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

第1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油田运输设备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一项经济活动,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建造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关注的焦点。由于石油资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对于油品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

1.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综合了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提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再评价。

1.2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1)按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以把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其中新建企业投资指的是为了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投资。

(2)按照对企业前景的影响进行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所谓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景或对企业前景影响甚小的投资。所谓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的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的投资。

(3)按照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分成两大类: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非相关性投资是指: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的投资,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相反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到另外一个投资项目,那么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则是相关的。

1.3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回收时间较长、变现能力较差、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以及投资次数相对较少等特点。

1.4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其财务上的可行性之外,还应当考虑市场因素,比如当前的市场周期、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投资后的管理、成本等。总的来说即需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2 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资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在石油资源的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带来损失甚至灭绝性的危险。正是由于托运物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油田运输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必须选用防爆型的运输设备。②必须具有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环境中腐蚀性物质不仅会影响石油的质量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防爆隐患。③必须满足相应的户外等环境条件要求。④必须具有满足较长周期的免维护或少维护的高可靠性要求。⑤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对油田运输设备还提出了高电压、大容量、高效率、节能源和环保型的要求。

3 油田运输设备投资决策与管理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油田运输也开始从设备老化、包袱重、经营困难等的落后形态向现代物流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运输投入受资金限制较小;个体、集体、合资、外资等运输公司为油田运输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油田运输业的竞争。与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样,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需要考虑该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与报酬因素。只是不同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运输质量,在油田运输设备的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测。下面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假设考虑投入一辆新款运油车,吨位12.9吨、容量18立方米,原值28.55万元、折旧年限(油田)6年、年折旧额(按无残值)4.76万元,五年内分别可带来现金流入为20万元、20万元、18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年利率按6%。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不考虑每年维修报检情况下(单位:万元)

(2)考虑到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维修报检费用(单位:万元)

在这个简单的假设前提下,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与不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两种情况下的净现值相差很大。事实上,基于石油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当考虑到维修报检费用。另外,在实务中我们还应当考虑折现率的影响。

油田运输设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油田物流的角度来考虑,主要以运油车辆为例,对于油田物流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全员规范化维修活动。在工作中,司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和直接的设备管理员,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的最好途径。开展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活动就是要达到以设备为手段、创造技术服务的最佳效益。其做法主要有: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工段岗位的工人每天对工作场地进行整理、清洁;司机对所驾驶的车辆在执行出车前、行车中的检查中也要及时进行整理、清洁工作。

(2)对运输设备认真进行回场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工作。对于油田运输设备实行公司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的预防手段:通过驾驶员、公司专职人员对车辆的日常维修、点检等预防手段对车辆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预防和防止设备发生技术故障。对于检查出的大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再根据车辆具体问题来制定车辆修复方案和设备管理措施以督促实施部门(保养工段和外协修理单位)及时修复解决。

(3)规范化修理,提高工段修理质量。通过对车辆的强制进检,并采取外部督导队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车辆技术状况。

(4)完善车辆手续办理。①新车入户手续。在决定了对一项运输设备的投资以后,为了使车辆及早地投入使用,应当积极办理新车入户等手续。②办理市政部门运输管理处的资质检查和办理企业资质申请。③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随着新车的增加,原有车辆必然会到报废年限,对于通过检测显示车辆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应当予以停用、报废。④及时、合理的部署车辆审验工作。⑤办理车辆保险。对于车辆保险的办理,应当结合历次投保的经验和车辆索赔的结果,提前对车辆保险进行预算管理,并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结合车辆的运行、性质、车状等特点在投保统一的前提下再购买特殊险,以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历来是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又加之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对于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相应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第2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现行“应统尽统”有哪些招

三部门信息抄送制度。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建委三部门联合建立了《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抄送制度》。根据该制度,每月由市统计局将各级发改委抄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情况表》,以及市建委抄送的当月发放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清单汇总后反馈至各区县统计局。借助于这项制度,尤其是施工许可证发放情况,各区县统计局可以及时掌握本地区内即将开工的项目情况,保证项目及时上报。

报刊、网络等媒体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公开发行的各类报刊新闻、网站信息等等,第二是各级政府内部发行的各类材料。

其他专业报表所含信息的利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各专业的《财务状况表》。从2010年8月“一套表”试点开始,各专业财务报表中增加了“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指标,该指标显示了企业当年用于土地和固定资产的支出。二是建筑业的《北京地区建设单位情况一览表》,该报表填报范围是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法人单位正在建设的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开始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查找地表动工项目,具体做法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每半年对全北京范围内的地表情况进行拍照,通过将相隔半年的照片进行对比,标注出发生改变的地块(图斑)。通常一个乡镇或地区一张图片,由相关地区统计人员对有所标注的遥感图斑进行逐一核实,以确保土建项目全部上报。

“应统尽统”为什么那么难

统计部门:现有的项目查找方法存在缺陷

符合填报要求的投资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设备购置(包含需要安装和不需要安装两大类),二是土建项目。

设备购置项目:项目查找途径有限。就设备购置项目而言,开工证、卫星遥感这两种方法都无法查找,仅剩媒体信息和财务报表两种查找方式。而设备购置项目通常影响力有限,难以见诸报端;财务报表仅规上企业进行填报,因此,规下企业的设备购置活动容易成为漏网之鱼。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反映情况的准确性,还与相关数据的填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若企业漏填相关指标,也会造成项目遗漏。

土建项目:卫星遥感——高科技不“高”。如果把土建项目比喻成水里的鱼,那么开工证、媒体信息、其他报表信息和卫星遥感技术就成为一张张捞鱼的网,而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其“地毯式”的搜索功能,无疑是防止项目漏报的最后一张网。从目前情况来看,该技术却难当此大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图纸简单。现有的遥感地图往往只标注几条主要干道,除此以外,地图上无任何标志性建筑进行参考。二是图斑描述不清。例如下图中的1330号图斑,描述为:“东六环路与徐辛庄路交叉路沿东六环路以西南约2444米再向东约1520米处。”根据这样的描述进行现场核实时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如何在路口找准西南角方向,并测量2444米后,转向东再测1520米?即使在克服了先“西北方向”、“再向东”这样的定位问题后,第一个测量距离约为2.5千米,第二个测量距离为1.5千米,通常情况下,距离标志物距离越远,测定误差越大,在实际操作中必然难以准确将图斑定位。若将卫星遥感图与百度卫星地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同样的区域,地图放大到一定比例,百度地图就能有许多标志物对位置进行定位,在进一步放大的情况下,百度地图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栋楼房。与之相比,统计所采用的卫星遥感地图十分简陋。因此,卫星遥感技术这样的高科技手段,在目前看来,高科技并不“高”(见图)。

填报单位:合作意愿低

项目单位不愿意填报投资报表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统计意识薄弱。许多刚刚成立的企业负责人,只知道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对统计登记知之甚少,更遑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第二,视统计报表为工作负担。由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无疑会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填报人员对统计报表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第三,项目“手续不全”引发的畏惧心理。由于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办理过程较为漫长,“手续不全”提前开工的比比皆是。但对投资统计而言,不论手续是否齐全,只要项目开工就符合投资报表填报要求。在填报企业看来,各政府部门同气连枝,担心因为填报投资报表而导致“非法”开工项目遭到处罚,因此,“手续不全”的项目往往更加不愿填报投资报表。

实现“应统尽统”还能做哪些

利用七部门共享制度,提高统计登记率。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统计局与工商、税务、民政等七部门建立了行政登记名录实时交换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各部门行政登记企业进行比对,提醒未作统计登记的企业进行统计登记,提高统计登记率,主动为企业打开与统计系统沟通的第一扇门。对新成立的企业而言,往往不知道其具体的统计义务,因此,应当在统计登记的同时主动告知其统计职责。

第3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关键词:化工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案例

一、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化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相当大的比例,但如今在投资、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

首先,现在的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模式的核心一般都是定项目,这是一种微观管理,而不是宏观管理,这就导致企业淡化了宏观层面的控制。其次,投资决策本应是企业的内部行为,由管理层根据企业投资回收期、生产工艺、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选择最优方案,投入时机和建设周期也应由企业根据外界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能力决定,但立项审批制度使这些都成了行政职能。

2.固定资产技术管理方面

首先,化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维修改造还停留在根据技术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定期定时强制维修保养,没有一套科学的决策依据。其次,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有些设备虽然没有到固定维修日期,但工作效率已经很低,这种设备如果仍然根据固定时间来维修,将会增加整个设备的日常操作成本。而有些设备虽然到了固定维修日期,但工作效率仍然很高,这时维修就带来了没有意义的费用。第三,如今企业固定资产事后维修居多,而事前预防维修的偏少。固定资产的事后维修会造成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的增加,而事前预防维修则会减少维修费用,且不会造成设备停工损失。但现在化工企业的维修体制主要是定时定期强制维修和事后维修,事前预防维修偏少。

