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营战略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发展策略
铁路货运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铁路事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规划方案,加快其发展速度,并利用现代化工作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1 社会物流企业网上营业厅建设现状
自从2014年开始,我国很多家货运信息平台开始建设APP系统,可以建设完善的网上营业厅,除了能够增强物流融资有效性之外,还能根据承运资质科学划分各类物流平台模式,制定承运人模式与无车承运人模式,提升社会物流企业的网上营业厅建设质量。
社会物流企业在建设网上营业厅的过程中,可以为各类客户提供相关增值业务,提升其服务质量,并利用现代化报价运输与签收回单等方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服务,从根本上优化网上营业厅的发展模式。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信用卡与垫付服务,形成金融增值服务体系。同时,社会物流企业在网上营业厅建设中,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为用户营造自主、便利与简单的操作环境,控制客服人工成本,甚至可以减少客服的介入[1]。
对于社会物流企业网上营业厅的发展而言,主要就是向着服务专业化、行业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等方向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其服务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服务问题,优化其发展体系。因此,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建设部门需要科学借鉴社会相关企业的先进经,规避各类常见问题,加快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发展速度[2]。
2 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发展现状
自从2016年,中国铁路部门已经开始提升货运服务能力与信息化建设水平,可以科学应用各类数字技术,发挥电子商务系统的各类功能,优化集成界面,并将其升级成为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可以提升铁路局的服务工作质量。
第一,目前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发展机遇。在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机遇较多。首先,其符合国家规定的互联网+等发展政策规定,可以促进低碳交通的发展,提升物流系统的建设质量,建设完善的跨行业、跨平台等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物流信息的对接、使用效率,更好的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创新处理。其次,在我国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发展中,符合现代化铁路货运改革与增效要求,可以深入改革各类货运组织,提升铁路事业的经济效益,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速度,提升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的级别,满足现代化高效运输需求,增强铁路货运事业的市场价值。最后,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建设,符合现代化货运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可以提升铁路工作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增强货运系统的发展效果,规避系统开发难题[3]。
第二,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发展方向。我国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会向着完善货运链的方向发展,推动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步,提升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与线下系统的建设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能对铁路货运信息数据共享,积极建设各类信息系统,增强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的发展效率;在我国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实际发展中,已经向着盈利方向发展,可以通过货运网上营业厅拓宽营业渠道,增强盈利能力,在提升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盈利模式[4]。
第三,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在建设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提升营业厅服务质量。首先,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服务能力不足,不能将服务系统与现代化物流系统相互联合,难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无法提升货价调配灵活性,也难以增强个性化服务工作的可靠性,甚至会出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线下货运服务能力不足的现象,难以提升线上与线下信息的对称性,也无法兑现各类线上承诺;其次,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存在业务内容单一等现象,无法完善电子商务系统功能,不能建设多元化的业务渠道,导致客户维系难度增高,同时,部分货运电子商务系统不能形成全面的链条,难以提升其完善性;最后,我国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缺乏一定的盈利能力,不能创新增值服务方式,缺乏足够的盈利方式,甚至会出现盈利能力降低的现象[5]。
3 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模式设计措施
相关部门需要科学设计网上营业厅模块,保证可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提升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建设效率。首先,需要设计自助服务、账户管理、产品服务等业务模块,保证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服务模式的优化性。其次,相关部门需要设计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模块,针对货物特征提供个性化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做好各类配套服务工作,满足现代化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发展需求。最后,需要做好盈利模块设计工作,将系统分为会员费用、增值费用与资金沉淀费用等,科学设置各类盈利模式,在提升其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满足现代化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发展要求[6]。
4 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发展策略
在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改进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段优化处理,减少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4.1 增强客户忠诚度
相关部门要想增强客户忠诚度,就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对各类铁路内部货运网上信息系统进行衔接,利用各类服务方式,与客户相互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服务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满足客户的各类服务要求,同时,还要提升服务工作的透明度,以便于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建设高素质服务队伍,使其可以准确、及时的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增强营业厅的影响力,以此提升客户忠诚度,为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管理部门需要吸引更多新客户,为其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此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4.2 提升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地位
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搜集各类客户基础信息与历史数据信息,保证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专业的服务信息,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拓宽网上营业厅发展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另外,相关部门还要与大型企业相互合作,在货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自身地位,以此建设良好的品牌。
4.3 丰富盈利方式
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丰富盈利模式,制定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在保证主营业务质量的基础上,利用总包与租赁等方式增加增值业务,利用增值业务为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创新盈利方式。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制定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的盈利方案,与其他企业相互合作,以此提升其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在铁路货运部门实际发展中,必须要重视网上营业厅的建设,创新相关工作方式,制定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建设高素质服务人才队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学仁,周发明.广铁集团货运网上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4,23(4):33-34,38.
[2]赵文辉.铁路货运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4,33(5):23-25.
[3]杜娟.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贵州铁路物流发展[J].管理观察,2013(22):90-91.
[4]梅笑冬.货运电子商务时代铁路物流基地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3(6):10-12.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摘 要:6S运营管理体系是现代管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市场战略管理中,采用6S管理体系,能够构建适应于市场的营销、人才培养以及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的战略管理。
关键词 :运营管理体系;市场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08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IT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运营特点,构建适应于市场环境的战略目标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采用6S管理体系,能够将战略管理目标层层分解,从而让各部门了解自身的职责,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上,确定岗位职责,发挥各岗位的优势,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一、IT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意义
1.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与需求
当前IT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的发挥信息企业的优势,消除企业发展的劣势,制定企业不断前进的战略目标,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前景。实施战略管理,能够对于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发挥最大的力量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困难,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助力。
2.6S运营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IT企业发展而言,6S运营管理体系能够明确企业中管理者与执行者的职责,通过构建6S管理体系,能够对规定的工作进行细致分析,对专线工作进行指导服务。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6S管理体系,总部能够对于各运行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与总结,对于运行主体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展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战略管理是6S体系的核心
6S管理体系是以“绩效导向”为中心,,由战略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审计管理体系、报告管理体系、考核管理体系和用人管理体系等六大专线体系组成,在6S管理体系中,战略管理体系是其中的核心与发展的支点。其中的战略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其他的管理模块指明道路,从而避免管理朝着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对于IT企业而言,战略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积极准确的战略管理目标能够推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完善战略管理的建议
为了提升企业6S管理体系中的战略管理体系,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发挥企业的现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与高效化运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1.战略管理关键
IT企业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企业,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需要以以下原则进行战略管理:(1)低成本运营管理,低成本运营是提升企业运行效益的重要措施,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严格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创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调节产品结构以获得低成本的社会资源,合理的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低成本运营;(2)加强产品创新,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现有的产品的基础上,积极优化当前的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效益;(3)加强营销拓展,营销拓展是开拓当前市场,应对市场环境的关键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对当前的IT产品市场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I及制定市场经营发展战略,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加强营销拓展,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
2.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加强战略管理的培训
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需要采取招聘管理与内部培训等方式,获得适应企业6S管理的人才,为了推动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发展,采用“认同战略、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原则进行人才的选拔,同时加强战略管理的培训与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培训相结合,对于企业的工作目标、阶段性目标、投入产出预算进行总结与分析,实现责任到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加强企业的考核管理
为了提升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企业内外部的有效资源,依靠企业的发展战略,整合企业的内外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建立重点专项工作的报告制度,是企业内部信息高校互通,构建奖惩措施,对于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各个阶段的投入-产出表,价格战略目标的实行情况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制定简明高效的工作程序,规范当前的工作,做好企业的管理,为具体的工作提供指导。
三、结语
总之,6S运营管理的战略管理能够为企业的运营提供目标,从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在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整合企业内外的资源,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采用6S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学峰.九江石化公司实施TPM管理模式[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1).
