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的项目建议书范文

社区建设的项目建议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的项目建议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的项目建议书

第1篇:社区建设的项目建议书范文

晋城经济开发区是晋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区,是经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的晋城市唯一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晋城市区东部,批准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人口约1.5万,区内现有各类企业400余户。

近年来,晋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改善环境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全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入区项目日益增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依托科技抓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努力打造创新型园区,特别是外资引进方面已居全省开发区首位。目前,区内已初步形成以光电通讯、机械铸造、丝麻服装、生物医药、高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招商引资大发展

作为晋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引进项目是开发区的立身之本。成立以来,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中心工作抓,管委会专门成立了招商局,引进培养专业招商人才,加强招商队伍的建设,积极创新招商机制,拓宽招商渠道。用足用活国家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主题招商和特色招商,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加强开放引资力度。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把项目引进与推进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重点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利用外资结构和质量明显提升。

2005 年,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台湾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经过对晋城开发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决定投资5亿美元在开发区建设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晋城开发区由此成为台湾媒体争相报道的富士康在大陆的生产基地。同时晋城开发区也成为全球重要的超精密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除富士康以外,日本小笠原、美国日升、南非H.S、香港泰富等投资商也都已落户晋城开发区。区内兰花集团与南非H.S公司合资建设的瓦斯抑爆设备项目、香港泰富集团独资建设的液晶显示LED背光源项目以及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伍永安博士乐百利特公司LED半导体照明光源项目等都是填补我市乃至我省空白的新兴高科技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必将对提升晋城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晋城乃至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型能源和其它工业建设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将极大地提升晋城开发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推动晋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各大项目火热推进

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出口订单萎缩影响,对开发区以外贸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冲击。开发区以保增长为重点,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加大扶持企业力度,工业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5月份工业增加值已超过去年单月平均水平,但是同比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虽然外部环境不给力,但是开发区的各个项目发展总体顺利。今年1-5月份,晋城开发区外资到位301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241亿人民币,内资到位54.51亿元,引资总额56.45亿元。签约引进项目5项,总投资107亿元,拟引资93.4亿元。

山西中天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国际医疗健康城项目,总投资12亿元,拟引资4亿元,正在办理规划变更手续;晋城市景潮办公用品印制有限公司的印刷包装基地项目,总投资1亿元,拟引资0.4亿元;富士康科技集团A区项目,总投资72亿元,拟引资72亿元,生产精密模具、宽屏网络连接器、精密刀具、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公共租赁房项目,总投资10亿元,拟引资7亿元,由江苏龙信建筑集团投资建设,主要为富士康员工提供公共租赁房;晋城市吉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超高强度高韧性新材料(ADI)项目,总投资12亿元,拟引资10亿元。

此外,香港华龙金融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方正宽带网络数据库中心项目、乐百利特公司与上海金浦投资公司融资项目、江淮重工与上海电气风电公司合作项目等正在积极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硬环境。启动了金匠街、络桦路、武庄路、孟匠路、区间路(吕匠路—红星街)道路工程:金匠街、络桦路已完成可研、项目建议书、选址意见书、环评、能评、土地预审等前期手续,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勘察;孟匠路、武庄路已完成可研、项目建议书、选址意见书、环评、能评等前期手续,目前正在办理土地预审手续。开工建设富士康金匠临时用电工程,建成了金匠园区“三供”主干管网,投入3000万元保证富士康A区建设,投入9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成了机关办公场所和设施改造。

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

开发区辖14个社区,4062户,13949人,8851亩耕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开发区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统一规划、分步推进。区内14个社区有3个社区(郝匠、东吕匠、侯匠)实施了城中村改造,有5个社区初步完成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郝匠社区凤台街以北基本拆迁完毕,大剧院、兰园工地内还有三户未拆迁,二期回迁楼共12万平方米,其中6万平米已进入工程验收阶段,其他工程下半年启动。东吕匠社区二期工程六栋楼3.7万平方米回迁楼已交工回迁安置244户。拆迁安置工作已与各拆迁户达成拆迁安置意向,计划拆迁99户,拆迁面积16593平方米。侯匠社区棚户区改造正在办理监理招标和施工招标。茶元、耿窑、东田石、南田石等4个社区城中村改造正进行摸底、规划、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去年以来,开发区投资4.3亿元,建设完善区域市政道路13公里。今年计划投资约10亿元,以金匠新区为重点,新开工道路4条,同步完善区域水、电、热、气等基础设施,为金匠园区开发创造良好环境。目前4条道路前期手续基本完成,只待土地手续批复后即可进行招标。

