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学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学技术

第1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1.1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小面积经营。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均需在单位面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且以低水平、重复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既不适应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要素水平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也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更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尽管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造成农户兼业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农业、农村、农民”3者共同协调发展。

    1.2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有待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市场农业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供需双方交换,生产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错乱,不符合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储运加工系统不畅,导致“卖难”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大大地抑制了广大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解决好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与食品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的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及病虫害问题,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已走出实验室,成为动植物育种的常规手段。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正逐步侵入和占领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同样未能幸免。尽管该技术在提高产量、抗逆及抗病虫害方面比传统作物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其安全性却无法准确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危害食品安全,更不利于我国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平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事件,引发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

    2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8世纪以来,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技体系引领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数量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用了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努力进步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尽管我国人口增加了2.4倍多,但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t多,增加到5.9亿t,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长。

    3农业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是“三农”建设的基础,而科技创新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特征,从,这一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到现代化农业工程——超高产作物选育、现代化的畜禽育种技术、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工程等,通过高科技手段不仅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老话,从中反应出了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在生命科学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尤其是经典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促成了现代化的作物、畜禽选育技术。高密度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使科技工作者更方便地定位疾病和生产相关候选基因,其衍生出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畜禽育种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极大地降低了育种成本。而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抗病、抗逆育种,使得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被誉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两弹一星”——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更是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在党和各级政府协同努力下重点针对盐碱障碍耕地淡水匮乏问题,改善种植结构,改良工程和农艺措施,选育耐盐抗旱新品种,综合利用咸水和雨水资源对这一饱受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不可估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2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的问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而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进城务工,而留守农户身兼数业,无心种田。这些归根结底是传统劳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能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农业产业化,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应时而生,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生活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农民增收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用现代化的工业理念来规划农业生产,通过土地集约经营,不仅可以加速农业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能加速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园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高效快速流通也是困扰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农产品“七区二十三带”布局的完成,现代化的农产品收储、加工、运输技术为“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2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实施情况

“建设现代农业水稻产业科学技术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对于有效整合科学技术资源,破解当前存在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3]。2009年顺昌县被福建省列为试点县之一,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体系健全,措施有力

(1)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综合试验站各项工作的领导,围绕项目目标任务,认真审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促进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

(2)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由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为组长,县植保站站长、县农技站站长为副组长,以各乡镇农艺师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与展示工作的技术方案拟定、组织实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集成推广应用农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机械)。

(3)组建技术示范骨干队伍。由农民自行推荐项目区内农技员、种田技术高的农户3~5人成立技术示范小组,负责指导本村农户准确实施各项技术措施,以科技成果转化率,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加强培训,坚持核心示范与面上推广相结合

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举办3期优质稻相关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相关示范户21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20份,让“五新”技术进村入户,切实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科学种田水平。

(1)建立“仙潭村垄尾洋千亩核心片”,展示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有限公司的天优673等十几个主推品种,做好新品种展示示范片(点)的标牌明示工作,便于农民自行参观选种。

(2)每个乡镇建立一个6.67hm2的示范点,在全县共建立12个6.67hm2的示范点。

(3)建立一个666.67hm2示范区,包含大干镇大干、白石、来布,埔上镇埔上、河墩、土丰,洋墩乡路马头、田溪,仁寿镇桂溪、仁寿。

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扩大新品种展示、示范覆盖面,把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建在农民家门口,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速新品种推广进程,让新品种、新技术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3大处着眼,重点做好农业“五新”的集成推广

(1)推广新品种。主推品种有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有限公司的宜优673、两优航2号、乐优94、宜优1577、川优673、ⅱ优673、天优673 等优质稻新品种,示范品种有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福建省种子总站和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后备品种52个,以为筛选可推广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服务。

(2)应用新技术。重点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湿润灌溉技术、秧苗期治黑尾叶蝉防普矮病技术、水稻根线虫防治技术、直播稻栽培技术、机械插秧技术,应用省区域病虫测报网的病虫情报指导病虫防治技术、机械防治病虫害专业队统一配药、统一防治病虫害等技术。

