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老年医学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医学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医学概念

第1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 心电图; 异常改变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49-02

Clinical Analysis of Abnormal ECG Changes on Senile Hypertension/YANG Jing,CHEN Y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4):49-50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ECG abnormalities characteristic changes.Method:Comparative analysis of 58 cases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58 patients with non-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ECG,with emphasis o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ECG abnormalities.And record abnormal ECG type and the propor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abnormal ECG.Result: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ECG abnormal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elderly(P

【Key words】 Senile hypertension; ECG; Abnormal changes

First-author’s address:Navy Sanatorium of Hangzhou City,Hangzhou 310000,China

长期高血压病易引发心脏损伤,从心电图上看,以ST-T段改变、心律失常、左心肥大最为常见,在老年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探究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对临床工作中的治疗进行指导,笔者分别对5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58例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5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试验组)和58例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试验组58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60~80岁,平均(70.0±3.5)岁;对照组58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30~60岁,平均(40.0±4.5)岁。所有患者的高血压病诊断及分期以WHO和国际高血压病学会对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与分期或分级方法为依据,且无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产ECG-103型心电图机,由同一名技师行常规十二导联的心电图检查, 结果由同一名心内科主治医师阅读判定。心电图诊断为ST-T段改变、左室肥厚并劳损、单纯左室肥厚及心率失常者均为心电图异常改变患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5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41例,异常率70.69%;心电图正常17例,正常率为29.31%。对照组58例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4例,异常率为41.38%;心电图正常34例,正常率为58.62%。试验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是指患者年龄超过60岁,并且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或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即舒张压≥90 mm Hg或收缩压≥140 mm Hg[1-3]。国内外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变硬、变窄,弹性降低,顺应性降低,引起收缩压增加或正常,舒张压正常或者降低,脉压差增大[4-6]。老年人对于体内各种激素的灭活与清除的能力减弱,同时老年人血管中α-受体相对增多,β-受体相对减少,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α-受体功能亢进,并且血小板的释放功能增强,将大量缩血管物质释放入血,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7-8]。老年人的肾脏功能减弱,排钠能力减退,导致体内钠潴留,血容量上升,外周阻力增加而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高压力感受器功能降低[9-10]。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小血管的长期收缩导致管腔变窄,引起外周阻力升高,加重左心室的后负荷,使左心室变肥厚。这时冠脉血流的储备不足,心肌缺血,同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加重缺血的程度,最终导致心律失常[11-12]。

本次试验重点在于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高血压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在试验组的发生比例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生率和类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庞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与心电图变化的观察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557-558.

[2]施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6):628-629.

[3]官颖,官捷.不同证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1115-1117.

[4]吕聪敏,张振香,汤建民.老年高血压病并发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特点[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5):812-815.

[5]褚剑锋,吴广文,郑国华,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动态特征与证候关系研究[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6):1-3.

[6]王世红,林涛,杨月榕.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6):604-606.

[7]易志,寇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与心电图变化的观察探讨[J].医药前沿,2012,2(8):109-110.

[8]邵红春.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变化的观察与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6):460.

[9]吉兰芳.高血压病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70.

[10]邹雪燕,杨秀菊,张春盛,等.高血压病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3):215-216.

[11]丁枫.老年高血压病与心电图的临床关系[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9(6):266.

第2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骨质疏松;骨密度;依那普利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a)-0028-04

Effect of Enalapril combin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e D3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osteoporsis

CHEN Ping-jun WANG Xia HUANG Xiao-hong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nalapril combin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e D3 on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osteoporosis.Methods From May 2014 to December 2015,a total of 63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osteopor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randomly and double-blind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32) treated by Enalapril with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e D3 and group B (n=31) without Enalapril.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one year,the levels of 25-OH-vitamin D,serum calcium (Ca2+),serum phosphorus (P),alkaline phosphatase (ALP),parathyroid hormone (PTH),osteocalcin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3,6,9,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lumbar vertebrae and neck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seline values of serum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The total serum 25-OH-vitamin D levels in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and which 9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aseline values,however,the levels of 25-OH-vitamin D in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normal value(30 ng/ml),there was no signific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25-OH-vitamin D between two groups(P>0.05).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serum Ca2+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elevated an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no hypercalcemia occurred;serum Ca2+ levels of two groups 6,9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Osteocalcin,PTH,ALP,P compared with baseline value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BMD (L1-4) value after treatment for one year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 for one year,BMD (L1-4)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BMD value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in the elderly patient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osteoporosis who have taken Enalapril and calcium carbonate vitamine D3 after treatment for one year.

