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年的故事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元好问;传说故事;人物形象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我们更为熟悉的是作为文学家的元好问,他的“丧乱诗”最为有名,深刻反映了乱世之间老百姓的颠沛流离之苦;他的词也有脍炙人口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他还是一位文艺理论家,著有《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等文艺专著。
通过对这些民间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民间百姓通过传说,塑造了怎样的元好问形象。由此可见,民众对元好问的历史记忆,从而探究地方文化名人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一、民间传说中元好问的形象
元好问的诗作延续了杜甫风范,尤其是他的丧乱诗反映了国破家亡、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他为官尽心竭诚,关心国家兴亡、民生疾苦,政治声誉非常高。尤其是元好问的后代,他们在传颂的过程中对已有的事迹进行夸大与渲染,同时免不了想象与虚构,于是就产生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
在这些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面的元好问,我们就从这些传说故事中去认识不一样的元好问,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1.疾恶如仇、惩奸除恶的英雄
在众多的传说故事展现出的元好问形象中,疾恶如仇、惩奸除恶是他最明显的品质。《神童的由来》就鲜明地展现出元好问这一性格特征。
元好问小时候跟伙伴在街上玩耍,看见一个长得横眉立目的公人,骑着马将一个卖豆腐的老汉儿撞倒,那位公人蛮横地拍了老汉儿两巴掌,拍拍土去拉马想走。这时,还不满十岁的元好问挺身而出喊道:“赔豆腐!”元好问挨了一马鞭,他没顾上自己的疼痛,追到了衙门里,巡抚大人问清了缘由,严厉地惩罚了公人。
在这则传说故事里,元好问因为正义感与非凡的勇气,很快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在定襄、忻州一直流传着一种七月十五挂纸幡的习俗。即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用红、黄、绿、黑、紫五色的纸条分别挂在自家种的五谷和蔬菜地边上。在《七月十五挂纸幡》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民众认为元好问与地方民俗生活的关系。
七百多年前,忻州一个恶霸叫黄罗道,每年的七月十五左右,看到长得好的庄稼,便挂上红、黄、绿、黑、紫五色布,就表明这庄稼归他所有,乡民们都敢怒不敢言。元好问就想了个办法让乡亲们在自家的地头都挂上跟黄罗道一样的色布,使自己的庄稼免受损害。此后每年的七月十五,家家户户的地头都挂上色布,渐渐演变为一种习俗。
上述故事中,元好问同样具有疾恶如仇的品格,运用智慧,略施巧计,保护了大家的收成,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在民间一些有正义感、有影响力的文人便成了民众教育后代的典范。
2.慷慨无私、扶危济困的救世主
慷慨无私、扶危济困也是元好问在故事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的人格特征,在《风陵渡赈济灾民》中可以反映他的这一高尚品格。
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陷了忻州。老百姓远走他乡,四处流亡。元好问及他的家人一路艰辛,来到了风陵渡。元好问问清缘由不顾自己也在难中,便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银两拿出来,买米熬粥,赈济灾民。
上述传说故事中,元好问被塑造成了一位行善积德、悲天悯人的慈善家。他看到灾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便不顾自己也在难中,慷慨无私地对别人施以援手,并且不留姓名、不图回报。
3.真性情的世俗之人
元好问也是世俗中的普通人,因此民众在记忆元好问时,免不了有元好问的一些小趣闻,这些小轶事体现了元好问率真的性
情。相传,元好问素爱杏花,他在冠县避居时,喝到了冠县著名的阳平酒后,认为这酒太好了,于是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表达:
我爱阳平酒,兵厨酿法新。
千金难着价,一盏即熏人。
色笑榴花重,香兼竹叶醇。
我为留故事,唤作杏园春。
通过对以上传说故事的展现以及分析,我们了解了民间百姓通过传说塑造了元好问的多面形象,有英雄,有救世主,有慈善家,不论是哪一种形象,都加入了民众的想象,其中必然会掺杂进民众的感情,体现了民众对地方名人的敬爱与景仰。
二、元好问对地方文化的深远影响
从元好问出生开始,一直到他年过半百,从他的出生地忻州,到他逃难途经的运城,再到他被幽禁的济南,都有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传说故事,我们对元好问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历史文化名人的元好问的形象是丰富的,在各种各样的民间传说故事中民众对他的评价也多是正面的,从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大多都是赞扬与景仰。而元好问对地方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加以保护与研究,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狄宝心.时人评元好问之钩沉[J].民族文学研究,2006(4).
