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的方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虚拟仿真师资队伍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要“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有效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并针对教育系统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开发“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的发展目标[1]。《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是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2]。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虚拟仿真教学的大力开展,对于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教育信息化从而引领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虚拟仿真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开展原则
(一)虚拟仿真教学的内涵虚拟仿真教学是以依托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教学活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是在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共同开发的数字化资源,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及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软件和实验系统等,通常包括仿真硬件、仿真软件、仿真数据及仿真平台[3]。仿真技术在20世纪初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注重人机交互的体验和虚拟空间的感受[4]。虚拟仿真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中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技术的优势,提升了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二)虚拟仿真教学的特征虚拟仿真教学具有情境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情境性是指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虚拟环境是实际工作环境或者工作案例的模拟,学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技能的模拟训练和知识的巩固学习,例如极地特种医学的虚拟仿真教学,将极地极寒、极夜、极昼、强磁场的环境模拟出来,展现常规实验中无法实现的工作环境,为有效开展极地环境下的人体及动物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5]。交互性是指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在教学中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煤矿虚拟仿真实习培训系统中,学员可以通过键盘的按键来控制井下人物的运动,达到安全实习培训效果,并能实现多人同时在线互动,提高多人合作的能力[6]。开放性是指虚拟仿真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在液压与气动实验的教学中,通过发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网络课程,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可以完成课程项目的学习和成绩评定,也能在线与教师探讨,且根据学生反馈和实际需要,虚拟实验项目的数量也可不断增加,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7]。共享是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发挥虚拟仿真数字教育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虚拟仿真教学的共享性特征表现在,通过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带来的知识、技能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原则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应遵循“能实不虚、虚实互补、虚实互促”的原则。虚拟仿真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化情境学习和交互操作提供了重要的虚拟化学习环境,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为多人交互、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提供了可能,但学生利用真实的实训实验设备、材料进行技能训练和知识巩固学习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以虚代实过多,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时眼高手低、避实就虚,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虚拟仿真教学任务为真实设备上完成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8]。在教学中,可先利用虚拟环境具有强大的容错功能,使学生多次尝试获得一定的操作经验,再转向实物的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避免材料的浪费以及对设备的损坏;对于教学场地不能提供的教学场景和操作任务,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弥补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要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教学和实物教学的优势,使虚拟的环境更接近于真实的教学场景,真实的教学场景更贴近于实际的工作岗位,实际的工作岗位指导虚拟环境的构建,通过“虚拟-真实-实际”的循环促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
二、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提升学习效果职业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学生技能为培养目标,部分技能的训练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比如极地环境下的医学实验、煤矿专业的井下操作等,普通的教学场景不能达到技能训练的要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设的虚拟环境,可以有效丰富教学环境,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创设条件,为以后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走向现实的工作岗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9];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了课外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共享的教学资源在课后加强训练,不断提升自己,教师也可以在线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环境的虚拟构建、“线上+线下”的多元教学使得虚拟仿真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突破教学条件的约束,降低教学成本职业教育传统实训教学的开展需要满足相关教学条件才能开展,比如建立实训室、购买实训设备等,某些技能的训练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耗材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比如在实训室里进行模拟电子线路的教学,学生操作的过程是利用各种电子元器件比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在电路板上搭建相应电路进行安装调试的过程,这些元器件在一次安装完成后基本上不能再次使用,且电子元器件安装的时候极易由于操作不当损坏造成损失,当电路安装完成后需要多种仪器(仪表)比如万用表、示波器进行测量或者读取实验结果。实训室的建立、元器件的损耗、仪器(仪表)的购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教学成本。采用电子电路虚拟仿真软件可以有效降低教学成本,虚拟的元件库和仪器(仪表)库为电路的设计、搭建、调试和分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实验中不需要消耗任何元器件,节能环保且安全可靠[10]。
(三)冲破能力培养限制,提高人才质量传统的教学实验,内容比较单一且固定,且绝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按照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即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虚拟仿真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诸多限制,是专业教学和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产物,是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大胆的实践精神和勇于创新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自我探索,思考并设计符合要求的实验方案,获得不同形式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不断创新[11]。
三、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问题分析
虚拟仿真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教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职业教育的文化、旅游、医学、工科及农林检测等课程中,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也比较广泛[12],但在虚拟仿真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够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虚拟仿真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远程自主学习。许多职业院校都开展了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但如何建设、如何教学、如何共享及共享覆盖面绝大多数是各院校的自主行为,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缺少可遵守执行的技术规范,缺乏沟通协调,造成了虚拟仿真资源的重复开发和零散建设,资源的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因没有统一的开发平台和技术支持,虚拟仿真资源的共享性和可移植性差,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能进行远程自主学习是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且大多数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突出功能的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功能不够完善,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这些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降低了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程度。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差,学生远程自主学习困难,这严重阻碍了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进程,不利于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
(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构建力度不够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是实现虚拟仿真资源从功能实现到教学应用的桥梁,是实现“虚实结合”教学的重要教学参考。目前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构建着重于虚拟仿真软件、硬件、数据及平台的建设,但对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所需教学资料的建设力度不够。虚拟仿真教学资料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包括教材、实训指导书、虚拟仿真系统等的使用说明、课程项目的实现过程外,还应包括“虚实结合”教学衔接与实施的教学参考。虚拟仿真教学资料的缺失不利于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也就无法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尤其在学生课后自学的时候,没有任何可参考的学习资料,学习效果不佳。
(三)虚拟仿真教学教师的参与程度不够虚拟仿真教学是专业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企业有技术的优势,依靠校外企业开发或者校企合作是虚拟仿真资源开发的首选。但是完全依靠企业或者简单的校企合作,很难实现虚拟仿真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对教学的了解不多、学校教师的参与度不够,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要深入发挥虚拟仿真的信息化优势,离不开具有先进技术及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使得虚拟仿真资源的开发变成了一项长期的、不断革新的实践性工作,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教师从事此项工作。
