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后勤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学校后勤管理的定义
学校后勤就是指直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工作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物资条件和提供服务的工作部门。学校后勤的范围很广,内容很丰富。它包括学校的基建、维修、房产、膳食、生活能源供应、宿舍、设备、物资采购供应、财务、绿化美化、运输、爱国卫生、生活服务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等等。学校后勤是以膳食(伙食)为中心,以优质服务、服务育人为宗旨。学校后勤中难度最大的是膳食和房产分配与管理两方面的工作,“一人难满百人意”。学校后勤困难多,涉及面广、要求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食堂办好了、住房管好了,就把学校后勤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解决了,学校就基本稳定了。
二、学校后勤的地位及作用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要搞好,关键在于教务处和后勤处,学校后勤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后勤工作,是学校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保障。学校的工作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但是,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要求互相配合,互相衔接,协调一致,才能取得预定的良好效果。后勤管理者是学校的“先行官”。只有后勤部门提供了必要的良好的物质、设备、设施、用品等条件之后,教学和科研才能顺利进行,达到良好效果。良好的后勤服务,对教学科研直接起着促进作用。
2.良好的后勤工作,向教学科研人员,向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习中去。在此,后勤工作就为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直接起着保证作用,对稳定科研队伍,对学校内部的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良好的后勤工作,可以使学校的人、财、物得到合理地有效地使用,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周转率和使用率,不断降低人才的培养成本,提高国家教育投资的效益。国家每年的教育投资很大,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学校的人、财、物如何能得到合理使用,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向管理要资金、要设备、要效益是我们学校工作的迫切任务。
三、提高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策略
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要树立一心为学校,一心为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优秀品德。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管好人,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发动后勤部门职工讨论,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一旦定论,便是大家必须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法规”,谁也不得例外。对制度的执行不能有任何伸缩和灵活性。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认真抓细抓好。一定要做到行为有准则,办事有章法,处理按规定,处处事事有章可循。
2.实行岗位责任制。这是现时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管理手段。对于后勤管理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学校的领导应该把各科室和办公室的职责范围明确,并以文字公布于众,后勤领导应该把后勤各岗位职责明确,并以文字公布于众,使各科室和办公室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应该干什么。对于后勤部门人员的使用,不少学校是实行以正式职工为骨干,以临时工、合同工为主体的作法,我认为这是可取的。安排临时工时,要把工作任务要求讲清楚,其酬劳也要交底,两厢情愿,合情合理,使用时间在一个星期以上者,最好有文字依据。使用合同工时,一定要签订好合同,认真履行合同。合同中要写明工作期限,工作待遇,劳保条件,工作内容,要求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疗、保险、安全、在人员安排使用上,不论是临时工、合同工、还是正式职工的安排使用或聘用,一定要经过周样考虑和研究,力争合理合法,人尽其才,不要留下任何后遗症。对于工作成效卓著,有贡献者,不论是正式工、合同工还是临时工,都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首先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表示感谢,承蒙大家对我的信任,我才能够在这一次学校后勤科科长竞聘中成功。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以往工作的一种肯定,我倍感光荣和荣耀。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自己会做的更加的好,我坚信在不断的成长中,我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后勤科科长的职位,我会以我最大的工作热情来工作,绝对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为了加大保卫工作力度开展了警发共建活劝,通过和公安机关的联系,收到了实质性的成果,还校园一清洁,同时为了保证师生合法权益。总之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财产得到保障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做到以下:
一、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总务后勤工作管理社会化。学校后勤工作它具有政治觉悟,充分认识总务,后勤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从事总务,后勤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把热情地为师生服务的思路。其次,要不断地对总务,后勤职工进行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积极介导爱岗敬业,文明守纪的新风尚,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营造一种人人学文化,个个学技术的环境,从而提高其文化层次和技层水平。
二、把提高总务后勤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总务后勤管理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总务后勤职工队伍事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制下服务规范或操作规程。使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强化、检查考核制度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总务也应设立相应的人员采取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监督工作。
三、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结合我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处、班、组的工作职责范围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并结合不同的工作岗位社会福利事业和性质,这主要表现为学校后勤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
四、改革效益工资制度,实行有效机制。为了充分调动总务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问题要结合运用经济手段强化管理。要把个人完成任务的质量,数量,效率作为科室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奖惩分明。
