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

第1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制度,无疑就是要运用市场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中和”一部分国有经济的优势和私有经济的另一种优势。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深度上实现市场化,这是我们的目标与方向,而“混合所有制”是个手段,是个过程。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与其他资本平等竞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今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着力点。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认为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跨行业混合。国有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转变思路,加快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产业,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应该做到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第2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中高速增长 协调发展 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实现6.5%以上的增速应该成为“十三五”的重要目标

其一,6.5%以上的增速是一个比较适中的速度。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在起飞阶段增速达到10%左右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所形成的巨大潜力决定的,也是由人们急于摆脱贫困和物质匮乏的主观愿望推动的。同时,这种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规模经济支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开始由同质性排浪式消费向异质性个性化消费转型,靠要素投入和规模经济支撑的增长模式就要向集约化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行自然会发生。6.5%以上的指标,在经济增长速度的诸档位中属于中高档位,是经济增速减缓而非急速下跌的具体表现,保持6.5%以上的增速,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稳定高效地运行。

其二,6.5%以上的增速是一个有助于化解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速度。确保6.5%以上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处于世界中等水平,民生改善依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很多,其中要使现行贫困标准下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每年需要提供1千多万个就业岗位,没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是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因此,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不断改善民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三,6.5%以上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速度。中国是工业化的后来者,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凭借这一巨大优势为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具有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

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理由是:其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增长动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形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大大提高区域集聚度、产业聚集度,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推动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消费需求,使中国经济获得新的持续发展动力;其二,中国广袤的国土有待深度治理,其中包括江河湖泊的污染治理、土壤质量改进和生态恢复、森林和草原的养护和开发以及沙漠化治理等,这些都蕴含着巨大商机,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三,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防震等级低下的危房、旧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等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亮点,构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四,大中小城市地下排水、输电、送气等管网设施改造和完善已成当务之急,并构成增长动力;其五,中国人口众多,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卫生、教育、保健、体育、养老、旅游等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其六,计算机产品和制造程序的改善创新优势显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水平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它们构成了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无限潜力和动力;其七,高铁技术、核电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庞大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继续加强这些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

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要实现中国经济6.5%以上的增长目标,须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使之保持协调和和谐,这是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条件。

第一,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定型与继续深化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对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不但要在思想上坚定信念,还要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加以完善,使之制度化、定型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个别生产关系环节还要积极进行改革,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完善,更好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助于各种经济形式合作和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应对经济下行和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上,政府要有所做为,要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更好发挥作用。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解决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问题。

第四,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通过发展制造业实现的。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但这并没有改变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的地位,推动以创新为基础的制造业投资将进一步巩固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轻视高新技术的投资,片面强调消费,将消费与投资割裂开来,会导致工业化进程停滞,实体经济萎缩,经济增长缓慢,民生改善失去物质保障。为了实现“十三五”确定的发展目标,确保6.5%以上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必须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通过创业创新助推产业和技术变革,通过体制创新增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内生创新活力。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第3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一、教师必须明白《经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色

由《经济常识》到《经济生活》,教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不仅是呈现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蕴涵着教材编写的理念、教材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

《经济生活》在继承老教材优点的同时,更加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强调与时俱进。第二,坚持以育人为本。第三,突出贴近学生。第四,重视实践环节。第五,突出创新精神。

二、教师必须把握《经济生活》教材的逻辑结构与目标体系

《经济生活》教材的整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单元告诉学生看似平常的消费现象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它的背后隐藏了许多非常重要的经济学道理。第二单元将学生的关注目光引向“生产”,引导学生思考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及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第三单元集中介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准确了解我们国家是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从而认识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分别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

活动。

《经济生活》教材各单元的内容目标体系:第一单元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懂得劳动在商品生产与交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劳动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伟大意义;初步了解商品货币理论,掌握有关消费水平、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在消费中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观念与精神,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第二单元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帮助学生认识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与决定性作用,认识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帮助学生准确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会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必定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树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的基本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观念,树立劳动者地位平等的观念,以及为将来参与社会财富的生产创造准备有关企业经营、择业、投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起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观念。

第三单元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帮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当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领会到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树立起社

