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科目遵循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适应不了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需要
建设银行原有的会计科目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按自身业务特点,即财政拨、贷款资金,负责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等特色而设置的。1993年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四大专业银行传统业务界限被打破,业务互相渗透,建行财政资金业务也逐渐失去优势。为适应从财政职能向存款货币银行职能转换的变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也作了相应的修改。而且随着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深入,新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增减变化次数也随之增多。但就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仍无法全面反映市场经济形势下建设银行经济行为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业务会计科目自成体系,缺乏统一性、系统性,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如“内部往来”科目等,利用其在途时间差,搞绕规模贷款,无形中增加不少会计核算上的风险。
(二)适应不了中央银行实施银行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为更好地实现职能转换,对银行业务实施有效监管,近期已制定了新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使各商业银行共同性质的业务,在不同银行中会计科目代号、名称、核算内容等做到一致,以统一评价尺度;同时也有利于规范银行业会计核算,避免违规经营和便于中央银行监管信息的归集和分析。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带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提供原始的核算信息可利用率低,其主要表现在现行科目核算内容与人民银行新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口径不一致,如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贷款类业务按长、中、短期划分。而建设银行贷款类会计科目则不分长、中、短,而按贷款类别或部门划分。每季向人民银行提供相关统计报表时,柜台一线会计人员则要按原始凭证和账簿另行加工整理后方可上报。造成原始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给违规经营、调账调表的行为以可乘之机,难以适应中央银行现行监管的需要。
(三)适应不了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在即,建设银行海外业务不断发展,海外分行纷纷设立。截止1999年底,建设银行在香港、新加坡、德国已有三家海外分行,在汉城、纽约、东京开设了代表处,行含分行已有1000多个。建设银行与外资企业、国外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业务往来与合作日益频繁,会计核算国际化已成为建设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而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总括反映,是会计语言的基本词汇,会计核算国际化首先要求会计科目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会计报表在国际金融交往中不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有碍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如建设银行现行会计科目设置中,不论是否为本行资产负债业务,全部纳入表内核算,具体表现为“委托类”业务。对于此类业务,从根本上说不属于建设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业务,仅属于表外业务或备忘性质业务的核算。由于科目设置上的不合理,降低了由此产生的资产、负债信息的可信度,造成外行难于看懂的情况,削弱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和通用原则,结合我国及建设银行的实情,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统一的,分类合理又很适用的会计科目,以促进建设银行业务全面发展,加速其业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四)适应不了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不断深化,新业务的不断拓展,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相伴产生。由于政出多门,使得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显得杂乱。同一性质的业务在不同会计制度中,所使用的科目名称不同,科目代号不同。如同为下级行存上级行款项,人民币科目为×××系统内存放”,而外汇科目为“××××辖内行活期外汇存放”。而有的是同一种会计科目名称,在不同行核算内容不一致。如“其他应收款”,A行除按制度核算正常内容外,还任意扩大其核算内容,如基建款挂账、绕规模贷款等。最终全行合并的会计报表则很难真实反映经营业务的全貌,更谈不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亟待科学设置全行统一的会计科目,并严格界定其核算范围。
(五)适应不了统一电算化管理的需要
建设银行会计电算化从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在横向上要求本、外币会计,对公、对私、房贷、信用卡等实施统一的电算化软件。会计柜台实施综合柜员制,资金清算、会计统计报表等一条龙的大会计管理形式;在纵向上要求统一机型、统一会计核算应用软件,实现建设银行系统全国或全区大联网。目前,建设银行内部会计核算应用软件分别有:对公会计、对私储蓄会计、外汇会计、房贷会计、信用卡会计等。由于每套应用软件所依据的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科目代号不同、电算化范围不同、数据集中的程度也就不同,为实施统一的电算化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六)适应不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要求
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监测经济组织各项管理规定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而建设银行现行会计科目设置所构成的信息系统,由于其会计核算无法准确、详细地提供信贷资产分行业的资料;不能及时提供各项资产、负债期限的分布和配比情况;不能全面提供某客户在本行的整体交易情况。风险管理信息的可加工性能差,就无法满足管理上复杂多变的需要,适应不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要求。
二、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现状
(一)表内科目:反映建设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按科目性质分为4种,分别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按业务内容分为13种,主要为财政性存款、企业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及投资、信贷资金贷款、债券及贷款、政府投资基金及贷款、委托基金及贷款、现金及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其他资金、所有者权益、损益等。
(二)表外科目:不反映建设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而仅用于反映各项登记备查事项以及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会计科目,如国库券收款单、开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
以上两大类会计科目由总行统一规定设置一级科目。各省、市、自治区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总行统一原则下增设二级会计科目,但在上报总行时,须并入统一规定的科目内。到目前为止,共设有一级会计科目246个。其中表内科目219个,表外科目27个。
三、建设银行会计科目改革的思路
改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从建设银行业务发展目标出发,充分体现一级法人的原则,同时要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外商业银行通用做法,充分考虑我国中央银行设置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要求,制定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具体思路应该是:
(一)调整会计科目的结构和分类
会计科目可由原来分设两大类改为分设三大类,即表内科目、表外科目和备忘科目。
表内科目:可按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主要根据资金流向,核算建设银行的主营业务和其他相关业务,同时也核算与建设银行自身资产、负债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表外科目:主要核算建设银行日益发展的各种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这些业务是以银行自身的信誉对外承诺,在资金流动前并不构成建设银行真正的资产或负债,但却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建设银行开出的各种担保书,不可撤销信用证等。
备忘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是那些不构成建设银行自身的资产或负债的各类业务,以及仅用于登记备忘事项的科目。如:开行贷款利息、政府投资等委托业务,可从原表内核算转入备忘科目核算。又如“国库券收款单”、“重要空白凭证”等一些登记事项,原来在表外核算的,也可一并转入备忘科目核算。这样可简化表内科目核算,使表内科目能真实反映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
(二)本外币兼容
建设银行要发展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其会计科目不仅要全面反映人民币业务,如对公、对私、房贷、信用卡等业务,而且要反映外币业务。应将本外币业务纳入同一套会计科目中,以体现建设银行所经营金融业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本、外币业务按币别不同,采用分账制核算原则,不同币种业务通过“外汇买卖”科目来调整各币种间的账务平衡关系。
(三)遵循流动性原则,将现有存款类科目名称重新定义
根据管理和统计的需要,存款类科目应体现不同所有制主体形式,不同的存款期限,按流动性强弱对会计科目进行排列,以准确反映各项资金来龙去脉及流动情况。
(四)根据资产、负债结构对应和风险控制原则,对现有贷款科目名称进行重新定义
(1)贷款应根据资金流向,分为短、中、长期贷款,与负债结构对应。对短期贷款可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行业设置会计科目,以反映短期贷款行业投向,满足统计需要;对中、长期贷款,因风险性大应按贷款用途划分,体现会计的重要性原则。
(2)贷款类会计科目要较多地考虑风险性的要求,在深入考察各项贷款风险度的情况下,正确区分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对不良贷款除设置“逾期贷款”外,还应增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以重点关注此类资产风险状况,充分反映建设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3)对其他具有贷款属性且交易量大的业务,要专门设置相应贷款科目。如: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通过信用卡进行消费、提现结算已深入人心,而由此引起信用卡透支金额、笔数也日益增加。为具体、真实地反映这一业务开展情况,应将信用卡透支贷款从“其他贷款”科目中分离出来,增设相应的科目进行核算、管理,增强对该业务管理的透明度。
(五)增设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
为适应电算化业务发展,以利于通存通兑等相关业务的开展,便于上下级行、兄弟行之间,银行内部资金往来的清算,有必要增设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如:“资金清算往账”、“资金清算来账”、“内部往账”、“内部来账”、“本行代他行通存通兑款项”、“他行代本行通存通兑款项”、“结售汇平盘资金清算往来”、“外汇买卖”等科目。这样可加强对这些业务的管理和细化,及时清算往来资金,减少乱用会计科目进行违规经营的可能性。同时也可减少“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压力。对规范、限制该科目使用,及时清理应收应付款项、防止会计核算风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适用中间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应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的首要要求是规范性。《企业会计制度》公布了85个一级科目名称,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那么,如何操作呢?
