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经典文学的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文学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典文学的价值

第1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论文摘 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四书”中蕴涵着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深刻全面的教育思想:重视伦理教育、重视高雅音乐教育、推行“知行教育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对“四书”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师资配备、教材选编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语文教育应担负起提高中学生伦理道德的使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经典亦灿烂辉煌。儒家经典中的“四书”含有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对“四书”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生中的教育和学习程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还未见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关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体现“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教育价值,使其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四书”中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也有诸多启示。“四书”蕴含的有益于中小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伦理观念的养成

“至圣先师”孔子,作为中华承前启后的伟大师者,特别强调教育的伦理意义。这个“伦理”它包含丰富的理念。在此,仅列述一条: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在人口富庶之后,还必须“教之”,而使百姓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和高尚的品格。“教之”是“庶富”之后,必须首先进行的大事。如何去教呢?有一条纲目性的文字出现在《论语》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代秀才李毓秀按次第先后把这几条编成家教经典《弟子规》。分别按照“入则孝”、“出则悌”等写成六章,推演为1000多字,讲的全是孔子这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为人的基本伦理要求。今天,《弟子规》风行于世,伴随着国学热得兴起,《弟子规》在青岛的民间、企业、学校、幼儿园全面开花。事实上,这是对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很好阐释与实践。在25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仿佛又重新发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价值。以此看出,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深刻性和适用价值。只有发挥教育的伦理教育功用,使每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才有家庭和谐,才会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人们遵守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尽人皆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的。由自己一颗爱人的心延伸开来,而去关心更多的人。并且,孟子认为这样甚至可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即所谓的“天下可运用于掌”。而这种想法的实现,须有赖于教育使人们达到“明人伦”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中庸》进一步提出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也是由伦理而教育的主张。可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是和人的发展完善、和社会的安宁和谐联系起来的。

(二)重视音乐的教育意义

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认为:要达到明人伦的目标,就要礼乐相成,即思想认识的提高与艺术熏陶相结合,认知和情感教育相辅相成。《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道、德、仁”与“艺”构成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而“六艺”中的“乐”与“礼”构成了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古人特别重视音乐教化的价值。《论语》说: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有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才能算是“成人”。孔子曾经“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代表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雅乐,是雅正严肃的高雅乐曲。这种思想与今天所谓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用音乐来教化学生的古老原则,因为音乐课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

无论古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培育人发展人,皆宜提倡礼乐结合的教育理念。当前中小学生喜欢追逐流行音乐,对于不利身心健康的内容缺乏分辨能力,难以形成高雅的音乐素养,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乐相成的教育思想更有利于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上来。

(三)推行“知行教育论”

陶行知的名字很有意思,代表了中国人对儒家“知行”理念的深沉思考。《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艰难。《周易》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深刻领会,才能学以致用。《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大学》则提倡以“修身”为本,所有这些,对今天的教育学习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包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对中学生的素质成长将会起到巨大影响。研究和推广“四书”中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学习“四书”,让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儒家经典,耳濡目染,能够给当前的素质教育和中学的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教育学习现状

(一)台湾中学开设“四书”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外热衷于国学教育者组成了全国性的经典教育合作组织,如“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下设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员会,致力于推广国学,“四书”是一大重点。台湾一直在高中开设国学基本课程《四书》,任继愈先生在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序》中力推“四书”,认为对中学生素质成长有莫大意义。《国学基本教材》是一套在台湾历经了40年教学实践与检验的国学教材,它汲取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评论者认为:这套教材完整解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所作的最具普及性、也最具现代性的一次阐释。近年,此书已在内地出版,它的出版,表明内地“国学热”正悄然回归到一个理性建设的阶段。

(二)国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学习的基本情况

1.师生对“四书”学习的认识

在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中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有兴趣和能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学生对“四书”的了解和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在初中学校中,学生大多能够了解“四书”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四书”是哪四本书,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等。但也存在着不少农村中学生根本不了解“四书”的情况,反映出教育在这个环节上的薄弱。从学生了解“四书”的途径来看,只有很少同学读过“四书”的一部分原著,并且学生了解靠的依然是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表示渴望对“四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认为以此可以促使他们“道德素质的养成”、“古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据同学们反映,目前“四书”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学生的古文知识储备不够,课堂上老师讲解枯燥乏味,另外功课紧,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学里没有形成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环境。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没有制定或者没有认真落实这方面的教学计划。小学比中学状况乐观一些,以青岛市为例,在教育部2010年开始组织的“中华诵”工程中,青岛市被作为试点城市,于是几乎青岛市区的所有小学都制定了详细的儒家经典诵读计划,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还要对每所小学进行抽查。学生背诵了四书中的大量格言条目,得到了经典的最初浸润和陶冶。但是如果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给经典课程一个相当的地位,以设课来保证其修习,这是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2.教材选编情况

在语文课程中,以人教版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涉及到“四书”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人教版3篇:①《论语》十则;②《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孟子》(鱼我所欲也)

鲁教版2篇: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进孔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从结果来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四书”选编的篇数极为有限,并且篇数多集中在《论语》、《孟子》,而《大学》和《中庸》的内容没有涉及。在选择的篇目中,内容主要涉及名言警句,论说哲理类,带有哲理教育的意味。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四书”的学习情况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各种版本的高中选修课程教材大量增加了“四书”的内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包括:“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教无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共七章。涉及到了《论语》中的几条有名的人生格言。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包括:“王好战,请以战喻”、“王何必曰利”、“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人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共七章。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也包括《论语孟子选读》,选择篇目较多,扩充了必修课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及《孟子》选文,并搭配以译注资料,以供学习。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四书”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少的,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阅读量,换言之,学校没有相关的“四书”教材,无论是统编还是自选教材,都比较缺乏,是造成中学生对“四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不够的重要原因。由于设课的问题,中学生的课业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

三、学习“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建议

(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国学研究小组

教育部门要成立国学研究小组,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当地大学的中文系教师、地方图书馆的古典文献资料,如山东省的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等,审慎选择经典素材,正确选择、编制材。选教材要选择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优秀篇目。根据中学生的水平,“四书”众多经典篇目完全可以选入教材。例如像青岛出版社曾经专门为小学生编选的注音版《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会很好地引领中学生学习“四书”等儒家经典的正确方向。

