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社区;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19-02

社区和社区民间组织,是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研究领域重要的概念。社区,英语里叫“Community”,是个含义非常丰富的用语,既可指带有行政管理属性的一定的地理区域,也可有文化含义和表述。现在国际通用的社区概念,一般既包含地理上实际存在的人群集中居住的街区,也常用来指具有某种同类文化社会属性的人群的聚集地或共同体,如独身者社区、艺术家社区等,有时还可以用作虚拟的空间,如网络社区、游戏社区等等。在中国,社区一词一般强调行政管理属性,多用于地理概念,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群居住生活的街区或居民住宅区。

社区,最早是作为社会学概念提出使用的。在西方最早使用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社区”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共同体。滕尼斯最初是把“社区”作为一个同“(现代)社会”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的,对其内涵做了实际的限定,他所指的“社区”主要是传统的农村村庄,强调的是传统社会里民众间那种密切休戚与共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于滕尼斯“社区”概念最初的局限性,使“社区”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一百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歧义和纷争,滕尼斯后不断有学者对社区概念进行发展诠释,有的从社会互动、有的从文化理论、有的从空间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研究场域来界定社区,形成了形形的社区概念。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统计总结了95种社区定义;到1981年时,美籍社会学家杨庆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 [1]。不同人对社区概念有不同的强调和使用,如滕尼斯最初主要是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强调“社区”社会的特征和使用这一概念的,韦伯强调“共同体”(即社区)中参与者社会行为取向具有共同的主观感情基础 [2],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则认为“社区”作为居民划定地理界限的居住区,应当以一个固定的位置和居民之间的相互社会作用为主要特征[3]。可以说,后来不断发展的社区概念含义已与滕尼斯最初的社区用语相去甚远。

社区作为有一定地理范畴的居民居住区,其目的是使居民形成一种与居住其间的小区相关的共同认同,大家拥有某些共同利益和需求,通过发展一种团结互助、彼此合作的关系,在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和满足大家一些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所以从功能定位上讲,社区主要是社会自治单位。中国负责基层社区建设工作的民政部门曾明确中国基层社区主要的职能目标定位为以服务居民为目的的自我管理的组织。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文件把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但有西方学者认为,严格真正自治意义上的社区在目前中国还不存在[4]。从社会学上来讲,社区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内容:(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2)一定的社会关系,即行为者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3)一种功能机制,即相互邻里、有共同利益的居民如何进行决策和行动。现实生活中的社区通常由五个要素构成:(1)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主体。(2)特定地理区域。特定的区域是社区得以存在的依托。(3)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是人群得以聚居的物质基础。(4)居民对社区感情上的认同。社区居民对自己生活居住的社区感情和心理上的认同,是社区存续的情感基础。(5)有特色的社区文化 [5]。当前中国城市社区主要有以下类型:(1)老住宅区。这类住宅区以前往往从属于“单位”,如一些破产改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2)开发商兴建的商品房住宅小区。(3)其他混合组成的小区。

民间组织,国际通行的称呼是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即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是中国的叫法。民间组织一般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点,非营利性是其本质属性,所以也叫非营利组织。中国政府最初使用社团、社会中介组织等称谓,后来发展到使用民间组织这一正式概念。在中国当前,官方规定的民间组织形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在中国,民间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是民政部及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目前中国对民间组织官方实行的统一管理方式是双重管理体制。

社区民间组织是民间组织中的一部分,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社区间组织泛指在社区地域范围内开展活动的各种民间组织,包括社区内民间组织和在社区活动或活动涉及到社区领域的民间组织;狭义的社区民间组织则是指在限定的街道、社区内成立的,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为目的的,从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保、慈善等活动的民间组织。广义的社区民间组织概念几乎可以泛指各种城市民间组织,因为几乎所有城市民间组织的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社区(或社区居民)。

社区民间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组成部分,除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民间组织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鲜明的社区性,即社区民间组织产生于社区,服务于社区,活动于社区,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二是一般规模较小。社区民间组织一般是由本社区的居民或单位组成,其本身往往对成员人数、组织机构没有特定要求,对活动资金要求不多。三是影响相对小。基于社区民间组织的上述两个特点,其影响相对于全国性或其他地方性较大的民间组织来说较小,一般只及于本社区。四是整体数量庞大。关于社区民间组织的准确数量,中国目前还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的调查,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根据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数量约43.1万个,其中社团23.9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9万,基金会1 843家 [6]。但据有关专家估计,在中国未正式登记注册的“非法”民间组织数量惊人,远远大于官方统计数字。从社区民间组织的自身属性和其现实状况来看,可判断未经登记注册的社区民间组织数量会更大。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说中国整个社区民间组织数量会非常庞大[7]。

社区民间组织一般可按照服务性、群众性和专业性来划分,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社区民间社团。这是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并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利益维护类、情趣文体类和公益类等不同的形式。比如权益类社区民间社团有业主委员会、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等组织,这类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达和维护社区内某一类成员的合法权益;情趣文体类社区社团如文体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社区票友队、健身武术队、老年文艺表演队等;公益类社区社团主要包括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二是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组织和机构。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机构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满足社区居民特定需要的非营利机构。目前中国的社区民办非营利组织主要有社区托老所、社区敬老院、社区公共活动场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社区公益服务站等组织形式;其他还有为社区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等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等。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需要日益多元化的发展,社区民办非营利组织将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根据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自主开展服务和运营 [8]。

社区是当代城市的基本结构,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带来中国社会深刻转型和经济社会形势快速发展,社区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的主要载体,成为城市居民安身立命的大本营;人们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社区越来越依赖。伴随中国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区民间组织也迅速发展壮大,整体数量快速增加,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社区要和谐,首先要考虑居民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生活是否方便。社区民间组织因为具有社区性、民间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点,可以承担社区某些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提供良好服务,满足居民需要。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发展经验表明,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需求、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区自治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使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居民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建设等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帮手,是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当前,中国正努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在政府职能转变、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社区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重等大背景下,社区民间组织应当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治理,提供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2]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2.

[3]Parsons,Talcott,The Principal Structures of Community: A Sociological View,Community.New York,1959:S.152-179.

[4]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M].张文红,译.上海:中央编译出社,2009:51-54.

[5]赵秀池,谭善勇.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33-134.

[6]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mca.省略/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shtml.

第2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社区;管理模式;多元化

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地理空间与基本平台,随着社会转型与公民社会的推进,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不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区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管理指的是"一定社区内部的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包括社区党工委、政府职能部门或派出机构、社区单位、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等),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繁荣和发展、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区域性的、全方位的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活动"。[1]社区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的社区管理主要包括人口、治安、组织、党建、服务、文教和环境等诸多方面。

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所以社区管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社区管理模式既不完善、也不成熟。根据社区管理的主体的差异,可以大致将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物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社区居民自治四种模式。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模式占据了社区管理的绝大部分,但是从实践过程和结果中来看,分别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难以使社区管理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所以应该汲取当中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管理模式。所谓多元化管理模式,就是"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建设与治理的理论模式。"[2]

二、城市社区多元化管理模式的条件--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社区管理理念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化,社区管理理念的创新促进了社区管理方式的改变,从而为社区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社区管理理念的创新

由单一的政府主体向多元化主体管理理念的转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行政化倾向突出,政府是社区管理的唯一主体,下级隶属单位是社区管理工作的执行部门。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社区事务越来越繁杂,社区工作涉及到更多主体的利益,所以必须改变完全依靠政府管理的管理理念,发挥多元化主体的力量,包括居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物业与居委会,共同管理社区,提高社区综合管理能力。

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传统的社区管理理念注重对"物"的管理,比如说对社区基础设施的修建、维护,社区绿化等等,这就忽视了对人的权益的尊重与维护。在当代社区管理理念中,更加明确了社区管理要服务于人的基本宗旨,将人放在首要地位,确保居民的主体地位,社区工作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满足居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此同时,"要把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社区管理工作的重点,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调动社区广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群众热情参与社区管理的良好风气。"[3]

2、社区管理方式的创新

由"高度集中"向"民主自治"的管理方式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以权力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同样包括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权力集中于街道办主办单位,它们直接或间接的隶属于上级部门,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进行社区管理,过分的强调集中,而忽视了民主管理。社区建设的现代化要求转变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现代社区实质上是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自治组织,从而保证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社区建设。

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化的管理方式的转变。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完全依照行政命令进行管理,彻底贯彻上级部门的意图,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管理职能能够得到落实,但是阻碍其他主体的管理作用,一味强调纵向管理而缺乏横向上的沟通与合作。由于社区管理事务与内容的不断增多,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无法在管理过程当中做到面面俱到,更无法满足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要求和民主意识地增强,所以必须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将法律、制度等管理方式纳入到其中,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使行政化管理受到制度、法律的制约,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

