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固定资产 投资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投资行为是实现中小企业存在价值的基础手段,是产生收益从而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在中小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科学管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促进中小企业顺利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指出,企业固定资产的有形资产的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同时认为,在确认固定资产时还应该同时满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这两个条件。中小企业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企业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基本结构简单,在管理方面主要依赖企业家个人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特点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灵活性,但也使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弱点,使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面临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对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把握不尽合理。中小企业一般面临的竞争激烈,许多中小企业都将发展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就成为中小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选择。但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缺乏高效科学的投资决策团队,重大的投资决策通常由企业家个人做出,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要么过度强调短期收益和降低风险,要么不顾企业现实情况而片面追求扩大投资。这两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在投资方向选择和投资规模选取之间不能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特点的决策。
2、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在资金管理和运营方面通常会面临债务问题。固定资产的投资所需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大,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筹资活动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而通过负债形式得到的资金支持是很重要的资金筹措方式。固定资产的投资过程在时间上相对较长,在时间上做出合理的还款计划安排是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资产负债率和资金流动比率等,确保具有充分的长期和短期的偿债能力,避免发生资金周转失灵等问题,这是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必须面对的问题。
3、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通常缺乏科学的投资机构和明确的投资管理制度。受到企业规模的局限,很少有中小企业设有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都由企业家或者企业高层直接管理负责。这样的管理方式会导致在投资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投资项目管理程序混乱,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脱离严重,投资管理方面漏洞很多。更为严重的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核不严,对具体项目缺乏论证和评估,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
1、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规模。中小企业需要树立战略管理意识和观念,科学规划企业的发展远景和发展步骤等内容,并以此来指导固定资产投资,科学的处理好企业战略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上,考虑固定资产投资要与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的要求相适应。
要围绕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一核心要素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要特别着重于国家大力扶持的新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面,企业需要在快速发展和风险控制与追求效益之间做好平衡,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方面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做好合理的资金分配,避免使企业陷入资金困难的境地。
2、拓展多种筹资渠道,合理开展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开展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是多数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中小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尤其需要开拓思路,树立风险意识,在固定资产投资规划之初就首先考虑筹资的渠道和数量,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只有在能够合理的筹到投资所需的资金,才能进一步考虑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而对于筹资困难或者筹资成本过高的情况,尤其需要做出慎重考虑。坚决杜绝筹资的盲目乐观心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和机构,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受资金和企业规模等的局限,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决策等方面通常处于弱势。因此,更加需要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和机构,包括工程项目规划、概预算控制部门、内部投资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办公室等,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形成权限,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项目决策控制,保证决策的科学和客观,防止无效投资。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其发展壮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往往因为投资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有必要针对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086-02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比较多,着重于查错纠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审计人员少有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效益审计扩展的观念,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开展效益审计。
2.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够,特别是对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过程难以施加影响。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权责分明、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更显重要。
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现有审计人员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例如,为了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为了对工程合同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价,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合同法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然而,审计机关目前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比较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
4.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准则和指南,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尤其不够。《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也强调不多,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
5.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就事论事多,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职能发挥不够等。审计着眼于查处单个问题的多,不善于通过对微观审计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提出搞好建设项目的建议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措施。
二、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思考
1.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
