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

第1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生活化; 策略

G623.6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要求学校教育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系统的科学教育不感兴趣。有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实施科学教育生活化对此提供了新的答案。

其实,科学课程给我们教师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很大,其教材的开放程度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把握科学课程应用科学教材时,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生活元素,更重要的是要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当地相关教育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增减或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笔者结合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学习的。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他们对于许多问题和现象(如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自身的认识、社会上的现象等)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或体验,形成了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这些认识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忽略或不重视他们的已知,那我们的教学就会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为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已知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如教学“我们自己”这一单元内容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及感官都有一定的认识,如何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一只手绑起来写字、把眼睛遮起来走路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体验。

二、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且科学知识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里的数字化电视机,能上网的计算机,多功能的手机,现代化的小汽车等。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这些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把有些生活的科学搬到课堂里来研究,或者把课堂里很难研究的课题拿到生活中去探究,这样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一定能促进学生对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植物”单元教学时,我们把学习的课堂搬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观察一棵大树,说说你想观察些什么?你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把树的样子画下来,把树皮用纸拓印下来,用自己的办法测量一下树有多高?叶有多大?做一做植物叶的标本等等。学生乐于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在实在的生活体验中去感受,效果很好。

三、联系未来生活追求

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财富,也会带来灾难。比如人们盲目追求高科技带来的经济发展,由此造成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破坏、能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作为科学课程必须关注我们的未来,通过科学知识的数学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并付之于自觉行动。譬如现在的小学生对航空航天、克隆技术等问题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科技小知识等内容,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卡片资料、出好科学园地、用好学校网站等途径,拓展小学生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四、加强课内与课外互动

新课改提倡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这些能力。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主动探究。主动探究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灵魂”,是科学教学的“立足点”。教师要从三个维度来加强主动探究;一是提供探究活动的材料;二是与学生一起商量探究活动的方案(包括课内与课外)并组织实施;三是展示探究活动的成果并予以鼓励性评价,如调查报告、家庭实验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资料收集总结等。我们学校还通过少先队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走进科学"的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是加强合作探究。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小学生必须从小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合作:第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第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如果外调查等研究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完成;第三是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参观学校周围的几个社区,向社区宣传环保等科学知识等。

三是加强课外探究。探究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世界,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认识和对身边世界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外探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进行课外探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外的观察实验,教师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课外的观察实验,如种养一棵小树、养蚕、观察蜗牛蚂蚁等小动物,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回家的观察实验;第二是课外的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方面的书籍或通过校园网上等资料的查询,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并进行交流,如各种各样的船、造纸术的发明等。第三是课外的专题研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开设研究报告会,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家共享,如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对蜗牛的观察记录等。

总之,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用心探索,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伟.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1):107, 180.

[2]李志波.“生活化教W”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 成才之路, 2014, (18):14-14, 15.

[3]闫景坡.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6, (4):50.

第2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探究 实验设计能力 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在逐步快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清晰地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能够让他们都考上名牌大学,而是要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发展,同时也需要为我国的各领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国家政策方面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学科学教育也提上了日程。科学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我就从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中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科学教育中探究能力培养的反思提出建议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和想法。

1 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形式。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中都要重视实施科学教育,并且使自然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育相互渗透与结合,这是培养当代高层次科学人才的要求。①另外,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五章“课程中的游戏和工作”中提到,学校应该开展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活动。我个人认为活动课程就是科学教育的雏形,杜威强调要在做中学,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探寻科学的奥秘。因此科学教育的培养对于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多方面的问题, 绝对不能将其简单化和程式化,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而且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错误理解。②注重科学探究,并不是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会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对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2 中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科学教育的课时少,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全面的有层次的科学教育目标体系,科学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方面,而忽视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笔者一个月的留美经历发现,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商店儿童玩具的区域摆放的并不是一个个组装好的汽车、房子、人物,而是各种色彩鲜艳的零件,在零件的旁边有具体的指导组装图,美国的小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在这些零件周围驻足,按照图上的指导拼装完成,然后家长再给他买回家去。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小就开始,而且在生活中随时发生,随时操作。与之相比,中国的家长则往往追求效益、追求省事,买一些经商店工作人员组装好的玩具给子女,甚至有些家长表示,让小孩子到处乱摸这些零件既不卫生,会带来细菌,又有可能在孩子玩耍打闹的时候伤害他们的身体。