一、我于92年调入蒙师任小车司机,95年兼任保卫副科长,在保卫科这段工作中,虽说身兼两职有时工作紧张起来夜以继日,非常欣,由于有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我想做为科室领导、不但要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根据科室的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做好与科室相连带相关工作、开拓、延伸以便工作带着科室领导创造性的向前发展。
在任副科长期间,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科室人员素质和责任心放在首位,有时是就事论事,有时防患于未然等方面进行学习有时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收到了明显效果。
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方面的岗位责任制,工作中明确要、严格检查,不放过可能出现的批漏、免除了一些事故的发生。在增强防火意识上下了相当大的功起作用。收效明显、并在科室网页上对安全消防工作做了大量宣传。
为了加大保卫工作力度开展了警发共建活劝,通过和公安机关的联系,收到了实质性的成果,还校园一清洁,同时为了保证师生合法权益,我们建立了申诉制度,成立了申拆办公室并受到了上级有关部们检查后好评和表彰。总之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财产得到保障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二、后勤管理社会意识
第一把提高总务后勤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总务后勤管理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总务后勤职工队伍事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制下服务规范或操作规程。使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强化、检查考核制度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总务也应设立相应的人员采取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监督工作。
第二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结合我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处、班、组的工作职责范围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并结合不同的工作岗位社会福利事业和性质,这主要表现为学校后勤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
第三改革效益工资制度,实行有效机制。为了充分调动总务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问题要结合运用经济手段强化管理。要把个人完成任务的质量,数量,效率作为科室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奖惩分明。
一、坚持育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
打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是后勤管理队伍的首要工作。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为此,我校先从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宗旨。如通过定期召开后勤会、组织开展学习、进行个别谈心交流等形式,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后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后勤人员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家庭困难和生活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进而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在岗位聘任中,我校实行优化组合,在规定岗位、编制、职责的情况下,后勤人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对照岗位职责要求申报工作岗位,通过群众考评、领导考核,合格者聘任上岗,任期三年,不合格者试聘或待聘,安置临时工作。实践证明,聘任制打破了“大锅饭”,端走了“铁饭碗”,给后勤工作带来了活力,使后勤工作人人有压力,工作有合力。
二、树立服务意识,全面育人
后勤管理工作就是要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应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做到计划的超前性、滞后性和周期性。我校秉承“全面育人、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后勤工作中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如开学前购置各种办公物品,取暖前的水暖维修,教学设施备品的维护,大型设备的购置,校舍的建设维护等,我校的后勤人员都做得非常到位。学校后勤人员要为师生学习、生活服好务,首先就得保证教学经费的支出。如我校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教师的培训和业务提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派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去外省和省内名校观摩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健全管理工作制度,用制度管理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制度是管理教职工和学生的前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管理办法。为此,在制度建设上,我们从人、财、物、事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财务方面,制定了《总务主任岗位职责》、《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报帐员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备品管理制度》、《公物损坏赔偿制度》等,建立易耗品登记制度,保证了学校物品安全。在管理方面,制定了《校园管理规定》、《基建管理制度》、《绿化管理规定》、《食堂管理规定》、《宿舍管理规定》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后勤工作的规范化,使后勤人员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管理有章法,从而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效率。
四、传承美德,厉行节约
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校本着勤俭办学、开源节流的方针,建立节约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在工作中,开展了提高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分钱活动,养成了全校师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传承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
五、安全管理工作深入人心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等学校食堂采用了新的管理,经营机制。总的来看,就餐价格还算基本稳定,饭菜质量与食品安全已产生差异,花色品种有所变化,服务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推进学校食堂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思想认识与投入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经营食堂的单位或个人的经营思想有着偏差。致使诱发事端,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为保证食堂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稳定,现就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推进社会化改革的思路浅谈几点见解。