(一)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科目之间性质是对等的,可以减少或合并科目。比如说,包装物数量不大的企业,可以不设置“包装物”,将包装物并入“原材料”科目内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工业企业,可以单独设置材料成本差异,也可以不设置该科目,在“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内分别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核算。“自制半成品”可作为“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核算等等。
(二)增设会计科目
增设会计科目要根据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来设置。如集团型企业为核算与子公司内部往来业务,可以增设“子公司往来”科目,子公司相对应可设置“集团往来”科目;如果企业有售后租回业务,可增设“递延收益”,以核算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三)注意表外科目的设置
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和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中期财务报告看,表外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俨然有喧宾夺主之势。因此,我们要明确界定表外科目,表外科目是用以反映或有事项,即债权债务或权利责任已经形成,但尚未涉及资金增减变化的会计事项以及保管财产物资等需要在表外进行控制的事项。如设置“租入固定资产”等保管其他企业财产物资的表外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信息披露
设置会计科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会计报表的信息主要来自会计科目分类汇总的账簿,会计科目往往又成为会计报表中的项目。因此,会计科目的所提供的最终信息披露主要是作为报表项目予以列示,这种信息披露大部分是很直观的,那就是外送会计报表大部分项目的名称沿用会计科目的名称。但是,相当一部分会计科目在会计报表中不能一目了然,以至于容易使人误解这部分会计科目当初的设置是否必要,或者说这些会计科目是否有必要进行信息披露。我们估且以《企业会计制度》公布的85个一级科目为例,先找出不直接作为会计报表项目的一级科目:
1.资产类
待处理财产损溢、未确认融资费用、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负债类代销商品款、待转资产价值。
3.所有者权益类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4.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5.损益类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这些会计科目一经设置和使用,肯定是要信息披露的,那么,如何进行信息披露呢?信息披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财务报告所传递的全部信息都可称之为信息披露。就是说,这些会计科目可在会计报表内表述,也可以在表外披露信息。信息披露的形式有:
(一)在会计报表内表述
1.在表内相关项目中列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余价值在资产负债表“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填列;“待转资产价值”在“其他流动负债”项目中填列;“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调整事项调整利润分配表“净利润”项目的本年实际数或上年实际数。
2.转销入表内项目“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余额在结帐前无论经批准否,均转销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劳务成本”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
3.在表内项目中合并列示
如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是根据“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本年利润”科目余额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4.转销入其他会计科目,再按上述方法在表内表述“制造费用”期末余额结转入“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期末余额结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等会计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期末余额结转入“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等。
(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表外科目的信息披露,一般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第十三项——有助于理解和分析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中说明;“未确认融资费用”等资产科目期末余额较大的,也可以在该项中说明;“受托代销商品”等存货类科目可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第九项——报表重要项目中说明。
(一)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的内容 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是财政部2006年制定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所规定的,笔者将相关内容整理为表1:
(二) 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已有较多讨论,但都不够全面、深入和系统。笔者通过对表1所列内容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将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会计要素不能全面地反映纳入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象范畴的全部经济活动。根据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利得和收入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流入,而损失和费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流出,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却没有将利得和损失正式确定为会计要素,这就将会计对象中的非日常经济活动隔离在了会计要素体系之外。
(2)会计要素体系不能与财务报表体系相对应,从而不能满足其作为财务报表基本框架的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阐述,财务报表体系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四张主要的报表,而会计要素体系中没有完整地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和股东权益变动表要素。
(3)会计科目的分类与会计要素不相一致。一方面从内容上看二者是不一致的,会计科目中包括了利得和损失类科目,而会计要素中不包括利得和损失;另一方面从形式上看二者也是不一致的,会计要素有六个,而会计科目有五类,并且除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与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现了对应,其余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形式上不相一致。
(4)利润表要素与其他要素的交叉、重叠,其数量关系混乱,逻辑不严密,影响了损益的正确确认和计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利润与收入和费用并列为利润表要素,而从利润的定义来看它是收入与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的计算结果,因此利润与收入和费用重叠。
其次,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是本期形成的可供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以及利润分配之后形成的未分配利润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利润要素从内容上看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
最后,“利润=收入-费用”这个数量关系等式按照这三个会计要素的定义是不成立的。根据定义,利润是广义的范畴,除了包括收入减费用的差额,还包括部分利得和损失;而收入和费用都是狭义的范畴,仅指日常经济活动的结果。之所以这个等式还保留着,是因为它符合我国的传统思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也成为普遍被认可的业绩考核指标。但是这个等式反映的数量关系混乱、逻辑不严密,给学习和运用造成了困惑和不解。
二、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重构思考
(一) 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经济环境的是重构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经济环境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内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和财务报告的目标导向,而会计要素体系要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帮助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达到促进经济环境发展的效果。这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
我国现行的会计要素体系会计要素设置不够全面、会计等式不能清晰地反映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科目的分类也与会计要素不相一致,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重构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1)经济环境动态多变和复杂化,导致经济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使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容。比如,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越来越频繁,而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形成了“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损益项目,而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中只包括狭义的“收入”和“费用”,不能涵盖这些项目的内容。本文将以“全面收益观”为基础重新设置会计要素的内容,将“利得”和“损失”设置为利润表要素,使会计要素体系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
(2)经济环境中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和股权关系,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从以往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已经扩展到了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一个庞大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仅包括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还要包括反映现金流量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和反映股权关系变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现行的会计要素体系不能与这四张报表构成的报表体系相对应。比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和现金流量表要素及其相关的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在现行的会计要素体系中还未提及。本文将借鉴美国的“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提出把“所有者投资”和“所有者分配”连同“综合收益”等设置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并提出了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构想,使会计要素体系能够与财务报表体系相对应。
(3)为了适应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个目标体现了“经济决策”为主,“受托责任”为辅的理念。会计要素体系是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运用财务报告作出经济决策的基本框架,而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中会计等式内容不充分,数量关系不准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体现财务报告目标的导向。比如,利润表等式不能反映利润表的基本框架,而所有者权益表等式和现金流量表等式还尚未包括在内。本文将重新构建利润表等式,体现“全面收益观”,并根据重新设置的所有者权益表要素和现金流量表要素构建了有者权益表等式和现金流量表等式,使会计要素体系能够发挥财务报告基本框架的作用,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提高经济决策的效率。
