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教师的教育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优良的人格。为健全未成年人的人格,师生必须遵循科学的师生沟通原则。
1、平等原则。现代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要求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师生教育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关系,而非灌输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不宜始终以道德典范自居,要允许学生当仁不让。同时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中的平等地位,把老师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去沟通,增进沟通效果。
2、尊重原则。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人们都尊重那些尊重他们自己的人。这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关系是进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教育的前提条件。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表达的权利,违背学生意志,强迫其接受和服从一种道德价值的做法,在教育上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或者使“许多儿童进一步陷入价值混乱,无法确定应该相信什么”,或者使“许多儿童变成成人的样子,假装相信某些信条”。
3、主动的原则。师生相处,是一种人际交往。良好的师生沟通,必须是交往双方畅通的互动。在师生交往中,老师常常是主动的一方,老师的交往行为(说话的口气、用词、音调、眼神等)占主导,决定了沟通的成败。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也应该把握主动,与老师沟通。
4、体谅原则。化与未成年人文化存在冲突,这就要求教育者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提高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师生双方遵循让步的原则,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尽量避免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和一些过激的行为。
(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老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师生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未成年人由于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缺乏客观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对老师言谈举止、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加以肯定、认同和模仿,并付诸于个人的道德实践的特征。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无法纠正存在孩子身上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我们仍旧在犯。”因此,他建议:“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孩子身上某些东西,我们首先得看看他们是否能在我们身上被改变”。[2]于是,他提倡教师和为人父母者,要认识到无意识影响的一个结果是其人格在儿童的人格形成方面会产生比任何一种说教都要大得多的效果。学校应当成为学生道德人格健康发展的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之一,而老师理所应当成为孩子道德人格发展的引路人。因此,老师的道德人格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老师应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人格的修养。
1、做好示范者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主要方法是注重道德的感染力和榜样的示范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应当以丰富的精神生活给孩子做出榜样。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在道德上才有权利教育学生。”[3]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尚未成形的道德人格。老师要通过继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已,始终保持良好形象。注重从细微之处入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做到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勤劳奉献、宽以待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形成。
2、运用暗示的艺术。未成年人某种意义上的反叛心理,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人教育。因此他们越是感觉到教育意图越小,效果就越好。暗示的艺术在于老师不以道德教育者自居,尽可能采取间接性影响方式。“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这种方式强度虽弱,但效果相当大。[4]因此,老师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科学的运用暗示的艺术。
3、提高移情换位能力。教育者的移情换位能力体现为对学生理解、同情、接纳、信赖。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如实地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感情的话,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人格的建设性变化)。”在这里,通俗地讲,就是指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沟通双方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移情换位对师生彼此团结协作、加强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4、重视个性化的要求。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对外部纪律”为基本原则。杜威认为,灌输从本质上说是强制性的,这种强制的教育方式由于无视儿童的理智能力和自由意志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健康的道德教育是反对灌输、尊重儿童个性和自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
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对父母、对社会缺乏正确的态度、情感和观念,与过去的孩子相比确实显得“无法无天”。这固然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不注重实践,远离社会生活,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与用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少儿时期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险猎奇心理,新鲜的社会知识往往先声夺人,后来居上,占领了孩子心灵的“制高点”,这样学生非但对教师、家长的苦口婆心熟视无睹,甚至产生厌恶、逆反心理。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存的环境和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责怪,多原谅,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氛围中,在充满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光彩译.怎样完善你的个性.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70~171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51
一、加强青年教师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还担负着育人的重任。他们在授业中“传道”,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而这个方向完全是由教学人员来决定的。在这方面,青年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的现实人格代表着学生的明天,寄托着学生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在价值观选择方面为学生扮演着最为直接的榜样角色。加之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学生对他们容易贴近、沟通,他们的价值观对学生有较强的感召力。可见,青年教师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目前青年教师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教师作为敏感的文化群体,也面临着价值观的调整和重建。事实表明,广大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乐教敬业,淡泊名利;积极进取,渴望成才;追求事业,倾心改革开放。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青年教师在价值取向上仍然存在某些消极因素。
1、价值目标的选择上重业务轻政治
成才是广大青年教师的追求,这与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但在成什么样的才、怎样成才的问题上存在不少问题。在自身素质的构建上,不少同志存在着重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轻视政治理论学习;一些同志对政治活动表现冷漠,有的说现在是市场经济,靠知识和技能吃饭;有的厌烦政治理论学习,说跨入二十一世纪还谈什么思想觉悟,业务好就行。