三、城市社区多元化管理模式建构的途径选择

城市社区多元化管理模式是发展社区管理的理论模式之一,在现实中的开展运用关键是处理好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这三者在社区中的关系。在推进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转变的同时,着重采取下列措施:

1、保证社区管理的利益多元化

社区管理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在保障社区内不同主体的利益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使了多样化社会力量的产生,其中包括由政治、经济、民族或宗教等结缘的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公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又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为多元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客观条件。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团体、社会力量、公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当中来。

2、建立民主参与机制,保障社区内各主体的利益诉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公民权利意识地提升,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正发生巨大的改变,扩大公民参与社区管理的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参与制民主的指导原则是:人民必须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过程。不管我们是否同意或遵守这种观念,参与制已经渗入我们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4]特别是对于某些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可以由政府、街道居委会、非营利组织牵头组织,选取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代表参加到社区管理政策的制定过程当中,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采用意见箱、网络平台、人员接待等方式完善参与渠道,通过民主的制度安排,保证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得到重视。

3、建立、健全社区公共责任机制

过去,社区内的事务无论大小、巨细都由政府主管,从而致使政府人员不断增加、政府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同时,政府工作人员的做派给居民办事带来了不便。政府包办社区内一切事务的现象当前仍在不少地区存在,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由政府承担对社区的建设、管理、维护的机制,转变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对公众事务负责的社区公共责任机制,社区居民不仅仅享有社区内居住、发展的权利,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义务。

参考文献:

[1]吴新叶.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1

[2]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0,(5).

[3]郭学贤.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5.

第3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空间分异 空间融合 新城市主义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逐步推进,职业分化、居住条件分化、社会阶层分化等社会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在地域空间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居住空间分异,即城市中身份特征相类似的群体聚居在同一特定区域,不相类似的则彼此分开,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推动下,居住空间分异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然而,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居住空间的极度分化,引发人际交往距离扩大、群体隔离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不利于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与原市民之间的和谐交往,阻碍了较深层面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开展,如居住景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转变,而实现了这些层面的转变,才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市民化,这也是内涵型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已然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在具体分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给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造成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以新城市主义社区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居住空间融合的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现对策和建议。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负面效应

受不同的生活背景、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与原城市居民之间的居住分异状况变得更为复杂,不仅仅包含商品化市场下贫富差距的自然选择,而且包含着更深层次—文化层面的城乡差别,过去因制度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如今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导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断裂,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本文针对农民工群体、社区以及社会三个不同主体,分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一)农民工群体与原市民群体的隔离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阻碍了农民工与原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甚至产生群体隔离。合理的空间安排会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合理的空间安排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现在很多中高档社区的封闭性加强,出于社区管理的目的,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配备保安和物业,实行门禁政策,进出社区必须出示相关证件,农民工根本难以进去。这样做虽然一方面方便了社区管理,维护了社区秩序,但是也在不经意间将不同阶层的群体分隔到了不同等级的社区,造成了空间上的社会分层与对立。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收入相对较低,由于房价、租金的过滤作用,他们一般聚居在低廉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社区中,周边大多是以业缘、血缘为主的同类群体,鲜有原城市居民,即使有也多以拆迁移居的老年人为主。因此,中高档社区的封闭性设计,使农民工与原市民缺乏共同交流的公共空间,阻碍了他们的交流与交往,各自的交往范围仍仅仅局限于自己居住的同质性社区之中。

农民工与原有城市居民之间的隔离,一方面归因于居住空间分异造成的公共交流空间的缺失,另一方面归因于居住空间分异引发农民工群体的自我隔离。农民工群体来到城市,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往往使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焦虑。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使他们迫切渴望与城市居民交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居住空间分异限制了他们扩张社会网络,阻碍了他们与市民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城市居民面前,他们总是处于劣势,被贴上边缘群体的标签,沦为城市的看客。因此,出于获得群体归属感的需要,他们加剧了对原有关系的依赖程度,更倾向于在自己居住的社区中构建社会关系,搭建社会网络。由于社会交往的同质性和内部性加强,强化了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难以与城市接轨,阶层间的流动发生断裂,其结果就是农民工群体与原市民产生隔离,这种隔离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分裂,更是农民工群体内部因无奈而自愿排斥市民群体的产物。

(二)社区的丧失

社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庇护所,同时它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代表着一种空间文化,反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精神需求。如同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指出的,“社区的主要特征是它强调人际之间有着强烈的休戚与共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以亲密的情感关系为基础,彼此感情深厚,交往广泛且稳定,呈现出全面化、人格化和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特征,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打破了原有社区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格局,导致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丧失。如今的社区已经不能承载居民的精神寄托,而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提供住所的地域概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人们每天重复着机械化的操作,逐渐沦为机器的仆人,大部分的劳动成果被剥夺,引发劳动的异化,再也无法享受生产工作中的乐趣与满足感,充满了紧张与烦躁感。回归社区之后,本能的寻求一些精神放松与安慰,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使邻里的同质性大大增强,异质性大大减弱,人为地割裂了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不同文化之间难以得到交流,单一化、原子式的交流阻碍了社区的多元性与趣味性,降低了社区活力。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大多表现为表面化、礼仪化、广泛浅层化的交往,几近反亲情化倾向。邻里之间的冷漠与陌生感使人们对社区的感情逐渐淡化,进而疏离,居民对社区失去了归属感,社区也丧失了对居民的凝聚力。

(三)社会不平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房价的过滤作用,那些支付能力较弱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聚居在一起,沉淀为社会的底层,居住在环境相对较差,设施较不完善的社区中。而城市中心以及郊外一些环境宜人、设施完善和物业管理良好的社区则被富人所占有。房价的过滤和居住环境的差异,使农民工与大部分市民在享受公共设施与资源方面,实际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城市的公共资源本来就是为城市大众服务的,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享受公共资源与设施的权利,但由于区位差异,事实上大部分富裕的城市居民总是享有的更多。居住在中高档次社区的市民,拥有良好的设施、完善的服务。相对于农民工,富裕市民的居住空间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居住空间分异造成了公共资源使用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局面不利于社会公平。其次,伴随社会整体消费和投资日益向中上阶层聚集趋势的强化,农民工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恶化。由于自身教育水平所限,大多从事简单、低薪且不稳定的工作,居住空间分异造成的边缘聚居现状,让他们及其下一代难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就业机会,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不利于农民工阶层的向上流动,这种不平等恶性循环,则会引发更大的社会不平等,滋生更严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给农民工设置了公共资源使用上的事实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的障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城市居住空间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正面效应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在城市化、工业化的逐步推进下欧美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现状,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欧美国家提出城市居住布局要回归到以混合居住为主要方式的空间融合状态,重新唤起城市与社区活力。这一模式对正处于同一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混合居住模式是相对于以“同质聚居”为主要特征的居住空间分异而提出的聚居形式,指不同收入阶层、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居民,以自己的实际购买力为前提,共同居住在不同价位梯度的居住型房地产产品的混合功能区内,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生活、生存的一种居住模式。这种居住模式可以满足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实现居住空间“大混居,小聚居”的融合。

(一)促进人际交往,回归传统社区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造成公共空间的缺失,不利于群体之间的人际交流,导致农民工群体自我隔离,难以促进农民工群体与原市民的真正融合。而空间混合居住则有利于人际交往,促进邻里关系的改善,增强群体融合,进一步实现社区认同,增进社区凝聚力。

混合居住社区之所以能够促进人际交流,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够提供公共空间的支撑。公共空间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地理范围,其内涵是公共生活,是公共活动与农民工和原市民交往的物化凝结。良好的公共空间是一个有利于人们交流的空间,其本质在于公共生活与人际交往。农民工群体与原市民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内,享受社区中的广场、公园和户外运动等活动空间,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满足人们社会性的需求,引导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人与社区最频繁的接触点。打破了社区的封闭性,为不同阶层,不同种族提供了相遇、相识与交往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公共空间的建立为农民工群体和原市民群体提供了相互联结的场所,促进了邻里关系的改善。

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混合居住,农民工群体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可以得到纠正。在与原市民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到城市的生活方式,学习在城市中生活的技能,逐渐在言行举止和心理认知上与市民靠近,缩小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增强在城市生活与工作的竞争力。原市民在于农民工交往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朴实与善良,感知他们在城市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从而改变对农民工群体漠视和冷淡的态度,渐渐的开始接纳他们,包容他们,关心他们。在逐步实现市民化的同时,营造出和谐的、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异质文化之间的频繁互动,唤醒了社区活力,增进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突破了以往社区的冷漠与孤寂,农民工与市民之间凭借一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感纽带所连接,传统社区日趋回归。

(二)实现资源共享,维护社会公平

居住空间分异破坏了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农民工群体和原市民在公共资源享用上的不均等,其二是就业机会的不公平。而空间混合居住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两种不平等,营造公平的社区和社会环境。

