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第1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法制环境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近十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上升为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有些省市还远高于这个比例;为一大批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税收贡献逐年增大;增强了市场活力,逐渐造就多元竞争的发展环境;适应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的能力,推进了市场繁荣。

在现实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重要力量,它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日渐宽松、日渐改善的法制环境作为必要的保障。这个法制环境有四项重要的体现:首先是宪法几经修改,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宪法原则,也是最基本的依据。第二是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最具权威性的是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还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些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其发展铺设了宽广的法律大道,是非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法律总框架。第三是以宪法原则为依据,十多年来陆续制定了一批体现基本经济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法律。比如,从以所有制立法转变到以责任形式、投资形式立法,制定了公司法、合伙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据以构建多元的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制度,日渐确立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法律原则;坚持推行市场的公平竞争,逐步形成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优胜劣汰的法定规则,这些法律规范的确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清除了许多制度性的障碍。第四是逐步形成了一批传导宪法原则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制度、具体运作体制、具体管理方式,直接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营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为宽松的环境,激发和保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收到了成效。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来,涉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达四十多部,行政法规、法规更是数以百计,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则、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使用、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创设制度,建立秩序,排除障碍,鼓励发展,有步骤但又是积极地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关系,营造能促进这种发展的法制环境。

当然,这样的法制环境形成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融合在一起的,现实的发展推动着法制建设,法制的建设又为发展提供保障并促进进一步的发展。的经验证实,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在一个日渐适应发展需要的法制环境中实现的,而实践也表明,一个从基本面能起促进作用的法制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的保证条件,应当充分重视这个环境的形成和改善。

营造更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在我国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在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实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不但要有相应的经济、技术措施,而且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营造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法制环境。这个环境简单地说,就是指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诸多制度性因素综合形成的外部条件。或者进一步地说,这里所指的法制环境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运营、发展、权益保护等有密切关系的,由一系列法律规范或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外部条件,它能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或者有直接影响。法制环境的这种特性,包括其内涵与表现形式,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外部条件的需求,对国家管理职能给予支持、保护的依靠,对其内在发展需求转化为发展现实的期待。这些都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有国家的支持、引导,而国家的政策方针则需要演进为具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也可以说,这是实施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

当前,营造更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环境,应当树立的观念和应当遵循的原则为:一是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现状出发,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对待所有制;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所有制形式,两者不是对立的;三是应当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共同的规则,同样地受法律保护;五是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六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事业,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条件。总之,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是坚持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消除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按照上述的观念和指导原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应当具体到包含下列主要:

1、建立鼓励、支持创业的机制,为多种所有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励人们创业的积极性,消除由所有制造成的创业制度方面的障碍。

2、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不以所有制的不同论高低,不因所有制的差别而受到歧视,实施差别待遇。

3、各级政府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按各自的职能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政企分开,建立提高市场效率的机制。

4、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确立为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所需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以及有关的调整、组合制度。

5、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公正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让合格的各类主体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的领域。

6、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从制度上破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保障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各类企业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参与竞争。

7、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各类市场主体按各自条件自主配置生产要素。

8、各种所有制的投资权益受法律保护,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形成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的环境。

9、形成鼓励、支持社会各种人才在各种所有制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各显其能,公正地承认他们获得的成果,不因所有制的不同从制度上给予不公正的待遇。

10、形成鼓励、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体制,有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1、推进形成公正执法的环境,对各类市场主体和当事人,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都公平对待,遵循非歧视原则,平等保护其合法权益,不以保护某一种所有制的权益而损害另一种所有制的权益为代价。

第2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民族经济体制 国家经济体制 关系

一、民族经济体制特点

民族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就是民族经济体制,其也是展开的民族经济制度与阶段性形式。民族经济制度在社会形态中规定了民族经济关系的整体性质,民族经济体制集中体现出民族经济阶段性的矛盾,规定了社会形态中各阶段的民族经济的特殊关系性质。

民族经济制度往往具有很长的存在时间,虽然生产资料在存续期间其所有制不会改变,也不会变动民族总体生产关系,但是伴随着不断变化的劳动者素质技能以及调整的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关系,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民族经济制度,民族经济体制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在延续的民族经济制度中民族经济体制发生了质变。民族经济制度量变的重要体现就是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也是民族经济体制阶段性矛盾产生变化的结果。当转变民族经济体制时,并不表示否定了民族经济制度,民族经济体制转变的基本前提就是民族经济制度的一般性原则与本质,同时在转化民族经济体制过程中不断坚持并和提升。

