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第1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1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描述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在描述的过程中一般利用三次产业结构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所占的比例,本文主要针对1980―2014年间我国产业结构产值变化的数据进行研究。在衡量某一个时间段内产业结构发展状态时,一般可以利用频率分布、离散比率、熵等进行表示。[1]在比较两个年份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两个年份占总值的比例做差,然后再对差的绝对值进行标示,以此反映产业结构整体的变化规律,业内将其称为“K值法”。但这种记量方式仅能够适用于混合截面形式的数据当中,如果分析数据属性为时间序列、纵截面结构,则无法利用该方式完全说明其数值的演变过程。而从数理的角度出发,这种方式也不具备对数据结构差异的表达能力。从本质上来讲,K值法也仅仅是从数据结构上进行相减处理,并没有深入考虑数据本身是否受到约束,因此其判断结果并不能说明其指向。

从表1和表2当中可以看出,在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当中,第一产业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率均处于负值状态,说明了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份额均高于第一产业。而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增加份额为0.3358,说明其占总产值比例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而且从表1当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比例的变化较大,而第二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3]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为了进一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逐渐增加了国内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继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调整。

2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检验

根据上文当中对三次产业结构状态的研究可以看出,其成分对数比方差之间均非常接近,说明了三次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利用构成成分对其进行假设检验,其与常规的观察数据存在一定的区别,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在于成分数据在客观上始终具有单位和约束,并且还属于正向的单形分布,如果不经过分析及采取常规检验方式,很可能对数据产生扭曲和改变。想要将这类数据转变为能够适用在常规检验中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变换处理,也就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空间数据。通常利用的是对数比变换方法,将成分分量中末端数据转变为基础数据,并将其余数据与这一数据进行对比,然后进行对数变换。[4]使用这种方式的检验方法较为简便,并且能够将数据扩展到实数域当中,同时其还有降维的特性,降低了数据检验过程中的计算量。

进行正态检验,这样就能够保证检验过程中数据偏差率的下降。

3固定资产投资和三次产业结构的对数比线模拟

经济结构本身是一类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结构,在资源分配的最终形式均为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国产业机构的调整也主要取决于投资指导,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

从单一年份上来看,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均为单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单位和约束,想要对常规的数据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将其数据转变成空间数据,本文所应用的方式即是利用第一和第二产业份额与第三产业份额相除,并取自然对数的方式,所获得的结果作为因变量处理。以第三产业数据作为基础,也就是将其转变为结构数据,但并没有消除其因变量和变化值之间的关系,也就能够形成一个回归方程,最终获得对数比线模型,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第2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令538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年 1月1日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外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包括扩建、安装)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可于当期进行抵扣。”自此,我国的增值税正式从生产型转型为消费型。

综合来看,此次增值税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修订后的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同时,还修改了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规定内资企业或是外资企业购买的设备,不论是否为国产,其发生的进项税额均可以全额抵扣,实现了税收政策的"普惠"原则,真正做到了公平的对待所有的纳税人。为堵塞因转型可能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条例还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修订前的条例规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为分别为6%和4%,修订后的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调低至 3%。

(三)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从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对增值税起征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销售货物的商业企业,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 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 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 300-500 元。

(四)延长纳税期限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 10 日延长至 15 日。根据税收征管实际,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 日延长至 15 日。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一)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在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的计量要求下,固定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了买价和增值税两部分,即买价+买价×17%。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仅包括资产的买价,使得初始投资成本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买价的17%,同时也使得以增值税为计算基础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缴纳税额减少,且减少额=固定资产的买价×17%×(3%+7%)。因此,此次增值税转型导致固定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降低和附加税的减少,综合降幅为固定资产买价的18.7%。

(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是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其中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根据之前的分析,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这就会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降低,这又会使得企业的平均营业资产减少,综合两方面的变化代入公式计算,其结果是增值税的转型会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

对投资中业绩进行评价时,现代企业比较偏爱的还有一个财务指标----剩余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这个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这一不足之处。在这个指标的计算中,增值税转型导致息税前利润增加,导致经营资产减少,最终会使得剩余收益增加。

(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固定资产项目在投产后的营业期间内,各年现金净流量 NCF= 营业收入(1-T)-付现成本(1-T)+折旧×T。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付现成本的一部分,从之前的分析中得知,增值税转型会导致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固定资产初始成本降低,代入现金净流量的计算中,也即是公式中的付现成本会降低、折旧额会减少,最终会增加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促进企业更新设备