一、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工作
改进学校食堂管理和运营机制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学校的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要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堂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始终是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的责任。虽然改革了学校食堂的运营机制,但学校作为甲方,既承担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改变,因此,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菜品质量安全卫生和餐厅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认真把好经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相关合同关,严禁腐败行为,对违约违法经营、诱发事端的食堂经营单位和个人,学校及时与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转变相关人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加强内部管理,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改革始终要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因地制宜、积极稳定推进学校食堂改革方案,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改进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注意纠正“随意涨价”的错误认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更主要的是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利益,又要讲究职业道德。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是有明显的公益性。更要兼顾广大师生利益,决不允许不顾学生兼受能力,以涨价、质量差,在采购原材料时发生差别。来推动经营,来衡量食堂工作的标志,保质保量,价格适当,是搞好食堂改革的关键。学校食堂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关心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学校及后勤部门要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产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合法经营。按卫生程序操作,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食堂经营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各食堂检查、评估。对食堂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承包单位或个人的责任。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建立健全学生食堂食物中毒和疫、病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
关键词: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处于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最前端,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生命线”,发挥着服务教学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的重要功能。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不仅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校园和谐氛围的营造,也与优化办学环境、规避校园风险、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招生就业、节约办学成本、提升办学效益等方面息息相关。实践表明,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财物管理的有效性、长远发展的持续性、节能节支的实效性和师生利益的保障性。因此,推动技工院校快速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有全方位、高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做支撑。
一、当前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技工院校住宿生较多,服务内容增加、管理需求加大。“衣食住行睡、桌椅板凳柜”都需要学校及时足额供给,致使后勤保障工作点多面广、繁琐复杂、任务艰巨、难度大增,“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后勤人员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技工院校的发展,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资金投入增多,资金使用的时限性增强,投资效益评估审计更趋严格,致使学校财务管理、后勤管理、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专业性、政策性、实效性极强的工作大量增加。随着技工院校后勤管理范围的扩大和风险点的集中,服务和供给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技工院校“小后勤、大社会”的工作现实,致使后勤保障的支撑作用凸显,急需技工院校优化后勤人员配置,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后勤服务管理,提升后勤管理质效。纵观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现状,笔者发现,一些学校在管理制度、运作规范、人员配置、运行模式、精细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管理模式粗放
部分学校后勤工作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岗位职责不清、人员缺编严重,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现象表现突出。后勤管理模式过于粗放,管理细节存在明显漏洞,管理过程缺乏严格监督,管理效果评价、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缺失,导致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因循守旧、应付了事、不敢创新、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凭感情工作的现象。
2.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服务方式被动
一些学校后勤部门季节性、临时性、辅用工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整体沟通协调能力弱,队伍的专业化、技能化水平低。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缺乏适应性,办事效率不高,实效性不强,服务跟进不及时,保障措施不到位,工作常常陷于被动,从而导致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缺乏有效保障。
3.节约措施缺乏长远性,运行成本过高
一些工作人员习惯于开支大手大脚,节约意识不强,节能措施还欠精细周密。存在不同程度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日常管理不严密,固定资产、大件物资出入库流程不明确、登记不及时、记录不完整。后勤管理制度缺乏刚性,水电暖气、笔墨纸砚和实习实训耗材、零星维修材料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等诸多问题,致使学校后勤管理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4.风险防控缺乏有效性,应对措施不强