3.固定资产经济管理现状方面

固定资产的经济管理主要是对整个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运营成本和折旧、折耗的管理。现在企业在折旧、折耗的提取上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全部按常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而没有对特殊资产进行特别的价值补偿。另外,大量闲置、低效的固定资产带来了巨额的管理和折旧费用,给企业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二、A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A化工企业是国家大型化工企业,现以A企业为例分析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环节。

1.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决策程序

要使决策准确无误,必须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来保证。若把决策只看成是最后的抉择是不对的,它需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大量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基础上。收集信息是投资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伴随着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资金的投入与信息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加重要。企业要搞好投资管理,必须强化信息工作,要有专们的部门收集信息,供决策者参考。第二,进行方案选择。只有一个方案不可能是最好的决策,只有多个方案比较才能区分优劣。因此,首先应在拟定出的多个可行备选方案中选优,选出令人满意的方案。第三,优选方案的贯彻执行。决策者在方案的贯彻执行时,一定要坚持原则,真正实行民主,上下结合。领导应充分让参与者发表意见并采纳优秀建议,另外应加强监督与内部审计等工作,保证真正实行民主。

2.固定资产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综合情况。第二,科学性原则。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和要求,建立指标并确定其名称、内涵,即要求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有科学性。第三,精确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标数量要少,并减少指标之间在内容上的相关性,防止重复。另一方面是指标的表达方式要精确,要经过优化选择,防止粗制滥造。第四,重点性原则。通常重点指标权重大,次要指标权重小。第五,可比性原则。因为只有通过可比的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横向分析和比较,可以识别先进与落后;纵向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资产的技术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及过程。第六,可行性原则。建立资产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时,各项指标都应做到资料、数据取得的可行性。

例如,A企业在建立固定资产指标体系时,可以分解为5大类指标,包括: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生产性指标、安全环保指标、技术支持指标。又在这些指标下确立子指标,例如,在技术性指标下包括资产寿命、先进性、兼容性、标准化等;在经济性指标下包括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在生产性指标下包括设备能力利用率、生产急需程度等;在安全环保指标下包括资产的安全性、资产的环保性等;在技术支持指标下包括资产的人员培训、资产的备件供应、资产的维修网点等。

3.科学的固定资产技术管理方法

对固定资产的技术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

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改变现有结构,装上或更换新部件、新装置、新附件,以补偿设备的无形和有形磨损。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改善原有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增加固定资产的功能,使固定资产达到或局部达到新的技术水平。固定资产的改造应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具有针对性。企业的固定资产技术改造,一般是由使用单位与管理部门协同配合,确定改造方案。这种做法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熟悉生产要求和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的长处,使技术改造能够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所获得的技术性能往往比选用同类新资产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第二,具有经济性。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基础部件,比采用资产更新的方案节省时间和费用。第三,具有现实性。国家拥有某种固定资产的总量总是大于其生产能力,单靠固定资产更新的方式显然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生产的要求,因此,采用技术改造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固定资产的维修方式主要分为预防维修、事后维修及改善维修三种。最佳的维修方式就是用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效果。从修理费用、停机损失和修理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衡量,每一种维修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要根据生产特点、固定资产特点等情况择优选用,甚至一些维修方式并存。

4.加强固定资产经营管理

首先,化工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固定资产的性质,合理地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然后选用恰当的折旧方法。在企业实务中,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技术发展速度、使用工时等划分折旧年限。第一,属于技术发展快、淘汰时间短的科研仪器、生产仪器等设备,应选择折旧速度较快的双倍余额减法计提折旧。第二,同种固定资产,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折旧年限。如前线的生产设备应选择较短的折旧年限,而后勤、机关用的固定资产,应选择较长的折旧年限。第三,技术较好、设备原值较高的设备,选择的折旧年限应较长。这样既符合设备的经济寿命规律,也符合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其次,企业资产合理的流动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而闲置则会带来损失。多年来,A企业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能力。其主要采取调控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做好闲置资产调剂利用,同时严格控制资产中闲置、低效资产的增加,建立闲置资产信息库。对生产线需求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分析,通过厂内调配使资产合理流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外界合作经营,有效利用闲置、低效资产。

三、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投资、技术和经济角度上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程序、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的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多种维修方法相结合能延长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费用。

第三,根据企业设备特征,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选择适合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力加强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达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化工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李传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2010.

[2]覃斌,《R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再造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

[3]杨丰龄,《浅谈我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2008.

[4]宋建玲,《浅议企业固定资产》,中国集体经济,2010.27.

第4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人力资本;VAR模型;协整方程;

作者简介:刘晗(1989-),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曹祖文(1988-),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在1978-2010年这段时期内由1117.6亿元增长到6910.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74%,其中,增长率在10%以上的年份有9年,农业增长为负的年份有4年,农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稳定,不同年份的农业增长水平差别较大。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影响,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会面临来自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追加土地、化肥等物质资本的投入量来提高农业产量。从长期来看,通过这些短期影响因素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寻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寻找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并减轻贫困。Binswanger等(1993)[1]、Mamatzakism(2003)[2]、Romeo和Kurada(2005)[3]分别对印度、希腊、菲律宾三个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获得比人口增长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减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基础设施具有间接生产性,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更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鞠晴江和庞敏(2005)[4]采用双对数C-D函数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史明霞和陆迁(2007)[5]对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陈灿煌(2009)[6]研究了1980-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Schultz(1961)[7]批判了传统增长理论的观点,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强调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Uzawa(1965)[8]建立物质和人力资本两部门生产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源泉。Lucas(1988)[9]通过研究得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源自于人力投资水平差异的结论。Romer(1900)[10]提出人力资本较为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Mankiw等(1992)[11]、Caballe和Santos(1993)[12]、Barro(2001)[13]、Bloom等(2004)[14]通过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模型中,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外研究经验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是否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否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利用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黄振华(2008)[16]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剔除人力资本因素后,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近30%,由此提出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杜江和刘渝(2010)[17]运用面板模型分析了1997-2007年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地、物质资本等重要影响因素外,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确实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确实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研究者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同时纳入模型进行研究。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费用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任一方面资金投入量的增加必然降低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量,因而必须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配比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者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为今后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提供参考,以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理论模型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但考虑到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同时就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而言,不应该忽视物质资本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将私人资本投入也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方法选用

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就是考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属于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但是,使用OLS法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否则采用OLS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极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降低实证结果的可信度。为此,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总产出的影响。VAR模型不建立在任何经济理论基础之上,而是用模型的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的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VAR的优势在于在估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假设的约束和限制,相比传统的OLS法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指标选取、模型设计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和实证模型设计。

根据前述的理论模型,为了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教育资金投入(IE)以及私人资本投入(Kp)对农业经济总产出(Y)的影响,需要设定相应的指标。农业经济总产出(Y)用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G)用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来衡量,采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量主要是因为由于公共品有非排他的特性,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同样的道理,农村教育也属于公共品的范畴,并且农村教育的资金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因此选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来反映教育资金的投入(IE)。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以,采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私人资本投入(Kp)。因此,本文最终建立以下形式的实证模型: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5-2010年,共计26年的年度数据。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报表制度调整,因而2007-201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由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得到。由于没有直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的统计数据,所以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乘以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直接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获得。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有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进行价格平减,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同时根据模型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因而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先要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序列变量,如果变量是平稳的,则可以直接使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就应该使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Dickey和Fuller在1981年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的检验模型由AIC和SC准则共同确定,各变量的ADF单位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LNY、LNG、LNIE、LNKP这四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取变量的一阶差分值,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通过了检验,都是平稳变量,表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VAR模型的确定

由于各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而这些变量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反映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在协整检验之前,必须要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前述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要求,本文采用带有截距项而不带趋势项的VAR模型。另外,为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首先选择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为3,再应用LR、AIC、SC、HQ、FPE等统计量来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结果来看,除AIC准则认为最优滞后阶数为3以外,其余四项评价准则均认为最优滞后阶数应为2,因此,最终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协整检验