另外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还表现在小学与中学的科学教育缺乏衔接,同时还存在过于强调经典知识内容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的潜力,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更令人担忧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讲授和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占统治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严重匮乏。

因此下面就从中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谈谈当前中小学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2.1 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科学教育中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并不乐观。大多数情况都是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上预先设计好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刻板地记录数据,然后拼凑实验报告,以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毫无益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不但不会降低教学难度,而且不会节省教学时间。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依据别人的实验设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似乎不少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不仅完全有必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根本途径。③此外,笔者认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探究的根本,有了科学创造的理念,必须要有设计实验的能力,否则一切都是空想。而且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更为学生合理地发散创造思维提供了可能,也是对学生无谓的假想进行了约束。

从我们个人的学习经历而言,小学阶段的自然课老师会带领大家去实验室做实验,通过讲解全班集体设计实验,然后分小组实际操作,最后得出有关的结论。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学校人多地方小,所以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期间,基本没有去过实验室。实验报告也是老师照本宣科,直接一步一步的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没有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和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与我国科教兴国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学生从小就对实验操作不感兴趣,反而希望老师直接告诉结果,以便在考试中“对答如流”,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思维就在不经意间被考试所泯灭。

2.2 质疑能力的培养

除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外,我国中小学生还比较缺乏质疑能力,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缺乏质疑能力可能与我国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有关。但是在当今这样开放发达的多元社会,我们应该意识到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科学教育的重点。

许多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甚至任课老师根本不在乎学生的合理质疑。对于中学生而言,老师认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备考和解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那么对于其他同样有着科学质疑能力的同学而言,面对老师经常回避提问的状况,且不说质疑能力是否会降低,对于提出质疑能力的信心恐怕也会逐渐丧失。

另外,一些研究者就表示学生的面子思想严重,怕说出来的问题太浅或者说错而遭到同学耻笑、老师责骂;而且过分地迷信书本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没有质疑的意识;没有主动质疑的习惯,学生大都习惯于去思考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于自己主动质疑,这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甚至有些同学不知要提什么问题,很多同学认为提问就是问自己上课没听懂的问题。④中小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有限,通过仅有的知识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有利于他们提高今后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老师,学生的质疑应该给予解答,如果无法解答,至少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他查阅具体相关的资料,支持他的质疑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每天忙于讲课复习,忙于班级建设,忙于晋升职称,忽视了作为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所以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反省,是否正确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态度和指导方法是否得当。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相问答、小组讨论和集体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生疑。而且更关键的是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巧妙地利用实验与思维定势的矛盾,可以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会在矛盾中不断地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然后马上动手验证实验,得出自己质疑的结果。

3 反思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讨论,笔者认为科学教育离不开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大量的实验来填充课堂,理论的指导也是同样重要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孤立地进行,应基于学生所掌握的只是去探究未知的事物,而探究的事物就是教材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效的科学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方式和策略,探究的教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不管问题由学生自己还是由教师提出,只要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学生就能够从探究这一问题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另外,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具体的实验环境、实验设备、实验器材等息息相关。不仅仅是中小学生,每个人面对桌上摆放的实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想要亲自动手实验。在其他的课堂中,老师也谈到目前的学校财政紧缺,又加上不断的扩招,学生无法进行实物的操作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有些大学医学院的解剖课上,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购买尸体进行实际操作,就选择拿兔子代替,后来上课的人数增加,老师索性不用实验材料,直接在幻灯上进行电子的演示和操作。几年下来,不仅仅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就连老师也是多年没有进行过实体解剖。当真正拿来可以操作的实物时,教师甚至都不敢拿起手术刀,摸了半天也找不到一根神经组织。现实情况和实际的设想严重脱离。

综上,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首先应该学校层面重视起来。其次,任课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验设计联系起来,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然后帮助并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注释

① 于万辉.我国科学教育问题新论[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8.

② 郭玉英.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国外的研究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7):96.

③ 蒋建刚.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1(9):60.

④ 施秋霞.科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101.

参考文献

[1] 袁向军.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6(8):83-84.

[2] 张军鹏.理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43-46.

[3] 杨莉.利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生物学教学,2010(8):19.

[4] 李雁冰.论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86-91.

