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现代医疗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医疗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医疗技术

第1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意见,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组的指导下,我们切实抓好对培养对象的培养管理和考核,不断提高我院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医院基本现代化进程。具体做法如下:

一、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管理体系。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了规章制度的健全,着力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培养管理体系。我们坚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每一批培养对象首先与他们签订三年目标责任书,切实增强这些高级人才的目标责任意识;坚持档案管理制度,经常与培养对象联系,全面掌握他们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取得的业务成果和考核、奖惩情况,并做到将他们的有关情况及时存入其个人档案;坚持定期报告制度和领导与专家联系点制度。院领导与4名“××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建立了联系,经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科研经费、科研设施等各种困难,使他们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精力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

二、重视宣传工作,营造双尊氛围。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我们着力加大优秀知识分子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了高级人才典型事迹宣传活动。全院高级人才,得到不同形式的宣传表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都得到宣传报道,院部进一步加强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单位的合作,明确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由他们派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利用《医苑之窗》特聘通讯员,组成宣传小组,配合做好宣传工作。通过这次活动,总结宣传了这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的奋斗业绩,展示了他们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投身于科研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理论水平。我们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高知识分子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了切实提高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引导他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组织各类拔尖人才,包括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学习政治理论,进行了知识经济、医院经营创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讲座。通过培训,大家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促进找材料到文秘站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了观念转变。选送部分培养对象到外地参加业务进修、学习。与此同时,还组织培养对象报名参加与南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课程班,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

第2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王平,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肿瘤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委员、天津医学会肿瘤学会委员。

从事肿瘤放疗临床及研究工作23年。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效果”的研究。引进新技术“后装组织间照射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等四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奖,且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新技术空白。承担和参加天津市局级课题4项,分别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编者按]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相关技术的互相带动下,医学技术的发展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于许多疾病,从“不治”到“可治愈”成为现实;一些治疗方法,使繁杂的大手术变得简单,如内窥镜治疗等。这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治疗费用,提高了治愈率。

为使读者了解这些新成果新技术,并从中得到帮助,本刊将邀请有关专家陆续为您讲述。本期将介绍肿瘤放疗新技术。

写在前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改进,CT模拟机及X刀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射波刀放射治疗等新技术先后问世和完善,放射治疗由常规治疗跨入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新时代,实现了增加肿瘤靶区放射剂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保存重要脏器正常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达到肿瘤治愈的目标。放疗与手术、化疗并列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45%的肿瘤病人可以治愈,其中18%的病人运用放疗即可治愈;单纯放疗或放疗与手术、化疗相结合可以使60%~70%的恶性肿瘤病人受益。

原发肿瘤的局部控制是肿瘤治愈的先决条件,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一些肿瘤以放疗为主可达治愈,并保存器官和生理功能;对不宜手术、失去手术机会、手术后有肿瘤残留或可疑肿瘤残留者,接受放射治疗是肿瘤局部控制的重要选择。

本期由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的专家和医师们为大家介绍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三维适形放疗“有的放失”治肿瘤

朱 莉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使肿瘤细胞生长的关键部位DNA链断裂,致使肿瘤细胞减少或停止繁殖,以杀伤或杀死癌细胞。目前,有60%~70%的癌症病人在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在肿瘤早期单独使用放射治疗就可成功消灭肿瘤细胞,使患者痊愈;在肿瘤中期放射治疗结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痊愈,而另一部分肿瘤患者即使不能痊愈,仍可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使肿瘤瘤体缩小,延缓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期,并使病情长期稳定;在部分

晚期肿瘤患者中,肿瘤已长得很大,不仅损伤了其邻近组织和器官,还会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因肿瘤压迫造成的面部肿胀、进食及呼吸困难、出血及骨痛等不适症状。这时,放射治疗“上阵”实施姑息治疗,不但可使肿瘤瘤体缩小,解除压迫,缓解症状,还可起到止血及减轻疼痛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之所以能使肿瘤细胞减少或将其消灭,关键在于给予肿瘤放射剂量的大小,其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杀伤癌组织,并且最大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然而,肿瘤生长不是孤立的,它的周围必定包绕正常组织及器官,传统的放疗方法在治疗肿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损伤其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而正常组织及器官所能接受的放射剂量则远远低于杀灭肿瘤所需要的剂量。为了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不受或少受损伤,就要降低放射剂量,但这样做又不能完全杀灭肿瘤细胞。这个难题是目前国内外放疗领域中研究的焦点。然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出现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放射治疗新技术,根据肿瘤的不规则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内,使放射剂量分布形状与肿瘤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一致,然后从三维方向设计出多个照射野进行照射,这样既可以给予肿瘤一个较高的剂量,也可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不必要的照射。该技术凸显“三精”特点,即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及精确治疗。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可大大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放射反应和后遗症的发生,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轻,适用于体积较大、累及范围较广肿瘤的常规治疗,并且放射性炎症反应出现晚、恢复快等优点。

适形调强放疗“逆向设计”治肿瘤

王佩国

调强放疗技术是放射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代表了本世纪放疗技术的主流。调强放疗通过逆向放疗计划设计,优选出最佳照射方案,将放射高剂量分布在三维立体方向上与肿瘤(靶区)的形状完全一致,同时调节剂量强度,使靶区内各点剂量均匀“布阵”,最大限度地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的照射剂量,保证身体正常组织不受太大的损伤,并可以在此前提下,给予肿瘤部位更有效的放疗剂量,给癌细胞以毁灭性的打击,完全彻底地消灭肿瘤。