二、国家经济体制内涵

国家经济体制是指根据宪法与法律对将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核心的各类基本经济关系的政策与原则进行的总称。我们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制度就是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主体,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生产过程中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同时根据劳动的质量与数量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制度总合。宪法与经济制度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宪法的基础是经济制度,宪法的重要任务就是对统计阶级的经济制度进行确认与保护。资本主义宪法一般对私有制基础的私有财产权进行确认,而社会主义宪法则是对各个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全面规定。

三、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民族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发展的产物

民族经济体制的出现要比国家经济体制晚。国家与民族都属于历史范畴,可是民族与国家比较来说,其对经济的内合性、政治集中性与文化同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是在人类历史上式伴随着社会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即便是这个国家内部成员缺少内在的密切联系,成员共同体仅处于氏族阶段,但是只要统一政治公权力,就能够认为是国家的产生。民族产生的形式就是国家。在国家发展时期,国家发展的初级时期是城邦式国家,此后,西方国家依次经历了马其顿、罗马等军事帝国。最终,英国与法国在13世纪开始逐渐孕育了民族,进一步产生了将民族作为根本的现代民族国家。西方民族国家的典型性就是在王权与教权之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提升地位,伴随着不断下降的教权地位,原本被赋予了主宰世俗地位的国王的神圣性也逐步出现了丧失,国民将对国王的忠诚逐步转变为具备相同特点,内在联系共同生存的忠诚,随着这一改变,也就产生了具有更强内在聚合性以及稳定的民族。通过对美洲、欧洲以及中国民族进行分析可知,民族就是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只有国家孕育了民族以后,才能产生民族经济体制。

(二)国家利用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国家发展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共同生存体系积极作用的结果。在民族内部,达到各地域之间的整体需求,个体势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关系,进一步产生经济的整体联系。

对于民族国家来讲,一旦形成民族经济体制并且获得良性发展,就会极大提升国家的稳定性与内合性。并且,一般来讲,国家拥有越高的发展程度,民族也会具有越深的国族化程度;国家的发展程度越低,情况则会相反,这已经是一种规律。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发育程度越高,政府行政能力与责任感也会越强,国家也会具有极大的建设规模与开发力度,国家整合经济力度与社会信息的穿透力也就更加犀利,国民教育系统与传播大众文化网络也就更加发达,基于繁荣的社会参与和国民文化的理性思维,其越具有影响力。这些对国内民族来讲都表现出极为有利的促进与深入。近些年来,国家通常会借助于民族的凝聚力对自身的稳定性建设积极加强,利用国族的塑造推动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国家结构,已经被作为了近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潮流。20世纪之前已经形成了典型的民族国家,20世纪之后又产生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浪潮。

(三)在民众外延上民族与国家体的同一关系

针对现代国家来讲,不管行使哪一种职能,都需要促使自己具备普遍的民族形式。虽然在阶级属性上各国的统治级具有不同的属性,国家的阶级内容具有本质差异,可是都凭借民族外观进行体现,通过民族代表的身份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活跃,每个民族都需要对国家形态进行依附,因此,每个民族的发展都与其所依附的国家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正是这种国家与民族互相依附的关系,促使在外延上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产生重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国家经济体制与民族经济体制长期混淆,简单的应用国家经济体制代替民族经济体制,造成了我国这方面的研究理论非常稀少,对民族经济体制的运动特点缺乏充足认识,这不但对改革与发展民族经济体制造成了制约,对于国家经济体制来讲也是一种限制。

参考文献:

第3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017-02

一、法律本土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苏力先生提出了法治的本土资源论,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证明法律移植不足以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的本土资源。他认为,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①本土资源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概念,法律本土资源应当是一个广域意义上的概念,不仅包括原始本土意义上的法源,还包括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经过移植已经本土化的各种法源;不仅包括事实层面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做法,还包括规范层面的各种法律制度;不仅包括具体制度,还包括具有法律意义的思想观念。

