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幼儿个案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个案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个案分析

第1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一、日常生活案例两则

案例一:我的毛巾不见了

户外活动结束,孩子们都在卫生间洗手,A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擦手毛巾不见了。丁老师安慰他说:“没关系,我给你换一个新的毛巾。”可是A不同意,他仍旧哭着说:“我不要新的,我要我的毛巾。”他从卫生间出来,来到孔老师旁边,哭着说:“我的毛巾找不到了,我不要新的,我要我自己的。”这时孔老师正在布置班级环境,说:“那你不要新的怎么办啊?明天给你买一模一样的,今天先用新毛巾吧。”A听到孔老师的话,由原来的大哭瞬间变成歇斯底里,嘴里大声叫着:“我就要我自己的毛巾!”并抬手朝孔老师拍过去。孔老师看到他的反应如此强烈,说:“怎么,你还要打老师啊?”孔老师话音未落,A抬起有力的右手朝孔老师的手臂上“啪”地打了过去,声音很响,孔老师愣住了,然后很生气地说:“你还打我啊,我们班不欢迎打人的小朋友,走吧,我把你送到大班去。”A听到这些,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挣扎着,说:“我不去大班,我不要去大班!”生气的孔老师抱起A,走出了教室,说:“你还敢打我,走吧,不要你了。”便把他抱出了教室。过了约十分钟,孔老师将A从大班带了回来,A的情绪已经基本恢复平静。

案例中A大哭是因为每个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毛巾(规则),但是丁老师没有帮他找到他自己的毛巾,而是给了他一条新毛巾,丁老师的行为破坏了他对“每个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毛巾”的原有认知(自我认知),于是A大哭(焦虑)。他转而向孔老师请求帮助,孔老师并没有立刻帮助他解决问题(焦虑持续),且误会A的动作表达的意思是打人,使得缺乏表达情绪方式的A更加歇斯底里,并伴有动作(焦虑升级),最终演变为和孔老师之间的冲突,把他抱出了教室,他也变得更加焦虑(焦虑升级)。

案例二:我吃不完这么多

午饭是冬瓜肉末大米饭,老师刚给小朋友们盛好饭,A就开始哇哇大哭,说:“我不吃饭,我的饭太多了,我吃不完。”我问他:“你是不想吃饭里的什么啊?”他哭着说:“我吃不完。”我说:“那你们这一桌小朋友想吃你的饭么?分给他们一些吧。”我把A碗里的饭分给同桌的一个小男孩一勺,我说:“赶紧吃吧,不然他就把你的饭吃完了,那你怎么长高呀。”他没有说话,从我手里接过碗开始吃饭。

过了一会,A端着碗边哭边朝丁老师走过去,“我吐了!”丁老师说:“没关系,一会吃完收拾一下就好了。”可是他仍然大哭,不肯回到座位上。申老师把他带到座位上,换了个位置让他坐,可是他不听,仍然大哭不止。申老师说:“A,你要是再哭,周六去绿博园不带你去。”可他还是哭个不停。申老师脸上有些无奈,甚至生气,说:“A,你要是再哭,我就给楼上的王老师打电话,让她把你带走,听到没?”A依旧大哭。申老师站在A旁边,流露出一种无奈,说:“你哭吧,我现在就给王老师打电话,让她把你接走。”说着申老师把电话拿了过来,跟A说:“我正在给王老师打电话,她一会儿就来接你了。”A见状,哭得更大声了,并开始吃饭(其实他只是在嘴里放了一点米,并没有咽下去),边哭边吃,嘴里还说着:“我吃饭,不要叫她来了,我吃饭……”

案例中,他第一次大哭是因为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要把饭吃完(规则),可是他认为自己不能做到(自我认知),所以便开始大哭(焦虑的表现)。当笔者用以前成功帮助他缓解焦虑的方法把他的饭分给其他小朋友一些后,他内心的冲突没有那么强烈了(现实和自我认知暂时达到平衡),所以接着吃饭。第二次大哭是因为老师要求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不要把饭撒到桌子上(规则),他把饭吐到桌子上之后,他希望得到的解决方式是老师立刻把桌子上的饭粒弄干净(自我认知:尽管破坏了原有规则,但仍希望自己符合规则)。可是由于他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也没有完整理解他哭的含义,于是老师在无意识中拒绝了他将桌子清理干净的请求。在他知道自己不符合规则,自己的合理的请求(自我认知)又被拒绝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不守规则的人(焦虑升级),于是变成更加剧烈的大哭。尽管申老师之前有很多成功帮助A解决情绪问题的经验,可是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新问题时,申老师仍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尝试了一些做法之后,但并没有缓解A的焦虑,而是加深了内心的焦虑,但为避免承受申老师的惩罚不敢反抗。

二、焦虑的原因分析

(一)由规则和事实的不一致导致认知冲突而陷入焦虑

通过对A的持续观察,笔者发现他是一个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缺乏表达技能并且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从观察中,笔者发现A常常是在事实与自我认知达不到平衡时陷入焦虑,从而情绪失控。例如,他会因穿鞋太慢,不能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下楼做早操而大哭大闹,并且要求老师重新播放早操音乐,原因是他自己还没有开始做动作,音乐已经播放了;会因为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饭后散步而大哭,一个人边散步边哭,说:“我要散步,我吃完饭还没有散步呢。”A认为既定规则是不可以改变的,所有的事情必须完全按照规则执行,如果在活动中打破这一规则,便是对其原有认知的重大挑战,超出其可接受范围的冲突就会带来焦虑。

(二)缺乏正确表达情绪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A是一个很聪明、懂事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表现良好,但他缺乏相应的情绪表达方式及情绪控制方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大哭,饭吃不完,穿鞋慢,吃饭慢,认为自己洗的碗最干净等都会大哭。A陷入焦虑时,大哭的情绪表达方式会感染教师,令教师的情绪变得急躁或不安,从而影响对A的行为和语言,使得教师有可能带给A更深层次的焦虑,A进而采用更为激烈的方式表达焦虑情绪,最终演变为A和教师之间的一场战争。

三、帮助A疏导焦虑的教育建议

(一)了解引起A焦虑的原因

了解“现实和自我认知的冲突”是导致A陷入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是帮助A有效疏导情绪的基本前提。如前所述,A陷入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在于A是一个很懂事而且非常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对他来说规则是不可以改变的,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如果既定规则被突发事件打破,A因无法适应而陷入焦虑,教师只有了解引起A焦虑的原因,对A的情绪疏导才能起到积极意义。