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是确保调强放疗准确实施的前提。调强放疗的实施步骤:①精确定位,使用特殊的装置,确保病人在每次治疗时的精确重复,通过PET―CT或核磁共振检查,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②精确计划,与传统适形放疗相比较,调强计划设计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是通过逆向预算程序进行计划设计,即医生首先把肿瘤组织需要达到的剂量和脑干、脊髓、腮腺、晶体、肺组织等所有需要保护的组织器官不能超过的剂量等限制条件输入计划系统,经过计算机精密复杂的逆运算,给出最满意的治疗计划;③精确治疗,正式治疗前,每一位患者的治疗计划都要在仿真体膜上模拟全部治疗条件进行实际照射和剂量测量,确保剂量分布与计划设计相吻合后再开始正式治疗,并由受过特殊培训的技师负责实施治疗,保证每次治疗的精确度。

国内外临床经验表明,调强放疗具有其它放疗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周边有重要器官的部位,如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疗效与手术相同;鼻咽癌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了腮腺、脑和脊髓的损伤,减轻了病人口干的痛苦;乳腺癌调强放疗能降低心脏的损伤;肺癌调强放疗能明显降低正常肺组织、心脏、食管等脏器的损伤;复发的肿瘤患者有可能获得第二次放疗机会而不增加放疗的并发症等。调强放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我院已将此项新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常规治疗

手段。

机器人辅助的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射波刀

袁智勇

近5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得以飞速发展,而射波刀则是其中最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之一。

射波刀由机器人臂、紧凑型加速器、治疗床、定位系统、呼吸追踪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机器人臂有6个活动关节(和人的上肢一致),可迅速将150公斤重的小型直线加速器移动到空间指定位置进行照射。由于机器人臂的灵活运动,可使加速器产生1200多条射线方向供选择,使剂量分布能够更好地集中在肿瘤区域,这一机器人臂通常用在奔驰等高级轿车的自动装配线上,以保证位置的精确性。

射波刀可治疗直径1~8厘米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它有一张可承受160公斤重量而由电脑驱动的治疗床,治疗床可沿上下、左右、进退方式平移,还具有纵向旋转、水平旋转、头脚方向倾斜等功能,这是以往所没有的技术。治疗床顶上的天花板左右各有一对定位用的X光机,以45度和135度的方向对治疗床上的病人做头部或身体照射,影像则落在治疗床右、左两个数码照相机的液晶感光板上,并快速传输至主控制台的电脑,与原先CT定位的重组影像库对比,患者的位置误差很快计算出来,通过治疗床6种运动方式的自动调整,将肿瘤移至原先设计的照射目标区,按治疗计划进行放射外科照射。

射波刀治疗室的天花板上装有一套红外线讯号接受系统,可连续记录与监控病人胸前3个红外发生器的位置,建立患者的呼吸模型。另外,根据定位X光影像采集的患者体内肿瘤(如肺癌和肝癌)位置的运动模型,通过2种运动模型的拟和,射波刀则能建立肿瘤随呼吸运动的空间位置模型,主动追踪肿瘤,在运动中治疗,这一技术借鉴于对空巡航导弹的追踪技术,在运动中持续追踪靶点的动态位置。而以往的治疗技术如X-刀、体部伽玛刀不能主动跟踪肿瘤进行治疗,也无法准确计算肿瘤的运动位置,只能扩大照射区域,以牺牲更多的正常组织及器官为代价进行治疗。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射波刀在治疗颅脑和无自主运动位置的病灶时,准确性为1毫米左右,在治疗肺部肿瘤时,平均误差为1.5毫米,比以往的X-刀、体部伽玛刀的治疗准确度提高了5~10倍。

放疗医生用射波刀对肿瘤患者治疗时,能够不断地对肿瘤位置进行验证,如果病人在不自觉中出现非常细微的位移,定位系统能很快计算出来并通过治疗床的运动加以调整。以往X-刀和伽玛刀则只能依靠患者皮肤上参考标记代表肿瘤的位置,而皮肤标记和人体内部肿瘤位置很难保持完全一致,因为皮肤本身具有很大的弹性,这一摆位方式是将人当做刚体对待,依靠它去精确定位,如果在治疗中患者出现了位置变动,通常情况下X-刀和伽玛刀都是忽略不计的。在射波刀的定位技术中,由于它是通过颅骨、脊柱骨、金属标记等刚性结构作为参考坐标的,所以,定位和治疗的准确性大为提高。

射波刀的治疗计划系统通过逆向运算,由放疗医生给出理想的剂量分布要求,专职物理师将其输入电脑,计算机去寻找达到要求的方案,所以,能够通过非等中心照射使肿瘤受照射的剂量高度适形而均匀。通常肿瘤周边能达到80%的剂量分布,以往放射外科只能达到50%~60%剂量线,而肿瘤复发与否,取决于肿瘤所受的最低剂量是否足够。

