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1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ssues of current hospital fixed asset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such as intensifying management awarenes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team, setting up and perfecting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use of asse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processes and other aspects, to perfect the hospital fixed asset manage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hospital''s development.

关键词: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Key words: hospital fixed assets management;problem;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91-02

0 引言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国家的财产,是医院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医院带来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是开展各项医疗、科研、教学及其他业务,保障人民健康、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经济资源。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医院资产管理理念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存在重使用,轻管理、重实物,轻基础台帐、重当前资产管理忽视资产永续管理。可以概括的说“忽视了实物资产背后的管理”。近几来通过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盘点清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情况并未完全改观。由于思想认识不够以至于责任心不强,部分使用科室资产管理台帐不清,对资产的转移、减少未主动到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调拨、减少、报废程序。

1.2 固定资产管理全员重视不够。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全员的管理,许多职工认为资产管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分类资产管理部门虽然有人在做资产管理工作,但各部门领导更侧重技术管理和服务意识,对资产管理的基础数据和对临床资产延伸管理工作力度不足,对于临床的资产转移和报废监控力度较弱。也未能制定科室关于资产管理的科学流程。各科室虽然有人在做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但投入的力量不足,各岗位没有明确的岗位标准及考核机制。相当多的临床科室认为自己科室使用的资产自己有处置权,在资产转移时未能经过分类资产管理部门且未及时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未能保持与账簿的一致性。且历史上的离任审计未能与资产审计结合起来。相当多的临床科室虽设有资产管理员,但没有明确的岗位标准及考核机制。

1.3 固定资产盘点整理问题诸多,由于盘点范围广,战线长,有漏盘的现象,资产转移未办手续的问题,资产报废未履行程序,找不到实物等现象。资产盘点工作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验收手段,它强调及时性、准确性,然而,医院的资产类别较多,分散极广,以前盘点各分类资产管理部门投入的人力不足且未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进入临床科室盘点时有些临床科室可能会遇到手术或者个别临床科室不配合,盘点不一定扎实。盘点的结果我们不能够确保做到帐实相符。

1.4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保管、维护不力,处置不规范。盘点时总有些科室会出现找不到设备的现象,不是别的科室借走了,就是设备科修理不好在设备科存放着,以致于实物跟帐总是不相符。另有些设备虽然填写了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但未履行完程序就找不到实物,有些管理管理人员认为报废单一填便可以随意丢弃,以致于统一处置实物时找不到 “残骸”。

1.5 对新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缺乏对设备效益的后评价进行跟踪分析,特别是有些使用效益较差的设备,以致于造成医院的投资无法回收,浪费了医院的资源。

2 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强化措施

我们总结了一些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并且也在践行。在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上强化了以下的措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院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财务部有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帐,分类管理部门有分户帐及卡,使用部门有帐、卡,并指定专人保管。固定资产原则上不得有库存,更不允许购后闲置不用。

2.1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根据多年积累的资产管理经验,借鉴了省级医院的先进管理办法,较全面地对医院的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修缮,出台了我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条例,并组织各实物资产部门的领导及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本制度从固定资产的购入到最终的退出,资产的报废处置及过程管理都有详尽的流程,强化了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在平常的资产业务中自觉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充分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效的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控制,促使各使用科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医院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培训。对全院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培训。固定资产管理条例已下发,但执行起来似乎对条例理解得不够深入,办理转移、报废的概念似乎不清楚,真正把这些管理理念贯彻下去,还需要资产管理人员不断的宣传,因此对各分类资产、各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必要的。挑选和培养一支作风踏实、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兼职管理人员,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力度,各种专业设备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例如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各类计算机网络设备、专用医疗设备,管理中需要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设备的事中控制,及时了解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好管家。

2.3 加强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的跟踪维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医院应加强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资源。实行跨科室使用,以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鼓励并带动相关科室的业务发展。做到“谁使用谁负责谁分担”的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切实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设备管理部门对每台专用设备建立维修使用台账,及时记载出现的故障,解决的办法。通过资源的整合及合理调度,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2.4 统一了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实现了总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史上历史性的跨越。

根据对资产软件的前期调研及各分类资产管理部门的综合意见,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经协商初步定下外购上海佳克软件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多次组织了固定资产软件的沟通会议,对此软件的性能征集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意见。对各分类资产管理部门已确认的设备分类、科室名单进行整理后,将数据通过网络发到上海佳克软件公司,启用新的资产管理软件。新软件的实施理顺了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的关系,弥补了财务管理的盲区,也有效地起到了彼此的监督作用,逐步实现了“账、卡、物”相符的管理要求。完成了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