2、价值取向上自我化
少数同志放弃了集体主义在价值观上的主导地位,把社会的需求置于个人利益之下,把集体和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实现条件。有的同志主张以“过得去”的态度充任社会角色,而把主要精力用在个人爱好、自我发展上,轻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价值目标实现呈功利性
少数同志受市场经济求利原则的影响,工作不深入,学习不刻苦却热衷于评职称、拉关系、走后门等自我牟利方面。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冲击着教师的价值观,有少数教师经不住冲击,追求名利,追求享乐,给“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抹了黑。
三、加强青年教师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1、运用制度约束机制规范教师的行为
规章制度是保证正确价值观导向有效运行的基础力量。因此,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必须反映我们倡导的价值原则,如加强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贯彻,包括学校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的规范做到既有限制,又有激励,使青年教师的价值实践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自觉地融于集体利益之中。
2、运用参与机制,调动青年教师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价值观来源于社会生活,正确的价值观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逐渐树立起来的,如果没有对实践的深刻了解,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就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和组织教师走出封闭的校园,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放开视野,走向社会,用年轻而睿智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在实践生活中经受锻炼,深化认识,不断校正自己的价值坐标,把理论现实化,使老师在实践中认识自身价值,现实地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实现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运用人格完善机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选取历史和社会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用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完善的人格力量教育教师,使他们能够把理想人格、平凡岗位和崇高事业有机地统一起来,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人师表的价值理想典范,完善“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关键词:慕课;士官;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悄然兴起,它以其大规模、开放性、无边界、低成本、易获取新知识等优势,促进了教育理念方法的重大转变。士官是我军“五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军队中扮演着“兵头将尾”的角色,其思想状况对于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士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慕课的兴起,给当前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慕课教育理念引入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激励士官自主学习、增强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慕课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慕课,英文简称为“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慕课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在理念上和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采取循序渐进方式,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慕课的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网络呈现,而是围绕某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通过网络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联系起来。视频课程通常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单元”,由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学生被课程内容所吸引,如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这一形式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即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生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
2 慕课教育理念在士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慕课推动了士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
慕课的出现与流行,向士官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学习模式,将以教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真正转变成了以学员为中心。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无门槛、低成本、不受时空限制,凡是想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士官,只需要上网注册便能参与思想政治学习。慕课通过网络空间的学习,将传统实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单向灌输转变为教员引导下的探讨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士官的创新精神,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通过微课程、通关测试、实时答疑等进行互动式教学,利于士官自主学习、深度学习。
(二)慕课调动了士官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慕课为士官提供了大量来自不同军队院校或地方大学不同主体针对于同一课程主题的教学样本,士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员和授课方式,而且士官可自由设置学习目标,随意浏览在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自由选择学习进程,自由检测学习成果,这种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更突出了以学员为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调动士官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慕课促进了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对士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转变士官的学习方式,更需要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支持。只有科学、有效搭建起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多渠道、多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才能为士官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条件。而慕课拓宽了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打破了院校间的“围墙”,更易于实现士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为更多的士官开放和享用。如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等可以不在针对固定的教学课堂授课,可以运用慕课针对士官普遍关心的政治、思想等方面问题进行专题讲授,以现代信息技术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从而不断提升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 