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

第1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关键词:雅长乡;生活污水;A2/O

引言

雅长乡位于乐业县境内,雅长乡2013年初统计人口为3365人,其中A生活区为2000人,B生活区为1165人。地处红水河边,与贵州省的望谟、罗甸两县隔水相望。雅长乡新址区位于旧址东南约3.5km的百康河左岸,在北侧坡脚有乐业至雅长的县级公路通过,距县城约51km,交通较为方便。规划用地范围集中在高程440m~465m低矮山丘及平缓山坡地带,地形开阔,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新址区内以Ⅰ、Ⅱ1、Ⅲ类用地为主。新址区紧临龙滩水库,附近5km范围内未发现大的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仅新址上游约0.5km处发育一小规模滑坡体,库岸边坡属Ⅱ类或Ⅲ1类坡,水库蓄水对其场地整体稳定性无大的影响。新址的占地类型主要是疏灌林,油桐林和少量的水田等。

根据相关要求【1】,需在雅长乡建设1个污水处理厂,项目不仅是龙滩水电站移民安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雅长乡生活污水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目标的重要手段。

1 雅长乡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1.1 雅长乡生活污水的处置方式

乐业县雅长乡新址的现状排水系统为合流制,集镇各主、次干道及支路均设有合流排水管(沟)。集镇雨、污水未经处理通过这些管(沟)就近汇入附近山地、水体。

1.2 雅长乡生活污水的来源及人口综合分析

雅长乡2013年初年人口规模为3400人。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民家庭、集贸市场、街道、公共场所和机关、医院等单位,同时也有少量养殖废水。

2013年初广西环科院组织对雅长乡人口进行调查分析,雅长乡新址近期安置人口数量及考虑乡镇规划人口综合增长率后,至规划水平年(2023年)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人口规模见下表。

雅长乡新址规划安置人口数量表

根据雅长乡雨污水管道建设现状,取截流倍数为1,集镇旱流及合流污水计算见下表,确定乐业县雅长乡生活区新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00t/d(按2023年人口总计),雨污合流量400t/d(按2023年人口总计);乐业县雅长乡生活区新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10t/d(按2023年人口总计),雨污合流量220t/d(按2023年人口总计)。

雅长乡新址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水量表

1.3 雅长乡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3.1生活污水收集困难

乐业县雅长乡新址的集镇的现状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集镇各主、次干道及支路均设有合流排水管(沟)。

1.3.2乡镇生产人员管理水平较低

乡镇工资水平较低,娱乐项目较少,年轻的专业人才大多不甘于在乡镇工作,特别是从事污水处理的工作。因此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人员多为年纪偏大的非专业人员,乡镇垃圾处理管理水平较低。

1.3.3生活污水运行成本的支出未得到落实

乡政府没有财政收入,虽然龙滩水电开发公司出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但设施建成后将移交雅长乡政府管理运营,但是乡政府没有相应的预算来承担设施的运营费用,设施无法正常维持运营。

2 雅长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原则

2.1 规模原则

根据乐业县雅长乡新址总体规划,乐业县雅长乡新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10t/d)位于新址新址东南侧边坡下一坡地,主要服务于龙滩水电站雅长乡集镇移民B生活区,其2013年初年人口规模为1165人,所接纳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及畜禽废水。

2.2 处理方法选择原则

2.2.1 污水处理的方法

污水处理是指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微生物等不同方法以及利用景观池植物的生长加强污水的脱氮除磷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生活污水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的目的。

(1)一体化(A2/O)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主要布置闸门井和格栅井一座、调节沉砂池一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套、污泥池一座、鼓风机房及操作室一间,流程图见下图:

图:一体化(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主要存在问题:2013年初现场进水水质分析结果与原进水水质设计值相比发生变化,见下表:

(2)优化后方案采用A2/O工艺,主要布置闸门井,格栅井一座,调节池一座,厌氧池一座,缺氧池一座,好氧池(生物接触氧化一段式、二段式各一座),生态景观池一座,接触消毒池一座,污泥池(200t/d两座,110t/d一座),设备房一座,储药、杂物间一座,值班休息室一座,卫生间一座。工艺流程图:

图: A2/O处理工艺流程图

优化如下:

1) 增设生态景观池,一则美化厂区环境;二则利用植物的生长,加强污水的脱氮除磷的效果。

2) 厌氧池、缺氧池设计采用穿孔布气管,与接触氧化池共用鼓风机,替代机械搅拌设备,减少设备成本。由阀门控制进气量,布气量根据后期调试运行需要确定。拟定在斜管沉淀池附近增设一个给水点,配置一个临时高压水枪,斜管填料附着污泥较多时人工冲洗。

3) 增设了休息值班室和卫生间,方便工作人员办公与日常生活。

4) 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在枯水季节雨污合流管网容易被截留,用于农田灌溉,故在A2/O(污水处理池)、生态景观池前设置补水管,防止无水时生物处理阶段微生物、菌种大量死亡。

根据以上原则,对雅长乡目前的具体情况分析,考虑到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和集镇现状,集镇排水管网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旱季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污水处理厂对部分合流污水(初期雨水)进行截流处理,为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污水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可考虑以优化后的A2/O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3 建议

3.1尽快规范污水收费,为今后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积累必要的资金。

3.2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

3.3本工程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需政府在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需要技术熟练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请政府予以充分的重视,配备相应的人才,运行资金及时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结论

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目标,需要在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成分复杂,雨污不分开,收集困难,国内尚难找到通用的解决方案,需要更进一步的考察、论证和研究。另外更需要当地政府加大重视,落实配套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生活污水的管理,制定相关制度。■

第2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把村容整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标准,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农村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应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而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则是环境污染整治的重要内容。

一、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根据对全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每年全市人粪尿产生总量约180万吨,人粪尿使用总量约132万吨,使用率约为73.7%,其中还田总量约121万吨,还田率约为67.8%。人粪尿经化粪池处理量约为23.03万吨,处理率仅为12.9%。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基本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许多粪便不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这也是导致农村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基本上不作处理,处理率为零。据调查,我市农村的重要湿地系统--池塘的水质已很少有3类水以上水质,一些养殖业发展比较多的村甚至是劣5类,农村湿地生态系统已遭受严重破坏,丧失了原有水体自净的功能。特别是莲都的碧湖平原、松阳的松古平原及我市其它小平原地区,农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浅表层地下水已不同程度的受污染。据2003年10月市水利等部门对9县(市、区)乡镇水厂、村水厂(供水站)和未通自来水的农民家庭现状用水水质情况进行抽样检测,63个水样结果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四项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据分析,这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从200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将其列入生态省建设考核任务中,并作为省级生态乡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核查的基本条件。市环保局于去年3月份在松阳召开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技术培训会,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专门邀请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安程教授进行技术讲座。之后,市生态办及部分县(市、区)生态办又组织有关人员,到温州、瑞安、安吉、建德等地参观学习。结合丽水实际,市生态办提出了2005年各县(市、区)开展一个村以上污水处理试点的要求,并将其列入生态市建设任务书中。从实施情况看,2005年全市共投入500余万元在10余个村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试点,主要采取集中、联户或分户形式,结合氧化塘、人工湿地、生化处理等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净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探索出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处理模式。如景宁县结合当地农村的地理位置,采用改造现有的排水沟,将生活污水与畜禽污水接入农户的化粪池,再用素砼管道,直接汇集污水进收集池,通过好氧池、兼性池、厌氧池、过滤池来集中处理全村污水;龙泉市、云和县采用管网统一收集,并以厌氧加湿地的方法进行处理;遂昌县和浙江林学院共同研究开发,采取生物改性竹炭吸附和微生物净化能力相结合的生产工艺进行处理;莲都区在小安村、老竹村铺设污水管网,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进行集中处理;松阳县在大东坝以沼气为依托,结合改厕、改厨、改栏,进行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6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地域面积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规划滞后,农村污水处理工作难度特别大,目前工作尚属起步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由于各地财政比较困难,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污项目很难开展。二是认识不到位,农村污水治理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三是总体上还缺乏适合我市实际的处理技术。就我市而言,特别需要研究开发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无费用或低费用、适合分散型处置的处理技术,目前,这方面成熟技术不多。

