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

第1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 资产; 要素; 概念

一、研究内容的提出

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会计知识体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指导、引导财务与会计从业人员形成认识和解释会计对象的一种认知结构。然而,会计概念框架又对从业人员形成的认知结构具有局限性,影响会计人员如何想、如何处理经济业务,并注意经济事实的某些方面,忽略其他方面;长期程式化会计处理程序和惯例产生会计认知刻板,框限主观认知会计世界的活动,导致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会计认知结构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主观解释,建构企业现实的财务、经营和现金流量图像。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包括已有的各种会计概念框架认知理论理念和会计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各自的概念框架认识以及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应存在一定高度的相关性。

资产概念作为会计概念框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会计主体确认计量资金现在及运动的去向,在会计概念框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具有很久远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的起起伏伏、经济主体中各单位对资产有效使用的竞争、不同时空条件下资产价值的发现与消逝,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资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形成各种流派的资产概念框架,深刻影响了理论与实务界对资产的认识,本文研究旨在探讨各主要资产概念框架表述的内涵及各种资产概念框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从空间不同层面对资产内涵进行探求,以期进一步明了资产内涵。

二、资产概念框架综述及分析

资产的概念框架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

第一种,历史成本为主导的“资产成本观”概念框架。该观点认为资产就是(历史)成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一度具有广泛的影响,直至今天,虽然仍无法从理论与实践上证明历史成本在资金运动中可以想当然的转移为企业新资产价值,但历史成本由于其真实可验证性被一直沿用,用以确认资产价值的计量。

第二种,以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流入为主的“未来经济利益观”概念框架。该观点首先在美国1980年FASB的SFAC NO.3《企业财务报告的要素》中被使用以后,成为至今资产主流概念之一,2006年我国新准则就采用了该概念,在《企业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资产是过去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就未来经济利益来看,“虽然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资产并不是未来经济利益本身”,未来经济利益流入需通过未来实际发生及发生多少予以证实,其描述是在说明资产运用的目的和可能的概括性结果而已。

第三种,资产的“权利观”概念框架。该观点认为“资产虽然含有未来经济利益,但资产不等于未来经济利益,而是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其他权益”,显然,该观点也内含着“该经济利益能够在未来多大程度上实现,则需通过未来实际发生多少经济利益来证实”的观点;但资产的权利观更侧重经济利益实现的条件,即企业是否具备实现的法律上、制度上的条件,显然其强调的也不是资产本身,而是说明资产运用的局限条件和可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几种结果,至于实现为哪种形式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运用而定。

第四种,资产的“资源观”概念框架。该观点显然是在资产“历史成本观”、“未来经济利益观”、“权利观”基础上的完善扩展与综合,认为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结果,该结果形成的是一项由会计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该经济资源可能为企业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该观点也是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对资产概念研究的倾向性意见,该概念框架体现为对资产当前状态的一种描述。从会计的基本职能来看,“会计是反映性的,……任何将企业价值精炼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是历史的选择,人们关心的不是数字,而是数字下面的事实”,是反映与客观真实的一致,因此资产的“现时资源观”更能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经济主体不同时空条件下对资产有效使用的竞争和资产价值的发现与消逝,更能体现资产自身的本质。

在实践中,资产“成本观”、“权利观”、“未来经济利益观”和“资源观”同时在使用,比如资产购置多以历史成本计量,准则中资产被定义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权利观)资源(资源观)”,分期收款销售则按资产经济利益流入现值(未来经济利益观)计量。“成本观”是资产来龙去脉中的过去记录,“权利观”反映在制度框架内行使经济利益的可获得性,“未来经济利益观”侧重资产在实际经营运动过程中发挥作用,“资源观”则更注重静态看待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物质。当前资产主流概念囊括了“资产局限条件下过去、现在和将来”,虽然该定义具有综合、全面的效果,是从时间序列上揭示资产内在属性,但显然是资产定义争议的妥协折中结果,也容易掩盖资产的其他方面,对资产本质体现不够。

三、资产微、宏观层面维度的内涵分析

特定历史条件下,资产内涵除了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时间维度进行综合揭示概括外,还可从资产所处空间局限角度来考察,其资产概念定义还可从微观会计主体层面和宏观会计行业层面两个维度进行探究,据以辨识两方面对现行资产内涵的影响。

(一)微观会计主体层面

从微观会计主体层面来看,第一,应从动态经营管理过程研究资产。资产之所以为资产,因其处于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是经营管理当局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耗用所做的准备或者经营资产的回收,资产一直处于经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中,周而复始的不断运动,从而获得大于耗用的收益。资产以其动故能获得收益,以其静故能获得暂时的稳定,因此,考察资产应从资产暂时稳定和循环往复的运动中进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探查资产的本质属性。

第二,资产是经营管理发生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现时状态。会计主体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交易或事项形成资产,随时间流逝资产当前状态因经营环境的时空变化与过去不同,呈现出一种当前新经营环境下的现时状态;现时状态强调资产的动态性,资产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因时空变化将影响其收益及收益的实现状况。比如一项产品卖方通过销售获得收益实现,买方可能需通过一系列生产价值创造过程,并重新通过销售实现收益;再比如企业购买设备用于投资,后因经营决策变化而闲置,显然处置设备一般要发生折价损失。