(二)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重构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认为重构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我国会计要素现行定义的原则。这是重构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因为,我国现行会计要素的定义经历了从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的初次提出,到2000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新定义,再到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重大调整的发展过程。每一次修订都是财政部汇集社会各界宝贵建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尤其是2006年准则中所作出的调整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和立足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的理念,是经得住理论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的。比如,国际会计准则以“流入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广义的“收益”的定义,既包括日常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也包括非日常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而我国会计准则则以“流转过程收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狭义的“收入”的定义,反映日常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同时还提出了“利得”的定义,反映非日常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这种定义方式有助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业绩的构成,从而对业绩质量和可持续性作出判断的需要。
(2)权衡“成本”和“效益”的原则。从尽量节约笔墨、降低成本的角度看,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做得是不错的:六个会计要素、三个会计等式,外加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非常清晰、高度概括,也非常简单。但是所取得的效益怎么样呢?使教学、学习和运用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思路不清、概念混乱的局面,也使理论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见仁见智”的局面,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认为,会计要素体系应当首先保证实现其“效益”,即会计要素体系要涵盖全部经济活动的内容、与财务报表体系相对应、构成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和体现财务报告目标的经济决策导向。然后在设计会计要素内容和数量关系等式时注意措辞尽量简洁、概括、清晰,避免内容繁琐、交叉重叠和逻辑混乱等问题。
(3)会计要素能够满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需要的原则。设置会计科目并据以开设账户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是设置会计要素体系的直接目的。对于我国现行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类别不相一致的情况,很多学者都认为应当根据会计要素调整会计科目的类别,即将会计科目体系整合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具体调整内容为:将共同类科目视余额方向分别归入资产类和负债类;将成本科目类归为资产类,理由是成本属于存货的范畴;将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从所有者权益类中划出来归入利润类;将损益类拆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等。本文认为会计科目体系应当根据新的会计要素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类别相一致。
三、 重构后的我国会计要素体系
(一)会计要素体系的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对我国现行会计要素体系进行重构如下:(1)根据财务报表体系设置会计要素,如图2所示。增加了“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从而完善了利润表要素;增加了“所有者投资”、“所有者分配”、“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连同“净利润”一起构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按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的思路设置了现金流量表要素。
(2)根据财务报表体系和新设置的会计要素,重新构建了会计等式,全面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图3所示:
(3)以报表体系为框架,根据新设置的会计要素相应地调整了原有会计科目的分类。首先将共同类科目视余额方向归入资产类或负债类科目,并将成本类科目归入资产类科目;然后将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重新整合为利润表科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科目;最后按照现金流量表的具体结构设置了现金流量表科目。如图4所示:
(二)重构会计要素体系实现的目标 通过上述会计要素体系的重构实现了如下目标:
(1)将反映非日常经济活动的利得和损失纳入会计要素体系,使会计要素能够全面地反映会计对象范畴中的全部经济活动。
(2)通过整合原来的会计要素和新增加一些会计要素,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要素、利润表要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和现金流量表要素及相应的会计等式,实现了会计要素体系与财务报表体系的对应关系。另外,根据现行准则所规定的现金流量表的结构设计了现金流量表会计科目,方便了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避免了使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给学习和运用带来的困难,使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由复杂变为简单。
(3)按照新的会计要素对会计科目进行了重新分类调整,实现了会计科目的分类与会计要素的划分相一致。主要体现在将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几个原来归属不清楚的会计科目界定为利得或损失类科目。
(4)对利润表要素和相关的会计等式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整合,解决了要素之间交叉、重叠,数量关系混乱,逻辑不严密等问题,有助于会计要素的正确确认和计量。
参考文献:
资产负债类指标
统计内容:资产负债类指标包括年初存货和期末资产负债,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所承担的负债、企业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
填报原则:资产负债类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会计科目,由于财务状况表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统计指标的定义与企业会计中相同指标的定义一致,因此企业在填报资产负债类指标时,只要遵循指标解释,到财务报表或会计科目摘抄数据即可。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目前工业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不一,不同的会计制度科目设置不同,因此企业必须明确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类型,在填报时严格对照指标解释的相应说明摘取数据。企业完成填报后,应与1~12月月报数据进行比对,两张表中相同指标的数值应基本保持一致,如相差过大,则应进行查询核实。
成本费用类指标
统计内容:成本费用类指标包括企业报告期内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及明细指标,这部分指标主要用于计算工业增加值,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通过计算工业增加值率,分析企业、行业经营状况;通过指标加工计算,分析工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程度,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填报原则:不同于资产负债类指标,成本费用类指标大多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或企业会计科目中取数,填报时要结合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填列。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二是“不重不漏”原则,即指标数据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不重复是指企业在填报成本费用类指标时,可按照企业会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但指标填报不能重复。举例说明,成本费用类指标中的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科目,如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如果企业没有专设销售机构,其内部销售部门隶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则上述经费开支不在销售费用中列示,而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不遗漏是指凡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都应在成本费用类指标的核算范围内。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扣除报表列示的明细项目后的余额应填在其他项中,各费用项目的分项相加应等于该费用总计;如果企业产品有自产自用现象,则应将这部分产品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以及其他直接费用等填报;另外需注意的是,当企业工业生产口径与期间费用口径不一致时,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类指标数据质量,直报系统设置了基本的审核公式,但是由于企业会计实务的复杂性及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报的指标有的并不能通过审核,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随意修改数据,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填报并填写说明。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
统计内容:损益及分配类指标主要包括企业报告期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及构成情况,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即盈利情况。
填报原则: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数据来源于利润表和相关会计科目,指标含义不难理解。不同会计制度下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数据来源不尽相同,制度中的指标解释对此有明确说明,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制度要求采集数据。与资产负债类指标审核方法类似,企业完成填报后,应与1~12月月报数据进行比对,两张表中相同指标的数值应基本保持一致,如相差过大,则应进行查询核实。
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统计内容:这类指标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及应交增值税两大指标,用来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中人工成本和应交增值税的规模,是进行劳动生产率、人均报酬、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的重要指标。
填报原则: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两个指标出错率相对较高,问题集中体现在企业对指标含义的不熟悉。应付职工薪酬指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对于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而对于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则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避免漏报。完成填报后,可以通过计算人均薪酬,与上年或本年1~12月月报水平相比对,如果数值变化过大,则应进行核查。
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企业统计人员在填报此指标时不要与实际上交税务部门的增值税额相混淆,该指标不含期初未抵扣税额,应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严格按公式计算填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统计内容:这类指标是指用于土地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