本土资源论者从地方性知识的法律知识论立场出发,指出外来资源的有限意义,强调本土资源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法治只能从中国的本土资源中演化创造出来,不可能靠变法或移植来建立。他们认为本土资源,一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即实际影响亿万中国人的生活行为的观念以及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模式;二是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中己经形成或正在萌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法律是地方性知识,从本土资源中演化出法治的重要性还在于,与外来法律制度相比,本土资源中产生的法律制度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接受和认可,便于贯彻实施,减少国家强制力和社会交易成本,建立比较稳定的社会预期。该理论还强调法律是地方性知识。这里所说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人群、一定文化中的法律。社会活动中所需的知识有很大部分是具体性的和地方性的,这种地方性知识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国社会,特别在农村中,许多带有传统法律文化色彩的民间规范正组织着社会生活,调整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种民间规范不可能仅仅被一套书本上的、外来的理念化法条所代替。

对于该理论,既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有学者认为,苏力本土资源的含义十分狭隘,由于苏力的“裁剪”或“切割”并不包含“新传统”(亦即有法律移植所形成的各种新的“本土资源”),而事实上,不仅苏力意义上的“本土资源”支持的民间法进入中国社会实践并获得了一定的合法性,而且与国家法相一致或相接近的制度与理念也获得了进入实践的机会及合法性。②此外,历来也有一些学者主张本土资源论。例如萨维尼的“民族精神”,萨姆纳的“民俗与民德”,狄冀的“客观法”都对此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移植论者从功能主义的逻辑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和宗法家族文化的基础之上,不可能为发展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化法制提供充分的制度资源。其主张借鉴或移植国外的法律制度,解决本土资源不足的问题。

物权法的本土资源不仅包括习惯、民俗、社会大众舆论、民族传统礼仪等本国历史传统之外,也包括物权习惯理念、物权习惯规范以及物权习惯制度。本土资源不是绝对的,是一种相对概念,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法律习惯也不一样,所以物权体系构建均有不同。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联系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处理好外国法律与本土资源两者的关系。物权法与本土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物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权利,物权法不仅关系到重大国计民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本土资源是指能够为法律体系形成所用的、存在于本国体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法律现象、法律理念或者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法律、习惯法以及各种非正式制度。本土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具有稳定性和恒常性。

二、我国物权法本土资源的历史发展

我国古代法中并无物权一词,物权概念和物权法的制定最初来源于清末变法。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仿照大陆法系民法的体系和结构,制定了五编,物权法置于第三编。物权编的基本内容在于保护所有权人的私有财产和保护土地所有人的权益。保护所有权人的私有财产是西方国家宪法的基石,也是民法中的核心。1925年,民国时期的第二次民律起草完成。该草案中,物权编共计9章。未设定“担保物权”的章名,将抵押权、质押权分开,各占一章,另外再规定了典权,最后该草案并未正式颁行。1929年,旧中国颁布了民法典中的物权法。从立法形式和内容看,这部民法典中的物权法编主要参考了德国、瑞士和日本民法中的物权立法与体系设计,也参考了对本土的社会资源的调查而确立的典权制度。

自1949年到1956年,我国尽管没有通过制定施行于全国范围内的民法典来建立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以及占有制度,但散见于当时地方立法中的民事法律文献,以及当时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所做的批复和解释中,均可以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是肯定物权制度的。1956年后,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此前存在的私人土地所有权不复存在,以之为标的物的物权权利,如地上权、地役权也随之消失。1986年我国颁布了《民法通则》,因长期排斥并且批判物权概念及其知识体系,该法并没有采用物权概念,而是使用了“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这一名称。

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物权法本质上为财产法,规定有形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确认并保护产权,保障交易安全,提高财产的利用效益。按照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的学说,所有权制度作为与所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定纷止争,确认财产在法律上的归属。③在法律意义上,交换是物与货币上权利的移转,是物权在交易主体间的移转,当事人通过交换而形成债权,最终获得物权或发生物权转手。最能体现出我国物权法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物权法》第59条规定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地少人多,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进行物权立法时,要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吸收有实用价值的良性制度,摒弃落后的制度习惯,促进法律的良性发展。

三、物权法本土资源探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有利于维护物权法的固有属性。物权法因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历史传统及国民性之差异而往往互不相同,这称为物权法的固有法性或“土著法”属性。④物权法的固有性要求物权法首先要体现一国的经济制度,反映一国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我国《物权法》第3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物权法的固有属性是指物权法要顺应一国国情,基于一国历史与当下实践,是土生土长的法制资源,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与物权法之固有法属性契合;此外,物权法本土资源通过国家权威和内心信仰来发生作用,与固有法之物权法的作用机理有相似之处,加上物权法本土资源对于物权制定法的天然先在性,二者在内容上也有重合之处。那么,重视并发掘物权法本土资源的价值有利于维护对物权法之固有属性。

