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财务共享基础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基础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基础理论

第1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改进措施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个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该学科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同时该学科又在实践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以解决企业中具体的财务以及金融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需要采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诸多方法。这样,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从多年的教学结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就是最好的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教学能促进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作总遇到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把具体的,经典的案例带进课堂,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是需要用到理论基础知识的,这样,学生在基本功不扎实的状态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学生就会反过来补充知识,更好的为实践服务。另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身临其境地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作出合理的决策,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沟通说服能力。

2、案例教学能促进教学双方共同提高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如果长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对企业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那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状况,所以,通过剖析财务管理案例,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一个共同学习、相互启发的学习环境。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起着指导的作用,并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的是自觉效果,它是一个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

■二、目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场所比较局限。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站在讲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后的案例教学法虽然选取了一些经典案例,但仍然没有跳出课堂的局限,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能力教育,就应该强调教学的应用性,应充分考虑到市场和社会对其基本要求,也就要求在课程设计和学习上要贴近实践,贴近企业管理一线,所以,我们教学的场所不应该仅仅设在大学校园,封闭的教学场所往往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达不到时间教学的真正目标。

2、过多选择西方国家案例以及陈旧过时的案例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推广案例教学时适当引入西方一些国家案例也是可以的,在我国目前财务管理案例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案例。然而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我国的法规和理财环境和西方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涉及到这个国家具体法规和环境时,学生没有办法将我国的法规应用应用于具体的案例中。这样会损害学生案例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与时俱进的案例才能引导学生更新观念,使学生兴趣盎然。

3、教学理念与方式落后。提升学生的管理才能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但是,长期的传统教学使首先,从任课教师来看,我国教师主要来自于高校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些师资长期在高校从事理论教学,本身接受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熏陶,早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又没有实际工作岗位的历练,实现互动式的案例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其次,学生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望,偏好更多的互动交流,想的与问得问题有时很深奥,没有专业的、长时间的实际岗位经验是解释不好他们的问题的。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改进措施

1、教学场所应该多样化。针对教学场所封闭的这种问题,高校应积极与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先进企业取得联系,学生可以先在大学教室里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然后走进工厂、企业,学生企业的文化,进而在企业中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例如,可以让学生们花一个月时间走进公司财务的第一线,然后每人找到企业中的一个问题,写出一份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手段等以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第2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财务财务职能财务本质财务目标

一、企业财务及财务职能

财务,也即财务活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产生的特定经济关系的统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财务活动的基本细胞,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包括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及分配五个方面的经济内容。同时在复杂而规律的运转过程中也形成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的各种财务关系。财务职能是指企业财务在运行中所固有的功能。财务的职能源于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表现为筹资、用资、耗资、分配等过程中的管理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传统的财务职能理论在引入产权思想后,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更具科学性。从该角度定义的财务职能更倾向于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进行的财务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把所有者的财务职能定义为决策、监督、调控,经营者的财务职能为组织、协调和控制。“二权分立”更好地使财务职能得以迅速实现,提高了效率。

二、财务职能及相关概念

1.财务本质及财务职能。财务本质是关于财务工作实践具有根本规定性的范畴,是对财务对象、财务属性、财务职能、财务特征的高度概括。财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资金如何运动,如何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财务本质和职能有机联系在一起。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质的具体体现。

2.财务目标与财务职能。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它不仅统领财务应用理论,而且还是联系财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纽带。而财务职能是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其内涵是如何实施财务管理,高效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财务管理达到其目标的前提,有了明确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3.财务环境与财务职能。财务环境是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处的特定时间和空间。财务环境既包括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经营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水平等微观环境。就所有企业来说,其宏观财务环境是相同的,但每一个企业的微观财务环境则是千差万别。企业财务职能的发挥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并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对于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也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企业财务职能拓展

财务职能与财务本质、财务环境、财务目标等均属财务基础理论问题。因此伴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内涵的丰富和目标管理、价值管理等管理理论的发展,财务的职能在决策、监督、调控、组织、协调和控制基础上,必然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财务的职能完成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生产管理转向风险管理、由面向过去转变为面向未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资本运营、资源配置职能。资本运营、资源配置职能是伴随企业的宏观管理理念而出现的,通常和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营,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和资源与其它企业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使企业的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目标,实现自有资本的不断增值。比如,通过资产和债务重组、资产股权置换,以及资产剥离等形式,盘活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通过买壳上市达到整合企业资源、降低成本、迅速上市筹集资金等目的。企业还可以进行并购重组,壮大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实现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或进入新兴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达到规模经营,实现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和价值协同共赢。

2.财务分析预测职能。现有的财务分析职能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合理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去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并得到相关结论。经过扩展的财务职能需要企业从两个方面进行财务预测分析,一方面运用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等;另一方面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等进行企业综合财务分析,运用计量学和模糊数学的思想工具,综合剖析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确实可行的弥补措施,减少企业的风险。财务预测分析除了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外,更主要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降低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数据的精确性,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提供保证。

3.财务信息服务职能。信息时代,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职能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储备、处理和服务职能。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信息化管理落后,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此外,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虚假信息大量泛滥,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保证有价值的信息能在系统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

4.财务风险管理职能。财务风险是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在行使财务风险控制职能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笔者认为,企业应该依托财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等预警指标的

计算、分析和识别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等,恰当评估所面临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强度、风险分布、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积极构想回避、转移或分散风险等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加强风险防范,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来保障最大收益的目的,增强企业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职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财务职能的研究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多方位、多角度去把握,把它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和财务的其他基本理论联系起来,这样财务职能界定才会更科学、更有利于它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进步,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与实务慢慢走近互联网的潮流中。会计与信息化结合,是互联网信息化社会为追求更高、更精准、更效率的财务管理提出的又一新的要求,为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及时精准、有效的反馈并提供财务状况数据,供企业管理层做出市场决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会计理论与实务;影响

计算机应用热潮在中国掀起之后,便开始会计电算化的研究、试行,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由会计电算化演变成了财务的流行系统会计信息化。目前,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拙论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理解、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化在目前仍未有严格的含义,大体上指的是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储存、应用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实时的信息。其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电子数据处理阶段。这一阶段处在1953~1965年,主要是用于计算机会计数据的计算,但仍无法让数据独立;其次,会计数据单独储存阶段。这一阶段处于1965~1970年,会计数据已经可存储于单独的数据文件中,具有一定的数据结构,不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修改数据无需修改程序,程序已自成一个系统。再次,数据管理系统出现。这一阶段处于1970年以后,将多个的独立功能组成一个管理系统,发展成为管理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信息化对理论与实务产生的影响