(二)帮助A疏导焦虑情绪

面对A的焦虑情绪,要从帮助A疏导焦虑情绪入手。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发现A的焦虑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的小事引起。在案例二中,当A第一次大哭说“吃不完”的时候,笔者随着A的意愿把他的饭分给了其他小朋友一些,其实分出去的饭很少,但是这一行为帮助A疏导了他内心的焦虑情绪,使他的认知冲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便不再大哭,情绪恢复平静。

(三)避免因教师行为致使焦虑升级

面对A的焦虑情绪,教师需谨慎言行,尤其避免因处理方式不当演变成A和教师之间的一场战争。案例一中,孔老师将A抱到大班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A的哭闹行为,但这是用一种更深层的焦虑情绪抑制了A的初级焦虑情绪,使A将关注点由最初的焦虑“我要用我的毛巾”转向“我不要去大班”,焦虑的升级使得A无暇顾及最初的焦虑情绪。当“我不要去大班”这一深层次焦虑得到解决后,A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教师惩罚,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而在案例二中,申老师在采用焦虑升级的方式抑制了A的哭闹行为后,很快意识到自己处理方法的不当,转而采用情绪疏导的方式,帮助A释放焦虑情绪,A很快和申老师“和好”,不再对立。

第2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幼儿行为 家庭成因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1]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性行为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在案例二中,孩子不愿依姑妈的期望、指示行事时,姑妈就会变得懊恼、生气。这些敌意感受,其主要隐含的目的是想控制子女。这种感受与目的,接着可能影响姑妈对孩子付诸行动,责骂或处罚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姑妈这种暴躁的情绪氛围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姑妈的言行,慢慢也会变得性情激动、脾气暴躁,并把这些模仿习得的行为在幼儿园,在他人身上发泄出来。可见,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家长应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注意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上,及时地发现和校正孩子的胆怯、消沉、偏见、妒忌、撒谎、孤独、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疾病,及早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5]综上所述,亲子关系,育儿方式,父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是预防孩子发生行为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嘹望,1995年第10期

    [2][5]董群。重视家庭对幼儿性格的教育与培养。石油教育(京),1996年第11期

第3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被拒绝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分别从家庭、幼儿园和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其被拒绝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被拒绝幼儿;攻击;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43-02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帆(化名),男,六岁,幼儿园大班。他强壮结实,出手有力,思维活跃,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纪律性差,喜欢和他人交往,但是不善用语言交流,喜欢用手推、拉、抓其他幼儿。一旦不顺其意,他就会大打出手,或者恶言相对。时常有幼儿向老师告状,老师批评过小帆后,他会暂时收敛一些,但很快又旧态复萌。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帆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有一个年长9岁的姐姐。因是家中独子,家人都对他宠爱有加,日常起居多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家里,小帆常常横行霸道,一旦不如意就发脾气,乱扔东西,有时还会动手打家长。通过现场同伴提名法对该班幼儿进行测试,得出小帆正提名标准分-1.6876,负提名标准分4.5757,符合被拒绝幼儿的标准。

二、个案举例

案例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让每一组表现好的幼儿去拿水彩笔,并且这名幼儿有权利不发给表现不好的幼儿。到小帆这一组时,教师让小格去拿水彩笔。其间因为小帆在座位上乱动,抓前面小女孩的辫子,受到了老师的点名批评。小格对小帆说:“你表现不好,老师都批评你了,我不给你发水彩笔!”小帆站起来说:“你为什么不给我发水彩笔!”“因为你表现得不好.”其他小朋友一起说。小帆就要动手去抢小格的水彩笔,在争执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呵斥了小帆,令其坐下。其他幼儿已经开始画画,小帆没有水彩笔,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他趁小格不注意,在她的画纸上胡乱画了几笔说:“让你不给我水彩笔!”小格跑去告诉老师,老师命令小帆站起来,今天不许他画画。

案例二:户外活动时间,大家排好队准备玩滑滑梯。小帆站在队伍的中间,他等得不耐烦了,就挤了上去。同样在过道中的小涵说:“你挤着我了!”小帆说:“让开,让我先滑下去!”由于过道很窄,小帆挤不过去,他就在后面推着小涵“快点,快点!”到了滑滑梯口,他一下把小涵推了下去,然后自己也滑了下去,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接着从后面排队继续滑,而是逆着滑梯爬了上去,上面等待的幼儿大叫“老师,你看小帆,他又从下面爬上来了!”老师见状,将小帆拉到了一边,进行了说教。

三、问题分析

通过了解小帆的基本情况及典型的案例发现,小帆在幼儿园中经常会受到幼儿的告状和老师的批评,通过同伴提名测量,得出小帆属于被拒绝幼儿。什么是被拒绝儿童呢?从社会测量的角度来说,被拒绝幼儿是负提名较高正提名较低,具有高水平的同伴拒绝和低水平的同伴接受。从外在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说,被拒绝幼儿是指在同伴群体中常常受到拒绝和排挤的幼儿,他们在交往活动中消极被动、不良行为较多,交往质量低下。被拒绝幼儿的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幼儿为了达到支配、干扰其他同伴而表现出来的打架、捣乱、咆哮等行为。退缩行为是指儿童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和其他人交朋友,经常独来独往等行为。小帆属于攻击型的被拒绝幼儿,他的主要问题是好攻击、自我中心严重、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经过观察、访谈和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小帆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小帆的家庭结构是传统型的,家长对小帆是过分溺爱的,想方设法满足他的要求(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小帆习惯于一切事物都围绕着他转,逐渐养成自以为是、自我专横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帆的一些行为使得家长不得不违背他的意愿,但是,一旦有人不顺从他的意思,小帆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家长,而大人的忍让和放松则会使小帆更加任性、更具有攻击性。但是,进入幼儿园之后,老师和同伴并不会像家人一样处处让着他,而且小帆还必须遵守幼儿园的纪律、游戏规则等,这一切让他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引发攻击。