混合居住的社区设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使不同阶层、不同收入的群体混居在一个社区内成为了可能,突破了门禁政策和高房价对农民工群体的过滤作用,使他们也可以在自身可承受的购买力范围内,享受与高收入群体同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良好优美的环境,从而实现在公共资源使用方面的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

农民工群体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一方面受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获得有效的就业信息。在混合居住的社区中,由于异质性的增强,居民所掌握的信息类型更加丰富而且多样,这样农民工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就大大增多。同时,由于混合居住模式带来的居民需求多样性的增加,这本身也为农民工群体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

实现城市居住空间融合的对策分析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开展,造成农民工群体与原市民之间的疏离,使社区丧失活力与凝聚力,也破坏了社会公平。而居住空间融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工群体与原市民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回归传统社区建设,实现公共资源的享用平等和机会平等,有利于农民工与原市民的群体融合,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实现社会和谐发挥重大作用。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与“细胞”,完善社区建设,实现居住空间融合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居住空间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区与农民工和原市民群体的共同努力。其中,社区作为居民与政府的沟通桥梁,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作用。一方面,社区是政府等各个部门工作的汇合点,上有千根线,下有一根针。另一方面,社区与居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扮演着居民精神支柱的角色,代表居民的权利和利益。因此可以说,突破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瓶颈,实现居住空间融合,最终都要回归到社区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对住宅郊区化蔓延的深刻反思,针对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社区理念,该理念倡导回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融合,重塑一个多样化、人性化和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向传统社区的一种回归。这一理念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与社区;其二,继承传统,复兴传统开发;其三,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其四,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其五,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性;其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七,回归传统习惯性的邻里关系;其八,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共福利的提高。新城市主义认为在城市和社区内应该具有多种类型和价格水平的房屋,以满足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水平的阶层的需求,从而达到保持主体人多样性的目的。另外,它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合作以及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这样可以加强主体的交流与联系,而这正是一个有活力的地区所必需的。不难看出,新城市社区理念从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角度出发,寻求一种解决社会阶层隔离与分化等社会问题的方法,对解决中国居住空间分异问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坚持社区规划公共空间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一个完善的混合居住的社区必须有一个足够的公共空间,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这个公共空间既要有开放性,同时必须有一定的领域范围与边界标识。一个缺乏领域感的公共空间难以形成凝聚力与归属感。而且公共空间的尺度也不宜过大,过大的尺度必然削弱人们交往的深度。另外,在社区内部,也要合理分配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道路用地之间的比例,以提高效率,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完备的设施,推动人们的交往。公共空间的开辟可以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瑞典勃朗开脱小区,社区空间采用与我国四合院相仿的形式,每个居住组团围合出一个公共空间,供成年人交往和儿童活动之用。此外,每20-40户组团就设一个公共活动室,方便人们之间的娱乐与交流。

混合居住的社区保持着主体人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传递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同时一个完善社区的建设还应坚持功能的多样性和物质环境的多样性。新城市主义将社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将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组织在一起,有利于促进社区生活多元化和社区生命力的增长。保持物质环境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了对城市历史遗存的尊重上。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历史遗存是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城镇的开发和再开发应当是一个维持地方传统和特色的过程。新开发的物质环境应该能够尊重历史、传统与现存,实现与传统的和谐和有机联系,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和维持城市物质环境最大限度的多样性,适应人对城镇功能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政府统筹与政策支持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所造成的。农民工市民化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要求政府对其职能进行科学定位,并用制度保证政府行为的规范,在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中介间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工关系和运行机制。政府应该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做好规划统筹工作,弥补和解决因市场失灵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实现空间混合居住的过程中,制定相关的规则和政策,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收入再分配、社会公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就业等方面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引导其他组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和努力。可以借鉴西方福利国家为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的经验,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实行公共房屋政策,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投入资金和政府优惠开发政策结合,解决农民工群体的住房问题,缓解居住空间分异现状,缓和社会问题。

(三)推进公众参与并增强社区活力

混合居住空间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就其建构过程而言也是一个社会利益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好坏,关系到居民的自身利益。因此社区的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如果缺乏公众参与很有可能导致规划师的价值观取代居民的价值观,经济实力强的阶层利益得到满足,经济实力弱的阶层利益被忽视;居民的感情需要、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等非物质性因素被冷落。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公众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只有参与其中,公众的意愿才能得以表达,公众的需要才能得以满足,公众的利益才会得到维护。公众参与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社区、社会的凝聚力,而且可以加强个人的社区认同感。社区的认可既可以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责任感,也无形中增加了社区、城市的发展活力。在体现了对人充分关心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这正是现代城市所欠缺的。

居住空间分异是农民工市民化深层推进过程中的障碍之一,易导致群体隔离、传统社区丧失和社会不公平等弊端,因此社区、政府和农民工与原市民群体必须各司其职,共同为实现居住空间融合献计献策,吸收新城市主义社区理念的精华,将城市建设回归到社区建设,构建良好的群体关系和邻里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最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9

2.罗震宇,秦启文.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群体隔阂—对失地农民城市居住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9(1)

3.康琪雪.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

4.夏宏玉,高燕.城市化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第4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 社区旅游 目标与手段 社区参与 社区文化保护 加拿大St Jacobs

一、社区旅游的概念

在西方社会,“社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发生与发展由来已久,但关注社区与旅游的关系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社区与旅游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二者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旅游社区的范围界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旅游社区可能指某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居住区及周边地区,可能指某个文化共享圈,也可能指某个地域范围。社会学对中国社区的界定倾向地域特征,故笔者认为,中国的旅游社区应该是某个地域范围之内的、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有组织的社会集体,他们共享资源、共同生活、共建文化。具体来说,旅游社区是以地域界限划分的城市、城镇、乡镇、乡村及其局部等。

从纵向比较来看,社区旅游经历了从“产品”到“产业”、再到“理念”的转变,经历了从关注 “旅游者经历”到关注“社区居民经历”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反映了社区旅游的发展趋势正朝着理性的、人文的方向迈进。从横向比较来看,由于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差别,研究者对社区旅游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社区发展论者积极倡导社区旅游的发展;社区影响论者则以一种谨慎的态度来衡量社区旅游的影响;社区旅游参与论者主张社区居民的公平参与和公平分配;社区资源保护论者则慎重对待旅游开发。笔者认为,社区旅游应该始终以社区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健康的旅游发展,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尊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经历,降低旅游对社区的负面影响。

二、加拿大St Jacobs 社区旅游现状

由于土地肥沃和河网密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南部的滑铁卢早在19世纪就成为欧洲移民落脚的首选之地,St Jacobs 小镇就位于滑铁卢,距离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75公里。St Jacobs小镇拥有怡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常住人口约1600人,但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超过150万。

St Jacobs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小乡镇,“传统农业经济”成就了St Jacobs “乡村田园”的社区旅游形象。此外,St Jacobs的门诺派宗教信徒的宗教教义和朴素生活给“乡村田园”涂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旅游者对St Jacobs的浓厚兴趣缘于“乡村田园式的返璞归真”与都市生活的纷繁形成了强烈对比,人们被带回了过去的、简单的生活场景中去。

St Jacobs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门诺派教徒的生活方式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门诺派是新教的派别之一,信奉16世纪荷兰宗教改革家门诺・西蒙斯的教义。门诺派教徒穿戴朴素,生活方式简朴而传统,拒绝现代化的工具,如汽车、电话等,他们长期居住农村,从事传统农业。St Jacobs的门诺派教徒依然保持着19世纪的生活方式,他们身着黑色衣服,戴黑色宽边礼帽,乘坐双轮单座马车,这样的景象一直保持至今。上世纪70年代晚期,Snider 面粉加工厂被翻修了一番,向游客展示面粉加工的工艺过程,以及面粉加工、贮存、运输等工具。在此后的30年中,St Jacobs 不断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项目,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今天,St Jacobs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餐馆、剧院、精品店、礼品店、手工艺作坊、葡萄酒厂、文化旅游景点等已达到100多处。还有多轮单座马车、上世纪50年代的蒸汽机车、农贸市场、600多商贩摊位、Outlet购物中心、剧院,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St Jacobs更加重视区的整体形象,社区的维护、修缮、垃圾处理和回收都统一安排,这使整个社区更加干净、整齐、统一。社区内的标志牌、路标等都是精心设计的,与社区的主题保持高度的统一性。

三、加拿大St Jacobs 社区旅游的启示

1.St Jacobs 社区旅游以社区发展为目的,以旅游发展为手段

上世纪70年代早期,滑铁卢扩建征用了大片土地,St Jacobs社区居民开始到滑铁卢做生意,社区商店停业,社区经济走向衰败。St Jacobs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维持社区的繁荣。旅游者的好奇和游客人数的增加,让社区找到了经济复兴的突破点――社区旅游。但St Jacobs 社区居民意识到放任自流的旅游发展对宗教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他们提出要对旅游业进行“鼓励”、“规划”和“引导”,并具有前瞻性的提出要让门诺派基督教徒和本社区的其他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人,强调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建立在对门诺派教徒的生活传统和价值保护的基础之上。他们认识到社区生活、宗教、文化是社区旅游发展的基础,必须对旅游发展加以引导,让它更好的服务社区建设和发展。