[3]忻州地区编纂委员会.忻州地区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的急剧转型期,由农业社会快速的向工业社会转型。随着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以口头传讲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非常态的“消亡”,一些著名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甚至一些留传了数千年的优秀作品,也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了流传的基础和条件,逐渐退出了口传的领域。孔雀东南飞的传说也不例外。
《孔雀东南飞》传说记述的是一个有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和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小吏焦仲卿与聪明美丽、勤劳贤能的民间女子刘兰芝相亲相爱,结为夫妻,但心理变态凶狠暴戾的焦母横竖容不下兰芝,尽管焦仲卿向焦母“长跪告”,甚至明确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却都不能改变兰芝被遣的命运。兰芝被遣后,先是县令、后是太后托媒为他们的儿子说亲,长着势利眼的兰芝家兄逼她再嫁。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走投无路的兰芝只好“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死相抗。焦仲卿闻讯后自缢于焦家庄园庭中树。
焦、刘殉情的悲剧故事发生后,在潜山一带引起了轰动,“家家户户说焦刘”。有的人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还会把它描绘得很形象很生动,听者无不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当地人去外地访亲问友时会讲述这个故事,外地亲友和商家来潜山,人们也会把焦、刘的爱情故事讲给他们听,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便讯速流传开来。焦、刘爱情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当地一无名氏文人同情其不幸,感叹其哀烈,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灵感亦随之而来,便按照其哀切动人的故事情节,用民歌体写成了这样一首长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诗的雏形。无名氏将长诗写成后,便有人将其抄录下来,一些文化人聚集在一起,推敲斟酌,加工润色,将诗句改得更加流畅生动,读起来也就更富有韵味。300多年后,南北朝时代陈人徐陵将孔雀东南飞收入《玉台新咏》成为定本,南宋侍读学士郭茂倩将它编入《乐府诗集》,置于《杂曲歌辞》部分,改题《焦仲卿妻》,以后元、明、清三代诗集均将它收入其中,终于使这首诗得以流传下来。通过申报,孔雀东南飞传说已被列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就这样一则在中国曾经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口传文学作品,也面临着濒危的局面。我们曾在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的安徽省潜山县做过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共计100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44人;年龄层次:1949年以前出生的20人,1949年至1966年出生的20人;1966年至1976年出生的30人;1977年至1990年30人。文化程度:小学20人,初中30人,高中35人,大学15人。
什么时间听说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回答儿时的28人;读书时的50人;不能回答的22人。听什么人讲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回答父母的31人,奶奶辈的44人,看电视的25人。是否传讲过孔雀东南飞传说?回答是的49人。51人从未讲过孔雀东南飞传说。从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传说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辈和爷爷奶奶辈,听说的时间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改革开放以前,90年代以后讲述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已经很少,而且能讲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人大部分来源于戏曲和电影。
因此,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的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导致传统口头文学作品濒危的原因,主要是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者后继乏人。以孔雀东南飞传说的故事发生地潜山县梅城镇焦家畈为例,旧时主要的传讲场所,一是编织竹席。用水竹编织竹席是当地的最主要的一项事业,以家庭为单位,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会编织。农闲时、晚上,女性三五成群集聚在一起,边编织竹席,边讲笑话故事,其乐融融。孔雀东南飞的传说也就在编织过程中代代相传下来。潜山古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名,传承了2000余年,该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田野劳动时,集体化生产,几十个劳力,一边劳动,一边生产。以讲故事为荣,奇闻趣事讲的越多越能代表讲述人的水平。口传文学就这样口口相传。三是农闲聚会,村中乘凉,有些人特别能讲各种形形的传统故事。但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这些“场”就逐渐萎缩了,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集体劳动已不复存在。加上年轻人大量进城谋生,打工经商,从事工商企业。农村常住户口减少,剩下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女、儿童、老人),他们要料理家务、照顾孙子,还要田间劳作,很少有时间谈天说地侃大山。
