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社区建设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的问题

第1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32-01

社区作为城市化的产物,其功能日益显现,城市居民由过去依赖于工作单位变为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社区服务的对象也由单纯的民政优抚对象向全体居民扩展。长春市在如此趋势之下,也加快了社区建设步伐。2002年贵阳街社区在大势之下诞生,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长春社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巨大的成绩,但社区在全国来说毕竟是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道路,理论建设也不完善。本文通过对G社区的实态调查来分析目前长春社区发展状况,探讨现实社区与理想社区的差距,寻找问题与对策。

一 、 基本形式分析

G社区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南部,是该区14个街道之一新发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一个社区。东起东二条街以西,南起上海路至新发路以北,西起人民以东北起吴淞路以南。占地面积0.17平方公里,总户数系4657户,总人口数19832,辖区内现有工商企业家235户,吉林省政府座落在G社区。“实态分析报告是对社区主体调查.社区事物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对社区发展的机遇与风险.有优势与劣势作出客观评价,确定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找出问题及改善措施。”本文对贵阳社区的实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文化与教育、社区卫生与环境、社区治安和司法。以下的分析建立在《宽城区社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贵阳街社区活动记录和统计资料基础之上。

二、 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社区来源和本质的模糊认识,社区在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广之下,其框架基本形成,但人民的观念还是没有跟上,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人以行政人员自居,而社区居民仍把社区当作政府机构。在这样情况下,权利下放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还得接受上面的指示和领导,一切活动被限定在行政框架指引之内,用社区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权利是下放了,但都是干活的权利”,工作只能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自治无法体现。

其次是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在社区居民自治团体、社区活动参与方面,该社区“社区人”意识薄弱,缺乏对社区的了解,谈不上认同,而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发展的内在生命力量。该社区服务项目比较齐全,基本制度完善,但服务活动开展困难,该社区位于长春老城区政府开发比较晚,居民文化水平不高,还不太了解社区。

再次是社区工作力量和动力不足,经调查发现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多为下岗者,文凭不高,社区工作培训不足,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不足。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没有社会福利保障,月工资维持在500元左右,在长春属于低收入水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使社区虽有明确的制度和方向,但没有实施起来的动力。

最后是社区物业名不符其实,目前的物业公司管理极为落后,一般都是一些私人承办,缺乏信誉,管理混乱,收费过高,仅以盈利为目的,服务项目华而不实,对业主没有责任心,也不服从社区管理,而社区在这方面又无丝毫执法、强制的权利,社区似乎“全能”,但又“无能”。致使社区环境卫生比较差,公共设施不齐全,受苦的是居民,居民因而也对物业和社区产生抵触情绪,使社区工作难以落实,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

三 、一些建议和对策

从调查分析中,贵阳街社区取得了成绩,也存在大量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着一个社区,它只是目前长春社区建设现状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就是长春社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现在到了软件建设、各方力量协调的阶段。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和强化社区意识

在现有的相对比较完善的服务和活动基础上,一方面要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和宣传现代社区观念,使社区进一步成为居民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点,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及追求社区民主自治的热情;另一方面应对政府传统的办事制度、办事方式进行改革,另外,通过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改变固有的错误意识,真正营造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进行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的创新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以党和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支点,以居民参与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社区资源难以共享。

其次是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高效的民办公助机制,引入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培养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城市社区建设是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过程。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双向启动,整合各种社区力量及社区资源,逐步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真正下放权利和职能,形成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解决资金来源

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补贴待遇,尽快达到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要研究解决社区干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及相关知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保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取得合法收益;吸收市场资本投资经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提倡和鼓励社会捐赠。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创建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内核。培育社区文化意识,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居民是社区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创造者和体现者。这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社区文化形象。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强化社区特色文化意识;发展服务功能较完备的特色文化产业,在社区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第2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社区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使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出现了深层次的嬗变和扩展,加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

经费不足也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普遍因素,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经费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社区文化活动就只能纸上谈兵,文化设施也无法完善和配套。很多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一无资金,二无地盘,三无设施设备的“三无”现象,如:各大小城市建设的小区、家园等占地面积几十万平方米,居住人口上万,室内外建设美观现代,但唯独缺少文体活动场所。一是小区开发商不愿过多投资在他们所认为不是那么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二是社区所属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不够重视,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经费不足就构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重大困难,致使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社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政府依赖性大,社会化参与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以动员型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罗伯特﹒普特南提出社区建设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因素有三:规则,网络以及信任。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社区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活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性被夸大,而群众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一种疏离感,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远低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而且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低下,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是工作生活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一种活动形式,往往是被动参加,参与热情不够。由此造成了社区居民活动团体或者由街道、居委会直接领导,或者仅以爱好、人情为纽带,处于松散联系、随意组合的状态。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水平低下

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以及相应的社区文化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探索性比较强,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作为传统计划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依赖于传统计划体制的存在。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从产权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各方面规定里文化行业部门体制结构的基本框架,从而使文化系统从横向上和纵向上具备了独特的“身份执照”。作为整个计划体制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文化体制承担着社会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由国家所掌握的资源通过文化行政系统源源不断的流向基层文化单位,以维持文化行业的正常运转,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系统。