2.教师评价的引导性。在幼儿园中,幼儿喜欢观察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多幼儿都会将教师的话当做“圣旨”。由于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教师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在评价同伴的时候,对教师有着强烈的依从性,即把教师对某个幼儿的评价当做是自己的评价,把教师对某个幼儿的喜恶当做是自己的喜恶。因此,教师对不听话孩子的批评教育也影响其他幼儿对这类孩子的评价。教师在园对小帆的评价通常是负面的,这些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帆在班集体中的形象以及地位,当问及幼儿为什么不喜欢和小帆一起玩的时候,不少幼儿都提到了:老师经常批评他,他不是好孩子。教师的评价与态度加深了其他幼儿对小帆的排斥心理。

3.自身不良的交往策略与行为。小帆自身不良的交往策略是导致其被拒绝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小帆一日活动的观察与记录得到:在交往性质上:小帆积极交往3次,消极交往9次,中往4次;在交往的方式上:言语交往2次,动作交往3次,言语动作综合交往6次;在交往结果上多以失败告终;在交往的行为上主要有:抢夺东西、调皮捣蛋、打人、说话难听、推人、抓女孩头发、乱动别人作品、搞破坏等等。通过观察可以看出,他不善于运用语言,喜欢动手,有明显的攻击性。小帆为什么爱攻击呢?儿童的攻击主要是通过模仿和强化而习得的。首先,儿童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语、动作、为人处世的方式,从模仿中习得攻击性的行为。其次,强化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攻击行为,如小帆在与别人争抢玩具时,采取攻击(打人、推人、骂人等)而获得了玩具,成人不加理睬――默认或鼓励(正强化),小帆以后就会更多地采取类似的攻击。

四、问题处理

1.家长要改变错误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环境对幼儿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家长要改变对小帆过分溺爱和保护的态度,学会了解小帆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需要,拒绝小帆的不合理请求。其次,家长要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当父母遇到与小帆观点不一致或者需要惩罚他时,不要打骂他,应该用理智的非攻击性的方法解决矛盾。再次,家长要制止小帆观看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等,如果不可避免,家长可与小帆一起看,分析使用暴力的动机和后果,并讨论使用非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小帆的爷爷奶奶如果过分溺爱孙子,可将老人和小帆隔离一段时间,父母要承担起监护教育的义务。

2.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造成小帆被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小帆爱攻击,要想改变小帆在同伴中的地位,需要纠正小帆的攻击行为。对于小帆良好的行为,如助人行为、礼貌用语等,应马上给予奖励;对于小帆的不良行为,应及时给予惩罚。老师尽量少用口头批评或说教来对待小帆,惩罚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一件事,比如说:打扫卫生、做家务等,这样可以减少教师对其他幼儿评价的引导性,从而间接提高小帆在同伴中的地位。另外,可采用代币制来矫其攻击行为,代币制是通过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针对于小帆,在实施计划前,先确定小帆的攻击的种类,如打人、骂人、争抢玩具等。通过观察记录小帆每天发生攻击的平均次数5次。然后,开始实行代币制:①与小帆进行谈话,告诉小帆打人是不对的,希望他能改变;了解他的喜好,小帆喜欢教师经常用的贴,想让妈妈带他去玩蹦蹦床。②和小帆约定如果一天之中,攻击的次数不超过4次,就奖励给他一张贴画。一周之内有三张贴画就可以去玩蹦蹦床。以此类推,改善小帆的攻击。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小帆的同伴交往能力。小帆不良的交往策略也是导致其被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高小帆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也可以有效改善小帆在同伴中的地位。首先,要提高小帆的自控能力与纪律意识,教给小帆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以及幼儿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培养小帆积极的交往策略,如合作游戏、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等。让小帆逐渐学会多用礼貌语言、少用不良动作与同伴交流。如:主动向对方打招呼、用微笑点头来称赞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解决矛盾的有效策略等等。最后,培养小帆的同情心,通过阅读绘本、情境剧等方法让小帆了解到受攻击幼儿的痛苦,使其清楚自己的攻击会给别人带来疼痛、痛苦和不快乐。

参考文献:

[1]郑雪,刘学兰,王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个案

对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个案进行研究有助于生成良好的实践路径和方法,并且在教育实践中有机的融合游戏和幼儿园教学。虽然在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在分析和解决这些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能够对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形成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个案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某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方式、时间安排和内容组成,笔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某幼儿园中大、中、小各一个班级,尝试对个案的游戏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游戏教学现场进行观察和熟悉,认真地与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熟悉和沟通,从而准确地掌握该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实践的情况。

二、样本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实践的情况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样本幼儿园在游戏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在具体的游戏教学中,样本幼儿园对幼儿学习的兴趣性进行了更多的强调,从而纠正了传统的幼儿学习围绕知识的观念,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并且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其次,在游戏教学中,样本幼儿园更加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幼儿被动的学习局面,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和渴望,有效地化解了在游戏教学中幼儿的消极状态,获得了更好的游戏教学效果。

然而,样本幼儿园在游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学与游戏之间难以实现更加深入的融合,各个活动之间并不具备有机的联系;无法充分的保证有效游戏时间;在推广教学游戏融合的实践之后,产生了较高的游戏材料支持要求等。

三、针对样本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实践的改进对策

首先,幼儿园教育必须针对游戏对幼儿的意义具有充分的尊重,从而对学与教之间的关系进行审思。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幼儿的学习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唐突、生硬地开展游戏教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支持幼儿、理解幼儿和跟随幼儿,最后确保幼儿实现自主学习,将幼儿内部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机充分地激发出来。其次,要对游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进行强化,从而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够产生深度体验。在具体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必须要让幼儿具有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从而形成与周围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为此,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要更多地采用主题游戏活动的方式开展游戏教学,而且教师不能够凭空规定和限制游戏的主题,而是要以幼儿的愿望和需要为根据拟定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

总之,本文以某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个案为根据,对该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要想使幼儿园游戏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在游戏教学中必须要对教学经验和问题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处理教学与游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第5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反刍教研;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在专业引领下的全方位跟进看问题、回顾对目标、反省理经验的“反刍”教研管理体系是提升教研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行政指导和业务指导两条线,使“反刍”园本教研工作稳步进行、有章可循。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反刍”教研

这种课堂“反刍”教研活动,强调的理论和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关系,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和研讨中,使大家产生思想的共鸣,和实践的验证,让教学思路越来越明晰,教学过程更精彩,教学效率更落实,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

1.基本流程

确定课堂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研究目标、内容及形式第一轮课堂教学研讨第二轮课堂教学研讨第三轮实践展示、反思总结和验证。

2.案例操作

如2012年11月我们数学工作室开展以数运算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课例反刍式活动。

第一步:确定主题(2013年3月14日)

在研讨中梳理现有经验、清晰概念,反刍分析、建议教研活动中的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分析活动目标,明确教研指向。

第二步:活动观察(2013年4月2日一天)

开展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探讨一下问题:

(1)回顾过去,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提出什么是数运算?