第三,现时资源在合理经营管理下才可能产生有效和有效率的经济利益流入。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大小即取决于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也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或采用了)合理的经营管理。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在局限条件下可以为持有者带来经营利益――即现金流的可能性;然而,只有在正常合理的、有效率的、得当的经营管理前提下,才能有效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流入,否则资源就不能称其为资产,仅仅是资源而已,就如空气是一种资源一样。再比如专用性资产其专用性越强,可能带来的超额利益越高,但其可逆性也越差,离开特定环境将降低使用效率,甚至是负效率;而专用性越差,可逆性就越强,但其收益性也较差,极端的例子就是保留过多的流动性最强的现金。

第四,受制度约束的排他性利益。特定资产是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以其为依据,通过制度规范的各项权利获得排他性经济利益(包括会计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现行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且是在制度规范的权利束集合中会计主体获得排他性经济利益。不同时间、空间环境,决定会计主体其能够享有的资产的权利束集合内容因制度框架不同而不同。实践中,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也自觉不自觉的在遵循着各自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同时,各国会计准则作为特定制度规范,其实施的经济效果也非常显著,将导致企业特定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率有所不同。如在我国,企业拥有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但实际上并不能自由决定土地的用途,须在规划审批项目范围内经营使用获利,否则将面临制度风险而遭受损失;比如收入实现要求与销售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本质就是要求各项制度规范内的合法权益所能获得排他性经济利益的转移;比如,衍生金融资产其如何确认、确认多少、是否终止确认的判断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规定;再比如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要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企业预计弃置费用,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履行义务做出强制性制度安排,据统计,“2007年9家上市公司计提弃置费用86.6亿元,2008年12家上市公司计提弃置费用138.56亿元,2009年18家上市公司计提弃置费用115.79亿元”。

(二)宏观会计行业及社会层面

从宏观会计行业及社会层面来看,首先,资产内涵是以会计行业理论概念框架基本前提假设为前提的。资产定义的给出依赖并受限于会计概念理论框架中基本前提假设,比如货币计量假设内含货币币值是稳定的,即使围绕价值上下有所波动,但波动较小不影响会计信息系统以此价值计量输出会计信息的公允性,显然此时会计信息系统以历史成本为资产概念框架反映会计主体资产的计量是合适的。

其次,资产概念从行业角度、社会角度看,与具体会计主体不同。社会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则更倾向于关注市价、公允价值等现时概念,通过这些概念反映企业外部无法避免的系统性因素影响,从而评估其共同关注的企业各方面情况。

第三,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财富,但并不代表能够带来财富积累的高效率,其效率实现需要依赖很多社会性因素。当社会高度专业化和标准化时,在很大程度上企业需要专注于核心能力,而将企业相关任务分配到相关联的社会专业化部位去,从而整体提高效率,换言之,资产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资产资源,比如大企业会分包部分非核心技术零部件的生产。

四、资产内涵界定小结

资产内涵既可以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时间序列中局限条件下资源状态角度研究,也可从空间格局不同层面进行探究,或可弥补历史研究资产内涵之不足,更全面反映资产的本质属性。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层次性及其内在一致性要求,体系内各层次概念内涵的界定,既要有层次性又不能重复交叉或超出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以更好地反映资产本质内涵,因此通过辨析我们认为,资产在本质上可界定为:特定前提条件下,会计主体为实现目标所控制的现实经济资源。而特定前提条件则是指会计概念框架中内在一致的目标、假设及原则等对资产内涵外延的界定,比如“成本观”“未来经济利益观”“权利观”所述其他资产特性方面,将其构建于会计假设或目标相关内涵中显然更合理。

【参考文献】

[1] 成小云,任咏川.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的资产概念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10(5):25-28.

[2] 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和综述[J].会计研究,2004(4):3-10.

第2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财务报表的分析主体——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即财务分析主体。财务报表分析是特定主体的行为,他们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来为自己的决策服务。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以,企业的财务分析主体就是指与企业有利益关系,并希望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而获得对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的单位或个人。

(一)两者的差异性

1、两者界定的前提不同。财务报表主体即会计主体是会计基本假设之一,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一个假定,它是一种主观上的假设。会计假设来自于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抽象,是环境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在客观经济环境中进行会计活动时,产生的最为基本的观念总结,也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规则的思维支撑。但假设毕竟是以有限的事实与观察为基础的,还不是既定事实,有待于实践检验与科学的论证。特别是当前网络财务对会计假设的冲击,使得会计主体的涵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企业间不断分化、重组、兼并,以及跨地区,跨行业成立企业集团,使得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体,会计主体业务的核算也不一定由企业本身来进行,而可以委托专门的会计公司来进行,这时企业与会计公司都可视为会计主体。

而财务分析主体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主体。财务分析主体是在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随着会计披露的形成而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针对会计主体的主观假设,财务报表分析主体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体现了分析主体的真实性特征。

2、两者存在的形式不同。虽说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的范围扩大了,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企业总是作为一个“单一”的、“相对静态”的会计主体出现的。这种单一性和静态的特点有利于会计各项工作的开展及稳定性,这也是由会计的学科特性所决定的。而财务分析主体从一开始就是以多元化的、动态的形式出现的。由于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分析目标的多元化,而分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各异,正是各异的分析内容最终构成了财务分析体系。所以说是分析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财务分析学科的特点。