[Key words]Essential hypertension;Osteoporosis;Bone mineral density;Enalapril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存在于骨组织并参与骨代谢疾病的发病过程。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Ⅰ与Ⅱ与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AngⅡ激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动剂受体使骨吸收增加而骨形成减少[1]。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RAS抑制剂可增加骨形成,减少骨量丢失,然而临床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作用存在不一致性。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维生素D3对BMD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的63例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7.5~85.8岁,平均77.3岁,随机、双盲分成A组和B组。A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7.5~82.7岁,平均75.3岁。B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69.6~85.8岁,平均76.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评定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之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BMD测定标准,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BMD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的骨峰值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即BMD≥-1 SD为正常,-2.5 SD

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骨质疏松;有肿瘤或Paget病(畸形性骨炎);患有糖尿病、甲亢、甲旁亢等内分泌性疾病;患有卵巢及子宫切除术等影响骨代谢疾病者;半年内曾使用过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者;不愿参加干预及随访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项目检查:①测血压、体重、血常规、生化等。②BMD测定,采用美国进口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型号:DPX-NT)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1~4和股骨颈(neck)BMD测量。采用罗氏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测定骨转换指标[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③A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碳酸钙D3,B组单纯口服碳酸钙D3。两组观察1年,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血清指标及治疗前后的BMD情况(腰椎L1~4和股骨颈BMD测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血清指标基线值的比较

两组各血清参数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指标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总血清25(OH)D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治疗后9、12个月较基线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血清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在正常范围内,无高钙血症发生;A组、B组治疗后6、9、12个月较基线值显著升高(P0.05)。骨钙素、PTH、ALP、P较基线值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BMD值治疗前后的比较

A组治疗后1年的L1~4 BMD值^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表3)。

3讨论

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是老年患者中常见共存疾病,在与非高血压患者的对比研究中认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易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增加[3-4]。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对骨代谢有负性调节作用[5]。同时近年来不断有研究[6-8]表明降压药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发现RAS存在于骨组织并参与骨代谢疾病的发病过程[9-10]。AngⅡ能通过ERK信号通路和cAMP信号途径诱导成骨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损害成骨细胞,增加破骨细胞数量,最终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11-12]。AngⅡ也可能通过降低离子钙和增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影响钙代谢。由于骨组织RAS的活性升高,其活性肽AngⅡ的生成增加,AngⅡ显著增加多核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通过细胞外蛋白激酶RANKL表达上调[13]。ACEI可抑制AngⅠ并阻止AngⅠ转换成AngⅡ,使AngⅡ水平下降,从而使BMD增加。动物实验证实ACEI可使骨组织ACE、AngⅡ、肾素等RAS组分的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可明显提高血磷和血清骨钙素(骨形成指标)水平,具有潜在的调控骨转换速率的作用。

多项临床研究[14-16]数据显示,ACEI可以在改善BMD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国内在ACEI应用动物小鼠试验中也得出ACEI能部分改善骨组织的负转换状态,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治疗[17]。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和对老年人开展的横断面研究[18],发现ACEI具有增加骨量和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本文选择对象为年龄>67岁的老年患者,对比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患者联合服用依那普利片和碳酸钙D3后,A组股骨颈BMD明显提高,进一步支持ACEI可改善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的论点。本文两组维生素D水平尽管较基线值升高,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值30 ng/ml,可能与口服维生素D剂量不足、老年患者胃肠吸收相关。ALP和骨保护素是反映骨形成的两个重要指标,两者的提高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本文两组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无一例高钙血症,无任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依那普利联合碳酸钙D3干预研究1年后,A组的BMD值有显著上升。依那普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可能有效地发挥对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其产生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新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6):673-676.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3]徐君翔,刘晨,张鹏,等.高血压与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872-875.