慕课教育理念下士官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一)关注士官特点,提高慕课教育理念下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当今,士官大多是“90后”、“00后”,他们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经受的磨难较少,思想观念较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最终形成,因此在慕课教育理念下,针对士官关注特点和行为特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慕课教学中,士官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就要求士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要有较大的吸引力,不仅要从较深的层面了解士官的特征,还必须对士官感兴趣的话题和关注点进行分析,将最受士官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并探索其规律和基本特点,从而掌握士官的潜在和内在需求,从其兴趣入手,用讲故事等方式引入,从而真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二)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慕课教育理念下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士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军队院校对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政策与士官的内在需求有效对接,从而推进士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慕课教育理念下对士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士官成长密切相关、能够实现“知识同构”的体系化内容,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要以解决士官思想困惑、满足士官获取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内容不仅可来源于教育机构,也可以来自于个人,甚至是士官本身,从而加强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可利用慕课优质资源共享的优势,着眼于士官的思想实际,运用从一线调研的生动案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名师、制作团队和先进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使慕课平台上的士官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
(三)增强沟通交流,强化慕课教育理念下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如何有效运用慕课,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社会化和生活化融入其中,针对士官需求的离散型、多样性和士官群体分众化、浅阅读的特征,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提升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慕课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相统一,学习者除了与教师进行沟通,彼此之间也能进行沟通交流,这种互动模式,有利于大规模人群间出现思想的“火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慕课正好为士官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一种民主的氛围,调动了士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慕课教育理念下的士官思想政治教育,在分享慕课教育资源的同时,要尊重士官的差异性,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精神需求,加强他们的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以达到“形神合一”的理想状态。同时,教员和士官学习者要在共享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享知识、共享智慧,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打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冯培.挑战与变革: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J].前线,2013 (12).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名被骂做“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呢?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我也认为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是首要条件。
作者:徐莉 四川省西昌春城学校
早在1998年,就有人提出了冲破“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刻板模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并确定了“启发式”、“导读式”等活泼的教学课型和锻炼学生自读能力的“语文导读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感受到这些观念和方法,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能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充当的角色已由“讲师”变成了“导师”、“教练”。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对教学观念的转变有了几点初浅的认识: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与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者,把服务于学生会学能做的职责和义务留给自己。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去想办法让学生活动起来,不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那么,即使我们的知识丰富,口才出色,到头来,我们所讲的也不过是瓢泼的大雨下到了水泥地面上,水势不小,但只湿了地表,渗不下去。
有时我们一上课就喜欢面面俱到地讲,忘了学生是能动的人,也许我们讲得都很好,很清楚,很全面,很透彻,但总是这样,学生总有一天会厌倦,因为他们得不到解决困难的快乐,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基础较差的班,我总认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他们放心不下,放手不得,常常越俎代庖;为了能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我喜欢过把瘾似地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灌”,为了让他们有一个能让我满意的成绩,我不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结果使他们滋生了自卑和厌烦情绪,因为他们没有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他们还养成了惰性和依赖性,在一、两次考试中成绩尚算不错,可是他们并没有学会自学,期末统考的成绩几乎让我哭泣。总结教训,来年我改变了教法,结果发现,这群学生的能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考试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在师生之间搭起了情感交流的桥梁,与同学们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做情感上的铺垫。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重启发,避告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和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
在作文教学方面,更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为语言能力重在养成,学生愈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愈是主动地去读、去写、去改,其能力的提高就愈是自然的、显著的。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反复讲授“怎样开头、结尾,怎样构思立意、布局谋篇,怎样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之类的写作的概念,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使得学生连自己的话都不敢说、不会说了。再拿批改作文来说,我们一本一本地批改学生作文,一次次地重复着“材料欠充实”、“立意显肤浅”、“语言表达不力”之类的评语,学生能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转化成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了呢?难怪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把作文要交给学生改,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读一读,改一改,进而互改互评,互挑毛病,互找优点,取长补短,“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语)。
关键词:同伴互助;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一、同伴互助的内涵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间发生的,以促进专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旨在实现持续主动地自我提高,协调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形成“研究共同体”,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研究共同体”面对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主动构建起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创新思考能力。因此,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
教师同伴互助的方式与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教学观摩,也可以是共同研讨示范教学,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等。教师同伴互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同伴互助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同伴互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教师同伴互助是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呢?