在St Jacobs,旅游不是社区发展的惟一选择和出路,居民还有自己的农场耕地,他们的农产品不仅满足本社区居民需要,部分销往滑铁卢,部分留做旅游商品。此外,部分居民在政府部门工作,或从事其他工作。因此St Jacobs 社区有名的农贸市场就不能每天开放,否则会占用居民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农贸市场每星期只开放两次,这样的安排给这些商贩充足的时间做自己的工作。由此可见,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多元经济结构使St Jacobs 社区呈现出繁荣景象,保持了社区乡村田园的景象,更重要的是它让居民意识到改善生活的途径很多,旅游发展只不过是促进社区发展的一个手段,应该理性的对待。

相比较而言,在中国,旅游发展常是当地社区(尤其是西部社区)发展的主导力量,有时甚至是惟一有效的选择。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就显得模糊,甚至本末倒置。按照“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观念,社区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应该发展其他可能的产业,以分散风险,毕竟,旅游的季节性、脆弱性等特征可能会给社区的发展带来预想不到的灾难。当我们摆正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时,相信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不会总是围着市场的指挥棒转,而是会朝向理性的选择。

2.社区参与是St Jacobs 社区旅游的显著特征

社区参与是St Jacobs社区旅游的显著特征,并且体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社区内多数居民都参与到了社区旅游发展中,他们从事旅游商品零售、餐馆、家庭旅馆、旅游工艺品经营、旅游企业工作、社区志愿活动等。其中门诺派教徒、女人、年轻人是St Jacobs社区旅游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从起步时的“受雇者”逐渐成长为“自雇者”,有的则壮大为“企业主”。社区的餐馆、家庭旅馆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平台。餐饮销售和服务领域以利润分红和股份制为主要特征,为了留住优秀的雇员,保持餐饮经营的相对稳定性,餐饮企业主往往让雇员持有一定的股份,使雇员以股东的身份直接参与到餐馆的经营和服务中。该社区的零售业比较发达,原因是商铺摊位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合作。所有者为小商品经营者提供贷款,使实力不强的租赁者有能力租用商铺或摊位拓展自己的小生意;经营者和所有者也会约定销售利润的某个百分比作为房租,这使双方利益向度保持一致,促进和谐相处,共同营销。

St Jacobs社区参与不仅表现在就业、收入方面,还表现在社区的福利上。社区旅游商品展销会、旅游节庆活动等筹集到的资金被用于社区的建设和居民的福利上。例如:在被子节上拍卖得到的收入全部投入门诺派中心委员会作为公共基金,用于社区慈善事业和社区修缮。旅游的部分收入也被用于建设社区医疗中心,主要受益人是门诺派教徒,与此同时,还有像助产计划等也在进行中,以降低婴儿的出生死亡率。

社区参与是社区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社区旅游的概念反复强调社区的公平参与和公平分配,社区参与体现了以社区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没有社区参与的旅游只能是地理意义上旅游目的地活动,而不是社区旅游。

3.St Jacobs社区旅游强调对社区文化的保护

St Jacobs社区旅游发展初始,社区居民就非常注重对自己社区文化的保护。St Jacobs社区门诺派宗教文化解说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说中心不仅为来访的游客提供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实物、照片、工艺品展现了门诺派教徒从欧洲、俄罗斯等地移民到加拿大的历史过程。该解说中心不收取门票,但接受捐助。来访游客对门诺派宗教教义以及教徒的生活方式非常感兴趣,他们可以到解说中心来了解情况,中心工作人员会尽量回答游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与此同时,教堂也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门诺派宗教文化的责任,门诺派教堂的事工所做的工作是不可低估的。

志愿者是St Jacobs社区文化的核心部分。St Jacobs的10个社区每年举办45个节庆活动,200名志愿者参与到各种节庆活动的筹备和组织中。有时装节,午餐节,拍卖日,其中每年一度的被子节最有特色,St Jacobs被子节展现和传播门诺派女教徒的被子文化和制被工艺。St Jacobs社区也组织每年一度的枫糖节,向游客展示枫糖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St Jacobs社区志愿者的参与让社区的节庆活动充满了活力,节庆活动不仅是旅游活动,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Murphy P.E.. 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M].省略/

[3]

[4]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 地理学报2006(4):401-413

[5]

第5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一、当前老年人照料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7.69%。全国已有21个省(市)相继进入老年型地区。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17.17%,2021―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加速推进到30%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超过4亿。与此同时,人口高龄化日益突出,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数量将超过1亿。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的老人必然不断增多,照料需求也必然呈现多层次、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国老年人照料服务以家庭为主。但是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增多,家庭养老照料功能逐渐减弱,而现有社区和机构提供照料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民政部在全国组织实施了“星光计划”,加强社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一些城市政府财政出资为高龄老人购买照料服务,组织开展助老、敬老活动,但是目前地区之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十分不平衡,服务结构不尽合理,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较多,缺乏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服务模式比较单一,护理队伍十分薄弱,使社区还不足以具备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弱化的能力。全国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4.1万个,床位163万多张,平均每千老人11.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老人拥有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公有老年福利机构主要面向“三无”、“五保”等老年福利对象,民办养老机构受场所、资金和体制上的制约发展不快。现有老年人照料服务机构不仅数量不足,基本设施条件较差,有些机构房屋破旧、设备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多方面的需求,致使入住率普遍偏低。平均每个机构不到40张床,规模效益不高,多数机构运转困难。总体上看,当前我国老年人照料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没有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对老龄化挑战,良性循环的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

二、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老龄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和“未富先老”的主要特征,借鉴国外养老体系的有益经验,国务院老龄工作主管部门已经明确,我国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方向建立完善。

(一)居家养老为基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养老都是以家庭为主,即使发达国家机构养老的比例也只有5―7%左右。从经济的角度看,居家养老对于国家与家庭都是成本较低的最好选择。在我国人们普遍的传统观念里,只有那些无子女或被子女遗弃、无依无靠的人才会进养老院,大部分老人也喜欢和子女在家庭中生活。目前98%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不同类型的家庭中,今后一段时间也不会低于95%。但是,随着家庭小型化,今后很多家庭一对夫妇可能需要照顾4个甚至8个老人,同时由于代际分居、空巢老年人和双代老年人家庭增多,人口高龄化导致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增多等等原因,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适应新的变化,倡导居家养老,就是巩固家庭照料的基础,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家庭中生活,经济负担较低、生活丰富、易于得到精神慰籍等优势,同时通过强化社区照料的功能,把社会化服务引入家庭,从过去单纯依靠家人照料发展为家庭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共同照料,减轻在职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社区照料为依托

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达国家趋向以社区照料取代大规模的机构养老。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照料功能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将一些为老年人服务的场所、设施建在社区,贴近老年人生活,便于他们走出家门,走入社区,接受日间照料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包括文体娱乐、老年互助服务等;二是为不能或不愿出门的老人,主要是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上门提供保洁、送饭、洗澡等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设立家庭病床开展治疗、康复等服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问候制度,提供紧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服务,使社区成为居家养老的支撑基础。

(三)机构养老为补充

养老服务机构包括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敬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其中老年公寓主要是为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提供自助式养老,其他养老机构以接收“三无”和“五保”老人、需要长期照料护理的老人为主,也有一些“空巢”家庭老人选择机构养老,以减轻家庭照料的困难,或避免孤独。各类养老机构拥有适宜老年人生活的设施条件和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三、有关建议

构建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老年人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且关系到家庭、代际乃至社会的和谐、公平。同时,老年人是使用医疗护理资源的主体,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降低社会抚养照料成本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老年人照料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照料服务体系需要政府与市场、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完善。

(一)明确政府职责

构建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是一项具有公益福利性质的任务,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现,因此应强化政府的相关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老龄照料服务体系作为“十一五”期间和今后十几年内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统筹规划,着力推进。要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构建老龄照料服务体系的投入,包括安排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服务机构运行经费补助、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要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发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化老年人照料服务格局。

(二)加强设施建设

一是社区老年人照料服务设施。今后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要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必须要有相应的服务条件。在社区建设中,应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规划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就餐点等各类老年人照料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低廉的照料服务和文体活动场所,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政府设立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对高龄或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方式,由社区组织提供各种上门照料护理服务。

二是爱心护理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老年爱心护理院(部),主要为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籍、临终关怀等长期照料服务。建设完善符合需要照料老年人特点的基础设施条件、配置必要的设备,提高照料护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重点面向低收入的老年人。同时应通过政府提供贴息或床位建设补贴等经济手段和政策引导,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爱心护理工程的建设,扩大规模,使服务设施能够适应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的基本需求。