三、对策措施

我市绝大部分农村在山区,村庄主要以群落式分布,临水而居、依山而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村内也是地势高低不平。这些特点给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建设投入和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设施共享率却很低。此外,我市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原本几乎是个空白,再加上山区农村经济落后,居民收入低,这就决定了不能走发达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的路子,而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丽水特点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路子。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水环境是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灵魂",也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目前,我市农村水环境质量普遍很差,已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甚至造成了地下水污染,继而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次,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已占到全市水污染负荷的一半左右,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关系到为我市发展工业腾出环境容量,为加快我市发展奠定良好环境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各地要加强领导,根据本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要制订和完善各项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发挥政府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起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借鉴本省兄弟市县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温州瑞安市每年安排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每个开展污水治理的村,85%的费用从生态市建设专项经费中支出。安吉县每年用于农村污水治理的经费不少于1000万。地级市除衢州等个别地方外,每年的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都超过1000万,其中杭州市达9000万,各地都在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经费。而我市虽然也建立了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但资金量小,主要用于监测监控设施建设,难以安排用于农村污染治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市"十一五规划"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各级财政能够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开展。

3.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要按照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部署,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2006年要全面完成全市20个乡镇、25个村的生态乡镇、村建设任务,以生态乡镇、村建设来推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二是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今年我市安排10个村,今后要坚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办法,每年选择一批地处环境敏感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所在地或中心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三是以"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为契机,加快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村建设,争取每年建成几个。四是充分利用国债项目,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结合"一池三改"方案,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今年各县(市、区)至少要新增一个村全面开展沼气建设,其中龙泉、遂昌、庆元、松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应多增加3-4个村的沼气建设,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第3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近期,我们对全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生态县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进程,全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对照生态县指标考核要求,定性指标5项基本条件中已有4项达标,定量指标27小项中已有17小项达标,创建达标率达65.6%。

一是生态建设体系初步形成。在规划体系方面,先后制定了《__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__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和《__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__生态县建设规划》于20__年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认证并已颁布施行,全县14个镇也都制定了环境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复后实施。在组织体系方面,成立了创建国家生态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生态工业组、生态农业组、生态服务业组、生态环境组、生态文化组等“一办五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各镇、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职能科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镇、部门创建网络和工作机制。在政策体系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意见》、《关于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县政府关于扶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政策意见》,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县创建、打造“生态__”的工作意见》,从政策上引导和保障了生态县建设。

二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年投入6000多万元实施节能技术改造15项,节约标准煤1.5万吨,万元gdp能耗比20__年下降4%,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同期下降6%以上;淘汰落后设备641台套,关停“三高一低”企业10家,争取节能改造专项资金补助800万元。同时,严格把好环保关口,审批建设项目690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32件,依法拒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项目10个。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工程,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关停小化工企业12家,淘汰落后锅炉40台(套),燃煤机组脱硫率达80%。全县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3家,20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全年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600吨、120吨,连续两年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三是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去年以来,全县未出现酸雨天气,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达90.5%。县域内大运河、__湖和主要河流基本符合ⅲ类标准,城区生活饮用水源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对全县日供水500吨以上的3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全县230个行政村地表水和14个镇跨界河流进行全面监测,整治水源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生活安全。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各功能区域要求,状况良好。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前茅,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

四是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曹甸镇在扬州市首家试点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水生植物综合处理的方法,去年6月已建成投入运行。今年,积极推进柳堡、望直港和范水三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柳堡镇和望直港镇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备安装,并进行了设备调试,近期将进行工程调试;柳堡镇正在建设世纪大道管网,望直港镇已铺设污水管网20__米,范水镇投入420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预计本月完成土建工程,污水管网也将招标建设,夏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市级评审。垃圾中转站是乡镇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必备条件。目前,柳堡镇垃圾中转站土建工程已过半,望直港镇垃圾中转站用地已解决,范水镇垃圾中转站即将开工建设。同时,三镇公共绿地建设不断加快,柳堡镇的柳堡大道、芦范河绿地基本完工,望直港镇完成5500平方米公共绿地建设,范水镇新增公共绿地7000平方米。

五是生态创建稳步推进。全县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考核2个、建成市级环境优美镇9个,有133个村被命名为省、市、县三级生态村,其中省级生态村(百佳生态村)19个、市级生态村48个、县级生态村66个,生态村覆盖率达57.8%。建成国家级绿色

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11所、市级绿色学校39所、县级绿色学校70所,省级绿色社区3家、市级绿色社区9家,省级环境友好企业1家,市级环境友好企业3家。今年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的柳堡、望直港和范水三镇,强势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精心完善软件资料收集,预计在今年12月下旬接受全国环境优美镇考核验收。二、存在不足和问题

对照国家生态县五项基本条件、27小项考核指标,尽管我县已有四项基本条件、17小项考核指标达标,但未达标的都是很具体的量化硬指标,特别是80%的镇创成全国环境优美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环保投入占gdp比重等关键指标,要在20__年顺利达标难度很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生态县创建的最基本条件。目前,除安宜镇、曹甸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外,柳堡镇、望直港镇、范水镇可望年底前建成,其他镇的污水处理厂尚未启动建设;各镇排污管网普遍不够配套,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除安宜镇外,仅有柳堡镇正在建设垃圾中转站,望直港镇和范水镇刚确定建设地点,其他各镇均未建立垃圾中转站,对照生活垃圾“组保洁、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要求,全县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洁队伍组建方面缺乏资金保障。

二是政策扶持有待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的基础,而基础设施建设动辄上百万、上千万,我县及各镇财政相对较薄弱,投入明显不足。尽管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县创建、打造“生态__”的工作意见》等文件,明确了一些激励政策,但我县的污染防治资金、环保专项资金、环保奖励基金、节能专项资金至今尚未建立,影响了乡镇及中小企业在创建和节能改造方面的积极性,且由于投入不足达不到国家和省扶持门槛,导致申报项目源流失,给向上争取资金带来困难。

三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一方面,尽管20__年完成了市下达的节能任务,但要实现到20__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67吨标准煤、降低20%的目标难度很大。我县纺织、建材、玻璃、陶瓷、食品等传统行业单位gdp能耗下降的空间较小,加之我县正处于工业加速发展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存度较高,能源总量势必增大,而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五小”企业难度较大,造成耗能总量难以平衡。另一方面,城区污水产生量远超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而二期工程尚未启动,完成明年减排任务压力较大。同时,节能减排基础管理比较薄弱,县级节能监察机构和减排机构均未建立,影响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四是创建资源有待整合。我县生态县创建起步虽然较早,但受县镇财政制约,创建进度不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缺乏长效管理;一些镇和部门认为创建工作要求较高,强调客观原因,创新不够,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各部门创建职能虽然明确,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交流有待加强,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配套,部门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合力效应不够明显,尤其是在多元投入机制和科学综合决策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

三、下一步打算

到20__年创成国家生态县,既是市政府对我县创建工作的硬性要求,也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做好明年生态县创建各项工作,直接影响到全县创建目标能否如期实现。20__年,着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目标管理,进一步提高创建组织程度。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进一步深化各镇、各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的认识,细化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和进度要求,建立创建工作报告制、会商制和督查制,定期研究环境优美镇建设的重要事项,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一着不让地抓好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要将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列入对各镇、各有关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范围,并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单列生态创建考核内容,加大条线考核分值比重,由县创建指挥部负责考核,定期通报,以考核促创建,推动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2、坚持创新思路,进一步拓展多元投入渠道。推进生态县创建,关键在投入,难点在资金。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县设立的500万元生态县创建专项资金,重点要投向乡镇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和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的创建扶持,并形成相对应的以奖代补机制,调动乡镇创建积极性。各镇要克服困难筹集资金,设立环境优美镇创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创建支出和重点项目的实施。二要积极向上争取。县环保、水利、建设、农林等部门要按照创建工作计划,同步集中使用各类创建资金,并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机遇,帮助包装项目,向上申报专项,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扶持政策,着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集、中转及无害化处理体系等环境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任务。三要引导社会参与。要以改革的思路,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机制,以bot、bt等方式广泛吸引外地资本和社会资金,鼓励和支持外地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坚持攻坚克难,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环境优美镇是生态县创建的硬骨头,也是生态县验收的硬指标。对照目前的创建差距,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加快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各镇要结合本镇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污水处理模式和污水处理量,科学选址,专业规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和调试。20__年,夏集、黄塍、西安丰和泾河等4个镇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加快建设进度,按计划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二要加快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明年要建成覆盖全县的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各镇要建立健全垃圾转运保洁队伍,完善垃圾转运设施,添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或垃圾桶,有条件的镇、村要实行垃圾分装。曹甸、夏集、黄塍、西安丰和泾河等5个镇明年要建成垃圾中转站。三要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推广建设水冲式、三格式厕所,在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各村普及率达50%的基础上,各镇要重点建设改厕示范村2-3个,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四要加快镇容镇貌建设。抓紧修编集镇建设规划,合理划定集镇功能区,加强集镇管理和环境治理。推进集镇公厕和排水、排污管网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公共绿地,提高集镇建成区主要道路绿化率,不断完善集镇公共设施。