尽管各变量都属于非平稳的序列变量,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为此,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协整方程的似然比统计量为121.89,各变量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12)式中可以看出,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各变量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衡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为负,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LNY)将下降0.071578%,这与鞠晴江和庞敏(2005)[4]、史明霞和陆迁(2007)[5]、陈灿煌(2009)[6]的研究结论相反。一般认为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也应该注意到,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将会对其他如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能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张海燕和邓刚(2012)[21]、李强和郑江淮(2012)[22]的研究结论中得到佐证。因此,本文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增长。以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衡量的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有正向作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375777%,表明教育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这与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杜江和刘渝(2010)[16]、黄振华(2008)[17]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衡量的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总产值(LNY)同样有正向作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每增加1%的投入,农业总产值(LNY)将提高0.477432%,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杨丽和陈莹(2009)[23]、曹跃群等(2011)[24]、魏勇等(2012)[25]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的范围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教育资金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1985-2010年这段时期内,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比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更能促进农业总产值的提高,表明物质资本投入仍然是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李宪印和陈万明(2008)[26]、闫俊强和李大胜(2009)[27]、左伟和张夏妍(2010)[28]的研究结果也都证实了物质资本投入确实要比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大。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证实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后,可以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刻画各变量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在VECM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以及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的滞后1期和滞后2期系数也都未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短期内各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很小。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物质资本的投入都属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因而短期内这些因素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可能性较小,只有在长期内这些影响因素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五)方差分解

协整检验只能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不能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强度。所以,本文在前面确定的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差分解,全面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所有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农业总产值(LNY)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总体上在滞后5期内,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都不是太大。从滞后6期开始,各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开始显现,并且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各变量在滞后10期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共计达到了75.3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LNG)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6期内先上升后下降,从滞后7期开始影响力逐渐增强,最高时达到8.71%。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LNIE)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在滞后5期内缓慢上升,从滞后6期开始影响力显著提高,最高时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达到了40.14%。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LNKP)对农业总产值(LNY)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最高时影响力为26.47%。方差分解的结果同时验证了前述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与农业总产值间不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的结论,基础设施投资、教育资金投入和私人资本投入都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短期内不会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其中教育资金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私人资本投入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可见,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前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投资工作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从贻琴省长的讲话和省直各厅局的发言中,都能感受到当前抓项目、促投资、保增长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今天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传达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投资工作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形势,进一步把信心树立起来,责任担起来,千方百计、百计千方锁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增措施、加力度,力争全面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会前,市发改委下发了《全市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通报》和《关于加强调度确保完成年度计划的通知》,对第四季度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着重对后一季度的生产总值、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这三个重点指标作了安排部署,并把前三季度未完成的任务加到第四季度。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增速与进度之间不平衡,我们在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5%,全省排名第一,到第三季度增速下滑到33.4%,全省排名第三,尽管增速全省排名在第一方阵,但是序时进度差距非常大,所以不要乐观于增速排名在全省前列。在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抓好投资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投资这个关键。为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谁欠哪补、欠多少补多少,层层分解。总而言之,全年目标任务不能减。同时,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攻坚年,做好今年各项经济工作,为明年决战“十二五”,奠定“十三五”良好开局具有重大意义。

刚才,市发改委徐江主任通报了全市1-9月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市工能委、市交通局、市统计局、市国土局和仁怀市、红花岗区政府做了交流发言。仁怀市和红花岗区是全市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的,红花岗区增速达34.8%,但序时进度仅完成51.8%,欠账比较多。工业、交通等行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战场,从刚才发言情况看,工业方面,整个工业项目、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在全省第一个方阵,大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交通三年大会战”里的项目推进较快,明年年底可实现县县通高速,整个“十二五”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接近1100公里,加上明年开工建设的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绥阳至正安高速公路、遵义西南绕城高速项目、兰海高速公路贵遵复线扩容改建工程,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要达到1200公里,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在全省最高。川黔铁路外迁工程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渝黔快铁将于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明年有望开工攀昭黔铁路、贵阳至遵义城际铁路、市内轻轨一号线等铁路建设项目。水利设施方面,“水利三年大会战”投资也很大,预计到2016年,我市水利建设项目将占全省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一半左右,当然各县(市、区)配套的压力也很大。市统计局针对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产业投资比重低、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作了全面分析,大家要抓紧完善,对统计数据要认真分析。市国土局围绕土地要素保障做了大量工作,争取的指标在全省走在前列,基本能保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当前市国土局正在开展2015年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申报工作,希望大家认真梳理,提前谋划上报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在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各县(市、区)要把第三产业切实抓在手上,着力打造成经济工作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与贵阳市的差距越来越大,2012年差距为400多亿,2013年达到500个亿,这500个亿也是我们整个经济总量跟贵阳的差距,所以我们与贵阳市的差距主要在三产上,各县(市、区)要全力抓好三产,千方百计做好统计调度,把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下面,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投资的“三大作用”,以新思想新思路推进新常态下的项目投资工作

从全国范围看,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新常态”。我市的发展又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严格按照主基调主战略要求,特别是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条件下,既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全国和西部地区,又要努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守住绿水青山。遵义如何在生态和发展中找到平衡,主动作为,实现后发赶超,不管从历史看,还是从当下经济运行来分析,投资都是必须紧紧抓住的着眼点。

(一)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投资增长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晴雨表”,什么时候投资搞上去了,经济就能实现较快发展,什么时候投资没有搞上去,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影响。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要素协同发展的状态最理想。但由于我市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高,消费市场不是很大,要提高消费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进出口规模也小,2013年仅为3.77亿美元,对GDP的影响有限,虽然今年开工的以晴集团全面投产后每年有100亿科工贸产值,其中70%是出口,有质的飞跃,但要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主导因素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投资还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市投资保持35%左右的高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反映在数据上,1-9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0.9亿元,增速33.4%,位列全省第三,在投资的拉动下,前三季度GDP总量达到1336.6亿元,增长14.5%,位列全省第二。尽管如此,但是我们差序时进度很大,只完成序时进度的62%,所以要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在第四进度要完成869亿,目前只有两个月了,每个月要完成将近300亿。

(二)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我市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3.8:41.6:54.6调整到2013年的4.1:38:57.9,二产投资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三产投资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投资和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由二产向三产转移的演变规律。今年1-9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634.3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44.3%。铁路、公路、房地产投资分别为14.2亿元、165亿元、248.3亿元,分别增长29.7%、33.6%、55.6%。特别是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升温,投资增速、销售收入、营业额等有所好转,这也符合房地产业走向正常的规律。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业非常关注,投入2000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项目信贷政策逐渐宽松,第一套首付比例降低,第二套没有首付比例。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大家一定要抓住,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投资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最根本的目标,扩大投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手段。从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看,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改造、客货运枢纽项目以及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等项目均按照计划要求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可提前2个月完成投资任务目标。这些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各县、乡、村的交通出行条件。市委、市政府还着力实施“工程”、十大民生工程等项目,涉及中心城区城市道路改善、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文化旅游景区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教育医疗民生建设工程等,累计完成投资346亿元。扩大投资,不仅能通过直接带动各产业部门总产出的增加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增长,还能有效新增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收入增长,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各部门既要充分发挥好已有的好做法好经验,保护好多年以来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的好成绩,更要根据新形势对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思想理念、认识水平、干事创业精神上进行全面的革新,以适应新常态下抓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投资工作面临的“三个问题”,尽心竭力抓好项目投资工作

我们在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上半年,全市50万元口径投资增速是35.5%;1-7月是35.4%,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1-8月是35.3%,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1-9月是33.4%,比上半年下降1个百分点。各县(市、区)1-9月除仁怀和桐梓增幅同比增加4.7%和2.6%以外,其余县(市、区)增速都处于下降趋势。整体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下半年以来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不断在加大。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从投资主体看,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当前全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已逐渐传导影响到我市,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产品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成本上升,工业企业投资信心明显下降。我们的优势产业遇到的困难也没有根本性好转,例如原材料企业持续低迷、煤电需求不足、白酒销售困难等,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民间投资增长回落幅度大,1-9月,我市非公经济投资增速为22.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0.7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了全市投资增速。

从投资结构看,重点领域投资不足。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5.6%,比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同比增长26.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1.4%个百分点。这些重点领域的需求乏力,直接影响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就目前形势来看,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调整政策还有可能持续,我市房地产投资的压力将逐步加大。

从投资载体看,新开工项目带动乏力。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尤其是新开工项目对投资增量有明显带动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1-9月新开工项目4603个,比去年同期下降32.1%。新开工项目完成的投资增速也处于较低水平,增速为27.7%,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7个百分点。同时,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占比小,1-9月356个,占全部新开工项目的7.7%。新开工项目中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难免陷入疲软。去年我们各级都有大项目投资,而今年仅有以晴集团、茅台循环产业园等几个大项目。我市投资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也有微观经济实体的乏力。但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各级干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主动作为不够,习惯于按部就班,出力不尽力、用心不尽心,在谋划项目上缺乏前瞻性、在落实项目上缺乏战斗力、在推动工作中缺乏创造力。各级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与时代的要求、组织的要求、发展的要求、群众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我们一定要按照群教活动的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培析思想根源,从思想骨子里进行整改,形成强大的正能量,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同时,对前三季度集中项目中尚未开工的项目,市政府督查室要督查,要求各责任单位说明原因、拿出开工时间表。