第二,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有利于物权体系的建构完善,有利于物权文化的丰富发展。有学者认为:“国家在创制自己的正式法律体系时,需要对包括民间习惯、风俗、禁忌、教义等在内的法律文化本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⑤国家机关在立法时充分考虑现实需求和本土资源,在不出现价值冲突的前提下,尊重吸收习惯、惯例,听取各方意愿,保障立法的有效性。通过国家制定法吸纳或认可物权习惯法中各种优质的物权制度,扩张物权体系,满足物权当事人的各种需求,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权法的定位有利于物权文化的丰富完善,物权文化反过来影响着物权法基本内容的构建和发展。其一,物权法是私法,当中内涵意思自治理念。作为物权法基本内容的物权体系、内容、功能等也应当反映当事人的自治意思。但是,作为依靠国家意志强制推行的制定法不可能满足每个主体的需求,它有自身难以克服的适用缺陷,于是,产生了对物权习惯法的适用需求。物权习惯具有天然的个体意志表达与服从的特性,可以满足个体关于物权意志的需要,有一定的普适稳定作用;其二,物权法是固有法,必须反映一国的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而物权习惯是在某些特定区域的惯行做法,已经形成特定群体的信仰,本身已经内涵了集体主义,与我国公有制社会国情产生一定共鸣。其三,物权法在现代社会由其固有性产生了一定的强制性特征。在物权法领域,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必然有利于物权文化的培养与发展,物权文化的成长也能促进物权法的不断拓展与延伸。

第三,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可以保障物权法便利的实施。法律的真正要义在于法律实践。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民主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经济基础也越来越稳定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些为物权法的实施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然而物权法实施以来,有关纠纷层出不穷。房屋产权登记纠纷、土地征收及城市房屋拆迁等鲜活的案例比比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物权法本身制定的并不十分完善。比如物权法定主义的缺陷没有解决,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够完备,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物权制度如添附、优先权、居住权、所有权保留、浮动担保等没有规定,这正好给物权习惯法的适用留下了宝贵的空间。物权习惯法或者说物权法本土资源可以为物权法的实施提供制度和价值理念的支持,从而保障物权法实施的便捷。

三、权利质权竞存及效力关系

有关权利质权竞存的问题,不能够一概性否定,而应该依照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的不同,进行分别的对待。根据法律上权利质权标的不同,设定了转移权利凭证的占有和办理出质登记两种不同的公示方法。移转权利凭证的占有,应当以移转占有进行其公示;不能移转权利凭证占有的,以出质登记方式进行其公示。因公示方式存在差别,同一财产权利能否设立数个不同权利质权,就有了不同情况:

1. 以票据如汇票、支票、债券、存款单、提单出质的,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质权;没有权利凭证的,自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时设立质权。此类权利质权设立要件中的要求权利凭证交付,故这一类财产权利上不能够设立数个质权也不会发生质权的竞存问题。

2.“以知识产权如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其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质权。这类权利质权,以登记作为公示的方法,故完全有可能并且应当允许数个经过登记的知识产权质权之间发生竞存,其效力应以登记先后顺序为准;同时登记的,其效力处于同一顺序。

3.依新《物权法》第226条的规定,“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法律没有要求以有价证券出质得转移证券的占有、以股权出质得交付出资相关证明书。然而有的学者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并且结合证券、股票特性,指出了以股份有限公司记名股票出质的,应当以股东(出质人)在其股票上面背书并且交付于质权人作为必要要件,其向证券登记机构处办理出质登记大可不必;以无记名的股票设立权利质权的,应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作为公示方式;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设立权利质权的,侧应当以股东向质权人交付出资相关证明书作为必要要件。依此类推,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之上和记名股票即不能够发生质权竞存,仅有以无记名的股票出质的,方能设定数个质权,其效力当以办理出质登记的先后顺序确定。

四、结语

质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当中重要的权利之一,它往往在影响与引导人们民事行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乃至社会法制观念的深入。因此,能否正确、合理的处理质权之间的竞存,哪一个位次在前,效力优先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竞存作出具体的规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在法律上应设定合理的规则以最大限度地化 解权利冲突、平衡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1]郭明瑞.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瑞士民法典》第886条.