4、坚持整体推进,进一步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一要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程。要扶持以协鑫电厂为龙头的秸秆回收加工点建设,在全县各镇设立秸秆回收点,现场打包收购。县农机部门要鼓励推广打包机的使用,农林部门要加强秸杆还田及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大禁烧检查力度,由县环保、农林、农机等部门分片区包干监管,杜绝成片露天焚烧秸秆。二

第4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在地球表面,硅的含量仅次于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28%。通常情况下,硅与氧结合形成含氧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硅氧化合物是聚二甲基硅氧烷,简称PDMS。其硅氧原子交替排列形成主链骨架,主链骨架中的硅原子与甲基连接,分为链状和环状(图1)。在通常情况下,环状甲基硅氧烷主要包括D3-D7(其中D代表环状,数字代表所含的硅原子的数目),链状主要包括L4-L16(其中L代表链状,数字代表所含的硅原子的数目)。自美国道康宁公司在1943年合成了硅氧烷化合物以来,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工业生产、个人护理品、以及生物医学设备中已被广泛应用,其中个人护理品和化妆品是它们主要的应用方向[1],甚至在某些食品中,也存在作为消沫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很多衍生物,从而更广泛地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以及建筑物等各个方面如燃料添加剂、汽车抛光剂等[2]。甲基硅氧烷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即为大众所使用的化妆品、个人护理品和日用品。在过去的25年里,欧洲、美国、加拿大每年的销售总量分别为40000吨、99000吨、26657吨[3]。在2008和2009年,中国硅氧烷总销售额占世界约1/4,其中环状甲基硅氧烷超出世界1/2[4],而2013和2014年每年总产能已突破百万吨,分别为100万吨和113.5万吨,产能过剩率不超过10%。2008年HoriiandKannan报道[5]:2006年,日本和美国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中的D4、D5、D6的浓度依次为9.4,81.8,43.1μg•kg-1(湿重)。据2009年Wangetal.报道[6]:2007和2008年,加拿大一些地区中D4、D5、D6在化妆品和一些儿童用品中的浓度依次为11.0、683.0、97.7μg•kg-1(湿重)。这些研究表明: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中的含量非常高,意味着这些产品是环境中cVMS的重要来源。由于cVMS疏水疏油,具有高挥发性,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等环境中的cVMS近90%会挥发到大气中,而剩余的10%会进入生活废水中,从而排放到污水处理厂(WWTPs)[7],因此污水厂成为挥发性甲基硅氧烷在水生环境中的源头,生活废水中的硅氧烷去除的第一步是在WWTPs中进行,所以分析污水处理厂中硅氧烷的环境行为十分必要。有研究表明,D4能够大幅度降低雌性生物的排卵数量[8]。欧盟以及丹麦环保署均认为D4可导致生育能力的受损,具有生殖毒性[9]且会导致肝脏和肺产生致命的损害[10]。对于海水及淡水生物而言,D4的最大无影响浓度为10μg•L-1[11]。D5对水生生物最大无影响浓度为17μg•L-1,超出则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12],D5在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等水生动物的体内有显著的富集作用[8]。并且D5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紊乱等不利影响[13],慢性中毒2年就会导致潜在的致癌作用[14]。D6的水生毒性以及其它方面暂未检测出明显的毒性。环氧硅烷已经在北欧的不同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到[8]。2008年加拿大环境部和健康部共同对部分有机硅进行了风险评估,欧盟在2009年的时候也公布了对三种环氧硅烷的风险评估报告。加拿大与欧盟的评估结果稍有不同,且评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欧盟与加拿大一致将挥发性甲基硅氧烷列为优先污染物。

1环境行为与归趋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一些有关甲基硅氧烷在水、污泥及沉积物、个人护理品、室内灰尘以及植入物组织等其他介质中的进行的研究。同时,由于硅氧烷具有挥发性、持久性以及可长期运输性,有研究者关于硅氧烷的分布、浓度(室内、公园、化妆品厂、工人血清等)及其是否有可能对北极等偏远地区有影响做了调查,并对水生食物链是否具有生物富集性、生物放大性做了调查研究[15]。污水处理厂作为水体中甲基硅氧烷的主要来源,是甲基硅氧烷水生环境的源头。因为它们具有高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c)值,其在水中存在首先将近90%的甲基硅氧烷被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所吸附,同时这个过程会降低挥发作用;通过挥发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甲基硅氧烷约占2%,剩余将近8%将残留于生活污水中,在出水中存在。当吸附硅氧烷的活性污泥进入土壤环境后,又可被水解成单体(DMSD),具体反应如下[16]:(CH3)3SiO-[Si(CH3)2O]n-Si(CH3)3+(n+1)H2On(CH3)2Si(OH)2+2(CH3)3SiOH。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甲基硅氧烷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及转化规律

国外对硅氧烷的研究较早,重视度较高。早在1997年,美国的SubbaraoV.Kala就进行了硅氧烷的检测与并指出其危害[17]。1998年R.G.Lehmann[18]等人以不同土壤湿度为变量,测得其中硅氧烷的浓度,得出土壤中的浓度与土壤湿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湿度土壤对硅氧烷降解的影响。硅氧烷在土壤中最初的水解作用是被土壤矿物质催化,水解产物主要挥发到大气中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氧化或者继续被生物降解成最终的SiO2、H2O和CO2。1999年,加拿大颁布的环保法就开始对D5进行了筛选评估[19]。2008年和2009年,加拿大和欧盟环境部和健康部分别对部分有机硅进行了风险评估,证实甲基硅氧烷的危害[20、21],并将其划为环境中的优先污染物。2001年DanielaFlassbeck报道了女性植入组织对血液造成的影响[22]。2004年瑞典的空气、工业废水、污泥中分别检测到D4、D6、D5[23]。2008年MatthewJ.Almond[24]等人在原子水平研究了高温下硅氧烷分解的化学机理,其研究结果表明腐烂过程由甲基发挥作用,而除甲基以外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其他R基不会自动分解。2010年,M.J.Whelan[25]等人对河水中D5的环境行为进行了评估,并通过模型优化,有效的建立了有机碳水分配系数,logKOC值为5.8-6.33,平均值为6.12。这个模型可以模拟理想河流在到达平稳状态时,通过参数调控实现不同的D5浓度并推测出此河流的TOC值以及评价不同Koc值的表现。