三、紧紧围绕投资工作的“三个重点”,千方百计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当前,我市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尽管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面临的机遇更是前所未有。一是国家推出重大工程建设的机遇。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确定了生态环保工程,粮食水利重大工程,健康养老服务工程,清洁能源重大工程,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交通重大工程,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7大类重大工程建设,分别列出了2014年和2015年可以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和专项,其中有些已经开工建设,有些正在履行审批核准程序,还有一些正在进行前期论证。对于国家已经明确到具体项目的重大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要抓紧完成前期手续,确保按期开工建设;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抓紧推进建设工作,确保早日竣工、验收,发挥效益;对于仅明确全国总规模和仅明确投资方向的国家重大工程,按照国家确定的投资项目和方向,抓紧梳理我市国家重大工程的项目名单,抓紧完善相关前期手续,使之具备开工条件,抓紧开工建设,并及时上报省,争取更多的项目能得到国家支持。二是国家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机遇。省相关部门将着手准备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建设条件好的项目,加大“跑部”力度。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强项目规划建设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做到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补充一批,做到干着今年、备着明年、想着后年,编制一批项目力争进入省“十三五”规划的盘子。三是全省经济加速发展的机遇。当前全省进入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的新阶段,加之我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民生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有扩大投资的广阔空间和基础条件。我们更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的大格局不会改变,抓投资抓项目仍将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抓住重大机遇,用好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潜力,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而全面发力,千方百计推进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第一,要围绕重点领域抓投资。一是在大项目谋划和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围绕产业发展抓项目的理念,依托市场和政策“无中生有”谋划生成项目,切实加大向上跑,向外招的力度,狠下功夫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龙头项目和龙头企业,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局面。二是积极争取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抢抓国家扩大西部铁路投资机遇,扎实抓好“交通三年会战”、“水利三年会战”,加快推进以民用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以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水利项目,以强电弱电为重点的电力项目建设。同时,扎实抓好“工程”、小康六项行动计划、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尤其是“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年内必须全面完成。三是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作用,切实“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投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

第二,要围绕重点产业抓投资。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是我市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实施五类项目。一是能源原材料类项目。围绕实施以“四个一体化”为重点的能矿产业升级工程,加快我市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火电“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机组项目,着力提高能源保障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大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项目,着力提高矿产资源就地转化率。二是制造业类项目。围绕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工程,充分发挥电子及基础件军民融合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三是加工业类项目。围绕实施“五张名片”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发展白酒、烟草、茶叶、医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轻工业项目,积极发展包装印刷、家电五金、日用化工等其他轻工业项目。四是新兴产业类项目。围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一批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项目。五是生产服务类项目。围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物流、工程设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强冷链、仓储等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电子商务项目。另一方面,要着力从五个途径寻找项目。一是从现有产业中寻找项目。要根据现有产业升级路线图和产品技术路线图,着力在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工艺、新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等领域,谋划和生成一批产业项目。比如,国发2号文件把遵义纳入军地融合的实验基地,但至今尚未破题,动作不大,虽然有体制机制障碍因素。我们一定要下硬功夫,认真研究,发挥好现有航天航空企业的技术优势,在核心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方面破题。二是从现有资源中寻找项目。立足我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加快在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设计和开发一批产业项目。三是从农业产业化中寻找项目。要以抓工业的理念和方法抓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车间和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作用,在招商引资投向、社会资金导向上予以引导,大力实施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打造一批龙头大企业。四是从国家政策中寻找项目。围绕项目化、实物化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研究政策、利用政策、争取政策,尽快把政策叠加效应转化为大项目、好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五是从市场需求中寻找项目。要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和投资意愿,编制完善项目投资指南,注重产业链招商,在市场中找合作伙伴、找合作项目。

第6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 空间分析; 投资; 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2308

一、问题与文献评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奇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市场机制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也在不断探索中推进,其目标是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渗入到投资的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环境,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使中国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蜕变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高地。

金融市场化是指针对现有或传统的金融体系、运作方式、管理办法以及业务活动等方面展开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活动,尤其是针对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制所进行的一系列逆向行为,主要包括了利率自由化、合业经营、业务范围自由化、金融机构准入自由、资本自由流动。改革的目的是使金融行业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全面与完善的服务。

20世纪60年代,以Goldsmith[1]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最早肯定了金融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们对金融发展的特征、一般轨迹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认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出现扩大了金融资产的范围,导致了投资和储蓄分离,从而使金融活动通过投资和储蓄两个渠道提高经济增长率。Mckinnon和Show [2]于20世纪70年代观察到当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对金融的不当干预出现了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等金融“干预综合症”,并针对这一现象首次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

论。其后,Mckinnon [3]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改进,提出金融自由化次序理论,认为金融自由化如果按照一定次序进行,就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健性。Levine[4]的研究检验了约50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金融中介以及经济发展三者间的关系,认为就资本积累而言,金融体系通过改变资本积累率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而金融体系影响资本积累率的路径则是通过影响储蓄率或者重新配置资本到更有效率的生产部门来实现。Kaminsky[5]认为金融市场化包括对外汇领域资本账户和国内金融领域管制的解除。Vlachos和Waldenstrom[6]的研究发现在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 金融市场化增加了高度依赖外部融资产业的产出并促进了新企业的诞生。在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中,鲜见对转型期中国经验的研究。殷德生[7]运用区域金融一般理论,从区域金融结构、区域资源配置和区域货币资金流动等角度论证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目前对中国经验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金融体制市场化与区域投资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金融市场化不但能够促进投资信息的产生和传递,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信息成本,而且还可为投资者评估投资机会提供有效的相关信息。金融市场化不仅可以降低投资交易成本,还可以实现资本集中并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促进投资的发展,从而作用于整个经济系统,促使本国经济增长。Ndikumana[8]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投资存在一种加速器提升效应(acceleratorenhancing effect),并强调与国内投资有关的是金融发展水平而非金融体系的形态。杨俊[9]采用门限模型验证了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为线性关系。韩旺红[10]就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跨国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中投资总量的合理确定方法。张鹏[11]指出经济增长在地区间呈现差异性,与此相对应,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也表现出不均衡性。龙霞[12]研究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是否过快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讨论。雷辉[13]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增长也反过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两者间呈现出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从方法论的角度回顾以往的研究:韩廷春[14]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利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模型,量化分析了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胥嘉国[15]使用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曾五一[16]构建了一套统计指标对地区投资水平、地区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投资效率和运行效率进行了测度,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计量方法来分析地区金融发展变量与区域投资变量之间的关系。贺小海、刘修岩[17]使用1987-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各省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二者的相互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当银行集中度降低时,东部地区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中西部地区小;并且,同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预测一致,各省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

目前绝大多数文献均未考虑经济变量地理空间上的相关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传统的实证研究中大都假定各地区相关变量是独立的,不存在空间上的相关关系。然而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一结论在许多研究文献中均已得到证实。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存在事实上的空间相关与集聚效应,就不能将具有空间效应的区位分布变量视为外生给定的,忽略空间效应将导致计量估计结果有偏。

基于此,本文总结前人关于金融市场化进程研究的基础,尝试从空间分析的角度,考虑各地区空间地理位置因素,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研究区域金融市场化水平对投资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有不少关于投资及经济增长、对外开放、金融发展等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理论模型,比如最早的加速器模型以及随之发展出的现金流模型、Q-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参数估计方法在关于金融发展、金融深化与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其中Ndikumana[8]使用参数估计方法建立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以银行业结构和证券市场衡量的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对投资的影响。本文沿用Ndikumana [8,18] 的思路,使用参数估计方法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进程对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基本模型如下:

lnIit=α0+α1lnFit+α2gyit+α3lnTradeit+εit(1)

其中,地区下标i = 1, …,N;年份下标t = 1, ...,T;Iit为i地区第t年投资;Fit为该地区金融市场化进程指标;gyit为该地区经济增长指标;Tradeit为该地区对外开放指标;εit为误差项。