(二)加强“四书”学习师资力量的建设

按照教育部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典诵读工作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对此,要针对各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国学教育技能。“四书”的学习师资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引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师,选择部分中学作为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定期举行“四书”的相关学习。同时为解决师资问题,应邀请专家对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四书”兴趣班;开展“四书”诵读活动;“四书”心得感悟征文活动;请“四书”专家讲解授课内容;以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引领者,带领学校开展以“四书”为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在通过教学实践而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学中全面推广“四书”等国学课程。学校要合理调整其教学计划,给“四书”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必要时可以对“四书”进行学业考核。借鉴台湾中学开展“四书”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讲解“四书”以及其他国学经典的时候,要多注重一些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一味课堂灌输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求新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学习和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之,儒家经典的精髓就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明确以“四书”为代表的经典国学内容,并将诵读和学习发展成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规正自身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通过国学经典来促使青少年高雅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杰思.中华十大义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鎏.国学基本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张为才.国学启蒙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M].青岛出版社,2005.

第2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1.1网络时代

唐诗、宋词、元曲、名小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量的文学大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古人和今人共同搭建了一座巨型的“文化大厦”。通过对各个文学大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他们都重视经典文学。网络时代的来临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也逃不过网络时代带来的冲击。网络时代改变了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作家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通常都会和作家的生活地点、生活状态、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文学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呐喊》等作品都同它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每部经典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时代先驱者的结合,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一代人的精神的合集。经典文学使人文价值能够永恒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对这种价值的挖掘和发现往往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经典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虽然剥夺了文化精英对文化的掌控权,但是却没能获取到经典文学的正真价值,造成了在网络时代下,文学作品发展出现了空心化。

1.2阅读方式的变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数据逐渐走向了边缘化,并且在逐渐走向消失的途中。电子书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传统书籍,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阅读方式的变化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文学经典的形成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网络上和读者见面,同时和读者就作品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通过网络,作品将成为作家、读者、批判家的探讨对象。网络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发展速度,也使人们的思考形式发生了变化,文学作品的欣赏逐渐变成了快餐文化,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成为了仅仅是追求感官刺激,不在是为了心灵冲击和精神上的愉悦追求,这种变化使文学经典阅读逐渐缺失。

2解析经典阅读方式

对于文学的学习不能仅去听,要去读去想。只有通过读和想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内涵。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摆脱不了政治因素对心理造成的影响。钱理群教授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由于长时间受政治元素的影响,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都会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而带着政治色彩去阅读就很难走进读者的内心。虽然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价值和革命价值,如果带着历史情结去阅读,那么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将会消失在阅读之中,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其它文学家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浓厚的政治因素将会使部分读者(年轻的读者)失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久而久者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会消失在变化之中。经典的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其政治性的体现,而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一部具有文学价值作品可以起到净化人心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读者在经典阅读中,往往因时代的独立性而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从而心灵同经典阅读之间将会形成隔膜,使读者的心灵和文学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缺少了读者的支持,作家写作的动力也会逐渐消失,长时间的发展下去,经典阅读将会消失在文化的海洋之中。网络文学的出现使阅读受到了一种新的解析方式,自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字兴起后,经典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城市快节奏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使深度阅读已经成为了历史,反观轻松的现代网络文学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阅读形式。网络文学的特性、读者在网上交流不会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促成了所有以读者身份上网人员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局面,而且所有网民在交流中相互都是独立的,不受到任何人的约束,这种“绝对自由”导致了戏弄经典、嘲讽经典、改造经典情况的发生。

3解析传统文学价值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人都有着一颗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心,因此他们在创作之中都带有着浓厚的时代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改变,但其根本性质并没有消失。从古人的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真实情感写照,对读者的心理都会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这种文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深度阅读才能够体会到。网络文学作品的兴起同传统的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网络文学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娱乐性质,而不在是历史使命感,正所谓“茶余饭后”当不得真,仅仅是消遣而已。娱乐形式的小说在我国的文学道路上曾经遭受过道严重的批判,将文学当作失意或者得意时的一种消遣游戏应该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掩埋,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创作呈现了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从当代的一些作品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那种使命感已经不再存在,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娱乐性质,供人消遣,调侃经典之作。可以说文学经典阅读的消失很大原因是因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缺失。例如我国当代的代表作家郭敬明,从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作品中体现的是深厚的物质文化,这种体现并不是由于作家本身的思想造成的,而是作家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名车、名包、名表、在小说中层出不穷,这对读者的思想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而现在的80后,90后对这样类型的小说却是独钟,久而久之,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

4结束语

第3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经典”的代表性定义有多种,综合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经典是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学经典”是由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构造物。2]第三种观点认为.单纯的审美本质主义是不能解释经典的本质的,因为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其他语言中,“经典”都有规范、法则之意.“经典”不仅指那些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以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保留的文本而且更包含着制约和规范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政治、文化和道德力量。从对经典的界定出发可以认识到,不仅一些历史典籍、名著是具有历史、文学价值的经典.教科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经典。首先,教科书的内容是从被普遍认可的经典中经过仔细挑选而形成的,这些内容是经典中最有价值、最值得传递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教科书中的内容是经典中的经典。例如,中华诗词的经典之作浩如烟海,被精心挑选出来作为教育内容的诗词,是这些经典之中的“精华”。教科书以经典之作为主要构成内容以保存和传递经典为重要功能.因此教科书也成为了经典。其次,不仅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决定了教科书的“经典”特性,教科书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点也决定了教科书的“经典”地位。依据经典的这一定义——最重要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可以将教科书视为经典,因为教科书正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对师生教与学起着重要作用的权威文本。学校教育就是围绕这一权威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解读,使学生接纳、内化的过程。由于教科书在较长时期内的稳定性及其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它的经典性也得到巩同和扩大。教科书作为经过建构而形成的经典,具有了权威性与指导性地位.也具有了规范和强制的力量,它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文学经典教育的现实价值:教义的承载与

