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第1篇: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关键词:亚洲 区域经济 一体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从数量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再到结构升级的跨越,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制定了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提出两个转变:从片面追求数量、产值转到把品种、质量放在第一位,从不计消耗、不计成本转到加强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果。通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来扩大社会生产。这一时期的转变是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发展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方针。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外延发生深刻变化。

一、亚洲经济联合的必要性

1、亚洲面临欧洲、美洲联合后的强大竞争压力欧洲在由最初6个国家组成的“煤钢同盟”发展到今天的欧洲联盟后,不仅形成了统一市场,而且还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合作的最高水平。最近,又有10个新成员加入了欧盟;在美洲,除了已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外,美国又在积极组织建立包含除古巴之外所有美洲国家组成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经济一体化会对区域内成员带来收益,但由于自由贸易区与生俱来的对非成员的歧视性本质,因此,欧洲、美洲的一体化进程必然对亚洲各经济体向这两个市场的出口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即使是区域内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48.22%,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就占了其总出口 28.85%的比例。对美国和欧洲有如此高的出口依赖度,随着更多与亚洲国家成本类似、出口结构相同的低收入国家参与其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亚洲国家也必须加快其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应对这些挑战。

2、亚洲联合对亚洲及全球的益处

亚洲在经济上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应对欧美在各自区域内一体化的挑战,同时还将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正如欧洲经验所证明的一样,亚洲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越紧密,其政治关系也就越加稳定。而再进一步讲,政治关系的稳定,将会在根源上保证区域内各国专心发展经济、并齐心协力应对各种突发的灾难性经济事件,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即融合仅仅以经济使是亚洲的经济一体化为最终目标,而不考虑在未来实现类似欧盟的政治一体化,那么单单在经济上的紧密合作也可以使各国受益。从当前的情况看,各国经济联系相对松散,可以说是在各主要外部出口市场进行无序的竞争。而加强区域内的联系、推动经济合作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将扩大区域内贸易,促进经济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区域内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有助于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产业分工,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内部协调,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

二、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与时机趋于成熟

“两型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而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进行怎样的转变?一是动力机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对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动力的取向发生了转变,表现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演化路径。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新古典经济学派从生产角度对提高效率的途径给予说明,认为资源的集约使用、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都能带来效率的提高。此后,新制度经济学家则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提出制度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认为,健全有效的制度供给形成对利益主体有效的激励,减少经济增长中的交易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后,新经济增长学派提出知识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认为知识的可复制性、知识创新的溢出效应具有强的正外部性,对社会进步有巨大贡献。

笔者认为,集约管理、制度创新和知识自主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首先,集约化经营是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实现资源节约,提高质量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次,节约型经济增长必须解决资源约束与要素替代的问题。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经济发展制约由资金约束向自然资源约束转移。因此,要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当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培养具有再生性、复制性的知识、技术、管理资源,发展知识经济,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再次,节约型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有效的制度保障。节约有两个层次,一是生产成本的节约,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节约型社会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综合最优。随着社会进步,交易成本的节约比生产成本的节约更为重要。交易成本的最小化需要最有效的组织制度安排,交易成本最小化组织自动选择生产成本最小化。社会发展形态越高,分工越细,交易和协作的量就越大,无序会带来大量的浪费。当经济进入一体化和模块化的阶段以后,对市场规则的建立提出更高要求。

第2篇: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一、我国调整粮食结构的性质与内涵

在国内和国外,当经济快速发展或停滞不前以后的调整都不乏其例。现在政府提出“适时、合理调整粮食结构”,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可能认为是权宜之计。但究其实质,政府的这一政策,具有自己的、与通常的经济调整有别的、特定的性质和内涵。

1.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在连续增长中的主动调整而不是在发生危机后的被动调整。因而,政府牢牢把握结构调整的主动,包括调整的方向和方针、调整的速度和力度、调整的内容和外延等,都是审时度势、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作出决策。现在提出的粮食结构调整不是被迫和被动的调整,所以,不会是权宜之计,而会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环境和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逐步达到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目标。

2.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措施的健全,也是必然。在粮食流通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改革后,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原则越来越发挥其作用,只有那些品种优、质量高的粮食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实质正在于,在宏观调控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优抑劣,促使粮食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整体性的产业提升,而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局部的、“多砍少赶”。人们通常说的调整,多在增减总量上做文章,因而有个形象的说法是,一手拿“刀子”,一手拿“鞭子”,多了砍,少了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在市场经济时代,以消费需求和市场导向决定取舍,扶优抑劣,淘汰无生命力的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富有生命力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单一产量增长型为质量效益型,从整体上促使粮食产业升级。

4.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是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的大调整,不单单是生产安排和生产技术问题。我国目前粮食总量平衡、优质粮不足、大路货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实质上反映调整现行粮食生产的指导方针、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必要性。就一定意义而言,这三者的调整,是关系到我国合理调整粮食结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三者相互联系,在目前调整粮食结构的初始阶段,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更具迫切性。

5.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经济发达国家先行调整粮食结构,不管是成功的经验,也不管是失败的教训,还是发生的问题,都给我国合理调整粮食结构提供了借鉴,都可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借鉴经验、避免失误,会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二、粮食结构调节税的流通政策选择

对于推进粮食结构合理调整,粮食流通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大促进作用,主要是导向作用、拉动作用、扶优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作用。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促其实现优质高效。市场对粮食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表现为市场对粮食需求总量的预测,包括预测中长期需求发展趋势。二是表现为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结构的导向。在目前粮食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条件,市场需求结构具有更大的重要性能。三是表现为市场对调整粮食结构的资源配置作用。

根据近年来市场需求结构及其末来走势,粮食生产结构高速的内容包括品种结构、地区结构、品质结构以及粮食产销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目前需要采取以下调整措施:扩大优质稻生产,缩减早灿稻种杆;增加小麦、特别是优质小麦产量,尽快淘汰黑龙江春小麦品种;东北地区扩大优质大豆面积;禁止不适当的越区引进玉米品种,以减少高水分玉米产量;增产专用品种的粮食,如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啤酒大麦等。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小品种粮食大有文章可作,像多种豆类、黑米、荞麦等,都有特殊使用价值和好销路。