2.2甲基硅氧烷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归趋及转换规律

早在1994年,Jameas.Mueller[26]等人就调查了美国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甲基硅氧烷的含量、去除及环境归趋,并对其环境风险做出了评价,认为污水处理厂中的甲基硅氧烷浓度低于最大无影响浓度。2005年北欧的环境报告中指出[27],在土壤、大气、水、沉积物、污泥以及生物样品中均检测到挥发性甲基硅氧烷,以D5为主;且污水处理厂为主要点源。2012年加拿大污水处理厂和2013年西班牙东北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研究均认为D5是主要的硅氧烷污染物[28、29]。2012年挪威的米约萨湖的食物链中检测到D4、D5的存在[8]。希腊雅典的一个污水处理厂的调查结果显示[15]:5种环状的(D3到D7),12种线状的(L3到L14)硅氧烷的水体和污泥样品中都被检测到,17种硅氧烷的浓度总和分别为20μg•L-1和75000μg•kg-1。污水中主要的化合物是L11(总硅氧烷浓度的24%),L10(16%),D5(13%);在污泥中是D5(20%)和L10(15%)。链状和环状的硅氧烷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布不同。与环氧硅烷相比,线性的硅氧烷比环状化合物表现出更高的固液分布系数(logKd)。污水处理厂中硅氧烷主要通过污泥吸附、生物降解、挥发作用被去除。而关于它们的去除机制目前很少有研究。中国第一个有关污水处理厂中硅氧烷的调查是在2012年,对北京的一个污水处理厂调查显示[30]:D3,D4,D5,D6在污水和污泥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在该污水处理厂每年输入的量为78.2-387.7kg,去除率为59.3-92.7%。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A2/O,除了污泥和悬浮颗粒的吸附作用,环氧硅烷主要在厌氧池中被去除。D3和D5在厌氧池中主要通过挥发作用被去除,D4和D5在厌氧池中主要通过微生物的水解作用被去除。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甲基硅氧烷的去除,可通过厌氧方式进行。因此,研究甲基硅氧烷厌氧生物降解及其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同年,Zhang[2]等报道了中国另一个临近松花江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硅氧烷的浓度,D4-D7依次为1-33;3-155;2-527;2-1350μg•kg-1(干重)。该研究还报道了松花江的泥沙沉积物中甲基硅氧烷的存在状态及其在固、液、气相的分布情况。高鹏园[31]等在2013年测定了大连市8个市政污水处理厂的40个污水样品及20个活性污泥样品中的18种甲基硅氧烷,结果显示:污水样中,D4-D7这4种硅氧烷全部存在,进水浓度范围和出水浓度范围分别为0.0714-0.2652μg•L-1,0.0489-0.1540μg•L-1。去除工艺均为活性污泥法,由于甲基硅氧烷具有高吸附性,大部分被活性污泥所吸附。2014年,王德高[29]等人研究了大连污水处理厂各个处理工艺阶段的污水和污泥中甲基硅氧烷的分布和环境归趋。实验和模型结果表明,污泥吸附是主要途径,D4,D5,D6在水环境中的风险熵分别为0.3,0.3,0.5。目前,国内高校纷纷对甲基硅氧烷展开研究。如广州地化所[32]检测到城市与农村空气中D4浓度分别为0.9μg•m-3、0.4μg•m-3。大连海事大学[33]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2]均在当地污水处理厂进水均检测到甲基硅氧烷的存在,并对甲基硅氧烷的分布和归趋做了研究,甲基硅氧烷的出水去除率最高可达92.7%,去除方式主要为挥发、吸附以及生物降解。有研究者探讨了污水处理厂中硅氧烷的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场所有北京污水处理厂、哈尔滨污水处理厂、瑞士污水处理厂、大连污水处理厂等,但对其去除机制以及生物降解机理的报道还十分罕见,应深入对硅氧烷生物降解机制的探究,为实现硅氧烷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基础。目前,相关污水处理厂中甲基硅氧烷的进出水浓度及污泥中浓度见表1.由于甲基硅氧烷背景值较高,易挥发等特性,其检测一直比较困难。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有GC-FID、GC-AED、GC-MS等,其中GC-MS使用最为广泛且结果准确。JosepSanchís[27]于2013年在GC-MS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GC-MS/MS,并使用其测定了17个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样品,发现D5是主要的硅氧烷污染物,进水中最高浓度是8.915μg•L-1,中值浓度是0.273μg•L-1。此检测方法精确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6%。但由于甲基硅氧烷背景值极高,为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还需要进一步净化检测装置、实验仪器等。

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有关污水处理厂中甲基硅氧烷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污水处理厂中甲基硅氧烷的存在形式,研究对其进行有效去除的手段,现有的包括生物降解和污泥吸附去除等方法都表现出对污水厂甲基硅氧烷的去除效能,但关于生物降解机理的解析以及发挥主导作用特征菌群的识别与筛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研究采用不同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中硅氧烷含量的变化趋势,明确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工艺阶段的污水和污泥中甲基硅氧烷的分布以及环境归趋,从而确定实施有效去除甲基硅氧烷技术手段的污水厂出水控制断面,在特定工艺阶段中结合该断面污水处理工艺,辅以针对加强甲基硅氧烷去除的技术手段,实现污水厂出水中甲基硅氧烷浓度和其它水质参数均达标。(3)构建适合于污水处理厂应用的甲基硅氧烷处理体系,针对污水以及污泥中甲基硅氧烷的不同形态以及归趋,结合厌氧生物降解以及污泥吸附等处理方法,实现污水出水水质达标,污泥安全后期利用。针对目前的研究,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甲基硅氧烷的发生以及归趋的研究可作为开发甲基硅氧烷高效去除技术的研究背景,但仅仅明确硅氧烷在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分布特点,还不能够实现去除甲基硅氧烷的目的。所以应继续寻找适合于污水处理厂应用的能够高效去除甲基硅氧烷的技术手段。(2)当前,污泥吸附是去除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甲基硅氧烷的主要途径,存在于水中的甲基硅氧烷被吸附至活性污泥中。但实质上该过程中的甲基硅氧烷只是从一种液相介质中转移到另一种固相介质中,污染物始终存在于环境介质中,并未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而彻底去除,因此存在于活性污泥中的甲基硅氧烷无法得到彻底处理,同时会使为该污泥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3)目前缺少对能够特性降解环氧硅烷的功能微生物的鉴定和筛选工作,所以导致利用污水厂混合污泥降解硅氧烷效率不高,同时应解析功能菌群降解硅氧烷机制机理,从而针对特征菌群的特异生存条件调控污水厂各工艺断面运行参数,实现对硅氧烷的高效去除。

3.2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5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关键词:乳制品加工;环评;措施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07

近年来,随着乳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乳业已获得长足进步,由于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涵盖了奶牛饲养、原料奶生产销售、乳制品加工等一系列产业,其已经陈给我国农村发展及致富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1,2]。在上述乳业产业中,乳制品加工作为乳业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 [3],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P。本文针对乳制品加工项目环评中关注的废水、废气与产业政策进行了说明、并结合环评工作实践、技术规范等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同类项目环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乳制品加工项目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乳制品加工企业排水主要包括CIP废水,锅炉排污水、冷却塔排污水、软水站浓盐水以及职工的生活污水,其中,锅炉排污水、冷却塔排污水、软水站浓盐水以及职工的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但CIP废水主要为乳脂肪、乳糖、乳蛋白等,有机物浓度较高,废水的B/C的比值约为0.6,如其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将造成水体污染或者影响市政管网的运营。

一般乳制品企业废水主要特性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可生化性强;废水中不含大颗粒悬浮物,也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根据类比相关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CIP废水的产生浓度见表1[4]。

根据上述乳业废水特点及处理原则,目前乳制品加工企业多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方法。物化方法主要是采用加药混凝,形成矾花并通过沉降分离的方法,以去除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SS)、色度等。生化方法主要是降低废水中的CODCr和BOD5浓度,使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3级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5,6]。

根据目前乳制品加工企业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判断,采用上述工艺出水的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的浓度分别能够达到为200mg/L、150mg/L、50mg/L、20mg/L、20mg/L,可以使最终出水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3级标准,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

2 乳制品加工项目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一般情况下,乳制品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站恶臭及锅炉烟气等。由于目前我国对大气环境较为关注,故大多数地区锅炉均禁止使用燃煤锅炉,特别是乳制品加工企业对环保要求比较高,多数企业采用天然气锅炉,其对环境影响较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站的恶臭类物质产生途径较多,从污水管道一直到接收污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污泥处理设施均会散发一定的异味。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臭味气体将对厂区和厂区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主要恶臭源是格栅间和污水提升泵房、生化反应池、污泥处理系统等[7,8]。

根据同行业类比情况,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产生浓度见表2。

企业针对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情况,可以设一套生物除臭设施,主要针对集水井、格栅间、泵房、污泥间等封闭设施,另外可以使用风机抽至负压的方法将无法封闭设置产生的恶臭气体抽出。恶臭气体抽出后,通过生物除臭设施脱除气体中的恶臭物质(如H2S、NH3等)。目前市场上多采用生物填充塔作为生物除臭设施,填充塔生物法是一种高效、快速、适合大气量的恶臭处理方法,使用惰性物质为载体,依靠生长在惰性载体上的微生物来降解气态污染物,其恶臭处理效率在90%以上,恶臭气体经生物填充塔净化后,污染物的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排放标准。

3 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产业政策分析

目前,关于乳制品加工项目的产业政策主要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工联产业[2009]48号)。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中第三类 淘汰类――十二、轻工――第26条,“200kg/h以下的手动及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目前,乳制品加工企业多采用全自动灌装线,基本都能够符合上述产业政策。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乳制品工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现代乳制品工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工联产业[2009]48号),该产业政策的行业准入条件见表4。

根据上述产业政策,企业在选址阶段应重点关注“周围3km范围内没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扩散型污染源”,由于目前我国土地范围有限,乳制品加工企业在选址阶段尽量避免出现3km半径内存在污染企业,为后续生产去除障碍。

4 结语与建议

在乳制品加工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着重关注CIP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站恶臭处理及相关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此外,在项目编制工作过程中应重视全过程分析,避免遗漏;对可研设计等资料进行分析,校核后使用;环保措施的提出应有依据,避免随意性。

参考文献

[1]葛锐.黑龙江省乳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13.