(2)归纳学前儿童加减云端能力发展年龄特点,指南中的解读分析。

(3)结合实践如何把握数运算的两个要点,确定下一次课例教研的执教主题和教师。

这个教研中的收获,可以分为两方面:在理论学习中,我们收集到了2个至关重要的材料――幼儿数运算的概念和怎么设计数运算的活动,明确了课例的方向,确定“数运算”内容和执教的老师,分别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反刍教学。

第三步:研讨跟进(2013年4月11日一天)

通过两节不同的数运算教学活动的展示,了解数运算教学活动的组织,利用数学工作组进行现场的“疑难解答”,进一步掌握数运算的要点。

第四步:实践反刍(2013年4月12日上午)

教学主管层面对研讨活动再次梳理、提升,梳理关于数运算的核心经验,进而研讨不止步于课例现场,将这一案研讨活动整理后,形成文本资料,并将课例向全园推广。

3.活动反思

课堂教学课例的“反刍式”教研活动是通过课堂实践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实践,最终达到教研活动的目的。这种教研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反思和实践的作用,让教师在反思中反复多次地改进教学,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下学会由模仿到探究、由反思到重构,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幼儿发展个案的反刍教研

个案反刍式教研,以“幼儿行为矫正”为个案的立足点,以“幼儿的适宜性发展”为研究目标,结合我园市级课题《幼儿行为常规实践与研究》,进行个案记录,能提高老师观察、指导、反思等多方面的能力。在确定观察的对象,进行行为的追踪,回顾看最初的目标时,诠释一种个案反刍教研的理念。

1.基本流程

(1)确定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

(2)进行第一轮到第四轮的个案分享、交流,找出适宜方法。

(3)回顾观察和追踪时的方式方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反刍教研。

2.案例操作

在对幼儿的特殊行为进行矫正和帮助的时候,我园开展个案反刍的教研,学期初确定个案跟踪的对象,制订采取的方法和达到的目标,下面以小班老师2010年9月―2011年2月的一份表格记录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步:个案观察

确定个案跟踪的对象,对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制定预测达到的目标及指导策略。围绕大自然园区小一班×××抗拒上幼儿园开展观察和跟踪研究。

第二步:个案追踪

开展第一阶段的交流,针对个案对象的现状,教师阐述自身的观点,教研组反刍思辨,讨论就如何帮助×××建立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好感以及逐步喜欢上幼儿园,提出适当的调整指导方法。

开展第二阶段的交流,与前次活动比较反刍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集体深层次研讨改进对策,并对下阶段个案跟踪提出新要求。

第三步:回顾交流

开展第三阶段的交流,和第一、二阶段活动进行比较,找出幼儿行为调整后的适宜方法,探讨如何巩固前期成果并扩大交往范围圈的指导方法。

开展最后阶段的交流,回顾最初制定的目标,在专业引领下由摸索到探究、由反思到重构,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提高教师个案跟踪的水平和能力。

3.实践反思

通过这样一个参与式、卷入式的教研活动,每位老师对于如何更有效的观察、更有价值的进行个案记录,生成出了一个新的诠释。在此过程中,大家共同解读,共同建构个案记录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研究问题的“反刍”教研

教学研究问题的“反刍”教研,以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教研的主题,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问题反刍对问题的本身现场进行梳理、录像监测,接着反思问题产生的过程,进行问题的再教研。

1.基本流程

(1)教研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体筛选问题,确定教研主题;

(2)明确问题产生的背景,制定教研活动的方案;

(3)第一轮讨论后教研反刍制的第三方人员进行思辨冲撞

(4)在另一组开展调整后第二轮实践,和第一轮活动比较,找出问题所在,集体研讨后梳理提升;

(5)反思总结和验证。

2.案例操作

以下是我园的一次问题教研,关于教研的有效性,截取其中的片段。

教研“反刍式”教研摘录

反刍主题:“乐在研中”――对幼儿数学新编研讨的教研活动

第一次教研活动组织记录

(1)分发“乐在眼中”教研前调查问卷。

(2)请三个老师分别准备“形、集合、数学区域”三方面的知识搜集。教学主管组织开展,请老师们谈谈使用幼儿数学新编教材的情况。

(3)请三个老师讲述观点报告。教学主管总结。

反刍分析、建议:本次教研采用了事先情况的调查问卷,使每个老师明确本次教研的主题,同时三位老师的不同的观点报告,更明确了老师对三个知识点。但本次教研后,我们思考老师是否真正理解了其中的要点,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是否激发了,本次教研活动是否真正突出了教研的主体――老师,教研的量是不是过多等等问题。

在每个教师对本次教研的共同商讨后,引发另一次其他园区的教研。

第二次教研活动组织记录

(1)分发“乐在眼中”教研前调查问卷(中班的集合)

(2)请三个老师分别准备关于中班集合(内容、方法、区域的渗透)三方面的知识搜集。

(3)教学主管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请教师谈谈对关于中班集合的理解。

(4)请三个老师从不同角度阐述对中班集合的理解

(5)教学主管汇总本次教研。

反刍分析、跟进建议:第二次教研活动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量和质的调整,每个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的研讨中,以案例的形式把中班的集合,通过案例的解读――教师的讨论――骨干教师的引领――知识梳理,使每个教师清晰中班集合的内容、方法和如何渗透到区域中,但二次教研后,似乎在纸上谈兵,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渗透到思想中还是存在欠缺。故我们对第三次教研进行了调整。

总之,园本教研的过程是一条艰辛之路,也是快乐的专业成长之路,在今后漫长的研讨过程中,我园将在这片沃土上继续以“反刍教研”为载体,努力创设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环境,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使每位教师的园本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我园园本教研工作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顾泠沅,王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J].上海教育科研,2004

