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刚才长同志提出的要求和措施讲得很好,我都同意。听了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各大投融资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以及确保第一季度“开门红”拟采取的工作措施汇报,感到大家做了很多工作。今年以来,我市投资工作取得的成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自己与自己比,与“十一五”最后一年的高速发展期相比,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全年任务的9%,比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取得良好开端,但是和老百姓的要求相比,和胡总书记,省委、省政府对我们“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栗书记、赵省长去年到调研时提出“赶超目标”,即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到部分地区查看。从现在的情况看,分别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500亿元、达到2500亿元以上和3500亿元的目标,即使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也只有2300—2400亿元,如果我们不尽全力、下定决心努力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到“十二五”期末甚至连都无法赶超。跟这个目标相比,我们还有更大的差距。栗书记要求“要起好步、开好局,有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有具体的项目来落实。李书记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提出“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五年”,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我们必须要有量化的目标来解答。
要全面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省委、省政府,市委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理念,顺应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以超常规的思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从今年第一个季度开始,我们就要紧紧围绕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开门红”,在“十二五”开启之年实现突飞猛进地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丰富措施、创新方法,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体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狠抓项目建设进度,用最终成果检验工作成效。
在这个基础上,我谈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抓认识提高
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牵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准确把握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和黔中经济区崛起“发动机”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寓意。这款“发动机”必须是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必须是促进城市建设具有突飞猛进变化的发动机,必须是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动机。在省内,必须发挥好城市首位度、产业聚集度、人才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优势,保持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动摇,千方百计“闯”、“争”、“抢”、“拼”,树立丢掉第一就是最大耻辱的志气和骨气,自我加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突破,大力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聚集力,把为全市人民乃至全省人民谋幸福作为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第二、抓目标量化
在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工作中,一定要确定量化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能动摇。围绕确定的量化目标,要学会用否定式的方法来思考和推进目标的完成。所谓否定式的方法就是在实现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只能找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凡是不能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都必须要剔除。打一个比方,假定对各区(市、县)设定一个考核目标,即农民耕地每亩产值收益不低于10000元或者5000元,要求必须完成,不能找理由、寻借口,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由此一来,各区(市、县)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这就是否定式方法,在一定的原则下只要求结果,把更大的调整权放给各区(市、县)去思考,下一步我们要用这种方法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0亿元,每一年平均就是200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1400亿元,力争1600亿元,我认为还可以再提高,必须在前三年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做到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确保这些投资在后两年产生回报和收益,为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汇编进展情况通报,按周通报,以后按月通报,要把各区(市、县)、主要部门和投融资公司的相关工作情况排出来,及时报给李书记以及市委常委、市政府分管市长,发给各区(市、县)、各相关部门、各投融资公司。
第三、抓项目体系
省委、省政府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核心是项目建设年,作风和环境建设是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切实利用“三个建设年”的有利条件,确保完成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抓投资就是抓项目,投资任务的顺利完成要靠一个个项目来支撑,我们一定要能抓项目、会抓项目、多抓项目、抓好项目,既要抓基础设施项目,更要抓产业项目,还要抓民生项目;既要抓国债项目,也要抓招商引资项目,还要抓自我融资项目;既要抓产生税收的项目,还要抓增加就业、服务民生的项目,通过抓项目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进步。
第四、抓融资多元
要加大融资力度,敢于举债、科学举债,丰富还债手段,通过融资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总目标的顺利完成。融资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值得大家好好地学习研究,会后可以请长同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各区(市、县)要广辟融资渠道,发挥积极作用,多融资、融好资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防范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市级投融资公司要以清理投融资平台公司为契机,加快自身建设,迅速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融资职能,提高执行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决策的能力和实力,与各类金融机构建立良好联系,借助土地、固定资产、经营性项目、预期收益和政府投资等有利资源积极促进融资方式的创新。
第五、抓用地保障
土地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资源,国土部门要全力以赴予以支持,认真研究收储土地试点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土地增量,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盘活、用活现有土地存量,切实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解决用地“瓶颈”。我市的征地拆迁必须施行熟地出让,绝不允许生地出让,要整合各种资源把被拆迁老百姓安置好,做到搬得出来、住得进去、发展更好,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在城市发展方向上,严格控制老城区新增住房,全面发展金阳、花溪,有效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在发展中解决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用制约发展、减缓发展来回避问题。
第六、抓建设速度
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栗书记要求“加速发展”,省委、省政府要求“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李书记要求能有多快就要多快,核心在于“速度”,当前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更要在速度上下力气、争时间、抢进度,大家要共同想方法,尽全力完成第一个季度增长20%的目标任务,实现“开门红”。全市所有项目中,凡是能马上开工的务必要抓紧时间开工建设,已经开工的务必要加紧施工。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工程物资采购可以适度超前,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量和使用率。李书记说只要老百姓感到幸福的事情,我们就拼命去干,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到幸福的事,就是要“拼命”加快推进的具体工作,我们更加不能懈怠、不能放松。