因为具有以上技术优势,射波刀对全身各部位肿瘤均可进行有效治疗,它不但与伽马刀一样能治疗颅内的疾病,而且在放疗时还可以根据肿瘤体积大小,与正常组织结构关系进行1~5次的分次照射,对体积较大的肿瘤也可实现放射外科治疗。射波刀的技术优势不但在体部肿瘤治疗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在对肺癌、肝癌、胰腺癌、头颈部肿瘤、前列腺癌、腹膜后肿瘤、各种局限性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等治疗时都显示出非常高的有效率。它适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只需1~5天的照射,整个治疗过程大约需要30~90分钟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是唯一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和无需恢复期的全身放射手术形式,患者术后即可回家。

射波刀作为当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使患者减轻了痛苦,并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PET-CT,肿瘤放疗医生的火眼金睛

庞青松

最近,很多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前,被医生告知需做PET-CT检查。患者询问:放疗前为什么要做PET-CT检查?有什么作用?与放疗有什么关系?哪些肿瘤患者放疗前一定要做PET-CT检查呢?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2/3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消灭局部肿瘤组织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范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疗靶区。它通常是通过查体和传统的影像学资料,如X线片、CT来确定的。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是解剖学的显像,同人体内的正常组织和器官一样,恶性肿瘤也处在不断新陈代谢当中,通过传统的影像学观察到的肿瘤的形状、大小和活动情况等之外,它还在微观环境下不断地进行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这是传统的影像学手段所观察不到的。通过PET-CT检查不但可以得到传统的影像学资料,还可以通过特定的功能显像剂,了解肿瘤的代谢情况。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与它的代谢情况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代谢也就越活跃。因此,通过PET-CT检查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恶性程度就很有必要了。

此外,由于PET-CT检查是全身性的,我们可以了解到全身其他部位还有否肿瘤的存在,依此改变肿瘤的分期,进而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报道认为,近1/4的肿瘤患者由于通过PET-CT检查,改变了肿瘤的分期,从而避免了接受不该进行的治疗。而对于准备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PET-CT检查不但能帮助医生确诊和了解恶性肿瘤转移情况,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放疗医生确定肿瘤治疗的靶区,即肿瘤放疗的生物靶区。它和肿瘤治疗的传统靶区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功能显像剂了解到肿瘤细胞的活性以及是否乏氧、对射线的敏感基因和抗拒基因的表达情况,针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采取适当的增敏方法,如改善乏氧、促进射线敏感基因的表达、抑制射线抗拒基因的表达等,来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

第3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材料;材料运用;技术综合;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材料在景观中的使用千差万别。从石材、木材、钢材、混凝土、塑料、玻璃等这些传统的建筑材料,再到绿化资材这种特别的“活”材料,这些都是构筑景观环境和形成各种空间的基本元素。材料是直接参与现代景观设计与工程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构成现代景观的重要部分,是景观设计中极应重视的环节。通过对这些景观素材的组合运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时代、文化和精神内涵。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的革新和创造,重点是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对新材料的使用。采用高新的技术构筑现代景观,使用有机玻璃、合成纤维、再生材料、绿色环保土等新材料,形成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富含艺术力的现代景观。新材料建造的现代景观中拥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强有力表达能力,大大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对不同环境的需求。这些景观作品有的受到好评,有的却还处于试验阶段颇受争议,但它们积极探索对新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采用新材料作为重要的表现特征,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积极且发人深省的推动作用。

2.新技术材料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2.1新材料出现的必然性

人们所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景观所用的材料除植物外,一般就是石头,水泥及木材,建筑材料也是如此。建筑形象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合理运用和更新。从远古文明起,建筑材料的运用就是建筑设计的内在组成部分。工业革命后,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应用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十九世纪钢铁和玻璃的广泛应用重新界定并扩展了建筑风格,新生代的景观设计师也正在对这种传统的景观概念提出挑战,以塑料、金属、玻璃、合成纤维为材料,在材料的运用上增添了很多选择,立于景观设计的前沿(如图1)。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如钢、不锈钢、镀锌钢、铝和各种合金,以及各种各样的混凝土材料为我们的环境创造了丰富的质感和色彩。当玻璃发展成为一种可以用来承重的材料时,它的使用方式也就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新的照明灯具如光纤、LED灯为景观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同时新的材料也意味着新的结构形式的出现,如钢材的运用使跨度更大、构件更轻盈、形式更简洁,也产生了多种新颖的结构方式。同时,工业化使传统材料也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如木材的铆接、石材的悬挂等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新的结构美学代替了古典的装饰美学。新材料的运用不仅使我们能用简单的方法和低廉的成本创造过去耗费巨资仍难以达到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新材料开拓了景观的新的可能性,这一切使得景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科技新型材料的不断开发,既满足了城市美学夸张、变化的操作技术需求,也促成了不断追求新形象、新面孔、不断生产又不断抛弃的文化模式的形成。使用钛金的仿制型材,只需低廉的费用就可以营造如同黄金般装饰的富丽华贵[1]。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发展。材料的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进一步又会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2.2材料、技术与创新

任何建筑创新总是以一定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为基础的,材料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对于建筑形象地发展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同时景观作品也随着潮流而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可以追求有限的、短暂的时效展示,也可以追求长久的、历史性的美感(图2)。一切构成元素都可随意装配、更换,设计的作品是可以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审美变化而变化的景观动态形式。景观材料的创新是把每个细部局部都置于强烈的视觉焦点,坚持并置或同时应用不同风格,不同材料的多重细部形式,特别是看起来相反的和最终效果的纹理、色彩与尺度相冲突的形式,这也导致创新和进步的设计,表现细部设计中的创造性潜力。