(一)经典化与价值选择

经典化.即文本转化为经典的过程。在成为经典的过程中.有些作品受到青睐,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成为具有很高价值的文本;而有些作品则渐渐被人们遗忘或抛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能否成为经典,涉及到各种力量的斗争。从阐释学角度讲,经典化的主题就是力量。经典化,展现为力量的斗争,而通过斗争形成的经典,又具有了强大的力量,表征着自身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并发挥着约束一部分人的力量。正如伊格尔顿所指Ln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并非轻而易举就成了伟大文学,这是文学机构当时的幸福发现:他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伟大文学是因为文学机构是这样任命它的。这并非意味着他的作品不是‘真正的’伟大文学——即所谓伟大文学只不过是人们对它的看法——因为根本无所谓‘真正’伟大或‘真正’如何的文学.独立于它在特定的社会和生活形态中受到的对待方式。”_4对于何为文学经典需要辩证地看待。能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作品本身的文学特性与社会权力建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经典的作品,本身在文学性方面有不可否定的优秀之处,文学性差的作品不太可能成为精英所崇尚的经典。但是,文学优秀作品如此之多,一些作品能被奉为经典而流传下来,另一些作品则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一些作品从经典走向边缘,另一些作品则从边缘走向经典。对经典认定的变动性反映出了价值的选择。教科书编者选择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学经典的过程.实质上是文学作品经典化或再经典化的过程,即文学作品由普通文本转化为经典,或原本已被认定为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教科书编者之筛选而进一步强化其经典地位。选择哪些文学作品使其经典化,涉及到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定。“教科书的编撰者在选择或撰写这种文本时不可能随心所欲,而是必须遵循课程目标所规定的价值要求,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材料。这样,教科书便成了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履行着‘意识形态的守护职能’。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实俯拾即是。在这里,我们可看到的是教科书这种课程内容在价值观念上与课程目标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吻应’。”【5因此,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就是知识价值选择过程。“所谓知识价值的选择.就是社会的统治阶层总要通过教育内容体现其价值取向,运用政治的和经济的权力与优势,使得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合法化’,并包装为最科学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成为名正言顺的教育内容,并在学校中占据主导的地位。”C6]由此可见,知识不是完全客观中立的,经典并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而是由参与主体不断建构的。经典的选择,是主体力量作用的结果,同时又能展现出社会控制的力量。“对‘经典真作’的研究必须突出对权力运作、兴趣作用和斗争动态的考察。这些因素对‘经典真作’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些被认为值得保存下来并传授给下一代的文本进入了学校课堂”I7)通过价值筛选,具有社会性价值和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成为教育文本在教科书中得到保存和传递。

(二)文学经典教育与价值传递

经过甄选的、蕴含了种种价值内涵的文学经典被作为教育内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学生反复地研读这些经典,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优美的文句,更记住了什么是值得记忆的经典,领会了经典所传递的价值与精神。除此之外,学生还能逐步领会到什么是严肃的文学,什么是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形成共同的品味与情感,形成对民族、国家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因此,文学经典教育不仅是文学教育,更是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仅能形成对优秀文学与文化的记忆,更能形成关于经典以及经典精神的记忆与想象。由于教科书使用的广泛性,以及学校教育的相似性,学生所形成的这种记忆与想象,并非限于学生个体中。而是学生群体共同具有的。因此,文学经典教育的效果之一,就表现为学生群体所共同形成的关于主流价值观的群体性记忆与想象。从深层次而言.学生的群体性记忆与想象的形成意味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维护与传承,一方面,通过对教科书中的文学经典进行精心的价值选择。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保存,并通过学校教育得以传承。由此,对文学经典的认定与传承使文化秩序得到稳定。而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学生内化这些经典并具有了文化资本。借助教育的分流与筛选.学生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凭借文化资本的作用,现有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另一方面.文学经典教育不仅仅是保存和传递主流价值,还发挥着主动的“引导”作用。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引导学生去认识什么是值得学习的经典作品,什么是有价值的、严肃的文学,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文学经典教育,不仅是将一套固定的价值标准传递给学生,更是引导学生按照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掌握判断与选择价值观的能力。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与行为发展方向的引导.既维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又引导了社会成员的发展方向.实现着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因此,以经过价值选择的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群体性记忆与想象。群体性的记忆与想象。实质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维持和传承的表征.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依据。

三、文学经典教育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一个民族的生存是不能缺乏精神内核与民族文化的,承载这精神内核的是经典文化。”,8利用经典文学进行教育的过程.是民族文化保存和传递以及民族精神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过程。例如,文学经典教育中,诗词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国诗词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的情怀,~方面是时代感与历史责任感,一方面是忧患意识与批判意识,总而言之,是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热切关注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于2000年在北京发表过一次演讲.认为中国文学史上始终有一种感时忧国的使命感,近现代也连续不断。感时忧国的使命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深远传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蚌痛成珠’构造了从古到今大诗人创造力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因。在全球文化价值的普世化价值企网日益被人们识破的情况下,民族性的文化自觉和感时忧国的使命意识已变得越来越迫切,也要求精英阶层能承担起维护民族文化的使命。”中学语文教育中,诗词以其短小的篇幅、音乐般的节奏、洗练的词句,易于被学生记忆和传诵。在熟读与背诵诗词的过程中,经典词句以及经典词句所传达的思想与精神逐渐深入脑海与心灵中。学生能吟诵出一些经典诗词,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等。经典诗词传达着作者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国家、时运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他们的崇高人格境界。传递着自强、愤争等积极精神。接受诗词经典教育,在对这些传唱千古的经典诗句的记诵、理解与领悟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着作者人格和诗作境界的感染,体会自尊自强、坚韧、奋斗与抗争的民族精神,逐渐培养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责任感。通过文学经典教育,文学经典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民族精神也得以一代一代延续。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而言,缺乏某些一致的价值观与某种共同的精神,就失去了维系这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支柱。缺乏向心力的社会与民族是一盘散沙,无法凝聚民心与民力。不管是否已经意识到,在我们tl,中,留存着的某些信念与精神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第4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1-0036-01

我国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并且具有十分丰富的经典文化作品,这些经典文化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精神风范,包括自由精神、奋斗精神以及个性意识等。这些精神风范需要人们长期的阅读才能有所体会,其也是这些作品称为经典的理由。但是,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人们更倾向于网络阅读。同时,网络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对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体现产生不良影响。在网络时代下,促进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的融合发展,是一项可行的途径。