第七、抓工作质量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区发改局前8个月工作完成情况及后4个月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前8个月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围绕做大做强“三大经济”、突显“四大产业”、突出“四个加快”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项目调度管理,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国省投资体制改革政策,按照项目建设的“四制”要求,加强国省投资项目的监管,严格项目的立项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不断规范项目管理,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按照“竣工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上级发改部门的要求,督促、配合有关部门、乡镇和企业编制完成了30个项目的前期文本,已上报省市发改委20项,其中初设6项,可研7项,实施方案6项,项目建议书1项。目前,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平麻路、转闫路、生态移民等项目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评审,并列入年度投资计划,乡镇文化站、计生服务站、库区移民等项目即将下达投资计划。对120个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行旬调度、月分析、月通报制度。深入项目责任部门和实施单位进行督查,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汇报区上领导协调解决,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截止7月底,全区开工实施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22项,年度累计完成投资8.93亿元,同比增长8.2%。120个重点建设项目(含前期项目16项),已开工建设96项,年度累计完成投资7.57亿元,占计划的65.7%,同比增长10.7%。辖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67亿元,占计划的62.85%,同比增长30.5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2亿元,占计划的60.02%,同比增长25.75%。
(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重点,编制下达了全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依据2006年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对各经济主管部门和乡镇2006年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争取资金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考核兑现。根据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制定了2007年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各经济部门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经济运行月分析制度,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提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向省市发改部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省投资。今年共筛选上报争取投资的项目23项,总投资2.42亿元,目前已争取到位资金4216万元,占区上下达任务5000万元的84.32%,其中:集中供热2000万元,崆索路1280万元,赵西路500万元,基本口粮田建设90万元,妇幼保健站80万元,其它266万元。
(四)全力落实招商引资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全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会议精神,积极走出去,多方寻求合作伙伴,落实招商项目任务。及时了解和掌握外国政府贷款、世行贷款、亚行贷款等利用外资方面的信息,筛选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积极开展工作。利用芬兰政府贷款集中供热项目正在完善贷款手续,利用亚行贷款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发改委。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后4个月,我们要认真贯彻区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投资任务的完成。一是加强项目调度管理。对重点建设项目,尤其是未开工项目,要进一步加大调度力度,深入项目实施单位,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其尽早开工,确保全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亿元,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亿元。二是不断规范项目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精神,按照《崆峒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项目审批制,落实核准制和备案制。三是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项目审批的强制性门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加强能源审核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提高准入门槛,防止限制类、淘汰类项目落户我区。四是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按照“三个围绕抓储备”的工作要求,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前期项目,逐项目进行验收、收录,建立全区重点前期项目储备库和数据库,力争年内入库项目达到60项以上。
(二)强化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充分发挥发改部门的参谋、规划、协调职能,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做好综合经济工作的能力。继续坚持经济运行月分析制度,加强对重点经济指标的跟踪监测,搞好经济运行分析,为区委、区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当好参谋助手。
今年1-9月份我市建筑业完成产值39.1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季度较一、二季度分别增加12%、8.7%。1-9月建筑业产值占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的25.1%。全省1-9月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96亿元)的24.1%。我市建筑业产值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建设业完成总产值70亿元,增长13%,对gdp贡献率有望达2.7%以上,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问题,经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目前有170余家建筑业企业,其中: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8家,大多都是三级或劳务分包企业。而全省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70家,二级企业2100余家,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水平明显落后于省内的其它城市。
2、我市建筑企业占有本市建筑市场的份额低,对外承包工程规模较小。建筑业产值是按照企业注册地(含外地企业设立的经工商、税务登记的分支机构)进行统计,外地施工企业的产值是不计入我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按相关规定,外地施工企业在我市承接工程只实行中标后的备案制度,入市门槛低,导致今年外地施工企业大量涌入自贡建筑市场,且这些外地企业大多资质等级高,承揽的多为规模大的项目,如s305改造工程、檀木林国宾府、龙城国际、南湖体育中心场馆等。根据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站的统计,2007年、2008年、2009年外地企业在本市承揽工程的中标金额分别占全市招标项目总金额的13.48%、18.97%、32.7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今年外地企业中标项目的金额比去年猛增约14个百分点,导致我市建筑业产值大量流出。而我市只有市建一司、市建二司等少数总包企业在外地承接工程,且总承揽任务偏少。
3、2008年“5·12”地震造成重灾区当年的建筑业产值较少,而今年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项目的实施,使得2009年全省建筑业产值大幅增加,主要贡献地区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等重灾区,因而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着力将建筑业放到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实。把做大做强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紧培育和完善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加大服务力度,加快建筑队伍的教育培训、鼓励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和对外承包工程,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
开局良好 增速强劲
——2013年兵团经济首季“开门红”
本刊记者 闫海成
4月16日,记者从兵团新闻会上获悉,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兵团实现生产总值185.70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创10年来同期增速新高,实现2013年经济运行首季“开门红”。
一产稳增二产壮大三产加快
一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8.6%,占生产总值比重8.5%。第二产业92.26亿元,增长28.5%,比重49.7%。第三产业77.62亿元,增长12.0%,比重4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5%、67.7%和28.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3.0和5.6个百分点。
总体看,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第二产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春耕春播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今年以来,兵团各师、团及早谋划全年农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有序推进春耕春播,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93亿元,同比增长8.1%。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重工业贡献作用突出
一季度,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35亿元,增长28.0%。其中,重工业增加值46.72亿元,增长30.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3个百分点,贡献率76.0%。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27个产品大类,19个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0.6%,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今年1月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1.58亿元,同比增长44.0%。实现利润5.66亿元,增长2.1倍。综合效益指数223.2,同比增加52.1个点。
投资高位运行,项目支撑有力
一季度,兵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21亿元,增速在上年同期46.6%的基础上增长45.4%,保持高增长水平。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7.66亿元,增长38.7%,占投资总量83.3%,拉动投资总量增长33.8个百分点。
一产和三产投资倍增。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倍。
民间投资持续加快。一季度,民间投资26.82亿元,同比增长42.6%。