企业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时,通常采用的财务指标是净现值(NPV),即项目投资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如前所述,增值税转型后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这意味着消费型增值税会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更新。这对改变目前有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增值税转型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虽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对于需要购进大量机器、机械等设备的行业和企业,税收减负作用显著,而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来说,增值税税负就不会有明显变化。

因此,企业要树立前瞻意识,抓住增值税转型机遇,对现存的旧固定资产是否更新进行全面的测算,合理选择新固定资产投资时机和旧设备的更新,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

同时还应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 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

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曾平华,吴力佳,肖月华.浅谈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财务应对策略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22).

[2]刘艳红.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1,(12).

第3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R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25-01

一、概述

山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汲取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精华,构建集团公司总部、生产基地、子分公司及相关方一体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能够结合不同管理层次的业务需求和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项目管理规范,优化完善管理体制,实现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年度投资计划管理、立项管理、范围管理、设计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相关方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控制、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竣工验收、转资管理、项目后评价管理等功能,以及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分析、知识管理、流程管理、数据接口管理等在内的全面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实现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控制和管理。同时实现项目实施的知识积累,为项目运维提供后续指导,为新建项目提供宝贵的实施经验。

二、系统部署

应用服务器是指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环境,其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并安装中间件TongWeb5.0(简称TongWeb)和JDK支持环境。为适应TongWeb5.0(简称TongWeb)的安装,需要在操作系统hosts文件中定义本机IP地址,并以本机的IP优先。Windows Server系统的hosts文件位于系统安装目录。TongWeb5.0需要1.5以上JDK的支持,需要先安装JDK并设置JAVA_HOME,TongWeb5.0启动时将默认使用本机JAVA_HOME所设置的JDK路径。

三、系统测试

(一)测试目标

固定资产系统主线投资控制,涉及到年度投资计划新建、年度投资计划项目查询、概预算编制、合同管理,付款管理等业务,理论上公司规划部、采购部门和财务人员等多个部门存在使用可能。由于固定资产系统将在日照基地范围内进行推广,经估算,最终同时在线用户数将超过200人,因此制定以下固定资产系统性能目标:

1.支持同时在线用户200人,支持并发用户100人;

2.系统各操作响应时间控制在5秒以内。

(二)测试内容

性能测试实施是对固定资产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的过程,我们将依据系统(生产环境)的实际运行现状,抽取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业务交易,模拟最终用户的操作行为,构建一个与生产实际相近的性能仿真模型(场景),对系统实施性能测试,以此评判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实际性能表现。

(三)测试方法及工具

山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主要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借助了测试管理工具TestDirector 8.0进行bug的跟踪管理;通过TestDirector 8.0对系统中各模块的bug追踪、统计,可以分析出系统中缺陷以及完善情况。功能过程中重点使用了:集成测试、场景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等测试方法。

(四)测试结果及分析

对系统各功能模块问题记录情况统计,可以看到系统测试过程中遇到bug总数及分布。测试过程中20%的bug集中在项目投资支出管理模块,13%的bug集中在了合同管理模块,9%的bug集中在了设备材料管理模块,其次是施工管理、年度投资计划上报管理、设计管理等模块。其中项目投资支出、合同管理模块包含了合同、资金计划、付款、工程量的功能,这是我们测试的重中之重,我们不断的进行功能、数据以及性能的测试,不断的完善、改进,目前95%的bug已经关闭,其他5%正待确定。

四、系统投用及特点

系统在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可行的未来业务蓝图,并与2012年4月日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进行了安排落实。项目小组经过前期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设计评审、系统开发,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用户培训、系统试运行等环节,基本完成了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2013年7月,系统在山钢集团各子公司及总司总部投用,2014年10,在新建设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投用,均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系统近两年的使用,收到使用单位一致好评,总结特点如下:

1)依据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山钢集团科学、规范、高效运作的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构建支撑山钢集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管理方、建设方、服务方等各相关方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平台。

2)面向项目管理一体化。以流程为导向,以合同为基础,适应多组织架构、分层次的管理需要,满足山钢集团对项目群管理的要求。

3)规范项目自申报投资计划、项目立项至竣工验收及固定资产转资后的全过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平台,推动山钢项目过程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精细化,提高项目过程管控能力,实现项目的投资控制目标。