(3)选用低毒、高效的新农药。用金好年防治稻飞虱,用好劳力、速灭抗防治螟虫、卷叶螟,用爱苗防治纹枯病,用龙克菌防治细条病,用扫弗特进行直播稻化学除草。

(4)施用新化肥。根据测土结果,配方施用由化肥厂根据测土配方结果生产的水稻专用肥,大力推广紫云英、沼液等有机肥。

(5)使用新机械。用拖拉机耕耙农田,用插秧机插秧,用收割机收割。

在核心示范片,突出抓住壮秧的培育、配方施肥、湿润灌溉、及时烤田和病虫防治等环节,培训、组织一支专业防治队,立足保苗、保根、保叶、保穗4个环节,对重大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在秧苗期抓治黑尾叶蝉,防普矮病环节;分蘖盛期抓稻根尖线虫病防治,保根防早衰环节;螟虫及卷叶螟发生危害期防治保叶护苗环节;破口期防治穗颈瘟、螟虫白穗、纹枯病保穗环节,确保稻苗健壮生长,为实现水稻高产提供保证。

4开展竞赛,调动农户学科学、用科学、创高产的积极性

为鼓励农民创高产,充分调动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项目领导小组在核心示范片建立了高产评比奖励制度,在水稻成熟期组织领导小组、指导组、示范骨干10人,对示范片田块进行目测,筛选出前10名进入第2轮实割测产,凡进入前3名的农户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第1名奖励1 500元、第2名奖励1 000元、第3名奖励500元,并发给荣誉证书,要求获奖户总结高产经验,向其他农户推广。通过开展高产创建竞赛,农户学科学、用科学、创高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5邀请专家指导,促进项目保质保量实施

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实施,省、市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岗位专家主持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多次到田间地头检查指导,促进项目顺利实施。2009年通过向农民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变粗耕粗种为精耕细作,使项目区内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平均产量由2008年以前的不到6 300kg/hm2提高到2009年的8 250kg/hm2以上,增幅31%。

6几点体会

(1)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能充分利用本省农业科技资源,促进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接,能大大提高科技成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2)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能优化配置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建立从科研到推广、从实验室到田间、从科学家到农户、从科技成果到转化为生产力等环节紧密衔接的有效机制[4]。

(3)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能突出研究重点,突破技术瓶颈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和综合试验示范,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转化率。

7参考文献

[1] 张鸿.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研讨会在成都召开[j].四川农业科技2009(11):31.

[2] 王海.论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中的三大体系建设[j].江西农业学报,2005(4):122-126.

第3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一、现状

调查表明,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根本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大部分学生对待作业是敷衍了事,质量往往是不尽人意。如何使学生抛弃不好的旧习惯,使学生喜欢做家庭作业,去钻研家庭作业,已成了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值得反思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数学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学习负担逐渐加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监督,有的学生用各种手段逃避课外作业,要么作业忘了拿,要么作业本丢了或不动脑筋抄袭其它同学的作业。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多的存在客观问题。

1、作业一致,没有区别对待。

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起码要一两个小时,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作业布置时,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学生没有选择,不会的也要去完成。作业没有层次性,造成差生完不成或抄袭作业,而优生不能满足的现象,导致学生学生作业效果降低,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2、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小学大多数数学老师课外作业布置以计算为主,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借助纸笔完成,多要求个人完成今天的作业明天交,而且机械重复的较多。这种毫无趣味、拘于书本的课外作业,使学生苦不堪言,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家庭的因素,更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3、脱离生活,应用意识淡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应用意识。作业时学生只会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教师设计作业时,从书本出发,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是写就是算。学生做作业总感觉到的是负担,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是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取,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策略:

1、课外作业布置乐中求知,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课外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可以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多种形式。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57-28=29,不一定非要写,可以这样猜一猜:我比57小28,我是谁?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稍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又如教学完“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后,我们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孩子与同伴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学生乐意完成这样的作业。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2、课外作业布置要尊重差异,体现出层次性。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可我们的教学却往往表现在整齐划一,课外作业尤其为明显,作业内容、要求一样为此,在课外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否则,会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1)5.4×72+5.4×28 (1.25+2.5)×4 ;

(2)5.4×99+5.4 7.5×10.1;