关键词:社区学院;绩效管理;协同共享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0 -03
一、扬州社区学院运营情况剖析
2015年4月,扬州相继成立了9家社区学院,分别为广陵区的文昌花园、荷花池、琼花观、连福和邗江区的翠岗花园、康乐、武塘、文苑和竹西等,并享受一次性的3万元奖励。总的来说,扬州社区学院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完成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居民技能水平的相关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运营经验
1.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扬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是社区学院运营的主要支持力量,从学院规划、筹备、建设、发展等方面通盘考虑,为建设“名城扬州”奠定文化基础,并培育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就业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供应侧结构改革下企业转型升级等诸多变化的有效措施。保证就业稳定,维护社区和谐的主要手段是完成人员技能再转型、下岗人员再创业、在岗人员再创新等,这些都难以离开社区学院塑造的“终身教育”环境和“持续学习”组织。
2.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高
社区居民物质条件的提高会带来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与高水平性,也对社区教育内容带来了较大挑战。兴趣来源于激发,得益于成就感。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化及生活区域条件的完善都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学院学习,接受各种类型教育产生积极影响。据统计,近62%的居民对参与社区学院学习明显感兴趣。
3.课程涵盖范围广
据调研数据统计结果,生活技能培训课程占24%,专业技能类培训课程占42%,兴趣爱好类课程占26%。课程内容既包括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消防安全,基本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与教育阶段,并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4.创新创业初现成效
社区学院与高等教育等学历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应用,通俗来说,即是及时、有效地成为谋生手段、休闲方式及应急措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策略,是“L”经济曲线的长时间决策内容,也对社区学院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创新,结合区域、文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创新。扬州社区学院初步显现出创新与创业成效,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人员,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运营不足
1.自身造血功能欠缺
扬州社区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部门拨款,社会捐赠与其他团体资助很低,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受到办学性质、定位及功能的影响,就近、免费与灵活是我国市场需求的主要特征,但资本构成、持续投入与预期收益是社区学院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另一方面,政府拨款、公共服务采购支付仅是其收入的一部分,更多地收益来源应注重于市场需求的开发、继续教育等方面。
2.师资待遇较低
与高等教育相比,扬州社区学院专职教师工资收入较低,且大部分为兼职教师。这种构成决定了队伍调整较大,流动较频繁,不适应知识积累与技术孵化的要求。从工资收入构成上来看,社区教师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与课时费等,年收入在4万至5万之间,也不利于队伍的承继性与稳定性。
3.员工积极性有待提高
吸引与激励员工的因素有很多,可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社会需要,又可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另外,又包括X、Y与Z因素。总的来看,社区学院首先应能保证员工纵向收入比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横向收入比的要求,综合考虑岗位、家庭与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提高员工满意度。
4.资源分享平台尚未构建
教育资源的有偿获得是当今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结果,是激发更新知识体系、创新研究理论与应用知识成果的先决条件之一。社区学院、企事业单位与区域学校的“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思路是降低社区学院运营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扬州社区学院采用聘请专业教师、技术专家现场授课等传统方式,容易增加运营成本,又不便于灵活性的课程安排,因此,构建教育资源分享平台是当务之急。
二、扬州社区学院运营绩效实证性研究
社区学院的定位为非营利性单位,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及其他职业教育等。值得强调的是社区学院的运营绩效关系到长期生存发展的态势、多元化投资的有效性与可能性及经济支撑力度的大小等,因此,研究扬州社区学院运营绩效是非常必要的。
(一)扬州社区学院运营绩效分析
运营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社区学院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
1.影响因素
社区学院绩效影响因素有:市场需求环境、政府政策与法律规定、管理模式、盈利渠道、融资环境及核心能力等。其中宏观影响因素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需要适应的条件,而微观因素则是可以通过社区学院自身努力实现改变,从而完成绩效考核任务。
2.评价指标
与企业运营相类似,社区学院绩效评价指标可以表现为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同时,与企业绩效考评不同之处在于居民服务满意度、教育覆盖率、再就业创业培训人次等。这些指标是社区学院绩效管理评价水平的重要内容,通常应用于专家打分法、线性规划法等定量分析,旨在研究最佳管理阶段的表征及对应的合理管理策略。
(二)扬州社区学院绩效管理实证性研究
1.绩效管理概况
扬州社区学院是扬州市政府推动并提供一定量的资金拨款,对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服务。结合绩效管理的内容,经营效益与经营者业绩应是社区学院绩效管理的重点,但因为我国社区学院的参与主体、运营目标及管理模式的特殊性,造成绩效管理的侧重点是经营者业绩,如社区培训人次、培训项目数量及对下岗、退役等人群的工作技能培训等。同时,社区学院是社区管理的组成部分,以维护安定、共筑团结为方针,更多的采用定性考核指标进行衡量。因此,总的来说,绩效管理尚未在扬州社区学院普遍推行。
2.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资料分析,扬州社区学院绩效管理的定量分析不全面,仅对成本、收入及后续预算、投入进行记录,无法全面反映管理过程中现金、资产等变化,缺乏后期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评估。结合国外社区学院管理经验,资金运作能力、融资能力、偿债能力与新增、修改项目计划可行性能力是绩效管理考评的主要指标。因“自身造血功能的缺位”,加上长期养成的资金依赖症,扬州社区学院的绩效管理的实际执行力往往“被打折”,并带来管理松散、人员激励作用不明显及资金利用率低等弊端。因此,结合上述运营绩效实证研究结果,笔者建议扬州社区学院采用“低成本、集约化、共平台”的发展策略。
三、扬州社区学院发展策略
“协同共享”赋予互联网+时代新理念,不仅指知识理论体系的衔接、配套与共享,还包括实践经验与生活方式的合作、分享与学习。传统意义上,协同共享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或企业间,为达到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低,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与技术共享资源,协同作业,从而完成企业目标管理的管理策略。本文则将协同共享作为扬州社区学院发展的重要策略进行研究,解决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绩效不善、士气不佳等问题,并将其主要内涵详述如下:
(一)承继与创新并重
通常来说,社区学院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载体是教师与书籍。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学院教育资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与形式,其核心为信息,载体是计算机、服务器等,且智能、仿真与生态等学科的发展将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外部因素变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与历史的承继、信息与实践的创新是社区学院资源协同共享平台的特点之一,并对社区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协同共享平台构建的初衷之一是教育资源普及化或大众化的承继、创新,直到不同等次教育的融合,从而带来社区文明的进一步繁荣。
(二)协同与共享永存
社区教育资源平台构建的主要手段是协同与共享。协同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协同的目标。协同主要有:一是知识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协同;二是教育方式与手段的协同;三是师资与研究团队培育途径的协同;四是学生创新与就业能力的协同。共享则包括:一是智库的建设与共享;二是成果的转化与共享;三是经验的提炼与共享。
