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成年的教育方针范文

未成年的教育方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成年的教育方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成年的教育方针

第1篇:未成年的教育方针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青少年;“悦”读

[DOI]10.13939/ki.zgsc.2016.22.275

1 当前青少年的阅读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手机、电视、电脑网络联通了人们与整个世界的影像关系,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电脑、卡通、明星演唱会、娱乐和体育赛事、时尚流行情报、青春偶像剧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时间杀手。特别是网络游戏,由于其惊险、刺激,既可以满足人的游戏、娱乐需求,更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在现实世界中很难体验到的成就感,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在学校里,各种校纪校规将他们管得严严实实,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是异端;青少年在家里,生活娱乐都由父母做主,学习的好坏是唯一的奖惩标准,这两种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会把没有免疫能力的青少年推向网络世界。

纵观中国教育改革历程,历来不缺乏教育理论。如果说过去中国的教育曾被政治强权所勉强,那么今天中国的教育是否被经济和功利所迷惑,甚至是迷失呢?这种迷失的“物化”教育,很难回归教育的本来的初衷。我们的教育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著名学者马弘毅先生率先提出“教育理念、教育方针、课程设置三大问题制约了中国教育发展”。

笔者认为真正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是我们的青少年缺乏自由的或者自主的“悦”读,不是这样吗?君不见那朗朗读书声从教室传来,机械重复好生无奈。当代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存在以下问题。

1.1 快餐式浅阅读成为习惯

据有关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基本都被“三屏”包围了,即手机的“小屏”,电视的“中屏”,电脑网络的“大屏”。“三屏”大大扩充了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增加了他们知识与娱乐的选择,也创造了虚拟的世界,颠覆了传统学习与生活方式。

1.2 青少年精神无处寄托

审视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的业余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旦进入了初三、高三,连唯一可以让他们片刻放松的音、体、美等课程都取消了。但这并不能阻止未成年人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特别是这种向往与追求因条件等原因被压抑后,一旦条件具备,他们就会沉溺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1.3 网络世界无法抵挡的诱惑

互联网以其新颖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私密性等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的兴趣,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另一方面,网络也容易使青少年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使得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互联网对于青少年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减少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社会全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利用图书馆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一翼

当前的学校学习已经成了一种裸的功利行为,这种单纯为了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造成只能将学生训练成会考试的人,学生所受的是“训练”而不是教育。我国高层教育研究人士曾指出,现今学校实行的百分制把很多有才能的孩子不公平地挡在了高等教育的门外,由于他们不善于“死记硬背”,分数低、不适应应试教育方式,结果造成未来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是不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无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且能自主阅读学习,又有各种各样趣味、新颖的读书活动的图书馆,对于广大青少年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因此,现阶段在图书馆实施“悦”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1 提倡青少年通过“悦”读实现深阅读

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都拥有一个健康、愉快、有理想的人生,鼓励他们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深阅读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感悟能力,能让他们更深刻地领悟知识,汲取营养,提倡深阅读,还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增进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创作力。培养深阅读的前提是“悦”读,实质是调动青少年的阅读积极性,使青少年善读、乐学,在图书馆融洽和谐、健康、愉快的情境中,其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快乐阅读实质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表现在目标的导向上,是以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内容上,是学以至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表现在“读”与“学”的关系上,形成一种融洽、合作的关系;有人曾总结深阅读的三种境界:文字的阅读、精神的阅读、生命的阅读。

2.2 图书馆可以引导青少年“乐读”和“会读”

青少年虽然年龄尚小,但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图书馆可以通过正确引导,把青少年的读书行为融入到快乐活动之中,引导他们“乐读”“会读”,但是针对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特点,通过整合图书馆藏资源,运用创新服务形式,发展动漫服务,以提高青少年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图书馆要经常向他们推出新书介绍、推荐书目、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专题演讲,培养他们驾驭文献、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对图书馆产生浓厚的兴趣。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读书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学会鉴别精华与糟粕的能力,辩证地看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吸收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脱离低级趣味,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使他们在书的海洋中,能够分辨出积极和消极的成分,从而提高区别真善美丑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不会使自己误入歧途或虚掷年华。

2.3 让青少年体验立体教育带来的快乐

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阅读图书,汲取知识,还应体现出一种立体的教育模式,达到图书馆第二课堂的职能。如生存技能训练、绿色环保行动、走向乡村、军事夏令营等等。旨在通过这些活动,让少年儿童掌握一种本领,一种意识,多一种人生体会,多一种人生经验,多一种生存本领。

3 结 论

总之,图书馆是青少年汲取知识的信息港湾,是拓宽他们视野的大课堂,让青少年能够自觉把图书馆作为学习的大课堂,博览群书、博闻信息、博思善析,图书馆解决了与学校课时安排之间的矛盾,从而创造出了一种舒畅的、自由的、宽松的择书、阅览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快乐的学习志趣,更应该是青少年成长的一翼。

参考文献:

[1]范敏,于雅彬.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工作探析[J].当代图书馆,2008(1).