四、社会体制改革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冲击

社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社区成员的构成,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投靠亲属等方式落户社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彻底的“社区人”。在这些社区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这些不同的观念、行为方式集中在社区成员生活居住的社区发生碰撞,而社区文化的发展现状远不能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此外,由于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与社会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导致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与社区文化建设不相适应,从而使社区文化活动出现了宣传难深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的“三难”现象,降低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五、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全面,对其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由于社区在我国发展不够成熟,人们对社区、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误解。谈到社区文化,在属性上大多被理解为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等同起来,功能上仅仅被看做是丰富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或者是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而在形式上,社区文化建设被认为是简单的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易把社区文化管理放到次要位置上,缺乏对社区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本社区社区文化的管理缺乏个性化的部署和总结,从而使社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

六 、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健全

随着新的社区模式的不断出现,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目前,即使有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方,人才问题并没有列入有关社区建设的议事日程,其社区文化工作也是出于一种自发状态,活动的开展和维持主要依靠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或者爱好文艺的社区居民。随着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将面临更加奇缺的局面,如果社区文化长期缺位社区居民就会失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各种不健康的文化生活诸如迷信活动、赌博等都会充斥社区居民的生活,社会主义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日益薄弱,久而久之使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日益降低,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而要向建设为社区居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统揽全局,不断开拓,既立足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又要看到问题未来的发展,解决社区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越倩,许彬.社区公共事业管理,2007

[2]娄成武等.社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康友.社区文化建设初探——以州市贵池区为例.池州师专学报(第19卷第一期),2005

[4]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3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致使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让养老压力从家庭转化到社会。本文从剖析我国老龄化速度着手,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社会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出了当前社会中,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普及是最佳途径。最后提出了建设养老社区存在的几大问题。

【关键词】社会养老 社区养老 建设问题

一、社会养老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老龄化现状

1.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比重的7%,依据国际标准,我国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

2.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估计的基本情况计算,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的人口增长了1.31倍,而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2621~12157)增长了3.63倍。在2010年至2015年间,65岁以上老人的速度增长是2.89%,而此六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增长了2.52%。由此可见,我国老龄人口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二)我国社会养老发展现状

1.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

截止2015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比上年增长23.4%,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6万个,互助型养老设施6.2万个;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298.1万张。

2.不提供住宿的老龄服务

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全国共有老龄事业单位2280个,老年法律援助中心2.1万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7.1万个,老年学校5.3万个、在校学习人员732.8万人,各类老年活动室37.1万个;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2155.1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26.5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257.9万人。

3.社区服务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6万个,比上年增长36.8%,互助型的养老设施6.2万个,比上年增长55%。

二、甘肃省华亭县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华亭县养老服务基本情况

根据华亭县2015年人口统计数据,2015年年末,华亭县常住人口19.4万,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7584人,80岁以上老人1908人,90岁以上老人160人。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80张,入住老人23名,收养孤儿20名。

(二)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传统家庭一般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在生活中,老年人与子女家庭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很大,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与子女和孙子女在相互照料的状态下生活,这种状况在将来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来, “四二一”的家庭人口模式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家庭户规模为3.10人/户。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同时,家庭规模变小导致家庭内能够照顾老人的人手减少,每个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负担将会大大加重。此外,许多调查发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者主要是配偶和子女,但老年配偶本人的健康状况也十分的令人担忧,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不少子女陷人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家庭照料的双重负担。

2.机构养老服务不被认可

C构养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老年护理院及其他养老设施。

机构养老对我国来说历史并不长,仍然有一部分传统思想的人认为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是不孝的表现,虽然工作压力非常大,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照顾老人。有一部分人认为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不够专业和敬业,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老人。还有很多关于不正规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的报道,让人们对机构养老服务望而却步。

另外,养老机构也存在两大问题:(1)费用问题:费用过高会让一般家庭吃不消,没有能力长时间让老人在养老机构生活,费用过低则不能满足机构基本生活用品的开支。(2)服务问题:很多养老机构的内容和质量仅限于提供吃和住,不能满足老年人更多的需求。并且没有能力雇佣专业的护理人员,一般的护理人员不适合并且不愿意照顾带病老年人的要求。

单靠政府和福利机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养老需求,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正在呼唤社区养老服务。

三、养老社区建设

(一)什么是社区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也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是针对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及根源

第一,服务能力不足。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养老需要提供的基本服务有:托老所、照料服务、保健指导、家庭病床、定期体检、应急服务、就餐服务等。建设一个全面完整的养老社区需要大量的专业服务人员和社区组织人员,而这些人员的来源不确定、不稳定、不完全。

根源:由于社区组织还不是相对独立,不可能从组织上、资金上、人力上自主的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组织人员大多以被动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为主;服务人员大多是下岗职工或赚补家用的临时工,他们没有专业的服务知识,仅仅是完成一些日常的打扫等工作,无法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服务。

第二,服务内容不完善。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老年人也不例外。养老社区在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服务的同时,也要对老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多加完善。比如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定期举办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另外,社区的医疗设施也不够完善。如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病的救助设施、行动困难的老人的复健设施等。

根源:政府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为社区老年人服务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这使得社区在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存在相当差距,也让养老社区失去了比一般社区完整的部分。

第三,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社区养老还需要社会的力量,仅仅靠社区组织和服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⒂氤潭忍低是居民意识的问题,不能用制度和规定来衡量。而现在居民对养老社区建设的了解还不够,只有社区养老社会化,才能增强居民的自觉参与意识。另外,在我们国家,志愿者服务队伍仅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也就是说,社会人员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非常欠缺,不能让社区养老服务得到持续的长久的发展。

根源:社区养老的社会化还很不足,只有社区养老深入人心,社区公众人人支持与参与到社区养老的队伍中,社区养老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蔡崇达.越来越苍老的世界:《2046》的真实版本[N].三联生活周刊,2005,01.