2.5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密不可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求资产管理会计严格按照资产管理条例执行,对符合资产条件的要办理固定资产验收手续,财务上有相对独立的资产管理软件,每月要将财务软件上的固定资产总账与各个实物资产管理软件上的总账、明细账进行核对,确保资产总账与明细账间,账与账之间,账与实物之间达成一致。各相关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科室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增加、调拨、报废等手续,各相关资产管理部门积极与财务对帐,做到总帐与明细帐一致。在财务管理中对更新的设备购置要实行实时跟踪,已投入使用的设备督促各个使用科室办理替换下来的资产报废处理工作,并按照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处置,做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

2.6 理顺资产管理的内部流程,加强内部稽核。资产的管理是个比较细微的工作,每一项资产都需办理完整的验收程序,要输机,要打条型码,资产验收后发票到财务还有一定的审批时间,这样就会导致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入账的时间差,通过多次沟通,制定流程,要求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一律以固定资产验收单上的时间为准。每月固定资产会计建立核对机制,编制一份固定资产核对调节表,理顺时间差带来的资产核对不清的影响。每月资产会计对购入的设备录入情况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强化了资产报废的处置流程,加强内部稽核,每次的报废都有纪委、审计部门参与内部控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方法对待报废设备进行处置,在三家以上的竞买中确定最高收购价,使资产的处置达到效益最大化。

2.7 加强全员资产管理理念。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并确立各部门的兼职资产管理人员,把资产管理纳入医院考核和负责人离任审计范围,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医院资产有数量巨大、分布广、形成渠道多等特点。要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领导的重视,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要把医院资产真正管理好,不是财务部门或某个科室所能独立做到的,必须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大宣传力度,上下齐心,通力协作,才能最终把医院的资产管理好,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2.8 加大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效果的后评价工作。通过对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科室负责人对设备投资使用率加以重视,为日后新技术、新设备的购置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医院的资产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辰民.行政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第2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对医疗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在调研了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数据后,发现一些医院领导对流动性小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重视大型设备投资。许多医院把资金集中投资在一些新技术见效快的医疗设备上,导致了医疗设备购买扎堆的现象出现。由于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最终导致了资产大量流失、资金周转困难的财务困境。

2、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

会计制度是医院会计管理的准则。虽然在2011 年颁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财务管理现状,但实践中发现现行的会计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可能出现资产漏记,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不能充分考虑当前物价飞速上涨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基金短缺而影响医院扩大和发展。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购入后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处理管理不完善。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报废,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对资产价值的变动也不能做出及时调整,更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管理不当。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对资产做出出售、捐赠、报废、盘亏转让、损毁处理时,财务账面记录的是固定资产采购时的价格。这样导致了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并非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进而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数据。

3、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管措施

从固定资产的入库到报废,是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流程的。但在走访了很多医院后,发现从固定资产的入库,维护,维修以及最终报废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这就导致了固定资料的大量流失,以及缺乏科学维护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损耗。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监管

首先,在医院管理层要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由于医院的许多管理层都是从医疗技术方面成长起来的,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还比较缺乏。重视管理层财务理念的学习培养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统一资产的入库、出库票据管理。每项资产的申领、使用、养护以及最后的报废,都要有第一责任人负责。最后,完善资产监管制度,防止资产流失。设立财产会计帐,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 ,建立物质实物卡 ,实物明细帐,建立“三帐一卡 ”的监管制度 。每年定期对资产做盘点,及时核对三帐一卡的财务数据,查缺补漏,调查资产流失原因。对于管理中出现的资产流失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完善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保障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会计核算。按照最新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在资产管理中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固定基金”等科目的核算,保障医院会计核算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还不会因为不科学的财务管理而影响了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其次,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累计折旧会计处理,并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医院累计折旧可以借鉴企业资产折旧的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综合法等等折旧办法。2011 最新的医院设备折旧管理为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提供的折旧年限依据。如医用电子仪器为5 年,光学仪器及窥镜为6 年,口腔设备为6 年等。通过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最后,增设“固定资产清理”会计科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便于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时发生的费用以及残值收入,避免了固定资产漏记的现象,有效的保障了资产的安全性。

3、定期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

一方面,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能有助与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尤其是在医疗设备方面的信息共享,可以为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市场分析,避免盲目购买医疗设备。最后, 引入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固定资产,建立医疗体系固定资产信息平台。 医院内部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课室信息互通。医院管理者也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做全面的监管。

三、结束语

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有越来越规范的市场管理都要求我国的医疗体系具有高效的管理水平。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实现医院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实现医疗体系改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 医院 精细化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保健等工作的基础,是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保障。医院固定资产通常占医院总资产比重的60%以上,是医院建设发展规模的重要标志,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医改背景下,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损失通过提高药事服务费、政府投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方式进行补偿。因此,在不降低医院医疗水平的前提下,提升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提高运行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公立医院的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绝大多数公立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重视购置轻视调配、重视大修轻视日常保养、重视大品牌高尖端轻视适用性、重视投入轻视经济运行效率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规章制度认知欠缺,执行力不够

大部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不及50%,从业人员学历、素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欠佳,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领悟程度、执行力不够,人力资源部没有定期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或陈旧,不能很好地适用信息环境下精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