会主义分配制度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的基本情感;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了解我们党和国家是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体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

建离不开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正确处理;通过了解财政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领悟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激发出多为国家创造社会财富的热情,树立起纳税光荣、纳税是公民应尽义务的观念,做到诚信纳税。

第四单元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之间的根本不同,感受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帮助学生牢

固树立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确立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当前各项

工作指导思想的观念,并初步培养学生把

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培养讲求个人信用的品质,养成遵守和维护市场规则的意识,树立学法、懂法和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工作的热情;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树立开放意识和全球观念。

三、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生活》的综合探究部分

这是新课程重视实践环节的重要体现。《经济生活》综合探究部分的结构与其他模块略有不同,对于探究活动建议以及探究路径参考所列的问题,老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但是对于探究活动目标以及综合探究最后的总结概括部分,应该仔细领会,深入把握,而且要合理配置,使用有限的教学时间。

第4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私有化,经济发展

一、问题的引入

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是否应当全面退出,彻底私有化的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两场著名的争论。一场是著名的郎顾之争,另一场则是近期发生的世行报告之争。两场争论使我们对国有企业是否应该彻底私有化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在这次私有化浪潮中,郎顾之争的最后结局,让我们从一定层面上看到了国有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不仅没有起到民进国退的效果,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场民企瓜分国资的一场“盛宴”。支持私有化的理论以国有企业低效论为支撑,认为低效导致国企亏损严重,增加了各国政府的财政压力,引发了通胀压力,阻碍了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经济增长。但是,国企低效论不仅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而且缺乏数据支持。推行了迅速大规模的私有化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更是面临了各项社会和经济指标全面崩溃的恶果。这提醒我们,私有化的优越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多个国家出现了抛弃私有化教条的国有化浪潮,反而取得了较好成效。反而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国有化可能也是解决一些经济问题的良方。

二、问题的分析

(一)首先从我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分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而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出现了种种问题,如竞争力不足,低效率问题等,但是国有企业是社会或国家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途径,国有企业可以在一些特殊的产业中发挥特殊的职能,完成特殊的任务,或者体现特殊的利益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不是一般的企业制度,它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优点(当然也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点),可以超越一般企业的某些局限性,实现一般企业难以实现的社会目标。我们观察国有企业的效率,不能仅观察国有企业产值大小、获利多少,更重要的是观察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观察它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延伸效率,即观察它的总投入产出比,观察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全国人民所作的贡献。基本哲学告诉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其微小弊端,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私有化改革,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发挥其作用对其不足进行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对其的完全放弃。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绝不是私有化,而只能是加强监管,让利润在最大程度上惠及全民,同时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缩小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二)我国有企业不能私有化有其重要的政治依据

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我们党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再加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十分年轻的阶段,处于探索的过程,经济发展才趋于稳定,怎么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历史相比,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对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建议的别有用心,为了防御外国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侵略和控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国有企业不能私有化的历史根据

一方面,这些年来在国有企业主导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惊人成就的事实是有目共睹,企业的强大,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强国经济呈现出疲软的状态,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仍然是一番繁荣的景象。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在这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世界银行参与设计的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拉丁美洲私有化计划完全失败,拉美的私有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包含了权力、财富在不同国家、阶层中的重新分配。为保证私有化的成功和不可逆转,拉美采取了极端激进、彻底的私有化模式。私有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是遍地黄金,而是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社会动乱。没有真正考虑拉美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的关注社会公正问题,霸权国家与上层阶级是这种激进私有化的受益者,拉美国家和人民则付出了沉重代价。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被认为是拉美传统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悲剧不需要重演,拉美以惨痛的教训告诉了我们国有企业私有化是行不通的。这一鲜明的对比,更加坚定了我们国有化的信念。

三、结论

主张搞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因为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也必须走这条路。熟不知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有企业公有化都只是国家走向富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私有化也不定能促所有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拉美的私有化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些人的私有化药方,结果将会怎样呢?可以肯定,由于国有企业的退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蜕变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工人阶级和大多数劳动人民势必会基本上或完全丧失生产资料,出现贫富悬殊,导致少数人拥有大量资本和地产,而多数人陷于赤贫,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社会主义制度难以继续存在。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没有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我们迟早会被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家和民族独立就难以保障。诸多证据表明:我们必须走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国有企业的彻底私有化。