[5] 周仕东,王书伟,郑长龙.美国PADI: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模式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7):36-40.

[6] 刘文利.美国学校科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7(7):58-60.

第3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一、当前我市实验室和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舍紧张,实验室、图书馆(室)等功能用房不足。

一是部分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室)数量不足,多个非相关学科合用一个功能室,造成合用功能室无法正常使用。如实验室与综合实践活动室合用,阅览室与综合实践活动室合用,图书室与阅览室合用等。

二是部分学校未设置专门的实验、图书管理员办公室或准备室等。

2、部分学校新建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馆(室)、阅览室等设计不符合标准要求。

3、部分学校仪器设备设施和图书配备数量不足、质量较差。部分仪器设备设施与图书陈旧简陋、更新率低。有的学校仪器橱柜、图书架、图书阅览桌破旧短缺,致使仪器、图书未及时上架杂乱无序堆放于外,难以正常使用;有的学校未按规定配备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教育器材,科技活动、美术器材配备较差;学校陈旧图书比重过大,复本偏多,质量不高。

4、部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统配的仪器器材和图书未记入固定资产账,或以捐赠形式记账。

二、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和图书阅览条件

1、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省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坚持“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采取“腾、挪、改、建”的办法,努力使中小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做到数量、面积达标,功能齐备;实验耗材、药品供应及时、充足,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新建学校和新改造学校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快探究和特色实验室建设。

2、根据省办学条件标准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配足配齐实验仪器和图书。演示实验仪器必须按照班额配足配齐;分组实验仪器按照最大班额(中学2人一组、小学4人一组)配足配齐。图书按照生均高中50册、初中40册、小学30册,每年新增图书比例高中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2%,初中不少于2.5%,小学不少于3%(即每生一本书,生均二十元左右)配备。严格按照省普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要求配足配齐教学设备,以满足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

三、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使用

1、管理人员齐全到位。一是明确学校责任领导,将实验室管理人员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选配有专业背景或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技能,并具备同类学校的教师学历的实验管理员,逐步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二是为管理员提供固定的办公场所,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科教师轮流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2、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建立仪器设备财产账册,建立仪器设备总账、明细账,做到单据完整、账账相符、帐物相符。健全仪器设备(药品)存放管理制度,以分类科学、方便使用、存放有序为原则,分室、分柜、定位存放。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维修、计量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鼓励学校和教师研发适合学生的教具。

3、规范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验室档案包括各类账册、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课通知单、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仪器设备借用登记、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案、实验室工作总结以及其他有关实验室管理工作记录文件等。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做好实验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登记、分类编号、存档等工作。实验室档案的保管期限分长期、短期和与设备共存三种:学生上课情况、实验报告、成绩记录、实验项目开出情况记录属短期保存资料,一般至少应保存三年;仪器设备的有关资料应与设备共存,即保存至设备报废之日为止;除上述两项资料外,其它资料均应长期保存。

4、规范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落实中小学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做好防盗、防火、防电、防毒、防水、防化学药品危害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实验教学防护和保险措施,避免意外发生,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开展实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进入实验室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和材料,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整齐清洁,注意通风换气,营造洁净、整齐的实验教学环境。

5、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在实验室显著位置公示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开放项目、开放时间、实验操作须知等制度措施。实行专人拓展开放项目,要坚持双休日、节假日照常开放,城镇(农村)中小学实验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49)小时。

6、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所有演示实验,教师必须课前试做,以避免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操作演示实验装置要位于全班学生视野内,可见度大,操作正确规范、形象、直观、明了,示范效果好。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三定位”(定组、定位、定仪器)工作,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前、实验进程中、实验完毕、实验后的操作规则,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仔细观察、如实记录、认真清点,按时上交实验报告。大纲要求的实验要确保开出率100%。定期举办中小学实验教师技能大赛和学生实验技能比赛。

四、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室)管理使用

1、建立健全包括图书借阅制度、图书馆(室)日常管理制度和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责任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确保落实。选配责任心强、业务熟的专(兼)职教师任图书馆(室)、阅览室管理员。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图书管理员每年参加专业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打造专业化图书管理员队伍。

2、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要求设置藏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配齐配足书架、阅览桌椅、报刊架、书柜、卡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计划地配置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有条件的中小学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等,不断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室)标准化建设水平。