(三)成本与收益共担
如前所述,本文研究的难点是协同共享平台的成本承担与收益分配机制的构建,从而既能保证社区教育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又能保证平台发展的可持续性。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协同共享平台非盈利性的本质;二是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三是灵活的运营管理方式;四是地区间的沟通与合作。
(四)冲突与合作互换
协同共享平台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联系的结果,既是合作与统一的趋势,又存在冲突与矛盾的现象。是社区学院发展面对的主题,也是教育资源协同共享平台构建的主题。认知、理解、接受与包容是相互合作的前提,而漠视、误会、敌视与仇恨是导致冲突的因素。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是,实现不同教育结构的顺利转换,也是降低和避免教育冲突的重要手段,因此,冲突与合作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各不相同,并具有互相转换的现象,如发生冲突变合作,变合作为冲突等,都是今后教育资源协同共享平台需面对的艰巨任务。
四、结论
扬州社区学院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解决居民再就业困难,提升工作技能的重要平台。强化与发挥社区学院的教育功能、警示功能、培训功能、宣传功能,成为连接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桥梁,连接政府与居民的桥梁,更是连接居民的桥梁。成功的社区学院不仅担负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组织”体系的重任,还是区域创新创业的源泉。因此,研究扬州社区学院对城市经济发展,乃至城市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尧.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8,(02).
[2]刘春朝,李建春.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与动力机制[J].江淮论坛,2014,(01).
[3]刘志忠.我国社区学院社区性的缺席与在场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
作者简介:
关键词:激烈竞争;中国铁通;经营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通”。其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12月20日的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月20日,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5月23日,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并保持相对独立运营;2009年12月15日,将铁路通信业务、人员移交至铁道部,专网剥离后,作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公司,继续从事公众通信业务。
一、中国电信业现状
2008年国内的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式启动运营商重组,初步完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三家运营商正式获得了移动及固网的服务能力。重组后的电信业发展主要动力是移动和宽带业务。移动化和宽带化是赢得竞争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铁通发展的优势
1.区域优势
铁通公司是成立于2000年12月20日,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通”)。中国铁通在成立之初便是除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成立以前)之外第二大固定电信网,2009年通信网覆盖500多个城市,并与其他的运营商实现了互联互通。还具有铁路地区和沿线在一定范围内资源。成立之初的电话用户就达到100多万,虽然与拥有2亿电话用户的中国电信相比不算优势,但成立之初就能与其他新成立的公司不同,不是从零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铁通的一个优势。
2.价格优势
铁通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移动业务发展速度快,资费较高,政府为了打断电信的垄断局面,给了铁通资费政策方面的优惠。铁通要比电信的市话标准便宜10%,长途便宜20%,互联网也相对优惠,虽然这种优惠是短期性的,但铁通所具有的资费优惠政策,在目前的价格优势上还是可以明显凸现出来。
3.专业化优势
中国铁通具有专业化信息服务特色的经营优势。固化业务行业衰退,给固网运营商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国内的电信市场接入了宽带业务,已经成为了固网运营商转型和发展的机遇;铁通公司大力发展的增值业务VPN、空中会议室和网络视频监控等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电信重组后形成“三足鼎立”,实力并不均衡。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和业务规模目前形势下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新电信和新联通继承了固话业务规模及宽带领域的竞争优势,可以在宽带基础资源上,实现固网和移动的融合为他们拓宽市场发展的空间,但铁通并入移动,铁通在固网和宽带上的优势,弥补了中国移动在宽带业务上面的短板,是新移动业务创新持续发展的有利补充。
三、重组后新运营商分析
重组后形成了新移动、新联通和新电信的三家全业务运营商。面对新的竞争环境,需要进行新的市场定位,提高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避免恶性价格战的产生。
新移动是中国移动和铁通公司的合并。中国移动是全世界第一大移动网。中国铁通在固话市场上虽是后起者,但发展迅速,两家公司合并以后,中国铁通将借助中国移动庞大的手机客户群、领先的信息服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等,结合自身完整的通信网络、专网运营经验,迅速的开拓固化市场,进而发展移动业务。
新联通是中国联通GSM网和中国网通的合并。GSM用户中,中低端用户比较多,中国联通将获得WCDMA 3G系统。较于其他的3G制式,未来新联通经营的此项系统具备产业链和技术最成熟、手机终端型号丰富、系统建设成本较低、价格最低等诸多优势。
新电信是固话运营商中实力最强的,收购了中国联通的CDMA网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重组以后的新电信凭借其充足的资本,投入CDMA运营。但CDMA网的覆盖率和网络质量相比较新移动和新联通处于劣势。新电信成立之初不具备竞争的优势,不过一旦网络问题解决,将会对新移动和新联通的存量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
新移动由于在用户数和营业收入上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的重组整合难度也较小,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重组后的新移动仍然会在今后的几年内占据主导地位。
四、中国铁通经营发展战略
中国铁通具备设备优势、服务铁路专网的经验优势、骨干网及本地网的网络优势、铁路专网优势及非对称管制政策优势,同时也存在业务单一、资金缺乏、人才不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方面的劣势。因此重组以后,可以借助中国移动网络质量优势、先进的运营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客户规模及品牌优势,弥补中国移动本地传输网和缺乏固定电话网方面的劣势,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战略方针。
1.正确定位,发展特色。重组后的中国铁通作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公司,虽然仍旧保持了公司建制独立运营,但不再以独立的身份直接参与新的电信产业格局的构建之中,因此也不用直接承担因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战略风险。所以中国铁通只需要在中国移动新战略规划的框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坚持专业化的特色发展,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争取空间,努力实现健康发展。
2.业务创新,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与移动在资源和业务层面的整合工作,建立业务合作模式,拓展业务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是铁通公司拓展电信业务的重要途径。中国铁通要持续发展固话业务,进行机制创新,并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推出不同的优惠价格。
3.资源融合,共同发展。中国铁通要协助中国移动成为具备全业务运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中国铁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业务等状况,与中国移动协同发展移动、固网业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协同发展业务是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1)铁通自主发展模式。(2)合作发展模式。(3)移动发展模式。
五、总结
中国铁通与中国移动的重组必然经过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终端融合和网络融合这四个阶段,中国铁通必须依靠中国移动,协助中国移动,关注新技术的开发,把握自身的运营先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玉翠.铁通集团基于资源的品牌与服务创新战略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
[2]杨海玉.中国铁通:立足铁路专网 开展特色业务[J].通信世界,2006(44):24,26.