(一)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在当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会计最主要的任务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优化资产。传统的会计实务主要以手工为主,常见到记账本一笔笔的账目数据,需要整理审核凭证、查账等等系列动作确保会计数据无误后再进行完整的“借贷相等”的手工记账。想要在财务报告中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盈利负债情况、资金流量的会计信息往往需要准备长时间的整理数据,在效率上跟不上,对企业决策层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财务状况有难度。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网络信息技术相融会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作用在于将会计与科学信息技术结合,建立满足财务管理需求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目前在财务中,除了金蝶、用友等单纯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单位致力于建立财务、销售、库存一体的ERP管理系统,便于更直观的、更及时的反应企业的运营效果,同时还能分部门权限实现资源的共享,适时作出部门的工作重点调整。会计信息化的自动化、智能极速的处理数据使得会计的主要任务目标实现更便捷,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还是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目标一致。

(二)拓展了会计假设内容与形式

会计的假设亦可理解为会计的前提,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对会计领域的未来事项作出有依据的设想,这个假设最初是在1922年佩顿在《会计理论》提出来的。企事业单位在做决策时,为了明确会计的服务对象、立场、空间范围界定,往往都需要做会计的基本假设,传统的会计主体主要以有形的实体组织,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而会计信息化可以在具备自己经营目标、自主支配经济资源且有独立决策能力并对经济行为能力承担责任的虚拟企业组织主体进行会计假设,这样的假设具有高速便捷的优势,丰富了会计主体的形式,拓展了会计假设内容的范围,可使虚拟体与实体并存,便于资金的管理控制,也便于管理层作出相应的市场决策。

(三)多元化影响

财务是企业重要的部门,决策者往往通过财务会计了解市场运作的成果。会计信息化能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元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单位、证监会、银行、税务局等企业内外相关的系统进行实时的数据更新、交换,互相获取货币与非货币的数据信息,拓展信息渠道的来源面。在会计信息约束条件下,会计期间无法提供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并可以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会计信息除了传统的数据化信息为,还可以通过直方图、折线图、透视表、财务分析等图形表示,实现财务信息的多元化。对于理论与实务而言,会计信息化的会计本质和内涵没有发生改变,但较内容、形式更丰富,更为企业青睐。

(四)凭证生成方式的影响

国家提倡低碳环保,企业开始走无纸办公的路线,然而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录依据的书面证明,对于每天都产生凭证、单据的财务而言,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将完整的会计凭证收录起来,实现庞大信息量的整理归档且永久保留,财务数据调取、查实更便捷。

三、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实务方式有了新的变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良的问题。信息的披露形式一般以标准格式的表格为主,并辅以重要事项说明,但格式化的披露方式存在弊端,报表时高度汇总的财务信息,隐藏在背后的数据是一些无法得知的企业经营活动,因此,应在寻求更合适的信息披露模式(如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避免过多压力,同时节约成本。会计信息披露滞后性。财务会计报告是需要定期进行编制和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都有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披露,如果不及时披露,将失去财务会计的应有的价值。会计内容被人为操纵。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合理评估和判断能力较弱,导致在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整合中具有“人为操控”的特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虚报财务信息,借助于技术处理方法,采用违规、违法的方式,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和虚减;CPA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审计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仍有其他的因素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披露的历史性、信息失真等,这些问题都是信息化下产生的问题,因此,仍需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不断的修补,改进。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从萌芽到发展成熟,是一个量变过程,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具有一定的冲击影响,它可以较传统会计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数据的及时交换,也能拓展了会计假设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对繁杂的会计证明进行合理、有效、便捷的管理,这个均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影响。但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应用地位还是牢固的,所以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需要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潮流下结合科学技术完善会计信息化体统。

作者:李洁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第4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赛特,200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学专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然而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雷同、课程体系设置相近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偏重于会计实务的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来增加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70%左右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高校现在已经开设了会计理论课程,但课程名称并不统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名称:第一类称为会计理论,第二类称为会计理论专题,第三类称为会计理论基础。尽管名称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高校中,有些教师仍然像会计实务课程一样,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研究性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

会计理论课程主要是面向高年级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重点介绍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理论、会计前沿理论、管理会计理论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探索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升学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它一般设置为选修课,也有高校设置为必修课。通常一周安排2―3课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对本科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会计理论有助于其对会计实务的理解、分析,并对会计实务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加深对会计实务的掌握,因此开设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不但能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这一思路,可将本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巩固已学会计实务知识。学生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数是实务性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通过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系统的会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应用会计基本知识的能力和处理现实会计实务的能力。亨德里克森(1992)指出,会计理论是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能够使实务工作者、投资者和债务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可见会计理论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训练学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会计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上,可以围绕某一理论专题进行课堂研讨。由教师布置研讨专题内容,再由学生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利用课堂时间由学生来展示其研究成果或观点并展开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献资料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比如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献资料搜集方法的同时了解会计研究方法,这为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或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

3.提升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就是一个理论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理论与实务之间有了一个联系的桥梁,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课程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了,特别是遇到较为新颖的业务,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进行解答。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专业课程成绩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

会计理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理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作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将会计理论按照内容划分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理论前沿三个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围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内容,包括会计目标的内涵及主要观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内涵及国际比较。这部分内容是会计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2.会计应用理论。这部分主要是有关会计准则理论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问题、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定标准问题。这部分内容与现在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协调密切相关,也是各国规范会计实务的主要依据,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

3.会计理论前沿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出的新的会计问题和热点问题,会计理论需要对其做出解释,比如会计行为理论、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碳会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作一定灵活的安排,也可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与研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依据,尤其对本科生来讲,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综观国内高校会计本科会计理论课程的教材,下面选择以下几本有影响力的著作:

1.《会计理论》,葛家澍、杜兴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该著作较早地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并且注重结合中国会计的实际和作者自身的观点来撰写,创新发展了我国的会计理论,是一本会计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上页表1所示。

2.《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引用、吸收了美国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依照西方会计理论内容和结构撰写,侧重于财务会计理论,其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3.《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龚凯颂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按照财务会计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三部分进行撰写,其特点是内容由浅入深,教材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其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

根据对三部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会计理论相关著作既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也存在不同之处,作为研究性课程,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部作为教材,其他相关著作作为教学参考,博采众长,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又能关注当前理论前沿的动态和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发展。

四、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会计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鉴于在讲授会计理论时,学生已经学习完了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实务性课程,因此在讲授会计理论课程时要突出其理论性与研究性,一方面要系统介绍会计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会计实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在每一章节讲授理论之前,给出简短的案例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通过安然事件,引出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以问题导向来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二)合作互动式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项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需要讨论的专题,由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凝练成为研讨小组的观点,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例如在讲授会计准则国际比较这一专题内容时,笔者就把授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某一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情况资料的搜集,然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在他们讲解的基础上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接着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协调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合作互动式的教学达到了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效果。