[2]于海龙.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2(10):23-24.

[3]张爱春.乳制品行业绿色品牌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4]许保玖,龙腾锐.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24,49-69.

[5]尚魏.恶臭污染控制测试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1-127.

[6]纪树满.恶臭污染的防治[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2):27-28.

第6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今年是我县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决战之年。作为创建工作的牵头部门,我局紧咬目标,勇挑重担,全力以赴,一着不让推进创建各项工作。5月、9月,我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分别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和省级考核,通过积极整改,12月6日,省环保厅发文向国家环保部推荐申请国家考核验收。

1、强化组织领导。适时调整、充实了创建领导小组,各部门、各镇明确了生态创建工作分管负责人和联络人,全县224个村明确了环保监督员,生态创建和环保组织网络逐渐健全。多次召开生态创建推进会、指挥部成员会议等,通报情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各镇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开展模拟考核。我局成立了6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每个工作组挂钩联系2-3个镇,每周赴镇督查2次以上,重点围绕组织机构建设、目标责任落实、重点工程进展、管理体系运行等方面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查找问题,通报情况,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工程建设。一是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投资4470万元新建了城区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县政府出台了《县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关于加强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工作意见》,安排104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补助各镇污水管网建设,2011年新建镇污水管网65公里。投入250万元为13座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COD、氨氮、流量计),目前,各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正常运行。二是规范垃圾无害化处理。投入3000多万元的运西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容工程顺利完工,投资3500万元的运东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在紧张建设。县财政投入800万元添置垃圾压缩设备及转运车辆,由县统一负责垃圾转运和处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体系逐步建立并正常运转。三是加快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备用水源建设,投入3300万元、供水能力2.5万吨/日的潼河水厂一期工程已于5月1日开工建设,将于2012年元月10日前投入运行。编制县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加强水源地日查日报工作,强化汛期和枯水期水源地水质监控,及时协调水务、自来水公司应对水质异常情况,保证我县供水安全。

3、强化长效管护。专门出台《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十万人清洁家园”大行动,着重抓好村庄保洁、河道疏浚、道路管护、绿化美化、集中供水和改厕等重点工作,定期督查、考核、通报,并组织现场观摩会进行部署推进,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同时,加紧构建农村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县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实施意见》,今后每年将投入12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四位一体”长效保洁队伍建设,全县1889人的保洁队伍全面上岗。

4、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学校、农村、企业和社区,开展“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人居”、“绿色系列创建”、“节能减排”等宣传活动,全面展示我县环境保护、生态创建的进程和成果。定期组织开展“中国绿歌会”环保文艺演出、生态摄影展、中小学生环保征文竞赛、企业家环保座谈会等创建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县“两台一报”、各级网站、《环保资讯》、《创建生态县简报》及大型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墙体标语、村务公开栏、公交站台、生态创建成果展、宣传车、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开展创建宣传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启动县级绿色机关、绿色宾馆创建活动,今年创成县级绿色机关10个、绿色宾馆3个,市级绿色社区12个、绿色学校21所,省级绿色学校6所、绿色社区3个。

5、强化资料整理。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五个基本条件和22项考核指标逐一细化分解到各镇、相关部门,通过组织资料员培训、上门指导、召开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切实提高资料收集质量,确保创建工作档案规范齐全、资料充分完整、数据翔实可靠。撰写了创建工作报告、整改报告、技术报告等,制作了创建汇报片、技术报告片。尤其是省技术评估整改报告,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报告清楚、完整,具有示范性。

二、强化督查,挖潜提效,在污染减排上取得新成效

1、狠抓工程减排。督促县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并对一期工程进行深度处理改造,将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提高至一级A,增加污染物削减能力。督促天禾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食品加工企业建设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推进机动车减排工程,淘汰黄标车,实施出租车油改气,整体减少机动车NOX排放量。开展畜禽养殖减排,对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求严格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离,采取畜禽养殖粪便制沼气,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措施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投入近1亿元积极筹建县经济开发区北区污水处理厂,将于近期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后开工建设。

2、狠抓结构减排。关闭县北港羽绒厂、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县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排污量较大的企业。指导县协鑫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争创省级环境友好企业、布利杰针织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提高装备、工艺和循环利用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有效地实现了节能降耗。

3、狠抓管理减排。把“保运行”和“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污染设施和减排工程运行监管,确保有效规范运行。注重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状况。加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步伐,对国控企业和县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实施第三方运营;对13座镇污水处理厂统一采购、安装了COD、氨氮自动监测设备及流量计并与县中心平网;督促仙荷污水处理厂建成总磷自动监控设施,并开工建设自动监控标准化站房。

三、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环境执法上推出新举措

开展行业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为全县经济发展打造优美、安全、和谐家园。

1、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监管。对全县58家重点企业建立了“一厂一档”,建立健全污染源现场检查和月度分析制度,对重点污染源实行严密监控、加密监测、严防死守。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突出环境问题专项行动、涉铅企业专项行动、百日环保专项行动,对问题企业限期整改,依法关停欧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县东钻电源有限公司以及县凤蝶染化有限公司红、黑两个品种染料生产线,拆除了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的华盛化学品公司危险化学品储罐和展鹏肥业码头;下达限期改正整改通知书95份,实施行政处罚4起;对水晶、电镀、食品行业共46家企业实施规范整治,新上污染防治设施6套。

2、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坚持把投诉作为发现环境隐患的第一信号,畅通“12369”24小时环保举报热线,实行领导带案下访制、领导接访日制、重点件包案到人制、重点分析预警制和回访制,认真处理好每一件环境、投诉。今年以来处置环境件381个,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90%以上。

3、狠抓秸秆禁烧。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农作物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并与各镇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部门挂包、定期通报和联动巡查制度。我局成立5个工作组分昼、夜两班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今年被环保部卫星监控到8个着火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3%,秸秆焚烧现象有了较大改观。

4、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实施《县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指导三和化工等6家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3次。今年先后3次妥善快速处置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化学危险品泄漏污染事件,有力保障了全县环境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编制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对“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编制完成了《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报告。合理确定了我县“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21个规划指标,认真谋划并编制完成了《县“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

四、把好关口,创新方式,在项目服务上培植新亮点

1、切实把好项目审批关口。坚持“绿色招商”理念,坚守环保审批“底线”,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建设。今年审批建设项目361件,否决不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重污染项目51件,涉及投资额近10亿元。同时,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加强“三同时”验收管理,今年共履行环保竣工验收项目225个。

2、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用活政策,守住底线”的服务原则,不断优化项目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成立绿色通道项目服务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设立县重大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绿色通道的通知》文件,制定了《县环保局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工作流程》,设立了重大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重大项目、“一主两特”产业延伸项目,以及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投资项目,第一时间捕捉重大项目信息,主动提前介入,协调各方,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在帮办总投资近11亿元的昌辰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4.5万吨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及投资12亿元的宝生聚酯等重大项目时,局领导亲自介入,多次跑省去市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联系环评单位,协助提供项目报批所需相关资料,助推企业早落地、早建设。

3、“下乡入企”送服务。坚持开展“下乡入企服务行”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受理、踏勘、审批、验收“五位一体”现场服务流程,现场审批验收项目136个,方便企业快捷办理手续。主动送法上门,发放“环保服务联系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性地提供环保指导与服务。同时,积极指导企业编报上争项目,今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到账2267万元,比去年增长37.05%。

五、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在自身建设上推出新举措

1、加强压力传递。年初,将生态创建、污染减排、环境执法、资金争取等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头,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刚性约束,实行周查月报季过堂。同时,建立周六学习培训制度,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切实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

2、深入开展“双评”活动。在局月度办公例会上,由科室负责人推荐,民主投票评选“环保服务明星”和“先进服务科室”,每月开展述职、考勤考核、业绩评比,以数字说话,凭实绩争先。同时,严格评选标准,实行政务信息报送“一票否决”制。通过评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赶超争先热情。