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增强宏观意识,努力研究和把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投资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必然引起投资决策方式、资金筹措方式和资金使用方式的调整。在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分散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融资方式市场化以及项目预算管理和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化。这一重大变化,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环境、对象、内容和方式等,都已经发生并可能继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根据投资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致力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宏观经济效应。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效益。审计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标要从真实、合法逐步转到效益上来,开展效益审计是在新形势下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推进的必由之路。
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要积极推行效益审计,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益性以及效果性进行评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投资效益审计既要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模的适当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果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又要检查项目建设的宏观性、公众性、关键性、基础性、牵动性和对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
2.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家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国家财政审计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国家财政审计开展工作,财政资金走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到哪里。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投资审计也要把公共工程项目作为主要对象,侧重于对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项目的审计,这是投资审计内容创新的基础。一是要加大对财政投入较多的基础性、公益性公共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二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资金和项目,审计部门要提前介入,要将违纪违规现象消除在萌芽阶段。在具体审计内容上,将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性审计过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今后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从效益审计入手,侧重于对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项目的审计。在效益方面,要特别注重环境效益。充分考虑预防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环境效益审计将成为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一个重点。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上,要做到财务收支审计和预算执行、决算审计并重,以建设单位为主,延伸审计施工、监理等与投资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单位。重点查处乱上建设项目、违反建设程序、虚假招投标、违规转包分包以及项目建设中偷工减料等违纪违规行为。
3.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对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投资活动日趋纷繁,审计内容越来越复杂,审计工作量越来越大,人们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审计所采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很难适应新的审计任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往往以资金活动为主线,对会计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即使是抽样审计,真正建立落实在内部控制测评基础上的也很少。采用这样的审计方法,一是会造成审计成本增加、审计资源和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审计质量也很难保证。因此,必须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在审计中充分运用分析测试,以分析测试结果作为拟订审计计划、实施审查、做出审计结论、表达审计意见的重要参考依据。
会计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都将成为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这就要求审计技术必须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电子计算机将成为审计人员的主要操作工具。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明显落后于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的现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已日显紧迫,一方面应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原有软件进行优化更新;另一方面,应针对新的投资审计领域开发出新的审计软件,使电子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4.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规范化建设,为实务工作提供客观标准和指南
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审计准则、实施细则和其他规范,能够反映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界的实践经验,帮助审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恰当合理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规范化建设是目前亟待加强的工作。一是建议审计署制定《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实施细则,及时总结各地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为审计人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南;二是建议审计署和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合作,联合制定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绩效评价标准作为审计人员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特别是投资效益审计的依据;三是建议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署制定的审计准则及实施细则、财政部的有关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规范。
5.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控制的其他对策
一是要强化对建设项目前期相关工作事项的审计,包括项目决策、可行性研究、项目资金来源和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情况等,它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和效益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是保证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对重点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议审计机关以派驻的方式从项目筹建开始进驻建设项目法人单位,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三要整合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的整体效能。在审计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不足,专业人员培训周期较长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整合审计资源,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 廖洪,陈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和对策[J].审计研究新视角,2005,(3):3-5.
[2] 赵云青.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趋势浅析[J].审计月刊,2006,(7):12-13.
[3] 周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05,(4):44-45.
[4] 吴礼鑫.应从八个环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J].审计月刊,2004,(1):34-35.
摘 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在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投资一经发生,资金就固化形成企业的“沉没”成本,投资成本在整个资产折旧期间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本文从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从而达到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防范投资风险等目的。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投资 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资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金额大,变现能力差等特点。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将使得企业资产在不健全的各类制度下不显山、不露水的悄然流失。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内控失败带给企业的危害是内伤型的,是以牺牲企业的利润和队伍的凝聚力为代价的。实行内控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的需要。因此,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优化资产的盈利能力,防范投资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投资的最重要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和新建。通过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和新建形成的固定资产一经建成投产,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也决定了它可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它是企业生产的规模、产品品种、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发展前景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重要前提。