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者的后继乏人,固然是孔雀东南飞传说面临濒危的主要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审美理想等,与今天的年轻人观念有了很大隔阂,他们不能理解和接受。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年轻人一致认为:焦刘爱情很美好,传说很优美,但殉情不可取,为何不能私奔?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改变导致了传承链的断裂,承者后继乏人。
鉴于此,我们在制订孔雀东南飞传说保护规划时采取了如下保护措施:
一是收集、整理《孔雀东南飞》剧目并汇编成集。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全面征集与孔雀东南飞有关的文字、实物、音像、图片资料,组织专业人员调查研究,运用文字记录、数码录音、数码摄像等现代化手段,全方位进行记录。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艺术生产。我县编排的大型古装黄梅戏《孔雀东南飞》并在地区汇报演出中荣获三等奖。1993年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合拍摄《天柱山风光片》现场拍摄了《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的风光。投入资金500万元,建造《孔雀东南飞》雕像、火车站站前广场“天柱情”雕塑。投入100万元用于《孔雀东南飞》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是建立传承人认定体系和传承人培训机制。根据传承人的具体情况和能力进行评级,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定期的经济补贴,以确保传承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参与到孔雀东南飞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授活动,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编写《孔雀东南飞》传说乡土教材,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孔雀东南飞传说的讲述、演唱比赛活动。
关键词:镇江;端午习俗;白蛇传说
民间传说具有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他们经过人们口头的演绎、升华,一直流传到今天。而《白蛇传》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故事发生地涉及了几大区域,杭州、镇江等。在千百年的变迁中,作为故事发源地之一的镇江,已经形成了以“白蛇传”为口头传承的文化空间。同事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镇江这座城市中,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又与“白蛇传”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地域节俗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化面临着萎缩,一些关于“白蛇”的端午民间习俗正在被年轻人逐渐淡化,镇江“白蛇传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白蛇传”溯源
“白蛇传”在民间历经千年的演绎,故事情节经过不断的嬗变,白娘子的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时故事所富含的文化内涵也在变 化。成为了一个有着悠长形成发展史的民间传说。从我们最早看到的白蛇故事《西湖三塔记》,到民国年间托名“梦花馆主”的文人所作之《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传》。
学界对于“白蛇传”发展故事演变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唐朝《博异志》的《李璜》短篇开始,到宋代洪梗的《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为止。这个阶段的白娘子形象皆为蛇妖化作美女,诱惑男子,贻害民间的形象。她们只能称作妖,凶残狠毒,不具备“人”的特点,外表的美丽与内心的凶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阶段以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主,这一阶段的人物形象逐渐清晰,主要的故事情节也已经出现,最主要的是白娘子的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志怪形象向伦理说教过渡。第三阶段以明朝陈六龙的《雷峰记》开始的到清朝玉山主人的中篇演绎小说《雷峰塔奇传》,白娘子逐渐褪去妖性,性格的主要特征也变成了勤劳善良为主。
白蛇故事的嬗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接受心理,和作者的创作心理。从妖气甚重的志怪形象,到脱去妖性的善良的一个女子形象,逐渐符合了社会道德所规范,所希望成为的女性形象。“白蛇传说”也形成了其特有的民间文化。
二、白蛇与镇江端午习俗
在白蛇故事的发展中,开始慢慢与镇江发生关系,与镇江“三山”之一的金山发生关系,同时“端午惊变”等重要情节也发生在镇江,形成了独具内涵的端午民间习俗。