3、两者所处的学科环境不同。会计主体是会计学最基本与最现实的依托,是会计学科体系存在与发展的立足点,会计学就是围绕会计主体假设而形成和构建起来的。而财务分析主体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处于财务学科体系的范围内。财务分析学作为财务学科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会计学的逻辑扩展,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转换的一门学科。财务分析主体的存在是建立财务分析学科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不同的学科环境使得会计主体和财务分析主体也显现出了各自的主体属性特征。

(二)两者的相关性

1、会计主体是财务分析主体的前提条件。财务分析主体的分析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会计主体而言的,是通过对特定会计主体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为其决策服务。可以说,没有会计主体的界定,财务分析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会计主体与财务分析主体具有一致的最终目标。从“经管责任观”的角度来说,会计的职能就是管理好委托人的资产,并在保证资产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代表会计主体来行使会计的这一职能并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第3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原则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080-02

会计的基本前提是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或会计假设,它是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必要的前提条件,若离开这些条件,就不能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也无法构建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从具体的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是为了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与货币计量等内容。企业为实现会计目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要明确会计的一般原则。即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要求,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必须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要以会计核算工作支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开展会计工作必须明确会计主体,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等问题。会计主体独立于其本身的所有者以外,会计反映的一个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而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财务活动。明确会计主体要求会计人员认识到,他们从事的会计工作是特定主体的会计工作,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或企业所有者的会计工作。

会计主体的规模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可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独立的法律个体;也可以是不进行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特别是需要单独反映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编制独立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实体。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会计主体的企业,它的经营活动要按既定目标持续进行下去,在企业正常的经营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承担的债务也要如期偿还。财务会计的一系列方法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为条件的。只有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企业的资产才能按历史成本计价,固定资产才能按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企业不具备持续经营的条件,如已经或即将停业,进行清算,则需要处理全部资产,清理全部债权债务。会计处理要采用清算基础。

(3)会计期间。持续经营的企业不能等到结束其经营活动时才进行结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相关各方提供信息,就要划分会计期间,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会计期间一般为一年,即会计年度。

把会计年度的起止点定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一般比较适宜,由于在企业营业活动的淡季,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化较小,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尤其是对计算确定本会计年度的盈亏比较有利。还因淡季的经济业务较少,会计人员能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办理年度结算业务,有利于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各个行业的企业的所谓淡季并不明显,这样的划分也存在着弊端。

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会计年度。企业为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可把会计年度划分为更短的期间,如季度和月份。

(4)货币计量。企业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企业的经营活动各不一样、非常复杂。企业会计要综合反映各种经营活动,这就要求统一计量尺度。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最适合充当这种统一的计量尺度。以货币为计量尺度,为会计计量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简化会计计量,方便会计信息利用,在币值变动较小的条件下,通常不考虑币值变动。但是,因普遍性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对会计核算怎样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出现了通货膨胀会计。这是按物价指数或现时成本数据,把传统历史成本会计进行调整,考虑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或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真实科学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方法。

进行会计核算,还要确定记账本位币,在企业的经营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的环境下,需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涉及非记账本位币的业务,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记入账。按照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规定,境内企业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 会计核算的几项原则

(1)会计核算要客观实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不可失真,能客观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计核算要以企业实际产生的经营业务为依据,反映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2)会计核算要互相可比的原则。为比较不同的投资机会,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以评估各个企业不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所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要遵循互相可比的原则,对同种经营业务,要采用同一会计程序和方法。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尽可能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同时,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选择会计政策。

(3)核算要坚持一贯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方法要遵循同一律,前后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通过阅读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把握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还要比较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状况和趋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一定遵循一贯性原则。

企业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果已经不符合客观性与相关性原则要求时,企业就不能继续采用,出台新的会计政策。

(4)相关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会计信息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性要求,是人们能利用会计信息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要求,相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与之相适应,国家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出现了变化,随着企业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在增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已不仅仅是国家,而扩大到其他投资者、各种债权人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群体。随着企业自的扩大,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此,现在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5)及时性原则。此原则主要是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及时记录要求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本期的经济业务要在本期内处理;及时报告是将会计资料及时传送出去,把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报出,财务会计报告要在会计期间结束后规定的日期内呈报给应报单位或个人。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紧密联系。及时记录是及时报告的前提;而及时报告是会计信息时效性的重要保证。所以,企业会计要把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有机统一起来。

(6)权责发生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各项业务,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有没有收到,都要作为本期收入处理;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就是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权责发生制所反映的经营成果与现金的收付不一致,它主要应用在需要计算盈亏的会计主体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局限性,若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有时企业虽然有较高的销售利润率,但现金流动性差,也可能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在企业工作中,可能不严格采用权责发生制或者收付实现制,一般企业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收付实现制。

(7)配比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要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配比,以便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盈亏。按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一是按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直接配比。企业的某些营业收入项目与营业费用项目之间在经济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些营业收入是因一定的营业费用耗费而出现的,这些营业费用是为取得这些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凡是这种存在因果关系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就要直接配比。二是按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项目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某些营业费用项目虽然不存在与营业收入项目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要与发生在同一期间的营业收入相配比。

(8)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它是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下进行预计时,采取不造成高估资产或收入的做法,防范损害企业的财务实力,避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不预计收入,但预计可能出现的损失;对企业期末资产的估价宁可估低,也不能估高。

(9)重要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在保证全面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条件下,按一项会计核算内容是否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对其进行核算的精确程度,及是不是在会计报表上单独反映:凡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业务和项目,要作为会计核算和报告的重点;对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采用简化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可不在会计报表上详列。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在较大程度上是对会计信息的效用与加工会计信息的成本的考虑。若将企业复杂的经济活动,都详细记录与报告,不但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加工成本,还可能使使用者无法有针对性地选择会计信息,反而对正确的经济决策不利。

参考文献:

[1]杜娟.试谈会计的基本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4).