(二)内控是企业壮大的“内功”
今天,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全速将企业带入一个新经济时代,许多企业已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对业务流程实行再造和整合,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这些企业在整合中,无一不是以强有力的内控管理为基础,它强调以首尾相接的、完整连贯的整合性业务流程,来取代过去被职能不清的、管理部门割裂的、不易看见也难于管理的破碎性流程,它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受控的、可追溯的。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为解决投资方向不合理、项目管理存在漏洞、项目初设审核不严、施工超概算及竣工决算不及时等问题,必须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的主管部门和岗位,保证管理架构完整、科学、合理
1.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项目业务的主管部门,包括项目规划、概预算控制部门,建设管理办公室等,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各主管部门和业务人员应严格按规定的建设程序办理工程项目业务,不得跨越程序办理工程业务,不得擅自超越上一程序批准的项目方案和造价实施下一程序,只有完成上一环节工作后方可转入下一环节。
3.企业应当对工程项目相关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项目决策控制,从源头上防止无效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决策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重大项目的决策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2.重大投资项目建议书,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企业最高管理层组织审核、批复。对审核通过的项目建议书,报企业最高管理层批复。
3.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有效,必须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等编制。
(三)搞好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
1.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控制造价的依据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最高限额。
2.企业应规范、完善对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核程序与相关制度,实现对工程项目预期造价的有效控制。
3.重大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由企业概预算控制部门组织审核,并负责将审核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督促设计单位修改完善。
(四)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控制
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控制应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和监督,内控制度的重点是:
1.制定预算审批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购建、动态管理及处置的程序和审批权限,降低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2.内部牵制制度,对计划外购建固定资产、自行调整投资计划、冒名顶替将投资挪作他用的,制定了领导与执行者、审批与经手、验收相互牵制制度;
3.岗位分离制度,对不同部门设定不同的职责,将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审批、经办、付款结算、资产保管等岗位分别由不同部门担任,并明确各部门职责及责任;
4.财产清查制度,对资产的保管、使用、费用的列支标准、方法和处理进行规范。
(五)强化内部投资预算控制,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得到资金保障
1.内部投资预算主管部门对申请列入内部投资预算的工程项目,应按照 “效益优先”原则,通过项目经济效益排队,与当年投资资金来源和其他项目综合平衡等,合理列入内部投资预算。
2.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主管部门,应审核内部投资预算的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是否平衡,不能超来源安排投资规模。
(六)监督制度执行、遵守法制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因而内审人员在管理中应有目的的收集问题,剖析问题,将这些问题按性质分类,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针对每一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同时,应对内强调控制,对外强调法制,因为法制建设是控制的基础和条件。现有的市场准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等制度,为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体制提供了条件,并将成熟有效的改革措施通过法律、法规加以确定,是我国建设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七)搞好施工图预算控制,确保施工图预算与初设概算闭合衔接
已列入内部投资预算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负责初步设计的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必须以被批准的初步设计为依据,不得任意增加工程项目,扩大工程范围和提高建设标准。
施工图设计获批准后,建设单位应组织造价专业人员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编制施工图预算。对编制完成的施工图预算,由负责组织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查、修改、批准。
(八)做好价款支付控制,防止差错和舞弊
建设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按批准的内部投资预算控制工程价款的结算与支付。会计人员在办理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进度款结算、支付业务前,应对照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内部投资预算等,认真审查和复核本单位工程主管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包括承包方的收款收据或发票)、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复核无误后,方可按规定,办理价款支付手续。
(九)加强项目竣工决算控制,确保盈亏和资产的真实、准确性
工程项目竣工后,应在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组织竣工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如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不得将应计入当期经营费用的各种支出计入建设成本。工程项目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妥竣工财务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开始计提折旧。待办妥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三、结束语
企业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真正为企业起到“增值服务”的作用。因此,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内部控制工作还应得到重视和加强,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也将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一、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区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和能耗总量的过快增长,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施节能降耗源头调控的第一关。2011—2012年,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新增能源消费总量为208.6万吨标准煤,到2012年底含齐鲁石化和华能电厂在内全区耗能总量不能超过1634.47万吨标准煤。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能耗量就达93.8万吨标准煤,下半年新增能耗空间非常小,不利于“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就当前形势分析,“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行区域能源消费总量收紧政策,新增能源消费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能耗总量和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程序
(一)建立能耗预审制度
从2012年下半年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首先执行能耗状况预审查程序。企业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耗状况核查申请(各一式三份)等书面材料报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将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节能专项审查组,对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及能耗指标进行预审核查,经核实能耗符合要求后,报请区政府批准再进行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的其它程序。