中国记者:许多媒体会利用改革的契机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比如,战略运营部就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年组织结构变化中新设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门。您怎么看待这个部门的作用,它体现了哪些组织变革规划?
杨兴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几乎每个报社都有战略运营部,主要负责各自媒体的战略研究和品牌建设。战略运营部是《南方日报》前两年率先建立的。当时觉得,这些年南方报业集团的媒体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主要有赖于机制上的创新。我们不断要求大家面向市场,遵循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强调品牌的塑造和维护。随着改革的推进,要想再有所突破,就要依靠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同步推进。这就需要大大加强战略层面的研究,因此专门设立战略运营部,管委会也专门开会讨论战略规划。今年集团统一招收新进人员时,还为此专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能从事战略研究的人才储备。这个部门相对任务更重,担负的责任更大。
南方报业的传统是这样,根据自身的财力,根据市场的需要创办新媒体,成熟以后还可以由新媒体办媒体。这个是做加法的阶段,而战略运营则要为集团的乘数发展作贡献。在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单靠加法,已经不能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更大的发展,需要考虑用乘法来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即要考虑资本运营的问题,资本能让集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记者:战略运营部在研究哪些问题?目前集团发展最迫切需要研究的,或者说您现在集中精力在思考哪些集团发展的重要问题呢?
杨兴锋:我们目前在着力研究的战略发展阶段问题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是如何继续开拓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创新它的盈利模式。依靠销售报纸、刊登广告为主的赢利模式,现阶段还是报纸的主要盈利模式。但是,在这个模式之外还可以探索出许多新的模式。以南方报业的实践而言,平面媒体这块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可以发掘。要继续探讨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盈利前景。
其次,新媒体也将是集团2007年的开拓重点。集团拥有不同定位和形态的网站,包括南方网、南方报业网以及入股形式参与的新闻社区网站奥一网。面对这些网站,集团的当务之急是探讨网络媒体的生存模式、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我们有以战略运营部为核心的专门的智囊在思考和论证,外面的投资公司希望介入。集团也在分析利弊,自己有优势做哪一部分,需要整合社会资源的也可以考虑。当今对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业界给予了许多关注,南方集团对此也非常重视。新媒体属于新生事物,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没有摸清规律的盲动将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把握投入新媒体的时机以及可行的商业运行模式。我们很务实,不会贸然跟风;但应该占领的阵地也要占领。新兴媒体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怎么办,商业模式如何。集团在研究进入新媒体的时机、进入新媒体的方式、进入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传播介质的多元化。这方面要明确内容提供是我们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最后,是要研究报业集团的整合问题。集团有一些单个媒体做得很强,但发展到现阶段,有些资源需要整合,只有这样才会比单一媒体做得效果更好,效益更大;而且整合能够做单个媒体无法做到的大事情。目前,集团许多单个的子报子刊都发展得很好,但是各个报刊之间缺乏强有力的纽带,各自背后的资源还没有完全在集团层面得以很好的融合和互利,所以集团考虑要在2007年着重对资源进行整合,增强集团的管理能力,做好服务支撑。
中国记者:组织变革也体现体制创新。在报业的增量改革走到一定程度时,最终要改革的还是存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体制创新方面作了哪些准备工作和铺垫,主要会有哪些动作?
关键词:战略管理制度理论同构合法性
问题提出
对于企业战略研究者来说,对制度的关注由来已久。企业是经济交易的主体,因此其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影响。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思潮的兴起,企业战略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注意制度因素在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率先进入企业战略研究领域,而且迅速成为主流理论。其中,以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CostEconomics)的影响最大。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被视为资源配置的体系(Williamson,1975,1985)。这种资源配置的体系可以分为市场机制和企业组织两种制度形式。不同制度对资源配置的成本也不同,一种制度替代另外一种制度的分界点在于交易成本相等。当某种制度(如市场)的交易成本低于另外一种制度(如市场)的时候,效率高的交易制度(市场)会取代效率低的制度(企业)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影响深远。例如,交易成本经济学对“制造”还是“购买”(MakeorBuy)的战略选择的深刻指导意义。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Williamson的著作中对诸如垂直整合(VerticalIntegration)、多元化(Diversification)以及多事业部组织结构(MultidivisionalStructure)等重大企业战略问题都有精辟的分析。如今,交易成本经济学仍然是企业战略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Wright,Filatotchev,Hoskisson&Peng,2005)。而系统地建立“以制度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理论始于彭维刚(M.W.Peng),1997年,Peng在AMR杂志上与Heath合作建立了转型经济体制内企业增长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Peng&Heath,1997)。2003年,Peng在AMR发表了InstitutionalTransitionsandStrategicChoices一文,给出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战略管理选择的一般理论模型(Peng,2003)。制度理论真正在企业战略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是2000年,这一年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MJ)出版了由Hoskisson,Eden,Lau&Wright四人主编的题为《新兴经济中的战略》(StrategyinEmergingEconomics)的特刊,将制度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和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并列为战略管理的三大支柱理论。
本文将从制度理论入手,利用制度基础观分析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的视角和维度,以及这些研究所采用的变量设置和测量的方法,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的研究视角
诺思在其1990年的开创性著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制度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他认为,约束包含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的约束。正式约束是指成文的法律、规定;而非正式的约束则是由习俗、传统和习惯形成的行为准则和框架。在1993年的著作中,诺思对制度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解释,认为制度应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即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和自我限定的形式准则)以及上述两者的实施特征(EnforcementCharacteristics)。诺思对“制度”给予了更广泛的定义,使之更适合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
目前企业战略学者借鉴的社会学制度理论主要来自组织社会学。其对企业战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即明确划分为制度的三个维度,解释同构化现象及提出合法性概念。
(一)制度的三个维度
诺思将制度定义为规则。这个定义范围广泛,避免了过于局限在某一功能(如市场)体系的缺点。组织社会学者对制度的界定要比诺思的更宽泛,制度不仅包括法律、规则程序、规范、传统和习俗,而且还“包括为人的行动提供‘意义框架’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等”(Hall&Taylor,1996)。但是,这样过于广泛的定义也存在缺点:“制度”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不利于设计相应的研究变量开展实证研究。
Scott(1995)在综合不同学科对制度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三系统的理论模型,即管制制度、规范制度与认知制度。目前这个体系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研究工作者观察和测量制度变量的基准模版。
管制制度来源于法律、政策、规定等具有法律权威或者法律权威类似的组织(如国家、政府)所颁布的各种细则。管制制度通过奖励或者惩罚来制约行为,因而是属于具有器具性质的制度系统。管制行动由专门强制执行机构实施,如警察和法庭。不过,管制有时候也表现为非正式形式,如表扬、警告、羞辱等。
规范制度属于社会责任(SocialObligation)的范畴。虽然规范制度也包含了一系列类似规则、规定、准则和行为标准等元素,不过它与管制制度那种强制性措施不同。前者更多地是建立在共享的价值观(Values)和社会规范(Norms)的平台上,带有很强烈的“道德”权威色彩。在道德操守要求很高的行业或者组织,如医疗、法律服务、会计/审计、金融等,这种规范的压力更大。规范可以通过证书、认证等人为机制的扩散,使处于同一制度环境下的组织更为相似。
认知制度属于个体或者集体对外部真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内心“不证自明”(Taken-for-granted)地接收建立在这种认识和理解基础上的某种描述、比喻、象征或者符号系统(SymbolicSystem)。认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不用证明(也无法证明)的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在行动者内心的表象反映。认知系统的建立主要依靠学习和模仿(Mimetic),表现为对某种概念、教义、说教、意识、神话或者符号的认同。