1汉语言文学和网络时代的联系

1.1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积极作用

1)网络使汉语言文学内容更加丰富。网络技术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丰富,主要体现在网络使汉语言阅读人群数量增加,例如外国读者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我国经典文学的阅读,并且网络也实现人们时间与资金的节约,同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使人们书籍购买的时间及资金得以节约,使读者经典文学的阅读更加便捷。2)汉语言文学使网络环境更加美好。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富的经典文化,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可促进读者心灵的感悟与净化,使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能够识别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使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得以发扬光大。

1.2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负面作用

1)网络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的传统表现形式。读者通过网络得到较好的文学体验实际上寥寥无几,读者更多是被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所吸引,这些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对读者的身心产生不确定的影响。经典汉语言文学的阅读需要平心静气,而处于喧嚣的网络环境中,人们的阅读方式很容易发生改变,容易被网络上其他内容所干扰。2)网络时代背景使人们难以得到经典文学的体验。网络时代下,人们的心灵比较浮躁而独立,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产生怀疑。读者要想得到经典文化内涵的感悟,需要设身处地,融入文化作品当中。然而,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使这些条件难以实现。

2网络时代和汉语言文学有效融合的途径

2.1讲经典阅读以网络视频资源的形式呈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在网络时代下,人们对文字形式的作品兴趣不高,然而对音像作品却具有较高的兴趣。目前,人们主要通过网络视频资源获取信息,所以,通过文字作品向视频作品的转化,可使人们的阅读积极性有效提高。就学校而言,学校可鼓励与支持,以此促进学生阅读社团组织的成立,例如进行说书论坛的组织,以班级为单位,有规律地进行说书活动的举办。在进行说书时,鼓励各个学生将自己所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形式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决定。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获得经典作品情感的体验。同时,学生说书的前提是对该经典文学作品具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实现作者情感与自我情感的转化,才能在说书时进行良好的表达。并且,学校可将学生说书的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保存,同时至网络当中,使学生对说书的乐趣具有更好的感受,从而使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提高,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得到较好的经典文学体验。

2.2促进阅读课堂舞台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汉语言文学若以简单的文字形式呈现,其将表现出较多的缺点,例如篇幅长、内容乏味等,无法有效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如果将汉语言文学实现舞台效应的转化,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大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氛围。例如,通过多次演绎的话剧《雷雨》,可使学生对该作品具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阅读知识的渗透。并且,该话剧的演绎需要学校提供相关舞台设施的支持,例如舞台背景、灯光以及音响等。相关设施的提供,需要学生进行相关音乐、图像等因素的制作,同时能够在舞台上准确把握作品角色的情感,根据现场音乐的变化进行表现。并且,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通过网络加强经典文学作品的宣传与影响。例如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经过人们多次的改编,提升了人们对该文学作品的认识,使人们对该作品的阅读具有更高的意识。

3结束语

网络和汉语言文学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网络在给汉语言文学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汉语言文学阅读的发展带来挑战。然而,只要明确实现两者有效融合的途径,就可使汉语言经典文学的阅读通过网络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人们经典文学阅读兴趣的提升,实现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发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樊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语文建设,2013(23):15-16.

第5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经典文学;道德品质;健康人格;价值观念;言行举止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13-03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财产,而幼年时期产生的道德品质将影响人的终生,它的持久性是人生其他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在如今竞争较为激烈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关心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绩如何?考试得了多少分?这学期是否有进步?忽略或缺少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塑造。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电视网络、快餐文化……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理想以及行为举止。可能有很多教师会有同感,现在的孩子们有些想法连大人们也难以接受,孩子的不文明语言让我们汗颜,孩子的叛逆行为让我们震惊,这一切都无不表明孩子们的道德文明在滑坡,人格品质在下降,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他们引导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平时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还有两个语文学科独有的“法宝”可以很好地利用――那就是读和写。课外阅读课堂是道德教育的阵地,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光辉、价值观念来影响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这绝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学生通过先读再思后写的方式,与经典文学对话,从而产生思想与灵魂深处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崇尚真善美的性格品质,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引孩子正确、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中孕育着人类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验,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一般都以较为完美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经典中的很多东西往往具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能超越种族、阶级、时代和地域的界限,而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为了拓宽知识面,积累词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可以从中体验人生的不同生命情感,体验人生的不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体验人生的不同人文心态和生活方式。学生通过作品感悟人生,思考社会、历史、生命、个体以及未来,并且用自己的心灵之笔写下与阅读文本对话后的种种感叹、诸多思索,通过写作穿梭在不同的历史、人物、故事情景之中,反思自己、思考他人、感悟生命,从而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在课外阅读课上读经典、写感受的这种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完善孩子健康的人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有素养的言行举止。