一些学校在实施基础工程建设、财务资金支付、资产账务处理、报废资产处置、设施养护维修管理等方面,风险管控意识普遍薄弱,导致后勤管理风险分析不及时,防控手段不完善,预警措施不到位,风险防控能力整体偏弱。尤其是作为学校发展财力支撑的财务管理中无预算、超预算列支费用,专项资金滞留和资金使用的时效性不强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应当具有的特色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坚持“理念先导”的原则,全面增强“后勤无小事、事事是服务,做人有境界、服务无止境”的精品意识,培育和养成后勤人员的工匠精神、匠心品质,教育和引领他们自觉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质量观念,并有效运用到具体的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之中。
1.要在全校工作中自觉树立“排头兵”的理念
后勤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有旗必扛、有先必争的工作精神,形成站位高远、胸怀全局、超前谋划、未雨绸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办事风格,主动服务于教育教学,精准服务于广大师生,使后勤保障工作队伍在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力、能力上达标、步调上合拍。
2.要在管理水平上自觉树立“升级版”的理念
后勤管理人员要本着“问题导向、持续改进、助力发展、进位升级”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后勤保障制度和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行动力。切实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地生根、使工作规范开花结果,努力在提高后勤服务标准上搞创新、在创新工作保障机制上出亮点。
3.要在服务大局上自觉树立“助推器”的理念
后勤工作人员要自觉树立工匠精神,时刻保持履职尽责、务实进取、精细精确的工作状态,养成快速反应、雷厉风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服务广大师生时坚持“换位”思考,在提供保障时增强“补位”意识,对本职工作做到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把关、高效率完成。
4.要在服务效果上自觉树立“好管家”的理念
后勤管理人员要自觉养成勤俭持家、节俭办事的工作习惯,大力改革“粗放型、放任型”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机制,科学管理校内资产,发挥办学资源最大效益。做到各项保障工作周密安排,节能节支修旧利废,一点一滴杜绝浪费。
三、加强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1.健全制度体系,创新监督考核机制
后勤管理和保障工作具有极强的“服务性”、严格的“时限性”和极高的“精准性”等特性,决定了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必须依托制度保障。因此,后勤部门要结合服务特点和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制度体系,确保后勤服务有章可循。(1)要坚持聚财理财、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强大的财力保障和科学严谨的理财技能是办好技工教育的基础。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规范,按照学校重点建设项目要求,严格执行《预算法》和《预算管理办法》,提高财务人员政策水平,严守法律和制度红线,按照国家财经法规要求,健全资金运营安全与成本核算管理规范,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增强化解风险能力,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依法依规、科学规范运行。(2)要本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原则,加强饮食服务管理。将爱校如家的优秀品德与打造平安校园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健全校园卫生管理规范、饮食饮水管理规范、校园超市管理规范,构建学校食堂、超市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对米面油肉蛋奶等主食辅料的进出库管理,坚持食品安全卫生日查制、台账制,定期邀请食药监部门进行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和盲区。对于过期食品要及时处置,从根本上杜绝食物中毒、设施设备故障等危及师生安全、影响校园秩序的事故发生。(3)要本着“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原则,加强日常服务保障管理。围绕创建节约型校园,努力培养后勤服务人员的经济价值观,凡涉及校内物资采购、水电气暖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使用学校人力物力等,都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论证,并严格履行各项资产的评估、审批手续。根据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价值性、社会性、效益性的原则,做到货比三家、物美价廉、性价相宜、实用有效,使办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建立运行顺畅、厉行节约、服务高效、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凡涉及物资供应、添置日常资产、公务活动费用报销等动用学校财务资金的行为,都要建立监督制度,尤其是要全面建立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政府采购招标AB角监督规范。明确监督人员、监督方式和监督流程,必要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构全程参与监督,堵塞监管漏洞、杜绝监管盲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过程监控,切实使各项制度在强化后勤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厉行节能增效等方面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2.明确工作职责,发挥服务保障职能
技工院校后勤工作具有服务性、实效性、及时性、协调性和繁琐性等显著特征。因此,实施科学化分工、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搞好精细化操作,对于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各项工作环节。(1)要优化专业人员配备。按照学校后勤服务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要求,合理配备财务会计人员、饮食卫生管理人员、项目建设人员以及水暖、电气、木器、机修等专业技术人员,并形成技能结构合理、梯次结构均衡的后勤队伍。同时,要以提升思想境界、强化作风建设、提振精神状态、狠抓工作落实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后勤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技能和干事创业能力为核心,科学设置后勤岗位、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建立绩效目标考核、完善质量标准规范、理顺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后勤服务保障的管理绩效。(2)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后勤人员要主动适应物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对引入校内的经营项目,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及时收缴管理费用,另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经营环境、经营场所、水电供应、设施设备。通过沟通协调、提供必要服务,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推进后勤保障工作走向高端化。对于收缴的各项管理费用,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真实地核算收支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杜绝虚列支出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3)要加强各类资产管理。要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实施科学管理入手,坚持源头管理、抓早抓小,建立资产管理采购、登记、入账、使用、保管、报废的长效机制,加强各类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要建立健全领用保管制度、维修养护制度、清查盘点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定期报废制度、资产核销制度、残值入账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提高学校各类资产的使用效能。