(3)7.4×5.6+7.4×5.4-7.4 8.4×7.2+0.84×28

此作业题,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这样的设计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每一位学生在自选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作业的个性化

树立大教育观,走出课堂,努力打破时空,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后我做了一些尝试。在教学时,我感觉学生的实践经验悬殊很大。调查后发现有些同学从来没参加购物,甚至从来没接触过人民币。于是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操作性作业。(当然事先要与学生家人打招呼,希望多给孩子购物的机会。)先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 然后让学生回家后带着记录卡到超市去买东西。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不知不觉增强了实践经验,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也巩固得比较好了。

第4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一、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垦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农垦现有垦区橡胶地、林地总面积为4981720亩(其中橡胶地3940310亩、林地1041410亩)(2007年统计资料)。目前垦区林下种植面积只有92571亩,占橡胶地、林地总面积的1.86%,其中开割胶园种植面积为8402亩,中小苗胶园种植面积为73403亩(另有果园518076亩未统计在内)。除去不能开发林下经济的部分,林下经济所占的面积比例仍相当小。养殖业项目少,发展更为滞后,全垦区林下养殖各种畜禽类不足43万头。现有的林下经济,存在着种植作物品种单一、规模过小、效益过低等问题,其产生的微小利润,尚未构成垦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大职工也未能从丰富的林下资源中分享到应有的实惠。这一情况表明,垦区大量的林下土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浪费。存在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观念保守;二是缺乏科学引导和宏观指导,路子闭塞。特别是缺少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新品种;三是成功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滞后,缺少示范;四是科技、政策、资金扶持不到位,发展受阻。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激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急需做好两件事。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总局的整体发展战略上;其次要认真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方案,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落后现状,使林下经济成为*农垦重要的经济形式,成为惠及垦区广大职工的民生工程。

二、必须认真研究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使林下经济走上规模化、产业化轨道

传统型模式(主要指依靠行政性号召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在垦区运作了几十年。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模式对垦区的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今天仍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它在一定规模下开发利用了林下资源,并让其产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工的收入,缓解了就业压力。这种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的经济形式,以其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只使是在垦区生有了一个强大专业化公司,它的存在价值仍不可低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市场充满着变数和竞争,这种在计划经济时代运行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缺少生命力的。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沿用传统模式作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第一,沿用传统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无能力应对市场的变化。传统模式的林下经济由于规模小、零落分散,加上行政的干预,难以形成竞争力,无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大做强。

第二,传统模式林下经济难以充分发挥垦区的土地优势,大量的土地效益凸显不了。传统模式的林下经济受场间、队间(橡胶家庭长期承包后还有户间)疆界制约,土地大面积连片、大规模地开发林下土地资源受到制约,同类资源难以整合,区域板块难以形成,产业链条难以延长,产业升级受阻,最终导致土地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第三,传统模式林下经济难以承担给农垦企业“增加新的利润来源”的重任。从传统模式的林下经济利益产生和归属(流向)看,小规模的林下经济所产生的微小利润,只能给部分职工增加一定的收入,规模稍大的,农场亦有些小收益(如龙江农场的香蕉),但一样难以产生一块属于*农垦的利润,这明显有碍于农垦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第四,传统模式林下经济难以使自己的产品“物有所值”。由于体制松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缺少为产品服务的市场产销队伍,市场信息贫乏,加上产品的深加工滞后,导致大多数的农产品一离开土地就进入市场,价格风险大,不可避免地发生“贱卖”现象。

综上所述,垦区林下经济要真正成为一份产业,必须改变目前以传统模式发展的现状,才能推动林下经济向深层次发展,实现农垦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

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认真研究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于林下经济突破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意义。

(一)公司化运作(运作方案略)

组建林下经济开发股份公司,可能给垦区带来的好处:

1、在职工收入增加的同时,给农垦增加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2、增加了垦区的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垦区的社会稳定;

3、垦区林下土地资源利用率将明显上升;

4、与垦区现有的物流、现代农工贸等板块互相激活,有利于农垦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5、垦区的生态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二)资本运作模式

总局每年划拨3000万资金作为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按资本运作形式,投资扶持林下产业的种苗,试验示范基地、科技推广。