(一)更新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形成的,是对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教育对象等的认识。教育观念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作用也要与时俱进,与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相适应。萧伯纳说过:“每人一个苹果交换之后, 仍然是每人一个苹果, 但是每人一种思想交换之后, 每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互助的所有人员若都能心心相交, 得到的不只是两种, 而是多种思想的交融, 大家都会得到质的提升。
教师间同伴互助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各种冲击和考验,使每个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教师更新已有的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与现行教育教学行为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实践推动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实践决定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教师间各种同伴互助活动,使教师们在已有的教育观念下相互交流与切磋,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观念,从中发现已有教育观念的不足,摒弃已有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吸取先进的优良的教育观念来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许多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某项任务,或者他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困惑和问题,这样组织成为协作的团队。
通过专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协作研讨,围绕一主题,教师需要检视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是否专业,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将其按照某种理念加以系统化。在协助研讨中互助参与者共同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教学中实践(骨干教师实践,同伴协作进行观察记录)一尝试从教学中梳理提炼策略(同伴协作商量策略的定义、操作程序)―寻找理论支撑(同伴协作寻找观点)一在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策略(同伴协作修改)一教师发展教学实践(每位教师尝试运用)一完善策略(同伴协作确定策略的定义、操作程序、呈现的案例)。
教师同伴间一起观察、研究、讨论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其他教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化自身对教学的认识,并梳理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设想,与同伴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充分发挥个体与团队的作用,使得同伴团体更向前发展和进步。
(三)同伴互助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通过参与同伴间的一些学术探讨,来发现问题,然后与同伴一起来解决问题,并提高自我水平。教师在课题教学研究过程中,单个教师的力量明显薄弱,不仅实验数据不够充实,而且研究时间有限,对问题的分析可能不全面、不深刻。而同伴互助活动能够弥补这些不足,由互助的同伴一起组成课题组,对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梳理,彼此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于比较复杂、繁琐的相关课题研究,同伴互助可以发挥很大的效果,把课题分为若干子课题,化整为零,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们就自身个人的经验,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苦辣酸甜、心得体会,甚至存在的苦恼,同时,分享其他教师的经验、体会和收获,借鉴他人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
三、我院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目前我院同伴互助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同伴互助的方式与手段单一;(2)同伴互助的问题层次浅,缺乏深入的研讨;(3)缺乏互助合作意识,缺少足够的互助时间和环境(4)互助合作目标不明确,合作形式简单形式化。(5)政策性支持的缺乏使众多参与者望而却步,失去参与的热情和持续性。
教师同伴互助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性人际关系。作为同伴互助中的参与者,应该做到与同事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的老师沟通情感,增进了解,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间的互助合作成为一种可能。
(二)虚心开放,自觉构建合作互助的文化氛围。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研究过程中增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提高了效率。我们要转变观念,虚心开放。这样一来, 我们就能够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我们之所以强调教师集体的互助合作研究, 在一个教师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可以弥补教师个人研究的多种局限性。因此,教研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有谦虚开放的心态,打破自我封闭的藩篱,在内心开放的前提下,大家共同构建起一种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互助文化氛围。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时, 还要加强与本学科或跨学科教师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 互相学习, 彼此支持, 共同发展, 实现双赢。
(三)同伴互助组织者应加强互助活动的计划性,并创造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我院同伴互助之所以效果一直不太明显,原因之一就是计划不清晰,目的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所以在实施同伴互助前,必须制定好详细的阶段互助学习计划。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并要定期抽查其进度与取得的成效,并根据情况,实时改变帮扶计划和学习计划。
同伴互助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校内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可以是校际间的教师同伴互助;可以分为同学科内部教师间的合作,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间的交流。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人数灵活,形式多样,可以是不同的组合,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三个人、四个人等。组织者应创造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学院应给以政策性的支持。学院要注重对同伴互助指导者和参与者的培训、沟通、关心与鼓励,为指导者提供管理支持,定期召集指导者,了解培训的进展和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学校层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加大对同伴互助指导者及参与者在本校教学与科研课题的申报政策上的倾斜,以调动指导者和参加者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同伴互助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长;孩子;幼小衔接;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4-0051-03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展开,它包括儿童对外在学习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精神的衔接。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指出:“当我们把家长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时,教师会了解到幼小衔接中园方无法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与想法,便于掌握幼儿、家长最实际的想法与需要。同时,社会、家长也会在角色意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等方面产生变化。幼儿将成为家园协同教育的真正受益者。”〔1,2〕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实践中许多幼儿家长尚未建立起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观念及价值取向会极大地影响家长的幼小衔接教育行为。〔3〕当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家长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4〕那么,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和以前一样,还是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本研究从了解大班幼儿家长当前的教育态度、教育期望、预备实施或已经实施的教育行为等着手,探究目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幼儿园教师进一步有效地引导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体抽样方法,于2008年9月向上海市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家长发放60份《家长对子女进行幼小衔接教育观念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