3、图书馆(室)要积极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实行开架借阅并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条件的实行全天开放,规模较大的学校可实行分时段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要大力倡导师生读书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把图书馆(室)从静态的藏书场所,建设成为动态的读书乐园。学校可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班级小书架,每学年至少各开展一次以上的读书笔记展、剪报和文摘展、书评、征文、演讲、好书大家读等专题活动,充分发挥现有图书效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4、逐步推进中小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图书电子化管理。充分发挥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先进优势,实施图书报刊的购买、管理、应用的信息化,2013-2014学年度将在全市职级管理中小学引进图书阅览管理软件,提升学校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使用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协调人事、计财、督导、供管等部门,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细化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全市中小学实验室与图书馆(室)的建设与管理使用水平。

第4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各实验室应积极配合各年级科学教学活动,做好各课的实验室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强化科学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开拓我校教学特色,做到开足开齐实验课,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机会,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科学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力争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常规化,充分发挥教学仪器(材)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计划:

1、实验室管理员工作: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验室管理应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按照《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教学仪器,器材配备》要求,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对科学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进行更新、添置、维护、检查,为教学做好准备。

(3)平时教学工作中可搜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各类废旧材料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4)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5)加强安全措施,危险药品妥善保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配齐消防器材。

(6)做好仪器(材)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对仪器(材)出借,赔偿,领用手续,及时做好财产登记注册工作,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7)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8)努力做好“五防”工作(防霉、防蛀、防锈、防尘、防盗)。确保每天放学检查门窗一次;每周对室内地面、窗户水冼一次;每月对器材除尘、清冼一次,并添加防霉剂一次。环境卫生,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专室专用,室内无杂物,无卫生死角,无蜘蛛网,桌面无灰尘,门窗及仪器橱柜玻璃干净。

2、任课教师工作:

(1)任课教师要在学期初制订出学期实验教学计划,交教导处检查,再交实验室存档,任课教师按照课程表到实验室上课。

(2)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要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努力开齐、开好实验,开足组数,使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凡教材要求做的实验不得任意删减,因故确实不能开出,必须向学校分管领导报批。

(3)任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 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实验提前一周交实验教师,并提前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实验做好防范安排。

(4)实验教师应配合工作,按单准备实验用品,并提前一天准备好。在准备过程中,要对仪器作必要的检查、校正,使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5)演示实验操作前,任课教师要备好课,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时做到安全、迅速,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达到预期效果。

(6)上学生实验课时,要组织学生排队入室,保持肃静。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防范,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若是第一次走进实验室,首先由任课教师带领学习《学生实验规则》和《实验室安全守则》,然后再开始分组实验。

(7)学生要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时要积极思考,细心操作,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师要跟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

(8)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擦洗、整理好仪器,打扫好桌面、室内环境卫生,并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实验教师要及时对实验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工作,收回原处保存。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开关和门窗。

2017小学科学实验室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如有不足之处,工作中及时调节与补充,使之日臻完善。

2017小学科学实验室工作计划【3】 坚持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科研工作的专题化,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与讨论,精心组织好公开教学活动,突出专题,保证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积极撰写论文。

3、开展教师自制教具活动,以便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三、具体工作

(一)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1、对照三室布置标准,认真完善三室的各种制度,使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2、按照仪器配备目录标准,进一步整理、摆放各种仪器,尽量做到合理、科学、规范,并使之与帐卡一致。同时要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订购仪器等工作;

3、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上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爱护仪器,节省药品的思想教育,还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笔记和实验报告,使实验顺利完成。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清点仪器,并填写好实验教学的“记录单”,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同时签字。每学期把“通知单”“记录单”整理装订成册保存起来。

5、严格履行借交手续。借领仪器时,并做好记载。按时归还,归还时认真检查仪器是否完损。

6、爱护仪器,妥善保管。严禁把仪器放到教室里落灰落尘,影响其精密度。

7、加强三室卫生及环境的布置。做到经常清扫、擦洗,经常通风换气,保障仪器无霉变现象。做好实验到的防火、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防压、防震、防碰的工作。

8、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实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9、做好年终仪器的清查工作。

(二)科学教学工作

1、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育研究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认真做好学校要求的各项工作:及时更新完善自己的博客,积极上传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来充实学校的网站资源。