(三)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职工集资参股和专业合作组织形式

同时通过申请小额贷款形式,解决职工经营资金缺口问题。这种形式只作为前二者的补充,不作为垦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此外,还继续沿用行政口号的方式,召开职工以各种小型灵活的方式,在专业公司覆盖不到的林下地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全面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补充形式,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应该考虑建立林下经济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林下经济发展几十年徘徊不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适应*气候特点和林下生长环境及土壤特性新品种的推广,是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而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试验示范基地,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下面谈一下建立林下经济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基地的主要功能

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搜集适应*气候环境的林下经济新品种,通过林下试验(重点是开割胶园)取得成功经验,在全垦区推广种植养殖;培育试验成功的动植物种苗,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保障。

1、试验筛选新品种。寻找适合*气候特点和林下土壤特性生长环境的、经济效益高的、市场潜力大的作物新品种。

2、研究林下新品种的种植、丰产、植保技术。

3、观察种植新品种对橡胶生产经营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得出理论和实践的相应数据。

4、分析种植特别是大面积推广新品种可能遇到的风险,研究相应的避险措施。

5、试养家禽及其他动物,研究推广林下养殖合理密度,找到放养、饲养(半放养)的合理密度,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肉品质量,提高上市价格。

6、分析新品种种养成本和市场形势,为打造良好的营销体系提供依据。

(二)基地的性质、规模

1、性质。基地是非营利性的科研场所,试验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用于基地的自身建设,部分产品可用于打开市场销路。

2、规模。根据需要基地可选择大、中、小三种方案,分别需要林下地1000亩、400亩、100亩,内设若干个试验区,如中草药试验区、热带作物试验区、其他作物试验区、林下鸡、鸭放养、半放养试验区、林下其他动物养殖试验区、动植物种苗繁育区等。

(三)基地的保障方法

1、经费土地保障。基地采取总局划拨经费、依托一个或数个农场进行组建,所需土地由相应农场提供保障。

2、技术保障。由总局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基地的筹建、品种的初选、试验方案、数据的收集对比分析、编印推广手册等。

3、组织保障。基地由总局指定主管部门和协助部门,临时任用一基地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四、尽快建立健全林下经济的政策、资金扶持机制,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从制约垦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因素看,总局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林下经济给予扶持。

(一)资金扶持。总局划拨一定数额的林下经济项目资金并建立健全一套资金管理办法,对林下经济实施有力的资金扶持,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向深层次发展。一是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培育一批能帮助职工规避风险、能带动职工致富的龙头企业;二是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把已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林下经济项目进一步做强做大,形成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三是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进一步发展适合的林下经济新项目,使丰富的林下资源得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四是通过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开辟新的就业渠道,进一步缓解垦区的就业压力。

第5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1.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吉林省现代农业以农业增长、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主抓特色产业,并已初具规模。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建设,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让农民在流通领域、加工领域增收。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吉林省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效益有所忽视;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低,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另外,乡镇农技专家少,同时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中,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缺乏综合性、多学科的知识,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技服务机构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特别是乡镇农科部门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更为简陋和落后,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3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 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各种农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也需大量资金投入,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3.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1改革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从长远来看,农业发展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政府和农民、农业企业的自我积累,所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首先要加大本级财政的投入并尽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同时,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特别要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效益。建议农业信贷由支持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流通等多样化的市场主体转变,向支持无公害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

3.2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同时也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完善;另外要支持冷冻、冷藏、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

3.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训步伐 一要创新农技推广体制。逐步探索完善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农村科技人才多方参与、平等竞争的推广机制。二要以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科技致富能手为重点,大力选拔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三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科普教育。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养提高现有劳动力的农技水平。四要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五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培养机制。

第6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教学实践;作业数量;作业形式

数学课外作业的主要功能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与内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过程,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作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师生是进行交流的桥梁,是调整教学方法的指南。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如何布置课外作业是我们备课、教学、反思时必须面对的。

然而当前农村小学课外作业布置存在很多误区,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课外作业布置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以待抛砖引玉。