(二)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一般程序
经区政府预审批准后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规定,及时办理节能评估和审查手续。对“双高”行业、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或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由区节能主管部门进行节能评估初审后报市节能主管部门,其他项目由区节能主管部门负责节能评估审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进行节能预审和审批后,再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
三、严格明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范围和工作重点
根据《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规定,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固定资产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在节能预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进行项目的节能审批和经投资主管部门进行的审批:
(一)项目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最高能耗限额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二)单位产值能耗指标大于上年度全区万元产值能耗指标90%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三)能耗总量超出区域能源消费容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四)采用的工艺技术落后和设备用能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五)被实施节能降耗调控预警的企业项目;
(六)其它情况。
2012年底前,对高耗能项目一律不再进行审批。未按照要求办理节能评估手续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进行审批,企业不得开工建设。
摘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费用审计;项目后评价。依此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会遇到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内容、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可采取一些对策加以克服。
关键词: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基建任务逐年加重,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更是投资多、规模大,为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投资效益,国电公司要求各单位积极开展投资项目审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投资项目审计呢?本文通过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提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进而提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第一阶段,审计人员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由于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抽调,因知识局限一般没有审查建安工程结算,只按基建部门的审核数进行工程成本汇总,一旦基建部门对建安工程结算审核不严,基础数据不真实,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第二阶段,审计人员审查建安工程结算。此时,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抽调,对建安工程结算有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但这些人员一般缺乏财务知识,对工程其他费用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无法进行审查,这也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
当前,电力系统大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于第二阶段,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如上所述,对占固定资产投资50%乃至更多的其他费用支出未进行审查,势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真实性。二是未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三是未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进行评价,即投资项目后评价仍是一片空白。四是只对既成事实进行审查,属于事后审计,未对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决策与设计阶段进行事前控制。
由此可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程序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理论研讨上缺乏深度,而这种理论上的苍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探讨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一定的资源(人、财、物等),经过预测、决策、实施(设计、施工等)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形成固定资产的过程。由此引伸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面审计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实施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1997年,国家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根据此办法,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与使用情况,建设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核算情况,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税、费计缴情况,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规、政策情况,经济合同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调整概算及超概算情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的落实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资质、收费、承包行为等情况。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产出,随着我国建设领域逐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工程指挥部”形成转变为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与使用、项目实施负责,还要对建设资金的偿还、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此时,需要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建设项目实际效益与预计效益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程度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准备、决策、实施、试生产直至达产的全过程进行再评价,全面总结投资管理经验,为以后改进投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政策服务,这就是建设项目后评价。只有做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才能在建设领域真正实现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彻底舍弃过去那种只有血的教训没有经验积累的“工程指挥部”临时管理模式。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范畴,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活动延伸的作用与效能。
综合以上分析,从固定资产投资概念的引伸到国家审计部门的规定及建设领域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审查预测、决策、实施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费用审计,主要是单位工程结算、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审核;项目后评价,主要是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困难分析
1.知识的局限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和效率。以费用审计为例,需要工程财务与工程结算方面的知识,而工程结算涉及的知识面广,执行的定额多,范围广泛,如在当前大量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结算中,涉及到建筑工程(包括土建、给排水等)、电气安装工程、输配电线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在项目后评价中,更是需要技术与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一个人是难于精通、掌握这么全面的知识,这将极大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现行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完整,造成工程结算审核定价困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如在技改工程结算中,有些安装项目无现行概(预)算定额可套用,又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造价管理部门没有这方面资料,市场上无可比价,定价比较困难,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3.工程资料不完整造成审计进程受阻等困难。如过程审计一般是查阅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中留下的相关资料,当前由于工程管理不规范,许多资料都是事后补办,难免存在缺漏现象;或工程资料管理不规范,工程竣工后工程资料未及时归档,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个人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岗位变动,有些资料已很难找到,审计时就很难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作出评价。