三是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区内现已竣工完成农村社区楼房25栋,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今年拟新建农村社区楼房14栋,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

四是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各项社会事务与城区、泽州实现无缝对接,2012年共有12851人参加新农合,参保资金达3855300元,覆盖率达95%以上。

和谐建设工作成绩斐然

开展素质教育、安全学校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为合并后的金匠、南田石和茶元小学分别配备校车,支持教育优先发展313万元。发放“三农”补贴22.2万元,发放城乡养老保险192万余元,发放抚恤金1.4万余元,聘用了14名社保协管员,完成14个社区的低保户、60岁退役士兵申报、审核和发放补助工作。开展计生等各项工作,加大生育保险基金拨付2.6万余元。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款10万余元,完成市政府下达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万余个,完成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招工1500余人。

开发区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自托管14个社区以来,组建局,调整了工作领导组,并把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每月实行领导接访制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今年以来,晋城开发区实行排查时间、内容、方法和上报四个统一,在14个社区配备了2—3名信息员,实行处级领导包村下访,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掌握,超前处置,加大对案件的督查力度。

第2篇:社区建设的项目建议书范文

1、规范管理,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我区规范管理,服务海洋经济发展。认真编制完成《普陀区海洋功能区划》中期评估与修编、无居民海岛甄别、海底管线普查等工作,成立海域使用项目审核委员会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规范本级海域使用项目审核和评审工作程序。及时办理围填海项目验收,做好海域使用证换发土地证,加强用海项目的监督检查,遏制非法占用海域的现象。

2、实施工程,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根据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设立十百千万工程专项补助资金,实现在三年内实现打造5个渔业强镇、50名渔业发展领头人、500艘捕捞示范船和5000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的目标。严格执行捕捞渔船“双控”制度,有计划地推进渔船更新改造、渔具渔法创新、渔船节能产品安装、捕捞作业结构调整,继续稳定北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鱿钓作业,通过改造标准养殖围塘,积极推进水产品精养、高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优化提升海水养殖业充分发挥海岛地理位置的优势,深刻挖掘渔村文化底蕴,大力扶持休闲渔业,通过这些措施,在受伏季休渔政策调整和鱿钓生产不佳的影响下,全区渔业生产基本保持平稳发展。

3、落实精神,推进标准渔港建设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标准渔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大力推进标准渔港建设,沈家门中心渔港一期与二期、蚂蚁渔港前期、台门渔港前期、虾峙一级渔港前期、月岙渔港前期、桃花渔港和东极渔港等7个标准渔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有的已进入施工,有的在编制项目建议书。这些标准渔港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我区的渔业基础,为渔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三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

一是推进渔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引导渔民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对专业合作社依法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加快推进渔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建设,提升渔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加强对渔村经济合作社的财务指导、管理、审计工作,建立了70个经济合作社财务档案,与其他部门联合对渔村村务公开、财务进行了二次检查,促使渔业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从而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增加渔业效益和渔民收入。二是推进渔业技术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科技下乡,大力培训养殖户,开展提高梭子蟹养殖成活率和配合饲料应用技术攻关,对全区2404艘渔船安装了防碰撞系统终端,2226艘渔船安装了卫星信息服务系统终端,全面启动渔港重点水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全区31个渔港重点水域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进行了现场探测,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拓生产新领域,开发高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占据新市场,取得新效益。三是推进渔业服务机制创新。成立普陀区渔业行业协会渔船渔机分会和朱家尖分会,提高为渔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双转渔民及家属培训工作,渔业柴油补贴发放工作,调减渔业互保费率,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从而全面提升渔业互保的覆盖面和入保率,确保柴油补贴资金准确、及时发放到应享受渔民手中。

二、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1、渔业养殖空间受到压缩,养殖面积大量减少,推进浅海开发难度加大。今年我市遭遇连续高温和特大干旱,给我市水产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养殖产量明显下降。

2、海洋开发活动带来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临海工业和港口建设发展迅速,倾废入海污染物逐年增加,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海上船舶污染物的排放,防止对海域的污染损害是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3、海洋综合管理意识不够强,执法合力不足