建筑业快速增长,竣工产值倍增
今年1月至3月,兵团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15亿元,同比增长47.8%。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24.94亿元,增长61.4%。竣工产值4.63亿元,增长2.1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5万平方米,增长4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51万平方米,增长8倍。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客货运输大幅增长
一季度,兵团实现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02.29亿元,同比增长6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4亿元,增长26.6%。
一季度,完成旅客周转量15.9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6.9%。完成货物周转量34.89亿吨公里,增长41.7%。实现营运业务收入17.01亿元,增长32.8%。
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增长
一季度,兵团在岗职工人数68.74万人,同比增长1.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6.33亿元,增长18.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165元,增长16.1%。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58元,同比增长18.1%;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现金收入1390元,同比增长19.8%。
总体来看,一季度兵团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下降、劳动力不足等影响,工业企业开工率不足八成,部分行业生产下行、效益不高,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较快,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师、阿拉尔市:把握重点 主动作为
刘春阳
一季度,一师、阿拉尔市实现生产总值19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
今年,师、市对一季度工作把握重点、主动作为,做到项目有落地,生产有进度,发展有速度。
抓好春耕春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一季度,完成农田灌溉128万亩;投资1.75亿元新建节水滴灌20万亩,抓好春播储备,检修农机具8017台。畜牧业快速发展,到3月底,共出栏牲畜19.24万头,增长0.3%。一季度,师、市农业生产完成农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9.3%,完成农业增加值1.9亿元。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工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师有近200个项目开复工建设,涉及金额达12.8亿元。1月至3月,师、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96亿元,同比增长27.8%。一季度,师、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64.9%。
加速发展三产。师、市加快棉花销售,完成入储22万吨。统筹安排好春运期间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一季度完成客运周转量2.35亿人公里,增长35.8%;货运周转量3.26亿吨公里,增长50%。抓好春节期间市场货物供应,有力地平抑了市场价格。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亿元,同比增长47.7%;商品销售总额32.96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143.4万美元,同比增长14倍。 (作者单位:一师党委宣传部)
二师、铁门关市:逆势飞扬 发展迅猛
张志勇
二师、铁门关市一季度生产总值11.74亿元,同比增长20.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是去年同期的25.5倍,实现首季经济运行“开门红”的目标。
大农业,科技引领。4月8日,二师二十九团农机手李浩驾驶装有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大型播种机进行棉花播种。二师率先应用GPS卫星定位导航,实现自动驾驶、高精度播种,1000米播行垂直误差不超过2厘米,解决了棉花种植“播行不直、接茬不准”的大难题。
同时,今年二师力争实现农机经营收入5亿元,师、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占领二师农业机械化的制高点。一季度,二师、铁门关市完成农业现价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0.8%。
商贸业,逆势飞扬。金三角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一枝独秀,效益良好。一季度,二师、铁门关市商品销售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14.9%。
工业化,发展迅猛。2013年全师固定资产投资计划80亿元,同比增长67%。一季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是去年同期的25.5倍。
重点项目投资动工进度加快。3月1日,投资1.51亿元的绿原工业园区2×135兆瓦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复工建设,年发电量达13.5亿度。另外,8个重大投资项目全部开(复)工。
(作者单位:二师党委宣传部)
三师、图木舒克市:真抓实干 争先进位
李晓辉
三师、图木舒克市一季度完成生产总值7.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经济“开门红”,在兵团排名由上年同期倒数第一提前到第八位。
师、市党委对首季开门红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各行业突出重点,精心安排,真抓实干。
一季度,师、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完成季度计划的128.7%,同比增长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7亿元,完成季度计划的117.6%,同比增长35.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完成季度计划的105.6%,同比增长14.2%。
师、市工交建商企业汇编户数8户,其中,工业企业1户,交通运输企业1户,建筑企业2户,商业企业2户,供销企业2户。实现营业总收入20.9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9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0万元,利润增长率为41.6%。
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02%。
总体来看,师、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一好、二快、三高”的发展特点。“一好”即农业生产形势好。春耕生产开局良好,设施农业发展良好,农产品价格形势趋好。
“二快”即团场农工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加快。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26元,同比增长43.3%,团场农工家庭人均现金收入165元,同比增长15.5%。
“三高”即工业、三产、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实现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4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同比增长91.9%。
(作者单位:叶尔羌报社)
四师:一好 三快 四优
傅清华
今年以来,四师坚持一手抓生产促发展、一手抓民生促和谐,全师经济运行呈现出“一好、三快、四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提振了信心。一季度,四师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8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7.9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3.57亿元,增长3.8%,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三快”:一是城镇化建设推进快。着力抓好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拟建可克达拉市各项前期工作全面推进。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快。一季度,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86亿元,增长17.5%,占生产总值比重56.9%,超出兵团任务指标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两旺,列入考核的10种工业产品保持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一季度,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87万元,增长1.7倍。
“四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面实施农业提效、特色林果、牧业增效三项工程,截至目前,全师已完成各类作物播种103万亩,完成总播面积的64%,节水灌溉、精量播种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
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优化。一季度,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亿元,增长20%;社会商品销售总额9.91亿元,增长15%。一季度,预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5亿美元,增长63%;新增外贸企业2家,外贸企业数达到116家。
民生事业建设质量不断优化。一季度新增就业1200人,完成职业培训5839人,分别为年计划的25%和49%。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已开工800余户。
对口援疆工作措施不断优化。今年总投资4.4亿元共6大项、28分项援疆项目计划,目前项目全部启动。
(作者单位:伊犁垦区报社)
五师:后发赶超 “快”字当头
何奇标
连日来,五师经济喜报频传,实现首季“开门红”。
五师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完成生产总值5.45亿元,较上年增长19.8%。其中,一产完成增加值0.55亿元,增长14.3%;二产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46.1%;三产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增长10.1%。全师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三次产业淡季不淡的总体目标。
今年以来,五师党委始终把农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确立了强化50万亩优质棉基地建设,稳定10万亩小麦生产,积极发展15万亩玉米制种基地,优化粮食作物的发展目标。第一季度,全师共实现农业生产1.3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
今年五师工业把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园区作为重要载体,在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强化工业经济的支撑拉动方面下工夫。一季度,全师完成工业总产值8.0567亿元,同比增长70.7%,实现销售产值4.975亿元,增长57.7%,完成发电量10007万千瓦时,增长41.3%。