问卷题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基本情况,即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家长的最高学历;二是家长对子女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态度,即幼小衔接教育主要是谁的责任、对子女学历的期望和对身体、品德、性格、能力、知识五方面的价值取向;三是家长预备实施或已经实施的教育行为,即针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其他方面的培养情况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统计表明,本次调查69%的问卷是由母亲完成的,27%的问卷是由父亲完成的。接受调查的父母95%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获研究生学历或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数达到了58%(12%为“海归”,2%为博士),这些数据说明本次调查的对象文化程度相当高。
2.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教育态度
第一,在对待幼小衔接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家长(92%)认为自己有责任。当然,也有极少数家长(5%)认为与自己无关或认为这是小学、幼儿园的事(3%),这些问卷填写者主要是老人。
第二,父母对自己孩子学历的期望相当高。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幼儿年龄还小,但家长对他们将来的文化程度有明确指向的已达81%。这些有明确指向的家长中,100%期望孩子将来拥有大学及以上高学历。他们认为,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生存的基本条件。有送孩子出国留学意向的家长比率也非常高,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的教育环境好,这对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会有很大帮助,同时,他们也希望孩子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开心地学习,并希望孩子能学成回来报效祖国。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那些对子女学历期望没有明确指向的家长,要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要么有出国留学经历,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孩子肯定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获得高学历不是什么问题。
第三,就身体、品德、性格、能力、知识准备这五方面内容而言,58%的家长最重视的是身体,其他依次是性格(15%)、品德(14%)、能力(7%)和知识(7%)。总体而言,这些家长表现出重身体轻知识的倾向。
3.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行为
(1)重视智力培养。调查发现,家长都很重视对子女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重视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分别占了47%、43%和40%。对孩子记忆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培养的关注较少,分别是26%、28%、28%。
(2)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5〕多数家长认为,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样重要,他们比较重视对子女自信心(45%)、学习兴趣(42%)、人际交往(40%)、独立性(38%)的培养。此外,家长们还提到了对孩子任务意识(20%)、挫折意识(33%)和规则意识(34%)的培养。
(3)对其他因素的关注。49%的家长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6%的家长重视幼儿的身体锻炼,27%的家长关注孩子的科学进餐,15%的家长注意引导幼儿根据天气情况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上调查表明,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思考及建议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幼小衔接问题已经受到广大家长一定程度的重视。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做得还远远不够。如前所述,接受本次调查的家长绝大多数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化水平较高,这样的家长在幼小衔接上尚存在不少问题,其他群体的家长存在更多问题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开展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
1.引导家长正确地看待高学历
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家长对孩子抱有高学历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些高期望往往容易导致家庭教育走入误区。〔6〕例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孩子参加各种所谓的特色教育兴趣班,甚至出现拔苗助长现象。又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贪多求快,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培养样样都想抓,结果样样都抓不好,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幼儿园教师要注意引导家长客观分析孩子的发展水平,多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着手,尊重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以确保孩子能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2.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本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是重身体、轻知识。这样的理念不可谓不科学。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家长们仍在拼命地给孩子增加诸如思维训练、钢琴、英语、绘画等等所谓的特色教育,很少鼓励或是陪伴孩子锻炼身体。很多家长只是在口头上表示知识学习并不那么重要,可实际上都在给孩子的学习加点加码,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这说明家长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为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积极引导家长全面了解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全面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配合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7〕
3.引导家长促进幼儿各方面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
孩子入小学后以学习为主要活动,智力因素确实会影响其学习成绩。语言能力、数学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都很重要,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均衡发展,切不可厚此薄彼。
例如,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有意注意,以促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又如,幼儿积累知识经验、掌握技能技巧、形成良好习惯等都和记忆力密切相关。因此,家长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但要切忌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要求孩子。
4.引导家长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家长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要注意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他们分析、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加强对孩子任务意识、抗挫折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8〕
比如,注意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孩子上了小学后,每天都需要独立完成一定的课堂和课后学习任务,这与幼儿园教育有较大不同。为了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在孩子上大班时家长应主动配合教师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如按时耐心完成大人交办的事情,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等等。
又如,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进入小学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不可避免地会碰到种种困难,这就要求家长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5.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能力
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不少家长都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往往只局限在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叠被、洗手绢等方面。事实上,从小学的要求来看,只具备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的如自己上学、回家,自己削铅笔、收拾书包,会使用雨具,会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等,都需要家长在孩子上大班期间加以训练。教师还要引导家长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具备一定的避险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手段,比如教育孩子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帮助孩子辨认某些危险因素。
总之,幼小衔接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担当。幼儿园教师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以促使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与教师形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达到帮助孩子愉快、顺利地进入小学,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3.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M〕.上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008:1-32.