三是农村敬老院。与城市相比,农村面临的老龄化压力更大。2000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老龄化进程将更快推进。农村现有“五保”供养对象350万人,平均集中供养率仅为22%,“十一五”末期供养对象将达到580万人,供养能力严重不足,更难以向其他老龄人口提供服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敬老院多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年久失修,设施普遍较差,服务水平不高。“十一五”期间应加快农村敬老院的建设,重点提高对五保供养对象的有效供养能力,逐步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服务网络。

(三)转变运行机制

第6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偏低、贡献率不高的现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为进一步加快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河南省决定全面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为此,安阳市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四大战略”,即新兴产业倍增战略、服务业提速战略、传统产业升级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对优化经济结构、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1 加速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安阳市务实的战略选择

安阳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五个转变”,即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动力转变、工业结构转变、企业战略转变、产品结构转变。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寻找新动力

从应对当前发展的严峻形势看。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受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安阳市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增加,主导产业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钢铁、煤焦化、光伏产业受影响较大,工业经济一度跌入低谷。2012年底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强调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2013年一季度,分行业看,七大行业增加值:冶金建材增长16.6%、煤化工增长4%、装备制造业增长8.6%、电子信息增长16.7%、食品业增长5.4%,纺织业下降1.7%,新能源下降36.4%。分企业看,安钢、炼焦、新能源企业生产状况依然不佳。新能源企业出口受阻,多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结构中传统的钢铁、有色、煤化工等重化工业就占到了80%。安阳以工业为主,工业以高耗能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寻找新动力,必须加快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

1.2 外地成功经验启示必须加快结构调整以寻找新的突破口

从外地成功经验启示看,与安阳市经济结构相似的许多城市,如三门峡、焦作,包头、邯郸等,都是因为经济转型升级做得好,成功改变了传统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华丽转身。比如:三门峡2012年上半年GDP增速13.2%,全省第一。三门峡素以富有“黄(黄金)、白(铝矾土)、黑(煤炭)”资源著称。多年粗放、低端的开采加工,慢慢地使“资源优势”成为“资源陷阱”。2008年,三门峡作为一个工业独大的城市,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7%,工业里面又有70%依赖资源和原材料。当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三门峡的资源、原材料产品价格一落千丈。不摆脱路径依赖,发展就难以为继。三门峡果断关闭了20多家小火电,先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00多家,解决了耗能高、效率低、经营粗放、产能落后的问题,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发展现代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见了成效。从外地成功的经验来看,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调整以寻找新的突破口。

1.3 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现代服务业具有制造业无法比拟的优点,作为资源稀缺的城市,安阳市面临土地、能源等约束和环境容量的限制日益明显,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安阳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符合安阳市特点,可以突破土地等要素的瓶颈制约。但是,安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整体上看偏低、结构不优,与周边12市相比仅高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焦作市、鹤壁市、濮阳市,原因有很多,如市场开放度不够,部分行业受国家政策约束较强,企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等。除此之外,城镇化率低也是河南省服务业发展不快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2 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城镇化可以弥补当前世界供求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外需下降,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城镇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没有人口空间的积聚,就没有服务业的大发展。“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十将其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而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2.1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新四化”之一提出,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意味着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新型城镇化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这是与以前政策完全不同的新亮点。过去的城镇化是“要地不要人”,“土地的城镇化”,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但人口的市民化只有35%左右,2012年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2.57%,但52.57%即7.2亿的城镇人口中约有1.58亿农民工没有实际享受城镇化制度安排,这是不完全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智慧城市(信息化)和绿色城市为主方向,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新型城镇化本质的特征是集约、智能、低碳、绿色。“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2 新型城镇化何以能成为“重要推动力量”

2.2.1 新型城镇化“化解土地矛盾”。河南用地紧张,每年的需求大概在80万亩以上,国家每年给的占地指标只有二三十万亩。我国在传统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万元GD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根本一点要在“节约集约”上做文章。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集约节约问题。从全省情况看,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会节约农村居民点占地1/3左右,丘陵地区潜力最大,平均可以节约一半左右。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集中在城镇化上。工业化所需要的项目落地空间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及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城市来提供,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是土地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发展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工业布局空间、先进的生产要素,以及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为新型农业现代化腾出农业成长空间增加粮食产量。

2.2.2 新型城镇化“化解供需矛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几年前讲过一句话,他认为影响21世纪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如果人口城镇化每年有1-1.2个百分点的增长,到2020年,消费总量将达到45-50万亿。强调,要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可以创造新需求,而工业化产生供给,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工业化的过剩产能要通过城镇化创造的新需求来消化,那么工业就有了活力,就能够更多的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农村的土地才能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

2.2.3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化二增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使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因为人口集聚能带来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将增加,服务业价值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这些都将改变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都是先在城市通过科研人员的集聚创新研发,然后通过平台示范,再推广传递到产业链条中的。:“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拉动经济增长,拉动投资和消费是需求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面。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

纵观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大都市,都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同样,现代服务业也是安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重要基础,是体现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中央把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重任交给了河南,河南省在推进“三化”协调的进程中,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工业化是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处理“三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方针。

3.1 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

安阳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4%,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2%左右。建设10个左右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聚集区。培育20户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服务业重点企业。通过五年的发展,着力形成“一城”、“一都”、“两心”的发展格局,即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豫北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要着力抓好安阳物流港、义乌国际商贸城、内黄果蔬国际贸易城等投资额超亿元、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储备一批商贸、市场、物流等方面的后备项目,建立商贸物流发展项目库。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项目包装和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专家评审机制,加强项目建设督查与协调。2011年以来,新开、续建规模以上项目有京华国贸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亚龙湾东湖项目、华煜商务中心项目、金秋华城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努力建成业态先进、集聚效应显著、拉动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城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2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促农村服务业大发展

河南省正在推进以新型农村社区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试图探索出一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运营,重振乡村经济,激发社区活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重点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等有基础的地方进行。力促农村服务业大发展。一是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构建以销售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其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市场营销、技术和信息咨询等服务。三是加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建立农产品进城入店、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到村,城乡双向流动、运销顺畅的新型涉农产品流通体系。四是鼓励有实力的连锁商业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建设一批面向农村市场的配送中心、超市和连锁农家店。

3.3 以新型城镇化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安阳都市区总体空间结构以“1+4+2”(中心城区+四组团+两卫星城)组团式发展为框架,构建市区服务业核心区,强力推动重点县(市、区)服务业发展,形成以市区为龙头,各县(市、区)为支撑,梯次分布、优势互补的服务业空间格局。北关区、文峰区以商贸商务服务业为主,打造我市中心商业区。殷都区、龙安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及冶金建材能源物流服务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业。林州市、安阳县围绕西部山区和钢铁、焦炭、汽配、机械等行业,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和生产业。内黄县、滑县围绕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重点发展农资、农产品商贸物流业。汤阴围绕医药和食品加工等行业,重点发展仓储配送、冷链物流等,从而来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3.4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筑牢服务业基础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镇发展产业基础,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努力打造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要着力加强城镇交通、公共服务、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构建网络状公共交通串连的城乡社区。构建全覆盖的立体交通路网,以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加快建设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室。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场、馆),商业服务、邮政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现有河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设,挖建人工湖,建设城乡森林公园、花卉园等,承载休闲、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积极设置高标准的旅游度假休闲设施。

3.5 全面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物流商贸中心

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航空港、陆路港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三纵三横一环”高速路网、“二纵一横”铁路枢纽、“四纵二横”国道干线和安阳豫东北机场为骨架的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地区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豫北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区域综合物流中心,保税仓储物流园区,华北钢铁能源物流园区,晋冀鲁豫农产品集散中心,豫北粮食生产、仓储、物流中心,华北汽配专业物流区域中心,打造立体物流网络。结合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专业市场和综合物流园区,加快无水港建设,加强与郑州核心物流枢纽的连接,建设具有口岸功能的区域物流枢纽,打造中原经济区和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重要的物流中心。全面推进安阳物流港、豫北国际物流港、安运交通物流园建设,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和支持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水产品、肉食品、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冷链加工和物流配送系统,加快豫北现代服务产业园、河南万庄农业生产资料豫北分拨中心项目,提高辐射供应保障能力。规划建设晋豫鲁铁路通道专用线及物流园,适时谋划安阳空港物流园项目,增强大宗产品交易、集装箱运输等大体量仓储物流能力,推进公路、铁路、航空联合运输。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区域物流和开展跨区域物流合作,鼓励生产型企业分离并外包物流业务,逐步将生产企业的物流业务引入各类物流园区。

参考文献:

[1] 安阳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12.

[2] 江国成.服务业发展如何提速.郴州日报,2012-10-08.