第4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资产托管 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假设会计目标

全球资产托管的历史已有140多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与发展,托管资产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的资产托管发展经历了10多个年头,随着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繁荣,我国的资产托管业发展步伐非常迅速,无论是在托管领域、托管规模还是托管技术都已经达到世界水平。我国第一家托管行中国工商银行的托管资产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托管业务种类也日趋多样化。

资产托管的重要内容就是履行受托责任,会计也履行着重要的“受托责任”。虽然二者面对的受托责任存在内容的差异,但是实质精神是一致的,他们都负有忠诚、诚信、专业及勤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会计是资产托管的主体服务。根据行业统计,所有托管行都为客户提供会计服务,而且会计部门是托管部门必备的部门,更为重要的是会计系统是托管业务操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而基于资产托管业务的性质,其与传统会计操作和内容有着重要差别。资产托管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框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资产托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在以下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确认和计量上面。

一、资产托管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体系中担负着逻辑起点的重要地位,其决定了理论体系整体的有效运作。学术界中,对会计目标的界定存在着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概而言之,“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作用在于向当前或者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于其做出理性投资、信贷等决策。“受托责任观”的观点是伴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代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的演进而得以深化和发展的。“受托责任观”的观点是,管理层是受托人,股东和债权人授权管理层管理其财务资源。会计的目标就在于通过财务报表向授权人提供评价管理当局的依据,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和有效运用。这两种观点同时阐述着会计的基本目标。

伴随着学者对以上两种观点的探讨,学者们综合“决策有用观”及“受托责任观”提出了“契约签订观”,并认为“契约签订观”尤其适用于资产托管会计,因此,也成为了资产托管会计的目标。

“契约签订观”是在对企业责任、决策进行了更为深入和本质的挖掘后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观点为:会计目标在于向相关契约方提供是否签订契约的信息。这种观点对传统会计目标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继承在于该观点仍然承认会计本质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而对传统会计目标的发展在于该观点中所谓的信息,强调的是更本质意义上的信息――是否签订契约的信息。

“契约签订观”在资产托管领域具有高度的适用性,这是由资产托管业务的性质决定的。资产托管的业务对象,比如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等,其本质都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

二、资产托管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在会计研究和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无需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的前提假设条件。会计假设传统会计假设有四个,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而由于资产托管业务的性质,资产托管会计假设对传统会计假设也是既有基础也有发展。

1.会计主体。资产托管会计的会计主体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这些主体与传统会计主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不是实体主体,同时资产托管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主体都是托管资产,与契约各方的资产也不是同一主体。

2.持续经营。传统会计假设中的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目标和形式,无限期的经营下去,而不会停止经营或破产清算。资产托管会计中,由于其会计主体已契约形式存在,而契约的特征决定其存续期是一个相对不确定的概念。比如,对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可以在每个交易日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因此导致基金规模每日都将发生变化。此外,对于具有固定存续期的托管资产来说,固定期限到达之后可以关闭或者转换其他形式。这两种情况均对持续经营提出了新的发展。

3.会计分期。对于资产托管会计而言,会计分期不再是一种假设,而是实务运行中的前提条件。这是受资本市场上交易日等情形影响的,每个交易日进都行份额折算、收益分配。

三、资产托管会计的确认与披露

2006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在传统会计框架中,对于公允价值的探讨多集中在理论层面。而资产托管会计则对“公允价值”拥有全面的引入和普及。

2007年7月开始,基金业开始了全面的探索新会计准则阶段,即使用公允价值阶段。资产托管会计的核算中,每日净值计算、份额折算、未实现收益等核心项目都是严格遵守公允价值准则计算的。可以说基金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普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发展。

2008年,基金业广泛开始了XBRL的信息披露模式。XBRL译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互联网来生成和传输商业报告的语言标准。使得计算机能够读懂并分析报表。其有助于商业信息的编制、分析和交流,为财务数据的使用者提供高效服务,可靠准确的商业信息。可以说XBRL为资产托管业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平台,资产托管会计也利用此种新的模式为传统会计披露模式带来了发展。

国内资产托管业务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但是由于我国资产托管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在资产托管业务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急需深层次的发展。将财务会计框架与资产托管会计有效地融合,必将对资产托管业务带来深远的促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会计信息化委员会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大会专辑》,2009.

[2] 沈莹. 托管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3]葛家澍.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年.

[5]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16-190.

[6]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年.