4、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育研究组要组织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并充分利用好《科学课》、《科学课程标准》等专业性学科期刊,定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文件和教学业务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且做好记录。每位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积极参加校级的教学评比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工作中,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5、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位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认真写好教案。全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 探究--研讨 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

6、科学特色活动

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1)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2)开展读科普书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达到从课外书籍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目的。以此来组织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3)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科学幻想画的活动。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4)开展“明天小小科学家”的活动。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7)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科技才华,活动的目的不仅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更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

7、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5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为了营造科技创新型建设氛围,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科普示范城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通知“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2015年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为《节约、创新、发展》的要求”,为了把此项活动办成我区的特色和精品项目,经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区教育局、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研究,拟在2014年11月份,举办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庐阳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及相关学校。

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主席:黄|

副主席:姜鸿杰刘芳王翠英

执行主席:殷硕景董召奎谷云岳彩莲

大赛执行:闫如成邹磊

大赛组织协调:王碧波尹亮鲍妮娜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庐阳区青少年科普协会(区电化教育馆408室)。

二、大赛宗旨: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

三、大赛主题:《节约、创新、发展》,科幻画不单设主题。

四、大赛参加范围:庐阳区范围内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在校学生和民办机构辅导的学生。

五、活动内容: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优秀论文评比和科学幻想画比赛等。

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所有中、小学生。

2)参加发明创造比赛的作品应是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评选委员会依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项目。

3)科学论文要求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参加科学讨论会的论文可以是中小学生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评选委员会依据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论文。

4)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5)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6)竞赛类作品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2013年7月1日后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5、评审标准。作品按照自主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要求。具体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6、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六、活动要求: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和实施。要围绕主题,以立足普及、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新实践为原则,广泛开展活动。

七、参赛要求

1、严格规范竞赛工作。坚持“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的“三自原则”,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三性原则”。

2、注重能力培养。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作者人数规定。同一项目(竞赛项目)的作者不得超过两名,否则不予申报,两名作者的项目视为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按10%的比例参评。一个项目的辅导老师不得超过两名。获奖项目只表彰第一辅导员。

4、科幻画作品要求

1)作者要求:5—14周岁的少年儿童。

2)作品要求:

①、参评作品要求符合主题,充分体现科学幻想;

②、参评作品一律在规格为38M×54M纸或其它材料上绘制,不需装裱;

③、作品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画种,作品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画类的美术品、工艺品;

④、参评作品仅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

⑤、参评作品要注意构想的独特性、新颖性。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3)评审标准: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统一要求。

5、科技辅导员竞赛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5)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八、申报材料:

1、科幻画:科幻画原件、申报表一式2份,一张张贴于作品背面,一张用回形针附在作品上。

2014年9月15日前,科幻画申报材料、汇总登记表(同时报送电子版),逾期不接受申报。作品资料请自行留存,作品不退。

2、学生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3、教师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4、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作品1份、附件1份(电子版同时报送)。

九、专家评委:为了提高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水平,本届大赛由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将邀请安徽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肥科研院所专家和市科协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比赛进行评审。

评委会顾问:黄|(庐阳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姜鸿杰(庐阳区区委常委、科协主席)

刘芳(庐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翠英(庐阳区政府副区长)

评委会主席:董召奎(庐阳区科协常务副主席、科技局局长)

殷硕景(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评委会副主席:岳彩莲(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谷云(庐阳区科协委员、科技局副局长)

评审组组长:徐楠桔(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组织成员之一)

郑军(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二室主任兼、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负责人)

评审组评委:韩德民(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

孙怡宁(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合肥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评委)

王刚(合肥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

十、作品评审方式:采取专家评委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十一、作品征集对象:庐阳区区域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

十二、表彰奖励:区级竞赛根据不同项目设置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社会实践奖,另设优秀辅导奖和优秀组织奖。

十三、奖项设置:

1、科技创新特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00名

2、科技创新一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50名

3、科技创新二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颁发获奖证书

4、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6名

5、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小学10名

十四、活动依据:依据庐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考评标准》的要求开展本次活动。我们将庐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的参与率作为对学校科普工作考评重要条件之一。

十五、工作日程安排:

1、筹备:2014年6月15日至11月30日;

2、2014年10月15日成立第六届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3、2014年11月18日上报作品;