(三)固定资产未定期进行清查、盘点,造成账实不符

绝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未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造成账实不符;以Q医院(Q医院为区域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有四个分院区)为例,学科调整、病区调整导致固定资产的搬迁转移而未进行及时的备案登记导致账实不符;科主任护士长换届更换时未进行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等导致固定资产盘点账实不符;另外,固定资产数量种类繁多,而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做到兼顾四个院区二百多个科室的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有一定的难度。

(四)固定资产的购置,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

固定资产投入的可行性分析,资产的购置金额、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年经济运行数据、科研用固定资产的科研论文课题及专利技术的数量及质量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就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入后可能存在浪费、闲置。有不少医用专用设备价值高、操作难度大,需要配备专业技术操作人员,盲目购入固定资产而技术人员不到位导致了资产的高端功能浪费。有些专用设备购入后,因申请不到物价部门的收费代码而无法开展项目,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集团化办院的大型三甲医院,分院区办院、科室设置多,存在某个科室缺少专用设备而其他科室利用不上固定资产闲置的状态,盲目的购入固定资产会导致医院资金流的浪费及固定资产的闲置。

(五)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混乱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可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其中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但不计提折旧。医院的设备分属医学设备处管理、新建的房屋建筑物分属基建部门管理、消防及相关设备分属安保部管理、交通工具等分属医院办公室管理、水电暖设备等分属后勤保障部管理,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账务处理。同为医院固定资产,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存在着管理标准不统一、不全面,对资产的业务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也不协调、不全面、不一致。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一)提升医院管理者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形态

院级领导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投入产出、报废销毁等,重视固定资产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重视专用于科研设备的科研论文、课题、专利的质量、级别、数量等。认识到固定资产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能从源头减少医院的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从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升医院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一般有院长、总会计师、财务部及国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等重大决策。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主要有医学设备部、后勤保障部、安保部、医院管理办公室、基建部门等,负责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牵头组织论证等工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应制定全院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转移、报废等审批程序,使得各个对口的资产管理部门在日常的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处于统一的制度保障之下,资产的清查、盘点、报废等工作都有统一全面一致的流程,有标准化的办法,统一管理。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要有有效的可行性研究

医院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专用设备通常价值很高,专用的CT都在千万以上,手术用机器人设备价值可能上亿元,购置昂贵的机器需要提前培养专业高端的技术人才,如果人员素养能力不能适用高端机器,购置的新机器新功能不能开发利用,造成机器的闲置资金流的浪费。因此,公立医院购入新的医用设备固定资产需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充分论证开展医疗活动资产购入后的经济运行效率、效益;开展医用科研教学固定资产的科研论文、课题、专利技术等产出率和质量等。另外,要提前配备专业的高层次技术操作人员,以防高端设备的高端功能闲置。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要针对拟定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院内排查,尽量做到院炔煌科室之间的调剂,将现存的闲置固定资产转移到有需求的科室,做到物尽其用。公立医院的物价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物价部门的文件,新购入的设备开展医疗活动收费需要新的医用代码,需要在可行性分析调研阶段提前安排业务代码申请,以确认能否开展此项目,避免高价购入固定资产后,因申请不到物价代码无法收费而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

(四)提升工作人员素养,提高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有高素养、学识、学习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完成。首先,公立医院要加大投入引入专业人才补充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队伍中;其次,固定资产管理员有着明确的岗位职责目标,按照岗位职责完成日常工作;最后,要进行日常的学习与培训,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员养成培训学习常态化的传统,从而更好地适用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转变及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促进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借助计算机信息化工具,为固定资产建立唯一扫描编码,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唯一扫描编号入账登记、分类。固定资产部门的转移不影响编码的唯一性,保证了资产的唯一可识别性。将固定资产的唯一识别码能在医院各个子系统中进行识别。医院的固定Y产管理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财务系统子系统、绩效管理子系统、设备保修子系统等对接,能共享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数据,从而能更好地分析单台固定资产的投入、收入、人次、科研论文课题的数量、科研论文课题专利的级别、维修频率、维保费用等,便于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的管理。

(六)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

精细化管理固定资产体现在全流程管理。从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可行性分析调研,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进行收入、人次、科研论文课题的数量、科研论文课题专利的级别、维修频率、维保费用等分析,固定资产的报废要进行残值上缴及系统报废等工作。绩效管理部门要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设计考核的标准与指标,从而能动态的监控、考核整个流程的固定资产管理执行情况,进而查找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

三、小结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管理。从固定资产的购置、运营、维修保养、转移、报废的全流程进行跟踪、分析、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各科室各职工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动态的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比重大、价值高且数量种类繁多,只有有效地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降低公立医院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益效率,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竞争力,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医院竞争力和社会服务效力的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斌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5,(9):58-60.

[2]刘国祥等.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31-33.