工作运行机制不够规范,缺少沟通协调,指导县级开展工作还缺乏主动性。执法人员结构素质偏弱,人员少,年龄大,任务重。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救援力量仍然比较薄弱。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审批管理,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力促政务规范高效。积极推进审批、审核制度改革,简化办理程序,把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中涉及审批、审核的项目进行梳理,在项目用海审核、审批过程中,采取备忘录的方式,一次性告知审核、审批程序和需要准备的材料,避免因手续不全造成延误,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感。实行专人项目负责制,工作积极主动,定期与单位联系沟通,通报办理进度,提醒注意事项。防止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将办事的法律法规依据、所需资料文本、负责人、监督电话等政务内容公开上墙,上网上报,并印制填写样式便于服务对象索取,方便群众办事,不断改进局机关的工作。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使海域使用管理有序进行。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监督检查用海项,实施执法检查,配合国家海监总队对普陀区海岸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进行依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案件,扎实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检测,净化渔业用海环境。在原来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下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完善一系列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措施,及时赤潮信息和海洋生态环境通报,及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核(核准)关,继续强化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的“环评”、“三同时”、“竣工验收”管理,防止工程建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对全区入海排污口实施高频率、多要素、多站点的监测。积极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对主要海域浅海养殖区进行科学规划,净化渔业用海环境;严格执行伏季休渔管理制度,联合环保、边防等部门开展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切实保护海洋资源生态环境。

2、加强渔业建设,确保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一是全面推进渔业“十百千万”工程,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我区要在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普陀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渔业“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部署,继续推进5个渔业特色强镇和50名渔业发展领头人的培育创建工作,在打造5000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中,将建设1000亩浅海养殖示范基地和4000亩海水围塘养殖示范基地作为重点。在浅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中,贝类养殖示范基地要求集中连片面积200亩以上;藻类等品种养殖示范基地要求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网箱养殖示范基地要求有各种规格网箱养殖水体1万立方米以上。海水围塘养殖示范基地将朝着大棚集约化精养示范基地和露天高标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方向发展。在09年打造的1650亩示范基地涉及东极镇浅海贝类养殖200亩和朱家尖街道围塘1250亩、浅海贝类200亩上,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单位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每年小型老旧渔船的更新改造率实现15%以上,拥有远洋渔船50艘以上,远洋渔业年产量3万吨以上,养殖型渔业强镇(乡)要求养殖面积发展到2000亩以上,标准化设施程度达到70%以上,拥有2家以上市级养殖示范基地,养殖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综合型(渔港经济区)渔业强镇(乡)要求形成以渔港为依托,以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物流集散、水产品加工、渔区渔村城镇化为一体,辐射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更为明显的渔港综合经济区。二是全面提升渔业的产业素质,着力构建现代化渔业体系。在减船减人的同时,大力引导渔民发展资源节约型渔业,限制资源破坏性生产工具,改革传统渔具、渔法,推进资源环保型作业,大力开展渔船节能降耗行动,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远洋渔业方面,要着力巩固探捕项目,五年末远洋渔船总规模保持在300艘以上。海水养殖方面,继续推进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标准化示范养殖模式,不断扩大无公害养殖面积,海水养殖总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休闲渔业方面,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扶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五年末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达到60个,认真搞好具有鲜明渔文化内涵的特色渔村建设,切实抓好休闲渔船和海钓资源管理。水产加工方面,进一步发展精深加工,搞活流通,扩大出口贸易,使我区水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在全省和全国的领先地位。三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渔业体制和机制。积极鼓励引导渔民群众对现行渔业经营体制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渔民群众在经营体制方面的创新性实践,要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完善提高。积极探索捕捞渔船实施企业法人制度建设,根据渔业生产的实际和渔民意愿,适应市场化、法制化取向,本着因地制宜,尊重群众,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捕捞渔船进行法人化改制,突破渔业发展体制性、机制。支持和促进新型社区建设,研究制定新型社区建立后渔业管理和服务措施。继续加大渔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实施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和宣法教育,不断增强渔民自觉参与和社会保障的舆论氛围。四是抓好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继续加强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逐步完善我区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体系,全面开展全市海岸带、海岛资源、海洋环境质量、渔业生态、自然灾害以及污损事件的动态监测、监视和科学研究。结合生态市的建设,积极推进我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继续深化海洋环保法规的实施,抓好涉海工程的海洋环境评估,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继续抓好渔业资源的保护,搞好伏季休渔管理,努力实现零违规的目标。大力开展人工鱼礁建设,继续扩大投礁规模,加强对人工鱼礁的管理和跟踪调查,提高人工鱼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程,加大放流力度,增加放流品种,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