3.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后勤人员培训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是迅速提高后勤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后勤人员只有在培训过程中真学真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会真用,也才会有效契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这一职工学习培训的目标要求。(1)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提质、以赛提效。要鼓励后勤人员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努力使他们成为精通本职岗位知识技能、熟悉相关岗位操作技能、了解其他岗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有效应对后勤工作复杂性的需求。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校内培训为主的原则,校内培训既可以保证后勤人员与本职岗位不脱离、与工作任务不脱钩,又能保证在培训中能够直面真实的服务场景和服务对象,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培训氛围。(2)要紧密结合后勤保障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培训专题。开展后勤人员培训,既要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工作技能技巧,又要重点培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节约意识、风险防范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根据当前技工院校开放性办学模式和后勤服务逐步社会化等特点,还要增加工商税务、食品监督、安全监察、财经纪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引导后勤人员形成遵纪守法、崇德尚能,遇事找法、办事用法的工作作风。(3)要坚持转变学习理念、注重培训实效的原则。教育和引导广大后勤人员自觉实现培训上的“四个转变”,即:由学习了什么向学会了什么转变,由学会了什么向会用什么转变,由拥有知识向拥有能力转变,由注重学习理论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加强节约意识的引导,有机融入节约能力和节约手段等培训内容。通过邀请本校后勤节能标兵谈心得体会、说经验做法,切实树立“节流就是开源、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有效降低后勤运行成本。
4.实施高效管理,打造后勤保障铁军
技工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等其他各项工作相比,属于事务杂、花钱多、责任重、风险大的岗位。为此,作为后勤管理者要发扬“工匠精神”,以严谨细致、精雕细琢、专心专注的追求和情怀,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1)要在思想上自觉树立新时期“后勤人”精神。技工院校后勤工作承担着为广大师生提供精准精细服务的重要职责,后勤保障部门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努力激发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思想上要自觉把握技工教育后勤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在技能上查遗补缺,在知识上丰富内涵,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在工作上要主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创新性和创造性,做到思维缜密、反应敏捷、分析问题透彻、解决问题迅速,促使本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2)要教育后勤保障人员成为创建节约型校园的主力军。后勤部门领导要以创建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带头弘扬“节约光荣、勤俭办事”的建校爱校理念,健全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以严明的工作纪律、精湛的业务技能、严格的工作流程,努力营造优质服务新风尚。切实做到带着感情去服务、充满激情做工作、以担当精神搞保障,依靠精准到位的服务让师生信任,依托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让师生理解,凭借高超过硬的技能技巧让师生信服,以真诚朴素的智慧涵养让师生满意。(3)要构建后勤工作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后勤工作属于高风险岗位,既要带好队伍、抓好业务、搞好服务、高效管理、有效供给、保障有力,又要在工作过程中有所敬、有所畏、有所止。为此,要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后勤人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之魂、打牢技能之基、夯实廉政防线,确保整个后勤服务队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把得住底线、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以“两学一做”为统领,以“三严三实”为标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稳步实施,对技工院校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针对服务保障的特点和规律,牢固树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效能,强化保障力度、打造后勤品牌,进而构建管理更加规范、功能更加健全、质量持续提升、运作更加科学的后勤管理服务平台,仍需广大技工院校后勤工作者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后勤管理 服务意识 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作为一项保障高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顺利进行,并确保高校师生基本生活所需的基础性、保证性工作存在的。如果没有科学的后勤管理,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没有一套严密的运作程序,要想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教育离不开物质,更离不开服务。
一、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后勤服务与学校期望之间存在差距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展,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超过了2000万人,中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校学生规模就占到了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院校数量达到了1168所(高职高专)。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后勤员工认识上的不充分和基础工作的薄弱,使后勤服务与学校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如,在工作中对全面质量管理所提出的程序化要求认识不到位,觉得后勤服务工作能把事情做好就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盲目行事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二)后勤服务与师生期望之间存在差距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关键力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其生命力在于优秀的教师队伍。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升格的,在办学中最缺少的是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如何使在示范院校工作的教师得到示范校建设中一流的服务,对后勤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同时,示范建设中所要求的各建设院校必须保证足够数额的外省学生入学的要求,使学校后勤对学生的服务范围更广,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学生其服务需要是不同的,后勤服务如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对后勤工作是一种新的挑战。同时,服务工作的过程监控与持续改进能力不强,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不高,整体服务工作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提高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质量