第2篇:未成年的教育方针范文

青少年教育恶劣意识转化工作劣迹不等于是犯罪,但劣迹发展的后果很可能是犯罪。一个人身上如果滋生了恶劣习气,往往会产生恶劣行为,恶劣行为将会促使恶劣意识逐渐膨胀,以致成为犯罪的根源和动力。因此,对劣迹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工作不容忽视。

一、劣迹的演变过程

我国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列在了首位,接下来才是智育和体育。就是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搞好防微杜渐,搞好犯罪预防。

某些青少年只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小养成的恶劣习气没有得到及时矫正、或者被某些不良行为以及不健康的事物所熏染、使思想意识逐渐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行为上的放任自流和放荡不羁。他们开始会有一些不良嗜好和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他们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直至涉足犯罪。比如,有的孩子沾染了吸烟酗酒的恶习,如果不加遏制,他们很可能试着去吸毒;活泼好动虽然是青少年的天性,但对他们诸如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不予管束,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黑恶势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从少儿抓起是很有道理的。过份的溺爱和娇惯容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气和特性,这些不良习气和特性往往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拦路虎和拌脚石。有些孩子只所以特别任性,很难教育,通常与家长溺爱娇惯、放任自流有很大关系。

二、劣迹的种种表现

从“劣”字的词意上说,不好的行为都属于劣迹行为,如果“劣”到让众人愤恨或愤怒的程度,就说明这个人的行为已经十分“恶劣”了。

从一般意义上说,“劣迹”与错误是有区别的。某个孩子因一念之差或有意无意做了一两件错事,是比较容易教育的,也是容易从错误中省悟过来的。劣迹或恶劣行为往往有一定的损害性和危害性,而劣迹人却不知道改错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正确的。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和班级爱出风头,这种风头不是表现在学习上和维护集体的荣誉上,而是表现在哥们义气上,表现在拉帮结伙上,表现在打架斗殴和称王称霸上,表现在吃喝玩乐上。有的孩子为了张扬所谓自己的个性,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他们往往穿着和装束的很另类,有的在身上刺青,有的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拜把子”称兄道弟,有的偷摸盗窃。如此种种不正常的表现,都应当被列入劣迹教育的范畴。

三、劣迹产生的根源

与知识丰富、思想意识健康的孩子相比,劣迹较多的孩子普遍不专注学习,认识能力普遍比较低下、片面和浅簿,他们的认识水平往往受到个人欲望和私念的限制和驱使。从个人主义来分辨美与丑、是与非、勇敢与胆怯、光荣与耻辱等,得出与正常青少年截然相反的审美观和荣辱观。从现象上看,某些劣迹生似乎存在着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叛逆性和对抗性,说白了,孩子身上的某些“毛病”还是家长给“惯”出来的,有的则是因为青春期思想意识跟不上身体的发育而形成的幼稚和无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意识的成熟,有的孩子会发生转变;有的孩子则会因为社会的唾弃和众多的指责和批评而失去自尊,使自己的行为变的更恶劣。

四、劣迹生的疏导对策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的从严要求和从严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确保孩子“走正道”最有效办法。一旦孩子步入歧途。还是要广开思路,从多角度想办法把孩子拉回来。

对劣迹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重在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教育。

孩子分辩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一个孩子身上如果沾染上很多恶习,他就会成为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的“害群之马”,甚至会影响一批孩子沾染上同样的恶习,导至班风和学风急转直下,使一批孩子步入迷途。做为班主任或者班干部,应当善于发现学生某些不正常的思想苗头和不良行为。