一、课外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随意性较大

目前布置作业的时间大多在下课时间或下课前几分钟匆忙布置,可以说是为了布置而布置,随意性很大,这样常使学生感到作业无趣或不知所措。有的老师甚至随意翻开课本,让学生从第几题做到第几题。学生在此情形下完成的课外作业,质量是很难有保证的。

2.数量过多

不少老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大搞题海战术,追求面面俱到,把学生看成是无限容量的存储器,认为做得多才能记得牢,甚至要求学生把做过的练习册、考过的试卷都一字不差地抄几遍。这种超量繁多的课外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对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没有直接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厌恶乃至放弃课外作业。

3.形式单一

据调查了解,多数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特征是“三个基本”: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机械补充与延伸,基本上是书面作业,基本上是抄抄算算。这种单一形式的作业,常使学生感到厌倦、反感,最终会导致学生放弃。

以上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负面影响。

二、解决课外作业误区的应对策略

1.课外作业要体现出“少、精、全”

“少”,即为合理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深层的训练意图。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制订学生最合适的训练题目,以最少的训练量完成最终的训练任务。

“精”,即课外作业要能够集中反映这一节课内容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内容的重难点,落实教学意图。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联系紧密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全”,即所布置的作业要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有的放矢,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再布置课外作业,并且要求每节课所布置的作业都要符合教材、学生的情况,切合实际,切忌过深过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不可过分降低练习的层次,使学生练而无效。

2.课外作业要体现出趣味性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3.课外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

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作业中。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家庭作业一般分为巩固性作业、准备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等。

4.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出层次性

由于受自身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完”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子”。

学生的课外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题为必做题;第二类题是提高题,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部分学生可以不作要求;第三类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并完成。由于分层作业的难度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不再有困难。其实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第7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村;课外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39-01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缺乏创新性,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进行题海战术的模仿训练,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抵触行为,不能有效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

以往发现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教师随意地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消极地对待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课外作业设计,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这样布置课外作业:“你家里的地砖是什么形状的?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多少?你能用多少种方法求出自己房间的面积?”在很多教师看来,这只是一份普通的课外作业,而我却认为它是很有个性的:一方面,在学生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通过观察地砖的形状,提示学生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才能求出地砖的面积;另一方面,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求房间的面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有效的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探索空间,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二、让生活常识与课外作业有效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特点设计课外作业。例如,教学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观察家中物品的课外作业,如哪些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原来的功能发生变化等。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作业,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了完成课外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三、有效运用合作学习形式完成课外作业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过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外作业,担心学生出现抄袭的现象。我个人认为,由于学生受经验的影响,学习更多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所以在完成课外作业中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时,他们的思维容易产生停顿现象,导致出现雷同的错误,甚至无法独立完成课外作业。此时,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合作参与者可以是同学或家长,这样既能让学生有兴趣继续完成课外作业,又能解决留守儿童学习欠缺有效辅导的问题。

四、通过角色互换民主出题和答题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是教师出题,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长此以往,既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不能有效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尝试角色互换的形式,把课外作业的指挥权下放给学生,提高学生做作业的主观能动性。我常采取以下两个策略:一是学生出题给同伴完成;二是学生出题目给老师,老师从中挑选典型题目作为全班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互相批改。这样就把出题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五、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实践的习惯

数学课外作业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型作业。以往的书面作业,在反复的机械化训练中,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践型作业的形式多样化,既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又满足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把他们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一般来说,计算内容的课外作业运用书面形式更好,而实践型作业则更适合综合类或操作性较强的题型。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方法,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课外作业设计。如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周边物体的数量,并设计合适的统计图。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避免课外作业枯燥无味。

六、正确对待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不良行为

当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抄袭他人作业时,有些教师没有调查原因就严厉批评学生,甚至向家长告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学生和家长自身的原因,又有教师的原因。面对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教师应该调查、了解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农忙时节有些学生协助家人进行劳动,影响课外作业的质量,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爱劳动的行为给予表扬,然后提醒学生要做到学习和劳动两不误,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