在该模型中,指标均采用各变量占GDP比值计算,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投资指标Iit 采用该地区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当年GDP的比值计算;经济增长率指标gyit采用该地区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从而消除各地区人口规模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对外开放指标lnTradeit采用该地区当年进出口总额与当年GDP之比的自然对数值计算。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指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黄金老[19]、刘毅和申洪[20]、周业安和赵坚毅[21]、庄晓玖[22]、陈邦强[23-24]等人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黄金老[19]参照国外研究金融自由化的方法,使用了利率市场化程度、信贷自维护程度、机构准入自由程度、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程度、业务范围自由程度、资本自由流动程度、社会融资的市场化程度和金融调控间接化程度8个指标来量化测度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刘毅、申洪[20]在黄金老[19]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外汇储备需求程度指标,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其后,周业安、赵坚毅[21]综合二者指标体系构建了1978-2003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并对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庄晓玖[22]使用利率自由化、信贷控制放松、进入壁垒降低、银行自治加强、银行产权多元化、证券市场改革、资本和经常帐户开放7个方面分指数构建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上述研究均是衡量中国总体的金融市场化进程,而针对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进程的研究很少,陈邦强[24]沿用全国总体金融市场化进程测度的研究思路,采用8个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相对指数,比较而言,其指标体系是现有文献中较为全面的。

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国金融市场化既有特点的前提下,沿用陈邦强[24]的方法构建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相对指数,简单说明如下:各地区金融市场化总指数Finit包括4个一级分指标:金融中介市场化相对指数FAit、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相对指数FBit、金融市场自由化相对指数FBit、金融对外开放相对指数FDit。4个一级分指标分别衡量各地区金融中介、政府对金融的干预、金融市场、金融对外开放这4个影响金融市场化进程最主要的方面。一级分指标由8个基础指标构成,详细的指标设置和计算方法可参见原文。

本文使用1990-2007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统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库。考虑到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快速推出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实现了紧急触底后的迅速回升,这并不能真实反映金融市场化对投资的作用关系,所以没有采用相关的年度数据。模型中各地区GDP、人口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出口数据(包括当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等变量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分别按各地区GDP、各地区GDP指数及人口数计算得到。

三、空间计量分析

(一)模型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使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能够克服传统回归模型忽视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的缺陷。空间计量经济学常见的模型是纳入空间效应(空间差异和空间相关)的空间常系数回归模型,它又分为空间自回归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

空间自回归模型(SAR)主要探讨各变量在一个地区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用于研究相邻地区对整个区域其他地区产生影响的情形。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y=ρWy+Xβ+ε (2)

式中:y为因变量;X为外生解释变量;W为空间权重矩阵;Wy为空间滞后因变量;ρ为空间回归系数,用于衡量地理溢出程度;ε为随机误差向量;参数β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

空间误差模型(SEM)主要应用于地区间的相互作用因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的情形。其数学表达形式如下:

y= Xβ+ε (3)

ε=λWε+μ

其中:ε为随机误差向量;λ为空间误差系数,用于衡量空间依赖作用;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参数β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参数λ衡量了样本观察值的空间依赖作用。

本文在基本模型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如下:

lnIit=α0+ρW lnIit+α1lnFit+α2gyit+

α3lnTradeit+εit(4)

构建空间误差模型(SEM)如下:

lnIit = β0 +β1W1nFit + β2gyit +

β3lnTradeit + εit(5)

εit = λW・εit + μ

其中:ρ是空间回归系数,反映样本观测值的空间依赖作用;W是空间相邻矩阵。该模型主要分析考察变量是否存在外溢效应。

(二)模型选择及空间相关性检验

对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之前,首先进行模型选择,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混合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次使用OLS面板回归的残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检验标准包括Moran′s I、LMsar、LMerr、Lratios及Walds检验,原假设为:H0 : ρ=0或λ=0,即不存在空间相关性。最后选择恰当的模型进行估计,通过比较LMerr 和LMsar统计量的显著性来选择恰当的模型。Anselin和Rey [25]利用蒙特卡罗实验方法证明该方法对模型选择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但以上5种检验都是针对截面回归模型提出的,不能直接用于面板数据模型。为了将检验扩展到面板数据分析,可采用分块对角矩阵C=ItWn代替Moran′s I等统计量计算公式中的空间权重矩阵 [26]。具体方法为在MATLAB软件 本文主要使用Elhorst(2003)的极大似然法(ML)进行参数估计,使用由LeSage 和Elhorst等人编写的基于MATLAB的PANEL SEM和PANEL SAR程序(http:///),用MATLAB 7.6软件进行空间计量模型估计。

中输入普通0-1空间邻接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0,如果地区i与j相邻,则Wi,j为1,否则为0。通过使用基于MATLAB软件的空间计量程序包所带函数,分别得到分块对角矩阵。其中W要经过行标准化处理,即用每个元素同时除以所在行元素之和,使得每行元素之和为1。检验结果见表1。

观察各检验值,各省间明显存在空间影响,为了消除空间相关性带来的偏差,本文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其中LMsar统计量值大于LMerr统计量值,这表明空间滞后模型(SAR)是较好的选择。当然这种纯依赖计量经济学的判断并不十分严格,为此本文同时给出两类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此外对于被解释变量投资,该变量随时间变化,自身变化不大,但对于不同省差异明显,因此本文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各地区空间模型结果

空间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分析如下。

SEM模型的拟合度指标R2以及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均大于SAR模型的统计值。因此,SEM模型是较好选择。在SEM模型中,除FB的统计值不显著外,其余金融市场化相对指数的t检验值均在1%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与投资存在极为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刺激了投资的增长。

经济增长指标gyit对投资的影响均在1%检验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在各地区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地区的经济增长带动了投资增长,这一结论与传统分析完全相符。地区对外开放指标lnTradeit在SEM模型中,系数估计值均通过了1%水平显著性检验,表明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地区投资增长幅度越大。

观察市场化指数的总指标与分指标的空间分析结果,基于地区层面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在金融中介市场化、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自由化与金融对外开放这四个方面对投资的影响显著不同。金融中介市场化FA对投资的影响较大,由于金融中介市场化包括了银行产权改革、银行信贷市场化、中介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业务经营自由化这些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特征,所以其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也与中国发展的经验事实相符。政府行为市场化FB对投资的影响较低,且并不总是显著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且改革措施并未完全贯彻执行。金融市场自由化FC与金融对外开放FD对投资的影响作用与前二者相比较小,这两方面主要涉及到资本对外开放与汇率改革。

(四)三大地区子样本估计

本节采用上节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三大区域子样本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实证模型使用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第一,比较SAR和SEM的检验结果,无论东中西部,模型均为SEM较优。

第二,东部地区仅金融中介市场化FA、金融市场自由化FC、金融对外开放FD的各项统计值显著;政府行为市场化FB和总指标FIN并不显著;经济增长水平与投资依然保持显著正向关系;对外开放指数lnTradeit同全国结论一致,在SEM模型中全部显著(表3)。

第三,中部地区仅在SEM模型中对外开放指数显著,这或是因为中部8省地理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就没有在区域内部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表4)。

第四,西部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地区投资的影响显著,各金融市场化指数的t检验值均1%水平下显著(表5)。观察SEM模型,金融市场化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金融市场化总指数所衡量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大于四个单一指数衡量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投资的影响。由此可知,为了更好拉动中国的投资增长,应从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整体出发,综合考察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外开放指标对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与预期相符。

第五,经济增长指标gyit与投资的关系仅东部稳健,这说明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制度变迁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差异。三大区域lnTradeit 对投资的影响均显著,说明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对外开放与投资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强,这与全国范围内对外开放与投资关联密切的结论一致。

第六,对三大区域的模型拟合效果进行比较,西部地区模型拟合效果最优。从市场化进程来看,东部、西部均大于中部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投资的影响。金融中介市场化FA、政府行为市场化FB、金融对外开放FD三个方面对投资的影响均为西部地区最大,这可以说明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了1990-2007年间中国各省份以及三大区域金融市场化进程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空间地理因素所存在的影响明显,所考察变量在地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金融市场化指数的测度结果揭示了金融市场化发展与投资的关系以及各地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均衡。改革初期,东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中国金融改革制度推进以来,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进程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化总体进程均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根据本文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总体上还处在欠发达阶段,亟需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继续推进金融改革与开放。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市场准入的条件和标准,鼓励不同层次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而实现各类别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通。

第二,建立结构合理的多层次金融市场。积极发展货币市场,主要在于拓宽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透明度和效率,以增强流动性管理功能。积极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同时引导货币经纪业务的发展,并积极发挥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债券发行机制,在核准制发行债券的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以最终实现注册制发行,同时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并规范参与债券市场各类中介机构的运作。继续推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还要积极运用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等资本市场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率。

第三,协调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国内金融环境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金融创新会带来风险,但金融创新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动力和金融深化的关键。因此,不能片面强调金融监管而抑制金融创新活动,应该在金融环境安全与金融创新之间找到一个最有效率的均衡点。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拓宽金融监管的范围,尤其是对基础性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其次,关注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建立对系统性问题有效、及时的风险评估、监测和应对机制;最后,细化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促进各种监管机构包括央行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参考文献:

[1]GOLDSMITH R.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McKINNON,RONALD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R].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3]SHAW E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LEVINE 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 and agenda [J].Journal of Ecomomic Literature,1997,35(2):688-726.