4)支持内外部协同运作。实现多地域管理,支持业主方内部、业务方以及协作方高效协同管理能力。

5)支持项目管理知识的积累、传承和共享,推动项目管理的自主创新。

五、结论

本信息系统以现代项目管理方法为指导,以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建立山钢集团统一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支持平台,实现山钢集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项目投资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实现项目信息自动汇总分析、项目管理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共享;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1.从需求的全局出发,结合山钢集团项目管理要求和管控规则,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与方法,总体规划设计适应山钢集团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2.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结合现有项目管理的业务模式,设计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形成各业务间流程化的管理机制。

3.本着继承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原则,系统建设要着眼于山钢集团未来的发展需要,满足山钢集团将来业务扩充的要求,为系统集成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2).

第4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固定资产投资

[作者简介] 徐礼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88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2-0017-0003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确保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下称项目档案),项目档案具有数量大、种类繁、载体多、内容复杂等特点。由于项目档案是项目建设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查考利用和凭证作用,国家对项目档案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在项目竣工验收前进行档案专项验收,没有经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或者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不合格不能进行项目竣工验收,给项目档案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项目档案管理既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项目档案管理既涉及到项目建设人员也涉及到档案工作人员。目前项目档案管理分工中项目建设人员负责项目文件的形成,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文件的接收、归档和提供利用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只注重项目文件归档后的档案管理,不参与和干涉项目档案形成前项目文件的控制,同时由于项目建设人员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和对项目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很难保证项目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在项目档案管理中运用全程管理原则,把档案管理思想融入到整个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对于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施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的意义

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要求在项目档案管理中做到“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把档案管理要求纳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档案实现全程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初期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参与项目管理,提出档案管理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全程跟踪,检查指导项目文件资料管理工作;项目竣工档案专项验收前,进行档案初检,为项目档案验收严格把关;对归档后的项目档案实行科学管理和利用。

(一)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归档质量

项目建设人员往往只注重项目建设本身,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附带产生的文件资料没有足够重视。同时,由于项目建设人员文件资料和档案保管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形成项目文件资料的格式、版本、载体没有严格的要求,导致归档项目文件质量较低。如大量归档项目文件为复印件,项目文件内容由铅笔书写,归档项目文件不是最终版本,等等。全程管理原则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在项目文件形成前,对项目文件的版本、载体、格式提出要求,而不是在项目文件归档时发现项目档案存在的问题,实行事后补救措施。所以,项目档案实行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归档质量。

(二)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归档完整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竣工投产等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产生的重要项目文件都需归档;且包括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短则2~3年,长则5~6年。这些特点对项目档案完整性要求提出了重要挑战,如果仅仅通过被动地接收归档项目文件,而不实行全程管理原则,融入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项目档案管理完整和齐套。通过全程管理原则,档案工作人员明确每个阶段需归档的项目文件材料,并向项目管理人员提出要求,注重平时积累,有计划地收集项目文件,避免在项目竣工档案验收时临时收集各阶段需归档的项目文件。

(三)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每个单位对项目文件管理和项目档案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存在不一致,这就导致同一个项目中形成的项目档案形态存在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模板和标准。解决项目档案规范性问题只有通过项目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全程参与项目管理,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沟通协调,制定本项目统一的项目文件和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并在项目建设工程中全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各单位对规范的执行,严格按照规范实行项目文件管理和项目档案管理,提高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四)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促进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

项目档案管理实行全程管理原则,档案工作人员从项目立项开始参加项目管理,并通过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监督、执行,不仅仅有利于提高档案归档质量和完整性,更有利于提高整个项目组的档案意识。项目组档案意识的提高,对项目档案价值有了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项目建设中和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查询利用项目档案,发挥项目档案应有的价值。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专业知识,制约了项目档案的提供利用和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熟悉项目管理专业意识,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主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对项目档案进行二次开发。

二、全程管理原则在项目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管理水平,但全程管理是一项原则,在项目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还需依靠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前端控制、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来贯彻执行全程管理原则。

(一)通过前端控制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档案工作人员一般不参与项目的调研、立项、评估、可行性研究和上报审批等前期工作,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介入。档案部门往往是半途介入甚至有的是事后介入,这样导致有些项目档案没有及时得到档案部门指导,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全程管理原则要求项目档案管理前移,突破以往惯性思维。要确保项目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前端控制,从项目文件材料形成的源头进行控制。档案工作人员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参与其中,制定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在项目开工之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增加项目建设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管理业务能力。