4、2014年11月22日专家评审组对作品评分;

第6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安排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场面混乱;有的小组只是个别学生主宰“合作”过程;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形同虚设。所以作为科学教师,不能单纯地认为将几张桌子凑在一起就算是小组合作,有“合作探究”就算是科学课,有讨论交流才能热闹。事实上,在这种表面上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面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除其弊端,扬其所长,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一、实验前,讲清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玩”的兴趣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的实验活动其实是他们认为很好玩才被吸引的。这种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活动就难以收到成效,所以必须在实验前讲清目的。首先让学生清楚科学实验和玩的区别,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和计划的,是科学研究活动,而玩是一种无目的的消遣。其次在活动前要清楚为什么实验,怎么实验,注意些什么。作为教师,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一理念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一个问题通常有很多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特色。在实施时,教师的指导就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归类,会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对确定的各种方法一一作指导。学生实验前一定要汇报操作的方法,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例如:在溶解实验中,学生根据经验提出通过搅拌、加热、磨细的方法可以使食盐溶解得快。这时就让学生对每个方法提出验证的方法,说怎样去实验,说需要注意什么,说出每个对比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验时要注意的方面,再让学生选择喜欢自己的实验进行操作。这样的过程既保证实验方式的多样,也能为学生实验方法的科学性把好了关。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的好处,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问题产生后,很多人一时无法回答,这时教师往往是会依靠个别同学的回答来替代全体同学的想法,殊不知其实大部分的同学尚处于一知半解之中。避免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方法,就是要增强每个组员的责任意识。我们的学生在传统“大锅饭”观念的影响下,如果内心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学习时就会产生一种从众的心理。所以在分组实验时,要给每个组员安排任务,小组内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教师为学生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和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尽量实施合理的交叉搭配,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密切关注学习弱势群体,通过合理的调配把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个人资源形成共享。

第7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引导――探究”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实证研究

一“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成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学习过程,把感受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以下三个条件。

㈠教师。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善于找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问题的差异,为学生提供缩小这些差异的知识素材。同时,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能在恰当的时候为学生架设探究桥梁,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思维的活动。

㈡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过程的乐趣,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注意教师提供的素材和设置的情景,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分析,有获得成功的欲望。具有爱探究,好质疑,重事实,求发展的态度。

㈢教学条件。为引出课题创设情景,配备一定的媒体。如视频、音频信息展示设备、地理实验设备等;为探究过程提供环境,如视听阅览室、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地理实验室、地理园等。

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㈠实验研究的意义 通过推广“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现代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生本思想;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㈡实验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探究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㈢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完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12月):确定论文题目,初步形成论文提纲,撰写校本实验方案,调查分析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的现状。实施阶段(2012年1月―12月):撰写开题报告,根据实验方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开展研究课、公开课,并注意收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到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提升、边完善;总结完善阶段(2013年1月―12月):自查,对照方案分析、总结,查漏补缺,深化完善,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㈣实验方法 ①调查分析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为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地理学习兴趣,通过对统计情况的分析,最后进行对比分析。②比较研究法,以2011年任教的高一年级实验班高一⑴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成绩和地理学习兴趣方面的变化,将其与实验后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检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③测试法,以每学期期中、期末韶关市统考试卷为标准,对实验班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

㈤实验定量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实验时间为2011年9月―2013年12月,实验班级是广东韶关韶钢一中2011级高一⑴班学生。

三“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实证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对比

2011年9月份与2013年学年度末对学生进行同样的关于地理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在进行“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两年的教学后,超级喜欢地理的学生增加了12个百分点(5名学生);对地理科目兴趣较大的学生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差异不太明显);对地理科目兴趣一般的学生增加了两个百分点(1名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减少了15个百分点(7名学生)。总体而言,“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有效果的。

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地理知识竞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因为此类活动注重对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在试验期间,3名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自救自护”安全知识竞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13名学生分别获得广东省中学地理奥林匹克个人一、二、三等奖。与往届学生相比,竞赛获奖人数明显增多,说明“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实做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知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知识。

㈢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成绩的比较

在整个年级整体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实验班高一⑴班由年级平均分第二名跃居第一名,与平均分最低的班级由相差6.87分拉大到12.43分,成绩提升显著。