2.完善粮食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拓宽渠道,优质优价,扶优抑劣。

(1)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我国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新情况应进一步完善保护价政策,使其更充分保护农民生产优质粮食的积极性,同时抑制不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借鉴国外的经验,可设想从以下方面完善粮食价格政策:一是优质优价,拉大质量差。因为优质品种产量较低,所以优价幅度不仅要足以抵偿因产量减少而造成的损失,而且还要使种植优质粮的农民比种普通粮的收益适当高一些。二是把严重滞销的粮食品种和质量差的粮食排队在保护价范围之外,如南方的早灿稻和东北的春小麦等到不再实行保护价,农民要种植,可在市场上自由销售。三是实行季节差价。农民推迟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出售的粮食,按农民推迟交售时间长短(一般按月计或按季计)提高收购价格,提价幅度高于同期的储存费用。实行季节差价,既可减缓国家粮食仓储压力,又可增加农民收入,还可缓解收获季节农民集中交售粮食而造成的突击性收购的负担。四是实行必要的粮食出口价格补贴。粮食出口补贴是国外许多国家常用的贸易保护措施。为了扩大我国玉米、大米及其他主要品种粮食的出口价格补贴,其补贴数额视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行情综合考虑加以确定。由于一些品种的粮食在国内市场上积压滞销,继续压在仓库里将变成陈化粮,所以补贴出口比增加专储粮更可取

(2)拓宽粮食收购渠道。管住和管好粮食收购市场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只允许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渠道似乎太单一、且承受的负担也太重。可考虑在坚持管好粮食收购市场的前提下,拓宽粮食收购渠道:一是允许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直接收购粮食,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水平;二是允许个体或私商委托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收购粮食,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委托手续费由双方协定,收购资金由委托方支付;三是允许南方饲料企业委托玉米主产区东北四省区收购饲料玉米,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收购资金列入帐购指标,利息由委托方负担。

3.创新产业组织,加强中介组织作用,开辟调整粮食结构的新途径。一般产业重级包括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就粮食流通而言,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粮食连锁经营,以及探索农村粮食经营形式等到,可以促进粮食结构调整。根据近年来粮食系统探索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如下形式或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其基本形式是,以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国内、国外大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以专业化服务为连结各产业链的纽带,形成“一条龙”。山东省昌邑市粮食部门就探索发展起这样的“龙型经济”。

(2)特色资源开发型。这种类型是以开发名,特、公资源为基础,以扩大销售市场为导向,以增加科技含量为重点,变特色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湖南省粮食系统实施的以扶持优质委生产、开发优质名牌大米为主体的“名优汀米工程”就属于这种模式。

(3)连锁经营网络型。其特点是,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粮店或粮油服务社,联结千家万户农民,形成遍布农村的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网络,把粮食企业“小服务”变成“大服务”,发挥出多种良好作用。诸如,加强中有粮食企业主渠,扩大农村粮食市场销售;为农民提供综合化、特别是进入市场的中介服务,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有利于粮食结构调整。河北省定州市粮食系统在全市建立和健全起粮食连锁网,不仅全市粮食系统连续7年盈利,而且为合理调整粮食结构创造了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4)依靠科技提高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发展粮食经济依靠科学技术,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粮食工业结构,创新技术,提高档次;开发新产品,提高成品率,扩大优质率,增强竞争力。粮食科技现代化将为粮食结构合理化提供科学技术条件。广东省番禺市粮食部门依靠科技进步,改造6座老厂,形成粮油仪器饲料、饮料等6大支柱工业,同时,以现代流通手段必进粮店经营,采取工商联销、委托代销、联购分销等多多种形式。目前,番帅市粮食工业总产值和粮食商业经营总额超过23亿元,并为实现粮食结构合理化和良性循环开辟了广阔道路。

4.健全市场体系,运用合同贸易形式,以销促产,引导粮食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粮食结构,要坚持市场取向,坚持市场取向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健全市场体系,创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载本条件;二是选择适当形式,加强粮食生产与销售联结的纽带。

(1)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强县(市)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在完善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市场“软件”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市场规则,扩大市场开放,加强市场功能,市场信息通过市场需求信号和走势引导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要树立完整的现代观念: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以期货市场为延伸,发挥粮食期货市场预先发现价格信号和做到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引导农民循着粮食需求发展趋势调整生产结构,重点是改善品种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

(2)在主产区和主销区间签订区域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以销定产,促进产销结构协调。采用购销合同形式,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合同农业”的经验,值行我国借鉴。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粮食调出区与调入区之间,可通过购销合同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供需关系。例如,可签订3年或5年粮食购销合同,其内容包括:合同时间,有效期限,适用地区,粮食品种、数量、质量,购销价格,交割方式和地点,以及仲裁赔偿等。采用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形式,可直接引导粮食结构调整,以销定产,避免产过分大于销,出现卖难;或避免销过分大于产,出现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购销合同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其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都转变为以销为导向,使粮食生产者“三年早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粮食生产出来就有销路。另一方面,粮食销区也有了稳定的粮源,保证粮食总量供求平衡,同时有利于实现合理调整的目标。

5.探索粮食“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和与专储粮轮换相结合的新形式。我国的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已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加强国际粮食局济技术合作和国际贸易,是我国调整粮食结构的必要条件。积极开发、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调整粮食结构的意义重大,其目的在于了解国际粮食市场的需要和国产粮食的差距,并按其需要扶优抑劣,优势互补,扩大销售,取得粮源,调节品种,有利于粮食总量和结构平衡。从国内市场看,粮食内贸和粮食外贸统一的好处也很多:可合理配置两种资源,提高其利用率,降低交易成本,择机吞吐,平衡调节。

国内外经验证明,通过联营或联合形式,实现粮食“内外贸“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是促进粮食结构调整、适应国际粮食市场需求的新形式和好形式。可以选择耕地广阔、劳动生产率较高等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化服务为纽带、经内外贸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和粮食生产基地。在这种形式下,农民一心意搞好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外贸部门利用熟悉国际市场的优势,寻找销路;粮食内贸部门利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收购体系、储运体系、储运设施、检测技术,以出口粮食专收、专储、专清、专运、专供出口。建立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

把粮食外贸与专储粮转换结合起来。可以选择部分位于港口和交通枢纽的专储粮库,储备供出口的粮食,定期推陈储新。另一方面,进口国内市场需求的粮食可以补充专储粮粮源,储存进专储库。这样,粮食外贸、内贸和专储粮轮换就可以相对稳定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成本较低、损耗较小、效率较高而且能带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新运营形式。

二、调整粮食结构需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为稳健、合理调整粮食结构,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注意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一是宏观调控和市场取向的关系。调整粮食结构是粮食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与提升,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市场为取向进行品种结构、地区结构和质量结构的调整,使粮食的品种和质量适应国内、国外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然而,调整粮食结构涉及局部和全局、目前和长远、生产和流通、环境和生态等多方面,所以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即在调整粮食结构的过程中,防止和避免粮食生产大起大落、剧烈波动,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