(二)通过合同管理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通过合同约束参建单位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势。《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规定:“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方面提交相应项目文件以及所提交文件的整理、归档责任。”将项目档案纳入合同中进行管理,与项目参建单位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归档质量和归档时间,明确各方责任,必要时建立档案质押金制度。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用合同约束参建单位,保证建设单位的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准确。

(三)通过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对于贯彻全程管理原则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把项目档案管理意识融入到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和每个项目建设人员的思想中,在项目建设活动中,就会主动按照要求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有的单位没有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或者只有项目档案管理制度,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档案管理活动中。相关单位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本单位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同时,针对不同的项目,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制定符合本项目档案管理实际情况的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本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归档计划和归档质量,约束项目参建单位和项目建设人员。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仅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在于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档案工作人员在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落实工作,并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实现对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

(四)通过档案人才建设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项目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希望管理好项目档案,但由于缺乏土建、设备、工艺、监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往往只能被动接收项目档案,对所接收的项目档案的准确性、有效性很难把握,归档后又很难实现系统性的整理。而项目建设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能实现项目文件资料归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在项目建设人员中任命兼职档案员,对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业务能力,有助于项目档案归档前管理,确保了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兼职档案员可以弥补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对项目专业知识的缺乏。兼职档案员偏重于项目文件归档前的管理工作,专职档案员偏重于项目档案归档后的管理工作,通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与兼职档案员分工和协作,实现了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提高档案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三、结 语

档案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一个项目建成后留下两个有形的东西,一个是工程实体,另一个就是工程档案,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全程管理原则,加强项目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有利于项目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项目档案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亚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策略[J]. 机电兵船档案 ,2011,(1).

[2]周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质量控制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07,(1).

[3]王娅.高校基建项目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2,(14).

[4]侯伟霞.浅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3).

[5]丁杰.企业技改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的有益探索[J].档案与建设,2010,(1).

[6]刘晓玲.企业技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 机械管理开发,2012,(4).

[7]姜红 .技改项目档案控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档案,2012,(3).

[8]邢晓援.固定资产项目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 机电兵船档案,2011,(2).

[9]石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广播电视信息,2011,(6).

[10]石丽.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机电兵船档案,2010,(3).

第5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一、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包含多种风险:1.资产的专属性汽车企业车型产品较多,其生产用固定资产大部分为对应车型的专属资产,平台化的资产占比较少。同时,汽车企业布局空间区域较大,不同区域的分部企业也需要配置相应的固定资产。这就形成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多为专属性的产品和分部市场资产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较多。重资产化,一直是汽车企业的现实问题。2.决策的有效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投资项目的管理程序不合规,管理环节不衔接,存在管理漏洞,形成决策结论的不严谨;投资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审核不严,造成设计缺、漏项,导致投资超预算和预测的市场超预期。3.投资的滞后性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都比较大,一般会经过投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在实务操作中,受限于内外部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进度往往滞后于当初的投资计划,直接会影响项目实施,不利于预期目标的达成。4.市场的认可度外部经济形势影响致使产品市场难以准确预测。由于产品转型、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况均可形成固定资产产能闲置、淘汰,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失败。5.使用的有效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6.投资回报的预期性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扩大了企业的资本规模,导致资本成本增加、投资者的最低回报要求增长。资产折旧费用作为企业的固定成本,非理性、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无法带来企业收益的提高,而且还会加大折旧的计提数,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将增加成本费用,减少利润,直接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的预期目标未达成。

二、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建议

第6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孔灿(1989—),女,汉族,山东曲阜市人,会计学硕士,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方向。

陈家玲(1990—),女,汉族,广西柳州市人,会计学硕士,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方向。

摘 要:固定资产投资在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GDP、财政收入对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预测,模型回归结果表明,GDP、财政收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均显著。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GDP

固定资产投资在实体经济中构成比例较大,对经济的总产出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从实证的角度得出结论。

