提高网络学习技术,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网络学习工具进行培训,培养其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信息进行组织、分析、整合和应用的能力。可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媒介素养的主要担当者。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自身因素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常规的学校教学相比,更要不断训练自我学习习惯的养成。媒介环境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结合三方的教育合力,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教育者也应该成为优秀的网络学习引导者和管理者,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对网络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学习研究,并且根据授课课程开发一些网络学习平台,如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建立QQ交流讨论群,进行课堂案例讨论、答疑、课后监督和管理。此外,还应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比如校内网络专业实习,校报、校园新闻网、校园电台、校内演播室、校外社会媒体见习等,增强学生对学科的探索学习兴趣。教师还要主动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第三,整合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习者自身来说,网络环境下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应该是学生能够自我规划和自我控制,具备熟练的技能,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造性见解。从学校环境来讲,学校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网络学习资源种类,开设诸如信息检索方法等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学校资源来进行网络自主学习。从家庭环境来讲,是两代人共同利用信息媒介进行工作学习,应该建立健康式、批判式的信息获取模式。家庭也是学生接触媒介的重要发生地,因此,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媒介使用者,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家庭环境影响。从社会环境来讲,政府和媒介组织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政府要承担起有效调配、整合媒介资源和利用社会资源的重任,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相关法规,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