〔3〕黄琼.重视幼小衔接,关注幼儿发展〔J〕.上海托幼,2008,(7-8):16.
〔4〕李洪曾.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3-123.
〔5〕赵爱军.论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石化教育,2000,(4):16
〔6〕江淑慧.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EB/OL〕.〔2007-09-28〕.省略.
〔7〕王卫民,李媛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EB/OL〕.〔2006-06-19〕.省略.
〔8〕狄雪明.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子女小幼衔接教育的影响〔EB/OL〕.〔2007-11-27〕.省略.
Investigations and Analysis of Family Education View in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Taking a Kindergarten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Zhang Haoyan
(Bingchangtian Kindergarten in Pudong New District of Shanghai, Shanghai,200120)
【论文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中学的体育教育改革,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体育教育的功能不断完善、深化。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选择。
体育教育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中学的体育教育承载着强健体格、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却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强健体格的塑造。在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状况,专家分析是由于学生体育锻炼不够,体育锻炼在时间和强度上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为此,本文研究并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水平、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要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来展开。虽然新课改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论,但如何将其进行落实实施,很多学校研究的还不够,并没有在实质形成以“健康第一”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模式。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侧重“技能教育”,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实。
(二)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刻板
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发展和尝试。此外,还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老化、简陋、现代信息技术很少使用等现象。
(三)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落后
体育课程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是这门课程良好开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遇到风雨天则不能使用;有些学校田径场设置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不符合田径场规范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很多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缺乏维护管理,很少进行相应的更新,甚至出于应付的目的,只是配备简单的设施以应付检查,而在广大农村中学,体育器材一直以来严重不足。
(四)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学能力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难以将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付诸实践的主要原因,便是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滞后、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理论功底较薄、教学和科研经验不足、对教育思想、观念的理解跟不上时代步伐等等。因此,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二、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中学体育教育方法的转变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要求广大体育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转移到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上来。单纯的体能训练不能代替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总体目标。要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现代中学体育的根本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活跃体育课堂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首先要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变体育教学过程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趣味性与情景性相结合,多运用电化教学,把声、光、像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身体运动感觉充分融为一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
此外,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加强体育重视度,加大投入,完善体育设施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应将体育提到一个能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的层次上来。只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资金支持才能达到应有的层次和规模。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大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首先要完善队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使之成为趋于适应工作需要的合理的学术集体,同时做好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体育教学业务研究,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学术活动。制定激励和竞争机制,切实落实体育教师的各种待遇制,加速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群体迅速成长壮大,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使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观 德国职业教育 后现代课程观
[作者简介]姜洪侠(1976- ),女,黑龙江北安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当代艺术、高职教育。(北京 100018)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06-02
德国职业教育最初在人们印象中往往是偏重技术理性的,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的设计常被理解为仅仅针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2010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赴德国莱法州教师培训学校的教师培训项目,在考察了德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后,发现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的解读存在一个误区,其技术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理念更重视对学生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与现代企业发展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分不开的。帮助学生建立优化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德国职业教育对时展作出的积极回应。从德国职业教育的宏观引导性政策和教学方法中,我们看到了后现代教育观对其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后现代教育观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一、后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教育观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以及信息时代知识量、信息量的迅猛增长,人类的主体性和个体性逐渐张扬。世界政治、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洪流。受信息化与商业化的影响,“知识已不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事业,而是经过工业与商业操作的过程后,才成为人们所接受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张以“非中心化”“多元化”“零散化”等为本质特征的后现代哲学、后现代教育在西方首先诞生了。后现代文化具有多元包容的特征,后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全局性,重视终身学习。后现代教育观是相对于现代教育观念而言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教育观念偏重狭隘的知识技能传授及专业技能的纠偏。传统教育的课程观一般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论”和“知识中心论”,对于社会的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育多有忽略。而后现代教育观则重视个体的差异,强调自主学习,重视师生交流,注重在行动中或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其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知识、技术方法讲授向互动教学及探讨式教学转变。