[2]民政部.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2015.

[3]民政部.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2015.

[4]民政部.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2015.

[5]华亭县.年人口统计报告,2015.

[6]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J].理论学刊,2002,(5).

第4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一、智慧社

区的概念

智慧社区的出现是社区不断发展进化的结果。对于智慧社区的概念,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从社会管理,信息发展,智慧城市角度对智慧社区进行描述。

(一)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了解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主要是社区中的主体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状态,指社区管理部门,社区的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内居民和谐相处的状态。在智慧社区实施的影响下,管理部门能够更快速的了解居民信息及为居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因此居民的幸福水平会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加配合社区管理部门的工作,形成社区各方和谐共处的局面。

(二)从信息发展的角度了解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基于物联网,新兴技术等发展起来的,在社区中运用各种方便居民的技术手段,从而使居民的生活更加智能,更加方便的社区运行及管理服务平台。因此信息发展是智慧社区的基础部分。

(三)从智慧城市的角度看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建设好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实现才成为可能。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放大版。同时通过参考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社区也将各种智慧应用运用到居民生活中来。

二、智慧社区还缺什么

智慧社区第一阶段是把物业服务搬到手机上来,形成网上物业服务管理中心。第二阶段是对小区硬件设施实施智能化改造,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第三阶段是达成可以足不出户就挂号、办理社保等等。在智慧社区实施的过程中,基于居民感受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功能多却不实用

当把智慧社区以app的形式搬运到手机上时,居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小区物业的动态,同时可以交物业费,物业投诉,进行二手货品交易等,更有些app可以订外卖,打车等,大大方便了居民在社区的生活,提高了物业的管理效率。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居民反映大部分功能用不上,点开app反而会浪费流量。第二,部分居民同时表明,订外卖、打车等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不如其他专门订外卖、打车的app有针对性,实用度不高,主要在于优惠力度不够,商品种类少。第三,app的使用并不适用于老人、儿童这部分群体的使用,他们需要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而智慧社区的开发者和关注者却忽视了这个问题。

(二)智慧社区不能全方位便利居民生活

智慧社区虽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政务等各个方面,但在每一个体系之下,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比如最让居民头疼的生育证,就业证,暂住证等的办理,还不能在app上完成。很多居民反映这种事比较麻烦,希望能够在智慧社区的推广中得到解决。

三、智慧社区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分析

(一)物业管理方面意识落后

在智慧社区实施的过程中,物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实施的过程中与物业的交流合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物业人员只注重管理,缺少服务意识,物业甚至认为“我又不住这个小区,搞那么好干嘛?”因此很多物业管理人员对智慧社区的推进并不上心,不愿意积极推广智慧社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什么创新意识。尤其是中小型物业公司,让他们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非常困难。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改变了物业原有的工作程序,以前物业管理人员发通知只需要在公告栏处贴通知,而现在需要在线上实时信息,服务意识薄弱的物业不愿意做这些工作。另一方面,在线系统的应用使得业主对物业的评价直观的展示在系统内,这样就提高了对物业服务的要求。因此很多物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阻碍了智慧社区的服务。

(二)商家没有意识到智慧社区的商机

智慧社区的app内包括了很多商家例如超市的一键下单,送货上门服务,外卖的订购等等,但是接入的商家较少,很多商家不看好这个平台,因此降低了app的实用度。首先,有些商家人手不够,无法提供关键的送货上门服务;其次,一些商家人手足够,但觉得app的实用度不高,每天盯着手机耗费了很多精力,不如在商店里多卖些东西;最后,一些已经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尝试过的商家认为还是用这些平台能够更好地吸引顾客。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针对小区顾客的销售平台,但现在发展缓慢,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抱着观望态度。

(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对于新建设的新楼盘来说,装备先进的硬件设施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对一些较老旧的楼盘,智慧社区的开展十分吃力。像以前的小区的摄像头,门禁系统大多数是模拟信号,与现在的数字信号无法实现对接,如果将这些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可能要花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费用,业主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更不用说物业掏钱,国家补贴根本不现实,因此智慧社区的开展受到了很大阻碍。比如说一个老人在小区内散步,智慧社区可以达到掏出手机就可以连接摄像头知道老人的位置,而老旧的摄像头无法和手机对接,这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四、基于居民角度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一)提出有特色的推广方案

在建立智慧社区平台和应用的基础上,推广人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是不同的小区有针对性地做推广,使智慧社区的齿轮能够转动起来。在不同社区采取不同特色的智慧社区,例如以中青少年为主的发达社区,以老年人为主的居家养老型社区等。智慧社区推广者应充分听取居民的需要,协调好与社区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得推广顺利进行。智慧社区实质上是实体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紧密结合,我们不能只注重虚拟信息服务,忽视了根本的实质,这是智慧社区服务的真正核心。