第7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物流;物流共同化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irecting against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city community logistics service mode, a kind of joint pattern of city community logistics services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logistics common theory. It contains city logistics center and community logistics center these two stage logistics facilities. There are four basic processes: manufacturers-the city logistics center-the community logistics center-community resi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concerning the joint of city community logistics services from four aspects: goal sett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city community; community logistics; the joint of logistics

城市社区物流是直接面向城市社区居民提供物流服务的末端物流形式,是物流的“最后一百米”[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我国城市社区物流总量不断增加。同时城市社区物流凸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运输车辆噪声污染、尾气排放污染、城市交通拥堵以及各种包装物的不当处置等,这已影响了低碳时代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分散化的社区物流服务模式。在这种传统模式下,配送主体是多元化的,除专业从事配送的大型快递公司外,既有直接配送的供应商,又有自营物流的连锁零售商,还有大量的小型同城配送公司等。在同一社区范围内,他们分别利用自己的物流设施(配送点、转运中心)、车辆和人员,独立地提供物流服务,这必然会造成物流设施重复建设、车辆利用效率低下等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探索新型物流组织方法以高效率、低污染方式满足分散的社区物流服务需求。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物流共同化思想不失为破解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1 研究回顾

国内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物流共同化的发展。Taniguchi[2](1995)通过调查研究表明货运企业实施共同配送,不仅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而且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Kohler[3](1999)从物流共同化的社会效益和可行性研究角度,研究了德国卡塞尔的共同配送系统,他指出通过共同配送可以大大减少市区从事配送的货车数量,同时降低货车出行时间。H Ieda,A Kimura & Y Yin[4](2001)综合考虑了托运人、运输企业在共同配送中的行为,分析了共同配送的效益,并从不同角度来进一步讨论共同配送的主要特征和未来推动共同配送所需的政策措施。宰予东、陆秀梅[5](2004)认为物流共同化可使加盟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得到增强、经济效益提高、信息来源增多,从而提高加盟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带动社会资源的整合。要保证物流共同化成功,必须建立公平的利益与费用分摊机制、推行物流的标准化与情报化。何明珂[6](1995)、罗娟娟等[7](2004)、赵艳萍[8](2011)分别对我国食品流通行业、连锁零售行业和汽车工业的物流共同化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共同配送对于降低行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国内外学者对物流共同化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但鲜有针对于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的专门研究。因此,如何将物流共同化思想融入到当今的城市社区物流服务之中成为时代命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传统城市社区物流服务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探索了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并探讨实施策略。

2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的传统模式及其弊端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的传统模式如图1所示,主要有发货人、中转中心、派送网点及收货人四级主体构成,以“厂商中转中心派送网点社区居民”为基本流程。发货人是指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商品的不同厂商;中转中心是指不同物流服务商(如快递公司等)各自设在该城市的中转站;派送网点则是不同物流服务商(如快递公司等)各自设在该城市的大量营业网点;收货人指同一社区的不同收货人。在该模式下,不同物流服务商汇集众多厂商的货物后,通过干线运输通道将货物运抵各自的城市中转中心,在中转中心经过分拣后再通过营业网点各自完成市内配送。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有:第一,存在资源浪费。不同物流服务商在同一城市内建设不同的中转中心,在相互之间没有协调机制的前提下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第二,运输效率不高。不同物流服务商在同一城市内独立完成市内配送,难以达到满载,车辆利用效率低下。第三,对社区环境造成污染。多家物流服务商同时对社区进行服务,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挤、噪声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第四,服务质量不高。完成分散的物流服务任务需要耗费送货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致使有的送货人员并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而将货物放置在物业公司或保安室,增加了货物损毁的风险。

3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及优势

3.1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针对传统城市社区物流服务模式的弊端,本文借鉴物流共同化理论,构建包含城市物流中心和社区物流中心两级物流设施,以“厂商城市物流中心社区物流中心社区居民”为基本流程的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模式(如图2所示)。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模式解决了社区物流服务供给的规模经济性与社区物流服务需求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是对传统的城市社区物流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该模式突破了单个物流服务商的界限,实现企业之间资源的共享。首先由城市物流中心通过信息平台,在集成社区物流中心需求的基础上,对由干线运输服务商运抵城市物流中心的不同厂商的货物进行优化组合,集中配送至社区物流中心;然后由社区物流中心依据社区居民需求,采用统一化、规范化的单一窗口服务模式,由特定的社区配送服务人员针对特定社区开展配送服务。城市社区物流服务的共同化是对传统模式下的中转中心或营业网点的横向整合,变分散配送为集中配送,以实现配送作业的规模化,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混杂和空气污染,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需要。

3.2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的优势

3.2.1 有利于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低碳化目标。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其目标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城市社区物流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实施物流共同化有利于达成城市物流稳定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3.2.2 有利于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基于物流共同化的社区物流服务集成了社区居民的物流需求信息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信息,变小批量配送为大批量配送,变单户单品种配送为单户多品种服务,无疑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提高了社会物流效率。

3.2.3 有利于实现客户、设施、知识等资源共享,促进物流服务的集约化。在社区物流服务的共同化模式下,诸多厂商可通过信息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共享物流设施设备资源以及共享流程知识资源,促进物流服务的集约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服务品质。

3.2.4 有利于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物流需求,方便居民生活。当前我国社会正步入人口老龄化和生活现代化阶段,社区居民对包括物流配送服务在内的社区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基于物流共同化的社区物流服务正迎合了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趋势。

3.2.5 有利于保障社区安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传统社区物流服务模式下,分散性的物流服务大大增加了物流服务人员进出社区的人次,同时意味着给社区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基于物流共同化的社区物流服务,集成了社区居民的物流需求,采用统一化、规范化的单一窗口服务模式,有利于保障社区安全。

3.3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的可行性。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改革,这种创新模式是否值得推行?笔者拟从国际经验和国内尝试的实践角度来探讨其可行性。

3.3.1 国际经验。英国布里斯托尔的城市货运整合平台[9]是欧洲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的成功案例。该平台的建设是在布里斯托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目的是缓解当时的城市交通压力。该项目得到欧盟的支持,并由其帮助实施和评估。布里斯托尔城市委员会将城市货运整合平台的运营授权给DHL完成。目前该物流共同化平台为60多家社区零售商店和居民提供服务。经过几年的运营,该平台的规模效应已经逐渐显现。第一,实现了几乎100%的准时配送,并且为超过半数的零售商节省配送时间20分钟以上,更高的配送频率降低了商店库存,为零售商消减了成本,创造了价值。第二,该平台改善了城市社区环境。减少了76%零售商配送次数,节约了264 000公里的运输里程,缓解了城市拥堵,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同时降低了噪音污染。在德国,不莱梅物流中心发展公司联合14家物流企业以成立联盟企业的形式建立了城市物流共同化系统[10]。该系统变分散配送为统一配送,在每辆车上安装GPS 装置,车辆实行统一调度。方案实施后,不莱梅每天只需12 辆车向城市社区送货,每天能减少400 辆车次,节省运力80%,效益非常可观。

3.3.2 国内尝试。相对国外成熟的城市物流共同化典型,国内的尝试刚刚开始,并有了一定进展。例如,北京城市一百物流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社区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它以“共同配送”为核心,在整合北京地区优质快递网络资源基础上创立而成,于2011年底正式挂牌营业。该企业立足社区、高校,以门店为载体,以“共同配送”为模式,以高标准的服务实现快递与用户、社区、高校、物业的和谐统一。这种城市快递的共同配送实现了快递行业人员、网点等末端资源的高效整合,为快递企业解决了高校、社区送件难顽疾,改善了投诉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4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4.1 在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目标设定上,兼顾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双重目标。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模式的实施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维护社区安全和方便居民生活等,处处体现了公益性目标。但这并不代表社区物流共同化不重视企业的盈利性。实际上,社区物流共同化模式取代传统模式后,物流资源进一步整合,物流的规模经济性得到发挥,社区物流运行的总成本必定降低,社区物流服务商的利润率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兼顾公益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也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建设中去。

4.2 在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建设中,做到资源存量与资源增量的互补。所谓资源存量是指在目前传统的城市社区物流模式下所使用的土地、物流设施设备及人力资源等,如诸多物流服务商在某城市设立的中转中心及营业网点就是重要的存量资源。资源增量就是在推行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过程中,设立和运营城市物流中心和社区物流中心所需的土地、物流设施设备及人力资源。如何把握好资源存量与资源增量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用整合的思想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物流中心和社区物流中心的选址和建设中,能在现有中转中心或营业网点基础上改造的就不再另行选址和新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模式后,部分企业的中转中心和物流营业网点终止运营,将造成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整合后的城市物流中心和社区物流中心要尽量吸收原有从业者,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4.3 在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运营中,合理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是发展经济的不同手段。本文认为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实施要坚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两阶段发展模式。在以筹建、整合、试运营为主的第一阶段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手段。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过程,是城市物流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这一调整过程势必会影响一部分企业的利益,政府可以从有利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利用行政手段推进物流共同化的实施。另外,由于物流共同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投资回报期较长,所以政府也应充当这一阶段的主要投资者。在以正式运营为主的第二阶段要坚持使用市场手段。政府可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将城市社区物流的运营授权给企业,由企业按照市场规则来经营。

4.4 在城市社区物流共同化的监管中,处理好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城市社区物流是整个物流过程的末端环节,物流共同化模式中的少数社区物流经营者正是占据了这一环节的经营权,如监管不力就会出现渠道垄断。比如,负责某社区物流配送的企业可能会拒绝派送某快递公司的货物或单方面抬高派送价格,从而获取垄断利润。垄断所产生的成本最终还会施加到消费者身上,社区物流共同化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监管者要在城市社区物流的运营上适当引入竞争。

5 结束语

物流服务共同化是城市社区物流发展的趋势,它体现了发展低碳经济及构建和谐城市的目标。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其发展模式、优势和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而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推行该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袁伯友. 基于社区物流的物流企业配送策略探讨[J]. 物流技术,2009(10):4-6.