(三)名作名篇评析课堂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精品力作或专业权威期刊最新的名作名篇,比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会计类论文,由学生事先进行仔细阅读,并且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一定的评析,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论点以及论证方法等几方面展开,这样使得学生对会计论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了最新的理论前沿动态和创新观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学生的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5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近年来,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新兴的组织形式,战略联盟广泛存在于全球的各行业领域,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而价值链自1985年由波特提出之后,已成为微观经济领域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

一、价值链理论回顾

价值链这个概念最初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1985年)中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从价值链的角度,波特将企业内部的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后勤、生产、发货后勤、经营销售和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每一类基本或辅助活动亦可再细分为若干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虽然在战略或技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却不是相互间毫无关系的。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依赖这些联系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价值链。联系是一项价值活动的施行方法和另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或效益之间的关系。不仅单个企业内部的这些价值活动间存在联系,企业的价值链和供应商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客户价值链之间也存在着联系,波特将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链称之为“价值系统”。

波特之后,海恩斯(Peter Hines)、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达拉加(V.Govindarajan)、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尔克拉(John J.Sviokla)等人又对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拓展。

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John Shank and V.Govindarajan,1992)认为:价值链(Value Chain)是指“从原材料至最终产品并发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这样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海恩斯(Peter Hines,1993)则将价值链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他的价值链。雷波特和斯威尔克拉(Jefferey F. Rayport and John J.Sviokla,1995)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概念。他们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世界中竞争:一个由管理人员可以看到的、触摸到的资源构成的物质世界以及一个由信息组成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对应着虚拟价值链,企业对信息的利用亦能作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虚拟价值链中通过信息的收集、组织、选择、合成与分配来达到价值的增值。

与波特最初的价值链概念相比,价值链的视点已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都被视为价值链的范畴,顾客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知识信息对于价值创造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二、价值活动和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分析

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使得企业拥有整条价值链的想法变得困难,企业往往仅占据着价值链上的若干个环节,企业所拥有的价值活动反映了它的历史、战略、文化和组织形式等因素。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以顾客为中心,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依托的不同价值活动的选择、单项价值活动的效率、价值活动的联系方式,还取决于与相关利益者价值活动的联系,甚至是价值活动的共享。

时至今日,激烈而动荡不安的竞争环境使得企业若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慎重地选择其进行的价值活动的范畴,确定其在价值链上的定位,而进行这一选择的前提是对于价值链上价值活动的识别,区分价值活动的依据除了看其在技术性或战略性上的差异外,还要注重对价值活动的经济性的分析。根据波特(Porter,1985)的定义,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任何能够增加顾客效用或降低顾客成本的活动对顾客而言都意味着价值的增值。不同的价值活动对价值创造贡献的大小是不同的,价值可以用总收入来度量,总收入反映了企业产品所标定的价格和企业能够卖出该产品的数量。但对价值创造有较大贡献的价值活动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利润的贡献也同样大,因为收入在不同价值环节分配时,还与该环节的竞争障碍大小有关,而且利润除了受到收入的影响外,还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而成本的大小不仅与单项价值活动本身有关,还与价值活动间的联系有关。由此,企业在选择价值活动时,不可不考虑其利润率的高低。

我们可将价值活动看成是有着输入和输出接口的一个节点,一项价值活动可能与若干项价值活动发生联系。联系的作用可能是单项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取决于价值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顺序上的组织。在价值链的分析中,除了价值活动的识别外,识别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也是至关重要的,“联系可以最优化和协调两种方式带来竞争优势(Porter,1985)。”不同价值活动的组合可能会取得同样的效益,而一项无效率的价值活动可能会直接导致另几项价值活动的效率的降低,优化原有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甚至重新创造价值。如利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即时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转速度。

联系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之间,也存在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活动之间,协调和优化这些外部联系也同样能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比如,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高效的信息交互系统可加快供货速度,降低企业库存;公司借助互联网与客户顾客进行产品设计、选样和交货方面的信息沟通的行为,可直接增加顾客的效用。

三、基于价值链的战略联盟分析

(一)战略联盟的价值链解释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环境中,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市场变幻莫测,顾客的需求更具个性和多样化,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借助战略联盟,企业达到了优势互补、减少不确定性、共担风险和对抗竞争者的目的。但目前为止,企业界和理论界关于战略联盟的定义、形式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波特(Porter,1985)将战略联盟定义为:联盟是企业之间的长期协议,它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已点出了战略联盟的实质。现有的解释战略联盟的理论也有好几大类,如交易成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战略联盟的出现是因为在特定条件下,它比市场或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隐性知识和技能在联盟伙伴之间的转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战略联盟则是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的有效途径。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战略联盟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价值活动间联系的建立、联系的优化、价值活动的共享,甚至价值活动的重新整合。当企业无法独立开展新的价值活动或企业间合作可以优化价值链时,联盟便会出现。联盟可能存在于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企业通过联盟实现了总体价值的增值。战略联盟的结成可能使得两条原本互不相关的价值链发生交互,如飞利浦公司和杜邦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光盘系统的表面覆盖技术。联盟也会使得现有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得到优化,如七喜与其芯片供应商AMD结成战略联盟,将有助于七喜电脑性价比的提高。战略联盟的伙伴企业可能相互共享其中的部分价值活动,如马特拉公司在欧洲市场上通过雷诺公司的销售网络销售其研制的“太空”牌微型车;大众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合作生产汽车变速箱,并将这些变速箱用于各自的汽车中。战略联盟也有可能导致企业价值活动的重新整合,企业通过联盟收缩或调整自己的价值活动范围,集中资源于自己的优势环节,如计算机制造、服装行业的贴牌生产现象。

(二)战略联盟的范围

企业间的合作可能是产供销全方位的,也有可能仅限于某个领域,这在价值上便表现为企业之间价值活动共享的数量和联结点的多少,共享的数量和联结点越多意味着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越大。企业选择参与联盟的价值活动的多少会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如企业本身的战略方向、联盟伙伴过去合作的历史情况、联盟伙伴的资源或能力对自己的价值大小、联盟伙伴的可信任程度和合作前景的明确性等。由于战略联盟中的合作者都是相对独立的企业,利益相互独立,企业往往在利益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最终决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战略联盟价值评价