一、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可以完善孩子健康的人格

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在千娇万宠中长大,所以他们的性格总有一些缺陷,比如怯懦,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对待自己宽容,对待他人苛责……作为教师有责任纠正孩子身上的这些错误和缺点,而我们正好可以借助经典文学中的健康的人物性格来纠正孩子们身上不良的性格因素。针对孩子们这种现状,在课外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这样的阅读活动。我会精心选取一些具有鲜明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的小说,例如《简・爱》、《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让全班学生一起读这本书。读完之后,交流自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感受以及评价,最后完成自己的读后感。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孩子与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对话、思索,并用笔写下自己对所赞赏的人物的喜爱、崇敬之情,发掘作品人物身上所具备的一系列的优良品质、高尚情操,在这样读―思―写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与这些人物形象作比较,从而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久而久之,必定能够完善自我,培养健康的人格。在同学们读完《鲁宾逊漂流记》之后,对他们的震撼和影响是很大的,这从他们写的读后感中可以看出:“主人公身上具备了一系列让我钦佩的性格特点:具有冒险精神;有乐观向上的品质;最重要的是他有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毫不畏惧!我也要做一个像鲁宾逊那样有勇气的人。”孩子们(尤其是男同学)在读完整部小说之后,会被鲁宾逊身上的勇气所折服,心中不自觉间充满了豪情壮志。那段时间我们班男生的口头禅就是“我们要有勇气面对一切!”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独立、勇敢的人格品质,文学的力量真是神奇啊!有位女生读完《悲惨世界》后,被冉阿让的悲惨命运深深打动,但是更让她感动的是冉阿让高尚的灵魂。她在读后感中写道:“冉阿让的生命呈现了当时巴黎社会的不公平,一个犯了错的人,即使改过自新也是徒劳的。……人出身的卑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灵魂是否纯洁,是否高尚。读了这部小说,我骄纵的性格改变了很多,我试着去宽以待人,谁人能无过呢?我努力去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努力让别人幸福,这样,我的灵魂就会高尚。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那就用自己平凡的能力做出不平凡的奉献吧!”这位同学的文字也让我深深地感动了。读了《悲惨世界》之后,同学们的灵魂都得到了一次洗礼,他们摒弃了以往的自私自利,心胸变得开阔,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奉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影响了孩子们的性格,完善了孩子们的人格,在孩子的道德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读经典写读后感这一方式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观念充斥着孩子们幼小而又纯洁的心灵,使孩子们原本单纯的内心世界过早地沾染了社会的流俗: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推崇金钱至上的观念;有的孩子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的孩子只看重人的外表、财富而忽视人的美德;有的孩子不讲奉献,只求索取……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那就是引领他们走进经典文学的领域,与经典对话,找回那些被遗忘的正确的道德观念,重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能够帮助孩子们重塑价值观念,在课外阅读课上,我们定期推出一个与价值观念有关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读相关的小说。例如:我们第一期推出的主题是“金钱观念”,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读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这两部小说都是体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观的小说,读后围绕“金钱”这一主题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一位同学在读完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在读后感中写道:“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有很多‘菲利普夫妇’,他们推崇金钱至上的原则,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缺失。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用爱与责任去铸造更有意义的生命,因为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只有拥有亲情、友情等一切真情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从这位同学的读后感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阅读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他否定了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也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以及人情的冷漠,同时发现人世间最可贵的还是真挚的感情,从而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还推出了“美丽和丑陋”、“奉献和索取”等一系列的主题,都激发了同学们深刻的思索。他们纷纷拿起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另一位同学在读完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之后写道:“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外表丑陋的卡西莫多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拥有美丽外表的人不一定拥有美丽的心灵,而外表丑陋的人却可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的外表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更美!”可以说《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用更直观的视角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比教师们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有力。还有一位同学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之后,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那种奉献于国家社会的精神深深感动,他写道:“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这一切都可歌可泣!他身上表现的这种精神――乐于奉献,意志坚定,应成为我们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相信每个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学,从此都会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树立起这样的人生目标: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在课外阅读课上,同学们围绕同一主题读一系列的文学名著,深入探讨有关价值观念的话题,这些“心灵的鸡汤”使得孩子们对善恶美丑有了清醒的认识,对衡量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标尺,帮助学生们重塑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这对于指引他们人生的正确方向也十分有益。

三、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可以培养孩子有素养的言行举止

我们不要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知道孝敬父母、不知道感恩老师,也不要抱怨他们不懂得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儿,或是因为一点小矛盾和同学大打出手……因为道德教育的缺失,所以才导致孩子一系列不得体、不文明、不正确行为的产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其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只有道德素质提高了,他的言行举止才会变得文明得体。所以,我们要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光辉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照亮他们心中每一处黑暗的角落,让他们的思想在文学的感召下升华,提升个人道德品质,这样,青少年的行为举止才会变得文明得体有素养。在课外阅读课上,我们每学期都会开展名为“经典照亮人生”的总结性的读后感创作,内容主要是同学们通过读经典文学,在思想上发生了哪些转变,在言行举止上有了哪些进步。然后在班级里对这些读后感进行朗读、评讲,这样全班的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整个班级的班风纯正,学生们的行为文明得体。例如:一个孩子读了《爱的教育》,这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他领略到“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作品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这位同学把这些感受深刻的东西都写进自己的读后感里,并在心中反反复复地体味爱的力量。他还写下这样的文字:“以前,我曾经为了自己的所谓面子而在‘助残日’捐款,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去帮助别人,还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自己的同学恶语相向,现在想想,真是觉得惭愧啊!我的心中原本有爱,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我要为了心中的这无私的爱而随时去做任何有意义的事。”当我在全班朗读他的读后感时,孩子们的眼中都有泪光在闪烁。通过他的读后感创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和行为在经典著作的熏陶下变得高尚了。

经典文学作品不但含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我们也要发现蕴含在其中的人文价值,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道德品质。我们读经典,不但可以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更要传承经典文学中可贵的道德文明,让孩子们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也接受了道德的洗礼。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书和笔,如饥似渴地去读,酣畅淋漓地去写,去感受一个高尚的精神世界,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人生坐标,让经典文学的光辉伴随他们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

参考文献:

第6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世纪;现代文学;影视传播;困境;对策

一、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表现

(一)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表现简述

从纵向的传播历程来看,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没有20世纪的火热局面,而是陷入了困境。就其传播效果来说,首先,从影视剧的数量来看,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其数量明显减少。据资料显示,2000年至今,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只有十余部。其次,从质量上看,这十余部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均没有取得好的票房或收视率。近几年的电视剧收视率抽样调查显示,收视率前十名的电视剧中,没有一部是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步入新世纪后,影视剧大多与商业利益捆绑,和20世纪的影视作品相比,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现代文学经典主要是通过图书、电子书、话剧等方式进行传播,而通过影视剧传播,情况大不如前。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在当前的社会传播中已经走入困境,没有强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在电影领域还是电视领域,都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代文学经典在改编上存在的问题

1.淡化启蒙思想。现代文学大多数都包含着一种启蒙和救亡的思想意识,而部分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将这种思想进行了淡化。比如,巴金的《家》,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且肯定了新一代人的反抗精神。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无数青年男女的追捧,他们加入到革命中,走向新的生活。在由《家》改编的新版电视剧中,因为消费文化的存在,电视剧注重的是娱乐消遣,所以新版电视剧《家》将原著中的启蒙思想淡化掉了,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现实在电视剧中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社会背景。这种对启蒙思想的淡化和无视,使当前的影视剧缺乏意义和内涵,使其具备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大大减弱。在电视剧《阿Q的故事》中就充分展现出这一问题。《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但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却被编剧无视,被改编成没有多少思想的电视剧,同时,剧中的人物也是胡乱搭配,如豆腐西施和阿Q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好似一部荒诞的闹剧,鲁迅先生原著中的思想几乎没有被体现出来。