第5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关键字: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13.6+6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片面的追求空间环境形式化,丧失了地域特色,并且缺乏对人的交往需求的分析研究,使得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缺乏社区化的色彩,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困难。基于这种现状,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优化居住区人际软环境的设计,使得小区社区化的优势逐渐加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一 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居住小区在空间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使居住小区缺乏社区的特色,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居住小区的设计忽视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居住小区不仅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它同样是人们沟通交往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际关系的交往,彰显社区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居住小区设计方法受到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束缚,过分的追求空间环境的设计功能和效率,例如过分的突出居住区的照明、通风以及空气环境等,而往往忽视了人们之间的交往需求,忽视了日常社区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就使得居住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人情味,空间环境不能够满往需求。

其次,居住小区设计中忽视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象征,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居住小区可以说是城市的背景建筑,一个城市的居住小区就应该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底蕴,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该用淳朴的形态来表现这一特色。但是当前的居住小区设计不同程度的定位为追逐时尚,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这种没有文化识别性的居住环境也很难使得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最后,居住小区空间设计形式化。当前在居住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者过多的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形式上的华丽,形式化的色彩较为严重,设计不能够很好的为居民服务。虽然一些设计者也在空间环境中设置活动设施等成为居住着交往沟通和活动的场所,但是却缺乏对交往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使得外部的空间中存在着很多的消极因素,缺乏交往的气氛。

二 优化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居住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居住的功能,有需要带有明显的社区人情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要求。在目前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几点优化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的措施。

首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的交往行为特征。居住小区是供人们休息交往的地方,居住着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他们的行为特征有着较大的区别,要想使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的需求,就需要对他们的交往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对于儿童来讲,他们的好奇心较强,且好动,这就决定了他们是居住区户外交往活动的主角,也是交往中较为活跃的分析。但是幼儿的独立性较弱,户外活动中需要有家长陪同,因此呈现同龄儿童相互玩啥而家长相互交谈的交往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玩耍空间,并且要为家长提供交流的休憩之地,且不能够远离儿童游戏地区。

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的户外活动主要转向有目的性的活动,同时伴随着交谈和聚会性质的社会交往,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具有僻静和优雅的场所供青少年交往。同时,一些青年的户外活动内容转向正式的交往和恋爱,因此对于户外环境的要求较为特殊,所以说在居住小区社区化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为他们提供较为私密的空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交往关系以休闲为主,在户外活动中,他们的交谈活动方式较为单调,因此对于环境的要求除了美观之外,还需要有锻炼的场所。从时间上看一般是清晨和傍晚,外出散步或者是短暂的聊天。对于这些环境的设计要表现出文化特色,突出空间感和人文气息,更便于人们之间的放松和交流。

其次,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一定原则,更好的突出居住小区的社区特色。居住小区中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活动,具有自身的行为和心理规律,所以说在居住小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设计工作建立在对居民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等规律的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之上,关注人们的交往需求,营造良好的空间交往尺度和良好的围合方式,产生归属感和领域感,减轻交往的压力,促进交往活动的多样化,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居民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使得居住小区的户外空间设计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设计的工程中要配置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多样化的设施,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尽量的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坚持公平共享的原则,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空间环境带来的交往乐趣;坚持居民参与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最后,设计好居住区内的个空间布局,为人们的交往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居住区的交往空间主要有广场空间、庭院空间、道路空间等,要想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空间交往分为,就需要对这几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广场空间的设计来讲,它属于住宅―公共之一层面,因此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广场空间是居民进行较大规模户外活动的场所,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其功能实现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整合,并设置较为丰富的活动设施,如喷泉或者是游戏场所等,并且要加强中心边角的空间吸引力,为不同人群的交往提供更为和谐的空间。

庭院空间是由建筑、墙坦以及柱廊等围合而成的一个空间类型,属于半公共型的交往空间,这一空间的使用者是较为固定的,一般为四周的住户,因此说这一空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突出归属感,从场地的设置、植物的配置以及休闲设施的设计等,都需要满足小区域人们的共同需求。

再从道路空间的设计方面讲,它是居住区空间的眼神,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交往活动的发生频率以及时间,所以说道路空间的设计要既突出交通的便捷性,又能够凸显邻里活动的交往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合理的安排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流,并提升道路功能的多维性,丰富道路的空间形态。

结束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居住小区的设计更多的突出美观效果而忽视了小区作为社区的生活效果,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对当前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指出几点优化改善的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有所帮助,更多的凸显出居住小区的社区性能,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 任彬彬 张齐 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城市,2005年第05期

【2】王淑慧 城市居住区利于交往的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科技视界,2013年第24期

【3】 蒲蔚然 探索促进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 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04期

第6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 统筹管理

前言: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地级泰州市自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工作大局,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着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随着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加快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就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议规划,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一、城市水系与污水处理现状

泰州市区河网纵横,是长江水系(上河)和淮河水系(下河)的交叉处,境内水系以328国道为界,南为上河水系(长江水系),主要航道有南官河、老通扬运河;北为下河水系(淮河水系),主要航道有新通扬运河、鲁汀河、泰东河等。水位资料(废黄河零点高程):多年平均水位上河是2.21米,下河是l.30米;历年最高水位上河是4.91米,下河是3.33米,历年最低水位上河是0.98米,下河是0.57米;防洪水位上河为5.O0米,下河为3.57米。

南官河为主要通航河道,南起口岸,北至泰州船闸,全长19.8公里。河底标高-1.0米,规划底宽20米,顶宽73米.最大流量为26.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1.33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13.82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0.25米/秒。

老通扬运河为通航河道,西起九里村,东至鼓楼南路桥东,境内全长7.9 公里,河低标高-l.O0米,规划底宽l5米,顶宽68米。最大流量为28.9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2.26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15.58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0.25米/秒。