判断战略联盟成功与否的依据可以看联盟是否创造了价值,是否给企业带来了价值的增值,然而要确定战略联盟整体价值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战略联盟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发生直接联系或共享的一些价值活动,还将通过价值活动间的联系将这种影响在企业内部扩散开来,而且一个从整体上看创造了价值的战略联盟,在其中的某些成员组织的角度看来却未必是有利的,因为这里面还关系到联盟利益的分配问题,所以从各个联盟伙伴自身的角度来评价战略联盟对其带来的价值增值或许还较为可行。

联盟对于各联盟伙伴价值的大小与其结成联盟的目的的实现程度有关,伊夫・多兹和加里・哈默尔(Yves L. Dozand Gary Hamel,1998)认为联盟至少有三个明确的目的:化敌为友、综合利用和学习内化。化敌为友是将潜在的竞争对手转化为盟友,转化成能够促进新业务向前发展的互补性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综合利用是将联盟伙伴各自独立分散的各种资源、资产、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利用,以发挥协同效应。学习内化是指通过联盟学习内化新技能,特别是那些靠其他手段无法得到的隐含的、系统的、深层次的技能。不同的目的决定了合作的范围和形式的不同,最终导致联盟价值评估的指标的不同。

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联盟对价值活动的影响将导致其对价值创造贡献增加,或者在同样的价值贡献的情况下,降低了价值活动的成本,实现了价值链的优化。在评估的角度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应同时兼顾,以避免过分关注联盟带来的短期效益,而忽略对企业长期业绩的影响,这里可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评价维度: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涉及到具体评价指标时,应根据联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价值活动来选择,如技术合作型的战略联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则可选择新产品开发时间,专利数量等作为评价指标。但对于评价指标统计口径的确定上却不能简单地以企业整体或以因联盟而成立的实体作为计算对象,因为企业从联盟中学到的技能可能会用于联盟以外的领域,如以学习内化为目的的战略联盟,联盟伙伴从中学到的技能可能在企业组织的非联盟实体中得到应用。因此指标统计范围也应以联盟所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价值活动的范围为依据。而联盟价值评价的衡量基准可以企业未参加联盟情况下预计的各项指标作为基准值,也可以企业对于联盟的预期值作为基准。

四、总结

第6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资源共享课;金融学;建设

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出现了新的。从总体上看,呈现出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研学产一体化、高等教育协作的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宗旨的终生化等改革态势。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迅速兴起,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创办的非营利在线教育平台edX为代表,“大众开放在线课程(简称MOOC)”的兴起形成了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之势,也使我国以大规模在线教育所引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部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实施意见与办法极为适时和必要。通过网络传播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并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开放性课程。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平台,努力探索如何转变教学理念以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 如何顺应当下主流的国际开放教育形式并综合现代教育和我国传统教育的优点,如何适应现代知识传播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要求,在资源共享课建设上有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金融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理念

我们在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深切体会到,首要和重要的是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因为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也是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信念与指导思想。

教学理念转变的核心是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确立“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并贯穿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为此,在课程建设上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体会以下五个方面非常关键:第一,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在教学设计上从以教师为主体重点研究教什么、怎么教,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深入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第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从“教知识”为主转向“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主,在传承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和创新。第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从主角转为配角,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导学者和助学者。第四,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自学和主动学习为主的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提问式、研讨式等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模式。第五,教学质量的检验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以考试结果的评价为主向学习全过程与多项考核综合评价相结合转变。

二、“金融学”资源共享课程的设计与建设

科学的设计是建设好资源共享课程的基本保证,而设计的思路和依据极为重要。我们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金融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立体化的综合设计与建设:

(1)基于“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教学理念的设计。为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环节,满足学生预习、学习、复习、自习等不同需要,我们对课程的每一模块、每一单元凝练出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要点、教学日历、教学要求等教学设计的方案,除了为教师提供教学示例、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外,着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资源,包括课程学习指南、学习要点提示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范围和深度。

(2)基于自主学习与将知识传承融入能力培养的设计。为了将教学理念的转变落到实处,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设计时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力图将知识传承融入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之中。具体做法一是通过提供可阅读的大容量扩充性资源提高自学能力;二是通过提供常见问题、热点讨论、课程论文培养质疑、探究、求解能力;三是通过提供数据库、文献目录、媒体素材练习捕捉、甄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通过提供难题释疑、案例分析、例题解析训练运用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能力;五是通过师生讨论、辩论和作业增强独立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六是通过组织和实录学习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共事、协调、亲和能力;七是通过实录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辩论训练学生反映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获得作业分、讨论分、参与分、提问分、质疑分、探索分、学风分等等学习过程的评价分,分值占期末考试的60%左右,尽量使考核面能够覆盖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引导并鼓励学生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基于课程性质与教学定位的设计。我们教学团队开设的“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由于后续的专业课程都会涉及本课程中的若干原理,而本课程的主要部分在后续的教学方案中都设置了更加细化和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的专业课,因此,作为专业统帅性课程,其教学定位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支离破碎,需要为学生把握整个金融学科体系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框架。为此,本课程建设的设计有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基础性,以系统阐释金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关系为基调,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涵盖了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与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金融总量与均衡、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金融活动的集合,为全面学习和了解金融专业奠定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原理性,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凝练古今中外金融理论的合理内核与金融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兼容并蓄,将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学方面已经取得的基本共识在抽象成便于学生把握的若干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对金融学基本原理、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文理交融的思维方式。三是突出引领性,注意增强各模块和个单元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时,注意说明各部分的相对地位、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联路径。在每一部分的讨论中,都注意将相关部分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为学生自主学习和金融学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搭建一个有机的整体性框架,为学生提供一份了解金融学各有机部分间主要联系线索的“导游图”。

(4)基于课程逻辑框架和内在联系的设计。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的编排设计是以纵向的模块单元与横向的资源库排列为组合。纵向的模块切分与单元内容的安排完全遵循课程的逻辑来展开。“金融学”的内在逻辑是:以开放经济为环境,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各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中引出金融的供求;以货币、信用及其价格等基本要素为基础,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载体,阐释金融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利率为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纽带,说明其作用机理;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讨论宏观金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保证,研究金融发展的稳健与效率问题。按照这个逻辑,全课程分为6个模块,共20个单元。第一模块是导论,强调金融必须以实体经济运作为基础,从各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中引出金融的供求,阐释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第二模块是基本范畴,分别以货币、汇率、信用、利率、金融资产及其价格等5个单元来讨论金融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要素,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第四模块是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载体,分别用8个单元来阐释各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和运作的基本原理。第五模块是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用3个单元来阐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供求均衡与失衡纠正等宏观金融原理。第六模块是以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保证,分3个单元研究货币政策的调控、金融监管的实施和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上述纵向的六大模块20个单元中,每个单元都为学生自主学习相应地匹配了横向的10个资源库。