[3] 《瑞士民法典》第893条.

[4] 史尚宽.物权法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79年版.

[5] 《德国民法典》第1205条第2款.

第4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IASC;比较;构建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的是会计信息应该达到的标准,反应了公司等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由于各国具体情况的差异,使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这些年来,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国外的做了很多比较与研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关联有一定的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系统由约束条件,基础质量,总体质质量和关键质量构成。《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中提出: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使之取代《企业会计准则》;同时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可见,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内在逻辑性不强,层次不够清晰。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外会计质量信息特征的差异,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质量信息特征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1.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1.1主要内容的比较

《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四个方面特征,提出两项有关可靠和相关信息的约束条件:及时性和效益大于成本。

我国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原则(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1.2主要特征含义的比较

从以上可以看出,FASB和I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内容虽然众多,但与中国一样,都含有几项基本的特征——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下面便对它们一一进行比较:

相关性:FASB、IASC表述为会计信息能帮助信息的使用者对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形成一种判断,从而对经济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对相关性的要求为:会计核算要考虑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不同特点,确保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到满足,其主观性性较强。

可靠性:FASB与IASC对可靠性的表述基本一致,并且,FASB的可靠性还包括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同样,IASC的可靠性也包含了如实表达、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的内涵。中国的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所确认的经济活动应当是客观的、真实的,显得过于笼统,操作性不是很强。

2.产生差异的原因

2.1经济制度与经济环境的差异

首先,这是由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们搞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政府对经济有较强的干预力度,而在会计的管理体制上,业主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其对会计信息及其质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相反,在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较少,实行自由贸易,资本市场发达,市场中有众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此,也就造就了美国众多的民间会计组织。

2.2会计目标的定位

会计质量特征是对会计目标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会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会计质量特征。会计目标的差异决定了会计质量特征的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会计目标的定位采用决策有用观的观点。

3.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

通过以上对我国和FASB与I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

完善和改进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制度的成熟是会计制度成熟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使得一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符市场的要求,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制度的改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奠定基础。

4.结论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系统与其他国家和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异,较发达的会计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第一,改革经济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第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层次与逻辑;第四,规定约束条件。(作者单位:1.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2.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与比较》.财会天地,2010,(9).

[2]刘晶,胡百东.《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研究》.商业经济,2009,(1).

[3]张国梅.《关于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消费导刊,2009,(2).

第5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如何切实化解《经济生活》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笔者提出以下策略,求教方家。

一、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在《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老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讲授为手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突出。而应立足于学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恰当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挖掘经济知识的生活内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更好地认识社会,进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实现生活性、应用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例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教学,笔者作了如下教学导入。

笔者先启发学生认清“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上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特别是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表现得更为显著……”的特征;然后组织学生畅谈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感受,如我们不出国门就能吃到肯德基、麦当劳,欣赏美国大片,中国的海尔集团在世界各地开办工厂等现象;最后通过笔者谈“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感受”(向学生展示笔者自己使用的“联想笔记本电脑”,该电脑整机由中国联想集团生产,处理器由美国速龙公司生产,操作系统由美国微软公司提供……),小结并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上述以学生和教师的生活感受来导入“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的教学,符合新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的理念,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教学原则,既节约了教学导入的时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

《课程标准》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指南。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应以《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关切,合乎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和实际需要,从而使他们更能品味到经济知识的有用性、经济思想的科学性、道德教育的实在性,进而领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指导意见》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学生毕业以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它对教材内容的教学取舍,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如《教学指导意见》中关于教学要求的表达有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不作拓展要求和不作要求等四个层次;高中会考内容是“基本要求+不作拓展要求”,高考内容是“基本要求+不作拓展要求+发展要求”,“不作要求”的内容是会考和高考都不考的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吃透《教学指导意见》精神,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其次,我们要充分借鉴和学习《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特别是教学方法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述《经济生活》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解货币的含义和产生的过程,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是该框教学的基本要求,“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是不作拓展要求的内容。然而,有的教师却花半节课时间,讲授商品的产生过程、含义、两个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并感叹要讲的内容太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深入地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自搞一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三、 恰当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既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既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进行微观落实;更要从宏观角度恰当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构建。具体方法,一是对一个主干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联系时政热点、社会现实、学生生活实际等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二是联系相关联的模块组织教学,即对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模块内因其表述角度、详略的不同,重组、整合进行教学。必修Ⅰ《经济生活》中“货币的本质、价值与价格、价值规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IB模块《经济学常识》中的“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必修Ⅰ《经济生活》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IB模块《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就属于这类情况。