新通扬运河为主要通航河道,西起界沟,东至泰东河,长14.5公里,规划河底标高-2.50米,底宽20米,河面宽50--70米。最大流量为1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7.08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59.04立方米/秒,平均流速0.3 米/秒。

新区主要河道有翻身河、凤凰河、南官河、周山河、西刘河等。

从2002年开始,我市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泰州市污水排放处理现状可分为6个收集处理系统:

(1)第一(城南)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2004年9月已建成投入运行,与之配套的6座污水收集泵站及主管网已经基本覆盖新区全部和老城区部分范围,污水干管总长度达60公里,日污水处理3.6m3/d以上。现状范围为东进路、南通路以南、南官河以东,先锋河以西,新建东路以北区域,服务面积约75Km2。包括城河范围内老城区、城南新区、高教园区、海陵工业园区。

第一(城南)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为4万m3/d,规划2011年7月为8万m3/d,远景为12万m3/d。

(2)第二(城南)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2005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现状收集范围为老通扬运河以南、南官河以西、引江河以东、姜高路以北的经济开发区范围,服务面积约25Km2。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5万m3/d,2010年12月规模3万m3/d。

(3)滨江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2006年7月建成投产,规划收集范围为滨江工业园区以及高港区城区范围。服务面积约25.2 Km2。现状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万m3/d,规划远期规模9万m3/d,远景14万m3/d。

(4)城北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城北污水处理厂于2011年3月投入试运行,规划收集范围为西至引江河,南到东进路、南通路,东到先锋河,北至新通扬运河及东北农业开发区、碧桂园小区等。服务面积约71 Km2。规划城北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2万m3/d,远期规模8万m3/d,远景12万m3/d。

(5)九龙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泰州城西郊九龙镇主要有台商工业园区,含有电镀、热处理等重金属废水。于2010年12月投入运行,收集覆盖范围为九龙镇镇区范围,面积约21Km2,在建处理能力2万m3/d,远景7万m3/d。

(6)永安洲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

永安洲镇主要包括沿江工业园和镇区排放污水。预计于2011年6月投入运行,一期规模2万m3/d,远期约l0万m3/d左右,覆盖范围约54Km2。

三、存在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与建设任务繁重

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市区污水分为城南和城北两个污水处理系统,目前承担城北污水处理任务的城北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但由于建设资金等原因造成污水厂投产推迟原计划,而收集管网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工作量,目前实际处理量仅为5000m2/d。随着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中国医药城、周山河街区及火车站街区项目的展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建设资金瓶颈问题比较突出。

2、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目前市区已有3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但污水日处理量均未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污水处理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率仍然偏低。虽然达到“创模”上报数据(71.3%)但与省内同行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配套管网建设及管理水平滞后,没有形成遍及市区的污水分支管网,特别各污水厂收集范围结合部存在空档,尽管新老城区采取不同的截流方式收集污水,但收集效果仍然有较大差距。

3、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从现有运行的各个污水厂及附属管网运行来看,各部门单位之间缺乏相互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这种状况导致资源不能共享。管网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低下,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更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落实规划方案,切实加快建设力度。完善新区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尽快实施完成春兰二期、凤城河区域等污水收集工程,加大城北污水厂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力度,早日实现市区污水处理全覆盖。

2、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建设及运行管理资金困难

我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环境的需要,除认识和经济政策原因外,资金不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要改变由国家单一投资的局面,应按照“污水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理顺收费渠道,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运行及养护维修费有固定的资金渠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政策收费制度,凡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废水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及居民都应交纳污水处理费,超标排放的废水,应征收超标准排污费,直接向水体排放的污废水,由环保部门征收,并主要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与污水处理成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争取早日达到按处理成本收费。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水质是否达标是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对排入污水管网的污废水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实行排水许可管理制。改革污水处理行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作为产业经营,加强成本核算实施有偿服务,逐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企业经营机制。

3、以污水管网建设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市区污水处理率

针对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难度大,进度慢的实际状况,要把污水管网建设摆上主要议事日程,以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要将污水管网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将污水管网建设纳入旧城改造规划,统一设计、科学论证、精心施工。海陵区城北地区旧城改造中应同步建设污水管网,以节省建设成本,防止重复施工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要加强与主管道相配套的分支管网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所有污水都能集中处理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4、加强监管,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按规范正常运转

切实加强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处理设施规范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强化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的检测工作。检查督促污水处理企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规程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及时修订完善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城市排水管理,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完好与正常运行,保护好城市水环境。

第7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建城区;中小学;教师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由于新建城区的不断扩大,作为基础配备的学校数额也急剧增加,中小学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到新城办教育,势必会出现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我们发现,新建城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新区发展定位不协调;师资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同时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且教师身心健康问题突出。解决好新建城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新建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而且有助于为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新建城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国家城镇化政策的导向下,大面积城镇周边的乡村迅速改造成新兴城区,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成城市学校,原有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转变为城市教师,其数量占新建城区中小学教师的半数以上。移交来的乡村教师大多具有数年的教龄,教学经验丰富、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但这种植根于乡村的、“接地气”的教育方法不能有效适应新城区对教育理念的定位,部分移交教师的落后教育方法和理念阻碍了新学校的发展与进步。