(5)基于“历史与逻辑线索相结合”学习方法的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式学习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历史和逻辑的线索阐述金融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运行规律,立足中国现实,探讨中国金融的实践进展和研究成果,为学习者展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金融学全景画面。课程教学的每一模块、每一单元都注意采用视频资料、图片、经典文献数据等展示中外金融发展历史演变的素材,在授课视频、教材、课件等课内基本资源中,着力为学生讲解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从中揭示金融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逻辑思路,体悟金融发展的规律,理解现实生活中金融活动的渊源与轨迹。

(6)基于现代知识传播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要求的设计。为有利于学生导学和助学,我们开发和集成了10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库:教学视频库、教学课件库、名词术语库、公式例题库、难题释疑库、媒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相关数据库、学生作品库、自测习题库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开拓视野、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提供优质便利的教学资源。

(7)基于“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的设计。为了突破时空限制,扩充教学容量,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梳理,实现了有形课堂与课堂视频、网络视频、课程网站等无形课堂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即:课堂教学基本资源与课外学习辅导活动纪实(选题、演讲、讨论、论文)相结合;教师主讲视频与学生演讲视频、课堂讨论视频等师生研讨相结合;精读指定主教材与泛读扩充性的经典文献、扩充性读物、参考文献目录库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实媒体素材、数据库、例题库、教学案例库等实践教学相结合。突破了课内学时和课堂教学的局限,构建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开创了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课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资源共享课程的使用与完善

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金融学”课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还有许多问题尚需研究解决。例如,如何将课堂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能够互动衔接?如何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动态更新机制?能否探索多校协同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路径?怎样处理好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各校特色办学的关系?怎样将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内容与文字教材相配合?等等,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讨解决。比如目前,我们正在探讨如何将文字教材的修改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具体设想是把原来的导读与资源课的单元教学要求、学习目标、学习指南相联结,把延伸阅读与资源课的文献资料库、文献目录库相联结,把专栏看板与媒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相联结,把图表与相关数据库对应链接起来,把重要术语与名词术语库链接起来,把复习思考题与问题释疑库、自测习题库链接起来,同时将重要问题或需用资源课的节点用注释的方式插入二维码进行检索。力图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平稳转换,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有形的教材与课堂和无形的网络与资源之间自由漫游。

第7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ERP系统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与报账。ERP是用于管理会计时代需要的企业管理系统,其功能是通过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行的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ERP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将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ERP在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已处于核心支撑地位。ERP的引入带来了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对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ERP的内涵

ERP是Event-related Potentials的简称,事件相关电位(详见该词条),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点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点位。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 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

(一)ERP的主要经济功效

ERP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注重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进行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在市场竞争急剧白热化的今天,无疑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

ERP在我国的应用。现时代的ERP,紧紧抓住企业信息流程这条主线,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提供专业性非常强的针对行业的ERP。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二)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

1、受管理层干预的影响大

如果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层干预,即使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有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弱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和网络国际化,会计基础理论的会计要素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对账和结账,错账的更正方法,由会计电算化取代。有人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种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对账方法、错账更正方法、会计理论和实践部分已被脱节,淡化了会计专业人员学习和领悟会计理论的能力,使会计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联系产生了一定的缝隙。

3、缺乏综合判断能力

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准确度高,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以其代替手工操作的同时也使系统丧失了人类所独有的不合逻辑、不合理及特殊事项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差错,将会导致账务系统一系列的错误,使整个会计信息系统面临巨大的灾难。

(三)ERP系统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1、成本核算准确无误

在ERP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企业各个部门充分的信息共享。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到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各个阶段的详细数据,对于每一作业的进行,财务管理都应进行相应的反映,进行阶段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数据的精细程度和准确性,从而使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更加有效。ERP系统不需要任何人工分析,系统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

2、有效的风险防范应

ERP系统使企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使企业信息化数据实时更新成为可能。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发挥财务预警功能,当出现危机前兆时即向决策者做出反应,及时纠正。

3、严格的资金管理

企业价值管理的具体内容是资金管理,ERP系统通过优化组合业务流程,可在保证信息和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有效削减中间环节,减少财务与货物收发间的往来,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ERP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实现了信息共享,减少了采购、销售与财务之间的往来。利用财务与其他业务之间数据信息的联通,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实现由总公司控制、按照每个客户进行控管、按照客户的结账公司进行控管三种方式信用控制,并能灵活的指定每个控制点控制方式 是警告单据录入者还是直接拒绝、或是不控管。通过信用的控制,避免造成帐龄过长,或者坏帐的发生。关注每个客户的财务状况,为客户建立更为详细的信用档案,设计出更为适合的收账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与ERP财务系统的差异

(一)组织设置差异

电算化系统通常对应会计主体与账套、独立核算单位与会计主体设置,企业无法选择其他更适应于业务原型的组织设置方案。组织设置是系统应用的基础,是系统应用中的关键。

(二)会计科目差异

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财务信息记录、分类、汇总、统计的依据,但电算化系统与ERP财务系统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存在差异较大。电算化系统根据手工核算原理设置成结果型会计科目,仅记录业务结果。而ERP财务强调财务与业务的实时一致性,记录业务价值流全过程,利于实时监控、溯源查询,科目设置属于过程型。ERP财务系统需要设置过渡科目,用于记录价值流过程中财务核算。ERP财务设置的过渡科目反映包括待检、验收、移库、出库、投产等一系列库存状态的过渡科目,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前提。

(三)两系统间管理会计层面没有可比性

管理会计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在模仿手工核算的电算化系统或非集成应用的财务系统中不能实现企业领导决策层关注的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ERP财务融入了管理会计内的成本中心会计、产品成本会计、利润中心会计、获利分析会计、集团控制会计等,并通过业务信息仓库构建包含管理驾驶舱、绩效管理以及预测模拟等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电算化系统的科目设置是核算型的,而ERP财务的科目是管理型的。ERP财务通过启用专门监管应付债务的供应商子账管理应付账款,把供应商与采购业务集成管理,通过长期供应商与一次供应商的差别方案有效记录、跟踪、管理供应商及往来款项,内在的集成性确保总账与子账的实时一致性。

三、ERP的技术创新财务系统管理

(一)专业性

ERP管理系统确定的设计核心是:“以财务核算为管理核心,以业务进程为管理基础,以办公自动化为管理手段”。核算是管理的核心,如果对业务进程没有进行跟踪,控制,而只做“事后分析”的话,同样没有达到管理的需要。 “财务核算,业务进程,办公自动化”自然成为最新一代ERP管理系统的核心。