参考文献:

第5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使用价值和价值;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自力更生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对立统一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精髓,进行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的教育也是哲学乃至政治课的一个经常性的重要工作。那么在政治复习过程中,把对立统一思想贯彻到经济学、政治学的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以经济学为例作一浅显分析,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

哲学课本对矛盾是这样定义的: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对立”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同一性”有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以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在实际应用中,一提到两者的关系问题,多是侧重其联系,因为差别即对立,其对立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用对立统一思想系统经济学中的关于“关系”的知识点。

1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是二者相互依存的具体体现;作为生产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会侧重商品的价值,作为消费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会侧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是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地位的相互转化。

2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首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并为他们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和宽松的社会环境,而且公有制经济给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给与支持。其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有其功能优势,彼此共存可实现功能互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优势,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第三,股份制已经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使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相互渗透,这也就是说,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① 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 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

3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现代市场经济包括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两个方面,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贯穿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中的一对矛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市场调节实质上是价值规律调节,通过价值规律调节可以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自觉运用,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和预见性,是对市场作用的弥补。因此,市场经济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国家宏观调控实际上就构成了当代市场经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一个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当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不能单纯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4 自力更生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应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原则,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拥有经济以及政治上的独立,才能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促进成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要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第6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在这方面,首先要提到两个历史因素。一是中国在历史上是经济大国,在当代面临着特有的巨大发展空间。依据麦迪森教授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的资料,182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286亿元,126亿元,209亿元;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4%,1.8%,3%;分别居世界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五位。当然,同历史的中国相比,当代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众多不可比因素。但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中国经济的现实发展和历史也有某种联系,有某种共同点(如人口大国和优秀科学文化传统等)。这样,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做到的事情,在各种有利条件的配合下,再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当代中国也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做到的。二是改革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国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存在数以亿计的富余的劳动力。当然,无论是把上述经济增长潜力发挥出来,或者是把巨大发展空间变成现实,都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并成为这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历史也已充分证明:作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也都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既可以成为生产力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是生产力的桎梏。经济体制既是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但也反作用于基本经济制度,既可以维护它,又可以导致它的灭亡。经济体制既可以受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的维护,但也反作用政府。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进行改革的情况下,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依靠政府来推动,反过来也巩固政府。在违反生产力的要求而不进行改革的情况下,也能导致政府的灭亡。这里还要指出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一些重要差别。一是前者能够容纳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比后者要高得多。二是前者的延续时间比后者也要长得多。三是前者的根本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一般都要经过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而后者的根本变革是在政府维护基本阶级制度的前提下实现自我完善。

需要着重指出:运用经济体制范畴有助于进一步具体揭示古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先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而论。中国封建领主制度到封建地主制度的转变,就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下列两种历史现象。第一,依据历史资料,中国领主经济从产生到消灭,大约只经历了不到600年的时间;而地主经济从建立到灭亡,却经历了近2400年的时间。后者经历的时间约为前者的四倍。还要看到:尽管整个说来,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生产技术停滞,但地主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领主时代还是快得多。所以,这个历史现象证明:地主经济能够容纳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比领主经济要高得多。第二,欧洲的封建庄园制度(类似中国的领主经济制度)只绵延了1000年,而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却延续了3000年。决定这个差异的,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地主经济比庄园经济能够容纳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再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论。现在看来,无论是马/:请记住我站域名/克思,还是列宁,他们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灭亡规律都是正确的。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时间都估计短了,对它的灭亡时间估计早了。形成这一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高度远远超过了古典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来,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和列宁所处时代的限制。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可能看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这种解释既符合认识论,也符合历史唯物论。

最后,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论。苏联在1991年解体,而中国在1978年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但苏联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致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很慢;而中国在1978年以后逐步走上了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无疑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可见,如果脱离了政府改革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都难以得到充分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作用

这里值得提出一点,即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共有本质,但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存在着一种特有的激烈竞争。决定这一点的主要因素有:

(1)当代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一二百年至二三百年的发展,资本早已越过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人民生活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步入经济发达和生活富裕的阶段。这时当然还存在竞争,而且在有些领域仍很激烈。但总的说来,与资本主义初期那种资本为原始积累,人民为生存而展开的竞争比较起来要缓和得多。而中国在改革初期,非公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一,全国还有2.5亿贫困人口。这样,对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来说,势必重新为积累原始资本而开展竞争;对广大贫困人口来说,势必存在为生存而开展的竞争。事实表明:这个阶段上的竞争比经济发达阶段上的竞争要激烈得多。这是就竞争的发展阶段来说的。

(2)就竞争的主体来说,在经济发达国家,除了存在少量的国有企业不说以外,主要是私人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在中国现阶段,不仅存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存在居于主导地位的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存在处于城乡二元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拥有众多优惠条件的外资企业与中资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还存在拥有或实际上拥有大量生产资源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这种数量极多的、优势劣势同在的、复杂的市场主体,使得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3)就竞争的目的看,在经济发达国家,伴随健全的市场体系、社会信用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平等竞争的有序进行和充分展开,利润趋于平均化。当然,同时存在争取超额利润的竞争,对垄断企业来说还有争取垄断利润的竞争。但在中国现阶段,市场交易混乱,社会信用缺失,法制不健全,平等竞争并未充分展开。许多可以获得巨额利润的行业还有待发展。由于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并存,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在这些条件下,许多企业不仅不满足于获取中等水平的利润,也不满足于获得超额利润和垄断利 润,而是热衷于追逐水平高得多的暴利。正是这种行为,促使竞争激烈化。也正是这种行为在较短时期内促使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甚至催生了一大批暴发户。这种财富集中的“示范”效应,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竞争的激烈化。

(4)从生产要素市场的情况看,中国本来劳动力就多,潜在失业人口(特别是农村潜在失业人口)数以亿计。伴随改革进展,从公有企业中还要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多余劳动力。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下降。这一切都会激化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也少,伴随城镇化和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土地市场的供求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在资金方面尽管国有或国家控股的银行存贷差在扩大,但中小企业、农村和边远地区需要的资金又远远得不到满足,以致利率高得多的民间借贷迅速发展。所有这些都使得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5)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之间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的问题就很严重。改革以来,由于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并未真正形成,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甚至有所发展。这也是加剧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6)总的说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不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不多,出口产品也多是集中在以劳动成本低为特征的相关产品上。这种低水平的、雷同的出口产品结构也使得相关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从积极的主导方面说,正是上述由市场取向改革激发的激烈竞争,使得现阶段经济充满活力,把各种生产潜力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消极方面说,这种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发展也有不利作用,甚至破坏作用。但这是问题的次要方面。

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第一,社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资源在各种所有制之间的优化配置。改革以前,几乎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一统天下。改革以来,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多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以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为例。1978年-2006年,工业总产值由4237亿元增加到316588.9亿元,其中,公有制工业(包括国有和集体工业)由4237亿元增加到134220.97亿元,非公有制工业由0增加到182368亿元;二者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100%下降42.4%,由0%上升到57.6%。但在这期间,不仅非公有制经济以其特有的活力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且在公有工业占主要地位的国有工业领域,伴随改革的进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进行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展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加强,经济活力大为增强,效益显著提高。1998年-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由98709元增长到548284元。即使扣除价格上升因素,劳动生产率也大幅上升了。二是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的优化配置。1978年-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数的比重,分别由70.5%下降到42.6%,由17.3%上升到25.2%,由12.2%上升到32.2%。而在这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4.1%、7.4%和4.5%。列举这些数据的目的,在于说明改革以来作为社会资源最重要因素——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并不否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第二,生产要素运营效益的提高。比如,改革后1979年-200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是改革前1953年-1978年的2.1倍。

第7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它既包括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也包括国际产业由于全球竞争在某些新兴国家成长的同时而在老产业基地关闭或消失的情况。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来实现的,是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与开放经济的共同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长期、动态的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又方兴未艾。这一切都改变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条件。