五师还积极抓住“两节“期间消费的大好商机,发展旅游服务业,实现了商品销售额和营业额的大幅增长,第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91.6万元,增长27%。在交通运输方面,按照“以站扩线、以线增车、以车增效”的工作措施,统筹地际、师际班线客运和垦区内部团场客运资源,第一季度实现客运量132.1万人次,增长25.5%,实现货运量44.6万吨,增长30.52%。
(作者单位:五师党委宣传部)
六师、五家渠市:“三化”并举 优势凸显
吴昌辉
一季度,六师、五家渠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生产总值30.01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一产增加值1.8亿元,增长8.0%;二产增加值18.7亿元,增长33.2%;三产增加值9.51亿元,增长21.1%。工业增加值占一季度生产总值比重5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8.8%,拉动一季度经济增速18.8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4.65亿元,增长15.7%。
特色种植异军突起。一季度种植业产值1844万元。生产蔬菜368吨,增长327%。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师、市为加快现代农业进程,新引进的中粮长城、乡都酒业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成功落地并投产,师、市成立的新农现资发展有限公司对师、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工业企业生产正常,工业产值快速增长。一季度师、市完成工业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30.4%。建筑业生产在安装工程的带动下较快增长。一季度,完成建筑施工产值4.9亿元,增长27.1%。商品房销售面积2万平方米,增长30.9%,销售面积全部为住宅销售;商品房销售额0.78亿元,增长56.7%。完成固定资产12.23亿元,增长38%。
节日消费市场活跃,实现供销两旺。师、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亿元,增长21.7%;实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2.35亿元,增长18.8%。交通运输业客货两运双增长,完成营运业务收入2.88亿元,增长40.4%。
全师从业人员7.23万人,增长8.1%。工资总额同比增长29.3%。全师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815元,增长19.6%。
(作者单位:准噶尔时报社)
七师:细化措施 夯实基础
赵 秋 朱金红
一季度,七师完成生产总值9.89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七师党委细化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每一个目标都有项目支撑,每一个增长点都有具体措施做保证。
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59亿元,增长9.5%。积极做好农资供应、生产设备检修维护和农田基本建设,各团场化肥、种子、农药、滴溉带、地膜等农资储备量均高于去年同期。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平稳增长,牲畜存栏43.12万头,增长2.1%。
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产值3.3亿元,增长19%。完成工业总产值12.73亿元,增长49.34%。师重点工业奎屯锦疆煤化工成为拉动全师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新增尿素产量13.66万吨。
师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签订合同额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318%,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4795万元,同比增长154.6%。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增长18.2%。商贸流通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3.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批发业完成11.42亿元,占商品销售总额的84.3%,比上年同期增长73.6%。
在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均呈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全师实现客运量335.4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4.8%,同比增长22.6%;完成货运量322.79万吨,同比增长68%;实现运输业营运业务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60%。
据了解,一季度全师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89亿元,同比增长89.6%。一季度经济发展开局良好,为顺利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奎屯日报社)
八师、石河子市:多措并举 首季飘红
张万明 侯喜迎
八师、石河子市广泛深入开展经济首季“开门红”活动,各行各业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时间到天,扎实落实工作任务,企业效益争相飘红,确保师、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实现了经济首季“开门红”。
1月至3月,八师、石河子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9.66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的107.9%。
一产稳步增长,增加值2.29亿元,增长6%,完成计划的121%;二产增速加快,增加值28.35亿元,增长36%,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的118.1%;三产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1.8%;建筑业发展后劲足,同比增长4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37.5%;公路运输业运行良好,实现货运量523万吨,同比增长43.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师、市进出口总额增幅较大,实现进出口总额35079万美元,同比增长1.24倍;财政收入状况良好,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
八师、石河子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外进出口净额三大需求增速都在20%以上。师、市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更加注重非公经济发展,其增速高于国有控股企业增速69个百分点;注重缩小城乡差距,团场农牧工人均现金收入增速高出城镇人居可支配收入增速16个百分点;
一季度,师、市工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重点监控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8亿元,同比增长113.6%。开发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7.5亿元,同比增长27.35%。
(作者单位:石河子日报社)
九师:强化措施 扎实开局
柯 萍
九师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强化措施,分解任务,首季经济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师实现生产总值28059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7472万元、5529万元、1505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3%、29.1%和8%。
全力抓好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协调解决困难。扩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8590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2979.7万元,同比增长243.1%。新投产工业占一季度工业总产值的20%。同时,新投产工业使九师摆脱了主要依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增长的模式。
全力抓好畜牧业工作。按照“分散繁殖、集中育肥、常年上市”的发展思路,实施以奖代补和贴息贷款政策,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和草原鸡等特色养殖。一季度,全师各类牲畜共繁殖仔畜28.02万头(只),新购进能繁母畜1.98万头(只)。现存栏牲畜68.46万头(只),比年初增长26.4%。出栏牲畜14.92万头(只),同比增长17.6%。一季度,全师定值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2512棚,育苗2.3亿株,生产各类蔬菜150余吨。
此外,该师还认真抓好职工多元增收、对口援疆、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建设工作。
同时,加强对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重点项目的排摸和服务,全力推进拟建项目尽早开工、已竣工项目尽早投产,尽快形成经济新增长点。
(作者单位:九师新闻中心)
十师、北屯市:突破升级 势头强劲
樊晓丽
今年一季度,十师、北屯市采取一系列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了经济首季“开门红”。
经初步核算,一季度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87亿元,从总量和增长速度来看,一季度,师、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其增速超过了全年平均水平。
从投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拉动角度看,投资仍是拉动十师、北屯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季度,师、市2×135兆瓦热电联产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三大主机招标工作,预计5月份可开工。截至3月底,师、市累计完成项目建设投资及项目备料投资300余万元,实现了历年投资零的突破,对GDP贡献率4.5%。
消费实现平稳运行。截至3月底,师、市预计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同比增长22.1%。消费龙头市场增长势头迅猛,目前,北屯市刚刚成立,消费进入住行升级阶段,汽车、住房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家庭装饰建材、家具等领域消费继续快速增长。
出口增势稳定。1月至3月,师、市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0%,其中进口总额100万美元,出口1900万美元。
从经济运行质量看,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存贷有升有降。一季度,师、市全口径财政收入3977万元,占地区比重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77万元,占地区比重4.1%。截至3月底,师、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2.85亿元,较年初增长7%;各项贷款余额为30.95亿元,较年初增长1.2%。
(作者单位:十师新闻中心)
建工师:及早谋划 主业强势
张国成