第7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流域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控制,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工业污染全面稳定达标排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流域省控监测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95%以上,其和干流段分别达95%以上,段达90%以上;全流域省控监测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90%以上,其中北溪龙岩段达85%以上、段(含河口)达90%以上、达95%以上。、流域设区市、县(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95%、90%和85%以上,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初步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态势。

二、重点任务

年,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投资约19.9亿元,重点推进五大工程164个项目;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投资约8.3亿元,重点推进五大工程80个项目。

(一)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加快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拆除水源保护区内污染和破坏水源的设施,开展县级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编制,规范水源保护区建设。计划投入2.30亿元,重点实施水源地整治、水源地污水截污等24个水源保护项目。计划投入1.23亿元,重点实施前线水库饮水保障工程、支流保护与整治等13个水源保护项目。共建设截污工程21.3公里、水源保护区围网等隔离设施43.2公里,为47个水源保护区建设标志牌。

(二)养殖污染整治。严格落实畜禽养殖“两”规定,全面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拆除工作,加快禁养区外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加强先进技术推广,防止出现污染反弹。流域计划投入4.48亿元,重点推进延平区杜溪流域畜禽污染综合整治、凯圣生物质发电项目、连城县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等21项工程。流域计划投入1.06亿元,重点推进生猪养殖污染深化治理、12家养殖户“零排放”养猪技术推广、畜禽养殖基地建设等7项工程。

(三)工业污染整治。结合污染减排,加强工业(含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污染整治,加快推进工业开发区、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污染排放监控。流域计划投入3.21亿元,重点推进尤溪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南纸3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新增三期(深度)处理工程、化工有限公司15万吨离子膜烧碱一期节能技改项目等50项工程。流域计划投入0.6亿元,重点推进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纸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龙翔有限公司雨污分离系统水管网建设等16项工程。

(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省政府有关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要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年内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目标;推进集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流域计划投入8.13亿元,重点推进大田县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等43项工程。流域计划投入4.39亿元,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污水厂脱氮改造工程等12项工程。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保障流域生态功能为目标,推进矿山整顿、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整顿规范河砂开采,落实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要求,加强重点库区水葫芦及漂浮垃圾的清理工作,开展小流域污染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引导和推动县市及乡村开展生态创建工作。流域计划投入1.75亿元,重点推进市流域矿山整治、两岸造林绿化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连城县河道采砂整治等26项工程,完成50家水电站最小下泄流域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并实现联网,新创建20个以上生态乡镇和15个以上生态村。流域计划投入1.06亿元,重点推进漳平市流域造林绿化与生态林建设、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能力建设、平和钟腾旧铜矿尾矿库治理、新罗区河道采砂整治等32项工程,完成46座水电站最小下泄流域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并实现联网,新创建20个以上生态乡镇和15个以上生态村。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实施《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和《重点流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市、县政府环保工作年度考核,今年开始组织对、流域综合整治上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出界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当地政府环保实绩考核和省级流域治理补助资金安排依据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为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部门职能分工,强化对年未完成项目和年度整治项目的督促检查;对年未按时完成的项目,要采取措施尽快完成。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由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上报。

(二)认真落实污染减排措施。严格按照省政府下达的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明确年度削减目标,落实具体削减项目、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等。进一步完善减排项目档案,实行项目定期调度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污染物总量削减情况,确保减排项目按期建成投运。加强源头管理,所有新、扩、改建项目所需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从现有企业实施减排的总量中调剂解决。流域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实行持证排污。对未完成总量减排指标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60%,或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无故不运行、在线监控设施安装不到位的地方以及未按要求建成污染集中治理设施、未依法开展区域环评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环保部门将暂缓审批该地区新增水污染物项目。对不按计划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或者管网配套年度任务的市、县(区),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还要暂停当地城建项目立项、用地的审批,省里不予安排城建类政府性补助资金。

(三)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明确投资主体。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资金。各级政府要加大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和城市污水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持重点项目实施,提高资金效益。各市、县(区)政府要设立流域整治专项资金,专款用于流域整治。省环保厅、财政厅要积极探讨生态补偿等新措施,在转移支付的增量资金安排上考虑上游地区的主体功能布局和交界断面水质情况。

第8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称号之后,我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以巩固和深化“创模”成果为契机,实施“创模”巩固提高计划,强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巩固提高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市“创模”巩固提高工作,各项考核指标较有所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二、工作进度安排

(一)完成“创模”持续改进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大纲》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关于进一步强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示范带头作用的通知》要求,修订完善《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持续改进规划》,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提请环保部进行最终评审。争取6月底前通过环保部评审,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并挂网公示。

(二)成立“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要求,成立市“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的领导和工作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督办考核。按照规划和指标要求,制定“创模”目标责任书和各项工作计划。

(三)分解“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要求,根据《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规划》制定《市“创模”持续改进规划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进度要求和落实措施,与各责任单位签订“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各部门的指标具体化,并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四)组织实施

按照“创模”第六阶段指标全面开展巩固提高工作。(各单位具体任务分工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五)档案整理和总结阶段

各有关部门对照“创模”第六阶段指标和2012年工作计划进行全面总结,完成2012年工作总结报告及年度档案、资料和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报“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创模办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

三、机构设置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要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模”)周期为5年,为做好我市创模复审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模”工作成果,巩固提高我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环保模范城市示范作用,特成立市“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任务及分工

市环保局:

1、编制《市“十二五”减排规划》。制定并公布2012年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计划或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将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完成启元药业、泰瑞制药、伊品生物自备电厂炉外脱硫改造;实施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脱硝改造和烟气旁路取消;完成美洁纸业废水处理工程提标改造项目;完成赛马水泥2500吨/日熟料生产线低氮燃烧改造及赛马水泥、瀛海天琛水泥4000吨/日以上熟料生产线脱硝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完成2012年自治区下达的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任务。

2、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检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制度执行情况,对重点风险源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按照《市环保局应急装备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制定市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并开展2次演练;做好辐射源的排查和管理。

3、完成2012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继续保持全区第一的水平。

4、实施大气联防联控行动计划,深化工业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排查火电、水泥、化工企业粉尘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对不达标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与市建设局联合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与城管局联合开展道路扬尘治理;拆除禁煤区范围内燃煤小锅炉;严格执行《市高污染燃料控制办法》,清理违建煤场,严格控制新建燃煤锅炉;强化贺兰山沿线采石场、采沙场的治理,降低区域扬尘污染。

5、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巩固永宁县水环境治理成果,加大贺兰县水环境治理力度,主要排污沟水质进一步改善。

6、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污水设施7座,增加农村污水处理能力1000吨/日;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监察力度。

7、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立完备的水质安全监测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全监测、全分析;完成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每半年开展1次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做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升级改造工作,具备监测PM2.5、臭氧及一氧化碳的监测能力。

8、做好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和餐饮业油烟噪声监管。针对市民投诉热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打造餐饮环保达标街区,重复投诉率下降5%以上。

9、对涉重金属企业强化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力度。每两年进行1次强制清洁生产审核;10月底前完成华夏电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扩建工程、灵武市制革废水集中处理工程等4项重金属综合治理项目;建立涉重金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10、完善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作用。配齐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氨氮在线监测设备及造纸企业氨氮在线监测设备。

11、协调工信局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1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并进行公示,督点企业中高费方案的落实情况。

12、协调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实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强化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与区域限行制度,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推进高排放机动车限期治理工作;完成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建设,建立公安、交通与环保部门的机动车共享数据库;规范机动车检测机构管理,并监督执行,对委托检测机构的数据进行有效性审核。

13、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继续完善固废信息管理与交易平台,培育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与利用企业,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按时年度固体废物信息公报;做好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

14、落实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各类应的环境信息。

15、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产业准入、空间准入与容量准入,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持工业入园、居住入区,促进分散型中小企业集聚;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已超总量、超负荷的工业区,予以区域限批;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

16、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开展市本级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能力建设及两县一市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

17、充分发挥网络、手机、微博等载体的作用开展“创模”宣传。

市发改委:

制定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市财政局:

积极支持“创模”巩固提高工作,保证“创模”巩固提高工作正常经费和各项重点工程经费开支。

市统计局:

1、做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清洁能源使用率统计工作。

2、完成年度能源平衡表和定量效果图。

市工信局:

1、制定2012年节能计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健全完善社会能耗分析预警及调控预案管理系统,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实时能耗监测;对超过行业、企业标准的企业强制实施节能改造;实施重大节能技改项目20个;定期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加大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的监督监察力度。

2、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1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督点企业中高费方案的落实情况。

3、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完成5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评审。

4、开展水煤浆替代燃煤技术试点工作。

市水务局:

1、督促落实2012年节水指标;完成6家节水型企业建设;封填自备井15眼。

2、全力打造塞上江南、西北水乡景观,深入研究城市水系延伸、加快连通城市水系。

市公安局:

1、扩大和完善市区内交通禁鸣区域和路段。加强禁鸣区的管理,做好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2、深入实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强化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与区域限行制度。

3、配合环保局完成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建设。

市园林局: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档次和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林带(绿地),新建及改造绿化面积500公顷。

市建设局:

1、加强第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启动第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初设和可研。

2、完成第五污水处理厂的验收,并投入正常运行。加快第六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

3、制定中水利用规划。完善城市中水管网建设,启动第五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在园林绿化、湖泊湿地及工业、热电厂冷却用水方面积极推广中水使用,拓宽中水使用范围,提高中水使用率。

4、强化新建建筑的节能监管。城镇新建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达到100%;实施太阳能采暖建筑示范工程,新建12层以下居住建筑及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年内推广应用面积240万平方米,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市城管局:

1、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完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建设。

2、加快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

3、做好医疗垃圾的转运和安全处置。

4、加强全国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做好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卫生管理(市爱卫办)。

市卫生局:

1、加强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院内收集、分类暂贮工作的监督管理,做到医疗废物零排放。

2、督促做好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工作,负责对各级医疗机构内医疗废弃物的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3、加强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医疗废水的治理和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并督促不能达标排放的医院积极整改。对长期不能达标排放的医疗机构取消经营资质。

市教育局:

1、将环境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课程,采用统一的环境教育专题教材,保证每学年12课时以上,确保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以上。

2、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作用,加大“创模”的宣传力度。

市房管局:

1、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实施煤改气工程,联合环保局拆除小锅炉。

2、完成30万平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3、完成70万平米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

市农牧局:

落实《关于印发“十二五”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农业减排工作,完成10家养殖企业(园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

市商务局:

加快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平台,完成西夏区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项目,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

市工商局:

1、制定“限塑”政策、措施,开展“限塑”宣传活动。

2、配合环保局做好餐饮业油烟噪声治理工作。

市政府督查室:

全年开展2次督查,督办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各责任单位“创模”巩固提高工作进展。对工作不力的县区和部门下达督查整改要求。

三区两县一市政府:

1、完成市下达的2012年总量控制任务;组织实施重点企业污染减排项目,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2、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并开展2次演练。检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制度执行情况,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定期进行检查;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按照《市环保局应急装备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3、制定2012年节能计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完成节能任务。

4、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环保投资指数。

5、加大辖区水环境治理力度,主要排污沟水质进一步改善。

6、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察力度。

7、严格产业准入、空间准入与容量准入,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持工业入园、居住入区,促进分散型中小企业集聚。

8、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9、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环境监察、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

10、充分发挥网络、手机、微博等载体的作用开展创模宣传。

11、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和全额收费制度。

12、启动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初设和可研。

第9篇:关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报告范文

一、过去两年以来工作进展情况

20**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我市政府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高度重视大环境整治和源头治理。

(一)改善水环境质量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饮用水源是生命之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积极整治水库保护区内生活和产业污染”列为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又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村庄的源头生活污水治理和梅湖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治理试点列为市重点实事工程。近两年对饮用水源保护取得一定成绩。一是到目前为止完成了五个湖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二是切实加强了梅湖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己召开梅湖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部署和安排,并完成各项任务的整治方案。三是于8月底前完成9个水库源头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对9个水库源头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为明年继续有效开展源头污染治理作好准备。四是加强饮用水源生活污染治理。今年要全面完成凤浦湖、灵湖、里杜湖、上林湖4个水库保护区内村庄(单位)的生活污水等的污染源治理,启动窖湖、长溪、外杜湖、白洋湖、邵岙湖5个水库保护区内村庄(单位)的源头污染治理。五是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餐饮经营点的打击取缔。六是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工作。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以“严打”态势抓禁养。七是做好水库禁泳工作。今年将加大执法力度基础上,对水库游泳现象进行曝光。

2.水利工程有序推进。总投资7.8亿元、日引水20万吨的汤浦水库引水工程20**年9月初建成并正式通水;总投资8.4亿元、年引水量2.4亿立方米的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慈溪段)已圆满完成;总投资为2891万元的姚江引水配套工程已提前建成并通过试运行。有序推进东部三塘横江、潮塘横江二期及四灶浦拓疏工程等骨干河网建设,完成了新二江、周家路江疏浚工程和周家路江至长岭江贯通工程的建设。

3.加快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及工程污水纳管工作。一是市域污水治理工程进展顺利。确保北部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工程、东部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工程正常投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扩建工程的建设。继续推进与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配套的集污管网工程建设,完成新华路等10条道路(10公里)的污水管道铺设,确保今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5%。继续推进镇域污水管网连接工程和支管铺设工程建设,完成市域污水工程C6包建设,完成C7、C8包工程量的70%。力争实现今年我市集中污水处理量增加6万吨/日的目标。二是全面推开排污接纳管理工作,对能接入市域污水管网的进行强制接纳,确保完成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达到20%以上、东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达到40%以上,确保市域污水管网贯通区域内纳管率达到70%。

4.加大力度进行城河治理。新一轮城河治理进入实质性整治阶段。从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高度对城河治理作出了系列决策,制定了《慈溪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投入1亿元,大规模疏浚浒山城区30km2内约35公里的河道(其中Ⅰ、Ⅱ类河道24条,Ⅲ类河道49条),改善城河水系流动状况,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提升城河水环境容量,力争使城河水质基本达到五类水标准,局部达到四类水标准。今年已实质性地启动了五大工程:1、在城区引水环通工程上,完成了《下姚江引水冲释城河引水调度》课题的调研,并对城河河网水系引水配置环通工程方案作了进一步优化。2、在河道疏浚工程上,引入了河道水下绞吸清淤技术,开展了周家路江北段,华陀殿江、三灶江等河道的疏浚,完成了宗汉街道的西六灶江等三条Ш类河道的疏浚,白沙路街道的Ⅱ、Ш类河道疏浚工作正有序推进。3、在城区污水管网铺设上,以新城大道等11条污水管线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教场山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再扩建工程已全面建设,建成后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有望达到75%以上。4、在污染源整治上,完成了《浒山江、虞波江上游(横河轴承工业区块)区域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课题的调研,组织实施了小印花行业、横河轴承油污染、漾山路江污染源、城区“五小”行业和原经济开发区二、三产业等“六大”整治工程。5、在河道两岸违章整治上,开展了虞波江-六灶江、华陀殿江-三灶江河道两岸违章建筑拆除,共完成拆违109户、面积15490平方米。

5.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关于鼓励城乡污水治理设施投入的若干意见(试行)》,制定了《慈溪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细则》。一是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程。20**年有13个村开展了农户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20**年完成1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今年继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完成20个以上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任务。二是粪便无害化处理。20**年有9个镇在建设粪便集中沼气处理站。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150吨/日的公厕粪便无害化中心并投入试运行,各镇己建(观海卫、天元2座还未建成)17座总处理能力415吨/日的公厕粪尿无害化中心。2009年继续推进2个镇的农村公厕粪尿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实现全市各镇公厕粪尿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全覆盖,并确保各镇粪便处理中心投入运行,以切实解决公共厕所二次污染问题。

(二)实施“蓝天”工程,不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1.落实节能减排指标。20**年二氧化硫净削减吨,比上年削减12.2%,20**年二氧化硫净削减394吨,比上年削减5.8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宗汉镇铜熔炼集中区关闭,新浦镇铜熔炼集中区落后工艺改造,慈溪市热电厂异地改造,并组织开展燃煤污染、扬尘粉尘污染、秸秆(垃圾)焚烧污染整治和食堂油污染整治。实施燃煤锅炉脱硫改造工程,25家企业完成脱硫设施改造,废水中水回用率提高到80%以上。