[5]KAMINSKY G L,SCHMUKLER S L.Shortrun pain,longrun gain: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R].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02,No.2912.

[6]VLACHOS J,WALDENSTROM 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industry grow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5(10):263-284.

[7]殷德生.我国金融组织空间结构:路径、效率与改革[J].当代财经,2000(8):37-41.

[8]NDIKUMANA L.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ncial structure,and domestic investment:International evidenc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24:651-673.

[9]杨俊,刘.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门限效应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14-18.

[10]韩旺红,杨海.对我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武汉金融,2003(1):28-32.

[11]张鹏,向家敏.制度变迁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52-56.

[12]龙霞.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3]雷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对外贸易大学学报,2006(2):50-53.

[1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31-40.

[15]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28(6):22-26.

[16]曾五一,赵楠.中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及区域资本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35-42.

[17]贺小海,刘修岩.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8(10):14-24.

[18]NDIKUMANA L. Financial determinants of domestic in subSaharan African: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J].World Development,2000,28(2):381-400.

[19]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0]刘毅,申洪.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2.28(9):39-46.

[21]周业安,赵坚毅.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和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5(4):68-78.

[22]庄晓玖.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7(11):180-190.

[23]陈邦强,傅蕴英,张宗益.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结构、政府行为、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见的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07(10):1-14.

[24]陈邦强.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第7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利率 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6-009-03

一、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高位反弹的走势

始于2003年下半年以来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总体来看取得了积极成效,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的抑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呈逐年放慢趋势,由2003年的27.7%下降到2006年的24%,2007年一季度进一步放慢至23.7%。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投资增幅依然偏高的情况下,投资增长再次出现了本轮宏观调控以来第二次明显反弹趋势(2006年上半年曾出现反弹)。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虽然比2006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增幅比2006年四季度平均18.5%的增速加快6.8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城镇投资同比增长高达26.8%,分别比2006年10、11、12月份加快10、1.8和13个百分点。

在持续近四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投资一再反复,其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尤其是住宅投资大幅反弹推动投资再次出现反复。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9%,不仅高于同期城镇投资1.6个百分点,而且比2006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上又回到了2004年调控初期的水平。房地产投资在2006年本已放缓的情况下2007年再度大幅反弹,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是住宅投资热仍高烧不退,一季度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0.4%,比上年同期明显加快,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增长41.6%,增幅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还有一个的外部推动力是当前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房地产高额利润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循环链,拉动与其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投资或产出过快增长,这些产业多数是高耗能产业。1-3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43.8%,前2个月,铝冶炼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2%。房地产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不仅会导致投资增长继续高位反弹,更重要的是导致与其关联度高的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给“降能减排”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带动国内投资再度扩张。在工业品产能集中释放、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以及人民币预期升值和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下,2007年外贸出口呈现出本轮扩张期以来最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1、2、3月份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分别增长33%和51.7%和6.9%,一季度贸易顺差达464亿美元,同比增加231亿美元。贸易的高增长和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带动国内投资需求再度扩张。

尽管房地产投资和外需始终是本轮经济扩张的两股重要拉动力量,但是,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了与本轮经济增长初期明显不同的特征。

第一,2003、200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汽车为代表)所带动的重化工业加速增长,并由此导致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瓶颈约束矛盾突出和通胀压力增大。而目前则是投资、消费与出口三大需求同时都出现高增长的时候,中国经济没有出现2003、2004两年的瓶颈制约,通货膨胀率也只是温和上升,PPI还相对走低。原因是当初大量短缺的产品,近两年则开始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随着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缓解供给增长大幅度超过国内需求矛盾的只能是出口。以钢材为例,3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38万吨,环比增长22.8%,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而外需强劲增长又拉动了出口价格上升,海关统计表明,近两年中国出口价格(离岸价格)出现了比较全面的上涨态势,由此提升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推动了出口部门投资的快速增长,即出口加速扩张是2007年投资增长再度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表明在投资与消费之间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情况下,迫使投资与出口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而这种循环的后果必然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进而使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第二,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这和2003、2004年经济扩张初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有着明显的不同。房地产投资增速之所以在去年已经放慢的情况下今年再次大幅反弹,其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剩余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除金融机构贷款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外,非金融机构贷款增长66.9%,利用外资增长154.4%。此外,实体经济利润大幅增长后也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逐利。这反映出在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下,国内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收紧银根对房地产调控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有限,对此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和本轮经济繁荣初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如果说此轮经济扩张初期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防止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的话,那么,下一步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则重点应该放在治理流动性过剩方面。

二、通胀不足虑,资产价格泡沫需警惕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了明显加速上升的势头,CPI增长2006年12月份为2.8%,2007年在1、2月份分别为2.2%和2.7%,3月份突破3%,达到3.3%。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引发了央行及有关方面的担忧。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近一个时期以来的物价上涨。虽然从CPI月度变化趋势看,近期面临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但不大可能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因此,目前大可不必为CPI短期上涨而过度紧张,相比较而言,资产价格泡沫化发展则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2007年不大可能发生较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

首先,物价总水平仍处于调控目标之内。近一个时期以来,CPI呈明显回升趋势,一季度CPI上涨2.7%,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从影响近期CPI上涨的因素来看,主要还是来自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3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7%。如果扣除上年1.5%的翘尾因素,一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2006年同期持平。从分类看,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仍呈回落趋势,2006年11、12月分别上涨7.6%、7.5%,2007年1、2、3月为7.0%、6.0%和5.3%;PPI近几个月基本稳定在3%左右这一较低的水平。总体来看,目前在经济高位加速增长的同时,各类物价指数均没有出现明显上涨,这表明当前内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不大。其次,从趋势看,物价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但上涨空间有限,不会形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一是CPI可能会继续有所上升,但涨幅有限。CPI的上涨主要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绝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扩大。对CPI影响最大的是粮食价格。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增产,库存充裕,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将会有效填补短期的供求缺口,抑制粮价持续上涨。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主要来自包括天然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及要素市场价格改革方面,但只要在政策出台的时间和节奏上把握得当,资源性产品及要素市场价格改革不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太大影响。总体来看,2007年CPI反弹的力度将会弱于2004年。二是PPI回升有限,对CPI的传导作用不强。经过几年投资持续高增长,能源、原材料的供给能力迅速增强,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有的产品生产能力甚至出现过剩,在这种供求格局下,PPI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CPI的上涨空间。三是石油价格开始温和调整,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变小,国际通货膨胀向国内市场传递的效应明显降低。

综合分析认为,2007年物价总水平有望继续保持在3%的调控预期目标内,即使月度有所突破,我们认为也没必要过于担心。在目前供求关系下,适度的通货膨胀率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

(二)要高度警惕资产价格泡沫

我们认为,当前对通货膨胀压力并不需要过分担忧,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则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繁荣背后酝酿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泡沫化发展之中,经过持续几年调控,房地产价格在目前绝对水平依然很高的情况下,2007年又有所回升。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北京、深圳、长沙等地房价涨幅仍保持在10%的高位,2006年房价微幅下降的上海,2007年也开始止跌回升。在房地产价格居高难控的同时,房屋空置率上升,商业银行房贷坏账率快速攀升,部分地区房贷业务坏账率甚至高于其他行业贷款坏账率。股票市场今年以来更是异常火爆。目前沪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已突破14万亿元,在紧缩性政策预期下,上证综指在短时间内跃上3800点,比年初大涨1000多点,比2006年初上涨2.1倍;深圳成指为10865点,比年初上涨3233点,比2006年上涨2.3倍。A股整体市盈率已超过40倍,这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最高水平,即使是目前同样处于高速增长中的印度,其股市整体市盈率也只有20倍左右。房价居高难下和股市异常繁荣,其重要原因就是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一季度M2同比增长17.3%,明显高于年初制定的16%的全年预期目标,同时,M0和M1增速大幅加快,分别增长16.7%和19.8%,加快6.2和7.1个百分点。过多的流动性不是流向实物投资,造成投资过旺,就是流向资产市场,推动股市和房价过快的上涨,M0和M1加快增长特点进一步反映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国际经验表明,高增长低通胀格局下往往伴随着虚拟经济的繁荣,而虚拟经济的繁荣恰恰弱化了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时货币政策往往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忽略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日本、美国当年的情形即是如此。日本上世纪80年代在应对流动性过剩及资产价格大幅上升方面,顾及到汇率升值而没有及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果导致资金过多地流向房地产和股市,最终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同样,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持续10年之久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后,实行以低利率为基础的中性货币政策,结果从1995年到1999年,道-琼斯指数仅用了4年时间就从4000点很快突破万点大关,最终导致高科技泡沫破灭。