[4]史大治,王曦云,宋成伟.中老年男性高血压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55-56.

[5]和渝斌,王波,刘立新,等.长效钙拮抗剂对高龄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骨密度及骨折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8):5703-5704.

[6]李霞绯,吴娟.依那普利和替米纱坦对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患者骨密度及骨转化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3, 24(48):4534-4536.

[7]王宇,徐颖颖,张相彩,等.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3):385-390.

[8]杨军,王博,宣淼,等.降压药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2):92-94.

[9]刘颖,宋成伟,杜以武.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及骨代谢失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0):1689-1690.

[10]廖梦阳,程龙献,廖玉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回顾[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2):83-87.

[11]柏松.新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6):19-21.

[12]蔡晓娜,屈百鸣.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为靶点的高血压治疗新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63-67.

[13]方怡,Yoseph G,黄文秀,等.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低钙喂饲小鼠松质骨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 30(10):1477-1478.

[14]谢军,孙媛媛,张颖,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学,2014,35(2):146-148.

[15]王烨明.抗高血压药与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9):1184-1187.

[16]钟奕,薛青,周奕,等.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8):2589-2602.

第3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自1909年美国IgnatzLeoNascher医生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5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1966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74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20世纪0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老年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嘲。虽然,老年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南不够完善。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养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计划并大力实施。如在医学院校本科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老年医学研究要重点突出老年医学整体特色,在医学生每年度新生招录时设置针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向生;在青年医生中开展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加强系统规范的专科训练,完善老年医学资质认证制度等。另外,医学院校还应重视老年医学课程的设置,其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借鉴美国的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第4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成年期指个体从24、25岁起到60岁的时期。通常人们又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成年前期,从24、25岁到40岁;成年后期,40~60岁。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规定60岁或65岁以后为老年期,其中80岁以后高龄,90岁以后为长寿期。

老年期的规定还受社会经济乃至国家政策(如退休政策)的影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多以65岁为老年的标准,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多以60岁为标准。有些学者提出将老年期的起点后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曾于1982年根据中国国情及传统概念,建议规定以60岁以上为老年。中国学者的一些论文谈到老年期时均以60岁为起点,有些论文也同时列出65岁以上的资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对策

据WHO报道,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在我国,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状态。而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已经诊断和60岁及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糖尿病足部病变(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2],尤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是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国内医学统计数据表明: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49.5%[3],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随年龄而增加,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英国DM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4]的初步研究,发现通过强化患者的足部护理教育和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DF的发生率和截肢率。良好的自我护理是糖尿病控制成功的关键,但自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1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有关个体对自我看法的一种理论[5],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而这些感受与信念是个体内在的知觉加上别人对他(她)的反应而形成,它可引导个体的行为。老年人群面对减退的社会作用和自身逐渐衰退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地会导致其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6]。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两者相互促进[7]。自我概念的增强可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亦可增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来源于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因此自我概念是直接影响自我护理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

2 健康信念

患者往往重视程度不够,这与其并发症出现缓慢有关,患者因短期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而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导向作用[7]。人们的健康信念可以直接影响对待健康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8]。为更好地防止DF,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对DF危害的认识。

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9]。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有促进作用[7]。Wang[10]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通过影响自我护理能力来促进健康。可见,给予老年人一定的社会支持对促进其自立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医务人员忽略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足部护理教育,会导致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以致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同时,很多老年患者缺乏主动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意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以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 自身背景

Callaghan[11]研究显示,影响老年人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基本因素有教育、经济收入、医疗保险、种族、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宗教信仰活动、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子女的数量等。Koukouli等[12]的研究也表明,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等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提出居住方式也影响其自护能力。我国学者万巧琴等[13]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患病期、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对其自我照顾行为有一定影响。