2.消费大众情感。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所以在影视剧的改编中也可以放大和消费情感。比如说新版的电视剧《家》,其中对封建旧礼教、旧制度的批判已经变成了青年男女之间复杂的爱情,这部电视剧不是以启蒙、反抗和批判作为主题,而是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通过人气明星的演绎,使这部电视剧变成了青春偶像剧。同样消费观众情感的还有电视剧《茶馆》,原作本来是三幕话剧,但是电视剧却演绎了39集。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对原作内容的展现,而且还融入了掌柜王利发和寡妇张秀英的感情戏,这使电视剧充满了吸引力,伴随着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王利发娶了别人,张秀英受辱自尽,不禁让人唏嘘。这些情节的改编和原作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此迎合了当今大众的审美观念,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今是一个颠覆、解构和重构的时代,只有消费情感才可以使影视剧作品变得更有吸引力。但是,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电视剧,不能进行文学传播,而是成为了一种消费的商品,存在着严重的利益气息。

3.娱乐普通受众。对于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来说,主要就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以娱乐普通受众为最大目标,忽视了影视剧为现实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正是因为影视剧娱乐普通受众的性质,使当前的影视剧不具备太多的价值,偏离了对至高境界的追求。这样的影视剧成为一种供大众娱乐消遣的商品,使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没有多大内涵,不能体现作者的初衷,使现代文学的价值观遭到曲解。

二、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的路径探析

(一)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

对于影视剧来说,一定会有一定的评价,如影视剧的剧情、人物,语言等。而这些评价都会通过票房或者收视率来验证。对于影视剧来说,票房或者收视率对影像传播有着巨大影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商品,能够向人们传递文化思想,能够对观众产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引导,所以应该科学看待它的评价机制,科学认识和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编创者希望自己编创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带来高票房或高收视率,但是,也不能只为了追求票房或收视率而让作品失去价值和思想。所以编创者应该能够独立进行创作。票房或收视率可以说明一部作品的受众喜爱程度,但是不能绝对说明作品的优劣,它仅仅为作品的经济效益提供一种参考。作为编创者,应该科学看待影视作品的评价机制,不要成为影视作品的奴隶,应该把握好方向,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经典文学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尊重原著价值

应该尽最大可能尊重原著的价值。因为一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魅力,要么是能够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要么是展现出了一种精神。但是,对于多数由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来说,它往往会使原作中的一些思想和内容发生变化,甚至直接消除原作中的某些元素,这种改编是对原著的不尊重,不能展现原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一定要尊重原著的价值,能够补充和强化原著中的精神和内容,最终实现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的魅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

(三)坚持人文阵地

如今是一个媒体化时代,影视剧作品越来越多,对于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来说,只有使影视作品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气息,才可以保障其顺利传播。人文是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创作的必要元素,只有具备了人文,才可以展现出现代文学作品的崇高精神,展现出一种浑厚的文化造诣,展现出一种更加高尚的文化气息。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只有遵循一定的人文性,才能最终展现出作品的深厚内涵,反映出现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精髓。坚持人文阵地,使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更加有意义,使其变得更加理想化。

三、结语

本文首先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的表现,指出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的原因,以及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在改编上存在的问题,如淡化启蒙思想、消费大众情感和娱乐普通受众。其次对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路径进行了探析,即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尊重原著价值和坚持人文阵地,使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得到更好发展,带给影视传播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凤翔.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5(05).

[2]张宗伟.中西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07).

第7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影视话语;《红粉》;当代文学;经典化

当代著名作家苏童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并引起普遍关注,其中小说《红粉》于1995年由李少红导演拍成同名电影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0年之后,2007年20集电视剧《红粉》热播,又对小说以影视话语的方式进行了新的阐释。在影视改编与小说文本互动的关系中,批评者尤其是一般的文学批评者往往关注小说“文学性”在改编中的“流失”,甚至对影视改编文学诟言颇多。在我看来,在当下影视和文学发展的多元背景中,这种“诟言”大大遮蔽了影视话语之于文学的功能和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语境中,影视话语对于文学文本的广泛认知、价值阐释和经典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红粉》的影视改编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影视叙述与认知广度

“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最根本的差异。”[1]但是,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影视话语方式对提升文学大众认知程度的作用则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一点对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就《红粉》来说,小说《红粉》在文学界首先是作为先锋文本来解读的,经过影视改编,小说由影视叙述迅速走向大众空间,被一般读者所广泛认知。从这一现象来考察,要理解影视叙述对文学认知广度的提升效应,应该首先探讨小说《红粉》何以是一个“先锋”的文学文本。我们这里只是在先锋小说的整体叙事语境中从三个视角去指涉《红粉》的“先锋性”叙事特征:

第一,叙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叙事方式。美国文艺美学家伊哈布哈桑透视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征,把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归纳为“不确定性的内在性”。尽管《红粉》不能说成是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小说,但在叙事中充满了后现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来关注小说的题目和两个人物——秋仪和小萼。“红粉”一词显然有着多义性和模糊性,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作为小说的题目命名显然意欲凸显这种“不确定性”。再从人物来说,如果在叙事中把秋仪和小萼整合成一个叙事符号,把两个人的生活都放在这个符号下演示,让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生存可能,从而来揭示现代生存境况中的矛盾和分裂,那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先锋派写法。苏童没有这样做,然而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读者却被导向这种“先锋”叙事的设想,感知了两种叙事张力下所切分的生存状态,使整个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向先锋小说的叙事方向游移。

第二,叙事的颠覆性。先锋派写作的文化逻辑是从反思和背叛开始的,以审视的思维实施对传统中心体制的颠覆,是一个充满反抗性的文学思潮。处在这个文化思潮中的中国先锋小说也彰显了颠覆的姿态,对传统的“合法化”做了瓦解的努力。《红粉》叙事的颠覆性集中表现在对历史和历史意义的颠覆。小说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从一个叙事视角打开了考察历史的角度,叙写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群体。秋仪、小萼的生命状态在叙事结构中不断被延伸,然而这种叙述又不断与时下的历史进行对话,造成读者感到小说的叙事线索不断地停顿,从而对传统意义上那个时代的经验产生质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红粉》的先锋叙事试图撕开历史的面纱,以消解价值的思维去触摸历史真实的内核。