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框内容为例,笔者按以下的步骤进行了教学。

第一步,从“是什么”的角度组织教学,即让学生知晓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类型、特征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类型、特征和作用。

第二步,从“为什么”的角度组织教学,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状、社会主义本质及特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等多角度,分析和探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第三步,从“怎么办”的角度组织教学,即怎样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在我国部分地区、部分领域非公有制的科学发展的现状。

以上教学安排,使本来比较繁琐的教学内容变得有条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缓解了教学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了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更加明确。

四、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创设有利于自己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缓解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为使学生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绍兴环城河改造”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走出课堂,在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绍兴环城河改造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绍兴环城河改造与绍兴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绍兴环城河改造与绍兴城市发展、市民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等。活动让学生收获颇丰。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环城河整治工程实施后,不仅带来了环保效应和城市生态效应,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还有力地激活和拉动了建材业,产生了数十亿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拆迁有力地拉动了房地产市场,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为绍兴加快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建设,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增添了新的砝码。另一位学生活动后则认为:一条河改变了一座城市,环城河的治理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还提高了市民的思想意识――绍兴市民对环城河治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主动,表明环城河建设顺民心、合民意、举民力、办民事、得民心,印证了绍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活动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懂得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的理解,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教育效果。

五、 精选精练精评作业

布置和讲评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实践告诉我们,精选、精练、精评作业是缓解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达成精选、精练的目的,作业内容应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实际大胆改编、取舍,还可以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不过分依赖教师和资料、不机械地照抄照搬参考答案的好习惯。

为了达成精评作业的目的,讲评作业时,教师不必按部就班地全面讲评,而应重点讲解批改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含普遍性的错题)。还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后对参考答案作出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因为教师讲清楚不一定等于学生听明白。

例如,在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作业布置。

作业一(自我整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②为什么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

(布置上述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课后去整理已学过的内容,使学生自觉养成课后整理的良好习惯,更加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减少了下一节课复习提问的时间。)

作业二(书面作业):

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国务院于11月20日出台了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各部门和各地方也相继出台措施调控物价,很快物价开始高位回落,趋于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调控物价的必要性。

第6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需具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三种基本资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或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相对固定的、被动的,人力资源是相对活跃的、主动的,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智力性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将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

(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与工业经济时代不相适应

近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主要是按照“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构建的。所谓“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是指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是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的。财务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财务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即财务资本提供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1.所有权观念主宰的财务会计

在会计学科发展的早期,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相适应,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益”鲜明地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尽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者居上,使财务会计基本观念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益”,虽然将债权人考虑在内,扩大了财务资本内涵,依然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

2.人力资本观念下的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型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只是“智力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人力资源通常是智力资本的载体。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增强和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财务资本相对而言将不如人力资本重要。这时,人力资本拓展了传统的资本概念,将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本概念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它揭示了“一种以员工及其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即人力资产。

第7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第8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

中途分类号:N04;E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6-0029-04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bination,

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 Military and

Civilian Fusion,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E Yongbo

Abstract: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bination, 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 military and civilian fusion,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r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policy The common point of the four terms is to maximize the sharing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oth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four terms com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d is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 and implementation ways from junior to senior

Keywords: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bination, 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 military and civilian fusion,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读者经常会在报纸和期刊上看到“军民结合”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bination)、“寓军于民”(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军民融合” (military and civilian fusion)、“军民一体化”(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等术语,这些术语词义相近,很容易混淆,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参考了相关文献,对每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旨在明晰这四个术语的区别与联系。

一 对“军”和“民”的理解 《辞源》中对“军”与“民”的含义有确切解释。军,本义指军队,后引申为军队的编制单位、指挥军队、驻扎等[1]。民,本指人,《汉书·食货志》上:“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此指士工商,别于农之称[2],“民”与军相对,指人民、非军人,非军事的。