二是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的关系。目前我国粮食已告别短缺,实现粮食总量供求平衡,但供求结构失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性、阶级性粮食过剩。从全国中长期粮食发展趋势看,粮食供求还是偏紧的。所以,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过程中,要坚持粮食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在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增的同时,积极改善食品品种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坚决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从国内人口增长、食物结构改善、畜牧业发展及工业外贸等方面的粮食需求的弯化趋势预测,到21世纪初全国粮食需求总量大体在5亿吨上下,同时以优质米、专用小麦和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增。这决定了调整粮食结构不可导致辞粮食总产量大起大落、剧烈波动,而是在保持总产量稳定的同时,把粮食结构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三是提高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就实质而言,调整我国粮食结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粮食经济增和方式,变数量增长型为质量效益型。在我国靠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的余地几乎不存在,其有效途径是改善品种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实现“两高一优”。解决粮食效益低下问题要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相统一。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即提高质量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调整粮食结构成功的关键。

第3篇: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关键词]环境经营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理念的当今世界,先进企业无不实行环境经营。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深入人心,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及时引入环境经营体系,这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钢铁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钢铁企业的各个工序都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矿石的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制钢工序中产生各种废渣;锻压工序中产生有害废水等。可见,钢铁产业是具有代表性的高耗能产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钢铁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粉尘

目前,钢铁厂对大气环境及周边地区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粉尘排放。炼铁系统粉尘的排放量占钢厂总粉尘(烟尘)排放量的50%以上。烧结过程的粉尘主要来源于台车下面的抽风系统(占90%以上)。高炉炼铁工序的粉(烟)尘主要来源于高炉上料、煤气放散和出铁场等。目前我国对钢厂粉尘的排放标准是小于每立方米120毫克。提高现有除尘设备的能力,采用高效的除尘系统以及提高作业率是减少粉(烟)尘排放的主要措施。

2.二氧化碳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煤品质低下客观上决定了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严重。由于在高炉中采用焦炭熔炼铁矿石的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减产时其排放量才可能明显减少,电炉炼钢也是如此。据世界钢协估计,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钢铁业每年产生约22亿吨二氧化碳,其依据是每吨粗钢产生1.7吨二氧化碳,而全球粗钢产量将近1.3亿吨。虽然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公布,但据2005年的公开数据推算,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在300亿吨左右。基于这一数字,估计钢铁业22亿吨排放量约占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可见,高炉炼铁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源头,因此减少高炉炼铁的能源消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

3.氧化硫

由于原料条件改善和工艺进步,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每吨钢的氧化硫气体排放量从1995年的9.2kg降低到2005年的2.96kg。但目前国内烧结机基本没有采用烟气脱硫装置。烧结工序的氧化硫气体的排放量占钢厂的60%左右。由于烧结烟气量大,氧化硫浓度很低,处理难度高、处理成本较高。

4.二恶英

二恶英是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这类物质既非人工合成,又无任何用途,但进入人体后,不能降解和排出。二恶英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而且具有生物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由于铁矿石中含氯,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钢厂主要是炼钢的电炉和烧结工序产生二恶英。烧结过程的二恶英的排放控制技术有待开发应用。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尚无对二恶英的监测,也无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上这些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多年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或是在生产实践上,人们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为何至今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原因不在技术,而是在意识和制度。?在4月9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透露,去年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数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6.6%,其中一半以上是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钢铁企业环保意识的薄弱,环境责任的缺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钢铁企业环境经营体系的建立途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均是粗放发展的结果,事实上,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和物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环境也越发严重,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双管齐下,在宏观上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在微观上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风景游览区和各种自然景观等,也包括人们用劳动创造的生存环境,即人为的环境,如运河、水库、人造林木、名胜古迹、城市及其他居民点等。我国自1973年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81年)、《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1982年)等相关的保护环境的系列法规和制度。这些制度和法规中都彰显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但正确的理念必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国家在宏观上必须进行调控和指导转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所以钢铁企业分布不能遍地开花,必须依托铁矿等资源建厂,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改善现有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逐渐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钢铁企业的规模也不能大小不一,必须考虑规模经济效应,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对首钢实施搬迁,与河北省钢铁工业进行重组。

2.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后,这是人类历史付出了莫大牺牲才得来的科学共识,而环境的主要污染主要大量地来自企业活动,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主体。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文明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同时又破坏环境的传统生产方式,树立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对于这一点日本钢铁企业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1970年新日本制铁公司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建立了环境对策委员会,1971年设立了环境管理部,1996年公布了环境,确定了环境经营的基本方针,为此,对环境有害的各种经营活动都有事先预防措施,维持和改善企业周围的生态系统。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经营战略;从原材料、制造、流通、使用和废弃全过程考虑降低环境负荷,引导客户和顾客共同进行环保,为建立“环境保护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比于日本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做了环境经营方面的尝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由于我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减少碳排放将面临巨大挑战。但钢铁行业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开发绿色钢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同时,低碳经济将促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超级秘书网

对钢铁企业来说,做好碳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鞍钢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鲅鱼圈钢铁新区,鞍钢已经开始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并在2009年开展了风电支撑轧机运行试验,取得初步成果。鞍钢始终非常重视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各个生产基地都建有TRT、CDQ、CCPP等节能减排技术设备。2009年,鞍钢还实施重点节能项目9项,实现节能88.3万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第4篇: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关键词:住房;消费;发展;公平;内需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已不在适合我国,我国经济正逐渐从外销向内销市场转型。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但我认为最根本还是公平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话语权的公平;外商与国商的在投资上国家优惠政策和管理效率的公平;城镇与农村的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市民与村民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公平;人与人之间发展机会和信息渠道的公平。要解决公平问题我国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经济发展来扩大我国内需市场,加快经济增长,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这里所指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如通过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文化教育投资、调动消费信贷活力、加强投资效益监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来刺激我国消费需求。

1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1.1 严格控制土地闸门

要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调节,可以考虑出台调整中央和地方分成的新措施,并要切实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批地、越权批地、“先用后批”、“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让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1.2 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采取不对称加息等手段有效治理通胀

存款利息少加、贷款利息多加;短期存贷款利息少加、长期存贷款利息多加。存款利息少加、贷款利息多加能治理通胀,预防经济过热,减缓热钱的流入,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短期存贷款利息少加,能减少热钱的收益,减轻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成本压力,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受太大影响,减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长期存贷款利息多加,可提高房地产投机资金的成本,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同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抑制固定资产投资,预防经济过热。