在我国,后现代教育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艺术教育改革中得到了更多的提及。而在职业教育领域,后现代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其原因在于教学中提高对 “关键能力”等素质培养的关注度会削弱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社会不能停止发展的脚步,职业教育更不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因此要关注后现代文化现象,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后现代教育的目的论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
1.后现代教育的“目的论”。后现代主义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教育目的论:一是教育应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能够认清优势文化的霸权性以及文本的集权性,向它们挑战,进而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跨越文化边际,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二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建立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个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三是教育目标应求得一种内部平和,并且能够把家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共处扩充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从而避免一种相互利益的冲突状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不是砌砖,而是建造整个建筑(天坛)”强调了解知识的建构,而不是单一专业技能的局部,强调完整的培训。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全局性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建构教育结构,强调人的全面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无疑与时展对教育的要求相吻合。
2.德国职业教育与“关键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1972年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AB)所长梅腾斯首次提出“关键能力”概念,认为关键能力有四种基本要素:基本能力,水平能力,可迁移的知识原理,传统的、经久不衰的能力。凯泽等人在20世纪90年展了梅腾斯的关键能力概念,将关键能力分为五个方面:明确主题的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团体或社会能力,系统或方法能力,反省能力。凯泽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不能传授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并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获得。可以看出,无论是梅腾斯,还是凯泽的关键能力概念,所指的并不是某种具体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而是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能力仍然能起作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从而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一能力是对不同职业的造就性能力,经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可携带的能力”。
3.“关键能力”培养与“自主学习”。借助于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当代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德国,职业教育正转变其“技术理性”“理性至上”的观念,有意识地向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上靠拢。“自主学习”“学习情境设计”成为在德国职业教育里反复被提及的关键词。学习情境的设计的教学效果评测标准不仅仅是在该情境中学生掌握多少技能,还有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中能多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这与后现代教育观承认学校教育仅仅是终身学习的起点的理念是吻合的。在德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某一位教师在教学上的突发奇想,而是全体教师自上而下群策群力的结果。职业教育教师是该专业领域的专家,同时也必须是学习的专家,必须考虑用什么样的学习材料、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判断学生的兴趣所在,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一直陪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正确对学生进行方法、过程和结果的引导。对教师的考核也不是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作为标准,而是把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当作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后现代课程观与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到,“编写课程大纲或教学计划应该采用一种一般的、宽松的、多少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方式。随着课程或课的执行,特定性愈加明确并在合作中获得――通过教师、学生和课本的合作。这种合作性规划不仅容纳灵活性――利用意外事件,而且要求规划者以一定的深度理解自身和学科”,后现代的知识观和课程观主要体现在对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方面的强调。课程内容应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因素会引导我们去学习和探究。从现实看,我们的课程内容确定性太强,没有多少思维空间,学生似乎只需要记住确定的知识,而无需进行更多的思考。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长期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开始向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共同构成了一种学习群体,互相影响。
我们看到,在德国莱法州教育部门的专业规划中,每门课程的标准性文件内容很少,只是概括一个学习领域和情景,并没有太细化的内容,很多内容要求学校和教师灵活掌握。正是这样,让教师有更多的灵活度。在授课过程中,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授课,用不同的案例设计不同的学习情景,而且同一个教师教不同的班给出的学习项目也并不一样。在学习领域的设计中,课程的组织并不囿于学科界限,而是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课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不以权威的观点控制课程。
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知识的获得与技术能力的提高不是唯一的必然的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要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个人转变实现教育终极目的。这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情景设计、差异性教学策略、多元化评价方案等方面得到了验证。在学习情景设计中兼顾教育性与社会性是很有必要的。在德国莱法州的斯派尔教师进修学校,Zu meiner Person女士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情景设计案例。在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购买为“学习教父项目(Lernpaten der Bürgerstiftung Pfalz)普法尔茨学习型社区基金会”准备的学习包。学生必须学习如何订货、下单、验货等过程,在授课中学生要应对意外的困难,如送货不及时、样品与实际误差等。学生不仅在真实的学习情景设计中学到了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了社会能力,同时也因为自己帮助了弱者而深感欣慰,后者让我们看到了德国职业教育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关注。
四、德国职业教育评价方法与形成(过程)性评价
“评价应是共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应将其作为一种反馈,作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考核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转变及对过程评价的重视是新教育观的重要特征。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多大程度地充满创造地展开自主学习和工作。其二,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评量不是指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其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参与度。如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我们更多地跟学生描述一件美术作品的背景、画家生平,作品风格。而同样内容的课程在后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师应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发现与观察,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在“参与―反思―批驳―分享”中完成教学任务。在德国的职业教育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似乎更轻松,讲授时间少,甚至讲课ppt也要求学生来做,学生来讲。教师只做更正与提示,再布置引导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这种课程设计似乎教师授课时间更少,但对老师而言,实际上是要求更高了。首先,教师必须是某专业领域的专家,才有可能对学生提出有质量的引导问题,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出反思性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要设计、组织、控制学生“学”的过程,这更加全面地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