今年第一季度,建工师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44亿元,同比增长25%。建工师所属兵团建工集团完成建筑业总收入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6%;完成工业收入2800万元,同比增长56.8%,实现首季“开门红”。
建筑业是建工师的主业。今年,建工师所属建工集团提出实现生产总值53.483亿元,营业总收入228.713亿元,同比增长32.97%的目标任务。为此,该师所属建工集团党委坚持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行动迅速。
在国际市场,建工师所属建工集团海外项目部,业务范围涵盖公路、机场、市政、房建、农业、水利等多个方面,春节期间,除西亚项目工程无法施工建设外,其他项目节假日一律不休息,3000多名员工全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
在国内市场,湖南岳阳市临湘至湖滨公路项目、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一期、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项目等项目,员工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冬季施工,到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在疆内市场,该师所属建工集团旗下的14家子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加大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力度。
据了解,截至4月初,该师所属建工集团各单位的1000多个工程项目,90%以上已陆续复工或作好复工准备。
(作者单位:建工师文联)
十二师:六大市场 活力迸发
曹 勇
2013年以来,十二师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尤其是第三产业,依托“六大市场”项目,同比增幅达45.5%,为十二师顺利完成2013年生产总值力争超百亿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师首季度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全师实现生产总值14.01亿元,同比增长33.2%,列兵团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53亿元,同比增长412.9%,实现盈利4350万元,同比增长54.75%。
数据显示,十二师今年在一产方面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和城郊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业,实现了农业生产“淡季不淡”,首季度实现0.53亿元,同比增长7.2%。
二产方面,着力发展融合园区经济,首季度实现工业生产总值6.02亿元,同比增长22.4%。
三产方面,十二师依托区位优势,着力建设大型农产品、钢材、机电、汽车、重卡、物流等六大市场,实现生产总值7.49亿元,同比增长45.5%。
特别是九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自从一期工程果品交易区、蔬菜交易区、副食交易区32万平方米市场于3月13日开始营业以来,入驻经营户已有2000多户,日交易额近4000万元,日交易量近6000吨,开业30天,仅蔬菜累计成交6.687万吨。
此外,十二师还积极发展金融、典当、小额贷款公司等产业项目,使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十二师认真实施职工收入倍增计划,希望通过多元种植、搭建市场、发展旅游等十项措施促进职工增收,确保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23%的目标。
(作者单位:十二师党委宣传部)
十三师:六大一高 实招实效
王晓燕 勾军海 赵宝山
一季度,十三师实现生产总值5.9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51.8%,其中工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53.3%,工业增速位居14个师之首;第三产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5倍。师经济运行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该师以“六大一高”(大招商、大金融、大生态、大民生、大稳定、大援疆、高效益)为切入点、出实招、抓落实、见实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大招商,引进“耗水少、污染小、规模大、产出高、能循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从而带动一产、推动三产。
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该师努力引进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加大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做好“十大工业项目”建设。
同时,坚持资源可持续开发、生态可持续发展,由资源换市场向资源调节市场转变。
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走精品高效发展之路。今年,该师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优化种植业、做精做强林果业等,引领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同时,加快畜牧业发展,建立健全股份制、合作社机制,使畜牧业真正走上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道路。
着力构建大金融格局。把三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税源经济的源泉,实现金融业、物流业和进出口贸易的新突破,打造全疆最大的现代物流园基地,扩大进出口贸易。
(作者单位:十三师新闻中心)
十四师:转变方式 保障民生
姚 成
今年一季度,十四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三化”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实现经济首季“开门红”。
该师借助十省市对口支援和兵团重点帮扶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历史机遇,高起点开局,多举措运作。
截至3月底,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2519万元,同比增长38.2%。其中一产1017万元,同比增长17.4%;二产6741万元,同比增长55.1%;三产4761万元,同比增长19.1%。固定资产投资6006万元,同比增长116%。开工续建及新建项目57个。
“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春耕备耕工作,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加大职工技术培训,抓好农资储备调配,抓好病虫害防治,为设施农业保驾护航。做好“倒春寒”和春洪预防抗灾工作,减轻灾害损失;继续“强主增辅”,为职工多元增收奠定基础。
民生建设有条不紊。十四师申报及争取2013年“十件实事”9件27项,预计总投资5.98亿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对全师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基本生活津贴并进行了免费体检,对城乡1077户生活困难人员实施了低保救助;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18个。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完成了2016年度固定资产统计年报工作,计划内项目2016年度完成投资1284.3万元,其中球团生产线烟气脱硫项目完成投资509.2万元,设备零购完成投资775.1万元。
2、积极与集团公司运营发展部沟通,上半年集团公司分两批次以通钢[2017]52号及78号文件下达了矿业公司2017年度投资计划,两批合计投资计划为22561万元,其中球团生产线烟气脱硫2250万元,4-6#矿组深部开采工程等5项生产接续项目为20311万元。上半年预计完成投资1543万元。
3、针对国家出台的营改增税收政策,结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及矿业公司预结算相关文件,重新修改完善并以通钢矿业[2017]11号文件下达了《关于下发通钢矿业公司工程建设项目预结算执行定额、取费标准及材料价格等规定的通知》规定,适应了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工程造价计价需要。
4、完成了矿业公司2016年度合同管理清查工作,板石矿全年签订工程合同14份,其中设计类1份,施工类2份,监理类1份,零星工程类7份,其他类3份。
5、为深入贯彻落实首钢总公司2017年闭合“失血点”计划,根据通钢集团公司对建平深井矿业、塔东矿业、大栗子矿业冶炼系统择机出售、资产盘活、多元化转型发展等指示要求,组织完成了对相关子公司基本情况调查研究,按要求形成汇报材料上报集团公司;为加快推进塔东矿业公司国家冰雪项目,成立了临时工作小组。
6、为规范和加强矿业公司设备购置计划管理,理顺设备购置管理程序,结合实际,重新修改完善了《吉林通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设备)购置管理办法》,形成了初稿,待审定后下发。
7、按照集团公司审计监察部的《关于上报2016年度已完工程投资结算复核审计相关事宜的通知》(通钢审监字〔2017〕17号)文件要求,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工程结算复核审计材料报表。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措施
1、针对集团公司下达的2017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做好统计报表模板的调整工作,并按要求做好2017年项目建设的年度、季度、月份计划的分解和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
2、按照集团公司审计部要求,配合审计部做好矿业公司2017年度技改、大修、安措、维简等项目的已完工程结算复核审计工作。
3、强化投资计划管控,各子公司要严格按照工程投资管理规定,加强项目前期可研论证及初步设计审查,细化工程投资,使控制投资在计划轨道上运行。加强计划的严肃性,集团公司未下达投资计划的项目,调整运行处不下达工程建设实施计划,不予安排及上报项目资金计划,不进行固定资产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及相关报表。
4、做好矿业公司零购设备采购管理工作,严格按年初制定的计划进行采购,严格控制设备采购成本,按生产要求严格控制设备采购的时间节点,防止出现设备库储量。
按照调度会议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运行情况
年初以来,按照市政府实现首季开门红的要求,我们坚持抓紧、抓早、抓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标志是:
主要指标增长较快。截止2月末,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7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85万元,增长2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万元,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7亿元,增长4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亿元,增长19.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3万美元,域外招商引资完成5.65亿元。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我市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结转及新建项目44个(亿元以上3个,青松风电场项目、汇有乳制品项目、金华多晶硅项目),拟建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大有台湾创新工业园项目、班吉塔大水泥项目、曙光风电场项目、汇能风电项目),储备项目47个。华龙钼精深加工项目是今年初开工建设的,总投资5920万元,目前已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主体厂房建设和4座回转窑安装,还有8座正在安装,预计投产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1亿元、利税1.2亿元。班吉塔年产200万吨水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已经签订了意向协议书,目前正在做可研,计划在4月份开工建设,20__年4月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税收6000万元。新庄子展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湿巾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8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备案、环评和立项工作,土地正报省里审批,预计8月份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税收200万元。