按照《国防经济大辞典》中相关解释并从更为全面的角度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中的“军”有更广义的内涵,是指与军队有关的事物,主要包括军品、军工、军事,有时也指国防建设;而“民”是指与百姓有关的事物,主要是指民品、民用科技工业、民口企事业单位,有时也指国民经济[3]。

二 四个术语的内涵 1“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

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经济大辞典》具体有如下解释:

“军民结合”是指国防经济的基本功能(军事功能)与派生功能(经济功能)的有机结合,使之有助于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成为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寓军于民”是关于将国防实力寓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的理论和战略方针[4]。

上述两个术语在文章和文献中经常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形式出现。

现代武器装备技术复杂,成本高昂,长期过高的国防建设投入,国家难以承受,但为了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又必须进行国防建设。面对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只有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才能降低军备成本,并在加强国防建设的同时,发挥国防建设的“溢出效应”,促进乃至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最高层次,主要是指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资源共享,核心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中观层面或称部门层面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包括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以及军队与地方的结合等,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主要是指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品“两条腿”走路方针、能军能民,以及充分利用民品资源和民口力量,避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微观层面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主要指企业等微观主体层面,对军工单位而言,是指除少数单位外,大部分军工单位能同时开发生产军品、民品,并坚持面向全社会开展军品科研生产大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

2“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

(1) 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的解释:国外有的解释把国防科技工业的民用部分和军用部分结合起来,以便能在一个共同的设施上开展民用和军用科研生产工作;也有的观点称“军民融合”是指将国防采办扩大到利用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的做法。国内一些学者提出“军民融合”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动军民两大科技创新基础互通、互补、互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为国防建设服务,也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是指拉动民营资本在国家可控的条件下参与国防建设。

实现“军民融合”,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过去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高新技术完全禁锢在军事领域的做法,在军用技术开发之初就同时考虑它的民用前景,以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商品,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国防科技开发部门也没有必要什么都从头做起,另起炉灶,而应注重采购市场上可买到的高新技术及其“货架产品”,用于发展新式军事装备系统。

(2)军民一体化

关于“军民一体化”比较权威和规范的定义,最早见于1994年9月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的《军民一体化的潜力评估》研究报告,其定义为:“军民一体化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国防工业基础和民用工业基础逐步兼容,采用共同的技术、工艺、劳力、设备、材料和设施,满足国防和民用两种需要。具体来说,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的溢入(spinin);三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5]。

三 四个术语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强调并追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资源共享。

(2)都是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取向,决定着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走向和管理模式。

(3)是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军民两种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高的递进发展的动态过程。

(4)对于这四个术语所表达的具体模式的选择上,虽然受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现状以及法规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在发展趋势上都是追求军民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2区别

(1)所站的角度不同

“军民结合”主要是站在基本不改变军民分割的运行体系的角度,强调军用与民用在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可以实现结合。这种认识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经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资金技术资源稀缺,军用与民用技术相对独立发展的状况。

在产业部门和军工单位层次上,强调重点发展军工民用产业,在国家全局的角度上,具有军事效用和经济价值的各有关方面进行军民的结合。

“寓军于民”主要是站在建设强大的经济和国防两大战略任务的角度,为实现两头兼顾、协调发展,强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技术、人员等要寓于国民经济和民用产业之中。但由于部分武器装备(如核潜艇、战略导弹)和武器装备的不同层次(如总装测试)具有资产专用性较高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都能寓军于民[6]。

“军民融合”主要是站在科技资源以及高新技术上军民两用性较强的认识角度,强调军用与民用之间相同点是主要的,军事需求和用途的特殊性是有限的,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更加中性和普适,在发展规律上也更加一致,因此军用与民用应在技术发展上更加融合,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军民一体化”主要是站在彻底改变军民分割的运行模式的角度,从经济以及产业发展上强调国家要建立统一的工业基础,要求工业建设中在技术、工艺、劳力、设备、材料和设施能够满足国防和民用两种需要,兼顾军需和民用两个市场。

(2)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的推进进程与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现状、法规制度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综合、由局部到全局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

在经济技术水平较低以及资源和体制存在瓶颈制约的条件下,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发展更多地采用“军民结合”的方式,既相互补充和支撑,又相对独立,在一定意义上还是一种简单和粗犷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将更加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能够协调发展,通过“寓军于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实现部分资源共享,使相关资源平时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战时也能够迅速转化为国防能力。