(一)服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学校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必须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师生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添置必备的生活设施等。这些是总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抓好各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在春、冬季节,主要抓防冻保温工作,提前做好供暖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还要做好对师生的防冻教育工作。夏、秋季节,提前做好防暑降温、防汛、防食物中毒的教育工作和防控措施;特别在春夏之交,对空调、风扇等降温设施、排水设施等,进行检查、维修、调整。每个学期开学前,对常规的教育教学设施、教学仪器、生活设施、办公用品、进行补给、维修、调整;开学后,深入各办公室、教室、调查征求师生的意见,对影响教育教学的设施,及时整改,保障教学工作。
(二)规范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职能
在制定后勤管理制度时,依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后勤人员努力做到: “师生困我帮,师生求我办,师生需我做”,规范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强化后勤人员的管理职能,包括对人和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有:财务管理、财产管理、生活管理、校舍管理、校园环境管理。对人的管理: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三靠率先垂范。其次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职能,服务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包括师生餐饮、学生宿舍管理、校园保洁保绿、校园保安、物业维修、接待会务、交通服务、医疗服务、教材供应、设备物资采购、图书资料文印、信报收发、水电管理等等,服务门类众多,所属行业范围广,而且各种服务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小、跨度大。
三、强化财务管理,确保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健康发展
(一)切实加强资产管理工作,防止后勤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
后勤的资产是在过去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拨款购置形成,或利用学校提供条件取得,均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为做好产权制度的明晰,将后勤资产从高校中划分出来后,校财务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对后勤资产进行清理、评估和界定。首先,要对后勤改革前的设备资产进行认真全面的清查核对,核实后勤经济实体各项设备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作好财产登记,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后后勤经济实体占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进行产权界定、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合同。其次,对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学校的房产和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可将此作为学校对后勤实体的投入,按双方合同以租赁关系给后勤实体使用。
(二)积极指导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从过去对后勤财务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对其进行宏观上的业务指导。现阶段,学校财务部门应履行学校支持后勤经济实体的责任,指导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做好基础工作:首先,学校财务部门应积极主动的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科学、规范。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应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报表,并对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在具体业务上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认真实行成本植算,提高后勤实体的经济效益
高校后勤是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所谓成本是不真实的,他所占用的大量资产是无偿使用,不付使用费,也不计提折旧,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改革之后,还有相当多的行管人员甚至固定临时工的工资和待遇仍由学校拨付。因比,校财务部门首先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后勤改革之后的后勤实体,应实行企业化管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实行全面成本核算。在收入方面,财务部门要帮助后勤实体积极组织收入,转变经营服务观念,转换经营服务机制,努力增加收入,并把住收入源头,防止收入流失。
(四)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
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时期,后勤财务仍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这个时期学校应继续执行财务监督职能,校级财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正建议,督促后勤实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向完全企业化管理过渡。学校的审计部门在这一时期也应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审计监督,对其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使用学校财政补助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是对后勤实体财务的一种监督体制,不是对其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的干预,其目的是了解发现后勤经营活动中存在问题,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现行高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支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林莉 浅谈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营销学苑》 2010年8期