四、虚拟仿真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加强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需要完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中的评价功能,为学生更好的完成虚拟仿真课程任务,及时获得学习反馈奠定基础;另一方要加强虚拟仿真资源的共享和推广,这是信息化资源建设任务的要求,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虚拟仿真资源的共享离不开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建立实时、开放、共享的信息数据库,为更好地发挥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创造条件。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到虚拟仿真资源功能的不断完善,再到虚拟仿真资源的开放、共享,将不断提升虚拟仿真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二)完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构建为了更好地发挥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要完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构建,不断加强虚拟仿真平台、虚拟实验系统等建设,丰富和强化虚拟仿真的教学功能和评价功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教学反馈;要开发和编写满足虚拟仿真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料,为更好地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做准备;要探索适合虚拟仿真教学以及虚实结合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重视虚拟仿真师资队伍培养重视虚拟仿真师资队伍的培养,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虚拟仿真资源的开发周期较长,离不开学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学校应在保障研发过程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通过激励方式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必须要认识到企业在信息化技术上的优势,教师要参与企业实践,掌握先进的技术,找到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和学校教学优势的契合点,开发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编写相关的教材,服务于教学;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虚拟仿真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更多优秀的教师参与到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中来,才能实现虚拟仿真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47-2
1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接近400家,间接从事机器人的企业约4000家;国家高新区近40家规划了机器人产业园区;有36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从事机器人相关的研究院所300余家。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力正改变着制造业的用工模式,以人为主的生产模式正逐渐向以机器人为主的模式转变。工业机器人性价比越来越高、投资回报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用机器人替代人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过去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制造行业,现在已经开始用在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自动化物流仓储作业等过程中。机器人作为一种标准自动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社会、企业对机器人生产线设计、集成、安装、维护、使用、操作等作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这对机器人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我国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并且依然在快速增长,但是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水平还很落后。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平均30台/万人,而欧美日等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350台/万人。
2 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机器人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很多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转换生产方式也迫切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来提供保障而且目前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依然存在脱节现象而且产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反应不够迅速,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节奏。企业需要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再次培训,但是存在人力流失率很高,以至于企业不愿培养的普遍现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往往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校企互动深度不够。
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经验丰富的工程人才从企业到高校的流动存在很多壁垒。
未来8年内机器人相关行业岗位需求200万人左右,工信部规划,2020年中国机器人保有量达100万台,需要20万专业人员,研发人员约15000人,行业工程师约20000人,因此人才缺口巨大。
3 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机器人教学设备昂贵,学校无法大量购买,导致教学资源有限,而机器人教学设备数量有限,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的实践机会,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机器人教学过程中存在误操作容易损坏设备,因此老师会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步骤操作或者只在规定的范围内做一些简单的练习,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最后在工程中也存在机器人工作区域可达性、夹具设计可靠性等无法验证机器人编程、调试周期长、程序优化烦琐等问题。
4 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背景
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由机器人模拟仿真软件和实际的控制器、示教器构成一个完整的模拟仿真系统。该统在没有实际机器人本体的基础上,通过设备间的实时通讯,操作示教器便可控制仿真软件中虚拟机器人运动;同时使用者在示教器上编程,仿真软件中虚拟机器人可再现程序的运行轨迹。这样,借助于模拟系统,使用者既可以熟练掌握机器人操作,又可以掌握机器人编程。
5 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简介
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运行软件对实际的机器人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机器人模拟仿真主要是对机器人的动力学、运动学、轨迹规划、控制算法分析研究及工作站设计、碰撞检测、离线编程等。充分发挥工业级数字化仿真、先进虚拟制造技术软硬件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实训设备短缺的瓶颈。
工业级的仿真已经被世界上很多企业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的各个环节,对企业提高开发效率,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工业仿真、虚拟制造等技术可及时了解和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相关技能,并解决学校开展教学活动高端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6 国内主要模拟仿真软件介绍
机器人本体生产厂家的软件主要有ABB的 RobotStudio、Fanuc的RoboGuide、KUKA的KUKASim等。通用类的模拟仿真软件有RobotMaster、Robosim 、RobCAD 、Delmia等。
RobotStudio是ABB制作的一款面向ABB机器人变成的仿真模拟软件,其软件的优点是虚拟示教器和真实示教器具有相同的功能,便于学习操作ABB机器人;RobotStudio软件集成了建模、编程、仿真等功能,功能比较全面。但是RobotStudio最大的缺点是只支持ABB机器人,机器人间的兼容性差。机器人本体厂商的仿真软件都有相似的特点。
RobotMaster是由加拿大软件公司Jabez研发的主要用于焊接、打磨、抛光、去毛刺等应用的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软件。软件的特点是轨迹优化功能,运动学规划和碰撞检测非常精确支持外部轴,如直线导轨系统、旋转系统支持大多数品牌的机器人,但是它不支持多机器人同时模拟仿真。
Robosim简介:Robosim主要用于教学培训和工业应用。教学培训主要针对机器人的操作、编程。工业应用主要针对搬运、码垛、打磨、焊接等应用的模拟仿真。Robosim的优点是支持机器人运动学建模、轨迹规划,并且持基于python的二次开发,支持大多数品牌的机器人。Robosim的缺点是不支持建模功能。
7 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中的模拟仿真技术应用的意义
许多学校机器人教学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机器人资源有限,却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大量的机器人,但是教学人又必须有大量的机器人满足学生同时使用的需求;机器人教学过程中存在误操作容易损坏设备,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机器人工作区域可达性、夹具设计可靠性等无法验证,机器人编程、调试周期长、程序优化烦琐。
而机器人仿真技术恰好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弥补学校机器人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机器人初学者可以通过模拟仿真系统快速掌握机器人(操作、编程、调试),为项目的前期方案规划提供技术支持,验证机器人工作区域的可达性、工作夹具的可靠性、运用到工业中也可以缩短了机器人编程调试周期、缩短了项目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8 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中的模拟仿真技术应用
大专院校组建机器人实验室时可以只需要在教室厂房只放置1-2台机械手,多台电脑安装机器人虚拟系统或模拟软件。学生可以在电脑仿真软件上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并在仿真环境下调试运行。当学生调试完成,并在老师检查无误安全后可以联网下载到机械手并运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机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学效果又能解决许多学校建立机器人实训室的资金问题。这对于院校希望快速经济的建立机器人实训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蔡自兴,郭[.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若干问题[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3(03).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
自2005年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政策指导下获得了新的生机,迎来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办学方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执行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这些偏差和失误本文统称为政策执行失真)。正视这些偏差和失误,并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就业导向办学方针更好地贯彻实施,从而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表现
(一)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执行异化——就业导向成为就业率导向
执行异化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偷梁换柱,换入表面一致、实则背离原教育政策精神的内容,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原教育政策名存实亡,内容严重失真甚至被完全替换为与原政策貌合神离的“新”政策,教育政策目标全面落空,也称之为教育政策替换。