一、相关文献回顾

以往文献普遍认为,投资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的作用。刘金全等(2002)发现,我国经济当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产出的波动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Granger 影响;张亮(2007)发现,1978年到2005年,我国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明显大于劳动就业量和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收入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广西财政厅课题组(2008)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会能够提高财政收入,并且财政收入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周雪峰等(2011)研究也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收入的变化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夏海舟(1990)发现,只有使总体投资效率达到最高才能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近年来,学者们对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崔顺伟(2012)研究了1980-2009年中国投资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产出和利润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影响;彭斌(2010)研究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波动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认为财政因素、货币因素以及股票市场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长期协整关系。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而在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却有所下滑的背景下,这一研究显现出了其局限性。因此,本文选取了GDP、财政收入两个宏观经济指标,探索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

二、数据选取与模型建立

(一)数据选取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了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INV)、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财政收入(FIN)从1981年至2011年的共31个样本作为研究的对象,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建立

我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另外,由于本文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并且变量的数值均较大,因此对模型进行对数变换,使得测定变量值的尺度缩小,残差之间的差异也相对缩小,降低出现异方差的可能性。

模型基本形式:lnINVi=β0+β1lnGDPi+β2lnFINi+μi

其中,β0、β1 、β2分别表示回归系数,μ表示随机误差。一般而言,一国GDP的增加会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加,财政收入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由此可以预期:β1>0,β2>0。

三、回归结果及模型修正

(一)回归分析结果

应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lnINV^=-2.8694+0.8947lnGDP+0.3284lnFIN

t: (-14.2734) (11.048) (3.9719)

R2=0.957,R2=0.9954,F=3276.923

对上述回归方程的解释和检验如下:

首先,回归系数β1、β2的符号均符合假定,说明回归结果符合经济理论。其经济意义是,GDP的自然对数每增加1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自然对数增加0.89个单位;财政收入的自然对数每增加1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自然对数增加0.33个单位。

其次,决定系数R2=0.9957,R2=0.9954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的99%可以由GDP和财政收入的变化来解释,因此回归直线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很高。

最后,对参数显著性进行检验,我们发现β1、β2的t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H0,认为各参数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不为零。另外,通过F检验模型整体的显著性,知所有的参数不全为零。

(二)模型修正

由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都是建立在若干假设的基础之上,但是对于实际经济问题,这些假设并不一定满足,此时,OLS回归就不再适用于模型的估计,于是需要对模型进行如下修正。

1.异方差检验

采用有交叉项的White检验进行异方差检验,由结果可知,nR2=3.8719,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nR2=3.8719

2.自相关检验

我们使用DW检验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由原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出DW=0.5983,在显著性水平α=0.05,n=31,k=3(包含常数项)的条件下,查DW检验上下界表得:dl=1.229,du=1.650

由于0

通过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处理,消除自相关性后,得出的新模型为:

lnINV^=-2.7859+0.9088lnGDP+0.3021lnFIN

t: (-8.7192) (7.5912) (2.5509)

R2=0.9983,R2=0.9980,F=3618.434,DW=1.7043

3.模型设定误差检验

我们运用回归设定误差检验法(RESET)对模型设定误差进行检验。在原模型中加入(lnINV^)2后重新进行估计,发现模型设定无误。

综上所述,最终模型为:lnINV^=-2.7859+0.9088lnGDP+0.3021lnFIN

四、结论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影响较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GDP的自然对数每变动1%,固定投资的自然对数同方向变化0.91%;

第二,财政收入的增加,则表明国家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能越大,基础建设越可能完备,二者成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的自然对数每变动1%,则固定投资的自然对数同方向变化0.30%;

第三,GDP、财政收入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影响都是同向的,其中GDP的影响程度更大。(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金全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1)

第7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VAR Granger因果检验 建成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包括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三个维度,不同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当前,国内外学者已在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时空过程与特征、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模拟预测方面进行了多尺度、多地域的综合性与典型性研究,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对耕地的占用,并提出了一些致力于城市用地增长调控的对策和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因素与驱动力机制研究方面,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例如徐小钦等通过熵值法赋权对1986-2011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度量,利用VAR模型及相关检验对我国城市化动态进行了实证分析;谈明洪等通过单因子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研究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苏帮荣等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动力;张占录通过分析得出1986-2006年期间,北京市城市扩张主要驱动力为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及常住人口的增加;郭瑞敏等基于广州市1987年―2010年的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分析、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构造VAR模型,分析城市发展中建成区扩张、固定资产投入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数据和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可靠性,本文中部六省地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3年―2013年),包括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km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万元)、年末市辖区人口(万人)。