第4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医院;制度;财务管理;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32-02

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1.1 财务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单位对资金的支出能够严格把关,但对需要的固定资产买回来以后,对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概念模糊。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没有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对原来使用的资产没有移交,久而久之,设备物品没法查找,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1.2 财务流程账资信息不真实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有固定资产相差甚远。例如: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验收、不登记入账;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冲减等。

1.3 资产监管、处置不当

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只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具体办法,资产使用部门无管理制度、无管理人员、财产登记不全。单位向各部门安排、配置了固定资产以后,对使用情况却不闻不问,以至于一些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却一无所知。

1.4 采购、计划、使用不配套

盲目采购已经成为医院采购的痼弊,很多医院不顾自身实际,过分追求设备全面和高档,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市场调查,盲目购置;医院部门与部门之间、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条块管理、利益分割的格局,造成部门林立,自成一体,互不协调,卫生主管部门不能统筹规划安排,导致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铺张浪费。

2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医院固定资产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必然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支出,降低成本费用,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可将医院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得的利益,让利于人民,节约病人费用,使医院的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2.1 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

从基层抓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质量,第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资产卡,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账。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宜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

2.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规范使用核查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应加强审计监督,指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账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必须实行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资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3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由固定资产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为资产责任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利用现有的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与物资中心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3.1 固定资产采购制度

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3.2 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物资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明细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3 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成立医疗设备供应中心,对于数量较多的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由医疗设备供应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调度,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

3.4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

3.5 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国家财政补助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医院要适应市场求生存,就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证。是一项看似简单,其实却不容易做好的管理工作,各医院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不违背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第5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一、新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有关变化

固定资产核算增设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用于核算每期折旧费用、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等内容;无形资产核算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于在预计使用期限内,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增设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的价值。在预计使用期限内合理地分摊其成本,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耗费程度,从而合理确定培养成本。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净值”和“无形资产”数据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和使用情况,特别能够有效加强资产的管理。

二、高等学校实施新会计制度后,固定资产账务衔接处理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新财务制度时,高等学校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衔接和管理方面会遇到以下具体问题:(1)对于存量固定资产如何清产核资;是否对存量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如何补提;累计折旧率如何确定。(2)对于新增固定资产如何分类,分类后采取哪种累计折旧的方法。(3)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新制度规定高校会计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实提”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并不完全一致,于是产生了在收付实现制下能够真实反映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的核算方法———“虚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4)对于固定资产后续管理,财务部门如何和资产管理部门协调合作。

三、医院新会计制度实施经验

(一)医院固定资产账务衔接的具体做法医院邀请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清产核资工作中查清现有固定资产的确切购置时间,对现有固定资产逐项计算已提折旧。医院采用追溯调整法,在执行新会计制度前,将所有在账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对于除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

(二)医院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办法医院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医院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登记每项固定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其他资金的金额及其所占的比例。出租、出借或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另设辅助备查簿进行登记,不在固定资产核算。医院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医院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三账一卡”模式,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建卡(台账)。医院资产管理部门或专管人员,在业务上受财会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财会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物使用部门密切合作,保证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卡实相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采取电子信息化管理,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四、医院新会计制度实施经验对高校的启示

(一)在对存量固定资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补提折旧(见表1)借鉴医院清产核资的方法,邀请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首先调整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面价值,然后按照会计师事务所确定的各种固定资产信息,补提历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不改变现有的项目核算体系,根据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新增各类会计科目。

(二)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建议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三账一卡”模式,实行网络化管理效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建立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三账一卡”模式,另外实行网络化管理可实现信息共享,从而破解高校三级管理信息不畅的难题,资产管理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资产的动态信息,可避免账实不符、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同时高校领导利用资产网络管理平台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和资产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最后网络化管理可减少人工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增加透明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固定资产管理的“三账一卡”模式用下图表示。

五、新财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后续制度改进的方向

伴随着多部会计制度的出台,政府会计改革虽然初步告一段落,但改革还“在路上”。目前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困惑。一是现行政府会计体系主要是用以反映和监督政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资金活动收支的专业会计,其目的是实现国家财政职能、执行国家预算的重要手段,强调执行与预算管理,其财务报告也只是注重预算收入、预算执行,很难控制政府大量的资产与其消耗,无法反映政府整体的财务状况与运营情况。二是我国现有的会计机构是按组织分别设置会计制度,在整体上缺乏统一的体系,制度上缺乏统一性,会计信息就具有片面性,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第6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25-02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行政办公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功能不一,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国家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采取财政拨款,单位自行购置使用,以拨代支的管理方式,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只关心财政的投入和资产的增加,产生争取经费补助、购置固定资产积极性较高,而对购置后如何有效使用、如何妥善保管资产重视不够,对资产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过问不多。由于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不够重视,管理和使用人员责任不明确,医院成本管理核算的滞后,导致相关人员的固定资产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账物不清,移交不清”现象