一项政策能否成功执行,首先要看执行目标是否和预期目标保持一致,只有目标正确了,才能有正确的执行过程。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政策初衷来看,这项方针的预期目标明确清晰,就是要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缓解国家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所产生的失业问题,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是就业导向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被转换成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刻意追求高就业率,将高就业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业率的提高只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却忽视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这种只关注毕业生就业数量的情况可以在就业导向方针指导下制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可见一斑。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形成之后,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职业学校纷纷开始执行此方针。首先,教育部制定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整个评估体系紧紧围绕就业导向的办学思想,分别设立了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包括了办学方向与质量效益、基础条件与合理使用、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三个方面,评价内容十分全面,包含了职业教育办学的各个方面。但是在整个评估体系中,作为反映“办学方向与质量效益”这一重要指标的“毕业生质量”指标,被硬性规定为“就业率”、“稳定率”、“双证书率”与“专业对口率”等四个数据指标。如此一来,就会引导人们用这四个指标界定毕业生质量,而就业率就自然成为判定毕业生质量的标杆。于是,追求高就业率,乃至片面追求就业率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至此,就业导向就顺其自然地演变为就业率导向。就业率在职业学校评估考核中重要性的凸显,对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率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在评价考核职业学校方面,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还强调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对学校的就业率也是格外重视,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就业率较低的院校不能被评为良好和优秀”,“对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部将在一段时间内对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设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暂缓备案或不予备案,以督促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这两个文件将就业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上,就业率对于职业学校的发展具有一票否决权,在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方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这种重视就业率的风向不久就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对整个中等职业教育而言,自2005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并以不同方式向社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年度就业情况。其中,将就业率视为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中的重要数据之一。
在以上种种政策引导下,中等职业学校也将就业率当成了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就业率成为就业导向办学方针的最终落脚点,就业率导向已经替代了原来的就业导向,就业导向的目标发生了偏离和异化。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高居不下,看似已经实现了就业导向的目标,解决了就业导向想要解决的就业问题,但毕业生的实际就业质量却并不乐观,学生就业依然困难重重的原因所在。
(二)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执行表面化——用高就业率象征性表示就业导向的执行效果
除了执行异化,就业导向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执行表面化的现象,即就业导向只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宣传一通,而未被进一步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使政策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这种教育政策执行表面化也可称为教育政策的象征性执行。这种执行的结果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却能造成表面上看已经解决问题的假象。
就业导向的政策执行内容包括了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教学建设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等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这些方面的执行过程和结果难以进行量化,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紧紧抓住某些可量化的指标进行执行效果的评价,就业质量就是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在国家规定的衡量就业质量的四个相关指标(“就业率”、“稳定率”、“双证书率”与“专业对口率”)中,“就业率”显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一般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就业率”的高低关乎职业学校的声誉,影响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而“双证书率”和“专业对口率”却不是吸引生源的关键。加之“稳定率”的统计相对困难,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一般的职业学校缺少必要的条件,难以单独承担,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实际统计过程中,就业导向的政策执行评价指标,只剩下了“就业率”这一项。只要学校的就业率高,就能说明学校的就业导向政策方针得到了落实。这种以就业率的高低来衡量就业导向实施效果的做法表明了就业导向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政策执行表面化的失真现象。
(三)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执行扩大化——就业导向是谋政绩还是为学生找出路
政策扩大化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也叫做政策的附加性执行。出现政策扩大化执行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政策执行主体谋求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通常打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旗号,而不顾政策的既定目标,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落实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行政任务,采用这种方式原本是为了促进地方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加强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支持和监督。但是,在就业导向政策目标偏离——就业导向成为就业率导向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执行行政化的方式使得地方政府政绩要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挂钩。为了不影响政绩,谋求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和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将就业导向的方针扩大化,给就业导向政策附加上不恰当的内容。例如,2011年有新闻报道,湖南永州市新田县有300名左右普通高中考生在高考前“变身”职高考生,参加对口招生,而这种做法是得到湖南省政府许可的。在湖南省的政策中普通高中生有时可以转入职高,至于什么情况下能转学,则要看当年中职生报考高职院校的情况而定。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愿意上中职的学生越来越少,能够参加对口招生的学生就更少了,2011年全市20000多名具备报考资格的中职学校学生中,只有1700多人报考高职院校,普通高中学生转入职高班后,能同时拥有职高的学籍。按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对就业率统计的规定,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对口高职院校(或专业)的可计入就业率。这不仅提高了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也为职业高中就业率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但是按国家政策,这些普通高中学生原本没有资格报名参加对口招生,当地教育部门和关联学校实施普高和职高联合办学,扩大了就业导向的对象范围,把普通高中学生“变身”,通过报考审查,有谋取政绩和地方利益的嫌疑。这虽然能为中职和地方政府的就业率做出贡献,却无利于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更侵害了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生的应有利益,并没有解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这种做法恰恰反映了就业导向政策的附加性执行的表现,正如新闻的标题一样:新田学生变身参加高考调查:谋政绩还是为学生找出路?值得我们对就业导向的执行实际进行反思。
(四)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违背性执行——虚假就业现象丛生
政策的违背性执行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完全没有执行教育政策,或视教育政策不存在,在执行中完全与之背道而驰。在就业导向政策的异化基础上,就业导向进一步出现违背性执行的状况: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办普通升学班,但是就业率统计时或是没有将这部分学生纳入总的毕业生数来统计,或是将被上一级学校录取的毕业生也算作是已经就业。例如,山东烟台市将考取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也纳入就业率的统计范围。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将学生的推荐实习、顶岗实习也算作是学生就业,还有的学校要求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找企业在就业协议书上盖个章就能当做已经就业来统计,这种做法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心照不宣的事实。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就业导向的具体政策不断引导学校追求高就业率,行政压力过重,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高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采取虚假就业率的对策。长此以往,就业导向政策的实施只能是南辕北辙。 转贴于 正确认识就业导向的政策失真表现,是进一步分析其失真原因、寻找解决策略的基础。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正确认识政策失真的种种表现,并对政策失真的种种表现进行恰当地归类,才有可能把握其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
二、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导向政策自身的缺陷,二是政策执行者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本身具有缺陷
1.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目标要求过高。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力争解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就业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单靠职业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将就业这一艰巨的压力完全转嫁到职业学校的身上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不仅要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还要承担就业需求调查、专业设置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和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等工作,在没有政府协调支持、缺少专业机构服务的情况下,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职业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正是因为如此,职业学校在就业导向的执行过程中,才不得不将就业导向的目标暗自替换,出现目标替换、执行表面化等现象。