[2] E Taniguchi, T Yamada, M Tamaishi. Dynamic vehicle routing and scheduling with real time information[J]. City Logistics, 2001(2):111-125.

[3] Kohler. City Logistics In Kassel[J]. City Logistics, 1999(1):261-271.

[4] H Ieda, A Kimura, Y Yin. Why don't multi-carrier joint delivery services in urban areas become popular-a gaming simulation of carrier's behaviour[J]. City Logistics, 2001(2):155-167.

[5] 宰予东,陆秀梅. 论物流发展的共同化趋势[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6.

[6] 何明珂. 在我国食品流通领域实施集约化共同配送的有关问题[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5(6):58-60.

[7] 罗娟娟,王健. 我国连锁企业共同配送发展的探讨[J]. 福建金融,2004(12):42-44.

[8] 赵艳萍. 中小制造企业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1):103-107.

第8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一、商丘市的主要做法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辖6县2区1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在820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了600万,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段时间以来,商丘市像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出现了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等现象,仅辖区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一度高达80多亿元,按国家政策剥离22.35亿元后,到2000年底还有62.08亿元,不良贷款率仍高达71.34%。受此影响,金融机构大部分经营困难,亏损严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2001年7月召开的全国银行监管会议上,将商丘市列为全国5大高风险投资区之一。此后,商丘市各家银行分支机构被纷纷撤并,贷款审批权被上收,金融机购主要负责同志也人心思动,贷款发放额持续走低。贷款的萎缩,导致很多企业和建设项目因资金短缺而丧失了发展机会,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商丘市委、市政府通过认真反思,认为摆脱这种局面的根本办法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思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致力于打造社会信用体系,架起银行与企业、信用社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从2002年起,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搭建沟通平台,构建银企合作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难。了解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商丘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首先从银企合作信息会开始。从2002到2007年,全市共召开重点企业、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等多种形式的银企合作信息会19次。市政府在每一次会议期间都特别重视对信用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同时不准不守信用的企业参加会议,而对那些信用状况一贯良好的企业,则向金融部门推荐融资贷款,并协调银企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其尽可能与银行合作成功。

2.实施农村信用工程,构建农村信用体系,解决农户贷款难。商丘市是农业大市,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量大。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信用工程试点工作,科学设计了一套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指标体系,制定了创建办法和工作流程,建立了覆盖广泛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价、信用监督长效机制。

为了进一步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向纵深推进,市政府组织人行和农信社,于2007年7月底自主开发了能容纳23亿个农户资料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一套科学而又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3.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构建城区信用体系,解决弱势群体融资难。信用社区建设是在总结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向城区的延伸,把评定对象向城区工商户延伸,着力打造信用社区,赋予了“信用工程”更深层的内涵。在政府主导下,首先在辖内的睢阳区新城办事处、永城市西城区开展了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信用建设为纽带,以“星级个体工商户”、“星级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户”评定为载体,以解决弱势群体贷款难为取向的信用社区试点创建活动。

4.加强增信组织建设,构建抵押信用担保体系,解决贷款担保难。一是成立政府融资平台,帮助“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市政府于2003年9月在商丘市财政技改资金管理处的基础上,改制成为商丘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市政府的融资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融资,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

二是成立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商丘诚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通过政府的引导资金、大企业注资、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软贷款,使其担保实力位居全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前列。

三是成立具有互助担保功能的信用协会。充分利用一些行业的人缘和地缘优势,成立行业性、区域性互助担保信用协会,协会会员实行联合担保,以借款人的信誉、风险基金、同行业评价等制约,成为最有用的信用评价,最有效的信用监督。

5.建立完善信用数据库,构建企业个人征信体系,解决信用信息征集难。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又是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从2000年起,商丘在征信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就针对金融机构起草制定《商丘市金融机构数据登录与核对办法》,增强了金融机构登录上报企业和个人银行信用信息的责任心,提高了数据库质量;针对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商丘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办法》(商政办〔2005〕108号),组织住房公积金、社会劳动保障、司法、税务、环保、商务等职能部门把各自掌握的信息汇集到数据库。

6.努力探索创新,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解决信用咨询服务难。针对信用多头评级、结果互不认证的现象,商丘市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探索由市政府指定人民银行、市工经委等有关部门牵头,由一家中介机构开展企业评级,各家金融单位认可评定结果的路子。2007年市政府下发了文件,将资信评级重点对象调整为与中小金融机构有借贷关系的企业。由市人民银行、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和各家金融机构组成资信评级初评小组,参照资信评级方面的相关指标对该市没有参评的企业首先进行内部评级,已评出A级以上的企业50余家,由市政府对评级的企业进行授牌,对级别较高的评级企业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提高了企业参与专业评级的积极性,为该市进一步开展资信评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构建打击逃废债务体系,为金融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了严厉制裁违约失信行为,人行商丘中心支行对无信企业实行“黑名单”通报制度,凡上了“黑名单”的企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新的贷款。从2003年成立了由纪检监察和公、检、法、司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打击逃废金融债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发生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进行坚决而严厉的打击。有关部门还严把建设项目备案、核准的审批关,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如申请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

商丘市通过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一是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增强。二是金融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2006年初商丘作为全省两个“全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试点城市”之一被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推荐到总行。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性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介绍了商丘的经验。在2006年世界银行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名中,商丘列第29位,居河南省被抽查省辖市第一位;在2006年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名和中国内地城市投资环境排名中,名列289个被调查中国城市第26名和第24名;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入选中部六省30个最佳投资城市前10名。三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了商丘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6年GDP实现651亿元,是2002年的1.9倍。

商丘市矢志不移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省委专家组专题调研后,省委书记徐光春、原省长李成玉等领导同志都作了重要批示,并在各种会议上对商丘的做法进行了表扬。人行济南分行在商丘召开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鲁豫两省推广商丘的做法。

二、给我们的启示

商丘市六年来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政府诚信是关键,企业诚信是核心,公民诚信是基础,社会诚信是目的的思路,才能开创社会信用体系新局面。有如下启示: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既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又是相关制度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政府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从宏观上、制度上、措施上入手,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商丘市从开始创建社会信用体系之初,市政府就发挥了政策引导、组织领导的作用。在政策支持上,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组织保障上,先后成立了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商丘市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等6个领导小组;在法规制度上,先后制定规定、办法、意见、方案等22个;在协作配合上,直接参与的政府部门达到26个,形成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立体化推进格局。

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整合资源。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仅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类信用资源,整体推进。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既要注意发挥税务、海关、工商、质检、商务、药检等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单位的主体作用,建立统一的信用数据共享机制,又要注意在整个社会层面逐步推广,吸纳企业、个人、担保机构和信用组织共同参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断为信用体系建设增添新生力量。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循序渐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循序渐进,防止虎头蛇尾。商丘从2002年开始,已经用了6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2002年~2003年),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主题,以第一次商丘市创建金融安全区暨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为标志,使商丘切实体会到信用的价值;第二个阶段为展开阶段(2004年~2005年),以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为标志,从农村、城市、企业和个人四个方面强化信用建设;第三阶段为深化阶段(2006年-至今),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标志,全面加强抵押担保体系和信用协会建设。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围绕一个主题,全方位推进,步步提升,不断将信用体系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

第9篇:社区建设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重庆;统筹城乡;大部门体制;四规叠合;虚拟大部制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64―0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大部门体制在我国的首次提出,意味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即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构建富有综合性、协调性的政府行政体制模式――大部门体制。大部制的主要特征:“大”,即组织规模大、职能范围广;“少”,即世界上主要国家大多在12~19个部门;“合”,即实施大部门体制的目的之一是整合行政资源;“协”,即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把职能相近或相关的部门组合在一起,而是有机的整合机构,优化组织结构,协同行政。

一、重庆“四规叠合”创新实施

中国大部门体制的全面实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而在政府运行中,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地探索、创新,使大部门体制在地方推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运行方式。重庆市“四规叠合”是实施和运行得较好的一种模式。