(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要求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大量投入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流向信息与通讯、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发展等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一批与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即知识产业,并使之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推动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由此,发达国家就产生了新一轮产业外移的需求,即为了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出现的知识性产业中去,要求把一些原来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二)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不仅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参与到经济开放的过程中来,不断引入国际惯例,推动国际资本的流动,提高了产业转移的效率。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取消了限制,还采取积极的促进措施,提供高标准待遇、法律保护与担保,使得国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数据显示,1991年-2004年间,世界各国做出的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调整共2156项,其中,有2006项措施是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约占全部政策变动的93%,而仅有150项政策变化的目的是加强对外资进入的控制,只占全部政策变动的7%。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深化以及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使资本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增值机会,极大地扩展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同时,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金融活动按照同一规则运行,形成了全球统一的金融体系,资本流动与资本市场依据国际通行规则运行,不仅为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提高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整体效率。

(四)科技迅速发展、信息传递成本下降,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近些年来,信息工业在全球的发展令人瞩目,它在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世界市场各个部分之间的距离,为世界各地人们的思维和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同时交流的平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普及应用,信息传递成本下降,加快了信息传播和交流。国际金融与贸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仅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推广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为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由于各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就不断地从高成本国流向低成本国,由此带动其他资源的流动,形成产业转移。具体来说,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分工的结果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逐渐产生了分工,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产业分工逐渐深化。在国际分工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国际产业分工。当前,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和分工的细化,国际分工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无论是国际产业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还是国际产品内分工,它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同国家进行不同的生产,因而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间的贸易内容和资本流向就会发展变化,从而产生国际产业转移。

(二)国际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目前,发达国家己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第三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正在积极地推进工业化,某些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也己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那些在国内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就产生了向外转移的需求,而各国经济的日益开放也为这种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条件。因此,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过程,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但同时这种产业转移的地域取向也要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变化。

(三)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由于历史因素、科技革命、经济体制及战略和政策、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因素,以及环境、资源和人口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经济出现了不平衡发展现象,基本上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层次。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内部,各国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当前,随着经济中技术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大以及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而且同一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出现分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使得发达国家产生向外转移产业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国和产业承接国两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影响。

(一)对产业转出国的影响

当发达国家的某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时,将这些产业转移到海外,可为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而且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有更多的资本用于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又可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而且,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转移,只是生产环节的转移,跨国公司的核心管理部门仍然留在国内,转移到国外的产业由于承接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等原因,每年都能产生巨大投资收益,将这些收益汇回国内,这部分收益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中,有利于维持产业转移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国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会影响移出国国内就业水平,由产业外移带来的失业问题在短期内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日本的产业转移。本文接下来将会具体分析;国际产业转移会可能会削弱移出国的技术优势。国际产业转移意味着包括技术在内的所有必备生产要素转移到国外,技术本身具有渗透和扩散效应,产业承接国的技术水平较于产业转移国而言相对低些,借此机会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会造成移出国产业“空洞化”。从理论上讲,这种现象只要移出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来取代移出产业就完全可以避免,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新产业无法完全替代移出产业而难以避免。但从各国长期和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其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归根到底,国际产业转移为移出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

(二)对产业承接国的影响

当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为承接国带来投资转移效应、结构调整、就业扩大等积极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客观上会给承接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跨国公司通过对价值链进行分拆,掌握核心高增值业务,而把非核心低增值的生产、营销、物流和非主要框架的设计、研发活动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不仅有效缓解国内“产业空洞化”的不良影响,还能达到在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利用;转移国保有高增值业务,承接国从事低增值业务;转移国降低核心技术的外溢效应,承接国更多地只享有非核心技术的外溢效应。不仅如此,发达国家政府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还会管制和干预国际产业转移,这种干预对承接国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安树伟,母爱英.国际产业转移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2008(1).

[2]毕吉耀.国及产业转移新趋势.对外经济研究,2006(10).

[3]段从清,陈敦贤.论产业转移的国际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

[4]龚雪.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福利效应.法律出版社,2009.