[2]周耀威.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2,04

第6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在研究中,我们采取现场观察法,先后在幼儿园幼儿同伴互动过程中,以白描的方式完整记录幼儿的谦让行为案例96个,在对之进行初步整理、编码与深入的类属及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谦让行为的条件、幼儿谦让行为的基本特征以及幼儿谦让行为的功能、发生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并就如何在幼儿园进行谦让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如何对幼儿谦让行为进行界定以及幼儿谦让行为的特征问题。

一、判定幼儿谦让行为的条件

案例:丝雨、萱萱、欣悦坐在一起建构模型。丝雨说:“我们玩娃娃家吧。我当妈妈。”萱萱马上就说:“我当妈妈。”丝雨在摆弄玩具:“好吧,我当姐姐,欣悦是马。”丝雨把“枪”搭好了,她对萱萱说:“妈妈,出去打猎吧。”

上面这个案例是我们收集到的96个案例中的一个。在这个案例中,丝雨、萱萱因为都想当妈妈而产生了冲突,丝雨经过思考,主动把妈妈这一角色让给了萱萱,从而使得萱萱满足了自己“想当妈妈”的意愿。

基于对96个案例的反复分析与归纳,我们认为幼儿的谦让行为一般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之间,它是指当幼儿之间因某种共同喜欢或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资源而产生冲突时,经过考虑或协商,一方主动让给另一方,使得另一方的意愿得到满足的同伴互动行为。

这个概念的界定遵循的是一种经典式的定义方式,旨在理清其构成要素在逻辑上的种属关系,目的是从理论上把握幼儿的谦让行为。但是,如果在进行观察时凭借它去辨别现实中具体的案例是否包含幼儿的谦让行为则显得有些抽象。为此,我们对96个幼儿谦让行为事件的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考察,从中确立了三个判定幼儿谦让行为的前提条件:

其一,事件主体即行为双方要同时在场,并且一方的行为要直接影响到另一方的行为而不需要借助中介环节。如果其中一方不在,则没有谦让,也不会有谦让行为事件的发生。

其二,互动双方彼此拥有共同利益或意愿,而在当时情境下只能有一个人先满足意愿或者仅有一人满足意愿,其中一方作出让别人先满足或者满足的行为,那么作为行为的施动者的幼儿,表现出了谦让的行动,且意味着此时他不能满足需要或者必须延迟满足,另一方为行为的受动者,可以先满足需要或者仅其满足需要。

其三,谦让行为事件是一次独立的互动过程。即在一次事件中双方角色地位即行为施动者、行为受动者的角色是明确的,同时也有核心的互动主题,一旦互动主题改变,或互动角色发生了转换,就意味着另一次互动的开启。

我们可以返回上述案例分析谦让行为事件的成立条件:在这个案例中,谦让事件主体即行为双方丝雨和萱萱都同时在一起玩桌面游戏。而且当丝雨提出玩“娃娃家”的建议,并说出自己“想当妈妈”的想法后,萱萱也表达了自己“想当妈妈”的想法。丝雨是行为的施动者,用语言表现出了谦让的行动――“好吧,我当姐姐……”:萱萱是行为的受动者,玩“娃娃家”时可以当妈妈,满足了自己想当妈妈的需求。谦让行为事件是一次独立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丝雨和萱萱的角色是明确的,同时她们核心的互动主题是“妈妈”角色的谦让。

二、幼儿谦让行为的总体特征分析

为把握幼儿谦让行为的特征,我们选取了幼儿谦让行为主体、谦让行为对象、谦让行为的实现方式、伴随谦让行为的情感特征以及谦让行为的具体内容作为研究单位,对96个幼儿谦让行为事件进行集中考察,结果如下:

(一)就谦让主体来说,女孩多于男孩

幼儿谦让行为主体是指在同伴互动过程中实施谦让行为的幼儿。基于对所获案例的分析,幼儿谦让行为的主体存在性别差异。具体情况如下: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幼儿谦让行为事件中,由女孩发起的幼儿谦让行为有69例,占总量的71.9%;而由男孩发起的幼儿谦让行为只有27例,占总量的28.1%。进一步的差异检验提示幼儿谦让行为主体的性别差异水平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卡方值为18.38,df=1,p

(二)就谦让对象来说,以好朋友为主导

根据谦让行为的对象与谦让行为主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将谦让行为的对象分为好朋友和非好朋友两种。通过观察和访谈,研究者认为彼此双方是好朋友一般符合下述条件:经常在一起玩耍、游戏;空间距离比较接近(一般属于同一个小组);互相选择对方等。依据谦让行为的对象是否是好朋友这一标准来对照现场观察收集到的96个幼儿谦让行为的互动事件,可以得到谦让行为的对象的分布情况具体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在96个幼儿谦让行为的互动事件中,谦让行为的对象是好朋友的数量是73例,占总量的76.0%:而谦让行为的对象是非好朋友的数量是23例,占总量的24.0%,相比之下,非好朋友之间发生的幼儿谦让行为事件非常少:73例对23例。前者是后者的3倍多。进一步的差异检验提示幼儿谦让行为对象的差异水平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卡方值为26.04,df=1,p

(三)就谦让行为的实现方式来说,以非言语型的行为为主导

就行为实现的方式而言,谦让行为的性质可分为两种:言语型行为与非言语型行为。

言语型行为是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间或附带有目光、表情、姿势、动作等的行为。比如:

可可、延延、驰驰、萱萱、丝雨在搭电路。可可对小朋友们说:“我当妈妈。”驰驰也说:“我当妈妈。”可可马上说:“我6岁了。”驰驰说:“我也6岁了。”延延皱了一下眉头:“那怎么办呢?”驰驰笑着说:“我当小猫吧。”她们几个边聊边搭电路。

非言语型行为是指单纯借用目光、表情、姿势、动作而不伴有语

言的行为方式。比如:

琪琪、云云从小桥的两端相对而走,走着走着,她们相撞了。琪琪对云云说:“快点下去啊!”云云笑了笑,退回去了。琪琪一直走到小桥的另一端。

在我们收集到的96个案例中,言语型行为和非言语型行为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如表3所示,在幼儿谦让行为的实现方式中,非言语型的行为有66例,占总量的68.7%;而言语型的行为只有30例。占总量的31.3%。进一步的差异检验提示幼儿谦让行为实现方式的差异水平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卡方值为13.50,df=1,p