1.3 调节税收政策

从税收政策调节上,稳步推进房产税试点,合理征收房产税,并且实行税率递进制,随着购房套数的增加,税率相应提高,打击不合理的投资投机需求。着力增加土地供应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促使市场回归理性。

1.4 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紧密联系

“国8条”提到,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从中长期来看,可以将房价涨幅控制在GDP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以内,但短期看,则需要分区域看待。对于东部地区以及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应该把房价涨幅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紧密联系起来。

2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2.1 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2.2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在进入城市的环节,关键是解决户籍及其相关联的权益问题。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对一时不能解决户籍的农民工,要注重从制度上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逐步在子女上学、平等就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实际问题,使农村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同样工作生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和流动,扩大消费与投资需求。

2.3 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进-步发挥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国家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改革的透明度,切实确保城市低收入居民及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培育居民的购买力。对城市居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逐步达到“应保尽保”。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费用的收缴率。尽快对在城市工作的人员以及所在单位和企业征收社会保障税,为所有在城市工作的人员建立社会保障账户。农村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出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居民消费预期。

4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4.1 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更加注重公平原则,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尽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税收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

对于过高收入者,增加个税比例并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对一些奢侈品课以重税。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扶贫济困,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再设法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4.2 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完善职工工资统计制度,建立全国薪酬调查和信息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申报制度。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5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提高居民收入最直接看得见的方法是给职工涨工资,提高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例。以增加消费者的有效消费需求。但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提高了工资,必然挤占企业的利润,企业利润的减少,必然导致企业用工需求的下降,导致失业增加,不但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的目标达不到,相反可能会由于失业增加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之策应是政府减税,通过增值税改革,推动企业税负下调,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能将更多的利润发放给职工,,让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并建立稳定的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这样既不会挤占企业利润,又保证了居民收入增长目标的实现。

2.下调个人所得税,上调个税起征点,也可以间接的提高居民收入所得。茅于轼老先生就提出,“个税起征点应当提高到8000元。理由十分简单,现有的征收机制中主要的征税对象是工薪阶层,而真正高收入人群的资本收益却听之任之,没有考虑使用税收手段去维系社会公平。”我赞同茅老的意见并认为工薪阶层纳税应当,但不应作为政府主要税源,而主要税源应当来自资本利得。政府应对工薪阶层充分让利,除向少数年薪30万元以上,真正属于高收入阶层的人征税以外,其它都应当只是象征性征税。这样促使居民有更多的钱去消费。

3.健全劳动者就业环境管理制度,促进机会公平,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职业再培训;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及中小企业,促进充分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减轻自主就业的负担,提供自主就业的优惠政策;打破城乡、地区市场分割,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让劳动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得合理报酬。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消费。

6 扩大文化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

1.在教育政策上,要统筹建立和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兼顾教育合法权益的平等维护、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强农村文化教育的水平,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2.在教育制度上,要深化高考招生制度、重点中学制度等的改革与完善,统筹教育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兼顾教育过程的均衡发展。

3.在教育投资上,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完善教育公共财政的投入机制,扩大教育公平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鼓励民间投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模式。

4.在教育理念上,要统筹推进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认识到教育公平不单是机会公平更是一种质量公平。同时,更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是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手段,可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7 调动消费信贷活力

1.打破行业垄断。通过放宽信贷市场企业准入机制,使小型的、地区性的民间金融机构参与信贷市场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打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建立并完善有效率的竞争性信贷市场,来改善信贷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2.建立信用评估制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加快制定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各项消费信贷业务有法可依,在银行要与消费信贷有关的法律、评估、保险、公证等机构紧密合作,简化手续。

加大对产业转移和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发展农村经济,适当扩大信贷范围。

适当降低消费信贷门槛,如首付款比例、还款期限和利息等,以便更多的居民能够达到消费信贷的标准;使其破除陈旧消费观念,培育现代文明消费观念,增加消费的文化内涵,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引导居民时尚消费。

8 加强投资效益监管

1.加强对政府投资的全过程监管。一是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对政府投资资金使用的事前控制,控制投资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高估冒算”现象;二是通过政府采购和项目年度财务决算审查,严格控制投资资金使用,及时掌握各方面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为财政资金拨付提供参考;三是通过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查,核减各种不合理开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问题,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

2.规范政府投资资金拨款管理。一是要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减少拨款的中间环节,避免挪用和挤占,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及时、足额拨付到建设单位,全部使用在项目建设上;二是积极探索新的拨款方式,比如借鉴世界银行的拨款方式,由财政部门直接将建设资金拨付到具体施工单位。这种拨款方式对于确保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当前特别要针对近两年国债投资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建设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建设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加强相应的监督检查,扭转财务管理弱化状况。

4.进一步明确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方面需要对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还要对国民经济的有关重要产业进行投资。这些重要产业一般包括农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国家确定的有关支柱产业等,它属于国民经济的重点竞争性领域范畴,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投资扶持。对于市场竞争中的大量一般竞争性项目,政府投资则应完全退出,主要由企业投资负责。

9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身处出口制造业的企业家必须认清形势,以大局为重,主动积极地作出明智的战略调整。由于现在通货膨胀会导致全社会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严重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扭曲市场信号,无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的内在激励。因此防治通货膨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就需要让人民币名义汇率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作适当升值(这是具有当前稳定物价和长期优化结构双重效应的理性政策选择)。

2.在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在产业间、地区间的转移或转型,并统筹规划,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联手发展。发达地区可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拓展;欠发达地区可为发达地区提供广阔市场和发展支撑。同时,加强企业对科技的投入,用于生产技术改造或更新,促进节能减排等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释放新的市场空间。放松服务业的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允许更多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入各类服务性行业,并对新建和新进入的企业提供税收和融资等优惠政策支持。目前可重点考虑通过发展有市场需求的消费服务业和中低端的生产者服务业,为出口制造业释放的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如:中低端生产者服务业有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数据输入和处理等企业服务性工作的外包。应大力促进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和机构内部服务性工作向中西部地区外包,通过在中西部生活费用相对低的地区建立承受外包的服务公司,既可创造就业岗位,又可降低发达地区企业经营成本。消化吸收外部经济冲击的不利影响。

4.商业银行对现有信贷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将信贷支持的重点从固定资产投资转向产业内重组和结构转型。商业银行需要设计开发并购融资等新型贷款业务,促进竞争性产业的整合和重组,促进由优秀企业家和先进企业制度支撑的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方式提高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的对外竞争力。