5 对策与建议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综合性治疗,患者必须主动参与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关注糖尿病必须从糖尿病教育开始,故我们有责任让每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并接受足部防治护理,进而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实践证明,自我护理理论在老年医学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保健中都显示出了无法估计的潜力和实用性[14]。

5.1 知识和态度的改变 自护能力的教育是提高患者认知的必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使其在获取知识的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自护技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Reiber等[15]发现,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足部溃疡导致截肢的发生率是接受者的3倍。尽管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6]。但相比于复杂的外科手术而言,富有实效的自护能力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研究显示,只有不到25%的新诊断的足部溃疡患者认为他(她)们的疾病非常危险,而至少有2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由于不妥当、不及时的治疗所造成。因此,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样十分重要。

5.2 预防护理 一些文献报道,即使已有DF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的建立,对DF的预防尤为重要。对于温度感觉、痛觉减退的患者,要注意防止烫伤、冻伤,指导患者禁用热水烫脚,水温保持在40 ℃以下,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5 min为宜;对于触觉、压力觉减退的患者,因对摩擦和不适丧失感觉,指导其注意保暖,鞋袜宽松舒适,以免妨碍足部血液循环,每周进行足部感觉测试;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溃疡、水泡、红肿和动脉搏动情况。张小群等[17]提出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为易记易掌握的足部护理方法,是糖尿病患者保持双足皮肤清洁、柔润、促进双足血供、及早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处理的简便、实用、有效、可行的DF预防护理措施,特别是坚持每日进行足部检查对预防DF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5.3 优化管理模式 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糖尿病足部护理的优化管理模式,如电话咨询、建立档案、随访制度、建立团队及开设门诊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足部早期干预及治疗护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

6 小结

DF发病率高,特别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国内曾有学者对38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老年和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DF的发病率分别为49.5%和27.4%,中年组为11%。因此,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和提高足部自护能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及溃疡所致的截肢发生十分重要。同时培养和提高护士对DF的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促进DF预防的深入,让患者充分认识DF预防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这对有效控制D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iabetic Medicine,1998,539-553.

2 刘天纾.糖尿病足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5-307.

3 唐兰.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老年医学杂志,1997,16(4):204.

4 Lohr R,Hierl FX,Landgraf R.Diabetic Foot Syndrome.Foot Education and Foot Care.MMW Forschritte der Medizin,2002,144(12):47-50.

5 康丹,朱会琼.自我概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护理学杂志,2005,20(8):80-封三.

6 陈培培,张银萍,苟文丽.老年人自我概念与自我护理能力的伦理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5):61-62.

7 杨支兰,孙建萍,张露,等.老年人自我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7,22(6):77-78.

8 Ruchlin HS,Lachs MS.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xercise among older adults.J Appl Gerontol,1999,18(3):341-357.

9 Penninx BW,Tilburg TV,Kriegsman DM.Social network,social support,and loneliness in older persons with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Aging Health,1999,11(2):151-168.

10 Wang HH.A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n rural elderly Taiwanese women.Public Health Nurs,2001,18(3):204-211.

11 Callaghan D.Healthy behaviors,self-efficacy,self-care,and basic conditioning factors in older adults.J Community Health Nurs,2005,22(3):169-178.

12 Koukouli S,Vlachonikolis IG.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al status: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BMC Health Serv Res,2002,2(1):20.

13 万巧琴,尚少梅,刘宇,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59-662.

14 断艳贤.自我护理理论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体会.天津护理,2003,11(4):170.

15 Reiber GE,Pecoraro RE,Keopsell TD.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case-control study.Ann Intern Med,1992,117(2):97-105.