(四)就谦让行为的具体内容来说,以物质资源的谦让为主导

幼儿谦让行为的内容是一个谦让行为事件的核心。是划分不同谦让行为事件的基本尺度,反映了谦让行为的主体与对象的共同利益或意愿。

基于对所获案例的分析,我们将幼儿谦让行为的具体内容分出了6个类别:

1 物品谦让:幼儿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学习用品、食品、生活用品等物品让给其他幼儿的行为。如,嘉言正要拿第5幅拼图。说:“我要5号。”嘉言大声说:“好,好,你拿吧。”说着,把5号递给了,自己拿了另外一幅。再如,颜颜把双面胶从凡凡那边拿走了,凡凡在用双面胶贴皱纹纸,对她说:“好吧,你先用吧,我待会再用。”

2 角色谦让: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把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让给了别人。如抒蓉和雯雯边玩玩具边聊天,她俩都说:“我当妈妈。”雯雯说:“好吧,你当妈妈。”

3 空间谦让:当互动双方需要同一空间时,其中一方让出空间,使得另一幼儿拥有这一空间的使用权。如,丝雨和泽泽在玩羊角球,一会儿,他俩“撞车”了。丝雨挪开自己的羊角球,泽泽则继续直线前进。

4 机会谦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把游戏、表达等机会让给了同时想拥有这一机会的幼儿。如,泽泽是值日生,他选择了开小车(后面可以载两个人)。延延和青青飞快地坐上小车,可是两个人太重了,他骑得很慢很吃力,“卸掉一个人。”过了一会儿,青青主动从小车上下来去走拱桥了。再如。琪琪和天宇都争着对可欣说话。琪琪说:“我还没有说完呢。”天宇还在说,琪琪有点不耐烦:“我还没有说完呢。”天宇笑了笑。没有再说了,琪琪高兴地对可欣说着自己的梦想。

5 玩伴谦让:主要指幼儿在做操或游戏过程中对玩伴的谦让。如,早操中有一环节是小朋友们配“对子”(或找朋友),共同完成一些动作。思亮、凡凡都朝着轶轮走去,凡凡看思亮走过去就走开了,思亮和轶轮做了朋友,凡凡也另找了朋友。

6 权力谦让:经过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发现,在幼儿园中,小班长、小组长等称号意味着一种“权力”或者说“荣耀”,幼儿对小班长、小组长等作出的谦让就属于权力谦让。如,小朋友写好作业后,老师要小组长收作业本。第五组的组长没有来。韦伟、颜颜(小班长)都抢着收本子,且各人都收了一些。可是,老师要求一组一组地交,不可能每人交一些,否则老师会批评的。过了一会儿,韦伟把他收的本子给了颜颜,让她去交给老师。

在96个案例中,6类幼儿谦让行为的内容分布情况见下表:

如表4所示,在幼儿谦让行为事件中,6种互动行为主题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物品谦让一项。共计64次,占总量的66.7%;其次是空间谦让一项,14次。占总量的14.6%;第三是机会谦让一项,10次,占总量的10.4%;位居第四的是角色谦让,6次,占总量的6.3%;6种互动行为主题中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玩伴谦让和权力谦让两项。都只出现1次,各占总量的1.0%。为弄清楚相差的程度,对6种主题的出现次数进行了卡方检验,从中发现各种主题的出现次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卡方值为180.875,df=5,p

以上是对互动行为具体内容的出现频次和所占总量百分比的简单描述,确定了6种谦让行为主题后,研究者再次对原始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结果将6种谦让行为主题归人了两大类型:物质资源的谦让与非物质资源的谦让。所谓物质资源的谦让是指幼儿之间的谦让牵涉到物质的使用或占有;所谓非物质资源的谦让则指幼儿之间的谦让牵涉到物质以外的其他资源的使用或占有。在上述6种主题中,对玩具、学习用品等物品的谦让属于物质资源的谦让,角色、空间、机会、玩伴、权力的谦让属于非物质资源的谦让。其中物质资源的谦让有64例,占总量的66.7%;而非物质资源的谦让只有32例,占总量的33.3%。进一步的差异检验提示幼儿谦让行为的类型差异水平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卡方值为10.667,df=1,p

第7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非专注;幼儿行为;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71-2

一、个案研究背景

陈鹤琴说过: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意志、情感想法等都要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打好,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形成。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家中的宝贝,家中的大人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出现较多的攻击、依赖行为。

所谓幼儿的攻击一般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表现。这是孩子个性发展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属于问题行为,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行为,适时而适当地进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张呈旭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带有攻击的注意力又不集中的孩子,为了让他养成专注的习惯,我们开展本次研究。

二、个案研究对象

个案姓名:张呈旭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2007年5月

班级:大班

三、个案调查记录

(一)孩子基本情况

张呈旭,男孩,三岁时父母离异后将他放在外婆处。他平时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双休日和妈妈、新爸爸在一起。

(二)孩子问题

张呈旭小朋友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经常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例如,在拿水杯去喝水时,他能用空水杯去砸小朋友的头,在与同伴的游戏过程中,他会蛮横无理地争抢玩具。在排队时将同伴推到——更让老师和家长头痛的是孩子一时也坐不住,上课时总有与众不同的花样,还有较强的攻击。有一次,他用小玩具戳邻座小女孩的耳朵,幸亏老师发现的早,立即制止,午餐的时候他总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往别的小朋友碗里放。做操时,他能把边上小朋友的器械踢飞,还有一次,他用一只手扯住邻座小女孩的嘴巴,扯得小女孩哇哇大哭——被反复教育后才停止该危险行为。

(三)家长基本情况

该幼儿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27岁,初中文化,自由职业者。母亲和一个外地男子结婚一年后离异,现在搬到桃林住在“新爸爸”的家里。奶奶也是离异后再嫁,所以现在家庭成员复杂,教育存在放任自流的偏差。

(四)家长基本问题

在母亲和奶奶的眼里,孩子无足轻重,大人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不为孩子制定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自。家长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孩子有如独自在大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会处处将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胜斗强,经常出现攻击行为。

四、个案研究策略

(一)调查了解,摸清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通过家访,我们调查了张呈旭幼儿在家中接受的家庭教育情况。研究分析得出造成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因如下: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足够的母爱成为导致幼儿产生攻击的主要诱因,教育的放任自流更是主要原因。妈妈给予孩子的温情不够,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任其自然发展的教育结果是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蛮横无理、爱耍脾气,好惹是生非,爱攻击同伴的个性。奶奶对孩子只养不教,对孩子不良行为姑息纵容,偶尔打骂也是教育无理,束手无策。