(二)模型设定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本文采用unrestricted 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

Yt=AtYt-1+A2Yt-2+…+ApYt-p+HXt+εt t=1,2,・・・・,T (1)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Xt是d维外生变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A1,・・・,A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系数矩阵。是k维扰动列向量,它们之间可以同期相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且不与不等式右边变量相关。

三、分析结果

(一)单位根检验

在估计模型之前,首先对建成区面积、市辖区非农业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三个变量分别取对数,并记为lna、lnp、lni,然后对其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三个变量中lnp和lni为平稳时间序列,lna通过对变量取一阶差分,发现在1%水平下表现为平稳序列,为一阶单整。因此,变量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动态计量经济研究。

(二)Granger因果检验

分别研究建成区面积与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如果设置显著水平10%,在滞后3期的情况下,非农业人口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成区面积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非农业人口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非农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随着人口城市化,带动了城市部门的发展,用地需求增加,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非农业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随着人口城市化,城市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却不一定会引起城市人口的集聚。固定资产投资于建成区面积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成区扩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城市空间的扩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进而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

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均能引发建成区扩张,这与当前部分研究结论不一致――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强的政治动机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而盲目、过度投资带来了财政缺口往往依靠土地进行维系,导致了城市的空间扩张主要依赖于政府推动,而与人口、经济城市化相脱离。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文对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衡量指标选取的差异所导致。现有文献多对从多个角度综合衡量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指标,并非如本文采用单一指标。因此本文所得结论仅反映了该指标所代表的方面。

(三)VAR模型的估计和分析

在滞后一期上:建成区扩张对自身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口城市化对自身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明显的反向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对自身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建成区扩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人口城市化影响较小。在滞后两期上:建成区扩张对自身和其他子系统都具有负向作用,尤其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人口城市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自身和建成区扩张作用相反,影响较小;固定资产投资对建成区扩张和自身具有较弱的负向作用,对人口城市化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

(四)脉冲分析

本文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动态相关性,通过反复比较,我们将函数追踪期定为10期。

(1)建成区扩张对城市化系统的冲击。脉冲分析第一列显示了城市化子系统分别遭受建成区扩张1个单位标准差后的冲击反应。建成区扩张对自身有着循环累计的作用,其期初的0.047到第10期的0.011,虽然有所减弱,但正向作用从未改变,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模将加速扩大;建成区扩张对人口城市化具有阻碍作用,由期初的-0.005到期末的-0.001,虽然阻碍作用有所减弱,但负向作用从未改变,表明随着武汉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倾向于向外迁移,城市吸引力下降;建成区扩张对固定资产投资由期初的负向作用(-0.05)增加到期末的正向作用(0.01),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

(2)人口城市化对城市化系统的冲击。脉冲分析第二列显示了城市化子系统分别遭受到人口城市化冲击后的反应。人口城市化对建成区扩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由期初的0增长到期末的0.021;人口城市化对人口城市化具有正向作用,但逐渐减弱,由0.032降低到期末的0.012;人口城市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由期初的0.05先降低到0.04,然后再升高到0.07。这说明随着人口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集聚,城市规模将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其将对空间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都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3)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系统的冲击。脉冲分析第三列显示了城市化子系统分别遭受到固定资产投资冲击后的反应。固定资产投资对建成区扩张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从期初的0增加到第3期的0.012,并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对人口城市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从期初的0增加到第3期的0.011,并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从期初的0.08减弱到期末的0.05。这说明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加,促进了人口的城市化,同时促进了建成区的扩张。

(五)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能解释各个变量对特定冲击的响应符号和响应幅度,但是不能比较不同冲击对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而预测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将系统的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分解成各个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更加正式和准确的信息。为了得到人口城市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建成区扩张贡献程度的大小,附表6显示了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的模拟结果。

短期来看,城市建成区的扩张主要受到自身模变动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减弱,人口和固定资产变动对建成区扩张的促进作用加强。这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由于空间集聚效应等原因,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和非农人口的增加对城市规模的扩大的驱动作用开始凸显,并成为城市扩张的主要动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构造VAR模型,研究了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业人口等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发现,建成区面积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与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吻合。通过脉冲分析发现,建成区变动对建成区扩张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不断增强的促进作用,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一致,对非农业人口具有微弱的负向作用;非农业人口变动,对自身、建成区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自身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对自身、建成区扩张和非农业人口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本文通过不同冲击对对建成区变动的影响,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身影响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农业人口影响增加。

参考文献:

[1]王婧,方创琳.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11,(11).