大有产业区稳步推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日供水能力1万吨供水厂,架设了2万千伏安输电线路,与阜新盛泰燃气有限公司签订了管道燃气项目建设协议。二是积极筹措资金,搭建融资平台,成立了大有产业区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开行贷款手续已报省行,省行正在起草专项报告报国家总行审批;同时,省农发行贷款手续已准备完毕,正在上报。三是千方百计招商引项目,根据产业区确定的主导产业,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概念招商和集群招商,最近台州塑料协会张晓赧会长已经去中国塑协总部,争取中国塑协帮助规划塑料工业园。2月11日,我们与以台湾盛世美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1户台资企业草签了台湾创新工业园项目协议。该园区主要以高科技电子产品、商用餐饮成品、特殊饲料(赛马)、厨房用具等产品为主。整个园区占地面积300公顷,预计3年至5年全部建成,投资回报率在10%左右。通过借鉴先进工业区模式,引进最新经营理念,争取早日达到“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水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大家都知道,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严重影响,已经波及到县域经济发展,我们感觉到发展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完成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重点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危机已使我市的骨干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沈宏、华龙、华宇、光合密封、电力制钢、百通集团等企业出现了部分停产、限产和效益下滑现象。特别是钼铁价格从每吨28万元下降到目前的11万元,影响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财政增长制约因素较多。在重点企业效益下滑造成财政减收的情况下,对我们××财政贡献较大的油田,也因为成本提高、价格下降,有四分之一的油井停产,严重影响了我市税收。此外,由于今年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很大,例如增值税转型,将使我市减收1800多万元;还有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个人所得税率下降等,也都会相应减少税收,可以说今年是我们××历史上财政增长最困难的一年。
三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尽管年初以来,我们就不断加大引项目、谈项目力度,千方百计促成项目落地,但从实际成效看,并不十分理想。因经济形势变化,准备来我市投资的客商大多开始驻足观望,影响了项目引进。比如广东昭信电子、韦旭鞋业等大企业,我们去年就几次接触洽谈,今年又紧紧跟踪,都因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企业老板一直不能下决心到××投资。
四是服务业发展受到影响。按照省和××市要求,发展服务业是保证“双增升位”的一个突破点。今年我们××明确提出要打造“运输大县”,但由于个体、私营运输业主经济效益不好,停止了部分车辆运输,我市运输业受到较大冲击。此外,随着百姓购买力下降,房地产、商贸餐饮、旅游等行业发展步伐也有所放缓。
三、下步工作措施
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有基础、有机遇,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采取超常措施,确保开门红、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一)狠抓项目建设。一方面不断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推进在建项目投产达产,促进拟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同时,以现有的产值超亿元、税收超百万元两个企业群体为重点,一手抓产能巩固,一手抓内涵扩张,加大技改和扩建力度,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企业。另一方面加大外出招商力度,针对我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积
极联系,广泛洽谈,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狠抓财政收入。我们将重点做好五篇文章:一是抓紧盯住金纸、油田、纳税大户,做好大企业文章。二是对新上项目,从立项、基建起就及时跟踪,研究相关的税收政策,做好新企业文章。三是加快房地产开发,做好潜力税源文章。我们在城南规划了2.9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储备土地800多亩,正在引进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给予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增加新的税收增长点,弥补工业下滑带来的影响。四是加强油、水资源管理,做好资源性税源文章。五是抓住滨海公路、锦凌水库、××湾国际机场建设的有利契机,做好机遇性税源文章。
(三)狠抓联动包保。我们继续实行 “四大班子”领导、市直部门,对全市21个乡镇全方位包保,并按照刘志强书记3月3日在我市调研时提出的要求,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入企解难促发展”活动,力争帮助企业将金融危机的影响减至最小,保证企业能够平稳健康发展。
2008年全市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1.7%。其中:工业预计完成投资720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0%。
2008年全市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1322个,全年预计完成投资696.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开工861个,全年预计完成投资455.6亿元。通钢大型化异地改造、凯赛20万吨生物丁醇等24个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以及吉延高速等一批交通、能源、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2009年工作安排
(一)2009年投资增长目标
国家实施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确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是吉林市加快发展、推进经济总量再翻番的难得机遇。2009年全市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资计划安排1500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力争完成1580亿元,同比增长31.7%。
(二)2009年重点项目建设目标
2009年全市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开工368个,总投资1375.4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532.5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80个,总投资366.9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200.9亿元;开工并结转下年项目188个,总投资1008.5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331.亿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1.抓好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和调度督促,完成年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标
一是加强调查工作,摸清全市的建设项目底数,为制定投资计划提供依据。二是围绕全年投资计划目标,将年度投资任务按区域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开发区,按板块分解到农业、工业、城建、交通等领域,并将投资任务分解细化到每季度、每月。三是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开发区、有关部门超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及时完善更新项目信息,把全年投资目标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项目。四是加强对投资运行的管理,及时掌握投资运行情况。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指标执行情况的调度工作,同各县(市)区发改部门建立全天候联系,随时掌握各地投资进度情况,按月调度掌握投资运行情况,按季度进行通报督促。五是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现场调研工作,检查投资计划的落实和进展情况,了解和掌握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后续投资计划打基础。
2.尽快完善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全力组织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2009~2010年,中央安排投资1.18万亿元,将拉动总体投资4万亿元左右。最大份额地争取到这项资金,对吉林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作为2009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为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争取国家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全市成立了22个项目工作组,形成了由市长挂帅、各位副市长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市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加强与国家和省对口部门的沟通,继续赴京开展工作,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做好项目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同时,做好省对口部门的工作,争取得到倾斜支持。严格按照中央已确定的投向选择和申报项目。在全市2009年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中,按照当前急需、影响面大、符合投向等原则,筛选出全市10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20项重大产业工程和百项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向国家申报和市里全力推进的重点,争取得到中央投资支持。