填报原则: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是企业已转入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其中土地购置根据会计科目“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土地购置)”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前)填报;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应从固定资产相应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前)填报。企业可以通过两年间固定资产原值变化对该指标进行审核,如果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则应填列此类指标。
其他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许多企业对会计核算的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企业缺乏规范、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内部会计核算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会计核算体系
1.1会计核算体系概述
会计核算体系也被称为会计方法体系,是由各种具有独立性、联系性的会计计算方法统一组成的有机整体,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任务规划、配置资源及业绩考核系统,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必须以会计核算数据信息为基础,而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信息采集、汇总、加工、分析系统,构建健全、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1.2构建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
能有效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的落实,有效科学的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保障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能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各项经济政策提供准确关键的基础信息,也是实现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合法性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
构建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检查方法,及时准确采集会计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企业资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费用管理、投资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决策,为企业的投资、生产、销售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借款决策,商业客户进行商业决策,同时能将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对生产经营信息及时的管理、规范,企业决策目标科学化开展,企业生产、营销有效的开展都离不开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高效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分析、会计控制、会计决策。构建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增量预算对会计核算历史数据依赖程度最深,历史核算的稳定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使用增量编制法进行预算编制,如果作为会计核算结果的历史数据在各个经营年度之间难以总结历史规律缺乏可比性,则意味着增量编制法不适用,同时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程度取决于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零基预算对会计历史核算数据的依赖程度相对较轻,但是依赖也难以避免,零基预算立足未来,遵循因素分析理念编制预算的同时,也需要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编制预算更合理。
2.企业构建规范、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应对策
2.1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核算以及企业会计人员工作规范的制度,它主要是对会计岗位的划分以及对应的岗位职责的制定规范。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则主要规范于会计相关人员的招聘、培训和具体岗位职责范围的确定。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主要是会计知识和会计资料的交接,我国就业人员流动性低的就业特点影响了企业对会计工作交接管理的重视程度,造成大多数企业历史的会计信息记录不详细完善,也影响了企业会计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会计档案的管理主要针对日常会计材料的完善和归档,将相关的会计材料有效的分类、排列,便于日常的管理。会计的检查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会计检查的项目以及相关的内容、检查周期、检查结果的汇总与反馈等作出规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则主要是规范对会计适用软件的选择、会计信息秘密管理于系统的维护工作。
2.2制定规范的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制定好坏,关系着企业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如果会计政策制定的不够科学合理,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开展得不顺利,有的时候也会造成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失真,这样就不能为企业制定相关的财务预算编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当前,由于部分企业不注重对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使得企业的会计政策也不够完善,会计政策的不完善也导致企业相关的会计工作开展得不够规范和科学,长期以往,会给企业的财会工作健康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施。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一般企业所在的行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在整个集团内部只存在一种或少数几种行业,如我国的电信行业、供电行业等,集团公司可以从整个集团立场出发,制定全面系统的会计制度体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纳入到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不同的业务范围,这类企业一般资产雄厚,涉足的领域也颇为广泛,涉足行业多为大型的项目周期长的工程建设一类的,如,我国的建筑行业、制作业等。集团公司需要其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同时集团公司在制定会计政策时,需要保证预算考核信息数据真实有效,就一定要做好会计相关的管理工作。
2.3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
部分企业各部门编制预算时,会计核算科目和预算科目不统一,核算数据与预算指标无法匹配致使数据难以汇总考核难以实施,由于缺乏有效的核算数据,难以发挥考核的作用。由此可知企业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统一是企业强化业绩考核和管理的有效办法。统一的会计科目制定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和监管,在企业内部实行的会计政策体系中,一般都遵循上级领导确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并明确到适用的一定层级;如果会计科目已经明确且使用的层级也已经确定了则相关的下级核算单位不能对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增加或减少,如果确有需要则只能在最末级下面设置对应科目,从而确保数据完整。各级企业需把满足本级企业预算管理作为设置会计科目明细程度的最低原则,集团公司在进行预算管理考核时,可以对“营业收入”科目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来满足集团公司单独考核下级企业收入实现情况的会计核算需求。
2.4建立系统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体系,固定的报告体系
提高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体系的地位,可以加强会计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方面的职能。另外系统的报告体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会计报告者和使用者的需求,在企业实施预算制度管理,需要事先制定分析报告和风险防范机制,对异常情况及时深入分析,并及时报告企业管理者。完整准确的会计报告体系是企业生产经营分析和控制的依据,它包括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和管理报告会计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多维会计核算;探讨
经济的发展使得各项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崛起也使得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下,会计核算模式逐渐由传统的人工核算方式转变为计算机核算模式。虽然目前计算机核算模式被大多数企业广泛应用,但是传统模式下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观念仍然被一些企业沿用,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进行会计核算模式改革,会计管理上一些弊端问题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分析
1.一维会计核算模式简述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会计核算能够清楚记录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的费用开销,如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等过程。良好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大多采用的是一维模式,它是以会计科目为基础的核算模式。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对会计对象有效分类,形成不同级别、不同系列的会计科目。尽管会计科目属于同一系列,但上下级之间仍然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同系列的会计科目也会通过“会计恒等式”产生一定的关系。因此,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有效的进行会计事项,如进行各项会计信息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
会计科目的设置具有严格的程序,分类、分组都是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律进行的。根据相对稳定性原则,各单位设置会计科目时,要使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指标具有可比性,故会计科目一经设定,是不能够随意更改的,更不能打乱已经组合好的科目顺序。因此,企业会计核算必须要根据已经设定好的会计科目、遵循会计制度进行组织核算,会计报告的制定也必须通过固化的核算模式完成。
2.一维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远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信息的收集、管理对企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更好地服务客户,开始设立不同的部门,行使不同的职能。同时要对产品进行有效分类,地区也要划分明确,不同的部门还要负责不同的客户,这样才能更加精确和有效的进行会计核算管理。但是,在一维会计核算模式下,由于会计科目制定较为严格,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都较为统一、固定,企业要想有效地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就必须通过在现有会计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的方式来实现,但这样难免会造成会计科目的繁多、冗长。在会计核算模式与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管理的矛盾冲突下,企业大多数会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则进行管理,这样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就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2)不能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