(二)探索解决家庭育人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放任型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及子女的心理特点。

放任型家庭中的家长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这种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会逐渐养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2.探索实践,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第一阶段:家园联系沟通

我们多次通过家访、电话、个别交流等方式与孩子的母亲和现任父亲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一些放任型家庭的家教案例,知道放任对孩子的教育所产生的后果。我们也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现有的一些问题行为、心理特点与现有的家教误区和家教环境的关系。我们以比较婉转的方式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重视,愿意转变现有的家教观念。

在我们的建议下,家长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1.增加与孩子的见面机会,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2.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采用鼓励表扬为主的教育方式。

3.根据孩子的特点,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和策略。

4.家庭进行内部协商,增强家庭教育的协调性。

5.和幼儿园教育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二阶段:幼儿园教育

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只要张呈旭有一点进步,我们都会在班级中表扬他,以此来树立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当他的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我们会在私下和他探讨,以帮助他增强对事物好坏的判断能力,帮助他不断进步。

2.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

由于张呈旭对陀螺很感兴趣,并有玩陀螺的本领,我就亲自买了陀螺送给他,还让他在班上向大家展示,这样逐渐树立了张呈旭在小朋友中的威信,改善了张呈旭在人际关系和集体中的地位。我们也曾多次找张呈旭谈话,让他了解小朋友不肯和他玩的原因,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在他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我们也鼓励小朋友们多帮助他,多和张呈旭交流、游戏。

3.利用游戏培养注意力

游戏中孩子的注意力会长时间集中,我们抓住了孩子的这一特点经常和孩子玩听读游戏、玩拼图和组合模型,让张呈旭在玩中学习细心观察、专心记忆、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等,并从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4.有意识的专注练习

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我园还开展早期阅读,利用图书、绘本等,使幼儿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从体验中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养成基本的阅读习惯,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三)个案研究的主要成效

1.指导的直接对象——家长的变化。

通过一年的指导,家长在观念、态度、行为、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家教能力与家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1)家长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养方式越来越趋向民主型,他们能重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充分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使亲子之间保持了一种平等的关系,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2)家长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自从接受指导后,家长认识到榜样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为孩子他们改变不良习惯。家教指导活动促使家长产生了家教动力,家长开始愿意与孩子加强接触、沟通,他们能自愿地去探求家教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攻击是可行的、有效的。一年来,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对象的攻击得到逐步控制并基本杜绝。

2.指导的间接对象——幼儿的变化。

经过一年家园合作教育,基本杜绝了孩子的攻击。现在孩子变得懂事,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能和小朋友比较友好的相处,能适应集体生活。孩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育松懈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巩固。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坚持齐心协力,共同将孩子的攻击转变成亲社会行为。

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攻击造成的伤害事故甚至犯罪的诱发因素和条件也能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3.指导者本身——教师的变化。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了提高。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积极开展指导活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现在,教师对开展家教指导活动能应付自如,教师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设计方案能力、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

我们为该幼儿建立了具体和详尽的个人成长档案,每月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书面交流。包括孩子近期在家和在园的发展状况,父母和老师各自的教育心得体会,共同体验教育的成功和发现教育的不足。

我们和孩子的奶奶经常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做好孩子奶奶的家教指导工作。我们尊重孩子奶奶发表的意见,同时也帮她分析不同教育的利弊,帮她树立教育孩子的信心,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也逐步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

我们还经常利用来园、离园和自由活动时间亲近幼儿,和该幼儿进行亲切交谈。这样使孩子感受老师的关爱,弥补母爱的不足,也能更有利于孩子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使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同样不容忽视。究其原因,家庭问题可以说是其致命外因。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残缺、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是防范于未然的奠基阶段。

“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对同伴产生攻击,造成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隐患。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父母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攻击造成的伤害事故甚至犯罪的诱发因素和条件。

五、个案教育反思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多,幼儿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过度依赖、独立性差、心理脆弱、任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等问题,不少孩子存在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依赖性过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引导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和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也有利于幼儿的个性的健全发展。有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形成了过度依赖、独立性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幼儿喜欢和其依赖的人接近,感到舒适和愉快;遇到陌生环境和人时,家人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赖感建立后,小儿会感到无后顾之忧,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愿意与别人相互接近,从而对今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良好影响。但过分的依赖会导致幼儿在童年时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成年后也多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或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治,持续时间过长,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严重,常常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学习甚至对成年后的人格特征、行为都产生不良影响。

1.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只有在正确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教育才能少走弯路,我们的孩子才能多一层保护,少一点伤害。我们通过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家长一起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坚持科学的导向,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这也是促使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2.正视现实,不逃避责任。

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从实际出发,对于张呈旭来说,这个“实际”就是他当前的真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好动,这就是教育他的依据和出发点。作为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的一切缺点,以此为出发点,然后慢慢加以引导,这才是教育。

第8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自私行为;分享;幼儿发展

幼儿“自私”行为的产生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儿童时期容易出现的行为问题,可能是发育过程中的短暂现象,但也可能持久迁延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家长及教师的重视。

一、自私行为的表现及成因

我对个案中有自私行为的兰兰小朋友进行了一系列行为观察、记录、分析。兰兰4岁,上中班,是家里的独生女,爷爷奶奶陪伴时间较多。老人家很少对孩子提出应有的行为规范,使之渐渐地养成了任性、自私的个性。

入园后开始集体生活,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从而引发自私行为的加剧。其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私自利,占有欲强。比如,班里的孩子玩玩具时,她会把玩具全都放到自己面前,不让其他的孩子碰。(2)个人主义严重,缺乏同情心和集体意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我。(3)不善交际,不太合群。经过分析,我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最主要的成因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和特定的家庭环境因素,并伴有适应困难。

二、改善、纠正自私行为的相关措施

在这个个案中,兰兰虽然表现出了自私的行为,但她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我们针对兰兰的情况,有意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变家长观念,家园合作教育一致

1.改变事事迁就,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

我主动与家长沟通,反映孩子在园中的表现,寻求家长的合作与支持。首先,不要事事迁就孩子。孩子合理的要求要满足,不合理的就一定不予满足,所有家庭成员平等相待。其次,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理解别人感受的意识。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或愿望,要多顾及别人的感受。