第6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2000年前,医院对内分泌尚无概念;而今,医院内分泌科已享誉当地。”医院前后的变化,源于卢学勉最初的一个梦想。“1993年在瑞金医院进修时,我感受到内分泌学的博大精深,愿为其奉献终身。”1995年,学成归来的卢学勉担任瑞安医院内二科主任,掌管内分泌和心血管两大病区。“当时领导让我去进修心血管,被我婉言谢绝了。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内分泌独立成科,开启我的内分泌事业。”

2002年2月,瑞安医院成立内分泌科,成为温州地区首个拥有独立内分泌科专业的医院。科室成立后,卢学勉一方面加强科室管理;另一方面不断召集人才,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仅仅几年时间,内分泌科便发展为70余张病床的支柱科室。

随着内分泌科不断壮大,卢学勉在管理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2005年,卢学勉成为医院副院长。他的视野也逐渐开阔,逐渐意识到,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医院有必要对散落在各科室的糖尿病患者加强管理。此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其他科室欢迎,尤其是手术中心。“我们选派一名医生专门协助手术室人员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人员增多,将进一步扩充至全院。”

事实上,将其他科室的控糖工作揽入内分泌科,并非是卢学勉的一时兴起,而是源于深远谋划。“我希望引领内分泌科向老年医学发展,将来成立老年病医院。”卢学勉告诉记者,之所以有此想法,一方面源自中国已面临老龄化压境,另一方面也是为医院集团化发展打下现实基础。

事实上,瑞安医院也与科室在同步发展。据了解,在2012年中国县级医院百强排名中,瑞安医院名列全国第二。级别和实力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医院从单纯的临床医疗向科研教学方向发展。这一次,卢学勉再次站在了历史潮头。

面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医学难题,卢学勉带领团队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长期探索。2012年,瑞安医院还与温州医科大学合作,成立了“温州医科大学中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所瑞安中心”。该中心今年首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即成功获得70万元立项资助。

第7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意外缘定康复医学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王茂斌的从医生涯应证了这句话。从心脏内科医生到神经康复医学的先驱,他义无反顾,在国内开辟了一条神经康复医学的康庄大道。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重新调整健康的概念,提出医学不仅是治病,还应康复人体受损功能,神经康复学随之在国外悄然兴起,但国内医学界对此还浑然不觉。

1986年,还是心内科医生的王茂斌来北京参加老年医学培训班,当时授课的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名叫Peter Last的康复学医学家,他主讲了新兴的神经康复医学科,王茂斌听得如痴如醉,对于能帮助到那些身体功能受损的“残疾”患者,重新恢复肢体功能,他感觉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而Peter问是否有从事神经康复医学的同行时,全场无一人应答,医生们面面相觑,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王茂斌顿时感觉挨了当头一棒:北京集合了全国最好的医生资源,却对一个已在国外兴起的学科闻所未闻。正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坐在王茂斌边上的医生为打破课堂的尴尬局面,推着王茂斌的手举了起来。当时的王茂斌虽然从事心脏病的康复工作,但与全面的康复科学相之甚远,他只能无奈地站起来,向Peter作了简单介绍。

当年的一个小插曲,却使得中国神经康复医学的进展和王茂斌的医学道路紧密结合起来。半年后,王茂斌接到Peter的越洋来信,邀请他去澳大利亚最大的康复机构学习,并帮助申请了资助。对该领域的向往,使王茂斌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军神经康复学的征途。日后,回忆起此事,王茂斌爽朗地说:“天上掉馅饼喽。”

抱着满腔抱负,学成归来的王茂斌面临的却并非是一条光明道路。当时国内尚未建立康复科,甚至还有很多专家理不清康复科的内涵,将康复等同于疗养、理疗、养生,对神经康复更是知之甚少。然而,王茂斌顶着上级、同事以及朋友的反对,带领团队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创立起了国内最早的临床康复机构。他高举“康复医学就是临床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意义相当”的旗帜,要为康复科正名。国内就康复医学论战了二十多年,其间王茂斌不曾放弃过坚持与钻研,他的团队在这条充满未知和艰辛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不断翻越障碍,勇攀高峰,在原卫生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耕耘出国内康复学科的“一亩三分地”。