在一维会计核算模式下,进行核算时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成是一个整体,对同一种会计事项会选择同一种会计政策和会计计量属性,因此提供的会计信息也都是一样的。但在实际会计信息管理中,其使用者并非同一整体,如债权人、管理者、投资者等等。而且各个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并不相同,但一维会计核算模式却不能很好的满足各方利益的需求,不能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
(3)核算时效滞后
会计核算时效指的是通过会计核算产生的信息时间与提供信息时间的间隔。会计核算时效是关系到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就不能及时处理业务,解决问题。核算时效越高,会计信息的经济价值越高。反之,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减弱,不利于企业进行及时有力的决断。但是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的核算时效较为滞后,不能及时地将会计信息传达、反馈出去,给企业会计管理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4)核算深度不够
会计核算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以及关联程度。传统核算模式的核算手段较为落后,不能提供足够详细的核算结果,并且各个报表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够,不能形成有机整体,即核算深度较差。这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会提高其时效性、共享性、互动性。企业想要实现高效、精确的进行会计核算的愿望,更长远、更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改革现有核算模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改革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1)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核算取代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在互联网和高端设备的配备下,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内外的会计信息能及时有效地对接,实现了各方面数据的及时共享。同时各种会计信息、各项会计报告等都能快速且真实地反映到会计管理部门,这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2)促进了会计核算的灵活性
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采用的是实时核算方式,只能在定时、定点下进行核算,而不能随机进行核算,缺乏灵活性。而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则会大大提高其灵活度,不仅能够实行实时核算方式,也可以采用随机核算方式。在随机核算方式下,根据会计信息管理的需求就可以随时对各种电子账簿进行加工,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而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保留了原有的定时核算方式,也可以保障会计信息处理的原则性,避免出现信息混乱的状态。
(3)会计核算范围增加
会计核算范围包括指标的覆盖范围以及核算尺度。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核算指标只停留在实物量和价值量方面,没有进一步的扩展,而信息化环境下却改变了这一现状,除了核算尺度有所扩宽,其指标也由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由传统的货币记账本转变为多套账簿,以此来满足企业管理的会计信息需求。
(4)增加了会计核算深度
传统的会计核算深度不够,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以及关联程度较低,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而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增加了其核算深度,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比手工效率高出很多,因此其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也大大提高。传统会计核算关联程度不够,报表缺乏整理,各项指标缺乏关联。在计算机会计核算体系下,可以利用三维结构的棋盘式报表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快速制定好所需要的报表,而且还能使各个报表有机的统一起来,各项指标的反映更加全面。
(5)核算模式有所创新
传统会计核算模式较为单一,不能实现多样化模式共存。但在信息化环境中,在保留基本会计核算原理和会计准则下,核算模式有了突破式的飞跃。核算模式有所创新,无论在总账核算、明细核算还是在序时核算、会计报表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良,能同时实现多种核算模式共存,以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2.信息化会计核算的特征
(1)智能性
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系统构建的,信息技术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处理数量,增强了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能够自动实现各项工作的操作,如自动登记账簿、自动生成报表。除了基本的核算功能外,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同时还具备管理功能,其智能性较高。
(2)集成性
集成性是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与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它能够将错综复杂的信息数据整合到一起,方便会计信息管理。还可以将企业活动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集成到一起,有效管理。除此之外,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活动与其他关联单位的相关环节进行集成,提高工作效率。
(3)实时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模式具备实时性。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将最新数据长传到服务器,等待会计核算系统处理。同时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也是及时有效的,能够保障信息动态真实,更好地反映出财务状况。最后制定的会计报告也是实时的,数据一旦处理完毕就会有效生产会计报告,方便会计核算。
(4)开放性
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开放性,及时洞悉外部环境的最新动态,保持信息数据的真实、新鲜。能够时常与外界保持联系,使企业内外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各取所需,保障信息交换畅通无阻,有效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
三、多维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会计核算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解决当前会计核算体系的不足,要想进一步满足信息化会计核算的要求,就必须构建多维会计核算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会计核算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指的是具有多维度会计事项信息,提供多维度的会计政策和会计计量,从而产生多维度的会计报告的核算模式。它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是时展的产物,是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的有效模式,需大力发展。
1.多维度会计事项信息
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是与传统的一维会计模式相对而言的,所谓“多维”就是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多维会计模式更加全面、具体,会计信息呈现多维立体形式。以往的传统会计模式是以会计科目为主的一维会计核算模式,该种模式只能提供单一的记录,多维会计模式除了提供更多的形式记录,还有效的将各种记录、各种信息数据统一起来,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各种维度信息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方便会计核算管理,即使增减维度信息也不会对整体信息数据造成影响。在会计科目的设立上也与以往不同,只需要记录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而不需要再增加额外科目。
多维会计核算模式体现了信息化核算模式的优点,其会计信息的录入呈现多样化特点,而不像以往的会计核算模式那么单一,只是单纯的靠会计人员手工录入。多维会计核算模式的信息来源较广,且分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会计人员只需要录入重要的会计科目、会计政策以及会计计量属性等专业信息,其他信息数据是由其他人员进行录入的。不同的部门行使自己的职能,承担其各自部门的职责。如果是销售信息,那么关于产品的信息资源就需要由销售部门的员工进行录入。如果是材料的采购信息就要由公司采购部进行录入。所有录入的信息都是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方便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
2.多维度会计政策与会计计量属性
在一维会计核算模式下,同一会计事项只可选择一种会计政策和会计计量属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而多维会计核算模式却与之相反,同一会计事项的不同计量属性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中同时记录。并且选择一个计量属性后,又可以添加多种会计政策,这样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利益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3.多维度会计报告
多维会计核算模式下,会计科目可以与其他的管理信息有效分开,作为一个单独的维度,不需要增加其他明细科目,仅在会计制度的要求下设置。这样在单独的会计科目和其他管理信息的核算下可以得到各种口径的会计报告。同时各种信息资源也都是最有效、最原始的数据,如果有人为因素更改的节点也会保留各种判断的多维度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多种会计计量能够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各利益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的会计事项信息维、会计政策以及会计计量,从而生成自己需要的会计报告。
多维会计核算模式下的会计报告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会计报告,使企业会计信息的获得更加方便、有效。
4.构建多维会计核算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维会计核算模式与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相比,其运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在构建该种模式体系时还应注意相关问题的探究。比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虽然信息数据更快速、更详细的被收集、提取,但是在大量的信息数据面前也不乏许多垃圾信息,在会计信息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在构建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时,要注意提取有效信息,保障信息的“绿色性”。
多维会计核算模式突破传统的核算体系,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多会计政策和会计计量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大利益方的会计信息需求,但同时也损害了一些管理层的利益。因此,多维会计核算技术模式的实现与管理者的利益问题也是值得人们深究的问题。
最后,在构建多维会计核算体系时,还应注意网络安全问题。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的重要机密,一旦泄密企业将会受到无法控制的损失。因此,在构建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时,应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来提高网络安全系数,如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权限设置和定期维护,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综上所述,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更能提高会计管理的工作效率,构建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是信息化时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勇于改革,构建安全有效的多维会计核算模式,更好地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
参考文献:
[1]夏宗伟,黄丽文.多维管理会计及其应用研究探讨[J].商业会计,2011(12).
[2]李志明.多维度预算管理的实践和应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6).