3.积极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重点节能领域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推广,完善节能项目奖励政策,组织开展千吨标煤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审计)评估工作和1000万度以上重点用电企业电平衡测试工作,完成80家企业能耗对标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业、建筑、流通、交通领域的节能降耗等工作。努力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燃煤的消耗。

4.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鼓励清洁生产。慈溪杭州湾沿海49.5MW风电场已建成投用,33台风力发电机并网试发电,预计可满足我市近四分之一居民的生活用电。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完成2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

(三)实施“绿色”工程,加快生态绿色创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1.扎实开展绿色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城乡生活环境。20**申报全国环境优美镇2个、省级生态镇2个、宁波市级生态镇3个、宁波市级生态村34个、宁波环保模范(绿色)单位44个、省级绿色社区2个。20**年有4个镇创建申报省级生态镇,有3个镇、56个村申报创建宁波市级生态镇(村),配合上级部门对32家单位创建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和8所学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现场考核验收,有10个村编制了国家级生态村创建规划,杭州湾大酒店荣获国家级绿色饭店。2009年组织2个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4个镇创建省级生态镇、5个街道创建宁波市生态街道。开展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宁波市生态村、环保模范单位和省级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创建成省绿色社区1个、宁波市生态村40个、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20个。

2.大力推进绿色工程建设。20**年新建了3个万亩以上的大型绿色产业基地和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20**年进行环境整治,新增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6个,326个庭院整治示范村完成复评工作,新增环境整治村35个。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397亩。2009年力争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34.5%以上。环杭州湾沿海防护林工程,确保累计建设生态公益林8.26万亩、建成6.2万亩,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递增0.1个百分点。

3.加大废弃矿山治理力度。按照《省级生态市创建标准》要求,以城市周边、风景区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等视野可及范围的破损山体为重点,开展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力争完成20座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任务,完成美人山5座连体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部工程量的50%。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和盗采矿产资源的行为,严防治理范围内出现新的采矿场(点)。

4.加大“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力度。开展“三沿五区”无坟化建设。完成全市经营性公墓园林化改造和公益性墓地生态化建设任务;完成观海卫镇卫山、掌起镇洪魏、横河镇上剑山等地的生态墓地建设;完成杭州湾大通道观海卫段、掌起段可视野范围内的坟墓迁移及生态覆绿任务。确保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三沿五区”坟墓清理率达到95%以上、公墓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四)实施“清净”工程,强化城乡环境卫生管理

1.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继续贯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彻底消除乱堆、乱放、乱排现象。电镀污泥、医疗垃圾、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均按宁波市危险废物管理规定集中定点处置。

2.继续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市环卫作业中心和粪便处理中心建成投用,镇级粪便沼气处理中心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建设,东、中部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基本完成,管线铺设工程全面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五)以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为手段,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1.每年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无证无照工作。20**年,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镇和街道组织开展了9次“零点行动”,调处1973件环境投诉案件,作出436件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达到926.3万元,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达到210件,对9家企业作出限期治理,关闭或停产整顿55家,挂牌督办企业15家。20**年共检查企业3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233件,罚款567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257件,受法院委托对204家未履行环保处罚决定的单位实行强制执行,6名当事人被司法拘留,切实维护了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杭州湾漂印染基地和电镀园区已建成并整体运行,分散于全市各地的36家漂印染企业全部进入漂印染基地,13家集中整治的电镀企业已整合成5家,并在新区配套建设了处理能力为3万吨/天的漂印染废水处理厂和3000吨/天的电镀废水处理厂。今年又完成漂印染园区污水处理扩建工程达标改造,力争年内完成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扩建工程量的60%。

3.2009年底计划完成横河镇相士地区域轴承企业的油污染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辖区内小轴承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将通过收集并送至建成后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基本完成全市51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轴承企业的油污染专项整治。

4.有序取缔小印花加工业。全市共有小印花200家左右,其中城区范围内有128家,按照城河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部署和要求,依法取缔非法小印花加工,环保局联合工商局、公安局已下发取缔小印花的通告,要求业主6月底前自行拆除。

5.废塑料行业整治重拳出击。继续加大了对废塑料行业的规范与打击力度,全市42家加工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14家污染严重的加工户被立案查处,全市五个重点镇(街道)的废塑料加工户己从3264户减少到2047户,减少了37.3%,同比案件由**年的247件下降到152件,下降了38.5%。已编制完成《慈溪市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环境整治方案》,对废塑料行业的进一步治理作出了部署。目前,桥头镇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已启动实施,完成了原废塑料交易市场的规范化整治任务。

6.开展周巷、长河铝浇铸整治行动,取缔一批村庄内离居民住宅近、有投诉及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户,规范一批把焦炭燃料改成柴油或电的加工户,切实改善周边大气环境质量。

7.加强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的整治。完成了5家镇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医疗废水整治工作,全市746家医疗单位均与宁波市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定点回收合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8.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20**年,慈溪市委、市政府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列为年度市“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的内容之一,出台了《慈溪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与管理办法》和《慈溪市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年关闭、搬迁禁养区内46家畜禽养殖场,完成禁养区及非禁养区内15个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同时完成新建畜牧小区5个,实施排泄物治理工程的慈龙畜业有限公司养猪场成为污染治理示范场。2009年计划关闭、搬迁禁养区内79家畜禽养殖场,完成禁养区及非禁养区内7家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拟建畜牧示范小区5个。

(六)多种形式开展创模宣传教育,深入发动群众,营造全民参与环保浓厚气氛

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为载体,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以新闻媒体宣传为主阵地,围绕污染减排、“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生态市建设和“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等工作开展大力宣传,及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各镇、街道生态建设考核结果。二是在各镇(街道)主要道路和公路出入口竖立环保公益广告牌,在城乡(镇、村)显要位置(车站、商业区、居民区、道路两侧、公众场所等)设立环保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张贴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画;编制和发放环保宣传手册,把生态文明、生态理念、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水利、节能降耗、环保常识、“两创”指南等相关知识汇编成通俗手册进行发放和宣传。三是倡导建立民间环保组织,成立村级环保自治组织193个。四是继续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和系列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五是实现环境宣传教育进村入户、进企到校,形成全民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氛围,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参与率和满意率,力争市民的环境满意率达到90%以上。六是市生态办认真创办“生态简报”,生态建设工作进展信息。

二、两年多来,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矛盾仍然突出

环境专项整治困难重重。废塑料回收加工污染、鞋业边角废料焚烧、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进展不快、力度不够。部分河道水发黄、发黑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市域水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较为普遍,水环境质量的潜在危害较为突出,饮用水源水库蓝藻时有出现。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普遍,公厕“二次”污染严重,建筑垃圾随处倾倒现象突出。

(三)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市镇两级环保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环境执法力量、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四)虽然畜禽养殖关闭和污染整治有序开展,但是慈溪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基本保持在14%左右,目前全市20个镇(街道)有1500余家养殖场,其中规模养殖(牛50头、猪300头、鸡、鸭、鹅5000羽)养殖专业户300家左右,如果按照现在的整治力度,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和污染整治需要很长的时间。

三、针对我们慈溪环境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确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下阶段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饮用水源保护是重中之重

今年市政府已把饮用水源保护区源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列入了市政府实事工程,并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源头污染治理。我们应该以切实提高慈溪人民的饮用水质量为目标,着力解决饮用水源上游农业、生活、三产等污染问题,确保饮用水源保护系列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对各镇、各单位生态任务的督察和考核机制

加强对各镇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督察和考核。市生态办以促进落实为己任,专门设立了督导组,将生态任务的督导工作列为日常工作,加大督查力度,提高督查频率,务求督查实效。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列入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生态建设任务书的考核,加强对各部门和镇、街道的考核力度,对不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出现严重生态破坏事故、未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将在生态任务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大环保“国策”的宣传力度

今年提出了4个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把市委党校建成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把全市50%的中小学校建成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把电视台办成生态文明传播基地;把《慈溪日报》办成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基地。努力落实好这项艰巨的任务,扩大环保“国策”的宣传面和知晓率,扩大环境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四)扎实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

一是今年市政府安排15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们要确保相关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抓好生态系列创建镇、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公厕粪便处理中心服务范围外的村庄公厕生态化改造,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三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在以点成线、多点成面上出成果。力争在农村环境整治、改善村(居)民房前屋后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上求突破,努力提升农村环境档次。

(五)进一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