第8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 网络 媒体 课件 探究 拓展 构建 创设情景

信息技术辅助教育以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地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充分挖掘教材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是每位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而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解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教师要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使我明显认识到:现代教学就是以创新为主。现行的地理教材突现出两大特点:叙述性文字少了,图片性内容多了,教师主讲性内容少了,学生活动内容多了。这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难题、新挑战。面对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难题,如果恰当地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把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内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层和创设情景相互交融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教学过程,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引发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运用现代媒体营造优质的课堂资源

对于地理教材特点,运用媒体技术,把每节课的内容,恰当的整编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使知识体系与知识情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领略知识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路的拓展,变信息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假如我在讲中国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时,在课件制作上关键是把民族、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等主要的知识点,利用热链接把相关的动画和图片都融合在了一起。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放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所选择的学习主要内容。这样在网络上教学的教师与学生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他们不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教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网络在此时就成了研究式学习的有利支持。在制作课件时,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件。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

网络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是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绝妙之处。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从整个地球大环境方面去把握好每一节课所要设计讲的内容,要充分拓宽一节课的知识面,可以一改以往因教师主讲黑板板书而造成的知识展示面狭窄的情况,通过媒体课件,包容丰富的知识资源,广泛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层次,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其次,教会学生网上查询知识信息技能,让学生通过查询,捋清每节课知识层次,掌握知识要点,丰富课堂活动内容,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目的。

三、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是视听合一、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特别是地理教材中,往往会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或奇、险、幽、深的美丽图片,如果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美妙的音乐、妙趣益智的游戏,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这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地理教材中,都有配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如果很好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再把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填空、判断、选择、连线及游戏等不同形式,采用激励和游戏的方法进行演示和传授。使学生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生面对有趣的练习,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还有悦耳的音乐或精美的图片给予奖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更加饱满。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同时担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及组织者的角色,不断尝试、坚持创新,就能把丰富的地理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协作学习,从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地理课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有待于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和发挥。

参考文献:

[1]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农业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外肺水指数;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 液体管理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and 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as Indicators of Sepsis Shock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Ayndrome/CHEN Jia-wei,CAI Yi-f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2):067-07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 and 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 as indicators of sepsis shock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ayndrome(ARDS).Method:A total of 5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s,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for fluid management,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ICCO hemodynamic for fluid management.The time and the rate in achieve EGDT target of two grouops were compared.APACHE Ⅱ,SOFA,noradrenaline dosage,serum lactic acid,respiratory parameters,serum creatinine,rat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ICU stay time and 28-day mortalit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1 day and 3 days.Result:The ratio of achieving EGDT target in 6 hou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PACHE Ⅱ,SOFA,noradrenaline dosage,serum lactic acid,respiratory parameter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3 day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Serum creatinin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Key words】 Septic shock;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ayndrome;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Fluid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Chaozhou Central Hospital,Chaozhou 52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2.017

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组织血流分布异常引起的灌注不足的综合征,且25%以上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ayndrome,ARDS)[1]。脓毒性休克患者常出现毛细血管渗漏,引起肺部渗出增加,进而导致肺泡组织出现炎症,损伤肺组织,病情进一步恶化,并引起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的低氧血症等临床综合征[2-3]。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是目前ICU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其生存质量,是重症医学科急需解决的难题[4-5]。快速液体复苏是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有效手段之一,但对液体输注量要求较严格,输注量少,效果不佳,输注过多会进一步加重肺水肿程度[6]。因此如何精准有效地对患者实施液体管理,以改善患者预后,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7]。本研究以本院收治50例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EVLWI和ITBVI在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入住潮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50例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3~77岁,平均(58.4±10.7)岁;APACHE Ⅱ

评分:18~29分,平均(23.4±4.6)分;SOFA评分:5~13分,平均(9.5±3.4)分;糖尿病

7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13例,COPD 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2~78岁,平均(59.2±11.3)岁;APACHE Ⅱ评分:19~30分,平均(24.5±4.8)分;SOFA评分:5~14分,平均(9.7±3.6)分;糖尿病8例,冠心病7例,高血压11例,COPD 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SOFA评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自愿作为受试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案获得潮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8];②符合ARDS的诊断标准[9]。(2)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小于18周岁;②既往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大面积肺不张和肺栓塞患者;③不能行股动脉置管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定时监测CVP、尿量、血糖、血气分析、血乳酸,必要的呼吸支持,强有力抗感染治疗,积极液体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等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管理,即根据患者中心静脉压(CVP)、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调整补液类型和速度。观察组: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以患者EVLWI和ITBVI为指标指导调整补液类型和速度。