2.树立榜样,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当孩子转变观念以后,需要用实际行动来纠正其行为。首先,家长应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的榜样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首先做到先人后己、乐于助人,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孩子。

(二)多种办法纠正自私行为,促进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1.激发分享意识,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模仿

家长教育观念得到改观,幼儿园的教育也不能滞后。兰兰喜欢模仿,教师抓住这一特性,以教师、同伴以及教学对象为榜样,激发幼儿分享意识。首先,教师要做有心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其次,发挥同伴影响的效应。有意识地在同伴中树立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利用幼儿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享相关的故事设计,逐步形成幼儿的分享意识。

2.教会幼儿必要的交往技能,在分享游戏中体验交往的快乐

皮亚杰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我们尽量多为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兰兰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相互交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由兰兰个案引起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应使幼儿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兰兰小朋友的自私行为并不是个例,在如今的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小。如今的许多家长,重知识、重喂养、轻情商的教育观念,大大地引发了孩子的不良行为的产生。家园合作让孩子逐步懂得谦让,体验分享、合作的乐趣,在主观上产生友好交往的内在动机与愿望。

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一定的过程与耐心,作为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幼儿行为问题和幼儿心理上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华.深圳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第9篇: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教师评价 教师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广,幼儿园的课程随之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评价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对教师评价问题的反思,教育理论界先后提出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思想,认为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素质与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但与此相关的实践研究特别是幼儿园层面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笔者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小学教师评价,而国内以教师评价为题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也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评价方面,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大多是现状调查研究。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所民办幼儿培训教育机构教师评价的个案分析,结合教师评价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师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为同类教育机构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建设性建议。

二、个案解析

(一)小伦敦英语学校的简介

小伦敦英语学校创建于2001年3月,它是一所专门培训少儿英语的幼儿教育机构。建校之前,的英语教育事业相对落后,为满足市场对英语人才的大量需求,董事长周玉树先生与英方董事保罗·奎恩共同创办了这所内蒙古地区首家中英合资办学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该机构非常重视教师评价问题,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教师评价方式,其独具特色的教师评价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评价方面的业绩十分突出。

(二)个案现行的教师评价模式

该机构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教师,评价手段丰富,形式多样,评价结果也可灵活掌握。

1.星级教师评价制度。星级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星级教师每学年评定一次,体现星级教师评价的动态性;星级共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明确限定相应的任职条件,体现星级教师评价的明确性;星级教师评价实行公开化;教师从未定级升为一级教师,月薪上调200元,从一级教师升为二级教师,工资上调300元,从二级教师升为三级教师,工资上调500元。星级教师评价制度中三个等级的教师比例为:一星级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40%;二星级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20%;三星级教师占总数的13.3%;未定级的教师占总人数的26.7%。星级教师任职条件包括教龄、班级人数保持率(即每次学费到期后继续学习的学生数与刚开班时学生数的比值)、每学期公开活动、幼儿家长反馈、带教研究成果、荣誉称号等。

2.专业知识考核。该机构每个校区每周四都会请大学教授给老师们上课,主要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而且在大学教授讲授完毕后,机构会定期进行笔试测验,检验教师的学习效果,测验成绩在薪酬上也会有所体现。对于专业知识的评价方面,该机构还把每位教师编上号,然后进行抽签,每个星期在进行完专业知识培训之后,都会有两位教师为大家呈现一堂观摩课,其他教师进行评课。讲课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新想法运用到课堂上,供其他教师借鉴,讲课教师也可以把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拿出来,让其他教师共同想解决对策。评课记录也是教师评价的一种依据。

3.技能及娱乐互动比赛。随着该机构的不断完善,机构领导越来越重视技能及娱乐互动方面的比赛,以求达到团结教师,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目的。技能及娱乐互动比赛细则里具体包含各项比赛的举办周期、比赛说明及奖项设置。

4.完成工作任务奖罚制度。个案对于教师评价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教师日常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该机构规定了教师日常的工作任务,完成的有奖励,未完成的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这些工作都是由本校区教学主任审核的。

三、启示与反思

(一)保证评价的公开、真实与多样化

1.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师评价中。从该个案中的星级评价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出,让教师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对于教师的发展是有利的。在评定教师星级的时候教师参与其中,对于自身的发展是一个促进。教师与评价者共同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评价的主体不是管理者,而是教师。评价者在此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权威者,更是一个支持者、一个引导者,教师也不再是一个服从权威的角色,而是一个自我专业能力发展的积极构建者。

2.采用多种途径获得评价信息。教师评价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死规定,比较刻板,这就要求评价者有变通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仅从一方面就断定一个教师怎样,是很片面的。一个人是有多面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这就要求评价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评价。该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师评价,不仅仅从一方面评价教师,这体现了该机构比较人性化的一面。技能和娱乐活动的比赛,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让教师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

(二)确保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

首先必须明确为什么而评价。对此问题,很多学者都有所论述。《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作者,著名学者胡森在其著作里概括了教育评价的四个目的:“为了改进;为了选择、证明或说明;为了激励、提高认识;行使权力。”从目前幼儿园教师评价实践经验来看,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奖惩为目的,另一类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其次必须确保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在:

1.教师参与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本个案的星级评价制度涉及教师的参与。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参与一定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自身修养的内化。

2.引入自我控制机制。首先是自我激励。教师可以而且应当自我激励。幼儿园应该鼓励并不断激励教师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日常的教学与科研的能力,以奖励为主。其次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作为教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只是简单地自我评定等级,而应当是自我诊断活动,经过不断诊断和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最后是自我调整。自我调整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我调节的一种活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满足新时代下儿童的新需要,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明确自己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更新自己的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而使自己走上一个新台阶。

概括来讲,幼儿园教师评价要想促进教师发展,必须具备保证评价的公开、确保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刘炎,主编.学前教育新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张燕著.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霍力岩,著.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王玮虹,申毅.关于幼儿园教师评价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教育,2003(09).

[6]王营.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3(06).

[7]刘炎.试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几个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03).

[8]郑美玲主编.幼儿园教师评价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9]梅向东.教师评价要以教师发展为本[J].中国民族教育,2003(05).

[10]瞿葆奎,主编,陈玉琨,赵永年,选编.教育学文学集-教育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1]叶澜,白益民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