5.通过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经济组织创新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吸引民工回流农业部门,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从全球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的态势来看,农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瓶颈产业。虽然中国这几年来农业丰产,粮食储备充足,但是农业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性质。农业生产的壮劳力已十分稀缺,技术和生产率水平也十分低下。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看,加强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投入和制度创新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政府可以帮助农民工中的能人实现自由创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将更多的利润留在农业部门内部,促进其休养生息,可持续发展。

10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加大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综合采取健全消费维权体系、完善消费维权机制、创新消费维权手段等措施,不断提高消费维权能力,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力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是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

2.实行开放式的行业投资准入政策,打破行业垄断。一是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关键领域外,其余行业和领域都应放开,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产业都应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并在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出口政策等方面,反对任何歧视民间资本的政策和行为,为民间资本营造一个平等、公平的投资环境。二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因此,要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做到由百姓消费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话,必须要解决以前快速发展留下来的隐患问题(公平问题),但要发挥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日。

[2]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3]张丽, 程书博.《内需为王:后危机时代本土企业生存之道》. 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1日。

[4]黄 伟.《“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http:///main/qy/201102/24/t20110224_22244473.shtml.2011年3月18日访问。

[5]巴曙松.《全球金融风暴中的我国经济调整》. .cn.2011 年 3 月 18 日访问。

[6]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11)。

第5篇: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内容摘要:以自然垄断性质的动态变化为逻辑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率为目标,以市场结构理论为基础,对中国航空运输业改革的竞争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业宜采取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模式。这种市场竞争模式不仅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交易成本支出,而且也可以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现阶段中国航空运输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文章同时对我国航空运输业采取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国航空运输业 改革 竞争模式

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竞争现状

(一)航空运输公司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第一轮兴办航空公司的热潮。1985-1986年,民航局批准地方政府成立及与地方联合组建的航空公司有12家,实际办成的有9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航原有系统进行体制改革,成立了6家骨干航空公司;我国第二轮兴办航空公司热潮是在1992-1994年,这期间民航局共批准筹建航空公司14家,有12家公司办成获得经营许可;2004-2006年,我国又兴起第三轮兴办航空公司热潮,这三年共有16家公司获得经营许可。作为央企的9家航空公司于2002年进行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企业集团,并与民航总局脱钩,归属国务院国资委。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航空运输企业41家,其中客货兼营的32家,专营货运的9家。41家航空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43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2亿元以下的有11家。在这41家公司中,属于大中型航空公司控股和参股的有24家,完全由非航空运输业投资人设立的有10家。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经过2002年以来的改革重组,市场竞争主体可归为5个阵营,见表1。

“三强为主、地方为辅、民营挺进、外航渗透”,可以说是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业整体竞争格局的真实写照。“三强”是指国航、东航、南航三家国有控股航空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三家航空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运输业的“三巨头”,它们牢牢控制着中国国内市场。三大航空公司各自占据“京穗沪”的枢纽,并建立起自己的战略网络与覆盖区域,目前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竞争态势。“地方为辅”是指以海航为代表的地方性航空公司,其中包括山航、厦航、深航等,它们另辟蹊径,在三巨头势力薄弱的二线城市和西部地区开拓市场,积极向支线航空发展。近年来,地方航空公司发展得有声有色,如海航已经成功跻身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2005年7月,《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民营航空春天的到来,当年就有奥凯、春秋和鹰联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实现运营。在2005年前后获得经营许可并已投入运营的有奥凯、鹰联、东星、春秋等8家;在2006、2007年投入运营的有华夏、翡翠、大众、吉祥等9家,民营低成本型航空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微乎其微。随着近几年航空业的开放,外国航空公司也瞄准机会渗透进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各个领域。最为典型的是大韩航空公司,把中国定位为自己的“第二内需市场”。美国的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以及中外运敦豪(DHL)、荷皇天地(TNT)四大快递巨头纷纷在中国建立其全球网络中转枢纽。目前,外航占据中国国际航空货运近3/4的市场份额。

未来一段时间内,合纵联横将是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发生结构变化的主旋律。随着航空运输企业数目的不断增加、飞机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外航空运输企业的不断加入,一场争航权、争市场、争乘客、争飞行员等一系列航空经营争夺战将不可避免地上演。从我国航空运输市场近年来的CR3市场集中度系数看,其平均值都超过50%以上,属于典型的紧密寡头垄断市场。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份额排名前4-6位的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价格串谋控制市场价格,获得垄断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2年重组以来,国航、南航、东航,不仅没有能力控制票价,而且出现了亏损,证明了这些企业不具有垄断市场的决策能力。图1是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从2004-2008年总周转、总客运量、总货运量的CR8情况,自2005年以来,这三项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业务市场

我国航空公司上游产品的行政垄断削弱了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大航空公司难以凭借规模优势,降低上游产品的成本,不存在成本优势。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业务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主体: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见表2。

在国内航空电子旅游分销系统运营、机场旅客处理系统服务、民航商务数据网络服务、航空结算业务、清算业务、BSP 数据处理和国内邮件结算业务等方面垄断。

国际航空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航空联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自从1978年美国卡特政府实施“天空开放”政策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航空运输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开放、自由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航空联盟可以绕开国家间双边协定的限制,轻而易举地进入对方国家的航空市场。联盟成员通过代码共享、网络互联、枢纽互通、客源互补、一致服务标准、相互地面保障、分摊国际收入、统一购置飞机和燃油等协同效应,达到建立全球航线网络、扩大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三大航空联盟发展势头迅猛,到2008年占据了全球航空运输客运61.0%的市场份额,销售量占全球的68.9%。

(二)进一步“开放天空”

美国率先提出“大航空战略”并取得巨大成功,欧洲也不甘示弱,带头发起了“重组三代”战略并获利最多。欧盟国家在历经十年的固守和准备之后,2007年与美国签订“天空开放”双边协议。其要点是允许欧盟国家作为一个组织与美国签订航空协议,可以飞对方任何一个地点,该协议对世界航空影响极为深远。

(三)采取航空旗舰政策以争取反垄断豁免

现在,大型骨干航空公司的关注点都放在如何获得反垄断豁免上。特别是在三大航空联盟中,成员航空公司正在想方设法获得在大西洋航线设立合资公司的反垄断豁免。天合联盟的成员法荷航以及达美航空公司已经获得了豁免。星空联盟成员加拿大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2009年7月获得美国运输部批准组建合资公司。为保证本国空运企业有足够实力与外航竞争,各国政府几乎都采取重点支持本国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方针。无论国家大小与强弱,都会把本国航空权益放在首位来考虑。支持一、两家大型航空公司参与竞争,是一种明智和必然的选择。