第5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会计假设;会计理论;作用

一、会计假设的定义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公设,是指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认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作出合乎事理的推断和判断。

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它是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与客观的会计现象的结合,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先决条件或前提。

二、会计假设的作用

1.会计假设是会计目标的发展

会计假设为会计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从逻辑关系来看,会计假设为会计目标服务,会计目标决定会计假设。其中,会计主体假设确定了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并限定了提供会计信息的范围。会计目标能否达到,会计信息能否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都取决于会计主体即信息提供者。持续经营假设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决策者总是研究历史资料,立足于眼前会计主体的现实情况,在掌握确实可靠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展望和预测,因此只有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提供的连续的会计信息才是有用的,才有利于建立比较的基础。会计分期假设有利于资源委托方定期了解受托方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更换或继续聘用受托方的决定,从而实现对受托责任目标的适时检验。

2.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并不居于最基本的层次。1959年新成立的会计原则委员会的主席韦尔登·鲍威尔在撰文描述新研究计划时曾指出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的关系,即“假设可以认为是原则赖以存在的基本假定,我们应该明确理解和解释何为假设,以便为建立会计原则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基础……我们还将在假设基础上努力形成一套能广泛地运用并相互协调的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是成本原则,它是由共同的会计假设所决定的。首先,会计计量的对象是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产、负债等要素的变动,体现了成本计量的空间范围。其次,由于在会计假设下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或清算,因此应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清算价值。再次,成本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耗用的,构成当期费用并与收入相配比,另一部分是未耗用的,则构成资产价值,这正好体现了会计分期假设。最后,成本都是以货币计量的,至于对货币币值不变的假设,也适用于成本原则,即按交易发生时的价格计算,不考虑购买力和物价变动。但是,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坚持以历史成本原则计价会扭曲客观现实,因此,应当采用其他的计价属性如现行市价等。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但由于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现金实际收付发生的期间与资源变动的期间可能不一致,因此为了正确计量各期间的经营成果,在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时就应按资源变动的期间而不是按现金收付发生的期间来确认,由此产生了应收、递延、摊销和分配等项目。

配比原则也是基于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为了正确核算各期间的经营成果,不论当期发生或摊销的费用是否实际支付了现金,都要按权责发生制与当期确认的收入进行配比。

3.会计假设与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的结构框架,它用会计特有的语言来表达会计对象,而会计假设是对会计对象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抽象概括,因此它充分体现于会计要素的定义中。例如,资产是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在这个定义中,“某一特定主体”体现了会计主体假设,“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未来”体现了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而“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最恰当的表述是“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这必然要求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因此体现了货币计量假设。又如,负债是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在现在承担的在未来向其他主体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责任,这种责任将引起可预期的经济利益的未来牺牲。在这个定义中,“某一特定主体”、“其他主体”体现了会计主体假设,“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现在”、“未来”体现了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而“可预期的经济利益”则表明可以用货币进行确切的计量,因此体现了货币计量假设。另外,收入、费用的定义也都体现了会计假设。总之,会计假设无一例外地体现于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由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决定了会计要素的计量和确认原则,因此,会计假设也必然对其产生影响。

4.会计假设与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是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和披露的方法和程序,它建立在会计原则的基础之上,以会计假设为前提。例如,会计处理程序中的应收、递延、摊销、分配等项目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当然也以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固定资产支出首先以其购置成本列入资产入账,然后根据使用情况,将其成本逐步摊销成费用,与特定期间的收入相配比,这是以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为前提,进而也是以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

5.会计假设与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和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业的合并、分立与重组越来越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加快,货币币值会计假设就是对企业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客观抽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的合并、分立与重组越来越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加快,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受到冲击,信息使用者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会计假设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有的学者持会计假设的发展观,提出了会计主体(实体主体与虚拟主体相结合)、持续经营(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整个企业持续经营与个别部分终止经营同时存在)、时间分期(定期报告与适时报告相结合)、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单位(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以及公允价值与成本(公允价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等各种计量属性并用)等假设。有的学者提出以交易期作为报告期,实行适时报告等来适应新环境的会计假设。可见,会计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总结

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居于会计目标之下,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方法等之上。会计目标决定会计假设存在的必要性,会计假设为会计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同时,会计假设又是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方法等会计理论构成要素的前提基础。因此,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处于中间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会计目标发展的结果,又是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方法等的逻辑起点,为这些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会计理论界以会计假设为起点,采用演绎法来推导会计理论的逻辑性结构的逻辑推理思路流行一时,因此也可以看出,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第6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链会计传统会计方法

价值链概念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首先提出的。他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公司用以设计、生产、推销、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和作业,并从企业内部角度描述了价值链,把企业内部的作业看成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的组成要素。

价值链管理站在战略高度,从价值链角度研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识别和重构企业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竞争的优势。我国著名会计前辈阎达五先生2003年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响应。本文从价值链会计信息需求、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来探讨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并综合提出价值链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

1、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首先,内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有新的要求。内部价值链管理依赖作业成本和价值增值信息。从内部价值链角度观察,企业由一系列不同作业构成,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作业,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关键是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真正的增值作业,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依赖作业成本信息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价值链作业,确定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追踪其作业成本,对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进行更有效地管理,实现企业竞争优势。

其次,外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新的特点。外部价值链管理的主体是价值链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他们都是价值链联盟的参与者,都有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其需求又各有特点:价值链核心企业是价值链联盟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从整个价值链联盟的建立、运行和日常管理,以及价值链的评价和调整,都必须依赖价值链联盟体的必要会计信息。第一,在价值链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中,财务指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在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也占了重要份量。价值链其他成员企业,他们是价值链的加盟者和核心企业的追随者。他们在加人前的评估、加人过程的整合和加人后的日常运行管理中,都需要进行跨企业的信息交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管理决策。

另外,价值链联盟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将提出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求。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成分复杂,关心并需要价值链会计信息的主要是价值链各实体企业的投资者、主要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等。他们的决策行为或行政行为,也将由原来基于单个企业分析,而转向基于其直接关联企业所在的整个价值链的分析。