白蛇传故事起源于唐宋,到了明清基本定型。这期间,冯梦龙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将法海与金山寺结缘。这其中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冯梦龙所编刊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出现的四个南宋时期镇江地名“针子桥”、“五条巷”、“渡口码头”、“金山寺”,镇江专家陆朝洪先生曾对其进行考证,证明了其真实性。
在“端午惊变”这一章节中,在端午节许仙受到法海的挑拨,将雄黄放置酒里,白娘子喝下显现出了原形,许仙掀开罗帐被惊吓之死,继而有了后面的嵩山盗草、水漫金山等情节。而这一情节对端午习俗产生一些影响。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以此来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在江南地域俗称过端午要吃“五黄”,雄黄粉便是其一。有的家庭还会在屋顶撒雄黄粉,门上插菖蒲,身上揣香包,达到辟瘟除疫的习俗,这体现人类对瘟疫的预防与抗争。
家中还会吃“十二红”,传说可以避邪。“十二红”均为五月应时蔬菜和瓜果,样样带红:有枇杷、红果、拌黄瓜、炝虾子、炝萝卜、烧鸭汤、凉粉皮、咸鸭蛋、炒{莱、烧黄鱼、红烧肉、雄黄酒等。
在孩子头上佣雄黄酒画“王”字,穿老虎衣,挂老虎肚兜,系“长命缕”等辟邪之物件。这些都表现人们对于现世和谐生活的良好愿望。
同时,在镇江每逢端午在各个剧场、书场都轮番演出有关“白蛇传”的戏曲、曲艺。群众聚集在集镇演讲、演唱与“白蛇传”有关鲜活的故事。许多人家中,药店门口均发放中药熬制的免费避暑药汤等。这些都具有着独特的节俗特色,同时也表现了着和睦的邻里关系。
三、端午习俗中“白蛇文化”的现展
“白蛇中心”文化在镇江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它与镇江的一些民间风俗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镇江的民间手工艺品,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因“白蛇传”故事与镇江的渊源,以及随着镇江已逐步成为“白蛇传”传说文化的中心,在镇江的民间手工艺作品中,以“白蛇传"故事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最为常见。
同时,位于镇江西津古街街头的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已成为“白蛇传文化”集聚地。馆中有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的20多个省、市的民间文艺专著、资料数万册和珍贵的手稿80余份。还展示有与“白蛇传"相关的话本、弹词、戏曲、文学的稿本,如:宋话本、唐传奇、魏晋志怪小说的《白蛇记》中《西湖三塔记》、《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同时,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积极出版由数十位文化学者、民间艺术专家所撰写的《白蛇传文化集萃・论文卷》、《白蛇传文化集萃・异文卷》和《白蛇传文化集萃・异文卷》已经被列入“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金库丛书”序列。
与此同时,镇江政府积极构建“白蛇传”文化中心,重新构建金山“白蛇传文化”,新建“白娘子爱情园”等,通过景观的构造来达到文化的一种符号。文化作为一种记忆,具有遗忘机制,它在选择的过程中必将伴生遗忘。景观符号的构建是一场别有用心的符号编码过程,将文化在景观的塑造中,逐渐融入其中,以一种直观地形式重现,以此来达到永久记录的目标。
虽然政府及相应的文化机构致力于保护构建镇江的“白蛇文化中心”,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村庄,集镇越来越少,人们大多居住于现代的城市之中,年轻一辈追求快节奏的生活,端午习俗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如今每逢端午,雄黄慢慢消失在各家各户,在各个剧场、书场曾轮番演出的有关“白蛇传”的戏曲、曲艺逐渐失去了声音;群众也慢慢不再聚集在集镇演讲、演唱与“白蛇传”有关鲜活的故事。这些举动拉开了“白蛇”文化与普通百姓的距离,给镇江“白蛇文化中心”的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
四、结语
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大都富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同时民间故事也包含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在镇江端午风俗里的“白蛇文化”是民间文化与传统节日习俗的一种交流,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情感表达。
镇江端午“白蛇文化”文化内涵在镇江地区就不仅仅具有优厚的民间风俗文化,更有着人们对于现世和谐生活的良好愿望与日常生活中对于“真善美”的重视。这是端午节俗中值得弘扬的积极精神,又能够填充镇江的“白蛇文化空间”,使得镇江的文化内涵更加雄厚。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继续保持镇江地区端午习俗中独特的“白蛇”文化,对于构建地域节俗特色很有趣味。
参考文献
[1]王立、刘莹莹:《四论白蛇故事的嬗变》;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五期
[2]孙竞:《近十几年白蛇传研究综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6卷第2期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一套图书,名叫《上下五千年》,希望你们阅读一下,它会带给你们很多知识和快乐。
这套书讲述了我国从神话传说到近代大约五千年的历史,里面的内容很多。有神话传说故事,还有从我国第一个朝代到近代许多英雄的故事。也有很多的文化名人的介绍。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万里的故事”,为了抗日,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种种磨难!