为弥补新建学校教师短缺,教育部门招聘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据了解,某城区近六年间,每年通过社会考试和招聘高校毕业生数量均达300余人,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供求矛盾的情况,诸如专业不对口、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经验不足等。同时,新进教师在上岗前没有得到有效的岗前培训,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掌握不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形成个人的教学理念。另外,为解决教师紧缺问题,新建城区大量临时聘请社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在聘任社会教师时,要求比较低,质量没有保障,多以取得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和离退休老教师为主。

由于教师数量的匮乏,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身兼数职的情况。身兼数职的教师不但不能专心于课堂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反而增加了负担,影响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结构不合理

新建城区教师来源基本是“3+1”模式,即原乡村学校教师的移交、面向社会和高校的招聘、优秀师资的引进和社会人员的临聘。乡村移交教师大多有数年教龄,属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但存在职业倦怠的“老”教师;新招聘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属于具有激情活力但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引进的优秀教师教龄较长,经验和成果丰富,理念先进;临聘教师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

除此之外,还存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等多方面的不平衡。据统计,某新区某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27岁,教师多为新聘女毕业生,年龄结构偏低,教育教学经验缺乏,缺少资深老教师的帮助,无法发挥新老教师“传、帮、带”的优势。另外,该区教师数达3200余人,女教师约占78%,男教师约占22%,值得注意的是,男教师多集中在新区的城边地区,城区的男教师数量少且流失严重,导致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新建城区教师来源多样化,其学历结构在层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大量中小学教师学历专业与所任课程缺乏关联性,学历提高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教学。新建城区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不能适应新建城区建设发展的定位,不能很好地促进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更难做到“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

中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按生师比计算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规定“中小学教职工包括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根据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学生数量的一定比例核定。”编制标准规定(师生比)城市初中1:13.5,城市小学1:19.0。据调查结果显示,某新建城区师生比优于国家标准:城市初中1:12.1,城市小学1:12.5。虽然该地区教师编制较国标优越,但当前中小学教师编制存在的问题是:中小学教职员编制中工勤人员、职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占有的比例较大,真正的一线教师编制数额较少,导致教师职业不能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进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工资待遇始终是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尽管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被普遍接受,但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农村教师也转变为城市教师,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移交来的教师在身份转变上虽获得了满足感,但实际生活压力带来的困扰不断增加,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教师工资对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吸引力比较低。男教师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承担的巨大压力,导致教师职业很难吸引优秀男性,更严重的是这也导致部分优秀男教师的流失。简言之,城镇化背景下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下降是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城镇化背景下新建城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指出,应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统领,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管理、提升内涵为目标。结合统领、实现目标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着手,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保障。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拓展教师培养途径、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师队伍素养的必要途径。

(一)构建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立德树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关键。按照转型的思路进行教师培训工作。也是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培训的要求。针对城镇化对中小学师资队伍的新要求,加强转型化教师培训显得尤为关键。

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以师为本”。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目标,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优化教师培训新策略,探寻教师成长新方法,形成梯度攀升成长新机制。立足于教师教育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水平的教师区别对待,通过培训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立足于教育教学需要,根据中小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教育教学的科学策略;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以专业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将教师的科学发展纳入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位置。

制定培训策略,创建立体培训模式。培训策略的制定是基于培训目标而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显性培训目标即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隐性培训目标则是获取新理念、构建新知识。为达到两个目标,教育机构应该创新培训新体系,构建立体培训新模式。首先,创建“互联网+”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提升。其次,加强与知名师范院校的联系。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让在校教师走进师范院校,学习最新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念:邀请高校教育专家,通过讲座、报告形式给在校教师传递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技能。再者,与在教育上获得良好经验的新建城区建立合作关系。安排教师定期去这些地区学习或挂职,充分学习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城镇化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派遣骨干教师赴国外参观学习,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丰富培训内容、促进健康成长。有调查显示,教师接受最多的培训内容前三位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及策略。教师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前三位是:教学方法及策略、学生发展及心理健康、学科教学。教师培训应该合理处理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不可仅限于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等专业知识方面,应兼顾设计学校及课堂教育管理、班主任工作、教学方法及策略、学生发展及心理健康、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等内容,促进教师培训过程中的“营养均衡”。

(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优化招聘结构,平衡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和技能等多方面内容。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应该把握好教师招聘第一道关口。新建城区学校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应开拓多种渠道,广罗人才。首先,通过奖励政策引进优秀的一线教师。一线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学教学方法和优秀的管理业绩,发挥一线教师的内在优势,可在学校形成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其次,招聘高等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任教。免费师范生具有年轻活力、教学积极性高、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理念先进等优势;最后,面向社会招考。吸引一批懂教育、热爱教育的人士加入到教育队伍中来。

明确用人之道,重视发展性评价。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施以不同的管理策略,即用其长,避其短;立其志,开其潜;知其思,促其成;善组合,成团队。对每位教师应该扬长避短,进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创造条件开发其教学潜能;立足教师实际需要,促进健康成长;调动教师之间合作的积极性以达到“1+1>2”的效果。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师的发展规划,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将教师的未来发展定位和专业发展需求作为评价的主要维度。

引导自我管理,激励教师成长。教师的自我管理是在教师对自身价值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小学教师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基础性奠基作用,因此,中小学教师的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都关心自己所在的学校,也乐意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承担工作。管理者要努力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自我管理,使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趋于一致,形成师生校三位一体的格局。