随着康复临床的不断精进,王茂斌团队康复了众多脑卒中与脑损伤患者,取得的成绩使当初反对的人改变了态度,这让王茂斌也深受鼓舞。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政府部门也明确了在中国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其迎来了发展的全新拐点。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康复医学即是临床一级学科的地位。2008年汶川大地震,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组成“国家康复医疗队”,由王茂斌担任名义队长,深入灾区开展康复工作。由此可见,康复医学在临床中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政府部门还提出了“防、治、康三结合”和“加长康复医学短板”的战略。

积极创新 志在功能康复

过去,医学上普遍认为大脑神经细胞与神经源无法重生,脑卒中或脑梗死患者出现功能缺失,只能回家休养或者去疗养院,没有科室能对患者的瘫痪以及其他严重功能加以治疗。“好不容易救活了患者,下半辈子却要瘫在床上,这是很痛苦的事。”说到这里,王茂斌皱起了眉头。正因为如此,神经康复医学针对疾病所致的运动、感觉、言语交流、认知、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进行的评定和治疗,显得意义非凡,也给了王茂斌坚持的动力。

“神经疾病患者是康复科的既定患者,康复医学可以将大脑活着的细胞功能最大化,从而减少患者的残疾,让他们归属社会。简单来说,神经康复医学旨在让孩子去上学、青年人去上班、老年人能生活自理。”王茂斌说。

据王茂斌介绍,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重点在于急性期的临床康复,因为康复医学介入越早,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比如脑出血的病人,抢救过来后就要即刻考虑功能问题。“原卫生部要求康复科医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72小时内,必须介入到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脏科等科室。”王茂斌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而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以让80%的中风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经过康复科治疗,较轻的患者一般在8~14天后便可以回家;还有望进一步功能恢复的,继续到康复医院或二级医院对其实施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若是功能无恢复的希望,应该去老年之家、护士之家、养老院等长期照顾单位。

另外,康复科的治疗手段相对多样化,以患者脑损伤为例:为恢复其功能,医生可以采取药物、训练、矫形支具等手段,利用脑的可塑性,重新组织脑的功能。“这跟地震发生后的交通阻断是一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其他路径抵达灾区,想尽办法构建连通新的道路。”

医学在不断进步,疾病也在不断演变,王茂斌在神经康复科学领域积极创新。在王茂斌看来,在既有的医学基础上,康复科的治疗手段可以打破框框条条,一切皆围绕患者的功能康复。

坚持信念 对患者不轻言放弃

王茂斌的病人,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面对这些“老大难”,王茂斌从来不轻言放弃。“只要病人有一线康复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成功失败,都是对患者负责。”因为这种个性,王茂斌曾让多位被同行“判死刑”的患者康复正常。

2002年,英国伦敦北部发生火车脱轨事故,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女主播刘海若在车祸中遭受严重复合损伤,经英国多方抢救仍处于严重昏迷状态,被认定已经脑死亡。一个月后,刘海若由王茂斌科室的凌峰教授从伦敦接回北京治疗。当时她因重症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视觉、听觉、痛觉刺激都没有反应,生命体征也不稳定,痉挛明显,上肢屈肌和下肢的伸肌中度痉挛。

在神经外科稳定住病情的同时,王茂斌对刘海若进行了系统、严谨的康复性检查和评估后,否定了脑死亡这一诊断结果,并立即参与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她的康复治疗方案。王茂斌当时认为预防性康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刘海若昏迷时期,利用摆放、有限范围内的关节活动以及其他被动型处理等“二级预防措施”来控制四肢痉挛加重,同时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吞咽、二便等功能障碍。

当康复治疗进行到近三个月时,刘海若苏醒了过来,前期的康复训练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痉挛已完全消失,这为肢体功能训练奠定了基础,吞咽功能障碍的预防也为防止误吸、改善体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后,王茂斌及时转被动性处理计划为以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中心,因为卧床近三个月,刘海若产生了明显的“废用状态”,但王茂斌认为其大脑功能没有根本性破坏,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便可恢复。通过运动功能主动性训练、药物、针灸、电刺激、主动性盆底肌肉训练,以及认知功能训练(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的认知功能训练),还包括社交活动等一系列系统、主动性训练了近两年时间,刘海若奇迹般地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后来开始了正常上班和生活。刘海若对此感激万分道:“您一直不抛弃、放弃,我才得以恢复。”