2.许闻君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导报》 2012年12期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扩大与提高,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高校后勤经营服务过程中在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成本管理机制的若干措施。
一、公寓强化管理的新探索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随着我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公寓管理为重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学校扩招后得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抓教学、抓科研,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加快实现向重点大学迈进的步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强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种冲击伴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1、开放的社会与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们受各种思潮影响程度大,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社会各路商家都把校园视为有利可图的市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势,在学校四周建起了稠密的娱乐场所、商业网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2、学生生员复杂也加大了工作难度。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型的强化教育导致了对德育教育和政治要求相对放松,使得他们当中相当一部份人素质不高。另外,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相对低素质的人群在急剧扩大。学校抓思想、保稳定的压力也越加沉重。
3、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淡化了学生对学校的依附。近几年各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改革全面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收费上学等等与后勤社会化交织在一起,大学生与社会结合得更加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不可低估。学生平等的、独立的意识增强了,传统的学生依赖学校的心理在淡化,出现了在心理和感情上分离或游离于学校的倾向。
4、改革后的公寓工作人员思想还没到位,因管理和服务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公寓管理人员,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原本与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因把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制造出种种对立情绪。
后勤社会化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难题,这一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对此,许多高校针对新情况、新挑战,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高校的后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真心关爱学生。如今,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如果因为我们的责任或者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学生们的成长,不仅对不起他们家长,也对不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后勤服务工作也要转变观念,继续深化改革,针对目前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学生公寓区建设成为学校省心、学生称心、家长放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文明生活小区,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
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增强后勤服务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依据客观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及奖惩措施,促使后勤服务成本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三)发挥经济责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
经济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准则,也是规范服务成本管理的依据,更是考核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依据。因此后勤各实体都应根据本单位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及细则,并按全面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实施成本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和充实。如:学生公寓的服务成本,在确定服务成本范围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经济责任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成本管理是体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而完善经济责任制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进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资产;财务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长时间以来,在传统计划导向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具有封闭性、单一性、成规化的特点。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研、后勤保障占有的总资产量一般均在80%以上,这三类的事业费用都由国家财政预算单位统筹统拨,学校财务部门期初按计划领拨经费,在期末核销经费支出数目。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性,只计投入不计产出的理财方式,弱化了后勤财务管理能力,固定资产投入量大,但实际管理松散,会计人员的工作局限在账簿和凭单的常规工作之中,会计工作方式具有程式化和单一性特点。1998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第一次将“教育成本”和“经营结余”的理念贯入高校会计管理制度中。随后,在市场经济变革力量的策动下,高校后勤改革持续推进,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单纯行政管理向部分经营实体转变的模式应运而生。传统仅“记账式”和“报账式”的简单核算模式已不适应改革推动下的管理要求,这就使得资产管理和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会计工作不能局限在账簿凭单中,应把核算管理当作立足重心,而非简单意义上的“记账报账”工作。资产和财务管理也应从传统计划的影迹中走出来,摆脱过去陈旧核算模式的局限,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制,充实新知,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的政策方法途径,以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管理要求。