2.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资源投入不足。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相应的资源,包括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紧张,教师工资待遇不高,教学设备、实习实训设备落后是不争的事实。经费是一项改革的经济基础,缺少了充足的经济拨款作为诱因和保障,政策改革很难进行。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改革力不从心。信息资源包括政府应该提供的信息和需要学校积极获取的信息。地方政府没有起到提供市场劳动力变化的及时信息,而职业学校也很难对此进行宏观把握。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就业导向的实施者之一,还很难得到权威资源,其学校教学经常要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缺少自主权。尤其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上,教学秩序常常受到企业用工需求的干扰。因此,资源投入不足是导致就业导向执行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就业导向执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考虑不足。就业导向办学方针的执行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包括诸如传统文化观念、企业支持配合的力度、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等,在制定就业导向办学方针时,不能充分考虑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也会导致就业导向办学方针的政策失真。在就业导向的执行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以升学为导向的普通教育占据着牢不可摧的主体地位,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得不沦为二流教育。职业教育依旧作为低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层次出现在人们的观念中,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明显低于普通教育。社会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就业层次、就业方向的不认可导致了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无法深入人心。企业本该是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一股积极的力量,可是在就业导向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得原本社会责任感就不高的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其中,最终导致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成为职业学校的一台“独角戏”。劳动力市场变化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风向标,就业导向的政策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及时掌控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却恰恰缺乏这种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方针执行者的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执行者的认识缺陷。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开展已经有了近9年的历史,但是政策执行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官员、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对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认识还存在缺陷,他们把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片面理解成为提高学校甚至地区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由于教育行政官员和中职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没有充分认识客观环境对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下,贸然接受完成就业数量指标的行政任务,这也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政策出现执行失真。
2.就业导向政策执行者和制定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执行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政策失真的重要根源。就业导向方针的执行者,即教育行政人员、企业、中职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及中职生身兼执行者和目标群体双重角色,他们处于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学校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矛盾之中。就业导向的执行者也是其相关利益主体,他们在这个政策中有着各自明确的利益目标,教育行政人员追求政绩,企业追求利润,中等职业学校追求的则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学生追求的则是更完善的教育和更体面的职业。
但是,当就业导向的方针目标被确定为达到一定数量的就业率时,地方及学校在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就业质量的情况下,只能片面追求就业率,甚至采用虚报瞒报的方式,保住中等职业学校的利益,维持学校及其专业的生存。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是政策执行者在面对利益得失时岗位责任意识不强或缺乏造成的。
3.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监督检查不力。在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中,监督检查不力是一个普遍突出的问题,就业导向政策的执行亦是如此。这主要表现在:就业导向方针政策的执行缺乏具体切实的监督检查计划和措施;没有建立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上级对下级的执行情况不能及时准确把握,下层执行者缺少向上级反馈执行情况和问题的途径;对于不能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执行者处理不严,对于弄虚作假的中职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督检查效力不彰,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使得执行者对就业导向失去信心。
三、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的对策
(一)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充分考虑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
就业导向并不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全权负责解决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全行业共同参与。就业导向也不仅仅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或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还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幸福感。就业导向不只是解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问题,还要关注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不利的环境因素,将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阻力、企业对待中等职业教育的消极态度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考虑其中,采取积极的具体对策进行应对,而非一味地只对中等职业学校提出目标要求。
(二)加大就业导向政策的宣传,加强对就业导向执行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目标、内涵及其具体政策措施,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避免下层执行机构对就业导向产生误解,纠正已经产生的片面追求就业率的错误倾向。对于中职就业导向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报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执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对就业导向方针政策的执行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备完成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使他们不仅知道就业导向的方针是什么,还要知道该如何具体操作。
(三)明确就业导向相关主体的权责,建立健全就业导向实施监督系统
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关各方多方面的配合,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其应有的权责。政府应该明确这个相关主体的权责,尽量减少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健全就业导向实施的监督系统,建立第三方政策评价机构,公平公正地监督和评价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履行和政策执行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奖惩,以避免相互之间出现责任推诿的状况,从而更好地控制和推进就业导向政策的执行进度。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主要有五类:一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和地方举办的职业大学;二是独立设置的高等专科学校;三是成人高等学校;四是本科学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五是本科学校举办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m后两类我们可统称为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它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方高校在发展高职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规模上,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占高职教育比例较小;结构上,其专业结构还有待完善,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系、监控机制等有待逐步健全和完善;经费投人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缺乏“双师型”教师,等等。为使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巫待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晰人才质量规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确定的办学理念与方针,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同样必须坚持这种理念与方针。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在人才质量的培养上,既与本科教育有别,又不同于中职教育,它必须要有自身特定的要求,即高职生既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正如潘愁元先生所说:“今天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有所要求。只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不对的。我们既要培养一个职业技术人才,更要培养一个公民。人才不能够只是工匠。当然,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有其特殊性,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做法。;y)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出现那种状况,即“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如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他就等同于中职中技生,在职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他就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中技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陷人被动。;[3)“目前,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把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种则认为应该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统一,导致了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上的盲目性和不一致性。n(4)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应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定位,要求学生掌握“核心技能、核心知识”,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既区别于本科生、又区别于中职生,通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地方高校不仅要全面准确把握其实质,而且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职育教育工作中加以落实。为此,地方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1)在高职生的培养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提高学生的适应市场、适应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诚信、竞争意识和敬业、合作、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本领,是否具备用人单住所要求的各项素质要求,以及能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要建立起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保障机制。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要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管理人员执行这一方针的素质与能力,建立起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场所及符合办学方针所需的专业设备。