寡头垄断是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必然选择

(一)确立寡头竞争模式的理论依据

寡头垄断的规模型竞争模式可以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一方面,要促进产业适度集中,使大企业具有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的雄厚实力及分散、抵御研究开发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确保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是竞争的,为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进步提供激励和动力机制。在大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观愿望和竞争对手的客观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持久的技术创新。创新学派大师熊彼特和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都曾对适度集中型市场结构和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做过系统的论述。

(二)寡头垄断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航空运输业的良性发展

航空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公共性、准军事性、基础性行业特征。行业本身受经济、政策等外部经营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对其经营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以利于航空运输业健康快速发展,并维护公众利益。航空运输业的这种特性决定航空运输市场不能选择完全竞争和垄断的市场结构,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却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能够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航空运输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特征,且投资大、回收期长、收益率低。由于具有这些特性,航空公司要想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就必须拥有并维持规模庞大的机队,为此民航公司要购买昂贵的现代化飞机,并支付相应的维修、维护成本。再由机折旧年限长,加上运营过程中需要支付昂贵的起降费和航油价格。2000年以来,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利润率只有3%。航空运输业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微利行业,适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四)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更符合国家利益

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跨国航空公司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无论国家大小与强弱,都会把本国航空权益放在首位来考虑。支持一、两家大型航空公司参与竞争,是一种明智和必然的选择。根据我国现阶段航空运输业特点,只有联合抗战,走规模经济之路,通过战略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改造,形成拳头力量,这样才能与国际跨国集团相抗衡。所以说,选择寡头垄断型市场组织结构形式对我国航空运输业健康发展最为有利。

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竞争模式的具体建议

(一)减轻航空公司负担

受行业内外部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航空公司发展面临不少困难,突出问题是负担过重,普遍缺乏持续发展后劲。截至2009年4月底,我国航空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88.8%,其中,三大航空集团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90.3%。而国外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60%~70%左右,个别航空公司保持在30%~40%左右。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使我国航空公司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航空运输业的良性发展。另外,外部原因造成的航空油料等各项成本增速过快、各种税费负担过重、上游单位收费偏高,这也是造成我国航空公司负担过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落实国家财经政策,按照“先征后返”的原则,将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返还给航空公司。其次,打破航空运输业上游产品的垄断。航油、航材、计算机中心等部门属于航空公司的上游产品,理应为航空公司服务,但目前它们仍扮演着垄断中间商的角色。建议对这些部门也采取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引入竞争;或者由各航空公司参股,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使他们真正为航空公司服务。再次,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民航局、空管局积极协调,开辟航线,为航班提供服务,节省飞行距离,为航空公司节省燃油成本。

(二)注重调控结构并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法规

注重调控结构,促进东中西部、支线干线、客运货运、国内国际运输比较协调、完善、高效、便捷的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具体包括:对国内干线航空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避免过度竞争;对飞国际远程航线的大型空运公司及开辟新兴市场国家及偏远落后、社会动荡不稳国家的国际航线给予油料、税收、信贷等扶持政策以及运营资金补贴;对飞国际远程航线的大型航空运输公司实行“反垄断”豁免;加大对本国货运航空公司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外航货运在国内市场的过度扩张予以必要限制;扶持支线航空发展,促进民航区域均衡发展。对经营这些航线的航空公司给予政策及财力上的支持和保护。

(三)要完善航空运输公司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

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航空运输业,国家有必要根据产业的最低规模经济标准限制企业的市场进入行为。对劣势企业,更要建立和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和通道。民航局应对航线、航班时刻等民航资源的分配进行改革,通过设立量化指标,让运营良好的航空公司可自动获得更多的资源,运营不好的航空公司自动减少,促进航空公司优胜劣汰,从而更好地为旅客服务。

(四) 积极推动企业兼并与重组

深化民航企业改革,重点鼓励企业开展各种方式的联合、重组和合作,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有序良性竞争。同时支持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1.通过国内航空运输企业的重组来实现协同效应,做大做强。建议中国航空运输业按照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在大局观上重新定位和布局,实施战略重组升级方案,实现中国民航业重组升级,组建新的航空运输集团。通过优胜劣汰的兼并机制,使资本存量得到合理利用,集团规模也会随之扩大。同时要推进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培育集团核心竞争力。新组建的航空运输集团将立足国内,着眼国际,既有分工,又相互依托,通过重组,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与外航一争高下,加快进入世界十大航空公司之列的步伐。

2.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航空运输企业在兼并重组时,不仅要加强国内航空公司间合作,同时也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样既可以解决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资金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引进国外先进的行业理念和管理模式,发展壮大国内航空运输业,以国际视野配置资源,提升国际化水平。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引进战略投资者,会对国内的航空公司产生冲击,从整个航空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国内航空公司间的重组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国内的航空企业并购与国外不同,美国是自由竞争的格局,欧洲以国际航线为主,国外更加市场化。我国国内航空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但是,现在国际上的并购案例更多的是以换股等资本运作的方式来推动的,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来支撑,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

3.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提高核心竞争力,组建后的航空集团就要对以下资源进行整合:重构航线网络;优化机队结构;整合营销网络;整合维修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文化资源。

4.重组后有选择地加入航空联盟。国际航空联盟是航空公司进入国外航空运输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国航和上航已正式加入了星空联盟,南航也已正式加入天合联盟。加入国际航空联盟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应当正确应对国际航空联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入国际航空联盟是基于公司自身长远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联盟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加入国际航空联盟可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航空公司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带动国内机场的发展,增加旅客的利益。

结论

近年来,我国按照“逐步放松经济性管制”的经济管理政策,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集中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我国航空运输业的总周转HI指数为1437,到2007年下降到1216。2006、2007、2008年,由于航空运输市场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更多民营和外资企业参与竞争经营,市场集中度连续下降。由于2005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业放松进入规制,一方面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了航空公司提升效率,使消费者得到“价廉质优”的服务,但另一方面众多地方航空公司和民营航空公司的无序进入也造成了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由于管理体制和观念上的阻碍,一些具有规模和竞争优势的航空公司不能对低效率的航空公司进行兼并从而达到产业资源配置最优,使得本来要退出市场的航空公司通过降低票价继续维持,进一步恶化了市场环境。

中国航空运输业早已经不是一家独大,也不是只有国有企业,从放松对票价的管制以来,原则上就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垄断的行业。对不同传统的垄断行业不能都简单地要求实现充分竞争,航空运输业有其特殊性,只有适度竞争,才既能维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又符合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同时,对航空公司非正当的价格垄断行为,也要及时查处,坚决制止,否则民航发展将难以有一个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对民航运输市场的管理和调控,既要反垄断,也要防止恶性竞争,实现这样的平衡需要时间,需要技巧,需要不断探索,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虽然在目前,甚至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都应把扩大航空公司规模、增强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视为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民航业应一直无限度地扩大公司规模,因为规模经济理论的真谛在于合理和适度,只有合理适度的规模,才能产生递增效益。我国民航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规模发展之后,还将面临着确定企业最佳规模的问题,这是民航业进一步发展将面临的难题,也是经济理论界有待突破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戚聿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垄断与竞争.人民出版社,2004