这套书有精美的插图,漂亮的包装,看了这套书,可以使我们受益匪浅,可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五年级:欣^_^
1、《天乩之白蛇传说》县老爷的扮演者名字叫做赵作山。
2、赵作山曾在电视剧《甄嬛传》演一40多岁的前朝大臣张潮。
3、《天乩之白蛇传说》是由尹涛、刘国辉执导,杨紫、任嘉伦、茅子俊、李曼领衔主演的古装神话剧。该剧由民间神话故事《白蛇传》改编而成,讲述了小白蛇白夭夭与药师宫宫上许宣前世今生、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1964年,当三个品种的熏衣草从北京植物园引种到伊犁河谷时,国家轻工业部还同时在河南豫县、云南昆明和陕西西安同时试种,但最终这三个地方的熏衣草种植都失败了,只有在伊犁熏衣草不仅扎下了根,还开始了生生不息的繁衍。
如今伊犁已成为中国唯一的熏衣草种植产区,是和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并列的世界四大熏衣草产地之一。伊犁河谷的农四师65团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熏衣草之乡”。
在霍城县65团场的农田里,我第一次见到熏衣草。坐班车去伊宁市的路上,满车的乘客都已被旅途中的劳顿颠簸的疲惫不堪,在午后的暑热中昏昏欲睡,一阵浓郁的芳香从车窗外扑面而来,公路两边农场的条田里,一片片夺目的紫色鲜花一直延伸到目光尽头,同车的人告诉我这就是熏衣草花。
1、任嘉伦和杨紫合作的电视剧一共三部,分别是《天乩之白蛇传说》、《龙珠传奇之无间道》、《诛仙青云志》。
2、《天乩之白蛇传说》是由尹涛、刘国辉执导,杨紫、任嘉伦、茅子俊、李曼领衔主演的古装神话剧 。该剧由民间神话故事《白蛇传》改编而成,讲述了小白蛇白夭夭与药师宫宫上许宣前世今生、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
3、《龙珠传奇之无间道》是天意影视、悦视传媒出品的古装言情剧,由朱少杰、周远舟导演,杨紫、秦俊杰、任嘉伦 、舒畅、茅子俊、斯琴高娃、韩承羽、刘学义、孙蔚等主演。该剧讲述明朝公主李易欢偶遇微服私访的康熙,两人历经相知相许,但最终难敌家国仇恨的阻挡,决定相记于心相忘于世的故事。
4、《青云志》是根据萧鼎小说《诛仙》改编的古装仙侠剧,由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朱锐斌、刘国辉、周远舟、朱少杰执导,李易峰、赵丽颖、杨紫、舒畅等特别出演。该剧讲述了草庙村少年张小凡投身青云门下,与鬼王之女碧瑶、好友林惊羽,以及陆雪琪、曾书书等少年们一道,帮助良善,斩妖除恶,最终挫败鬼王阴谋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也许是因为我爱吃石榴;也许是因为它在蓝天的映衬下,很美;也许是因为我爱吃石榴;也许是因为我对石榴树浇灌了太多的对爷爷的思念,抑或是爷爷对它注入了对我的关爱。
曾几何时,爷爷抱着我坐在石榴树下吃着大大小小的石榴,听着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
“不嘛,我不让兔子输,兔子跑得那么快,它不能输。”
“可是,不管兔子跑得有多快,它都应该像乌龟一样踏踏实实地去比赛呀!就像你,小脑袋虽然聪明,但是你也要认认真真学写字哦!”
“哦,谁让它骄傲的,呵呵!我要吃石榴。”
“来,张嘴,啊……”
至今回忆起来,爷爷的无数故事,依然是如此的吸引人。
曾几何时,爷爷左手搂着我,右手“凉扇扑流萤”,然后,对着天上的星星,跟我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
“牛郎和织女就这样不能见面了吗?”
“不,虽然王母娘娘用簪子在他们之间划了一条银河,但是在每年的七夕这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飞到天上为他们架起一座桥,让他们见面。”
“哦……那么那些喜鹊也怪可怜的啊!”
“我是让你注意他们坚强的品质,不是喜鹊!”
“哈……哈,我去捉萤火虫去了!”
圣诞节的传说圣诞贺卡的传说
据传说世界上第一张圣诞祝贺片,是英国牧师蒲力浍在1842年圣诞节开创的,他用一张卡片,写上几句简单的祝词,寄给朋友。后来仿效的人越来越多,到1862年后,就成为圣诞节的互赠礼品,先流行于基督徒之间,不久就风行全球。据英国部统计,每年收发的圣诞贺卡要超过九十万张。
圣诞贺卡逐渐成为一种美术工艺品,上面除印有祝词外,还有美丽的图案,有圣诞席上用的火鸡、布丁等,有常绿的棕树、松树或诗文、人物、山水、禽兽、人物以圣诞夜白冷山洞里的圣婴、圣母、若瑟,天上歌唱的天神,当夜来朝拜的牧童,或东方来朝拜圣婴,骑着骆驼的三王为多。背景以夜景、雪景为多。下面给出几张典型的贺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贺卡又风行全球。人们制成多媒体gif卡或flash卡,尽管远隔重洋,发一封E-mail,转瞬即可收到。此时,人们可以伴随着优美的乐声,欣赏着翩翩如生的动画贺卡。
圣诞老人的传说
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圣诞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约在三世纪末期,出生在小亚细亚地方,他品行端正,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便入修道院后来成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父母去世了,他便把全部家产都变卖了,施舍给穷人。当时有一贫穷人家,家中有三个女儿,长女20岁、次女18岁、小女16岁;只有次女身体健壮,生的又聪明美丽,另两个女儿体弱多病。于是父亲想把次女卖掉来维持生活,圣尼各老得知后,就来安慰他们。到夜里 ,尼各老就偷偷装了三袜子金子,悄悄地分别放在三个女孩的床头;第二天,三姐妹发现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还清了债务,生活也无忧无虑了,后来知道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圣诞节,就请他到家中表示感谢。