[3]刘鸿.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现状探讨[J].财会研究,2013(32).
[4]程伟.信息化与会计核算模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2(25).
[5]杨风玲.关于在我国会计行业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刊,2011(22).
[6]廖洪,马倩.信息化是会计核算的必然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综合),2012(12).
[7]赵丽芳,张晓娟.我国管理型会计模式选择及构成要素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
[8]赵虎.企业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与信息化改革分析[J].经管空间,2012(33).
关键词:公路事业;会计制度;沿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目前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地设置固定基金科目
在公路事业单位中财务部门往往是通过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两个会计科目来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且固定资产与固定资金两科目的账面价值相同。其中,当单位购进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所体现的是资产的原值,固定基金科目体现的是资产的净值。当单位以融资的形式租赁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所体现的是资产的原值,但是固定基金科目却是与已付账款金额成正比,在这些情况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价值不相等。其中固定基金的设置实际意义不大,盲目地设置固定基金科目对单位反映其资产的价值造成一定影响。
(二)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由于没有系统地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划范围,一些公路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上只是针对一些个别的机器设备进行计提折旧,甚至有个别单位不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种行为对单位期末成本核算上造成一定影响,使单位核算支出与实际不符,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能得到全面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净值不相等,最终导致单位资产虚增。
(三)在建工程核算的现行会计制度不健全
自2009年1月1日起,由于燃油税的实施,国家取消了养路费的征收,影响了公路事业单位在资金方面的来源及财务管理核算制度。公路事业单位在公路建设与养护方面需要依靠财政拨款才能进行,车辆通行费以预算外资金管理进入地方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路产路权损毁赔偿费超限运输公路补偿费等的一些交通规定收费也归其所在省市区财政统一管理。每一年公路事业在公路建设与养护方面都有一些大型工程,由于项目庞大,很多工程无法当期竣工,需要跨年度核算。在建工程的支出属于资本性的支出,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在年末挂账,不进入成本,这样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支出情况。
(四)会计准则制度适用范围受限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在1998年开始实施的,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迅速,现行的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折旧方式、财务报告等方面已经跟不上我国事业的发展步伐,存在明显的滞后特点。而且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不足以全面反映其各项相关信息,这不仅在财政的审计监督上造成很大困难,也难以为事业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
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公路事业单位应对现行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改革完善
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上,应该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倡实物费用定额,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资源共享,从而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统一;此外,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方面应采取分离的原则;坚持事业单位在资产与财务,实务与价值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应建立并完善相应制度,取消如“固定基金”等不必要的会计科目,设置“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即“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并且设置“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及“累计折旧”科目来体现固定资产使用的程度。其次,由于公路事业单位公路事业建设与维护方面都有一些大型工程,很多工程需要跨年度核算,所以应设置“在建工程”科目,先将相应的成本费用挂在“在建工程”上,待到工程竣工达到可以使用时,将“在建工程”转到“固定资产”科目中。现行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形式看,很多单位都存在着死账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投资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会使资产情况数据不实,可以通过计提跌价准备来解决死账的现象。
(二)对于支出科目进行有效调整
根据财库[2006]48 号所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与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应增设“应付工资”、“应付地方津贴补贴”及“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一级会计科目。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及其相关规定,在支出的管理上做出调整:将事业性支出分为财政性资金支出及其他事业支出两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包含了工资福利的支出、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目支出包含了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的购置、专用设备的购置、交通工具得购置、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型修缮、信息网络的购建以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三)在建工程核算方式上运用新的方式方法
公路事业单位在预算上要求收付实现制,而“在建工程”却要求“权责发生制”,二者相互矛盾,若想同时适用于两种会计制度,可以在期末利用公路养路费和通行费安排工程价款结转成本:借:待核销借款工程支出 贷:在建工程科目。待到新一年年初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用以冲回。
(四)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报表体系
根据我国的5事业单位会计准则6等法规制定了公路事业会计核算办法,其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五要素。1985年12月,FASB第六号概念公告。它提出了财务报表有10个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业主投资、业益、全面收益、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为了适应发展,公路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报表体系,对其资产负债表、专项资金收支表、收入支出表、基金增减情况表等进行调整,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报表体系。
(五)完善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财务评价体系
在公路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应定期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监督其对收入的完成情况,适当采取奖惩分明等措施来提高其积极性。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灵活运用差异分析、标准成本、责任成本、定量分析等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健全财务评价体系,对于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与完成进行科学的监督、评价、考核,这样有助于公路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模糊性;会计信息;会计核算;财务报告
所谓模糊即不分明、不清楚。会计的模糊性是指会计事项自身的不分明、不清楚,且会计制度规范的也不分明、不清楚。会计信息追求的是会计数值的准确性,会计的模糊性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准确性的要求。研究会计的模糊性对于解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为《制度》),并于2005年开始执行。本文就《制度》存在的会计模糊性问题进行研究。
一、小企业会计模糊性的表现
会计事项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研究会计,制定会计规范,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为了解决会计的模糊性问题。在解决会计模糊性问题上,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虽然作了细致规定。但系统越复杂,模糊性越大;因素越多,综合评判便越模糊;动态的时变性越强,模糊性问题便越突出。《制度》存在的会计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原则规定上的模糊性
《制度》要求小企业遵循13个基本原则,其中第13个原则要求“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该原则中的“区别其重要性程度”是个模糊的概念。什么是“重要性程度”?会计制度没有再作具体解释,也没有量化标准。小企业会计人员按照“区别其重要性程度”处理会计事项,同一个问题由不同人员处理,可能会出现不同结果。除此之外,在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执行“谨慎性”原则等方面也存在模糊性问题。在会计实际业务操作上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难于把握。
(二)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模糊性
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分类的项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的基础。《制度》规范了会计科目内容,同时在会计科目设置上也给小企业一定的“自由度”。《制度》在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的附注中提出: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减或合并。在这一点上无可非议。但“附注”第3点提出: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较少”又是个模糊的概念。低值易耗品的数值多少为“较少”,是否有个比例数?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作出规定,实际操作中只有靠小企业会计人员自由掌握了。
(三)流动资产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
1.坏账准备提取上的模糊性。《制度》对于坏账准备提取的规定是:“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在这里,《制度》使用了“预计”、“可能发生”、“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等模糊性词语。这些模糊性词语使会计人员在计提坏账准备上产生模糊概念。会计人员怎样预计、坏账可能发生多少、在什么状况下有把握或没有把握?不可定的因素太多。除此之外,计提坏账准备还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供小企业自行选择。如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都有计提比例问题。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的规定也存在模糊性。所以计提坏账准备始终是会计人员不好把握的一个问题。