二、突破教学改革难关,形成立体式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要取得大发展,必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显示出技能型人才成才的优势。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过程进行改革:在教学思想上,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明确岗位能力的目标;教学体系上,要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技能体系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单纯的认知学习,加强目标下的知识应用;教学评价上,要突破文化试卷的考试,检验学生会做什么事情。
地方高校高职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因难:一是缺乏行业标准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就是职业性,其发展的道路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靠企业、发挥行业作用。因此地方高校高职教学改革应建立适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课程体系,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行业没有技能人才的岗位标准和人才体系标准,有些行业只有技术标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地方高校高职教学与企业、行业实际分离的状况,高职生只能以文化成绩来分层次,而不是以岗位技能高低来分层次的境地,这又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社会的欢迎。二是没有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可借鉴。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是一种实用人才型的教育,从生源状况看,职教学生人学的文化分较低,决定了他们更需要应用型的教育方式。然而如何进行深人的教学改革,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还缺乏较成熟的模式可借鉴。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应引领学生在职业目标下、在技能成才的目标下主动学习,学校应组织力量,加快研究探讨教学改革,建立适合学生在技能道路上发展成才的教学体系,建立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缺乏合格的师资。职教的教学改革需要师资的强力支持,但是,对地方高校高职教育来说,其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合格教师。现有的教师都是从事普通高教的教师,他们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他们缺乏实践知识,一些教师甚至鄙视、惧怕企业实践,他们只熟悉传统的课堂教学,而缺乏岗位指导能力,从而给高职教学改革带来困难。因此,从事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教师应急需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从企业聘请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加快职业化的教学环境的建设,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起一支职业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三、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服务于社会,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近年来为顺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都创办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存在着简单把一些普通专科专业转化为高职专业的倾向,而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能力来确定高职专业,这一现象在偏文科型的高校显得更为突出,这不利于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发展。区域性是高职教育的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相符合。地方高校在设置高职专业时,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特别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产业的发展相适应,既立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要适度超前。地方高校应努力打造高职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在审定高校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时,应努力使高职专业设置能更好地贴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目前办学体制多元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地方高校发展高职教育应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办学实际,力求避免趋同,体现差异性,充分显现各自的个性和特色,打造出自已的品牌。
职业教育应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目标,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模式,以及开展分层教学,探索灵活学制等改革内容,都必须以教学过程为基础。现代职教课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出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都为岗位能力服务,在岗位能力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按这样的体系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才能与工作岗位一致,学生具备了某一岗位的能力,才能开展工学结合,这样的教学,才有职教特色,才能落实就业导向。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应用性课程与知识性课程的协调。目前在一些地方高校中,高职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恶性循环,其原因有:一是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就业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课程内容陈旧,缺少新的信息;三是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前沿性、实用性,或者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课程讲解不生动,或者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就业压力下,学生希望得到技能,而学校希望坚持素质。但是,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实用性、职业化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比重的同时,应注重对高职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一个“基础宽、技能精、针对性强、适应面广”具有高职教育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前言: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清末以来,在黄炎培的积极倡导和实践下,职业教育形成的巨大思潮席卷全国,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与认同。
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
黄炎培来自于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学成后的十余年间,黄炎培举办了多个学堂,积极从事学校教育。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教育实践中,黄炎培发现了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弊端,很多学子在本文由收集整理饱受教育之后仍停留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较之很差。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无法挽救民族危亡。黄炎培认为教育不能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而进行,他主张德、体、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改变过去偏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提倡实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阶段,经过对国内外的一番考察。黄炎培得到启发,在实用主义教育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的思想,经过考察后的思考总结,1916年9月黄炎培正式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具体可以理解为:在遵循不同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基础上,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的技能,并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找到乐趣,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关注个性发展,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谋生手段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教学中遵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原则。
大职业教育主义阶段,20世纪中国工商业发展很不景气,实用型人才供过于求,就业出现较大困境。使得社会、家人及学生都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职业教育办学受到较大阻力,发展面临严重危机。认真的思考总结后,他意识到,教育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特性。他于1926年1月发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书》,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这标志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思想内涵
手脑并用是其核心思想,我们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其进行解析。
2.1 首先,从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平民。黄炎培倡导、推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基于此,他提出“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凡平民教育性质之职业学校,最合现今社会所需要。”根据黄炎培的众多言论和他首创的职业学校的立校旨趣,以及他后来几十年的实践,应当而且可以把“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作为“手脑并用”的一种释义,并且这种释义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处在首要和最高的层次上。
2.2 从训育方针和德育标准来看,“手脑并用”的理念倡导和要求做人第一、敬业乐群。黄炎培认为,职业“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下一种确定的互助行为。职业教育,即是给人们以互助行为的素养,完成他们共同生活的天职”。由此,他认为要用最多的热诚,包涵一切,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发挥大合作的精神,做训练的方针,使受吾教育的,精神方面和智能方面,完全适合于人群需要。