以后每逢圣诞节,人们就讲述这故事,孩子们听了,都很羡慕,希望圣诞老人也给他们送来礼物。 于是就有了上述的传说。(圣诞袜的传说也由此而来,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有了悬挂圣诞袜的习俗。)
后来尼各老升为主教,他竭力传扬圣教,于公元359年逝世,葬于圣殿。死后灵迹甚多,特别墓旁常流香液,可使百病痊愈。
圣诞树的传说
圣诞树一直是庆祝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如果家中没有圣诞树,就大大减少了过节气氛。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救助了一个饥寒交迫的穷孩子,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孩子临走时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枝,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上面挂满了礼物,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就是圣诞树。
圣诞树上总是挂满琳琅满目的饰品和礼物,而且每棵树的顶端必定有个特大的星星。据说耶稣诞生在伯利恒时,一颗耀眼的新星出现在伯利恒小镇上空,东方的三个国王沿着星星的指引来到,向睡在马槽里的耶稣鞠躬至膝顶礼膜拜。这就是圣诞星。
圣诞节的故事圣诞马槽的故事
圣诞节,任何一座天主堂内,都设有纸搭成的假山,山有山洞,洞中放着一只马槽。马槽内卧着圣婴耶稣。圣婴旁,通常有圣母、若瑟,还有当夜去朝拜圣婴的牧童以及牛、驴、羊等。
山大多以雪景作陪衬,洞内外饰有冬令花草树木。何时开始,因缺乏历史记载,无从考证。传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335年曾制过一个华丽的圣诞马槽。
有史可查的第一个马槽,是圣五伤方济各提议做成的,他的传记上记载:圣五伤方济各徒步去白冷(伯利恒)朝拜后,感到特别喜爱圣诞节,1220xx年的圣诞节前,他请他的朋友范里大到克焦来,对他说:“我愿与你一起过一次圣诞节,我想请你在我们修院旁树林中的山洞里,预备一个马槽,马槽内铺些稻草,放上圣婴,旁边要有一头牛,一头驴,完全像当日白冷那样”
范里大按照圣方济各的意思做好准备。到圣诞节将近半夜时,修士们先来到,近村的教友手拿火把,陆续成群结队的从四面八方走拢来。火把灯光,照的光耀如同白昼,克来焦变成了新白冷!那夜,就在马槽边做弥撒,修士和教友们,同唱圣诞歌,歌声悠扬婉转,动人心弦。圣方济各站在马槽旁,用清晰温和的声音激励教友们对圣婴的热爱。大礼完毕,大家各从马槽里拿些稻草回家,留作纪念。
从此以后,天主教里就兴起这么一个风俗,每过圣诞,就搭假山,摆马槽,使人们一见就想起当年白冷圣诞的情景。
圣诞歌“平安夜”的故事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静享天赐安眠。
圣诞歌"平安夜"出自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圣诞歌。它的曲调和歌词搭配得天衣无缝,聆听的人,不论是否基督徒,都为之动容。如果说它是世界上最美妙动人的歌曲之一,相信没人反对。
关于「平安夜这首圣诞歌,词句和曲子的写作,有不少的传说,下面所介绍的故事,最为动人美丽。
据说,1820xx年在奥地利一个名叫奥本多夫的小镇上住着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神父─摩尔。这年圣诞节,摩尔发现教堂里管风琴的管于被老鼠咬坏了,修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庆祝圣诞呢?摩尔为此闷闷不乐。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记载着,耶稣降生时,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佳音后,高唱颂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 人。"他灵机一动,根据这两句经文写成一首赞美诗,取名《平安夜》。
摩尔写好歌词后拿给本镇小学教师葛路伯看,请他谱曲。葛路怕读完歌词很受感动,谱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欢迎。后来有两个商人路过这里,学会了这首歌,他们为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听后大力赞赏,下令把《平安夜》定为全国教堂过圣诞节时必唱的歌曲。
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世纪初,月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那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年月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过研究,一般认为月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月日主显节是那稣的诞辰。
月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月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月日到第二年的月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月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月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月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月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那稣降生的传说有关。
耶苏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苏,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