我们应该利用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材料和一切新的东西,根据他们的特性物尽其用,而不能仅仅对过去做表面的模仿……[2]设计师必须了解和熟悉新材料的性能与适用范围,并在掌握其制作工艺与施工工程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艺术上的创意与发挥,追求视觉上的新颖和具有时代性,这一直是现代景观建设发展的目标。在借鉴与继承并重的同时,大胆给予出新、视觉化的景观空间处理有新意才有活力。就拿国外许多具有前瞻性与超前意识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方案的频频中标和实施这一点来说,虽然可证明人类视觉意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观念上的进步,但同时不能不说是设计师应具有较前卫的思维。探索具有风险,但景观设计从其视觉的形态语言上不断追求新意的特点来讲,这是人们总在追求新奇性的心理习惯使然。他们总是期待着一个新形式生命的诞生,尽管其间总是存在着一个也许是漫长的接受过程。

3.艺术与科学相结合――新材料的技术综合

现代景观设计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一些人向艺术的方向发展,他们关注景观与艺术的结合,追求景观的艺术表现。另一些人则向科学的方向发展,更关注景观的生态意义。在许多人看来,景观设计中艺术成分的增加必定会忽略对生态的考虑,而侧重生态效益又必然会削弱景观的艺术性。然而,一些设计师却用他们的实践告诉人们,科学与艺术在景观设计中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符合生态原则,还应当考虑文化的延续和艺术的形式。如通过科学的生态过程分析,得出合理又夸张的地表形式和植物配置,在突出了艺术性的同时,也遵循了生态原则。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碰撞动摇了人们对景观的传统看法,新时代的景观艺术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也是自然而然的,技术给我们提供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景观观念、景观体验和审美价值观。这是景观设计师对21世纪的社会和挑战做出回应,对未来的新事物充满激情。新材料的运用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它既具有现实意义,又使景观反映现代生活方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多数是普通材料,如普通陶瓷材料(地面瓷砖)、普通金属材料(钢铁、铝、铜、锯)和高分子材料(有机玻璃)等。什么是新材料呢?新材料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有更优性能的材料。如新型金属、细料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具有现代工业色彩的金属的运用使种满自然植物的景观很有现代艺术感,或选用设计师们尤其喜爱的反光度,色彩感都很强的高科技材料代替砖、石、木材等传统材料,与自然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软质材料的运用也使景观达到传统材料所无法达到的空间组织结构,其中重量轻、易于搬运及清洗的特性也使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塑料及金属的应用标志着现代景观追求透明质感的趋势,无论是色彩、质感还是光影的表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及水平(表1)。现代对新材料的运用及挑战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时代潮流的信息,并且熟悉各种材料的应用特征及不足之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景观及环境设计的设计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向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增强了现代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类别 特性 缺点 应用

金属材料 风格硬朗,反光度强 风格冲突 具有工业现代感的景观

软质材料 易于搬运及清洁 使用周期较短 合成纤维、橡胶,具有各种空间组织结构的景观

塑料 可达到传统材料无法媲美的规模 易老化,不耐久 具有非传统雕塑感的景观

玻璃 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的优越 大面积使用造成光污染 透明景观的营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的景观材料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表达途径。设计师们也通过运用不同形式的材料,不断深化和改变着景观设计的概念。那种先锋的、前卫的、实验性的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方式,犹如装置一般,形成了有悖于常规的设计理念,而这些高艺术性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都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撑。

现代景观中新技术的运用,首先是对材料运用上的挑战,如在塑料、金属、玻璃、合成纤维等材料的基础上,使其尽可能地再利用与再循环;也可采用现代新技术,成为新的再生材料,为物质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新材料通过它本身的表面、形状、色彩和质地都可能在人们的感觉中唤起某种特定的感觉和情绪,每一种材料都有其不可取代的表现力。景观新材料的影响力为现代景观设计开辟了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展现了高科技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无穷魅力。

4.结语

材料作为景观语汇中的元素,却可以成为设计师与其作品之间的重要媒介,创造出独特形式的景观。各种新型材料的运用,也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景观的概念。不难看出,如果景观设计要进步,就必须以开放的方式考虑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设计。在语言中,一个人词汇量的不足就会限制他的思考能力,同样,在景观中,材料运用的局限性也会限制设计概念的思考。现代景观设计中缺乏对于材料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的勇气,致使景观设计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也不能创造性地设计高艺术感染力的景观作品。如果能以更合适、更包容的姿态对待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景观新型材料,适当的应用它们,把艺术形态和科技的支撑完美的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优秀的现代景观。

在寻找更好的新的景观设计理念过程中,我们只注意去发现新的形式和理念,而导致的结果就是设计新的、怪异的变体和简单的高科技或纯艺术的翻版,把现代景观设计单纯的模式化般的套用在某些诸如数学公式似的设计理念当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新的理念本身并不是答案,形式也并不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本质,它只不过是承载功能的外壳。探索的并不是简单的借用高科技或艺术的形式,而是一种对新技术材料运用有创造性的设计哲学。