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水平跃升时,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界限更加模糊,军用和民用科技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科技基础的建立有了坚实的经济和技术保障,才有条件推行“军民融合”。随着经济技术基础的强大特别是工业基础的壮大,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基础更加兼容和融合,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具备了实现互动、互通、互补的协调发展,则进入了“军民一体化”阶段。

四 结 语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取向和工作方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的相同点都是追求军民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但是这三组概念的不同点是所站的角度不同,需在一定的条件下推行,是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及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综合、由局部到全局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

致谢:感谢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李连宏先生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参 考 文 献

[1]辞源(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辞源(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陈德第,李轴,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4]曹景建,姜大立,邹春荣 “军民融合”及其相近概念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3):94-96

第9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新问题

(一)经济形势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

从国际形势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发展较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不断增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企业在兼并与收购过程中不断壮大,出现了大量的岗位空缺,社会亟需人才。高校为了满足产业需求,纷纷开设当下社会所需的热门专业。学生和家长在专业的选择方面,很多也在参考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选择热门专业,致使短时间内某一专业人数迅速增加,而一些专业相对萎缩,如此一来,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够进入就业前景较好专业的学生就显得自己很有优越感,有的甚至得意忘形,以为进入了专业的门槛就万事大吉,忽视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导致最后一无所成。而进入冷门专业的学生,在面对其他热门专业的学生时,往往容易引发诸如焦虑、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得过且过,消极对待的现象。加上贫富悬殊,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消费、生活状态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政治与社会形势带来的权益诉求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矛盾。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方针政策。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我国文盲率在逐年下降,在接受过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之后,特别是在高校不断扩招之后,20岁左右的青少年很多都有机会进入高校继续就读,高校在校生规模在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学生家庭的需求和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增强,对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表现出了比过去更大的热情,学生开始自觉地维护自身利益,主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在学校只是单纯地考虑专业学习的问题,向学校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也会越来越尖锐,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三)文化因素带来的价值多元化问题

当前社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立,借助于大众传媒传播、以获取商业利润“产品”为目的、服务于大众消费娱乐的“大众文化”,已悄无声息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消费取向和消费内容,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年轻且有活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众文化”在对大学生塑造独立个性、丰富精神生活、拓宽知识面以及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方面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但是,“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情趣方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给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

(四)大学生自身心理状况带来的盲目攀比问题

“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但是他们的有些思想意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他们有的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害怕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喜欢攀比、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不正确甚至扭曲,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花钱大手大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入学的“三大件”是收音机、自行车、手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大学新生入学所购买的“三大件”变成了苹果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当代大学生之中存在着一种浮躁之风,盲目的攀比,部分家长无限制的满足致使学生们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无法体会到赚钱的辛苦,非常不利于以后的发展。(五)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在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过程中,全国高校数量不断增多,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而且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毕业包分配。学生们考上大学的几率大大增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多达五六百万,如此庞大数量的人群,远远超过了社会上工作岗位的数量。于是一些人往往刚毕业就失业。因此现在许多大学生对于前途感到非常迷茫,往往以消极悲观的态度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虚度光阴,沉迷于网络游戏。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探究

新形势下存在的诸多问题,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如何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成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依据,也是对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行为的规范要求。学籍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转专业、转学等。教育部对转专业、转学等方面都赋予高校很多的权利,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规定实施细则对学生进行具体管理。高校应勇于承担责任,制定公平、公正的学籍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转学、转专业方面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更多公平竞争和选择的机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努力构建公平和谐的美丽校园。

(二)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该摒弃原来管理理念中一些陈旧的思想,多向一些发展较好的高校学习,引进优秀的教育管理理念。学校领导应勇于创新管理思路,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理念,不断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形成良好教育生态。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真正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要善于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应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素养,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品行操守,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个性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合格公民。另外,高校应积极探索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学校高效运行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以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为出发点,确实把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落在实处。

(三)强化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着力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分阶段将德育教育主题落实到实处,引导学生爱集体、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培养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说真话,讲信用,做实事。同时,高校要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公众事务的意识,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能力。

(四)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学校中校园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它影响和陶冶着师生的思想和情感。高校应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网站、微信等舆论宣传阵地,从细节入手、点滴做起,积极培养和宣传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气,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高校应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运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创造力,排演出更多更好的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优秀文化作品,让大学生能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得到鼓舞和激励。

(五)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