2.谢地.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调整与政府规制改革互动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志永.中国民航市场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研究.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第6篇: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范文

一、以科学发展观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十一五”规划提出:应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价值的要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在优化出口结构方面,应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要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要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还要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一)天津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闫金明同志在《科学发展观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论文中,首先就近年来我国外贸粗放型增长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近年来国内一直存在的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是迫使众多企业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诱因。第二,企业对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因素及价格弹性问题重视不够,一味地在低劳动成本、低价格的圈子里苦苦竞争。第三,在开放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转型不够及时,传统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较大。第四,长期在“低技术陷阱”中,以劳动者低工资和低福利为代价推动出口高增长。第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阴影加上对“政绩”的渴望,形成对“数量型”增长的双重推动力。其次,闫金明同志提出以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建议:第一,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从生产环节人手,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形成较高层次的出口产品生产体系,可以借鉴开放初期引进外资中采取的“以市场换技术”办法,在出口中“以速度换产业升级”,促使企业逐步放弃粗放型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第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增加服务业出口。第三,在相关政策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对出口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进一步加以规范。由以往笼统地鼓励“出口创汇”为特征的政策体系向进一步拉开鼓励与限制出口的政策差距转变,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出口受到更多的鼓励。第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造良好条件,政府要转变“政绩观”,不再将出口数量指标作为硬性指标层层下达,避免不顾效益的出口。第五,发挥好外资在促进出口中的作用,在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方面做更多的文章,进一步发挥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效应,让外资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李玉举同志在题为《精算中同外贸增长:1996-2005年及十一五期间增长趋势》论文中,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96-2005年我国外贸增长原因的精确计算,总结这一期间我国外贸增长的特点是:第一,制成品出口增加96%,进口增加76%;第二,与上一个五年计划相比,此间美、日、香港三大传统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增量比重增加了4个百分点,美、日、韩三大进口国来源地占我国进口增量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贸易增长的地理集中度提高;第三,加工贸易增长仍占主导地位,其创造的贸易顺差数倍于总体外贸顺差:第四,产业内贸易水平和比较优势提高。但这些特点导致的结果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步入了高成本期,出现了诸如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外贸增长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财政负担不断加大,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并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据此,李玉举同志提出,“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外贸增长点应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服务贸易、零部件贸易,同时应迅速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为此,我国需要调整现有的外贸增长战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现由出口战略向动态平衡战略、外贸增长方式与资源发展并重战略、市场多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并重转型。

(三)全毅同志撰文《标准化战略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认为,人世后,我国在对外贸易摩擦方面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南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二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取代了反倾销,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最大障碍。当前我国对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产品不符合国外的技术标准引发摩擦,二是我国制定的技术标准经常引起国际争端。全毅同志指出,技术标准的产生原本是为了规范生产,控制产品质量,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标准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实现贸易扩张和限制他国出口的工具,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实质是标准之争。标准竞争意味着商品竞争从表面转向了企业、国家的科技与研发实力的较量,我国出口商品之所以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其根源是我国技术标准过低以及全球标准体系竞争日趋复杂。因此,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应侧重提高我国产业的标准化水平,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化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加强我国标准化建设,完善标准体系的途径是:第一,加快调整和完善技术法规体系;第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第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评议和制定工作;第四,利用WTO规则,以合理差异为基础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技术标准。规范我国标准制定和加速我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的措施是:第一,对标准的制定工作做出规范化要求;第二,采取分层实施和整体推进的策略;第三,加大对标准化研究的投入,建设标准开发的激励机制。

(四)广东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傅京燕同志在《标准化、自主创新与国际贸易》文中指出,标准是一种产业和经济的秩序,也是产业存在的技术方案。标准对内可以促进产业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对外意味

着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标准在垂直链条上是产业利益分配的工具,在横向竞争中体现产品差异化能力。标准化战略贯穿企业自主创新的全过程,对企业抢占战略制高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2005年6月WTO公布的《世界贸易报告》核心就是“标准化与国际贸易”,这也是WTO首次将标准化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到了突出显著的地位。随着“十一五”规划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国策,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标准的重要战略地位越来越显现出来,“标准战略”无疑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调整、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任务。

(五)《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作者――广西百色市委党校赵堂高同志认为,由于资源过度消耗、贸易条件恶化和国民福利外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超常增长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冲击、对加工贸易和外资的过分依赖等原因,迫切要求我国转变以数量规模主导的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方式。新形势下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途径是:第一,调整外贸发展导向战略,实现既快又好的增长方式;第二,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实现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升级;第三,调整外资利用战略,提高外资溢出效应;第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其在我国贸易额中的比重。

二、转变增长方式中的外经贸发展战略

(一)广西大学商学院陆善勇同志在文章《基于综合优势原则的我国外贸发展新战略》中认为,关于一国外贸发展应该遵循何种战略原则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学界出现了比较优势原则论与竞争优势原则论之争,研究表明,这两种“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较大的缺陷。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中,虽然一小部分国家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说并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自由贸易,往往会造成本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比增长前绝对下降,出现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之中。我国长期以来,在对外贸易中由于过多的强调了比较优势,目前正日渐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表现为:贸易结构低级化、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和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单向化。而过于强调竞争优势,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为此支付过高的成本而陷入“竞争优势困境”或“赶超困境”之中。陆善勇同志通过研究认为每个国家在产业选择中应该充分利用由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分工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组成的“综合优势”。综合优势意味着一国可以通过某种恰当的后天努力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说明一国经贸发展的关键是“增长方式”而非“产业等级”。按照综合优势原则,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一要改进交易效率(制度创新),二要提高竞争优势(首先是技术创新、其次才是产业升级),这是一种崭新的增长方式,增长的动力源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外经贸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得益于综合优势的发挥。陆善勇同志提出的外经贸发展战略是建立创新型贸易增长方式,即基于综合优势原则的外经贸发展战略,其内涵是:第一,以创新为基础的制造业最能体现当前我国的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对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为以创新为基础的“世界工厂”。第二,以综合优势原则制定国家经贸发展战略,可以鼓励少数集中优势资源的领域或区域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第三,根据各区域条件,分别发展中、高、低技术出口产业,牢牢地保持并稳步地增进全球要素在我国的配置和全球产业链条在我国的良性拓展,最后实现多元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根据综合优势原则以及转型国家的特点,实施综合优势经贸战略意味着要加速市场化进程,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提高交易效率。第五,根据综合优势原则,实施管理型的开放战略,如实行灵活而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合理引进外资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统筹兼顾政策等。