10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599.9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246.8亿元,分别是:长吉城际铁路项目、吉林市铁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吉林市铁路公路民航换乘中心项目、中油昆仑吉林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吉林市天然气城市管网建设项目、吉林市城市供热扩能及管网改造工程、吉林市公路建设工程、吉林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吉林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吉林农电公司吉林地区农网新建及改造工程、吉林供电公司吉林城网新建及改造工程。
20项重大产业工程,总投资1183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184.8亿元,分别是:中国吉林碳纤维基地建设工程,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35万吨/年苯乙烯扩建、40万吨/年ABS扩建和20万吨/年丙烯项目,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经济型轿车及冲压中心建设项目,通钢集团吉林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淘汰落后装备大型化异地改造工程,通钢集团磐石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Φ273连轧钢管生产项目,中广核集团吉林核电项目,中广核集团吉林地区100万千瓦风力发电厂项目,丰满大坝治理工程,国电集团国电吉林热电厂扩建项目,国电集团国电吉林江南热电厂新建项目,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吉林成大弘晟能源有限公司桦甸油母页岩综合开发项目,华能集团磐石热电厂项目,吉林省昊宇重工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8.5万吨核电主管道和大型锻件项目,吉林明阳大通风电技术有限公司风力发电设备总装线建设及核心部件工程,吉林华微电子与飞利浦合资建设8英寸芯片生产线及设计研发项目。
百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54.1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263.3亿元,主要项目有:吉林市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三期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沈吉线石家至烟筒山铁路复线,舒兰市和蛟河市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公司30万吨笨胺项目,吉林凯赛公司生物丁醇、中钢特种铁合金基地、吉林大黑山钼业公司钼制品深加工等项目。
要抓紧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认真研究论证,由专业部门编制可研、初步设计,做到规划科学、方向对路、规模够大,真正发挥重大工程项目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支撑作用。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特事特办,加快项目审核、环评审查、用地审批、地方配套承诺、银行审贷等各项工作环节,确保10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2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点项目按期基本达到国家审批核准要求,做到成熟一个,上报一个,成熟一批,上报一批。
3.创新完善重点项目资金筹措机制,积极落实配套资金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吉林市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支持的资金相对有限,大量资金还需要通过贷款和融资来解决。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优势产业,依托北部工业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100个亿元以上大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年内储备3000万元以上项目要达到300个,实际落地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要达到200个。特别是中钢集团碳纤维及制品、天宝集团15万辆整车、10万吨乳酸、8英寸芯片、中国国大集团电力电子产业园、柳州五菱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程,促其尽早开工建设。把握好国内和国外新一轮产业分化整合的走势,瞄准具有产业转移趋向的国家和重点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切实扩大对发达地区的招商成果。
二是进一步创新银企对接与合作的方式及途径,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工作条件,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在落实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确保增长过程中促进银企双赢。
三是通过与省相关金融部门合作、注入有效资产等方式,尽快提升吉林市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能力。增加“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注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扩大担保贷款规模。完善土地收储中心、城司等投融资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省、市各个融资平台,扩大融资能力。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民间资本参与,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4.强化项目建设推进机制
深入落实重大项目责任推进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领导责任制度,增强项目工作合力。全市重点推进实施的10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20个重大产业项目,由市级领导牵头,确定责任部门、配合部门,明确责任人。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工作时限和具体措施。100项重点项目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由各县(市)区、开发区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全力以赴推进实施。根据工作需要,全市对重大工程项目组成若干攻关小组,对于中国吉林碳纤维基地、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中广核吉林市核电项目、丰满大坝重建等项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与,全力做国家部委、央企工作,争取尽快取得突破。
强化重点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分类指导和服务,分层次推进。对年内计划竣工投产项目,加强协调、组织和推动,实施阶段性目标管理,明确各月份投资进度和形象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对开工并结转下年项目,跟踪落实电力、交通、资金等建设条件,合理安排工期,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对前期推进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符合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能够达到规定投资强度,就全部纳入“绿色通道”范围,统一审核、集中审批、跟踪服务。对需国家和省审批核准项目,积极帮助项目业主搞好协调衔接。
完善落实重点项目调度督查机制。加大对亿元以上项目的督查力度,对5亿元以上项目实行按旬调度,随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实地查验工作,由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随机抽查,注意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5.加强项目管理
大家好!下面,我就—月份全市项目建设、经济转型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作一简要通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滑。—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同比增长23.5%,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投资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投资乏力。—月份,全市工业投资仅增长14.8%,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7位。从各县(市、区)看,有4个县(市、区)工业投资下降,分别是区下降48.%、区下降38.2%、区下降6.8%和县下降0.6%,区仅增长4.6%。二是部分重大项目进展缓慢。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关圣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主体工程没有动工;国家已批复洛玻搬迁工程的主体项目没有实质性开工;洛钼集团年产8000吨钨深加工项目合作洽谈、建设方案的周期长达1年半,推进缓慢;铜一公司金属复合板带产业化基地、220千伏聂湾变电站等项目因拆迁不到位无法开工。
(二)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受传统产业影响,工业效益下滑明显。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虽然连续3个月小幅回升,但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价格下跌影响,工业效益严重下滑。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3.%,居全省第18位;实现利税同比下降10.%,居全省第17位。仅石化、伊川电力、万基和中硅高科等4家大型企业就亏损24.4亿元,下拉全市利润增速26.6个百分点。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全市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占全省562家的5.3%,国家级龙头企业仅1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家,仅占全省的1.5%。三是服务业发展亟待提速。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同比仅增长8.4%,低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2%,比去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增幅下滑较多。四是战略新兴产业占比小,对整体经济不能形成有力支撑。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1—7月份,17家省定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476.3亿元,同比增长38.6%,增速虽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1—7月份,全市有11家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均排在全省80名之后,分别是:(82位)、区(86位)、(5位)、(101位)、经开区(108位)、(126位)、(135位)、(138位)、(148位)、县(160位)、(172位)。