Scott提出的制度三系统的模型意义非比寻常。首先,这三个制度系统的框架跨越了学科界限,涵盖了几乎人类社会所有的制度要素。从学科规范上看,Scott使得制度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对制度来源、层面和约束机制进行了细化。这就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制度系统的特征,来观察制度对个体/集体的约束,推导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这就是Scott这三个系统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者广泛采用的原因,也是制度理论比其他理论(如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或者方法(如跨文化比较)更具有明显优势的缘故。其次,制度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外部的约束,而且是可以由内部产生的。这就是说,制度不仅是显性的、有组织的、可见的,也可以是隐性的、自发的和有意义的。如果管制制度和规范制度仍然或多或少标示着外部约束的特征(如政府和法律的强制力量或者行业协会的认可标志),那么认知制度则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或者内化的,是自觉自愿的、不问“是非”的。从这一点上来讲,认知制度的提出比讲习俗更有意义,因为发自内心的意愿本身就是制度的原始来源。这三个制度维度的框架说明了制度本身的复杂性与历史的“沉积”特点。这三个维度不仅表现为不同的层面相互之间有时可以一致,有时也可以相互矛盾。这三个维度不仅可以看作是国家与行业等宏观制度的构成,也可以作为分析企业组织这种微观制度的系统元素。因此,Scott的三个维度分析框架不仅可以指导宏观制度变迁等外部环境研究,也可以用来作为战略与制度互动和企业战略重组等设计企业层面的分析工具。
(二)同构(Isomorphism)
人们建立和维持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个体/集体之间的互动有规则可循,从而提高活动的稳定性和预测行动的结果。但是,制度施加约束力量的后果是什么呢?组织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其独特的解释,即制度产生同构化。
同构(同质或同型)是指组织的结构、过程、身份和标识等核心特质与种群(Population)内其他成员组织呈现相似状态(Deephouse,1996;DiMaggio&Powell,1983)。组织趋向同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制度化,而同构是制度化的结果和表现。
DiMaggio与Powell在1983年发表在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上的文章可以称作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关于同构化的经典文献。他们从韦伯《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里程碑式著作中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将会由于追求效率驱动而使得“理性秩序”(RationalistOrder)成为禁锢人类的“铁笼”(IronCage)这一概念入手,探讨当今导致组织官僚化的动力是否发生了变化。在分析了由于制度约束导致同构化的基础上,他们指出了三种制度同构化,即强制型同构化(CoerciveIsomorphism)、模仿学习型同构化(MimeticIsomorphism)和规范型同构化(NormativeIsomorphism)。
强制型同构化来自于组织所依赖的其他组织或者组织所在社会的文化期望强加在其上的正式或者非正式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来自强力、说服或者邀请。最典型的强制力量是法律或者政府的约束。强制型同构压力也可以来自于所要实施的某种规则。
模仿学习型同构化与强制型不同。即针对难以理解的技术、目标不清晰或者环境符号不确定性造成的问题,组织可以学习或者模仿其他组织的解决方案。组织也可以学习旧组织或者以其他组织为模型,有意或者无意地进行学习或模仿。一般来讲,组织虽然都在寻找多样性,试图差异化,但是由于现实中只有少量的变量可供选择,结果使得各个组织在结构或者形态上趋于相似。
规范型同构化主要指专业规范或者专业化导致的组织趋同。DiMaggio与Powell特别指出两种规范型同构的来源,即正式的教育制度和专业网络(ProfessionalNetworks)跨组织扩展。教育和专业网络使得某种模型、思想或者技能以更快的速度在组织间扩散。人事筛选(FilteringofPersonnel)也是形成规范同构化的机制。很多组织从同业或者具有相同背景、经验和技能的人员中挑选管理者或者雇员。这种做法也会使越来越多的组织采取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规则、结构和控制手段等。
同构化概念对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理性自由选择”假设的传统企业战略模型是一个挑战。企业战略不再是某种“理性自由”的选择,而是企业受制于外部要求/期望或者刻意模仿成功模式的必然结果。由于同构化现象是可以观察的,很多企业战略研究者参照这个体系建立自己的研究模型。
(三)合法性(Legitimacy)
合法性,也译为正统性、正确性、合理性或者正当性。社会学和政治学对合法性的定义很多。由于本文关注的是企业组织层面的战略问题,这里只引述Suchman(1995)关于组织合法性的定义。他认为,“合法性是指,在一个由规范、价值、信念和定义组成的某些社会构建体系中,认定一个实体的行为是预期的、恰当的或者是合适的等一般性的感知和假定”(Suchman,1995)。这个定义也被企业战略研究学者广泛引用。
合法性是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也是该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这并不是说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缺少合法性假设。不过,新制度经济学一般不讨论合法性问题,而是将合法性作为制度背景对待。合法性对企业战略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行动以及战略产生的结果必须要从其所处的运营环境以及所依靠的其他组织那里获得认可和支持。没有这种认可,该组织无法获得维持基本运营的关键资源。因此,获取合法性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认为,组织是在一个多重和多层次的环境中运营。其合法性来源和形式也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组织必须满足来自不同体系和权威的不同要求与期望。不过,某种合法性要求也许会与另外一种合法性要求相互冲突,而且不同制度权威对组织的合法性要求内容与强度也不同,面对外部合法性要求,组织只能以牺牲部分绩效为代价,换取必要的合法性认同(Dimaggio&Powell,1983;Meyer&Rowan,1977;Zucher,1987)。
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关于合法性的来源、形式与合法性机制等问题的讨论很多(周雪光,2003;郭毅等,2006)。组织社会学者不仅建立了制度要素与组织之间关系的概念和模型,而且也试图应用相关的概念分析制度对组织结构、程度和决策行为的影响。其中,不乏分析制度与企业战略关系的研究文献。例如,Dimaggio和Powell编著的《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中收录了Fligstein研究美国大企业在1971-1979年趋同多元化战略的研究成果(Fligstein,1991),Biggart,Hamilton,Orru等(1997)以及Whitley等人对东亚企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的研究(1987,1990,1994,2000)。
综上,以制度理论为框架研究企业战略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一方面,制度理论对原有的企业战略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框架,丰富了企业战略理论。例如,Dacin,Oliver&Roy(2007)以制度理论的合法性模型建立了合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型。另一方面,企业战略学者将制度理论转化为对组织层面的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对企业集团(BusinessGroup)战略与结构和组织内部合法性要求的研究。
制度理论视角的研究方法
在对以制度理论来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进行回顾后,本文将对以制度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法做简要分析,总结出一些以制度理论为基础进行企业战略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但是需要指出一点的是,本文所说的制度理论并不包括经济学的新制度理论,而专指组织社会学提出的制度理论框架(Scott,1995)。
文章选择了2000年后在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OrganizationScience和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这五份国际一流管理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为了尽量涵盖全面和多样的内容与方法,在题材选择上,本文试图平衡单一制度下企业战略行为与跨制度比较研究等不同内容;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量研究方法之外,还试图介绍其他研究方法,例如,时间坐标的纵向历史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等,从而使学者能够了解这一领域内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十篇文章作为本文的核心文献,主要的研究主题是:东道国制度发展与外资投资单位的绩效(Chen,Isobe&Makino,2008);国家制度对外资选择投资股权形式的影响(Chen&Makino,2007);跨国公司(Child&Tsai,2005);合法性与外资企业进入(Kuilman&Li,2008);组织变革与国家环境的关系(Lau&Ngo,2001);东道国社区合法性与外资进入(Li,Yang&Yue,2007);东道国制度对跨国公司投资单位的绩效影响(MakinoIsobe&Chan,2004);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跨国公司选择进入战略的影响(Meyer,Estrin,Bhaumik&Peng,2008);转型经济条件下外部董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Peng,2004);东道国制度系统对跨国公司选择合资或全资单位战略的影响(Yin&Makino,2002)。文章强调有关制度要素的变量设置与测量。制度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例如,在宏观层面,国家制度可以分解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子系统。对这些制度的测量超出一般的企业战略研究的范畴。但是,分析制度对战略的影响又要求将制度变量带入假设模型中检验。从上面提到的十篇文献可以看出研究者主要通过四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方法是引入来自权威机构对国家经济或者文化的评价指标作为制度变量,如Chen,Isobe&Makino(2008);Chen&Makino(2007);Meyer,Estrin,Bhaumik&Peng(2008)和Yin&Makino(2002)。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跨制度比较研究,或者来自同一制度的企业进入其他制度环境的战略行为研究。
第二种方法是选择制度作为背景环境,不直接测量制度,而是通过显示样本在行为、结构或者结果方面的差异说明制度的差异,如Lau&Ngo(2001)。这种方法将制度作为常量,因此很适合研究同一制度背景下具有不同内部要素组合的企业战略行为。
第三种方法是历史分析法,如Kuilman&Li(2008)以及Li,Yang&Yue(2007)。这种方法也是将制度作为背景,但是以时间跨度为基准研究样本的长期演变,由此说明制度要素对企业的影响。这种方法适合研究企业演变,以及研究不同时间段企业战略变化的具体形态。
第四种方法是采用多种分析手段。除了Child&Tsai(2005)使用案例研究方法之外,其他九篇核心文献都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多个模型,验证相关假设。这样的分析方法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对制度基础观的企业战略管理相关文献的回顾,本文理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度基础观的研究热点,以及所采用的相关变量设置和测量的方法。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制度到底包含什么”及“怎样使用恰当的方法测量制度”。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思考如何将制度作为研究要素带入研究设计中。
第一种方法是将制度作为一个背景对待,这种研究检验制度怎么影响企业战略和企业行为,一方面可以对比不同制度背景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制度背景看作是调节变量。