虽然财务科、设备科、总务科都建有固定资产总分类账、明细账、各临床科室作为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也负有管理固定资产的职责,但实际各部门的管理却并不到位。固定资产一部分归总务部门管理,一部分归设备管理科管理。管理范围交叉,固定资产管理权分散,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相互配合,往往出现管理上的盲区。账账、账物之间缺少衔接,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时有发生。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账面价值失真

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消耗,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医院的固定资产随着不断的购买,余额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的老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不能在账面上得到客观、及时地反映,尤其是医疗设备大多属高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周期快,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资产的减值准备,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4.报废的固定资产反映不真实

一般来说,医院固定资产购置时都能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使各项固定资产从一开始都能纳入医院的资产管理范围,但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医院财务科或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很难深入到各使用部门加以认真清查盘点,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在清查、报废、毁损处理上监督的欠缺,而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又不熟悉固定资产处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规程,使得早已沉淀、报废,甚至已经处理不再存在的固定资产仍然留在财务总账上没有得到及时的账务处理,而且逐年递增,造成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摸清家底,建账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

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协助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很多地方医院都实现了医生、护士、药房、收款的连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和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健全固定资产账卡制度。医院应设立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保管和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进行准确核算。总账账务部门统管,分科室设立明细账,卡片账。实物与保管人。为使卡片内容统一,便于管理与查询,医院应印制统一格式,并按其内容进行填制,做到物卡一致。(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实物保管制度。保管部门要按规定对资产入库进行严格验收,准确登记购入资产的价值。对固定资产的转移和出借要办好手续,做好备查登记,做到账物相符,对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建立维护保养制度。(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清查,对盘盈和盘亏按规定及时上报,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有关账目,做到账、卡、物相符。通过盘点,对存在的漏洞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4)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报废与转让制度。在审核固定资产报废时,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程序审查报废手续是否齐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查验及论证。(5)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奖励管理好的部门,对不负责任的要批评惩罚,强化科室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为医院管理起到“增值保值服务”的作用,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4.建立定期清查核资制度,确保账实相符

联合资产清查小组每半年或一年度终了前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库存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核实,做到见物就点,全面编号,详细登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死角。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对固定资产分类错误,会计部门与物资部门分类不一的,统一口径,调账处理;对在大修理中确因改造而使固定资产增值的部分,账务部门要作固定资产增值的处理;对所购的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但货款未结算完毕的,及时办理验收、登记入库手续;对不能使用无维修价值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上报审批予以报废;对使用不当、养护不当的予以改正;对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5.实行成本核算,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医院应积极推行院科两级全成全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交费的成本意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总之,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为适应市场经济,要合理科学的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提供能准确反映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的会计信息,帮助管理者决策,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医院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进行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州,徐明升.谈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4,(6):56.

第7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医疗卫生 固定资产 标准 管理原则 措施

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最大和最持久发挥固定资产工作能力,使其使用年限延长,最大效力得到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和维护工作必须要做好。

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分类与计价

1.确认标准

①一般设备和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和800元以上,一年以上使用时间,且原有物资形态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

②单位价值虽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设备,也属于固定资产范围,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2.范围与分类

①房屋及建筑物:指产权属于本单位的一切房屋建筑物及各种附属设施;

②一般设备:指办公与事务用的设备、家具、用具、交通工具等;

③专业设备:指用于业务的各种医疗仪器和设备等;

④图书:指各种专业图书、技术图书和重要杂志等;

⑤其它固定资产: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范围的固定资产。

3.计价

①购入的固定资产,按购入价格,包括包装费用、运输、装卸、安装调试等;

②房屋等建筑物,按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或在改扩建中发生的房屋建筑物,按其原值加上改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拆除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③接受捐款的固定资产,按市场同类固定资产的价格计价。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④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计价;

⑤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借款利息也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⑥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⑦无偿调拨或由于医院撤并转入的固定资产,按原单位帐面价值进行计价。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原则

应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现状,可设置如设备科和总务科等相关的财产管理部门,并由相关部门指定专人管理,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应建立与健全。

1.三帐一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固定资产总帐和一级明细分类帐由财务科负责,并进行金额核算;二级明细分类帐由财产管理部门负责,并按类别和品名等进行数量金额核算;台帐由使用的科室负责,并进行数量管理。为方便清查与核对,应做到财会部门有帐,财产管理部门有帐有卡,使用科室有卡,在各个环节中能有效的管控资产。

2.财产管理部门职责

医疗设备的科学论证、采购、验收、维修保养、清查盘点及办理调拨、变价、报废等有关报批手续等主要由设备科负责,并根据资产档案管理要求,建立相应的设备仪器技术档案和运转日志,实行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大型贵重设备与仪器;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办理出入库手续、清查盘点等工作主要由总务科负责,核实报废资产后提出申请,相关的盘点工作做好,与财务科定期核对,做到帐物卡一致。