医生的医术固然重要,而医生对病人精心治疗的态度与爱心更让人敬佩。王茂斌造就的一个又一个成功病例,不只是康复医学的胜利,更是坚持的胜利。

心系康复 躬耕不辍康复事业

2002年,王茂斌已到了退休年龄,从医的脚步却没有就此停止。当时宣武医院的神经康复科尚处于摸索阶段,科室理念与治疗方式都没有明确。王茂斌被宣武医院返聘为康复医学科的主任,本着严谨的科研态度与丰富的从医经验,呕心沥血地构建起今天规范的神经康复科,并将科室水平提升到了国内先进地位。

经由先驱们的不断努力,康复医学的概念已经规范,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国缺少康复医师的正式认证,以致从事康复医学的人员鱼龙混杂。而一个合格的康复医师,应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基础上,经过‘3+2’的毕业后续教育,获得统一认证才能上岗。其次,康复医学还没实现分级医疗,绝大部分责任由综合医院承担着,但综合医院的容量有限。最后,康复科的高额医疗费用也是学科发展的瓶项,对很多患者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费用能不能报销很关键。在医保上的报销,康复科需要国家医改的支持,费用过高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心系康复医学的王茂斌忧心道。

各种康复学科问题的出现,也促使王茂斌致力推动康复科发展。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医疗体系,他联合同行专家参考发达国家的模式,以“康复医学会建议”的名义,向北京市卫生局递交了一个“急慢分治、分级医疗”的医疗模式起草文件。该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指定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机构。此外,王茂斌还以主编的身份参与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的编纂。

令王茂斌欣慰的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康复医疗事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制定的“防、治、康三结合”和“补齐康复医疗的短板”两个政策也在逐步落实。

“我认为只要有利于学科发展,又能带动基层工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应当予以支持。无论如何,要抓住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的黄金期,借助政府医改的大好形势,将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创造出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独特模式,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说到未来的发展,王茂斌眼里充满了自信。

王茂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3年调入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医疗、科研与教学;建立了北京大型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康复医学科,担任原康复中心主任,康复医学硕士生导师及原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自2002年始,负责组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康复中心,这是国内第一个为神经内、外科重症患者提供早期临床康复的机构。目前在承担宣武医院神经康复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原创始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名誉会长(原创始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残疾人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现在正作为主编在编纂《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卷》。30余篇,有关脑卒中康复的研究曾获省局级科技成果奖三次。

第8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讲座主讲人是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李文彬,他对寿命学很有研究。他说,人类平均寿命在史前仅为十几岁,而现在有些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80多岁,更为可喜的是,21世纪,百岁寿星将成为高龄老人的新群体。这是时代进步与科学发展之使然,物竞天择与适者生存之使然。但是,在健康长寿的“秘密”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和享用的今天,却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做着一些不利于健康长寿的事,以致过早地成为“药罐子”,甚至过早地结束生命。这充分说明,在对待健康与寿命的问题上,人们必须尽快树立起新观念:它不仅仅是生物学概念,也是社会学概念。

关于健康与寿命,值得关注的事情很多,李文彬认为以下两点应特别重视:

其一,不要片面理解“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这句话。这句很流行的话相对一些易防易治的常见小病有一定的道理,但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如果自己能成为“最好的医生”。国家何必开办那么多医院、培养那么多医生、购置那么多设备?很多疾病及其病情的发展,凭自己的肉眼是看不见的,直观感觉也是很难察觉到的,必须通过医生以及相应的医疗设备才能诊断出来,然后予以恰当的治疗。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药到病除。

其二,在与时俱进中获得健康长寿。从宏观角度说,人类寿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而延长的。从微观角度说,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坚持四大法则:

(1)量出为入。每个人都应当使自己体内的能量保持平衡,但很多人不重视能量的均衡摄入,不是过少就是过多,以致疾病丛生,或影响寿命。

(2)战胜天敌。流行病和传染病依然是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天敌之一。作为普通人,其战胜的方法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否则,只能奢谈健康长寿。