除了国际经验需要引以为戒外,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已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一种长期趋势,这种现象仅用传统经济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又伴随虚拟经济持续繁荣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只关注CPI变化情况,而不注重资产价格变化的做法,应将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股票等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察范畴,以及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导致的金融和经济风险。

三、逐步提高利息水平,抑制流动性过剩

货币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矛盾。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2007年以来,国家继续采取了降低或取消相关行业的出口退税以及央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对缓解流动性过剩将会产生一定的作用。金融调控措施多是针对收缩货币供给,而紧缩货币需求的措施相对偏少或明显滞后,如升息明显滞后。虽然收缩货币供应仍有一定空间,但空间越来越小,如央行票据发行的成本越来越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高位,继续上调的空间有限,相反,加息可以抑制货币需求,而且空间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建议: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运用利率杠杆从货币需求上紧缩货币流动性,逐步小幅加息,防止资本泡沫化的过度发展及防止国民经济由“过快”向“过热”转化。

第8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executives on the listed company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with the present era of fierce competition. Executives of the company are the investment's decision-makers and implementers, but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ecutives only involved in age, education, tenur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less involved in the effect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s of executives on the listed company investment. And the gender differences of executives on the listed company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investment behavior, so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s of executives on the listed company investment is very essential. This paper made an inspect on three aspects, namely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tangible assets, investments,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s, then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s of executives on them. So it turns out that outstanding females can make the correct and appropriate investment decisions for the listed company as well as males. Therefore, there should not b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employment of executives, and it's essential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s in executives in the listed company, thus making it easier for executives to make better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perform better investment behaviors.

关键词: 公司高管;性别差异;投资行为

Key words: company executives;gender differences;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48-03

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在现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高管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高管是公司投资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高管的个人风格、认知基础、价值观、洞察力是影响公司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而他们的基本特征背景,如年龄、阅历、个人风格等,是形成其认知基础、价值观和洞察力的重要因素。

已有关于高管特征的研究主要涉及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几个方面,较少涉及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而高管性别差异又可能是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关于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康宛竹(2007)研究得出,近年来女性在员工队伍中的地位已经有所提升(在美国,女性已经占据了40%以上的管理岗位),但首席级别的女性高管依然凤毛麟角。就拿《财富》500强公司中薪酬最高的高管(如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等)来说,女性在这个群体中仅占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CEO当中,仅有2%是女性;而公司董事会中的女性成员也只有15%,在《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也只有7家(占到1%)任用了女性CEO。

目前总体状况女性高管所占比甚小。陈志刚(2009)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性别与学历与其经营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高管的性别和学历不是上市公司高管经营能力的决定因素。

本文也认为大部分女性高管同样拥有宽阔的眼界、更丰富的信息、较高的威望、较高层次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她们在某些方面能同样地把握公司的发展,很好的选择上市公司的投资方案,所以在任用高管时不应有性别歧视,应提高女性在上市公司高管中的比例,从而有利于高管做出对上市公司有利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

2 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高管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是指从事上市公司战略性决策并直接对公司投资活动和经济效益负责的管理人员,其职务行为行使恰当与否及效率高低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职务行为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经选举、委任或聘用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主体在一定权限内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实施的相关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双重性,既是职务人,又是普通个体。作为普通个体,其行为动机是满足自身合法需要;作为职务人,其行为动机是满足职务合法需要。职务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目前高管在上市公司中的主要特点:第一,高管负责整个公司的战略和行动,有明确的公司目标及发展方向,能够及时处理对企业绩效有重大影响的投资决策,深刻认识到管理者的目标、绩效与企业绩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刻保持紧迫感。第二,高管依据自己的经验、专业技能等评判机会和风险,形成自己对公司战略行动的理解,通过公开讨论来适当调和各种不同意见分歧,解决矛盾冲突,达成一致决策。第三,高管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战略性事件进行分析抉择,具有很大的自主决策权,比如重大的投资决策。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投资决策作为财务决策的起点,是公司成长的关键动因和收益增长的重要基础。在微观层面,投资是否具有效率直接关系到经营风险、盈利水平以及资本市场对其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进而关系到企业价值能否实现最大化。在宏观层面,投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正是由于高管在上市公司中的重要性,所以高管的一些自身特征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有一些高管自身急功近利,过于追求高风险、高回报,最终导致过度投资、盲目选择投资项目的投资行为;还有一些高管过于谨慎、因循守旧,错失一些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所以高管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至关重要。高管应该对投资决策具有内在的谨慎,出于对上市公司发展和竞争能力提高的需要进行投资。因为高管投资失败对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上市公司价值、控股股东自身经济利益和声誉都有重大负面影响,而投资成功使上市公司和自身财富和声誉提升更快。

奈特认为高管是“自信者和冒险家”,是公司最终投资决策的制定者,他们享受投资决策正确所带来的利润,并承担投资决策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一般来说,公司投资决策的制定是高管根据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综合考虑的结果,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投资决策制定过程中高管的个人因素的影响。这就肯定了高管自身投资风格的不同会对投资决策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高管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影响十分重要,尤其是高管的个人因素对投资的影响不可忽视。

高管又是公司投资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高管的决策决定了整个公司的去向,所以关于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上市公司中女性高管所占的比例和她们投资行为,得出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选拔人才时,选出适合该公司的高管。

2.2 高管性别差异对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目前女性在上市公司的高管中所占比例甚小。但是大多数女性具有耐心、坚韧的特性,而这正是高管所必备的素质,减少了很多男性高管好高骛远、好大喜功造成的被动,女性相对平和、细腻的性格使她们在选择公司的投资决策时相对比较稳妥。女性天生就具备管理者的一些优势基因。女性在管理天赋上有许多优势特性,这是女性特有的气质属性,只要充分发挥,就能取得成功。女性独有的特质,可以让她们在未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吕峰认为,现代商务女性在领导力方面并不亚于男性。

麦肯锡还对美国财富500强公司进行了调研,结果也发现,那些拥有更多女性高层管理者的公司,平均表现比女高管较少的公司优秀。女性做事认真、细心、稳定性强。女性管理者的韧性更强,逆境中更显坚定,善于沟通,比较容易说服别人,像剂一样使团队有效运作。著名的商业女性领导者、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和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表示,韧性是女性领导者的优势。也许所有的差异来自于男女最原始的区别。多种天然的差别塑造了女性领导力的特质。

很多学者的研究得出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女性高管的一些天生性格优势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性别的差异,女性高管更看重上市公司的利润变化,而男性高管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主营业收入增长。男性高管业绩评价各项指标的标准差均高于女性。但是,女性高管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在考虑公司的投资决策时更加细心、谨慎,思考的比较全面,更加保守,奉行低增长战略,倾向于回避风险,减少了很多盲目、激进的投资行为,有利于上市公司长期整体稳步发展,男性高管在公司投资时比女性高管更加有魄力,更加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证实了女性与男性有着同样的,甚至更高的管理动机。而她们一旦进入公司高层或公司董事会将会对公司产生有利的影响,其主要途径包括改变公司的投资决策,使公司整体发展比较稳定。所以上市公司在选拔高管时,不应有性别歧视,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3 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现状分析

康宛竹从2004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中抽取样本278家,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相关信息,调查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监事及高管的比例及任职状况,对比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高层在任职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278个样本公司中,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总计5067人,女性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为685人,占13.52%,没有达到“装点门面”15%。在278家上市公司中,有33家公司高层中没有女性,占样本数的11.9%。而且女性在关键职位上的比例偏低,而且没有改变副职多、正职少的传统状况。

女性高管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效益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王为民(2007)对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53家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那些在高层管理者中女性比例较高的企业比女性比例较低的企业有着更好的企业投资回报率,在权益回报率(ROE)上高出35%,在股东总回报率(TRS)上高出34%。

此外,《哈弗商业评论》一项28年的跟踪研究也显示,在所评估的《财富》500强的215个企业中,公司高级管理层中女性比例较高的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等其他投资方面,比一般公司要高出16%到69%。

从其他学者的研究看来,女性高管虽然所占比例甚小,但是她们在上市公司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以推出,她们对于公司的投资行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并没有因为自身对风险的厌恶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有些还提高了公司的投资行为。高管由于性别差异存在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优秀的女性高管和男性高管一样可以为上市公司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4 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随机选取中国上市公司100家201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主要通过CSMAR(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系列研究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向上交所提交2011年的年报获取数据。