善于发现问题需要良好的责任心。做为班主任,要对班里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家庭状况比较了解。看到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需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搞清了再“对症下药”。有的学生逃课或几天不来上学,就要弄清他为什么逃课或不来上学,是不是去了网吧?是不是和不良青少年混到了一起?是不是孩子思想上或家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对个别劣根很重很难管教的孩子,也可以试试用情去感化、用理去教导、用法去警示的转化策略。

1.用情去感化

对迷途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的孩子“软硬不吃”,听不进任何劝阻和批评;有的顶撞老师或故意给老师出难题。有多少老师被这样的孩子气的伤心落泪,有多少家长被这样的孩子折磨的无计可施,不得已听任孩子放任自流。孩子越是这样,越容易遭受社会的唾弃以及方方面面的指责与轻视。一个孩子总是处在被蔑视和指责的环境中,他的自尊怎能不被扭曲,他的自爱怎能不被蹂躏。

由此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这些被冷落了的孩子更需要一份真情和热情。具体说来就是不要疏远孩子,要善于从这样的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并且进行启发和表扬;要善于和这样的孩子交朋友,用诚意和真心去感化他,情感交融了,思想交流也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2.用理去教导

劣迹较多的孩子只所以迷途,大都是因为知识缺乏、思维方式简单片面、良莠不分、道理不明导致的。当教育者发现孩子情绪比较稳定,愿意交流的时候,就要不失时机的向孩子讲清他的思维逻辑和认识逻辑为什么是错误的,如果他所崇拜的人或事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就要让他明确什么是值提倡和值得崇拜的英雄主义;什么人值得交往,什么人应当远离;什么事值得去做,什么事不值得做。道理明确了,孩子分辩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

3.用法去警示

第3篇:未成年的教育方针范文

关键词:差生;双差生;教育关爱;自信心

在应试教育下,许多班主任的眼里,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叫文化差生,调皮的学生叫品德差生,二者皆有者叫双差生,或者叫特差生,后来在课改中改为“后进生”。其实我认为这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有的班主任为了他的教学成绩在同级同科排名,对这类学生百般刁难,坐特殊位置,洗刷、挖苦,为一点小事就不当人的打骂等,有的甚至使学生辍学。为此我认为这样的老师不配当老师,就更不配做班主任;而现在有的教师,特别是领导们,他们认为学生不能批评,不能惩戒,只要越雷池一步,教师就是违法,就一票否决,我是坚决不同意这些方法的,学生是未成年的孩子,学生做错的地方,需要教师批评指正,有事需要适当惩戒,让其涨一点记性,这样做是不行的。适当惩戒需要把握好“度”,把握好度的惩戒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大爱。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爱呢?

1学生拾柴,教学生品味而不代替学生拾柴;教学生品味而不代替学生品味

现在许多父母对其孩子是百般呵护,怕他冷着,怕他饿着,怕他累着。怕他生病怕他受伤等,在家里,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他想怎么样就让他怎么样,与同学发生矛盾了,有父母为其撑腰。家务活一概不做,甚至洗衣、做饭、洗碗,床铺整理都是父母代替。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能做什么?难道他父母能包他一辈子吗?这样的孩子即使每学科都考满分,又怎么样呢?如果是这样的话,结果是父母对他的爱呢还是对他的害?

为此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我们不应该在去代替学生做什么,应该鼓励他们去做什么,怎么做。甚至于应该要求学生们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学生们的错误,必须批评纠正,甚至于适当的惩戒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老师应该引导他去正常适度交往,去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培养学生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的理念;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理念;许人承诺,千金不移的做事风格。对于一些事情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老师不能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学生,使其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

2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胸怀,人格影响学生

在班级这个团体里,班主任是与学生交往时间最多的人,班主任的威信不比校长,政教主任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听班主任的,特别是文化成绩差的学生,更是明显。为此班主任的形象就是许多学生追随的偶像。班主任是开心大度的人,学生就是如此;班主任是小肚鸡肠的人;学生就是斤斤计较的人。班主任是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学生就是能经受打击的学生;班主任是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人,学生就不怕成绩差,一点一滴的进步充满希望的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教师的人格展示就是教师工作的所有。

3差生转化与德育工作联系起来

学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差生转换时班主任永恒的课题,甚至是学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师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书一年一年的教,学生一级一级变,学生思想一天天的在变,有在变好;有的在变坏,有事在你没有预见的情况下,会出一点别的事情等。作为班主任老师,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没有爱心,没有坚韧的毅力是不行的,不出大问题才怪。