2.3 从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注重技能。黄炎培先生创办职业教育,一改传统的重书本、轻实用的倾向。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职业教育,不唯着重‘知’,尤着重在‘能’”,“办职业教育不但着重知能,而且还需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
2.4 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手脑联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作为教学过程、教育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倡导和要求的是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手脑联合训练,确是人类生活教育上最基本的工夫”,“适合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通过对黄炎培先生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的全面、深刻的了解。足见在他的思维视野中,坚持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不仅是由“手脑并用”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所规定了的,而且是人类文明生成历史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然规律,又是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
3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
黄炎培老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仍是我们亟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的源泉。办学者应该从中领悟到,应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以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络。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必须谋学生个性之发展。人人依其个性,因材施教,将“对己谋生”与“对群服务”统一了起来,将发展个性、能力本位与全面发展统一了起来。职业教育界的同仁不能按部就班、年复一年地办学,而必须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是动态的,是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对于求学者,要学会手脑联动,做学合一。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特征出发,强调职业教育必须注重技能,注重实用,要达到“技能纯熟”。他说“职业教育的目标,很简单,很分明,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技能,得了以后,要去实地应用。把所学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生产,应用于生活,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宗旨。他对办学者的启思,对求学者的忠告对现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明确地把当前的职业教育看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以及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当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全体人民,所以根据分析调查来看,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以及社会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国政府以及相关等部门作出一系列的决策,本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方针,希望能培养出大量的职业人才,所以他们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那么怎么样在职业教育中深入一定的教学方针,并且能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呢?现在职业教育部门在做全面的思考,大家一致认为,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只有人们正确地处理好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统筹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两者是不能偏废的,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1 了解职业的含义
职业在国外的专业术语中被誉为“天职”之意,也就是说是某个人一辈子的奋斗。对于一些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对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要比普通人更熟悉和精炼。但是现在的教育模式体现很多的是人在教育上还是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是很高,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未有职业的工作者来服务于社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标准化的专业知识的传递。职业教育对从业者进行专业的培养,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在正确的职业教育下,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 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关系
在当前的社会中会常常听见道德的词语,随着教育部门的改革和教育的严格化,道德教育很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每名学生都要进行一定的道德教育以培养自身的素质,在职业教育中也同样包含对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那么为什么要在职业教育中体现职业道德呢?两者是什么关系?根据分析可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为辩证统一的关系,职业道德是全体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所有。
3 职业道德在职业技能中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全体人民的社会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也就是说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所以从业者在就业前应当接受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者职业道德的培训。现在随着职业人才的层出不穷,各个用人单位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在职业道德上的要求是用人单位的首选。
那么为什么职业道德在职业技能中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呢?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随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道德理念体现出来,在用人单位中,具有一定的素质道德是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的。假如一个没有素质道德的职业人才在从事某种职业工作,那么人们就会考虑他工作的态度以及严谨性,这样会大大地给用人单位的信誉打折扣。如在某工厂,某职业工人因为他工作态度涣散,导致对职业技术的疏忽,使某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工厂的销售额度下降。
所以职业道德在职业技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道德是一切行为准则的基石,职业技能也是一种行为,没有道德,再高的职业技能也只会干些缺德的事”。无论多么优秀的职业技术人员,没有了职业道德,那么他们的职业技能也几乎为零,不会得到认可。
4 如何更好地在职业技能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根据多方位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来,职业道德在职业技能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对一些职业技能人才进行有效的教育呢?也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职业技能当中呢?现在各个职业技术学校都在积极地将德育工作落实,笔者认为要把职业道德落实到职业技能当中,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4.1 将职业道德内容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
将职业道德内容融入相关的职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告诉他们在面临道德问题时,在规范的基础上更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要不断地增加学生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将职业道德的观念由认知到接受,最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工作习惯。
4.2 在技能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在课堂中学习得多么好,在理论知识上掌握得多么扎实,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一下,要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从业态度、吃苦耐劳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在技能竞赛中教师可以看出学生的技能知识应用情况,也能看出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发展迅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态,国内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也为该地区经济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带动,政府支持。纵观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情况,总体来讲持续上涨,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浙江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崛起,民间资本办学成为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占高职总数的40%以上。当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支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上海许多职业院校都与企业紧密联合,建立了由行业专家,尤其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他们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学校还能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从就业上看,上海高职所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为企业的发展乃至上海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吉林省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吉林省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总生产方面尤其是生产一线,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而职业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招生生源匮乏以及实验设备投入不足所导致的低质量的教育环境,使得职业教育发展处于尴尬境地,发展乏力,无法及时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储备人才。
(一)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乏力
目前,吉林省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国家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职业教育模式相对僵化,没有办出“职业”特色,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而对应用性、实践性重视不够,脱离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的办学宗旨与定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在专业设置上不能紧跟社会经济需求,重复设置比较突出。一些专业设置所面向的职业早已淘汰,使得学生毕业后面临无业可就的局面。
(二)技能人才的数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期间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一即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短缺,而且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间分布不合理。据统计,全省每年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只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而吉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各类产业所需的人才缺口极大,不仅技能人才而且部分企业的一些职业(工种)已经青黄不接,由于技术岗位后继无人,已退休的老技术工人被重新聘用到岗位上来。