第二种方法是将制度作为成因看待。这种设计假设某些制度因素会导致企业产生某种行为。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某一制度对企业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比同一制度对不同类型企业影响的大小。
第三种方法是研究制度化问题,也就是研究制度如何转变。可以设A代表以前的制度,B代表现在的制度。这种研究重点是,A如何转变为B,以及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由此引申,也可以研究不同时期的制度怎样影响企业行为,即A如何影响企业行为,B又如何影响企业行为等。
第四种方法是结合其他理论的问题。即如何利用不同理论框架分析同一问题。原则上,采用多种理论作为研究设计是最理想的。但怎样在这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需要学者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永宏.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Meyer,JohnW.&BrianRowan.1977.Institutionalizedorganizations:Formalstructureasmythandceremony.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83
3.DiMaggio,PaulJ.,&WalterW.Powell.Theironcagerevisited:Institutionalisomorphismandcollectiverationalityinorganizationalfield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3,48
4.PamelaR.HaunschildandAnneS.Miner.InterorganizationalImitation:TheeffectsofOutcomeSalienceandUncertainty.AdministrationScienceQuarterly.1997,42(3)
5.Agarwal,S.Socio-culturaldistanceandthechoiceofjointventures:Acontingencyperspective.Marketing,1994.2(2)
摘 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采纳与创新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现在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建立一个扬弃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行业内控水平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现代预算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 预算管理
在预算管理体制、制度和方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全面实施市场、业务、投资等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形成以预算管理为中间结点的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从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重要转变。我们深切感受到预算管理需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绩效考核为核心,信息化系统为平台,并创新企业文化,强化动态管理和责任审计,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一、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
(一)树立以目标管理为战略导向
预算管理必须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行业的战略导向是预算管理的灵魂,没有战略,全面预算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行业必须建立战略研究机制,成立行业战略研究规划部门。行业战略研究规划部门分析行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包括: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国际竞争对手状况等内容,并据此制定行业产品研发、营销、投资融资等方面策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行业决策部门基于战略研究规划部门的研究成果制定的行业预算目标往往更贴近实际,且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要进一步在目标管理中突出行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在预算的编制、分配、考核中注重战略导向指标的考核。我省商业系统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发展战略目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费用、树立服务品牌、优化商品结构、不断净化市场。
(二)加快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数据支撑信息化。在行业层面上,主要是结合行业内部改革,业务流程重组,管理流程再造等建成遍及行业运营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网络支撑平台;在预算管理上,实现网络的集中化管理和监控,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作为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与企业的ERP系统中的财务系统核算数据、联机审批系统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联机申请和预留预算资金,避免由于财务数据统计滞后造成的超预算支出。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实现财务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实时监控,提高财务信息的内涵,强化对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分析与挖掘,找出规律,发现问题,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预算管理模块是强化预算监控、分析、考核及时性的重要平台。算管理模块提供了预算控制、权限设置、数据联查、执行分析、指标预警等一系列功能,使预算管理逐渐由手工预算转变为全省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同时,需要规范会计核算基础数据,统一管理尺度。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对费用划分、产品物流、产品核算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草案。进一步区分细化产品、行政管理费用,加强经营业务核算,为预算管理提供标准统一的基础数据,实现预算管理编制、考核的一致性。
(三)完善预算编制的内容及方法
首先,要增加资金预算,不仅要对日常的产品在线代扣、收购资金的委托代付、以及日常业务的现金行为需要制定考核指标,而且,企业的专项资金支出需要严格预算管理,强化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意识。其次,要编制基层管理站点、班组的预算,切实突出考核激励,预算向工作的一线倾斜。再次,全省应形成一套有效、合理的控制标准评价体系,作为系统之间的比较依据。最后,要实行总额控制,滚动编制,弹性执行。只要整体费用不超预算,除部分项目如招待费、人员工资费用等外,其他费用项目可以捆绑执行。
(四)加强预算监督动态控制力度
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导向的过程控制,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经营活动,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经营活动不能被静态的预算目标所束缚,重要的是利用预算的动态过程来增进学习、鼓励问题解决和提高适应性,由此引导企业研究市场和把握市场,优化内部流程。不是因为预算管理而限制自己,而是让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来动态调整和实施行动计划,以适用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战略目标。
二、改进企业预算管理
(一)强化执行的审计及结果考核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预算审计是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财务控制力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结果的审计与监督,更重要的是对预算制度和预算贯彻执行情况过程性审计和监督。行业要制定企业内部预算审计实施办法,将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奖惩等均列入审计监督的范围,真正做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充分发挥内审工作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结果的奖惩考核力度。加大预算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得分比重,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分高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来促进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将企业文化融入到预算管理
欧美许多知名企业家一致认为,不断提升高科技企业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实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提升产品质量,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欧洲企业创新企业文化,追寻责任与权利、雇用与民主、控制与激励、企业与顾客、公司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有效地改变了员工的价值观念,重树企业精神,激发全员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从而使企业管理与质量理念不断创新,推进了企业更快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同样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要创新预算管理就要注意对企业创新文化的培植,在此基础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等内部管理控制思想,使行业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能对创新预算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营造企业创新文化,使预算控制成为职工自觉的内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规章制度等外部力量的约束,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划到,但企业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行为起约束作用,决定员工的行为,这样,行业预算管理才具有长久性、有效性,才能形成创新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实施分权管理,决策权力从公司上层管理者向经营层次的管理者及其团队转移,使基层员工拥有更多的创新自由决策权力,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判断,主动地去创造价值,而不是被一些具体计划或契约所制约,员工基于团队责任而导致对价值创造的关注,基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带来更多的理,创造一种员工自我管理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勇于承担责任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韦德洪,邹武平,黎朝霞.财务预算理论与实务.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10.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被描述为21世纪的“世纪特征”,它正使世界经济经历着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这一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进程,以期立足于国际市场,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早在国际贸易刚出现时,国外就产生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外研究范畴才越来越大,研究越来越深。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北欧学者卡尔森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的渐进演变过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罗宾逊教授认为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国际化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国家市场所做出的反应。