㈣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的自我提升,带动了整个地理科组的研究氛围。两年间有7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2次被评为“青少年科技辅导活动优秀辅导员”;2次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总分第一名;新课程教改实验报告《“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荣获韶关市教改成果二等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实践证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此模式建设了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环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和主动精神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第8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众所周知,在太空飞行的载人航天器内与地面有天壤之别,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地面难以模拟的长期失重环境。失重环境不仅使航天员的生活变得十分奇妙,对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还可以为人类造福。为此,在载人航天器上开展太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青少年及公众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现在,载人航天的空间应用项目主要包括医学与生物学研究、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材料科学、教育活动、地球物理学及对地观测等7个方面的科技研究性应用。由此可见,太空教育已成为载人航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连接青少年学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最好桥梁,因而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太空教育有多种形式,其中在太空授课是最典型的一种方式,在那里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课堂,可对培养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兴趣产生积极影响。此前,全球只有美国女航天员巴巴拉·摩根于2007年在国际空间站上对地面青少年进行过1次授课。

?太空科学实验

至今,国外已利用载人航天器中得天独厚的失重环境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太空科学实验,其中不少是青少年参与实施的。它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是科学家进行太空实验时让一些学生负责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另一种是学生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第3种是专家为学生设立研究课题,其中一些是为了航天工程任务的需要,让学生参加硬件或软件的研制,另一些是在为学生举办的创意大赛中获奖的项目,之后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实验。太空实验的入选条件是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小、对航天员健康无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等。当然,也要具备创意新颖、简单可行、不需要花费航天员很多时间等要求。

其实,早在国际空间站建造初期,驻守其间的航天员就意识到了太空生活、失重环境下的种种奇妙现象对于学生的巨大吸引力。所以,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甚至亲自做一些实验演示。至今,一批又一批航天员用自己的经历和行动,鼓舞和启迪着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国际空间站现已完成了几十项学校与学生的科研项目,在太空开展了教学实验活动,设置虚拟课堂和虚拟演示验证课。例如,把蝴蝶、蜘蛛等送到国际空间站,作为一项教育实验的一部分。2012年,美国“龙”飞船把全美多所高校学生参与的23项研究运送到太空,后又带回地面。这些学生的研究项目是“学生航天飞行实验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给学生提供机会,设计微重力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项目。

太空科学实验有多种,如材料加工实验、生物学实验、失重科学实验、医学和生命实验、对地观测实验等。这次王亚平太空授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失重科学的实验,另外她还进行了多项医学和生命实验。

?教育演示视频

由于太空授课的次数和时间十分有限,而太空实验对青少年又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所以上述太空实验除了可采用太空授课的方式进行演示外,目前还常采用视频传输的方式进行演示,即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录制学生感兴趣的太空实验,然后在通信信道不忙时把教育演示视频用中继卫星传输到地面,再广泛用于全世界的教育者进行科学演示,学生们也可通过网络直接下载航天员演示视频。

现在,有的航天员在空闲时常录制进行太空实验的教育演示视频,在国际空间站已录制了数以百计的教育演示视频。这些演示视频丰富多彩,除了拍摄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睡眠、工作、科研活动外,更多的是借助国际空间站奇妙的失重力环境和现有器材,进行基本定律的演示。

制作这些视频虽然不需要耗费额外的能源或者特别的硬件设备,但需要至少2名航天员配合,他们一个负责摄像设备,一个负责演示。教育演示视频已成为国际空间站一项成功的太空教育活动,它只需要简单的教具和利用失重环境,就可把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等在地面上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讲得生动有趣,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太空任务和实验当中来,接触前沿航天设备,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天地对话

与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进行视频通话也是太空教育的一项内容,意在鼓励学生学习和从事科学事业。该活动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性教育活动,教育部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团体都可以提交视频通话申请。航天员携带业余无线电台上天与地面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联系,帮助全球青少年了解奇妙的宇宙和空间计划、搭载实验、太空生活等问题。学生们还根据软件跟踪载人航天器轨迹,“窃听”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上的交谈。目前,仅国际空间站就进行了700多次业余无线电通话活动,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学生参与。我国组织了4次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对话。参与视频通话的学校一般要在当地业余电台爱好者的帮助下在校内设立一个临时地面站,当国际空间站从举办地上空飞过时,大约有10分钟时间与地面通话。它为青少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提高了青少年的交往、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中国行动