2、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性。

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遭到垢病。财务会计方面,焦点在于财务会计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传统的管理会计忽视了新的制造环境和新的管理理念。如在信息时代的竞争环境下,产品寿命周期逐步缩短,许多先进企业已经实行准时制制造方式,实现了零存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传统方法中的“经济订货量”、“最佳生产批量”等方法已经没有意义。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价值链会计是适应这一变革趋势的一种选择。

3、传统会计理论的存在条件发生变化。

第一,关于会计主体假设。价值链会计所管理的范围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企业,价值链会计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价值链的部分或整体,变成了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价值链虚拟企业。这种会计主体可以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价值链虚拟企业”使会计主体的范围具有“可变性”,从而把握会计主体变得十分困难。

第二,关于持续经营假定。在价值链中,会计主体存在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定将不再适用。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应适用清算会计;在价值链虚拟企业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造新的财务会计方法值得研究。

第三,关于会计期间假设。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经营成果,人为地将企业经营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显然,这一假设的提出与会计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技术受到限制有关。价值链会计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的会计模式,实时报告成为现实,信息使用者则可从网络上随时获得最新的会计报告,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结束再获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二、价值链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1、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价值链会计,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商务和会计协同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对价值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2、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的内容既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体现,又要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动态的价值信息,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动态地看,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3、价值链会计基本假设。

价值链会计假设是价值链会计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价值链会计假设与传统会计假设既相联系又有突破。其内容分别是: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假设、与清算假设并存的继续经营假设、实时处理与会计分期相结合,以及价值计量假设。

(1)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特定的空间范围,强调企业以独立实体作为会计主体,为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也允许将几个相联系的法律实体整合为一个会计实体。对于在何种条件下整合以及如何整合,则仅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报表事项有所涉及。对如何将价值链联盟体的整体或部分作为会计主体,则是一个新间题,这也正是价值链会计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价值链管理中,价值链联盟体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会计主体假设的概念范畴应扩大,主体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是否存在实体。价值链中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各个分立的价值链上的点,也可以是类似核心企业的母公司,及各外延企业为子公司的集团。系。

(2)持续经营假设和清算假设并存。传统财务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价值链管理中,多变的经济环境加大了经营风险,网络的扩张使企业虚拟性加强,这些都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会计主体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企业随时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另一方面,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企业可随时终止。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分析评价价值链会计信息时,可能更多地需取得特定期间假设下的财务报告。因此,价值链会计既要提供持续经营前提下的会计信息,又要提供清算假设甚至其他特定期间假设下的会计信息。

(3)会计分期和实时报告。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会计主体终止前,应定期向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但在价值链管理下,会计分期实际意义受到挑战。计算机网络的采用,使每笔交易在瞬间完成,虚拟企业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很困难的事,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也受到质疑。因此,价值链会计在满足传统会计分期反映基础上,还应该更灵活处理分期会计处理事项,诸如重视项目有效经营周期报告、重视实时报告,以弥补传统会计分期核算的弊端。

(4)价值计量。在价值链管理中,给货币计量提出了强化与充实的要求。一方面价值链联盟体的货币环境复杂化,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假设。另一方面,在价值链中,知识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企业资源。企业有必要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而这些非传统资本都难以用现有的货币计量模式进行衡量。在价值链会计中,非货币计量形式将被大量应用。在基本财务信息之外,以非货币形式计量的非财务信息也将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多种计量形式同时使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

4、价值链会计职能界定。

(1)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价值链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发展,其职能也应包括反映和控制两项基本职能。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其特点是动态性、实时性和全面性,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而以最快速度反映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第一,更全面。价值链各个节点企业或主要节点企业都成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对象。第二,实时动态。传统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具有一定动态性,但这种动态性仅仅是反映对象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能做到反映行为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反映具有实时的动态性。

(2)价值链会计的其他职能。价值链会计还包括战略与计划协同、多维控制和实时评价等职能。战略协同:价值链联盟体是基于价值链统一的战略目标而形成。因此,战略协同就是价值链会计的重要职能。战略协同并非要求价值链上所有成员的战略目标都相同。战略协同的目标是所有成员企业各自的战略目标都能统一到联盟体的整体战略中来。这是联盟体建立的前提条件。计划协同:是指对较短时期的预测、计划或预算进行协同,它是为具体落实战略协同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程序和执行程序的协调一致。多维控制:企业的价值链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价值链网络。由此服务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链会计对价值链的控制也不可能是孤立和分散的控制,而应该在实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维的全方位控制。因此,对价值链的控制必然是一种多维控制。实时评价:实时评价职能强调的是评价的即时性,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揭示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过程,对价值链运营绩效作出评判。这种经过评价产生的即时性信息,更有利于正确及时地进行决策,实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7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 成本会计 目标 假设 对象 原则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本会计实务。本文对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初步探讨。

一、成本会计目标

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成本会计作为一种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成本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据此,我们可将成本会计目标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

(一)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二)具体目标。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与管理控制。

(三)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成本会计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

二、成本会计假设

成本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会计工作的制约因素或前提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主要有成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成本计算分期、多重计量、公正分配等假设。

(一)成本会计主体。按照现代成本会计的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等独立的经济主体是成本开支的真正主体,其成本是指为最终实现目标而耗费或放弃的各种物质资料、劳务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应排除一切与其经济活动无关的强加或强行摊派的成本。