第8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经济制度;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197-02

我国的经济要想有更高的增长,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的目标,政府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经济制度,制定出适合发展的战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建设自由经济贸易区。所以,我国在上海市进行自由贸易区试点,为上海市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搭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合作的平台。然而,上海市自贸区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上海市的经济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对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制度及发展前景的进行探究,从而提出有利于上海市自贸区发展的策略。

一、上海市自贸易区概述

上海市自贸区,全称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设立,该自贸区的总面积为23.78平方千米,是上海市的自由金融区[1]。国家对上海市自贸区的经济贸易予以照顾,进口的商品没有关税,而且对海关的监管力度也有所放宽,上海市的经济类型也发生了转变,从而利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根据新建立的舱单预申报管理制度,商品可以先进入本区,然后再进行申报,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推动上海市自贸区经济的增长。

二、上海自贸区的经济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完善

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为上海市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纵观上海自贸区的经济现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间较短,产业结构还不是十分健全,经济内容有待完善,而且只是一少部分企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经济未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不足

自贸区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上海自贸区的优势不足,在经济贸易过程中,创业板的核心地带则是深圳,上海市未能成为金融中心,大量的经济业务需要在深圳市完成,然后,再将物资向其他地区运输。此外,香港则是物资运输的中转站,从而导致大陆核心竞争力下降,而且金融监管机构的所在地在北京,未能体现上海的优势。

(三)本土经济能力不足

上海自贸区由于在经营内容和商业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与其他国家的自贸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自贸区的创新力不足,使得上海市本土化的经济能力不足,本土化的巨头企业数量少。因此,在与外资企业合作过程中,主导地位不强,上海市的民营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利润较低,在全国平均经济水平之下。

三、上海市自贸区经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成本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上海市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对上海经济具有一定影响,那么,在经济的作用下,房价的波动最为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上海市的房价每平方米平均上涨3 000元,所以,上海市贸区的形成使得房价有所提升,房价的成本增加[2]。上海自贸区将产业集中在一起,在港口逐渐形成更多的物流区,上海市的货物转运更加便利,经济贸易运行效率提升,为了创建优质的自贸区,上海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确保上海市自贸区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二)影响贸易市场

成立上海市自贸区,是为了提高上海市的经济水平,通过与国内和国外地区的合作,扩大贸易往来范围。上海市自贸区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业务合作,例如美国、欧盟等都是自贸区的合作对象,当然,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市场是一片空白。为了摆脱贸易市场的单一性,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打造多元化的贸易市场,上海自贸区就必须拓宽业务渠道,与更多的国家保持经济贸易联系。因而,上海市自贸区对上海的贸易市场有一定影响。

(三)影响金融机构的发展

上海市设立自贸区,对金融结构有直接的影响,随着自贸区政策的放宽,自贸区的经济业务不断增加,与周边城市和国外有更多的业务往来,自贸区的经济市场越来越大,逐渐与国家市场建立联系,并为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然而,当上海自贸区进入国际市场后,同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越来越大[3]。上海市为了提高自贸区的核心竞争力,拓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保税区也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优惠的贸易内容不仅包含商品,而且涉及到保税区内的业务,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有更好的发展。

四、促进上海市自贸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

为了促进上海市自贸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将利于上海市发展的企业转移到这里,适合在周边城市发展的企业,要将其转移到适合的地区,这样,可以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产业的过程中,国家一定要加大对自贸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将资金用于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健全,周边城市和其他国家更愿意与上海市自贸区合作。上海自贸区要加强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高新技术引入到自贸区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让新技术带动其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

(二)与周边城市建立贸易关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不同城市间的发展层次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发展上海市自贸区的经济,进而促进上海市的整体发展,必须要与周边城市建立贸易关系,完善多领域经济结构。由于上海市属于沿海城市,江苏、浙江等周边城市的经济领域也比较广,包含旅游、农业、金融等行业。因此,上海自贸区为了实现自由化贸易,必须与周边城市建立金融合作往来关系,两个地区共同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抵抗金融风险[4]。

(三)吸引外商投资

上海自贸区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促进上海市经济增长,必须要不断吸引外商来投资,将上海市的企业打造成产业链,并在产业链的带动下,提高经济增长速率。上海自贸区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政府也要出台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大力吸引外商,而且对双边合作起到重要作用[5]。首先,税收政策的改革是一项基本内容,政府要调整进口税率,打破我国与国外经济封锁的局面;其次,上海市自贸区还要大力开发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将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有机联系在一起,确保上海市自贸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要想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来投资,自贸区必须要有良好的产业结构,例如有机蔬菜和农产品加工等,都是好的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贸区要加大与外商的谈判力度,从而让外商对这些项目感兴趣,从而保证有更多的外商企业和个人与自贸区建立合作关系。