注释

[1] 刘华著.走进新景观―思想、生活与实验设[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48

[2] (英)戴维・皮尔逊著/董卫等译.新有机建筑[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参考书目及文献

[1] 杨霞. 从高技术景观中研究现代景观新材料的运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英)戴维・皮尔逊编著/董卫等译.新有机建筑[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刘华著.走进新景观―思想、生活与实验设[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

[4] (英)理查德・韦斯顿著/范肃宁,陈佳良译.材料、形式和建筑[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7

[5] 陈战是,梁伊任.谈我国园林中材料的运用与发展[J].中国园林,2004(6)

第4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摘要】随着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的必要条件之一,既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又可以推动医院的医疗技术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践中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由于高强度的使用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果不及时修复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因此良好的医疗设备维修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医疗设备 维修现状 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1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分析

第一、医疗设备生产商将设备维修技术垄断,进而获取高额利润。由于医疗设备采购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医疗设备的生产商采取了降低销售价格的方式推销商品,再通过将维修设备技术垄断的方式提高维修费用,进而获取高额利润。从实践来看,很多医疗设备的整个运行周期的设备维护费用非常高,有的甚至会高出医疗设备的销售价格。医疗设备生产商为了获取高额的维修利润,严格限制医疗设备配件的销售渠道,对维修技术严格保密,这就造成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部门无法自行完成设备的修理,只能选择由生产商来完成。

第二、一些医院仍旧奉行“重采购、轻售后”的错误理念,只是片面追求大型先进医疗设备的采购与配置,却忽视了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现代医院中都有专门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部门,并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但是由于医疗设备的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医院对维修技术的培训很少,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完成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同时,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往往只重视对医生医疗水平的绩效考评工作,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很多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自身并不重视对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在维修工作中的积极性也非常低。

2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对策分析

目前来看,大多数现代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都是通过生产商以及授权的维修公司来完成的。据统计,我国三级医院每年用于维修和保养大型医疗设备的费用可以达到设备总价值的1%-3%,而很多大型医疗设备的运行周期并不长。因此,现代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点管理:

第一、重视大型医疗设备采购和售后维修双重工作。医院在进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时往往只是重视医疗设备技术和功能等基本指标,对设备的售后维修和养护容易忽略,这就容易造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现代医院应当在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除了重视技术指标以外,还要认真研究设备的售后服务、配件成本等因素。因此,在采购时除了要有管理人员和使用科室人员参加以外,还应当要求医疗设备维修部门的人员也参加,这样就可以发现该设备在使用之后是否容易出现故障以及维修程序是否复杂等问题。

第二、医疗设备维修部门应当建立全新的维修理念,将大型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风险控制和定期保养相结合。大型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应当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医院应严格制订大型医疗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并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设备质量评估体系,使大型医疗设备可以长期处于良好状态,降低维修率。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医疗设备管理档案来及时维护设备并发现问题,比如记录设备的采购流程、技术参数以及日常维修信息等,让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并结合相应的信息进行动态分析,确保大型医疗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医院应增加在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的经费,通过专家讲座、外派学习等方式让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及时获取最新的医疗设备技术信息,不断加强知识更新,使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相匹配。同时,完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使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绩效考核指标挂钩,这就可以使维修人员注重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自身水平的提高,不断关注和学习最新的医疗设备技术,并针对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增强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自主维修的积极性。

3结语

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和养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医院既要转变医疗设备采购和维修的理念,同时也要将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从设备采购、维修人员培养等多个方面加以重视。只有这样,现代医院才可以充分利用大型医疗设备的先进技术资源,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和效率,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在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赤,王晓敏,李怡勇.《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部门的建设与管理》[J].《医疗卫生设备》,2008,29(3).

[2]窦志军,桑爱萍.《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8,6(10).

第5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04-02

医疗器械是医院诊疗活动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其不断发展进步,其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现代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对医疗器械的的现代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内容等进行阐述,为信息化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医疗器械现代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医疗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和进步,医疗器械已成为医院的诊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医院的诊疗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越发复杂,难度日益增加,加强医疗器械的合理的高效的现代化的管理,对保证医疗诊疗工作的准确可靠和安全十分重要。目前医疗器械种类多,数量多,应用项目多而零散,使用频繁,出入库频繁,工作量很大,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1],传统的医疗器械管理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中,医疗领域的信息化管理的新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整个医疗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已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信息系统是根据医院具体情况,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理论建立和设计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2],将医院医疗设备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与维护、报废处理等一系列环节的操作管理系统的规范的明确的具体的固定和联系起来,有利于医疗设备的动态监管、合理配置和资源有效共享,为日常使用、费用核算、数据统计等更为快速、准确、全面的提供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3]。因此,对医疗器械进行现代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2医疗器械现代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医疗器械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医疗器械的档案是安全管理和使用的原始信息,是医疗器械的静态信息。以往传统的人工管理,既需要人力资源,且管理繁琐不便,器械档案资料不完整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器械信息的查阅也很不方便,已不能满足医院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医疗器械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医疗器械的档案信息资源,包括申购审批、论证、购销合同和协议书、购货发票、安装及验收报告、器械相关的一般资料和技术资料等等,均以各种形式录入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并有对应的查询目录,方便调阅,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性,便于日后准确快速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充分发挥器械档案的信息作用。