从重大项目看,全市产业集聚区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经开区、6家产业集聚区没有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看,今年计划新开工生活或行政服务中心16个,、、3家产业集聚区至今没有开工;计划新开工污水处理厂7座,、、区等3家产业集聚区应开未开。今年要新启动的产业集聚区内60个村庄改造任务,还有18个没有启动。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投资较快增长。一是抓开工。重点抓好今年后4个月计划开工的17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其中,确保双瑞万基海绵钛二期、普莱柯生物科技园等72个亿元以上项目月底前开工。二是抓在建。加快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国机重工产业园、轴研科技产业园、中航锂电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园、725所特种装备产业园、麦达斯轨道车辆铝型材等623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进度,确保恩梯恩精密轴承等82个重大项目如期建成或提前竣工。三是抓前期。力争月底取得石化18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万基2×60万千瓦机组项目“路条”。强力推进前坪水库、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力争前期工作有阶段性明显进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一是着力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强力推进产学研军融合,确保全年新增各类研发平台30家以上;2012年计划安排的100项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和100项科技攻关项目,10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加快推进七二五所ITO靶材产业化项目、天誉环保公司高效脱硫脱氮装置产业化等获国家、省支持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二是着力抓好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十大园区和四大搬迁改造,洛玻、白马、洛单、洛钼钨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确保月底之前实质性实施。三是着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今年争取再有10家龙头企业达到省级标准,再有1家龙头企业进入国家级行列。全年土地流转面积力争突破100万亩,达到105万亩。四是着力抓好服务业提速。月份组织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研究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对服务业的考核评价,助推服务业提质增速。加快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依托“两区”规划和建设,超前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对外招商。加快中移动客户服务中心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10月底前开工。
根据市《关于完善节约用能合理用能科学用能管理和工作措施的通知》和区《创建“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实施方案》的要求,为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我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1%的目标任务,现就我区节能降耗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绿色创建、加大节能改造力度
继续深化“绿色”创建工作,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低碳型、循环型产业,鼓励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1、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由区节能办牵头,组织各街道(镇、工业区)对所属企业进行调研摸底,对适合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的项目进行推广实施。
2、深化拓展企业清洁生产。把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作为节能降耗工作长期有效抓手,在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同时,向服务业企业拓展。严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目的。
3、不断研究和探索科学统计方法。加大对高能耗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的监测与研究,及时提出科学用能、合理用能的建议和意见,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全区能耗情况。鼓励通过对企业的招商引资、培育扶持等方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目标。
4、加强绿色示范点培育。继续按照《区十大绿色示范点评选办法》的要求,创建评选出一批起到模范标兵作用的绿色先进企业、医院、学校、社区、家庭等。
二、加强能源评估管理,实施用电审批制度
1、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认真贯彻执行《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严格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要求。将节能评估的审查意见作为项目申报流程的必要条件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2、明确能源评估的范围和权限。对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含)以上,或年用电量100万千瓦时(含)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求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其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含)以上由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审查,其他由区级相关部门负责。
3、加强项目竣工投产后的能耗评价。逐步推行产业类项目试运行6个月后能源利用的后评价体系,要求实际能耗不得超过能评报告中能耗水平的10%。对不符要求的责令整改,并按相关规定处置。
4、建立新增、扩容变压器审批制度。对装机容量在200KVA以上的新增、扩容项目一律由区节能办进行审批。项目建设单位需明确变压器具体用途、项目用能标准和主要用能设备节能措施等。区节能办根据项目性质、产业导向和产出效率进行合理用能审查。供电部门在区节能办批准后方可办理变压器安装、接电等相关手续。
三、持续开展有序用电、用足用好电力资源
1、制定实施有序用电方案。以用足用好区内电力资源为目标,根据市、区两级用电形势,由区发改局和供电部门牵头做好有序用电工作,按年度制定并实施有序用电方案。以高能耗行业为重点,采取阶段性停产或压低负荷的办法,合理安排企业轮休,避免“以拉代限”等简单的控制手段。各街道、镇、工业区和相关企业要严格落实、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全区用电形势平稳。
2、积极推进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建设,对区域内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分析,对电力负荷做到即时控制,保证高峰能降得下,低峰能用得上。
3、切实做到“有保有压”。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重要部门、岗位的用电,做到“有保有压”、“停机不停线”。按照有序用电原则,重点保障的用电单位不得随意接受其他企业挂靠,私自接通电源,一经发现,取消对该单位的用电保障。
四、探索电费加价管理,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1、制订完善落后产能淘汰相关办法。按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对区域内落后产能的企业及项目单位按照先试后推的原则,适时开展电费加价管理。以政府推动与企业自愿、政策鼓励与市场淘汰、全面统筹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对属于“十小”行业的落后产能企业在一年内自愿关停、转产或重组升级的(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目录),给予一定的奖励。
2、全面铺开城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力争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淘汰任务。
五、加强重点企业管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
1、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逐步开展对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能耗对标,逐一对照《产业能效》或同行业能耗标准开展对标,准确评价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水平。对能耗水平未达标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
2、倡导物流业的绿色节能发展。加大物流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节能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运作的实践为基础,挖掘物流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潜力;充分发挥区物流业、航运业联谊会的平台作用,促进节能增效,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节能中介机构的引进和培育。以绿色(节能)技术中心为平台,促进节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每年引进一批节能相关企业,并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持,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4、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根据《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的要求,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负责,做好相应的节能规划,明确节能管理目标和措施,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推动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
六、加强能耗管理考核,做好节能宣传工作
1、制订全区能耗管理考核办法。对全区相关单位和街道(镇、工业区)的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考核,明确各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以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合同能源和清洁生产推行情况、企业节能改造等为主要指标,明确考核目标和工作,促进全区节能降耗工作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