1.4 观察指标 (1)早期评价指标: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6 h和24 h达标率;(2)中期评价指标:治疗1 d和3 d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血肌酐;(3)最终疗效评价指标: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EGDT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6 h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中期评价指标比较 观察组在3 d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清乳酸和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1 d和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肌酐增加显著(P

2.3 两组疗效评价指标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脓毒性休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受体与信号转导学说、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失调学说、肠道细菌移位学说、炎症平衡失调与免疫瀑布学说及基因多态性学说等,但至今尚无统一认识[10-11]。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并导致微循环障碍及细胞与脏器代谢和功能损害。ARDS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通透性增加,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急性、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2]。脓毒性休克治疗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1)黄金6 h复苏集束化治疗抢救阶段;(2)白银24 h管理集束化治疗稳定生命体征阶段,维护脏器功能阶段,改善细胞缺氧代谢阶段[13]。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对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治作用已取得普遍认可,但静脉输液过度又会引起患者体内液体失衡,进一步加重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病情恶化,延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更不利于疾病的控制[14]。因此,如何精准地为患者提供足量的液体补充,同时防止进一步加重肺水肿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15]。

中心静脉压(CVP)是临床上确定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长期以来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指标,但CVP同时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以其为依据评估心脏前负荷水平显得不够精确,尤其是患者存在心脏功能障碍[16]。PICCO监测技术是一种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可通过对EVLWI、ITBVI等指标的精确测定,实时监测患者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及高效比等显著优点[17-18]。EVLWI主要包括肺泡内液、细胞内液和间质内液,该液体是经由血管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其量是由肺间质静水压、肺毛细血管静水压、非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和肺间质胶体渗透压所共同决定。临床上常以EVLWI数值表示肺水肿症状,即大于正常值表示液体量过多或出现肺水肿[19-20]。ITBVI可以直接以胸腔内血容量反应心脏的容量负荷,不受心肌顺应性及胸腔内压力等参数影响,以该指标反应心脏容量负荷更为准确真实。本研究以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以EVLWI和ITBVI为指标指导液体管理的临床应用与以CVP作为液体管理指标指导液体管理的临床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6 h的EGDT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3 d时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和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在3 d和1 d时比较,无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肌酐增加显著(P

综上所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评价和指导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明,冯永文,曾晶晶,等.肺开放对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22):2924-2926.

[2]陈齐红,郑瑞强,林华,等.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3):142-145.

[3]雷涌,江利黎,陈萍.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41-43.

[4]白春学,董春玲,蒋进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现状和改进[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5(6):455-459.

[5]韦妍飞,曹莉.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5,21(7):1223-1225.

[6]蒋丰智,覃铁和.高龄脓毒性休克患者PICCO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0):940-943.

[7]孙晓义,王心杰,张芝晶.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9):781-785.

[8]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4):365-367.

[9] Force A D T,Ranieri V M,Rubenfeld G D,et al.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the Berlin Definition[J].JAMA,2012,307(23):2526-2533.

[10]郭俊,王夜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胃黏膜pH值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9):80-83.

[11]李宙,覃铁和,王首红,等.PiCCO在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73-2775.

[12]王建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不同营养支持方式临床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799-801.

[13]胡世华,蒋文新,杨艳霞,等.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2014,35(18):2881-2884.

[14]黄志刚,顾东明,王勇,等.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体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4):720-722,726.

[15]勇,贾文钗,王征,等.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在严重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意义[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4):344-348.

[16]张靓靓,王永杰,宋海涛,等.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34):6305-6307..

[17]林燕金,陈甘海,李金庭,等.PICCO技术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52-54.

[18]王智钧,韩全国,刘永宏,等.ITBVI、EVLWI在老年重部外伤手术中液体复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9):33-35.

[19]叶宁,骆雪萍,钟荣,等.严重脓毒症患者循环功能指标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的相关性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