2.2医疗器械质量维护信息化管理:医疗器械的质量维护信息化管理是医疗器械的动态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指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将医疗器械的质控数据、维护、维修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储存,监督控制管理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实时的性能状况。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新型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已广泛的应用,其质量监控,维护和维修工作也有了相应更高的要求,仅凭实践经验和人脑记忆远远不够,每次查阅文字记载也是一项工作量很大很复杂的工作,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质量维护软件系统,将医疗器械信息分类记录,器械的技术参数,维修养护记录一目了然,并能很好的进行统计分析,使管理人员准确掌握仪器性能变化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也便于进行费用核算,和对维修人员的考核,减少了资料存放空间,节省了人力资源,减少了工作量,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2.3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医用耗材的采购情况和使用情况的数字信息化系统管理。目前医用耗材种类繁多,消耗量日益增加,其潜藏的医疗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一次性无菌耗材,手术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的管理尤为重要,单纯的人工管理已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耗材的管理需求。信息化技术管理系统,能为医用耗材从计划采购到临床使用各方面各个环节提供完整的信息记录,监控和指导各个环节的操作情况,降低医疗风险。

根据计算机记录的各科室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以及库存情况,录入计划采购项目和数量,软件自动统计生成总的采购计划表。通过统计分析历次产品采购的价格,和本次采购产品的各个厂家的报价的对比分析,便于快速的选择供货单位,有效的控制成本。对历次供货单位的资质进行监控,保证所采购的产品有齐全的证件和有效期,避免或减少此方面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可增加建立不良反应记录模块,对医疗耗材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统计,有利于医院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控制,减少医疗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安全保障。

总之,医疗器械在医院诊疗活动中十分重要,其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器械的现代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管理效率。随着医疗器械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信息化管理体系也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管理需求,使医疗器械在医院工作中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汤黎明,戚仕涛. 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专题七——医院医疗器械数据信息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91-93

第6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 医疗设备; 维修; 制度; 管理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器械设备已经成为医院生命线,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它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依据不可替代的角色。尽管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但是这种改善与现代化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检测手段的陈旧,维修工具的落后,缺少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加之对维修管理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从而也造成了技术人员的流失、转行等现象。因此,医疗器械维修和保养工作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自之强大的维修队伍。

1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必要性

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设备自身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大型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引进大型设备的同时,就应重视维修保养人员队伍的建设,从而保证设备的最佳状态,提高其完好使用率。保养的目的是使医疗设备更好服务于工作,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最大效益,有了经验丰富的维修队伍,才能保证医疗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对现代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医疗器械工作管理

2.1 人员管理

自身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维修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随着医疗设备的精确度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也要不断提高。及时掌握医疗器械方面新信息,定期派专业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对工程技术人员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

2.2 目标

按故障发生规律制定维修养护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预防性维修、改进性维修、故障性维修及日常维护。周密的计划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前提。

2.3 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2.3.1 制定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不仅是一种医疗服务手段,它还是医院文化的重要标志,设备的维修不再是一般的修修补补,维修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全心全意为医疗工作的思想品德和精湛的维修养护技能,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积极性,做好分工,明确职责,加强维护人员的管理。我院规定价值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和使用,无关人员不得上机,使用人员需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对各种仪器应做好日常的使用保养工作。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杜绝医疗设备故障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2.3.2 制定维修和保养制度: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维护必须按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最大限度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对急救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维修,积极抢修保证临床一线的需要。并要求定期深入科室对所有负责仪器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与保修厂联系,并做好详细的维修记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定期召开业务碰头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研究分析维修中的疑难问题,交流维修心得,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第7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医疗器械;问题;维修;管理

只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与精湛的技术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医疗作用,服务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类先进的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得到快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医疗设备能够与多种学科共同融合,形成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正是发展速度的提升,才对使用与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为了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护管理能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各项指标评估体系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则作为重要的权重,成为医院质量评估重要内容。

1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医疗器械在长期的使用中,或者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均存在正确操作的问题,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一个良好专业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发挥机械水平与能力,一般情况下,医疗器械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 维护与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与常识不足

传统医疗设备主要是机械设备,在维护与使用中,较为方便简单,但当前则不同,计算机技术与设备的有机结合,使维护与操作难度加大,与以往医疗器械维护产生了极大的差异,特别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医疗器械已经向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各类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现代设备应运而生,在操作上也变得异常复杂,一些新设备在购买后,投入各科室和业务单元,对一些岗位技能要求就会更高,但由于在岗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不足,跟不上时展需求,设备购置后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当,就会使设备出现问题,另外医护人员个人知识结构、素质的不同,在业务培训中接收能力不同,未真正掌握现代化设备的相关知识和要领,在实际操作时,就会导致人为的破坏与失误,使设备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

1.2 医护人员主观性忽视相应问题

一些医护人员,只管使用不重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设备没有大的异常,则不会注意,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意识不强,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对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医院为了节省培训成本,不能系统全面的对设备进行认知,导致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不懂结构与原理,没有维护管理技能,对一些小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医院在管理上也没有做出硬性规定医护人员必须要重视维护,这就使医护人员主观忽视维护管理工作,导致医疗器械故障普遍存在。