(二)持续经营。是指成本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这样才能使成本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各项资产以持续经营价值计价,资产的耗费以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费用成本体现已耗资产价值的货币反映,从而保持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成本计算分期。持续经营确定了目前及将来的预期状态,为了提供一定时期的成本会计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周期相一致,会计分期的运用,使得成本会计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和内容上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正确划分各个时期的成本费用界限。这样,才能有利于费用、收入、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误导使用者。

(四)多重计量。成本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中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耗费,而且包括人力资源体力和脑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费。成本会计的计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

(五)公正分配。费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谓公正,主要是指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根据因果关系,选择与所分配费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就性质上来说,成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

四、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一)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否则,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二)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

(三)目标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发生的成本支出能够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需要。

(四)实际成本原则。企业或其他组织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但为了正确地计算当期的盈利水平,需要在核算期期末时,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成本计算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日益复杂性来看,实际成本计算只是成本计算的基础、核心和主体,而不是全部。

(五)成本效益性原则。从管理者的角度,提供的成本信息越丰富,越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要受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需要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之间有密切的协作。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披露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设计成本会计制度、确定成本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成本会计目标属于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构成其理论基石;成本会计假设规定了成本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成本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体现了成本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成本会计原则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成本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第8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关键词:目标与假设 确认与计量 信息披露 对策

环境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规为依据,研究发展与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也无一达成共识,这显然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建立科学的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一、环境会计的目标与假设

(一)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是在环境会计目的指引下设定的对环境会计职能作用的要求,是环境会计目的的具体化。环境会计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协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使它们能够均衡发展;具体目标是向环境利害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行为方面的信息。综合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环境会计的目标可概括如下:

1.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效益。

2.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的环境经济效益与经济损失。

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二)环境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以会计主体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对其核算范围从空间上进行有效的界定,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的环境资产及其承担的债务,其环境收益或可能遭受的环境损失,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应注重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仅将会计核算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已不适宜,而应将这种由该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之内。

2.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是在环境恶化的条件下,作为环境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其影响而提出的一种制约条件。它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不面临破产清算,它所持有的环境资产将按原来的目的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它所承担的环境负债也将按原来的承诺如期清偿,以及环境资源的消耗、补偿循环是可持续的,即假定环境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断补偿的前提下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必须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其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保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否则,如果其环境表现恶劣,无力承担环境责任,那么,它面临的环境风险将迫使其关门停业。只有在此假设下,才能建立起环境会计计量和确认原则,解决环境资产计价等问题。当然,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会计管理的作用,及时提供环境信息,必须认真地把持续经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和分析会计主体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3.环境资源稀缺性与环境价值假设。在现有的条件下,良好的环境是稀缺的,根据稀缺性标准,环境和资源应具有资本性质。一般来说,自然资本随着人造资本的产生而减少,这些资源环境并非都可替代,即使可替代,也需付出一定的代价。因而环境会计要计量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并确定最佳的比率。同时,要进行环境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但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4.货币计量的多元计量假设。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定量的信息,因此,必须选择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环境会计核算既具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特征,如森林覆盖率、草场质量、水资源的含沙量等,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因此,环境会计的计量单位应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甚至是文字说明。总之,环境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计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兼容的办法,以使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对象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具有较客观的认识。多元计量表现能够互相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一)环境会计的确认

环境会计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一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会计要素正式计入会计载体的过程。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与传统会计的确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其基本的确认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定义性。在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凡是能用货币、实物、指数等计量或用文字叙述的信息都属于企业环境会计确认的范围。在具体工作中,将这些信息具体化为环境会计要素或能用文字等说明的资料,按照这些要素的定义和特征及文字说明中包含的内容等加以确认。

2.可计量性。即在可定义的基础上,将环境信息和信息用货币、实物量、文字等进行计量或描述。其计量标准具有多样性。

3.信息的相关性。是指要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具体地说,是要针对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排除不相关的数据,增加有用的信息。如在财务报表中增加补充使用方面的资料。

4.信息的可靠性。环境必须如实、完整地反映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事项。在环境会计确认时,不仅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所记载的事项是否真实,还要审查环境信息的文字记载等是否全面、可靠。由于企业环境会计要素不同,因而其确认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针对具体进行具体。

(二)环境会计的计量

环境会计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效益等各会计要素的核算都需采用一定的折算为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货币计量单位的货币含义不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基础上的,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财务会计计量方法难以对环境会计诸要素进行计量。随着环境管理的发生、,对环境会计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但由于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始终得不到解决,致使环境会计一直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其实务始终得不到发展。因此,环境会计必须采用有关计量方法来计量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物品的价值。随着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为建立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体系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主要方法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意愿调查评估法等。

三、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传统财务报表只披露

能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事项,反映的是以成本为计量标准的信息,且格式、项目排列以及填列方法都较固定等等,其现状约束了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揭示,显然不能满足环境会计的需要。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添有关环境会计的核算资料,再辅之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等,揭示企业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最后应增列“资产”、“自然资产损耗”科目,负债方应增列“应付环保费”科目,所有者权益下面增列“自然资本”科目等;在损益表中应增列“环境收入”、“环境治理费”、“环境损害费”,以及“环境利润”等。