4.项目后评价工作量大,在评价方法、程序、步骤、组织及指标设置方面目前尚无一套较成熟的做法,审计人员在做项目后评价时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将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众所周知,一个评价结论是否科学,取决于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不管是过程后评价还是效益后评价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无定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结论也将大打折扣,而评价结论在科学性上的模糊有违后评价的初衷,使后评价失去意义和必要性。
四、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内容。以竣工决算审计为切入点,审核单位工程结算,审查工程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延伸到工程“五制”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1)过程审计应包括:审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工程项目是否按基建程序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齐全、完备;审查是否取得立项审批文件、概算审查批复文件、施工图预算审查批复文件;审查工程项目“五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劳保费计取类别(施工单位);审查隐蔽工程签证、现场签证是否合规、完整、真实;审查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及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主要审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审查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合现;审查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竣工档案是否按规定归档,有关竣工资料是否完整、规范,竣工图是否与实物相符;审查工程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审查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费用审计应包括: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设备费审计与待摊费用审计。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审查工程量、钢筋用量是否依据竣工图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计算,结算结果是否准确;审查预算定额选用、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规和合理,定额单价换算、补充是否合规和准确;审查工程直接费的调整是否合规、准确;审查各项取费及材料市场价差的计取是否合规、准确;审查估价和议价的费用是否经过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是否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取标准,是否按相关签证计取;审查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工期、质量奖罚条款执行情况。设备费审计:审查设备费是否按合同规定计算,其采保费、运杂费是否按规定计取;设备领用手续是否齐全、完整,领用数量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是否存在多领、错领现象;审查多经企业采购的工程物资加价情况,是否在合理的市场价范围内。待摊费用审计:审查待摊费用支出是否按概(预)算审查批准文件执行,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有无付款凭据及付款凭据是否符合有关财经纪律等规定。
(3)项目后评价:后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基建项目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较多,可针对某一个城市的城网改造项目来进行后评价。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的预测结论与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分析原因。当前,主要是做好过程后评价与效益后评价。过程后评价就是对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生产(使用、运营)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较多,常用的如:设计周期变化率;实际建设成本变化率;实际达产年限变化率(表示实际达产年限与设计达产年限的偏离程度,可以评价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效益后评价就是对项目投资与概算执行情况、生产能力与实际效益、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
2.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的结构上,应以工程审计人员为基础,配以财务审计人员,组成人员配备合理的审计小组。
3.及时总结,积极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建议。围绕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深层次原因,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如工程结算资料不齐全、提供不及时,有的是基层单位内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有的是内部效能考核不严导致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引起,有的纯粹是部门之间扯皮引起等等,应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审计建议。
■一、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就抓住了审计工作的重点
抓住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的审计,就抓住了对重点项目与重点资金的审计。这符合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此外,从整个水利基建资金渠道看,资金来源渠道多,财务管理难度大,涉及部门利益多。因此,作为水利审计工作,积极开展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严格监督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是否按照国家投资政策、制度执行,查处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资金规范管理。
(二)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财务管理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投入了大量的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在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资金的投入,使我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单位在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着疏于管理,未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核算等问题,有些单位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挤占、挪用、滞留水利建设资金,擅自改变项目投资计划等问题。这都需要审计部门加大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监管力度,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堵塞各种漏洞,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目前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过审计工作的实践,我感到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开展审计有难度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从工程立项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审计方面、财务方面知识,又要熟悉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熟悉工程管理、工程设计、概(预)算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水利审计人员大多只具备审计、会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工程概(预)算审计等的方面知识。在当前机构不断精简,人员配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长期抽调有关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人员参加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有难度。
(二)审计工作滞后,审计意见执行难度大
鉴于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目前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对投资较大的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由于审计实施的时间在竣工决算后,使得工程管理、资金使用等问题难以在建设期间及时发现,无法整改。
(三)审计评价缺乏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综合考虑
目前,我们评价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往往以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试运行收入是否达到预期回收资金程度来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却忽略了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提高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的对策
审计是一项复杂繁琐的活动,它涉及的面广、事件多、审计时间较长、审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质量,除按审计程序、审计重点依法审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领导重视是改善审计监督环境,从而提高审计威信的前提条件。在具体工作中,领导要重视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重要批示,对于一些重要和普遍性的问题,要召开涉及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听取审计汇报并要求逐项研究落实。