1.3 相对落后的维修手段问题

医院是经济效益单位,在购买设备后,考虑到医疗工作的繁忙,会使设备长期不停转的工作,对设备维护与管理也不愿有过大的投入,整体医疗器械维修方面投入不足,一些设备在更新与调试过程中,不能与现代化接轨,使医疗器械维修水平落后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医疗器械进步,二者根本不成比例,维修管理水平远远落后时代进步,更谈不上与科技同步发展,对使用中的医疗设备也没有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医疗器械的功能发挥。

1.4 没有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做保证

大部分医院在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中是盲点,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可以说,医院不能建立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门制度,那么就会使医疗器械在使用中处于无监管状态,接触医疗设备的人员,没有制度约束,使用时出现问题,没有责任与担当,医院没有考核与管理,整体管理上,严重缺少统一性,相关设备管理条例不健全、不明确。

2 加强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管理措施

为了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就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能力,使医院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2.1 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

现代化的设备越来越多,只靠以往几个技术人员无法完成大量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设备的运转,就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成立一个小组,形成团队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各类设备进行检测与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理,同时,也要承担部分管理工作,只有把懂技术、懂原理、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集中起来,形成团队才能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不断提升使用年限。另外,为了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正确使用,还要在基层培育一批兼职的维修团队,对一些小毛病、小问题直接进行解决,现在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在医院的各个医务单元,这就直接导致了对医疗器械管理上的不便,设备出现问题,如果只等专业人员来维修,那么就会影响到正常工作,没有在短时间内解决设备问题,所以,需要挖掘相关使用人员的潜能,让他们了解设备性能与特点,在使用中多观察异常情况,加大统一培训力度,在不耽误本职工作前提下,能够协助专职管理人员做好医疗器械观测与日常维护工作,这种方式不仅扩大维修队伍,而且减少了队伍建设投资,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医疗器械使用效果。

2.2 建立完善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制度

医院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要不断加大立法、执法、检查力度,通过内部相关规定,形成系统完善的制度和标准,让所有医护人员共同认可与遵守,按制度约束,明确责任人与责任制,形成良好的考核与检查,同时还要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相挂勾,对使用不当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要有约束条款。

2.3 提高维护管理水平与能力

充分利用厂家、市场等条件,形成联合维护与管理体系,使机械维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彻底改变只靠医院进行维修的单一状况,不断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对无法解决的大问题,要与厂家和商及时联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现代设备综合性强,需要综合能力高的人员进行维护,要在维护与管理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结构,使维修改变单一的状态,使医疗设备器械维修从专业分工向资源共享型发展。现代化的医疗器械是高科技集合体,综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声波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相关维修人员不仅要大量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现代化技术能力。

2.4 做好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常保养和提前维修,各类人员需要对大型医疗器械做好定期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因一些细小的差错而导致整个设备的损坏。医疗器械日常消毒非常重要,使用后,要及时擦净残留表面的血渍,不能使设备长时间浸泡在盐水中,血液和盐水对金属器械腐蚀较强,时间一长则会导致设备斑点。医疗器械清洗需注意避免碰撞、掉落或受压等情况,特别是要对器械关节面以及轴节部分做好保护,避免生锈,做好烘干保存。

3 结束语

现代化医疗器械在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能保证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完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维修与养护技术能力,强化专业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医院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王迪,王跃武.关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体会[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2011,9(2):79-80.

第8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医疗质量;计量;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计量作为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控制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医学领域更加广泛地、大量地使用各种诊断治疗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是医疗工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它所提供的各种医学参数直接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因而,要保证医疗质量,医院和相关管理部门就要抓好医用计量管理,而其中抓好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性检定尤为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规定: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下面简单谈谈医学计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医疗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院器具检定认识不足

由于医学计量工作起步较晚,有一些单位法制观念不强,对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从不主动向上级申请周期检定。有的科室只知道设备有故障去修理,设备在使用中或修理后的技术指标不一定符合要求,在对病人的检查时只怀疑病人有问题,从不考虑设备是否正常,因而容易造成误诊。

(二)对医疗设备监管不够完善

医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导致医疗设备使用频率较高,不注意维护和保养。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甚至应该报废却还在使用,这就反映了对医疗计量监管存在很大漏洞,更新观念、更换设备是医院面临的新问题。

(三)计量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计量检定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在学习和宣传计量知识,推广法定计量单位的同时还要提高计量检定员的业务素质。一些计量检测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对医用设备的性能特点不熟悉。随着一些进口的高精密仪器广泛使用,要求计量检定员的检测能力相应提高,不仅对医疗仪器检定检查,还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陈旧有待更新

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仪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要求计量检测设备与之相适应。有些检测部门的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陈旧落后,很难对高精密的医疗设备实施检测,甚至有些参数无法检测。因此,更新计量检定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为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避免计量仪器失准影响诊断治疗及发生医疗事故,国家规定医疗计量器械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应每年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由此可见,依法安全准确的使用医用计量器具不仅仅是法律的强制规定,也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利益的重要环节。我们常遇到的各种心电图机、彩超、X光透视照相、CT机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类仪器在诊断中使患者自身产生的电信号、生理参数、压力图形等都是计量的量值。如果医用计量仪器未能定期检定,就不能正确体现客观的病情,最终会导致误诊。