3.使用部门的职责

固定资产的管理保养、登记帐卡等工作由本科室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维修、事故等情况按要要求做好记录。遇有丢失、报废或其它特殊情况,应及时向财产管理部门反映,科室财产由指定专人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定期清点实物,做到帐卡相符。

4.财产建帐、入库、分配等有关手续的及时办理

按财产类别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填写“验收入库单”, 根据发票或调拨单、入库验收单,财务和财产管理部门应登记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和台帐。

三、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各种改革临近,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地分散和用途各异的特点,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结合管与用的原则。一方面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在有关人员和使用部门中落实具体的管理权限。只有使各部门、各级单位及相关职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才能真正有效管理固定资产。

1.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相关规章细则的完善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很广的涉及面,品种多且形式各异,有较强的专业性。客观、科学、有效与合理管理固定资产的先决条件是要求管理人员有知识和懂技术。在规定时间内,管理人为了更好地完成规定动作,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规章细则应完善。现在业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普遍指导思想是“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度”,相应部门负责具体管理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在各级使用单位,落实固定资产使用、保管与维修责任,保证科学、合理地管理固定资产,使其利用效益提高。

2.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的重塑

一直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但在日常工作中,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观念上没有真正重视,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课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质,应从思想根源上看清,认识提高,态度端正,将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3.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加强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容比较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固定资产需求量核定。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也逐渐开展了新的医疗服务项目,对固定资产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也在结构上有了相应变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核定需求量前应全面清查与核实,并登记造册。依据医疗服务任务,通过科学计算方法的运用,通过总务科、设备科、财务和统筹规划办公室的密切配合,使数据、信息和指标得到广泛搜集,对固定资产提出合理的需求量。

(2)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设备在平常使用中,应注意“三分修,七分养”,有很讲究的方式。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措施,应根据固定资产不同分类相应制定。应建设好、使用好和保养好房屋建筑物;严格规范操作专业设备,对其专人管理,使设备的使用效益提高;对一般设备,其管理应按定额定需、统筹兼顾的办法,根据艺员业务具体情况而定;分类登记编号图书并成册,对损毁的照价赔偿;对其它固定资产,因为数量多且单价小,更应落实分管责任人,在管理中提高成绩,在管理中提高效益。

(3)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对专用设备档案、房屋建筑物的管理应重视。筹购论证报告、订货单据、验收证明、合同书、操作规范、仪器设备技术性参数资料、使用维修说明和保修卡等,是专用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修建的前期论证报告、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物地质、招标情况、水电气管道安装图纸、竣工决算和使用维修情况等是房屋建筑物档案管理的内容,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由总务科指定。

(4)固定资产维修管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实物形态没有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设备部分耐用程度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由于自然损耗,同一时期内各部分磨损也不相同,每个部门有不同的使用频率,且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与爱护程度,经常出现固定资产局部损坏的情况,应根据不同资产,维修人员对其开展不同的修理工作。相关部门既要做好预防,又要做好维修保养与检修,才能使修理频率降低,修理费用减少。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好,并做好定期检修记录,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作用。

(5)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应定期清理与盘点固定资产,使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良性循环。对每次清理与盘点,一一列示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报告清理和盘点的具体情况及结果,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在相应领导做出批示后及时处理。

四、小结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每个部门应不拘限于原有模式,而是不违背基本准则,结合具体情况,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理念重塑、日常管理加强的情况下,大胆创新,走出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志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5).

[2]游明慧.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0).

第8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制度;医院;待冲基金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概念及核算方式

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和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一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从而重新确定固定资产原价。涉及财政补助资金支付的,按照支付金额,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科目。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照当期损益进行会计核算,借记“事业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现状

(一)监管意识淡薄、职责划分混乱。长期以来,各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尤其对于后续支出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以及固定资产采购部门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后续支出缺乏有效监管。日常工作中,后续支出流程往往是使用部门申请,采购部门以及分管院长签字,财务部门负责费用结算。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原因,必要性,是否存在监管失职等没有严格监管制度,责任划分不明确,淡化了财务部门的作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后续支出费用过高。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出于适应发展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目的,各医院不断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搞基础建设,采购高价医疗设备等已经成为医院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的常规手段。由于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后续支出也呈现常态化。医院固定资产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而致使医疗设备等后期更新,维修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的垄断再加上医院相关人员缺乏有效的市场价格信息,以致使设备商对于资产的维修,更新等后续支出随意要价,从而造成支出费用明显高于市场实际水平。

(三)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不规范。我国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版《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和计量等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由于财务人员对于制度解读能力不同,往往出现同一笔业务却给出不同的财务核算结果,这集中体现在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划分。会计核算的错误处理,必将导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信息失真。