(三)健全教师待遇保障体系。稳定师资队伍

编制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政策问题,当前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总量严重缺编、部分学校结构性缺编等问题。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应该从教师的编制问题人手。首先,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向后勤人员社会化方向转变。将保卫、食堂、后勤等工作人员逐步从编制队伍中剥离出来,不再占用教师队伍的编制。给中小学较大的用人自限,做好编制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按需用人,使之成为支持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其次,严格落实教师聘任机制,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在职不在岗的编内人员进行清理,保障教师队伍生态的健康平衡。最后,对有特殊需要的学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地增加额外编制,弥补教师队伍的不足。

第8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如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目标,是当前医疗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川。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体制上、政策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 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有限,支出额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来确定。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都是从街道卫生所改建而来,资金紧张、底子薄。改建社区卫生中心需要一定的用房、相应人员、设备,需要有营运资金,而街道卫生所以往的效益都很差,积累很少,难以应付这种新型改制局面。

1.2 转诊困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难落实,即社区卫生机构应及时将危重患者转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将康复的和慢性病的患者及时转入社区卫生机构。而从实际情况看,从下级医院往上级医院转很顺利,而从上级医院往下级医院转时却很难落实。原因有来自患者自身的,也有来自医院方面的。

1.3 体制不合理 医保的体制不合理,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医保保住院不保门诊,保治不保防,难使预防工作前移,“预防为主”变成“治疗为主”。

1.4 人力资源缺乏 医师队伍建设艰难,目前全国全科医生数占医生总数仅为3.5%,一方面要求社区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与普通的临床医生有很大不同,他们必须具备处理各种基本情况的能力,这就涉及人员的培训,卫生部规定,全科医生规范培训需脱产4年,转型培训需脱产5个月或半脱产2年。一方面社区医院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例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经费少,收入低、评职称难等原因,医学毕业生都不愿意进入社区医院,导致人手紧缺。

1.5 硬件配备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落后或者是配发设备但却苦于受人员素质或维护经费所限而束之高阁,难以满足群众的诊疗需求,结果是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信任。上述问题最终指向了民众最关心也是最关键的社区医疗质量问题之上,社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让很多市民“望而却步”,致使大多数民众恐怕宁愿多花钱也不愿去社区医院。

2 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发展的策略

要真正实现“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愿意回社区”和“预防、保健落实在基层”,目前来看,就必须依托大医院。由大医院整合或承办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利用大医院的信息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人员优势。创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和以医院、社区信息流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模式,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有效、安全、经济的医疗服务。

2.1 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综合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网络系统连接技术,建立覆盖大医院和社区医疗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在社区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医疗、电子病历、转诊等数字医疗功能,达到大医院与社区医疗中心之间医学资源共享,双向交流。同时带动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的管理、传染病的预报等。例如:社区医疗中心不具备某些化验项目、B超、放射、CT等这些检查的设备、医生和技术,也不需要再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投资购置这些设备。这就需要建立网络联接检查远程申请,建立医疗检查远程预约、检查结果报告、图像浏览等功能,做到医院与社区之间患者检查结果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实现在社区医疗中心做相关检查,通过网络传输到由医院专科医生出报告,社区医生工作站浏览报告。

2.2 合理规划 拓宽社区医疗服务思路,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特色社区医疗服务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格局为目标,利用资源优势,将现代医疗技术和优秀医务人员投入到社区医疗服务中,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

2.2.1 社区医疗开展“家庭病床” 依托大型综合医院资源,社区医疗除了有贴近社区居民,方便常见病就诊的优势之外,对于居民的慢性病,社区医疗也不乏优势。现实中,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正在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综合医院却不可能对居民提供慢性病的长期跟踪观察与治疗,这也是很多猝死病例发生的关键原因所在。而社区医疗由于贴近居民,完全可以实现对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长期跟踪治疗。并及时对患者发出预警。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杀手型慢性病的最有效治疗,一方面降低医疗费用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

2.2.2 准确定位,明确重点服务对象 如今人口流动频繁,家庭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也越来越孤独。对他们而言,自己到医院排队看病取药,简直就是一场大战役。大多数老年人也就是一些常规性、季节性的老年病、慢性病,只需及时诊疗、拿药、打针、输液调理等,多数情况下是用不着大费周折上医院的。另一侧重点为儿童。儿童期健康是成人期健康的基础,社区医疗服务侧重于预防保健,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儿童生长发育体检、心理卫生及常规性疾病防治。

2.2.3 借助强大的医疗资源优势 一是医院可以通过返聘优秀老专家到社区医疗中心坐诊、巡诊,对疑难疾病会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既节省了看病费用,又缩短了看病时间。二是提供培训提高社区医生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免费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和管理人员进修,安排社区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帮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2.3 开展特色医疗服务,打造社区卫生新亮点

2.3.1 建立健康档案 首先确定为社区中的重点人群比如60岁以上老人和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然后逐步为社区内每个人都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可以对居民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于老人侧重于健康评估和医疗诊断,记录以往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等,例如对于突发疾病,医院可以调取健康档案中的个人资料,确定治疗方案,正确及时实施救治。对于儿童,从胎儿期就对孕妇进行调查,从婴儿期开始建立档案,定期随访,个人的健康记录是终身追踪的,便于对儿童早期不易发现的疾病例如龋齿、斜视、发育不良、小儿贫血及早的发现、干预、治疗。