三、推动吉林省职业教育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
目前,吉林省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阶段,人才队伍处于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两者只有良性互动才能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借鉴国内外的成熟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完善。
(一)职教与普教取长补短,培养经济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也就相对提高。虽然我国教育总体来说,普通高等院校仍然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但是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并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在生产一线发挥的作用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纵观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其发展必然需要高科技的人才的管理带动经济结构的创新转型,但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方针践行到各生产部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更何况,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德国和美国在职教和普教相连接双管齐下发展职业教育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见,加快普教与职教的相辅相成,形成终身化一体学习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政府主导,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能够很好地为这一方针政策服务。由此看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专项提取规定比例的经费,以该经费支持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还可以加大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相关经费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更新培训设施。另外,相关部门要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经费的投入,拓宽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资金的筹措渠道,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落到实处。
(三)加快整合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推进职业教育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加深对课堂教学优化的实践认知,确立课堂教学优化的常态观,是职业教育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的必走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堂 教学 优化
近几年,在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导下,各地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确下了一定功夫,旨在提高本校职业教育教学,在职业理论课教学方面和职业技能课教学方面,都在努力地探索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力求做到优质高效地跟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对于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理论课和职业技能课的课堂教学,应树立怎样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观?如何做到使课堂教学优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优化的现实意义
1.课堂教学优化: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基础性选择。
在大力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进程中,在坚持以服务这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引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优化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课堂教学优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选择,重视课堂教学优化,才能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才能真正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付应有之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理念统领下,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进行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职业 教育的微观环境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优化,对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培养技能型人才,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是学生立业之本,是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根本,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单单是教的问题,而是能力和知识的融通,实践和理论的共升,培育学生持续学习,娴熟技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但要进入,而且能融入以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为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尽心尽力。所已,课堂教学优化是职业教育,培育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
2.把课堂教学提升为精品
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探索中,确立精品意识,在精品专业、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精品教师、精品课堂教学五个精品建设中,精品课堂教学是基础,精品教师是各项精品之源。没有精品教师,就没有精品课堂教学,而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精品专业是通过精品教师、精品课堂教学对职业教育规律、高职教学理念、教学思路的理解做出的选择。
二、 课堂教学优化的实践认知
1.文化传承、伦理示范、知识拓展
作为启迪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精品教师,属于民族的,她承继着民族的文化的续延,文化传承,是教师的责任,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优化,传导给学生,使之弘扬。
一个好教师,对学生应有伦理示范效应,用自己的言行去展示公正、法治、民主、明礼、诚信、宽容、理解和爱,让自己和学生一道成为现代公民。在课堂教学优化中,老师是培育现代公民的引领者。
拓展学生知识,引领学生掌握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提炼观点,用各种形式:如思路引导、质疑、探究、讨论、辩论、团队学习、社会调查、技能实践去催生学生的思想火花,用过程评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活动中学习,在“动起来”中提升,在质疑中创新 。
2.创造性教学
课堂教学优化应体现出一个创造型教师的风采,关注学生需要的,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提高。人性最刻意的追求,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在教学中,应体现出会赏识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悟,催化教学目标的达成,创设情景,想象入情,教中动情,用激情唤醒学生,用你的文化,你的视野、你的学识之力去整合课程,去构建高职教育人才的学习、实践、展示这三维空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造型教师,努力地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创造型教师,去感悟、思考、合作、去质疑、探究自己的教学,超越在于设计,设计在于视野,视野在于功底,功底在于积累。创造性教学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
3.师生互动 融为一体 教学相长 体现和谐教育
课堂教学优化,应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重视和谐教育理念的融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课堂教学优化推进和谐教育。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利于民族的振兴。通过教学,使学生和教师达到一个相对完善的境界。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能够切题入扣,交流融通,师生互动,呼应度高,学生的热情波波迭起,在教师专业知识引导、交流融通中,学生动了起来,有了主动,有了探寻的激情。老师讲的,学生能对上号,能进入状态,能看懂本课程的理论架构,教师在培育专业思维和学生的学习、拓展专业思维走在了一起,和谐的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升的教育,和谐教育是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铸造一个和谐发展的平台,应作为课堂教学优化发展的方向。
4.突出能力坚持道器合一行知统一为学生就业、创业做奠基
技能是学生的生命线,是立业之本,创业之基,在课堂教学优化中,应体现技能的实践性操作。心动不如手动,灵通不如手通,娴熟技能是学生生存之道,实践技能是检验教学的基础标准,职业教育能力第一,认真地引领学生在实践的天地夯实自己,学生就业凭的是技能,学生发展凭的是技能,学生创业不能没技能,尽最大力体现技能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优化的的责任和义务。
5.培育责任认同
构建和谐校园,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培育环境友好型学校,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大气魄,这样的理念,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当重任,尽全力在课堂教学优化中让学生学好,让学生技能提高,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课堂教学优化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学习意识的培育。
6.以人为本 基于教材 高于教材
从专业视野的角度把握教材,做到能够走进去,并能超然于教材,基于教案,又要超越教案,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发展考虑,从学生的现状考虑,从学生的提升考虑,在课堂教学优化中,老师讲得这本教材,在整个专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在整个专业技能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在整个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在这样的教学视野中去张扬学生的个性。不能以教材为本,不能死抱一本教材,循规蹈矩,书上有啥就讲啥,照本宣科。千方百计地去启迪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融通学生的心灵,去培育学生的心智和能力,这才是根本。
7.砺炼基本功 提炼教学思想
基本功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课件的设计、粉笔字的书写,语速的控制,概念的表达,材料的筛选,案例的选择,板面的设计,肢体语言的运用,课堂的造势,状态的调控,均需要合理考虑,科学配合,在课堂教学优化中,这对于刚任教的青年教师,是起步学习的过程;对于教书多年的中、青年教师,是不断提升、再造的过程;对于任教多年的老教师,是持续学习、不断扬弃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优化,砺炼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在这些方面,是没有止境的。
8.合作学习 团队学习 共谋进步
课堂教学优化,是老师运用团队学习的方法,设定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术目标,以讨论、质疑、社会调查、小课题研究、专业课程课题研究、实践技能学习、提高、展示等方式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使学生这个学习团队内性别、性格、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学习方法互补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优化展示中,体现团队学习,注重培育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情感,教师和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融通,促使团队学习整体的进步和提高。
9.教学是与学生的交往