五、上海市自贸区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必须要加大对自贸区的建立和扶持力度,所以,应不断对国家的经济制度进行调整,确保上海自贸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自贸区的银行存款利率可以不按照央行标准来执行,而是结合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条件,将存款利率提升,这样,自贸区的经济有所提高。此外,自贸区内还可以建立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在这里,商家可以进行交易。另外,建立娱乐和医疗机构,为人们提供优良的休闲和医疗服务[6]。上海自贸区不仅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而且还注重个人和企业的贸易往来,在上海市内,人民币、外汇等都可以流通,其他货币可以兑换成人民币,极大地方便了上海市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其次,上海市自贸区还要加强与外商建立密切的联系,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国家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要求自贸区与外商的合作应该严格按照该规范来执行,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让自贸区进行自我管理,政府不干涉其经济市场的发展。但是,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作用下,政府要对市场经济予以监督与管理,同时,政府加大惠民政策的实施,促进上海市良好的发展[7]。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自贸区的经济制度更加规范化,而且与周边城市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贸易市场呈现多元化,上海市的经济有明显的提升,上海市自贸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六、结束语

上海市自贸区自成立以来,上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自贸区的经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力度效果不足,所以,一定要对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制度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提出促进自贸区经济增长的策略,调整自贸区的产业机构,改善上海经济,使得上海市自贸区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苏宏峰.自贸区制度创新中的法治要求[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5):27-30.

[2] 刘素娟,钱文俊.从“理想蓝图”迈向“制度设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编制工作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4,(4):17-22.

[3] 刘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丁俊发.上海自贸区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4-7.

[5] 王孝松,张国旺,周爱农,等.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基础、比较分析与发展前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52-64.

第9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范文

按照所得税税法对会计所得的程度进行考察,可以把所得税会计的国际实践分为三大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完全分离模式”、“调整模式”。

(一)一体化模式

即税法严重影响会计模式。该模式下,税法对一国企业会计的影响大于公认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应以维护政府的税收利益为基本目标,公司应按“纳税的需要”提供会计信息,所编制的会计报表必须遵守税法的规定,亦即必须与税务报表一致,不允许存在相违背之处。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法国。首先,法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法国会计规范机构都是财政部直接管辖的官方机构,这与英美等国由会计职业界自行组织制订会计准则形成鲜明对比,也使国家直接在税法等条文中规定会计制度成为可能。其次,法国企业的融资行为相对封闭。法国的中小企业资金大都来源于家庭集资和利润再投资;大企业的资本来源也比较单一,或是来源于国家或是依仗企业间的交叉投资。这一特点造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相对薄弱,投资者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政府在会计规范领域就取得了强势。最后,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这一法系以强调公正性和严格性著称,具有详尽成文的特点,反映在会计规范上便是强调国家在会计标准中的作用,并以此来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合法性,保证国家征税任务的完成。1965年10月28日,法国颁布的《纳税条例》明确规定采用会计总方案中的应纳税利润,从此,法国一直实行所得税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一体化模式。

(二)完全分离模式

即所得税会计与企业会计相互独立模式。该模式下,企业会计与所得税会计是两套规则,独立运行,互不影响。企业可以根据会计原则自由记录交易情况,决定应纳税所得时则根据税法另外进行计算。这种情况下,以纳税表为主要形式的税务报告,分离于企业会计体系。

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美国、英国、丹麦和新西兰等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投资结构呈化、多元化特征,公认会计原则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基本目标,要求公司(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客观,公允。在会计法规制度的制订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保持中立地位的民间机构。因此美国的会计制度不会过多地顾及政府的税收利益,而政府也无法干涉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有以独立的所得税法规的形式,通过所得税会计处理来保证其税收利益。另外,美国的会计制度准则化也是形成独立于财务会计的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会计制度是以“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形式存在,它只提供原则性的指导,并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可依据实际情况结合个人专业判断来选择最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这种相对灵活的会计法规制度主要考虑会计的合理性和会计实务的针对性,它不可避免的与税法所要求的会计程序、方法和标准产生矛盾,这也导致了美国企业会计与所得税会计完全分离的结果。