2.存货跌价准备提取上的模糊性。《制度》规定“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部分,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制度》的解释是:“可变现净值,是指小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后的金额。”在这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取决于“三个估计”,即估计售价、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对会计事项进行估计,其本身就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制度》同时还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也就是说,小企业为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对每个单个存货项目可变现净值都要按“三个估计”的方法进行确定。可想而知,需要小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多高的“估计”水平,不然存货跌价准备提取将不准确。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
1.固定资产确认上的模糊性。《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解释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在这里《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在使用期限上作出了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的价值却使用了“较高的”模糊性词语。在不同的小企业,对于多高价值才能却认为固定资产,则需要会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自由确定。
2.固定资产折旧上的模糊性。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取决于四个数值,即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残值、清理费。除固定资产原值外,其他三项数值在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之前需要估计。估计的数值带有很强的模糊性,过去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净残值(残值―估计清理费)作出一个原则规定,企业一般可以遵照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作出这样的规定。要求小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和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这样的规定虽然给予小企业一定的自由度,但也给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带来一定的模糊性。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上的模糊性。《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后续支出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另一种情况是将后续支出确认为当期费用。二者处理方法的区别在于,后续支出是否“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在这里《制度》使用了“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超过了原先的估计”两个模糊性词语。“可能”与“估计”的表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操作起来会给会计人员带来不便。
(五)借款费用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
《制度》对于借款费用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是计入期间费用;另一是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是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的费用,并且是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时,至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借款费用会计核算上的模糊性在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和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制度》虽然对两者均作出了判断规范,但具体操作仍存在难于判断的问题。如判断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条件之一是“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这里使用“很少”、“几乎”模糊性词语,会给会计人员的判断带来不一致性。
(六) 财务会计报告编报上的模糊性
《制度》在“总说明”中强调“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从这段内容来看,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但总说明第16条又提出:“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在这里现金流量表是否编制取决于“企业需要”。若企业不编制现金流量表,那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还是否属于完整呢?由此看出,《制度》在“总说明”中给出的是模糊性概念。
《制度》中模糊性规定还不止于以上内容,比如会计原则中的及时性、谨慎性、明晰性等原则中的“及时、谨慎、明晰”等都属于难于量化的模糊语言,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小企业会计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会计原则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原则模糊性会造成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把握不准,形成会计数据失真。如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对于某一项费用如认为不重要,可能将其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如认为其重要,可能将其分期计入期间费用。在某个会计期间由于费用计入时间不一样,由此产生的财务成果也不一样。会计信息产生差异容易使会计报告使用者产生误解。
(二)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科目设置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会计信息提供的详细程度不一样;二是由于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一样从而造成计入费用的时间不一样。如耗用的“低值易耗品”计入费用方法可以一次性计入,也可以分期计入。如果小企业不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而将低值易耗品计入“材料”科目,在领用时就会将其价值一次性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若数额不大,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也不大;若数额较大,则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小企业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应符合会计管理和核算要求,有利于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资产核算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资产核算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影响是比较大的。前面笔者列举了流动资产方面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方面的确认、折旧、后续支出的会计业务在制度上规定的模糊性。在会计实务中,由于制度规定模糊性的存在,使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处理上无论从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处理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如果会计处理正确,模糊性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则不大;如果处理不正确,或个别会计人员有意利用制度规定的模糊性人为地调整会计数据,就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虚假会计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如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两个小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及提取比例如表1所示。
以上数据虽然是虚拟的,但说明一个问题,企业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既然方法和比例上是模糊的,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去执行。坏账准备提取金额计入管理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计提数额准确与否对会计信息产生直接影响。
(四)财务会计报告编报上的模糊性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一般来讲由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小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上的模糊性,除现金流量表之外,其他方面规定还是严谨的。《制度》之所以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交与企业根据需要进行,是因为《制度》的制定者是考虑到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比较小,业务量不大,现金流量表一年才编制一次,对于报表使用者的作用低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且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复杂,对于小企业会计人员来讲相对较难。从另一个角度讲,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流量情况,如果不编制现金流量表,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将不完整,对报表使用者来讲存有缺憾。
三、解决小企业会计模糊性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认识,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小企业对会计模糊性处理时,首先要对会计的模糊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会计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小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制度》规定有时无法完全解决,制度规定存在模糊性也属正常。不要因为制度规定存在模糊性,企业会计也顺其模糊。 其次,小企业应根据《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小企业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核算特点的会计核算办法,规范业务处理方法,制定核算标准,消除《制度》规定模糊的影响。如规范企业自身的坏账准备计提标准、计提方法;固定资产确定标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等,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
(二)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小企业对于会计模糊性的处理,除制定会计核算办法以外,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再细致、再全面,如果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达不到,同样也会在业务处理上发生差错。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会计人员要熟悉会计业务法规,熟悉有关税法知识,熟悉国家的产业政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来源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会计人员对于模糊的会计事项判断准确,处理方法得当,对会计信息的负面影响就会缩小。
(三)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程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程序,减少会计人员的随意性,是解决会计模糊性的又一措施。企业会计人员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处理方法要相同,保持各个期间的一致性。从整个《制度》规范的内容来看,有的会计模糊性是留给企业的“自由处理空间”。如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由于企业情况不一样,《制度》不便于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空间”留给企业处理。企业会计对于《制度》规定上的会计模糊性,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本着尊重事实,贴近规范,服从管理要求的精神处理会计事项,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石继广,梅世强.基于新会计准则模糊综合测度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2] 孙铁强,胥青曼.会计重要性原则的理论和实务探析[J].会计之友,2006(1).