(二)加大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业务培训,适当引进工程管理
概预算方面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审计部门,水利固定资产审计涉及面广,要求专业技术性强,在现有的审计人员少、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下,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审计人员了解工程建设程序、审计的内容与重点,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以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需要。如果条件允许,内审部门要适当引进懂工程管理。概预算知识的人员,以满足全面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需要。
(三)积极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
由于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仅仅开展重大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领导对高质量服务的需要。因此,审计工作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将审计关口前移,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定在开工前、施工期间和竣工决算后接受审计,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能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能够及时为工程建设宏观管理,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四)促进建设单位加强工程建设和财务等管理,依法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执行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与管理制度,使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个过程,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审计部门要通过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包括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并严格依照制度规定开展审计工作,有效地监督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新的更高要求,深入研究审计机关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现状
回顾过去的二十多载风雨历程,我国年轻的投资审计事业快速成长,但与飞速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相比,投资审计现状还呈现一些不足:第一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重点。第二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投资审计未能真正渗入建设全过程。第三审计仍主要着眼于微观建设项目,就项目审项目,在宏观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够。第四审计手段落后,仍以手工审计为主,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处于滞后状态。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几年,审计署颁布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等法规,各地方审计机关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等多种形式,出台了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依然缺乏统一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规定,对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监督管理、国家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控制,依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法规规定。第二投资审计不完全适应新形式发展要求,这些年,各地审计机关广泛开展了建设项目审计,主要从工程合同管理、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了大量的多计工程价款、挪用建设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工作中,多数审计机关、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还是停留于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结算和建设资金使用等微观问题,对国家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等政策落实方面涉及较少,对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管理体制机制等研究不够,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第三投资审计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投资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质量管理、效益审计指导和考核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随意性还比较突出。第四现有人力资源、素质与投资审计需求相比较有较大差距,投资审计队伍中精通宏观管理、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人员不多,具备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更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审计工作开展和审计成果的提升。
二、改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对策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为了改进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
1、各级政府应重视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监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法规、政策来保证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享有足够的权威,要求审计机关对于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面审计监督,即对于投资额大、关系国计民生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全面审计,对于其他项目则实施项目竣工决算必审制,并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选择地实施项目前期审计和项目预算执行审计;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单独做出规定,为全面推行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在加强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建立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实现对于重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只有将审计延伸到项目决策、论证、实施、评估、验收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公共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的职能。然而,实施这种全过程审计面临着诸多困难,很难有效协调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和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大量相关单位的工作。目前,已有一些审计机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实施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其基本做法是:由地方政府出台关于重点建设项目派驻审计员的专门规定,审计机关按照规定派出审计员进驻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现场,对建设项目实施从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证明,审计员派驻制度有助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值得推广。
3、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配备充足、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审计机关有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基本条件。为了缓解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如下途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人才的外部引进,即适当增加编制,用于引进审计机关所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第三,系统内部的人才整合,即上级审计机关对于享有审计权限而又人手不够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可以委托或者授权下级审计机关来办理;第四,建立外部人才网络,即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中介、咨询机构中的技术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可以聘请他们参与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油田运输设备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一项经济活动,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建造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关注的焦点。由于石油资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对于油品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