第三,叙事语言的先锋性探索。与其他优秀先锋小说一样,《红粉》对其叙事语言也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和运用。在叙事的顺延过程中,《红粉》的叙事语言不时形成顿挫,使读者在这种停顿中产生了密集的阅读想象,如人的真实和虚假、人与环境对峙的无奈和挤压等,从而产生了一种消解意义的冲动。这样一来,便形成了潜在文本的言说,潜在文本造成了小说文本的分裂,两种文本的互文效果也就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创新。《红粉》的这种语言在叙述中实现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使读者对故事之外的时空进行思考,对潜在文本做深刻的理解。

对于大众读者而言,“先锋”小说一般是晦涩难读的,而《红粉》这样一个富含多种“先锋”因素的文本因影视话语叙述走向了大众视线,拓展了小说传播的广度,而这正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二、影视阐释与评估深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影视版《红粉》是如何通过影视话语对“先锋”小说文本《红粉》进行阐释的?影视话语又是如何“改编”先锋叙事并使其走向读者大众的?这实际上直接指涉了影视话语对文学文本的阐释、评估方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了以后结构主义为中心的新叙事学。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强调阅读行为所起的建构作用,“无论阅读是怎样的客观与科学,阅读的对象总是由阅读行为所建构的。”[2]同样,我们对于影视《红粉》的感受来源于视角观赏行为。我们在观看过程中不难感知到影视《红粉》从影视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上按照自己的话语方式努力去构建一种稳定的意义,采用的是易于走向观众的影视叙述路径,连贯性、富有吸引力和能感染人是影视叙述的重要表征。其一,影视《红粉》按时间顺序来实施叙事行为。影视《红粉》选择用时间顺序来安排场景转换和行为进程,组成了非常完整的故事情节,整体叙述是延续的,我们似乎在走进一个风尘女子的民间传奇世界,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明显带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手法。而先锋小说却与此不同,实施对故事性的颠覆,对故事的情节、连贯性进行反讽,打破叙述的线索,以暧昧取代明晰。其二,影视《红粉》聚焦对人物的影像表现。非常明显,影视《红粉》给了人物完整并相对丰满的形象,而小说文本则淡化了人物形象,人物只是文本中的一个符号,叙事侧重表现光怪陆离的现代意识,“写人物的小说彻底地属于过去,它是一个时代的特征”。[3]在影视《红粉》的话语叙事中,秋仪的倔强、泼辣和伤感,小萼的怯弱、顺从和柔情都十分丰满地凸显出来,同时也表现了穷途末路的昔日阔少爷老浦的生活和性格,甚至连贪婪、刁蛮的鸨母和冷淡、顽固的浦老太太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三, 影视《红粉》在叙事结构中注重构建观众情感。在重视情节的影视叙事结构中,《红粉》通过营造叙事场景的氛围来构建观众的情感,使观众情感与影像叙事得到了同步演示,形成了影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亲近关系。秋仪大闹喜红楼,因小萼引发的训练营骚乱,婚宴之际小萼与秋仪相见等情节引人入胜,在曲折中把故事引向,提升了观众情感与影视叙说的融入程度。在这种影视话语叙事结构中也加入了一些让观众能够“触动”的场景氛围和细节表现,大大增强了故事性和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了观众的期待心理,触摸了观众情绪的敏感点,用一种感伤的情怀把观众带到影视叙事的氛围中去。而小说《红粉》却尽力破坏读者的阅读情感,用错乱和消解的方式来打破这种预设中的对应关系,从而使传统叙事意义的追求走向断裂和破碎。

正因为如此,影视《红粉》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对小说《红粉》的叙事成功地进行了转换,展开了一个完整的影视文本,“使文本能够得到读者方面的理解才来安排或使用这些材料的”[4],并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走进了一般读者和批评者的视线。更为重要的是,影视从接受学的角度重新对小说进行了阐释,从“大众”和“先锋”整合的维度上对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度评估,使小说走上了不断被阅读、反复被阐释的“经典化”之路。转贴于

三、影视话语与“经典”构建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5]这是更多地从两种艺术的本体属性考察,如果从它们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来说则大不一样了。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认为,当今影视话语叙述是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必不可少的重要路径。

由于新时期文学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影响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存在的社会组织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方式也在这种变化中发生了复杂的转换,因此,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考察也出现了矛盾复杂的局面,公众空间的评判声音有效地促使文学批评充分多元化,并使对文学价值的阐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维空间。如果从媒体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中考察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化”,那么如何利用影视改编等传播媒介增强“经典化”叙述,并形成有利于彰显“经典”要素、凸显“经典”品格的传媒叙述则是新时期文学经典化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影视传播媒介往往与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紧密结合,把影视话语与“经典化”联系在一起,是否会以牺牲“经典”的品格为代价?正像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阿多诺认为应对大众传媒予以深刻反思一样,国内不少学者对诸如影视改编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担忧会造成“经典”品格的“沦丧”。在我看来,尽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但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的实践来看,我觉得目前不是“经典”文学品格在传播中的“丧失”,而恰恰是更多“经典”及其“品格”被遮蔽、未发现,是太多的文学作品没有被阅读、被阐释、被流传和被认可,因此从接受学的角度来考察,能利用影视传播媒介让一部作品走进大众的视线,得到大众读者的阅读和认知,本身就是这部作品的幸运,而被大众读者阅读和体认正是一部作品“经典化”的必要环节,尤其在目前新时期文学“经典化”遭遇“挤压”的语境中,通过影视话语让更多的文学作品受到更多的关注,让更多作品潜在的“经典”品格浮现出来,这对于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作为语言[M].吴岳添,赵家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3.

[2]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95.