英国国际商务学的著名教授蒂芬・扬提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交钥匙工程、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
芬兰学者维尔斯和罗斯坦蒂恩在提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活动。他们认为这是企业由内向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
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研究
有关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大理论体系,这两大体系在分析问题的视角、方法、目的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侧重于对国家的研究,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则侧重于对跨国公司的研究。由于不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行为主体均是企业,两大理论体系都揭示出推动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内在动因,因此,若以动因变化作为主线,这两大理论体系又是连续、统一的。
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包括绝对优势说、比较优势说、要素禀赋说、产品生命周期论;以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几种理论。
3.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海默、弗农、邓宁等人的研究探讨了企业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也即只要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企业就会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在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就能够在国外市场获利。因此,传统的众多理论都认为国际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后来的许多学者也看到了国际化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国际化的风险、组织和环境的复杂性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或监督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信息流程的需求等。
拉斯姆斯瓦米在回顾了国际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后总结认为国际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仍不明确。有的研究认为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有的认为是负相关,有的认为是曲线关系,也有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以肯特拉科特、昆杜和徐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试图整合各方面的观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框架――国际化扩张的三阶段论,认为随着企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绩效会呈现第一阶段下降、第二阶段上升、第三阶段再下降的水平S型曲线关系。他们认为S型曲线包含负的斜率、正的斜率、U型曲线和倒U型曲线四种关系,可以合理解释过去研究中的不同结果。但这种S型曲线关系模型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4.关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约翰逊和瓦尼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也有学者称之为“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
约翰逊和瓦尼对瑞典四家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海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为:第一阶段没有出口,第二阶段有偶然的非经常性出口,第三阶段是通过独立的代表处或者人系统地出口,第四阶段是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最后阶段是企业在海外拥有生产实体并从事海外生产。
米勒把国际化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即:①评估企业是否准备好进入国外市场;②企业分析;③对国内业务计划再评估;④评估国际市场和竞争;⑤制定国外市场进入计划;⑥识别和选择国外合作伙伴;⑦依从国外规则;⑧选择双方市场的服务支持提供者;⑨企业产品进入市场;⑩在国外市场设立机构。
乔治运用结构方程对美国68个近期开展国际化的企业进行了研究,把国际化步骤分为:①动机和战略规划;②市场调研;③市场选择;④进入模式选择;⑤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⑥补充的战略。
5.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是企业国际化活动的主体,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主流也是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跨国界经营活动逐步发展起来,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和竞争优势的国际化理论应运而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理论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定义
鲁桐在《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一文中将企业国际化看作是一种空间层面的扩展,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分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它认为企业国际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走出去”,二是企业将资本、技术或管理方式等“引进来”。
梁能在《国际商务》一书中指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也就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从一国走向世界,二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也就是一个原先土生土长的企业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
金润圭在《全球战略: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一书中提出:企业国际化,意味着以出口为导向,瞄准世界市场,实行跨国经营,国际性地配置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中,具有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2.国内学者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等相关研究
我国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要从我国对跨国公司的认识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翻译了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的第一个报告《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为我国认识跨国公司了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之后陆续出现一些相关的著作:《世界经济百科全书》(钱俊瑞,1987)、《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叶刚,1989)、《上海企业跨国经营初探》(顾达,1991)、《跨国公司战略管理》(藤维藻,1992)、《企业跨国经营研究――兼论中国企业国际化》(赵曙明,1993)等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跨国公司。
近些年来,大部分学者主要是在学习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做了一些评述,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提出了一些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大体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对我国某个企业国际化个案的研究。比如,龚振(2006)以TCL的国际化经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TCL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和利弊,姬金霞(2006)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系统介绍了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总结了其国际化成功的经验,陈静(2005)的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对两个企业国际化状况、特点进行了比较。
二是对某个产业类型(家电、制造业、石油、IT产业等)国际化状况的研究。比如,宋文佳(2007)选取了海尔、联想和华为这三家典型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国际化程度测量和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分析,通过对这三家既具代表性又各具特色的企业的研究,总结出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普遍问题。龙建辉(2006)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评估研究,选取宝钢、包钢、首钢等企业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进行了评估。刘松涛(2004)在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中,提出了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环节:全球领先的成本控制、研发创新能力、品牌全球化、全球价值活动一体化等。此外还有,张广宝(2006)中国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模式及其风险研究,张孟村(2006)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胡耀国(2008)我国IT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李宁(2008)我国船舶制造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柯义迪(2007)我国化学制药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吴宇红(2009)我国中小粉末涂料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杜春娟(2004)战略资源国际化――我国石化企业的发展思路,李俊(2006)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等文章针对企业所处产业的特点,分析我国某个产业国际化的现状,提出提高某个产业国际化程度必要性与政策建议。