关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本文分别从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计算、分析由于高管性别差异对这三个方面投资比率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通过这些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年初、年末数据的变化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管性别比例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4.2 实证的检验与分析

4.2.1 在研究的100家上市公司中男性董事长95名,占95%;女性董事长5名,占5%。

4.2.2 在研究的100家上市公司中,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总计1846人,男性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为1615人,占87.49%;女性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为231人,占12.51%。

4.2.3 在分析的100家上市公司中,由于董事长性别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投资率。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上市公司高管中的女性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尤其在在最高领导职位上女性成员明显趋于弱势,如女性董事长比例仅为5%。此项研究和以前学者的研究没有冲突,都大概表明女性高管的现状。

虽然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包括很多方面,但是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这三个方面的分析,足以表明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致投资趋向。这三个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可以推测出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

总体来说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比较少,但是根据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明显看出女性在上市公司高管中所占的比重甚少,而且优秀的女性高管在上市公司的投资方面一点不逊色于男性高管。

5 研究结论

第一,根据研究结果,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认识到选拔和聘任女性高管人才的重要性。不应有歧视女性高管的做法,提高女性在上市公司高管中所占的比重。优秀的女性高管和男性高管一样,可以为上市公司做出正确的、适当的投资决策。

第二,对于女性不能有偏见,不能认为女性一定是厌恶风险的,阻碍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在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杨澜,她是女性风险投资家杰出的代表,按照高风险、高回报的思路来选择公司的投资方案。

第三,虽然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女性比男性对风险厌恶程度高。但是从本文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出,女性并没有因为对风险的厌恶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而且,女性对风险敏感的天性,可以大大减少上市公司中的过度投资和盲目投资,从而使上市公司稳步前进。比如步步为营、稳健投资的典范——陈丽华,靠着传统的财务方式——滚利方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资本。

综上所述,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优秀的女性高管和男性高管一样,可以为上市公司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所以不应对女性有偏见。

目前,女性在上市公司高管中所占的比例很低。所以在上市公司高管的选拔过程中,不应有歧视女性高管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中女性高管的数量。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选拔和激励人才的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样才能为上市公司选择优秀的管理者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康苑竹.中国上市公司女性高层任职状况调查研究[J].妇女研究论层,2007(04).

[2]陈志刚.高管性别与学历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吗?—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J].现代经济,2009(04).

[3]林晟.基金经理男女大比拼[J].金融博览,2007(03).

第9篇:固定资产投资经验做法范文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首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2009年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便是建立投资“绿色审批通道”。通过取消、下放部分审批事项,转变原来“一个项目跑十几个部门”为“十几个部门同时审批”,北京市对投资项目的整体审批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220天压缩到40至80天,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建设,一些重大项目实现了早开工、投资早落地,有效拉动了北京的经济增长。

在“绿色审批通道”运行的过程中,为形成区县联动的工作机制,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各区县积极构建区内“绿色审批通道”机制,形成了市区两级审批通道对接。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市区两级“绿色审批通道”在推进项目落地、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绿色审批通道”在促进北京经济发展的同时,到底为区县政府带来了怎样的实惠,对接市政府的区县“绿通”又在具体的操作运行中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对于迫切需要发展的区县而言,能否把这种特事特办的“绿色审批通道”机制,变成快速高效的普通行政机制?透过怀柔的实践,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市区“绿通”存差距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2009年,怀柔区成立了由常务副区长牵头,区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16个区直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了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工作机制,出台了《怀柔区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实施办法》(怀政发〔2009〕10号)和《关于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意见》(京怀纪发〔2009〕7号)等文件,以保障区级绿色审批机制落到实处。

三年来,在北京市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工作机制的推动下,怀柔区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大大提升,各审批部门通过压缩时限、简化程序、提前介入、同步受理,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项目整体审批时间也实现了与市级“绿色审批通道”同步,基本实现了由原来的220天压缩到40至80天,使支撑怀柔区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得以快速进入实施阶段,大大节省了手续办理时间。

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底,怀柔区进入市级“绿色审批通道”的项目共有65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项,社会事业类项目12项,产业项目13项,能源类项目4项,土地一级开发类项目18项,示范区相关项目11项,累计完成投资约122.6亿元,占怀柔区三年固定资产投资的1/3。市级“绿色审批通道”机制效能的充分发挥,促进了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怀柔,为推进怀柔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同一时期内,反观怀柔区级“绿色审批通道”的机制效能发挥却有明显差距。统计显示,三年来,怀柔区内进入区级“绿色审批通道”的项目共有23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项,社会事业类项目4项,产业项目6项,能源类项目4项,生态环境类项目2项,累计完成投资约10亿元,仅占全区三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4%。

相比市级“绿色审批通道”运行效果,区级“绿色审批通道”在落实投资规模、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机制建设和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反思区县“绿通”瓶颈

“绿色审批通道”对于北京市的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作用积极,但在区县的实际运行中效果不彰,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实际的运行中,区县领导对“绿色审批通道”高度重视,区级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仍无法避免运行不佳的数据出现,背后确实有很多需要反思的细节。

首要反思的是,项目的门槛问题。由于现行“绿色审批通道”机制征集的项目多为区级或市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求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而分析目前怀柔区内大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社会领域的产业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几乎都难以达到“绿色审批通道”的硬性要求,使得“绿色审批通道”的机制根本无法发挥普惠效应。

很显然,门槛的过高阻挡了大批项目进入“绿色审批通道”的机会,但即便纳入了“绿色审批通道”,其审批的速度也要受制于市级机构与政策。

众多周知,出于从全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考虑,重大投资项目的行政许可审批权限,大多都集中在市级部门,尽管这一做法并无缺陷,但却使得在推进优质项目审批速度方面,区级机构往往处于被动协调的局面,各项职能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事实上,在项目审批的实际操作中,按照现行政策要求,能够进入“绿色审批通道”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审批要件较为齐备、投资较大的重大基建项目。但对于区县的发展而言,重大基建项目确实需要,可促进经济转型的产业项目同样不可或缺,以怀柔区为例,作为北京市快速发展的郊区县之一,也是北京“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高四新”之一,怀柔区拥有众多具备较高成长性的产业项目、工业项目和商业项目,但对比“绿色审批通道”政策,这些项目往往因投资规模、审批要件等因素难以进入征集范围,再加之这些项目缺少培育和包装机制,项目的成熟较慢,真正导致了“绿色审批通道”对怀柔区培育成长性项目的建设性作用无法发挥,这其实也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地方。

此外,大部分区县的“绿色审批通道”牵头落实单位为区级发改委,而“绿色审批通道”涉及部门较多,受部门管理权限、业务熟知程度、人员协调、办公分散等方面的原因,在牵头推进项目联合审批过程中需要牵头部门与各相关单位进行大量的协调沟通,三年多“绿色审批通道”运行的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沟通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绿通”变“普通”的新路径

“绿色通道审批”尽管因种种原因,尚且难以发挥对区县项目的普惠效应,但其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方式仍值得借鉴。

而北京市重大项目投资“绿色通道审批”机制的长效化,其成功的经验也给各区县深化“绿色通道审批”带来了示范效应。

为体现行政服务的“一站式”办公,各区县近几年纷纷建设了区级行政服务大厅,作为行政服务的创新方式,行政服务大厅具有部门集中、职能集中、信息集中、方便协调等等优势,若探索尝试由区级行政服务大厅牵头建立区级“绿色审批通道”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建立主任协调会、首席代表联席会、专设“绿色审批通道”窗口、整合原大项目跟踪服务、VIP服务、全程代办等工作机制,建立“一窗受理、联合办理”审批工作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区县境域内优质项目的审批速度。

如果区县政府能够迈出这关键一步,并充分吸取此前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扩大区级“绿色审批通道”的覆盖范围,通过征集、遴选,将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好、具有较好前置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产业项目、工业项目、商业项目等都纳入区级“绿色审批通道”受理范围,强化“绿色审批通道”机制的企业服务职能,区级“绿色审批通道”的工作机制和优惠政策将发挥更广范围作用。

结合各区县当前的发展需要,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坚持“推进与培养并重”的工作原则,将区级“绿色审批通道”建设成为即推动成熟项目,又培养成长性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以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审批,发掘、培育成长性项目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区两级“绿色审批通道”互补优势,助推优质项目尽快成熟、落地。

此外,对于“绿色审批通道”的运行督察与考核同样至关重要,可以全面总结提炼现有市区行政服务大厅运行的监督、考核制度,研究建立区级“绿色审批通道”运行督察、考核体系,加强对各部门管理,量化各部门的服务质量、态度、效率、时间节点等考核内容,并将其纳入部门的日常考评及年度考核,以此为“绿色审批通道”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