(二)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刘长庚等同志在《论人民币升值对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决定作用》文中认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涉及生产、贸易、经营的全部过程,人民币升值可以影响这些过程的各个阶段。人民币升值,第一,提高了出口贸易商品的损益平衡点;第二,促使企业风险结构改变;第三,使企业由结算风险转变为经营风险。刘长庚等同志提出,在固定汇率制下,所有的经营单位都按同一种汇率计价进出口商品,加上出口退税,企业只需把握住劳动力成本就可以保住市场地位,依靠微利产品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取得效益,是我国多年来取得市场成功又矛盾四伏的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贸易产品整体计价成本上升,那些微利和保本的产品出口就无利可图了,不得不退出市场。为了保住原有的市场地位,企业只能以技术改造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方法来保证盈亏临界水平,或者通过产品创新重新赢得客户的认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技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和国际平均水平,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取得贸易比较优势,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贸易双方进出口相对价格为常数,低价位的比较优势会一直保持下去。以本币升值为重心的浮动汇率制将打破固定汇率制下的平衡状况,贸易双方相对价格由常数变为上下浮动的变数,此时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贸易平衡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为继续扩大出口,供给方开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善出口产品的技术构成。从长远观点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最终要与国际汇率体系接轨,所以,人民币升值对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可以起到决定作用。

三、转变增长方式中的对外经贸政策

天津商委李培生同志认为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国家利益,对进出口贸易制定的方针和采取的准则,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多变性、现实性、民族性和共同性的特点。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求外贸增长具有持续性,效益具有规模性,结构具有合理性,生态环境具有平衡性,为此而制定的政策目标应当是:第一,扩大产品出口,包括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提高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在未来能够持续的发展产业。第三,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求企业产品品牌化和经营规模化。第四,推动经济发展,既要追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又要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坚持:第一,国家进出口贸易平衡原则,追求国家之间进出口额相对平衡目标。第二,内贸与外贸一体化原则,争取实现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企业经营主体一体化,内外贸管理的一体化。第三,遵循世贸规则,实现共利原则。第四,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协调原则。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贸易政策措施是:第一,继续实施扩大出口政策,包括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积极鼓励资本和中

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提前支持未来产业出口。第二,合理使用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将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对商品实施保护的范围从传统产品转向幼稚产业和高科技产品,从国家贸易保护转向区域贸易保护。第三,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改进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第四,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实现管理职能的统一,积极培育内外贸一体化市场主体,加强内外贸一体化市场环境建设。第五,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深入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建立完善的出口退税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实行出口货物零税率。建立有弹性的出口退税率制度,实行中央统一退税机制。第六,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取消超国民待遇,调整产业导向,加强对外资的监管。第七,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选择多样化区域合作形式。第八,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建立进出口贸易预警体系,完善公平贸易联动机制和善于运用WTO规则。

四、后配额时代的我国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等同志在《后配额时代我同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基于资源观的研究》中提到,自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从此进人了后配额时代。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配额取消后如何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政府、学术界及企业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许晖等同志认为,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分析大多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但其很多假设和环境条件在当前都已经发生变化。资源观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投入生产的企业资源都可以产生竞争优势,企业要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并获利,必须找出企业独有的资源和能力,也就是那些符合一定特性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所以,依据资源观理论考察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实体性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营销资本等四类资源。从这四类优势资源出发,我国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可以有两种:第一种是境内出口型战略;第二种是海外生产型战略。海外生产战略主要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关于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许晖等同志建议,政府部门应实现由税收优惠型向营造产业发展环境的服务型产业扶植方式转变,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趋势中走效能调控之路;行业应该实现目前处于全球供应链末端的“散、小、乱”向“优、大、强”的集团重组转变,突破“夕阳产业”的局限,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企业应正视后配额时代机遇与挑战,实现由低价竞争方式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的转变,积极走国际化道路。

(二)河南嵩岳集团张名金等同志提出了《推动纺织产业集群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我国纺织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目前已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出口大国,而支撑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是纺织产业集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增长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我国纺织工业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逐步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由出口创汇型和数量型向出口效益型和质量型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目标,仅仅依靠单个企业自身的努力,或者是仅仅依靠政府产业政策扶持,都是不现实的。产业集群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纺织产业集群是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6,04%的出货值都是由纺织产业集群创造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新构造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空间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五、出口战略思考

湖北国际经贸学会杨昌荣等同志进行了《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思考》。他们认为节约资源求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则。当前我国外贸出口与资源、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外贸高增长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矛盾凸显,压力日益增大。第二,外贸高增长与资源、能源高消耗、低利用问题日益突出。第三,外贸高增长与资源、能源的拥有量和可供量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要点是:首先,人均外贸水平偏低、外贸依存度偏高、外贸增势难抑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是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中带有掣肘性的难题,所以,从大力节约资源上寻求新发展是实施节约型出口战略的出发点。其次,国家“十一五”规划将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是我国外贸实现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基点,也是今后外经贸改革与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三,产业内贸易、集团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是构成我国外贸增长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流力量,要以其作为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载体,以能源和资源的供给能力、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立足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产业内出口上规模。第四,通过强化实行能源性和资源性商品产量限出的硬性措施,严加防范产业内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外贸规模收敛和贸易报酬递减的问题,促进外贸出口增长与节约资源、能源和安全发展相得益彰。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近期目标是出口总量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降低单位出口总值能源消耗;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减缓资源、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速度;限量出口资源性大宗商品。中期目标是出口总量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再提高,再降低单位出口总值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的低增长或零增长,将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大体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逐步降低资源性大宗商品出口数量。远期目标是出口总量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单位出口总值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或负增长,即资源、能源消耗总量逐步递减;大幅度降低资源性大宗商品出口数量,停止出口稀缺性矿产品,这个目标在国际上属于贸易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端目标,具有超前性和绩优性。实施资源节约型出口战略的措施是:第一,以企业出口产品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用循环经济理念建构资源节约型出口体系。第三,坚持节约出口与广开资源替代渠道相结合。第四,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出口管理。第五,实行征收节约资源、能源与环境保护税费相统一的促进政策。第六,以国际合作推进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我国外贸与资源、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节约型出口战略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外贸出口新跨越的重要选择,是“十一五”时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