第8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文学经典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读者 作者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316-01

当人们一提起经典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被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们贴上“经典”标签的那些文学作品,于是,一个疑问便生成了,即这些所谓的经典一经被贴上标签能够成为一种不朽、一种完全超越并独立于广大读者选择之外的永恒吗?怎样来确定经典的问题就会立刻突显出来。确定经典的方式和形式,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文学经典,是被文学史、社会影响和文学消费三个维度所建构的,”

文学经典作为经典,它的普及度和知名度当然要远远高于普通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在提高文学作品的知名度使之成为经典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到的作用,“重写文学史更是经典建构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文学经典的确认是表层的,是贴标签式的,其最终确认要靠文学作品意义的最终实现者――读者来完成,当然,已经被贴上“经典”标签的作品也会因与不同读者相遇而出现新的选择,要么被认同,要么被忽略,要么被悬置,要么被拉下经典的圣坛,同时在读者的重新确认中还会有此前未被视为经典的文学文本被确认为经典。在理论上,所有曾经被确定为经典的作品都具有在经典的圣坛上下沉浮的可能性。读者是文学经典的立法者,也是文学经典的“终审”判定者。在文学经典的确认上,读者会有意无意地抗拒来自于他者的任何“图谋”。丹尼尔・贝尔早就发现,“文化领域的特征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它是反体制的,独立无羁的,以个人兴趣为衡量尺度。在这里,个人的感觉、情绪和判断压倒了质量与价值的客观标准,决定着文艺作品的贵贱”。

读者在文学成为经典的过程中的作用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共识,因为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消费者,是文学活动中最有发言权的行动单元,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但是作者的作用同样不可小嘘,因为作者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作者对于写作、对于文学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内在涵养和品质,所以作者的写作态度也应成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成为经典的因素之一,这在《平凡的世界》的成书过程中同样可以看出。路遥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作家,对作家的劳动及“ 为谁写作”这类问题有着积极而正确的理解。在他看来,从根本上讲, 作家写作并不是为了自己, 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能得到一种廉价的满足: “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 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 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路遥鄙弃那种高蹈的个人主义、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及虚无、颓废的老庄主义创作倾向,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可疑的东西保持着距离。他的写作在精神气质上与俄苏文学最为接近。俄苏文学精神里的人道情怀、苦难意识、底层意识、人民立场及诗性气质, 极大地影响着他的文学观念和写作实践。赫尔岑说:“对小人物的同情心是俄罗斯文学的基调。” 路遥则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的人们,密切地关注他们的生存境况和内心感受。他为那些艰辛地生活着劳动着的广大的“农村人”而写作,为那些在人生的坎坷路途中艰难挣扎的青年人而写作。他说:“作为正统的农民的儿子,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注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 而不仅仅是到达彼岸后的大欢乐。”他在谈到自己写高加林这一人物的想法的时候说:“ 我有责任把这样一种人物写出来,一方面是要引起社会对这种青年的重视,全社会应该关怀他们,从各方面去关怀他们,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起来……” 路遥不愿当那种平庸的作家,不愿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平庸的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他说:“更重要的是,我深切地体会到,如果作品只是顺从了某种艺术风潮而博得少数人的叫好但并不被广大的读者理睬,那才是真正令人痛苦的。大多数作品只有经得住当代人的检验,也才有可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那种藐视当代读者总体智力而宣称作品只等未来才大发光辉的清高,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因此,写作过程中与当代广大的读者群众保持心灵的息息相通, 是我一贯所珍视的。” 总之,为别人写作而不是为自己写作、为多数人写作而不是为少数人写作,已经成为路遥的最基本的写作原则。他把写作当做一种既普通又神圣的事业,一种与“人民”的幸福与痛苦、前途和命运密切相关的事业,因此,路遥认为,如果作家 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一味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喃喃自语,结果只能使读者失望,也使自己失望 。别林斯基说,“‘人民性’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学纲领”。在“为谁写作”这个问题上,“人民性”则是路遥的文学纲领。在“人民伦理”受到利用、践踏和嘲笑的中国,路遥的宣言和写作所体现的,就不只是一种很可宝贵的道德姿态,还有一种特立独行的英雄气概。路遥的朴实的写作理念包含着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真理:文学是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是属于“人民”的,因此,谁关心他们的无奈和叹息、痛苦和忧伤、愿望和要求,谁才能写出具有人道内涵的、受到普遍欢迎的作品。路遥的经验,值得那些为了市场而制造商业奇观的作家学习,值得那些为了奖赏而服从政治指令的作家学习, 值得那些为了“纯文学”而玩弄形式技巧的作家学习,值得那些为了“写作”而胡编滥造的作家学习,值得那些为了“安妥”自己的“灵魂”而把道德踩在脚下的作家学习, 值得那些只写肉体而不写灵魂的作家学习。那些形形的消极写作者应该明白,他们只有像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像路遥那样正确地解决了“为谁写作”的问题,他们的写作才有可能走在正路上,他们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才能写出有持久生命力的被大多数读者欢迎的好作品,而不是被极少数人叹赏不已的速朽之作。

参考文献:

[1]黄书泉 《重构百年经典――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阐释》 38、7页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26页 三联书店 1989年

[3]萧功秦 《 知识分子与观念人》139页,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年

第9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

经典文学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经典文学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结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从作品内容来看,经典文学的影响更久远。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汲取了通俗文学的精华,是通俗文学的升华。经典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百家争鸣,一部《论语》让儒家的仁爱传承千年,,鲁迅犀利的语言让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的复杂人性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泱泱华夏,一部《史记》展示了半边历史画卷。名著的深刻内涵让其经久不衰。

经典文学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留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经典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经典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深,更广。经典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诚然有些名著诞生之初是通俗文学,但它作为通俗文学影响的只是一代人,而它成为经典后却影响代代人,通俗文学功在当代,但经典文学利在千秋!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第三,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四书五经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一举一动;《论语》中的思想逐渐融入民族精神,融入华夏文明;《资本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典文学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典,终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兼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感沧海桑田之变幻,奏乾坤寰宇之辉煌。

反方观点

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第一,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必要根基。通俗文学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回顾文学发展的历程,“经典文学”就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诗经》已成为经典,而《诗经》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国风》。《国风》它首先属于通俗文学,再如《三国演义》等经典亦是由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它们经过文人的润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淘洗而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基础,是经典文学的土壤,经典文学是通俗文学这块土壤中长出来的一颗参天大树,试问,没有供大树扎根生长的土壤,何来参天大树呢?

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第二,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容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理解,接受,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遍布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而通俗文学以其通俗性关注了最广大的受众――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平易的形式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典文学往往因其思想或艺术富于深刻性,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往往不易理解,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给文学的广泛传播,发展造成障碍吗?

第三,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八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