三是对某个企业类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李凝(2007)提出,民营企业国际化既可以采用渐进的国际化模式也可以采用快速的国际化模式,民营企业受到企业管理层国际经验、知识密集程度、企业文化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应在国际化风险和收益下权衡,确定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与速度。民营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既有包括国际化某一方面的政策建议也包括国际化体系的对策研究。杨立强(2003)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与策略、彭少华(2006)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董春(2007)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面对大型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可以依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启动国际化战略,提出可以采取网络创建、营销创新、实施全球边角化策略等应对国际化浪潮。谢作渺(2006)主要分析了科技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人才缺失的问题。此外,张俊民(2006)对中国零售业、隋建华(2009)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关健鑫(2008)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问题进行分析。这些学者从行业特点出发,发掘了一类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四是对我国某个区域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比如,赵优珍(2003)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知误区、融资困境、信息闭塞和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蒋华(2007)以问卷调查方式,用5级评分法对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课题组(2006)对内蒙古羊绒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测量研究。这些学者详细分析了某个区域的企业国际化状况,评估其国际化程度,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五是对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某个因素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王国顺(2006)对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呈相关性并不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但技术密集型的医药行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朱焱(2009)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管理者态度、海外经验、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和经验技能等)、企业能力(技术水平、质量控制与交流能力等)、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企业的内部因素;东道国市场特征与国内市场特征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分别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自身能力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必须要加大对技术的创新能力,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也是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王振铎(2006)我国企业国际化供应链的风险问题与对策研究,于丽艳(2006)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陈伍斌(2006)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发展研究,刘春胜(2007)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风险及对策分析,李希志(2008)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财务部门业务支持转型等文献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综上,国外学者对国际化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了我国某些区域或某些产业国际化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l]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谢康、于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对外投资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3(6).
[3]刘山屏.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D].武汉大学,2005.
[4]赵伟,古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谭斌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6]孙纲.政府在“走出去”战略中推进作用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7]王璐.中国企业国际化与战略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8]安徽.基于比较优势的“走出去”战略[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4).
[9]管益忻.国际化战略七种模式正在浮出水面[J].理论前沿,2005(16).
[10]于培伟,于鹏.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6(24).
[11]姚望、蔡小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研究与探索,2004(5).
[12] 鲁桐.企业的国际化――兼评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1).
[13]梁能.国际商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Dunning,J.H.Some Antecedents of Internalization Theory[J].
[15]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10(34)108-115.
Koehhar R.and M.A.Hitt.Towa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1995,(1):33-72.
[16]Contractor,F.J.,S.K.Kundu and C-C.Hsu.A Three一Stag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The Link between Multina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Service Se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1):5-18.
作者简介:
保定市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及对策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及策略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刍议
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我国旅游就业统计中的隐患
论新旧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的融合
低碳经济浪潮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支持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功能
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
发展“低碳经济”之我见
西部地区投融资体系创新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融资问题
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路径探索
加强金融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海外投资项目融资担保风险防范
对规避残损人民币兑换风险的建议
作业成本管理在银行业中的应用
来稿须知
北京市经济适用房供求现状分析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
冀中南经济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布局研究
财政赤字对利率期限结构影响分析
川南五市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
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启示
泸州科技高地建设的意义
后危机时代高新区的战略选择
论“订单地产”运营模式
加快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根本症结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对策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供应链条件下的库存模型研究综述
河北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从业务活动谈研究所内控风险
招标中采用“招标控制价”后可能产生的问题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地流转
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机制创新
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创新
通山县柑橘生产调查分析
房地产项目开发风险因素分析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分析
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关联性研究
建立渝东北半小时经济圈的优势与策略
郴州月峰瑶寨风情园旅游开发对策
中美住房抵押贷款对比分析
近代欧洲与中国:国家竞争环境影响比较
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房地产开发战略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河北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对策
新疆金融机构区域结构不平衡问题与对策
浅淡煤炭企业筹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