(二)科学性

软件不仅帮助业务人员简化业务操作,存储与查询业务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辅助业务人员对个人业务进行管理,发挥各部门和人员的潜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三)实用性

软件采用生动直观的用户图形界面和向导式操作,先进的大型数据库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与可靠,充分体现了业务处理的高度自动化,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数据运算关系的自由定义可满足用户各种业务及预核算的要求,打印格式的自由定义可满足用户各种合同、单证、报表的多种式样需求,高度的数据共享性将财务人员从大量的文字录入中解脱出来。

总之,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正日渐重视企业管理,并应用了许多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管理系统全面采用组件技术,使业务人员可以直接查询业务在财务上的真实发生数据、查询财务对业务人员的核算内容。可实现用户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关系的自由定义,从而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业务处理,以及同一用户的不同时期的业务变化。

参考文献:

[1]周慧. 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 2010,(05):第117页+ 第119页

第8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一、问题提出

美国次贷危机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倍受各国重视。但转型中的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姚先国等,2003)。金融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到实体经济,整个社会资金集中在房地产、股市、信托等领域,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融资困难(李桂花,2015)。供应链金融作为内生性市场价值挖潜的重要工具(肖奎喜等,2010),从诞生之初便同时具备了产业和金融两种属性(王晓东等,2015),能够在供应链层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生力军,在经济转型期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当前,我国更多地强调如何强化金融创新,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这一创新模式可实现银行、供应链节点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各参与主体的共赢,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独具优势(马娟等,2013)。肖奎喜等(2010)指出,供应链金融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点对点”信贷机制的突破与完善,进而基于边际信誉正向提升的假定,研究认为,依托核心企业的融资路径,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利于扭转中小企业信贷评级的弱势地位。由此,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在于参与各方通过构建共生联盟,借助优势资源整合的创新方式,突破了中小企业在传统市场上的信贷弱势。

相对于如火如荼的供应链金融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有关供应链金融基础支撑理论的研究严重滞后。肖奎喜等(2009)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理念和实践模式建立在市场交易成本、委托责任及金融机构融资偏向三个命题基础之上,认为金融供应链的产生和持续发展是市场交易主体为各自利益最大化进行博弈的必然趋势。苏志鹏等(2012)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是相互依赖性和互惠制度以及在协同效应下优化配置的需要。鉴于理论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丰富,有学者尝试借用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来对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优势加以解析。但上述理论研究无法系统呈现供应链金融通过多方协作实现整体价值创造的过程及机理,即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关键点在哪里?如果是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的突破,那么实现弱势信贷突破的优势来源是什么?如果资源整合是其获取优势的基础,那么又是通过怎样的整合途径获取这一优势的?本文试图借助共生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对供应链金融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促成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突破,直至实现多方协同共赢的运作机理加以解析,以期丰富供应链金融的基础理论。

二、共生理论与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

自生物学领域的共生概念被引入经济学领域以来,共生理论常用于解释组织或企业群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与合理共生、相互演化的机制。据袁纯清(1998)的观点,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下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本质是系统中不同组织之间的共同进化、共同适应与共同发展,通过共生单元的协同与合作,彼此间在激励中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的最终稳定状态进化。

供应链金融系统是由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供应链外的物流企业与金融企业等共生单元,基于业务供需的需要和优势互补的协作共赢目标,以契约联盟的方式,按照较固定的分工合作模式,共同追求价值增值的一种共生系统(见图1)。其中,供应链上各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基于某一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而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业务购销合作关系,大企业借助与各中小企业的分工和合作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业务的核心化,中小企业则可借助大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综合实力实现购销的稳定、信誉的提升和融资环境的改善;第三方物流企业借助供应链不仅可稳定物流客户,还可利用自身对供应链物流与信息流的掌控优势,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供应链金融业务,获取价值增值;金融企业借助供应链可低成本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可实现融资风险的可控。在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都借助自身的核心业务优势与其他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并基于相互间协作实现系统整体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生产或经营效率的提高以及价值的增值等。进一步,如果存在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和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则整个系统将会朝着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演化。此时,各共生单元间的关系就转变成了共生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金融联盟与外界环境及其他联盟间的共生合作关系。

[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商业银行][供应链联盟][物流][契约联盟][契约联盟][资金流][信息流][契约联盟]

图1:契约基础上的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

三、资源整合理论与供应链金融中的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经济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基于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对自身内部不同资源或者将自身资源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整合、配置,从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过程。据郑健壮(2006)的研究,经济组织中存在着资源、能力、竞争力的递进过程,即“整合”的过程,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组织对于资源和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整合”,不仅是对于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整合,还需要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是经济组织产生竞争力的关键机理。

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供应链金融是各协作方基于协同共赢的共同目标而构建的联盟,在实现多方共赢的过程中,蕴含着各协作方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见图2)。

一是供应链金融实现了产业和金融的融合。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产业供应链的存在而存在,而金融与产业的有机整合协调,恰是供应链金融的价值所在。单个完整的供应链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小的局部微循环,供应链金融借助多方协作,将资金完美注入并深度影响单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影响并促进整个实体经济发展(周国正,2015)。如果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不能真正把资金注入产业链,就无法满足供应链联盟的诉求,也就是失败的。

二是供应链联盟内部生产资源与信用资源的整合。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集中自身的研发、技术等优势,将生产链条上的原料、在产品、加工、组装、销售等环节分包给供应链上的众多中小企业,而众多中小企业则在分工的环节集中自身优势提高原料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这样每个节点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核心能力,从而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势互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市场地位高、综合实力强、信用度高、融资能力强,不仅在生产链上占据资金高地,而且在间接金融市场上更受银行青睐,而供应链上的众多上、下游中小企业尽管生产原料采购或产品销路不成问题,但经常会因规模小或信息不全等遭遇融资困境。此时,众多中小企业可借助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间的真实交易背景,实现与核心企业高信用资源的整合。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 [第三方物流][商业银行][产业与金融的整合][线上资源的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生产资源的整合、信用资源的整合][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

图2:供应链金融中的资源整合图

三是第三方物流对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供应链联盟一旦将所有环节的物流打包给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则这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可以通过对自身物流流程的组织、协调、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实现商流和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从而不仅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绑定了客户,还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四是第三方物流与银行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供应链上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以及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促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银行的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据自身对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掌控优势,让具有资金资源和信贷风险管理优势的银行看到了战略整合的强大前景,两者的资源整合取得了1+1>2的效果,不仅为双方创造了业务的拓展与服务的增值,更是产生了较强的外部效应,有效突破了供应链上众多中小企业的信贷劣势,保证了供应链上资金流的顺畅。