课堂教学优化不是单单是教与学的问题,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问题,课堂教学优化更应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交心。是学生主动地学和教师动情地教 。经院式的教学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深情地与学生交往这种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教师才能融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才能弄明白学生想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实际问题在哪里,学生的专业思维怎样培育,想象力怎样拓展,创造力怎样发挥,资源含量怎样提升。在交往中,教师去发现学生,发展学生,同时也发现了教师自己,发展了教师自己。
10.开放视野 持续学习 在持续学习中提升学生自我驱动力
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优化中不断体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资源含量。通过积淀教师自身,才能积淀学生。这样的积淀,才能提升学生的自我驱动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动力之源。
11.确立课堂教学优化的常态观
教师应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只有常态的课堂教学优化,才能让学生持续成长,让老师不断发展。
确立课堂教学优化常态观,是一位老师走向成熟、走向卓越的标志,是教师应有的理念。
三、课堂教学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把育人放在首位
课堂教学优化应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认同和价值观取向,培育有道德的、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的现代公民是课堂教学优化的主旨。
注重提升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优化,应当把握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造性的培育为关注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沿着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造性的提升这一主线进行,切忌把课堂变成教师渊博知识能力的表演。
重视培育学习型团队和合作学习
对于自我意识明显,追求独立自主、成就感追求很强的这一代青年学生,责任认同培育与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是分不开的,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在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上下功夫,通过团队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每位学生,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价值的显现与张扬,是离不开团队的,只有在团队中,才策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知识 能力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J〕新华文摘,2006,(11)
〔2〕 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J〕新华文摘,2006,(11)
〔3〕 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J〕新华文摘,2006,(1)
〔4〕 田慧生.李帆.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素质教育〔J〕新华文摘,2006,(5)
论文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启示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黄炎培认真总结清末以来我国兴办学堂的经验教训,批判地借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有关理论、制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颇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目的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1918年6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预备。20年代后又提出把“某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并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此后几十年里,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他对职业教育的定义、目的做过许多说明,但总是把概括之话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概括,集中反映了他的世界观、社会政治观点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黄炎培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求生”,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孤生不能,生亦寡趣”。为了求生,就要具备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由此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也体现了黄炎培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黄炎培说:“余向论教育之旨,归本人生。其义惟何?一曰治生,二曰乐生。”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前人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人;后人在仿效中获得改进,或进而有所发明的社会活动。
2.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社会化、科学化”
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他认为这是办理职业教育机构应遵循的基本方针。他看到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社会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所谓社会化,在他看来就是“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理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1926年,他曾把这种思想概括为“大职业教育思想”,提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系。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运动。”
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黄炎培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种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个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黄炎培力求把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工作纳入科学化的轨道,注重调查,注重实验,勤于总结,逐步推广,在长期的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而形成一套从职业陶冶、职业训练到职业指导、职业补习系统的理论和灵活多样的职业指导,力争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工作重效能”。以后中华职业教育社专门设立研究科学管理问题的机构组织事务管理委员会。他自己先后写成《机关管理一得》、《民主化的机关管理》两书,“实欲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合一炉而冶之。”
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命题和在实践中所做的一些努力,表现出他可贵的探索精神,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3. 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黄炎培曾认真总结清末以来开办实业学堂的经验教训。他说:过去的“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其弊端在于学校功课设置重理论而轻视实习,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中境界,须要手脑并用”。反复强调,“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飞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在实践中,他力图通过各种制度保证上述原则的贯彻实施。中华职业学校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本校特重实习,生徒半日授课,半日工作,务期各种技能达与熟练。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理论和实际的关系这样一些重大的教育原则上,他在当时能达到上述的认识,并身体力行,努力贯彻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作为直接为农工商各界输入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显然比普通教育有更强烈的现实性。黄炎培提出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显然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
4. 职业教育的基本规范是“敬业乐群”
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因此,他反复强调:“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个己谋生活,这种误会,不可不注意。职业教育……不仅是个人谋生的,并且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教育训练,第一要务即“为群服务”。他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 转贴于
黄炎培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是与他对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看出,职业教育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人们对自己职业的理解、热爱和强烈的兴趣,是激发其事业心、创造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个人道德情操的健全发展,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一致,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消除人类社会“惨变”的先决条件。总之,黄炎培强调社会服务、提倡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培养一批又一批有一技之长、有服务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才,以解决国家社会最重要最困难的生计问题。
二、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 职业教育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在其指导的中华职业学校实施的“普通学科+职业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了他对实践的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多样化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是目前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打破了陈旧的学科授课模式,大多采用分模块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和实践两方面的均衡发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严格要求学生的毕业的质量关,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我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严进宽出,职业教育也是这种模式。逐步改革传统的大班级授课方式,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块式教学;在制定评价方案时,改变传统的考试为开放式的测评方式,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
2. 职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黄炎培批判“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社会现象,他将“谋个性之发展”作为其职业教育培养要求等各个方面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划一化弊病的根源,批评忽视人的个性差异性、多样性的倾向,强调教育要重视人的个性,为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而努力。目前,职业教育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素质是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集中与表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劳动者个人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素质与能力,是各项具体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