(四)违背“专款专用”原则。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卫计委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投入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距离深化医改的要求还有差距,国家卫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落实各级财政补助政策,促进形成规范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国家医改的决心显而易见,改革思路也逐渐明朗,财政补助已成为各医院开展医疗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部分医院对于专款随意性使用,严重违反“专款专用”原则。虚报预算,挪用专款等现象屡见不鲜。

(五)基层医疗单位制度不完善。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疗卫生部分明确指出将重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于制度的完善以及有效的执行。目前基层医院由于受发展规模,人员配备等众多因素影响,对于制度的制定以及有效执行一直缺乏有效办法。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随意性大,账目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解决措施

(一)完善制度。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虽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各医院发展水平不同,尤其基层医疗单位对于管理制度解读和执行能力还不够,所以各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医院需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制度。在不违背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制度。

(二)加强监管,施行问责制。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之所以出现众多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监管缺乏,责任不明确,缺乏问责制度。各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进行监管,成立专业小组不定期对于各医院固定资产情况进行专业审计,切断非法利益链,施行问责制。各医院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杜绝擅自改变专款用途,将责任细分到个人。对于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三)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医院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引进竞争机制。财务主管部门对于相关政策应及时传达,认真组织各单位财务人员学习。医院财务部门负责人应不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及时总结,改正。

(四)成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业务的物质保证,各医院财务部门都设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但这种核算往往只是数字的核算以及实物的简单盘点,无法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如何对后续支出进行有效管理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所以,医院应成立由院长,财务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的财务人员,各学科专家、主任组成的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于医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情况做出分析、考核,加强内部控制,从而确保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

(五)鼓励大型医院财务人员到基层锻炼。随着医改的深入,各省市、地区进一步落实了城市医师下基层服务制度,这既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样也方便了患者就医,从而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各省市级以上医院固定资产以及后续支出制度相对健全,吸取成功经验,可以鼓励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走向基层,从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尽快建立起完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新版《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

第9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

一、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A医院固定资产净值11.33亿元,占医院资产总额的52.65%,存货金额7893.07万元,占医院资产总额的3.67%。可见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医院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下去。如果不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会出现医疗设备出现老化故障,药品卫生材料发生短缺变质的情况。可能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医疗活动正常开展。因此,医院合理优化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可推动医院的持续性发展。

(二)为现代医院管控提供重要工具和手段的支持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关文件中提出了现代医院管理的指导思想、阶段目标、实施路径和改革内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探索的过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医院要加强临床科室在药品、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的引进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防范风险。医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活动范围在不断延伸和扩展,主管部门的要求逐渐细化。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完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为公立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活动更加规范、有序。

(三)满足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

科学的绩效管理是实现整体目标为目的的动态管理过程,以员工个人绩效提升来实现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四个部分,其中运营效率部分中就重点考核医院运行状况和效率,合理配置医院资源,使医院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保持高质量、高效率、健康稳定的发展才是满足绩效考核要求的发展趋势。

(四)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动态全过程管理,包括从采购需求、前期可行性分析、资产采购、验收入库、维护保养、资产处置等环节,涵盖了资产采购前、使用中、使用后三个阶段。资产购置需求与医院战略结合,纳入医院预算,实现预算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管理,避免资产重复采购造成资产浪费。资产使用过程中对设备效益进行分析,计算资产回收期,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医院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率。资产后期维修维保做好跟踪,保证资产安全运行,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资产处置报废后,及时将收到的残值收入上缴财政,确保国有资产完整。

二、A医院资产运行分析

从医院整体资产规模分析,A医院从2016年-2020年期间总资产逐渐扩大,2016年医院总资产17.17亿元,2020年增长到21.52亿元,增长4.35亿元,增幅25.33%。总资产的增幅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增长,固定资产净值从2016年的7.0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3亿元,增长4.3亿元,增幅61.17%。2016年-2020年期间A医院处于快速成长期,基建方面医院新建两栋住院部大楼,新增床位700张。专业设备方面,随着新技术、新科室、新项目开展,购买专业设备9711台,价值3.7亿元。医院环境改造方面,建设美丽智慧医院,新增便民设备设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公立医院的资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医院高质量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资产的周转率,可以挖掘和扩大医院的发展潜力。从资产使用效率分析,2020年A医院固定资产增长率9%,固定资产净值率65%,病床使用率从2019年86%下降到2020年65%,除了受到突发事件影响,也说明一部分新增床位数中有部分科室床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医院应该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A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资产管理内控环境薄弱

医院资产管理内控环境比较薄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医院建立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制度的更新,医院资产管理制度还未及时更新修改。第二,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中未对固定资产入库条件做出明确定义,采购入库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固定资产和低值耗材类别,各个部门资产分类出现差异。第三,医院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设备处、后勤处、药剂科,资产管理过程中权责分配不明确,出现资产无人监管,资产不能及时盘点、报修和处置的情况。第四,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部分科室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不重视资产的合理配置,不合理的资产结构会给医院带来较大的运营风险。