此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还应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责任成本、罚款等情况。同时,还应反映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发生的支出和收益情况,及其对未来环境的,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等。使企业的会计报表不仅能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能更充分地反映环境会计信息,以此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最终实现会计的绿色革命。

四、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对策与建议

在我国会计体系中创建环境会计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客观要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自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求,同时又是会计发展和改革的需求。建立我国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大力宣传环境会计,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环境会计实践。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以提高环境会计的核算水平,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发展环境会计需提高环保意识,大力宣传环境会计的优越性,只有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才能促进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发展环境会计,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

2.加强环境会计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形式确定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将环境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手段。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将会有效地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短期行为。会计制度应逐步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具体规定,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3.进一步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环境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对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揭示。因此,环境会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监督,应由政府或有关社会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会计法规、制度,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以促使企业加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和发展,环境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就必须首先使财会人员树立起环保观念,同时,环境会计还是一门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学科,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增强会计人员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环境会计的专业水平。

1.林万祥,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2(6)

第9篇: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范文

根据的经济关系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财产所有权是经济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产权,是除所有权外,还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转让权、处置权等等的一组权利。产权中的各种权利具有可分离性。产权关系实质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与经济关系相比,产权关系界定的范围更加针对地指向会计的主体形式---企业,反映主体中的各种产权关系。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产权关系

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会计理论是系统化的会计知识体系,其目的是为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理由并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会计理论结构由会计对象、职能、目标、本质、假设和原则、准则及会计程序与方法等元素组成。

会计研究逻辑起点的确定是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步,研究起点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的方向,甚至整个会计体系的科学性。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其基本特点表现为:

1.起点是最本质的东西;

2.起点是所处理论体系中的直接存在,能揭示会计观念的产生、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3.起点是会计理论的出发点,也应是其归宿点。

会计理论结构由若干元素组成,所有这些元素中,应当有一个元素作为逻辑起点,其他元素因这一起点而产生、发展变化。

作为会计对象的产权关系先于其他各种会计元素产生,具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的前提条件。以产权关系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能使会计理论真正地为会计实践服务,同时能客观地检验会计理论研究的价值,而且产权关系的变化是推动会计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科学性。

二、会计假设中的产权关系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我国现行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

现代企业会计主体是虚拟主体,个别产权投入公司企业后转化为共有产权,同时个别产权失去对相应资源的控制而转化为求偿权如:债权和股权。

持续经营是产权运行持续化的前提。持续经营使得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非流动资产中折旧费用的摊销处理会影响到利润,进而影响股东的权益。同时负债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无限期延续不会遭遇清算,使得债权人的求偿权得以保证实现。

会计分期使产权的关系和价值得以及时确认和披露,货币计量为产权价值的记录、反映提供标准,权责发生制为产权价值的确认奠定统一的科学基础。

三、会计主体中的产权关系

会计主体中的产权关系就是会计要处理的产权关系,也就是作为同一个主体内共有产权与个别产权之间,以及各个别产权之间的产权关系,一般包括:(1)会计主体与股东之间的产权关系是会计主体最基本的产权关系;(2)会计主体与债权人之间因借货产生的产权关系;(3)股东之间的产权关系是会计主体中最重要的产权关系;(4)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因风险承担和利益分享造成的产权关系;(5)因委托--形成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产权关系;(6)会计主体与政府机构之间因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与会计主体间形成的产权关系;(7)会计主体与交易人之间的产权关系,是产生权责发生制的重要基础;(8)管理者、内部机构与职工之间的产权关系,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9)会计主体与社会公众的潜在的产权关系,表现在社会公众是潜在的投资者或交易人,同时还可能是会计主体的受益者或受害者;(10)会计主体与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产权关系。

四、会计职能的产权分析

会计职能是反映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情况,核算经济效果,监督控制经济活动,预测经济前景和参与经济决策。会计职能的产权表现为:界定产权性质,计量产权价值,反映产权变动,披露产权信息。会计核算环节中,确认和计量是产权及产权关系的控制,记录和报告时产权和产权关系的反映。产权的复杂程度影响会计职能的内涵,会计职能的发挥效能也影响产权的维护。

五、会计目标中的产权关系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结果,受制于作为会计对象的产权关系,派生于会计职能,也受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目标作为系统运行和管理活动的导向。会计目标的定位,决定着会计活动的方向和方式。对于会计目标的主要观点有:受托责任论,决策有用论,信息需求论,融合论,权益均衡论和契约维护论等等。不同的观点都是侧重于对会计主体中不同产权关系的维护,从而最大程度上保护产权关系的正常运行。

六、产权关系的变化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概念框架是设计会计制度的基础,而概念框架又取决于产权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使得产权关系进一步明确,企业有了债权人和所有者(股东),承认了企业独立的经济利益及其存在的市场风险,区分企业资金来源和各种产权关系,估算资本成本,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因此构建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现代会计等式的会计制度。同时,会计制度在产权关系安排中的功能表现为:界定产权性质、计量产权价值、反映产权变动和披露产权信息。

七、产权关系的变化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由于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产权关系重新定义,会计实务中更加强调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基础上对以投资人为主体的信息使用者的相关性,作为为会计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南的会计准则也发生着改变。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理念中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目标为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另外新的会计准则中采用资产负债观来制定,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有助于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决策水平,促进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新准则中适度、谨慎引入公允价值,一方面是为增强会计信息对投资人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表准则实现趋同的重要标志。可见,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的变化会对会计准则的调整产生根本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