五是各参与方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基于大数据对客户企业的整体评价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前提(宋华,2015)。互联网的发展使云计算、大数据成为可能,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方业务的线上化和实时化,大大强化了数据和信息的即时传输,不仅提高了交易和服务的效率,更是促进了企业的信用建设,同时也强化了银行对企业的信用管理。

四、一个分析框架: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优势资源整合

共生的本质是各共生单元借助各自优势资源或能力进行的协同与合作。在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企业、第三方物流、银行等共生单元基于契约联盟,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相互连接起来,并凭借各自在优势领域的核心能力开展合作,从而实现协同共赢与整体绩效最大化。可以说,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实现了生产、信用、产品、客户、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体现了一种基于整体绩效最大化或系统优化的优势资源整合思路。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在供应链金融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将共生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有机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相对综合的理论解释框架(见图3)。

图3:分析框架图

如图3所示,供应链金融首先表现为供应链、物流和金融的产业融合,即借助特定的金融工具对各方核心资源进行有效集中、提炼、优化配置,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整合,以有效解决供应链联盟的资金流问题,获取整体优化的增值效应。供应链金融的运作过程实质上就是供应链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银行等单元的共生过程。在共生过程中,各共生单元通过贡献自身的核心资源,在各自的优势环节开展合作,相互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核心能力交互延伸。这样,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分别由效率最高的合作伙伴来完成,从而可以实现各个环节对价值链增值的最大贡献,价值链上的各共生单元也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增值,从而达到“共赢”的协同效应(薛昕昀,2010)。据此,供应链金融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各共生单元基于共赢的优势资源整合过程。

五、供应链金融价值创造机理:优势资源整合与弱势信贷突破

(一)供应链金融系统共生机制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价值在于基于各共生单元的资源整合而实现的系统协同共赢。若将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运作表示为一个简单的动力模型,显然,各共生单元的资源整合是手段,系统协同共赢是最终目标,而中间还应存在一个中介指标或中间目标,即供应链上各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的突破(见图4)。供应链金融的目标客户群主要是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之所以吸引眼球,首先在于它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2009)。在此基础上,供应链整体才有可能实现融资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实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拓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才有可能在未增加资源投入的情况下获取金融增值服务收益。同时各共生单元在整体绩效最大化的驱动下又开展新一轮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循环往复,形成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良性运作机制。

[资源互补][同步协同][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突破][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信贷市场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空间开拓][系统协同共赢]

图4:供应链金融系统共生机制

(二)从优势资源整合到弱势信贷突破

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价值创造的关键点是各共生单元整合优势资源对供应链中小企业信贷劣势的突破,这既是一种资源整合效应,又是一种共生协同效应。安德鲁?坎贝尔等(2000)将资源的整合效应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补效应,对应有形资源的调用,即通过资源互补,扩大个体或整体有形资产的使用范围,使实体资产得到充分利用而实现的效应;一类是协同效应,对应无形资源的共享,即通过整体无形资产的相互共享和重用,使整体与个体提高了对实体资产的利用效率而实现的效应。邱国栋等(2007)认为安德鲁?坎贝尔的上述区分不够清晰,他指出,无论是可见资源或实体资产的组合效应,还是隐性资产或无形资源的组合效应,或者是可见资源与隐性资产的组合效应,都应该属于协同效应(资源共用效果或资源互补效果),进一步,从价值生成的角度,将协同效应区分为资源的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和同步效果三种。我们认为,有效的资源整合对应着各方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产生成本节省或价值创造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整体价值增值。协同效应的产生过程同样对应着有形或无形资源的有效整合或充分、高效利用。从这一点而言,资源整合效应和共生协同效应实现了统一。由此,可以借用邱国栋等(2007)构建的协同效应理论框架,基于资源共用、资源互补、同步协同三个路径(见图4),对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的优势资源整合到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突破的机理加以分析。

1. 资源共用。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最典型的资源共用可谓供应链联盟整体信用资源的共用。在供应链联盟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较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普遍较弱,供应链联盟整体的信用能力凭借节点企业间发生的交易关系及形成的价值循环普遍较高。具有强烈融资需求的一般是节点中小企业,它们实力较弱,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但其与核心企业或其他节点企业的商品交易关系是真实稳固的,且交易本身具有自偿性的特点。换言之,若有信贷资金支持,则信贷资金进入供应链的经营循环后,能依据上述交易关系实现增值回流,这为中小企业捆绑核心企业的信用或借用供应链整体的信用创造了条件。某一节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其实是供应链联盟整体面临的融资需求,这也为核心企业向中小企业输出信用以及供应链联盟共享信用提供了激励。银行在对授信申请人的融资需求、交易背景等以及供应链联盟整体的行业状况、市场份额等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基于供应链联盟整体开展的结构授信模式,实现了节点中小企业对于供应链联盟整体的信用共享,有效地规避了节点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融资弊端。

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另一主要的资源共用是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客户资源共享。供应链金融客户与物流企业客户高度重叠,在当前物流外包的趋势下,抢占供应链联盟、以供应链联盟为单位提供物流服务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的不二选择。提供供应链融资的商业银行同样面临发展供应链联盟客户的需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共享客户资源的激励,提升了两者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合作意愿和合作力度,促进了共生系统中金融和物流的融合。这显然有利于解决各供应链联盟中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2. 资源互补。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的资源互补主要体现在金融和物流的协作方面。金融业与物流业在面对供应链贸易背景的视角上,具有天然的利益和价值契合点:供应链融资的产品运用很多都涉及物流的控制,物流企业充当银行人的角色,监管信贷的支持性资产,并就企业的经营活动向银行提供预警,获取物流服务以外的金融增值收益(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2009);同时,银行也基于物流的控制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实现对信贷资金流向与流量的控制与管理。显然,这里的资源互补指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仓储、动产监管等专业服务优势与商业银行的资金、金融产品设计、信用风险管控等资源、技术优势的互补。除供应链联盟信用资源共享外,物流与金融资源互补是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实现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突破的又一关键。商业银行正是基于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交易的背景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控制和信息流集成,来为供应链上的授信申请人量身定做结构性授信安排和差异化融资服务。这里,商业银行将物流控制视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变量。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企业之间交易的流动资产,比如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为供应链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供应链金融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信贷支持性资产的监控,替代了传统信贷模式下中小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抵押。这一替代有效缓解了其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不足的难题,实现了以真实交易关系和流动资产作为信贷支持资产的创新。物流控制不仅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而且突破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劣势。