时代在进步,一味地用已有的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德国,不是学生掌握一门知识、通过一门考试就算了,而是掌握实际的工作能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有方法、有判断地工作。在项目教学评价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给每个项目打分,学生的成绩也由其所在小组共同商议得出,考核是一个探讨、学习、权衡的过程。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及课程改革的诸多方面中我们看到了后现代教育观念目的论与课程观的影响。在对比了后现代教育观和德国职业教育后,不难看出两者的切合点,更应看到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差距并非仅来自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还有教学观念上的差距。教育观念的变化必将对教育行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种自上而下的观念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求索。德国职业教育观念为我们拓宽了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的思路,引导我们站在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社会学角度上的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基本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用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加强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一、教育观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生活为本位”转变,以观导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受“以知识为本位”传统教育观念的钳制和影响,使高中化学课程极易陷入理论的“囚徒困境”,从公式到公式,这种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做法极不利于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生活为本位”教育观念则在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注重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基点来思考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体验和感受,深化他们对化学知识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教育观要做到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生活为本位”转变,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在转变观念之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i。二是,转变观念应注重从与高中生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入手,用生活化的教学观念指导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向度,彰显教学的“生活亲缘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因此,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向度,彰显教学的“生活亲缘性”。
一是,要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将现实生活中具有高中化学知识的情境搬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熟悉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必须发现化学课程知识与学生生活契合之处。比如“合理食品添加剂的选择”,可找到“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事件”与之契合;“放热、吸热反应让生活更美好”,可找到“空调、冰柜等的工作原理”与之契合。三是,也要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高中化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发且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为教师的课堂和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注重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总会有一些同学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高中化学老师的难题。笔者认为,注重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如讲CO2的制取时,可让学生先寻找石灰石,并让学生做家庭小实验――用鸡蛋壳与醋酸发生反应,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通过教师教学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更形象直观地了解石灰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及碳酸盐的性质。ii如在课堂提问时,也要注意生活化,有学者在课堂教学中援引了某省的氯气罐严重泄漏的例子,分别提了如下问题:“一是,若氯气泄漏的当时是有风的,人们可以有哪些应急措施?二是,氯气与金属铁能发生反应,为什么可用钢瓶贮存液氯?三是,消防人员将氯气贮罐放进水池中稀释剩余的氯气,原理是什么?四是,事故现场附近种植的油菜为什么能被氯气熏得枯黄?五是,消防员向池塘中投放烧碱进行化学处理的原理是什么?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i
四、重视课外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增强学生的实用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要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高中化学老师必须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学生练习有机结合,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尤其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小实验、野外调查等生活化作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与生活实践中去,增强他们化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感和提升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如为加深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关于“碘”的知识,可以在课外布置检验海带中碘元素的相关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关于“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节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防护措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进行体验,帮助周围的人来“防止金属腐蚀”等实践性活动,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力量。iv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树立“以生活为本位”教育观念,还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彰显教学的“生活亲缘性”,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要重视课外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价值的认同和生活化运用能力。鉴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以上论述难免有不妥之处,但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引起更多学者专家和一线教师对此问题的关注,以丰富此方面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我们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而服务。
注释:
i 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ii郭启德,曹爱娟,王建芬. 浅谈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 3)
iii陈红玉. 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J].华夏教师,2012( 12)
iv 何 燕. 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J]. 现 代 阅 读,2013(4)
【参考文献】
[1]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2]郭启德,曹爱娟,王建芬.浅谈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3).
[3]陈红玉.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J].华夏教师,2012(12).
[4]何燕.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2013(4).
[5]沈亮.高中化学课程应从知识本位走向生活本位[J].教育科学论坛,2011(2).
[6]郑毓宇.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