[3] 王玉,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12).
摘 要:随着医疗改革体系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医院财务的管理需要。因此,只有实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才可以解决医院财务内容的复杂多变,反映出准确科学的会计信息。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的会计制度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发生的变化,对这些不同点进行解析和评价,旨在加强医院管理者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有更深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医院 变化点 解析
1.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点
1.1增加了关于会计核算的内容
新医院会计制度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在会计核算的内容方面增加了许多,主要涉及了国库的集中支付、政府财政收支、部门的预算、工资薪金、补贴以及国有资产等等内容,这些会计核算的内容都与财政的改革内容息息相关。其中,国库的集中支付这一模块变化点在于在人民银行所设立的统一的账户要由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每个预算单位的资金预算都要交由财政部门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不再和过去一样,要将资金拨付给每个单位,分散开来进行管理,预算单位如果需要购买商品或者劳务,国库会将需要支付的资金直接拨付给供应商,因此,只有相关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也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可以配合国库的集中支付的特点。
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方式上偏重于集中核算,这一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预算会计的监督体系,除此之外,国库的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单位的资金加强了集中的监督与控制,在根源上对资金的管理进一步进行强化。因此,相应的医院会计制度在核算、对账、资金的清算、收支管理等等方面也都做了与之相应的调整。
1.2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有所改变,资产管理得到加强
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上,传统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需要计提的专用资金-修购资金这一账户是被列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这一账户中,不反应固定资产的折余后的价值,并非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也不需要计提折旧,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只能反映这一项目的原值,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固定资产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损耗,这就使得报表上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实际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一致,自然也无法明确医院的固定资产实际的使用情况、折损程度和剩余的价值,报表上的固定资产价值一直是其购置时的原值,实际上,固定资产在不断地损耗和老化,医院的会计报表就会失去真实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增加了累计折旧这个会计科目,并规定对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折旧额的多少要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计入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这一改变就可以对固定资产的价值真实的进行反应,对医疗成本可以准确的确定,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其实际价值不会出现严重的偏离,医院的会计报表便可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剩余价值。
1.3对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的修改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一部分的会计科目,对医院会计报表做了改动,使得医院的会计科目更加完善,医院日常业务的核算更加有依据更加准确。在固定资产的构成标准这一模块,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只要其单位价值大于等于一千元,专业的医疗设备价值大于等于一千五百元,可以使用的年限大于等于一年,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设备形态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就应该将这些设备物资归类为固定资产,除此之外,如果设备的单位价值达不到上述的要求,但是其使用的年限在一年以上,也应该将这些设备划分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对于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提取的比例依据是根据应收的医疗款项和其他应收款这两个会计科目进行提取,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还规定在会计年度终了的时候,计提坏账准备可以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等,如果有账龄超过规定年限的,已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或者其他应收款项就应该作为坏账损失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新的会计制度取消了有关药品购进及差价的相关科目,把药品以及库存、物资这几个会计科目进行合并,统一将这几个科目合并为库存物资,把药品的收入按照医疗的收入科目进行核算。
在会计报表方面,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的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等等报表必须对外进行报送,成本报表、医院每个科室的成本表都有一定的参考格式,医院基金的变动都应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可以对医院整体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及时的反映。
1.4首次明确的规定医院的财务报告必须含有附注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的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帮助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内容正确理解和诠释,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等等主要项目的诠释,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了医院的会计报表附注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会计政策、重要资产的出售或者转让的情况、重大的借款或者投资活动以及可以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分析报表的其他项目。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帮助财政部门、卫生部、社会大众对医院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有明确的了解,可以提高医院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信息的意义。
2.新的会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虽然在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会计的核算内容等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对会计科目的定义和会计科目的核算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提高的方面。
2.1医院的药品核算受到一定的局限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药品的核算方法进行了统一规定,对药品的核算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几种方式可供选择。个别省市规定有条件的医院可优先选用个别计价法,为了遵循会计核算一致性原则,一旦确定一种核算方式就不要随意更改。在这种核算方式下,医院的发药速度和发药的效率就会变慢。原因是,采用个别计价法对药品进行核算,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生产批次不一样,价格就可能不同,这样就势必使得医院的发药速度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专家建议,在药品采购的时候,可以按照其实际的成本进行核算,对每一种药品的计量可以采取移动平均法的方式进行核算。
2.2医院的日常经营和基本建设需要统一的核算制度
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基本建设工程和在建工程的区分是判断资金的来源是不是为基本的建设项目资金,这种区别方式就认为资产的类别一定和资产的来源相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医院的项目的建设资金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向银行借款、流动的资金或是别的企业的捐赠等等,如果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这种方式进行区分的话,既会对医院的资金有了使用的局限性,不利于资金的管理和利用,另一方面,在实际会计处理时,也有可能导致和其他的会计科目混淆在一起。其次,财政部门所拨付的用于医院基本建设的专项资金国库的集中支付制度之下是用于零余额的账户用款额度的,但是基础建设的会计财务是和事业经费的会计核算项独立的,这两种互相独立的会计体系是不可以用同一种户头的。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新的会计制度在医院的日常经营和基本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人员要针对日常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基本建设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科学总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3.结语
新的会计制度使得医院的会计核算更加完整和准确。新的医院制度不断地改革,同时也需要会计人员的与时俱进,全力配合,并为这一制度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使得其更加完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使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