(一)“四规叠合”推行背景

2008年6月,国土资源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江召开了一次“两规协调”推广会。目前,广西、浙江、山东、广东等已经开始“两规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验。重庆市在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2008年初,也开始“四规叠合”的探索(在市内的四区两县)。

所谓“四规叠合”是指将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叠合,整合成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实质是大部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重庆市能够在全国率先推行“四规叠合”试点,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1.“四规叠合”探索创新,是重庆面对其特殊的大农村与大城市并存,严重的城乡二元困境这个现实市情,需要打破规划部门的分割局面的诉求;是在“314”总体部署背景下,按照重庆市经济发展“六个翻番”的要求,积极谋划新形势的发展新思路和新目标的需要。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不久,《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在现有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原则,重庆市已经建立起市域、区县和镇域的三个层次分明的城乡规划体系。而区县规划是地方城市规划的重点,由区县规划叠合,带动市级优化,推动乡镇规划,使地方城市规划一体化协调发展。由此,重庆市开始推行“四规叠合”。

2.2007年6月重庆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重庆主城九区已经实现了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11区县设立了独立的规划管理部门,但需要改变区县乡镇农村的规划及其管理依然薄弱的状况。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当时的调研表明:所调查的12区县所辖的87个乡镇中,有4个区县政府,10个市级部门编制完成各类规划达195项,涉及面积1280平方公里。其中,未经审批的手续和审批手续不全的违法建设大概141个。仅都市区南山风景区的规划,重庆市规划局、园林局和林业局都有其规划编制成果,各自确定的规划用地和建设规模不统一,单纯地进行整合后,建设总规模过大,与总体规划相冲突。规划不协调的直接后果是:产业发展规划混乱,城市总体规划不健全,环境保护得不到改善,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浪费,不能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几规“打架”。

3.需要解决过去地方政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因不同部门均从自己部门工作出发而出现各自为政、地方城市发展规划极为不协调的问题。过去,产业发展规划由经济发展部门制定,强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由土地部门编制,指导思想是保护耕地;城市建设规划由建设部门负责,重点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由环保部门考虑,意在保护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四个规划编制部门互相不通信息;资源独享,并且编制标准不一、技术手段有差异,因此无法对接协调。推行“四规叠合”,在落实同一指标时,相关部门要统筹商量,可以避免事后协调。之所以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四规叠合”,其根本缘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严格保护耕地政策。

“四规叠合”的推行,有利于破除“四规”所涉及的部门利益之争,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产业、城乡、土地和环境等部门互通信息,统一行业标准,可以实现科学规划和互通有无,做到“一个规划,服务经济”。

(二)“四规叠合”实践情况

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整合规划资源,形成规划合力,实现空间协调、项目落实、调控统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宏观作用的必然要求。

1.“四规叠合”的实施

各试点区县积极推进“四规叠合”。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由区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工作总体协调;区县发改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和环保局等四部门牵头分别调整修改既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部门在各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吸纳大专院校专家参与前期研究,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中介机构参与“四规叠合”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注重规划创新。试点过程中呈现不少工作亮点:创新性地将人口规划纳入规划叠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注重经济布局与人口布局的协调;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等方式,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立规划部门联席制度,通过定期交流沟通,强化了各分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注重谋篇布局。抓好城乡协调一致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规划,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平台;抓住重大项目及重点产业布局契机,力求实施一个重大项目带动一片城乡发展、实现一方城乡统筹;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突出建筑劳务外包重点,大力发展外派劳务经济;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社区建设新模式;探索“能人治村”思路,狠抓示范村、试验村建设。

注重规划重点。突出对现有四大规划的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目标与开发原则,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重点及布局等重大课题的规划研究。着力探索解决重 点开发所需空间资源不足的途径,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努力通过集约节约开发,城乡一体开发等多种形式,高效益利用空间资源。

2.规划部门的定位

区县发改委:负责牵头协调、组织起草“四规叠合”规划方案,负责规划期(2008―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等。

区县国土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负责研究确立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板块;负责规划期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总量、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等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测算论证;负责生活空间、产业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三大空间落实的研究和资料提供;负责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耕地规划平衡表、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等图表资料的提供和编制;负责提供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耕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地质环境、石漠化等方面的资料,组织研究全区县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

区县规划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城乡总体规划,提供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地理空间数据等方面的资料;配合参与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控制要素及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即三空间两布局)的控制要素的方案测算、图表绘制、资料提供和成果研究。

区县环保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负责提供全县生态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现状、环境容量等方面的资料;负责全区县主体功能区环境保护政策的研究;负责规划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自然人文保护区面积等控制参数的研究论证和资料提供;负责规划期生态空间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区域,包括林地、草地、山脊线、水域,自然人文保护区等面积及布局,重点控制要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包括文化自然遗产,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研究和资料提供。

其他相关部门:水利农机局负责提供全区县水资源、水土流失等方面的资料。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全区县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口流动、人口增长等方面的资料。交通局负责提供全区县交通现状及与规划时序一致的规划资料。气象局提供全区县气象资源和气象灾害方面的资料。林业局提供全区县林业、森林公园、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湿地等的现状和规划(2008―2012年)。农业局提供农业区划,农村污染防治等资料。经委、工业园区提供全县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发展及产出强度等方面的现状和与规划时序一致的规划资料。旅游局提供全区县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等方面资料。

(三)“四规叠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规划编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进行的步骤差异、标准差异、技术差异,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具体叠合轻体制创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技术层面、内容规划布局思考较多,但对如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思考太少。

二是重形式轻融合。注重叠合的形式创新,而在真正的“四规叠合”上显得不足,存在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导致叠合矛盾。

三是重规模扩张轻结构调整。对建设用地、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指标较重视,但如何集约节约资源,挖潜建设用地思考不足。

2.完善规划编制的建议

首先,给予“四规叠合”试验区县相关政策。主要是:(1)土地政策,允许区县域内占补平衡,并可先占后补;(2)财政政策,按照不低于库区产业发展资金的标准和额度设立市级综合配套改革专项资金,支持试验区县先行先试;(3)金融政策,支持试点区县设立村镇银行或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转变为社会资本,缓解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制约;(4)改革行政体制,允许区县级政府整合行政资源,在机构总量控制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机构,允许区县级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乡镇建制。

其次,探索“四规叠合”的相关问题。主要是:(1)完善“四规叠合”的组织机构,在横向上,成立规划协调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各层各类规划,在纵向上,成立市级部门职能联席会议制度;(2)探索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即如何通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腾换出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3)探索同一功能区范围内,在总量规模控制下,对已规划建设用地与未规划建设用地进行置换的方法和途径;(4)探索区县域内的国土空间综合评价,根据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功能区划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的具体布局。

二、重庆大部门体制创新路径

我国大部门体制的实践起点,可以追溯到:首先是2000年,湖北省随州市开始“大部制”改革;2000年,海南省以“大交通”思路设置交通厅,负责地方航空、铁路的规划和协调工作,指导、协调城市交通行业管理;2004年,成都市提出并实施“大农业”、“大水务”、“太交通”;2005年,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启动;2006年,深圳建立“大交通”、“大文化”的体制。重庆市“四规叠合”探索成功,为进一步积极探索适合其统筹城乡的大部门体制创新打下了基础。当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更加需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重庆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以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重庆大部门体制的进一步创新,笔者提出如下思路。

(一)创设统领机构

市委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局”,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其职能: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方案和措施,监督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机构下设“教育培训处”、“卫生保健处”、“社会保障处”、“综合管理处”、“社会团体处”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该机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管。

市委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委员会”,市政府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局”,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其职能:贯彻落实国家商务部与重庆市签订的《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监督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机构下设“统筹进出口处”、“统筹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处”、“统筹资源处”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该机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管。

大部制改革最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大部制和大党委制之间的制度整合,二是如何解决同一事务由党政分别设置机构管理的不协调。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按照十七大确定的“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来实施。也就是说,地方党委可以直接领导政府,但党委工作部门只是党委的参谋职能部门,不应去领导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

(二)整合基层部门

乡镇实施综合部门管理体制。合并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内设机构。将乡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政务管理等三大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三个综合部门:政务综合部门(主要负责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行政事务工作)、经济发展部门(主要负责有关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招商引资等工作)、社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教育、调解处理民事纠纷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村镇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主城区实施“大社区”管理。在主城区撤销街道办事处,将原街道办事处职能移交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社区或非政府组织,实施“大社区”管理。城市治理架构实现市、区两级政府和“大社区”自治组织的体制。区政府在“大社区”直设社区行政服务站,负责社区的行政事务。街道原来承担的一些政府职能由非政府组织承担。

基层地方可以更多地考虑“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体制,部门管理的范围可以更加宽泛,并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合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部门。这样,可以解决同一事务由党政分别设置机构管理的“双头制”和权力双轨制引起的相互扯皮的问题。只有这种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变革,才能解决党政在实际运行中的配合、协调。整合党政部门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

(三)虚拟大部门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