3.1理解差生,尊重差生

差生不是先天的差生,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有的是父母不重视教育;有的是小学时教学条件差;有的是随父母到处迁移,居无定所,(农民工子女等);有的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在学校,他们不受领导重视;在班上,他们受到老师们的鄙视;在家里,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有部分留守儿童,几年甚至十几年没见到自己父母,这样的孩子能搞好学习的是极少数。作为班主任老师,这些学生的很多遭遇,我们非常痛心,但是又无能为力。有时我在想,他们一节课,甚至于一天什么也学不懂,从天亮坐到天黑,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还要三年,确实不容易,我也不一定做得到,因此我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教师尊重和关爱。老师应该把爱多分一点给他们。

3.2分层次把控,分层次测评

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与成绩好得多的学生在一个班,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会被评为差生。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于破罐子破摔,最终会毁掉学生的一声。我觉得应该把他们按层次分班,并且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可以在进度上慢一点,测试题目简单一点;其次在教学上不仅要严格课堂纪律,还要严格作业要求,并且要多表扬,及时鼓励。使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取得进步,学到基本的学科知识。可以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找到生活的信心。

3.3发挥学生特长,引导学生选择性发展

第4篇:未成年的教育方针范文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其成长及成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良好品德,就意味着这个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在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过程中不畏困难,锲而不舍:有良好品德,也意味着这个人就会按照社会规范做事,能勇敢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也能根据环境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成长得到有力的正向推动并最终走向成功。因此,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家长、学校、社会重要的责任。

多年来,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中小学生在课内学习到了系统的道德知识,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但是在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却不能完全保证他们就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品德教育中存在重“知”轻“行”倾向。现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程虽然是以生活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注重了教学与学生成长特点的结合,坚持了正确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以说教为主,即便是书中大量的体现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生活实例,学生也是学习有余,体验不足,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再加之品德教育除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外,课外也缺乏真正有效的活动载体,于是就形成了“道德规范讲得多,扎实的行为训练做得少;道德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行为养成方面的要求少”这样一种理论引导与行为养成脱节的局面。

二、生活环境中“表”“里”不一现象影响。课堂上学生们接受的是这种道德观念教育,可实际生活中部分老师、家长或是邻居、亲戚、熟人却在用另一种道德规范做事、对人。这种成人世界里“表”“里”严重不符、或采用两种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的现象势必会导致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对所接受的道德观念的质疑或否定,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这样的环境“浸润”就会模糊了是与非的标准、混淆了善与恶的界线,对于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就会缺少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上的筛选。

三、成人对孩子品德形成中言行不一的粗暴态度。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养成期都必然要经过他律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因为不完全具备独立判断或自我约束的能力,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就可能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因而就会有“言行不一”的表现。于是,不少教师和家长就会采用粗暴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不能进行“和风细雨”的引导,最终就会把一些孩子彻底推进“言行不一”之列。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品德教育真正内化为他们生活中的良好道德行为呢?通过多年来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体会,我感受到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既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情操,也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从细节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从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始。

一要强化“知”的教育,注重“行”的实践。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是学生在进行品德养成教育中并重的两个方面。通过品德教育。学生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也就具备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由他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来综合体现的,因此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其道德行为的好坏,所以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教育,教育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决不能做的。只有道德认知正确了才能保证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更要注重行动实践。家庭、学校、社会需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和践行。各方面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集体、善待家人、关爱他人、讲究协作、乐于奉献、善于吃苦等,促使他们在生活中磨炼意志,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转化的能力,从而将这些日常生活行为养成为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只有这样,学生们的道德认识与他们的道德行为才能真正一致,品德教育才最终得以真正内化。

二要营造“善”的氛围,保持“行”的一致。学生们在品德教育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知,毕竟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浅显层面上,它需要学生们在生活实际中去思考、去感悟、去践行,可因为生活的复杂与多样性、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部分人形成“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他们的价值取向完全私有化,把、损公肥私、请客送礼等错误行为当成一种资本来炫耀,这就“潜移默化”地冲击了学生们已有的正确道德评判标准,致使他们在行动时会不自觉地模仿成人行为,出现认知与行动上的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对学生们的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约束性。所以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统一认识,积极营造“善”的氛围,行动保持一致。尤其是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教师和家长更应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多关心他人与集体,多做有益于他人与集体的事,多谈奉献,少讲索取,这样坚持下去,才会逐渐感染学生,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