3. 同步协同。在供应链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均为独立的企业个体,彼此通过显性契约(合同等)或隐性契约(长期合作衍生出的信誉等)构建了战略联盟或合作关系。这种基于契约关系的多方资源联合,要想获取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必须实现各方资源的快速、高效集成和低成本、高效率整合,即各方资源的同步协同。同步协同意味着协作效率的提高,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企业集合通过信息技术的联结和控制,以信息的形态及时反映物流和资金流活动,进而真正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实时、集成和同步的控制,达到企业间生产系统或经营系统的同步化协作运行(邱国栋等,2007)。基于信息化的同步协同是信息流的快速形成和传输过程。供应链金融中,不管是交易物质的采购、生产、销售、运输过程,还是资金在供应链中的周转过程,都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以减少各环节的停顿时间,因此,基于信息化的同步协同还是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高效整合的过程。

同步协同对应着各共生单元的线上无缝对接以及共生系统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即时对接,直接效应是协作效率提高下的交易成本节约,因而是供应链金融突破中小企业弱势信贷的又一关键,是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的技术基础。首先,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同步协同可实现商流信息的即时对接,提高各参与企业的响应速度,降低企业的库存量和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这显然有利于供应链联盟整体竞争力和信用的提升。其次,供应链联盟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同步协同可实现商流信息与物流信息的对接,不仅可以实现物流对商流的提前安排,提高物流周转的效率,还可以实现交易过程及物流状态的可视和透明,强化物流管理的效果。再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同步协同可实现物流信息与资金流信息的对接,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收集商流、信息流,及时向商业银行呈现支持性信贷资产的状况、流向和流量,为银行授信、授后跟踪和快速应对创造了便捷条件。最后,商业银行和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同步协同可实现商流与资金流的对接,有利于商业银行根据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请求提前安排资金,使资金快速介入供应链参与周转,这不仅能为授信申请人和供应链联盟带来财务成本节约,还能为商业银行带来信贷增值回流的顺畅与加速。基于互联网、对接各共生单元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是同步协同的技术保障。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成为与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金融形态(宋华,2015)。

六、结论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试图构建一个供应链金融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创造体现为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共赢。供应链金融系统是各参与主体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共生系统,各共生单元协同共赢的关键是共生系统中介目标的实现,即对于中小企业信贷劣势的突破,而实现这一突破的重要手段则在于各方优势资源基于三方路径的有效整合:

一是资源共用,包括供应链联盟中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整体信用资源的共享以及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客户资源的共享。前者使得中小企业借助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关系提升了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后者保证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热情,巩固了共生系统的稳定性。

第9篇:财务共享基础理论范文

会计财经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会计类人才,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企业的理财知识,掌握基本的会计方法。然而,我国会计教育长期存在弊端,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缺陷较多,如何在短期时间内改变,是教育部门首要考虑问题。

一、高职财会专业教学的现状

我国传统财会专业教学方法主要基于理论为基础,理论是教学的重点,强调的财会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学生主卦能动性能力栽培。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避免。

(一)教学内容重叠

财会专业课程学科知识较多,经济基础、财务管理、基础会计等等。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教师教学内容重复,容易导致教学资源浪费。当下财会专业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学生掌握财会专业知识。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较好

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学习动手能力强,在实际中快速掌握知识要领。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他们会排斥。传统财会教学注重理论知识授课,师生间互动低,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思考空间。

(三)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差

财会观念较为抽象,企业财务数据较复杂。财务函数计算更加难,这给学生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带来影响。

二、财会专业模块化教学实施

(一)财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计

经过深度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出良好教学方式,基于实际性原则基础上,将财会专业教学课程设计成如下四个模块。第一,课程理论教学模块。这部分内容主要由教师组织,教师讲解重点是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在课堂上进行技能演示。第二,单元实训。教师组织学生,学生根据掌握的财会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任务,实现单元巩固和实际能力操作需求。第三,综合模拟实习。教师完成基础理论知识解析后,执行单元实训。给出两周的时间,配有实施教师陪同,在模拟会计实验室里仿真教学,学生独立完成。第四,实践。学院努力给学生寻找到实践的机会,基于产、学、研基础上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帮助学生提早顺应岗位需求,进一步验证教学真实性和科学性。学院也能验证自我产学教学水平。基于实践学习,学生充分了解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灵活运用财会知识,掌握会计工作岗位技能,最后学生撰写毕业实施报告。

(二)完善模块化教学的途径

模块化教学是教学改革一大表现,完善财会教学缺陷需要漫长过程,掌握了教学改革规律,从财会教学规律性和特殊性中寻求发展,这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高低是开展模拟教学之有效保障。模块教学培养的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高职财务管理需求之教学方式。因此,该教学方法可以定义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进行科学知识完善水平上,高度重视学科知识重建,推动模块化教学不断成熟,促进学科高效发展。第二,做好师资建设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做好了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之关键。模块化教学从教学组织、实施以及考评环节都需要有优秀的学科队伍带领。当缺乏稳定科研队伍,模块化教学将失去意义。第三,尊重教育规律。实施模块化教学,理当体现出学科时代特点。做好改革创新工作,不断优化,使得组织模块完善,探索出更积极的教学方法。另外,模块化教学推动高职教学能力提升。该特殊规律在不同时期里有不同的表现,总而言之,要基于高职教育为基础上,探究满足社会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教研咨询为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出更为积极、有效地模块化教学。

(三)按需施教的水平

模块化教学属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教学方式,它的形成需建立在健全的学科知识上,教学布局严谨性强。理论知识充当系统,而教学流程便是规范。模块化教学系统性和关联性都比较强。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按需教学,而且要将培养出高质量学生放置第一位。第一,教学程序实现制度化。模块化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让整个教学程序更加科学、合理,使得程度逐渐过渡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层面。从教学需求角度出发,教师确定出教学主体,构建出合理的教学布局,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块,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组织起有效地教学评估等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规范和制度限制,并且有专门的组织负责,使得整个教学流程趋向制度化。第二,理论知识系统化。模块化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布局,强调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因此,可以从宏观上较好地把握教学主题,使整个教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教学知识较为全面,科学理论能够得到统一。第三,教学资源最优化。开展模块化教学,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使得学生获得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提高工作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保障做好统筹工作,能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学,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财会专业学生课程更新规范化势在必行,模块化教学课程开发必须基于研究方向、学科、适用对象、理论要点等等进行综合描述,在经过专业组评选放入教学模块中。教学实施过程中,需对教学模块进行全面跟踪考核,对一些没有满足教学需求的模块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