第9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

脂肪肝是一种肝细胞发生脂肪性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因长期过量饮酒,多食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超重和肥胖而发病,或者是原发于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代谢紊乱等疾病。如不及时控制,可发展为肝硬化[1]。

1.1 发病机制 上述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肝细胞氧化还原功能失调。

1.2 病理 肝细胞肿胀,充满脂滴,胞核被挤到一边。

1.3 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肝区不适,易疲劳等或肝大、质地柔软,并有压痛。

2 病因

2.1 长期过量饮酒 每克乙醇相当于25 ml啤酒,10 ml葡萄酒。如果每日摄入乙醇80 g以上(相当于喝啤酒3~4瓶),持续10~15年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因为乙醇及其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2.2 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的人脂肪囤积过多,脂类代谢功能减弱,易形成脂肪肝。而且超重和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紊乱疾病,这类疾病又引起肝脂性变。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的指标有:理想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

2.2.1 理想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5% 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2.2.2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BMI

2.2.3 腰臀比=腰围/臀围 正常:成人男性

2.3 多食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

2.4原发于高血压、冠心病、Ⅱ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

3 诊断

根据有无长期过量饮酒史,多食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史,超重或肥胖及相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

3.1 实验室检查 血脂增高、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升高。靛青绿滞留试验异常,血清内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阳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

3.2 B超检查 肝脏轻度增大,轮廓较整齐平滑,外观饱满圆钝,肝内回声增高增强,呈密集光团至云雾状改变,肝内管道分布走向模糊不清,各级分支不易显示。

4 治疗

应采取调整饮食、改正不良行为、合理进行有氧锻炼为主,药物为辅的原则。如原发于代谢紊乱疾病,要积极控制、治疗原发病。

4.1 一般治疗

4.1.1 戒酒 酒精性脂肪肝在戒酒3~6周后即可完全恢复。

4.1.2 饮食控制脂肪及热量摄入 强调低胆固醇、低饱和动物脂肪,多食清淡食品和蔬菜及水果,少食含糖多的食物。含低饱和脂肪的植物油,如:花生油、棉花籽油、橄榄油。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海参、蛋白、牛奶、瘦猪肉、鸡肉、鸭肉、兔肉、山羊肉、绵羊肉、鲑鱼、比目鱼、鲫鱼、黄鱼、草鱼等。

4.1.3 合理有氧锻炼 目的在于严格控制体重,增强体质。常用的运动方法有气功和减肥锻炼,如:功率自行车、长跑、爬山、游泳、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

4.2 药物治疗 ①减肥药。盐酸西布曲明,如:曲美、奥曲轻、诺美婷等。禁忌证:高血压未完全控制者,冠心病、心律紊乱、心衰、脑血管疾病(TIA,中风)、休克病史患者。不良反应:口干、厌食、失眠、便秘、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胀气等。奥利司他,如:赛尼可。禁忌证: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胆汁淤积症。不良反应:油性斑点,胃肠排气增多,便急,脂肪泻等。②降脂药。如:氯贝丁酯、藻酸双酯钠、立普妥、舒降脂、银杏叶冲剂等。高脂血症(尤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降脂药物,但要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联合护肝药物治疗,而无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不应口服降脂药物。③保肝药物。如:葡醛内酯(肝泰乐)、西利马林(益肝灵)、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普罗布考(畅泰)、维生素E、肝得健(易善复)、水飞蓟素(水林佳)等。④抑制食欲药。如:右苯丙胺。⑤提高代谢药。如:甲状腺粉(干甲状腺片)。⑥中医药。如:龙胆泻肝汤、桃红四物汤、补肝益气汤、左归丸等[3]。

总之,脂肪肝的治疗应重在预防,控制引起肝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根据脂肪肝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的临床表现和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的情况进行药物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杨冬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临床荟萃,2004,19(22):1304-1306

2夏韦.非酒精性脂肪肝科技评论.胃肠疾病学,2002,12(3):1705-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