1.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综合了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提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再评价。
1.2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1)按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以把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其中新建企业投资指的是为了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投资。
(2)按照对企业前景的影响进行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所谓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景或对企业前景影响甚小的投资。所谓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的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的投资。
(3)按照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分成两大类: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非相关性投资是指: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的投资,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相反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到另外一个投资项目,那么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则是相关的。
1.3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回收时间较长、变现能力较差、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以及投资次数相对较少等特点。
1.4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其财务上的可行性之外,还应当考虑市场因素,比如当前的市场周期、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投资后的管理、成本等。总的来说即需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2 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资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在石油资源的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带来损失甚至灭绝性的危险。正是由于托运物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油田运输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必须选用防爆型的运输设备。②必须具有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环境中腐蚀性物质不仅会影响石油的质量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防爆隐患。③必须满足相应的户外等环境条件要求。④必须具有满足较长周期的免维护或少维护的高可靠性要求。⑤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对油田运输设备还提出了高电压、大容量、高效率、节能源和环保型的要求。
3 油田运输设备投资决策与管理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油田运输也开始从设备老化、包袱重、经营困难等的落后形态向现代物流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运输投入受资金限制较小;个体、集体、合资、外资等运输公司为油田运输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油田运输业的竞争。与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样,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需要考虑该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与报酬因素。只是不同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运输质量,在油田运输设备的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测。下面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转贴于
假设考虑投入一辆新款运油车,吨位12.9吨、容量18立方米,原值28.55万元、折旧年限(油田)6年、年折旧额(按无残值)4.76万元,五年内分别可带来现金流入为20万元、20万元、18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年利率按6%。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不考虑每年维修报检情况下(单位:万元)
(2)考虑到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维修报检费用(单位:万元)
在这个简单的假设前提下,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与不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两种情况下的净现值相差很大。事实上,基于石油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当考虑到维修报检费用。另外,在实务中我们还应当考虑折现率的影响。
油田运输设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油田物流的角度来考虑,主要以运油车辆为例,对于油田物流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全员规范化维修活动。在工作中,司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和直接的设备管理员,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的最好途径。开展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活动就是要达到以设备为手段、创造技术服务的最佳效益。其做法主要有: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工段岗位的工人每天对工作场地进行整理、清洁;司机对所驾驶的车辆在执行出车前、行车中的检查中也要及时进行整理、清洁工作。
(2)对运输设备认真进行回场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工作。对于油田运输设备实行公司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的预防手段:通过驾驶员、公司专职人员对车辆的日常维修、点检等预防手段对车辆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预防和防止设备发生技术故障。对于检查出的大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再根据车辆具体问题来制定车辆修复方案和设备管理措施以督促实施部门(保养工段和外协修理单位)及时修复解决。
(3)规范化修理,提高工段修理质量。通过对车辆的强制进检,并采取外部督导队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车辆技术状况。
(4)完善车辆手续办理。①新车入户手续。在决定了对一项运输设备的投资以后,为了使车辆及早地投入使用,应当积极办理新车入户等手续。②办理市政部门运输管理处的资质检查和办理企业资质申请。③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随着新车的增加,原有车辆必然会到报废年限,对于通过检测显示车辆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应当予以停用、报废。④及时、合理的部署车辆审验工作。⑤办理车辆保险。对于车辆保险的办理,应当结合历次投保的经验和车辆索赔的结果,提前对车辆保险进行预算管理,并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结合车辆的运行、性质、车状等特点在投保统一的前提下再购买特殊险,以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历来是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又加之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对于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相应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1]江超群,董威.现代物流运营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VAR模型;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71-03
一、引言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长期的供给效应,即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形成后续生产能力,为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二是短期的需求效应,即投资需求是总需求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能直接拉动总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总产出水平的增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首要手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体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Podrecca,E.and Carmeci,G..,2001);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本的快速形成(Vanhoud,P.,1994;陈朝旭等,2005);第三种观点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单方向是经济增长原因(De Long,J.B.and Summer,L.H.,1992;蒋晓华,2007)。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西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加,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哪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呢?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研究二者之间的规律。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数据皆来自于《西安市统计年鉴》各期,数据处理使用Eviews6.0软件。