二、加强医疗计量管理的措施

(一)认识到加强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仪器属于一种精密仪器,但是它与普遍的精密仪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医疗仪器应用的对象多是病人,因此它能够正常运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切身利益,这一点必须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视。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实现现代化步伐的进程不断加快,医院同样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实行现代化管理。一是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医疗仪器实行现代化管理;二是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对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在计量检验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与计量检验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

监管工作要贯穿于计量器具购买与报废的全部过程。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在对计量器具的采购与验收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检测模式下,检测的项目也只是简单的看看外观是否存在破损,启动与关闭是否正常,整个检测过程并没有涉及到对计量器具的相关参数与技术指标层面的检测。这必然会导致缺乏对计量器具输出数据的准确性的判断,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因此,对于计量器具的监管要从始至终,比如对于新购置的计量器具,要对器具的生产许可进行检查,对于进口的计量器具要对批准标志、检定证书以及编号进行核对与审查,确保其相关技术指标与参数符合标准。

(三)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我们知道,医疗计量工作对于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计量器具之中,这就对医疗计量的使用者提高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加强人员素质建设。一是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要涵盖专业知识培训、专职计量管理人员培训以及计量体系内审员培训等等,培训的重点要放在如何规范操作、如何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如何维护与保养计量器具等方面。二是扩大医疗计量人才的招聘工作,使计量队伍的学历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三是完善制度,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引入技术,提高计量器具的送检率

目前,医学仪器设备正在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CT、DR与核磁等设备已经为各大医院所采用。因此,对于计量的检测工作,必须要有所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引入软件技术对计量仪器进行技术检测。首先,要做好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使他们明白计量仪器设备检测的重要性。其次,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医院内部的操作规范,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送检。再次,要明确责任,做好交接工作,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绝对不能使用。最后,计量检测相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计量检测工作要一丝不苟,同时检测价格要合理,这样才能使计量器具检测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总结:

综上所述,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只有将计量管理方式和计量技术手段用于医疗质量控制环节,才能使临床获取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使人民群众更加对医疗诊断放心,为推进医疗服务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黎明,刘铁兵.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专题三——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 2009(04)

[2]赵雁平.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应要把握的几个环节[J]. 中国医学装备. 2009(05)

[3]戴捷,冯璐琼,苏磊,王博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模式[J]. 中国医学装备. 2011(01)

第9篇:现代医疗技术范文

一、对于医疗机构的来说,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有效保障途径如下: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基本职能强化

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的上级主管单位,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导决定了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同时,卫生改革对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起了重要作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必须转变职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变化,从办医疗机构到管医疗机构,从管医疗机构到管资源,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管。通过改革,强化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指导、监督、管理等职能,促进医疗机构的多元化,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形成一个有序竞争的医疗市场。

与此同时,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让群众享有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卫生行政部门还要同时用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眼光来指导、解放健康和疾病问题,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的卫生服务理念,健全完善治疗和预防保健体系,提供全方位的医学服务,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惟有如此,医疗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二)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转变

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机构的后备人才基地,我们的医学教育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着重教轻育、重才轻德、重医轻文、重理轻能、重事轻法的现象。使我们的学生缺乏卫生法律法规、人文、道德伦理、医患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药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竭尽全力培养具有鲜明职业道德观念、强烈责任意识、良好服务精神和清晰法制观念,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精湛技术技能,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高级医药人才。

同时,还必须根据医疗市场变化,适时增设乡村医师、全科医师、社区医师、心理医师、保健医师等急需人才的教育或培训,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强化学生解放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加强医学生书写病历及其他医疗文书的规范性训练,以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从源头上保证即将输入医疗机构的是合格的人才。

(三)社会组织的职能完善

社会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卫生工作者、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做好调查研究和建议论证工作,完善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和对医疗从业人员的提高考核等制度,健全行业标准,服务于医疗从业人员、服务于患者、服务于政府。社会保障机构需要针对医疗职业的高技术、高负荷、高风险和服务性等特点,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建设等。

二、对于医疗机构内部来说,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有效途径如下:

(一)合理的管理人才结构是关键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在医疗机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管理职业化是发展的趋势。按照国外的经验,医疗机构主要应有专业化的医疗技术管理者和专业化的行政管理者,医疗技术管理者要把握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行政管理者要负责做好医疗机构内部行政、后勤等事务的管理,做好保障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经济等新经济理念与格局,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引入的强大竞争,面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医疗机构文化内涵建设,面对人民健康需求对管理人员政策、技术、协作、商业、控制等综合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医疗机构的CEO必将出现,而我国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人员非职业化的现状难以胜任。面临医疗机构破产制的实行,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素质已不单纯只是决定医疗机构管理的质量水平,而是将决定医疗机构的存亡,决定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成败和现代化进程。所以,尽快实现中国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势在必行。

(二)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是基础

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什么样的服务流程更合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机构执行官没有把一些细微的、日常的注意力集中在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配置上。在不增加病房、雇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疗机构的长期生存能力。要实现此目标,医疗机构的CEO必须对医疗机构的可用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及时发现潜在的瓶颈,并通过平衡流程中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疗机构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要实行医疗服务流程的动态分析和管理,使医疗服务处于动态的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可以在低谷时不浪费医疗服务供给,在高峰时增加服务的提供量,构建高效、精干并充满活力的新型医疗机构模型。

(三)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