(二)资产采购工作缺乏统筹规划

资产的购置会消耗医院大量的现金,加强资产采购工作直接关系到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率。A医院资产的采购申请通常是由临床科室发起,经过设备处审核后再统一进行采购。但是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可能出现重复采购同一种资产,占用人力物力增加了资产采购成本。并且,购入的大型设备未及时跟踪进行资产运行情况分析,无法及时发现需要更新改造的设备,导致设备加速折旧提前报废,增大医院维修成本和购置成本。另外,临床科室为了扩大现有规模会申请采购一些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缺乏对设备未来经济效益、使用频次和投资回报的计算,可能导致资产的盲目购置,使得资产闲置浪费的情况出现。

(三)缺乏绩效考核机制

医院虽然成立了绩效管理委员会,明确了绩效管理委员会成员和主要职责,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但是缺乏针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绩效考核机制,未将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效率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忽略科室间资产的合理配置,导致科室资产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在资产运行过程中,尚未将资产管理及资产运营分析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因此,医院临床科室普遍缺乏成本效益意识,未形成多科室联用,资产共用机制,造成资源浪费。其次,缺乏对资产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效益进行分析,没有将资产的效益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在资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绩效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后,对平台共用资产的情况,未明确资产折旧费用、维修费用等成本承担部门,导致平台资产使用率不高。

(四)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2017年医院上线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包括了总账系统、预算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模块,实现了集“预算、核算、监督、分析”于一体的闭环式财务管理模式。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与医院HIS系统对接,自动生成固定资产新增、折旧、减少等凭证,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没有与资产管理部门如设备处、后勤处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新增的固定资产卡片虽然能通过系统对接,但是后期资产变动、报废等信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并未同步,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差异,不利于数据统计与分析;二是资产的变动与报废过程并未实现线上审批,整个过程仍需申请科室填写纸质变动单和报废单,经层层签字审批后报财务处,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根据单据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变更。整个过程短则一周,长则几个月,无法保证账务处理时效性和管理及时性。人工进行数据修改,可能出现数据录入错误,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三是资产自动化分析程度低,资产系统无法实现资产效益分析,无法提供资产购置决策数据支持。并且,缺少资产的维修电子记录,无法记录资产维修的次数和金额,不能对资产维修成本进行准确分析。四是资产盘点信息化水平低,医院每年都会进行资产清查,但是盘点过程依靠人工手动清点,耗时耗力,也无法保证资产清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医院资产管理优化对策

(一)强化医院资产管理业务活动的控制

36第一,梳理资产管理业务活动风险点,以风险管控为导向,以提升管理能力、保障资产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资产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明确每一类资产管理部门。同时,制度中需要明确固定资产入库金额、使用年限等条件。第二,完善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设置。在各临床科室设置资产管理专职岗位,负责科室资产领用、保管、处置等工作。在设备处、后勤处、药剂科、财务处等部门合理设置资产管理人员岗位,使不相容职位分离。第三,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总账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保证账实相符。加强资产运营效率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大型设备工作量和经济运行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制定合理的资产购置流程

首先,各临床科室要结合科室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大型资产采购规格、名称、数量等,并形成采购方案,采购方案经过职能部门可行性论证,专家咨询,审核通过后提请院领导审批。其次,科学合理利用公开招标方式。营造公平公正的招标环境,选择出实力最强价格最优的供应商。加强采购知识宣讲,培训学习政府采购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提升人员专业能力。针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购管理的新要求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详细解读,开展全院培训使全院职工熟悉和了解政策规定,保证采购过程合法合规。最后,建立设备共享机制,将科室设备进行合理分配调用,能共用的设备相互共享,节约资产购置成本,发挥出资产的最大价值。

(三)加强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旨在加强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如果绩效考核中缺乏对资产管理相关指标的考核体系,可能导致资产不能发挥最大效用,无法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要建立一套资产管理指标体系,组建资产绩效考评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资产入账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资产日常使用和维护情况,资产盘点,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指标设计包括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固定资产增长率,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等指标。并结合每个临床科室自身医疗特点对考核指标赋权重,全面考核科室资产管理情况,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

(四)建立资产一体化管理系统

建立业财融合的资产一体化管理系统,将HIS系统、财务总账系统、物资系统、预算系统等系统数据对照统一整合到资产一体化管理系统中。预算控制应当在业务流程前端体现,通过资产一体化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数据交互,当科室提出资产采购申请时,首先需要选择该项资产购买使用哪个项目支出,如果项目中尚有余额可提出采购申请,冻结该笔项目支出;如果项目中无余额则无法发出采购申请。将预算控制放在采购流程的前端,既能避免业务发生后才发现预算超支而产生退货或更换经费的麻烦,又能及时提醒经办人注意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资产一体化系统中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资产采购申请、资产入库、资产调拨、资产报废等全流程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资产运行效率分析,对设备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净现值、会计收益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测算,为购置新设备、更换旧设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