[2]徐小钦, 袁凯华. 《我国人口、经济、空间的城市化及其互动》[J].城市问题, 2014,(3).

[3]谈明洪,李秀彬, 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 2003,(05).

第8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成为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我们认为要推动地方级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深入开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宣传力度。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各单位对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影响力;宣传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查出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让社会各界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的成功做法、总结的经验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理论积极上报给国家级、省级等各种刊物和网站,不同层面地宣传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动上门对有投资建设项目的单位和部门及乡镇进行政策宣传,并从建设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宣传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好处,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深入人心,让全社会积极主动的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其次是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坚持关口前移,在政府投资决策前提前介入,主动参与,联合相关部门,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前景和效益水平作一综合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跟踪审计,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严把立项关、招投标关和合同签订关,从源头上监督建设行为;在施工建设阶段,做到逢变更签证必到,逢隐蔽工程施工必到,逢主要材料进场必到,让监督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竣工决算阶段,结合项目招投标文件、合同、签证等对项目决算进行严格审核,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务求实事求是,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阶段复核制”,确保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报告真实、审计结论可靠、审计意见可行;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可操作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对审计处理意见加强跟踪监督,限期整改到位。

第9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1-15-02

一、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现状

1978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85.85亿元,1988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55.37亿元,200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首次超过10000亿元,达到10741.25亿元,1978-2007年,广东省GDP总量从185.85亿元跃升至31084.4亿元。年均增速达19.57%。与此同时,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固定资产投资仅为27.23亿元,1984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30.37亿元,1993年更是超过1000亿元。跃升到1629.87亿元。1978-2007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27.23亿元上升到9596.95亿元,年均增速达24.18%。

二、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与变量

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FA)来衡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所使用数据为1978-2007年广东省的年度数据。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性,同时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lFA和LnGDP表示取自然对数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用软件e-views3.1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首先对变量的时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查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这里采取的检验方法是ADF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LnGDP和LnlFA的ADF值均大于1%、5%、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表现为非平稳序列,对LnGDP和LnlFA分别进行二阶差分后分别得到DLnGDP和DLnlFA,这两个序列的ADF值均小于1%、5%、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通过了检验,所以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认为LnGDP和LnlFA两者均为单整阶数为2的时间序列。

(三)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第一步对原序列进行OLS回归,第二步对回归后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其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即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首先对LnGDP和LnlFA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下:

LnGDP=1.997957+0,887692LnlFA (Ⅰ)

(14.08408)(42.81249)

R2=0.984954 AR2=0.984416 F=1832.909

DW=0.336992

通过DW检验可以看出,方程Ⅰ存在自相关现象,于是对模型引入移动平均项MA(1)、MA(2)进行修正,得到模型:

LnGDP=1.732233+0.921903LnlFA (Ⅱ)

(7.493544)(28.54756)

R2=0.996636 AR2=0.996215 F=2369.810

DW=2.029676

此时模型不但没有自相关,并且没有异方差性,判定系数为0.996636,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996215,二者均大于修正前的模型,这说明模型得到了优化。

第二步对方程Ⅱ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此来判定两变量之间是否为协整关系,若其为平稳序列,则说明两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反之则不存在。仍然采用ADF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可知:残差的ADF检验统计量值均小于1%、5%、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可以判定InGDP和lnlFA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约为0.921903,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增加1%,GDP增加0.92%,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四)Ganger因果检验

由表3可知: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5%,F(2.30-2-2-1)=3.39。两个原假设的F值5.45293、8.19356均大于3.39,这表明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不是GDP原因的原假设,在95%的置信条件下可以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GDP的Ganger原因:对于GDP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原因的原假设,同样表明在95%的置信条件下可以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GDP的Ganger原因。

(五)检验结论及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拉动因素。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的回归系数达0.921903,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增加1%,GDP将增加0.92%,表明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2.从协整检验可以看出,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广东省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与GDP变动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是引起GDP波动变化的原因以外,GDP的变动也是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原因。

四、政策建议

1.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上,要加强投资立法,以法律形式强制对投资主体的各项权益进行保障,优化广东省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全面促进社会投资。在融资方面,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充分保障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