(三)调整模式

即财务报告的制订依据会计原则,在某些特殊项目依税收目的而调整的模式。该模式下,财务报告根据一般会计准则制订并成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同时为了体现税收目的还存在对这种一致性原则的例外。在一般情况下,税法优先于会计准则。

这种做法主要存在于税法没有规定财务会计具体方法的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以德国为例。首先,德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所谓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将市场的自由原则与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制度。这一经济制度主张有序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公正,主张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等。这种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使得德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于美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小于法国计划市场经济,也使得它的所得税会计模式与法国的一体化模式和英、美的完全分离模式不同,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的差异程度介于二者之间。其次,德国的资本市场相对狭小且不发达,并且以债券为主。所以在德国,会计报告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向投资者服务,而主要是作为契约执行的依据,如决定管理层报酬。员工分红、股利和公益金的分配以及所得税额的核定等。会计报告的这种作用不可避免地破坏财务报告的中立性,使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受到扭曲。为了保证国家的税收利益,税法通常会尽量减少给公司管理层对某些会计事项主观判断的空间,如对计提坏账、存货减值等进行严格限制,并要求财务报告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二、所得税会计模式的新:OECD倡导的模式

OECD对所得税会计的源于在进行企业披露信息的全球可比性工作时遇到了困难。各国在把税收作为政策工具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与一般会计原则的偏离,这一点成为国际会计比较的障碍。为寻求减少障碍的途径,OECD开始了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思路是:既要促使有利于会计国际协调的公认会计准则力量的壮大,同时又要探讨影响到一国政府利益的以税法为基础的所得税会计的发展方向。

OECD研究报告了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一是税务报告与财务报告一致,在报表上披露会计处理中涉及的税务因素的影响;二是把会计报告分为税务报告和财务报告。

第一种方法基于如下假设: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日益趋向于顺应经济发展客观,税法的制定更注重企业实际的交易行为,更客观地顾及会计真实、公正、客观的要求,所得税会计会在更大程度上依据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企业会计与所得税会计逐步趋于一致。但是,这种一致性不是政府立法对税务报告或是财务报告的要求,而是两者自发的相互靠拢,并且是税法所得向会计所得的靠拢。与此同时,如果税务规定需要特殊报告形式或者估价方法时,同样的方法也要用于财务报告中;而这种因税收因素引起的会计信息的偏离将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揭示。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两者之间的可调和性,抹煞了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别,它将不仅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税收利益。

第二种承认了两种体系的单独存在。这意味着当国家制定所得税法规时,应能保证这些规定独立于财务报告中对于相同项目的处理方法。这种“独立”,就是说税法规定基本不财务会计处理,也不受财务会计处理的影响。在这一体系下,在会计年度终了时,将产生税务报告和财务报告两套会计资料。当然,这也不排除两者对有共同基点的采取共同的处理方式,但这种相同是独立思考的结果。同时,两者之间也不必完全隔绝,操作上,可以利用纳税调整表作为桥梁,在财政年度结束时,以企业会计报告为基础,形成一套为表明税收立场而调整所得的税务报告。相对第一种方法而言,这种区别对待的方法,一方面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照顾了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国家征税的需要,避免税法与财务会计两种体系的矛盾。

从区域组织的角度考虑,为了既能保证各国企业间可比的财务报告体系的形成,同时又能保证各国政府的税收利益,OECD倡导各成员国采用财务报告和税务报告相分离的模式。

三、关于我国所得税会计模式的思考

我国所得税会计模式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93年7月1日会计制度实施之前,我国一直采用的是分行业、分部门、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这一时期,应税所得基本上是按照会计所得进行确认的,几乎没有独立的所得税会计。1993年7月1日,随着《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分行业会计制度的实行,1994年1月,随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实施,企业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独立化的倾向初步显现,但由于所得税有关规定尚不完整,因此,此时的所得税会计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纳税调整”模式,即企业所得税、法规和政策有规定的,按税法的规定执行;税法没有规定的,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税法规定与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