我国已开展过多项太空教育活动,例如,多次进行“中国青少年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并积极参加航天飞机和我国卫星的搭载实验;专门为我国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发射“希望1号”小卫星,并启动了希望1号卫星搭载方案征集活动;多次举办航天夏令营和体验营,对中小学生进行航天知识教育;多所高等学校学生参加航天硬件设计(如月球车)和太空实验;组织学生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通话等。

第9篇:小学生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与讨论,精心组织好公开教学活动,突出专题,保证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积极撰写论文。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教学实验计划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小学教学实验计划一

坚持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科研工作的专题化,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一、工作重点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与讨论,精心组织好公开教学活动,突出专题,保证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积极撰写论文。

3、开展教师自制教具活动,以便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二、具体工作

(一)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1、对照三室布置标准,认真完善三室的各种制度,使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2、按照仪器配备目录标准,进一步整理、摆放各种仪器,尽量做到合理、科学、规范,并使之与帐卡一致。同时要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订购仪器等工作;

3、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上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爱护仪器,节省药品的思想教育,还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笔记和实验报告,使实验顺利完成。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清点仪器,并填写好实验教学的“记录单”,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同时签字。每学期把“通知单”“记录单”整理装订成册保存起来。

5、严格履行借交手续。借领仪器时,并做好记载。按时归还,归还时认真检查仪器是否完损。

6、爱护仪器,妥善保管。严禁把仪器放到教室里落灰落尘,影响其精密度。

7、加强三室卫生及环境的布置。做到经常清扫、擦洗,经常通风换气,保障仪器无霉变现象。做好实验到的防火、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防压、防震、防碰的工作。

8、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实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9、做好年终仪器的清查工作。

(二)科学教学工作

1、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育研究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认真做好学校要求的各项工作:及时更新完善自己的博客,积极上传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来充实学校的网站资源。

4、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教育研究组要组织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并充分利用好《科学课》、《科学课程标准》等专业性学科期刊,定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文件和教学业务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且做好记录。每位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积极参加校级的教学评比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工作中,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5、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认真写好教案。全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探究--研讨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

6、科学特色活动

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1)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2)开展读科普书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达到从课外书籍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目的。以此来组织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3)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科学幻想画的活动。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4)开展“明天小小科学家”的活动。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5)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科技才华,活动的目的不仅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更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

7、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科学角,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这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更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

   小学教学实验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科学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提高自然科学任课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自然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工作任务

为了实现实验室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本学期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室将从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按照省标准化实验室的要求和《河北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着重添置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凡与现行教材配套的仪器、器材要配齐配足,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等活动的服务工作。

3.仪器保管责任到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要做到:

(1)定期检查、核对、统计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对丢失、损坏、报废的要进行登记备案并上报;存放定位存放,取用方便,尽量做到科学、整齐、美观。

(2)实行仪器设备等入帐、借用登记制度,凡丢失或损坏的要酌情处理。

(3)实行易耗品入库、领用登记,严格控制易耗品在使用上的浪费。

(4)经常维护保养实验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做好使用与维修记录。

4.学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工作的领导。学校实验教学有分管校长负责,主要领导经常检查,自然科学教师的配备要相当集中、相对稳定,另外要配备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老师当兼管员。

5.执行好自然实验室守则、借还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

6.配合组织教师开展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好公开课,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撰写论文。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认真学习省标准化实验室的标准要求,逐项对照、认真改正,形成共识,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工作。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期初认真做好各实验室内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课正常开出。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由专职教师组织全体自然科学老师学习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开展对实验仪器使用的培训学习,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组织自然科学老师间相互听课、外出听课,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身不足,取得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益。

5.教师撰写学科论文,积极参与各项竞赛。

6.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7.辅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写小论文、小制作)。

8.做好期末工作小结,清点仪器、设备、药品,制定采购计划。

小学教学实验计划三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

主要措施:

一、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现在的科学课,在课前,教师更要精心准备大量的有结构的观察、实验材料,保证正常的实验探究。

二、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本学期科学科学室继续加强管理,有借有还。在教学时,首先,及时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名称,以及所需的实验器材。其次,合理实验,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指导。最后,实验做完后要及时放回原处,并做好实验日志的记载工作。

三、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科学角,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四、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录象、录音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辅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