第9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住宅区; 整体设计; 城市; 系统;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谈整体设计,强调的是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是不可分的,建筑和规划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完整的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予以反映。将住区融于城市的整体设计,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关心这个话题,促进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发展,更希望能够带动现有规划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完善,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整体设计快速发展的大气候。

一、住宅建筑区整体设计中相关问题分析

整体设计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设计,要考虑的各方面因素很多。不仅要涉及到城市空间、界面等“硬件”因素,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的“软件”因素。因此住区的整体设计已经不单单是拓展到城市设计范围,更多的要和各学科知识融合,探讨更加系统化的整体设计之路。同时,城市设计既是层次上的整体分析,也是地理范围上的整体分析。单个住区的整体设计不仅要考虑它所在的区域,当这一区域和所在城市甚至更大范围发生关系时,整体设计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了。整体设计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除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规划的基本功能、美学要求外还应该包括以下四类因素。

1、自然与生态环境因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自然和生态是每一项人类建造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一个项目准备建设之初就应该全面考察地块上的各种自然生态资源,研究项目的可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项目可行性。比如笔者曾经看到一个美国西雅图的地产开发项目,由于地块内有一条河流,而法规规定禁止利用河流作为生活用水,开发商不得不在和政府协商后买下下游的另一块地贡献给城市作为休闲绿地才得以取得河流的部分使用权。目前,很多在郊区开发的住宅项目,多选在一些风景好的地段,然后破坏植被和耕地用来建设周边道路和各项设施,这样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等郊区发展起来后,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了,政府又不得不花很大的代价绿化社区。

2、城市资源因素。这一资源又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的主要指城市设施,比如道路、体育设施、教育设施等。非物质资源则是指现存的风俗、生活习惯、社区关系等。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已经能够充分意识到物质资源的重要性,尤其是邻近城市教育、医疗设施的住区明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许多城市已经经历了教育转轨,按片划分学生到就近的小学和初中,于是教育质量好的学校附近房价陡升,同时一些大学建设趋向社区化,很多体育、生活设施与所在社区共享,关注下一代教育的父母们在选择居住位置的时候更是看重了这类大学所带来的良好的社区氛围。原有的城市、社会资源应该被充分地重视和利用,避免建成“小而全”的住区,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城市总体规划中可能要建成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这将影响到住区未来的发展并成为开发理念的契入点。在旧城更新中涉及到许多非物质资源的存留问题。在旧城区,我们经常能看到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图景,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空间形式与社区功能上,更是体现在居民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风俗习惯上。它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的载体,比如说一条街道,一棵古树,一个戏台,但是它的维持不仅仅需要对载体的保护,还需要维持原有活动人群的社会结构。在一些旧城改造项目中由于老住户的外迁,致使原有社区结构解体,虽然旧有的街道、古井依然存在,但是居住社区的生机和活力已经随着居住群体的消散而消散了。

3、社会人文因素。对于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广义的社会环境而言,社会与人文因素是一个较为狭义的概念。住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具有一定规模的、包含异质性的复杂社会实体。一个住区内的居民在其活动和交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住区其实也是以一定的社区群体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物质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对于城市这个大的生态系统而言,一个住区又成为这个系统中具有一定生态位的个体。生态位的概念有些类似于地理学中的区位概念,都是用来描述对象的自身特点并与其它对象进行比较。一个新建住区在开发时可能会针对一定的社会群体,比如专门建造一些小户型满足年轻夫妇没有小孩的家庭,那么这个住区就会因为居住者的年龄而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随之就应该考虑到住区的配套设施应该满足相应年龄段人群的需要而更具交流性、开放性等,并且这样一个住区的建成将改变相邻地区的整体生态位,可能会促成一个城市的社交中心的形成。那么这个住区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将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分析社区人群的生态位主要依据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属于哪个社会职业群体、地域性等等。从社会的综合发展角度看,我们还是鼓励混合居住模式,这样有利于各个阶层的人群的融合,尤其是高生态位的人群可以带动低生态位的人群,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因此住区开发中的户型设计就应该多样化,相邻住区能够互相协调人群组成,不至于造成两极分化的恶性循环。

4、时间因素。一个住区从设计到建造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建成后的住区也会随着入住的居民的行为习惯、群体特征而发生一些改变。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城市的外在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住区的规划设计也能够及时应对。因此一个住区一次性建设的规模不能够太大,小规模的开发建设有利于动态地适应外界的变化,不至于对城市造成不能弥补的影响,并且能够使城市结构更加复杂多样。

二、住宅建筑区整体化设计的步骤

在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住区的整体设计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设计观念。有了这种设计观念,我们就有了一种科学的意识,即整体、区位、层次、空间、时序、超前和可持续的思维逻辑。整体设计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种整体的与各相关设计综合的、相互关联的设计,也是一种系统化设计。对于目前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我们应该首先建立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请相关专家研究住区整体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运用的内在规律。其次,探索能够适应具体地段住区整体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法,包括深入的现状调查、详细的设计过程、阶段性的反馈和调整,既做到设计的完整性又保证应对实际情况的动态性。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引导住户的积极参与,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因为他们才是社区的主导力量。引导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智能小区的优势,通过网络进行宣传、采集意见,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来整理意见。

三、住宅建筑区整体化设计当前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能做到住区的整体设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要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浪潮影响下的开发商的急功近利,一方面是由于整个设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不过我们还是很欣喜的看到一些有远见的开发商愿意花时间对整个开发项目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开发更有针对性,这不仅减少了开发建设的风险,更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