二、社会化初始期,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首先,清产核算,明细产权。集团(中心)从学校成建制度中分离出来,实行准企业化管理,要对集团(中心)所使用、占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查核实,明晰产权。在初始阶段,集团(中心)拥有对学校资产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学校以零价格使用或优惠价租赁,集团(中心)作为承租方,负有过渡期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不流失的义务,有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责任,适时或可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固定资产年限折旧。同时,做好资产核算工作,为后勤服务融入社会第三产业,或进行股份制改制做好基础工作。其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初创阶段,学校可能仍要投入一定数量的事业费和固定资产等,作为集团(中心)运作的保障。由于学校投入的资产比重和事业费数量的差异,集团(中心)内部的实体经济性质和经济类型就有所不同,大概分为:管理服务类、有偿服务类、经营服务类。不同属性和类别的实体,在财务管理和操作中区别很大,这对会计人员从业的政策解读与执行,具体工作要求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例如:对管理服务类,学校拨付的日常事业费,应履行目标责任化管理,考量项目完成和工作绩效情况。另一方面还需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推行合理可行的收费标准,使学校逐年递减固定资产总量投入和相关事业费投入,逐步向有偿服务、经营服务的方向靠拢,完成后勤社会化过程。对于有偿服务类,核算方式归为不完全成本核算,间接费用未列入成本,由于成本核算不严谨,收费价格也不能完全与市场同步。结余分配还需兼顾学校、集团(中心)、个人三方利益。对经营服务类,则完全按照企业化管理,同类、同质、同口径的服务要低于市场价格,这也是充分考虑到服务群体和服务环境的特殊性。企业的经营利润分配,应留有一定比例的资源占用使用费和税利指标,同时也要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再次,由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尚处初级阶段,一方面后勤服务集团(中心)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法规,包括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办法都未成熟和齐备,这就需要资产和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把在社会化改革中遇到核算主体的新问题参照有关规定、在掌握政策文件的刚性制度条件下有灵活界限处理的能力。要做到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鼓励后勤创新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积极稳步推进社会化改革有力。最后,建章立制,有法可依。建立健全集团(中心)内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办法。后勤服务实体,要按照各类不同的服务项目,严格核定服务成本,充分考虑教工和学生消费的承受能力,合理地制定结算标准,保证同类别、同口径服务项目收费低于社会行业标准,服务质量却需高于同类同行标准的原则。办法制度的建立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原则,在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细化。坚持高校发展向科学化、深入化、精细化发展的方向。
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00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多数高校都在原有办学规模上进行了改进和扩张,部分高校还实施了“圈地运动”,2010年,高校扩建的规模基本定型。高校在基本建设和后勤服务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亲历这一过程的作者,也发现了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相关对策。首先,性质不清,管理不明造成资源浪费。一些学校缺少校园建设的规划,在扩建中尤其对后勤服务社会化趋势的认识和要求上不清晰、不明确。高校后勤占用的资产初期大多由国家投资,社会化开展后归后勤集团(中心)使用,成立初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后勤集团(中心)又缺乏严格交接或剥离的程序依据,造成这部分固定资产没有清晰的属权管理。高校后勤占有的固定资产类别多、数量多、用途广,但又缺乏学校相关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督管理,而财务部门一般也只负责采用账簿报表的方式记账报账,一些学校的部分后勤账务还处在游离状态,没有归入学校账务,难以清查。经过10多年的后勤社会化之路,基本思路上是在保障性和经营性方向上拓展和发展,如果不对资产进行分类,就使大批的固定资产难以折旧,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或闲置。针对这一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执行2019年1月《政府会计制度》,将资产按实际用途方向进行分类,将游离与学校财务账务以外的游资核实入账,该计提折旧的部分按新的会计制度准则进行折旧。其次,不够标准的会计核算和缺乏成本效益概念。学校在基础建设项目上,投入最多的就是固定资产,根据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学校当年的事业收入是作为支付购置固定资产发生费用的主要渠道,并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科目。由此而直接造成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困难,一些高校甚至也常年不对这部分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进而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也便不会反应在成本核算中,这就使得成本核算结果严重失实,事实上也是违背会计费用核算的配比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严重不符。针对这一问题,在基建项目转固定资产的流程中,做到分类接收,例如将房屋类资产和设备类资产严格区分,从固定资产管理源头精细化,然后对应财务相关科目和类别按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折旧计提,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四、加强校际间后勤资产、财务管理的探讨与交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前无古人的社会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照搬,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前行。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前所未有,涉及新领域、新要求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具体实际操作中的现实问题,在政策法规的尺度把握和问题合理解决的途径,亟待同行间的探讨和交流。高校校际间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专题会、沟通交流会、学习参观等横向联系和交流也由来已久,对推进相关部门的工作,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呼吁上级主管部门适时安排时间、场地,必要时聘请经济、资产、财务方面的专家,组织不同形式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咨询、探讨与交流活动。针对不同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同进程,遇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政策和理论方面的探索与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际需要,适应不同地区高校不同地情、不同高校不同校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后勤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核算方式的新路,继续努力为学校的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