由于所选时间序列(1983—2010年)跨度较大,对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FI)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和lnFI表示,其一阶差分分别用D(lnGDP)和D(lnFI)表示。为避免时间序列出现伪回归,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方法对lnGDP、lnFI、D(lnGDP)和D(lnFI)序列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lnGDP和lnFI的统计值分别为0.4820和1.2561,均大于1%、5%、10%水平上的临界值,说明这两个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再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D(lnGDP)和D(lnFI)的统计值分别为-3.3958和-4.0871,均至少小于5%、10%水平上的临界值且相伴概率很小,说明这两序列的一阶差分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即lnGDP和lnFI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协整性检验。本文采用EG两步法对lnGDP和lnFI两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t统计量均小于1%、5%、10%水平上的临界值,说明这两个序列是协整的,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具备了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必要条件。
(二)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1.确定最大滞后阶数。滞后期的大小关系到模型残差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和模型自由度问题,本文选取常用的LR、AIC、SC三个指标,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滞后期p=1时,LR、AIC、SC三个指标同时取得最优值(数值带*),此时既能有效消除残差中的可能存在的自相关,又能使得模型自由度达到较优,保证了模型估计参数的有效性,即滞后期p=1是最佳选择。
2.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不论滞后期为1阶还是2阶,都因为F统计量概率较小而拒绝假设“lnFI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都因为F统计量概率较大而接受假设“lnGDP不是lnFI的Granger原因”。其经济学意义为:不论滞后期为1阶还是2阶,lnGDP和lnFI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不明显。
3.建立模型。
(1)模型建立。应用Eviews6.0软件建立滞后一期向量自回归模型。
lnGDP和lnFI两个模型的R2(0.9981)和Adj.R2(0.9979)值都较高,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F值较大(6284.143),AIC(-2.7638)、SC(-2.6198)较小,说明模型总体上是显著的。即该模型较好的反映lnGDP和lnFI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VAR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lnGDP=0.6637×lnGDP (-1)+ 0.2864×lnFI (-1)+ 0.4057
方程表明,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身滞后一期因素lnGDP(-1)和固定资产投资滞后一期因素lnFI(-1);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lnFI (-1)和lnGDP(-1)。由估计系数大小可知,lnGDP(-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lnFI(-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学意义为: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长期内西安市经济增长同时受到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和GDP滞后因素的影响,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下一年经济增长就会增加0.2864%。
(2)模型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对VAR模型进行AR根检验,由图1可知,模型两个特征跟绝对值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即在一个单位圆内(或上)。这说明该VAR模型是平稳的。
图2表示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一个标准差新息扰动的动态反应路径,由图2可知,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冲击导致地区生产总值波动在第一年达到最大,之后呈现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西安市投资增量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的时效比较长,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推动的衰减速度并不快,应该再采取除投资以外的方式来快速推动西安市经济发展。
依Engle定理,假如一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协整回归可以转化为误差修正模型。描述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DlnGDP = 0.151427EC-1+0.109157 DlnGDP(-1) + 0.461981 DlnFI(-1) - 0.003485
EC-1是误差修正项,系数的大小反应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本误差修正模型中修正系数为0.151427,说明经济增长受多种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调整的模型自身修正能力较弱。
(3)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每个内生变量(共m个)的波动(k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息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来研究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将西安市生产总值的单位增量分解为一定比例的自身贡献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结果(见表5)。由分析结果可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西安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随预测期的增加,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逐渐变小,在第一期时取得最大值72.64%,即使第十期依然达到40.62%,这有效地支持了前面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
三、主要结论及建议
1.长期内西安市经济增长同时受到自身滞后因素和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的影响。由VAR模型可知,西安市经济增长的滞后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为0.6637,影响显著,说明西安市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当年对经济的预期。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2864,影响也较为显著。针对这种状况,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增加对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期,从而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
2.短期内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由VEC模型可知,西安市经济增长的滞后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为0.109157,影响的显著性不高,说明短期内人们不会轻易改变对经济的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461981,影响显著,说明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能较好地促进经济增长。针对这种状况,建议相关部门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积极拓宽固定资产投资渠道。政府投资存在“挤出效应”,会减少民间投资;同时,政府投资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因此,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该给予民间资本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4.在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避免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及资本资源稀缺性两大瓶颈,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
5.一方面要强调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减少对其依赖,大力提高西安市的消费需求,只有居民消费增长支持的固定资产投资及经济增长才是持久的。由宏观经济理论可知,居民消费倾向的大小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统计局.西安市统计年鉴(1990—2010)[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0.
[2]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宋丽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检验:1980—2010年[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
[4] 雷辉.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
[5] 聂允.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9,(9).
[6] Podrecca,E.and Carmeci,G.Fixe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new results on causality[J].Applied Economics,2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